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2024-05-22

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精选9篇)

篇1: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广州荔湾区文化馆致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入手,以打造“西关?悦艺学堂”品牌为起点,课程规划上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内容为根本,落实普惠政策,注重教学成果展示。同时,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丰富内容,以科技创新手段实现资源统筹,再采用绩效考核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提升。

【关键词】优化;公益培训;提升;服务效能

一、引言

文化馆承担着向社会所有成员平等开放,以开展社会公众教育,普及文化艺术知识,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为主要工作内容,为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使他们可以获取知识、信息、娱乐和创造力的职责。党的十八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的重要原则和明确规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努力方向。党的十九大更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要求。因而,近年来荔湾区文化馆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过程,注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内容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绩效考核为保障,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二、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往,虽然荔湾区文化馆肩负着组织开展社会艺术教育工作和辅导培训基层文化人员和文艺骨干的职能,但并没系统地进行组织和开展,只是每年不定期地举办艺术讲座,没有起到很好的社会效应。《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实施后,馆班子深入学习贯彻,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作为今后工作重点来抓,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四个特点来进行策划,让群众免费享受基本艺术普及的同时,提升社会参与率和文化设施利用率,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化和便捷化。

三、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的举措

(一)打造品牌

荔湾,旧称“西关”,是广州悠久历史积淀的一个缩影,其中西关大屋独具地方特色。荔湾区文化馆提炼精粹,致力打造公益性文化培训品牌“西关?悦艺学堂”,以趟栊门和盛开的玫瑰华组合成徽标,寓意艺术之花在西关沃土上盛放。

围绕此品牌,每年精心?O计一系列既贴合群众需求又融入了传统文化内涵的公益性文化培训。

(二)课程规划

公益性文化培训课程以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内容为根本,结合本馆的资源优势来规划,年初制定计划,在上半年和暑期间集中精力组织开展,避免因演出和比赛频繁的下半年时段,确保教学质量。

1、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社会发展文化多元化,荔湾区文化馆培训课程设置上首先通过热点分析、调查问卷、前期培训学员反馈等方式以确定群众需求。根据热点分析,在公园和各社区都活跃着各式合唱团队,群众参与面广,社会凝聚力大。因此,文化馆在2017年4月开设了“合唱鉴赏与基础培训班”,报名非常踊跃。课程先通过古今、中西对比,穿插播放相关视频资料的教学方式,让学员了解合唱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学会鉴赏,然后分声部基训再合唱经典歌曲真实感受合唱的魅力。学员们反映培训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益匪浅。在文化馆派发了调查问卷中,学员普遍建议开设怡情养性的绘画班。经筹备,在暑假期间开设了“工笔画欣赏及入门班”,文化馆为学员专门购置了画板、熟宣和颜料。由于社会上的美术教育机构,很少开设工笔画课程,因而吸引了很多白领和青少年参加。第一讲的中国画起源历史简述和经典作品鉴赏把大家带入工整细腻的美学意境,接下来的课程从线描技法开始入手到临摹白描花鸟作品,再学习色彩渲染,按照老师的教学步骤循序渐进完成了一幅工笔花鸟画小品。学员们开心地拍摄彼此的作品发上朋友圈,分享学习的成果和快乐,同时希望来年能继续参加培训。

2、以内容为根本

公共文化服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因而在课程内容注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2017年,首次开设了“二胡基础入门班”,普及民族乐器演奏知识。文化馆申请专款购置了一批二胡免费借给学员上课和回家练习。教学内容包括简谱识谱、D把位的按指和运、曲目练习。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为期十天的学习让学员们掌握了D把位的基本的演奏技巧,在回报演出的舞台上大家齐奏了两首一级曲目,赢得阵阵掌声。2018年3至8月期间,文化馆开设了“何车艺术大讲堂”,每月开讲两期深度挖掘群众关切的广府和西关文化内涵。邀请相关专家、艺术家,从新的角度去阐述,兼顾普及与提高的艺术要求。为了让课题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实行“讲”与“演”结合的形式,每一位主讲人邀请优秀演员结合讲者内容,通过鲜活的艺术形象加深观众对主题的认识。此外,讲座中间还会穿插与讲座内容有关的表演,邀请观众互动,加深观众的文化印象,更好地传播广府文化。由于讲堂内容注重接地气,与市民群众有共同的文化背景,贴合观众的口味,很受追捧。

3、普惠落到实处

为了落实国家文化惠民政策,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荔湾区文化馆特变针对外来工和弱势群体设置专门的公益文化培训。2016年起连续两年举办了“感恩有您”――来穗务工子女免费声乐表演培训班,通过传唱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传授学习歌唱的呼吸和发声方法。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在舞台上自信歌唱,还增强了对国学的认识和理解。2018年暑期举办的“少儿舞蹈启蒙班和提高班”将走进东?]街社区,优先录取低保家庭子女。

4、展示教学成果

为了让艺术的种子在学员们心中生根发芽,荔湾区文化馆利用自身场地设施,每年都在香凝剧场举办公益性培训的汇报演出,每个培训班表演两个节目,让全体学员都上台展示学习的成果,让老师们加强交流和切磋。很多学员表演结束后都兴奋不已,说长这么大都没机会穿着漂亮的演出服站在舞台上、聚光灯下展示自己,参加公益性文化培训获益良多。

(三)引入社会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十二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捐赠产品等方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荔湾区文化馆在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开展公益性文化培训的同时尝试引入社会力量,取长补短,丰富了教学资源。从2016年起,文化馆与广州市鑫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每年开设一期“岭南葫芦丝”音乐公益性培训班,分期面向青少年、成人和区辖内各街道文化站长及社区文艺骨干进行教学,并向每位学员免费赠送葫芦丝和教材。学员们经过学习掌握要领都能独奏或合奏多首具有岭南特色的曲目,部分学员已经活跃在社区演出的舞?_上了。民族乐器“岭南葫芦丝”的传承发展和普及教育推广在荔湾落到了实处。

(四)以科技创新为手段

随着应用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省、市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的建设,很多好的公益性文化培训可以资源统筹,以菜单式的供给方式共建共享,使公共文化服务便捷高效、供给品种丰富。2017年,广州市群艺馆开展“广州公益文化春风行系列活动”,首次采用网络“点单服务”,荔湾区文化馆从中挑选了当下年轻人很感兴趣的“魔术公益课程”和“街舞文化推广公益讲座”,推出报名不到半小时就爆满,很受欢迎。另外,“西关?悦艺学堂”的公益性文化培训招生简章均通过自身运营的“荔湾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发布,打破了地域限制,感兴趣的群众均可在微信上报名,被录取的学员均以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录取和温馨提示课程安排。

