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见闻感悟

2024-05-02

国外见闻感悟(共6篇)

篇1:国外见闻感悟

清明时节对祖先虔诚而庄重的追思中,家庭的血脉不断延续,家族的历史不断传承,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下面是由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清明时节踏青见闻感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新清明时节踏青见闻感悟范文【一】

昨天,烈日当空,我们一家十个人一起去扫墓。

在路上,我们需要爬一座小山,小山的路十分狭窄,大约30厘米左右,还有很多树枝挡路,很不好走。

上山时,我还差点摔了下去。一直走进去,还长着一些带刺的草,我的裤子被粘得到处都是,后来爸爸用胶布把裤子上的刺粘掉了,在山上还有一些小洞,洞口用杂草掩盖住。妈妈提醒我们这里有洞,不要掉进去!走着走着,我们已经到祖先的墓前了。

爸爸拿起铁铲把墓旁边的杂草都铲掉了,奶奶再拿起冥钱,把糊粘在墓上,然后把冥钱贴在上面,还有贴一些五彩纸钱,爷爷拿起他自己调配的红墨汁,是用鸡蛋青加上红朱砂搅拌合成的,爷爷说:“这种墨汁描在墓碑上,可以保持色彩500年呢!”哈哈,爷爷的牛皮可吹得真大呀!妈妈拿起香,用打火机把香点燃,再把香插在香炉里,放上祭品,每个人拜四拜,让祖先保佑我们,最后,烧金纸,放鞭炮。便去下一个地方了。

那里有一条恶狗,凶恶无比,过去的时候,我一直躲在爸爸身后,一动不动,不敢离开半步。汪,汪汪……哎呀,狗还在恶狠狠得叫着。

太祖母的坟墓在山上的一个池塘边,那里有许多的蚊子在我的头上转着,我们都被蚊子叮了几下,弟弟还小,有点害怕那蚊子,我就上前照顾好弟弟,和他说不要怕,我和弟弟接着还是贴着冥钱,听爸爸说:“纸钱贴得越多,太祖母在冥间就越富裕,”于是我和弟弟就使劲多贴点,让太祖母在地下做个有钱人。

爷爷在除草,爸爸在描墓牌……各自都在忙乎着,不一会儿功夫,全搞定啦。

我们慢慢地走回家,我们的身影就在朦胧的夜雾中消失了!

最新清明时节踏青见闻感悟范文【二】

昨天,是我的姥爷去世周年忌日,又恰好临近清明节,所以我跟着妈妈回去给姥爷上坟。

因为正是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生机勃勃。路上,绿油油的麦苗,黄灿灿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随处可见,使人看了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便到了舅舅家,妈妈出去买纸,我便在院里晒太阳,温暖的阳光晒得我身上暖洋洋的,很是惬意。院里还有一只小狗,缩着后腿,一脸睡意。一只小猫干脆躺在地上,尽情地沐浴着阳光。过了一会儿妈妈回来了。我跟着她到屋里,看她拿起纸,用百元大钞一张一张地印着,那样专注,那样虔诚,我的心不由得沉重起来。印完后,妈妈把纸三张三张地叠在一起。我觉得同时叠起的,还有我们的思念。爸爸开车带我们来到了一块麦地边。放眼望去,一碧千里,麦浪起伏,像一片绿色的大海。妈妈领我来到一座大坟前,对我说:“这下面埋的就是你的姥爷和姥姥,他们在你还没出生时就去世了。”说完,妈妈恭敬地在坟前小心翼翼地摆上供品:香喷喷的肉,美味可口的烧鸡,红彤彤的苹果,甜甜的香蕉……

随后,妈妈开始烧纸钱,边烧边说:“爹,娘,今天是爹的周年,您们收好您们的钱,不要挂念我们……”妈妈说着说着声音哽咽起来:“我们都很好……您们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还没享一点福,就离我们而去了,我真想你们……”这时,我看到妈妈泪如泉涌,大滴大滴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顺着脸颊落到了地上。一阵风吹来,烧的纸灰被风吹起,在空中打个圈,好像是姥爷他们听到了妈妈的话。

这时,我忽然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来。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姥爷、姥姥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

最新清明时节踏青见闻感悟范文【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是表达清明节的诗。就在清明节这一天,我跟妈妈去给姥爷扫墓。

