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

2024-04-13

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共9篇)

篇1: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

超重与失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2)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2、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教学难点:在超重和失重中有关对支持物的压力和对悬挂物的拉力的计算。

教学仪器:纸带、弹簧秤、钩码、体重计、塑料瓶、水、书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将一条纸带对折后下面挂上钩码,想一想只用一只手能不能把纸带拉断?

生:动手实验。

师:纸带既然能够承受钩码的重力,为什么迅速向上提时纸带会断?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钩码对纸带的拉力增大。

师: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当它加速向上和加速向下运动时,观察弹簧秤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生:弹簧秤向上加速运动时,示数变大;加速向下运动时示数变小。让一学生站到体重计上称体重。

师:当你站在体重计上下蹲时,观察到体重计的示数是怎样变化的? 生:体重计的示数变小。

师:以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就是本节要探究的课题——超重与失重。板书:超重与失重

二、新课教学

学生试验::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观察当它静止、缓缓上升、缓缓下降、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钩码运动状态 静止

缓缓上升

缓缓下降

突然上升

弹簧秤示数的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突然下降

师:围绕超重与失重,大家心中有什么疑问吗?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超重与失重?2)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超重(失重)?3)为什么会出现超重(失重)? 1 什么是超重与失重?

板书: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

师提问:在超重、失重现象中物体的实际重力变化了没有? 生答:物体的m、g没有变化,则重力G不变。

师解答:物体的实际重力称为实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称为视重。

总结:超重——视重大于实重的现象。失重——视重小于实重的现象。2 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学生在体重计上做实验,观察人在体重计上下蹲和站立过程中,体重计示数的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下蹲过程

站起过程

结论:加速度方向向上,出现超重现象;加速度方向向下,出现失重现象

师:加速度为零,情况怎么样? 生:既不超重也不失重,视重与实重相等。3 超重(失重)产生的原因

以弹簧秤挂钩码加速上升为例对物体受力分析 师:你能否用牛顿第二定律写出拉力的表达式? 生:F-G=ma F=G+ma=mg+ma F〉G 师:拉力F与钩码对弹簧秤的拉力F、有什么关系?

生: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与F、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结论:超重: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重。

用心

爱心

专心

以弹簧秤挂钩码加速下降为例对物体受力分析 生:G-F =ma F=G-ma=mg-ma F〈G 结论:失重: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重。学生游戏:

1、让下端扎有小孔的盛有水的塑料瓶子下落时,站在旁边的同学身上会不会被淋湿?

2、两本交叉相叠的书本怎么样才能轻易拉开? 师:体重计(弹簧秤的示数)能不能为零? 生:当a=g时,F=0。

师:视重为零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

三、课堂练习:

1)、根据下面对话,完成以下填空:

记者: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和运行过程中,你感觉怎样?

杨利伟:飞船发射时,感觉()感比较强,最大达到5G,船箭分离时,我感觉有一种忽然腾空的感觉,这时又进入了()状态。

用心

爱心

专心

记者:飞船成功着陆时你的感觉怎样?

杨利伟:飞船降落伞打开后船体晃动得较历害,„„当时有很强的()感,仪器显示有3至4G的载荷。

2)、升降机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站在升降机中的人的质量是50 kg,则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多大? 扩展:

(1)本题中人出现了什么现象?.

(2)其它条件不变,若升降机是减速下降呢?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3)其它条件不变,若升降机是加速下降呢?结果又是怎样?人出现了什么现象?

(4)其它条件不变,若升降机是减速上升呢?结果又是怎样?人出现了什么现象?

(5)若想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为零,则升降机应怎样运动? 四、课堂小结

1、超重和失重是一种物理现象。

用心

爱心

专心

2、物体的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重力不变。规律:

超重状态 N > G a竖直向上

失重状态 N< G a竖直向下

超重还是失重由a决定,与v方向无关

五、作业:

1、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秤, 下吊一个小球, 如图(1)所示, 当升降机静止时, 弹簧伸长4cm.当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cm, 若弹簧秤质量不计, 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以1 的加速度下降

B、以4.9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1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D、以4.9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2、如图(2)所示,在原来匀速运动的升降机的水平地板上放一物体,受到一个伸长的弹簧的拉力作用,但仍能保持与升降机相对静止.现突然发现物体被弹簧拉动,则判定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A、加速上升 B、加速下降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3、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电梯内的台秤上,电梯从静止开始运动,台秤上的人注意到开始3s内台秤示数为528N,接着8s内台秤的示数为588N,最后台秤示数增大到678N,直到静止时台秤又恢复到588N,试问电梯是上升还是下降?升降的总高度是多少?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1至2个超重(失重)现象的小实验。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

1、BD.

2、BC. 3、31.5m.

用心

爱心

专心

篇2: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

教版必修1

(二)能力训练点

1.据重力做功的特点,推导重力势能的表达方式。2.从能的转化角度和功能关系来解释和分析物理现象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品质

2.注意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的物理现象,激发和培养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体会到从自然现象中概括了来的物理概念具有的自然美,严谨的科学美。

二、学法引导

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和实验演示来分析讨论,指导学生总结、归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重力势能大小的确定 2.难点

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的理解,参考平面的选择方法。3.疑点

如何理解重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4.

