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档案管理的建议

2024-04-13

对档案管理的建议(精选8篇)

篇1:对档案管理的建议

关于对集团管理制度的建议

煤化工项目部成立八个月来,在集团领导的正确的领导下,响应集团企业文化精神,执行集团各种管理制度,较好的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

纵观煤化工项目部今年的工作业绩,发现在工作执行过程中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相关 具体事情的执行上,有关制度条款制约了工作的有效执行和办理。对此,集项目部全体智慧,提出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集团管理制度的完善填加一片绿叶。

1、员工培训力度不够,尤其新录用的人员,没有一套标准业务规范作为指导,导致新聘员工一时难以适应公司的工作要求。

2、集团各单位的绩效考核是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如我煤化工项目部绩效考核采取工程建设绩效考核制度。

3、现有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导致加班日多,希望建立一种务实的奖励机制,以激励员工,鼓舞士气。

4、公司外省籍人员的增加,致使长时间不能回家人员增多,应建立一种灵活有效的探亲制度,加强人性化管理。

5、公司外聘人员渠道不一,导致员工保险参加难度加大,以稳定人员流动,各类保险参加可否考虑多元化。

6、财务报销办理可否有时间限制,各种报销规定能否详实明了,执行规范及流程清楚,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7、集团公司各种管理制度以书面形式下发各部门及单位,OA平台上传电子版各种规章制度,以便促进集团公司的制度化管理。

8、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可否与岗位实际工作量挂钩,即使同一个岗位,由于部门不同工作量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9、在绩效工资中可否拿出一部分进行适当的奖励措施。

10、集团公司的后勤保障制度方面,要考虑社会实际情况,如伙食补助和实际物价相结合等。

篇2:对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公司近况和新形势

(一)公司近况

现在我公司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没有理由不进一步做大做强:

天时:

1、平江的建筑市场近几年发展异常之快,特别是开发区这块,更是四面开花,热火朝天;

2、新的中央领导班子上台后提出发展新型城镇化政策,更会对平江县的建筑业市场取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必将带来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地利:公司处于平江县开发区的黄金地带,经过老一辈领导的打拼,地方关系,政府关系处理的相当到位,一些本地业务非我公司无人能做。县城开发区也正在向公司所在地全面发展。

人和:老领导宝刀未老运筹帷幄,新领导年富力强雄心壮志凌云,公司管理制度大体齐全,公司上下基本能团结一心一致对外。

(二)新形势

1、政府部门对建筑业管理进一步加强,进一步细化,“以人为本”观念大大加强,特别注重安全管理,强化管理责任,强力推行管理标准化,强力推行人员到岗到位。

2、平江县建筑市场发展层次进一步提高,超高超深建筑,超大型小区,多功能综合楼建筑,高档装修建筑,大型市政工程不断出现。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趋势必将进一步加强。

二、公司的不足

(一)企业文化建设薄弱

1、公司品牌工程建了不少,但知道的不多,如几年前的电力大楼,近来的人民医院门诊楼,各方面做得都很好,但除了业内人士,外人知道的有多少?

在建大楼这么多,不到面前,不问一问,知道是汉昌公司建的吗?

有多少人知道公司的企业标志?在平江地图,岳阳地图上能找到公司位置吗?公司基地的宣传窗,制度牌有没有?

(二)公司管理制度在领导们的心中,尺度有时候难以把握。

(三)激励机制不明显。

(四)公司管理型,技术型人才不足。

(五)项目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存在以包代管现象。

三、几点粗浅建议

1、继续大力引进人才

公司近期虽然不打算升一级,但做大做强的想法还是要有的,何况公司现在的人才确实不足。当然,在引进人才时要制定一套合理的考核制度,“南郭先生”是绝对不能引进的。做好人才引进,人才储备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公司一定要重视,有了人,不怕干不成任何事。

2、加强激励机制

建好激励机制,让大家找事干,想干事。干了有收获,不愁没人干。

3、想员工所想

让汉昌公司成为一个人人羡慕,人人想进来的公司。为什么建设局(还有其它单位)想招人,报名人数几十个,我公司想招人却这么难,这一定有公司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在职的员工一定也有自己的期望,自己的理想,如果一个努力,勤奋肯干的员工一直得不到提升,得不到改善,得不到自

己想要的东西,谁会一直这么干下去。我公司是企业型单位,升官的路子是没有的,但给人一点发家致富的梦想空间还是要有的。

4、与时俱进改变资格证件管理方式

新形势下,要求工程项目人证相符,到岗履岗,导致我公司在这方面存在不少的困难:

1、工程多证件少,工程投标,项目证件使用矛盾突出;

2、一人多证,与管理机构要求的一证一岗矛盾,在工程项目办理施工许可上信息平台时,证件不够用。

3、与管理机构要求的在项目上考勤到岗更是存在巨大困难。

4、在职员工考证积极性不大,大家一般的想法是:考证一是为了自己在公司有一个立足之处,二是希望公司在证件使用上能给自己带来一点实惠(市场经济,您懂的)。大家一致意见是:如果建造师之类的证件用于项目上能够给适当费用,不用公司安排,自会有人来考,也会有人来挂靠,不愁没证件用。

5、关于旅游

公司很注重旅游,每次去的人也很多,但也有各种原因不能去的人,没有去的人既为公司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还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是否应该为这些未去而与仍在工作的人算点旅游期间的加班工资,望考虑。

6、近期工作建议

(1)、建议公司买2辆7座型公用车(5~6万元的五菱面包车就可),专人保管,省得大家用自己的车为公司做事发牢骚。

(2)、工程资料统得过死,能否开一个小口,放1-2个工程的资料给同志们做做,让大家搞点零花钱用用,现阶段因资料上的事太多,同志们不可能在外面私接资料搞零花钱,望领导考虑一下。要么,公司的资料转包给同志们,不发工资奖金。

(3)、制定办公室的一些规章制度:例如纸张使用,不重要的文件,临时文档,尽量用双面打印或者利用作废的单页文档打印。上班时间禁止下载文件,禁止打游戏,看视频,避免影响大家网上工作。例如办公室卫生制度,责任区划分。

(4)、制定一些各部门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分解到人。避免责任不清。

(5)、建造师,安全员等挂靠工地需打指纹考勤的,建议拿工资。

(6)、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形象宣传,还是要有一定的考虑,打响知名度。

1)前面说的每个办公室的规章制度;

2)每个工地的塔吊,脚手架,提升机等高处结构是否可以打上公司的企业标志和“汉昌建筑”“汉昌承建”等字样;

3)公司基地的楼顶上是否可以做一个LED灯箱,内容可以有公司的形象宣传,最新广告,公司名称等。

4)每个工地的大门横框是否可做成灯箱,上书:“湖南省汉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XXX工程”,避免一到晚上有的工地就黑漆漆的,根本不知道是谁在做工地,另外也可做照明之用。

