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2024-04-17

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精选17篇)

篇1: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你们高兴吗?那你们想不想送给他们一份礼物呢?今天,老师就来教你们做糖葫芦,然后把你的糖葫芦送给客人老师好吗?

二、教师出示三串用泥工做的糖葫芦问:那么看这三串糖葫芦有什么不一样呢?(一串最大、一串大一点、一串最小)

教师出示其中的一串糖葫芦问幼儿,这串糖葫芦的三个果子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个最大、哪个最小)?那他们是怎样排队的呢?

三、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出示画有竹签的纸,请一名幼儿帮忙串糖葫芦。请其他幼儿检查看他串的对不对。教师点评,并讲解幼儿操作时的要求。

四、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并帮助那些能力弱的幼儿。

五、请幼儿将做好的糖葫芦送给客人老师,让他们帮忙看看谁做的糖葫芦最漂亮。

活动评析:本节课幼儿玩的很开心,一听说做糖葫芦,他们就以为要做真的糖葫芦了,所以他们在听的时候听的听认真的,不过就是本节课我给他们设计的难度大了一点,因为这一节是第一节学习三个物体之间比较大小,而且我选择以不干胶贴的方法进行的,由于幼儿比较小,他们还不会撕不干胶,导致这节课上下来的整体效果就不是如此的理想。

篇2: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1、教幼儿练习使用画笔的正确方法。

2、培养幼儿对美术游戏的兴趣。

3、练习画封闭的圆形。活动准备

1、大白纸若干张,上面用线条勾画出太阳公公。

2、幼儿用水彩笔每人一盒。活动过程

1、出示“太阳公公”,引起幼儿的兴趣。“太阳公公的年纪很大了,每天都在天上看着小朋友做游戏,今天他想吃一种天上没有的好东西。这种好东西的名字叫糖葫芦,太阳公公没有见过,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吗?对,这就是圆圆的糖葫芦。”

2、请幼儿给太阳公公画糖葫芦

“太阳公公把穿糖葫芦的工具都准备好了,请小朋友把糖葫芦一个一个地穿在太阳公公的光芒上吧。糖葫芦上裹了一层厚厚的糖,可甜了,小朋友画糖葫芦的时候一定要用糖包住里面的水果,如果没有裹住,里面好吃的水果就会跑出来。” 引导幼儿画封闭的圆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各种口味的糖葫芦

篇3:小班幼儿美术作品个性化

幼儿美术是指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所从事的艺术活动,是反映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与体验的一种方式。幼儿美术教育一般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幼儿美术本身的浓厚趣味性和情感性,适用于幼儿的形象思维和直观体验,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对幼儿的表达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具有其他活动无法代替的意义。

二、幼儿美术活动中的问题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在其造型、空间和视觉的表现上,可以通过线条、色彩、形体以及构图来具体表现。幼儿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儿将自己的体验和想法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出来,赋予作品个性化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常常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活动目的性太强

幼儿美术活动并不是为了让幼儿成为一名画家,而是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让幼儿在教学中认识美术、掌握美术工具的用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以是否完成作品来要求幼儿。而且,老师示范时将自己画画的先后顺序教给幼儿,在思想上限制了幼儿的创作顺序。因为活动性目的太强,活动中提供的材料也相对有限。幼儿在此过程中没有受到激发,大多是在临摹老师的作品或者范例,造成千篇一律的美术作品。

2.活动自主性过度

有的美术教育中,教师以幼儿自主性为教学中心,过度放权,使美术活动变成没有制度规范的“放羊式”活动。老师疏于对幼儿作品的指导,不能发现幼儿作品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错过了最佳的指导机会。

3.忽略作品解读与评价

幼儿的情感体验是美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时教师注重作品的完成度,忽略了对幼儿作品的解读和评价,不能与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久而久之,幼儿丧失了通过作品传递情感的热情。

4.打断幼儿创作过程

幼儿受到身心限制,难以保证在一堂课中完成全部的美术创作过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不得已打断了幼儿的创作,要求所有幼儿一同听讲。被打断创作的幼儿因在作品中的表达尚未完成,因而心情烦躁。这种负面情绪也影响了幼儿在美术作品中个性化表达的热情。

三、实现作品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实现幼儿作品个性化表达的教学策略:

1.创造融洽环境,让幼儿乐于创作

幼儿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通过美术创作让幼儿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一种轻松、愉悦、融洽的创作环境。在美术教学和幼儿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老师要调控环境使融洽的气氛得以维持,如利用语言、行为和态度来影响幼儿。教学中让幼儿意识到老师提供的成品只是其中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认识美术及其工具,比如在泥塑课时,“大家家里有什么是泥捏的啊?”在讨论中激发幼儿对工具的兴趣和认识,然后教师现场展示用手掰和用塑料小刀切开橡皮泥后的两端形状,让幼儿直观体验,并带着自己对工具的解读来投入创作。

2.提供多样条件,让幼儿急于创作

幼儿的美术活动不应受限于课堂以及有限的美术工具、素材。改变单一、有限的教学模式,让幼儿的思维保持活力,并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提供多样的探索、发现的机会,让幼儿从外界环境中得到灵感,并能利用多样的美术工具积极投入到创作中去。比如,在教室外的走廊里设置一些工具格,里面除了摆放老师准备的各种美术素材外,幼儿可以把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放进去。同时,老师也要摆脱自己以往认知带来的限制,将不是美术工具的材料也放进去,比如除了油画棒、水粉外,老师还可以放进去棉签、粉笔等。当然,幼儿可能会把沙土、碎石放进去,老师受此启发,准备一些鸡蛋壳、红豆、绿豆等,以及碎布、毛线、树叶、花瓣等。在丰富素材的影响下,幼儿在纸上粘上胶水,用小手搓着沙土一点点地撒到纸上,制成了沙土版且能固定的作品。