1.演绎推导物体重力势能的定义表达方式。2.类比分析,举例释疑。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弹簧、铁球、木球、玻璃缸、细沙、长木板,木块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利用实例来引入问题,利用实验来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利用讲解来加深对概念的进一步认识。

2.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总结,并通过实例分析来形成能力。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略)

(二)整体感知

在复习初中掌握的重力势能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功的定义,推导出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分析,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正负含义等,并能准确地计算重力势能值.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入新课】

放录像并讲解: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于2001年3月23日北京时间14时0分12秒所有残片都已成功安全地坠入预定的南太平洋海域,坠毁过程极为壮观美丽,137吨的庞然大物分解燃烧,天空中出一条条长长的金色轨迹.这是一个完美的告别,“和平号”的15年风雨历程将成为人类永恒的记忆.“和平号”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现提问:“和平号”空间站坠落时,为什么会燃烧?

碎片燃烧时,温度可达3000℃,其能量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

现在,就讲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

回忆初中的知识,可知

(l)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演示实验,用木球和铁球先后从同一高度处自由下落,落入玻璃缸中的细沙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铁球深入细砂中的距离比木球要长,这说明,质量大的物体在相同的高度时,重力势能大,克服细砂阻力做功要多)

用铁球在不同的高度处自由下落,先后落入玻璃缸中的细砂里,观察到什么现象,这又说明了什么?(铁球在比较高的地方落下来,深入砂中的距离也比较长,这说明,同一个物体在比较高的地方重力势能较大,克服细砂阻力做功要多)

综上所述,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

现在来推导重力势能的定量表达式:投球的质量为m,从高度为h1的A点下落到高度为h2的B点,如图所示,重力所做的功为

WGmghmgh1mgh2

(2)重力势能的表述式

Epmgh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高度的乘积,重力势能是标量,也 是状态量,其单位为J(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重力做功也可以写成WGEp1Ep

当物体下落时,重力做正功,WG0,可设Ep1Ep,这说明,重力做功,重力势能Ep减少,减少的值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同理,当物体上升时,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E增加,增加的值等于重力所做的功,要注意的是,重力做负功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这种功能关系不仅适合于直线运动,也适合于曲线运动,重力做功只跟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而与运动的路径无关.

提问: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kg,把它置放在2楼的一张1m高的桌面上,若楼房的每层楼高3m,求此物体的重力势能值?

(无法计算,因为没有说明物体的高度是以什么位置为零高度,从地面算起,物体的重力势能Ep1400J,若从二楼楼面算起,物体的重力势为Ep100J.对于不同的零高度点物体所对应的重力势能值也各不相同)2.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正如上例所述,要确定物体重力势能Ep的大小,首先必须确定一个参考平面为零势能面,若定了零重力势能参考平面,物体在此平面的下方,物体的重力势能就为负,如上例把三楼底板为零重力势能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Ep3200J 由此看来,物体重力势能的正负还表示重力势能的大小,在参考水平面以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大于参考平面以下物体的重力势能.

要特别指出的是:重力势能的变化县与零重力势能参考平面选择无关,就好像物体的高度值与选择哪一点作为测量起点无关.至于选择哪个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可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便而定.

与重力势能相类似,还有弹性势能. 3.弹性势能

演示实验:把水平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木块,压(或拉)木块,使弹簧缩短(或伸长)再释放木块,让弹簧的作用力带动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

可知,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对外界做功,因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就叫弹性势能,它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中.

举出除弹簧以外的弹性势能存在的实例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性质(如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可用实验演示弹簧形变量越大对外界做功可越多来说明.

势能又叫位能,它是由相互作用的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机械运动中的势能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

(四)总结、扩展

1.势能有多种,与高度有关的重力势能和与形变有关的弹性势能是力学中的两种,在热力学中有分子势能,在电磁学中有电势能等. 2.势能是存在于有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它是属于有相互作用两部分物体即物体系的,3 但不是有相互作用物体之间就有势能存在,比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摩擦力,但它们就不存在什么势能.

3.势能都是相对量,只有先走零势能参考平面,势能才有确定的值.

八、布置作业 P146练习四(2)(4)(5)

九、板书设计 1.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2)重力势能的表达公式.

Epmgh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WGEp1Ep2

物体下落 WG0物体上升 WG0Ep1Ep2 Ep1Ep2

2.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定了参考平面,物体重力势能才有确定值.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选择无关. 3.弹性势能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用能量最低原理求解两例物理题

高中化学中讲到“能量最低原理”在不违背泡利原理的情况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安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轨道上,电子在该轨道上,处于稳定状态,其实,能量最低原理也适用于物体系物体系的稳定状态与系统的势能有关,势能越小则状态越稳定.物体系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总处在势能最小的状态,即稳定状态.下面利用能量最低原理,求解两例物理题.

[例1] 一质量均匀不可伸长的绳索,重为 G,A、B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今在最低点C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将绳拉至D点,在此过程中,绳索AB的重心位置()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始终不变

解析:由能量最低原理知,物体在静止情况下,总处于能量最低状态(即稳定状态).该状态下重力势能最小.故施力F后,细绳重心上升,故选答案A.

[例2] 如图所示.容器A、B中各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面是水.大气压恒定,A、B底部由带阀门K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原先A中的水面比B中的高,打开阀门,使A中的水逐渐向B中流,在这个过程中()A.大气压力对水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B.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水的内能不变 C.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不变 D.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解析:由能量最低原理可知,打开阀门见水达到平衡时应具有最小势能,故在打开阀门至平衡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减小.又由题意知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因此由能量守恒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转化为水的内能.故选答案D.

十一、随堂练习

1.下面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有一个确定的值.

B.从同一高度将某一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平抛或下抛,落到地面时,物体的重力势能 变化是相同的.

C.在不同高度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可能相同.