5)在公司对外做的文档如标书,工程资料在每页的页眉或页脚打上公司名称、地址、电话之类的。

6)建一个关于公司的网站(最好内嵌网上办公系统),可以在上面发布一些公司的简介,文化、荣誉,业绩之类的,有些东西我们可能暂时不需要,但如2012年的公司信用评价就需要公司有这方面的东西。

7)、对一批优良工程做宣传橱窗或者补充进公司宣传手册上。

7、硬的更硬,软的更软

硬的:搞好公司内部建设,强身健体,在市场经济中力争上游。软的:加强公司品牌文化建设,抓住有利时机做一点有利公司形象的公益活动。无德不

远,德高望远,占领了道德高地的有良心的企业必定会发展壮大。

8、开发思路,多元经营

如机械设备租赁,建材营销,参与黄金地段开发,经营等。建筑业本身已没有多大利润,多元经营是必要的。

(这方面我不多说,抛砖引玉)。

篇3:对做好企业文书档案工作的建议

一、企业文书档案的重要性

1. 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推动企业向前发展有许多因素, 而企业文书档案作为企业知识水平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条件, 也成为企业向前发展和再提高的重要资源。企业的创造与发展过程皆体现在企业的文书档案之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认证, 都离不开对企业原有和现有人物、供销等各种基础条件的准确数据, 而这些信息资料都汇聚在企业文书档案中。

2. 企业实现商业管理的重要途径。

由于企业文书档案的内容是以科学技术档案为主体, 除人事档案之外, 还记载了全部的企业经营及密级文件。既有企业管理资料, 又有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资料;既有一般性文书档案资料, 又有重要商业秘密的信息资料。这些资料在企业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3. 提升企业信用的核心力量。

随着诚信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文书档案的信用度也越来越被企业重视。企业信誉既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也是企业最基础的资源。特别是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 企业信誉和企业成败密切关连,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 文书档案将会成为企业信用的中流砥柱, 成为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企业文书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企业普遍都建立了档案馆 (室) , 特别是国营企业或者是国营企业转制后的企业, 其档案馆 (室) 的规模比较大, 体系和机制都比较完善, 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到位。然而, 也有一些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 文书档案工作则存在较多问题。

1. 跟不上时代发展。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部分企业文书档案仍采用年度归档的方式, 收集鉴别、整理归档、查阅借用等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文件归档、登录、统计等一系列环节仍采用手工操作;文书档案人员通常由企业办公室人员兼职, 接受过高层次专业学习和系统教育的人员不多, 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2. 缺乏保密机制。一些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缺乏对文书档案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只要想查阅, 就要求

3. 缺乏文书档案管理意识。

部分领导缺乏文书档案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滥用职权或者违规管理等现象比比皆是。如不执行应有的程序, 不履行必要的手续;在原始档案材料上划线作标记, 甚至撕毁损坏档案资料。

三、做好企业文书档案工作的建议

文书档案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国家法律赋予的责任, 特别是希望留下发展足迹的企业, 更不应忽视文书档案工作, 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对待文书档案工作, 本着对企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责任心来做好文书档案工作。

1. 进一步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

对企业文书档案发展要做出长远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改善档案保管条件, 科学布局, 做到三室 (档案室、阅档室、办公室) 分开。要进一步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 配备必要的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 改善文书档案工作的物质条件;要统一分类号, 保证准确检索;要用关键词代替主题词, 简化查找条件, 提高利用效率。

2. 加快企业文书档案电子化管理进程。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 文书档案管理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化传输速度及时、内容准确、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 开展文书档案网络利用, 实现文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对原始纸质档案的录入速度, 逐步实现软件管理;实现管理设施的升级, 对文书档案库房及档案管理设施进行定期检修和更新换代, 科学地管理好新型文书档案材料;规范电子档案的归档管理, 一般以保存两套同版本的电子文件为宜, 一套由档案管理部门统一保管, 另一套由相关业务部门保管, 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文书档案工作的需要。

3. 提高企业文书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文书档案人员的素质是做好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要适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抽调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文书档案人员到文书档案队伍中来, 从整体上提高文书档案人员专业素质。针对文书档案部门知识老化、新技术贫乏的状况, 要加强对现有文书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 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 按需施教, 提高文书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牟丹宇.赵淑芳.略谈信息时代的文书档案工作[J].陕西档案, 2010.6

篇4:对档案管理的建议

1、学者对话。第1-5期杂志共刊发了两篇“学者对话”文章:一篇是吴品才与张照余的《关于文件运动理论研究的对话录》:另一篇是潘连根与刘东斌的《关于“大文件”概念的辨析》。前一篇与其说是“学者对话”,不如说是“学者问答”,建议以后不要再刊载类似的“学者对话”,如果刊载的话当放在“学者问答”栏目下。后一篇虽然两位学者观点相左,一人说上一大段话,另一人接着对上一大段话,感觉对话的味道似乎不是太浓;不如一人说一小段话,另一人对一小段话的效果好些,建议以后刊载“学者对话”的文章不再要这样大段大段的对话,要小段小段的对话,最好使用一些小标题,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

2、理论探讨。第1-5期杂志共刊发了41篇“理论探讨”文章,其中不乏经典佳作,譬如张甜甜的《公民与档案开放主体权利不对称引发的思考》(第1期)、丁海斌的《电子文件特点新论》(第2期)、黄世吉占的《关于科技档案本体论若干问题的探讨》(第4、5期)等。但也有一些所谓的理论文章,洋洋洒洒上万言,烟云雾罩,旁征博引,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云。建议此栏目以后多刊发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文章和比较务实的对解决实践问题具有实质性的启发与指导的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文章。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文章一般每期应控制在3篇以内,每篇一般不要超过4个版面,最好以3个版面为宜,因为长度并不代表深度;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文章一般每期应控制在5篇以内,每篇一般不要超过3个版面,最好以2个版面为宜,因为此类文章关键不在长短,而在务实。这样,“理论探讨”栏目文章一般每期要占到20-25个版面.最好不要超过25个版面。关于文章的选择.每期最好刊登1篇或2篇具有颠覆性的文章.以彰显杂志的特点。譬如刘东斌的《论收文不是档案——四论档案形成在前》(第1期)、李兴利的《“档案执法监督”质疑》(第3期)、张强的《存史与利用的博弈——关于档案馆核心职能的辩证思考》(第5期)等都是写得很不错的颠覆性文章。

