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一生doc

2024-04-17

好习惯成就一生doc(精选8篇)

篇1:好习惯成就一生doc

好的习惯可以在后天养成,观察成功的企业家,他们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通常正是因为具备一些好习惯。

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问他是在哪所大学学到最重要的事,他回答说是在幼儿园,他学到要把东西分给其他小朋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这些最基本的好习惯对他的学术研究有重大影响,因为懂得分享,所以别人也乐于和他分享所有、所知,懂得团体合作的精神,让他和别人合作愉快,也知道如何协助别人成长。

想养成好习惯必须能突破习惯限制,许多功成名就的人,因为担心被既定的习惯、观念、做法所牵制,所以会不断的扩大自己的思考模型式,累积愈来愈多的能量,最终拥有骄人的成就。而功成名就的大人物,通常可以突破自己的习惯限制。知道什么是管理好习惯,这是一种福气,而知道习惯限制更是幸运,找出自己的管理好习惯,扩展自己的习惯领域,让好习惯成就自己的一生,好运跟着来。

习惯看不到、摸不着,却主宰我们1000亿个脑细胞,是人性软件,犹如计算机的软件一样,人如果具备好习惯,可以扩展影响范围,发挥潜能。

篇2:好习惯成就一生doc

这些现象让教育学家们惊呼,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而又有家长是迷茫的,什么是素质教育?它的内容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也是必须从幼儿开始的一项教育。孩子各方面发展的最初奠基时期,也是各方面素质开始形成的时期,奠定最初的素质基础就应该从这时开始。

有家长一直在依靠学校来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其实对孩子实施素质教育不光光是学校的事,家庭责任也很重大得很。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品德、个性、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只有家园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提高孩子素质的教育目的。而家长又怎样对幼年子女实施素质教育呢?把所有的话综合一下,提炼一下,简单地说出来,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但它又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做好的。一方面要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也要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才是促进孩子素质提高的出发点,要看到孩子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只盯着他能认识多少汉字,数数可以数到一千,可以背两百首唐诗,这仅是一方面,聪慧的智力之外还要加上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和各种能力才能让他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成就一生好习惯》的作者孙云晓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兼《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他自1972年起一直从事青少年教育与研究。他认为,少年儿童来说,好习惯导致成功,坏习惯导致失败,已经成为他们成长的规律和特点。3岁至12岁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能否抓住这9年的关键时期,培养起良好的习惯与健康的人格成了决定孩子命运的重大问题。也可以说,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习惯好与坏是成功与失败的同义词。因此,:“成功计划”就是“习惯养成计划”。

说到好习惯,也许有不少家长会首先想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有一些讲卫生、讲礼貌的习惯,但光知道这些,离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有着好习惯的人还有很大的距离。不清楚哪些好习惯能帮助孩子成人,不清楚这么多的好习惯究竟怎么样去培养,也许这会是很多家长的遗憾。

《成就一生好习惯》的封面上有一句话――一本让父母不再遗憾的书。看了书的内容以后,家长们会松一口气,内容是全面而实用的。这本书非常注意习惯的时代性、合理性、适度性、渐进性,以及孩子的个性差异、年龄差异。让父母们对着众多的好习惯不会感到束手无策,他们可以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知道一个好习惯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结合每一小节之后的精辟点评可以知道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培养出他们的好习惯。

篇3:好习惯成就一生doc

一、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从细微处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1.根据幼儿实际情况, 向幼儿提出合理要求, 让幼儿逐步提高, 循循善诱。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好模仿的特点我们通过利用游戏的方法, 让幼儿习惯遵守纪律, 餐前便后洗手, 自己动手吃饭。进餐后, 自己收拾桌子、放碗、洗擦嘴的小毛巾。午睡前后, 让幼儿自己穿脱衣裤、鞋子, 主动收拾玩好的玩具, 整理图书等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中、大班幼儿我们利用轮流当值日生, 帮着擦桌子、端饭、分点心等, 培养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高尚品德, 强化他们劳动习惯的养成。还利用各种活动, 教给幼儿一定的劳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老师平时的勤劳、肯干、讲卫生, 是孩子的榜样。所以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老师刚扫地, 孩子就拿来了簸箕;老师要去洗抹布, 孩子就给你拿肥皂。老师抓住了幼儿平时的这些良好行为, 及时表扬鼓励, 并教给他们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比如教幼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老师示范讲解:如何挤牙膏, 如何使用牙刷, 如何放置牙刷, 等等, 幼儿听清楚了, 看明白了, 然后练习, 慢慢地就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了, 除此之外, 还有洗手、洗脸、穿脱衣服、叠被子、整理床铺等, 我们也通过各种活动, 进行了随机教育。