D.低于零重力势能面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在零重力势能平面以上物体的重力 势能.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竖立直着一根轻弹簧,弹簧长为L0,劲度系数为k,下端与物体相连接,现将弹簧上端缓缓竖直向上提起一段距离L,使物体离开地面,这时物体重力势能增加 .

3.一根质量分布不均匀的金属链条重30N,长1m,盘曲在水平地面上,当从链条的A端慢慢提起链条到使它的另一端B恰好离开地面需做功12J,如改从B端慢慢提起链条使链条A端恰好离开地面需要做功多少?

4.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为H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A.B. C.D.

5.如图所示,物体从A点出发,沿3条不同的轨道运动到B点,则在移动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情况是()

篇3: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

一、单元分类教学目标整合设计分析

1. 准确性分析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出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本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三块内容以相关知识与系列实验活动为线索,把金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合金材料应用串连在一起[3];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模块“元素化合物”学习起到基础性、引领性的作用。

2. 可行性分析

在“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分类教学预习学案的批阅中发现,学生学习主要存在3个问题:实验现象观察不细、不注意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实验题的语言表述不规范,部分学生对重点方程式书写出现错误;缺乏学习的浓厚情趣与学习成果意识。问题就是学生学习达标的发展需求,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才可能使预设目标顺利实现。于是,笔者把存在的不同问题分别放在不同层次的不同课型中予以解决,把不同课型的问题解决、生成学习成果的及时品尝与单元总体成果的自我赏析评价有机联系起来,不断地激发学生实验学习的情趣、理趣,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

二、单元分类教学目标整合设计

三、单元分类教学目标整合设计论证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与内容的个性特点,结合课前学生“学案”的反馈信息,把人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本章说明》中6条教学目标分解并有机纳入单元分类课型目标之中,使本单元的不同课型目标构成三个逐步递升的层次台阶。

层次1:实验教学课、实验探究课、实验体验课,在教师“领着走、尝试独立走、体验学着走”的金属实验教学中,“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生成在实验中学化学的意识、情趣与方法,实验教学的要求比较低。

层次2:实验教学课、实验技能课、实验探究课,在教师“领着走、学着走、独立走”课型目标中,通过金属化合物的系列实验,掌握质疑、提出问题、合作探究问题的方法与实验操作技能,进一步养成实验探究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的要求明显的提高一步。

层次3:拓展应用课与复习整合课是不同差异学生单元综合输出与输入的集中体验,其台阶目标是完成单元知识结构的外在整合向个体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融合,提升融合知识的结构能力、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和自我反思调控的元认知能力,品味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过程和基础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单元三个层次不同课型教学目标针对性的互补整合,达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融合发展的要求,锤炼了学生在系列实验中“领着走、学着走、独立走”的“会学”基本功。本单元分类课型目标的整合设计准确地反映了课标要求与内容个性化特点。

用单元分类课型针对性的目标预设确保单元课型目标匹配互补的全面落实,以实验活动为线索展开各有侧重的单元课型教学,促进了三维目标要素的融合与发展:实验教学课型教学目标设计重点突出训练学生能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论证,体悟得到的结论;实验技能课型目标重在规范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要求;实验探究课型目标设计突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观察与分析、实验报告写作与实验探究能力的生成;整合测评课型目标设计注重组织学生对单元不同课型中18种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思、品评,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与内动力,促进了单元知识能力的整合结构;在单元系列实验中,学生由教师“领着走”到自己“学着走”再到“独立走”,一步一步将课本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外在整合向学生个体知识与能力的内化融合转化,确保单元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如图1)。

四、单元分类教学目标整合设计的反思

以“整合测评课”为例,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对照课本上有关钠、铝、铁三种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完成绘制它们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来熟悉和巩固课本的基础知识。在各组的学生汇报中,笔者惊讶地发现,学生们的绘画很有创意!感觉到学生是很积极、认真地参与绘画,并已初步形成了单元知识体系的整合。通过展示成果,学生完成对绘画作品的分析自评、生生互评、师生点评的评价过程,矫正易犯或常犯的知识性错误,体悟自己在知识学习过程的方法,体验参与绘画创作的成功和喜悦,达到理解而内化吸收的效果。

总之,分类教学单元目标的整合设计,多类课型教学目标匹配互补式的设计,使师教与生学都经历了整体化思考与局部个性化思考的完整思维过程[4],让学生能够用学习成果来品味、衡量、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目标与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时,师生共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互补,最终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构建学生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单元分类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周改英.新课程高考化学高效复习教学的新视角[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4):50.

[2]王义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3]徐洪俊.化学课堂教学线索的梳理与构建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4):24-25.

篇4: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

1第一部分“行星的运动规律”编写感悟与教学建设

教材中关于这部分的主要知识“开普勒三定律”几乎是直接给出的.后面又通过信息窗给了八大行星的相关数据;最后通过迷你实验室给了一些与椭圆相关的知识.对教材的这种编写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这样直接把知识呈献给学生,非常仓促;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前因后果得不到充分体现;理科学习非常重要的逻辑思维得不到锻炼;也不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我个人觉得,课本这样处理,给我们老师留下了非常大的发挥的空间,给勤学爱问的同学们也留了许多思考的机会.试想教材中如果把所有的问题都写得非常详细、条理清楚,势必会剥夺许多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课本就是课本,它应该去抓本质核心的内容,不该过于详细.爱思考的同学在看到“开普勒三定律”后,很自然的会想到这三条定律是怎么来的?椭圆(我们物理上学这儿时,数学上还未涉及椭圆的知识)是什么?等等问题.再往后看课本时,发现“信息窗”及“迷你实验室”可以解决他们的几点问题,如果还有解决不了的,他们可以求教于网络,或者去图书馆查资料等,最后再带着问题在课堂上探寻问题的答案.所以我认为教材这样编排挺好.

