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系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物质载体,约制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个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综合反映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直接关系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渠系工程项目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渠系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篇1:

滦平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情况的回顾与思考

自1999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办公室以来,发经过十三年的风风雨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下,在服务“三农”的大潮中,我们农开人在滦平的大地上刻画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谱写出一个个壮丽的篇章。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滦平县,东与承德市毗邻,西与北京交界,南邻承德县,北接丰宁、隆化两县,全县总面积2987 km2。全县辖20个乡镇,1个街道办,共200个行政村,总人口30.7万,其中农业人口27.52万。境内有滦河、潮河、伊逊河和兴洲河等4条河流,是京津两地的主要引水源。县内群山环抱、沟谷纵横。全县有耕地31.87万亩。经核查1999年全县有中低产田面积22.3万亩,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谷子等,是國家级贫困县。农业综合开发使滦平大地发生可喜变化,一处处渠灌区应运而生,一个个蔬菜示范园区崛地而起,充分显现了滦平农业开发的巨大活力,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的生机与活力。

一、十三年来我县农业开发建设取得的功绩

想起1999年由“三位主任、三张桌子、三把椅子”组成的滦平县农开办,经过领导的呕心沥血的筹谋,经过全体员工日日、月月、年年的艰苦卓绝的拼搏,取得了令人敬幕的成绩。在2005获得河北省坝上土地治理项目“先进县”称号,在2006-2008年连续三年获河北省土地治理项目“创业杯”称号,在2006年被河北省人事厅评为“先进集体”。曾多次获县委县政府 “实绩突出单位”“特殊贡献奖”等奖励,并且在档案内业管理达到“省一级”标准。事实证明,滦平县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我县的服务“三农”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十三年来我县农业开发建设取得的工作业绩

农开办全体员工用自己的心血刻在滦平大地上的铁的事实,足以证明农业开发业绩。尽十三年来我们完成了诸如金沟屯、张百湾、小营、红旗和虎什哈等五个强乡重镇镇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在滦、潮河干流区完成26个村的灌排渠系骨干工程。扶持了滦平县长山峪维祥香瓜基地、王家沟农场日光温室园区、张百湾河北徐国友蔬菜示范园区、偏桥日光温室采摘园区、两间房和偏桥食用菌示范园区等重点工程建设。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完成各类建设项目23个,其中土地治理项目5个,生态治理项目10个,科技推广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9900.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333.0万元;项目建设总规模33.02万亩,其中改造中低产田13.14万亩,人工造林16.38万亩,科技推广3.5万亩。完成的主要工程量有:新打井255眼,修旧井81眼,配套336台套,修防渗渠163.49km,修渠系建筑物644座,铺设地下输水管道229.85km,架设农电线路39.94km,修农田路61.3km。

经调查测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亩年增产粮食200kg,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50元左右。累计新增灌溉面积7.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24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970万kg,年新增蔬菜生产能力440万kg。森林覆盖率提高3.66个百分点。年节省水资源780万m3。治理后的项目区达到田平整、配套全、渠相通、路相连,地下管道纵横交错,桥涵井电配套完善。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成绩显著。

三、农业开发项目建设的治理模式

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多种有效的治理模式。我们根据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农业功能区的划分,并根据不同类型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措施,根据不同时期的建设标准确定不同的建设内容,先后实施坝上生态农业项目、土地沙化治理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等几类项目,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使全县农业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分为滦潮河干流区和滦潮河川沟区。

1.滦潮河干流区

包括金沟屯、大屯、张百湾、虎什哈、红旗、小营等六个镇,主要分布在滦河、潮河干流区,这些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土质肥沃,经济比较发达。在治理过程中,以大力发展防渗渠系配套为主线,以新打浅井、维修旧井、地下输水管道为辅助手段,充分利用地上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搞好四旁植树造林,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瓜、果、蔬等高效经济作物。在农业措施上加大农田路网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率,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打造农业综合开发亮点工程,使其成为展示农业综合开发形象的示范窗口。

2.滦潮河川沟区

包括安纯沟门、巴克什营、平坊、滦平镇、长山峪等的5个乡镇。该区由于水资源紧缺,地力条件差,在治理过程中兴建一批蓄、引、提、节水工程,大力发展地下输水管道、扬水管道,推广先进的微灌、滴灌技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合理开采地下水,井灌沟排。工程、技术、生物措施相结合,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