3.通过晨间谈话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实现幼儿良好的习惯的培养与不良习惯的纠正。晨谈时, 通过讲述雷锋、列宁等名人助人为乐的故事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利用课间教育活动, 如教材中的《不爱用手的小河马》、《小兔的妈妈病了》、《小手的秘密》、《我自己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帮你》等内容来教育幼儿什么事都要学会自己动手, 不能懒惰。我们还通过编排童话剧、情景剧、故事等来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二、以系列活动为载体,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应渗透于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综合活动的开展, 使其形成好的习惯。如大班通过组织开展“幼小衔接”系列活动, 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班通过综合活动《友谊》、《小仙女的云》、《给熊奶奶读信》等内容的学习, 帮助幼儿养成乐意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良好的社会性习惯;小班通过学习儿歌《洗小手》、歌曲《漱口》等活动, 帮助幼儿形成正确刷牙、漱口、洗脸、洗手等基本生活能力, 慢慢的, 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了, 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家园配合, 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幼儿大部分时间都与家人在一起,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延伸与深化。培养幼儿常规教育要重视家园配合, 幼儿园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 就会使我们的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老师在幼儿园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习惯, 在家任其自然, 就会产生二大于五的负面效应。因此, 我们利用家长会、家园通短信平台、家长之窗、家长接送等时机, 进行全方位、多途径的联系与沟通, 使家长明白、参与、监督, 使家园教育同步。

四、发挥评价的功能, 全面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 调整和改进工作, 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为了提高有效性及巩固培养成果, 我园把教育评价当做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1.先是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2.是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 防止片面性, 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 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3.是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通过幼儿间的互评、教师对幼儿的点评、家长的参评等形式的评价活动, 各班还开展了“每日之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的评比活动, 把小朋友的照片、名字展示在园班内的风采展示台。使激励效果更明显。

五、利用环境的育人功能,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培养良好习惯要“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行为, 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习惯, 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些话道出了一个道理:良好的习惯是人生的基石。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 同时也是各种习惯的养成阶段, 人离开环境, 就无行为可言。因此, 我们特别注重发挥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首先体现在各班的主题墙的布置上, 其布置应与培养相联系, 并配以相应的教育内容。如小班是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小 (1) 班主题墙的布置就是以“小蚂蚁搬粮食”为主题, 配以儿歌“小蚂蚁, 搬粮食, 嘿哟嘿哟搬不动。忽然有了好主意, 大家一起来帮助。一、二、三, 嘿哟嘿哟搬进洞。”这种形式能使幼儿在无意识中受到教育。其次体现在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布局上, 我园力求建设一个花园式的幼儿园, 给孩子一个美化、香化、绿化、儿童化的教育环境, 利用文字图片等形式来提醒幼儿哪些事是可以做的, 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最后体现在幼儿所处的人文环境上, 教师们很重视自己的言行, 因为在孩子的心中, 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用自己良好的习惯为幼儿树立榜样, 力图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有序的习惯。时时处处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心理环境, 利用自身的榜样作用, 于无形之中向孩子们展示哪些习惯才是好的。

总之, 幼儿时期, 良好的习惯易于养成, 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 行为日久形成性格, 性格日久决定前途。

参考文献

[1]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

[3]冷静.关注幼儿进餐环节的健康教育[J].当代学前教育, 2010, (01) :17.

