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专家指导:升学择校的三大误区及择校必知的6个要点

2024-05-18

小升初专家指导:升学择校的三大误区及择校必知的6个要点(精选2篇)

篇1:小升初专家指导:升学择校的三大误区及择校必知的6个要点

今年的小升初都有哪些信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升初信息,欢迎参考阅读!

专家指导:升学择校的三大误区

民校考试同天举行,选择余地减少;二三梯队“爆冷”,录取分数提高;考试出现奥数题,难度加大……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广州小升初民校考试,5万小学结业生“争抢”3500个优质学位,其竞争激烈程度远远超过高考,让家长疾呼“上榜难”。

明年参加考试的人数会增还是减?怎样应对与小学常规考试截然差别的选拔性考试?

择校不克不及只看中考“喜报”

本年单考民校与“大小联考”同日进行,让学生赶考的压力小了,但是录取的机会也少了,博弈的风险增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学校成了大多数家长关心的问题。对此,省实天河附中校长肖良明表现,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水平、校风校纪等多方面去了解一个学校。

“课程设置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开设考试科目的课程,甚至增加课时,而没有考试的科目则压缩课时或者干脆是不开。这样单调的设置,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也倒霉于学生全面发展。”肖良明说。

而对于各个学校在中高考之际公布的“喜报”成绩,肖良明建议可以综合几个学校的成绩一起看,因为每个学校在公布这些数据时侧重点是纷歧样的,综合起来可以让家长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一个学校,而且也可以留意学校区统考的成绩。

升学学习实力才是包管

归纳起来,小升初大概有以下几种途径:公办学校的电脑派位、对口直升、保举生、特长生等;而民办学校则主要是通过择优录取的选拔性考试来组织招生。面对一年一变、花样繁多的升学途径,学生怎样才能选择一条适合本身的道路呢?

“提升本身的学习实力,这是最重要的。”冼德载建议道。他说,小升初的基本升学途径大体是稳定的,按政策主导的升学和参与民校的选拔考试。但是,不管是电脑派位,还是参加民校的考试,抑或是通过保举生这样的途径,学业水平都是最重要的。“电脑派位虽然是随机的,但有一些规律可循。一般而言,学校年级排名靠前的优秀学生会进入第一批电脑派位,保举到区内的省一级学校;而参与民校考试,或者是通过保举生的途径,都需要好的学习成绩作包管。”

试题大部分是基础题

本年频频爆出的小升初难题,让学生家长难免增加了一丝担忧,“考卷越来越难,孩子是不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霸占奥数难题?”冼德载指出,虽然考试题中会出现难题,甚至偏题、怪题,但这在考卷中只占小部分,大部分仍然是基础题。所以,学生不该该把大量的功夫花在解决难题上,而应该通过基础题的训练培养解题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学生在考试时,由于粗心等原因,把一二十分原本会做的基础题给做错了,这是很可惜的。实际上,只要基础题不失分就是高分,所以说,基础题是很重要的。”冼德载说道。

有家长问:参加小升初考试要去读“奥数”吗?对此,冼德载指出,奥数和普通的学习实际上是思维模式上的差异,这两者之间是完全纷歧样的。“奥数是一项‘贵族运动’,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得了的”,他表现,对于小升初考试来说,把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学好,在此基础上熬炼思维是最重要的。

小升初“择校”3误区

误区一:民校比公校“强”

民办学校的办学机制较为灵活,办事意识、办事水平较强,民办学校的学生都是通过考试选拔,生源质量有必然包管,这也是其升学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信息获取、师资力量、教学办理等,公办学校都相对成熟,所以从总体来看,公办学校的教学水平要高于民办学校。

误区二:学校优劣看中考平均分

平均分背后有很多影响因素。好比说有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较为功利,只开设中考考试科目,而对于像历史、地理这样能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其综合本质的科目则压缩课时甚至不开设。这样的教学,对处于正在长知识、需要全面发展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没有好处的。

