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管理成本测算

2024-05-01

商业管理成本测算(精选7篇)

篇1:商业管理成本测算

某公司开办费用与管理成本测算(16页超详细)

一、开办费用测算

太阳城物业管理开办费用预算总表

1、物业管理人员服装配置费用

附:物业管理人员服装配置明细表

2、一期行政办公开办费用

3、一期人员招聘培训费用

4、保洁开办费用

5、绿化开办费用(略)

6、工程维修开办费用

7、安全维护开办费用

8、客户服务中心及其他开办费用

二、顺驰太阳城一期物业管理成本费用测算

顺驰太阳城一期物业管理成本费用测算总表

1、太阳城一期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

2、太阳城一期物业管理公共设施设备运行维护费用 附:公共能耗设施设备统计表

3、太阳城一期物业管理清洁卫生费用

4、太阳城一期物业管理绿化养护费用

5、太阳城一期物业管理秩序维护费用

6、太阳城一期物业管理办公费用

7、太阳城一期物业管理社区文化建设费用

篇2:商业管理成本测算

1、人工费 1)工资 2)奖金

3)社会保险金 4)公积金

5)福利费及其他政府规定企业要计提的费用

2、办公费 1)通信费 2)交通费 3)办公耗材费 4)低值易耗费 5)招待费 6)培训费

7)办公设备折旧费 8)能源消耗费 9)租赁费

10)政府征集的费用

3、设施设备日常维护费用 1)维护的材料费 2)维护中的消耗费 3)代维费

4)变电设备年检费 5)配电设备年检费

6)高低压计量设备的年检、年校费 7)升降设备的年检费

8)设备设施维护中的运输费 9)发电设施维护中的运输费 10)蓄电池的维修费 11)空调机组的水处理费 12)换热系统的处理费

13)变频恒压的供水系统消耗费

4、秩序维护费 1)行业管理费

2)秩序维护设备的维修、补充费 3)秩序维护人员的器悈费 4)秩序维护人员的装备费

5)消防监控设备的维护费、年检费 6)烟感、温感设备的维护费、年检费 7)灭火器具的检测费 8)灭火器具的更换药业费 9)巡更维护费

10)巡更器具维护费

5、环境维护费 1)清洁设备的购置费、折旧费 2)清洁设备维护费

3)清洁车辆的燃油费、维修费 4)清洁工具的购置费、更换费 5)清洁药剂耗材费

6)洗手间卫生纸购置费、洗手液购置费 7)芳香剂购置费 8)消杀药剂费

9)消杀设备维修费、折旧费 10)建筑外檐清洁费 11)生活水池清洗消毒费 12)生活水质检测费 13)化粪池清掏费 14)生活垃圾中转费

6、绿化维护费

1)绿化水费(每年每平米1.5—2T)2)绿化设备购置费、折旧费 3)绿化设备的维修、耗材费 4)乔木、灌木的修剪费 5)绿植施肥费 6)草坪休假费 7)草坪补苗费 8)绿篱花卉补种费 9)建筑内花木租摆费 10)节日庆典花木租摆费

7、公共区域能耗费

1)公共耗材及电照明耗材及电费等 2)公共路灯、草坪灯耗材及电费 3)安全指示灯耗材及电费 4)变压器损耗、线路消耗费

8、不可预见费(总支出的3%—6%)

1)不可预见费是为了项目平衡运行而设定的

2)根据意外发生的可能设定专项费用、用于应急状态 3)专项费用的比例是可议的

4)不可预见费的设定是甲乙双方双向或以的一项措施

9、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费(总支出的3%—5%)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性质:

1)是为了保证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而设定的专项费用 2)是项目有偿使用物业服务企业专用技术的一种补偿 3)是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标准的专有权使用的一种补偿 4)是有偿使用物业服务企业商标专用权的一种补偿 5)是物业服务社会价值的一种证明 6)是物业服务企业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

10、税金

1)税金是指营业税

2)所得税由物业服务企业自行缴纳,在管理费用中不予列支 3)税金比列将根据地方交纳比列上交

11、物业服务企业利润

物业服务企业利润比列的设定要根据一下几点确定: 1)要根据市场竞争的情况而定 2)要根据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成本 3)要根据物业服务企业战略选择 4)要根据物业服务企业发展长远规划 5)要根据物业服务企业取费惯例

6)要根据物业服务利润,可以正值也可以负值

物业服务费用测算流程图

分析采集到数据的经济指标

数据分析完毕后,分解到项目内

按类分大项目

项目细化分解

专业人员将细化项目进行计算

考虑中和因素

汇总细化项目及中和因素支出费用

得出单位面积物业服务费用标准

篇3:技工院校教育成本测算方法探讨

一、技工院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对象和核算周期

1.技工院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对象

技工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成本的核算不同于生产型企业, 也不同于一般性服务行业。为此, 技工院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的对象是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所耗费的人、财、物的消耗, 不同院校之间所耗费的费用有区别, 同一学校向不同类专业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也是不同的。因此, 在测算成本时要测算不同专业的成本。

2.技工院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的周期

目前各类技校会计年度实行的是公历年制, 执行的是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 与事业单位会计期一致。但是, 学校的教育事业活动有其不容忽视的特点, 即培养学生是按学年进行的, 公历年制在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同时由于学校教育从学生进校到毕业每年所耗费也不尽相同。为此, 技工院校培养成本核算的周期, 应该从每一届学生从入学之日起至该届学生毕业为一核算周期, 按不同学制每学年核算一次培养成本。

