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风建设的再认识

2024-04-17

对作风建设的再认识(共8篇)

篇1:对作风建设的再认识

对作风建设的再认识

总书记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着力解决各级党员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了一项主要任务,要求我们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查、大扫除。为此,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在认真学习、反思的基础上,来一次再认识、再提高,借此机会谈谈我对作风问题的再认识。

一、作风的内涵关系

作风是一个人在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表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可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思想作风是内在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在自身思维过程中对各种社会现象和形势得出的价值判断,形成取舍决定之后再行动,它凝含着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政治立场,由此可见:思想作风是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核心,是源头。

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是载体,是形象,是思想作风的外在表现,是人民群众观察感受和评价作风的直接唯一的载体。因为人民群众在观察评价一个人、一个团队时,他不可能看透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是只能以外在表现由表及里作出评价,其外在表现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就是形象。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作风是由一个人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凝结而成的形象综合体。小的方面看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大的方面看一个行业行风如何决定行业的兴衰,一个政党政风如何决定政党的兴亡。要推进一项事业发展必须是以人为主体,其成功在作风、失败也在作风;好在于作风,坏也在作风;人民群众敬佩的是作风,不满的也是作风,作风好产生凝聚力,作风好产生内动力,作风好增强竞争,作风好才有执行力,作风好才有创新力。只有一流的团队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一流的业绩需要强大的力量,强大的力量来自团队顽强的作风。

二、作风出现偏差的概况

总书记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充分说明我们党作风问题上出现了偏差。通过学习和思考,追其根源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

1、党性修养弱化,使一些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党的宗旨、信仰淡化。经不住外来的各种腐朽思潮的冲击和侵蚀,出现思想扭曲,价值判断失准,致使作风出现偏差。

比如四风问题的出现就是如此:

首先看形式主义,其表现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这是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抹稀了内容对形式的决定性作风,丢弃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

其次看官僚主义: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知发号施令的坏作风。表现为: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独断专行,压制民主,以至专横跋扈,称王称霸等,官僚机构表现为:部门林立,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互相扯皮,人浮于事、虚职过多,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这是党的宗旨意识淡化,严重违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再看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理论上讲,是把享受快乐作为人生最大幸福的观念,它把感官快乐、物质的繁华的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和判断标准,用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把人看作自然生物,把人的多层次需求简单地归结为趋乐避苦的自然本性。归结为追求自然感官快乐,这是极端个人主义,是一种腐朽的人生观,如果享乐主义盛行必须形成奢靡之风。享乐主义表现为: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等。奢靡之风表现为: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严重背离了个人服从社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丢掉了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2、机制引导和制度防护缺失。多年来对作风建设上有制度有要求,但太原则,在程序规范和标准制定上有缺失,机制引导重上级评判,在群众监督评价上有缺失,致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钻制度空子,摆脱规章控制,助长了“四风”漫延。比如:在机制引导上,对社会效益高人和事表彰鼓励力度不够,激励效果不佳,对各类机关工作作风和绩效评价只重视了上级任务和检查验收,忽视了我们的权利是人民给的,我们在向上级党组织汇报的同时,还须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致使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滋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必然产生。

在制度建设上,特别是一些具体操作性工作,由于太原则和笼统,自由裁量权过大,没有发挥出制度的防护作用,比如过去铺张浪费、大兴土木等问题,缺乏严肃严密的操作性、必然会使一些思想不健康的人得以生存的空间。

三、加强作风建设的思考

党中央作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旨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党内是一次整风,中央、省委和市委都有详细具体的安排和明确的要求,这里我只就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谈点想法。

1、针对“四风”问题,每一个党员干部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经受一次严格的党性锻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从思想深处解剖自己,并立下整改的军令状。

2、针对“四风”问题在制度防范方面缺失、逐项逐个问题建章立制,并着力在程序规范和标准控制方面下功夫,对防范形式主义中不求实效,文山会海,弄虚作假等完善具体操作规定:对官僚主义中脱离群众等问题要有具体规定;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上要有具体规定,为防范“四风”问题建一道坚定的防火墙。

3、针对“四风”问题在机制建设上要展开全面的监督体系,在进一步强化纪律监督、上级督查的同时,在社会监督上下功夫,我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所有工作绩效和作风如何、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建立人民群众对机关工作的评价制度,让人民群众说了算,要把各级党员干部从单一领会上级意图开展工作,转向既认真贯彻上级指示,又特别重视实现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把群众战精神落实到作风建设之中。

