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企业文化建设深度的认识

2024-05-01

浅谈对企业文化建设深度的认识(共10篇)

篇1:浅谈对企业文化建设深度的认识

浅谈对企业文化建设深度的认识 “没有强大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可能有真正的根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不可能充分、持久地赢得别国尊重。没有强大的文化,绝不是真正的强国。”同样一个企业没有深厚的企业文化,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也不是一个强盛的企业。企业文化的厚度来源于历史的沉淀和积累,深度则看它在沉淀和积累的基础上能延伸多远。翻阅新华60余年的历史,心情总是久久的难以平静,走进新华史展的大厅,似乎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气息穿透我整个的身体,我不得不为新华一段段光辉的历史而自豪,革命战争年代,新华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建国初期,新华开创原料药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和平建设时期,新华树立起了中国原料药市场的先锋旗帜,60余年的积累,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华人,60余年的沉淀,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企业文化体系,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新华企业文化建设的大旗该指向何方呢?

一个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出发点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取忠诚的客户群体,占领广大的市场份额,创造丰厚的经济收益,而当这些目标一一实现的之后,企业文化建设又该如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新华,来自于历史的烽火硝烟,而势必回归于我们生活着的这个和平稳定的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已成为党一个全新的执政理念,新华作为一个老牌国有特大型企业,我们有理由承担其一定的社会责任,而这种责任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去承担,值得每一个新华员工去思考。

“齐药”“欣弗”等事情在医药的江湖掀起了滔天巨浪,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医药企业的良知度和责任心。“欣弗”事件后,全国十余家生产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厂家人人自危,纷纷宣布停产。而我们新华的本着高度的责任感,不断的加大生产力度,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最先进的设备仪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了市场的需求,而且还维持了原有的价格,为稳定医药市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强盛的企业所必备的的气质。新华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保障高质量的产品,维护医药市场的稳定,还要肩负起环保、安全、廉政、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公司《“十一五”期间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中提到了关于社会责任,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将企业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产品质量关系企业生命,药品质量关系人的生命”,是新华的质量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从价值的角度肯定了人的重要性,这与当今“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

社会责任感看似一个严肃而深远的话题,把它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然后以企业文化为立足点扩散开去,那么它就会渗透到新华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和它息息相关。这就需要

我们一起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目标,自觉的把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聚集到企业目标上,把个人行为统一到企业行为上,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溪流,故能就其深”,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样,我们的新华文化的角度有多开阔,视野有多宽广,我们能否不断的超越从前,能否顺利完成“十一五”目标,与新华4000余员工的奉献密不可分,企业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一个企业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从而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强盛,为社会服务的基础。

篇2:浅谈对企业文化建设深度的认识

摘 要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其体系构成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努力构建企业文化,目的在于把它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才是企业长久持续发展的最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企业文化;体系构成;功能与价值;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化,企业如何通过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激烈的竞争中激流勇进,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营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现实课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产物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社会的独特现象。农庄、城市、工厂、运河、铁路、绚丽的服饰、美味佳肴等等,这些属于物质性的文化形态;而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观念、风俗习惯、情感情绪、知识系统等等,则属于非物质性的文化形态。文化的产生和进步源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有外部自然的威胁压迫,如洪水猛兽、地震火灾等;也有来自人类社会自身的竞争冲突。人们既要从外部自然和社会系统中尽可能地获取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资源,又要最大限度地防范可能发生的侵害,这就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改造,即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和对人类自身及人类社会的改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实践和思考,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方式,调校自己的生存轨迹,渐渐地创建了丰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系统,即所谓的物质文明体系;同时也创建了博大的精神系统,包括各式各样的认知成果、生存规范、行为方式、活动程序、文学艺术等等,即所谓的精神文明体系。物质文明要素和精神文明要素作为人类社会的遗传因子,经过不断地传承,不断更新完善并趋于稳定,就形成了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人类文化是这样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人类总体文化的一个部分,企业文化同样产生于企业本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在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外部竞争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调校和积累而逐渐形成和发育成长的。企业文化一经形成就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积极能动的反作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式。

二、企业文化的体系构成

企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也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一)企业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从外延看,企业文化包含有四个层次:

1.由企业各类物质设施和企业产品等等构成的物质文化。如厂区环境生产生活建筑,生产技术装备,产品规格、质量、标识等等。这些物质性的东西既表现着企业现实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生产经营状态,展示着企业的形象,也表现了企业员工对工作、对生活的情怀态度,表现了企业人的精神层次和追求。

2.由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生活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行为文化,包括了企业在组织协调、工作状态、接人待物、文娱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反映。一个注重诚信、关爱员工、纪律严明、雷厉风行、人际关系融洽自然的企业和一个唯利是图、队伍涣散、纪律松驰的企业,给人的文化冲击力是截然不同的。

3.由企业各方面规章制度构成的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是企业所制定的,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企业制度是人与物、人与人、理念与行为、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中介与结合,是企业经营管理意志和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制度在企业文化特别是员工行为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处于良性的稳定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4.企业的精神文化,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逐渐形成和趋于定型的精神成果,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等等内容。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升华,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二)企业文化的基本元素