这部分的教学首先要准备充分.学生要提前充分预习,利用过大周、上信息课或者是去图书馆阅览室的时间,通过网络或者查找资料搜集一些有关人类对天体运动探索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丰富知识为我所用是现代和未来工作者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只要有机会,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们去练习和体验,通过学生们搜得选取内容的质量,我们就知道学生们利用网络知识的能力.当然老师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学生搜得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同学生一起选定最有用的知识,也要对不选的内容给出合理的解释.其次在学习顺序上要恰当.在这里我建议将第三节的前两部分内容“古希腊人的探索”和“文艺复兴的撞击”提到这里来,给学生粗略的讲一讲.有的老师担心这样讲会不会造成内容的重复,重复是有的,但我认为如果内容重复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要时间允许,我们在教学学习中就不要怕重复.上课前我们要提前补充关于椭圆的相关知识,要充分利用“迷你实验室”的内容,可以让两个同学合作到黑板上(其他同学,相邻的合作在笔记本上)画一个椭圆,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后,再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描述椭圆的相关物理量:半长轴、半短轴、焦点、焦距以及偏心率等,最后再与圆做比较;圆是半长轴等于半短轴,偏心率为零的椭圆.上课时,我觉得比较合理的教学顺序是:对我们国家“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以及屈原的《天问》做简单的介绍,这些反映了人类对星空的向往和对了解自然奥秘的渴望.→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天体运行理论→公元140年前后,托勒密的“地心说”理论→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以及“布鲁诺”的相关事迹等→非常了不起的天文观测家“第谷.布拉赫”的相关事迹及贡献→出示信息窗表5—1的内容,让学生试着寻找规律→数学天才“开普勒”的相关事迹→动画展示“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结合信息窗表格给出中学阶段对“开普勒三定律”的近似处理.学生这样去学习,会感到顺理成章,有理有据,也知道开普勒三定律的得出是几代天文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更能充分领会人们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2第二部分“万有引力定律”编写感悟与教学建议.

这一部分的教材编写延续了第一部分的思路;首先直接给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完整内容.其次通过拓展一步写了推导过程;再次是例题做了一个最简单的应用并得到当质量不够大时,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的原因;最后通过拓展一步证明了:地球与物体间的引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是相同性质的力.这样编写对学习好的、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非常好,因为这样就留下了非常大的思考空间,让同学们首先有一个想知道为什么的欲望;然后欲望得到满足后就会获得非常大的快感;这样编排很能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当然课本这样处理,也为我们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有了更大的余地;如果我们教的学生是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我们可以先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引导同学们去思考、去推导万有引力定律,采用启发式教学;如果老师教的是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我觉得应该先和学生一起去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定量表达式,然后再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完整内容,这样顺序渐进,逻辑性强,学生接受新知识也不至于感到唐突,采用讲授式教学降低难度;整个的推导过程,我的建议是:不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应该知道并经历这样推导过程.从理论角度看这涉及知识的连续性和因果关系,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和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从知识层面讲,推导过程是圆周运动结合牛顿定律知识的应用,并不难以理解,学生也应该知道并掌握.

3第三部分“引力常量的测定及其意义”编写感悟与教学建议.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上,首先给出了引力常量的具体数值和计算出引力常量的物理意义,对卡文迪许的实验正文中说的比较简略,比较详细的介绍应该在拓展一步,但我感觉还是不够详细,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补充的更完善些;最后是利用了引力常量求了地球的质量.这部分在编排风格上与上两部分内容是一致的,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是一个重点.这个实验我们基本上是不能做的,但我们可以做一个简易的扭秤模型,也可以通过播放动画或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先了解其(扭秤)构造.对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原理和巧妙构思应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讨论中完成发现和认识的过程.例如我们可以讨论:①倒梯形架的作用是什么?倒梯形架是长些好还是短些好? ② 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标尺与平面镜的距离是远些好还是近些好?③ 为什么要用石英丝?④ 你知道做扭秤实验的实验室有多大吗?为什么卡文迪许实验室要那么大?⑤请你概括总结出卡文迪许扭称实验应用了那些巧妙的方法.通过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

至于这一节时间的安排,我建议新课不能讲得很快了,对基础很好的同学可以用两课时完成,基础一般的同学就安排三课时去完成.

篇5: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

会员交流资料

3.2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同步测试

1.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之比是 [

] A.2∶1

2.一物体以足够大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中最后1s初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为

[

] A.10m/s,10m B.10m/s,5m C.5m/s,5m D.由于不知道v0的大小,无法计算

3.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的气球上,突然掉出一个沙袋,在沙袋离开气球的瞬间,沙袋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为

[

] A.初速度向上,加速度向上 B.初速度向上,加速度向下 C.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

D.初速度向上,加速度方向应由气球上升的加速度a与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决定

4.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在图2-14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是 [

]

5.一个物体向上竖直抛出,如果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所受的空气阻力数值相等,那么在图2-15中能够正确反映它的速度变化(以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的是

[

]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6.一小球从竖直的厘米刻度尺零点处自由落下(图2-16),如给此小球拍照,发现底片上留有从第n1到第n2刻度的痕迹,则小球从刻度n1到n2的时间为____.

则物体从下落到着地的时间为____.

8.竖直上抛物体在上升阶段的最后三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____.

9.从离地高度为h处有自由下落的甲物体,同时在它正下方的地面上有乙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要使两物体在空中相碰,则作竖直上抛物体的初速度的取值应为____(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均看作质点).若要乙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与甲物体相碰,即v0取值为____.