3.引发情感共鸣,让幼儿爱上创作

为幼儿提供了美术创作环境和创作素材,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但对幼儿的美术教学活动并没有结束。在幼儿完成创作后,及时、有效地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交流和赞扬,也是维持幼儿美术创造热情的重要环节。“为什么画上的姑娘一条腿是红色的,一条腿是白色的呢?”幼儿回答:“因为她穿了一个白袜子,一个红袜子。”通过交流,幼儿能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这样一对一的交流也给了其他幼儿继续完成自己作品的时间,尊重了每一位幼儿的创作热情。幼儿时期对老师的依赖感很强,老师与他们的情感共鸣,对幼儿个性化美术创作的热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周奕菁.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4:小班泥工:冰糖葫芦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泥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孩子们对玩泥工非常感兴趣。当你给他们一团泥时,他们会很高兴地反复捏着玩,这时幼儿的手指和肌肉便得到了锻炼。

“冰糖葫芦”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形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幼儿所熟知的食物之一,根据小班幼儿的泥工表现的特点设计此课题,目的是通过“冰糖葫芦”这一泥工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氛围中掌握了团泥的技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的思想。正如《刚要》中所说的,“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長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分泥、团泥的技能并学习用辅助材料连接橡皮泥。

2.锻炼幼儿手部肌肉动作。

3.激发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毛绒玩具小熊一个、《冰糖葫芦》歌曲视频、生日歌曲磁带、录音机。

2.实物:冰糖葫芦、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泥、一块泥工板、一根吸管、一个盘子,蛋糕盒一个(装饰成蛋糕状,上有花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班上来了一位客人,它是谁呢?(出示小熊)这只熊的名字叫欢欢,欢欢说:大家好!很高兴来到这里,今天是我的生日。

师:今天是欢欢的生日,欢欢最想要什么样的礼物呢?欢欢:“我想要…...,这样吧,请你们看一个短片来猜一猜”。

二、播放歌曲《冰糖葫芦》视频

提问:

1.欢欢想要什么生日礼物?

2.你吃过冰糖葫芦吗?

3.冰糖葫芦是什么样子的?

4.吃起来什么味道?

三、出示冰糖葫芦,让幼儿理解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是山楂做的,人们把圆圆的山楂洗干净,用竹签把山楂一个个穿到竹签上,最后一个山楂不要穿过头,然后把冰糖放在锅里考热融化,最后浇到做好的山楂串上,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四、学习制作冰糖葫芦

1.介绍制作任务

师:“今天欢欢过生日,老师为它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我们每人做一串冰糖葫芦,把冰糖葫芦插在生日蛋糕上,做成一个大大的冰糖葫芦蛋糕送给欢欢,好不好?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1)打开橡皮泥盖子,取出红色的橡皮泥。

(2)把橡皮泥先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再把它等分成四份。

(3)拿起一团橡皮泥放在手心,把它团圆,一定要团的圆圆的,团圆的时候,我们的手其实也在画圆圈呢!(把橡皮泥团圆成圆圆的“山楂”并放到小盘子里)

(4)拿起吸管,从这个山楂中间穿过去,穿到这里就差不多好了,不要再往下穿,因为下面是手柄,再接着穿一个,两个山楂要靠在一起,再穿一个,也一样,这个山楂要和下面的山楂靠在一起,最后一个山楂也要靠着下面山楂,而且一定不能传过来,你们看,山楂一个接着一个,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小朋友你们会了吗?那就开始做吧!

五、幼儿制作冰糖葫芦,教师巡回指导

六、幼儿把做好的冰糖葫芦插在生日蛋糕上, 点评

“我们来看看谁的冰糖葫芦做得最棒!”(从团圆技能和山楂是否靠在一起及最后一个山楂不穿过头几方面点评)

七、为欢欢唱《生日歌》

师:欢欢看到冰糖葫芦蛋糕,非常开心,它说:“谢谢小朋友!”欢欢的生日会开始了,让我们一起来为它唱生日歌吧!(幼儿围在生日蛋糕四周唱生日歌)

八、品尝冰糖葫芦

篇5: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爱吃糖葫芦的太阳公公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使用画笔的正确方法。

2、培养幼儿对美术游戏的兴趣。

3、练习画封闭的圆形。

活动准备:

1、大白纸若干张,上面用线条勾画出太阳公公。

2、幼儿用水彩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1、出示“太阳公公”,引起幼儿的兴趣。

“太阳公公的年纪很大了,每天都在天上看着小朋友做游戏,今天他想吃一种天上没有的好东西。这种好东西的名字叫糖葫芦,太阳公公没有见过,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吗?对,这就是圆圆的糖葫芦。”

2、请幼儿给太阳公公画糖葫芦

“太阳公公把穿糖葫芦的工具都准备好了,请小朋友把糖葫芦一个一个地穿在太阳公公的光芒上吧。糖葫芦上裹了一层厚厚的糖,可甜了,小朋友画糖葫芦的时候一定要用糖包住里面的水果,如果没有裹住,里面好吃的水果就会跑出来。”引导幼儿画封闭的圆.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各种口味的糖葫芦

篇6:幼儿小班冰糖葫芦绘画教案

活动目标:

1、继续巩固画圆、在一定范围内涂色的方法,学习在一直线上画圆形成一串糖葫芦。

2、鼓励幼儿选用不同颜色表现糖葫芦的多种多样。

3、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提高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1、糖葫芦图片。

2、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课题。

(出示糖葫芦图片)问: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什么来了?你们吃过糖葫芦吗?它是什么味道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糖葫芦的外形特点。

糖葫芦是什么样子的?还看过别的颜色的糖葫芦吗?