(五)以绩效考核为保障

每年“西关?悦艺学堂”任课老师制定的培训方案均需要详细列明每节课的时间安排、教学内容等详细内容并报区局领导审批。每个课程均都要做好签到和学员意见反馈工作,培训结束后能都拿出两个节目参加学员汇演。年底根据教学质量和学员满意度等进行绩效评价,既规范了任课老师的教学,也为来年制定培训计划提供数据参考。

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

荔湾区文化馆致力打造“西关?悦艺学堂”品牌,采取了一系列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的措施,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每年针对各个街的文化站长和骨干开设的艺术培训课程,是以让每位站长学会“唱一首歌、会吹一首曲、会跳一支舞……”为目标的,既提高了基层文化管理队伍段业务水平,又为下段实施总分馆制奠定人员基础。另外,面向公众开展的公益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艺术发现人才的同时也让老百姓获得满足感,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结语

荔湾区文化馆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2017年,区文化馆获评为“广州市市民文化素养培育基地”,今后将为广大群众奉上更多更精彩的公益性文化培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2016(12).

篇2: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层公共文化服务力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文化系统首要工作任务。近年来,明楼街道紧紧把握文化发展脉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途径、新路子。坚持共建共享、创新发展,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骨架,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血脉,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基层文化队伍、创新文化工作载体,拓展文化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了“外来文化”“经典文化”、“廉政文化”、“排舞文化”“创意文化”等明楼特色的文化品牌。开设“周末讲堂”、建立“非遗展厅”、搭建“百姓舞台”,并借助品牌的辐射效应带动街道基层文化内涵的稳步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本街道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建设;活动;品牌;团队;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44-01

一是抓好文化阵地建设,巩固文化发展平台。一是加大投入,加强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通过街、居联建,文化站目前已建成集培训、阅览、娱乐、展览、健身为一体的、具有一流硬件设施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活动场地内设有:舞蹈排练厅、音乐厅、非遗展示厅、图书阅览中心、电子阅览室、健身俱乐部、棋牌室、多媒体电教化培训室、多功能展览厅、书画社、市民教育培训基地等。每个社区都拥有文化活动中心,建有图书阅览中心、电子阅览室,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为街居群众提供了一个吸取知识、相互交流休闲的有效平台。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建立青少年创意基地。街道主动与辖区企业沟通交流,大力拓展活动平台,先后建立了主题DIY创意馆、动画培训中心等三家青少年创意基地,为青少年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平台。

二是抓好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社区文化内涵。街道、社区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文化惠民”为宗旨,围绕“活跃社区文化,丰富居民生活”的主题理念,发动群众,从宣传教育,邻里互助,美化净化,低碳环保等入手,每年开展各类形式多样,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一是围绕都市文化组织举办明楼街道“周末舞台”广场文化活动。街道文化站在原有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文化载体――明楼街道“周末舞台”,力求打造具有明楼特色的周末文化。“周末舞台”是以都市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打,以最“草根”的形式融入群众,将不同层次、年龄、背景的人们融合起来,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二是围绕节庆佳节组织举办丰富多彩传统的文化活动。在元旦、春节、端午节等节日,举办“新年联欢会”、“踩街闹元宵”、“邻里唱和谐”、“军民一家亲”等各种文化活动。二是围绕重要节日、纪念日和工作组织举办各种活动。

三是抓好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一是主题文化活动品牌-和丰创意节。和丰创意广场项目是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提升优化服务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打造的重要平台,明楼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服务强区”的战略部署和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与文广局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了和丰创意节。和丰创意节”以“百年和丰 设计未来”为主题,由创意序曲、创意展示、创意寻游、创意动漫、创意论坛、创意服务、创意讲堂、创意沙龙八大系列活动组成的。在宁波基层十大群众文化活动评选中和丰创意节获市“基层十大群文活动”最具创意奖。二是特色文化品牌-群众文化工作室。为更好的发挥文化骨干的引领作用,街道成立了我市首家以辖区基层文艺工作者名字命名的基层文化工作室―明楼街道聂艳群众文化工作室。工作室立足社区,服务居民,本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方法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从而达到“以文载道”和“以文化人”的目的。目前该工作室已成为社区群众文化的传播基地,群众文化原创作品的孵化室,工作室创作的《朗朗的书声》获宁波市群星银奖,《永远和你在一起》获宁波市排舞大赛第一名,《科普园里有春天》获宁波市戏曲大赛二等奖。三是文化阵地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街道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街道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单位。今年为深入实施打造“都市文化特色区”,按照非遗工作“三位一体”保护要求,与文广局联手在常青藤社建立了首个江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龙凤秀袍”“虎头鞋”“马灯”等一批优秀的非遗作品在这里展示,非遗传承人黄彩芬等现场传授女红技艺。该基地将经常性的、固定性的、长期性的开展非遗展示活动,举办“女红”编织艺术培训等、向公众展示我区非遗保护成果,宣传民俗知识,文化遗产、传承文化精髓,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保护的良好氛围,加深居民群众强烈的爱护之心,凝聚之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保驾护航。

篇3: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2015 年1 月24 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将“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作为重要部分, 明确提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公共文化服务加强产品与服务供给提供了遵循路径。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信息资料在生产、传播、使用方式前所未有的变革, 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力, 它具有创造、采集、处理、使用信息并获得信息资料的水平和力量空前。它具有高智能化与网络化、高渗透力、全球范围运行等显著特征。面对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 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积极应对, 顺应技术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改变。

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创造、采集、处理、使用信息资料的水平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不管社会上对手机“低头族”有多少负面评价, 很多人离不开手机已经成为现实, 而这只是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一个小变化。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人口大规模流动、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由向传统的媒体靠拢转向多媒体化, 互联网技术也由比较传统的桌面互联网转向更加突出即时信息传播和数据的云存储、云计算。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已不再是简单的处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流, 而是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更加人性化, 融入了高新技术、时尚流行、虚拟社会、网络经济、以及多种用户心理的人性化解决方案。

1.1 信息多媒体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传统的书报、广播电视到互联网, 再到移动互联网, 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方式向数字化、多媒体化转移。目前的第四代通信技术 (4G) 能高速处理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形式, 已经能够为我们提供高质量的诸如音视频浏览、网上交易, 营销管理等信息服务, 信息的多媒体化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1.2 信息传播模式呈现的交互性