10.一小球从塔顶竖直上抛,它经过抛出点之上0.4m时的速度为3m/s,则它经过抛出点之下0.4m时的速度为____(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1.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上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多少(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12.小球从高h0=120m处自由下落,着地后跳起,又落下.每与地

(2)求小球下落到停止的总时间和总路程(g取10m/s2).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B.

8.5∶3∶1.

12.(1)图略;(2)15s,200m.

10.5m/s.

篇6: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知道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等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和结论,认识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掌握惯性的概念,会应用惯性解释自然现象; 4.通过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重点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处理:将教材第一节部分内容渗透到牛顿运动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中,并且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其思想方法,通过不断深入的理性思维引导,提升感悟认识。

课型:规律建立课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调动学生观察与思维体验 手段:利用手边的钥匙做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 情景引入:提供虚设报道 据悉:“2000年7月25日,协和号客机班机AF4590在跑到上起飞,速度达到328km/h时,机长得知飞机机翼起火,紧急制动,飞机立即停止运动.”

(在运动规律的研究中已经利用协和号客机有关信息,本课再次利用此材料,从另一个角度引起学生关注与思考)。

学生表示强烈反对,并且纷纷提出惯性问题。

师生回顾实际情景——多媒体视频:

协和号客机班机AF4590在法国戴高乐机场进行起飞,奔驰了约2000米、速度达到328km/h时,轮子压上美国大陆航空的DC-10脱落的小铁条,飞机机翼起火,如果停止起飞过程需要冲出约3000米长的距离(此结论在第一章学习过程中由学生推论而得到过),机长拉起飞机,两分钟后飞机坠毁。

学生和老师一起再次经历心灵的震撼。

教师肯定学生们有关惯性的说法——惯性致使飞机不能立即停止运动?同时提出问题:假如有足够长的跑道,在3000米长的距离上有没有力强迫飞机向前奔驰?

学生的结论出现分歧,有同学提出有冲力,教师不急于表态。在后面的问题研究过程中希望学生可以自我感悟认识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引导学生体会、思考力与运动的关系:

使一串钥匙:竖直上抛、使其摆动、使其圆周运动,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小球的运动过程不一样? 学生观察后绝大多数答案:小球受力情况不同。

教师变换条件,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力不是决定具体运动形式唯一因素。

使同一串钥匙落体、上抛、平抛、斜抛 问题:小球受力情况是否相同? 答案:均只受重力

问题:为什么小球的运动过程不一样?

学生对比两次实验,深刻思考反思,有学生说到有惯性!

教师肯定,并且强调初始状态不同。

教师引出新课题: 运动学(kinematics)

——只研究物体怎样运用而不涉及运用与力的关系的理论; 动力学(dynamics)——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论。

教师调动学生: 让我们走进牛顿的世界

“大自然和他的规律深藏在黑夜里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

于是一切就都在光明之中”

——牛顿的墓志铭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之牛顿第定律

牛顿定律——整个动力学的基础

教师讲解:一个基本问题,几千年来,因为它太复杂而含混不清,这就是运动问题。探究问题:物体运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人们的直觉经验: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

——“一切运动的物体必定受某物的驱动”,外力是物体产生并维持运动的原因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物理学》一书中认为:机械运动有自然运动和机械运动,如马拉车行驶,奴隶曳船行驶,这些运动必须要劳动者,即运动必须有外力维持,否则就归于静止。他认为“一切运动的物体必定受某物的驱动”。千百年来人们都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外力是物体产生并维持运动的原因。

强调亚里士多德分析与认识问题的方法:根据对现象的观察、直觉推理得到结论。

提出思考问题:你是否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速度本身标志着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同学已经有足够的经验、知识、说“不”!

一、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魅力

回顾问题:关于力,伽利略断言了什么?

伽利略认为将人们引入歧途的是摩擦力的存在。

提出假设请学生想象与思考,假如没有了摩擦会怎么样?

教师随手演示,仍然使一串钥匙摆动,观察其经历——几乎摆上初始高度。或许就是这样的观察经验,使伽利略设想了理想实验。

斜面实验——课件模拟。

引导观察和思考,伽利略理想实验经验与推论:理想条件下,小球可以达到原来等高位置;倾角越小,会运动得更远;

假如水平,小球将永远运动。

设小球释放的高度不同,在水平面上的速度不同,但是没有使物体减速的原因,物体会保持达到最低点的状态(速度)运动。

推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的原因。

视频:沙弧球——在摩擦作用非常弱时,沙弧球运动距离被极大地放大了。为伽利略——理想实验推论提供体验性支持。

视频:保龄球以强烈的势头冲向目标——多次重复,请学生寻找冲力?同时对前面协和号问题得到统一认识——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引导总结“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分歧在什么地方”?

笛卡儿: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是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他认为这应该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使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

二、牛顿第一定律(Newton first law of motion)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引导对第一定律的深刻析、讨论: 如何理解“一切物体”?

不论物态如何、不论状态如何、不论什么位置——一反几千年束缚人们思想概念的教会观点——天上与地面的物体遵从不同的规律。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肯定了力的真正作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强调: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特征表现是什么?

“位置”和“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速度的变化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强调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

态的性质——惯性

惯性(inertia):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性质

物体本身的本能。

自然界是非常“懒惰”的,本性——希望保持运动状态不变,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是物体与生据来的一种本能。

问题思考:企图保持不变,是不是不能变化?

否!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本领——惯性——本能;歧途不变,能不能不变取决于是否有力迫使其改变。

问题深入:所有物体均具有惯性,是否所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本领相同?