篇4:帮孩子成就一生好习惯

毫无疑问,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不妨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

创造力是一个人在传统知识和习惯的包围中,发现、探索、掌握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说,创造是无法在现有知识中找到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只是做父母的没有发现。比如,有的父母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要么给予现成的答案,结果使孩子逐渐养成懒得动脑筋的习惯;要么置之不理,甚至叫孩子闭嘴。也有些好奇的孩子喜欢把家中的东西拆开来探究,而父母视之为“不务正业”,当然少不了一顿责骂。长期这样,孩子的创造性便渐渐消失了,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善于创造的人,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脑筋。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孩子“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有这样一个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故事。一天,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母亲不解其意,老师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理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故事明白无误地告诉父母,要保护孩子的创造性,让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会创造。

创新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孩子从小展现出来的创新天赋是各种各样的,他们爱幻想、好动,而且没有成人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敢于将大胆的想法付诸实施。在这些幻想中,蕴含着大量创新的火花,犹如金矿中蕴含着金子。

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蕴含着创造力,尽管它只是雏形,却又是伟大的。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我们的建议是:

提高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其实,孩子爱搞“破坏”是天性使然,是创造性萌芽的一种体现。他们对各类陌生事物充满新鲜、好奇,并想用自己的双手探求这未知世界。合理利用孩子这种天性,多方引导、鼓励,孩子的创造萌芽就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反之,老实文静听话的乖孩子,家庭虽少了“破坏”气氛,但孩子多半循规蹈矩,依赖性强,孩子爱动、好奇和勇敢,甚至是冒险的天性就被泯灭了。

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代替包办直接告诉答案,也不要告诉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应提示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教育孩子要勇于认错、勇于承担责任 这是科学创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辅导孩子自己动手 父母可以经常指导孩子做一些小玩具和小实验,关键是让孩子自己做,并且要一丝不苟地去做。

培养孩子关照老人的习惯

日常生活中,不少孩子对待老人不够尊敬,如顶撞老人、不服从管教、用生硬的态度命令老人为他做这做那等。

陈磊原是哈尔滨三中的学生,后以630分的“托福”成绩被美国著名的米德尔伯里学院录取,现在在纽约华尔街全美排名第一的投资银行———高盛银行工作。幼年的陈磊很惹人喜欢,但父母从不娇惯她,而是培养她对家人、对他人、对生活的美好感情。每逢家人吃水果,她都是把大的给爷爷奶奶、妈妈爸爸尝。每逢节假日家人聚餐时,她都等爷爷奶奶长辈人入坐后,她才上桌。遇到好吃的东西,她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多往爷爷奶奶的碗里夹。

陈磊的妈妈说:“那时,每逢节假日,我们常带着她去看姥爷、姥姥。在她能走路的时候,我们就尽量让她自己走。实在累了,我们才背她走一段,边走边问她:等爸爸妈妈年龄大了走不动时,你能背我们吗?每次她都痛快地说:能!有时,看我们背她走得吃力,她便主动要求下来自己走。一次去江边玩,由于天热,一动全身出汗,她无论如何也不让我们背她走。自己走得满脸通红,路上行人见了,觉得这个小孩挺懂事,那时她还不到3岁。”

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照。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培养孩子关照老人的习惯,我们的建议是:

父母应以身作则

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因此,父母在与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

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必须处处留意,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比如: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用礼貌语言与老人交往,关心、慰问生病的老人等等。多次训练,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利用有关节日启发诱导

可借助老人生日、重阳节(老人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通过谈话、点拨、暗示,诱发良好行为。如询问孩子:“明天是(××日子),你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使爷爷(奶奶)高兴呢?”孩子就会认真地说:“我帮爷爷切蛋糕,祝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我送奶奶一件礼物”,“我给爷爷、奶奶拜年”……

让孩子学会回报

回报是一种对给予我们帮助和爱的人的真诚感激。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高尚的,反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则是可耻的。懂得回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感谢。美国前总统里根每当南茜生日时,总要送一束鲜花给南茜的母亲,并在贺卡上写道:“感谢您生养了南茜。”这感动了许多美国人,也许这正是里根获胜并能连任总统的原因之一:一个如此情深义重的总统怎么会不去爱他的人民,报答他的人民呢?