3、争鸣。第1-5期杂志共刊发了9篇“争鸣”文章.几乎都是上乘之作。譬如王茂跃的《“收文”不是档案论质疑》(第3期)、归吉官的《也谈“档案包含文件”——兼与管先海先生商榷》(第5期)等。建议以后每期最少刊发1。篇或2篇高质量的商榷性文章。最好是和上一期或上上期杂志刊载的重点文章商榷的.譬如第3期刊发的王茂跃的《“收文”不是档案论质疑》就是和第1期刊发的刘东斌的《论收文不是档案——四论档案形成在前》商榷的、第5期刊发的归吉官的《也谈“档案包含文件”——兼与管先海先生商榷》就是和第4期刊发的管先海的《论档案包含文件——从发收文角度看档文关系并兼与刘东斌先生商榷》,以彰显杂志的“争鸣”味道。每篇“争鸣”文章最好以2个或3个版面为宜。

4、业务研究。第1-5期杂志共刊发了35篇“业务研究”文章。其中很多篇都是研究业务问题的精品之作,譬如李兴利的《从文献研究看档案馆工作》(第1期)和《试论只归发文》(第4期)、谢建波的《当前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中存在的几个共性问题》(第2期)、陈勇的《<电子签名法>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影响》(第3期)、卞咸杰的《汶川地震对档案馆建筑安全设计的启示》(第5期)等。当然.其中也不乏“滥竽充数”者,第5期刊发的14篇文章申我看有将近一半似乎应该放到“工作园地”栏目更合适。建议以后每期刊发10篇左右研究具体业务问题的文章.每篇以2,个版面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个版面.总体应在25个版面左右为宜。

5、专题沙龙。第1-5期杂志共刊发了10个“专题沙龙”帖子群.可以说每个“专题沙龙”帖子群都是围绕一个档案学理论或业务问题展开的,其中不乏精品跟帖,但有些跟帖有待进一步精雕细琢。建议以后每期刊发2-3个“专题沙龙”帖子群(最好其中1个是围绕档案学理论展开的、另外1-2是围绕档案业务问题展开的),每个帖子群以2个版面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个版面.总体应在6个版面左右为宜。

6、调研报告。第1-5期杂志共刊发了14篇“调研报告”文章.其中不乏经典之作,譬如吴雁平的《开封市档案馆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查询利用情况统计分析》(第1期)、翟丽娜的《我国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第2期)、何玉琼的《我国公共档案馆网络信息服务分析及启示——基于公共档案馆网站数据统计分析》(第4期)、钟其炎与杨丹娟的《档案博客的现状调查分析》(第5期)等.但有些恐怕当纳入粗制滥造之作的范畴。建议以后每期刊发2或3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每篇以2个版面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个版面.总体应在6个版面左右为宜。

7、业务答疑。第1-5期杂志共刊发了5篇“业务答疑”文章.每期1篇。这种形式很好,对实际工作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只是感觉每期1篇有点少.建议以后每期刊发2-3篇这样的“业务答疑”文章.每篇以1个版面为宜。

8、(学术)杂谈。第1-5期杂志共刊发了11篇“(学术)杂谈”文章.几乎每篇都是精心打造的小巧玲珑之作.建议以后每期刊发2-3篇这样的“(学术)杂谈”文章,每篇以1个版面为宜。

9、秘书苑。这是一个非常设栏目。只有第4期刊发了2篇。

10、书评(评论)。第1-5期杂志共刊发了6篇“书评(评论)”文章,其中不乏可读佳品。譬如金波和孙丽婷的《首部系统总结档案学研究成果的著作——评<档案学研究进展>》(第2期)、李秋丽的《我眼中的<维系之道>》(第3期)、管先海的《2007年<档案管理>杂志理论文章佳作回眸》(第3期)、黄霄羽的《立魂·守魂——西方档案学的发展轨迹》(第4期)等。建议以后每期刊发1-2篇这样的“书评(评论)”文章,每篇以2个版面为宜,最多不要超过3个版面。11海外采风。这是一个非常设栏目.只有第1期和第4期各刊发了2篇.共计4篇.建议以后每期刊发1篇这样的文章。

12、业界动态。这是一个非常设栏目,只有第1期和第3期设有.具体又分国际动态、国内动态、省内动态三大块。各占1个版面。建议以后每期都保留这个栏目.刊发最新的国际、国内、省内业界动态消息。

13、名刊集萃。这是常设栏目,每期刊发兄弟档案核心期刊文摘12则,信息量较大.1个核心期刊1则.且从老大到老幺依次排列.感觉有点梁山英雄排位次的感觉.建议以后每期刊发此类文摘应灵活些.不一定非得1刊1则且从老大到老幺依次排列。

14、工作鼬。第1-5期杂志共刊发了41篇“工作园地”文章.此类文章虽是“鸡肋”.但杂志社恐怕也有难言之隐.建议以后尽量少刊登此类文章.每期保持在5-8篇为宜,最多不要突破10篇,每篇以1个版面为宜.最好分散在各期,不要集中刊发在最后几期。

篇5:李宁对管理的建议书

1.启示

1.1.坚持自己的个性

我们知道李宁公司之所以成为我国国内的运动服装知名的品牌,是与其成功的品牌经营分不开的。李宁公司在创立的初期,选择了李宁先生的名字“李宁”作为其第一个品牌,给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其后期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将东方文化成功的融合到了品牌的形象中。比如“飞甲”篮球鞋这是由秦兵马俑的武士铠甲而联想出来的,根据我国的代表性建筑—赵州桥的拱形减震的原理设计出来的“李宁弓”的技术平台,根据风筝研发设计出来的“逐风”系列跑鞋等。为其品牌赋予了鲜明的个性魅力,将东方的传统文化与时尚结合起来。建立起了区别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的品牌形象。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模仿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产品、营销方式、品牌文化。在模仿中逐渐失去了自由的个性,也在产品创新和产品定价上失去了自由的个性与特色,变得高不成低不就。

所以一个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光靠山寨是行不通的`,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1.2.现代信息化企业的建设 21世纪是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而在服装行业,服装企业信息化的大餐人人想吃,但却不那么容易吃到。但作为民族企业代表的李宁公司确做到了。李宁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采用SAP的R/3系统,并附加AFS服装与鞋业行业解决方案的服装企业。通过ERP, 李宁公司实现了对客户信额控制,业务经营的系统集成,对价格的整体控制及期货制度。 通过ERP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系统化和集成化,并基于AFS鞋业/服装业解决方案的实施,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规划和实际业务需求,优化了业务流程。正是李宁决策层的独特眼光,率先引进ERP项目,使李宁快速发展壮大。但在奥运会后,李宁的大规模库存也说明了ERP系统的不完善,没有及时发现调整。 李宁率先利用IT技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告诉了其他企业科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他出现的困境也告诫了其他有类似情况的企业,要始终因时而变,根据企业市场情况不断做出调整,以此立于不败之地。