不同的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本领不同,而迫使不同的物体改变状态需要复出的努力是不同的——惯性大小不同,是什么使得惯性大小不同?

深入分析与思考:研究物体的惯性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提出速度、重力、密度、光滑等因素。

教师引导,理性思维研究分析:

关于速度,引导逆向思辨

——可否认为我现在速度为零,惯性为零?

——可否认为我乘坐动车组飞奔着惯性增加?可否认为我对面乘客惯性为零?

学生深层次思考讨论。

统一认识:惯性既然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就应该与外界条件、外界作用是否有、大小、速度大小没有关系。

速度具有相对性,相对于不同参照系,速度不同,而物体本身的属性应该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

光滑——光滑是否没有惯性?

强调摩擦的作用。

重力——是否在太空中、卫星上没有惯性,能否以意念改变物体状态? 视频——失重,强化理解。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惯性是否与密度相关? ——比较冰和石头?

一冰山足可以撞坏太坦尼克号!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可以抽杀乒乓球、羽毛球,不可以抽杀铅球、保令球,撼树容易,撼山难。

这样的事例,使学生心灵感悟得到强化。

进一步:太坦尼克号已经发现了冰山,为什么躲闪不开?

协和号为什么难于改变运动状态? 质量大,运动状态难于改变。

三、惯性与质量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质量(mass)m——标量

单位:千克 符号 kg

四、解释生活现象,问题讨论:

1、最便宜的旅行方式。

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自转,一昼夜就能环游世界,这个设想可行吗? 答:因为地球上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大气)都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气球升空后,由于惯性,它仍保持原来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当忽略其他与地球有相对运动的作用而产生的影响时,升空的气球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可能相对地球绕行一周。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地球自西向东转动,我们竖直上抛的物体还会落到原来的地方?而不是落在原位置的西边?

现实类比:观察视频——汽车上抛球:

在快速行进的汽车上,竖直抛出的物体会落回手里。

引申,思维体验:如地球突然停止转动,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

2、既然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任何物体的运动状态都不能变化?

3、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了,是不是就没有惯性了? 注意:力改变的是状态而不是改变了惯性

总结: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物理学的基石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意义:正确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定义了惯性概念: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性质。

关于“对力学所需的基本概念、基本假定、对物质运动的基本观点都作了界定”的问题,鉴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暂不说明。

注意:惯性不是力!

问题拓展:物体存在惯性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设想,假如物体没有惯性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惯性的利用和预防,课件 撞车

安全带视频,学生对惯性的感悟与体验再次得到强化,同时强化了安全意识。

认识拓展,问题: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运动第一定律不能经过实验检验,那么惯性定律为什么还被认为是一客观规律?

引导认识:

1、不存在反例

2、近似条件——彗星运动

视频:沙弧球运动、气垫导轨实验

3、以其为理论依据得到的推论可以经过实践检验

4、建立在实际观察和理性思维上

教师展开:人类对于惯性的认识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一直至牛顿,经历了2000多年无数个有名无名的科学家的探索才逐渐趋向完美,而其中对伽利略的用理想实验的思想方法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一代代科学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努力,就像是读福尔摩斯一类的侦探小说。在好的侦探故事中,一些最明显的线索往往将读者引导到错误的猜疑上去,凭直觉的推理方法是靠不住的”。

——《物理学的进化》爱因斯坦、英费尔德

爱因斯坦对伽利略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发现告送我们,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并不总是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取。——《物理学的进化》爱因斯坦、英费尔德

我国远在春秋战国的“墨经”上已有惯性的论述。在春秋战国末期的《考工论车舟人篇》中更有明确的记载:“劝登马力,马力既竟竭,犹能一取也。”意思是说:马拉车的时候,马虽然对车不再施力了,但车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路,这显然是讲述一种惯性现象。

这段历史对每个学习物理并愿通向成功之路者是最好的借鉴。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可靠事实+理论思维→理想实验

课后思考问题:第一定律建立的科学方法到底是什么?(在本章的教学中,不断的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和液体有惯性(第二讲,可以请学生展示他们的设计); 亚里士多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想了解有关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更多内容可以到http://61.184.119.196:8012/gzpt/xkjx/g1wl/g1wl08/unit01/kzzl.htm查找

再本章结束时,要求学生写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到牛顿的感想体会。作为本章测评的

一部分。

本课的设计思想是我多年所坚持的,经过多年的实践,并且不断完善,近年来引入了多媒体,提高了课程的体验与感染力。多年来,本课有学校内外,本学科及其他不同学科的很多老师听课,给以高度认同。

可以通过以下一组问题的判断,知识巩固并且检测教学效果 问题判断: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直到有外力迫使其改变状态为止

错(力改变的是状态而不是改变了惯性)

2、运动越快的物体一定受到更大的力作用,力越大,物体的速度一定越大

3、由于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任何物体的运动状态都不会无故改变

4、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5、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说明受力作用后物体不再具有惯性了

6、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要持续改变状态必须持续施加力,这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在起作用 对

7、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撤消动力后,最终会停止运动,这是因为物体不受作用力了

8、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物体的速度将会逐渐减小

9、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方向总与力的方向一致

10、只有静止和匀速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11、如果不受重力(不考虑空气阻力),向上抛出的物体将会向上做匀速运动 对

12、力是产生加速度和速度的原因

13、跑得快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跑得快的物体惯性大

14、受重力大的物体,惯性大,物体在月球上受重力减小,其惯性减小

15、在宇宙中不受重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16、在卫星里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时物体的惯性消失

篇7: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方法 2.进一步学习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思维,解题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及这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

实例分析发 归纳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牛顿运动定律解答的两类问题

1.牛顿运动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联系起来,由此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问题可分为两类: a.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b.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2.用投影片概括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12svat02据Fma求得a据vtv0at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求得s..v0..vt..t

22vv02astvtv0at1据sv0at222vv2t02asFma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得a据求得物体的受力情况

3.总结

由上分析知,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题目,物体的加速度都是核心,是联结力和运动的桥梁。

(二)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 运动情况

例1.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0现对物体施加大小F=10N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的斜向上的拉力,使物体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002sin37=0.6,cos37=0.8取g=10m/s,求物体5s末的速度及

用心

爱心

专心

5s内的位移。

问:a.本题属于那一类动力学问题?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b.物体受到那些力的作用?这些力关系如何?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c.判定物体应作什么运动?

