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外环境伦理观点剖析

2024-04-28

当代国外环境伦理观点剖析(共2篇)

篇1:当代国外环境伦理观点剖析

当代国外环境伦理观点剖析

国外当代环境伦理观点主要有人类中心论、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倾向反映了对人和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人类中心论有三个倾向,动物权利论有两个倾向,生物中心论有两种倾向,生态中心论有三种倾向,其观点的含义、理论依据各有所凭.

作 者:刘钦普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系,江苏,南京,210017刊 名: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6(2)分类号:B82-058关键词:环境伦理 人类中心论 生态中心论 剖析

篇2:当代企业环境伦理的困境与对策

关键词:当代企业,环境伦理,困境,对策

我国当前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 当代企业是重要主体。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都需要积极推进当代企业环境伦理建设。本文将尝试着对当代企业环境伦理的特点和困境予以简要剖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实际对策, 旨在能有利于当代企业环境伦理的构建和发展。

一、当代企业环境伦理的特点

环境伦理是新时期引导当代企业规范化发展的先进理论, 其可以从多个方面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 从而创建更加协调的经济产业模式。当代企业环境伦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原则性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在日常经营阶段必须注重原则性, 按照某一种规则制定经营方案, 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收益水平。企业环境伦理是一项原则性的理论结果, 它以生态环境伦理发展的理念为基本准则, 约束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行为。例如, 企业环境伦理提出, 当代企业应当公平地分配那些由公共环境所提供的好处, 共同承担发展经济所带来的环境风险;那些污染了环境的人或团体应当为污染的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1]。坚持以环境伦理准则为经营依据, 合理分配企业经营阶段的收益成果, 这是维护当代企业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基本原则, 也是加快新型企业经济体制建设的关键要素。

2. 经济性

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来说, 三大产业结构正处于大力调整阶段, 因此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则提出了更多要求。当代企业不仅要拟定针对性的经济战略经营计划, 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持, 要大力控制经济发展时期的环境污染问题, 加快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目前,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阶段的当大企业已基本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观, 即企业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 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引导价值。总之, 经济收益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 但不是唯一目标,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代企业经营者的根本职责。

3. 客观性

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客观性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系统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命运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命的命运是客观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大自然是人类社会长期生存的基本保障, 维护大自然客观事物是人类的基本职责, 这样才能推动产业经济体制的和谐发展, 为人们创造更加稳定的生活环境。环境伦理是基于人与自然客观事实基础上的概述性理论, 应当在客观条件下建立有效的符合当代企业伦理理念的企业经营模式[2]。市场经济环境是客观条件, 企业经营是主观结构, 主观必须服从客观条件安排, 当代企业才能彰显出在环境伦理指导下所产生的新经营思想的可利用价值。

二、当代企业环境伦理面临的困境

回顾传统经济发展历程, 早期经济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导致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原始物资等遭到严重破坏, 违背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准则。当代企业环境伦理普及应用之后, 当代企业在经营模式中进行了多方面调整, 但当代企业环境伦理的发展依旧面临着一些困境, 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思想理念方面

环境伦理本质上是一种思想认知, 当代企业只有从思想观念中对经济产业和环境伦理有着深入性的认识之后, 才能进而对现实经营活动产生指导作用。但是, 由于当代企业长期关注经营收益水平, 对环境伦理观念缺乏足够的认识, 造成实际经营活动依旧存在破坏环境的现象。人类与其他生物密不可分, 两者均是生态系统的共同组成部分, 这与环境法的真正目的是保持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是相吻合的, 同时也为人类在环境保护中转变以前的“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思想前提。如果当代企业未能意识到环境与经济的关联性, 则必然会带来同样的环境污染问题。

2. 经营模式方面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健全, 三大产业经营面临的环境问题比较普普遍, 这与当代企业经营模式存在直接性的关系。如表1, 我国三大产业GDP持续增长, 产业贡献率不断增加, 但随之产生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国经济产业监督工作缺失, 当代企业所设定的经营模式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 尤其工业经济发展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日益普遍[3]。因此, 当代企业经营模式缺少环境伦理为参考准则, 在生产与经营方案中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则更少, 进而严重阻碍了当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 人员结构方面

环境伦理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人们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普通公民具有一定的环境伦理意识, 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这必定能为环境伦理的推行和实施提供良好的公众基础。但是, 客观上当代企业内部员工主观思想层面急需提升, 对环境伦理的认识水平有限, 现实经营活动存在着人为性的环境破坏行为, 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环境伦理价值观念的形成。如, 当代企业人员结构知识层次不一样, 对当代企业经营观念不够熟悉, 对环境伦理观比较陌生, 这些都会影响到人员队伍的办事结果。