这是一位父亲的亲身经历。他说,有一天深夜,我正在写一部书稿。我答应过孩子,用这部书稿的稿酬给她买一架钢琴。3岁多的女儿被尿憋醒,她睁开惺忪的双眼说:“爸爸,你还在工作啊!早点休息吧!”那一刻,我的双眼湿润了。每当我下班回到家里,只要女儿在家,她总是说:“爸爸,你回来了!”然后,她拿过拖鞋请我换上,再端来一杯水。那一刻,我感到女儿真的长大了……

有一个孩子,他爸爸妈妈从乡下来到深圳,租住在一间很简陋的铁皮屋里,为谋生计开了辆中巴,非常辛苦。可是读六年级的孩子却一点也不体谅父母的辛劳,整天向父母要钱,今天50元明天100元,不给就不上学,甚至打烂家具。还有一位叫尹礼远的孩子,家境贫寒,父亲左手残疾,母亲痴呆。他除了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来报答亲人之外,还想方设法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为了节省作业本,他写了擦,擦了写,至少要写三遍。他为了节省鞋子,暮春时就光脚,一直到立秋才穿鞋。如果是下雨下雪,冬天也要脱下鞋子走路,假期还去工地做工赚学费。

这两个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给所有父母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教孩子懂得回报?最重要的就是要教孩子学会感谢。

第一个要感谢的是母亲

母亲应该多向孩子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使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不是山上拾来的,而是由妈妈一点点养大的。做父亲的应该细心些。孩子们都很重视自己的生日,早早就在策划生日怎样度过。我们很多父亲给孩子做生日很大方,可是心细的父亲不应该忘记在给孩子切生日蛋糕前,告诉孩子选送一支鲜花给妈妈,感谢妈妈送他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个要感谢的是父亲

所有的母亲要教育孩子尊敬和热爱他们的父亲。告诉孩子父亲的辛劳,父亲为家庭所做的种种牺牲和努力。父亲是家庭这艘大船的船长,感谢他给了我们安全和温暖的家。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以报答父亲的辛勤劳动。

教会孩子感谢老师和学校

父母要常常告诫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首先要让孩子尊敬老师,能体会到老师的辛勤教育。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老师或学校,一旦老师和学校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那么孩子教育的危机也就来了。

让孩子感谢朋友

有不少父母因对孩子的世界漫不经心,所以常常会忽视孩子之间的友情,结果对孩子造成伤害。事实上,做父母的应该重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在孩子的世界里自有一种父母无法想像的“法令”和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培养孩子宽容忍让的品格

宽容忍让的品质可以让一个人的一生受益无穷,可是现在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欠缺这种品质。宽容忍让就是要帮助孩子学会容纳别人,与别人友好相处。不会宽容别人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宽容。

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他讲“小山羊过桥”的故事教孩子们用“让一让”作为解决矛盾的方式。两只小山羊同时从两边过独木桥,在桥中间相遇,谁也不让谁,结果都掉到山涧里摔死了。然后,他引导小朋友想想它们为什么会掉到山涧里去,怎么做才可以平安地经过独木桥。想像一下如果在大街上,或在幼儿园里谁都不让谁,会成什么样子。孩子们有的说汽车会撞汽车,有的说汽车会压死人……接着他让小朋友谈谈“让一让”的好处,希望大家学会“让一让”。

从这以后,孩子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即使出现了矛盾,也能用“让一让”的方式妥善解决。一次,小朋友胡朝阳和刘昆吃完饭,争着拿抹布,都想说“我先拿的”。胡朝阳刚说了“我”字,马上想起了故事,他说:“对了,让一让。”说完他就把抹布递给刘昆。刘昆也笑着说:“对了,让一让。”他又把抹布递给胡朝阳。胡朝阳接过抹布,先替刘昆擦好桌子,然后才擦自己的。

以下几点小建议可能会对父母们培养孩子的忍让品格有所启发。

要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对他娇纵,无限制地满足他的愿望,更不能给予他特殊的权利,使他高高在上。

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经历,以锻炼克制能力

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会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

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逐渐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好品质。

怎样培养孩子自信的习惯

自信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自信可以克服万难,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孩子具有信心,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当他面对一个成年人的世界时,虽然他拥有未来,拥有将来的世界,但是现在他是弱小的,他的自信心也是特别弱小的。