篇2:对作风建设的再认识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近年来,无锡广电集团(台)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建设的要求,紧密结合媒体实际,加强内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认真组织开展部门职责、权力事项的梳理,对每个权力事项的流程进行优化,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落实相应防控措施,绘制了权力事项流程图,使每项权力的行使有根有据,应该说取得了初步成果。先后梳理各类权力事项162个、排查风险点176个、制订防控措施215条、制订完善制度7个。新闻中心、服务中心、财务中心、都市资讯频道、无锡大饭店等部门和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对每个权力事项的依据、描述及流程进行反复推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权力监控体系。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认识不到位、浅尝辄止、应付了事、缺乏深度的现象。下面从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必要性、权力事项的编制、权力运行与媒体管理关系等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认识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快构建惩防体系,进一步促进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现代传媒企业的需要。

首先,要解决“无权力可使”的认识。作为媒体工作者来说,许多人认为自己只是听从于领导,完成生产任务,无任何权力可使。同时,也有个别干部怕管事、得罪人,而淡化所在部门职能,导致权力事项不清、工作要求不明,流程控制形同虚设,给管理工作造带来很大的被动。俗话说:“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力是管理公共事物的手段,也是对人、财、物的优化配置的行为过程。作为国有传媒企业来讲,党和政府赋予我们广电节目的采、编、播权和相关产业经营权,需要我们对现有的人、才、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配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这是我们行使权力的基本要求。集团各部门、单位接受集团行政的委托负责相关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也是一种权力。在实施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才能确保所有行为过程朝着正确的轨道行进。

其次,要解决“与己无关”的思想。少数干部认为权力行使是政府部门的事,同基层单位“不搭界”,也用不着我们动心思。这种想法也是十分片面的。事实上,权力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应该讲,不同类型部门和单位根据职能拥有不同的权力,政府机关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它更多的拥有是行政权力,而事业单位则更多的拥有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务权力,企业则侧重于内部管理事权。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千家万户。作为承担宣传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传媒集团来讲,公益服务事权与内部管理事权相辅相成,更多的是通过内部事权管理来保证行使好公益服务事权。通过各类事权的正确行使,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党和政府声音传入千家万户,确保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权力事项的科学编制和分析研究,提升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

推进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建设目的是强化权力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内部各项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协调、高效,提升预防廉政风险的能力。从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情况来看,离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权力运行有头无尾、有过程无开始,或有程序无控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些流程描述不清,要求不明,无法操作;有些权力事项虽然经过相关会议、审批流程,但流程到底怎么控制无明确要求,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权力事项分类。结合自身业务工作,按照科学、规范、标准化要求,对权力事项进行梳理分类,将权力事项分为重大决策事权、公益服务事权、内部管理事权三类,对权力事项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进行分解,充分体现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完整性。同时,根据权限合理设定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职责,形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

其次,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权力使用的制度规范。权力行使依据源于制度,相反,通过权力事项的梳理许多制度需要建立和完善,只有这样权力运行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要积极推进制度的完善和修订工作,尤其是一些新设的权力部门、单位,要通过职责和权力事项的梳理,尽快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依靠制度来规范工作流程,通过科学设计流程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真正成为促进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发挥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各项管理水平

现代传媒企业必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并形成行之有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正是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加强流程控制,提升组织能力,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积极发挥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引领作用,通过完善权力事项流程,消除管理风险,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首先,要把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传媒机制体制改革的需要,按照部门、单位职责,不断调整充实强化权力事项的内容。尤其要通过职责梳理,解决管理中存在的有制度无监管,有监管图形式等问题,切实履行集团赋予的管理职责。同时,切实关注人、财、物交接流程,避免权力失控。

其次,要把权力内控机制建设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来抓。把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落实到每个节目生产单位和生产环节,成为促进节目生产管理首要任务。新闻中心在实体化运作过程中,以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为契机,对节目策划、采访、编辑、播出、考核各工作流程要求进行细化,依靠制度、流程规范节目生产,激发团队的活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好的制度和流程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发展。

篇3: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再认识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⒈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是会计人员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是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是树立爱岗敬业的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成分丰富、复杂, 经济运行方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适应新的经济生活和新的人际关系, 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使会计工作始终能公正准确的反映经济活动, 必须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意识。