信息的传播从口口相传, 布告公告, 到报纸期刊、广播电视, 到互联网时代的“秒传”。自媒体的出现更是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传播“中心化”传播结构, 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中心, 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到, “点到点”的对等传播, 信息传播呈现出互动、对等、共享、参与的发展态势。

1.3 信息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人们的信息需求日趋个性化, 每个个体用户都有个人的、组织的、社会的多方面特征需求, 而每一个特征需求都能够激发相应的信息需求, 如果条件允许, 每一特征所激发的信息需求都会被人们转化为实际的信息行为。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1.4 信息生产力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信息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从信息交流到信息媒体阶段。现在正进入了全新的服务阶段, 主要的标志是以宽带、云服务、大数据、3D打印、物联网为标志。信息化产品已经不单单是生产供给, 而是向如何提供更优化的, 更高质量的服务。

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挥的影响

2.1 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影响

近年来, 全国各地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纷纷拔地而起, 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大景观, 但许多设施的效能不高, 尤其是县乡两级的公共文化设施,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 不少馆舍达到国家标准, 设备也比较完善, 但参与活动的人不多。一边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人民群众对文化服务的高要求, 一边是整体水平不高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曾经严重阻碍了公共文化的发展。

在互联网领域, 技术服务机构已经变身为内容服务机构, 各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商等众多互联网企业, 都推出了文字、图书、音乐、视频等多元的公共文化产品, 而且在时效性、互动性、便捷性上有诸多优势, 通过提供强大的内容整合和便利的技术服务, 他们更能适应用户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诸如图书馆、文化馆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却不能有效发挥, 一方面有服务模式的滞后, 更重要的是提供的文化产品不能适应当下人们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该主动应对新的技术环境, 研究和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整合资源, 强化服务, 从而改变被动的处境。

2.2 对公共文化服务传播方式的影响

第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15 年, 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6 小时, 娱乐类应用整体用户已经趋于稳定, 网络文学用户28467万户, 网民使用率42.6%, 网络音乐48046 万户, 网民使用率72.0%, 网络视频用户46121 万户, 网民使用率69.1%, 网络游戏38021 万户, 网民使用率56.9%。其中以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已经占有很大的比率。信息传播由固定接收向即时的移动传播转移, 机构主导的传播方式向网状的网络社区形式转变, 如何不断拓展传播渠道, 把握新终端的传播特点, 适应新的传播方式, 成为摆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前的新课题。

2.3 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内容的影响

互联网拥有的大量信息, 内容新, 质量参差不齐, 且具有延伸性和拓展性, 面对多元化分众化得产品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主动适应发展需求, 将已有的资源数据化, 主动与互联网对接, 并为用户提供可定制服务, 而用户所创造的内容也可成为文化服务机构的有效资源。

3 互联网的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发挥提供新的要求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发挥如何最大化, 互联网的发展在给公共文化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 也给相关机构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3.1 提高公共文化产品质量

整合现有优质资源, 丰富产品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为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和组织者, 应当以优化用户生活品质, 提升公民素质为己任, 主动担负起生产整合优质内容的责任, 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内容需求。

按需生产, 按需组织, 作为信息内容的提供方,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生产方式还是粗放式的, 定位单一, 千人一面, 用户在接受上比较被动。应该更多从用户需求出发, 将市场细分, 准确定位, 构建生产流程。互联网的互动性给服务机构提供了大量的反馈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用户的需求在哪里。近年来部分移动图书馆能及时的更新推广当前市场的畅销书, 利用数据发掘技术优势, 推广产品, 推荐资源, 吸引大量用户, 取得良好效果。

3.2 拓展文化服务传播渠道

构建多终端、多平台传播与服务体系, 争取用户在哪, 服务就跟到那, 许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站, 但网站的功能大多不完善, 只能提供简单的检索, 和少量的信息资源, 作为与用户沟通的纽带, 平台的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应设计好检索、推荐、可参与和互动的网站, 丰富内容的同时提高用户粘性。近年来, 随着QQ、博客、微博、微信的普及,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应开设QQ群、博客、微信公众号, 将服务的内容发布上去, 并及时与用户沟通。笔者了解到市县一级有好多群众自己建立的微信群, 如广场舞群、秧歌队群、合唱群, 作为开展群众活动的群艺馆、文化馆就应该主动加入, 派出专业人员进行业务主导, 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活动, 如比赛, 汇报演出。并加强各群之间的联系, 丰富活动的内容, 如乐器音响等设备还可实现资源共享。

3.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联盟

技术力量不断提升下, 任何机构与单位都不可能独立应对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基于用户需求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合作联盟, 打破行政区域的划分, 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互联互通, 整体规划、统筹布局做到沟通及时的同时, 可以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内容同质化, 服务单一等现象。其间的各种壁垒被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合作服务所取代。

4 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人们的想象, 及时的跟进和关注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其带来的影响, 非常重要, 但是在关注技术, 有效利用技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 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4.1 正确看待、避免技术至上

对于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应该理性看待, 不能盲目推进, 技术是一种手段, 技术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工作方式方法, 启迪一些新的思路, 但应避免出现技术至上, 技术可以解决一切, 为实现技术应用而强行推广。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来说, 还是应该以解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提供优质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4.2 积极引导, 缩小各个用户群体之间的差距

不同年龄, 不同层次的用户之间存在着诸如“数字鸿沟”等问题, 对于远离新技术, 或者是接触新技术有难度的弱势群体来说,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该主动引导, 承担技术辅导, 提供必要的帮助, 让他们学会使用新技术、新设备, 这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有的职责, 当然, 打铁也需自身硬, 我们的服务人员也要主动学习新技术的应用。

4.3 主动参与新技术的更新, 做到及时反馈

篇4: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公共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用。近几年,三明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创建“半台戏”这样一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实施公共文化配送服务,开展订单式、流动文化服务,弥补了传统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短板,消除公共文化服务盲区,切实惠及基层群众,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百姓及特殊人群,对活跃人民文化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弘扬时代精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探索现代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三明市是山区欠发达地区,共辖2区1市9县,即梅列区、三元区、永安市、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建宁县、泰宁县、将乐县、沙县、尤溪县、大田县,总面积229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4万人,多为山区,人口分散。全境皆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积淀深厚,同时,现代文化建设蔚然成风。这种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三明社会文化多样化特点,而社会文化多样化给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提出多样化的要求。

