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2024-05-03

幼儿园课程建设实施方案(通用10篇)

篇1:幼儿园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黄土坡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三、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课程阶段目标

4-5岁

1) 学会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筷子、毛巾、手帕、便纸等,对自己能做的事表现出自信。

2) 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关注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3) 爱父母、老师、长辈。了解他们的职业和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4) 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宜行为。

5) 了解人的身体和年龄的变化,能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危险的标志和信号能及时地做出反应。

6) 通过尝试、模仿、练习,使动作轻松、自然、协调。

7) 亲近自然,学习简单的观察方法,有目的的感知周围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初步发现自然的变化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8) 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初步理解数量、重量、颜色、质地、距离、方位和时间等概念,学习比较和测量等方法。

9) 学会用结伴、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注意倾听、理解他人意思,积极的表达自己的主张。

10) 喜欢阅读,初步理解其表达的内容。学习欣赏各种中外儿童艺术作品,初步留意周围符号的意义。

11) 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有初步的想象能力,体会成功的快乐。

12) 在游戏中愿意用动作、歌声、语言等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

13)有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有初步的观察能力,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6岁

1)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等生活习惯,独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

2) 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

3)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大胆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获得身体活动的经验,动作协调、灵活。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自我保护的能力。

4) 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6) 了解社区内及城市其他典型的设施、景观,参与民间节日活动,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7) 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物品的来源和接触到的科技成果感兴趣,接触与运用多种媒体,学习多途径收集和交流信息。

8) 知道一些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初步的多元文化意识。

9) 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一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10) 能从多方面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能大胆用唱歌、舞蹈、演奏、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与创造。

11)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会主动用语言与人交往。

12) 关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简单标志和文字,尝试用图像、文字、符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13)喜欢探究,学会观察,敢于问题,乐意与人协商、合作,有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课程设置

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启蒙性、整合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1、课程体系

建立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与辅助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性课程面向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选择性课程是以共同性课程为依据,以幼儿园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为方向,带有幼儿园自身的特点,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硬件设施,环境资源,师资条件等),又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园本化课程。把握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选择性课程占总课程的20%,二者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使幼儿园逐步形成科学化、特色化、个性化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化课程。

2、课程结构

(1)共同性课程

以“生活” 、“运动”、“游戏”、“学习”为幼儿园一日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形态,强调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渗透,有机整合,关注幼儿自身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生活 旨在帮助幼儿形成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交往行为,使幼儿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运动 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

学习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态度和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为幼儿后续学习打基础。

游戏 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

(2)选择性课程

选择性课程内容主要以科学启蒙教育为主线,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以趣味性、启蒙性、生活性、整合性、渗透性为原则,其目标是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关于周边事物粗浅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儿童。

五、课程管理

课程安排的原则。

(1)选择性原则。幼儿园对各年龄段一日活动中的各类课程配比,规定了一个大致的、原则性的范围和时间,各班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组长的协调下适当调整一日活动的课程安排。

(2)开放性原则。各年龄段可根据主题教育实践需要,每月可安排一次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课程的评价

1.课程的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

2.幼儿发展水平观察评估指标体系

篇2:幼儿园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课程背景

(一) 概况

____幼儿园是国家20__年投资200多万元新建的一所县级二类幼儿园,占地20__平方米,建筑面积903.78平方米,个学班,60名幼儿,5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她们有着丰富的幼教工作经验,有着出色的技能技巧和教育素养。家长、社区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一大补充,我园成立了家长发展委员会,家园、社区一体化,增强教育合力。

(二) 优势

1、依法办学、以德立园

近年来,我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落实《规程》、《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和县、乡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德立园、依法办学,结合本园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为抓手,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反思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路,努力探索,加强研究,切实提高办园质量和教学水平。

2、保教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幼儿园工作纲要》开设有“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特色课程。利用绘画、游戏、手工比赛、文艺展示等活动形式充分展现幼儿在众多领域的学习成果。同时坚持走“以科研促教研”之路,积极开展园本培训,不断转变教师的理念,将新课程与“娃娃军校”紧密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园本资料,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园本课程。

3、探索多样化的办园形式

教师队伍团结协作、务实进取、开拓创新,有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等,建成了一支良好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开展入园前幼儿的家长辅导工作,探索多样化办园形式,以满足社会对幼儿教育理解和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家长工作上做到家园携手,共同成长。首先在真诚的沟通中达成共识,其次召开家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促进家园合作,从而达到家长、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

(三) 问题

1.幼儿家长文化素养、教育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祖辈教养现象普遍,因此在家园合作教育上有一定挑战。

2.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缺乏。教师的创新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等较欠缺与新教材的有机整合较欠缺,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3.保育和教育工作要平衡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保育员队伍调整合理。对于保育员的保教观念,也是需要指导和培训。

4.对课程执行情况的督查、指导力度有待加强。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理念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2、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3、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具有渗透共融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

1、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2、主动地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养成守纪律,讲文明的习惯,培养真诚友爱、坚韧勇敢、团结协作、不怕苦、不怕累等良好意志品质。

3、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4、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结构