⒉ 职业道德的系统化, 是会计人员形成自觉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的重要前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有些的道德观念严重阻碍了新体制的运行, 影响了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这就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会计人员缺失会计职业道德, 市场经济就不会形成公平的竞争机制。

⒊ 职业道德建设能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

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各种法律、规章制度之中。然而在强调运用法规、法令来约束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同时, 还必须特别强调会计道德规范。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未形成比较规范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通常情况下, 会计职业活动包括政府会计活动, 企业会计活动, 税务会计活动, 管理会计活动和审计会计活动。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际上只有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方面比较规范。企业会计及事业单位、社会机构、政府机关等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依然是以法律, 法规的方式体现的, 而且没有得到有效的遵守和执行, 远远没有形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体系。

2. 未形成以行业协会颁布的非强制性的职业道德规范。

从本质上讲, 会计职业道德应该是非强制性的, 但是目前企业会计的职业道德依然还是通过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强制规定的。可喜的是,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 是一种行业自律, 非强制性的职业道德规范, 这是一个长足的进步也为普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借鉴。但应该看到, 其他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通过法律和法规的形式强制规定的, 最关键的企业会计目前尚无一个行业自律性质的职业道德规范。

3. 会计从业环境对职业道德的形成不利。

会计人员受聘于其工作单位, 其衣食住行, 升迁奖励都依靠工作业绩, 一旦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 会计人员很难坚持原则,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绝大部分都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联合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所造成的, 所以会计人员要坚持职业道德, 外部社会风气的法律环境存在很多不足, 对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的法律保护和保障制度还远远不够。

4.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条件下, 社会不良风气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 攀比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 少数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把会计行业诚信为本, 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抛在脑后。在私欲的驱动下, 抵挡不住各种物质诱惑, 不能坚持原则, 大肆造假, 篡改会计事项, 编造会计凭证, 已达到侵占侵吞国有资产的目的;更有甚者对于检察机关的正常审计, 故意隐匿, 毁损会计资料, 最终以身试法。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追求经济利益本无可厚非, 但要通过正当的方法和自己的努力, 有些会计经受不住金钱和权力诱惑而被他人利用, 严重偏离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轨道, 损坏单位和他人的利益, 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形象, 成为他人违法犯罪的工具, 缺乏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个别单位领导为了追求自己执政业绩, 为了实现本单位利益的“最大化”, 指示或强迫会计人员篡改经营数据, 而许多会计人员屈从于单位领导人的压力, 将职业道德置于脑后;更令人可悲的是, 有些会计人员并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反而认为这是领导的指示, 出了问题与自己无关,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损坏的是自己的职业道德, 违法犯罪的还是自己, 这种造假行为更具有欺骗性, 这也是目前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顽症”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5. 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不够。

首先, 目前我国的会计教育体制中, 学校的教育偏重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重视不够, 会计职业道德的现实教育不足, 导致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学生走上社会后职业道德缺陷愈来愈明显。另外, 会计人员继续再教育也很少有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造成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先天和后天同时不足。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1. 加强理论和法律法规学习,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思想认识。

努力提高思想觉悟, 是财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要向财务人员灌输讲政治顾大局的思想, 教育广大财会人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让财会人员明白不能只埋头于繁忙的业务中, 更要关注时代的脉搏,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局高度来认识会计工作的使命, 要时刻把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无条件地遵守和执行财会法规, 不折不扣地按财务制度办事, 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 坚决履行财务监督职能, 自觉抵制和纠正当前的不正之风。

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 增强财会人员的责任感。

会计人员要真正履行职责, 首先必须端正自己职业道德观, 遵守会计道德规范, 提高自身专业品德修养, 做好本职工作, 培养对事业的奉献精神, 坚守会计职业的尊严,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经济活动的多样化, 会计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会计人员所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新形势。在新形势下,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认真贯彻《会计法》和有关的财经政策法规, 依法办事理财。以优质的服务践行会计职业道德, 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待人、周到服务。

3. 通过制度和监督机制来约束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

会计监督是会计主体的依法行为。主要是通过审查、报账、记账、核算、分析等会计程序, 对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财经业务, 依照国家相关的财经政策和管理制度政策, 进行准确的核算和如实的反映。会计主体必须认真、公正、客观地处理所有经济业务, 对待每一件业务事项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社会监督。首先由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机构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规范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其次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机构对会计行为进行查验、评价。通过监督, 不但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而且可以促使会计人员正确把握和执行国家财经制度。三是单位职工及社会成员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涉及面宽、透明度也大,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会计监督工作的力度。