2013年2月-2016年10月,三明市成功获批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创建过程中深入分析制约三明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和问题,创造性地推出了“半台戏”这样一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色、适应群众需求的山区公共文化服务新手段,较好地解决了制约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的一些难题,加强了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上下互动,资源共享,变集中性示范服务活动为经常性、长期性服务行动,使基层文化工作专业起来,使群众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保基本、全覆盖、均等化。

“半台戏”是三明市、县两级宣传文化部门联合开展的以送戏下乡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新模式,配送的内容包括演出、非遗展示、公益讲座、主题展览、培训辅导等。配送的主要方式是市里通过征集项目、组织评审、公布目录的方式,先建立服务资源库,再结合各县(市、区)基层群众的需求,以按需点单、分级点单、配套点单等形式,实施联动配送。其中,点单配送,是由市里负责购买部分节目进行配送,其余节目的编排、演出、组织工作由地方负责,通过分级购买,形成“一台戏”。就是“上面配送一部分,当地组织一部分,群众参演一部分”,通过“资源共享、基层点单、分级购买、四级联动”,由市政府采购配送带动县、乡政府采购配送,构建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的配送体系,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以城带乡、以上率下、由点及面、服务配套、网络健全的新格局。

“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的创新模式,较好的顺应和贴近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充分调动了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专业文化队伍与民间文化队伍的融合,更加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打破了与老百姓的距离感,演出的互动效果更佳。“半台戏”模式不仅可减少资金、资源的低效利用和浪费,还有助于发挥地方文化人才,锻炼基层文化队伍,培育地方特色文化,创作出一批内容健康向上,接地气、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有利于实现流动文化服务常态化

流动文化服务实质上是一种“上门服务”,只有保证服务常态化,才能推动文化惠民,让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是以送戏为主的、并包含讲座、展览、辅导等在内的综合性文化服务,是通过上下对接的方式,变政府单方面确定服务项目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预约式供给服务,有利于增强各级各部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通过服务内容和手段方式的现代化,做到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实现文化下乡常下乡、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

为了使送戏下乡活动更加贴近群众,永安市探索推出“半台戏”文化下乡模式,即利用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馆深入基层农村开展“文化走亲”乡土巡演、巡展,通过开展文艺演出,由过去下乡演出的一台“独角戏”,变为由文化馆业务干部、馆办公益文艺团队和文化志愿者出半台节目,由乡镇(街道)、村(社区)群众自编自演半台节目。同时,文化馆举办艺术摄影、书画、非遗展览,组织流动笔会,组织文艺骨干对当地业余文艺团队进行文艺辅导培训;图书馆推行总分馆制,建立资源共享的图书流通网络,内容上的“一台戏”演出变为综合性公共文化配送,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流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沙县常年实施“送、种、养”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大篷车、文艺汇演活动,向基层群众“送文化”;开展“联亲结对、共建文化”活动,招募文化志愿者,艺术扶贫培训基层文化骨干,进行“种文化”;积极探索基层文化队伍和民间文艺社团扶持机制,以奖代补支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行“养文化”。建宁县开展“墟日快乐行”群众性宣传文化活动,依托全县各乡镇传统墟日,举办以一台戏、一堂课、一张照片、一次义诊、一个展览等“五个一”为重点内容的系列宣传文化活动,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

有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长期坚持在每年春节前后,牵头组织全市性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成员单位从最初的十几个单位扩展到现在50个单位,共同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形势政策宣传、科技服务、医疗义诊、法律咨询、计生服务、科普宣传、农技服务、义诊体检、书写春联、赠送书籍年历等文化年货的服务活动。2007年以来,三明市歌舞团(现更名为: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集中编创力量,创作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基层农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结合各时期中心工作和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国家配送的流动舞台车,开展送戏下乡“百场巡演”活动,8年来共演出675场、观众达百万人次,成为“搭在农民家门口的流动舞台”。这种流动文化服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不足,但还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特别是农村老、少、边、穷等村落,公共文化服务仍存在不少盲区。三明有380个贫困村,除了农村电影放映较有保障外,至少有50%的边远贫困村无法享受到文艺巡演等流动文化下乡服务。

“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使市级单方面包揽“一台戏”的演出活动,转变为县乡两级各承担“半台戏”的综合文化配送服务模式。有利于扩大服务范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大餐”。同时,“半台戏”的视频材料上传至网络、电视及高清互动平台,极大的充实了三明市的影视资源,充分调动了市民的收看积极性,达到了一举多赢的良好局面。

有利于开展流动文化服务的组织领导

流动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及开展部门众多,活动形式也多样,但由于各部门单位形成了以本身的行政事业机制为营垒,文化服务资源被条块、行业、区域分割的局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提升。为实现流动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需要面临着上下部门之间、不同部门之间、各文化单位之间、各文化艺术门类间的沟通协调,需要各类文化服务资源的整合。实施“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是以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牵头,各级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全面参与,市、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流动服务新格局,有利于把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文化服务资源纳入配送资源库,统筹开展流动文化活动,使文化服务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篇5:谈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广州市文化馆作为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近十年来,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公益为先导,服务为宗旨,创新思路,努力提高文化惠民公共服务的质量,在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公益性与均等化是新形势文化服务的大趋势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举办、非赢利的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立足于社会效益,是为社会和人民提供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有根本的区别。公共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不以赢利为目的;均等性——文化服务资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每位公民都能公平享受到均等的服务;基本性——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每个公民都有享有学习文化知识的权利;便利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时空服务半径与方式公民可便利地实现。公益性是文化服务的根本属性,均等化是公益性的进一步细化与深入发展,是公民接受文化服务的机会及内容均等。如此,文化惠民工程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均等化是向弱势群体提供文化均等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水平也在不断增长。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提高与增长是不平衡的,现在基本情况是城市普遍好于乡村,即使在城市也存在市区好于郊区、老城区好于新城区的状况。如不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科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容易形成差距加大、发展失衡的局面。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只有全面提高文化素质,才是彻底脱贫的根本。对弱势群体实施“文化低保”工程,促进群众接受教育机会均等,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广州市文化馆已有探索。早在2004年,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体现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广州市文化馆专门为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开办了两个艺术培训点,开设了七个培训班。通过培训班的学习,孩子们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了对人生的自信心,对未来充满梦想与希望。