小雪今年7岁了。她在家里数学不懂问妈妈,作文修改找爸爸,打球、下棋找哥哥。家里似乎每一个人都是小雪的老师,小雪只有“听话”的份,没有发言的“权”。爸爸妈妈觉得这样的环境,对小雪个性的独立发展,以及树立坚强的自信都不利。

怎么办呢?小雪上学了,成了一名小学生。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拼音,几个月后,她就掌握了每个字母的发音,以及全部拼音规则,并能正确拼写。妈妈终于找到了小雪的优势。一次妈妈郑重其事地宣布,小雪是我们家里汉语拼音的权威。因为家里的大人都有南方口音,普通话读音不准。哥哥在“文革”期间上的小学,也没有扎实学好汉语拼音。所以在我们家里,谁遇到读不准的音,拼不对的字,都要向小雪请教。小雪当然大为振奋,高兴得手舞足蹈。于是妈妈又告诉她当老师责任很重,不可以随便弄错呀!小雪使劲地点头。此后她学习就更加用心了,测验几乎都是满分。

一个7岁的孩子,在她能够帮助大人时的那种自豪感,那种实实在在的自信,是任何夸奖所难以产生的。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引导孩子尊重别人但不迷信别人

教育他们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别人的成功与失败,正确看待自己的进步。

要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切,切忌热心包办和冷淡对待。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应支持他们去做。孩子有时失败了,或者有什么失误,这是正常现象。父母应多给他们安慰和鼓励,帮助找出原因,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护。

切忌对孩子说“你懂什么”之类的话

这是许多父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殊不知,这是伤害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恶语”。每当孩子听到它,自然会泛起难言的苦涩:父母都不信任我,我还有什么前途?甚至会因此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营造乐观的家庭气氛至关重要

作家罗兰的一段话精辟地说明了环境、家庭对一个人影响的重要性。她说:形成一个孩子的人格与观念的,决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或教师的言论,更是环境中的每一房舍,每一草木,每一方寸的风沙,每一个同伴,每一点滴的生活琐事和每一项课内或课外的活动。这些不但是他们日后回忆的资料,更是织就他们生命的色彩与素材。自然平易的环境形成开朗的人格,偏狭竞争的环境形成斤斤计较的性格。其重要性绝不是几册书,几行笔记,一些分数,一个名次或榜上虚荣所可比拟的。

假如孩子在适当的赞扬中生活,他学会自尊;假如生活中充满关怀,孩子心中自然会有爱;假如在平等中生活,他也就学会公道;生活中缺乏爱,他也会冷漠;假如经常受到羞辱,他自然也就卑微;若总是得到不恰当的夸奖,必将陷入忘乎所以的自负;耳旁听到的总是埋怨,他也就学会了责怪;常受骗的孩子,也定会去骗人;常遭训斥殴打的孩子,也会对人粗暴;常受辱骂的孩子,难有文明语言。

父母表达感情的方式、反应,左右着家庭氛围的不同类型,可能是和谐友善的或对立独裁的,严厉古板的或自由放任的,井然有序的或杂乱无章的,幽默风趣的或冷嘲热讽的,充满生气的或死气沉沉的,等等。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氛围个性。正常、温馨、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感情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做父母的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经常心情开朗、愉快,可以感染子女及周围的人,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的责任。在一个自由度比较大的家庭里,父母不仅鼓励孩子敢于说话,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鼓励孩子提问题,敢于争论,甚至向父母提出质疑和挑战,鼓励孩子对习以为常的做法,提出新的改进办法。这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也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与社会能力。

家庭气氛应该是这样的:

平等

中国的父母大都喜欢把爱埋在心里,喜欢含蓄,但是如果不说出来,我们又怎么能让孩子理解和体会到呢?如果有工作上的快乐,建议父母以通俗的方式讲给孩子听,不要认为孩子太小,他理解不了,或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而怕他伤心。那样做孩子始终会觉得自己游离于家庭之外,家里的事都不知道,会有一种孤独感。