四、农开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项目实施与管理也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程占地矛盾突出

农业综合开发强调集中开发,连片治理,使项目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然而,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县情,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耕地紧缺的程度就更加突出,目前我县人均耕地仅1.03亩。在项目区框架建设中,由于修建田间道路有时会占用耕地,若遇到顺茬地则可能占用同一农户很多,甚至是全部耕地,这种“一家受损,全村得利”的情况尤其不好处理,个别行动过激的农民甚至阻挠工程施工。根据我国农村现行土地政策,重新调整耕地的可能性不大,大部分项目村也没有机动耕地,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又不允许支付占地补偿,给项目建设带来难度,往往也影响到干群关系,使农业综合开发这一惠农政策在少数农民心中打了折扣。

2.农民筹资投劳落实难

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执行“一事一议”政策,但议事容易,落实困难,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和基层班子软弱的村更显突出。从2011年起,虽然土地治理项目自筹资金比例降为占中央财政资金的20%,但大多数乡村集体经济还不够发达,农民收入相对较低,自筹资金中的筹资和以物折资难度非常大。此外,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在外打工,在家务农的多是老弱妇孺,出义务工也很难得到响应。随着工程招标制的推行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标准的提高,项目工程大部分由专业队伍施工,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的机会不多,即使参与了,效果也不佳。农民投工投劳不但工程质量难以统一,而且效率较低。而用专业的机械施工,不但标准质量高,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农民筹资投劳不仅执行难度大,还容易在农民自筹上产生弄虚作假的现象,不利于农业综合开发健康发展。

3.工程运行管护难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成后,一些地方虽然也制定了管护制度,并层层签订了工程管护责任书,但管护工作不到位,保存率和完好率偏低的状况还不同程度存在。在部分项目区,建成3年~4年后的工程保存率不到70%,农田道路、防渗管道出水口、水闸等工程的损坏程度也比较严重,并且由于村级经济薄弱使受损工程不能得到及时维修。主要原因有:一是工程产权和管护主体呈多样性,难以统一管理。有的产权归集体所有,有的归个体或法人,由于产权归属不同,造成管护主体各异,管护意识差。例如,有些机井、农田道路、农电线路、防渗管道等工程为农民集体财产,由村集体进行管护,管理拖拉;群众对与己无关的工程不加爱护,常使部分工程受损;二是公安机关对损坏行为缺少惩治力度。由于对工程损坏现象的调查取证困难,对损坏行为不能实行有力的惩治,因而难以起到好的警示作用,致使变压器、农电线路、启闭机、闸板、泵房门窗等野外工程丢失;四是管护队伍和管护机制不完善。大部分项目区缺少稳定的管护队伍,管护人员的误工补贴或报酬难以落实,工程的日常维护不能正常进行,加之年久失修和冻融损坏严重,致使部分工程报废。

4.单位投资标准、质量标准逐年不一,造成工程质量层次不齐

1999年平均亩投资100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材料费、人工费等费用的不断提高,发展到2011年的1030元。1999年投资标准偏低,当时国家只对工程材料费进行补助,且由村级组织出农建工施工,施工标准低,致使工程质量不高。虽然现在提高了标准,但材料费和人工费的迅猛增长,项目自筹又困难,项目建设资金还是比较紧张的,许多地块所需工程建设内容不能一次性解决。

四、今后我县农业开发工作发展方向定位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如何进一步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使之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项目建设布局如何?项目发展思路、方向如何?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即应该回顾以往总结成功经验,又要与时俱进,开拓更新思路,使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需要。

按照国家农开办的要求大力实施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重点,大力开展增强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在完善提高滦潮河流干流区骨干粮区工程建设以外,注重县周边小乡小镇建设需求,集中整治坡耕地,采取集雨工程、扬水蓄水工程、风能提水等形式满足偏远山区耕地用水需求,大力发展板栗山楂等林果产业和食用菌产业,加大经济欠发达周边乡镇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乡镇之间农业生产条件差异。

具体发展方向如下:

(1)金沟屯镇梁后村——张百湾五道岭村的滦河干流区和虎什哈镇大河北村——虎什哈镇六道河村的潮河干流区,实施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建设,完善提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产出率,增加粮食产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高产高效。

(2)巴克什营镇、长山峪镇、付营子乡发展以果品、瓜果为主的御路旅游观光农业和设施蔬菜产业,重点实施喷灌、微灌技术。

(3)付家店乡、马营子乡、邓厂乡、虎什哈金台子川、五道营乡、西沟乡、平房乡、安纯沟门乡等地段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山地林果产业,推广集雨蓄水、截潜流蓄水等措施,进行坡耕地治理,全面实施节打蓄引工程。

(4)大屯乡、滦平镇主要发展蔬菜科技园区建设,推广新品种、提高蔬菜品质以发展微灌为主,提高品牌战略。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着重做好下工作:

1.鼓励土地流转经营,化解工程建设中各种矛盾,解决农民自筹难问题,促进项目健康发展

项目耕地一经流转后,首先解决工程规划散乱局面,统一种了植结构,打破组户界限,使工程规划布局趋于合理。其次解决农民自筹难问题,让流转经营大户出工、出资,补充了项目自筹资金短缺问题;第三,工程占地问题易解决,因为农民将延包期内耕地流转出去,本身已获利,自己又打工挣钱,对工程占地问题意见相对减少,为项目区高标准设计奠定基础。第四,有利于项目结构调整。项目区耕地流转后实行集中管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济的发展。第五,有利于项目管护,土地流转后,落实了管护主体,工程由经营大户看管,有人维修,并能落实管护资金。我县2011年项目区规模5000亩,共流转耕地4400亩,占建设规模的88%,建设占地1000余亩高标准温室园区一处,占地400亩科技含量高的喷灌园区一个,占地600亩高标准园林园区一处,占地500亩的乳牛、肉牛青储饲料基地一个。且项目区统一平整后经营户又在耕地里自修了部分支路,方便了农用机械耕作与运输,使机械覆膜、机械播种、机械施肥得以普遍应用。使2011年项目区结构调整非常到位,大部分工程当年施工当年见效。

2.整合项目资金形成合力,推进项目区上档升级

把项目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相关专项规划,整合各方面的建设资金,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归口申报、统筹规划、各司其职、各具特色、各记其功”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监管、统一考评”等原则,首先逐步完善土地治理项目相关政策,与其他行业项目接轨,资金能否顺利整合的关键是:各部门相互协调项目申报时间,由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不同期致使在项目申报内容重复,工程重复建设,有的无法实施,还容易产生借用工程现象。只有统一申报时间,各方项目管理单位共同商议区域项目整体规划,按计划分工设计自己项目,才可能达到资金合理整合。整合资金有利于将水利、农业、林业、科技和农业产业等分散的资金统一聚集,形成强大的资金合力,推进互补,推进项目区档次的提升。

3.降低农民自筹比例或取消农民自筹,减轻农民负担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筹资投劳落实难问题,建议国家进一步降低土地治理项目中农民筹资投劳比例。制定占地补偿政策,提出具体和适宜的补偿标准,解决部分农民利益受损问题;我们在工作中感到,各乡镇对农民筹资投劳比例偏高的反映较为强烈,尽管目前自筹资金比例已降为占中央投资的20%,但随着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标准的提高,自筹资金的绝对数量并没有减少,换言之,亩均自筹资金额度没有太大变化,农民负担一样重。因此,建议取消农民筹资投劳的硬性规定,可根据具体项目和当地实际情况,自行组织乡村自筹或农民筹资投劳,自筹资金多少可作为项目竞争立项的条件之一,积极性高的可优先立项。

4.搞好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项目两类项目自身结合,发挥农业开发自身“综合”优势

为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应逐步提高,使两类项目有机结合,使工程建设——基地——产业三者结合,优势互补,形成链条效应,形成高效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农业综合开发到哪里,结构调整就跟进到哪里,以开发带动产业,以产业放大效益。重点围绕高效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园区,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打造精品工程,形成产业特色,发挥农业开发自身合力效应,促进项目发展。