2.建议

2.1.尝试O2O模式

所谓O2O就是Online To Offline,也就是说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 当前的商业竞争不再是同业的产品、服务、品牌等层面的竞争,而是信息化时代的变革推进之争,步入信息化时代的未来企业要面对“双线竞争”即“线上与线下”两大战略层面。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表示,O2O未来会改变中国,线上、线下一旦连起来,这是巨大的爆发式力量。现在处于危机中的李宁急需转型,而李宁也有一定的实施条件。

建议:

a、自建官方商城+连锁分子店铺的形式,消费者直接向最近门店的网络店铺下单购买,然后线下体验服务,而这过程中,品牌商提供在线客服服务,并根据预售信息及时向线下发货(在缺货情况下)。

b、建设网上商城。采取三维等技术,全方位展示产品,并附有详细介绍。开展各种促销和预付款的形式,线上销售线下服务,这形式适合本地化服务企业。

2.2.明确战略定位

李宁目前的处境和它的品牌定位,特别是多品牌战略。对占据市场主导份额的领先者来说,多品牌战略是个好主意。在推出第二品牌之前,首先要确保核心品牌已经主导了市场,而这恰恰是李宁违背的营销准则。李宁的收入来自四个品牌(李宁、乐途、艾高、新动)除了李宁还在盈利,其他三个品牌利润都为负。而且李宁一直在体育与时尚之间游离。

建议:

a.定位发展核心品牌。它应该将所有的营销资源集中到李宁品牌上,没有必要砍掉其他三个品牌,但不应使它们分占公司核心品牌的资源,而是将优势要素如时尚休闲等分给核心品牌。

b.发展主营运动项目。根据多年的发展,李宁在篮球,跑步,羽毛球三个体育领域方面发展比较成熟,所以应该着重发展这三个品类,而不是摊大饼式的多处开发,投入平均。

c.发展自己的核心产品。李宁需要代表某个特性,也就是说,将李宁运动鞋的某个可以传播的特定属性推向市场(鞋子是体育用品品牌的关键产品,服装和其他产品仅仅是“配件”)。

例如,锐步最近刚刚推出一款“曲线”几何学跑鞋,可以帮助运动员减少肌肉疲劳。然而,我们并不建议李宁也去拷贝这一产品特性,李宁需要研发出类似的但唯有李宁品牌独有的特性。

4.开拓大众运动休闲产品市场。比较专业的运动产品适应了人们运动的需要,但日常生活占人们大部分时间,所以有必要发展综合类的产品。这类产品适应小规模的运动需求,又舒适时尚。这样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及少量运动的需求,也满足了非主要运动(乒乓球,排球等)的消费者需求。

2.3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随着李宁公司日益壮大,公司的层级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而李宁公司的内部派系的斗争也被指为公司衰败的原因之一,但这一现象至今未有人公开证实。一个例子可能会说明什么,就是李宁前CFO陈伟成曾就某个核心财务问题私下召集李宁核心管理层,未告知张志勇本人,张知后震怒,最终导致陈辞职。在现实中公司的文化对经销商的影响魅力在消退,跟经销商的那种血脉联系淡化。也有经销商反映,现在见公司老总一面很难。而在多位高管离职后,李宁多了几位空降的高管。虽然空降的高管都有很高的学历和很硬的背景,但他们刚来不久,没有深入公司底层去了解,只是和企业中上层领导交流,根本不知道问题根源的所在。

建议:

a.优化组织结构,精细化管理。将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明确分工 。

b.创建人事评估机制。通过对人员的评估,合理安排工作职务,精简组织人员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c.组建市场调研及沟通机构。通过调研可得到市场需求,目标人群,准确掌握产品的生产及明确战略方向的定位。通过与经销商的沟通联系,更好的合作,达到双赢。

2.4库存周转

各大国内运动品牌如今纷纷为库存所困,行业全面陷入调整期。李宁公司的存货占有更大的资金,影响着现金流动和资本回报率。因此,寻求转型的李宁当下任务是去库存,而白菜价的清仓势必会损害品牌形象。

建议:

a.短时拓展自己的折扣店。开设专门特卖场处理库存,既不影响新货又很快处理了存货,并满足了一些追求品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分旗舰店与折扣店则不会在低价处理造成企业品牌形象的过多损害。对于当下可以先扩张一下折扣店以加快库存清理,待库存回归正常后在适当减少或转为旗舰店。

b.适度特卖。任何一个服装企业想要实现零库存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掌握好节奏,在适当的时候做些适当的特卖活动,比如,团购、VIP惠售、发行优惠券、时间段抢购、节假日促销等等,一般来说,这样的方法不太会损害企业的信誉、形象,也不容易影响与供应商的关系。

c.寻找特殊的销售渠道 。当现有的销售渠道不够用,无法消化库存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针对目标消费群体,大学生们显然是运动服的主要消费者群体,但很多学生则因为经济问题而买不起名牌运动服。所以可以在高校进行促销活动,这样既解决了库存问题,又进行了品牌宣传,培养了一定的消费群体。 d.捐赠

每年将库存的没有办法再销售的产品捐给贫困地区,而不再将那些落时的服装低价处理

e.产品外销

中国的服装出口贸易越来越发达,经销商可以通过自己的人脉,寻找出口的途径,因为国外的消费者对于外来产品没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库存问题,也为自己拓展了一条国际化的销售渠道

2.5国际化战略

从全球来看,简单来说品牌有两种:一种是全球性品牌,一种是区域性品牌,两种品牌都有生存空间,但从空间的大小以及长期发展的势能来说,全球性品牌无疑更具优势。无论是李宁、安踏或者其他,绝大部分的市场仍然集中于中国,长期如此,将形成区域性品牌的认知和定位,以此来对抗全球性品牌必然处于劣势。这也是李宁遇到成长瓶颈的根本原因。定位是由认知决定的,是消费者在定位,而非企业,无论企业宣传什么或者请谁来做代言,如果在市场战略上坚持现状,都将于事无补。同样,如果不真正去改变,李宁今天遇到的问题,也会在其他本土体育用品品牌身上不断重演。

建议:

a.深入国外市场进行深耕。了解他国文化及生活习惯,量体裁衣,设计适合不同气候和顾客的产品

b.聚焦于某一项具有国际优势的体育运动。李宁曾试图聚焦羽毛球,这种思路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没有国际化市场战略的配合,这一做法就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不仅要找国际明星来代言,还要有全球性的名字,管理团队及国际市场运营经验等。

篇6: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建议

对公司经营管理发展的建议

时间飞逝,来公司已近三月。在感受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障碍有所了解,为了使公司在快速发展中奠定基础,顺利运营,打造现代化、规模化、规范化经营管理模式,特提几点建议:

一、在一线运营方面应充分拓宽市场渠道,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在以工程建设施工为基础的前提下。寻求更好的项目,力求多元化发展。

1、可扩大合约部职能,改组为市场合约部,利用猎头等渠道招聘业内精英人士。主要用于分析市场各项目需求、机遇、潜在威胁、内外部优劣势、考察各个项目的可实施性,负责对外公共关系和市场业务的拓展;负责前期项目合作的铺垫与准备工作;负责各项目竣工的回款;负责各种合同、协议、契约的签订与变更等。

2、在经营模式上实行差异化战略,做出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特色。(比如施工进度、质量保证、后期服务),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做好对社会的宣传影响,(如大型公益性活动、给来公司应聘的员工送印有秀良标识的小纪念品等)让秀良集团四个字逐渐覆盖市场。

3、选择良好的供应商,确保各种材料商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性价比,赢得客户的良好信誉。

4、坚持实施对各子分公司的经营管理方针,利用外包模式充分调秀良集团

动员工拼搏开拓事业的进取心和锻炼员工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同时为员工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5、适时升级企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资质,对外实施挂靠,对内可以组建工程项目承接更大更多业务;也可以合作分包方式进行监督管理。

6、在以上步骤取得顺利进展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开发商业性、教育培训性项目并进行管理。现在社会人们对生活品质和文化追求越来越高,(如选择好地段开发商场或开办教育培训事业,包含小学、初中、高中等课程辅导、成人第二学历培训,资格考试等。)现在社会是学习型组织,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胡锦涛主席曾经讲过要文化治国,教育事业是国家扶持项目。

二、对(二线机关、子公司)制度实施、岗位人员配置、权责明细、绩效管理、薪酬等级划分的建议:

1、在制度实施上应遵循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则,坚决杜绝一人独裁的局面,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决杜绝朝令夕改的错误决策;坚决杜绝视制度为摆设的错误认识,在公司内不分亲属、朋友等关系员工,在制度方面人人平等。严格遵循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对于国家法定的福利、节假日要严格执行,比如福利如社保,假期如(国庆、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带薪年假),对于一线因工作需要而不能离岗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加班补助。病假应按照来公司工作时间长短以比例形式发放假期基本工资。让全体员工在公司内真正感受到公平公正待遇和温暖,才可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秀良集团

才能真正使员工有归属感,而不是单一的喊要求员工以公司为家的空口号。

2、岗位人员配置方面应该严格遵守公司对于部门的定员标准,特殊情况进行计划外招聘,按照计划外招聘审批程序,要充分发挥每个岗位的能动性,使工作效率最大化,满负荷;各业务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共同做好人员录用前和试用期的考核工作,确保人员质量最优化。降低因人员质量和数量给公司带来的人力资源重置成本。另需按照岗得其人,能位对应原则对现有管理人员适时调整,对于不能胜任岗位的人员,不论有无亲属朋友关系、曾经贡献大小(因为曾经只代表过去)等要坚决给予重新定岗调薪,对于确有工作能力,经考察后综合素质较高、品行好的员工,按照其特长安排在特定的岗位上。有降有升才会刺激员工的工作动力,才可以使有能力的员工看到发展的空间,留住更多的人才。

3、明确各岗位权责利,直接上下级和对其他部门之间的衔接关系。赋予、限制、平衡各岗位的权利,使其保障其管辖部门业务的正常运营同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业务部门工作的正常进展。各部门因对自己岗位工作内容和衔接较为清晰,应书写本部门工作流程,统一交人力资源部汇编组卷。各部门岗位按照新划分的组织架构实施自己的管理职能,严禁越权和跨部门管理。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应首先和其主管领导取得联系,在不影响对方部门工作的前提下提倡互帮互助、集思广益、共同进步,严禁部门之间拉帮结伙,做出有损公司利益的事。对于违反公司规定的任何员工,都要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制度的权秀良集团

威性。

4、绩效管理按照系数优1.2、良1.0、达标0.8、及格0.6标准进行考评。考评分数(90-100为优,80-89为良,70-80为达标,60-69为及格),考评结果=绩效工资基数×考评系数。考评指标应结合公司的经营发展目标和任务,分机关和外包子公司考评。子公司考评参照外包合同约定;机关考评应设置两个系统,第一考评系统:明确绩效考评主体和被考评者;根据业务情况设置权重指标(考评主体分为直接主管考评和自我考评相结合,直接主管权重为80%,员工20%,以员工的德能勤绩为考评内容);第二申诉系统(绩效考评组):应充分给予员工提供考评结果申诉的渠道。以便员工在受到不公正考评时的及时反馈。(绩效申诉受理人由人力资源部长、董事长助理、纪检部直接主管副总或部长担任,共同处理员工申诉问题)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须与薪酬挂钩。建议员工绩效工资基数为月薪总额的15%,部长为20%,主管副总为30%。机关采取月度考评方法。普通员工按照部门工作计划结合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出勤情况、参加义务劳动情况等进行考评;部长以上员工依据公司高层会议安排部署的任务、日常工作任务、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领导能力、工作行为等进行综合考评。部长级员工由分管副总、自我进行考评(个人权重为20%、主管副总为80%),未设主管副总的直属部长由董事长助理考评(权重为个人20%,考评组为80%),董事长助理和分管副总由绩效考评小组、个人和全体员工进行考评(权重为个人10%,全体员工20%,考评小组70%),副董事长或总经理由高层会议集体秀良集团

考评、个人考评、董事长考评、全体员工考评(集体考评权重占20%,董事长考评占50%,全体员工20%、个人考评10%)。[全体员工考评是指当月绩效考评小组,没有收到关于对被考评者的任何有效举报或投诉的,该项权重即为满分,如果收到有效投诉,扣除该项权重分外,视违纪情况按照规章制度处理。]

5、薪酬管理应符合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对财务收支情况具有合理性、公司高管风险收益原则,必须让公司高管有一定的责任担当能力。首先应做同行业、同岗位的薪酬调查。在公司条件允许下进行岗位分析,岗位等级评价,确定岗位薪酬等级。为了确保公司薪酬公平合理性,岗位评价工作一般聘请外部专家或者资深人力资源经理评价确定。因为外部专家不受公司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于每个岗位能够按照责任大小、危险系数、工作强度、所需资历等指标给予公平打分,从而确定每个岗位的相对价值,不容易产生内部矛盾,并且可以让每个员工清楚所在的岗位的价值和晋升空间。也可以按照先设立薪酬等级标准,逐步完善,对于薪酬标准低于或高于调整后岗位薪酬标准的,暂时不做调整,待岗位人员更新后再做对等入级。薪酬标准按照每年固定调整一次,保证薪酬具有竞争性与合理性。对于绩效考评中半年获得四次优秀以上的员工,可以申请上调一级工资。对于考评中取得优秀的员工,可以晋升一级别,但需要进行3个月考察,考察期工资按照担当岗位工资的80%支付。

