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考试难吗

2024-05-05

小升初择校考试难吗(精选8篇)

篇1:小升初择校考试难吗

小升初择校考试主要考什么

初衷无疑对今后用人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普遍认为,择校就是择人生。进入一所好的初中,是将来进入重点高校乃至重点大学的敲门砖。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升初择校考试主要考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首先比试的是知识面。

知识面是否开阔,这就是基本功,需要博闻强记,需要日积月累。

重点学校很重视培养学生素质的学校,所以对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考察,以及对学生发展性的考察是非常重视的。知识的涵盖面宽,贴近生活,与时俱进,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平日扎实的基本功和广博的阅读积累;更注重考察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借鉴了中考题型,运用中学评判标准,看学生能不能由小学轻松过渡到初中。

2、考外校比的是速度。

速度怎么快的?基本功扎实了,拿到题目能准确判断,马上下叉,不犹豫,不彷徨,速度就快;举棋不定者肯定基本功不扎实,最终题没有做完是小事,考后一看后面的`题目都会,就是没有时间做,让人遗憾!

3、考外校比的更是变通能力。

我最爱一个哲学观点——“舍得”,只有会“舍”自己很难得到的,才会“得”到自己可以得到的。这就间接考察了学生的变通能力,这既是综合能力的考察,也是基本功的考察。

篇2:小升初择校考试难吗

小升初与奥数

在各重点中学小升初的选拔考试中,奥数向来是所占比重最大的学科。部分名校只考察奥数成绩。RH学校每年组织的入学考试中,奥数成绩占到了加权总数的70%,超过语文和英语的总和。于是,在6年级来临时,如何做好小升初奥数的复习备考,是能否在小升初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在完成了3-6年级的系统课程学习后,学生们对小学奥数所涉及的专题——计算、应用题、几何、计数、数论、组合、数字迷、逻辑已经有了循序渐进的认识。但是这些只是前后分散在3个年级的12个学期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没有对于知识的纵向梳理,既不能将前后所学的东西有一个系统的归纳和认识。

以应用题当中的行程问题为例,这是小升初考察中最重要的应用题类型。从3年级的行程问题基础,到4年级的相遇追及、折返问题、反复相遇、火车过桥,再倒5年级的流水行船、变速问题、钟表问题、路线规划,在行程问题上前后学过了11讲内容。但在系统学习阶段,这11讲内容是散落在7个学期当中分别进行学习的,跨度超过2年。而当小升初复习开始时,同学们需要系统地将这些知识串在一起,才能对行程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融会贯通的把握。

小升初与英语

众所周知,小升初考试是中学为选拔真正的实力派而举行的入学考试。小学英语培训在经过几年前的疯狂后,已经逐渐沉淀,变成一门最客观、最应该去学习的科目。作为小升初考试中的重要科目,备战重点中学的英语考试成为每个小升初学生的重要任务。

目前的小升初英语考试分为标准化考试和非标准化考试。其中,标准化考试的试卷为百分制,覆盖听力、语音、词汇、单项选择、补全对话、看图表达、阅读理解等,重视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这种考试形式的学校很普遍;非标准化考试内容少而精,分值不定。考试内容与社会和生活联系紧密,注重自然的读说,听说等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有的甚至还考察英语的奥数题,题型多样,包含多学科的知识。其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都可以在新概念英语和剑桥中学英语中找到答案。也有部分学校采取口语面试的形式,考查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随机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升初与语文

重点中学小升初考试中,语文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很多重点中学,都把语文作为小升初选拔学生的重要指标之一。

小升初语文考查的内容与小学课内所学习知识完全不同,主要分为四大块:基础知识10%、文学常识35%、阅读理解35%、作文表达20%。

基础知识与小学语文课内所学知识基本一致,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文学常识以诗词和名著为主,也涉及一些成语典故、历史故事;阅读理解是小升初语文考查的重中之重,题型与中考接近;作文表达因为考试时间的限制,更多倾向于对学校语言概括和组织能力的考查,小作文的考查模式较多。

夏川老师:很多小升初家长的择校观点是宁选二类校实验班,不选一类校普通班。因此,分班考试的重要性不亚于入学考试。而且大多数有实验班的学校都是3年实验班一直分到底,期间仅作极小微调,所以分班考试是一劳永逸的事。分班考试一般在每年的7、8月份进行。数学英语都会考。以下是我就近年的小升初考试和重点中学分班考试给出的一些建议:

一、英语难度加大

分班考试的目的就是学校从已经进入本校的生源中再次筛选出优秀的学生进入实验班或竞赛班,为了出成绩。如果难度和升学考试一样,就无法筛选出更优秀的学生进入实验班,所以,分班考试难度要比升学考试还难!如果把分班考试的英语试卷拿来和中考的试卷做一下对比,您会发现,难度基本一样。