法律机制, 按相关法律法规对贪污、违法乱纪、知情不举乃至同流合污等现象, 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外, 构成犯罪的要追究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警示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 遵守国家法律, 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加强会计人员及经济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 培养依法理财的观念和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会计人员及财经管理者是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的执行者,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政策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做到依法理财。

总之, 只有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道德素质, 才能赢得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评价, 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才能跃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近年来, 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社会分配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些会计人员迫于领导层和管理者的多重压力及某些利益的驱使而违心造假, 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时有发生, 给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增强会计人员使命感, 提高会计人员思想素质, 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必须提到重要位置。本文阐述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剖析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措施,途径

参考文献

[1]孟凡利.会计职业道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认识一:学校文化是让校园有“魂”

学校文化应该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思想。

作为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主要是外在形式上的体现,如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物的风格设计、教学设施设备的功能性和先进性、校区及周边的绿化、美化和人文景观的设置等。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包括师德师风的建设、校风学风的培植、校园环境的整治、行为习惯的陶冶、形式多样的活动、张弛有序的氛围、严禁向上的风气等等,这都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杭州萧山银河实验小学的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七幢大楼连缀成北斗七星的格局,并分别被冠于“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楼之名,而且每幢楼都有其深刻的寓意。校园的建设格局就像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纯真、快乐与勇气。这样的校园,学生置身银河便是置身故事,置身人性的美好中。它不仅是一座学校,更是一座艺术的殿堂!所以,探究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灵魂”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而不是生拉硬扯,这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认识二:“软”文化比“硬”文化更重要

近来“学校文化”一词,频繁出现在东胜教育界各种场合与交流中。通过学习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强烈的感受到,学校文化绝不仅仅是校园内人文景观的美化和警句标语、名人画像的外现包装(即“硬”文化,形象文化)。它更应该是学校内在品质与观念在师生行为中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传统与风尚在整个校园内的一种自然流露(即“软”文化,行为文化)。比如:在东胜五小,大家都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责任,在校园内产生一种积极的行为导向。虽然学校不签到,但每个人都是自觉的,而不是停留在制度的监督约束之下的;虽然校园简陋设备残缺近似蜗居族,但每个人所表现出的是自信与大气,教学质量很高,操作信息技术能力很强;虽然考核等业绩不张榜不排名,在会议上听不到批评声,但每个人的团队意识很强,形成你争我赶又不失和谐的局面……拿我们校长的话说是“硬件不硬,软件也不软”。大家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感到充实与快乐,在艰苦付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与幸福。大家的这些行动汇集起来,形成的这种风气和氛围,催人敬业奉献、认真负责,自觉把工作做好;使人勤学好问、不甘落后,最大可能地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让人团结友善、互相理解,真正体验到助人为乐的感受。这样一种很有个性的氛围与风气,就是学校优良文化的软实力。它是学校人心所向的,师生发自内心认同的,全体师生员工自觉力行与维护的。它在学校发挥着凝聚人、规范人、激励人的作用,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统帅。正如钱钟书大师所言:所谓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只有积淀了富有内涵的学校软文化才有传承的价值。

反思:文化建设的路上,我们该如何走下去?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学校文化对学生和教师成长的重大影响的确重要。担负教育的我们,面对这高尚而又沉重的话题,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有人欢喜有人忧,磨刀霍霍者有之,生搬硬套者有之,按兵不动者有之,随波逐流者有之……在这条路上,我们该如何走下去呢?

首先,我觉得需要且行且思,避免贪功浮躁。无论是草根形成还是顶层设计,都应该是春风化雨式的滋润和熏陶;达到应有的坚持,要发扬一种长期积累和保持的习气。如果大家为了文化而文化,一拥而上,搞疲劳战术,没有条件也要上,追求轰动效应,追求即时功利,那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诸如“校园文化”刚提出,“某某文化”就问世,“文化校园”的早产儿一夜之间比比皆是……表现出明显的贪功浮躁习气,走向贪功浮躁,就会成为炮制,成为作秀和炒作,丧失了发展的根本。