从内涵上看,文化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即理念和行为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主流理念和主流行为方式的融和统一。什么是“主流”,就是企业所主张的,被员工普遍接受和奉行的东西,它体现的是企业法人的意志与企业员工自然人的意志的统一。例如,企业关于员工权利和义务以及企业利益分配的价值主张、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得到员工的普遍接受和奉行,就成为主流理念。行为方式是贯彻理念所应抱有的态度和所采取的实践方式,包括了员工做事的态度倾向和具体的行为过程,是理念落实在具体行为上的表现。企业制定的行为规范,如“遵章守纪”、“团结合作”,得到员工普遍的认同和践行,就成为主流行为方式。企业的主流理念和主流行为方式的统一,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心理和行为基础。

(三)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现象

企业文化的运作系统,又可划分为企业文化的的本质体系和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

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系,包括了企业决策者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使命、思维方式、核心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企业美学和管理宗旨等等,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部分。企业文化的本质深藏于现象中,需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则是企业文化的载体部分,包括了企业环境、企业形象、员工行为、企业组织模式定位、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模范人物故事、企业标识和产品标识、企业内部宣传口号和对外广告用语等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表现着企业文化的本质。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理念的设计与升华,也要重视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价值

如影随形,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从企业管理历史来看,实行不同管理模式的企业都有其相应的企业文化体系。奉行“泰罗制”的企业,有它“胡萝卜加大棒”的文化体系;实行行为科学管理模式的企业,有它“人性激励”的文化体系。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从企业产生的第一天起,企业文化就存在于、作用于其中。

从动机上看,资本的原始冲动就是追逐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是为了增殖,谁会进行投资?但主观动机是一回事,客观效果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仅仅以资金、成本、营销等等技术性操作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事倍而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大家都承认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资金、技术、信息、时间等等都要靠人操作支配。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心耿耿、勇于负责、积极主动、奋发进取、富于创薪精神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是最宝贵的。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金钱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积极主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熏陶、习惯养成,这就是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滋养。企业发展尤其是长远的稳定的持续发展,需要资金、设备、技术,需要机遇机巧,需要监督控制,组织协调,但这一切需要有一个环境平台;企业要成长为顶风抗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百年长青大树,必须植根于丰厚肥沃的土壤。这个环境平台,这个土壤,就凸显出企业文化的价值。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技术,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1.企业文化为企业提供长久深厚的发展动力。企业要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让员工坚定地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管理规范等等,自觉地把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把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文化可以从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管理宗旨到规章制度、员工行为、企业形象等方面,以规范严谨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体系,营造起企业的精神家园,为企业发展长久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和思想动力。

2.企业文化是当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元点。由于各个企业在行业属性、地域背景、历史条件、组织体制、产品结构等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客观上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在个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异。比较优势必须依靠自我创新,创新又来自于文化,文化素质决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决定比较优势,有了比较优势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的兴衰成败一再证明,如果企业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比较优势,也就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传播手段的发展,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障碍越来越少,技术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同一行业的企业,其技术设备、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往往大同小异,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正是这样,企业才十分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文化是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而企业文化本身就孕育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同样的操作流程、同样的管理体制、同样的业务范围下,不同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不一样的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战略,能够最大化地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有效地团结和激发员工,从而造就出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3.企业文化能有效改善企业管理的观念和方式。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型管理方式、“泰罗制”管理方式、行为科学管理方式、理性主义管理方式到文化型管理方式的发展变化。前边的四种方式,都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但也在管理实践中暴露了各自的缺陷。文化型管理方式,则是把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经营管理之中,把传统的员工管理的经济主导方式、制度主导方式改变为文化主导的方式。文化主导方式着重于文化启发,注重挖掘开发员工内心美好优秀的元素,并使它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从而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刚性约束,文化则是内在的自我认同的弹性约束,能够有力地驱动员工心甘情愿的行为。文化与制度都是规范,文化是引导性规范,启发员工忠于职守、追求卓越;制度则是底线规范,告戒员工什么是不能做的,越线将会受到惩罚。在企业管理中,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企业文化引导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包括了体能、智能、技能和文化。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体能、智能、技能,首先就要使员工与企业产生文化认同,依靠建立优良的文化体系来引导人力资源开发。一旦员工对企业的目标、愿景、战略、精神、价值观都认同,其职业生涯和企业的发展使命就会自觉结合起来,其个人的价值取向就会和企业价值观的引导统一起来,个人的体能、智能、技能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奉献企业。

一个企业,如果只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就会形成反差,进而会给企业造成深重的创伤。企业有知识有技术,却缺少共同崇尚的价值准则,没有共同奉行的行为规范,知识和技术就无法有效地利用,甚至会反过来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企业人才流失、技术泄密,反映出企业文化的缺陷。没有共同的追求愿景,没有凝聚人心的事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和员工的联系就会简单化为雇佣关系,谁都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员工就会从心理上行为上与企业对抗。所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打造优秀员工队伍的根本途径。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将文化特点和规律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中,以人的素质提高作为基本途径,以培育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评判和选择、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和引导方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本质上属于管理科学。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使它在企业管理中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1.引导效应。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也能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这是因为企业的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上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就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2.约束效应。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谓“众怒难犯”,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3.凝聚效应。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受到多方面的调控,其中既有强制性的“硬调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如舆论、道德等。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从而产生和谐统一的行为。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巨大的向心力,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4.激励效应。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员工将企业文化内化为自我意识后,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自我激励的标尺。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企业努力高效地工作。5.辐射效应。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稳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宣传、交往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得到社会文化的认同,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企业文化建设是实实在在的工程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践中总有一种“虚而不实”、似是而非的感觉。在企业里,厂房矗立着,机器在运转,员工在忙碌,规章制度挂在墙上,产品、成本、产量、利润等等都有具体明确的量化指标,而企业文化却似乎无从把握。