以上建议供领导参考,不足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篇7:对加强外出经营税收管理的建议

(一)认真组织“以纳税人户籍普查为重点”的税源普查工作。二季度,省局将全面启动税源普查工作,各市要充分利用这次普查的有利时机,对个体工商户户籍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彻底清查。一是要在上年登记换证基础上,认真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制定普查方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普查责任,加强部门配合,清理漏征漏管。通过普查,彻底摸清个体工商户的户源底数、分布状况及其行业、规模类别,真正做到控得实、管得牢。二是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加强数据采集质量,在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完整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户籍管理信息的采集、更新、分析、利用的良性运行机制,实现对各类个体工商户的动态管理。

(二)突出抓好对个体非正常户和应办理而未办理营业执照个体户(以下简称“无照个体户”)的管理。对个体非正常户,各市应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的非正常户认定程序进行认定。对认定的非正常户,主管地税机关应单独进行管理。在由省局进行公告的同时,主管地税机关也可以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公告。被列入非正常户超过三个月的,县(市、区)级地税机关可以宣布登记证件失效。对在公告过程中接受的社会举报线索,主管地税机关应组织税收管理员及时进行清查。地税部门在对非正常户管理工作中应加强与国税部门的合作,要定期比对非正常户名单,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非正常户的相关信息要及时进行通报。对无照个体户的登记管理,各市应及时与工商、民政等部门互通信息,对已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或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主管地税机关应责令限期办理税务登记;对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或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主管地税机关应加强宣传辅导,督促其及时办理。在无照个体户的征收方式上,原则上应统一实行定期定额方式征收税款;在发票的使用上,不得向其出售发票,纳税人需开具发票的,应由主管地税机关代开。对实行定期定额管理的无照个体户,主管地税机关应逐户建立代开发票台账,对发票开具情况进行监控,并定期与定额情况进行比对。对未实行定期定额管理的无照个体户,应实行“先缴税后代开”的管理方式。鉴于目前我省征管软件中没有“无照业户”管理模块,主管地税机关可暂按个体工商户的税务登记编码规则编制税务登记号,纳税人应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和《房屋、土地、车船情况登记表》。《税务登记表》“批准设立机关”一栏中统一填写“无”字,作为“无照个体户”的识别字号。“大集中”软件上线后,将“无照个体户”的相关信息统一导入新软件相关模块中。

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要按照新修订的税务登记管理办法以及换发税务登记证的要求,严格做好开户、变更、停复业、注销、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管理工作和管理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时了解纳税户增减变化实际情况,摸清纳税户底数。依托税收信息化进一步建立纳税人户籍资料的“一户式”管理,及时归纳、整理和分析户籍管理的各类信息,建立健全户籍管理档案。要加强对辖区管户的巡查,减少漏征漏管户。加强与国税、工商、金融、质检、民政、公安、统计等部门的协作,充分利用政府经济、社会管理的信息,构建纳税人户籍管理的信息网络。同时要抓好对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单位户籍的有效管理,做好登记办证工作。加强户籍管理,要特别注重对未达起征点的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收入隐蔽的纳税人、异地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新开征税收的纳税人的动态监控管理。

四、加强税款征收管理

(一)加强申报管理,提高征收水平

一是在受理申报时,要对各类纳税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基本数据逻辑性进行必要的审核,对发现的差错要及时进行处理,以辅导纳税人纠正一般性错误,提高申报纳税水平;二是征收人员要熟练掌握征管综合软件的运用,加强工作责任心,确保纳税人提交的各项数据准确、及时、完整的录入,认真做好税款的及时足额划解入库工作;三是要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将纳税人申报纳税的有关情况与相关业务部门共享;四是税源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催报催缴管理制度,要健全催报催缴记录,明确管理责任并落实到人;五是要认真开展对不申报、逾期申报、申报不实等纳税人的查处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管理。

(二)加大清欠工作力度

各级地税机关要继续把清理欠税作为目标管理和征管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好清欠目标责任制。欠税情况要全部录入综合管理软件,防止因纳税人改制、管理人员或机构变动、擅自减免欠税而造成税款流失。同时要逐户对照欠税底数、保持数据的真实性、连续性,切实将欠税底子搞清、搞实。在此基础上,对欠税所属时期、税种、金额、清缴情况、滞纳金加收等情况详细进行登记。严格执行滞纳金加收制度,遵照省局延期缴税审批的具体规定,做好对缓缴税款申请的上报和审核工作。要严格执行《欠税公告管理办法(试行)》,做好欠税的定期公告工作,对达到公告标准的欠税大户,要按规定在媒体上进行公告,通过欠税公告措施引导和促进纳税人诚信纳税

5.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认真落实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办法和措施,建立、畅通与工商、地税、统计、质检等部门登记信息交换渠道,按季开展信息横向核对。市局按年抽查户籍管理情况,县区局每半年组织一次户籍抽查,税务分局按季开展户籍检查,税收管理员按月开展户籍巡查。要按月在信息网、办税服务场所公布停歇业户、非正常户、注销户情况,特别要其加强真实性的核查。

6.加强发票管理。加强纳税人申请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审核和管理,严格按照“以票控税、网络比对”的要求,通过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发票交叉稽核、异常发票检查等手段,防范骗取、套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面落实省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皖国税发〔2008〕126号)要求。以“普及发票知识,维护税收秩序”为主题开展发票宣传活动,引导纳税人依法用票。对农产品收购发票领购资格一律实行实地调查后再确认。税收管理员对所管辖纳税人的发票开具情况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查询,各基层单位每半年进行一次发票开具金额与申报纳税情况的查询比对,强化监控分析,县区局每年要有重点选择1-2个行业开展发票使用情况检查。

一)强化税收户籍管理。税收户籍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是组织税收收入的首要

环节。各基层局要认真贯彻税收属地管理原则,充分依托协税护税网络,继续强化税收户籍静态管理和动态巡查,使户籍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清理漏征漏管户。各基层局要把清理漏征漏管户作为户籍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定期开展巡查,实施长效管理。要主动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积极与同级国税、工商、民政、质检、统计等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充分利用各部门的户籍管理信息和全市经济普查工作成果,有效减少漏

征漏管户,增加税源基数。市局将于4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历时三个月的税务登记专项检查,全面清理漏征漏管户。二是加强税务登记管理。各基层局要着眼发挥征管部门的监控作用,切实加强税务登记管理,提高税收户籍管理质量。要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将已领取税务登记证的新设立纳税人纳入正常税务管理;要形成对纳税人合并、分立、改制、增加资本、变更法人和股东等重大变更事项的有效监管机制,加强税源控管,防范税款流失;要加强对非正常户的实地查找力度,加强与同级国税部门之间的信息互换,提高非正常户认定的真实性和及时性,防止出现错误认定或应认未认等情况;要按照“宽进严出”的工作原则,认真履行注销登记环节的纳税检查、发票清理和证件收缴等工作,适当调整现有注销审批工作流程,切实加强征管部门对注销登记的监督管理。