误区三:必然要奔着名校去考试

每个学生都有本身的实际水平,如果没有达到名校的尺度,而背注一掷地去报考名校,成功的概率较低。所以,正确选择合适的学校才是理智的想法,不是选最好的,而是选最合适的。

专家指导:择校家长需知六要点

第一、小升初家长帮着孩子尽早确定保底校,有了保底校,便可安心无顾地追求更牛学校。

第二、详细参考目标校去年的招生政策,并正确解读目标校所在区县的小升初政策。

第三、从现在起时刻了解各个目标校的动态,多最好连结与目标校招生办公室交流沟通,多登陆这些中学网站,多打电话问问。

第四、小升初家长要淡定,要有本身独立判断。不要被论坛上XX被录取了而担忧,XX某校又点招了一批而忧心忡忡,要坚定不移为本身孩子提前定好的目标而努力。

第五、积极争取各个学校和培训机构的“重要”考试机会。这些考试可以通过培训班保举、本身报名等各种渠道来争取。按照往年经验,本身报名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成功机会不大,因为各学校往往把考试名额分配给有合作关系的辅导班。

第六、千万不要放弃英语的学习。小升初纷歧定考英语,但进入中学后,能不克不及成为班上的优等生,英语是关键所在,因为考入同一所中学的孩子在语文、数学上的不同不大。而英语则完全差别,由于各个区县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差异大,小学阶段家长的重视程度纷歧,学生水平不同非常明显,长远考虑不该该在小升初阶段放弃英语学习。

篇2:小升初专家指导:升学择校的三大误区及择校必知的6个要点

名校在小升初时要看的主要是小学4-6年级的表现,几乎所有名校都需要学生提供小学时的成长手册。成功与名校签约的学生大多在小学阶段拥有三好生、班干部等称号。含金量最重的就是区三好生、区优秀少先队员等“官方评价”。对于学校三好,名校也是看的,不过要求可不低,最好是3-5年级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

由于小学荣誉能在升学中起到作用,家长对此的态度可谓十分计较,有时候学校为了摆平各方关系,只能采取轮流坐庄的方式。另外一点很重要,就是语数外学科成绩。从三年级开始,打算选择名校的家长就该抓一抓了,因为现实很残酷,不少名校开出的门槛都是语数外全优,所以升学问题上,有时候一点闪失都可能成为今后择校报名时的“硬伤”。

关键词2学科竞赛

小升初升学的现状是名校之于学生仍是粥少僧多,那么对于那么多想上名校的学生来说,总有个淘汰。名校不看竞赛看什么?对于众多名校来说,不以竞赛为依据,不代表就不看竞赛。这里分为两种竞赛,一种是被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认可的,即“官方竞赛”,其含金量自然很高。另一种是虽遭口诛笔伐,但仍大有市场的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奥数、奥语、计算机等考试。在小升初推荐材料上,附上厚厚的学科竞赛奖状,最受名校青睐。

关键词3应试能力

目前,举办“小升初考试”的民办培训机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际由知名中学主办的民办培训机构,另一类是真正的民办培训教育机构。在这两类培训机构中,最受追捧的是知名中学主办的培训机构,因为它在事实上具有为名校选拔优等生为其提供优质生源的功能。所以为给孩子赢得更大的升重点几率,不少家长纷纷“占坑”――即参加培训班的小五班,将成绩提供给相对应的重点中学作为参考。所以,想择校的学生还是要有针对性地训练,数学、英语往往是测试重点。

关键词4招生信息

“优秀的孩子+勤奋的家长=小升初成功”,上,一位家长对升学历程的总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对于没有硬性考试的小升初,家长所做的功课至关重要。“我怎么才能让那些好学校知道我孩子的情况呢?”家长需要勤跑腿、勤打听,及时获取学校的招生信息,有效向学校推荐自己的孩子,是择校家长面临的关键任务。

上一篇:年终总结 主管下一篇:关于党员干部个人廉洁自律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