其实,企业文化也是实实在在的,就存在于企业总体运转的每个环节中。如火之燃于薪,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的机体,但它又是企业的灵魂,引导着企业的发育成长。

就企业来说,有些根本性的思考是必须而且必然的,如“为什么办企业?…办什么样的企业?”等等,不同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命运。就员工个人来说,同样存在着一些终极性的命题,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等等。由此引发的价值评判和选择,决定了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根本态度,从而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

问题不在于有没有企业文化,而在于存在着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不培育倡扬科学进步的文化体系,愚昧落后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这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员工把严守工作纪律,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把按劳取酬,把必要的加班等等当作是理所当然、心甘情愿的选择,还是当作一种急于摆脱的负担,当作无可奈何的服从,就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员工对职业、权利、义务的态度,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对竞争、合作、人际关系的态度,由这些态度决定的情感情绪、言行举止、工作绩效,就是内在文化的表现。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环境熏陶、认知建构、管理规范、行为培养等等措施,使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通过塑造优秀的员工队伍,进而推进企业的发展。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程,它的内容、操作、效果都是实实在在的。

篇3:浅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文化,建设,理念,愿景

作为电力企业, 我们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 它利用特定的生产方式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因此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企业制度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从而加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使之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企业文化只有真实反映企业管理者的意愿并被加以利用, 实现创造性与实践性的有效结合, 才能为企业经营目标服务, 体现出社会价值观的现实性。

1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

企业文化建设不排斥文体活动, 但将企业文化仅看作就是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那是不正确的。开展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表现形式。还有就是把企业文化仅看作就是思想领域的事, 是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另一个形式。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确实存在交叉的一部分, 但决不能等同。只注重企业形象设计, 只是一味地在视觉识别上做文章, 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设计使用统一的标识, 到处都悬挂或张贴企业精神、理念之类的标语口号, 这样难免就有些舍本求末了。

1.2 理念行为不一致。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追求, 是企业和职工实现愿景和使命的信念支撑和根本方法。而部分单位所倡导的理念更多的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 还没有把“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完全融入到企业的经营行为。举例来说我们的服务理念是“始于客户需求, 终于客户满意, 我们往往更多的是注重对职工服务态度、服务方式的要求, 忽视对制度流程的执行, 从而导致了态度很好, 但工作效率不高。

1.3 宣贯措施不得力。

企业文化宣贯是一门科学, 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通过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来使全体职工了解企业理念是什么, 如何将企业理念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要制定系统的规划,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级和职能的人员进行企业文化培训, 要注意采取案例学习、研讨、活动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

2 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

2.1 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实质和特点。

企业文化包涵职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去向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形式。由管理作风和管理理念构成的管理氛围, 由现成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构成的管理氛围, 书面和非书面形式的标准和程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

2.2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越来越受到重视, 卓越的企业总是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 物是第二位的。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处处体现尊重人的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无形规则”存在于职工的意识当中, 企业文化离开职工根本无法独立存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构建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

2.3 确立共同的企业愿景。

企业没有共同的目标, 那么这个企业的文化是有缺陷的。共同的愿景应该成为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所拥有的职工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 这个目标既是企业对职工的一种利益吸引, 也是大家行为方式的一种界定。共同的企业愿景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基础, 在共同的愿景下, 通过企业领导者倡导、培植, 并以各种传播方法灌输企业共有价值观构建将水到渠成。

3 全面贯彻落实统一的企业文化

3.1 大力开展统一的企业文化传播工作。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 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重在建设、突出特色, 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基本原则, 积极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学习宣传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和“五统一”要求。深入开展企业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 将优秀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企业科学发展的全过程, 积极营造讲诚信、讲责任、讲创新、讲奉献的良好氛围, 促进统一发展战略的实施, 促进国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内质外形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3.2 深入推进统一的企业文化落地工作。

坚持以统一的企业文化塑造人、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 着力培育一支政治素质好的领导班子队伍, 专业素质强的管理者队伍, 文明素质高的员工队伍, 提升执行力、创新力和战斗力。“内化于心”抓宣贯。全面深入宣贯企业文化理念, 渗透开展企业文化活动, 群策群力, 各相关部室、基层单位紧密联系工作实际, 发挥各自优势, 互相配合, 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进班子、进部室、进班组、进现场、进岗位活动, 将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于心, 形成统一思想。“实化于行”重融合。将优秀企业文化实化于行, 落实统一行动。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服务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班组文化建设、管理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完善企业思想教育培训体系, 围绕企业发展新要求, 引领企业“一强三优”的文化建设。“外化于形”抓品牌。将优秀企业文化形成统一规范。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品牌推广应用手册》 (第3版) 的要求, 以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形象标识为基础, 进一步规范办公、会议、营业、施工等场所的文化环境建设, 把国家电网核心价值体系以规范、合理、有效的标准化形式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建设, 使“国家电网”品牌深入人心。“固化于制”抓机制。健全企业文化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全体职工支持和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形成权责明确、分工负责、上下贯通、关系协调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建立有效运行保障机制, 将企业文化建设指标纳入全员绩效考核, 不断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环境和手段、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3.3 全面强化统一的企业文化管理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 带头学习、宣讲、践行统一的企业文化。各级领导班子要比一比, 赛一赛, 争做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的表率。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坚决贯彻执行国网公司统一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把统一的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标准和规章制度建设全过程, 作为考核、评价、奖惩的重要标准。及时清理和修订不符合统一的企业文化要求的规章制度。以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健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明确管理职责、权限、措施和流程, 确保职责明晰, 任务明确, 措施具体。全面规范职工行为。大力推进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重诚信, 守原则, 重执行, 守承诺, 自觉恪守公司员工守则、基本礼仪规范和“三个十条”等规章制度, 使统一的企业文化成为广大员工的道德基础和行动指南,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落实公司社会责任准则, 推进社会责任管理实践, 建设和谐企业。深化落地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构建科学的“三集五大”管理体系, 实行审核管理, 开展项目督导, 抓好落地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强规范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办法》, 全面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责任和工作任务, 切实抓好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管理, 严格重大事项报告和责任追究。加强考核评价。充分发挥激励鞭策作用。认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动态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 抓好整改落实。