理智

父母要学会控制情绪,碰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克制冲动,不要任其发泄。如果实在不能保持常态,可以对家人说一声“希望自己能够单独呆一会儿”,待能够冷静地表达自己遇到的问题时,再来解决。

开放

家庭成员之间可以畅谈自己的想法,父母尤其要鼓励孩子发表意见,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只有这样,家庭成员之间才不至于积下一些矛盾,当一个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其他的人才能够很好地理解他,真正达到一种默契。

现在的父母最常用的方式,即对孩子指出方向,指明途径,让孩子按此去做。但这种方法也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它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可以用先鼓励再修改的方式,使孩子从心理上能接受。当然,给孩子以具体的方法指导在有些时候还是必需的,这有助于孩子少走弯路,更好地保持乐观情绪。

有几条建议,父母不妨与孩子一起来试试看:

尽量忘掉不愉快的事情,轻视烦恼

教育子女尽量正确对待所遇到的挫折、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委屈,教育他们以微笑面对人生。

随时保持愉快的心情,永远以微笑面对生活

多想一想个人奋斗的目标,多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追求,相比之下,就会觉得眼前的困难和挫折算不了什么的。

唤醒愉快的记忆,养成快乐的习惯

帮助孩子多回忆快乐的时光,冲淡眼前的不快,恢复乐观的心情。

学会倾吐和交流,保持快乐的心境

要学会坦诚地接纳自己,要坦率地面对现实,采用认真的态度和切实的方法,最后要勇敢地原谅自己的一些过失。

篇5:成就一生好习惯读后感

是啊,成功的魅力是无限的,成功的作用也是无穷的,一个由孩子自身努力而收获的成功,如春风化雨,会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快乐的种子。我每天在抱怨着学生上课练习不积极,抱怨着学生错误动作屡犯不改……杨冰说过: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对学生来说,是理解、是激励、是宽容和信心,他们从鼓励和肯定中感受教师的爱,对生活充满了自信。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良药,是暖暖的阳光,是潺潺的清泉,是绿绿的春风,是绚丽的花朵……可我为什么不能慷慨地把这些送给学生们呢?总以为严师出高徒,可不拘言笑就是严师吗?一味严厉就一定能教出好学生,就一定是好老师吗?回忆偶尔的课堂上,我被学生精彩的创新回答或出色的动作而打动,不经意地流露出赞许的目光时,学生是那么的快乐,他们回报给我的是更多的快乐,是更多精彩的表现。

篇6:好习惯成就一生-作文850字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把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是啊,细小的好习惯可以让你终身受益无穷,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要竭尽全力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一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说这很难,但我们要努力的,持之以恒的去改正它们、克服它们,不要让它们主宰我们,这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好习惯一:个人卫生要注意。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首先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要管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勤洗脸、勤刷牙、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然后应该爱护自己周围的环境,不要在教室里乱扔垃圾,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中才能学得更认真更踏实。更不要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因为“校园是我家,保护靠大家”,如果每个人都往校园里乱扔垃圾,那这还是校园吗?所以,这些如果做的不好,请务必改正,人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由小错变打错。

好习惯二:礼貌细节要注意。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看见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不让座,我们是一个中学生,应该理所当然的让座,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点睛之笔。有很多同学见了老师都绕道走,不知是害怕还是不好意思,我希望大家以后见到老师问声“老师好”。在家里,我们应该孝顺父母。不管他们怎样,“爱”的方式不同,我们都要理解。他们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并不期望我们怎么回报他们,一心想用他们无私的爱呵护我们健康成长,鼓励我们成为有用之材。不要让他们露出失望的表情,不要让他们对我们失去信心。

篇7:成就一生好习惯的培养与实践

(实验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与认识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对于广大少年儿童而言,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不仅忽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它既没有切实可行的教育内容,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这对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而忽视基本的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

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少年儿童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改进。

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达到以下四个主要目的:

探讨与总结成就一生好习惯的基本内容。

促进少年儿童健康人格发展,初步探讨成就人生好习惯对少年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及相应教育对策;研究成就人生好习惯的时代性和差异性,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少年儿童好习惯以及健康人格培育的新途径;