其次,需要全员参与、因校制宜。“全员”可以包括学校的全体师生、专家型家长、上层建筑的专家指导团。结合学校和地方实际广开言路、挖掘取舍,让全员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有自主参与的时间、空间、机会。例如某中学设有“学校发展金点子”办公室,大家随时随地可以向学校提出自己的发展建议,点子被学校采纳,还可获得有意义的小礼物。这种高效务实的行为文化是在采纳来自各个层面不同的意见后创设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

因校制宜则是挖掘学校的传统优势,与时俱进,找准切入点。如上虞金近小学充分挖掘童话作家金近的人文资源,竭力营造童话化的教育氛围,构建了“小鲤鱼,跳龙门”这一极富本校特色的学生素质评估体系,学校每周开设两节童话课,推出了校本教材——《童话红黄蓝》,营造了“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唱童话,画童话,演童话”的学校文化。

在文化日里举行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和阅读活动。比如“法兰西文化日”是以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诞生日确定的,在活动期间,全校掀起一场“阅读都德”以及“阅读法国”的校园活动。这样做的初衷,李希贵校长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风光不再,尤其是网络、多媒体的出现,书籍的地位已经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引领孩子们读书成为校园里的重要使命”。

因此,我们避免在模仿中丢失一所学校个性化的精神和追求,丢失学校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因素。当我们面对千人一面,千校一风的景象,那何止是一个心痛了得。

篇5:对教育的再认识 对岗位的再思考

对岗位的再思考

平阴县北山小学

邵祥梅

认真学习了领导推荐的《学校教育的新主张》《在角度转换之间》《对副手的几点建议》等几篇文章,自觉对教育工作方面有了一点新的认识与提高,仿佛有种打开窗子看见外面世界的感觉,同时,几篇文章也促使我审视自己的位置,反思自己:作为一名中层领导,我尽职了吗?我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下面,我就两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我的学习体会,认识方面若有偏颇,恳请指正。

一、对教育的再认识

1、要发自内心的爱每位学生。曾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就是要爱每一位孩子,而且要发自内心真真切切地爱。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求我们教师去做“神”。对学生的“爱”是我们工作的不竭动力,是我们职业幸福的快乐源泉,是我们人生价值实现的需要。要让学生懂得“爱”,那教师不懂爱怎么能行?所以,既然从事了教育职业,就应毫无理由,毫不犹豫地尝试去爱每位学生,因为“只有懂爱的老师才会教出懂爱、会爱的学生”,教育的“以人为本”也才会真正落实。让我们的教育放慢脚步,多聆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在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才更容易引导、启发和教育他们。

2、学校要让孩子爱上学、主动学。学校教育对孩子来说不应成为一种负担,更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让孩子愿意去,高兴去。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校长卢慧文的《做一所有机的学校》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多元课程选择的问题,其中有一句:“如果学校有30种不同的课程可供选择,那么就可能有接近70﹪、80%,甚至90%的学生获得很好的自信。”这就是素质教育所要的,是我们目前教学所缺失的。特别同意文章中“我们希望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国际资源之间都能有一个很好的结合,而不是把学校仅仅孤立成为教授单科科目以帮助学生应考的机器。”这样,教育不再是孤立的教育,打通了学校的围墙,综合了各个学科课程,我想每个孩子都愿来上学,都愿从中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也就自然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3、学校教育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规律,科学从教

到今天,教学改革形式多样,让我们无所适从。通过学习,我悟出:万变不离其宗,科学的教学规律就是教改的根。任何所谓的教学改革,都应以培养学生成长为最终目标,都应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的规律来前行。教育教学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分辨形形色色的改革,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形式主义,就不会在教学征程中迷惘。

二、对岗位的再思考

中层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比较特殊,除了履行上传下达的管理职能外,还要不遗余力地宣传校长意图、落实组织计划,不断“深化、优化、细化”各项工作,对基层进行规范化、具体化管理。中层管理者是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增强工作执行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学习,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重心与方向。

1、做教学业务上的精兵强将

一个学校的中层业务领导,如果在教学业务上成为学校里的精兵强将,是老师的楷模,那么,胜任中层的角色会游刃有余。所以,我一直与老师们一起,并肩于教学的前线,一起学习,一起钻研,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此外,我需要抽出很多时间参与学校的事务管理,或参与校长的决策,制定学校相关的计划,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组织校内的各项竞赛活动,检查落实学校教师的考核评比工作,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既要带好一个班级,教好一门学科,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又要处理好安排好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其紧张忙碌可想而知。这就更加需要一个业务上精干的中层,一方面能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群众的信任。另一方面,业务上过硬了,就能带好一班人,影响一批人,对一线教师的成长起引领作用,工作中就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个人魅力就更大了。