篇4:浅谈对企业文化建设深度的认识

关键词:供电企业;党的建设;企业文化;五统一

1、概述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全面加强“三个建设”是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理解“三个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全面加强“三个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公司事业中凝聚力量、激励创新、促进管理、推动发展的关键作用,发挥广大员工在电网建设、公司发展中的主人翁精神和创造力量。

2、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战斗力

2.1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针对基层实际,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岗双职”机制,推进基层党支部活动的正常开展和职责的履行。要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增强党组织生机与活力的运行机制,明确责任,完善程序,加强督查,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2.2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要以抢抓机遇、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为主线,加强形势任务教育,要大力宣传企业新的战略发展目标,宣传每个年度的奋斗目标,引导广大员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发展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延伸,由党员队伍向全体员工队伍延伸,营造浓厚的“学先进、当先进”的氛围。

2.3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常提醒,勤拉袖。要强化监督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加强效能监察,加大对政风、行风、机关作风的监督,提高公司整体的工作效率。

3、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竞争力

3.1围绕中心,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为最基层的电网企业必须秉承“文化凝聚人心,制度规范行为,信念成就未来”的理念,做到:企业文化建设要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电力生产、建设、经营、管理、营销等工作来进行,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功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良好氛围;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职工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3.2营造氛围,树立典型。加强“五统一”宣传教育,自觉宣贯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要注重建设文化网络,增加文化设施,加强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氛围,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用文化的力量来影响职工。广大职工的参与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只有深入发动并组织开展有关主题活动,吸引职工参与,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3.3加强领导,形成规范。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关键在于领导,特别是企业主要领导人的观念意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必须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整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分步实施。明确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人负责,要制定有关企业文化的制度、规范、标准等,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的工作程序,做到工作规范化、经常化。

4、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增强生命力

4.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创新人才认识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识才最忌主观成见,戴“有色眼镜”。要全面地看人才。识别人才切不可像“盲人摸象”一样以偏概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能凭一时一事定终生。要发展地看人才。“真理是时间的女儿”,大诗人白居易说得好:“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从大节上看人才。人才的优劣,要看大德,看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态度。要从本质上看才。识别人才必须要透过表面现象,认真分析,去伪存真,才能识别“庐山真面目”。要从长处上看人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4.2创新制度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创新制度建设,从机制上谋求人才成长发展。公司一方面应建立以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人才成长机制,从而挖掘内部人才市场的优势。以竞争上岗选拨业绩、能力、综合素质突出和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以岗位交流挖掘人才潜能和避免其职业生涯过程中的厌烦和情绪,又有利于防止一些重要岗位不良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人才培训的投入,制定与人才使用相结合的培训计划,从而创造企业文化的氛围,开发人才的潜能并且使人才得到合理的使用。

4.3创新育才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创新育才方式,培养提升人才潜能。因人施教,着力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突破教育方式,做到因人施教,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快建设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分层培养,着力提升人才层次。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创新培养方式,对工作多年的低学历人才,实现由能力型向知识型的转变;对新进招聘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实现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对于现有拔尖人才,实现由能力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5、小结

篇5:浅谈对企业文化建设深度的认识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整个企业管理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确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明确现代理财思想和建立现代理财方法措施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发展至今,财务制度严格上来说已经不能算是一种制度化管理措施,它早已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

制度向文化的质变

财务管理制度文化是指介于有形的财务物质文化和无形的财务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状态。财务物质文化,财务行为文化属于表层财务文化;财务精神文化属于深层财务文化,而财务制度属于中层财务文化。

其实每个国家、每个企业的财务管理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他们的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美国的财务管理制度文化正是他们国家的管理理念,管理哲学的产物,同样中国的财务制度文化是在我国财务管理实践中长期形成的,它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财务制度文化的特点

财务物质文化是影响财务制度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因素。由于财务物质文化在财务文化层面上具有易改变和易被接受的特点,从而导致财务制度文化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财务管理制度文化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财务文化中最难改变的是财务精神文化,这使得财务管理制度thldl.org.cn文化又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张宇先生,管理会计领域的金牌讲师,国资委下属企业CMA集训班特聘讲师,国内多家培训机构的特聘讲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法国国立桥路大学MB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会员。10年的职业讲师经验,前4年主要讲授营销以及质量和设备管理、最近6年主要讲授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成为职业讲师之前有10年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经验。目前致力于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咨询,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内的实践,提高国内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具有扎实而全面的企业管理理论素养。现任北京天下伐谋咨询财务领导力学院院长,高级合伙人,独家讲师。