二、成本要素的确定

学生的培养成本, 像工业产品一样, 同样涉及到人、财、物的消耗, 但又与工业产品成本项目核算有关本质的区别。现结合技工院校教育现有的会计核算资料, 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培养成本要素构成可按以下几个方面分类:

1.工资福利性经费

包括教学、教辅、行政、后勤附属机构服务人员的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上浮奖励性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其他工资福利性支出等。

2.公用经费

包括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车辆运行费、会议费、维修费、招待费、工会经费等。

3.教学业务经费

包括教学和生产实训过程中的原材料消耗、生产实践费用、实验费、招生宣传费、就业推进费、教研活动费、委托业务费、网络使用费以及发生的各类咨询费用等。

4.设备及房产维修费

包括日常维修和按一定比例计提的大修理基金。主要是指零星土建、公共设施、办公用房、校舍、食堂、教学仪器设备、运动场等的修缮。

5.设备及房产折旧费

按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等六大类按一定比例计算提取。

(1) 土地、房屋及建筑物年折旧率:土地按2%、框架结构3%, 砖混结构4%, 砖木结构按10%。

(2) 通用设备:年折旧率按10%。

(3) 专用设备 (车、铣、刨、磨床等) :年折旧率按10%。

(4) 陈列品:年折旧率按20%。

(5) 图书档案:年折旧率按10%。

(6) 家具用具:年折旧率按12%。

三、技工院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

1.学校总成本的核算

按照不同院校近三年来财务决算报表和明细账的相关数据, 剔除离退休费用、设备购置、基建支出、经营性支出以及实行后勤社会化部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按上述五类成本要素一一汇总, 汇总后构成技工院校学生的培养总成本。

2.技校生均成本计算

学生生均成本=学校总成本/全校学生数

3.各类专业生均成本计算

(1) 计算各类专业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二部分, 一部分来自于本专业按成本要素所开支的支出, 可以按照专业大类进行核算;另一部分是用于各专业所开支的教学业务支出、学生奖学金、特困补助、减免学费等支出, 根据本专业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数的比例, 按一定比例标准进行分摊和归集。

(2) 计算各类专业的间接成本。主要指其他部门为本专业服务所发生的各项成本, 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依照本专业学生人数分配计入各专业的成本。

(3) 计算各类专业总成本。将全校各专业应承担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相加得到和专业性的总成本。

(4) 计算各类专业的生均成本

各类专业生均成本=某类专业总成本/某类专业学生总数

四、对技工院校教育成本测算问题的建议

1.正确树立成本意识, 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成本意识, 增强对教育收费不断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几十年来, 教育一直作为一种单纯的社会公益事业, 完全由政府来承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需要国家来办的事情还很多, 同时还必须认识到, 教育不但是一种公益事业, 又是一种基础性、先导性的教育服务行业, 特别是技工教育, 它培养的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实用型、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性较强。因此, 要切实转变观念, 打破上学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传统观念, 努力构建教育经费多渠道、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新体制和新格局, 确立和完善受教育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核算机制, 通过每一年度的教育成本测算, 可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成本意识, 使教育收费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逐步确立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办教育的氛围, 逐步提高社会公众对教育收费的心理承受能力。

2.建立和完善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逐步提高技工院校教育的收费标准。由于技工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要求在校阶段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技校教育普遍存在着投入的教育成本大, 消耗的实习材料多等因素在内, 因此, 技工院校教育成本应该由国家、学校、学生共同承担, 政府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技工院校的特点, 制定生均培养成本指导方针, 但是目前技校的财政拨款普遍来说存在严重不足, 政府只能安排部分人头经费和少量的公务费支出, 而没有考虑各类技校的教育特点, 基本上是根据历史惯例、经验判断及粗略的成本估计来制定财政经费, 因此现有财政拨款缺乏科学、合理、准确的依据。

3.合理确定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 是科学地进行教育成本测算的关键。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观点, 到底哪些成本应该计入教育成本, 哪些成本不应该计入教育成本, 是目前来说争论的焦点。但从目前我国技校教育的自身特点出发, 笔者针对下列支出是否纳入教育成本核算谈谈自己的观点。

(1) 关于科研支出是否计入教育成本问题。在目前的技校教育中, 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 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 加上技校教育本身培养目标就是要具有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因此, 科研支出将是技校教育成本中一块很大的支出, 如果不计入成本, 将对测算技校教育成本带来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 学校开展的教科研项目、技能竞赛项目等都是用于培养学生而所耗费的成本都应该计入教育成本。

(2) 校办独立核算的企业。这类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开办的, 应当依照企业的成本核算来加强管理, 如果有些是为学校提供的各种服务, 也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做好相互结算工作。因此, 它与学校的教育服务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不应该把这一部分支出计入技校教育成本。

4.做好技校教育成本的测算, 应该改革现行会计制度, 建立符合技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会计制度。现行技工院校校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有的是执行中小学教育会计制度, 大多数没有纳入高等教育会计核算制度, 因此各院校之间的会计核算不能全面、直观、单独地核算和反映教育成本。为了更加详细的核算和反映技校教育的成本, 应该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 设置教育支出功能分类的成本核算账户, 用来具体核算教育成本。

