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级渠系测算应用背景

2024-05-04

末级渠系测算应用背景(精选6篇)

篇1:末级渠系测算应用背景

1末级渠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1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现状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黄河上游,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境内植被稀少,沟壑裸露,生态破坏严重。境内水资源较丰富,黄河呈“S”形南北贯穿,东面洮河、西北面湟水河环绕县域。是国列省扶41个贫困县之一,也是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移民重点安置县。全县共有9处骨干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0.76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0.64万公顷,其中0.07~0.33万公顷中型灌区有7处,包括三塬、岘塬、黑方台、红岘子、抚河、拥宪渠和大坝渠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0.68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0.60万公顷。中型灌区共配套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现有干渠112.89km,大部分渠道已完成衬砌;支渠229.97km,其中衬砌62.10km,衬砌率为27%,斗农毛渠共1 123.85km,其中衬砌253.71km,衬砌率为22.60%。

1.2存在问题的原因

1.2.1灌区末级渠道管理主体不明确。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各项农业税费的相继取消,各级政府、群众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灌区内的泵站、干支渠等骨干工程,由县水务局下设灌区管理单位专门负责日常的运行维护工作,现运行状况良好。支渠及以下的末级渠系,以前是集体所有、集体管理,但自从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以来,没有明确具体的管理形式,形成政府不好管、农民管不了的局面,便出现了管理主体“缺位”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灌区末级渠系破坏损坏严重,大部分工程设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田间基本无测水量水设施,村民随意挖土取土致使渠道被平毁或破坏,工程效益衰减、用水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1.2.2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工程投资分散,设计和建设标准低。工程建设先天不足,加之后期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大多数灌区末级渠系不配套。特别是末级渠系的斗、农、毛渠道缺乏维护管理,设施老化失修,桥涵闸破旧,多数斗渠、农渠坍塌淤积严重。

1.2.3末级渠系建设投入不足。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近年来通过加大对灌区骨干工程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逐步完成了对灌区骨干工程的维修改造,但末级渠系改造所需的改造资金相对缺乏。末级渠系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灌区群众,按照水利工程建设“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灌区群众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起主体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未作相应的转变,造成群众不能真正行使直接受益灌溉工程的管理权,灌溉工程是“有人用,没人管”,群众种的是“责任田”,浇的是“集体水”,直接影响到群众建设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造成现有水利工程维修加固跟不上,新建工程速度慢、规模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优质高效农业推广的顺利进行。

1.2.4末级渠系缺乏计量设施,无法利用水费的经济杠杆作用促进用水户对水利工程的节水改造建设的投入。末级渠系农业用水基本处于无法计量的状态,根本谈不上计量到村到户。由于缺乏测水量水设施,农业用水计量到田间地头的问题难以解决,大部分灌区在末级渠系这一环节仍无法实行按方计价。简单的实行按人头或耕地面积分摊收取水费的办法,导致水费与用水量没有直接关系,农民没有节水积极性,造成水源浪费严重,灌溉成本居高不下。

2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2.1加大对灌区末级渠系工程补助资金投入,加快末级渠系实施节水配套改造。先后实施了三塬灌区新建、高白渠道衬砌项目和抚河自流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320万元,共完成末级渠道衬砌19.59km,配套渠系建筑物707座,敷设管道0.32km,改造泵站1座,机电设备2台套,改善灌溉面积486.67hm2,在实施的第一批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总投资5 895.75万元,计划完成县域内部分小型水源改造工程和三塬、大坝自流渠、拥宪渠3处中型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工程及27处村级小提灌改造工程,衬砌渠道457.35km,配套渠道建筑物2 223座,共改善灌溉面积0.45万公顷,新增灌溉面积0.09万公顷,年节水970.04万立方米。目前,已完成2009年、2010目标建设任务,三塬灌区、大坝自流渠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及20处村级小提灌改造工程,共完成渠道衬砌290.29km,配套渠系建筑物1 603座,改善灌溉面积0.32万公顷,新增灌溉面积0.07万公顷,年节水571.17万立方米。这些工程的建设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灌区灌溉条件,方便了灌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降低了灌溉成本,为优化灌区种植结构、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创造了条件。同时,对所建成的末级渠道配套工程,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促进工程效益发挥的长效机制,改变以往“重建轻管”的局面。

