生命的小练笔

2024-05-04

生命的小练笔(精选13篇)

篇1:生命的小练笔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有一次,我发现妈妈已经很多天没有给仙人掌浇水了,里面的土壤都裂缝了,可是它依然傲然挺立、明亮夺目,而且长得一天比一天壮,这就是生命。

有年冬天,我正在公园散步,突然,我的眼球被路边的腊梅吸引了,吸引我的不是那娇小的纯洁的腊梅花,而是腊梅那不屈向上,茁壮成长的勇气,我想,它为什么不是在春天、夏天、秋天开花,偏偏是在寒风刺骨的冬天欣然开放,让人们欣赏它的美丽?小小的腊梅竟如此气魄,这就是生命。

地上不起眼的小草曾多少次被牛群和羊群吃的所剩无几?又多少次没有人来浇水施肥却又重新长出?这就是生命。

一粒种子,在阴暗的悬崖上就算没有阳光,没有泥土,它一样可以掀翻压着它的石块,顽强的向上生长,这就是生命。

这时,我想到了我自己,想到了我每一次在困难面前低头,想到了我每一次遇到挫折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告诉我自己:生命就是顽强不屈,永不放弃。让我们好好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让短暂的生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篇2:生命的小练笔

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一条不起眼的毛毛虫。经过不懈的努力,毛毛虫终于变成那美丽而又高贵的蝴蝶。即使破蛹成蝶有那么艰难,毛毛虫也挺了过来,因为它对生命有那么多的渴望呀!

去年,我家养了一群可爱的蚕宝宝。它们历经四次蜕皮越长越大,可是有的蚕就在这时丧失了生命。因为最难的一步就是破蛹成蛾的时候。蚕宝宝为了繁衍后代,延续生命,从蛹里出来的时候,血喷溅的哪儿都是,终也不肯放弃。一条小小的生命,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勇气!我震惊了!

在三楼音乐室唱歌的时候,我从窗户往下看,窄窄的楼缝中没有水,没有泥土,更没有阳光,而楼缝的石头上竟然长着一株株小草。在没有任何条件下,它们依旧顽强生长。虽然嫩黄的细叶却展示出生命的风采!

我想起了蝉,历经四年漫长的地下生活,只能换来短暂的两个月飞翔,可它依然在夏日高声歌唱……

还有那,南山的不老松,哪里陡峭,哪里险峻,它就在哪里傲然挺立……

这就是生命的勇气!所有生物都有生命,即使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一条小虫,也特别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失去就永远不能再回来。所以,我们一定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地价值。

篇3:追求简单有效的小练笔

与大作文训练相比, 小练笔的优势:一是可以改变学生怕习作的心理预期。每次小练笔只突出一个重点, 要求不高, 易于上手, 学生乐学愿写;二是可以减轻学生习作负担。每次小练笔当堂完成, 篇幅短小, 费时不多, 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三是有助于夯实习作基础, 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

目前小练笔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认识模糊, 大小作不分, 让学生觉得小练笔与大作一样标准过高;二是小练笔的语用训练序列不清, 练习指向性不明, 选择的“语用训练点”没有从年段目标出发, 从文本出发, 从学生需要出发, 对提升学生言语技能缺乏实际意义和价值;三是小练笔的实效性不强, “短、平、快”特点没能充分显现, 大量的素描训练和阅读中随文练笔资源没有很好利用, 以写促读, 深化理解, 读写“双进”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那么, 如何克服上述问题, 追求简单有效的小练笔呢?

一、因文而异, 找准小练笔写点

小练笔作为一种基础练习, 找准练习的写点非常重要。在选择写点时, 要根据文本特有的表达形式来决定写不写、写什么。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起点, 还要考虑小练笔和大作的“结合点”, 单元课文表达的突出特点;既要考虑小练笔的可达成度, 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度。因此, 小练笔写点的切口应求“准”、抓“小”。

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赶海》一文的写点是这样进行筛选的:1篇章方面。文章做到首尾呼应是一大特色, 但篇章结构的迁移练写不是第二学段的可达成度, 因此只能作为一种写作方法有所感知即可。2段落方面, 第三自然段主要记叙了“我”和小伙伴赶海的趣事, 这是课文的经典片段, 也是第二学段应该迁移运用的重点段落。3句式和修辞。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有“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但这种句式和修辞手法在以前课文中作为重点语言现象进行练习过, 所以不作为写点进行练习。4词语方面。第三自然段对赶海情景的生动描写, 最具语言特质的是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多个语气词在段落中的连续运用。如此多个语气词在段落中连续运用学生是第一次接触, 它们在事件描写中既表现了作者的丰富情感和心理活动, 又在句子中起到连贯衔接的作用。因此, 这篇课文以语气词和动词作为组合句子、表情达意的最小语言单位, 就成了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语, 以此为小练笔的写点, 就成了学生理解段落内容、学习段落写作特色的理想而又便捷的途径。如此思考设计, 与编者意图安排的课后练习5不谋而合。