5.完善先建后补机制,加快工程进度

实行“先建后补”,是先把企业工商资本县注入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后国家对其建设项目进行补偿或报账,这是新时期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这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我们面对新形势作出的必然选择。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简化程序,加快项目执行进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资金效益,更重要的是调动业主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先建后补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能够保证资金专款专用,支持加强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生产能力建设,也能够促进企业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尽早获得财政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同配合,整体推进。一是注重争取领导关心。领导关注开发是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要资源。在确定项目区时,都主动向县、市领导汇报项目选址和实施方案,争取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适时请领导视察指导,帮助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保证项目顺利推进。二是注重调动基层积极性。项目实施前,与各镇充分沟通,赢得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与项目镇的对接,主动服务、主动介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切实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妥善解决农田路占地等重大问题,并耐心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尽最大努力取得项目区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在项目建设中强力推行专业单位施工。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真正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承包工程建设任务。在加强工程监理的同时,充分发挥农开办的监督检查优势。在项目建设期间,除充分调动乡村干部积极参与开发外,更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农民是工程的使用主体,更是工程的受益主体,他们最关心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质量,让他们参与监督把关,只有他们的参与,这样的监督才更用心,也更让人放心。这样既保证了工程专业施工,又使农民对工程满意,还保证了工程的标准质量,一举三得。四是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管护队伍是搞好工程管护的有效办法。地方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管护经费,稳定管护队伍。以项目村为单位,每个村都成立一个管护小组,负责该村所有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的管护。管护主体要与项目村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职责和奖惩,管护到位了,工程损坏少了,相应延长了工程使用寿命。同时建议上级农开主管部门扩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费的开支范围,允许利用管护费购置一些必要的设备,比如管护人员配备专用自行车,对管护人员不定期培训,工作突出的给予适当奖励等,以此调动管护人员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工程效益的长期发挥。

作者:赵德才

渠系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篇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物质载体,约制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个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综合反映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直接关系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农田水利;能力建设;因素;对策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况

1.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末端工程 灌溉渠道系统是指将水源引取的水输送、分配到田间并进行农田灌溉的工程措施。我国按地形条件、控制面积和渠道设计流量大小对灌溉渠系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灌溉渠道一般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五级。一些复杂的大型灌区,可增设总干渠、分干渠、分支渠等多级渠道,而在地形平坦的小型灌区,渠系少于五级.

1.2 工程规模小 工程规模小,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其它工程之间的显著区别。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末端工程,一般规模都很小。

1.3 工程的区域性 农业生产受土壤、气候、光热和水资源等诸多自然环境的限制。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生产的区域规律。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

1.4 工程形态多样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布在田间,用蓄、引、提、轴等方式给农田提供灌溉,其形式多样。通常有水库、渠道、塘坝、闸门、涵洞、机电井等。而且由于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地理特征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取水、输送水的方式各异,即使是功能相同的工程,不同地区的工程形态也大不相同。

1.5 工程使用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常都是季节性使用,半年使用半年闲。风调雨顺的年份,雨水充足时,工程利用频率小或者根本不用;天旱或者渍涝的时候,工程可能需要超负荷工作,而且可能会因为资源稀缺而发生水事纠纷。而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地处野外农田,无人值守,日晒风吹雨淋,易老化损坏。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旳建设特性

2.1 建设地点的分散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末端工程,面对农村的千家万户,分散在不同的村落,分散在田间地头,土方工程多,维护工作量大,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都比较困难。但是其运行效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农作物的收成。

2.2 建设内容的多样性 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不同的建设内容。受工程形态多样化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建设内容多样性的特点。水库、渠道、塘现、闹门、涵洞、菜站、机电井等,各有不同的建设内容。工程建设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方式各有不同,很难采取哪一种固定的模式。

2.3 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共同特点,但是农田水利工程比之其他土木工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更甚。除了露天作业,日常施工受大风、雨雪、气温影响大之外,农田水利工程还受季节影响,一些工程必须避幵雨季、洪水季节。一些工程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安排在冬天农闲季节施工。

2.4 施工队伍素质不高 相对于房屋建筑、铁道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其他土木工程而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不高,大多为普通的土方工程,相对比较简单的钢筋混凝土工程等,不需要施工资质等级较高的施工企业施工。