2、要“掌握行情,顾全大局”。作为中层业务领导必须和学校一起同舟共济,必须站在学校的立场看待、理解问题;必须在所有的场合,尤其是在教师场合发表与自己身份相符的言论,要树立大局意识,出于公心,为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做工作。同时作为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成员,中层干部同样必须掌握“行情”,它包括:教育的发展现状、同行的发展状况、学校的发展状况、先进管理办法以及激励下属的有效措施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学校各项重大决策,才能把工作目标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一致,才能产生恒久的激励作用,从而从大局考虑自觉地执行学校所分配的任务计划,真正实现“全校一盘棋”。

3、准确把握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完成赋予职责。

作为学校的业务管理者,我认为在做好业务管理工作的时候,一是避免出现“缺位”,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没有做好;二是避免出现“错位”,做了业务岗位职责以外的事情;三是避免“越位”,越俎代庖,应立足于实施,更应该立足于组织,避免替代普通老师做应该他们做的事情,只有克尽职守、兢兢业业才会得到校长与老师的肯定。

4、必须拥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心态,才能时时有为,处处有位。

作为学校中层管理者,既要与学校管理保持一致,又需要和教师队伍打成一片。与学校管理保持一致才能真正得到校长的支持,不断接受到与自己岗位职责相符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时时有为;与教师队伍融合于一体,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并且在教师队伍中获得不断创新与前进的动力,带领团队破浪前行,在前进的过程中树立威信,时时有位。

5、要“吃透上情,有效执行”。首先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来自学校决策层的各种指令,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努力将组织意图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向下传达有效信息。否则,执行决策就会走样,甚至使决策流产,从而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虽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但在为布置工作前,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能正确理解上级的意图,并将目标细化,拆分和最终执行。

篇6:对两个必然的再认识

对两个必然的再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章最后一句话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一个半世纪以来,给了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以极大鼓舞,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经过逻辑概括的著名政治命题--“两个必然”理论.本文尝试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重新认识“两个必然”理论,阐释“两个必然”的科学性,探索实现“两个必然”的可能途径.

作 者:郑卫东 梁建峰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99级研究生,541004刊 名:社科与经济信息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AND ECONOMIC INFORMATION年,卷(期):“”(2)分类号:B0关键词:

篇7:对会计监督的再认识

摘 要:当前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的比重越来越大,此时会计监督便成为了在会计系统运营过程中较为直接有效的监督方式,人们对会计监督也抱有很大的希望。不过通过分析各种数据,会计监督的效果却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效果。自从会计进行改革后,便面上社会一直在呼吁加强会计的监督,但是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效率极低。在1995年10月26日举行的全国会计工作讨论发表了意见,表示将对会计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施监督并及时找到修改措施。第二年四月,我国国务院也根据了会计监督的现状颁发了相应的政策,政策中提到了要让各地方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目前会计监督问题中所有的问题,在对会计监督的深化改革中,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出一套完整的会计监督体系,即会计监督系统,来确保会计工作的过程中避免重大失误的发生。我国政府近年来也陆续的出台了对会计工作的各种条例。与此同时,世界会计组织也对会计监督加大了修改措施,做出的修改措施提高了会计监督的效率,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改善会计监督的现有状态,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系统,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也会首要任务。

关键词:会计监督;认识;管理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会计监督是对生产经营和预算经营情况监督的管理性活动,建立会计监督体系是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的一种机制,构建有效的会计监督支持体系对于会计监督、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管理、审核和质量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企业应该重视会计监督的构建,保证会计监督过程的完整性。