二、英语比重变大

升学考试中奥数是最重要的,因为绝大部分学校还是要先看奥数然后才看英语成绩。但是,到了分班考试就不一样了,数学,英语,甚至语文的比重会比较均衡。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中考是语数外三门都考,而且分数一样,均为120分!英语和数学分数一样,英语的比重当然要变大了!所以,如果家长还是像准备小升初一样,注重奥数,忽略英语,分班考试就会失利,一失利就无法进入实验班了。

三、英语学习要打出提前量

篇3:北京四大措施控制“小升初”择校

今年的小升初政策将有四个变化。第一是明确提出坚决治理各种培训班。义务教育法要求, 初中入学要“免试就近”, 但一些学校仍通过培训的方式选拔学生, 即“占坑班”。今年, 北京市教委明确提出清理要求, 目前公办校已经全部进行了清理, 民办校类似的班如果和升学挂钩也将清理。

第二是今年继续加大电脑派位力度。所有学校都要参与电脑派位, 以前一些优质学校不接收电脑派位的学生, 今年这样的情况不能出现。

三是增加工作透明度, 小升初名单要公示, 拿出来“晒一晒”。

四是加强电子学籍管理。往年“小升初”, 一些学生参加第一次电脑派位后, 家长和学生对学校不满意, 便想办法选拔另外一所学校。今年, 市教委将加强电子学籍管理, 一旦派位, 学籍不能轻易迁移, 从而控制学生的“二次流动”。

篇4:小升初择校:老问题新趋势

择校呈现三大趋势

某大城市有关部门在本市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5所中学(分别是重点中学、一般完中、纯初中校、私立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家长中随机抽取407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68份,其中择校生家长的问卷242份。这表明择校比例已达66%。

调查表明,择校生家长的学历层次、自身素质及修养相对高,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

择校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特长生、共建、子弟、实验班、住宿生、引进人才的子女和社会捐资等。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由于小升初招生制度中存在派位前的先期定位,家长择校的途径多、范围广、余地宽;第二,家长非常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从而为部分学校招收特长生、实验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第三,初中义务教育促使共建单位产生;第四,社会捐资比例高达38.50%,充分说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高度重视,经济能力尚可的家长在望子成龙心理的驱使下,为使孩子上好学校,捐巨资也在所不惜。另外,家长的从众心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择校地区差异明显,城区学校择校生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学校。城区择校的比例为50.52%,农村择校的比例为12.05%。地区城市化程度越高,择校生比例就越高。许多农村的家长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打破了地域与学区的限制,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就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区学校择校生的比例。

择校品牌化,教育品牌与学生择校两者间的关系日趋紧密。多年的教育改革,塑造了一批具有优质教育品牌的学校和特色学校。家长在择校时“首先考虑品牌学校”的比例为46.59%,而考虑一般初中学校的比例仅为8%。教育品牌吸引力不断增强,品牌效益日益凸现。

现在学生择校的方向非常明确,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就近、交通方便、有熟人照应”等标准,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孩子进哪个校门不仅决定着孩子的前途,而且关系着家庭的声誉,给孩子挑选一所好学校,就等于为他们预备了美好前程。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声誉、较高办学品位和教育质量的“优质学校”。

调查表明,赞同学生择校的家长占52.79%。其深层次的原因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阶层收入的差距、就业竞争的激烈化、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有关。家长在普遍认同学生择校的同时,也对择校的“高额收费”“权力择校”“关系择校”等不良现象十分不满。

安宁的女儿今年夏天小学毕业,为了能够让宝贝女儿升入一个好中学,他从去年秋季开始便一直在忙碌。一开始是打听全市各主要中学的特点和长处,筛选出与女儿的特长和志向比较吻合的几家;随后是托人找关系,希望早早地与这些学校挂上钩;今年四月份,就开始带着女儿转战各个学校的招生面试。

好在女儿很争气,面试过后,她报名的几所学校都答应收她。

英涛的女儿前两年也经历了类似的一次升学折腾。他认为,取消小升初考试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初衷当然是好的,可达到了什么效果呢?第一,把高校招生中那种复杂的竞争模式提前引入小升初阶段;第二,取消招生考试,只是取消了“全市统一”的考试而已,实际上,只要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不解决,择校现象就必然存在,改头换面的考试仍然存在,而且更复杂、更烦琐。

“特长”成为择校的“敲门砖”