此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社会上一些热心人士主动联系要求到这个班义务教学,其中有星海音乐学院的退休教师,有从事业余艺术教学的老师,也有从北京来广州工作的艺术人员。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爱心艺术培训班不断发展壮大,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及各区文化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文化惠民公益服务更加广泛、丰富,2013年该项工作荣获文化部嘉奖。广州市文化馆的爱心艺术培训班现在有六个教学基地(以外来工子女为主体),分别是:从化鳌头镇中心小学农村少儿艺术培训基地,海珠区北山小学、五凤小学、番禺福涌小学、仁宝活动中心的外来工未成年子女艺术培训基地,南沙大稳小学农村少儿书法培训基地,有数千名少年儿童受到专业艺术的熏陶,他们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受益者。

三、均等化是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举措

针对基层尤其是社区在开展文化活动方面存在场地少、缺乏专业辅导人员的状况,广州市文化馆采取了多项措施,把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放在基层,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体现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1. 开办“大家乐舞台”。

十多年来,广州市以“金穗工程”为代表的社区文化演出活动,累计演出上万场次,参加活动达数千万人次,各类文艺团队超过20万人。随着活动的持续发展,群众不再满足于在露天广场的演出,不再满足于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他们希望被社会认可,被更多的人关注,要求走出来演出,尤其是在市级舞台上展现文艺风采。广州市文化馆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思路,想方设法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于2009年在本馆剧场开办了面向社会的“大家乐舞台”,主题是“文化馆搭台,老百姓唱戏”,为广大市民打造一个展示才华、表现自我的舞台。开办七年来,基本保持月月有演出的良好态势,好评如潮。社区、企业、机关、学校的基层文艺团体报名踊跃,纷纷献上各自精彩的节目,丰富了基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他们展示自我、互相观摩学习的愿望。“大家乐舞台”已日益成为基层群众文娱生活的重要平台。

2. 开办免费艺术培训班。

广大群众不但有演出的愿望,还有不断提高艺术水平的要求。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广州市文化馆面向社会开办了“百姓免费艺术培训班”,这是政府文化惠民政策的窗口之一,也是文化馆的公益培训品牌。自2009年开始举办,面向广大市民招生,不收取学费,旨在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艺术培训,包括舞蹈、声乐、国标舞、美术、书法及电脑等项目,每年数期,每期600人左右。广大艺术爱好者在这里免费学习,培养艺术修养、提升艺术技能,充分感受文化艺术生活的乐趣。文化馆还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从2010年开始为青少年开设了暑假“非遗学堂”,学习内容包括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武术类等十几个项目,不但深受孩子们欢迎,还得到许多非遗传承人和老艺人的支持。非遗学堂已成为向青少年宣传推广非遗知识的一个公益品牌。

四、均等化是加强文化馆自身队伍建设的需要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还要求加强培训辅导力量,这有利于文化馆自身专业队伍建设。要积极发挥文化馆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对基层群众文化进行科学的指导,借助多种文化活动的机会,了解群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保证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满足群众需求,就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自身专业水准,努力打造技术过硬、作风精良的文化骨干队伍,提升文化服务能力。文化队伍建设还包括吸纳整合社会文化资源,文化单位一些刚退休的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文化专业人才、社会上的自由文化人等,他们事业心强,有投入公益文化事业的愿望,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可以加强文化馆的培训辅导力量,使社会文化资源发挥更大的能量。不少在职的专业人才,意识到原有的专业知识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式的要求,纷纷投入大学再教育的课堂,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有的业务干部通过在职继续教育甚至达到研究生专业水平。

均等化是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使文化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每个公民,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历史赋予文化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摘要: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均等化,这是新形势对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要求。本文结合广州市文化馆十年来的探索实践,论述均等化的重要性及在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运用。

篇6: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消息来源:http://diyitui.com/content-1461111980.

39498330.html)

篇7: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一、以“送文化”下乡为切入点,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根据现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均衡性现状, 我们应以“城乡均等、区域均等、身份均等”为核心, 文化服务重心向农村转移, 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均等优质的服务。

特别是城市和城乡交错的地区, 文化设施较好, 因而占有享受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优势, 而一些小村庄和偏远的山村及农民工弱势群体, 文化活动则比较匮乏, 他们许多人一年看不上一场戏, 还有的没看过电影, 更谈不到参与文艺培训和表演的行列。因而我们将免费“送文化”下乡的重点转移到这些村庄和弱势群体, 具体措施:1制定和实施送戏下乡的计划, 并责任到人, 重点服务对象是文化活动相对落后的偏远村庄。2在保证完成每村每月一场电影的同时, 为山区偏远村庄开办电影消夏周。3文化馆在免费开放的同时要转变服务理念, 拓展服务领域, 由过去“我们教什么, 群众学什么”的馆内办班方式, 转变为“群众需要什么, 我们教什么”, 并将各种艺术培训班免费办到农村和社区。4深入生产一线, 为农民工举办专场慰问演出。5结合中心工作, 深入基层搞好文艺宣传和文化知识讲座, 并将各种文体赛事办到农村, 推动农村群众文体活动健康发展。6开办农民工子女和下岗职工子女舞蹈和美术培训班, 让其也能平等享受早期美育教育。7进一步将送图书和文体器材下乡活动重点转移到偏远农村。

二、以“种文化”为重要手段, 壮大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素质和服务能量

“种文化”就是持续提高和不断壮大我们的文化服务队伍, 让他们在文化服务中发挥“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的作用。首先文化馆、站、室的群众文化专职人员要做到“五懂、五会、精一门”。五懂要求懂得五个主要文艺门类的一般常识, 即懂音乐、懂舞蹈、懂戏曲、懂美术、懂非遗。五会是会策划、会组织、会培训、会辅导、会电脑。精一门是指精通一门专业技能, 并在本地区本专业技术中处领先地位。只有做到“五懂、五会、精一门”, 我们的文化服务队伍才能应对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我们只有持久性的采取“种文化”的重要手段, 才能打造过硬的专业文化服务团队, 以达到“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的效果。具体措施是:1打铁必须本身硬, 鼓励专业干部出去进行中、短期进修学习, 培养各类型的尖子人材, 以便提高服务质量。2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提高文化干部和艺术骨干对艺术的鉴赏能力。3请有关专家学者当文化服务的智囊团, 定期召开研讨会, 改进服务方式, 拓宽服务领域。4定期举办文化馆、站、室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 并为农村、社区、厂矿等基层文化团队培养一大批编、导、演及文艺创作人员, 让他们在群众文艺活动中发挥星火燎原的作用。5每年开展专职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文艺技能大比武活动, 促进其专研业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提高文化服务技能。在实现“五懂、五会、精一门”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 要经常组织各文化站室间的经验交流, 并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取长补短不断壮大文体骨干队伍, 促进文体工作大繁荣、大发展。