我园招收3~6岁幼儿,全日制,按幼儿年龄设大、中、小三个班,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和本园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实施课程园本化。 以游戏、生活、运动、学习为活动板块。通过课程实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性课程的四种课程类型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得以实施。

四、课程安排

(一)作息表

___幼儿园冬季一日活动安排

(二)周安排表

吉岘乡中心幼儿园周活动安排表

五、课程的实施

基础性课程的实施,充分考虑课程的平衡性问题,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课程的保障。选择性课程的开发与择定,既要综合考虑本园的条件和特点,也要能充分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

园长负责指导教师制定和落实班级课程内容的计划。其中把握三个核心要素:

1.教师的预设计划与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进行应基本一致,但是随着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原预设的计划应随着幼儿行为变化不断做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2.教师在设计计划时的关键点应聚焦于活动教育价值的分析、幼儿经验的分析以及开展活动的主要形式、资源挖掘等。

3.班级课程计划要体现当前主题活动开展的线索,活动之间要承上启下、互为关联。内容的选择与开展符合幼儿年龄段特点:小班——以点为主、中班——线形推进、大班——呈网状结构。

六、课程的评价

篇3: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策略研究

一、生成课程的内涵

(一) 生成课程的必要性

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在大多数教育活动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动地位, 学生所学课程的内容都是根据学校以及教师的安排而进行的, 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常常导致幼儿对课堂失去兴趣, 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听讲, 这样的结果不但降低了幼儿的学习效率, 还大大打击了幼儿对外界的探索和求知的热情。

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是生成课程的首要任务,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及其隐藏的教育意义, 积极进行引导, 采用适当的手段进行教育与之互动。在近几年里, 生成课程经过实践虽然得到了一定的丰富和发展, 部分专家和学者也对生成课程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但是真正能结合实际有着详尽的实施策略思路的却不多见, 所以对生成课程的实施策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 生成课程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生成课程的本身内容进行分析, 以现代教育的观点将生成课程将旧式的传统预先设定的课程进行剖析比较总结为以下特点。

1. 生成课程有着一定的理论背景和结构框架。

生成课程侧重于“生成”, 这种生成不单单是教师和学校的单方面生成, 更是从学生从幼儿角度出发的生成, 既照顾到教授和接受双方的感觉, 倡导师生共同成长、生成。生成课程中教师不单单是授课者、讲课者, 更是陪伴幼儿成长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他们目睹和见证了幼儿的成长。在幼儿园中, 幼儿是主导者, 处于主动地位幼儿才是生成课程的主要实施人。

2. 生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生成课程是根据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来的, 每个个体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制, 所以生成课程也不尽相同, 这就导致了生成课程的教学目标也要根据不同的幼儿而发生变化, 这就导致了生成课程的不确定性和自生长性, 教学目标也就随之变得灵活。

3. 生成课程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

生成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和改变, 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力, 生成课程可以面向更多的幼儿, 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二、幼儿园生成课程实施现状

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是幼儿教育中生成课程实施的重要根据。生成课程中幼儿处于幼儿园的主体地位。我们要对幼儿园的教学实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后才能确定生成课程的计划。幼儿的认知能力, 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幼儿总人数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我们要提前进行调查收集的教学信息。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现实幼儿教学生活中, 经常出现有以下情况:

1.在教学课堂上, 幼儿会提出一些与教师预设课程不相符的问题, 部分教师对其选择了忽视的态度没有关注幼儿所提问题。

2.在教学课堂上, 教师注意到了幼儿提出的与教学预设内容不相关的问题, 做到了及时反馈但是并没有根据幼儿生成的问题发生相关的教学行为, 没有做相关生成问题的教学活动。

3.有一部分教师能做到关注儿童所生成的问题, 并积极及时地做了引导, 也把其加入到了未来预设的教学课程中, 但是还是没有形成主动观察学生活动中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 只是被动的接收。

生成课程在幼儿园中实施总是伴随着林林总总的困难, 有些看似已经成功实施了生成课程的幼儿园, 做的又不够彻底, 使得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实施面临困难重重。

三、幼儿园生成课程难以实施的原因

(一) 教师队伍阶梯明显, 能力有待考查

生成课程难以在幼儿教育中得以彻底实施主要原因归咎于生成课程对教师和学校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 这要求幼儿教师要具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一双善于发现幼儿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的眼睛和一颗充满耐心的心。而教师数量极多, 素质又良莠不齐, 就眼前大部分幼儿园实际的情况来看, 幼儿教师对生成课程的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 甚至有些较年长的教师对生成课程毫无概念, 这就要求在观念上根本改变, 理解生成课程, 清晰生成课程的概念。理论上做到对生成课程的理解容易, 但要付诸实施还是颇有困难。实施过程中, 教师的消极态度得不到反思, 难以发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价值的表现, 捕捉到也难以进行积极的引导, 进行引导时由于思维不够严谨, 导致原本具有教育价值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二) 幼儿园传统教学模式阻碍着生成课程的进展

现在大部分的幼儿园还是以教师所制定的预设课程为主并适当结合生成课程的教学模式, 生成课程仅仅作为一个尝试, 完成预设课程是教师教学的首要前提, 这给生成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倘若只注重幼儿兴趣的生成课程又容易难以达成教学任务, 这让很多教师即便是想进行生成课程也很是谨慎的把握着度。这不但给教师造成了困惑, 还剥夺了幼儿的兴趣, 也不利于教师个人素质水平的提高。