二、不拘一格, 丰富小练笔形式

1.善选经典练仿写

仿写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文本中典型的句式、段式、结构承载了丰富的语言训练信息,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典范进行揣摩、赏析、借鉴, 学会迁移运用。例如:学习《三顾茅庐》后, 以“我们来到××, 只见……”为开头描写一处景色;学习《草原》第一自然段后, 写“景+感”的段式;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六自然段后, 写一段“总—分—总”结构的段式;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后, 写一段并列式结构的段式;学习《五彩池》第四自然段后, 写一段因果式结构的段式……

2.补充结尾练续写

有些课文结尾的语言戛然而止, “言虽尽而意无穷”, 有余音缭绕之感。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 对文中省略的情节进行想象式练笔, 使文章内容得以延伸。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起点, 在与文本的共融中续编故事。如六年级下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的结尾, 可以创设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让学生说说。学生的思维被有效激活后, 通过学生的笔尖,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时间带不走情感。如此简单可行、丰富多彩的小练笔, 是在学生对文本充分解读的基础上进行, 学生不会觉得有难度, 再加上学生喜欢编故事, 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

3.挖掘留白练补写

“留白”是文学作品艺术处理的一种策略。很多叙事性课文所反映的思想情感和语言技巧往往蕴含在空白处, 教师要找准文本中有再创作价值的“留白”之处:或为省略号补白, 把省略号的言外之意写出来;或紧扣重点词补白, 把重点词的内涵写出来;或联系比较, 为略写部分补白;或创设情境, 为文本主题的深化补白等, 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等手段来丰盈文本。当然, 对文本的补白并不是为“补”而“补”, 也不是对主题的重复强调, 而是学生置于文本情境中, 与文本展开直接对话的一种亲历性“补白”、自主性“补白”、探究性“补白”。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水》中“特别是在夏天, 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 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这句话时, “风干”一词体现了人们缺水的苦涩和难熬, 真正理解了“风干”的内涵就能深切感受到缺水的苦涩。为此, 教师可安排这样的小练笔:学习《水》一文反衬的手法, 不用一个“干”字, 把“将要风干的感觉”生动描述出来。 (学生习作:特别是在夏天, 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 人们的皮肤都皱巴巴的, 犹如粗糙的老树皮, 嘴唇裂开了一个个小口子, 嗓子好像要冒烟了, 血液也仿佛要凝固了一般, 心里就像有一团火在燃烧着, 炙烤着, 难受极了。 ) 这样的小练笔, 集理解、想象、表达训练于一体, 既加强了学生对缺水之苦的感受, 又迁移了文章反衬的写法。读写结合, 言意并举, 提高了教学效率。

4.利用插图练补白

苏教版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 这是教材的一大特点, 也是一个宝贵的小练笔资源。教师使用得当,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思想情感, 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欲, 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根据插图的种类, 可启发学生或绘声绘色地叙事, 或栩栩如生地写景, 或形神兼备地写人, 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如教学《嫦娥奔月》六、七自然段时, 教师可巧妙利用插图, 通过对话让学生说一说嫦娥飞走时的心情 (欣慰、遗憾、留恋) 和神情, 然后把从图中看到的景和悟到的情写下来。这样的小作练习, 让学生感受到凄美和嫦娥留恋、关爱人间的纯洁心理。

5.心灵触动练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 学生往往会被文本语言的情感和魅力所打动。此时, 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心灵交融, 在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之时下笔, 让学生用心叩击文字, 用笔传递深情。如学完《姥姥的剪纸》, 教师出示原文中富有感染力的一段话, 再辅以恰当的背景音乐和饱含深情的诵读后, 随机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作者, 此时来到姥姥面前, 看到姥姥这个样子, 你会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尽情倾吐在纸上。”这样的小练笔有效地促动了学生的情思, 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 与文中的“我”、姥姥进行了对话, 从而让祖孙间的深情得到升华,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更到位了。

6.利用冲突练思辨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往往会对内容的理解, 对人物情感的把握, 对故事揭示的道理有不同的看法, 教师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明确价值取向, 但我们更希望看到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特别是学生有认知冲突的时候, 往往是理解迈向更高层次的又一起点。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要急于干预, 不妨让学生于认知对比中进行一次小练笔, 畅所欲言, 培养学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和习惯。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维生素C的故事》时, 教师提出了问题:“哥伦布同意把病重的船员留在荒岛上, 这种做法你认为对不对? 是不是有点残忍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 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呢? ”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让学生对主题思想认识得更深刻, 哥伦布这一充满人性和理智的光辉形象, 在学生脑海中必定更为饱满。