三、以打造文化品牌为基础, 整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在搞好“送文化”和“种文化”的同时, 我们还要努力打造“文化品牌”, 实现一馆一品、一站一品、一村一品的大目标, 整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具体做法是:1.建立和巩固县 (区) 文艺创作中心组织, 外聘高级专业创作人员充实创作力量, 保证每年创作或加工有精品剧 (节) 目二到三个, 在省、市以上活动中参演或参赛后, 并将这些精品剧目在农村、社区进行广泛推广演出, 从而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2.要定期举办区原创文艺作品的征文和汇演, 发现精品“苗子”或是好的创意, 发挥团队力量进行精加工, 细打造, 使其成为精品。3.各文化站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特别是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文艺项目, 要改进、创新、拔高, 增加其艺术含量和观赏性, 从而使其成为当地品牌。4.县 (区) 文化馆要成立区民间艺术团和研究改进中心, 对当地现有的民间艺术进行研发性改进, 使其向精品化发展, 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5.要引进外地的优秀民间艺术项目, 丰富当地民间艺术的表演内容。总之我们打造精品和推广精品的过程, 也是高质量地为群众进行文化服务的过程。精品纷呈将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标志。

篇8: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关键词]公共文化 公益理念 传播

公益理念的传播是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特殊的力量和作用。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尤其在急剧的社会转型发生时期,主流的视角往往投注在较为富裕的新阶层群体,而忽视了伴随发展出现的新贫困现象或弱势群体,并且,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交通、通讯的发展等,社会分工让人们履行专业化的社会职能,人们缺少中国传统农本社会所体现的共同分享的集体良知。公益理念中所倡导的人文关怀、保护环境、互助互爱、共同分享等积极的价值观符合人性的道德规范,犹如一条承载人类共同情感和记忆的纽带,有一种文化整合的作用,利于增进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和谐发展。

面临社会转型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公益理念的传播需要政府、社会及社会成员需要通力合作,仅靠文本说教方式往往难以深入人心,积极探索一种亲近民生、贴近生活的公益理念传播方式显得尤有意义。“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以南国传统村落的“大榕树”情结作为创意,利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平台,通过举办阅读活动、文艺展示、亲子活动将公益理念润物无声地带入市民的心灵,形成“小空间、大平台”的较好的社会公益文化品牌。

一、以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作为公益传播的基础

长安镇早在2002年便建成大容量的长安图书馆,于2008年完成了社区图书馆的基层设施建设,近些年来长安正处于从乡镇文化向都市文化过渡的重要节点,传统的阅读公共服务模式,往往存在覆盖有限、文化品质不高、内容单一、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提升,加之市民朋友的阅读需求的内容和方式相对以往也有所变化,公共文化阅读活动亟需一种环境优雅的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加以补充。

长安镇自2013年就开始进行新型现代公共文化网格化服务建设,打造长安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型平台,在全镇地段好、位置佳、人流较多的地方选点建设“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以大榕树、玻璃、板材作为主要的营建元素,建成蕴含“现代雅致、温馨诗意、开放自由”文化内涵的现代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点,每个玻璃书屋的文化服务点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环境温馨雅致,其中开展公益的纸质图书漂流、电子阅读、文学、摄影、音乐、舞蹈等内容的文艺活动,充分体现了从公共文化服务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跨越发展。2014年,长安镇建成长安广场榕树下文化空间,主要面向长安镇中心区服务。同年被文化部评为“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示范项目。2015年,镇宣传文体局通过与长安万科中心合作,建成长安万科广场榕树下文化空间服务点,以企业公益赞助、政府公益管理、民众公益参与的三维度的创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

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的营建方式简单易行,三个月内就能完成硬件设施建设;所处位置接近老百姓日常生活地点,都是处于大家饭茶之余散步的场地,开展的免费wifi数字阅读活动的市民参与度高,开展的由公益团体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的方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且费用低,容易吸引大家参与,这些使得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在营建和运营上都比较容易复制,目前各社区和工业区的榕树下文化服务点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今后在长安将形成以榕树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建设工程。

二、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传播公益理念的方式和内容

榕树作为南国独具特色的植株,自古以来就是人群自然集聚的地方和人们交流交往的公共空间,天然地使人产生亲切感,愿意去亲近和驻留;虽然榕树本身作为木材不太容易入料,在实用性方面较弱,似乎是不堪大用,但其却能为人们提供润养心灵的绿荫,乃无用之大用,而颇具哲理和诗意,与公益文化理念有共通之处。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理念而建。

1、以非官方化的志愿团体作为管理主体传递“责任担当”的公益动力

在榕树下文化空间的日常营运管理中,倡导长安市民自管自办的原则,所有文化服务都是由长安的文化志愿者或社会公益文艺团体来开展,镇文化部门只提供启动经费、业务指导和活动监管。对于文化空间的管理,文化志愿服务队有完备的服务功能的组织架构、制定营运的规章制度、经费管理制度、以及公益文化活动方案,独立做好策划、组织、营运等各层面的公益文化服务。

文化志愿者全权负责文化空间的日常管理维护,组织公益力量承担文化空间导览、整理捐赠图书、解说艺术展览、引导使用电子图书阅读机等日常文化公益服务,与一些社会公益团体合作,策划组织环保宣传、亲子绘本阅读文艺活动,引导家长、孩子组成兴趣小组、学习小组甚至是业余小文化社团。整个运营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承担公益文化服务、热衷奉献的理念。

2、以“读书漂流”阅读活动传递“互助友好”的公益导向

“图书漂流”公益阅读活动是长安榕树下的主题活动之一,具体形式是主办方先利用官方的宣传渠道,在报纸、电视、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公益捐书宣传,号召社会公益团体、个人向文化空间捐赠捐闲置书籍,交由设立在文化空间的捐书处,让前来文化空间的市民朋友免费阅读。捐赠图书由志愿者整理上架,每个榕树下文化空间全天开放,长安市民可以在舒适雅致的环境中,自由选取书刊阅读。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可以自由淘换带走继续阅读。长安广场的榕树下文化空间营运后的几个月中,就接到社会捐赠的图书一千多本,使得每个文化空间都有较为丰富的图书和杂志;书籍已分为地方文献、摄影艺术、文化刊物、以及综合类四类图书,给大家营造一种互助友好的公益阅读氛围。

nlc202309082258

3、以免费海量的电子阅读传递“共同分享”的互联网公益时尚

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使用,大众的阅读习惯已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手机进行阅读,在每个榕树下文化空间里配置免费的wifi和电子阅读机器,其中具有“超星数字图书馆”海量的电子图书资源,只需扫描相应图书的二维码,便可免费下载书籍到手机上进行阅读。在电子阅读推广方面,文化空间设立简单易懂的使用说明宣传板,并由文化志愿者解说电子图书的下载、阅读使用的方法,让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都能感受到互联网共同分享的公益理念。