2.1.1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责任。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项目实施后末级渠系的管护主体为工程受益农户。工程运行管理由受益户负责,管理责任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分级管理,受益村组负责管理辖区内的末级渠道工程。各村委会主任为第一管护责任人,各组组长或指定管护人为具体责任人;完善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人、具体管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按规定兑付管护报酬,受益农户对工程管护随时监督,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同时对建成后渠系工程划定保护范围,严禁在渠道保护范围内取土、挖坑、堆放杂物。

2.1.2加强技术支持。对末级渠系配套建设项目的水利设施建立档案,协助受益村组做好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规划,有计划的组织工程管护人员开展水利设施建设和维修等方面技术培训。

2.1.3加强保护水利工程设施方面的宣传和水政执法工作。积极宣传依法用水、合理用水、人人爱水、爱护水利设施的良好局面,严厉打击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

2.2运用激励机制,加强末级渠系建设管理将集中连片灌溉百亩以上农田、由村组自主管理的末级渠道进行U形渠衬砌的节水改造工程纳入奖励范围,县上安排末级渠系建设奖励资金。由村、组集体、农村用水者协会先自筹资金实施工程建设,县上再按照建设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以此鼓励个人、农民用水者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民间组织自筹资金实施末级渠系建设。

2.3整合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县为单位,通过规划整合、项目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把分散在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的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按规划集中投放,发挥资金的富聚放大效应,用于末级渠系建设。

2.4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末级渠系建设管理。通过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把支渠以下工程的使用权、所有权、管理权交给农民,保障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3几点建议

3.1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做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民办公助”小农水、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的对上争取工作。大力推进小农水建设步伐,积极发展田间节水灌溉,加快末级渠道的配套建设,完善田间地头的水利计量设施,科学的解决计量收费的难题。同时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建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整合使用农田水利、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财政支持等涉农水利项目资金,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2按照“谁承包、谁管理、谁所有”的原则,加快中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规范的市场运作方式管好、维护好、经营好灌区资产。改制形式主要有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制等。同时,积极推进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特征的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进程,鼓励农民实行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实现计量供水到村社,通过计量供水按方收费调动各级节水的主动性、自觉性。

3.3加快末级渠系终端水价管理及水费计收体制形成。水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农业水费是维持灌溉工程正常运行,增强农业生产后劲的重要支撑,是各灌区末级渠道管理机构正常经营运行的保证。

www.17net.net论文发表

3.4加强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灌区管水组织,加快推进以农民用水者协会和承包经营为主要模式的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民用水协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小农水资金、“民办公助”补助、“以奖代投资金”等各项水利建设资金优先对协会投入,尤其优先对组建民主、管理规范的协会投入,引导农民筹劳筹资自主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有效吸纳各种社会资金;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建和推广工作,加快用水者合作组织的建设,明确用水合作组织的职责、组建程序、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按照公选会长、公众决策、公开收支的原则进行规范管理,积极开展水利工程的维修、维护工作,强化用水合作组织的服务质量,基层管水人员改村组推选制为灌区招聘制,转变经营机制,用合同的形式约定双方权利义务,明确职责任务和奖惩标准。在协会内组建统一的放水专业队,真正做到送水到田间、服务到农户,让群众用上“明白水,放心水”,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分调动受益农户的积极性、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和良性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篇2:末级渠系测算应用背景

关于清水村渠系配套工程建设项目申请审计的报告

县审计局:

根据榆扶办发〔2009〕75号文件精神,批准我乡清水村修建以U型渠道为主的渠系配套工程5公里建设项目。

项目投资及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1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修建U型渠道为主的渠系配套工程5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亩。