我是第一次扫墓,多少有点伤感。第二天七点我和妈妈就出发了,在经过了二十分钟的颠簸后终于到达了墓园。进入墓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水池四周摆满了花。我们在继续往里走,终于到了姥爷的墓碑旁,妈妈拿出了一块抹布擦姥爷的墓碑,擦干净后又点上香鞠躬三下后,跟妈妈去了焚烧处给姥爷烧纸。

在烧纸的同时我一直在心里为家人祈祷,祭拜完姥爷后,我和妈妈走出了墓园。回到姥姥家后,我一直在房间里看姥爷的照片,我听姥姥说过在我满满姐姐刚出生没多久姥爷就离我们而去了。

妈妈对我说过小时候姥爷最喜欢妈妈,如果姥爷还在一定最喜欢我,如果姥爷还在就可以带我玩,可是世界上没有如果。

这一次的扫墓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要好好珍惜生命,认真对待每一天。

最新清明时节踏青见闻感悟范文【四】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节,爸爸妈妈带我回河南老家去扫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腊黄的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节可隆重了,我们家的祖坟分布在风景秀丽的清源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着,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处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烛,还烧了许多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祭拜,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让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还有更有趣的事呢,爷爷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过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笔就描,慌得爸爸一声惊叫:“别动!”,原来这行字是留着给奶奶逝世后才能写上的,我差点闯了祸,赶紧在爷爷坟前磕了四个响头,大人们乐得呵呵大笑……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下山的脚步一瘸一瘸的,但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亲情。

最新清明时节踏青见闻感悟范文【五】

雨。很重地打在伞上,像是心跳的旋律,眼前朦胧了一片,只看见零零碎碎的绿,铺张了一整个世界;清明、清明,像是一首忧伤的歌曲,祭奠那些逝者的灵魂。

车停在这里。我的爷爷在那里,触不到,闻不到,我们相隔的已不是几个月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世界那么遥远。雨依然下着。我踏着的这片土地,有泥土的芳香,有身边树木深深扎进的根,本是土地,却因为生命而庄重起来。

有很多人来祭奠,每个人手里拿着祭品,我看见有人笑着,那是一种生活的坦然;我看见有人泪流,巨大的悲伤仍在他生命中留下阴影……我低着头,看父母从塑料袋里拿出许多的食物来,那些食物工工整整地摆在那里,父母很小心翼翼地将筷子搁在上面,然后拿出酒杯来,恭敬地倒上酒;最后点燃蜡烛。这时,爸爸又多点燃了三支烟……平日看来最平常的食物,对于爷爷来说,会不会是一顿美味佳肴呢?爷爷平生如此贪恋美酒,那么此时,他会不会开心地小酌呢?那么烟呢?爷爷,你抽烟的时候,总习惯从鼻子里喷出灰色的烟雾来,然后笑着咳嗽几声,现在,还是这样吗?……

——这一切,应该都还是的吧,只是我看不到了。

于是,我带着无限的思念、无尽的忧伤与真挚的希望,意味深长地向爷爷拜了三拜。然后,我沉默,雨声依旧,孤零零地寂静着。

我站在一边,看蜡烛慢慢地燃烧,烛油滴滴地落下,火焰忽烈忽暗,姑姑开始烧纸钱,土黄的纸湮灭在橘红的火苗里,渐渐变成了黑色。一瞬间的灰飞烟灭,像是一种消散的痛,空气中飘着刺鼻的烟味,熏得人流泪……犹记得,送爷爷离开的那天,有鞭炮声,有喇叭声,有花香,有青烟……日子一天天过去,才发现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亲人那么简单,还有一并逝去的关于童年的记忆,关于回忆的声音,关于曾经的形影……

篇2:国外见闻感悟

2007年11月19日至12月7日,笔者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短期学习,在此期间学习了21个公共事业管理专题课程,进行了7次现场访问考察,也参观了新加坡的风光。这是一次时间紧张、内容丰富、知识新颖,非常有意义的培训,这里介绍一些个人的学习见闻和感受。

一、新加坡的几个特点

1、一大

一党独大执政:40年来一直执政的政党世界范围也屈指可数,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和中国共产党是其中佼佼者。长期连续一党执政有政局稳定的好处。得其益而避其弊难能可贵。