财务行为文化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性。财务活动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是财务活动的主体。因此,财务与人的社会心理必然有一定的联系,而人的社会心理所包括的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它们对人们处理财务关系及财务活动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交织着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由于社会心理不同,反映到财务方面就会有不同的筹资、投资、分配心理以及不同的财务竞争观念和不同的财务管理意识。

作为财务文化中层结构的财务制度文化,相对于财务物质文化,财务行为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有其自身特点:

1、财务管理制度文化具有一定继承性。新社会文化环境下产生的财务制度文化,幷不意味着完全否定旧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财务制度文化;新的财务制度文化可以从旧的财务制度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幷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使之发扬光大。

2、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先导性。财务制度有时相对于落后的经济形态,落后的生产组织方式,可能是超前的。先进的财务制度有时大大超过了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经济基础,但是它却能强有力地推动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3、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改革性。财务制度作为一个组织的基本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同一社会文化环境下,财务制度文化变化的根本价值在于对其根植其中的财务制度进行改革。财务制度文化不是以破坏现有的社会文化环境为目标,而是使这一文化环境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4、财务管理制度文化具有具体与抽象的统一性。由于财务制度文化介于具体的财务物质文化和抽象的财务精神文化之间,因此具有具体与抽象的统一性。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物

质财务文化越来越丰富。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长期形成的财务制度文化却各有特点。这是由于价值观念、信仰、态度等不同的文化因素所造成的。

篇6:浅谈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随着中国走向国际化,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交际也逐渐变得越来越普遍,了解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于西方文化的一些认识。

西方文化是在与基督教实力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西方特有的自然环境使之产生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管理机制,这种机制就是宗教。西方文化冲破宗教统治不可能一下子就打破它的束缚,那么它就从细节上去一点点的蚕食宗教势力,结果就形成了发自于基础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个体文化,西方文化史是从古希腊文化开始的,期间涉及了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等,西方文化也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的核心就是观念的共识,东、西方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了具有不同特性的东、西方文化,这两种文化是互补互足的。西方文化现在也在不断地向东方文化学习,并且从东方文化中吸收一些有益的观念来融合在西方文化中,譬如一些西方国家倡导“团队精神”,并引入东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对我个人而言,我是十分喜欢西方文化中的称谓礼仪、交谈礼仪、女士优先礼仪、餐桌礼仪的,这些礼仪会使人看起来有礼貌、有素养。

在科技创新方面,近代西方取得的成就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从蒸汽机的发明,到通讯设备与系统的建立,这些无不体现着西方文化的先进。西方文化的确在各方面都很优秀,都处于世界的顶端,但是很多人都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持着西方文化优越论,总想着要出国发展,东、西方文化各有各的优缺点,喜欢国外的文化,首先要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能全盘照搬西方文化,更不能全盘否定东方文化。

篇7:回归根本—浅谈对企业培训的认识

浅谈对企业培训的认识

企业的根基是人才的培养,优秀的企业人才不仅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还能在生产、管理等环节起到积极作用。大多企业为了培养现代人才,不惜资本加强企业人才培训的投入。如何才能得到培训的预期效果,这需要从培训方式方法和团队专业技能建设着重入手。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往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当今业务的需求和发展,如何让企业员工摄取新技术的给养,应需要建立完善企业培训体系,提高企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打造一流的技术团队。首先提高在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深入认识;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使员工更好的为企业做出贡献。其次企业内部开展省级专家和市级专家研讨会,协调有效资源组织技术交流,挖掘内部潜能,培养一批技术精英,打造专家团队,提升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对技术培训的同时当然也需要加强本职岗位的培训,提高在岗员工的基本业务知识,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最后 “请”进来,“走”出去,企业外部培训机构给我提供了解新知识新领域的服务平台,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和外部培训机构建立“共赢”的思维方式,实现培训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关系到一个企业兴衰,要想使企业持久发展必须重视企业员工培训,这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宏观发展,更关系到员工职业生涯,所以每个企业都要重视且认真对待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正所谓“小河有水,大可满”,企业发展的同时,要使员工各方面也获得发展,人才的培养才能让企业在未来经济市场的大环境中保持强劲的资源优势。

篇8:浅谈对企业文化认识的几个误区

1 企业文化内涵认识的偏差

说到企业文化, 普遍的观点认为, 就是站在企业的角度, 由企业家倡导的, 为员工所接受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这似乎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使命、远景、价值观, 企业宣传的一些理念, 企业制作精美的文化手册等等。如果说具体的企业文化表现形式, 则往往从企业产品包装上的特色标识, 企业的规章制度, 企业宣传栏的内容等去解释, 或者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作的公益事业去靠齐, 这些都和企业文化相关。把这些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话, 就是把企业文化理解成, 一个企业的物质层文化、行为层文化、制度层文化和核心层文化 ( 核心层即是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的复合体。但是, 如果仅仅从这四个角度去理解企业文化, 那么就好比我们介绍一个人, 只介绍这个人的外貌特征, 并不能帮助我们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人。只有结合时间的角度去理解, 那么这个事物才不是静止的, 拆分的, 没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是依托于其企业而存在的, 它是随着企业发展而发展的, 是从无到有, 从有到强, 从强到弱, 从弱到衰亡的一个过程, 是动态的。首先要了解企业文化从哪里来。毫无疑问, 企业文化不能离开企业来谈, 它是以企业为基础, 即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为基础的。成立一个企业, 要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但是一个企业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同时投入制度、诚信、理念等等我们看不见却又存在的东西, 而企业文化就隐藏在这些软投入中。