引导幼儿小结:糖葫芦是一个一个圆圆的山楂串成的.,有的红,有的绿,还有的黄黄红红。

三、教师示范画糖葫芦

教师示范作画方法:先画好一根直线做竹签,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是从左到右。然后再竹签的一段开始画圆圆的小山楂,可以先画圆,然后再里面涂色,也可以用圈涂的方法画山楂。山楂要一个接一个,每个山楂差不多大,记住在另一端要留开握手的地方。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画竹签再画圆山楂,在给山楂涂色的时候要均匀、饱满。

2、鼓励幼儿多画几串不同颜色的糖葫芦。

3、提醒幼儿要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1、挑选几幅整体效果比较好的作品,引导幼儿从画面布局、整洁度,涂色的均匀、鲜艳等方面欣赏作品。

篇7: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会大胆的尝试印画。知道在印画时颜料要不多不少,冰糖葫芦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能用瓶盖印画出冰糖葫芦并保持纸面整洁。

3.幼儿在“蘸一蘸”、“印一印”的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准备:请家长给幼儿买冰糖葫芦吃或是带幼儿认识冰糖葫芦。

2.材料准备:画有冰糖葫芦竹签(两条黑色斜线)的白纸若干张、太阳公公头饰一个、冰糖葫芦一串、矿泉水瓶盖若干、湿毛巾若干,音乐《冰糖葫芦》、大盆小盆各一个、黑板一个、桌子一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尝试用瓶盖印画出冰糖葫芦。

2.活动难点:能用瓶盖印画出冰糖葫芦并保持纸面整洁。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太阳公公”头饰导入并出示冰糖葫芦,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太阳公公图片,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每天都在天上看着你们做游戏的太阳公公,我一直都有个愿望,我想吃一种天上没有的好东西。

提问:咦?你们猜猜太阳公公想吃的这种好东西是什么呢?<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2)教师出示冰糖葫芦:“是什么呀?(幼儿回答)幼儿观察冰糖葫芦的样子。

教师:可是天上没有冰糖葫芦太阳公公呀想请你们做冰糖葫芦给他吃,你们愿意吗?”

2、教师示范印画冰糖葫芦。

教师:“太阳公公把做冰糖葫芦的工具都给我们准备好了,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太阳公公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工具呢?(介绍材料)那冰糖葫芦应该怎么做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请小朋友先仔细看罗老师是怎么做糖葫芦的好吗?(教师示范印画)

3、全体幼儿印画冰糖葫芦。

(1)教师讲要求:①用瓶盖蘸颜料的时候不要蘸太多或太少,不要抢着蘸。②冰糖葫芦要印在黑色的斜线上,每个糖葫芦之间要有一定间隔。③保持纸面整洁。④注意不要把颜料弄到自己或别人身上、手上,如不慎弄到马上用湿毛巾擦干净。⑤要求提前印画好的幼儿把瓶盖放在颜料盘的空格子里并坐着把颜料吹干。⑥要求完成作品后将瓶盖收放在小盆里,把颜料盘收放在大盆里。

(2)幼儿印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不要压到别人的作品以免弄脏,不慎弄脏手的幼儿提醒用湿毛巾擦干净。

4、活动结束 作品展示。

教师:“你们做的糖葫芦好漂亮啊,现在太阳公公让我替他去尝尝你们做的冰糖葫芦看好不好吃。

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冰糖葫芦,教师给予肯定赞赏。

教师:为了感谢你们给他做好吃的冰糖葫芦,太阳公公要唱首歌给你们听。伴随歌曲《冰糖葫芦》让幼儿收拾桌面、工具,整理作品。

教学反思

1、该活动设计比较合理,整个过程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思想。

2、活动过程中,幼儿基本处于一种认真学习的状态,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教育目标。

3、活动后指导幼儿收拾整理好游戏材料,养成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篇8: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创造力,培养策略

绘画活动不仅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赋予了幼儿发展创造力的机会。孩子们借助一支笔和一张纸能充分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神奇世界, 在绘画过程中充分体验创作过程中带来的种种乐趣, 也能表达出孩子们对美好生活、事物的态度, 提高审美素质。幼儿教师应坚持对幼儿美术与创造的实践探索, 以幼儿为中心, 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 用心灵去绘画, 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小班孩子们虽然都喜欢绘画但不知从何下笔, 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怎样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