一位家长专门在网站上开设博客强烈呼吁“恢复‘小升初考试制度”,她在博客中称,她家的小孩现在上小学三年级,班上同学的家长从三年级开始,就安排孩子周末上奥数、英语、写作、舞蹈等课外班,最终的目的是获取相应的证书,而这些证书是报考一些优质初中的必要条件。

这位家长所在公司的几个同事也在为孩子“小升初”而烦恼,有的为了上述证书已经陪孩子坚持了四五年的课外学习,每个周六、周日都奔波辗转于各个培训学校之间。为了确保自己设定的目标不落空,家长必须为孩子选择多个学校,参加不同学校的考试和面试,面对多种要求和标准,家长不知所措,孩子苦不堪言。

清晨6点40分,11岁的男孩孙宁就要起床了。10分钟之内完成洗脸刷牙、换衣服和吃早饭,然后坐公交车去学校。在这个大城市,他是众多小学五年级学生中的一个。孙宁说,在学校比较轻松,但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在课余时间等着他们,一直要忙到深夜。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两年了。两年来,他都是上完学就继续去上培训班。

孙宁的父亲每天跟小升初的家长在网上交流经验。面对孩子的辛苦,他除了心疼,就是无奈。

然而,要得到一张进入重点中学的通行证,光有孩子的这些劳累还远远不够。另外一位学生家长王女士刚刚把户口从S区转到了教育资源更好的C城区,为的是能够通过就近入学政策,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王女士的一位朋友更是为此不惜暂时离婚。

王女士说,如果孩子的户口在她这边,孩子将来就读的学校可能稍微好一些,如果户口在孩子的父亲那边,将来就读的学校就相对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她便和丈夫办了离婚手续,这样一来,孩子就顺理成章地进了理想的学校。听了此事后,人们都觉得挺不是滋味。

如果仅仅通过自身想办法就能进入重点中学,情况也许会简单很多。事实上很多家长发现,按规定进行的统一派位分配之前,各种特长生、推优生、共建生之类已经让很多重点中学的名额接近满员。有人竟给出了另一条路: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班考试,挤进名校。即便需要交上几万元不等的培训费,有些家长依然在所不惜。

就这样,为了上更好的中学,有更好的未来,孩子失去了原本应该轻松快乐的童年,家长花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而获得实实在在利益的是各种名目的培训机构和中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内,在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这种现象还在继续。

“小升初”的公平被“特长生”之类搅乱,或许是当初政策制订者始料未及的。长沙市出台的招生政策,在明确规定公办民办学校一律微机派位之后,未能免俗地留下了一个“制度后门”,即给予一些特色学校在微机派位前提前招生录取的权力。问题在于,一些未被政策授权的学校也在“提前招生”,而有着提前招生权的学校更是大打“特长生”擦边球,以致有的学校出现了16个班仅有两个班的学生是微机派位的现象,更有一些培训机构借着“提前招生”“特长生”的幌子大敛其财。

公平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价值核心,亦是微机派位所要达到的目标。但是当“特长生”成为小升初制度的漏洞,微机派位制度就难免形同虚设。那么在这其中,到底谁是过错一方呢?家长们积极参与“提前招生”的心情不难理解,他们只是“受害者”;一些学校违规组织考试,发放预录承诺书,但也常常是满腹牢骚;至于教育主管部门,大抵也是有话要说。当然这种追问的主要目的不是追责,而是在现实的“小升初”乱象之下,必须思考一个如何堵住“特长生”漏洞的问题。

应当看到,各校的教育资源不可能天然均衡,又有哪个家长不想让孩子上一个听起来名声更大的学校?所以面对“特长生”预留下的制度后门,要想不让家长们削尖脑袋往里钻,要想不被方方面面的关系所利用,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小升初”乱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特长生”政策如何调整,才能使其不违背起码的教育公平,这是对管理智慧的考验。

所谓“学区房”应运而生

据央视《经济半小时》调查,2009年,北京的学区房竟然每个月上涨1500元左右平方米。而这种现象并非北京市所独有,在许多大城市,目前的学区房价格是十年前的三倍多。

学区房这一概念,早在多年前就存在。所谓学区房,就是办学质量高的重点、名牌小学对口入学区域内的房产。由于户籍在这一区域内的孩子可以就近免试进入好的学校,因此它成为一些家庭置换或者新购住房的首选。在家长们看来,“进不了好小学,就进不了好中学;进不了好中学,就进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好大学,孩子这辈子就完了。”