乡政府确立该工程由清水村委会具体负责实施,该工程于2010年8月1日开工,2010年10月1日全面竣工。

实际资金支付组成情况:工程建设投资100000元,其中:制作U型渠块支出72000元,运费支出28000元。

该项目资金全部到位,按照项目要求全部完成,特申请贵局审计为盼。

特此报告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日

篇3:末级渠系测算应用背景

在人们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本人、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单纯从考试分数上看,可以要求学生达到60分(一般课程以60分为及格),也可以要求学生考试成绩达到80分、90分甚至100分。这好像不存在什么问题,因为一般人认为,应当要求学生达到一个好的学习成绩。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也狠狠地批判了一通“60分万岁”的思想。但是,由于学生的智能结构不同,对同一门知识或技能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同样的产出可能需要不同的投入,同样的投入可能带来不同的产出。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相同的学习要求,学习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有时学习价值悬殊很大。

下面根据学习的价值工程理论[1],对学习要求与学习价值的关系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1 学习要求和学习价值关系的分析

按照学习价值的定义,可从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来分析学习的价值。由于学习的投入最直接的是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学习要求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时间的投入,所以可以用学习时间的投入来标度学习要求的高低。

我们知道,将材料提高一个纯度、事物提高一个等级投入是相当大的。最明显的例子是体育运动项目。下面以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为例进行说明。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68年到2005年37年间,世界百米赛跑纪录仅提高0.18秒。体育运动事例,使我们很容易明白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训练出理想成绩。因此,对运动员的训练要求,不能无限提高,应当认真研究运动员自身的条件,根据运动员自身的具体条件提出合理的要求。如果要求过高,难以达到,则这样的学习和训练价值较低,甚至产生负价值(机会成本损失)。

下面再举几个物质纯度与价值关系的例子。

资料来源:淄博化工站2005年12月报价单.

资料来源:化工世界http://www.chemworld.com.cn/news_detail.jsp?kid=46603&id=131850912.

表2反映不同级别的无水乙醇的价格区别,从中可以看出乙醇含量都是99.8%的情况下,不同级别的无水乙醇,价格非常悬殊,色谱纯的价格是食用乙醇的16.1倍。表3反映不同纯度黄金价格的差别,纯度增加0.009个百分点,价格增幅为16.57%。价格是价值的反映,同时也体现生产成本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提高产品的纯度,会给产品的生产成本带来较大的影响。

上面体育成绩与训练时间的关系和产品纯度与价格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图进行表示:

体育训练与成绩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在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成绩有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度过这个时期,成绩随着训练时间的增长就相当缓慢,对于某一个个体,最后达到极限。

同样,产品纯度与成本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随着产品纯度的提高,产品成本开始是缓慢增长,当到达一定程度后,纯度的提高会使产品成本快速增长。

因为体育训练与成绩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个学习过程中成本与功能的关系,所以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推论:

(1)学习成绩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多而提高,开始提高较缓慢,后来有一个快速提高期,最后提高又非常缓慢,当达到学习者自身的极限值时,成绩不再提高。

(2)学习价值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多,开始缓慢提高,后来有一个快速提高期,达到一个价值高峰,然后逐步降低。

(3)为了提高学习的价值,不应当片面的追求提高学习要求,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对课程进行适当的投入。

以上三点推论前两点所阐述的关系,可以用下面两个图来表示:

许多事例也证明,有些提高学习要求是合理的,但有一些就很不合理。就和我们需要色谱纯试剂一样,我们需要培养在某一方面非常精专的学生。但是,如果不管其用途如何,都把无水乙醇制成色谱纯级,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可悲的是,在目前我们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希望学生对所学的课程非常精通,学生考试最好是一分也不丢。例如,有些小学的老师要求学生考“双百”(语文、算术各得100分),为了这种目标,教师实行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地练习。学生写错一个字,有的教师让学生写一百遍,作错一道题,教师让写十遍。这种做法是相当不科学的,除了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外,从学习的价值方面讲,这种学习的价值也相当低,有些产生相当大的负价值。

