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教名人名言

2024-04-29

礼教名人名言(共7篇)

篇1:礼教名人名言

礼教名人名言

1、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2、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

3、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4、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5、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6、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7、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8、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9、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10、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1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12、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13、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14、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

15、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16、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17、智慧属于成人,单纯属于儿童。

18、宁肯在成人的团体中被逐去,不可为儿童们所憎厌。

19、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20、有了光明与黑暗的均衡的节奏,有了儿童的生命的节奏,才显出无穷无尽莫测高深的岁月。

21、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掩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儿童的生命是无限的,它是一切。

22、人的幻想是没有止境的,儿童的幻想更是无边无际。因为孩子的心灵比成人的心灵更加秘密,是纤尘不染的,而被生活所磨炼出来的成长,心灵深处却显然存在着这种纤尘的污痕。

23、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24、为了使儿童具有自信,获得一点点与人相处的技能,就去牺牲他的天真,让他和那些没有教养的邪恶的孩子交往,这是很不对的;刚毅自主的品性的主要用途是为保持他的德行。男孩子有了与人交接的机会,没有不能学得镇定的`,只要时间够。

25、用语言、事物表扬,用警告、训斥、惩罚及对特殊的个别的过错采用体罚,以有教益的惩罚制度,即“持以坦白的态度,出以诚恳的目的”,使儿童理解这样做是对他有好处的,正如吃苦药治病一样。

26、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而是让儿童练习良好道德行为,克服懒惰、轻率、不守纪律、颓废等不良行为。

27、合理安排儿童每天的生活,使之总是忙于有益的事情避免无事生非或虚度时光。

28、有些人,尤其是儿童,常常在生人或他们的长辈面前显出一种村俗的羞怯态度,他们的思想、言辞、容貌,全都显得狼狈不堪;自己在紊乱中也失去了主宰,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至少做来显得不自然,不优雅,不能因此得到人家的喜悦与欢迎。医治这种毛病的惟一办法也与医治其他毛病的办法一样,要使他们通过练习养成一种相反的习惯,而主要的就是多交各种朋友。

29、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30、儿童恐怖的重要基础既然是痛苦,锻炼儿童使他们不恐怖不怕危险的方法就是使他们受惯痛苦。

31、不要每逢看见儿童受了一点点痛苦就去哀怜他们,或让他们自己去怜悯自己。我们此时应该尽力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可是千万不能怜悯他们。

32、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害的儿童的心会萎缩成这样一辈子都像桃核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

33、儿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两个季节所结的果实。

34、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

35、要使“祖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地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

36、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37、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好的东西。

38、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39、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

40、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

41、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42、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

篇2:礼教名人名言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天,孔子途经鲁国卞邑,在这里遇上了一个有趣的少年。这少年十八九岁,不但生得虎背熊腰,身材健硕,打扮得也非常奇特:他头上插着公鸡华丽的尾羽,腰间佩着野猪獠牙穿制的挂饰,审美十分的非主流。这个少年,就是子路。子路出身乡野,性格粗鄙,行事冲动,时常挎着长剑,耀武扬威走在街市上,众人对他都是惟恐避之而不及。