在北京,一座“爷爷辈”的老楼满身斑驳,没有物业,没有暖气,管道老化,死气沉沉,却可以卖到每平方米1.8万元,只因为它是好学校的学区房。

在商言商,房地产商、房屋中介公司于是大打“学区牌”,推高学区房价,却依然有众多家庭争购,可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近年来,舆论一直呼吁家长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择校,主张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综合分析自己的工作因素和孩子的求学因素,再决定是否购买学区房,不要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就花大笔资金购买学区房,甚至宁愿住得差一些、自己上班远一些。但是,一心想为孩子找一个更好的学校的家庭,却很难听得进这种意见。

有一位先生,今年孩子刚两岁,他就已经在四处看房,打探各区的小学入学政策,准备挑选一处学区房。他的理由是:“现在求人办事难,以后什么形势更难说,不如早买一套好学校的学区房,到时候不必托关系,也能就近入学。孩子上学是大事,未雨绸缪,越早越好。”

家长的这种选择,其实可以理解。一方面,购买学区房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才环境,这是所有父母都期望的,有人甚至将这种行为与“孟母三迁”相提并论。另一方面,购买学区房也不失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家长们看来,只要重点小学、名牌小学不搬走,就近入学的政策不调整,那么,学区房的升值空间将十分巨大,在孩子小学毕业之后,完全可以把升值多倍的房子再卖出去。也就是说,买学区房,成了教育和房产双投资。

受如此理念影响,学区房热潮实难消退。而所谓双投资理念,实际上成为更多老百姓的双重负担:购房负担——正好在学区内工作的人,完全有可能因房价过高而只能异地购房,甚至买不起房;教育负担——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只能任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不公平的教育环境里,而勉强加入购买学区房队伍的家庭则可能背负沉重的经济压力。

要让家长回归理性、学区房热潮消退,减轻更多家庭的双重负担,关键还在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之所以存在学区房的现象,主要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中小学办学质量存在严重差异,政府出台的严禁择校、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政策,在中小学办学质量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面前失效,导致各种择校行为屡禁不止。有权的家庭可通过权力走通择校之路,有经济实力的家庭举家搬迁到学区之内更是合情合理合法之举。政府总不至于出台禁令,不准家庭在城市内迁移,或规定迁移之后户籍满若干年才可在当地入学吧?

趋利避害寻求对策

择校现象自诞生之日起,教育理论界就众说纷纭,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择校有弊论”“择校合理论”“择校利大于弊论”“暂不争论论”等。

其“利”主要是:满足了部分家长的择校愿望,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了在优质学校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开发了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了对教育高质量的要求与教育经费紧张的矛盾,尤其是一部分较好的学校获得了优秀生源和不少财源,生存和发展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有助于缓解教育经费危机,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学校知名度。

其“弊”主要是:加剧了教育财源、生源等资源的分布不均状况。一些学校坐地生财,财源滚滚;另一些学校则教育经费严重短缺,难以为继。前者生源严重超编,人满为患;后者则生源枯竭,门可罗雀。同时,加重了家长和学生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此外,择校的混乱状态可能造成“乱收费”,也容易滋生教育腐败,损害教育形象。

从教育视角看,择校现象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变式、延续。“应试”是学校为了升学淘汰学生、选拔学生,“择校”是学生为了升学淘汰学校、选择学校,二者异曲同工。

从社会层面看,择校现象是市场经济、竞争意识、权钱交易等社会现象在教育上的一种反映,择校中蕴藏着腐败、影响社会安定等消极因素。择校之所以发展快、“炒”得热,因为它有较深的思想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渊源:其一是教育本身因素,学校之间教育质量不平衡;其二是学生家长因素,学生家长愿意择校,谁不想让孩子读个好学校;其三是好校促进因素,好学校愿意让学生择校,那样既可以“创收”,又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择校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关键是如何引导。前不久,上海市家长代表、学校领导、教育部门有关人员坐在一起,共同探讨了多种解决择校问题的方略。

维持现状,适当规范。维持现状,即允许择校;适当规范,即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升初学生择校问题作出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有约束力的规定,使学生择校的混乱状态进入可控制的、有序的规范化状态。

学校配备,均衡规范。教育行政部门给各校提供充足的义务教育经费,学校规模无论大小,在校学生人数无论多少,学校都必须配置办学的必备条件和设施。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为不同学校配备同比例的优秀教师,以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教师和校长由政府机构进行轮换调整,保证各校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相对均衡。

取消择校,就近入学。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规定取消一切形式的择校,规定只能就近入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派位就学,从而达到“公办不择校,择校去民办;民办要规范,收费不过万”的目标。

篇5:小升初择校考试难吗

1.下面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贪婪lán悬涯峭壁厉精图治

B.惩罚chěng脍灸人口废寝忘食

C.嘹亮liáo锲而不舍姹紫嫣红

D.称职chèng再接再历力挽狂澜

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学校充满信心。

B.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C.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