三、因材施教, 减缓练笔坡度

找到小练笔的写点并确定练笔形式后, 接下来就应该考虑如何通过一个个台阶, 为学生设计一条既符合语言习得规律, 又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最佳练习路径,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单一到综合, 层层推进, 体现练习的梯度, 减缓练写的坡度, 促进每个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发展。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活学生的生活积淀, 让丰富的习作积累走进学生习作的课堂, 帮助学生既从课文语言特点中来, 又挣脱文本语言特点的束缚; 让学生被文中事物所吸引, 被文中情感所感染, 对文中语言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 写出有个性的习作。

1.读写结合

苏教版教材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小练笔, 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从读到写是一个质的飞跃, 是一个艰难的转化过程。随文练笔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可炊之米”, 还能让学生变“苦作”为“乐作”, 更重要的是, 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小练笔不是想什么时候练就什么时候练, 要把握好练习的时机, 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要练在学生思维最活跃、情感最饱满、情意和谐共振之时, 让小练笔成为促进思维发展的契机, 实现“读写结合”的最优化, 最终达到内化语言、迁移表达方法之目标。

如《赶海》一文的小练笔指导过程可以这样设计:先是“读一读”, 直奔重点段抓住三件趣事理解内容的“趣”;然后“品一品”, 抓住描写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虾三个句子中句首的语气词和句中的关键动词来发现语言的“趣”;接着“说一说”, 让学生尝试说“趣”, 口头讲述自己经历过的一件趣事, 用上一些动词把事情说清楚, 用上一两个语气词表达自己的情绪或心理;接下来“写一写”, 放手让学生迁移写“趣”, 对不同程度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然后“议一议”, 展示、交流练笔稿, 师生、生生间评议, 教师点拨;最后“改一改”, 学生根据评议进行有针对性修改, 养成自我检查、自我修改的好习惯。

2.说写结合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语文实践的机会, 教师可用“说”“写”的形式设计小练笔, 以学生的“说”“写”代替教师的讲解, 以学生的“说”“写”定“教”, 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的时间练说、练写, 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出的“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理念。苏教版教材中有不少“口语交际”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说写结合小练笔的好素材。教师可抓住这一系统的说话训练项目, 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情境,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说话训练中, 在学生的语言像泉水般涓涓流淌时, 让学生写出“口语交际”要说的话, 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此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做写结合”“素描训练”等途径来减缓小练笔的坡度, 降低习作的难度, 克服习作的恐惧感, 激发了习作兴趣, 让练笔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篇4:浅谈如何进行学生的小练笔

(一)把精彩的课文片段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小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精彩片段不仅应加强阅读与感悟,还应以它为例让学生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我让学生以写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个精彩的片段为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秋天,然后写一写自己眼里多彩的秋天。学生兴趣盎然观察后写到:看那一望无际的棉花地里的棉桃都笑的咧开了嘴,秋天是白色的;看那穿着绿袍的白菜,秋天是绿色的;看那在林间飞舞的树叶,秋天是金色的;看那菜园里静静地躺著等着人们采摘的大南瓜,秋天是桔色的......。这种小练笔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再加上有范文为例,所以学生觉得有章可循有话可写,习作一点都不难,这种小练笔长期坚持下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以古诗句意思更加具体情景化来进行小练笔。

每册教材中都有古诗,在学习了古诗学生对古诗的意思了解后就知道古诗所展现的意境了。让学生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为主加上自己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内容把古诗写成一篇生动具体的文章。这种小练笔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法,又体现了学生见解的个性化、多元化。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能力。

(三)以学习课文后所得进行小练笔。

在选编的课文中有许多哲理性很强的文章,在学习完以后可以让学生就文中的某句话、某个段或整篇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去结合自身实际写一写自己的学习心得,这种小练笔重在有感而发,不仅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积极向上的品德。

(四)充分利用新教材中改进课文导学的系统特点进行小练笔。

新教材继续灵活的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小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在学习课文中可以从这些内容中选取合理的问题进行小练笔,这种小练笔的内容广泛,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问题所在的位置结合自身所见所闻进行合理的发散性思维,这种小练笔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以续写进行小练笔。

教材中许多感人至深、意犹未尽的课文是进行小练笔的好素材,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或生活实际进行续写,学生能根据课文中人物的特点和事情的发展情形运用个人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来进行续写,学生很乐意把自己创作的精彩内容展现给大家,这种小练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比较容易写的。