四、生成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1. 整合教师团队。

针对教师队伍的阶梯状分布, 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不均匀, 幼儿园应对教师进行专业素质培训, 提高教师的知识能力、教育技术能力, 增加教师外出交流观摩活动, 提高师资力量, 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 满足实施生成课程的需要。

2.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教授的都是先前设定好的课程, 是课程的教授者、执行者, 对教育效果进行验收。实施生成课程就要转变教师原来的角色, 将教师变为课程的记录者和参与者。幼儿成为教学活动的主题, 尊重儿童的兴趣。教师应平和有耐心, 欣然接受幼儿提出的超出预设课程的问题和想法。

3. 培养教师能力。

要注重教师在课堂上把握教育契机, 掌握提问技巧和善于发现教育时机的能力。在进行教学实践中, 提问要多提开放性问题, 以利于拓宽幼儿思路, 生成有价值的活动。

教育经验是长期教学实践的结果, 但如果能经常进行反思同样也能迅速提高教育智慧, 因此, 应提高教师的反思与总结能力。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 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有价值、有教育意义的问题, 所以这些都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需要必备的能力。

(二) 调整课程模式

幼儿园作为教育活动课程的主要承办方, 教师在兼顾预设课程的同时, 应根据幼儿特点, 改善课程安排, 提高幼儿的自主活动空间。幼儿园调整课程模式应明确当前主体是幼儿, 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 幼儿园的课程模式进行合理安排, 为进一步探索生成课程提供经验。

篇4:幼儿园特色建设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我园始终把“绿色、健康、快乐、安全、和谐”的思路贯穿在整体工作中,创设和谐校园的绿色环境,以之熏陶人、影响人、教育人,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二、工作目标和重点

优化环境教育,培养环保意识,寓环境教育于教学和生活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与实践活动,通过互动活动培养幼儿自觉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以幼儿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区,开创了幼儿、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方法和手段。成立了由园长为组长,由教师、家长委员代表组成的绿色环保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面向全体教职工的环境教育会议,组织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学习和研讨,参加环境教育培训,参观绿色幼儿园等。形成人人参与环保创建绿色幼儿园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内容

(一)为孩子们创设绿色大环境,提升育人品位

我们首先将幼儿园建成小花坛、小森林、小山坡,种上供幼儿观赏认识的四季花卉和树木,铺设了绿色草坪,建造了磨菇亭,筑起了小假山,铺上了彩砖的活动场地,设置幼儿玩水、玩沙池,供幼儿休闲玩耍;促使园内的美化、绿化呈现教育回归自然的环境氛围,孕育着用大自然教育培养幼儿的环境育人的价值。每一棵树上都有介绍牌,让幼儿和家长认识到树木的名称,形成爱护树木的意识。生态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行动中体会到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情感。在适时投入,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我园充分利用好园内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空白,精心设计,安排。在节省,多办事,办好事的总则之下,将我园内一个个景点做得精致、巧妙,融情于景,我们在园内设置了小型的绿色植物养殖园地,师幼共建小菜园,每天老师指导幼儿为班级养殖的植物浇水,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他们松土、浇水、施肥、捉虫、观察、采收,在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收获知识,乐趣无穷。园内科学的布局、合理的设计,使人与植物、人与生态之间形成互动的真实群落和区角,让孩子在嬉戏中感知,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和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的关系。

(二)创设会“说话”的育人环境

我园将“绿色、健康、快乐、安全、和谐”的理念融入环境文化的建设中,努力营造师幼主动发展的空间。在环境文化的创设过程中,我们强调材料的环保性和安全性、师幼的参与性、作品的艺术性和教育性。形成了幼儿园的回收文化、变废为宝制作文化、走廊文化、吊饰墙饰文化、班级区域活动文化、纪念日文化、音像文化、图示文化等,如我们让班级每一个墙角、每一块墙壁都变成了一个教育阵地,幼儿园大门口设置了孩子们用各种材料进行环境美化、绿化的活动喷绘;在艺术走廊里设置了“我爱家园”的组画;各级以“环保”为主题的墙画,幼儿园的每个活动室外、楼梯间、走廊都加以利用,形象生动具体,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通过精心的设计,每一处运用废旧材料做的布置都不乏精美与创意,每一副图示或标语都不乏生动与童趣,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会“说话”,每一处环境都成为了师幼环境意识形成和环保观念塑造的阵地,充分发挥了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活与工作的环节中深深的植根于师幼的心中,同时无形中也增强了环保意识。