一、对会计监督的概念及属性的再认识

从古至今,我国自从引入了经济发展的概念后,因为较为集中的经济发展体系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约束,是我国初期的经济发展止步不前,也使会计的发展遭到了阻碍,同时耽误可财务的发展,甚至将财务与会计被混为一谈,导致了经济发展初期没有办法说明财务发展与会计的发展的根本区别于关系,因此,会计监督也就到了可有可无的地位。因为外界对会计监督的定义的模糊使会计监督在我国实行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漏洞百出。周所周知,一个公司想要拥有严格的财务经济与制度,就必须要有正确的财务收支,但是如果把公司财务收支的工作交给会计工作,不但要接受企业高层领导的监督,也要严格控制在财务人员手中,这样会计监督也就成为了一个并没有实际应用的地位。中国市场调研讨论中不断地更正会计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职能和会计管理机制,想要让会计监督发挥其正确的职业功能。不过也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改善我国会计监督虚设的现状,甚至使情况与人们预期的情况更加不同。我国财政部门也逐渐调整我国经济市场中会计工作的体制。现在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就是现在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领导者都是听从政府的安排,对于会计工作者的聘用也由固定人员担任,这样的工作分配方式不仅不适合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可行性极低。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系统已社会主义为中心,从概念上解释会计监督就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的政府有关部门、依照各种合法法律的规定,对某一特定的经济活动是够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有可实施性、活动内容计划是否真实、活动是否完整和对企业内部资金是否符合预算等所展开的监督。会计监督是促进各个企业在完整的监督系统下合理发展的保障。

会计监督分为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部分。自我监督是会计工作人员因为自我培训修养等进行的自我约束;外部监督为一个企业和管理者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认为监控。以上两种监督形式就是会计监督作为一只监督手段的运行方式。由此可见,通过进行会计监督来督促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保障。以上便是会计监督的定义。根据定义可以总结出会计监督的几个特点。

1.会计监督的构成

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是会计监督的主要构成单位。因为会计监督有很抢的约束力,所以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只能在被允许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某些特定的会计监督。举个例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一个公司的代理人在为了公司资金发展的前提下,可以申请会计机构于会计工作者来进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也必学在精度过程中一公司的主观意愿为主体。其中,如果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中的会计监督,就不应该带有意愿来进行监督,而是秉承一切以我国经济法律的规定进行会计监督,不可以成为会计监督工作中的直接受益人或者直接受害者。只有拥有委托人,才可使让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成为会计监督的主体。

2.会计监督的对象

指定主体的发展活动以及活动中会发生的资金变化是会计监督的对象。所谓的制定主体大多指会计主体,进一步说就是委托会计机构的特定机构,其中可以包括大小公司、企业、个人或者团体等,甚至是政府。所谓的活动中的资金变化是指因为企业的发展需求,对所拥有的资金分配时所产生的变动,也涉及到某些经济表现的联系。而资金变化是根据会计工作性质来判断的。会计的根本原则就是根据所工作的对象来进行统一计算,然后将制定的主题资金变化以及经济情况的数据变成通信的数据信息作为反馈。

3.对资金变化进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在资金变化以及活动中的经济走向进行监督,体现了完整性、多元化、连贯性、以及准确性。会计监督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我国国家物价、上税率、会计、政府流通、金融养老等,还体现在会计监督的工作性能评估上。会计监督的多元化牵涉了各种经济活动以及资金收支,不论涉及范围大小。会计监督的连贯性变现了会计监督的稳固与连续。一直伴随着经济活动和资金变化的发生,也就是说在进行财务统计的过程中同时也实施了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准确性是指爱委托人、会计机构以及会计工作者同时进行草屋的统计和会计的监督管理,实时将信息统一整理并修改问题。

4.会计监督的目的

会计监督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将各项经济活动和资金变化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可利用性等,社会主义针对实现会计监督分化了各项职能:(1)真实的变大所有信息的内容,例如收支,运转以及投资等等;(2)表示出了各种资金的收支比例和盈利数目;(3)约束了财务方面上的各项问题,改善了各种在资金利用上的失误,规范了正常的经济运营模式。这样的职能综合起来不仅可以发展经济、约束经济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可以让资金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将增强制定主体的经济水平等。

二、对会计监督的内容的再认识

根据会计监督的对象不同,将会计监督分成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因此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也就分成财务会计的会计监督和成本会计的会计监督两个内容。

1.财务会计的会计监督

财务会计会计监督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者根据委托人的指定委托与权力,对指定的主题财务会计过程做出相应的监督与管理。财务会计的会计监督主要特点有四个:其一是可以提供准确的、可参考的财务报表,是经济活动更有保障;其二是严格遵守我国会计法律的相关规定;其三是可以依赖于完整的会计监督系统;其四是严格衡量交易的标准与属性。所以,财务会计的会计监督重点在于财务信息的计算,计算的内容就是需要进行会计监督的内容。财务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涉及点如下:

(1)对最初的交易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而这一点是对于财务会计内容进行有效监督的必要手段,是财务会计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对制定主体进行监督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者,在进行对财务会计内容监督的过程中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确定对财务交易内容是否是真是的,是够符合法律要求是够符合企业的资金运算,并且将那些不符合监督标准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拒绝,尤其是发现财会内容存在着严重违反法律要求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查,一旦证实要立刻掌握其数据证据,向有关部门提交审核申请,对进行不合法的财务会计内容的负责人进行责任的追究。二是可以有权利将一些交易几率出现漏洞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驳回,经过补充更改后再次申请财务会计的会计监督。

(2)对财务账本的会计监督。财务账本是记录着制定主体的资金收支的重要凭证,是会计监督系统的总结积攒财务会计的重要手段,相对于指定对象的经济活动和资金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监督财务账本,要求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严格按照我国法律和会计监督的进行各种统计,一旦发现虚假的不符合实际的财务账本应及时勒令停止并令其改正,对于停止并不及时改正的现象,应上报国家财务部,请国家财政部进行强制执行。

(3)对实际物品与资金的财务监督。制定主体的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应及时对实际物品和财务资金进行督查管理,使其形成严格的物品与资金的清产制度。一旦发现实际物品和资金与财务账本数据不符的情况,及时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解决,如果出现超出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者的能力范围的工作,应向上一级的管理者进行反省,申请制定主体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重新审核与更改。这样制定严格的财务记录制度,可以保证委托人的最大利益。

(4)对各种报告的财务监督。监督财务报表可以让各部分的利害主次分明,人性化的进行委托人的监督申请、完整的对资金收支进行估算、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加强了我国对于宏观经济的调节。所以,制定主体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者对财务报表进行严格督查的作用不可小视,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委托人的资金信息准确并且有可行性。如果发现别有目的更改财务报表的行为应及时勒令停止并改正;对于不听从监督结果的,实时上报给国家财务部,使其积极服从国家财务部的安排及措施。

(5)对财务收支的会计监督。指定主体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人员对制定主体的财务收支会计监督,有几点需要着重监督:其一是在督查和管理各个财政收支是,应合理管理那些不顾和规定的财务收支,进行补补返回修改。其二是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违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采取勒令停止并改正的方式,如果不听从监督结果,同样需要上报给国家行管财政部门,或者由委托人直接在下达书面处理的十天内及时做出更该,并对其造成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2.成本会计的会计监督

成本会计监督的定义是指定主体遵循自己机构的指定特性建立符合自己的管理机制,自发性的对经济活动以及资金变化进行监督和管理。成本会计的会计监督设计了提前估计,过程中的实时反映以及结束后的反思与总结。换句话说就是指定主体的会计机构以及会计工作人员在实时某项经济活动或者资金变换前需要严格的估算出活动的预算资金,统计不同的运行方案按确保经济活动不产生严重性的失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应实时的反映活动的各种信息一遍会计监督人员可以对现有的情况作出最准确的判断,以防出现实际情况与计划情况误差过大的情况。在经济活动后,指定的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的统计活动中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下次活动顺利进行作出更改。

三、结束语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基础职能,也是最重要的监督手段,对于会计监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通过上述对会计监督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无论在哪里,会计监督都会占有很高的地位。

参考文献:

篇8:对“分数定义”的再认识

2.分数是自然数的扩展。“商定义”是分数最本质的定义, 对学生来说是要认识一种“新”的数, 分数的认识要从自然数的认识中“生长”出来。从分数产生的本质特点看, 分数的真正来源, 在于自然数除法的推广, 如将1个蛋糕平均分给2人, 对于这个客观存在的量, 依据除法的意义, 应该是1÷2所得的商, 即1/2, 这种除数大于被除数的除法, 在学生当下的认知体系中是不可以“除”的, 因为它的商不足1。此时, 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分数, 它是一个新数, 有了分数, 任何两个自然数之间的除法就可以进行了。

3.借助数射线, 建构分数的意义。数射线是一个半抽象的模型, 这是数轴的雏形, 可以充当分数的“份数模型”向“除法定义”过渡的几何载体。它的单位是抽象的“1”, 虽然与圆形、三角形等相比较抽象, 但是仍然是几何直观, 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分数的意义。分数是相对于“整体”而言的, 在数射线上的0和1之间, 我们标出1/2、1/3、3/4等等若干个分数, 通过操作可以看到“分数”是介于自然数之间的“新”数,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 在各个区间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分数, 任何一个分数都能在数射线上找到对应的点。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公司食品台账卫生生产等记录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