一、采用游戏法,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小班幼儿认识和表达事物容易受情绪情感的影响, 他们对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乐于表现和模仿。游戏是幼儿最喜欢也易于接受的形式, 所以我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贯穿于游戏活动, 以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和感染孩子, 孩子乐于接受, 往往能达到较好效果。比如, 孩子画波浪线时, 让孩子们玩“谁的面条长又长”的游戏。我一边在黑板上示范画一边说:“我的面条长又长”, 让孩子们在边上也一边画一边说:“我的面条长又长”;教孩子画锯齿线时, 我就带孩子们玩“上山下山”游戏, 一边示范画一边说“上山了、下山了”, 小朋友也跟着在纸上一边画一边说, 很快学会了画锯齿;同样在教幼儿画螺旋线的时我们就玩“绕毛线”的游戏, 孩子们也很容易学会。

二、让幼儿自由涂鸦,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小班幼儿绘画主要处于以涂鸦期为主逐步向象征期过度的阶段。这时的涂鸦并非的早期未分化的涂鸦, 而是从开始的一种认识探究活动发展为有意识的命名涂鸦活动。幼儿虽然仍未能画出具体形象, 但开始意识到用所画的线条或事物表达自己的意图。在画面上常常是一些类似象征符号那样的线条和简单的图形, 单单只是摆在画面上, 相互间没有联系。总的来说, 命名活动是在图形之后出现, 而在这一阶段末期, 开始简单象形图样, 图样和图样之间无联系, 即向幼儿绘画象征阶段发展。幼儿喜欢随意自由涂画, 无目的性。因此在小班, 我觉得让幼儿自主地画, 让他们感受到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显得非常重要。于是我就经常发给他们每人一支粉笔, 让孩子们在教室里的地上和外面的空地上自由作画, 引导他们画横线、竖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等各种线条;画小房子、大树、花草等简单的画。总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会画什么就画什么, 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 让孩子们任意涂鸦, 任意挥洒、无拘无束。孩子们对此活动乐此不疲, 激情高涨, 充分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快乐。这既陶冶了幼儿的情操, 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三、运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形式,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小班幼儿喜欢到处随意自由涂画, 因此我在活动设计时选择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形式进行各种美术教学活动。比如, 我调好几种水粉颜料, 教孩子们用小手粘上颜料在纸上印上自己的小手, 然后我把全班孩子的手印贴在一棵棵美丽的手印树上, 孩子们很感兴趣;采用“笔宝宝跳舞”这种拟人化的方式, 给幼儿提供记号笔、彩色笔、油画棒、棉棒等等, 让“笔宝宝”跳圆圈舞、波浪舞、直线舞、曲线舞等等, 幼儿乐此不疲, 甚至欢呼雀跃,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我还教小朋友进行印染, 然后把各种印染作品布置成漂亮的海底世界。所有这些我都通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 来激励幼儿自发地自愿地投入到各种教学中去, 而不是让幼儿枯燥地临摹练习。

四、适当地进行情境评价,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表达能力有限, 我在伴随幼儿绘画的过程中, 根据绘画的内容做出适当的情境评价, 这样能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在“彩色蘑菇”学画蘑菇的教学中, “你画的蘑菇太小了, 小兔没吃饱怎么办?你画的蘑菇没涂色, 小兔子不喜欢吃怎么办?”。一听小兔子没吃饱, 本想中途停止作画的幼儿, 马上又埋头继续作画了, 原来画好不想涂色的孩子又重新涂色了。我适当地进行了情境评价, 又一次激发了幼儿作画的兴趣, 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 对每个孩子的作品优点部分给予充分的肯定。“你画的蘑菇漂亮, 你的画干净”, 让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体验成功, 获得满足。

总之, 对于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 我认为保持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是主要的, 要让孩子随心所欲地用手中的笔来表现他们眼中的世界, 让他们喜欢美术创作, 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和鼓励, 满足幼儿的表达欲和创造欲, 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 从而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的想象是奇妙的, 幼儿的创造是惊人的, 就让我们做最美的教师, 在绘画活动中, 让每位幼儿绽放出不一样的创造之美。

参考文献

[1]孔艳芳, 刘清海.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3 (4) .

[2]黄海涛.趣味美术教育与幼儿创造力培养[J].山东教育科研, 2000 (5) .

篇9:小班美术《糖葫芦》

1、 学习2、3的加减,巩固对+、—、=的认识和理解。

2、 在活动中,体验碰球游戏的趣味性。

3、 复习2、3的组成。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2、3的加减。

难点:列算式并计算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糖葫芦、粉笔

学具:操作串糖葫芦,铅笔、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复习2、3的组成。教师:“今天我们来碰球游戏,听我说我们先碰”。

二、学习2、3的加减。

1、教师::“妈妈和爸爸一起串糖葫芦,妈妈串了2个糖葫芦,爸爸又串了1个糖葫芦,一共有几个糖葫芦?”“谁会说一道 横式题?”

2、幼儿说,教师写。

3、教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谁来说一说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谁来告诉大家2+1为什么等于3(因为2和1合起来是3,所以2+1=3)谁能找到另一道横式题?”

4、幼儿说教师写1+2=3。

篇10:小班美术《糖葫芦》

1.学会用手指圈画圆圆的糖葫芦,并把中间空余部分涂满颜料。

2.大胆用手指蘸取颜料,并会用抹布擦干净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并说说糖葫芦的形状。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糖葫芦吗?什么形状的?

师小结:糖葫芦上有许多的圆形宝宝它们整整齐齐的排在一起,在它的下面还有一根长长的小棍子把它们紧紧的连在一起不分开。

二、学画糖葫芦

1.设置情境

师:早上呀,倪老师接到了贪吃的小猪的电话,它说他也很想吃糖葫芦,想请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帮他做又大又红又圆的糖葫芦,你们愿意吗?