4. 市场规划方面

我们知道环境伦理与环境法治有着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 凡是环境伦理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环境法律所不提倡的, 凡是环境伦理所提倡和支持的行为必定是环境法律所肯定的。面对庞大的市场环境, 以及商业战略决策中的机遇, 当代企业在市场规划阶段主要考虑的还是经济利益, 一切方案围绕着“盈利”开展, 对环境伦理观采取的措施甚少, 这是大部分当代企业环境伦理的普遍困境[4]。经济产业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市场战略规划, 而是要结合历史发展条件, 综合考虑各项经营要素, 才能加快当代企业环境伦理方面的发展进程。

三、解决当代企业伦理环境困境的对策

就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而言, 三大产业不能局限于当前的经营模式, 而是要引入科学的市场战略观念, 把环境伦理作为当代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注重当代企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性。在解决当代企业伦理环境困境对策的研究中, 应重点从可持续发展、集约型经营、生态化生产、绿色化营销”等角度入手。

1.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 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人类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当代企业经营也是不断延续着的,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长久生存的关键。解决当代企业环境伦理困境, 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 从资源保护、污染治理、生产经营等多个方面实现持续性, 协调当代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关联。

2. 集约型经营

改革开放前后, 我国经济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认识到了传统经济体制存在的不足之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早期企业经营模式未考虑可持续原则, 盲目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 随意破坏固有的生态环境, 这与环境伦理观是不协调的, 也对传统经济造成了破坏性作用。新时期当代企业走向集约化道路, 以集约型经济维持可持续发展, 利于正确处理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 生态化生产

“生产”是企业创造产品的过程, 是创造盈利收入的主要形式, 倡导“生态化”体制是当代企业环境伦理的一项基本要求[5]。例如, 生产型企业是以生产、制造、加工等为主要作业形式, 其在产品加工处理阶段要考虑环境保护要求, 从技术、工艺、选材等方面优化生产体系, 避免长期加工对周边环境产生的污染性。此外, 生态化生产也是生态经济的核心要求, 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当代企业。

4. 绿色化营销

相对于当代企业的生产活动, 营销也是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 当代企业营销方案具有多样化特点, 所设定的营销决策必须遵循保护自然环境的准则。例如, 市场营销活动中尽可能减少物资浪费, 充分利用现有物资条件设计营销方案, 进而扩大产业经济的具体收入来源。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发展绿色经济有利于推动当代企业环境伦理观的普及应用, 建立更加标准化的当代企业发展的市场秩序。

5. 战略性规划

当前, 我国企业要面临着两方面的决策, 一是加快区域经济体制深化改革, 创建符合区域经济特色的产业模式;二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与国外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无论是哪一种市场战略决策, 都要坚持科学的规划与编排, 结合企业实际条件拟定战略决策方案, 这也是当代企业环境伦理实现的基本要求[6]。例如, 能源市场合作开发战略中, 当代企业应当维护好本国的生态环境, 与外资企业共同商讨有效的环境战略模式, 不得盲目地开发与利用国内资源;区域经济规划中, 需事先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是否会对破坏地方环境, 筛选出最佳方案参与战略执行。

四、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优化改革, 我国产业结构模式也要坚持多元化调整, 应以当代企业环境伦理为指导思想优化内部经营体制, 以有利于帮助当代企业解决现实经营阶段遇到的伦理困境。当代企业经营者应将新的环境伦理观中的某些道德观念与道德规则, 真正落实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从而确保有效地发展企业经济的同时对环境也能给予有效的保护, 以最终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和实现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总之, “可持续发展、集约型经营、生态化生产、绿色化营销”是当代企业环境伦理观实现的有效方式, 当代企业经营模式应朝着这些方向转变, 从而实现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状态。

参考文献

[1]胡望斌, 张玉利.新企业创业导向转化为绩效的新企业能力:理论模型与中国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11, 12 (1) :22-23.

[2]范阳东, 梅林海.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的新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0 (4) :5-7.

[3]邓翠华.试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8 (6) :31-33.

[4]赵天燕, 孙涛, 郭文.企业环境责任度量——基于绿色投入产出的视角[J].技术经济, 2013, 20 (10) :62-64.

[5]李荣娟, 孙友祥.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政府生态服务供给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3, 17 (4) :9-11.

上一篇: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下一篇:英文清明节演讲稿简单常用讲演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