D.秋天的济南是美丽的季节。

3.在下面的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真正的散文都饱含着诗意,犹如苹果饱含着汁液,汁液流淌,诗意芬芳。散文没有一点诗意,只能是粗劣地复制生活,缺乏灵动性,没有感召力。

A.如果就既也B.因为所以虽然但

C.即使也不但而且D.如果就因为所以

4.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关于语文的比喻句。(4分)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丰富多彩的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面折射人生的镜子; 我认为。

5.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诗句。(10分)

①,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②醉里吴音相媚好,?(辛弃疾《清平乐》)

③,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④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名著阅读(6分)

在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作者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

请根据插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是。

②下面各项中符合图中人物性格特点的选项是()(多项选择)(4分)

A. 多愁善感 B.精明能干 C.才华横溢D.体弱多病

E.狠毒泼辣 F.孤芳自赏 G.世故圆滑

7.文言文阅读。(4分)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①对成语“响遏行云”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秦青的歌声太悲壮了。

B.秦青的歌声由于声音很大,天空中的云都被振住了,不能流动了。

C.秦青的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②请从秦青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带给你的启示。(2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汤姆的午餐

①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学生顽劣异常。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她站在学生面前,说:“淘气包们,我知道,想让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不过,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们的创意写在黑板上。”

②学生们很兴奋,不一会儿,就在黑板上列出了10条班规。然后,露茜老师问:“若

违反这些班规该如何处治呢?”坐在最后一排的又高又壮的汤姆站起来说:“如果谁违反了班规,他就应该脱掉衣服,让您在他的后背上打10木板!”早已习惯了恶作剧的学生们自然是一呼百应。

③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一切都很平静。但是到了第四天中午,汤姆却在教室里暴怒了,因为他的午餐竟然被人偷吃了!此事涉嫌“偷窃”,露茜老师立刻就此事展开了调查。事情很快便水落石出:是小个子汤米偷吃了。汤米也承认确实是他拿走了汤姆的午餐。于是,露茜老师就问他:“你知道你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汤米眼含泪花,点了点头。

④汤米这几天穿的是一件厚厚的外衣,他向露茜老师乞求说:“我有错,我愿意接受惩罚,但是,请不要让我脱掉外套。”还没等露茜老师开口,汤姆就气势汹汹地命令道:“你必须脱掉你的外套!”没办法,小家伙开始动手解他身上穿的那件旧外套的扣子。当他脱下外套的时候,露茜老师看见他没有穿衬衫。更糟糕的是,她看见那件外套里面隐藏的竟然是一个极其虚弱和干瘦的躯体。露茜老师问汤米为什么不穿件衬衫。小个子汤米回答:“我爸爸死了,我们家非常穷。我只有一件衬衫,可妈妈今天把它洗了。”

⑤露茜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个脊骨和肋骨都从皮肤底下凸出来的后背,她实在不忍心将那根硬硬的木板打在这样一个后背上。但是,她知道她必须执行对他的惩罚,否则,孩子们今后将不会再去遵守那些班规。因此,她狠了狠心,扬起了手中的木板。

⑥就在这时,原本气急败坏的汤姆再次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问老师:“班规里有没有

说别人不能替犯错者挨打?”露茜老师想了一想,说:“没有。”

⑦汤姆说:“那好,我愿意替汤米接受惩罚。”说着,他脱掉了外衣,冲老师弯下腰来。⑧“你有没有搞错?他吃了你的午餐啊!”“嗯,我知道,可他实在太弱小了„„”大个子汤姆轻声说。

⑨露茜老师心里百味杂陈,但她还是打在了那个结实的后背上。一下,二下„„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尽管露茜老师竭力控制着自己打下去的力气,但打到第五下的时候,那根旧木板突然从中间断成两截。

⑩露茜老师再也忍不住了,把脸埋进她的手掌心里哭了。哭着哭着,她听到教室里一

阵骚乱,抬起头,她发现所有学生都在用手抹眼泪,而且她的面前竟然多了几个脱掉了上衣的后背!