(三)优化环境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育的主渠道。多年来,我园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坚持渗透教育与专题教育并行,寓环境教育于教学和生活之中,重视做好环境教育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环境教育与纪念日活动相结合,环境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环境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环境教育与生活活动相结合,环境教育与家长工作相结合,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实践性强的环境教育活动。我园长期开展节电、节水、节纸等资源节约活动、自制教玩具、回收月饼盒、旧挂历和纪念日专题活动,让师幼深刻地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环保绘画作品展、变废为宝时装秀、种植观察与记录等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充分地参与策划和实践,真正成为环保活动的主人;环境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使环境教育生动地渗透到各个领域教学当中,使孩子们更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了环境教育相关问题,初步形成了正确的环保观念。我们结合植树节、爱鸟周、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环保纪念日开展各类活动,使尊重生命、注重健康成为了 孩子心中的自觉信念,使环境教育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环保观念与行为的培养。同时,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我们也邀请家长加入,如召开家长会,开展“创绿”的倡议书;引导家长、幼儿共同收看关于“绿色地球”的记录片;家长园地的宣传栏上着重刊登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内容,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如我们开展“走进社区”活动,各个班级教师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带领孩子走进社区,有的参观松山湖、有的参观药店、超市、毛织市场。孩子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社区,更进一步形成不乱吐痰、不扔废弃物的意识。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随地扔垃圾会破坏环境的优美,主动拣起垃圾就是对环境的保护。我们带领家长、孩子在清河大街开展“亲子活动”,活动后,家长和孩子们主动用垃圾袋收拾废弃物,环保的观念已经在具体的行为中得到落实。这些环环相扣的环保行动,有效地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从而实现了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联动。我们积极利用家长资源,共同收集安全无公害的废旧材料来把废变宝:布片、海绵、各种饮料瓶、果冻壳、纸杯子、塑料杯子、纸盒、报纸等等,一起巧手“打扮”变成了漂亮的教玩具,又如我园积极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变废为宝,智力环保手工”教玩具比赛,我园教师制作的航空母舰和大客轮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在家长委员环保创意交流会上,我园幼儿担任环保时装主角,时装由胶带、报纸、罐子、光碟等制作,展示了教师与幼儿精心制作的环保服饰。通过主题活动,初步培养了孩子的环保意识。部分教师还带领孩子开展读报活动,利用各种报导,引导孩子了解各种环保知识:空气为什么会污染、河里的水为什么会发臭、树上怎么有那么多的白蚁等等。在认识汽车的教学活动中,不失时机的告诉孩子汽车的尾气会污染环境;种种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孩子们体验到创造的乐趣,逐步养成了初步的环保意识。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标识设计大赛” 的活动,即通过标识设计大赛培养幼儿讲文明树新风的好习惯。许多幼儿设计的“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倒垃圾”等标识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十分具有童化。我们将作品张贴于幼儿园的各个相应的环境区域,如在洗手的地方张贴上节水的标志创意图和节约用水洗手步骤歌谣;在电源开关处张贴上节电的标志图等等。孩子们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十分高兴,同时也知道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环保。

篇5: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幼儿园在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谐、适宜的书面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课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上海市学前教育“二期课改”充分体现了“原则规范、方向引领”的指导思想,赋予幼儿园更大的课程发展权,鼓励幼儿园在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园实际及办园风格,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幼儿园将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实到课程实施方案中。并在实际操作中贯彻执行。有的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自主游戏、体育运动等得不到保证;又如,课程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膨胀抑或偏缺,整体性不强。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幼儿园整体课程设计与规划中的不足。因此,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意义。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加强的一项工作。下面。

篇6:黄楼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幼儿园发展现状

我街道共有幼儿园15所,其中公办10所,民办5所。各园生均建筑面积、活动室、功能室及园所设施、设备均达到省定办园标准。在职教师117人其中公办教师9人,学历全部达标。目前,共有54个班在园幼儿1270人,学前一年入园率100%。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各项事务,更好的进行家园共育,促进园所发展。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尽可能地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培养幼儿健康生活、喜爱运动、乐于学习、快乐游戏,促进幼儿心智和谐、人格健全发展。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3、3、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三、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四、课程结构与设置

1、课程设置:

我园全日制招收3~6岁幼儿,按幼儿年龄设大、中、小三个年级组。课程设置以《学前教育纲要》为基础和指导,主要参照课改“新教材”(即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同时结合我园“户外活动与幼儿创新智能培养研究”课题的研究,重点探索“运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逐步形成园本特色,实施课程园本化。我园的课程主要就是基础性课程。

2、时间安排(每天540分钟,每周2700分钟)

1、教材的选择

(1)、将山东省幼儿园新课程新教材(运动、游戏、学习、生活)作为主题活动实施的共同性课程教材。

(2)、将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宝宝成长秀》《创新智慧游戏》作为辅助教材。

2、内容的安排(见附件)

附件一:黄楼街道幼儿园共同性课程预设活动参考内容

六、课程管理与落实

领导小组:幼儿园成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由园长、业务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定、实施、反馈、调整、评价等。

研究小组:由业务园长、保教主任、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课程实施的研究、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师培训等。

实施小组:由教研组长(年级或领域)与骨干教师组成,开展每周一次以上

参与式研讨、教材培训与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班级情况交流、课程活动案例分析、观察方法与记录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教材全面、深入的实施。

七、课程的评价

1.课程的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

篇7: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水平,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根据《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发展为主导,紧密结合幼儿园教师岗位职责要求,以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幼儿、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师德评价、考核,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促进教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幼教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全体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体教职工中形成以人为本、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的观念,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营造敬业奉献的教育氛围。