2 对企业文化发展规律的忽视

企业与一般事物一样, 由于受到内外因的作用, 或者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或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依托于企业而存在的企业文化同样会随着变化。而这点往往容易被忽视, 从而导致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不在同一个层级进行, 使得企业文化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 2001年10月16日, 安然公司公布该年度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 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 18亿美元, 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 从此, 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导致安然失败的原因很多, 但其中最关键的所在, 并不是因为做假账和所谓的高层腐败, 而是它的企业文化———这恰恰曾经是安然公司引人注目和备受赞誉之处。在安然, 失败者总是中途出局, 获胜者会留下来, 这是安然公司“赢者获得一切”这种文化的缩影。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它主要体现为企业如何看待利益相关主体的关系, 即员工、客户、股东和社区四者的辩证关系。在安然创业初期, 这样的文化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公司发展的作用, 让其发展迅猛。但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内外部因素都发生了变化, 企业文化却没有相应的变化, 安然公司倡导的只能成功, 只重结果的企业理念, 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失衡, 高层的管理者为了实现自身短期利益的最大化, 不惜牺牲股东和员工的利益, 从而导致了安然大厦的崩溃。

3 企业文化 “情” 与 “理” 的失衡

俗语有言“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情与理就像一对孪生兄弟, 相辅相成, 携手则其利断金, 分歧则两败俱伤。在企业文化的宣贯中, 既要考虑到员工的感情、需求, 也要兼顾企业的理念、制度。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才能相得益彰, 事半功倍。如果过分强调感性, 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则不能发挥, 企业被动地被牵着鼻子走, 更别说凝心聚力。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以个体意识、个人主义为表现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没有经过西方社会宗教意识的熏陶, 没有已经内化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法律意识等价值体认的保证, 在由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的真空, 造就了极端利己主义的流行。企业文化在推行“以人为本”的时候, 如果只注重员工个人感受, 员工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如果不加以干涉, 那么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团队合作精神”就会缺失。所以基于这一现实,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价值观的确立时, 都把反对“个人主义”, 强调“团队精神”列为基本出发点。

过分偏重理性, 员工的思想动态不被重视, 企业文化就形同虚设, 无法共鸣, 无法被认同。企业文化, 来源于企业及员工, 同时也促进或者牵制企业与员工。试想一个企业中普遍的场景, 外企业人员到公司某科室谈生意, 客人一进门, 企业主管便直入主题, 把工作内容交代或者交接一通, 表面上工作效率很高, 但人与人之间却因此而缺乏沟通, 冷血而无情。相反, 先递上一支烟, 或者送上一杯水, 问问天气或者路上是否堵车, 再进入工作内容, 氛围一定会变得和谐融洽, 办事效率反而提高。

企业文化只有情理结合, 在宣贯过程中才能既深入人心, 又凝聚人心。

摘要: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且这种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但由于“文化”本身的特殊性, 使得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见仁见智, 笔者试着从企业文化本身去谈谈其常见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企业文化,内涵,发展规律,情理

参考文献

[1]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约翰·科特, 詹姆斯·赫斯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中译本, 1997

篇9:浅谈对企业文化建设深度的认识

【关键词】石化企业; 未来; 文化建设; 趋势; 认识 石化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形态,自从90年代兴起以来,企业理论研究者和企业界领导者都非常重视。纵观那些管理成功或失败的企业组织,失败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成功的原因却是共同的,就是具有高素质的石化企业领导者、企业队伍及其营建的符合本石化企业组织特点的石化企业文化。可以说,石化企业文化仍然是当代乃至未来石化企业管理发展的主流。未来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将呈现出以下特征:

1以人为本

传统的石化企业管理偏重于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政命令、纪律规范为手段,强调从严管理企业。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把企业员工当作“机器人”,缺乏一种“人文关怀”和必要的精神支柱或动力,因而很难调动石化企业队伍的积极性。传统的石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侧重于正面的理论灌输和空洞的宣传说教,忽视对企业员工与石化企业组织及社会之间的物质利益、人际交往关系的协调。

2创新与变革

自强不息,革新进取,是中华民族精神贯彻古今的优良传统。它要求人们自强不息、自胜自立;也勉励人们穷则思变,改革图强,应时以变,以开创之势治国、平天下。这种精神不仅铸造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而且激励着中华儿女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奋进。

3目标及目标教育

石化企业组织所确立的企业建设和工作战略目标,既是对企业员工的利益吸引,也是对全体企业员工的行为导向。石化企业系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组织成员工首先是对利益的认同,进而才对石化企业组织目标认同。因此,科学的目标教育是实现目标的保障。石化企业组织一方面要科学确立企业建设和工作目标;另一方面还要让全体企业员工了解这个目标是什么、怎样去实现等。无目标或者有目标不教育,是不可能形成凝聚力的。