5.实现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在目前情况下, 由于技校教育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因此各类学校对固定资产一般都不计提折旧。为了更加全面的测算教育成本, 有必要对固定资产实现折旧制度, 无论从那种渠道形成的固定资产, 都应该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来分别计提折旧, 计提折旧的价值构成可按原始价值或重置价值来计算确定。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编写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读[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篇4:关于公路项目责任成本测算探讨

【关键词】项目责任成本;公路;工程

1.项目责任成本测算

首先解释一下项目责任成本,我们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就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排装责任者对工程可以控制的程度所需要承担的成本,也就是说工程项目由谁负责,那么成本就要由谁来进行承担,将可控制的成本责任归到责任中心的账户上,这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而责任成本测算作为一个企业做好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当企业中标了一个工程之后,公司会进行整个工程的成本测算,完成了标准成本之后还要对项目责任成本进行商定,之后同与项目经理进行责任合同的签订。总结来说就是项目责任成本测算,无论是对于整个施工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还是对于整个项目管理部门制定成本计划都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数据,因此责任成本测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通过实践看到了它在企业当中的作用。

2.影响公路项目责任成本的因素包括哪些

我们都知道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就是工程的投资规模大、工期较长、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所以这就要求工程实施企业建立起公路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机制,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的发挥公司行使主管部门的职能,规避风险。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影响公路项目责任成本测算的因素包括了以下几点。

2.1 公路工程预算方面的因素

是整个公路工程的设计,在建设公路项目的前期,有一部分的工程项目由于匆忙开工,所以投资估算不足,对工程状况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所以当公路项目进行立项、决策的时候各个方面在确保其科学性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样预算也就无法达到最初的目的。另外一点就是,前期对公路的工程勘察的目的是确定整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也就是对投资的资金进行约束,从实际的状况上看,公路工程的前期勘察设计实际上还有很多不足,第一是为解决一些基础的问题,包括了时间、人员方面的各种冲突,有个别的部门在进行预算的编制时会有违规操作的现象,还有在预算时使用并没有通过的数据作为预算依据,这样就无法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失去了预算的意义;第二是因为预算的编制方法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编制人员有的时候由于消息的闭塞,而出现了错误从而对成本预算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工程工程施工阶段建设成本的控制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期会对整个工程的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期,工期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同时会影响到工艺的搭接,如果工期过短施工就可能会遭遇季节影响从而影响工程质量,给工程的安全带来隐患。在施工中没有动态管理的意识,因为公路施工的特点是工期长,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人工还是施工材料价格都会有一定的波动,从而影响了公路工程的成本。

2.3 公路项目施工合同的管理

虽然在前期做了施工合同,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去执行技术规范,特别是对外包部分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3.公路项目责任成本测算方法

上面对影响公路项目责任成本的几个因素做了详细的阐述,想要在施工中避免上面因素所浪费的资金,就要在项目开始之前做好详细的测算,在公路项目中成本测算包括了以下的几个种类,专业分包工程成本测算;混合分包工程成本的测算;单项分包工程成本的测算。下面就这上不同的成本测算做出详细的说明。

3.1 专业分包工程成本测算

在专业分包工程成本测算中,我们将其分为三个内容,第一个是合同总价及其合同规定的专项费用,在这里包含了整个公路工程需要花费的所有费用,这些费用有施工之前的测算费用,现场使用所要使用的各类费用,计划所用的费用包含了税金等等;第二个就是工程项目部的各项费用,包含了管理人员和各个部门及生产职工的工资,计算方法是按照施工工期再加上三个月的工资;办公费用,按照定额进行计算同样要在工期的基础上加上三个月;施工驻地建设和维护费用,除了建设的费用职位同时还要计算用于实施维护的费用;车辆使用费,这里面包含了车辆的基础费用例如车辆管理费、油费、保险费、修理费等等,但是不包含司机的费用;差旅及招待费用,这部分的费用是按照公路工程合同价钱的千分之一进行计算;职工探亲费用,由于公路工程的特点是工期长,所以公司要给每个员工一年四次的探亲费用。第三个我们叫做其他费用,这里面包含了一些和其他公司配合的费用。最后就是项目所承担的税金。这几个加起来就构成了专业分包工程成本。

3.2 混合分包工程成本测算

混合分包工程指的是工程不是单一形式的工程施工组织。这样的组织方式特点是专业分包结合单项分包、单项分包同不同的分包队伍相结合等等方式。这样混合分包成本测算办法:第一是要计算各分包单位说使用的成本,之后再对各个分包单位的费用进行汇总,组成混合分包工程成本测算;第二对各个分项进行分别计算,同专业分包工程成本测算方式一样,包含了材料费、机械费用;第三是计算在工程中的临时费用,包括了水、电、等费用还有驻地建设费和维护费用;第四是工程中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工资、各种办公费用、车辆的油费、维护保养、管理费用等、另外还有业务招待费,这部分费用的保准是按照架子队的标准进行执行;第五其他费用执行的标准是单项分包队伍的标准;第六是税金,执行国家标准费率。这些加起来就构成了混合分包工程成本。

3.3 单项分包工程成本测算内容及方法

单项分包工程成本测算内容相对专业分包工程的内容基本一致,一致的就不再叙述,下面说下比专业分包工程多的那一部分,包含了单项合同外的材料费用,这项费用与已经现场的实际单价进行确定;分包合同外的机械费用,这部分参照当地设备的租赁费用;最后将各项费用相加就得到了单项分包工程成本。

4.结语

公路项目责任成本测算的目的就是更好的控制工程成本,以适应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断去激发公路项目管理内在的潜力,在进行相应责任成本的测算时,一定要清楚自己公司的特点,并注意将实际状况以及是否具有操作性结合进去,在测试中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改进,尽力将项目责任成本测算做到准确,这样才能使预算更加准确,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韩长兵.浅谈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20).