总之,要进行有效地小练笔除了寻求机会经常练习之外,还应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会说会写。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篇5:生命生命小练笔

学习后使我懂得这样的道理: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们也要好好的珍惜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活的更有价值。

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他虽然只活了22岁,但他的一生都投入到了为人民服务当中去,照顾年迈的老人,关心儿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他的人生虽然已经终结,但是他的精神却流传百年,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正像他所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我还想到了生活中不起眼的小草。它那坚强不屈,顽强的精神震撼了我。小草虽然弱小,无论风吹雨打,环境多么恶劣,从不会低头,一直默默地向上生长。正像一首诗所说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要学习它那顽强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我家有一盆君子兰,已经活了12年了,依然很旺盛,我还没有出生就有了这盆君子兰,它从小牙开始长,它陪我一起长大,现在君子兰已经长大了。它反而在冬天开花,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它就凋谢了,它是多么的坚强啊!

君子兰在阳台经过风吹日晒,可以茁壮成长。年复一年,它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小幼苗,我拔了一棵幼苗,载到花盆里没想到苗苗也有坚强的毅志。

这课苗苗和别的苗苗一样成长,它不在母亲的保护下也会慢慢长大。一次,我一个星期没给它浇水,它不仅没有死还长高了,这样的生命的力量真让人敬佩。)

我常常坐在凳子上想:生命是什么?我们该不该珍惜生命? 上次,我捉到了一只蝉,我拿着一个小钳子,准备把它给解剖了。我拔断了它的一条腿,正准备拔它的第二条腿的时候,它使出身上最大的力气冲了出来。我赶忙抓回它,这时,我感觉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的身边环绕着。我不由自主的放了他。我们家个苍蝇贴。有一次,我过来看一下有没有苍蝇“中彩”。当我过来时,发现已经有十来只苍蝇“中彩”了。这十来只苍蝇中只有一只是活的(也就是刚刚被抓到的)我想:你这个害虫,看我怎么玩死你。于是,我拿了一根牙签把它的翅膀戳穿了一个大洞,它的翅膀差不多一分为二了。可是它竟然奇迹般地废了起来,我感觉有一股生命的力量在围绕着我,我把窗户打开,让它飞走了。

就连苍蝇和蝉都那么爱护生命,难道我们不应该爱护生命吗?

(六)生命生命

我在外面玩单杠的时候,突然觉得手痒痒的,一看,原来是一只黑蚂蚁顺着单杠爬上了我的手。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它在我的两个手指间乱蹬,一张尖尖的嘴企图咬到我的手指。这只蚂蚁的求生欲望让我吃惊,我隐约感觉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是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虽然,只要我一用力这股生命的力量就会从我手中消失。

篇6:学生关于沙漠落日的小练笔

503班张林芳

临近落日,大家都准备收工回家了。辛苦的一天又结束了,太阳公公依然光艳十足、毫无倦态。慢慢地,慢慢地,大家都回家了,太阳公公也累了,伸了伸懒腰。渐渐的,渐渐的,太阳公公形成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大黄球,仿佛那是一个金光闪闪地大金盘,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自然。不过一会,原本是淡黄色的,后来颜色越来越黄了,又形成了一个火红色的大火球,这个时候,太阳的光芒已经不再那么刺眼了,反而变得那样的柔和,那样的温暖,仿佛像一个又大又圆的红苹果是那样的圆那样的红。所以,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落日。

篇7:我喜欢的小练笔文档

品读感悟:

练笔设计:

师:《我喜欢》这篇文章作者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和事物,并告诉了喜欢的理由,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也有同学们所喜欢的景物、事物,说说自己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

生1:喜欢梦,梦里有许多奇特的画面。

生2:喜欢鸟儿,啄木鸟会给大树治病,猫头鹰会抓田鼠,鹦鹉和孔雀非常美丽。

生3:喜欢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百合洁白无瑕,火红的玫瑰,牡丹象征着富贵。

„„

师:你们还喜欢什么? 生1:喜欢读书 生2:喜欢交朋友 生3:喜欢妈妈开心地笑 „„

师: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喜欢,请以“我喜欢”三个字开头,写写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试着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课文。

学生作品:

我喜欢夏日的骄阳,它炙烤着大地,在这样酷暑的季节里,我们可以吃冰激凌、西瓜。女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男孩穿短裤。我也喜欢太阳底下那一把把为人们遮阳的五彩的伞。