4科学与民主

在传统的石化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特别是油田企业队伍被当作部队看待,因而多采用严格的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这种主要以行政命令和纪律规范为手段的专断式管理,实际上把企业建设和工作发展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少数强有力的石化企业决策领导者身上,普通企业员工只不过是企业建设和工作决策的被动执行者,是服从和执行命令的机器人。

5组织素质的提高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也是组织的竞争。组织是志同道合的一群人走到一起,干大家共同想干的事。组织的战斗力依赖于组织的成员,组织的战斗力与其成员的总体素质直接相关。但是,一个人才基本的企业组织并不一定是具有最强战斗力的组织,即使一个石化企业组织的所有成员都具有高学历,也不一定能保证石化企业管理成功和企业力增强。这是因为:个人的能力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素质,而组织的战斗力和效率并不仅仅取决于各个成员的个人素质,更不等于个人素质的简单相加,而取决于经过协调整合的组织素质。中国现在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产生人才、使用人才的良性机制。现代组织就是要创造这种良性机制,使之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6团队建设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团队比传统的部门结构或其他形式的稳定性群体更灵活,反应更快。团队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地组合、解散、重组。团队适合需要多种技能和经验、创新性强、任务紧迫的工作需要。要使团队成为高成效的团队,每个企业员工必须感到自己是组织机构全局的一部分,有实现目标的强烈动机。市场经济和即将进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石化企业组织对外界必须作出快速的反應,团队建设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为保证企业政令畅通和纪律严明,防止 “小团体意识”,也是石化企业组织在进行团队管理时所不能忽视的。

7权变管理

石化企业管理者所面对的人是千差万别的,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管理的风格也要变化。从对员工的管理来看,石化企业管理者究竟采用哪种方法,一般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下级的个性特点,比如他们的领悟能力、受教育程度、对成就的看法、对独立的要求、愿意承担责任的程度等;二是环境因素,比如石化企业工作性质。石化企业权力结构等。如果工作任务模糊木清,企业员工无所适从,工作型管理方式更有效;如果是日常性工作,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都很明确,关系型管理方式可能更适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是一种情景艺术,尽管没有人人都适用的真理,但这并不会阻止你尽力成为最好的管理者。你不能企图去改变部下的个性特征,但你完全可以去帮助他提高素质。

8学习型石化企业组织

未来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将企业组织塑造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德、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伟大的学习团队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和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所以,彼德、圣吉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能称为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9工作信息化

篇10:浅谈对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

摘要:建设监理要从控制、管理、协调等方面着手,走出监理业目前的困境,发展壮大监理业。结合本人曾经在监理单位工作几年的经验,浅谈对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关键词: 建设监理

控制管理协调 困境与前行

ABSTRA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rom the control,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aspects, supervision of the industry out of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growth supervision.I had combined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he work of supervision units, of awareness of the work on th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KEY WORDS: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Control、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predicament and forward

我国开展工程建设监理,至今已有20年。作为监理单位,要重视“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以确保工程建设预定目标的实现。结合本人曾经在监理单位工作几年的经验,浅谈对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

1对监理地位和角色的认识

1.1建设监理法规体系

我国目前制定了一些和建设监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工程建设监理取费办法》、《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建设监理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2监理队伍及其承接范围

我国现有监理企业几千多家,全国监理从业人员几十万多人,经过包含全国统一培训人员,未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注册执业人员。

监理涉及的范围有工民建、市政、地基基础、园林绿化、古建筑、家居装饰等专业,基本上覆盖了建设工程的各个领域。

实施监理的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普遍得到了保证。比较典型的名牌监理工程:如北京奥运场馆等 1.3监理工作逐步规范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颁布后,多数监理企业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组织实施监理。一些监理单位通过IS质量体系认证后,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操作。

2监理的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

2.1监理的质量控制

2.1.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2.1.2 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2.1.2.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2.1.2.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1.2.3严把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监理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以保证质量。

2.1.3 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质量控制中是改静态检查变为动态控制。2.1.3.1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

对于每一位现场监理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手勤,口勤,腿勤,脑勤。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准”、“细”、“实”。

2.1.3.2工程中抓重点。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重点管理的项目。

2.1.3.3现场巡视检查,以事实说话。

监理工程师通过现场巡视,以所测数据事实来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评定质量等级。

2.1.4.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2.2 监理的进度控制

2.2.1 监理应协助业主作好施工合同的签订工作。对合同的标的要具体详细,对合同工期(的约定,工期延误及责任主体的认定,违约罚则等,都应有详细描述的条款。

2.2.2 认真审阅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总进度计划要体现合同工期约定的全部要素内容。应采取网络图(最好采用双代号时标网络图)编制,主要节点工期。这些节点就是进度控制过程中主要的监控点。2.3监理的投资控制

2.3.1加强投资的宏观控制

针对不同的项目,尤其是单价承包的工程,监理工程师必须明确分标项目投资目标,从宏观上对投资进行控制。因此,监理工程师要编制执行概算。2.3.2 对建设项目投资的跟踪控制。

2.3.2.1认真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2.3.2.2依据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和合同报价,编制相应的投资计划。2.3.2.3将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2.3.3对影响投资控制因素的控制

在施工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因素很多,除料价上涨因素外,工程计量、变更、施工索赔是引起投资失控的主要因素,必须严格控制,以确保实现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目标。2.4监理的安全管理