(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初速度V0=0,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所以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引导学生正确写出本题的解题过程。

解:设向右为正方向,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3个力,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F1是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F1Fcos10cos370N8N

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度前进,在此过程中: 水平方向:F合F18N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得

aF合m84m/s2 2第5s末的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有: vtv0at45m/s20m/s 5s内的位移由运动学公式有:sv0t121at452m50m 22第5s末的速度为20m/s,5s内的位移为50m。

(2)归纳处理第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先有学生归纳,然后再进行总结)

a..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示意图。

b..求出合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c..利用运动学公式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巩固练习】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5。现对物体施加大小F=10N0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的斜向上的拉力,使物体向右做匀

002加速直线运动。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求物体第5s末的速度及5s内的位移各为多少。

解:设向右为正方向,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分别沿水平,竖直方向分解,据Fma有:

FcosFfma

据Fy0有

FNFsinmg0

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有:

用心

爱心

专心

FfFN

代入数据可得到a2.25m/s

第5s末的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有: vtv0at2.255m/s12.25m/s 5s内的位移由运动学公式有:sv0t2121at2.2552m28.125m 22 总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从物体得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在实际中有重要得应用。指挥宇宙飞船飞行得科学工作者,根据飞船得受力情况可以确定飞船在任意时刻得速度和位置。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我们在前面讲的一样,只是计算很复杂,要用电子计算机才行。(三)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2.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

0上,现对物体施加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使物体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002sin37=0.6,cos37=0.8取g=10m/s,第5s末的速度为20m/s,求拉力F的大小。

问:a.本题属于那一类动力学问题?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b.判定物体应作什么运动?

(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初速度V0=0,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所以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引导学生正确写出本题的解题过程。

解:设向右为正方向,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3个 力,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度前进,在此过程中: 有vtatavt20m/s24m/s2 t5ma24N10N 0coscos37水平方向有:F合F1FcosmaF(2)归纳处理第二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先有学生归纳,然后再进行总结)a..根据物体 的运动情况对物体运用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b.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力的示意图。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

d.结合物体受力分析求出所求受力情况。【巩固练习】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5。现对物体施加与水平方向夹0角θ=37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使物体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002sin37=0.6,cos37=0.8取g=10m/s,5s内的位移为28.125m,求力F的大小。

解:设向右为正方向,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用心

爱心

专心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分别沿水平,竖直方向分解,据Fma有:

FcosFfma

据Fy0有

FNFsinmg0

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有:

FfFN

Fmamg

cossinv00122s sata22t

2s228.125mg20.2521022t5N10N 所以F00cossincos370.25sin37m延伸:

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从物体的运动情况来确定未知力,例如,知道了列车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以确定机车的牵引力。又如,根据天文观测知道了月球的运动情况,就可以知道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再如,牛顿从苹果落地联想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并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思考: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5。现对物体施加与水平方向夹0角θ=37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使物体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9s后撤去拉力,又经过10s物体刚好停止。已002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求力F的大小。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加速度作为桥梁求解常见的两类动力学问题,以及处理斜面问题的一般方法:建立直角坐标系进行力的分解,求解有关物理量。这种方法也叫正交分解法。

四、板书设计

用心

爱心

专心

牛顿运动定律情况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求解两类问题情况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分析方法: F合ma动力学公式合力F合加速度a运动情况s、v、t等受力分析Fxmax正交分解法:Fymay

用心

爱心

篇8: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

一、《鸿门宴》

第23 页写了张良与刘邦的一番对话。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时, 原文是: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 毋内诸侯, 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此句中冒号里面再用冒号, 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同一个句子中一般不适用两个冒号, 否则便会面目不清, 何况冒号本身可以表稍长的停顿。“鲰生说我曰”译为“浅陋的人劝我说”, 这是主谓语, 而“距关, 毋内诸侯, 秦地可尽王”是“曰”后的宾语部分, 它们之间的衔接还是比较紧凑的, 用了冒号反而破坏了整个句子的流畅感。此句应把“曰”后的冒号去掉, “秦地可尽王也”后的句号挪出单反引号后改为逗号, 这才是更为严谨的表达。