我喜欢秋天的水果。又大又红的苹果,紫莹莹的葡萄,黄澄澄的香蕉等等,都让我垂涎三尺。

我喜欢朋友,喜欢向朋友述说烦恼,喜欢和朋友分享欢乐。朋友是最真实的镜子,能让我清楚地看见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五年级三班

王文萍 我喜欢花,不管是哪一种。我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洁白无瑕的百合,火红的玫瑰,象征富贵的牡丹,以及寓意亲情的康乃馨。我也喜欢山坡上不知名的小野花,我认为它具有同样的尊荣。

我喜欢朋友,是朋友给我带来快乐,给我带来欢声笑语,让我懂得友情的可贵。我喜欢妈妈,妈妈的笑容是那么慈祥,妈妈的爱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让我感到温暖的亲情。我是妈妈的开心果,妈妈是我的护身符。

五年级三班

卢鲜丽

我喜欢读书。特别是在夜晚,在我的房间里,点亮我喜欢的小台灯,开始在无垠的书海中遨游。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喜欢梦,喜欢梦里奇异的享受,我梦见我骑着高大的骏马,跑遍祖国的每个地方,看祖国江河何其雄壮,我梦见书排成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最难忘记的是那一次,我竟然登上了通往成功的那条大路。

我喜欢生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让我的人生丰富多彩。

五年级三班

线育杰

点评与反思:

本次小练笔,我发现孩子们每段都能用“我喜欢”这三个字领起下文,写出自己喜欢的景物、事物。但部分学生没有从课文中走出去,思维仅仅停留与课本内容。不能用通顺、精炼的语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

师:《我喜欢》这篇文章作者先写了喜欢四季不同的景物,接着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了对社会生活的热爱,而且每段都用“我喜欢”三个字引起下文,从而激起了我们想象的翅膀,打开了我们的思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一定有同学们喜欢的事物,那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我喜欢和煦的春风,它就像春天派来的使者,她轻轻一吹,花草树木都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沉睡的生命也被不动声色地唤醒。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唱歌,想跳舞。

我喜欢雪花纷飞的冬天,鹅毛大雪过后,我们可以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好不热闹。

我喜欢笑,喜欢笑里特别的享受。我总会在开心时刻尽情欢笑,也喜欢用微笑擦去我内心的不快,喜欢用大笑来代替内心的无比欢畅,喜欢用微笑来致谢别人的鼓励和赞赏,我最喜欢笑对失败,用微笑给自己前进的勇气。

1、四季歌

我喜欢春风拂面,杨柳依依,百花齐放,蝶舞蜂鸣。我喜欢夏夜蛙鸣,清风徐徐,稻香扑鼻,繁星满天。我喜欢秋风送爽,黄叶飘飘,北雁南飞,碧空如洗。我喜欢冬夜雪飘,天地蒙蒙,围坐火炉,静听天籁。

2、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溢着一份欣赏与期待,对共存与一方天地里的万物,时时报以微笑和真诚,不经意间,你就会受到生活的丰富馈赠。热爱生活吧!

品读感悟:

篇8:谈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小练笔

1.营 造氛围 ,把握时机 ,让学生情动拨发

对于阅读教学中的练笔,教师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宽松和谐的练习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练笔的积极性,使之达到高效。

1.1抓住学生动心之时。在阅读教学中 ,通过教师引导、点拨, 学生往往会被文本语言本身的情景和语言魅力打动。此时,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心灵交融,思想在课堂里闪光。在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之时下笔,让学生用心叩击文字,用写传递深情, 然后走进文本产生情的感动, 再以“情”关照文本———通过感悟练笔,释放情感。

1.2珍惜课堂高潮之机。课堂上随时可听到声情并茂的朗读之声;可看到面红耳赤的辩论情景。此时,课堂教学已达到了高潮,学生的“情”也融入到文本之中,教师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给予他们展现自我的空间,应及时布置一些小练笔,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抒发,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1.3捕捉随机生成之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它伴随预设而产生, 教师要善于捕捉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和信息,把握文本的空白点,不失时机,从容又不失灵活机智地设计练笔。这样,于课堂的随机生成处及时练笔,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思想。

2.利 用插图课文 ,看图写文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绘,就无须再写,有些插图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插图上画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课文中只用“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这句话作了描写。此时,我就抓住这个写“文”的机会,学文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 然后把画上的内容, 如火苗燃烧的样子、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神态、手抓泥土的动作等仔细描绘出来,最后写一写邱少云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