征管数据维护的审批和监控,保证征管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加强纳税申报管理。如实进行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应履行的法定义务,也是税款征收的重要环节,严禁税务工作人员代替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同时各基层局应通过发票比对和申报税款横、纵向对比等方式,加强对纳税申报真实性的管理,加大对纳税人少申报或不申报税款等虚假申报行为的监控和处罚力度,特别是对重点税源户当期申报税款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具有汇算清缴性质税种的当期预缴税款要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纳税申报数据的真实性

(四)强化欠税管理。各基层局要继续加大当期税款催缴力度,防止新欠发生,力争年内新欠控制在0.7%以内。对已形成的欠税,各基层局要制定清欠计划,落实清欠责任,掌握欠税户的生产经营、资金运用和财务状况等情况,保证清欠质量。从今年开始,市局将进一步落实定期发布欠税公告制度,通过媒体按季度对纳税人欠缴税款情况进行公告,敦促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纳税担保人缴纳税款,力争年内清缴陈欠中的常规欠税达到55 %以上、清缴其他类欠税达到5%以上。

(七)加强发票管理。巩固发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成果,规范税收秩序,促进依法治税。完善发票管理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发票监督检查。进一步提升发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己开通外网查询发票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适时进一步强化发票密码防伪,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发票真伪查询方法,并积极探索电子发票管理机制,适时推行网络电子机打发票。严把交通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的认定和审核关,继续强化对自开票纳税人资格认定的监督和审查,市局将于4月1日起对现有交通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的发票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集中整治,坚决取消不符合自开票条件的纳税人的自开票资格。

强化纳税申报。依法强化纳税申报管理,对纳税人提供的申报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分析和审核,实现对多缴税款和偷、逃税行为的早发现、早纠正,既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又打击偷逃税行为;组织全体人员针对相关文件进行认真学习,并组织内、外部人员业务培训,引导和督促纳税人按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确保纳税申报工作顺

利实施

二、对加强外出经营税收管理的建议:

(一)、严格执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根据提供的工程立项、投标、中标情况,对应办税务登记而未办、应报验登记而未报验的外来施工企业进行提前告知或催办通知,逐步消除以外经证代替税务登记的现象。办理登记的以税务登记为准,办理报验登记的必须按项目进行报验,加盖“已报验”章并注明有效期。对经催办通知后仍不接受管理进行登记或报验的,税务部门应按无证经营进行税务管理,要加强注销登记和外经证核销的检查和核对,外来施工企业在办理注销登记和外经证核销时,应对工程的结算情况(附结

算书)和其应缴税款、已缴税款作出说明。

(二)、加强对《外经证》的管理。一是应制定《外经证》的管理的具体操作规程,使之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二是明确《外经证》使用管理时效,应规定外出施工企业必须在工程开工时即持《外经证》和相关证件到经营地税务机关报验,而不能在工程完工后,持《外经证》去经营地税务机关开具开票,否则《外管证》无效;如经营期超过《外管证》有效期的,应持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证明,在有效期

满前到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续开。

三、外出经营项目的税收管理

(一)纳税人外出经营期间应按照有关规定分别向经营地和机构所在地地税机关申报外出经营收入、缴纳相关税费。

(二)纳税人应向外出经营地主管地税机关缴纳的税款,自纳税义务发生次月起超过6个月没有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补征税款。

(三)省内纳税人在省内外出经营,《外经证》或外出经营项目到期,而外出经营活动尚未结束的,应于到期前持相关证件和资料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或经营地主管地税机关申请续期。受理方地税机关应当将审核同意的续期信息传递至另一方地税机关。

纳税人也可以通过网上办税系统申请续期。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应当自纳税人提交相关申请之次日起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

纳税人在省外或深圳市外出经营,《外经证》到期,外出经营活动尚未结束的,应于到期前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缴销 《外经证》后申请重新开具。

(四)外出经营地主管地税机关应当指派税收管理员对来辖区内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进行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

(五)外出经营项目符合重点税源条件的,外出经营地主管地税机关要按照《广东省地方税务局税源分类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施重点管理、重点监控、重点服务,加强对项目完成工作量(项目进度)、项目价款结算、发票使用以及地方税收缴纳等情况跟踪管理。

(六)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切实加强对纳税人外出经营项目的管理。如发现纳税人在外出经营活动中不及时结转收入、不按期缴销《外经证》、虚列成本费用等情况的,应及时督促纳税人限期改正,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七)外出经营地和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应加强沟通,共同做好外出经营项目的税收管理,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八)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应当到指定纳税地点主管地税机关结清税款、缴销发票。相关主管地税机关应当对纳税人外出经营项目的纳税情况予以核实。

(九)纳税人在省外或深圳市的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持《外经证》到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缴销手续。

省内纳税人在省内外出经营活动结束,不用到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缴销手续。

(十)省外或深圳市纳税人在省内外出经营活动结束,经营地主管

加强《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管理。各单位要严格按规定建立台帐,台帐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合同金额、本次开具金额、有效期限、预征税款数额、经营地税务机关征税情况等项内容;要按规定严格执行核销手续,核销时必须附经营地税务机关开具税票、发票复印件以便核对补税。规范《外出经营证明》管理

篇8:对湖南物业管理立法的建议

一、湖南省物业管理行业基本情况

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至2014年末,湖南省共有物业服务企业3569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75家,二级资质企业215家,三级资质(含暂定)企业3279家。全省物业服务企业共管理各类物业管理项目面积达近7亿平方米,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近30万人。

但行业也面临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业服务成本的刚性增长,特别是物业人力成本的快速增长与物业调价机制缺失的矛盾

物业服务成本逐年增加,物业服务费上调困难,行业面临亏损的困境。人力成本在物业服务成本中所占比例达65%以上,而且每年都在以8%以上的比例增长,而物业管理费却难以同步上调。国家发改委发文通知普通商品房物业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后,物业收费调价的难度更大,迫切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价格市场调节机制。

2、房屋质量责任不明给物业管理带来极大阻力

原建设部承接查验办法出台后,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导致承接查验实施不到位,房屋质量责任不明,业主多以房屋有质量问题而拒缴物管费,物业公司处于弱势地位,成为最终受害者。

3、物业服务企业税收负担畸重

物业行业营业税率执行5%的税率,对于物业服务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偏高,税基也不尽合理。据调查统计,2014年从事住宅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亏损面达70%以上。低收入及较差的工作环境造成物业服务人才的严重流失,整个行业难以形成稳定的人才队伍。