课文中本句的紧后一句: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教材对“当”的底注是“对等, 比得上”, 这一解释不仅不利于通达译出句意, 且放入语境中解释也十分牵强。第一自然段交待项羽、刘邦双方的实力和冲突的缘由, 以及范增分析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 这与第二自然段刘邦虽是推卸责任说“鲰生说我曰”, 但也表明自己的心迹 (他的行动就是明证) 语“秦地可尽王也”相互应证, 可见, 刘邦的确是利用怀王盟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获取地位, 自己的士卒与项王“对等”或“不对等”并无意义, 抵抗并消灭掉项羽才是最终目的。张良作为深知刘邦肺腑的谋臣, 用这一明知故问的句子应是启发刘邦明白形势, 采取正确策略应对这场危机, 所以, “当”理解为“阻挡、抵抗、抗衡”等意为宜。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古今汉语词典》第263 页对“当”就有这种解释;此外, 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 版第72 页, 在“当”的解释中根本就无“对等、比得上”这一义项, 倒有从“对着、面对”义项里引申出“挡住”意思, 这一引申义用在此句中是恰当的。正因为当时项羽兵四十万, 刘邦兵才十万, 张良这一启发“估计大王您的士卒足够来抵抗项王吗”, 才会导致下文“沛公默然”的合理情境。和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48 页译文把该句译为“估计大王的军队能跟项王抗衡吗”, 也算比较准确。

二、《记念刘和珍君》

本文在教材第30 页有这个句子: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 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 也当浸渍了亲族, 师友, 爱人的心, 纵使时光流逝, 洗成绯红, 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此句中“亲族”、“师友”、“爱人”是三个词语, 中间的停顿, 不宜用逗号, 应用顿号;即使我们认为此处是特意对这些词语加以强调, 但它们一起作“心”的定语, 依据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室起草、1996 年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 逗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规定, 2012 年6 月1 日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 (简称《新用法》) 对此也没有变动, 这儿使用顿号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第41页有:

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 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 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 来向他们致敬。

这个句子破折号后的内容不仅仅是对“各不相同”的解说, 更重要的是对“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这一整句的展开叙述, 前后构成较为明显的总与分的关系, 所以, 这儿用冒号才是最恰当的。并且“也有人……”句中间用逗号把“通过……场所”这一状语后主干“来向他们致敬”隔开, 更高一层的并列关系“有人……有人……也有人……”之间就不能再用逗号了, 应用更高一级的分号。

第42 页有: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长得丰满, 可爱, 皮肤细白, 金发碧眼。”

这一句全用逗号, 层次不明。实际上这一复句由四个分句构成:“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长得丰满, 可爱”, “皮肤细白”, “金发碧眼”, 中间用逗号分隔没错, 但“丰满”和“可爱”都作“长”的补语, 中间就只能用顿号分隔了。

四、《飞向太空的航程》

第53页有:

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 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

“欢庆”有两种解释:一是形容词, “欢乐喜庆”的意思, 如唐代李约《岁日感怀》诗:“称觞惟有感, 欢庆在儿童。”二是动词, “欢乐地庆祝”的意思, 后面连接的宾语应是某种活动, 或某纪念日等抽象名词, 一般不能连接具体名词。“东方红”是指我国在1970 年发射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简称, 为一具体名词, 不妥。此句可在“东方红”后面加上“发射成功”, 表意就合乎规范了。此外最后一句“提出”后缺宾语中心语。“提出”明显无法与“一鼓作气 (的) 载人飞天”搭配, 所以, 为了动宾搭配得当, 应在句末加上宾语中心语“计划”。

同一页中与上句相隔一自然段有这样的独句段:“然而, 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 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等”表列举未尽, 或列举后的煞尾。此句只列举了一项, 很明显不是煞尾, 只能表列举未尽, 它就已隐含了“多种”的意义, 所以此句犯了重复赘余的毛病, 应去掉“各种”。

第54 页有:

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 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 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此句冒号表总领下文的提示作用, 后面的句子没出现逗号 (也的确不需要用逗号) 就越级用了分号, 这是不规范的, 应把冒号后的三个分号改为逗号。

第55 页有:

“神舟”飞船四战四捷, 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 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

“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是指事件的现实意义, “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是指事件的历史意义, 轻重有别, 此句却颠倒了, 有悖逻辑。应把这两句位置交换过来, 先说现实意义, 再谈历史意义, 这样表达就完善了。

摘要:人教版《语文》 (必修1) 有标点使用、课文注释、文句表达等方面的瑕疵, 包括《鸿门宴》《记念刘和珍君》等传统经典, 也包括《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等实用文, 本人斗胆提出, 严谨分析, 力求教材更为规范。

篇9: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设计

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2让学生明白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洪水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学处理:

通过合理运用图片、文字等资料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布置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等材料,便于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由图导入]教师出示1998年我国百年不遇的洪水图片资料,接着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引发思考]1通过了解,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

2通常自然灾害都包括哪些?

教师讲述: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需要注意一是在自然界发生的,二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

[课堂训练]略。

[教师说明]认识洪水和洪灾。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形成洪灾。

洪水的危害: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洪水的形成、对人类造成损害。

[板书]成因洪水形成损害

洪水的成因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课件演示]PPI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讨论得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文字材料:长江流域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各地暴雨频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长江进入主汛期后,上游和中下游同时出现降雨,洪水并发,洪水量激增。

2出示图片:长江流域水系简图、四川地震堰塞湖。

[教师总结]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强降水;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堤……);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有关。

影响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

影响流域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河道的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把庄稼种到山顶上,把水稻栽进湖中央”导出洪水形成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

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河道排水速度,也会形成洪水。

过渡:洪水形成是不是就一定形成洪灾?

发生在无人区的洪水不能形成洪灾。

洪水造成的损失不仅和洪水的大小相关,还与人口和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损失越严重。

[小组讨论]针对洪灾的形成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我们初步了解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洪灾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实践与探索]学生根据上述分析洪灾的方法,探索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向父母长辈咨询,当地有没有发生过洪灾,多发生在什么时候?灾情怎么样?近些年来为什么没有发生过洪灾?

教学反思:

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地理学习,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

上一篇:如水的女子作文下一篇:白居易《遗爱寺》全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