孔子与子路的初次见面,气氛并不融洽。也许在别人看来,未及而立之年的孔子,举止有度,神态谦和,是个让人一见之下便觉亲近喜欢的年轻人,但在子路看来,只觉得眼前这个家伙一副了不起的样子很讨人厌,心想着我该找个什么借口,好上前去刁难羞辱一下他!要知道,孔子可不是后世戏文里,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根据司马迁的说法,孔子“身长九尺六寸,腰大十围”,换算成现在的度量衡,他身高超过一米九,腰围一米一,是典型的山东大汉,而且还身佩宝剑,武力值相当不弱。想要欺凌这样的孔子,子路的鲁莽好斗就可想而知了。面对子路的无礼挑衅,孔子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与宽容,他想要缓和气氛,打开话题,便问子路说,“这位小兄弟,你有什么喜好呢?”面对孔子的礼貌与温和,子路撇撇嘴,懒洋洋的拖长声音答道“我喜欢宝剑!”,孔子听了摇摇头,“我不是问这方面,而是想知道你的天赋所在,如果再辅以后天的修养学习,必然能有所成就啊。” 子路听了眯着眼上下打量孔子,心想你算哪根葱,也来教训我!“外乡人,那边南山上有一种竹子,生来笔直坚硬,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皮革。”子路言下之意就是说,小爷我是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哦?是吗!那倒是难得天生的好材料啊。但是,如果我们在竹条的尾部安上羽毛,把竹头磨得锐利,这样再把它射出去,是不是能射更远,飞的更快,扎的更深呢?”听了孔子的话,子路稍加思索,不由得对眼前这个外乡人有了新的认识,“这小子,看起来并不比我年长多少,说出话倒是有些见识!” 也许就是从这里开始,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了解与交往,子路对孔子的人品与学识心悦诚服,最终决定拜入孔子门下开始系统的学习。被收为弟子之后,只比孔子小九岁的子路自告奋勇担任老师的侍从与护卫。当孔子在朝堂上提出隳三都,与三桓针锋相对,子路坚定的支持;孔子被排挤,无奈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子路辞官跟随。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子路忠于孔子,敬爱孔子,大部分时间都跟随孔子身边,是学生,更像是朋友和亲人。

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卫国孔悝大夫家里作家臣,恰逢卫国内乱,有人劝子路明哲保身,走为上策,当时已经63岁的子路却说:“食其食不避其难”,坚持留下来履行身为家臣应尽的义务,英勇作战,最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临死之前,子路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在激战中被打脱的发冠戴正,“君子死而冠不免”,我的老师孔子曾经教导我:即便是面对死亡,身为君子也要整整齐齐、堂堂正正。从一个粗野好斗的乡村少年,到舍身取义的仁人君子,我们看到了教育对人的改变和塑造,子路的正直和勇气,也折射出孔子作为老师的成功和伟大。

篇3:祥林嫂——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族权,不允许祥林嫂守节。祥林嫂的前夫死后,祥林嫂不愿再嫁,宁可辛勤劳动养活自己,所以她逃到鲁镇做工。她的全部希望和渴求,便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存的权利。所以当她来到鲁家做工时是“食物不论,力气不惜的……到年底,扫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鲁家)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但是,好景不长。在鲁家做工不到半年,她婆婆自恃凭着族权的威势,不但把她像逃犯一样抓回去,且逼她嫁到深山野坳里。因为要用卖她所得的钱,买一个女人给她小叔子做老婆。祥林嫂始终没有挣到一个“人的资格”,却像一件赚钱的货物一样被卖掉了。

夫权,要祥林嫂守节。在旧社会,依照旧礼教,“女子从一而终”,不得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以,祥林嫂在她前夫死后,不肯再嫁;被婆婆抓回去逼嫁贺家坳,“在花轿上,她一直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花轿,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摁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是夫权要祥林嫂守节造成的后果。再婚后,丈夫又死于伤寒,她又要为后夫守节,只能跟儿子阿毛相依为命。