2.教师空手示范画圆形。

伸出吃饭的那个小手,小火车往上爬,再往上,然后拐个弯再慢慢地往下,再拐个弯向上爬呀爬,和刚才的火车头碰在一起。圆形就画好啦!

3.教师示范用颜料画糖葫芦。

(2)教师示范,幼儿空手练习。

(3)注意要画很多圆

4.请个别幼儿尝试,激发其他幼儿动手的欲望。

三、幼儿操作练习画糖葫芦。

活动反思:

篇11:小班美术活动:糖葫芦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撕贴、揉纸团的方式制作糖葫芦。

2、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学看步骤图。活动重点:

用撕贴、揉纸团的方式制作糖葫芦。活动难点:

学看步骤图。活动准备:

步骤图,红色彩纸条,手揉纸,糨糊,糖葫芦简笔画。活动过程:

1、出示糖葫芦,激发制作兴趣。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啊?有没有吃过啊?是什么味道的啊?吃过带水果的吗?我们今天就要来做糖葫芦。

2、感知糖葫芦的特征和排列方式。师:糖葫芦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师:这一个一个圆形的糖葫芦是怎么排列的呢?

3、介绍操作材料,学看步骤图。

师:今天,咱们要用撕贴或者揉纸团的方式制作糖葫芦,老师介绍完制作方法后,你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糖葫芦。

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步骤图,在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看一下步骤图就会了。(1)、区域一:彩纸撕贴。提供材料:红色彩纸条、糖葫芦简笔画、糨糊。师:彩纸撕贴的方法之前已经操作过两次了。就是要注意,你们在用糨糊的时候,只要用手指蘸一点,不要涂太多。

(2)、区域二:手揉纸搓圆。提供材料:手揉纸、糖葫芦简笔画、糨糊。

师:手揉纸搓圆,先把纸捏成纸团,再放在手心里搓一搓揉一揉,尽量搓的圆一点、紧一点。然后用糨糊粘在简笔画上。(教师边讲边示范)

4、幼儿自主选材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5、幼儿作品欣赏。师:你的糖葫芦真漂亮,一定很好吃,请你介绍一下你是用的什么操作方法,做的是什么口味的糖葫芦。活动延伸:

篇12: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我想不追求技能训练,但也不能忽视一些简单技能的习得,尤其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学前教育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如果在感受和体验的美的同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美术技能,如画、撕、剪、贴等,那么,对于他们今后对美的创造、表现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呢?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将情境化培养策略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既萌发了孩子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又激发了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还恰当地习得了一些基本的美术技能。

一、创设语言情境,提升活动兴趣

在传统的小班美术涂色活动中,孩子们对枯燥的涂色活动没有兴趣,有的不愿意动笔,有的涂几下就罢工,更有的哭着喊手酸。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活动的组织没有吻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此,在涂色能力练习时,我会创建一些语言情境,鼓励孩子们自言自语、鼓励他们与同伴互相交流,让他们在边说边做中涂色。

例如在活 动《小饼 干》实施过程中,我鼓励孩子一边涂,一边说 : “我涂了 一块饼干 , 再涂一块!”“你涂了几块饼干?你的饼干是什么口味的呀?”; 活动《小纽扣》中,孩子们一边涂色,一边说:“我画了一颗红纽扣,再画一颗什么颜色的纽扣呢?”“你的纽扣颜色真多,我也要和你画一样的纽扣。”在自由、丰富的语言情境中,孩子的天性得到释放,活动兴味自然也浓厚了。

二、营造生活情境,积累形状技能

美术活动中,一些基本图形、线条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种练习却是乏味的。怎样让这些生硬的线条、图形变得可爱、变得生动呢?我从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入手,将一些线条、形状技能的练习巧妙地进行渗透。

如在圆形的练习活动《小鱼唱歌》中,我设计了唱歌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孩子们画圆圈。我给孩子们提供画有水底场景和一条小鱼的操作纸,启发孩子们想一想,小鱼会唱什么歌?你会唱什么歌?和小鱼一起唱歌吧!唱一首歌就画一个圆圈,就代表小鱼图的泡泡。就这样,在欢快的歌声中,孩子们兴奋地画了一个又一个圆。

再如直线的练习中,我设计了活动《快乐新家》,创设了打扫新家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孩子通过画直线的方式打扫家里的灰尘。他们一边画直线,一边说会:“桌上擦一擦,地上扫一扫!哎呀,这里还没扫到呢!”孩子们在生活化的创作活动中,轻松愉悦地积累了相关的美术基本技能。

三、渲染游戏情境,获取撕贴经验

撕、贴、涂、抹等这些手工技能是美术活动内容的重要支柱。对于这些技能,小班孩子可能比较畏惧,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的小肌肉群还不发达,所以,在开展此类活动时,他们遇到的障碍还很多。为此,我选择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来创设情境,将撕、贴、涂、抹这些手工技能的练习趣味化,从而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快乐感。

例如我设计了《放气球》的活动,将黏贴彩纸设计成放气球的游戏情境。孩子们选择各种大小不一的圆形彩纸,然后在纸张的空白处进行黏贴,我把这个动作美其名曰“放气球”,孩子们也非常乐意接受。为了增强游戏情境,我还引导孩子们一起这样放气球:“先放一个、再放两个、放三个喽!”“比比谁的气球飞得高?”“谁的气球破了,赶快补上一个!”