此外,单个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程量不大,工程造价不高,在工程招投标中,往往大中型施工企业不屑一顾,参加投标的一般都是小型施工企业,施工队伍的素质和施工管理水平都不高。

2.5 建设监管难度大 由于存在建设地点的分散性、建设内容的多样性、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施工队伍素质不高等特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难度大。同样投资额的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工作量比其他工程项目的监管工作量更大,监管难度更高。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

3.1 因素分类 根据专家调查法的结果,我们将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大因素分为管理、资金、人员、施工四大类,然后再细分中层因素和下层因素。

①管理。中层因素有:缺少有效的组织机构、缺少有效的规划、工程纠纷多、管理粗放、工程管理难度大、风险大。下层因素有:农民参与程度低、产权不清、权责不清、“一事一议”难度大。②资金。中层因素有:建设资金缺位、预算管理不严格。下层因素有:吸引社会资本难度大、农民自筹资金能力低。③人员。中层因素有:施工队伍素质差、管理效率低、业务水平低。④施工。中层因素有:工程监理不到位、缺少质量保证体系、缺少有效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不足、工程分包多。

3.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

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对策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合理的工程使用机制。

因地制宜,制度符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审批、施工管理制度。首先,政府职能须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审批管理,要重视项目的前期可行性论证,使项目的建设在符合地区总体规划的同时与环境相协调。审批后的项目要进行公开的招投标,严禁私下发包给没有资质的施工队。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必须有上岗证。项目的图纸必须由具有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设计好的图纸上要有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的签字和设计单位的公章。在项目资金的投入上,应扩宽项目的融资渠道,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投资政策,加大民间资金的投入比例,以利于项目运转。其次,加强项目的质量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切实将项目建设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在每道工序施工前,由专门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建设单位领导要重视发挥监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最后,工程竣工后,要进行质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2)使用得当,加强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

合格、优质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完成,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可是,农田水利工程应当做到长期充分地发挥其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对已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与维护显得极其重要。首先,加强工程的安全管理。应当加强宣传《水法》当中的相关内容,以能够做到在防止自然灾害冲击的同时,也能做到水利工程不受极小部分唯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水利工程的设施管理。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设施,应当进行等级造册,将其绘制成工程分布图,分类排列。对于重点的水利工程设施应当进行挂牌、由专人进行重点的管理。其次,是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最后,先进技术的推广以及先进人才的培养。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效益长期化的工程,因此要求工程建设规划应当具备发展的目光。地方水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其管理水平。同时也应当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使得现有的、正在施工的农田水利项目都可以充分地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明晰产权,让农田水利工程走可持續发展道路

责权明确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的根本。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形成了比较狭隘的思想意识,集体的东西都毫不吝啬地去享用,但谁也不愿去维护、爱惜,甚至人为去破坏。多年来,不管是水利工程产权还是林权的改革探索,都已经充分证明了只要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使用者的责任心就能较好地树立起来,就能保证工程的良性运行,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建设、管理的,产权明晰、管护到位、运行良好,发挥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是三农问题中重要问题。只有科学规划、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艳.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7):33-35.

[2] 郭元裕.农田水利学[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作者:张家林

渠系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篇3:

灌区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初探

摘 要:大型灌区是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农村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该文以滨州市簸箕李引黄灌区为例,分析了灌区加强水利工程维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组织设计方案。通过对灌区相关工程的的维修养护的实施,极大提高了灌区的配水效能,大幅提高了灌区管理效率。

关键词:灌区;水利工程;维护;实施方案

1 灌区概况

滨州市簸箕李引黄灌区运行50多年来,由于配套资金严重不足,致使灌区渠道衬砌率低,部分渠段边坡坍塌严重;建筑物老化、失修,部分建筑物超役运行,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发展新农业的需要;灌区内多数没有临近渠道的管理道路,部分临近渠道的管理道路也是坑坑洼洼,车辆行驶困难,特别是阴雨季节,更是泥泞难行,给灌区的管理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极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使灌区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2 水利工程现状