通过描写文章中的插图, 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惊人毅力,而且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追求小练笔的和谐温度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总可以见到教师脱离课文的情感场进行小练笔的情景。这种单纯为小练笔而练笔的做法,只会将小练笔推到一个冰冷的、让学生害怕的境地,使小练笔缺乏温度。其实,只有当小练笔被孩子当成抒发情感的工具的时候,它才有暖暖的温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常用的一个策略就是寻找、创设情感场,让学生在情感场中受到感染,进而温润出小练笔的和谐温度。对人文性浓郁的文章,小练笔设置在课堂情感的高潮喷发处,或是作者、文本的情感与学生、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之际。此时学生内心的情感在文本的语言和情感的撩拨下欲言又止, 产生了情感和心理变化的热度,“趁热打铁”,如剑在手,不动也难。这种状态就是小练笔的和谐温度,即学生情感和心理在作者情感影响下产生了变化,并有了述诸笔端、急于交流的欲望。

4.移 花接木 ,组一组

所谓“移花接木”,是指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如《鸟的天堂》一文中讲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第一次是在黄昏,鸟儿们都歇息了,作者只描写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 第二次是在早晨, 鸟儿们都出来活动了,所以作者只描写了活泼欢快的鸟儿。学文后,我要求学生把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都写下来, 包括朝阳下的大榕树、飞行的鸟儿及清澈的湖水。学生在练笔时不仅用到了课文中的句子,而且恰当写进了自己的语言。如“这些鸟儿有的贴在水面疾飞,有的在树枝上飞蹿,有的在我们的船头盘旋”。“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翠绿的榕树,翠绿的榕树点缀着清澈的湖水,再加上疾飞的身影、湖上的小舟、清脆的鸟叫,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通过这样重新组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 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5.利用社会生活进行练笔

陶行知先生指出:“社会是个大学校”, 让学生走向社会,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能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社会是一本大而活的教科书,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要有一颗慧心,要积极组织与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认识世界,认识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把学生的眼光引向社会,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引导学生挖掘社会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件,善于及时捕捉社会时事中的热点,与时事接轨,关爱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提出见解;注意观察和感受节日的气氛,写出自己心中的感受;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写出自己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感受; 观察家乡的面貌, 感受家乡的巨变;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风雪雨露、湖光山色……写出大自然的五彩斑斓,表现祖国的锦绣河山,抒写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

6.营造宽松的练笔氛围 ,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情感的激发。因此,在平时的课外小练笔中,教师对课外练笔的要求要宽松,练笔的字数全班可不做统一要求,一般在100~400字,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练笔的文体不限,可自由发挥,课外练笔的时间也不需固定。当学生养成了自觉练笔的习惯,写作水平何愁不能提高?

篇9: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小练笔

一、通过练笔展现主人公的想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讲述的都是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表达着美丽的情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练笔让学生写出主人公的内心想法。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肖邦离开祖国的原因。在学生得知当时的波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波兰的人民遭受着深重的苦难,肖邦本该在自己的国土上施展自己的音乐才华,却不得不背井离乡时,学生不难知道肖邦当时的心情。教师在此话锋一转,说:“同学们,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这个‘不得不’写出了肖邦怎样的心情?”学生说当时肖邦的心情是无奈和悲愤的。教师接着问:“如果你是肖邦,此时你会有什么想法?你会对祖国说些什么?”然后安排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笔。在交流时,学生有的写出了肖邦对音乐的执著,有的写出了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的期望,还有的写出了肖邦唤起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等等。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第二课时,我的课程设计如下:

师:请同学们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

生1:写了肖邦彻夜工作的情景。

师:你理解“彻夜”的意思吗?

生1:“彻夜”应该就是“通宵”“整夜”的意思。

师:我也同意。“彻夜”一词写出了肖邦什么样的精神?

生2:写出了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

师: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生3:肖邦日日夜夜想念着自己的祖国,他用自己的音乐创作诠释着自己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师:同学们,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肖邦最后怎样了呢?

生4:肖邦病了,病得非常重。

师:肖邦病得很重,他弥留之际又做了什么?

生5:他紧紧地握着姐姐的手,恳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师:多么伟大的爱国情怀呀!你们能想象肖邦当时的想法吗?请大家用笔记录下来。

七八分钟后,学生写出了肖邦的爱国情,写出了肖邦的斗志,此次小练笔非常成功。

二、通过练笔抒发学生内心的感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以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时设计小练笔,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最真的感悟。如我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时,学习了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方式,实录如下:

师: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说说你们的理解。

生1:我觉得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

生2:我觉得母亲的泪水是高兴的、无比幸福的泪水。

生3:我觉得母亲的泪水是甜的。

……

师: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们,作者是第一次抱母亲,当我们把“无数次”和“第一次”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时,你们不想对作者、自己说点什么吗?请你们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练习本上。