神权、政权要惩罚祥林嫂不守节。祥林嫂再嫁虽非自愿,但毕竟是再嫁了,就是“不守节”。“不守节”就是大逆不道,就要受到惩罚。柳妈因受了封建迷(神权)的影响和毒害,无意之中成了统治者的帮凶,她那有关“阴司”的话(“这种人活着要受苦,死后还要受刑:阎罗王将她锯开,分给前后两个男人”)使祥林嫂在精神上蒙受极大的压力。而政权的逼害更甚,“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是政权的化身,他支持或利用其他三种权力逼害祥林嫂。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做工时,鲁四老爷知道她是寡妇后就“皱了皱眉”,不愿意留她。但祥林嫂凭着自己的刻苦耐劳、能干,还能分配祭祀用的酒杯和筷子;当祥林嫂再嫁再寡后,即第二次来鲁镇做工时,她的遭遇就大不一样了:她不但不能再碰那“神圣”的酒杯和筷子,而且成为人们日常的笑料;更为甚者,当她到土地庙捐了门槛,神气舒畅、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喝道:“你放着吧,祥林嫂!”一句话彻底地对祥林嫂“判了刑”,“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看着。直到四叔来上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可见,此时的祥林嫂所受到的打击是何等之巨大!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鲁四老爷代表的地主阶级迫害得精神失常,丧失了劳动能力,又被一脚踢开,沦为乞丐,最后倒毙在漫天的大雪之中。封建“四权”的绳索有如千斤铁链,紧紧地捆缚、戕害着祥林嫂:夫权要她守节,族权不允许她守节,政权和神权又惩罚她的“不守节”。这深入骨髓的苦楚,使祥林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鲁迅抨击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最具鲜明的独创性,体现在祥林嫂的几个“不甘于”:祥林嫂不甘于受婆家虐待,逃跑出来到鲁镇做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争得做人的资格;祥林嫂不甘于被人强逼改嫁,用生命来抗婚。在逼嫁的路上,她不但又哭又闹,拜堂时还用头撞香案角企图自杀。虽然没有死,但也撞到头破血流,结果在额头上留下了一个“大家以为耻辱”的伤疤;祥林嫂不甘于百般受人歧视,捐门槛以“赎罪”。为了“捐门槛”,祥林嫂用了在鲁家的全部劳动所得十二元鹰洋;祥林嫂不甘于死后受阎王惩处,临死时怀疑灵魂的有无。她希望有鬼,死去不用锯开身子来分给两个丈夫,但她又希望有鬼,死去可以在阴间见到惟一亲爱的儿子阿毛,可以一家人团聚。这五个“不甘于”是祥林嫂自发反抗精神独特而鲜明的体现。祥林嫂反抗疑神权,惟独对压在头上的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没有明确的反抗表现,这是祥林嫂反抗的局限性。

篇4:《狂人日记》与孔子的礼教

关键词:狂人日记礼礼教

中图分类号:I207. 6文献标识码:A

一九一八年五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中的狂人如是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一犀利的批判,剥去了礼教温情的面纱,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民族的记忆中。但如果离开鲁迅先生写作的社会背景,不了解鲁迅先生真正的创作意图,则恐既要误读《狂人日记》,又会对礼教的认识失之偏颇,更会与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观点背道而驰。

一孔子与礼教只是被利用的玩偶

19世纪中期以来,中外关系日益紧张,因而政治和文化的改革就成了当务之急。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其实质就是外抗强权,在思想文化领域,则“对古今中外一切问题和主张,都用‘评判的态度’来重新估价一番”。在社会上,孔教会,孔道会,尊孔会之类的组织纷纷出现。在这新旧文化剧烈碰撞的时代,作为反孔反礼教的“凶猛的闯将”,鲁迅先生指出:“现在中国顽固派的复古,把孔子礼教都拉出来了,但是,他们拉出来的是好的么?如果是不好的,就是反动、倒退,以后恐怕是倒退的时代了。”

可见,鲁迅先生是站在时代的前沿,用发展的眼光来否定全面复古的做法的。同时,他又敏锐地指出:“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捧起来的……成为权势者们的圣人,终于变成了‘敲门砖’。”另一方面,对于列强,鲁迅先生说,“现在又很有别国人在尊重中国的旧文化了。那里是真尊重呢?不过是利用。”至此,可以比较清晰地解读出鲁迅先生的思想逻辑:要建设一个真正文明强大的国家,如果一味地从尘封的历史中去寻找救治的良方,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新的思想。而传统文化乃至其代表者孔子,在当时只不过是被利用的玩偶罢了。

所以,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这样写道:“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和正气镇压住了。”“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正的新文艺”的,为了有新文艺,为了新思想和新文明,更为了一个“少年中国”的出现,必须决绝地打破被权势者利用的偶像。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斗士,而《狂人日记》就是一杆锋利的枪。