再如在练习撕贴的时候,我设计了《好吃的面条》这一游戏情境活动:每个孩子都是“大厨”,每人都要下一碗“面条”,撕纸条练习就成为了做面条的游戏。“大厨”们得到任务后,就忙地不亦乐乎起来:有的选择面条口味(彩纸颜色)、有的选择餐具造型(纸盘大小)、有的研究起面条的粗细……热闹的场面就像一个大型的餐厅游戏,然而,活动的落脚点却是孩子们撕贴技能和经验的习得。

当然,在进行情境化策略培养研究的同时,我还关注到美术教学活动习惯的培养,如:正确的姿势握蜡笔、均匀涂色、不乱涂乱画,用后物归原处等等。此外,美术活动操作材料丰富多样,活动中孩子难免会产生争抢,乱扔等行为,为此,我还加强了了语言表达、互动交流、卫生教育等许多教育因素的挖掘和培养。

总之,情境化培养策略运用于小班美术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只有不断地实践、总结、再实践,才能更优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摘要:情境化培养策略运用于小班美术教学中,既萌发了孩子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又激发了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还恰当地习得了一些基本的美术技能。

篇13:糖葫芦小班教案(本站推荐)

1、幼儿在欣赏图片中,知道糖葫芦可以用多种果子来制作,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2、幼儿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大胆尝试和动手操作。

3、丰富想象,体验乐趣。活动准备:

各色泡沫纸,小剪刀若干、胶水、篮子、课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幼儿在“糖葫芦”的音乐中与教师进行互动

师:孩子们,刚才和老师一起听了一手好听的歌曲,唱的是什么吖?(糖葫芦),那你们见过糖葫芦吗?你在哪儿见过的卖糖葫芦的?他的糖葫芦是什么样子?你吃过糖葫芦吗?他什么味的?

师:这么多的小朋友都见过吃过,那你们觉得糖葫芦是用什么东西来做成的呀?(幼儿讨论)

2、师:我们常吃的糖葫芦是用山楂果子做的。把果子一个一个穿成一串,然后浇上熬制的红糖,就做成了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了。其实,糖葫芦还可以用更多的水果来制作。今天老师就带来很多不同的糖葫芦。我们来看一看吧。

3、播放图片。

(1)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果子?红红的,小小的是(樱桃)绿绿的圆圆的是苹果,浇上了红糖,看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2)这是什么水果?也是红红的,(小番茄)他的形状是什么?这一串有多少个?

(3)猜猜这个嫩绿的颜色的是什么水果做的?(猕猴桃)上面还有….(小黑点)

(4)这个水果大家都吃过的叫什么?(草莓)他是什么味道的,做一做味道的表情。看看他什么颜色的,感觉像什么形状?(三角形)上面有什么?(小点儿)

(5)这串糖葫芦和前面的糖葫芦不一样,你看出来哪里不一样?一串上面有好多种水果。都有什么(黄色的橘子、红色的山楂,草莓。紫色的葡萄,白色的罗汉果)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尝试动手操作,制作漂亮的糖葫芦。

1、师:原来糖葫芦可以用这么多的水果来做,红的…绿的…紫色….黄的….,还可以有多种形状。有圆圆的,椭圆的…三角形的…半圆形的。又好看又好吃。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水果来做呢?(幼儿谈论)

2、师:你们想的真多。我们就来做一做糖葫芦吧!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材料(出示泡沫纸,剪刀等工具),你想做什么额糖葫芦呢?(请幼儿选择…颜色,想做成什么形状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说法,简单示范。这样我们做好一个一个的水果,怎样把他们变成一串一串的糖葫芦呢?小朋友们看看篮子里的材料,自己去想想办法吧。

3、幼儿分组。(教师注意强调不拥挤,剪刀注意安全,不乱扔纸屑)

4、幼儿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

三、结束部分

1、师:孩子们,你们的糖葫芦穿好了吗?高高举起来,到老师这里来浇浇红糖吧。你的糖葫芦就更好吃了。

2、谁来说说你的糖葫芦是什么水果?什么味道的?你想请谁来尝一尝?

3、请客人们也来尝尝你的糖葫芦吧。

课后反思

——品小幼儿园骆成玲

幼儿园的审美启蒙教育就美术活动而言,应该将启迪智慧与美好的心灵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努力在创设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中,给幼儿以丰富的感官刺激,鼓励他们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受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自由地释放出来.从而得到审美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升华。

我们经常在逛大街或者庙会的时候发现有老爷爷在吆喝“卖糖葫芦哟”。红红的的糖葫芦很容易的受到孩子的青睐,大人有时候也会忍不住买上一串解解馋。“酸酸甜甜的”的感觉,回忆起来真是“幸福时光”。喜欢“糖葫芦”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然而在这个兴趣点上,我发现孩子们对糖葫芦的做法和使用材料的了解比较局限,有必要让孩子通过活动发现可以用各种水果来制作不同口味的糖葫芦。而幼儿园的美术教育的内容就是要通过线条、造型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审美体验。在幼儿园5岁的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腕部力量有所发展,能使用剪刀进行基本的造型,“糖葫芦”是一个易于幼儿表现的较直观的物体。通过操作活动能达到体验成功的情感,得到审美心理的满足。