3、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全体教职工关爱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把师德建设贯穿到日常的生活、教学、游戏活动之中。

4、通过活动的开展,畅通诉求渠道,建立教师与家长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广开言路,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幼儿、家长、社会对我园各项工作的满意度。

三、基本原则

师德建设工作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师德建设与教职工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增强教职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为教职工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外部环境。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师德建设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各项活动让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与日常工作要求挂钩,注重实效。

(三)坚持以德促能的原则。师德是教育之魂,师能是发展之本。以师德建设为先导,采取多种措施,把师德建设与高教职工业务能力和专业发展相结合,促进教职工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具体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更好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我园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王安平

副组长:吴芳芳

组员:各班教师

组长负责组织部署具体工作,分解各层面师德教育活动任务,保证师德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

(二)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1、学校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档案,对教师师德行为进行约束,实施常规管理,从制度上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职业形象,倡导教职工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2、教师公开开展师德承诺活动,签订教师《师德承诺书》。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的考核之中,每学期考核一次,作为教职工评优、评模以及晋级的依据。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一票否决。

(三)认真组织学习。师德建设重在宣传学习,贵在坚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人人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结合“师德建设活动”的开展,认真对照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自觉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

(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

1、各岗位人员设立个人风采展示照片,除个人简介外,加一栏师德公开承诺,主动接受全体幼儿家长的监督。

2、开展以“爱心与责任”主题的师德演讲活动。

3、利用家长会征集家长意见,发放师德问卷调查表,对各岗位人员师德情况进行多元评价。

4、继续开展弘扬教师精神,争当罗田名师活动。

5、结合师德考评,每学期开展一次“幼儿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

第一阶段:研究部署阶段(2016年9月1日—9月10日)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把师德建设工作做为首要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实。把师德建设作为校本培训的内容之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召开动员大会,层层落实责任。宣读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和师德建设评估办法及细则。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师德修养计划。请家长、学生、社会共同监督,同时要求每位教师签定承诺书,并公布于众。

第二阶段:加强学习,形成共识阶段(2016年9月11日—9月20日)

1、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树立以德治教的道德意识,组织好每周的教师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2、认真组织学习全国师德楷模先进事迹,每周表扬我园师德先进典型,树立榜样,深入发掘我园教师关爱幼儿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提高师德榜样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第三阶段:精心组织,全面落实阶段(2016年9月21日—10月10日)

1、积极开展弘扬教师精神,开展“爱心与责任”主题演讲活动。

2、在家长、幼儿中开展调查问卷活动,使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需要,家长的评价,从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以适应新时期师德规范的要求。

第四阶段:认真总结,巩固成果阶段(2016年10月11日—2016年10月20日)

对照师德评价办法及细则,认真梳理反思,通过自评、互评、校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多元评价,公正、公平、公开评定每一位教师的师德等次,对在师德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

五、保障措施

(一)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园师德建设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定期对全园教职工师德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

(二)把师德建设工作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与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平安创建、和谐校园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党风廉政建设、园务公开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师德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整体合力,促进我园师德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我园教职工考核细则中明确规定了师德考核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师德、安全、教学、考勤各占绩效考核的四分之一,有固定的经费预算,为师德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西故县幼儿园

篇8: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的有效实施

对于游戏的主人——幼儿来说, 游戏的目的就是获得快乐, 为了游戏而游戏;而作为教育者总是很难将游戏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 只是把游戏作为灌输知识的工具, 把游戏作为一种手段, 而往往忽略了游戏的目的, 忽略幼儿的情感体验, 即幼儿是否得到快乐和满足。如何能够发挥游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双重价值, 充分发挥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功能, 将游戏与课程有机整合呢?

一、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因为生长是生活特征, 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因此, 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 反对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 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出发, 以儿童的活动教育为中心。”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游戏, 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的前提条件。

我从事幼教工作多年, 在工作中发现大多数幼儿从小班升到大班, 他们的游戏水平都相对较低, 究其原因就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教师在不经意中扼杀了幼儿大部分的游戏时间, 使幼儿错过了在游戏中成长的机会。

案例:

一次为儿童节排练节目, 其他小朋友都去玩区域活动了, 跳舞的几个小朋友被我留了下来, 可是在排练过程中我发现几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总是东张西望。我就告诉她们说如果她们练好舞蹈会得到一张大奖状, 但是孩子们的兴趣还不是很高。我又说如果练好舞蹈就让她们去参加区域游戏, 这话还真是有效, 孩子们练舞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通过上面的案例, 我深刻体会到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是多么大, 也许她们没有得到一个大的奖状, 但是她会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

在目前的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中, 尽管教师们从理念上开始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却很难实施到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中。目前的课程现状是集体教学活动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占据了幼儿大部分的游戏时间, 幼儿被迫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 只有课外休息时才会获得游戏的权利。这样的游戏内容并没有与课程的内容融为一体, 游戏与课程不能有效整合。

要改变这种状况, 教育者除了改变传统观念以外, 还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将课程与游戏有效整合。游戏中渗透着生活各个领域的内容,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学到很多生活的经验, 而这种经验是成人很难用语言来加以传授的。因此, 教育者应为幼儿创造自主游戏的条件, 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自由的游戏活动时间。