由于目前的教育目标受片面追求高分率、升学率的影响,许多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以上三点推论认识不是很清楚。致使学生付出了大量低价值的劳动,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浪费在没有价值的重复练习上。

但也有一些人,发现了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主张。例如,2005年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录取的10岁大学生张炘炀的父亲张会详,提出“不求最好,但求博闻!”的主张。“张会详举个实例来向记者解释自己的教育方法:比如说,儿子考试考了90分,距离满分100分还差10分。如果,为了这10分,再让儿子用半年时间追赶,那么,不如让儿子用半年时间学习下学期的知识或其他新知识。这样下来,会节省很多时间”[3]。

张会详的理念,就是强调学习的价值。实际上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学习价值,应当“不求最好”,为了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应当“但求博闻”,特别是学生低年级阶段更应当如此。

那么,怎样确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呢?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求名、不唯分,切切实实因材施教;其次,应当认真研究学生的智能结构,通过观察、测评等方法,分析学生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为学生提供与其智能相适应的课程;再其次,应当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尽量在学生学习成绩快速提高的末期让学生结束课程的学习。这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才能培养出多样性的、更接近社会需求的人才,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教育的使命。

2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学习要求,学习价值是不一样的,学习要求合理,学习具有较大价值;学习要求不合理,学习的价值较小或没有价值;如果学习要求严重偏离学生实际,会对学生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学习产生负价值。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价值,应当认真研究学生的智能结构,对学生提出多元化的学习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因材施学,让学生学那些智能结构适宜、能够学好、爱好学的课程。

摘要:学习的价值工程理论认为,学习价值是学生获得的课程功能与学习成本的比值。对学习的不同要求,需要投入不同的成本,所以不同学习要求的学习价值是不同的,学习要求合理,学习具有较大价值;学习要求不合理,学习的价值较小或没有价值;如果学习要求严重偏离学生实际,会对学生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学习产生负价值。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价值,应当认真研究学生的智能结构,让学生学那些智能结构适宜、能够学好、爱好学的课程。

关键词:学习要求,学习成本,学习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冕.论对学习的价值工程评价[J].价值工程,2008-10:89-92.

[2]拜伦式英雄.百米纪录37年提高0.18秒鲍威尔超旧人开创时代[J/OL].http://sports.163.com/05/0615/11/1M9KIIN300051CAQ.html,2005-06-15 11:20:28.

篇4:末级渠系测算应用背景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已迫不及待。武引水利工程是川东北部专区工农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水源工程,被邓小平誉为“第二个都江堰”,因此保证武引工程的安全运行责任重大,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四川的农业基础,促使武引灌区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提高整个地区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国家政策;管理制度;人才机制;创新理念

引言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祖国的各项事业都在日益飞黄腾达,而国家水利事业,也不甘落后,各项国家政策的支持,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然而距离我们期望值还有一段距离,希望我们再接再励,共创祖国美好的未来。四川武引灌区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在武引灌区仍需改进和不断的完善,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断的创新体制和人才机制,紧跟时代潮流,运用时代科技,解决时代问题。

一、关于武引灌区的几点意见和看法

四川武引灌区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工程,它是四川省“西水东调”总体规划中已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兼顾城乡工农生产生活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规划时间长、勘测设计工作量大,影响范围广,灌溉了上百万亩的良田,因而要加强武引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虽然四川武引灌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灌区建设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明显。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可供水质明显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明显。同时灌区因强调防洪作用,必须采取混凝土等材料硬化地面形成硬质化现象,淡化沟、渠的生态功能和资源功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此外工农业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污染物,灌区附近水质恶化,导致农业生产力降低。由于灌区末级渠系量大面广,深入到田间,与农业耕种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灌区末级渠系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是职权不分、管理脱节、维修不善、效益不高。

二、加强武引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机制的措施

2.1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各项基础建设也在日益完善,尤其是在农业方面,更是加大了力度,不断的兴修大型水利工程,使祖国的农业面貌焕然一新。