二知行并重是孔子禮教的本质特征

既然吃人的礼教只是被权势者利用的孔子的礼教,那么,还原孔子的礼教就有了必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是如此定义礼的:“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也就是说,礼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礼在本质上则承载了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的要求。因此,所谓礼教,就是以礼来实行教化,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和准则,以使被教育者达到一定的道德水准和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识。

按照蔡尚思先生在《中国礼教思想史》中的观点,中国礼教有三个变化比较明显的阶段:一是先秦儒家首先以礼教代宗教,其次是汉代礼教的天神化,第三是宋元明清礼教的天理化。这里着重讨论的是第一阶段,即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礼教,而孔子的言行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因此,以下的讨论主要依据《论语》而展开。

孔子的礼教是一个知行并重的教化体系。他对学生的教育,既注重外在规范、准则的遵守,更强调礼背后的道德修养的教化。孔子与子夏的一段对话可以充分体现出他的理念: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眉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固然美丽,但是没有了素色的底子,则一切无从谈起,就如礼,如果徒有形式,那么也是毫无意义的。孔子教育子夏要“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也就是从修养的根本出发的。所以,孔子礼教的起点在于内心的修养。

1以仁为本的内在修养

《论语·里仁》记载了一段这样的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一以贯之”之道,便是“仁”。它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是孔子礼教的出发点,它继承了西周封建以来的核心价值观念,即以血缘为基础的有等差的爱。因而“孝悌”被认为是“仁”之本。如孟子所言:“仁之实,事亲是也”。以“事亲”为基点,而爱别人,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则忠(尽己为人),爱则恕(人不知而不愠)。由仁而知义,知信,而智(知人)则是行仁的前提。所以,在孔子强调的“五常”中,“仁”是根本与核心。

2礼既为行的外在行为准则,也体现了内心的道德境界

孔子主张用必要的规范和准则来约束人的行为,以外在的行为去体现内心的道德境界。对此子夏有一个总结性的概括: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首先是事亲以礼。“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使父亲死了,自己的言行都能够如父亲生前那样,就可以称之为孝。“志”为内心的意愿,“行”为外在的表现,无“志”则无“行”,更无孝。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远游”为礼,而背后更重要的是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大,儿女对父母的一份担心与牵挂。

其次,事君以礼。“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此为尽心之礼;“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此为仪式之礼。

第三,祭祀事之以礼。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都发问。有人便怀疑孔子是否真的懂礼,孔子知道后说:“是礼也。”在孔子看来,祭祀时的诚敬谦虚便是礼;“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显然,孔子也极为重视祭祀的仪式之礼。至于与人相处中的诚信问题,孔子更是把它看成是治理好国家的原则之一。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是“敬事而信”,对待工作要严肃认真,对待百姓要诚实无欺。由此可见,孔子的礼教是以道德境界的实现为其基础和目的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礼如果只是空泛的规则,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3礼的作用在于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最终使社会达到稳定与和谐

“礼之用,和为贵”。以礼治国,是孔子的治国理想。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样,百姓才能“有耻且格”。显然,孔子认为道德伦理先于法制伦理,如果百姓都朝道德完善的方向去努力,那么,社会才能在终极意义上达到大治与和谐。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人类社会最终的追求目标,这不能不让后人对这位先哲产生由衷的敬意。

不可否认,无论是《狂人日记》还是孔子和他倡导的礼教,都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基因的一部分被遗传了下来,只是后代的子孙在继承这些遗产时,绝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去理解他们。如果没有鲁迅先生坚决地反孔反礼教,被利用了的孔子和礼教就会像一剂精神的毒素,侵蚀着民族的灵魂,使之麻木而懦弱。没有“狂人”去踹“古家的簿子”,“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无法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是时代迫使“狂人”踢出了惊天动地的一脚!同样,中国如果不曾有过孔子和他建立的礼教,那中华民族的损失将无以估量。

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2]周策纵:《我所见五四运动的重要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3] 《祭孔告令》,《政府公报》,1914年。