二、为幼儿提供充足, 多样化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载体, 是幼儿参与游戏, 表现游戏, 发展游戏的物质基础, 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而且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投入的热情, 从而激发幼儿无穷的创造力, 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教师提供材料的目的是支持幼儿的活动, 而不是仅仅把游戏材料当“工具”, 应当通过游戏材料的投放, 将教育意图以及教师期望幼儿所能达到的行为向幼儿展现出来。

案例:

一次区域活动时, 阳阳和冬冬两个小朋友争吵起来。我向他们了解情况才知道原来是一架玩具飞机惹得祸, 两人都争着要玩飞机, 可是飞机只有一架, 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呢?是满足一个孩子, 伤了另一个, 还是两个谁也不玩?可是, 我知道这样做都是不对的, 况且想玩这架飞机的孩子不只他们两个, 许多孩子也都想玩, 问题处理不好就还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没办法, 只有让孩子轮流玩了……

游戏材料与幼儿的游戏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游戏材料的数量是制约幼儿活动的一个因素, 如果投放数量够多的游戏材料, 那么像上述案例中幼儿因争抢玩具而引起的矛盾将减少。其次, 教师投放的游戏材料要富有艺术性和情景性, 这样才会更好地激发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兴趣。再有, 投放的游戏材料要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 使每个幼儿的个性都能得到良性发展。最后, 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时要把课程的目的、意图融合到准备的材料中, 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游戏操作过程中获得信息, 使材料所具有的“潜在教育价值”得到发挥, 使游戏与课程有机整合。

三、为幼儿创设充分活动的游戏环境

创设充分活动的游戏环境是游戏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手段。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应该具有足够大的空间, 体现“分割, 开放, 合理的原则”;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区域, 例如:娃娃家, 小剧场, 超市, 医院……;要拥有多样化, 丰富的游戏材料。这就需要根据幼儿个别差异的原则进行不同类型, 不同层次的环境创设。环境的每个细节都应渗透教育者的意图, 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 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 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 自由选择, 自主游戏, 从而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确认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

目前, 教师对幼儿的游戏指导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控制式;一种是放羊式。所谓控制式, 就是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 看起来是一种游戏的形式, 但是由于教师的干预过多就变成了一种导演, 这样对孩子来说这个活动就不是单纯的在玩, 而是教师在导演孩子的游戏。这种控制式的指导遏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所谓放羊式, 就是教师对幼儿游戏时出现的问题不加指导, 不予理睬, 忽视了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很多教师困惑的问题, 也是游戏与课程整合的一个很大障碍。那么, 教师在游戏中到底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支持者, 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 提供游戏材料, 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其次, 教师还应该是一个观察者, 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发现幼儿的能力。此外, 教师还应是一个引导者。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使他们的游戏发挥最大价值。

篇9: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及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9-0006-05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课程”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继“儿童发展”和“教师发展”等之后最主要的研究主题(王磊、刘晶波,2008)。

当前幼儿园课程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活动与反思、课程元研究、课程设计等主题上,与此同时,课程与教师、园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潜课程等问题逐渐成为新的研究取向(王磊、刘晶波,2008)。这样的研究趋势表明,幼儿园课程建设在新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民主化、课程决策权力下放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的影响下,更加重视幼儿园作为课程建设主体对课程体系的整合和构建。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既有主题、领域等综合形式的课程,也有艺术、国学、体能等“特色”课程,可以说每一所幼儿园其课程方案的内容都不尽相同。

幼儿园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幼儿园课程方案(徐明,2000)。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指幼儿园在其独特的内外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自主构建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方案的理念、目标、内容以及实施途径和课程评价等,能够反映幼儿园课程的整体面貌。其中,课程方案的内容作为整个幼儿园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是幼儿园课程理念和目标转化为教育现实的中介和载体。课程方案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是了解幼儿园课程现状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朝着本土化和园本化方向发展,当前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日益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然而,我国幼儿园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混乱”和“超载”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内容。本研究即以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沈阳市一些幼儿园的走访调查,了解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设置情况。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选取沈阳市15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以英文字母A~O代表。调查主要采用访谈和观察法,以幼儿园主管教学的园长为访谈对象,每次访谈约1个小时;同时在每所幼儿园选择一个班级进行一日随班观察,观察时间为1~2天。通过对园长的访谈,了解一所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整体情况;通过随班观察,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实施情况,并对访谈内容进行验证。幼儿园及访谈对象情况见表1。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将幼儿园课程方案中设置的课程粗略划分为主体课程和个性化课程两部分,并作如下界定:主体课程是指每天都会安排和组织实施的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方案中的主干内容,这种课程多是教育部门指定统一实施的课程。个性化课程是指幼儿园为凸显自身特色或为满足家长和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在主体课程之外开设的课程,是在教育部门指定课程或教材之外自主选择和设置的课程。15所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1.幼儿园课程类型