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支出,促进水利建设的发展。对于武引灌区末级渠系管理,需要构建现代的管理体制,建立顺畅的体制,实现政、事分开。政府不再管理灌区末级渠系的具体事务,只负责水利设施的维护、保养、分配,通过水价改革调节供需矛盾,实现农田灌溉按成本收费,工农生产生活按成本加利润收费,从而能向市场经济过渡,实现管理的飞跃。

2.2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设,是促进农业水利永续发展的中心环节。

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明确水权,建立高效灵活的内部机制,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其他低耗水、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同时也要加强武引地区环境和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沟、渠、河流的净化作用,保护环境,建立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护工作,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流域内工业和农业生产废水的管理,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还要完善流域内水资源的分配机制,统一分配,统一管理,合理分配。

加强农业技术的创新,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以及其他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培养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促进地区农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观念,树立新的节能观念,并在生活中实际运用,以影响和带动其他人,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明确责任主体,坚持“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划分事权,分级管理,由用水者管理,负责本辖区内渠道工程管理,具体要求是关于末级渠系事项中要签合同,划分管理,责任到人,年终检验。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明确管护责任。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水利工程管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责任意识。同时要教育灌区人民不断增强水利工程维修和保护意识,把水利工程当作自己的劳动成果及时维修,细心管护。另外还要完善灌区末级渠系管理制度,建立审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使灌区末级渠系管理真正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2.3建立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吸引广大人才参与武引灌區的管理与开发。

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实行竞争上岗,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建立人才选拔和评比制度,推行公示制、任期制、试用制、责任制,建立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和识人用人机制,按照减员、增效的原则,精简调整管理部门结构和人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分配制度上,注重公平和效率,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激励人员努力工作,促进武引灌区的发展。

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任职能力,适应灌区的发展要求和时代要求。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引导和树立职工终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能够实践中彰显自己的价值,提高自我认可度,更好的为灌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完善灌区管理条例,形成制度管人,管事的局面。定期召开管理工作会,公开信息,研究制定重大问题决策方案。运用现代科技信息系统,通过广播、标语、活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灌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灌区人民群众参与度,提高干部群众自觉保护水利设施的意识。

灌区要划分保护范围,完善制定管理制度。由于灌区末级渠系量多范围广,因而要划分管理,使末级渠系有了明确的界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利工程保护观念和管理意识。同时细化渠道管理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4树立管理创新意识,引领时代潮流。

培养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灌区管理模式,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理念,结合本地实情。研究出适合本地灌区管理的体制,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强教育学习,结合实践,进行技术和理念创新。定期召开科研成果探讨大会,让干部群众更好的接触科技,了解科技的力量,转变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通过对武引灌区末级渠系的调查研究,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灌区末级渠系存在的问题,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进行体制创新,理念创新,充分调动了灌区全体职工和用水户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管理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调整,拉动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了灌区效益的充分发挥,促进了武引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年自力,刘钰,雷波.灌区末级渠系改造与农业终端水价改革——由新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引发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7-08-10.

[2]那巍,韩启彪.新时期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实践与探索[J].山西水利,2009-12-20.

篇5:末级渠系测算应用背景

作者:郭京生

经济管理 06期

一、案例

某医药企业为建立规范、合理的工资等级制度进行了工作评价,评价采用计点法,总分1000分;通过对所有评价委员打出的分数的处理,得到每个岗位的平均点数;接着确定岗级数目,根据工作评价的一般经验和本企业岗位之间相对价值的差异程度,将全部岗位划分为15个岗级;随后进行岗位归级,从各岗位的得分看,最高分为920分,最低分为218分,这样以45分为一档,凡岗位评价分数在同一区间的岗位均归入同一岗级。根据岗位归级的结果制作出了《岗位归级表》,在该表中,全部岗位纵向划分为15个岗级,横向划分为“生产与辅助”、“管理”、“技术”、“销售”4大序列。

以上工作完成后,下面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工资标准测算,即在一定的工资总额范围内,根据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和市场工资率确定合理的工资结构。公司提出,实行新的工资制度后,工资总额可以比上一年增加10%左右。

那麽,工资标准测算应如何进行?