2.1 工程现状

2.1.1 渠首工程 渠首有东、西两座引黄闸。现东引黄闸建成于1976年,为6孔3m×3m箱式涵闸,闸底高程17.2m,设计引水位19.40m,设计引水流量75m3/s,加大流量85m3/s;西引黄闸位于东引黄闸上游300m处,建成于1989年,为4孔3m×3m箱式涵闸,闸底高程15.10m,设计引水位17.70m,设计引水流量50m3/s。两闸形成高水高引、低水低引的联合调度之势。渠系供水系统:总干渠自引黄闸至沙河渡槽,全长36.83km。自引黄闸至徒骇河渡槽为上游段,原称东条渠和西条渠。东条渠由东引黄闸起,向北至徒骇河大湾、夹河两渡槽,长21.886km;西条渠由渠首西引黄闸起,在胡家村南与东条渠汇合,全长12.8km。自徒骇河渡槽至沙河渡槽为下游段,长14.069km。干渠分一干渠和二干渠。过沙河渡槽后向西为一干渠,输水至德州市庆云县境内,全长46.384km。向东北为二干渠,经惠民、阳信、无棣县,止于德惠新河,全长65.699km。干级渠道总长160.838km,渠道现状衬砌。总长度67.248km,衬砌率为41.81%。支渠90条,总长375.08km,仅衬砌9.0km;斗农渠941条,总长2003km,均未进行衬砌。

2.1.2 蓄水工程 灌区内有三角洼、幸福、孟家等5座平原水库,设计总库容4 270万m3,现状实际总库容3 340万m3。

2.1.3 排水系统 灌区内自南向北有徒骇河、土马沙河等5条骨干排水河道。还有杜家沟、杨集沟、等28条中级排水沟以及39条支级排水沟,下游提水灌区的灌溉渠系大部兼做排水沟用,以上排水河道上有建筑物303座。

2.2 存在问题 灌区已运行50余年,经多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形成。由于建设年度跨度较大,建成及配套较早的渠系建筑物部分已出现不同程度工程问题,有的甚至影响正常使用。由于受资金限制,疏于维修养护。通过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了解,灌区亟需维系养护的范围较广,受资金分配额度的限制,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确定了本次维修养护项目的范围。经现场踏勘,工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2.2.1 二干渠渠道 二干渠八里庄桥(桩号10+408)至孙铁匠生产桥(桩号14+000)约3.5km渠道淤积严重,衬砌边坡部分存在坍塌、破损的现象,影响渠道输水效果。

2.2.2 分水闸、排水涵闸等配套渠系建筑物 一干渠上游段后王溝、沙红沟等6座分水闸由于建成时间较长,受资金限制,没有进行过彻底维护,老化破损十分严重。加上工程建设时设计标准较低,施工质量不高,存在闸后便桥断裂、破损的情况,严重影响水闸的使用安全,亟需维修改造。二干渠小杨家排水涵洞、孙庙排水涵洞等排水涵洞,由于规模较小,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建成以来受资金限制一直疏于维护,目前多存在启闭机丢失、排架损坏、机架桥板脱落损坏等影响涵闸正常使用的问题,亟需维护,以保证正常运行,提高灌区配水效能。

2.2.4 石皮测流站 石皮测流站由于运行时间已达15年之久,测流站的测流桁架锈蚀老化,测流设备出现测量不灵敏、采集有效数据少、反馈速度慢等问题。由于测流设备升级换代频繁,控制设备功能落后,已不能满足现代灌区建设的需要,制约着灌区办公效率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 维修养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必要性

3.1.1 是灌区管理及生产安全的迫切要求 干渠分水闸闸后便桥多处出现的断裂、破损情况,如不及时维修改造,不仅影响灌区管理单位的日常维护工作,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存在问题的建筑物进行维修养护是保障管理及生产安全的迫切需要。

3.1.2 是灌区灌溉制度正常执行的重要保障 鉴于大部分排水涵洞、进水闸存在的闸门、启闭机损毁情况,如不及时更新改造,不仅影响该建筑物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其控制区域内耕地的灌排效益。由于损坏的建筑物分布较广,甚至影响到灌区灌溉制度的正常执行,从而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水资源浪费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充分利用灌区水土资源,增强农业后劲,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对灌区实施维修养护项目十分必要。