11“你们都是好样的!”露茜老师显然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从今天这件事上我发现,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优秀的,我们的班级也很快会进入优秀之列!”全班同学都含着热泪鼓起掌来。

8.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30字左右)(4分)

9.阅读画线句子“露西老师心里百味杂陈”,结合上下文,揣摩露西老师此刻心里想到了什

么?(4分)

10.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小说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

11.写作。(30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目光,有的充满鼓励,有的饱含深情,有的意味深长。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的目光,即使只是在身后默默注视,也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请以“目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篇6:小升初择校

近两天,又看到了论坛里的混乱场面,觉得心情很是沉重,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未必科学,于是写下拙文一片,与朋友们共勉。

小升初过程中,大家需要坦然面对一些事情,比如说:是不是非外语不去?是不是一定要上某某学校的实验班?如果上不了某某中学是不是中考就很难考出好成绩?小升初这场仗没打好就到了世界末日?最终搞的家长们疲惫不堪,孩子们也跟着受累。今日又看到了一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明争暗斗,细细想来,大家有必要这样吗?参考了其他地区的现状,写下了下面的文字,毕竟是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见谅!如果能对大家有点帮助,那就是我莫大的幸福了。

小升初,要选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家长一般都有从众心理,别人选什么我们就选什么。上不了外语本校,我们就去枫杨,上不了枫杨,就去郑州中学,或是八中,省实验,东分等等。完全根据所谓的江湖排名,而不是根据实际需要,况且这些所谓的排名,也有家长盲目跟风和学校炒作的成分。我认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其选最有名的不如选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对于实力超群,竞争欲望强烈,想当中考状元、奥赛金牌的孩子来说你就让他上外语、省实验、郑中、八中,千万别耽误他;如果你想让孩子以后有机会上一流高中,然后考一所不错的大学,那你就选二类的公办学校,这样在分配生政策中就会很有优势,从而进入一中,外语或省实验等重点高中;如果你家孩子学习不大自觉,那你就选一所寄宿制的,管理严格的学校;如果你注重素质教育你就选素质教育抓的比较好的学校。反过来说,如果孩子自信心不强你千万别去外语,那样会害了他。除此以外,选择学校的因素还很多,比如租房等,总之,选择学校不要跟风,一定要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

小升初,家长要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孩子未必真在乎去了哪个学校,孩子在乎的原因是家长在乎,而家长在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面子。都是一个班的,一个培训学校的,家长凑一堆儿就得聊谁谁去了哪哪儿,人家去了外语、八中等名校,你就不敢说话了。如果你平时周边都是外语总校的学生的家长,即使你孩子去了东分、西分,你也是需要略带惭愧的,因为这在某些家长眼里是一种失败。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我们要抛开一些面子问题。其实八中,省实验,郑中等学校的中考成绩绝对不逊于外语的,因为外语的生源好是不争的事实,并不是谁630分以上的人最多,谁的教学质量就最好,要考虑成绩提升的幅度问题,那么家长眼中的好学校和差学校差别在哪里呢?在一定程度上,差的只是面子问题。对孩子来说小升初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家长,其实孩子的选择理由我们可能想都想不到,比如有些孩子选择某一个学校,就是因为他的好朋友也选择了这个学校。所以我们不要低估孩子自我调节的能力,不要把我们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更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牺牲孩子的快乐。

孩子还是要全面发展:

迫于小升初的压力,我们把奥数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但以上了初中,你就会发现,全面的孩子优势更明显。数学固然重要,但也只是120分,而英语、语文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英语,一下要求就高了许多,如果单词量低,在实验班听课就会有一定困难。语文的阅读能力也要求很高,特别是古典文学的赏析,几乎每次考试都是重点,如果底子薄一点补起来很费劲。所以,我们在突出奥数的同时也要坚持全面发展,英语主要还是新概念和阅读,语文集中在古诗词背诵和名著的阅读,特别是阅读量的提高会对语文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从今年的中招试卷中就可以看出来。现在的社会也需要全面均衡发展的孩子,希望家长朋友

们考虑。

不一定非上实验班

实验班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爽,但吃起来很苦涩的东西。实验班的压力不是一般孩子和家长可以承受的。实验班的优点是学校会很重视,师资配备好,学习氛围好,大家争先恐后,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不适合的孩子,最好别上。

小升初不理想不是世界末日

其实孩子很坚强,脆弱的是我们家长,小小的挫折可以让一个孩子尽快长大。我们的教育就是一个生产线,越没有棱角的材料正品率越高,很多有个性的孩子往往被忽视和扼杀。所以,小升初不理想绝对不是失败,更不是世界末日。我们家长应该把眼光放的更远一点,即使小升初不理想也不要责备孩子,把它当成一个过程就可以了。相信自己的孩子,放宽自己的胸怀,坦然面对小升初,这是我们当前家长必须具备的心态。

另外,家长们在论坛上最好不要再去评论学校的好坏和评论其他家长。

对于学校,他们是不会在意你的议论的,他们也不会到这个论坛来看,相对而言,家长们是很弱势的,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任何一个学校,都不会因为你的议论而做出改变,毕竟你不是市委书记或是省级领导,即使你是教育局长,他们也不一定听的。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优势,不能一棍子打死,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八和新东,到底孰好孰坏,很难讲清楚,如果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没什么意思!也不要猜测谁是谁的拖了,你猜测的时候已经掉进了别人设置的圈套。为了这些东西而浪费精力,不值得,你越在意,你就越累,越不知道如何选择,越失去理智。

对于家长,每个家长都有自己表达观点的权利,他们说的不一定是事实,也不一定符合你的观点,但他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人家说的也是实话,既然人家说的是实话,我们为何要评论别人呢?