二、方法选择

工作评价完成后,确定工资结构的方法一般有3种:

1.薪点法。在薪点法中,各岗级之间点数的差异等于工资标准的差异。

进行工资标准测算时,各岗位之间工资差距的现状是必须考虑的。当现有的最高工资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差距很大,比如超过10倍时,薪点法操作起来就比较困难。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通常采用这样的做法:打出来的各岗位的点数只作为划分岗级的依据,岗级划分完毕后对各岗级重新赋予点数。与市场工资率确定法、系数法相比较,薪点法计算的工作量大一些。

2.市场工资率确定法。就是直接以各岗级中代表性岗位的市场工资率作为该岗级的工资标准。

代表性岗位应具有下列特征:第一,在劳动力市场上该岗位具有可比性;第二,该岗位的劳动力价格比较合理。

采用这种方法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劳动力市场比较成熟;第二,社会上或行业内岗位划分比较规范;第三,企业拥有详细的市场薪酬调查资料。从实际情况看,上述3个条件都不具备,该方法无法采用。

3.系数法。就是以现有的岗位之间工资标准的差距和市场工资率为依据,采用一定的系数确定各岗级的工资标准。

薪点法是“从工资总额到工资标准”,而系数法是“从工资标准到工资总额”。经研究,大家认为,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时,如果对工资总额有严格的控制,薪点法较为适宜;如果对工资总额没有严格控制,系数法较为方便。该企业允许实行新的工资制度后工资总额有一定增长,所以决定采用系数法。

三、工资标准测算

该公司的薪酬水平在当地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测算工资标准时可以不考虑市场工资率。

1.基本步骤

(1)确定最低和最高岗级的工资标准。

(2)确定岗位工资标准之间的关系(系数类型)。

岗位工资标准之间的关系的选择:

等差关系:上一个岗位的工资标准减去下一个岗位的工资标准的差为一常数;

等比关系:上一个岗位的工资标准与下一个岗位的工资标准的比为一常数;

累进关系:上一个岗位的工资标准与下一个岗位的工资标准的比逐级扩大。

(3)确定每一岗级的岗位工资系数和工资标准。

2.最低和最高岗级工资标准的确定

确定最低岗位工资标准考虑的因素:

(1)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2)归入第一岗级的各岗位的月平均工资。

考虑上述两个因素,最低岗级的工资标准确定为600元。

最高岗级只有总裁一个岗位,无须计算。

3.岗位工资标准之间关系的确定

确定岗位工资标准之间关系的原则:

(1)系数的变动反映归入各岗级的各岗位月平均工资的差异(前提是各岗位月平均工资的差异能够反映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差异);

(2)能够将员工的工资按测算的工资标准套入新的工资标准,并且不导致工资总额出现大的增幅。

首先分别计算归入每一岗级的各岗位月平均工资。

根据分布在各个岗级上的岗位的月工资及其人数求得该岗级上所有岗位的工资总和,并进一步求得该岗级的月平均工资。例如,某岗级上有A、B、C三个岗位,计算如下:

先算出工资总额:

岗位名称

工资

在岗人数

岗位工资总额

A

650 10

6500

B

690 4

2760

C

710 2

1420

合计 ――16

10680

然后计算该岗级月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10680÷16≈668(元)。

对月平均工资分析后发现,现工资差距具有技术型企业的典型特点,集中着大部分生产和辅助岗位的较低岗级间的工资差距一般,集中着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较高岗级间的工资差距大。这种差距基本上体现了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而且是公司多年以来形成的,具有合理性。

经测算,采用累进系数(工资标准的比逐级扩大)计算工资标准与现存的工资差距比较吻合,而且可以在不大幅增加工资总额的前提下实现新旧工资体系的转换,因此决定采用累进系数。