活动的重难点就在于让幼儿观察到,不同的水果从形状到颜色都有所区别,在创作时能用颜色或者形状来表现。我将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孩子大胆尝试的能力上,并欲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颜色、形状的感受力,能将不同的水果联系起来。因此,在活动中我通过各种不同的水果制成的冰糖葫芦呈现在孩子面前,以其逼真、鲜艳的造型引起幼儿的兴趣,给幼儿欣赏、想象的一个平台。引导幼儿谈谈自己想做出什么味道的什么颜色的水果糖葫芦来,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孩子对水果的认识(不够)充分幼儿说得比较好,但是总的感觉是幼儿不太兴奋,没有将思维打开,局限于展示的图片上,口味也说不出不同的味道来。其次,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幼儿的操作技能较为有限,他们知道这种水果是三角形,但是在操作上却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孩子没有将颜色和形状很好的结合起来表现水果,要么注重了形状,要么注重颜色。由此可见,孩子的前期经验准备还是需要充分的。我们老师在设计一个教育活动,不要忽略孩子的水平。美术活动中评价很重要 在美术活动中,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

篇14:小班美术教案:冰糖葫芦

活泼目标:1.会大胆的选择颜色进行瓶盖压印,知道在压印时颜料要不多不少。

2.对美术创作活动的兴趣,体会玩色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大张绘画纸、2、水粉颜料

3、瓶盖

4、抹布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察冰糖葫芦。

教师:今天冯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吃的东西请大家尝一尝,它的名字叫做冰糖葫芦。

教师:冰糖葫芦长的什么样子啊? 幼儿:圆圆的。

教师:冰糖葫芦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红色的。

教师:你们知道它里面是什么吗? 幼儿:…………..教师:它里面是山楂。那我们来看看一根上有几个山楂?是怎样排放的?

请幼儿品尝,说一说吃起来什么味道,有什么感觉,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教师小结:糖葫芦是红红的,圆圆的,一个挨着一个的,一串串的。

二、教师示范画糖葫芦教师:我们也来制作棒糖葫芦好不好? 首先我们要用棉花签在纸上面画一根长长的棒,不然我们的冰糖葫芦就不能连起来了。然后我们拿起放在颜料盘里的瓶盖,蘸一点颜料,然后轻轻地压上去,要压在长长的棒上面,一个接一个,不要重叠在一起。瓶盖没有颜料了,再蘸颜料。换颜色,要把瓶盖擦干净,在蘸别的颜色。

教师:好的,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来画冰糖葫芦吧。冯老师已经在每张桌子上面都准备好了颜料和瓶盖。瓶盖用好了,我们仍然放回颜料盘里好吗?

幼儿:好的。

教师:接下来请小朋友开始画吧。

三、幼儿实践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引导幼儿在纸面上都画满冰糖葫芦,排列要整齐,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画完之后要把瓶盖放回颜料盘内。

四、评析作品看到这么多画,冯都无法选择了,说:“请小朋友帮我看看哪串糖葫芦最好吃,为什么?”

教师总结:圆圆的、红红的、纸面干净的糖葫芦小朋友最爱吃了,谢谢小朋友画了这么多好吃的糖葫芦。

小班《冰糖葫芦》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玩颜料非常感兴趣,每次写意活动都玩得很开心。孩子们在用瓶盖画冰糖葫芦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到冰糖葫芦的特征。设计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对圆形的冰糖葫芦的认识,发展幼儿的手部动作,让幼儿轻松快乐地在做冰糖葫芦的情景中,学习压印,排列,使幼儿对工具瓶盖作画产生兴趣,并能很大胆的用自己的言语表述出来,让小朋友们共同来分享自己的作品。

本节活动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1、第一个环节,应让幼儿多看多讲,幼儿才能对糖葫芦的制作方法更加的了解。

篇15:小班美术冰糖葫芦我来串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玩泥非常感兴趣,每次泥塑活动都玩得很开心。孩子们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到橡皮泥的特征。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去发现橡皮泥的新玩法。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泥塑活动,供幼儿学习、掌握规范的泥塑作品,以下是这一系统泥塑活动设计之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团圆的方法。

2、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力。

活动准备:红色橡皮泥、泥工板、小盘、木棍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放歌曲《冰糖葫芦》引出课题。

2、教师:我们刚才听到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我们吃过冰糖葫芦吗?请幼儿讲出冰糖葫芦形状、颜色、味道。

二、基本部分

教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来做冰糖葫芦

1、教师示范讲解:取橡皮泥一大块,在手中搓动变软后,分成若干小块。

2、将一小块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左右搓动团圆,使其成为其中的一个“山楂”,将团好的“山楂”放在小盘里,继续团其他的“山楂”。

3、团了足够的“山楂”后,用一根木棍儿将“山楂”一个接一个地插好,使之成为“糖葫芦”。教师提醒幼儿插糖葫芦时,注意安全。

三、结束部分

分组进行角色游戏,卖糖葫芦。

自评:

1、该活动设计比较合理,整个过程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思想。

2、活动过程中,幼儿基本处于一种认真学习的状态,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教育目标。

篇16: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关键词:玩画,兴趣,娱乐

玩是孩子的天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的素质, 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正是在“玩”中产生、发展的。有一位教育心理专家说得好, 孩子没有“玩”, 就难以养成以童趣、童真、童心为基础的健全人格;孩子不会“玩”, 就很难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 进行美术活动, 就是一种“玩”, 是借助材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玩”的方式, 也是他们表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因此, 我们从小班幼儿的实际出发, 尝试进行一种全新的美术教育活动:“玩画”式的美术教学活动。