2、二小

小岛国:“绿色海洋中的一个小红点”。面积约700平方公里,还是40年来逐渐填海扩大了100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其中外劳还占100多万,公民和永久居民只有300多万,国家也就一个城市。忧虑人口减少,现在采取鼓励生育政策,第一胎外,再生育政府给奖励;但华人女子生育不积极,尤其女大学生等高学历女士不愿意结婚生育,而马来人生育过多,忧虑华人比例降低,正采取从小学开始就引进中国学生措施,当然是选拔优秀学生。呵呵,中国大,似乎不缺人才,不怕人才流失。

小政府:全国只一级政府,公务员63000人,大约与总人口比1:70,包括法定机构人员52000人,与总人口比才1:40。就这些人员还包括了警察、教师等,而且法定机构基本是自负盈亏,可见其政府机构人员非常精简。

3、三无

无资源:几乎没有什么天然资源,如沙土从印尼进口,淡水从马来西亚进口。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特别强烈,靠无中生有创造价值。

无四季:终年如夏。东南西北四向也无明显区别,这里属赤道,阳光普照四方,这里购房没有坐向价差哟(不同地段、楼层房屋价格有区别)。

无历史:1965年无奈脱离马来西亚而独立才建国,原来没有国家意识和认同,华人为主,有移民和叶落归根思想。

4、四多

多种族:华人76%,马来人14%,印度人8.4%,其他1.6%。华人还有土生华人、新客,老新客、新移民等多元化族群。

多宗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兴都教等及不信教的共存。多语言:国语马来语,四种官方语言:英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实际使用语言以英语为主。

多党派:现有20多个政党组织,不过活跃的除了执政党就只有2-3个。

5、五美

环境优美空气清:花园城市名副其实,城市在森林或者公园的感觉,几乎没有裸露土地,空气非常清新,皮鞋没灰,鼻子里不黑。以前有句批评的话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看来有的情况下也确是如此,天空中灰尘少,月亮不也显得更明亮光彩吗?!

人民友善素质高:新加坡人很和善友好,而且很敬业、有责任心和守规矩,已经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政府非常重视华人传统道德的培养,培养公民讲规矩、守秩序、有礼貌、乐于助人等品德。

交通有序通行畅:我们在新加坡出行感觉很顺畅,没有看到堵车现象,没有看到撞车之类交通事故,而且市区车辆都开得很快,没有人横行乱穿,车辆都按道行驶,才使市区汽车能比较快速行驶,而行驶速度提高又利于提高车流量。总的来说,大家都自觉守秩序,以及城市规划、交通设计合理等是这里如此通畅的根本原因。

社会和谐治安良:新加坡非常安全,人们相处和谐,生活安宁。我们国家大家平常上街等出行总是小小心心,还不时遇到、看到偷窃事件,逛回街,也常常遇见吵架的。但是在新加坡,我们没有遇到一次吵架的,没有看到一次偷窃的。早年定居新加坡的朋友告诉我们说,在这里,你不需要像在国内一样,时时刻刻警惕提防,大可放心你的钱包。

经济发达生活好:新加坡可以说家家有房住,人人有工作,教育无负担,医疗有保险,人们生活好。以下数据和排名可见一斑:

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万美元。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世界第二大钻井平台生产基地。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亚洲第二大金融中心。

2007年在全球竞争力排名第二。全球最便捷商务活动地。世界上最廉洁效能的政府之一。2005年人均寿命80岁。花园城市国家。

2004年93%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

二、小处实景体会新加坡

1、环境:从机场出来,看到沿途灯光中,楼房均井然有序,不高,非常整齐,每所住宅阳台似乎都亮着一个节能灯,照亮整幢楼房。绿化早就听说是花园城市,沿途绿化整齐,又似乎并非刻意绿化状态,似比较自然的花园,在南洋校园所见尤其如是,校园建筑依山势起伏,道路绿树草地灌丛花卉融为一体,校园就如个公园。