[4]蔡尚思:《中国礼教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

[6] 《论语·里仁》。

[7] 《论语·颜渊》。

[8]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9] 《论语·雍也》。

[10]《论语·学而》。

[11]《论语·为政》。

篇5: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

几千年来,在封建文化尤其是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的规范下,男性一直处于与权利中心相一致的话语中心地位,妇女则处在话语边缘地位而广大的劳动妇女更是长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深受奴役和压迫。整个社会也因此变得荒诞,混沌不堪,但是鲁迅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到了这一点。在其作品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的生活有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在他的现实主义小说《明天》、《祝福》、《离婚》、《伤逝》中,他以深沉的笔触,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她们悲惨的生活和结局,深刻地展现了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过程,字里行间,熔铸着作者的激愤与不平。

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我的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这表现出鲁迅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怎样才能使妇女脱离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获得真正的,争得做人的权利,这也是鲁迅深切关注和一直思考的问题。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制度历来主张进行坚韧的战斗。在其为数不多的二十五篇小说中,就以深沉的笔触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富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写出了她们各自不同的反抗经历与相同的悲剧命运,从而为妇女的解放道路作了更深层次的探索。为了使自己获得起码的生存权利,祥林嫂一生都在反抗与挣扎;而爱姑,反抗更是强悍而出格;特别是子君,自学运用了时代的新武器——资产阶级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来对抗婚俗,争取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这些反抗,对强大的封建社会及其宗法制度来说虽然是微弱拭目以待,但却是顽强的,是茫茫黑幕笼罩下闪耀出的曾耀眼一时的火花,使人从中

篇6:礼教名人名言

汉语委婉语中名讳和中国封建礼教文化

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形式,伴随着民族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不断演变.人们用委婉语来表达避忌某些不能直接表明的人和事,其采用的.含蓄、隐晦方式往往能产生较好的语言交际效果.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委婉语的诞生发展深深打上了丈化进步繁荣的标记.因此,除了语言本身以外,研究委婉语也是对该民族思想文化的一种研究.以下将探讨的正是汉语委婉语中“名讳”与中国封建礼教文化思想的关系.

作 者:张旭玲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401120刊 名:科教导刊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年,卷(期):“”(15)分类号:H109.2关键词:委婉语 名讳 封建礼教文化

篇7:野性与礼教的两面镜子

关键词:《檀香刑》;孙眉娘;錢夫人

孙媚娘和钱夫人这两个人物形象分别代表着“民间”与“庙堂”这两种不同的审美文化取向,孙眉娘是野性、泼辣、叛逆的民间女子的典型,而钱夫人是封建礼教下理性、压抑、传统的庙堂女子的代表。她们一个是传统礼教的勇敢叛逆者,一个则是彻头彻尾的传统礼教的卫道士。不同的出生背景、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立场也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行动方式和话语模式。

一、天渊之隔的生存环境

媚娘生于低微的戏子家庭,缺少严格的家庭管教,眉娘没接触过三从四德的传统教育,没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受到的传统礼教的禁锢和束缚少,这就造就了她叛逆放荡、泼辣大胆的性格。眉娘嫁人后,生活在一个残暴血腥的环境中。眉娘的公公是京城刑部大堂里的首席刽子手赵甲,她的丈夫赵小甲是一个只会杀猪狗的男人,生存于这样卑贱血腥的环境,眉娘身上不免带有一种天然的尖刻泼辣。

与眉娘生存环境迥乎不同的是故事中另外一位女性——钱夫人,她出身高贵,是她是曾国藩的外孙女,清重臣之后,生长在钟鸣鼎食之家,她身份高贵,也具备名门之女的优雅贤良品性。生于庙堂之家,经受传统礼教的熏陶,三从四德的封建教育和传统礼教的长期“熏陶”对她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在她身上凝聚着传统女子的贤淑端庄和忍让顺从的优良品质,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她以辅佐丈夫建功立业、报效君王为人生价值追求,在她身上,已经褪去了“小女人”的个人主义,更多的体现出了持家女子以丈夫为中心的妻子身份。