2.4.1规范安全管理工作。2.4.2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

2.4.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报告制度、检查制度、奖罚制度等,把责任层层落实,对项目监理部的安全管理应作详细规定。

2.4.4建立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编制安全监理方案,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合理配备监理人员,明确相应职责。

2.4.5加强与施工单位的协调。

只有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充分有效协调和密切配合,才可能控制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完成。2.4.6严格和规范安全管理资料的管理。

安全管理资料必须真实、完整,能够反映出监理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全貌,对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规避监理的风险会起到作用。

2.5监理的信息管理

2.5.1建设监理信息的内容

2.5.1.1项目监理日志的主要内容:

监理日志一般可以记录(当日材料、构配件、设备、人员变化情况,施工程序执行情况分析和协调情况)等。

2.5.1.2监理例会会议纪要

监理例会是履约各方沟通情况,交流信息、协调处理、研究解决合同履行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的主要协调方式。2.5.1.3监理月报

监理月报就是本月监理工作小结。2.5.1.4监理工作总结

监理总结有工程竣工总结、专题总结、月报总结三类。2.5.2监理信息的作用

2.5.2.1信息是监理不可缺少的资源

信息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人、财、物、技术、设备等5项资源的投入过程,而要高效、优质、低耗地完成信息工程实施任务,还必须通过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应用实现上述资源的规划和控制。信息监理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信息流的作用,最终实现IT监理的三大目标。

2.5.2.2信息是监理工程师实施目标控制的基础

控制是监理的主要手段。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将计划的执行情况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和预防产生差异的原因,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得以实现。2.5.2.3信息是有效进行合同管理的基础

合同管理是贯穿监理工作始终的一项中心任务,这需要监理工程师必须充分掌握合同信息,熟悉合同内容,掌握合同双方所承担的权利、义务和责。2.5.2.4信息是监理工程师协调各有关单位之间关系的纽带

信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很多单位,这些单位都会给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带来一定的影响。要想使他们协调一致地工作,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就必须用信息将他们组织起来,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他们之间的活动。

2.6监理的协调

2.6.1要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

首先协调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发现问题是前提。“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

2.6.2 善于开发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潜能

充分调动了监理部成员的积极性,既要得到业主的支持又要得到承包人的理解,工程协调便得心应手。

2.6.3要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协调沟通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让别人接受,以达到预期的沟通协调效果,这是综合能力的表现。2.6.4协调之后抓落实,确保协调效果。

首要是执行力,其次是继续跟踪解决问题的力度。3.监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 3.1监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不严格履行监理工作职责和监理职业守则,不严格遵守各项监理工作管理制度和监理工作纪律。

3.1.2不认真学习施工内容相关的技术文件及要求,对相关内容要“不懂不透”。3.1.3自身的素质、责任感、、协调能力和工作水平有待提高。3.1.4以个人意见代替科学依据处理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问题。

3.1.5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监理人员不安排专职人员全过程旁站监理。

3.1.6安全帽、工作标示牌是监理工作的标志,也是代表监理工作的形象,但就是部分人员年视之为累赘,弃之不用。3.2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 3.2.1思想素质

3.2.1.1受人尊敬的高尚人品,影响他人的魅力和感召力; 3.2.1.2诚实守信;

3.2.1.3对企业的感情和忠诚; 3.2.1.4对企业和业主的责任感;

3.2.1.5对事业的热爱,工作毅力,以及敬业和付出精神;

3.2.1.6对社会道德、职业操守、行业规矩、业主利益的尊重和协同。3.2.2知识素质

3.2.2.1必须懂与基本建设有关的基本法律、法规;

3.2.2.2必须掌握与监理项目相关的施工程序和工艺知识; 3.2.2.3必须了解施工操作面质量要求和技术参数;

3.2.2.4必须了解企业相关知识,包括企业历史、监理技术特点等等。

3.2.3能力素质

3.2.3.1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3.2.3.2分析判断、决断能力; 3.2.3.3灵活应变的能力 ;

3.2.3.4交往、沟通和协调能力。3.2.4身心素质

3.2.4.1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有活力,能吃苦,以适应外业工作的需要; 3.2.4.2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向上,善于应对挫折,现在监理高岗的待遇普遍比设计中低岗的待遇低,没有良好的心态做不好监理工作,没有不良嗜好;

3.2.4.3正常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还有一些智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索赔和反索赔;

3.2.4.4与社会的融洽协调心理,随和,不偏激,关心别人,帮助别人。4监理业的现状困境与前行之路 4.1 监理业的现状困境

4.1.1市场定位远离制度设计预期,监理业的春天已经过去。4.1.2监理行业建设水平低,业内竞争趋于恶性循环。

4.1.3监理业承担着越来越重的社会和法律责任,报酬却越来越低,地位越来越尴尬,成为建筑行业的弱势群体。4.2监理业的前行之路

4.2.1实行强强联合,向项目管理公司跨越

4.2.2监理企业要自我完善,发奋图强,打造监理名牌 4.2.3加强行业自律,监理自己救自己

4.2.4开展治理整顿,呵护监理业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工程建设监理是一个正处在发展阶段的产业,它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与支持,也需要监理业自身的不懈努力与自我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工程建设中的监督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上一篇:往窗外丢垃圾的检讨书下一篇:子规,子规罗隐,子规的意思,子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