2、务实:住在南洋理工大学培训中心,房间比较小,却感觉精致适用,具体体现出新加坡务实作风,比如:卫生间洗脸盆上有镜子,衣橱对面墙有给你穿衣服出门前照的大立镜,房间里就没再有,而国内宾馆很多在电视机柜墙或者其他位置还有镜子,多了何用?!电视机就放在一个与电视机等宽的小园台上,圆形无角不会容易碰撞到,又节省地方;两张床两张写字桌子,桌上有可移动台灯,靠墙的那张床有床头灯,而靠写字桌的那张床就省了床头灯;卫生间也是小而刚好够用;凡此种种足见节约务实理念。

3、效率:培训中心给我们的时间安排也非常讲求效率。到达第一天早9:00就开始上课,而不像国内通常首先是欢迎仪式之类,把欢迎仪式放在中午的午宴,双方领导在饭前简短致辞,一点也不浪费时间。培训结束的颁发结业证书 3 仪式同样,也是一顿午宴搞定。

4、服务:刚到学校第2天去校内超市买了新加坡手机卡,8新币,面值10新币,要凭护照注册的,手续有点多,刚到的我当然不懂,老板很详细介绍。由于我手机设置原因,开始装上卡竟然开不了机,超市老板帮助我半天,她也不懂,又叫来另一位店员,正值购物人多之时,8元的卡也赚不了什么钱,仍然如此细致周到,呵呵真难为她们了,服务真不错!

5、空调:这里教室里空调温度很低,穿个长袖衬衣还感觉很凉,加个外套才合适。而外面是30度呀,湿度又大,白天穿短袖还感觉闷热。新加坡怎么在教室空调上不考虑节约呢,当时分析加估计:教室温度低,学生不会昏昏欲睡,头脑更清醒,精力更充沛。后来发现,新加坡在办公室等工作场所似乎都是空调温度低,据询问几位老师,认为两个原因,一个如上,也源自李光耀的习惯;还一个是保持室内外温差大,使室内湿度小、干燥而空气无异味。

6、长廊:新加坡太阳直射很晒,同时海洋性气候又多阵雨,天气变化无常,但是你可以不带伞,在学校去那里几乎都可全程走有顶棚的人行长廊,方便。后来看到在一些居住区甚至街道也有这样的长廊。

7、工地:学校有个正在施工的工地,我们看到,工程车辆离开工地前有工人冲洗轮胎,先用已用过的泥水冲下轮胎上泥土,再用清水冲一遍,然后工程车才驶出工地,工地外道路上干干净净,几乎没有一点施工带来的泥沙。

8、罚款:吸烟罚款等标识在公共场所容易看见,但只见罚款告示不见执法人员,街上警察很少见,似乎这里的秩序在于大家自觉。

9、蚊蝇:在新加坡极少发现蚊蝇,这里不需要纱窗蚊帐等。老师说是环境卫生好,也定期喷雾打药(我们在那里这段时间没见喷药)。据新加坡朋友介绍,自己家里卫生也被管,如果你在自己家里有不卫生状况,比如花盆积水滋生有蚊子,人家可以举报罚你款。不过,这里大家都自觉做好卫生。

10、分分计较的新币:新币最大面值5000元,而同时还保留分币,并且还在使用;再如新加坡按路程计费的地铁和公交,按几毛钱一份菜的饭店;还有大学食堂不采取刷卡而是付现金的消费方式,当然不是刷卡系统难搞。这些现象分析,新加坡是小处着眼,培养人们的节俭意识。

三、可供我们借鉴的新加坡成功原因

新加坡处于东西方联结的枢纽地位,这种联结带来了新加坡的繁荣与发展,但新加坡成为枢纽并不是必然的,是政府努力的结果,新加坡以优美的环境、务实高效和廉洁的政府、开放的经济、低税率、优良基础设施、训练有素的人力队伍等造就低成本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了新加坡发展和枢纽地位强化。新加坡经济上成功从第三世界进入发达的第一世界,个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功不可没,我们也可借鉴。

1、任贤唯能精英治国

李光耀强调“为政在人”,认为精英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普通老百姓无法比拟的,因此须由最杰出的精英来领导国家。为此,新加坡奉行任人唯贤,论功行赏的功绩制度,从小学开始就有一套选拔分流制度,资助优秀人才并引入为政府服务,建立了一个具有本国特色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以保证最优秀的人才在国家最高决策层、政府机构和重要企业掌握权力。