4、以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传递“和睦友爱”的公益能量

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除了进行静态化的公益阅读活动外,也开展活泼动态化的亲子公益活动,与民间公益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公益摄影宣传、倡导家庭和睦友爱的氛围。文化空间管理团队与东莞萤火虫小书房合作,依托“小书房儿童文学网”(www.dreamkidland.cn)的资源定期开展公益亲子阅读活动,以儿童绘本和儿童文学作品为载体,展开立体公益阅读活动,举办亲子绘本主题故事会、成长陪伴沙龙、亲子绘本剧、手工绘本DIY等活动,各个家庭分享亲子绘本阅读经验,向长安市民传递家庭快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用以增进家庭幸福及邻里关系和睦。榕树下文化空间通过类似的活动,以轻松活泼的方式让家长和小朋友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公益活动,举办的公益活动选取百姓生活中真、善、美的内容为主题,呼唤社会真情,展现互助关爱感受“和睦友爱”公益理念。

5、以身体力行的环保宣传活动传递“爱护环境”的公益理念

当今珠三角制造业推动经济的巨大发展的同时,在生态环境上却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的公益意识,在时下有着较为重大的现实意义。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与东莞慈济慈善基金会、长青公益服务队等社会公益团体,开展深度的互动合作向公众推广环保公益理念,精心策划对市民较有吸引力的公益环保宣传活动,每个月定期开展一次公益环保宣传,内容包括:环保手语歌培训、环保主题舞蹈表演、分享公益环保视频感想、倡导垃圾分类、公共场地清理垃圾、家庭环保酵素制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向市民朋友介绍实用于社区、家庭环境保护的内容,形成一种贴近日常生活的公共环保理念传递方式。同时,文化空间依托长安影像中心高端的摄影图片资源,定期举办人文风光摄影展览,让观众领阅自然环境的美好、加深公众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社会公益团体可以视为“舆论领袖”,发挥着良好的人际传播的功能。正是这些“舆论领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值得去珍惜、去追求。

结语

在长安以榕树下文化空间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公益团体的带动下,开展凝聚、传播和实践公益正能量的活动,实现了公益理念由单纯的理念到具体行为的转型。综上所述,公益理念的传播有赖良好的传播平台和传播途径,以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媒介传播公益,在传播内容上更为丰富、形式上更为生动、效果上更为显著,产生出两者相得益彰的社会文化效益。

参考文献:

〔1〕戴衍.长安实践与思考—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M].南方日报出版社,2015(1):P127。

作者简介:周峰(1981--),男,硕士,现任职东莞市长安镇宣传文体局。

篇9: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重视和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 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人文精神支持力量, 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不可忽视的动力源泉。如果把人类的文化活动比喻成一个金字塔, 文化权利是底座, 文化成果是塔身, 文化创意是塔尖。这个底座越宽厚, 塔身就越丰满, 塔尖就高耸入云。[1]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有效配置公共文化资源, 组织并向公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 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2]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和成果只有实现了普遍均等性和普惠性, 才能使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具有普遍的人文价值。推动以社区文化为代表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 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社区是指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在一定的区域内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 社区的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就是“大社会”的缩影。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轨迹, 从而孕育了自身特有的社区文化, 它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刘延东)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基础支撑。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 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 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面貌,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文化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元素,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担负着价值体系重构、提高居民素养、稳定变迁秩序、增强归属认同的重要历史使命。社区文化发展得好, 城市基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越牢固, 在传播知识与文明的同时塑造公民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价值观, 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撑。

第一, 缓解城市二元结构的文化冲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城乡文化在冲突中尝试性融合, 加之城市原有经济差别带来的文化异化, 城市二元结构在文化上矛盾突显。这些不利于社区居民凝聚力的增强, 弱化了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和进步, 构建和谐文明的城市, 就必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和支持社区文化活动的同时, 增进彼此精神和情感交流, 社区文化要倡导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引导居民消除隔阂, 增强社区凝聚力。

第二, 提升城市文化氛围,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社会形态和城市居民的素质。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才会让整座城市良性运行, 增强自适应性。社区是城市的基层组织, 社区的文化建设状况是一座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缩影, 城市文化特色与独特文化氛围的呈现, 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社区文化建设集中体现着整个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综合实力, 对于树立城市文化品牌, 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内在动力。

第三,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居民的道德修养, 维护社区的稳定和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引领, 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以导向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鲜明的价值取向。社区文化的基层性、公益性、丰富性、特色性、参与性、服务性集中体现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所蕴含的基本价值, 成为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社区中的反映, 是地域性的群众文化。社区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评价和感情色彩, 它已经产生并被社区居民认同, 并对社区内的居民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这种规范作用是法律约束所难以达到和不可替代的。”[3]可见, 社区文化虽不具备法律的效力但是却具有文化认同上的道德约束力。社区文化通过充实居民的文化生活、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和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精神文化保障, 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了贡献。

二、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009年开始, 中央财政设立“城市社区文化中心 (文化活动室) 设备购置”专项资金, 用于全国城市街道文化站 (社区文化中心) 和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截至到2011年, 累计投入5.7亿元, 补助1276个社区文化中心 (街道文化站) 和727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从总体上说, 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 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得到重视, 社区文化建设在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投入。但不难看到, 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在健全机制、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区域特色、供需契合等诸多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 社区居民文化认同意识薄弱。社区认同意识, 是指社区内所聚集居民的归属意识。指“社区的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 这种社区认同意识是凝聚社区居民人心的基础性前提”。[4]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缺失是导致社区认同意识弱化的主体原因, 目前社区居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疏远感普遍存在, 难以通过彼此的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社区文化活动难以得到积极的响应, 社区文化建设难以得到良性的发展, 文化建设社会效益不高。

第二, 城市二元结构形成的文化冲突是社区文化建设一大症结。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与原住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别化, 原住居民不同阶层的公共服务差别待遇, 在社区文化上也形成了明显的冲突, 致使不同的居民群体在文化价值认同, 以及文化参与意识上出现了矛盾。来自家庭、工作环境、大众媒体、联系群体等诸多因素使居民形成了不同文化价值观, 不同文化价值观影响着社区个体居民对社区文化的态度与认识, 从主观上弱化了社区文化的影响力。