3.1.3 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的重要补充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一般遵循分段治理的原则,目前为止虽进行了历次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但均是对分段内的渠系及建筑物进行维修改造,由于损毁建筑物分布较广,由于建设资金不足,未进行过彻底改造。利用专项分配资金对存在问题的建筑物进行维护改造,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的重要补充,从而可以保证灌区工程效益的长期稳定发挥。

3.1.4 是完善灌区现代管理制度的先决条件 簸箕李引黄灌区根据建设现代灌区的要求,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将存在问题的工程环节进行查缺补漏,保证基础设施配套的完整性,是推进整个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先行环节,从而为灌区现代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可行性

3.2.1 管理单位重视 簸箕李引黄灌区灌溉管理局非常重视本次维修养护项目,省计划下达后,积极组织排查,现场踏勘,科学统筹,多次就维护项目范围及内容与设计人员进行讨论协商。

3.2.2 群众积极性高 群众多年来已亲身感受到工程不配套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极大不便,饱尝旱涝之苦,强烈要求改变工程面貌,工程的实施极易获得群众的支持和广泛参与。

3.2.3 工程建设与管理经验丰富 灌区多年来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多次对相似工程进行过维修改造,积累了丰富的建设与管理经验,同时,在工程管理与运行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运行管理数据,为实施工程奠定了良好的经验基础。

3.2.4 技术力量雄厚,施工条件优越 灌区所在辖区有多支训练有素的施工队伍,具有多年灌区渠系及建筑物工程建设经验;工程建设区域内交通发达,村村通柏油路,电网配套齐全,工程实施的交通便利、电力供应充足。

4 维修养护实施方案

4.1 维修养护范围 簸箕李灌区认真落实灌区工程设施养护维修的工作,对全灌区做了一次认真的普查工作,根据分配的资金额度,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确定2016年度维修养护项目范围为灌区存在问题的二干渠八里庄桥至孙铁匠生产桥3.5km渠道清淤疏浚及边坡维修,总干渠沙河渡槽,一干渠、二干渠分水闸及排水涵洞,以及石皮信息中心及测流站。

4.2 维修养护内容 本次维修养护项目内容既包括年度日常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又包括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恢复其原有功能,保障灌区正常效益的发挥。维修养护的主要内容如下:(1)渠道维护;(2)建筑物日常维修养护;(3)建筑物更新改造;(4)石皮信息中心、测流站升级改造。

4.3 施工组织设计 (1)砼工程工作内容包括:模板架设、钢筋制作安装及砼的浇筑和养护。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模板安装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工程所用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安装时,应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使用时应进行防腐除锈处理。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骨料粒径、纯度满足设计要求,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坍落度根据建筑物的部位、钢筋含量、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决定,钢筋砼为7~9cm。砼浇筑前应详细进行仓内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永久缝及浇筑准备工作等,并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浇筑砼应连续进行。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覆盖以防日晒,面层凝固后,立即洒水养护,使砼面和模板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养护至规定龄期。(2)钢筋砼构件预制时,预制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排水良好,底模平整光滑且有足够的强度,浇筑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加强振捣,确保不漏振,并保证每块构件一次浇筑完成;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各种项目的检查和检测,确保工程施工质量。(3)金属结构必须由持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制造和安装。闸门、启闭机安装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规程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施工质量。

5 工程管理及保障措施

本次维修养护工程,要严格遵循项目申报审批程序,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经市级审查批复后方可实施。

5.1 工程管理 为了保证维修养护项目的顺利实施,建设单位应制定维修养护项目工作人员考勤、项目管理制度、现场管理人员工作、项目安全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财务管理等制度。

5.2 保障措施 (1)加強组织领导,确保维修养护顺利实施。切实做好维修养护项目的管理工作,提高维修养护水平,保证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有关业务技术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下设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对维修养护项目的全面管理,认真履行项目法人职责;同时,加强外部的沟通协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维修养护项目的顺利实施。(2)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实行分工负责,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查。定期组织参建单位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检查,定期召开工程质量和安全会议。

6 结语

按照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管理,按照合同规定的支付程序支付经费,加强审查把关,实施监理、项目负责人签字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避免维修养护资金使用中出现各种违规、违纪问题,保证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责编:张宏民)

作者:弭庆伟

上一篇:天翼战略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房屋施工建筑节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