新加坡凭借的只有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归根到底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他们认为教育是翻身的唯一途径,因此新加坡对教育投入非常大,每年用于教育的开支占了政府各部财政支出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是除国防之外的最大支出。为实施人才战略,新加坡在育才、引才、选才和人才本土化等采取各种策略,近年还不断向国外吸纳人才,很重要一部分是向中国招收优秀学生来新加坡学习,为他们提供奖学金,要求大学毕业以后在新加坡连续工作5年,期望他们落地生根,实现人才进口的目的。

那么精英治国造成的是民主还是专制——李光耀认为建立好政府是国家成功的关键,好政府比民主人权更重要,而精英才能组成好政府。好政府执行正确的对国家人民有利的政策而不是讨好民众;世界发达国家都是先发展经济再民主;一人一票不是最好的政治;大多数不等于正确。李光耀说“受欢迎的政府不意味着执政时必须时时讨好人民。要紧的是,在任满时,政府已经执行了所有不受欢迎却是必要的政策,使国家与人民朝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人民因此而成功,人人都生活得更好。”

为了延揽精英人才,政府以高薪吸引人才,这就是我们以前以为的“高薪养廉”,实际这是一个伪命题。

高薪养廉还是高薪纳贤——“高薪养廉”,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听说得有 5 鼻子有眼。其实,新加坡高级领导人的收入高的比重很小,只有部长及高级公务员,数十人而已,而且薪水是政府给他们的全部收入,再没有其他收入,也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待遇,连住房都得和普通市民一样,到市场上购买。而且新加坡的官员并不是借助政府权力和关系网才变得身价倍增,通常,他们在进入政府之前就已经是富人,能够获得很高的薪酬。比如,一个原来能在企业得到200-300万元年薪的人,进入政府获得100多万元年薪,对他而言,这只能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收入,而不能算高收入。这些人该有的都有了,本来就是社会公认的精英,进入政府的初衷,往往就是为了回报社会。新加坡普通公务员薪水只是中等收入或者说一般收入。

在新加坡,无论公务员还是企业员工,其招聘、晋升和奖惩,都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用优厚的待遇激励他们施展才干。

2、廉洁高效法治政府

分权制衡而强力的政府:新加坡采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行政权虽然名义上授予总统,但实际行政权力由政府内阁行使。新加坡政府拥有广泛的权力,从国防、内政、经济、交通、市容一直到摊贩,对社会实行全面有效的控制。新加坡的公务员是不能参加任何派别的,而部长等政务官才是执政党组成内阁。

反贪反腐败:新加坡如何控制强大的政府权力可能造成的腐败,一是建立反腐法律制度。二是权力分散化,减少腐败的机会,凡重大决定都防止任何一个官员可以个人做主,而是几名官员共同参与决定,政府合同由不同的级别审查决定,各种责任非常明确。三是有总理直管的反贪局,犯罪被发现的概率很高,震慑作用巨大。四是政府办事程序法制化、公开透明。五是通过国民教育,建立起廉政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文化:人们把贪污受贿的公职人员看成社会公敌,自觉地依法律规则办事。

强大法治:铁腕护清廉,用完备的法律治理腐败,对任何贪污的人决不姑息,这也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新加坡的威权政治是在法治基础上的威权。新加坡执法严格,任何人,不论职位多高,一旦违法,就严惩不贷。法治把新加坡建设成了全世界最清廉的国家之一。

法治不仅是指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和秩序的维护,更重要的是指政府按规矩办 6 事,而不是靠关系、人情和随情形办事。

新加坡确实是权威主义,但他们的权威主义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据说一个期刊发表了不利政府的反对文章,政府就与期刊主编说,他们也要发表辩解文章,言论自由嘛,你发表一种意见,我也可以发表另一种意见。但期刊不同意,于是,政府禁止这个期刊做广告。新闻界不敢随便批评政府,但政府并不会直接干预新闻运作,而是通过事后法律起诉,比如告以诽谤罪,以公开答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另外,当媒体公开批评政府官员时,政府并不采取封杀措施,而是主动曝光,向社会全面披露,有问题就主动检讨、严格处理,没问题也向社会作详细解释。