篇5:商业银行成本管理论文

一、作业成本管理概述

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改善企业的战略决策及经营成果的管理方法。尤其是竞争极其激烈的商业银行,做好成本管理是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本文将简单介绍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作业成本管理。

(一)研究背景及发展

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制造业,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面临着巨大变化,制造企业成本结构也有所转变,从单一的纯手工劳动转变成依靠全自动设备,从大量生产单一的几种产品转变成少量生产多个产品。为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成本管理,即以单位水平分配成本,改用成本动因分配成本。

“作业”这一概念是由埃里克·科勒提出。在1941年,埃里克·科勒针对作业成本计算发表了论文。随后在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研究作业成本管理并发表了著作《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他是历史上第一为诠释“作业”,“作业成本计算”等相关概念的人,此后他陆陆续续发表了其他著作使作业成本法提升到管理方面。1988年,罗伯特·卡普兰与罗宾·库珀合作,他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探究,使这个理论步入应用阶段[3]。目前,作业成本管理由美国、英国等少部分国家迅速扩展到全球,涵盖领域也从制造业扩展到各行各业,例如银行、医疗、物流、工程项目等等。

而国内的作业成本管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年开始,1995年7月,余绪缨教授在《会计研究》发表了文章[4],详细介绍了作业成本法,说明了作业成本法产生原因及优点。这引起了一股对作业成本法的热潮,相关领域学者也开始研究学习作业成本法。,王平心等人从制造业开始着手,探索作业成本法;,练慧敏提出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张凤霞与郑晓春发明了作业成本法的八个步骤,并且通过实施八步骤,把作业成本法提升到作业成本管理。

(二)比较传统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

对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我们不能一口否决它的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种类单一,间接成本少等种种原因使传统成本管理备受欢迎,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飞快的发展,传统成本管理方法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

传统成本管理使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再按照费用计入原则,直接计入直接费用,分配计入间接费用,制造费用按标准分配计入对应的成本对象当中;而作业成本管理中最常见的是作业成本计算法,根据消耗资源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配:基于作业活动消耗资源的情况,将资源消耗分派给作业;再按照成本对象消耗作业的情况,把作业成本分派到成本对象[18]。

本文将对传统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成本管理目标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而且主要针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区别在于作业成本管理不仅关注直接成本,同时还关注间接成本,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核算,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5]。

2.成本管理方法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是依靠减少支出、降低成本,方法包括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成本、核算、分析。传统成本管理重视直接成本,因此盲目降低成本会对产品产生很大影响。相比之下,作业成本管理统筹直接与间接成本,不仅仅以节省为目的,而是减少每个环节里多余的支出,以达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成本管理从产品中心转移到作业中心,跟踪和动态反应作业活动,最终达到低成本,利益最大化的目标[6]。

3.成本管理范围

传统成本管理范围一般控制在生产阶段,但作业成本管理没有范围之说。作业成本管理的范围贯通道整个环节,从生产到销售,设计环节,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正因为如此,在高品质、高产量、个性化的需求下,传统成本管理渐渐衰退,作业成本管理才开始发挥它的作用[7]。

4.成本核算

传统成本核算是因为要计算存货成本,才去分配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而作业成本核算讲究的是成本发生的来龙去脉,作业引起成本,作业的产生可从产品制作追溯到产品设计[6]。通过跟踪和动态反应作业活动,及时反馈信息,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三)作业成本管理优点与不足

1.作业成本管理优点

(1)间接成本的分配变得更合理。在分配标准上,传统成本管理比较单一,而作业成本管理使用多样化分配标准,较正确的反映了实际消耗作业量[9]。

(2)关注重点为作业。作业成本管理使关注重点从成本转移到作业上,把成本管理提升到管理层,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以作业为中心进行优化和改进,实现利益最大化。

(3)合理的职责划分。以作业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划分职责,以价值链为责任控制单元,价值链是超越部门界限的[9]。

(4)控制标准选择更加合理。传统成本管理是以可以达到的水准为标准(相对稳定),并非是最高水准。而作业成本管理是以做理想的成本作为控制标准[8]。

(5)管理更加人性化。作业成本管理从作业及员工作为管理基点,尊重员工们言论自由的权利,关心员工,有问题及时解决,使员工工作满意,从而提高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最终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作业成本管理不足点 (1)内向型管理。尽管作业成本管理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而且提出了作业链和价值链,但仍然没有摆脱内向型管理,没有把成本控制扩大到企业外部,也没有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层面控制成本。

(2)工作量大,实施成本高。企业作业过程复杂,作业中心多导致成本动因基础数据收集的工作量大,因此它的计量成本也高。 (3)各作业中心之间成本协调、配套管理跟不上。部分企业过于重视成本因素的月变化情况,而忽略每个成本库和作业中心间怎样协调、在成本控制过程、削减成本费用等。

二、作业成本管理基本内容

(一)建立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是确认了解企业作业的基础上,更深入分析成本动因后产生的。因此,首先简单介绍企业的作业。对于作业的概念,虽有很多界定,但都大同小异,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某项任务进行消耗资源的工作。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贷款产生包括了很多项作业,贷款申请、审查批准等等。作业相当于一座桥梁,起到了连接银行内部与外部的的作用,并且贯穿了经营全部过程。