二、野性与礼教的两面镜子

眉娘的野性、大胆和叛逆表现在她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她不顾礼教束缚,执着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敢爱敢恨和勇于反抗的性格在爱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身为一个有妇之夫,本不应对其他男人抱有任何幻想,但眉娘却无法扼住内心对钱知县钱丁的爱慕,她不仅有越轨的思想更有不拘礼教的大胆个性,她自己不过是一个身份卑下的平民女子却敢于向身份高贵的钱县令表白并大胆追求,此外,在县令夫人的强势和威斥面前,她也没有知难而退。不仅在爱情方面,在对长辈方面,眉娘也不同于传统礼教下的孝媳妇形象。对公公不满,她敢怨敢怒;婆婆要“整理”她的大脚,她便还手反抗,将婆婆活活气死;亲爹遇难,她不惧强权,果断劫狱救人。敢爱敢恨,勇于反抗,眉娘的大义凛然充分体现了民间烈女子的高贵品性。

与孙媚娘形成了鲜明对比的钱夫人,是封建礼教的一面镜子,在她身上时时散发着理性、礼教、传统道德的光芒。

二身为名门闺秀的钱夫人的一举一动都显现出与眉娘的大胆叛逆截然相反的传统保守的贤妻形象,生于富贵之家,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家庭管教和伦理道德的约束,一言一行都不敢越矩。在封建制度和传统礼教的压制和束缚下,就连对丈夫的深情,对爱情的追求也只能压抑和沉默在内心深处。

如果说眉娘是生长于民间、不受束缚、充满野性和原始生命活力的为爱义无反顾的感性形象,那么钱夫人则是理性、传统、克制、保守的代名词。她阻止了丈夫自杀怯懦行为,她从国家大局利益出发,有着名门之后遇事从容的胆识和魄力,在紧要关头她权衡利弊,他深知丈夫看重政治前途,因此仅仅抓住钱丁的这一要害,聪明睿智地提出了左右逢源的解决方案,将精神苦痛的直欲自杀的丈夫从窘境中解救出来并鼓励丈夫重振精神。

三、水与火的交战

莫言塑造的这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他坚持民间写作的立场。孙眉娘与钱夫人,一个是生活在封建上流社会、身份高贵的夫人;一个是生活在底层平民社会中身份卑贱的村妇。从眉娘爱上钱丁的那一刻,两个女性围绕着对钱丁的争夺战便不可休止地连连上演,其间的明争暗斗更是精彩绝妙,体现出了水与火的激烈交战。

孙眉娘与钱夫人的第一次冲突其实是无形的,仅仅看到钱夫人三寸金莲般的小脚就让拥有一双大脚的孙眉娘相形见绌之下刻上了自卑的烙印,因此眉娘在第一场较量中败下阵来。两个女人第二次较量是在钱丁病重之时,眉娘无法克制对钱丁的爱恋,饱尝相思之苦后不顾脸面和尊严、偷偷翻墙探望病重的钱丁,不料却中了钱夫人的诡计并受到侮辱。两人第三次”交战“是由于钱丁在病中思念眉娘,在丈夫重病卧床的情势下,为了让丈夫尽早康复钱夫人不得已又派人将眉娘召回府邸。这一次,孙眉娘光明正大地提着盛着狗肉和黄酒的篮子去府中看望钱丁,在钱夫人面前理直气壮地走向钱丁的房间,无疑在这次较量中眉娘取得了十足的胜利。

在水与火的交战中,民间泼辣女子战胜了殿堂知识分子,野性战胜了理性,这其中必然含有莫言本人的创作动机和审美倾向。由此也体现了莫言“大踏步撤退”后所坚持的民间写作立场和向民间回归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凤卓.民间与庙堂的审美象征——论<檀香刑>孙眉娘、钱夫人的审美意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9(05).

[2]孙进芳.语言学视角下<檀香刑>中的女性形象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上一篇:张磊孙子兵法与台湾问题下一篇:班级操行分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