通过研究,提出成就一生好习惯的培养方案和坏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好习惯培养和坏习惯矫正相结合,为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和家庭教育服务。

培养一代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课题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以德治国的思想,探索出一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少年儿童健康人格培育的新途径。

二、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把这项教育变为自身的需要,积极承担任务,主动实践,敢于负责,从而增强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渗透性原则

学校教育应当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康的人格培养,而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培养就构成了主宰、支撑整个生命的成长、获取幸福人生的决定因素。倘若缺失了这些因素,人的其他部分的成长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和限制。由此可见,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决定了人的行为习惯与责任心培养的统摄性。而这种具有统摄性状态的教育,又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并非依赖于独立时空而开展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认识有时还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安排了专门的时间,习惯与责任的教育才有了现实的抓手。这在学校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活动在时空设置上的冲突。其实我们所说的习

惯的养成教育、责任心的培养与健康人格的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处不在,浸入到家庭、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表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真正的有效的德育,应当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完成。

3、实践性原则

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通过生活、学习、社会实践中一次次行为训练、一次次强化而逐渐养成、稳定下来的。光凭说教,不让学生承担任何工作、不从事任何活动,是不能养成任何责任心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方面要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对小事的责任心是对大事责任心的基础,抓紧小事不放松,日积月累,养成做事负责任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给学生创造承担责任、体验责任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4、全员参与原则

小学阶段是人生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全校教职工都要站到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结合自己工作特性,扑下身子,扎扎实实开展成就一生好习惯的研究与实践。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内容:成就人类一生都有哪些好习惯?成就一生好习惯的培养方法与途径纠正小学生坏习惯的途径与方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好习惯培养的关系

本研究按低、中、高年级段,按照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课题管理模式,全校教师根据本学科、本班实际,自选子课题进行研究,做到点面结合。

本课题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学校中心课题组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将培养学生责任心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主要通过以下行动达到教育目的:

A 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责任心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背诵古诗文,初步理解含义;中高年级会讲解,悟出做人的道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B 榜样激励: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了 解、学习英雄模范、成功人士特别是身边的榜样--优秀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找出他们的良好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方向(重点放在身边榜样的树立上,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教师与家长也要注意时刻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C 情境体验: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培育学生对父母、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自然的爱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进而变为行动的动力。

D 行为训练: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值周生、小监督员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责任心及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与童心校刊及红领巾电视台的作用,加强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习惯的培养情况,了解学生有关责任心的行为习惯的表现。

4.经验总结法: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摸索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四、研究步骤

本课题计划3年完成(2004年8月——2007年7月)

第一阶段:课题的准备与成立阶段(2004年9月-2005年1月)

1.成立学校中心研究组。

2.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3.制定研究方案。

4.教师申报子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的实验阶段(2005年2月-2006年12月)

1.深入落实研究方案,进行成就人生好习惯的培养训练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2.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及童心校刊,办好家长学校,进行家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3.每学期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第三阶段 实验的总结与推广阶段

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

抓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调整充实研究计划。

实践、总结--由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而广之。

结题,撰写出研究报告;编辑成就一生好习惯校本教材。

五、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经验汇编(教师及家长好习惯培养方面的典型案例)

3.论文集

4优质课集(教师进行习惯教育的典型课例)

5成就人生好习惯培养的校本教材(初定,文字及音像教材)

六、研究保障及经费预算:

校长亲自主持、参与本课题研究。

教科室及课题组成员分别做到各自“五个一”要求,确保将实验落到平时,落到实处:

①学校教科室组织实验,做到“五个一”:

每学出一期《教科研通讯》;

每学年组织一次全校性优质课展评赛;

每学期组织一次面向家长和社会的“学校课堂开放日”活动;

每学期末组织一次全校性好习惯培养教育沙龙活动。

每学年出一集好习惯研究文集。

②实验教师开展实验,做到“五个一”:

--每位教师有一个子课题(写出研究计划);

--每学期写一篇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

--每月一次集体理论学习(月中个人自学1次,写出读书笔记);

--每月一篇实验随笔或课改案例;

--每期一节对外开放课。

学校每年自筹资金2万元,全力支持各项研究活动附:成就一生好习惯的培养与实践子课题题目

(仅供参考)