(1)主体课程

在被调查的15所幼儿园中,有11所幼儿园将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主体课程,有3所幼儿园将根据省编教材组织实施的领域课程作为主体课程,有1所幼儿园单纯以识字、算术为主体课程。据此,可将被调查幼儿园课程方案中的主体课程分为三种类型:主题形式的课程、领域形式的课程和小学化形式的课程,其比率分别为73%、20%和7%。

(2)个性化课程

被调查幼儿园开设的“个性化课程”达12种,主要有英语、数学、美工、阅读、科学、感统训练、体能、音乐、国学、舞蹈、思维训练、口才与表演等。①其中设置比率最高的是英语,其次是数学、美工、阅读,科学、思维训练也占有一定的比率。

2.课程方案内容的容量

(1)课程科目数量

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调查表(表2)显示了被调查的15所幼儿园目前开设的所有课程内容,其数量见表3。

15所幼儿园在主体课程之外都设置了数量不等的个性化课程,将主体课程算作一科,其余类型的课程各为一科,被调查的幼儿园中设置3科课程以上(含3科)的共有13所,占被调查总数的87%。

(2)集体教学活动的频次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学习类课程主要的实施途径,因此每日集体教学活动的频次能够反映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容量。幼儿园每日集体教学活动频次统计如下。

由表4可知,每日组织3次以上(包含3次)集体教学活动的幼儿园有12所,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80%,其中40%的幼儿园每日会安排4次集体教学活动,20%的幼儿园每日会安排5次集体教学活动。

以中班为例,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为20~25分钟,一天安排3、4、5次集体教学活动所用时间分别为60~75、80~100、100~125分钟。以幼儿在园一日9个半小时(早上7∶30~下午5∶00)计,各类生活活动时间共计约6个小时(午睡与整理时间约3个小时,两餐约1个小时,如厕、喝水与点心时间约1个小时,入园后、离园前活动约1个小时),《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要求的户外活动时间为2个小时,剩余1个半小时可以用于专门的学习活动(或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以此作为衡量标准,上述15所幼儿园的一日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几乎都超标了。

四、分析

幼儿园的各类学习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中。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主题形式的课程在幼儿园主体课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但“主题”对领域的统摄作用不强

“主题”作为组织活动和整合课程的有效形式,是打破传统分科课程(或学科课程)中学科界限的一个基本策略。〔1〕 主题课程是目前我国幼儿园选择较多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主题课程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占据主要地位。

“领域”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作相对划分的一个维度,它与“主题”并不对立,相反,两者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一个基本趋势。一个“主题”可以横向辐射多个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并适应幼儿整体认知和感性体验的身心发展特点。〔2〕幼儿园组织实施的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一般会涵盖《纲要》提出的各个领域,对主题的延伸和扩展更是可以实现对多个领域的覆盖。然而,通过对幼儿园课程的实际考察,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幼儿园开设的主题课程并没有实现与领域的有机融合。83%的开设了主题课程的幼儿园同时又开设了各类个性化课程,如美术、科学、音乐、阅读、跆拳道等,涉及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等领域。主题教育活动与各类个性化课程相互独立,不仅没有实现“主题”与“领域”的有机结合,反而使得教师难有足够的时间拓展和延伸主题活动,因为他们要赶着开展其他各类课程活动。

2.个性化课程倾向于设置具有外显成果的课程,缺乏真正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

幼儿园拥有自主选择和开发课程的权利,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要求幼儿园应依据自身条件和资源构建富有特色的园本课程。然而,目前幼儿园设置的各类个性化课程,能够真正凸显园本特色的只是凤毛麟角。〔3〕

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的设置表现出倾向于选择具有外显成果课程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课程成果(多为幼儿作品)可以向家长展示,而不是基于对自身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例如,在调查中发现,即使一个课程内容贫乏、“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也会开设美工课。这是因为美工课有“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定期把幼儿的美工作品展示给家长看。目前,幼儿园的美工、科学课程一般都有现成的材料包,思维训练也有配套的练习册,这些教材基本是人手一份,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向家长展示每位幼儿的作品。英语、阅读(包括国学)、数学等课程更是有直观的效果,这些课程既便于让家长看到教学效果,也便于幼儿园对幼儿和教师进行评价。

3.课程容量大,各类课程之间缺乏联系

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这并不是指课程的门类要尽可能的多,而是指内容要充实有益、形式要多样有效,以真正达到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的目的。外在门类繁多、实质缺乏联系的课程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也容易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

幼儿在园的时间是有限的,除去生活环节,在剩下的时间内安排过多的集体教学活动,势必造成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师经常手忙脚乱地结束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访谈中一位教学园长就谈到,“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对主题进行深入的拓展和延伸,内容太多了”。第二,挤占幼儿游戏和户外活动时间。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匮乏、户外活动时间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每天的教学内容过多,占用大量时间,以致没有时间组织孩子游戏和让他们自由活动。〔4,5〕

4.课程内容小学化倾向严重

虽然被调查的幼儿园在课程设置方面完全以识字、算术为主的不多,但是在课程内容方面却表现出严重的小学化倾向。最明显的是很多幼儿园都开设了阅读、数学和思维训练等课程。阅读属于语言领域的教育内容,根据幼儿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阅读对于幼儿来说更多的应是激发兴趣和培养习惯。但在现实的教育中,阅读往往成了“变相识字”,不少教师会从故事、儿歌中挑出一些字和词,让幼儿认读。长此以往,幼儿可能根本无法体会到文学故事和儿歌的优美和趣味,拿起故事书不会欣赏只会识字。