一、玩画之趣———以兴趣为前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 才能启发想象, 幼儿的美术活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美术创作本身作为一种自由度极大的艺术创造, 都是幼儿整体成长的反映, 需要老师用一双艺术的“点金之手”, 挖掘各种新颖独特、富有情趣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经常让幼儿在欣赏和尝试形式与方法的变化中产生耳目一新的美感。因此, 在绘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协调幼儿, 既要给幼儿新奇的东西让他们产生好奇和神秘, 又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间中我们也不难发现,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 与兴趣好奇有极大的关系, 只有使幼儿对绘画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 激发幼儿的创造想象潜能, 才能使幼儿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根据孩子好奇好动又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绘画教学不失时机地诱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这将会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玩画之娱———以娱乐为根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小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 他们不喜欢被束缚, 他们需要的是有趣味性的、轻轻松松的活动过程。因此充分利用游戏活动, 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 在没有任何负担和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美术活动, 不失为集中幼儿注意力、持续幼儿美术活动兴趣的一个好举措。

例如, 在《小鱼吹泡泡》这一活动中, 目标是让幼儿学会画圆、剪圆并涂上好看的颜色, 这看似一个简单的活动, 但对于小班的孩子要完成这样的任务, 的确要有一定的信心和毅力。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感受活动过程所带来的快乐, 在活动时, 我给每个孩子都戴上小鱼头饰, 告诉幼儿我们来比赛哪条“小鱼”吹的泡泡多, 并把吹出来的“泡泡”送到鱼妈妈那里 (在活动室的墙上布置一条大鱼, 并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幼儿贴“泡泡”用) 。

整个活动下来, 幼儿兴趣浓厚反应热烈, 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 不见了以往那种半途而废的现象。这样利用幼儿游戏的兴趣, 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强烈的作画愿望, 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使幼儿在轻松、自愿的氛围中掌握了画圆、剪圆及涂色的技能。

三、玩画之创———以创造为基础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 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 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教师的教学应着眼童心的释放, 鼓励幼儿好奇心的张扬, “以情启学”是最佳方式。教学中“依葫芦画瓢”这种方法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是造成儿童画的千篇一律, 没有创意, 使幼儿在绘画时产生被动、消极乏味的情绪。为了画而画, 阻碍了幼儿思维和想象的发展, 扼杀了他们潜在的创作意识, 要改变这一状态, 就要求教师善于抓幼儿的情感, 把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动机、情感赋予感情色彩。让幼儿带着对它的喜爱、敬佩之情投入创作中, 这样幼儿的作品才会充满生机、生动而鲜活, 才是幼儿心目中最美的画卷。

记得有一次粘贴活动《树叶造型》, 我带着小朋友一起去教室外面采集树叶, 孩子们很兴奋, 有的说:“老师, 这小树叶真漂亮, 像小金鱼的尾巴。”有的说:“我想把树叶变成红色。”还有的说:“我想在树叶上画画。”……“好吧, 我们把树叶带回教室, 你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噢, 太棒了!”孩子们一阵欢呼。进入活动室后, 他们找来小剪刀、胶水、糨糊、颜料、毛笔、纸、彩笔……七手八脚忙开了。小A用树叶粘了两尾小金鱼;小B用树叶沾色, 印出了美丽的秋天;小C真的在树叶上画了小汽车 (尽管不是很像) 。虽然这次活动的目标是粘贴树叶, 可我并没有死抱目标, 而是放手让孩子们凭着自己的兴趣去操作, 他们创作的作品非常丰富, 有粘贴、有印色、有绘画……

当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时, 洋溢着的是成功的喜悦。美术活动是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主动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幼儿所进行的探索比画出一幅作品对其发展的作用大得多。

幼儿的美术活动不仅能激发美感, 陶冶性情, 还是幼儿描绘自己内心欢乐、忧伤最直接的方式, 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手段, 始终站在幼儿的角度上着想, 多开导、多鼓励、多激发、多探索, 让幼儿觉得绘画是快乐的事, 使美术教育为儿童成长写下光辉的一笔。

参考文献

篇17: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糖葫芦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结构。

2.学习用纸浆制作立体的糖葫芦,体验制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纸浆,一次性筷子若干,糖葫芦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好吃的糖葫芦

1.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样好吃的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图片)

2.糖葫芦的形状是怎样的?有什么颜色?

3.看到这些美味的糖葫芦我都想去咬一口了,(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可是我们这现在有吗?那怎么办呢?有了,我们可以动手来制作一些美味的糖葫芦。

二、五彩糖葫芦

1.介绍操作时要用到的材料。

2.讨论制作糖葫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欣赏糖葫芦

讲评、展示幼儿的作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下来有两方面让我印象深刻,一是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相当的高,动作快。(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开始采用的是图片导入的方式,图片的真实性强,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马上印入幼儿的脑海,勾起幼儿想要品尝的念头,从而促使幼儿动手制作的热情,以及完成的速度。二是作品的效果好,纸浆制作的糖葫芦样子与真实的非常相似,我们还把制作好的糖葫芦也学买的样子一样把它插起来,看起来很诱人。建议以后在操作前在桌子上先垫上报纸那样桌面上会更干净。

上一篇:个人擅自做主的检讨书下一篇: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与多重耐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