4.工资标准的确定

以最低岗级的工资标准和实际工资差距为依据,确定第二岗级的系数,进而确定两个岗级的级差和第二岗级的工资标准,依此类推。 系数法在企业工资标准测算中的应用 工资标准在第九级和第十级中间出现了一个较大的`跳跃。从岗位级别对照表中不难发现,第十级以上集中着公司的高层管理岗位和高级技术岗位,而第九级以下则更多的是一般岗位,九级十级之间的跳跃正是岗位间相对价值的体现,因此这种现象是正常的。

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1~9级的级差为95、115、140、165、205、260、325、410。

同理,可以得到10~15级的级差。

5.工资标准档次的确定

将每一岗级进一步分成五个档次,并且上下两个岗级交叉两个档次。

确定方法如下:因为上下两个岗级交叉两档工资标准,首先把基准放在第三档,然后用级差除以3得出档差,例如,二级和一级的档差是95,95÷3≈30;最后在第三档基础上顺加档差,即600+30=630作为第一岗级第四档次工资标准,630+30=660作为第一岗级第五档次工资标准。

在所有岗级的四档和五档标准全部确定以后,则从第一岗级的四档、五档开始到第八岗级的四档、五档标准全部移入左下一行,依次作为二至九岗级的一档、二档工资标准;最后,确定第一岗级一档、二档工资标准。

根据测算结果得到工资标准表。

工资标准表

十二至十五岗级内的岗位均属于公司的关键岗位,相关的人才市场上比较紧缺,这些岗位宜实行协议工资制,表中的相应工资标准远远地低于这些岗位的实际工资水平,仅具有参考意义。

四、结论

1.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时,如果对工资总额有严格的控制,薪点法较为适宜;如果对工资总额没有严格控制,系数法较为方便。

2.采用系数法测算工资标准时,既要考虑现有的工资差距状况,也要考虑市场工资率。

3.如果企业的工资水平在当地具有竞争力,测算工资标准时可以不考虑市场工资率。

篇6:农田灌溉渠系改造工程

合 同 书

甲方: 乙方:

为保证×××水库灌溉区域的正常农业生产用水,甲方将在现有小农水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延长,将此主渠进行修复和改造。今将此项工程委托给乙方施工。为了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完成,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合同法》的规定,本着公平、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条款如下:

一、工程任务名称

×××农田灌溉渠系改造工程。

二、工程任务依据

本合同书。

三、施工地点

×××。

四、施工工期

于2011年4月7日正式进场施工,2011年4月27日竣工,工期为20个有效工作日。

五、工程内容与造价

该工程采用施工总承包,具体施工范围从×××,其中从×××坝开始500米用Φ80U

六、付款方式和办法

形槽进行衬砌,其余均进行高标准的砍青、扫障和清淤,保证实现大通水。总造价为85000元(捌万伍仟元)。工程全部完成并检验合格后,经甲方和主管部门共同审核通过后一次性付清工程款。

七、双方责任

(一)甲方责任

1、指派一名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质量监督;

2、组织有关人员会同乙方及时做好竣工验收工作;

3、保证工程款按付款方式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二)乙方责任

1、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施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并保证工程质量;

2、负责工程的规税费用(按国家地方税标准交税,不负担地方性其他费用);

3、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责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任何机械和人员伤亡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4、维护好当地的施工环境,负责处理因施工引起的所有问题;

8、按照本合同规定会同甲方及时办理验收和结算手续。

八、违约责任

1、甲方未按本合同规定拨付工程款时,甲方每推迟一天按照工程款的1%向乙方支付滞纳金;

2、如甲、乙双方受政策和其他原因影响,迫使工程停工或终止合同,按照《合同法》第三章的规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违约方承担;

3、乙方未按照合同规定如期完工时,由甲方按照工期每推迟一天扣除工程款的1%作为违约金。

九、其他

1、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应本着友好互利的原则解决;

2、本合同从工程竣工办理结算后自行终止;

3、本合同一式陆份,甲、乙双方各执叁份,双方签字生效。

甲方代表(盖章):

乙方代表(盖章):

上一篇:武宁路小学下一篇:公路施工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