数学也是幼儿园课程内容小学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平台。很多幼儿园单独设置数学课,除了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体系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园长和教师表示,教材中有关数学领域的内容偏简单,孩子们已经掌握了,需要加大难度。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忽视了通过数学教育对幼儿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和数学兴趣培养的教育目的。

五、讨论与反思

当前幼儿园课程中普遍存在的课程种类繁多、课程内容“小学化”、教学活动饱和等现象,在某种意义上都属于课程内容超载。很多幼儿园将课程当作一种宣传、招生、盈利的手段,因此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国家法律、教育政策法规,设置超出幼儿接受能力范围的课程,这些课程既可能在种类上出现量的超载,也可能在内容深度方面出现质的超载。

具体来说,幼儿园课程超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科领域的不断分化,导致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许多幼儿园的课程方案中既有需要整合的主题和领域课程,也有为了迎合家长吸引生源所开设的越来越细化的课程门类。比如,幼儿园将外语、电脑、音乐、美术、陶艺、体能等作为独立的学科呈现在家长面前。第二,将小学的学科内容引入幼儿园,幼儿园传授的知识深度和难度越来越接近小学水平。这在幼儿园的语言和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如要求幼儿认读一定量的字和词,学习拼音,掌握一定范围内的数字的认读和加减运算。第三,以“园本课程”的名义增加自认为可以培养孩子某种能力的专项课程。如很多幼儿园将创造力培养、思维训练、环境教育、礼仪教育等作为独立的内容加以设计和安排,并没有与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整合。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超载必然导致出现“过度教育”现象,而这又必然会危害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园课程内容不论是量的超载还是质的超载,都会迫使幼儿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坐在室内学习他们并不理解、并不感兴趣的知识,挤占他们本应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6〕长此以往,幼儿不仅身体发育会受影响,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其天性中宝贵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也会受到遏制。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对幼儿园课程建设而言,这是振聋发聩的告诫。

参考文献:

〔1〕〔2〕丁海东.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念〔J〕.教育导刊,2010,(8):9.

〔3〕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虞永平,等.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刘晓东.解放儿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6〕毕钰婷.幼儿园“教育过度”的问题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Status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Program: Taking 15 Kindergartens in Shenyang as Examples

Dan Fei, Jin Meiling

(Colleg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Abstract】The study of 15 kindergartens in the city of Shenyang on the actual setup of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program shows that theme courses are dominant in the main courses, but the “themes” are not adequately representative for the relevant field; individualistic curriculum tend to choose courses with the explicit results, and lack real kindergarten-characteristic courses; capacity of course content is vast but connection between courses is insufficient; the course content is inappropriately assimilated by curriculum of primary school.

篇10:幼儿园师德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我园的师德建设工作,提升我园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办“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社会满意的幼儿园,本期,我园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重要的工作,并制定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要依据,以“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以“以爱育爱”为主题,强化师德教育,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参与人员

全体幼儿教师参与,由园长担任组长。

三、主要工作

1.组织学习,加强思想政治素质。

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师德建设文件。积极利用校园信息网、校园橱窗、家长园地等渠道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以霍懋征老师先进事迹为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同时,围绕《我为校园增添美誉度》开展讨论,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工作,切实解决教师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

2.开展丰富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规范”主题系列活动,围绕师德教育开展“四个一”活动:一:开展以主题:如何爱学校、如何爱学生,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师德的讨论活动。二:“写出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增强教师敬业爱生的自觉性。三:开展一次师德倡议、承诺活动,提高教师优质服务的自觉性。四:举行一次家长座谈会,发放师德问卷调查表。通过以上系列活动,进一步展示我园教师的师表形象,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以德育人的新风尚。

3.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我园将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从制度上积极引导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倡导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对教师师德行为进行约束,实施常规管理,建立教师个人师德承诺制度,签订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优、晋升晋级、职称评定的评选工作中,对违反《幼儿园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视情节轻重,严肃查处,做到考核有据,督查有力。同时,建立起全方位的师德监控和评价体系,通过民主评议、民意测验、问卷、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幼儿、社会等内外部监督的作用。5.开展师德评优,总结活动。期末组织幼儿、家长、教师开展“我心目中的最美教师”评选活动。评选出的师德先进典型,在幼儿园宣传栏和校园中宣传,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师风。

四、具体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法》、制定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

2、制定评比标准及奖励办法。四月份:

1、召开师德师风动员大会,宣读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2、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幼儿园教师职业规范》,等,要求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并写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五月份:

1、向老师、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征求师德师风建设意见和幼儿园管理意见;

2、全园老师举行“自我剖析”活动; 六月份

1、学习《霍懋征老师的先进事迹》。

2、根据本月的学习内容寻找差距,写出心得体会。七月份:

1、教师师德建设评价(自评、互评、领导评、家长评、幼儿评);

上一篇:习信如何找回账号?下一篇:省推进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