作业中心又称成本库,指组成一个任务过程中有关联、涉及到、有联系的作业的集合。在初步作业界定中会产生很多作业,大部分都是低层次作业,因此为了建立简便,可行与合理的系统,需要建立作业中心。每级作业中心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一级中心。作业成本中心就是由归集上面所说的作业中心所耗费的成本产生,之后在把作业中心与作业成本中心对应起来,他们之间的对应比例可以是一对一或多对一。但须注意的是作业中心和作业成本中心的数量要在合理范围内,不宜过多。以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为例子,一级作业可以是客户咨询、填写信息等等,再由这些以及作业组成贷款申请的作业中心。之后归集以上作业中心所耗费的成本形成作业成本中心,下一步就可以作业中心与有关联的作业成本中心以一定的比例对应起来[10]。

(二)建立作业成本控制标准

1.产品目标成本的确认

目标成本是在一段时间内企业自身给自己设的预计成本,目的是在这时期内保证实现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的确认要遵守5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目标成本须收集大量资料,以整理出来的数据为根据,再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

(2)可行性原则。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技术等水平,保证能实现到目标成本。

(3)群众性原则。目标成本需要反映出员工的追求,要引起激励员工的作用。

(4)先进性原则。需要反映企业通过管理,能够达到的成本水平。

(5)适时性原则。具备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实时调整的能力[11]。

产品的目标成本可以理解成为市场价减掉目标利润。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下,企业不能决定市场价与目标利润,因此企业需要预计产品目标成本,确定步骤:

(1)确定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分析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技术、成本结构和流程。

(2)收集与财务相关的信息,可以从资金、生产和管理等部门公开的年度报表,成本数据表采取信息,还可以在发行的刊物或研讨会采取信息。

(3)正确处理信息,而且要充分考虑到现在与将来的成本趋势。

(4)利用公式计算产品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市场价格-目标利润,竞争性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竞争对手成本改善值+企业价值优势

2.分解目标成本

确认产品的目标成本和竞争性目标成本以后,进行目标成本分解。分解对象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的目标成本。制造费用目标成本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作业中心成本库目标成本。

3.制定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在企业经营环境,产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分析市场和对手的情况后指定的成本,可以用于控制成本、决策与评价衡量工作效率的标准。计算标准成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三)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作业成本

1.传统成本核算

传统成本核算指支持产品或服务完成的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的成本费用。 计算方法大致为:依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一般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下一步依据分配计入原则进行分配,即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原则,而制造费用则运用一定比例的分配标准计到对应的成本对象中去。主要局限性在于成本动因,运用了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动因,但这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高质量、个性化的产品需求。

2.作业成本核算

与传统成本核算法不同的是作业成本核算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作业对资源耗费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从作业依靠成本动因追溯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具体过程为:

(1)归集直接成本费用。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其它直接费用,直接材料在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因此正确计算直接材料对产品成本造成很大影响。直接材料计算可以追溯到成本对象上,但核算需要严格按照核算原则与要求,以保证直接成本归集的重要性。

(2)鉴定作业。作业的鉴定是为了保证作业成本信息系统可以成功地运行,因此企业在使用作业成本核算系统之前,应该通过分析确认企业作业链的作业,并且保证作业不受产出量的影响。鉴定与划分作业也恰恰是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重点。

(3)归集成本库费用。在完成上一步步骤之后,再以作业为对象,根据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归集每个作业发生的费用,最后归集各个作业发生的费用集合即成本库。与传统成本法比较,作业成本法可以提高制造费用的准确性,但不能百分之百地分配。

(4)确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给每个成本库确定恰当的成本动因也是分配成本库费用的关键。一般成本库与成本动因对应比例是一对多,他们之间有的是弱线性相关,有的是强线性相关。

(5)计算成本动因费率。成本动因费率是单位成本动因所引起的制造费用的数量。成本动因费率的计算公式为:

成本动因费率=成本库费用/成本库成本动因总量,即R=C/D

其中:R表示成本库的成本动因费率;C表示成本库的费用;D表示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总量。

(6)分配成本库费用。通过计算得出成本动因率之后,依据每个产品消耗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数量来分配成本库费用,每一个产品费用的分配额就是加总每一个产品从各成本库中分配所得的费用得出来的。

(7)计算产品成本。计算生产产品的总成本的`公式:

总成本 =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三、中国银行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各种金融机构的兴盛发展,资金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的进入等因素,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13]。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正视现状,从自身寻找成本管理层面的问题。

(一)中国银行成本管理现状

首先,中国银行不良债权占比高。其原因主要是信贷结构不合理引起的。其次人力资本结构臃肿落后,管理人员数量庞大,而基层人员短缺,直接导致银行业务低效率。此外,中国银行的盈利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盈利能力较低。还有中国银行经营管理制度上仍有计划经济时期的残余,到现在为止在某些方面仍需要政府的帮助。此外还存在经营质量低下,人力资源缺乏、资产质量不高、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中国银行对此类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并且进行了改革,但改革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成本核算方面,中国银行仍采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再加上银行的成本结构的特殊性,成本扭曲程度要比其他行业、企业严重的多,进而引发银行亏损、成本过高等深层次的问题。近年来,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大量来到中国发展业务,这使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压力,提倡银行业务创新与高服务质量,把重心放到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上[12]。中国银行发现传统成本法很难为银行产品、顾客的盈利能力分析提供正确的信息与依据。