4、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运作不规范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委员权利和义务规定不明确,部分业委会委员素质差,谋求个人私利,扰乱了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的正常运作,侵犯了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对这部分业委会委员和欠缴物业管理费的业主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维修资金使用难也是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的一个集中体现。

二、对湖南省物业管理立法工作的具体建议

(一)规范前期物业管理行为

前期物业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加强前期物业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针对现行前期物业管理立法及物业现实中存在一些矛盾及问题,建议如下:

1、明确前期物业管理开始的时间

物业服务公司从何时起开始收取物业管理费?向谁收取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条例》对前期物业管理没有作出明确定义,从现行的法律法规仅对前期物业管理的终止时间有明确规定,即前期物业管理的时间界定为业主大会选聘物业管理企业为止,而对前期物业管理开始的时间一直存在争议。

在物业管理中,仅仅有双方签订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行为是不够的,且因其中法律关系复杂容易产生纠纷,为了分清责任,为日后解决房地产物业管理法律纠纷提供证据,合同双方还必须进行接管验收行为。立法应明确自接管单位(物业管理企业)签署接管验收合格后,前期物业管理即开始,而由此开始收取物业服务费也顺理成章了。

2、规范前期的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国家支持提倡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企业分开,也非强制规定。由于选聘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建设单位手中,建设单位完全可以通过自身权利选聘与其具有相关联关系的物业管理企业。要实现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化,重点规范物业“邀标制”。应明确规定在招投标中,若有开发商设立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参加的邀标会,就应由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以外并与之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来担任招标人。若开发商作为招标人组织招标,必须邀请与其无任何裙带关系的物业管理公司作为招投标对象。同时招投的条件应等同,以确保邀标会的公平、公正。同时要积极推行招投标行为公开化、透明化,确保开发商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行为、过程公开透明。

(二)明确物业管理的主体

业主即物业所有权人或者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业主基于其拥有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行使对物业的管理权,业主成为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物业服务企业只是业主选聘为其服务的。

业主都不可能单独参与物业管理活动,这就要求有一个制度化的组织,帮助业主高效而民主地管理公共事务,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维护和修缮,属于全体业主的共同事务。明确了业主是物业管理的主体,我们才会在实际运作中规范,才不会自作主张出租公共设施设备侵犯业主的权益,才会在阳光下运作推行佣金制。

(三)规范业委会的运作

当前《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及有关部门规章的一些规定超越了我国的国情,如召开首次业主大会,成立业委会要求有20%的业主联名申请,当选业主委员会委员,以及业主委员会维护管理小区公共事务的授权需要“双过半”甚至“双三分之二”通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小区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小区往往有数千甚至上万的业主,按以上条件成立业委会的难度相当大。还有目前投资、投机型业主相当多,他们根本不关心小区的物业服务水平,他们更关心房价的涨跌,大多数不会来小区行使成员管理权,而离开他们的参与,小区的业委会难以成立。这也造成当前城市居民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比例偏低(大都在30%以下,有的不到10%)。

由于业委会的不健全,在使用维修资金、监管物业服务企业、停车费物业服务费的调价机制、公共场所的经营等等方面无法操作,有的甚至是违规操作,引发大量的矛盾。

降低业主大会召开成立业主委员会的门槛,明确“双过半”的基数应当以真正入住(租住)的业主人数为准,而不是以收房的业主数为准。对超过一定户数的一些大型小区,允许按楼栋、区域推荐或自荐代表组成业主代表大会,通过一定的程序设计,在公开相关事项,按规定程序征求业主意见后,由代表大会行使业主大会的权力,履行业主大会的各项职责。

1、抓紧制定配套法律法规

《物业管理条例》作为物业管理的行政法规,第一次从立法层面上创立了业主委员会制度。但它只是简单表述了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对业主委员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并没有明确定位,在实践中,对于业主委员会能否成为民事主体,能否成为诉讼主体,各地做法不一致,主要原因就是在于立法上对业主委员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规定不明确。对于属于全体业主共同所有的物业小区配套使用的房屋,既无法以全体业主名义登记,也无法以业主委员会的名义登记,产权等不到保护,容易被建设单位或者物业服务企业挪作他用或者擅自进行经营,由此还产生一些连带的问题。如业主委员会是否可以代表业主开设专项维修资金专户也不明确,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影响了物业的正常维护、修缮和使用。

立法上应明确规定业主团体、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法律性质和定位。制定实施性的地方性法律和行政规章,关键问题是要赋予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以当事人能力,确定其当事人的地位问题,如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业主大会授权范围内,业主委员会可以代表全体业主就涉及全体业主利益的物业管理纠纷进行诉讼,就全体业主共有的房屋办理登记手续等等。关于诉讼主体问题,现在业主委员会仍处于有实体权利而无诉讼地位的尴尬局面。业主委员会可以通过业主大会的授权成为有一定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体并参与诉讼活动。这就在立法上赋予其当事人能力。

2、明确承租人权利

尊重承租人参与小区管理的权利。目前小区的投资业主、租住户比较多,有的小区投资和租住的房屋达到50%。但目前的物业管理法规,只对业主的权利作了规定,排除了承租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权利,但物业管理混乱,物业公司没有履行法定和约定的职责,建设单位不移交公共设施,侵占公共场所,会明显降低小区的生活环境和业主的生活质量。承租人往往比未入住的业主更加关心物业服务的质量,如果他们没有一定权利,必将引发大量的物业纠纷。所以应当明确在小区租住达到一定时间的的承租人,在选(解)聘物业服务企业,监督物业服务,参加业主大会、竞选业委会成员上与业主有同等的权利。

3、加大政府对物业管理和业主委员会工作的指导和协助

应该明确社区街道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建议将人们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纳入物业管理监督责任体系,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可以建立由政府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社区居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小区物业管理中的重大和疑难问题,化解小区业主与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矛盾,会议由街道办事处召集主持。

(四)建立个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的诚信档案

入住就要缴纳物业服务费,就像坐车就要买车票一样的道理,不能因为是站票或者晚点就可以不买票。物业企业的主营收入就是物业服务费,按时足额缴纳物业服务费是业主应尽的义务,不能以任何理由拖欠物业费。建议物业立法将此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建设,如果业主确实有困难的,可向民政部门申请救助或由街道办、社区工作站予以确认免交或少交物业费。

同时,对于物业服务企业也要监管,对其违规行为也要纳入单位诚信档案。建立诚信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公布不讲信誉、服务质量差、业主反映强烈的企业,接受社会监督。让那些侵犯业主合法权利的企业无法生存,让那些规范经营的企业做强做大。

上一篇:重逢作文范文下一篇:品声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