我们还听说了新加坡禁止口香糖的事,新加坡是禁卖口香糖,不是禁吃口香糖。很早由于口香糖产生问题国会就讨论是否禁止,结果大多数意见是教育公民而不禁止,十年后再次提出讨论,仍然有意见认为应该教育,李光耀说,给了你十年的时间教育了。因此出台了禁卖口香糖决定。

新加坡确实是管理非常严格,如在公交车上吸烟、喝饮料会罚款2000新元(相当于一个人一月的工资),在我们就餐的食堂也看到有吸烟罚款1000新元标识,新加坡保留令人恐惧的鞭刑等。但是靠严刑峻法不可能形成公民的自觉遵守秩序,关键在于一是新加坡有整套良好的法治;二是有一套优秀的公务员制度和精英治理,执法平等;三是政府决策的公开和公众参与;四是有良好的公民教育。

新加坡是政府修好路,百姓上路走,也没人在没路的地方闯新路。给我们讲课的教授说,新加坡的问题是政府太能干,地方太小,政府管理很细,造成民众没有动力,民间没有活力。

3、扎根基层为民政党

没有“主义”的执政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从来不受任何信条的约束和限制,只相信“有用便是真理”的原则。他们的志向是“修身”-执政党和政府自律甚严、自我更新;“齐家”-致力于建设一视同仁的和谐社会;“治国”-全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平天下”-阔步迈向全球化,成为国际上耀眼的小星星。

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是邀请入党、推荐入党而不是申请入党。人民行动党主动发展有一定的成就和社会声望的人士入党。他们留意一些没在政府工作的优秀人才,通过举办的一些活动交流和观察,发现合适人士,行动党领导就约其 7 喝茶,邀请入党、加入政府。

人民行动党是一个精英分子政党,同时又是在民主制的框架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争取大多数人民支持才能执政的政党。他们真正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给我们讲课的杨议员说“政治就是衣食住行医疗教育”,非常务实。形式上还是多党制,党还是要靠打“选战”,最终要靠多数选票支持才能执政。党不能强迫人民投票,而只能靠讨好人民、取信于人民才能执政。党政一家,竞选时候是党派,之后党的领导就是政府领导。执政党通过议会和政府等政权的形式执政,而不是党、政两个摊子。

党派干部竞选国会议员,国会议员在联系人民群众与政府方面起着支撑整个政权的作用,通过国会议员与党的社区领袖携手扎根基层,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全心投入选区为民服务,多种方式联系选民,定期接待选民,听取民意,把脉民生,为民众排忧解难。

国会议员必须每周有一个晚上接待选民,一些党的社区领袖(基层骨干)每周为议员接待选民提供志愿服务,为求助者登记、录入、摘要、分类和提出处理建议等,这些工作全部是义务的。不管来多少求助者,议员当晚都要把所有投诉者接待完。来投诉的问题通常是一些“小”事情:希望能更快地分配到组屋;孩子能不能报读更好学校;外籍配偶能否申请永久居民?有的是要求找工作;有的要求暂缓还贷款或缓交水电费;有认为被罚款不合理;有的是子女不赡养老人;有的是邻里纠纷楼上影响楼下的安宁,等等。

来求助的问题并不是议员都能解决,很多情况下议员只是给来访者提供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和信息,对一些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建议转交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议员有的也要求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来现场办公,当场解决一些选民的投诉。对极少数十分贫困的求助者急需要钱的,议员当场开出一张小额支票,以解燃眉之急。有关部门会十分重视议员的来信,会尽量解决求助的问题。有些大的、困难的问题,或有关部门没有很好解决答复的问题,议员有机会向部长提出,政府专门安排了议员与部长共同进餐的场所。不管投诉的问题是否能解决,有关部门都要给予投诉者答复或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当然,执政党也通过执政有利条件,玩政治手段限制其他党派壮大,以保持其竞选领先地位。

4、增强竞争力的政策

新加坡领导认为他们没有资源和国内市场,而要让投资者在新加坡有利可图,必须更有组织和效率,有更强的竞争力。政府政策导向是创造竞争力和就业机会。新加坡的成功在于政府公共政策的管理调控加市场机制方式调节来推动社会发展。