篇7:北京小升初择校流程

按照中国义务教育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小学升入初中就读是不需要升学考试的,大多为免试就近入学,但是民办初中和部分公办重点初中依然举办小升初的升学选拔性考试。接下来有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北京小升初择校流程,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是朝阳区为引进人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与人大附中合办的.一所由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构成公立学校。学校呈“一校三址”的地理格局,地处交通便利的地铁十号线芍药居站两侧,在校生3000余人。学校秉承人大附中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全方位共享人大附中的优质教育资源。

班型设置

小班制+成长导师制:为尊重与爱护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在初、高中全部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学生人数30人左右。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在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名成长指导教师。

小升初途径

1、人大附中朝阳学校2017小升初招生途径有:寄宿、划片、其它等,2、寄宿:面向本区招收270人。5月13—17日网上申请公办寄宿学校;5月20日前往学校递交材料。

3、其它:学校举办的小升初校园开放日会接收学生简历,据家长分享,后续有家长收到学校MD通知,因此,建议目标校为此校的学生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学校开放日活动。

4、划片:其中多校划片招生范围,今年未有公布。

5、单校划片:家长们可网上自行查询自家居住地是否在人朝招生范围内,入口:http://xqcx。bjchyedu。cn/zh/

中考成绩

2017中考,总分优秀率95。55%及格率100%。全区前三名人朝两人,570分以上全区6人人朝4人,570分以上(含570分)全区11人人朝6人,665以上全区43人人朝21人,两位同学同获全区第二,313人单科满分。

伙食及消费情况

学校食堂外包提供一日三餐,饭菜质量佳口碑好,早餐从6:30开始供应。东区食堂目前午餐是按照年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时段进餐。学校是公办校消费较低,标准餐费是160元,自己刷卡消费。

学生课余生活

作业量一般,孩子回到家后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基本上超过10点的情况没有出现过。

家长评价

1、家长A:说点实在的,主要是关于中学。人大附朝阳分为人朝分校和人朝学校,一个民办,一个公办。人大附朝阳特色是主张快乐教学。新校,硬件不用说啦!面貌上有股新校的冲劲儿,老师们年轻,听说比较负责。

篇8:小升初择校考试难吗

随着知识型社会的到来, 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 由于受到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 不同地方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即使在同一个地方, 由于工资、学校管理等原因, 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有很大差距。 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质量, 家长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达到目的, 择校问题就出现了。 择校问题的背后透露出的则是教育公平的问题, 下面将就我国小升初择校问题特点作简要概述。

(一) 问题普遍

为了解决小升初择校问题, 目前我国实施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但该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 利用自身资源去择校的问题仍然很严重。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再次将“择校难题”作为教育领域重大改革任务的一部分, 强调从教育系统内部多方面进行整治[1]。 表面公平的政策背后的“择校小道”是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屡禁不止的。 当前小升初择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我国的择校方式主要有三种: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成绩择校[2]。 以权择校与那些拥有行政职能权利的国家机关和相关联的事业单位的家庭有密切联系, 禁止起来很难。 第二种是以钱择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中国的富豪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很多优秀的学校以高昂的择校费来控制入学人数。 这就将一些家庭经济水平一般的孩子拒之门外, 给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开方便之门。 第三种是按成绩来择优录取, 比如按成绩和特长进行择优录取。 这让全国各地的小学各种奥数班、特长班异常火爆, 因为很多重点初中要求必须有好的奥数比赛成绩或者特长才能进入学校。 这种方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比如给小学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造成了过重的负担。

(二) 原因错综复杂

方式多样的背后, 原因也必然是错综复杂的。 首先是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虽然比三十年前改革开放时候有了巨大的提升, 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仍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放眼全球, 即使是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依然存在类似问题, 而美国的这些问题主要是由贫富差距和种族问题所引发的[3]。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改革法案, 就是针对美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 除了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外, 传统上就非常重视“仕途经济”,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进入一所好大学, 以期孩子能够有好的未来。

(三) 择校带来的教育问题较多

虽然择校使得家长和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权, 在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加的同时, 学生可以受到更合适的教育,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择校这种明令禁止的行为背后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 差的学校的师资和其他资源越来越差, 而这些差的学校大部分都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边远地区, 教育公平问题显得愈发严重, 选拔的时候, 不同地区之间由于户籍等原因导致考核的标准不同,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及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必然导致不同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出路, 最终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平等[4]。