2分钟后,学生们互相交流,答案纷呈,有的写母爱的无私,有的写自己以后要多奉献少索取,有的歌颂母亲宽广的胸怀,还有的写出了孟郊的《游子吟》中的经典句子……

教师带头鼓掌,说:“其实此刻老师最想说的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第一次抱母亲》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父母去世了,但别人的父母还健在,我要像爱我的父母那样爱我周围的老人,我要像关爱我的孩子那样关爱我的每一位学生。你们又是什么感受?请你们写出来。”

三、通過练笔激发学生积累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诵读这些经典美文是一种享受,学习这种类型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练笔实现知识的积累、内化和提高。《秋天的雨》的语言生动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学生学习这一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后模仿写话:“同学们想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呢?”一学生这样写道:“它把红色给了柿子,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梢向人们点头微笑。”

语文博大精深,要想在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中设置小练笔,就要从小处着眼,既要训练小的“点”,也要训练大的“面”,可以是一个句式的练习,可以是一个“空白”的续写,也可以是一段美文的仿写。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练笔,学写结合,相得益彰,让课堂练笔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篇10:观察小动物小练笔 可爱的小乌龟

“章财”是个十足的小吃货,尤其爱吃肉。有一次,妈妈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红烧肉,香气四溢。我吃得正尽兴,乌龟仿佛也闻到了香味,从壳里羞涩地探出头来,眼巴巴地看着我,好像在说:“我也想吃肉!”我拿它没办法,只好切一块生肉,放在它面前,“章财”见状,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除了爱吃,“章财”也是一只调皮的动物。“章财”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没有一点儿运动,所以我想了一个招术:把兔子雕像放进“章财”的屋子。兔子和乌龟是天敌,让它俩做伴,不知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第二天,我惊奇地发现,雕像居然被推倒,到处都是乌龟的咬痕,还沾上了排泄物。“罪魁祸首”——“章财”正躺在兔子旁边,大口吃肉,还得意地笑了笑,似乎在说:“看,我的主人给我吃肉,什么都不给你吃!”

篇11:观察小动物小练笔 可爱的小乌龟

小乌龟整天想出去玩一玩,可是,我想用水流轻轻地把它弄出去,它就是死活不出来。等我用手把它拿出来,小乌龟吓得把身子整个缩进壳里去。过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危险了,小乌龟就小心翼翼地把头、脚、尾巴慢慢地探出来,立刻飞快地逃跑了。但它还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几下子又被捉了回来。

给小乌龟喂的食,是每天早上放2粒饲料。它要等人走了,再飞快地伸出头大口大口地吃饲料。小乌龟吃饲料可有趣了,它头对准食物,飞快地伸出头,一口咬住饲料,又很快地缩回头,就这样一伸一缩地,很快就把几粒饲料吃了个一干二净。只要有一点点动静,不管饲料好不好吃,它都不吃。

等吃完饭,小乌龟会在水里游泳,左游右游,小尾巴一动一动的,可爱极了。有时它会爬到岸边的石头上滑到了水里,像们玩滑梯一样。它滑进水里,有时会身子朝上,壳朝下,来个四脚朝天,这时只见小乌龟轻轻用爪子一挑,就翻过身子来了,又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了。

小乌龟玩累了,就游到帮它精心设计的岸上,把头、脚、尾巴缩进壳里一动也不动,一下子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篇12:生命的小练笔

有一次,妈妈带我和弟弟回老家。妈妈让我去姑姑家里给表弟过生日,她要留下来和爷爷奶奶一起做一件事,过一会儿再去姑姑家。

去姑姑家的那条小路很安全。我提心吊胆地走上了那条小路,风把路旁的树叶吹得“沙沙”响,我觉得很害怕。忽然,我听见了一些脚步声,难道有人要把我绑架吗?还是有怪物在追我呢?或者有外星人要抓我做实验。我越想越害怕,走得更快了。但是,我走得越快,“鬼”就追得越快,我想:“鬼”怎么一直追我呢?看来我死定了。我心里打起鼓来,手不自觉地握紧拳头。因为我一想到“鬼”这个字,就会想到很多可怕的东西。

终于,我到了姑姑家,过了几分钟,妈妈也来了,原来“鬼”就是妈妈呀!我把来时的经历跟妈妈说了一遍,她笑着说:“哈哈哈……我跟你说,世界上根本没有鬼,要是有鬼,那也是你心中有鬼。”

篇13:浅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训练

一、变换角度,抓改写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既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古诗教学中,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提供学生练笔的机会。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都是浅显易懂的,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引导他们把自己当作诗人,将这些古诗改写成自述式的现代文。