组屋政策:新加坡的组屋制度政策,让居者有其屋。公民家庭(2人)月收入低于8000元可以申请组屋,按照民族比例76:14:9让各民族共同居住在每栋楼房。每个公民一生可购买2次组屋。80%居民购买了组屋,而13%的富裕人士购买别墅、公寓以及部分2手组屋。组屋价格大约是5年薪水来设计,普遍可买得起。负责组屋建设的建屋局是新加坡政府唯一亏钱法定机构。

通过组屋政策,一是造就有产阶级,有恒产者有恒心,稳定社会。人人享有住房,绝大多数人拥有固定资产,百姓安居乐业。二是降低全社会劳动力成本,购房压力小,赚钱要求低。三是民族和谐,分散了种族群聚居住状况,增进不同民族交往了解,减少矛盾。四是促进了都市重建和社区发展,改善了环境。

新加坡奉行机会均等而不是待遇均等的公平理念,新加坡政府提供有非常好社会保障而几乎不提供补助性社会福利的,少量的福利是躲在社团慈善机构背后做的。新加坡社会保障政策是靠自己养自己,养老靠自己原来工作时候交的公积金。政府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工作,不养懒汉。

公积金制度:新加坡实行没有退休工资制度,通过工作事情强制的储蓄为公积金来实现养老保障,由雇主和个人缴交两部分,多赚多储蓄,存入普通、特别和保健储蓄3个户头,普通户头可用于购置物业、投资、保险和教育,保健储蓄户头用于住院费用,特别户头用于养老,要到55岁后才能提取。失业不能提取公积金。公积金制度实质起到个人和家庭为单位的自我养老和医疗作用,因此,有效地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压力。

就业奖励花红:政府援助低薪工人,新加坡通过就业花红政策帮助低收入工人,不采取福利做法。通过鼓励就业,也减少了政府和社会负担。

技能发展基金:企业按照低薪工人工资总额1%上缴建立的基金,需要培训工人的企业可申请使用。通过就业技能发展基金帮助工人提高劳动技能,鼓励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工人技术水平,解决了市场经济下大家抢熟练工人问题。

市场与政府调控:新加坡在很多经济领域采取的是政府计划调控为主的市场调节方式,让投资者维持合理利润,但杜绝暴利。如政府对医疗、物价通过公立医院、诊所和职工总会平价超市来控制,使私立医院诊所和超市商场物价保持比较合理范围。再如地铁,政府投资建立,然后招标私人经营,而票价变化得政府批准。

5、高超统筹规划战略

城市建设:新加坡有花园城市的美称。其实,在这苍青绿翠的背后,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顺畅的交通,整洁的街道,宽敞的住宅,不同风格的建筑相互交融,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娱乐以及其他公用地区合理布局是形成这个美丽城市的重要原因。这一切,在于政府做到了真正协调配套而细致的长远全盘规划。

以交通来说,新加坡一个中心区,多个卫星市镇,环线和辐射干线的地铁和公路联结,每个住宅区设施配套比较齐全,可以减少人们流动;交通枢纽有公共汽车总站与地铁口连接,商业中心与交通枢纽连在一起,人都在商场里、在相互贯通的楼宇之间和地下通道行走。这样,城市形成一个通畅的整体。

新加坡政府注重城市科学规划。他们的规划由政府多部门共同协调完成,城市规划由市区重建局制定、实施。首先是制订概念性规划图,1967年由联合国专家帮助制定。其主要用途为新加坡的产业分布、市区中心体系和交通设置提供指导,确定了城市住房、市镇、交通等布局;每10 年调整一次,规划超前性强,往往考虑十年以上至四、五十年。以概念性规划图基础做新加坡的总规划图,把新加坡划为五个大区,即中央区、东区、西区、北区和东北区。五大区共划为55个规划小区。总规划图明确规定了新加坡每一块土地未来的用途。每五年必须至少检讨一次。新加坡政府通过规划法令、土地征用法和租金限制法三项立法保障城市总规划,并有效地执行这些规划的权力。

经济建设: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新加坡政府始终以发展经济为中心,注意根据每一个时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和推动经济发展战略,搞好宏观经济调控,积极有效地干预市场。新加坡政府“适时变化”实现动态创新,曾经邀请其他国家来新加坡设厂建立制造基地,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随着周边国家及中国、印度从农业向制造工业的竞争,新加坡政府从普通制造业向高价值制造业转型,建立电子、精密工程、石化、生物科学和运输五大支柱产业,全面实施出口导向 10 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加坡积极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高科技产业,尤其将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和制药业。正是超前思维,整体战略发展成功形成新加坡强势经济,建成了经济发达的国家。