(二) 存在的问题

1.中国银行产品创新方面没有新突破,筹集资金费用高。

近些年,中国银行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发展必不可很少的支柱。但中国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没有新的突破,存款业务主要“人海战术”,多设点、广撒网、“拉人”。因此中国银行在营业过程中,出现了成本过高的问题。

2.管理责任不明确,成本管理没有落实到位。

中国银行成本管理责任不明确,导致有些职责交叉重复管理,使成本费用增加。外加成本管理落实不到位,成本费用的分类、记账、核算等工作都由一个部门来完成,不能有效考证成本费用增加情况[14]。

3.中国银行产品损失率高,面临着巨大的资本压力。

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来说,贷款是主要的赢利产品。然而实际上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率极其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都有坏账,而且坏账比率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4.成本意识薄弱。

中国银行采用传统成本法,间接费用大部分分配在产品和服务上,而基层员工由于素质低、缺乏相关会计知识意识,对自己所在的部门的费用成本及利益的了解少之甚少。相比之下,作业成本管理相对成熟的美国等国家,成本核算都是由专门技术人员来完成,因此在各个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都没法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要想做好成本管理,需要在用人方面多下功夫,挑选有责任心、成本意识高的人才。这样不仅会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省下了成本[12]。

表3-2 国中国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比较

5.技术基础不过关。

我国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时间并不长,而商业银行还停留在初步阶段,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成熟完善,硬件设施欠缺[15]。

6.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能适应作业成本管理。

在我国传统成本管理非常成熟,并且在成本核算业务上霸占了很多年,再加上作业成本法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很多商业银行并不想放弃传统成本法[16]。

7.存在制度制约问题。

从财务报告与会计准则方面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费没有分配给产品,部门等成本对象,而是直接当作期间费用,这样使商业银行在核算方面得不到财会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支持,也缺少制度上的支持[17]。

8.很难选择作业的定义和成本动因。

商业银行的作业数量与种类繁多,因此合理划分作业定义,正确选择成本动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存在“代理人”问题,在划分作业和选择成本动因方面留有主观因素。

9.实施成本高。

因为本质上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还是有很大区别,这两种方法的切换涉及到设计成本、咨询成本、购买设备费用、维护费用、人力费等等,需要巨额的成本来支撑,对商业银行来说是笔大费用[17]。

四、根据商业银行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情况,分析相应对策

(一)相应对策

1.在员工选聘上多费心思。

在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人员素质低,缺乏相关会计知识与意识的问题。在职员选聘上严格把关,再详细制定培训、考核制度,例如新员工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作业成本核算方面)、考核、奖罚、技术能力达标后再上岗工作。培训内容为会计相关和计算机相关方面的知识。对于已经上岗的职员也要实行定期考核。

2.建立完善责任管理,确定成本控制责任。

结合银行自身特点,建立实际可行的责任会计管理体系,开发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弥补完善之前银行内部信息系统,尽量提供详细的作业信息,做好数据收集统计工作[19]。

3.把作业成本法当做管理思想。

一直以来总是把作业成本法当做成本核算方法,但其实作业成本法不应局限于成本核算,更多的是应当做管理思想,以科学的方法收集统计数据。

4.国家的支持。

商业银行推行作业成本法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因此有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对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国家有关部门专对作业成本法推出一个新政策,这会极大程度上推动作业成本法在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有条不紊地实施作业成本法,从局部开始再扩展到全行与各分支行。

5.结合商业银行具体情况,应用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体系下,商业银行是通过“成本-效益”来判断银行是否盈利,但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照抄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适用于业务范围广、种类多、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上,如果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种类少,比较单一、范围窄时并不推荐采用作业成本管理。

结语

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研究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因此真正运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成本的商业银行还是占小部分。本篇文章在浅析商业银行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时,因为可供分析的案例较少,选用中国银行为例进行分析时并不全面,例如案例介绍分析不够详细、业务选取不够全面、对作业中心的确认与划分较简单、可能与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有出入,但以整体来看,本篇文章对商业银行运用作业成本管理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了作业成本管理的研究背景与发展路程,比较了传统成本法语作业成本法,发现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转换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的必要性。其次,详细介绍了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从建立作业中心开始到作业成本控制的建立。在此基础上,以中国银行为例,介绍中国银行的成本管理现状,并且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中国银行扩展到我国商业银行,发现作业成本管理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不仅优化了价值链,而且还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的潜在的问题,如人员素质低、成本高、制度制约等等。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锐颖:《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应用研究——以中国银行XX支行为例》。

[2] 李国政:《全面成本管理》,中华文库本 。

[3] 石天琪:《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

[4] 屈航:《浅谈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应用》。

[5] 白永祥:“传统成本管理与现代成本管理的对比研究”,《现代商业》。

[6] 门素梅:“传统成本管理与现代作业成本管理的比较”,《商业会计》。

[7] 杨耀:《高校作业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8] 胡新宇:“传统成本管理与现代作业成本管理的优缺点分析”,《商》。

[9] 田斌田、李小健:“浅析作业成本管理及其优势”,《经济研究导刊》。

[10] 陈轶西:《战略导向的商业银行作业管理研究》

[11] 范兴美: “目标成本法在现代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企业经济》。

[12] 陈治华:《商业银行作业成本管理研究》。

[13] 张彬:《战略成本管理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作业成本管理的视角》。

[14] 袁绍敏: “基于商业银行成本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经贸》。

[15] 繆飞翔:《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

[16]白云:《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

[17] 罗宾·库珀、罗伯特·S·卡普兰(美),王立彦等译:《成本管理系统设计教程与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报社, 3月.