如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诗人张继当时内心的孤独、寂寞、忧愁,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段导语:在秋风萧瑟的夜晚,诗人张继只身坐船来到江南,将船停泊在枫桥边,漫天霜华,寒气袭人,他看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点点灯火,听着乌鸦凄惨的叫声和寒山寺悠扬回荡的钟声,肯定是愁绪万千、难以入眠,相信此时此刻的张继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能帮他把内心话说出来吗?这样,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感受一定会不同寻常,有话可说可写。

在现代文教学中也同样可以采纳这种方法。如《石榴》这篇课文介绍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看做是可爱的石榴,来介绍自己,在作自我介绍时,可根据从文中了解的、插图上和生活中观察到的,分别介绍石榴的生长过程和果实的特点。当然,还可逆反课文中的某一条件,引导想象条件变化对事情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正反比较中强化理解。《第八次》中布鲁斯连打了7次败仗,但他没有灰心,在看到蜘蛛第8次结网成功后,他也从中受到了启迪和鼓舞,在第八次战争中,终于赶跑了外国侵略军,这次抵抗成功了。假如布鲁斯没有看到蜘蛛结网,打了7次败仗后从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结果又会是怎样呢?让学生从对比中体会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有志者事竟成”这个道理。

二、空白之处,抓扩写

作者常常会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在课文中,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教师可充分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完整,学生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卧薪尝胆》一课时,当讲到“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尽了屈辱”,学生此时已经能感受到勾践夫妇饱受屈辱、备受艰辛、历经磨难,但是“屈辱”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屈辱”,让勾践这一人物形象在他们的脑海中丰富、饱满起来。教师可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身为越国国君的勾践身不由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沦为了吴王的奴仆,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仅仅就这些而已吗?想象一下: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勾践在中秋月圆的夜晚,勾践______,吴王面对给他做牛做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勾践,又会怎样去羞辱他呢?”学生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们急切地拿出笔,想一吐为快。

除了抓重点词引导学生想象外,有时文中出现的省略号也是可充分地利用的资源。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当讲到受到掌声鼓励后的小英,“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开朗起来的小英还会做些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深化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用爱去温暖别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爱。

三、示例模仿,抓仿写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能力,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模仿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仿写可分为仿篇和仿段,在练笔训练中,可以以仿段为主。

自然段的段式结构有好几种,例如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总分段式,学生对这种结构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所以在练笔前要先对这种结构方式向学生进行分析讲述。如教学《“东方之珠”》一课时,当讲到第5自然段“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时,可先问学生:“你从哪里看出夜晚的香港是‘灯的海洋’?”学生说道:从“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和“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中可以看出,然后再告诉他们:这一自然段以“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一句为总起句,后面都是写灯的海洋的具体场景,这种结构段式就叫做总分段式。接着,可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第5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让学生活学活用,当堂掌握这种结构段式。

除了结构仿写,还可以进行修辞手法的模仿训练。《西湖》这篇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比喻句,比喻句中的比喻词可谓丰富多彩——“犹如”、“像”、“仿佛”、“宛如”,可先让学生找出这些比喻句,并说说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了比喻句有什么好处。在此基础上,教师随机布置小练笔:“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学校的花坛,在描绘这些植物时也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这些植物更生动、更形象。”

由此可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模仿对象和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促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奇思妙想,抓续写

有些文章的结尾写得比较留有余地、耐人寻味,给学生留有巨大的猜想空间。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样的猜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当讲到最后“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跳起舞来。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上挺了挺身子”时,学生已经能感受到经过喷雾器大夫的帮助,此时的小稻秧肯定是十分健康、快乐的,再也不是先前那些脸色蜡黄、奄奄一息、危在旦夕的小稻秧了,他们已经脱险了。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微笑,他们为小稻秧的脱险而感到高兴,可是故事到这儿并没有结束,接下来还会发生更有趣的故事,于是可因势利导:“小稻秧遭遇杂草的危害,经喷雾器大夫的帮助脱险后,又遭遇了害虫的侵袭,小稻秧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它们能再一次脱险吗?请你将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看谁编得更有趣、更生动。”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纷纷拿出纸和笔,饶有兴致地写起来。学生展开大胆想象,让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把小稻秧、害虫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这与他们对课文透彻的理解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分不开的。

总之,小练笔训练,可以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生命的小练笔】相关文章:

进行学生的小练笔05-17

描写紧张心情的小练笔 心儿怦怦跳04-10

练笔方法05-09

小练笔05-25

作文小练笔04-13

练笔阶段小结04-14

小练笔花范文05-17

练笔作文300字05-01

课题小练笔总结05-09

秋思小练笔作文06-03

上一篇:为远方歌唱作文800字下一篇:医院防雾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