二、基于美国基础教育的研究对我国小升初问题解决建议

在关于择校的教育公平方面, 中美之间面临的问题有着异同。 下面根据美国教育公平方面与我国的研究, 对我国基础教育择校提出一些启示和建议。

(一) 规范择校

与其让择校行为在表面的就近入学制度后面泛滥, 还不如直接向美国一样规范择校, 将择校的制定监管和运行放在阳光之下, 以公开、公平、公正作为契机。 规范择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美国的资产阶级富人通常可以自己选一些质量好的私立中小学, 公立中学作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主体, 为了激活公立学校的活力, 美国建立了一批可供选择的特许学校, 打破公立学校缺乏竞争的现状。 但是由于这种特许学校规模小, 目前我国的教育还是大班额的, 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所以这一点不是太可取的。 择校不应该是躲躲藏藏的, 而应该由各方面主导以成绩作为择校的标准, 这样最起码可以保证一部分中小层的家庭的子女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学校。 在公立教育系统外, 美国的私立教育比较发达, 各种私人学校和家庭学校都非常多, 各式的私立中小学占到了整个教育系统的20%[5]。 在市场经济的中国, 各种私立的贵族学校也是层出不穷, 为高收入家庭的择校提供了一个选择, 我们国家在房展公立教育的同时, 也应该鼓励发展私立教育, 以满足不同家庭和人员的需求, 规范择校。

(二) 提高教学质量

任何国家只要有学校之间较大差距的存在, 就必然会产生择校这种现象, 所以要根治这类问题, 必须改造这类低教学质量的学校。

美国基础教育中同样存在非常多的低质量中小学, 社会地位和家庭收入低微的家庭特别是黑人等没有能力择校, 据肤色等进行入学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白人美国家庭集中在一起, 而有色人种则越来越多地聚集在一起, 有的家庭由于孩子所住的地方没有自己可以上的学校, 每天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在路上, 而且这个学校通常教育质量水平都很差。 面对这些问题, 美国总统奥巴2009年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的法案, 美国也掀起了一股教育公平研究热潮。 政府和民间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建立一批特许学校, 以及尝试破除教师终生聘用制、白人和有色人种小孩一起就近入学等。

对于我国来讲, 农村边远地区的孩子, 同样没有学上或者只能到条件差的学校上学。 弱学校是在特定区域内, 学校硬件设施较差, 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管理和教育质量不高, 社会声望不高的学校。 这些学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地区之间、学校之间, 又有国家的政策等。 由于薄弱学校一般都是经济不太发达, 对教育不太重视的地方, 这些学生的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太高, 对子女的教育意识淡薄, 学校所处社区环境非常糟糕。 学校的教师的水平也难以得到保证, 好的教师和领导人员外流现象非常严重, 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校薄弱的教育质量。 国家应该鼓励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进入到这些学校, 实行教师轮岗制度并从财政等, 大力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 提升所有的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

(三) 改革招考评价制度

由于我国教育中高考评价制度一直是我们教育的指挥棒, 因此应该说, 谈到中小学择校问题, 就脱离不了我国的招考评价制度。 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由于学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因此我们的中高考制度必须向这些弱势学校所在的学生倾斜。 有学者提出过去三十年来, 全国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不断下降, 现在国家正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向处于劣势的农村及边远地区考生逐步放开高考的户籍制度, 并且针对一考定终身的情况, 进行调整在教育结果公平上尽量做出努力。

此外, 在评价方面,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尽量采用成长档案袋等方法, 注重过程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不应仅仅以学生的成绩为评价的对象, 更应该采取多维度和多方评价。

(四) 多方协作、优化择校问题的治理方案

事实上, 择校问题的波及面非常之大, 已经不单单是教育部门能够完全解决得了的事情, 我们必须转变我们的思路, 让政府和社会各阶层都来关注这个问题, 而不是仅仅依赖教育部门。 我们应该联合各界针对这一普遍问题形成一揽子解决方案, 形成良好的择校氛围, 促进其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辉.给择校热“降温”:从“内部治理”到“社会治理”[J].全球教育展望, 2014 (2) :50.

[2]高艳梅, 赵国金.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择校问题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2 (2) :72.

[3]张钦文.中美教育公平热点问题的伦理学反思[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2) :106.

[4]杜文玲.义务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公平研究[D].湖北大学, 2014 (6) :35.

上一篇:2023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测验题.3664288下一篇:三分钟优秀的英文自我介绍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