篇6:财务管理商业信用成本怎么计算

收益的增加

=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量的增加×(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的增加

【提示】如果突破了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此时需要考虑固定成本的增加问题。在计算信用成本税前收益的时候,需要扣除增加的固定成本。如果产能不够,需要增加固定资产的,该固定资产成本加到增加的成本中

2.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提示2】平均收现期(周转天数)的确定:如果题中没有给出平均收现期,在没有现金折扣条件的情况下,以信用期作为平均收现期;在有现金折扣条件的情况下,则用加权平均数作为平均收账天数。

【提示3】日销售额的确定:用未扣除现金折扣的年赊销额除以一年的天数得到。即不考虑现金折扣因素。

4.坏账成本

应收账款基于商业信用而产生,存在无法收回的可能性,由此而给应收账款持有企业带来的损失,即为坏账成本。

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5.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

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增加量×单位变动成本×资金成本

6.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增加成本的抵减项)

篇7:商业管理成本测算

综述:

为实现目标成本测算的精细化,提高测算准确性,集团成本审算中心在借鉴各项目编制经验基础上,完成了新版目标成本测算表的改进和完善。希望通过新版目标成本测算表的使用,提升各项目目标成本的编制水平,规范集团成本数据的归集和积累。同时,使其在责任成本管理、前期设计优化、招投标管理等环节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新版目标成本测算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改进和完善:  细化了各项费用测算的成本科目构成;

 明确重要成本科目项测算时提炼的系数值、测算依据和造价指标;  设置风险费项,以风险概率形式体现测算成本的风险因素;  修改营销设施建造费、销售费用等多项成本科目的三级科目构成;  明确跨期成本分摊、地价分摊的做法;

 六大类公摊成本按建筑面积或占地面积等方式在各核算对象间分摊;(各类费用采用的具体分摊标准将在拟修订下发的《万科集团成本核算指导》中予以明确) 跨期成本按建筑面积或占地面积等方式在各开发期间分摊。(同上)

测算表中对细化的成本科目、提炼的系数、填报的测算依据分为必须填报执行和建议采纳两类,并用不同字体颜色加以区分,使用时请加以注意。下面,将依据测算过程的先后顺序,结合测算表中的模拟项目,叙述新版目标成本测算表使用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规划指标及建造标准

测算前,首先填写“当期规划指标表”和“各类产品建筑标准表”。规划指标需设计部配合提供,建造标准按营销、设计、成本、工程等相关部门的讨论结果确定。对于道路用地、绿化用地等景观规划指标应尽量填写明确,以便为道路景观测算提供准确的计算指标。

对于多期开发的项目,首期测算时还应填写“总体规划指标表”,以便于采用其中的规划指标值进行跨期分摊成本的测算。

二、跨期成本分摊

1、地价的分摊

规划指标和建造标准填写完成后,首先可进行地价的分摊。地价分摊总的原则是按各期或各产品类型的占地面积分摊,跨期或当期中的公共用地宜按各期或各产品类型的建筑面积比例分摊,以形成地价分摊比例系数来分摊总地价。

如模拟项目总占地面积261760m2,一期占地65785m2,总地价18460万元。会所、湖区、幼儿园的占地面积则按各期的建筑面积比例分摊给各期,形成的全期地价分摊表如下:

全期地价分摊完成后,计算出一期应分得的地价为4862万元,随后将这笔地价分摊至该期的各产品类型中。总的分摊原则仍为“按各产品类型占地面积比例分摊”,表中将各产品类型可售面积除以其容积率,得到分摊基数。形成的当期地价分摊表如下:

应注意的是,容积率指标或范围在测算时需当地设计部予以提供。由于地域差异性大,目前集团不设立各产品类型容积率范围指标。各区域可在区域范围内进行相关产品类型容积率指标范围的统计和设定,并下发区域公司参考。

2、其它跨期成本分摊

地价分摊完成后,便可进行其它跨期成本的分摊。这些跨期成本根据项目特点包含内容也各有不同,通常包括红线外的市政设施费用、涉及到项目总体的勘察设计费、需要跨期分摊的园林环境费、会所、学校、幼儿园等配套设施费。

跨期成本分摊项按各期的建筑面积或占地面积等方式分摊给各期,分摊标准应加以注明。在进行跨期分摊成本测算时,尽量做到测算依据充分,测算科目明细详尽。如进行会所成本测算时,可细化成如下指标进行测算:

最终形成的跨期成本分摊表格如下:

哪些成本科目项需要进行跨期分摊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按受益原则确定。对于分摊至“后期”的成本,当后期的规划指标确定后,可再按确定的建筑面积比例具体拆分到二期、三期等等,直到在最后一期项目规划确定后分摊完毕。

需注意的是,分摊成本确定后,当分摊的成本科目总成本发生变化时,变化部分成本仅在未结算开发期反映,已结算开发期不再调整分摊成本。三、六类公摊费用及期间费

在完成跨期成本分摊表后,即可进行当期“六类公摊费用及期间费”的测算。

1、土地成本

该成本项中的地价及红线外市政设施费等可直接从“地价分摊表”及“跨期成本分摊表”中引入。

六类公摊费用中,若费用项是从跨期分摊表中引入,均应在表格最后一列的工程量及单价说明中注明“引自跨期分摊费用”。

2、开发前期准备费

测算时,原始指标应根据规划指标表中数据灵活采用,为达到测算的准确性和精细化,应避免笼统的使用项目建筑面积指标测算景观、公共地块等的成本值。如规划指标表中已填报了“重要公共绿地”为9000m2,在进行“公共绿地景观设计费”测算时,直接用该面积值作为测算依据即可,而不宜用建筑面积、占地面积等更笼统的指标。