第三, 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 自管自理能力差。我国目前的社区文化建设正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 在建设思路上行政化色彩浓重, 社区自治的实现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城市制度设计与城市规划中, 很少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 部门职责分工不清, 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专业性的指导。虽然有的地方政府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加强了对社区文化的重视, 但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化的方式逐级分配建设任务, 从发展思路、建设步骤到内容形式, 都唯行政命令是从, 这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社区居民的实际文化需求, 导致群众自觉参与意识薄弱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这种被动性的文化参与使社区的文化活动由于主体缺失而流于形式。

第四, 社区资源配置不均衡, 资源利用率低, 共享机制不完善。社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了社区文化建设投入的不平衡, 有的社区文化资源闲置, 而有的社区文化资源不足甚至没有, 资源丰富的社区与资源贫乏的社区之间也没有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在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 即对有形资源重视多, 对无形资产利用少;对现有资源使用多, 对潜在资源挖掘少;对自家资源管的多, 对盘活资源协商少。[5]社区文化建设的行政化、权力分配的条块分割、社区文化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不同, 以及资源占有者的自我保护行为都限制了社区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另外, 社区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上, 重设施建设, 轻利用效率, 抓物质环境的改造, 轻人文环境的营造, 重形式主义, 轻长效发展, 是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发展后劲儿, 没有真正发挥社区文化的作用。

第五, 社区文化建设内容趋同, 形式单一。社会的发展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城市发展模式趋同, 使社区文化建设也走向了复制模式。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往往一个社区成功践行, 千万个社区效仿, 尽管城市的相互融合性增强, 但许多城市社区还是有自己的形成历史, 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 社区地域上的差距、风俗习惯的不同等都是社区文化差异的形成因素, 我们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规划上一味地照搬照抄, 只能使社区文化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同时, 也违背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政府付出的建设成本一旦失去社区居民的认同, 就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六, 社区文化建设主体构成上结构失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 积极参与和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构成一般是老年人、儿童, 以及以失业人员、贫困人群为代表的一些弱势群体, 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自娱自乐的色彩。简单文化娱乐活动较多, 文体竞技类活动较少, 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很少甚至没有。广大的青壮年一般都游离于社区文化活动之外, 通过现代化的交流与活动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代文化圈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社区文化建设缺少规划设计, 组织力度不足, 从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社区专业化人才缺少, 对一批业务强、素质高的文化人才缺乏有效的整合, 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果与服务难以实现供需契合;三是社区文化投入的不足, 使社区文化设施落后, 居民自筹资金的方式使社区文化活动难以推陈出新, 提高档次, 形成规模;再者, 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趋同和形式单一, 不符合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影响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社区文化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是城市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从基础上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高低, 也是衡量国家整体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和民族素养的标志,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 树立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 强化社区归属感。社区居民是社区的构成主体, 要以社区文化活动为纽带, 通过号召和鼓励居民组织参加来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首先, 要加大社区的文化宣传力度, 利用节假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有意识的积极引导居民加入到活动中来, 注重开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 推出典型, 促进各种团体之间的交流, 让居民切身感受到自己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者;再者, 建立社区弱势群体文化权益保障机制, 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困难家庭、农业转移人员等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其提供免费或低偿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使其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和谐, 还可以通过义工的形式积极鼓励其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

第二, 淡化行政, 提高自治。提高社区自管自治的能力, 可以有效避免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化、走过场、效果差的状况。其一, 要明确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 社区文化活动的决策、组织和领导居民都应该积极参与, 让社区文化整整体现本社区的特色, 符合本社区的文化需求;其二, 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者的社区居委会要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 让居民的文化诉求得以充分的表达, 根据居民的具体需求, 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并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站等公共文化空间开展知识宣传、文化展览等活动。其三, 淡化行政, 不是不要行政, 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 要做好“掌舵者”, 在社区文化资源调配、文化建设方向上掌好舵, 而不是单纯分派行政任务。

第三, 开放社区文化, 建立文化资源共享机制。文化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社区文化建设也要走出封闭的路子, 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由于城市社区的历史形成以及地域上的差别, 有的社区文化资源充足, 例如体育场、学校、文化馆、图书馆, 以及其他文化企业单位分布相对丰富的社区, 许多文化资源甚至经常出现周期性闲置, 而有的社区文化资源相对较少甚至贫乏, 因此, 优化配置城市社区文化资源, 就要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 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资金投入, 通过市场化的运作, 将社区企业资源通过低偿或无偿服务, 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政府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文化活动的持续发展上, 以及日常维护方面要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 确保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发展。

第四, 注重特色, 多元供给, 实现供需契合。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和单位对社区文化在监督管理与业务指导上存在不足, 经营性文化活动和政府分派活动较多, 文化活动的形式化使活动质量不高, 居民参与热情不高。另一方面, 社区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偏低, 缺乏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 也是造成社区文化单一的原因。社区文化建设的标准与制度缺失也是造成社区文化建设特色不足, 供需错位的原因。因此, 要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多元化、特色化, 就必须在政策上鼓励社区的文化创新, 在资金上支持社区的文化创新, 给予社区自治自管权, 充分调动社区企业、学校、文化单位、家庭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开展形式多样, 有质有量的文化活动, 健全居民的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和反馈机制, 通过菜单化的管理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最重要的是要健全社区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 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结构、人员编制、经费使用、设施管理等给予明确的规定, 对文化活动的考核标准、管理权力、责任范围等列出详细的条文, 社区文化建设只有在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下, 才能适应市场, 持续发展。

第五, 重视人才培养, 培育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社区文化建设需要专门的、稳定的人才队伍来管理和经营, 所以要逐步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通过培训、竞聘、选举等方式吸引优秀的文化人才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之中来;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发现人才, 充分发挥社区内文化工作者的作用, 使社区文化建设提高档次, 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 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础, 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体现着城市文化建设的综合水平, 是社区稳定, 城市和谐发展的基石。重视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扎实推进城市基础公共文化服务, 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社区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花建.公民文化权利——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J].探索与争鸣, 2007, (3) .

[2]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6.53.

[3]阎志民主编:《跨世纪治国方略》[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252.

[4]潘永康等.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J].社会学研究, 1996, (3) .

上一篇:2023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2.4 常见动物第二课时《脊椎动物》教案 浙教版下一篇:公司向个人购买二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