1.小学低年级学生带全学习用具习惯的养成研究

2.儿童整洁卫生习惯的养成研究

3.儿童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研究

4.学生独立睡眠习惯的养成研究

5.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习惯的培养研究

6.小学低年级学生互助友爱习惯的培养研究

7.培养儿童体贴父母的实践与研究

8.培养儿童爱护公共设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9.小学低年级学生专心上课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10.小学生上课积极发言习惯的培养研究

11.培养小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12.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研究

13.小学生仔细认真习惯的培养研究

14.培养学生专心学习习惯实践与研究

15.学生尊敬师长习惯的培养研究

16.学生经常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17.学生合理消费习惯的培养研究

18.改变学生“拖拉”不良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19.培养小学生遵纪守时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20.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习惯的培养研究

21.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22.学生做作业潦草不良习惯的改变研究

23.小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24.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互助合作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25.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提问、敢于提问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26.培养学生热心公益活动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27.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养成研究

28.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的实践与研究

29.培养学生有责任心的实践与研究

30.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习惯的研究与实践

31.培养学生讲究效率的实践与研究

3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敢于说话习惯的研究

3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习惯的研究

34.培养学生平和愉快情绪习惯的研究与实践

35.学生积极心态习惯的培养研究

36.培养学生联想习惯的探索

37.培养学生善于管理、处理信息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38.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39.少年儿童的行为习惯的时代性研究

阅读全文(494)| 回复(0)|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编辑

篇8: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

一、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 所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编织着自己美好的梦想, 随时都可能出现与班规、校规相悖的行为。这时, 教师不要贸然地去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横加指责, 更不要对学生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动, 应始终坚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的原则。要以师生平等的身份去问清缘由, 要用饱满的热情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对遇到困难和受到挫折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应及时给予中肯的批评和诚挚的鼓励, 这样, 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感化, 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赢得学生的尊敬、理解和支持,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就会感到很温暖、很自在, 从而有上进心, 就能自觉地去履行正确的道德规范, 自觉地去执行班级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为学生顺利地迈入人生旅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要求, 多加鼓励

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作为教师, 不但要留意身边的细节, 还要及时发现问题, 抓住任何教育的机会, 及时教导。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 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认真对待问题, 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改变不良的习惯与建立新的良好习惯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良好的习惯养成只有在严格的要求下才能完成。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觉与不良习惯做斗争, 自觉地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 制定班规, 付诸实施, 奖优罚差, 确保每一位学生的习惯养成在严格的自律与他律的监控约束下进行。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 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努力需要得到教师及时的认可, 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从学生中评选出“文明标兵”、“礼仪之星”等, 使学生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 这样不仅改掉了坏毛病, 而且还成为了一个自信、自控、自制的好学生。

三、以身作则, 树立榜样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长期生活在一起, 学生自然地视教师为学习的楷模,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首先做到。小学生具有崇拜老师、模仿性强的特点, 而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教师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很大的威信, 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 以身作则, 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 还要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 榜样的力量十分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可塑性强, 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 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 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学生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 多给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 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树立典型, 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持之以恒, 反复训练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自主化的行为动作, 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必须有一个过程。而反复训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他们的很多习惯还没有养成, 会出现多次的反复甚至会出现一些更为严重的问题。而一些大道理他们一时半会儿很难理解, 我们不要急于求成, 不要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 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坚持不懈的加以纠正和培养。当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 慢慢就理解了。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 会在很长时间内规范他们的行为, 甚至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五、相互沟通, 密切配合

除了学校外, 学生更多的行为活动是在家庭中进行。家庭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能否成功。因此,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除了在学校坚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外, 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 请求家长配合教师的工作, 使学生不仅在学校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要在校外继续坚持下去, 形成良好习惯, 使习惯成自然。因此, 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 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 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项工作中, 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可以定时开家长会, 经常进行家访, 既可以是面访, 也可以是电访, 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各方面的情况, 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 并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在教师与家长的不断沟通、互相配合下, 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降到最少。

上一篇:大学母亲节活动总结与反思下一篇:难忘的奖状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