报批报建费根据项目发展部提供的《房地产税费一览表》及当地优惠政策进行填写,具体科目内容可根据当地的政策自行增减。说明栏中应填写取费依据或政府下发文件号等信息。

三通一平、临时设施费用项测算时,应将场地情况、拟定做法等测算依据填写完整。一方面利于测算更加准确,另一方面也便于后期测算时的对比参考。

3、园林环境

在进行园林环境成本测算时,根据规划指标及景观控制目标确定各项科目成本。

在进行园林环境成本测算和指标下发后执行后,可随着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将控制指标逐步分细,有条件的项目也可根据不同组团景观档次的差别,将景观成本控制指标细化到组团一级,以便于指导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通过细化景观成本控制指标、不同设计阶段纠偏等措施将景观总体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之内。

4、配套设施

进行配套设施费用项的测算时,应注意车位成本的处理。地面车库、架空层车位、地下车库有产权可销售时应作为独立的核算对象,单独计算其主体建安成本,并按售价的50%承担自身成本,其余建安成本作为配套分摊进入住宅等其他产品类型。如其不可售时,其建安成本应作为配套设施费全部摊销。

5、开发间接费

开发间接费中的行政费用、资本化利息等由财务部提供。在进行其中的营销设施建造费的测算时,应注明预估的销售收入总额、销售费用率及营销设施建造费占营销费用总额的比例。

开发间接费中原先的“不可预见费”一项用“风险费”替代。风险费将不可预见的费用项细化,并以风险概率的形式反映出不同风险对项目成本可能的影响程度,风险概率可由公司管理层及成本部在不同阶段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把握。

6、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由财务提供。在进行期间费用下销售费用项测算时应注意,集团04年10月下发的《万科集团营销费用管理规范》对营销费用中的销售费用分类进行了统一,分为行政管理费、营销推广费、售后服务费、其它类四项,具体每项费用归集定义及明细内容可参见该制度文件。

与测算开发间接费中的营销设施建造费相同,测算销售费用时,也应注明预估的销售收入总额、销售费用率及销售费用占营销费用总额的比例。

四、各产品类型主体建安工程费

完成六类公摊费用及期间费测算后即可进行各产品类型主体建安工程费的测算,在样表中以“多层住宅”为例进行了测算,测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要成本科目项测算时应提炼出系数值、测算依据和造价指标。如结构及粗装修中的钢筋含量、砼含量、砌体含量及其测算时所采用的单价,窗地比指标,外墙面砖与涂料比例及单价等等。

2、细化各项费用测算的成本科目构成。三级以下科目(以蓝色字体标注的科目项)的构成可由各公司自行把握,出于增强测算准确性、利于成本指标数据库积累的考虑,各项目在测算后期尽量细化测算项构成,尤其对于成熟产品及标准化产品项目,更应做到测算成本科目的精细化。

测算成本科目时可以尽量细化,但将目标成本录入成本软件时,科目录入不宜追求过细,要便于合同的拆分,否则会增加较大的工作量。

3、若某项科目为单独分包,则适宜将其列为一个测算科目项,以利于该项合同内容的成本控制和比照。

4、基础工程费、结构及粗装修、公共部位装修、室内水暖气电等科目内可单独设置变更及签证费用项。设置此项后,该科目下相应的合同涉及的变更签证费用均可归属到此项下。如:基础工程费设置了变更和签证项,则变更和签证对应合同录入后,均归属到基础工程费下的变更项或签证项下。

5、原始指标尽可能选用规划指标中数据,并在Excel表中形成数据链接,使测算原始指标能随规划指标改变而自动更新。

6、若室内装修中有精装修做法,可在精装修做法确定后,形成“精装修成本控制表”。该表能清晰地反映出各具体装修内容的数量和构成,方便成本人员更加有效地进行装修成本控制。

7、表中多层住宅主体建安测算时,每项科目的原始指标和测算方法可供参考。当中单价数据参照了多个项目,只用于举例需要,不建议参考。

五、成本汇总

完成以上各项表单测算后,成本汇总表的总价将从各表自动取数。需要根据各费用项在核算对象间的分摊原则设置分摊公式,并在备注中注明所采用的分摊标准。(注:关于六大类公摊成本在各核算对象间的分摊标准,将在拟修订下发的《万科集团成本核算指导》中予以明确。)

地面车库、架空层车位、地下车库有产权可销售时作为独立的核算对象,单独计算其主体建安成本,并按售价的50%承担自身成本,做法如下表。

最终形成各产品类型成本及平均成本,检查整张测算表数据填报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链接关系是否正确,项目测算便基本完成。

一份科学、准确的《目标成本测算表》是进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础。对各分项工程应由成本管理部提出具体的成本控制目标,并划分责任成本。要求设计、工程、项目部等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各项费用发生时必须以《目标成本指导书》为标准,进行限价设计、限价施工、限价材料采购,从而保证项目成本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上一篇:党员干部《榜样4》心得体会800字优秀篇下一篇:到中医医院参观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