现在新加坡实施“寰宇新加坡”战略,其愿景就是将新加坡与全世界联结起来。该战略的四大选项是声誉、新知、联系、生活,以此积累新加坡的全球品牌效应。在全球化、专业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新加坡要从地理联结世界的纽带结点变做世界经济网络优化的中心。

篇3:欧洲见闻,行之感悟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我于英国时间的10月5日晚上10点40分抵达英国希思罗机场。孩子接到我后告诉我大约还要乘坐4个小时的大巴车才能到达她的学校——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于是我们来到开往诺丁汉方向的大巴车站等候。大约十几分钟后,大巴车来了。一位看上去大约四十多岁的男性司机下车走到我们身边,他先是接过孩子递给他的车票看了一下,在上面写了什么,随后接过孩子手中的行李箱放置在車侧面行李仓处,我习惯性地跟在其后想按照他的样子把自己的行李放入行李仓,忽然女儿一只手紧紧拉住我,她示意我放下行李,把我拉到她身边小声对我说:“您不要自己放行李,这里都是由司机统一放置行李,他会按自己的顺序放好,下车时也由他取行李。”我点头示意并随孩子上车坐好。

大约5分钟后,汽车开动了,此时有两个乘客叫喊着跑过来,司机马上停车下去,其中的一位乘客焦急地与司机说着什么,司机看了下自己的手表后说了几句话,然后大家静了下来。我问女儿他们说了什么,女儿告诉我,他们是一行三人,其中一个去买票了,让司机等他们一会儿,司机答应等5分钟。在我心想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不必理会,便自顾自地观察周围情况。令我吃惊的是时间刚过5分钟,司机对那两个乘客说了几句话便上车发动汽车开走了。我看着车下那两位脸上写满沮丧与无奈的乘客,抱不平地对孩子说:这司机真没人情味。孩子笑了,她告诉我她刚来时也不适应,但后来越来越感觉这样做很对。孩子说:您刚才没看站牌吗?站牌上明确标注着每一班车次的到达时间,我们的行程中还有若干个站,站牌上同样也有到达时间,司机需要在规定时间到达各站,只有这样这里的人才能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象国内许多人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不确定的事情上,所以他不能因这三个人而浪费更多人的时间,您不觉得这样是很公平的吗?我若有所思……

一路上,整个车内安安静静,乘客们有的在看电子书,有的带着耳机听着什么,有的微闭双眼似在小憩,这里没有交谈更没有喧哗,安静地让我只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慢慢地我在这寂静中进入梦乡……

一周后,我和女儿从英国出发前往德国,去看望已在德国生活了17年的弟弟,而弟弟早已为我们制定了游览德国及周边其他国家的所有安排。下了飞机,见到许久未见的弟弟,我们兴奋地给了他一个紧紧的拥抱,这拥抱中寄托了我们的思念与牵挂,充满了欢聚的激动与兴奋。短暂的热烈场面结束后,我们跟随他踏上回家里程。弟弟一边开车一边高兴向我介绍说:从这里到 Jülich的家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行程,Jülich是一个位于荷兰、比利时和德国交界处的小镇,那里安静而美丽。

我兴奋地望着窗外,目光迅速被窗外的美景紧紧捉住,好美啊!我诧异地欣赏着路边美丽的秋色,眼前飘过的是层层叠叠的红叶,黄红、桔红、深红,还有半透明的晶红,再配上一株株浅绿的嫩叶,像极了大英博物馆内收藏的那些美妙绝伦的风景油画。我陶醉在这浓浓的秋色里无力自拔……

弟弟忽然说:“糟糕!前面堵车了。”德国也堵车?我的第一反应。我迅速收回贪婪的目光,警觉地望着前方,下意识地感觉自己头大如斗,心跳加速,一阵烦躁顿涌心头。车的行驶速度由80公里每小时慢慢减到20公里每小时,在离我们大约200多米处我看到许多警示路障,正当心境即将降到冰点时我惊奇地发现,前方的车并没有拥堵停滞在那里,而是非常有序地像衣服拉链般左一个右一个地慢慢前行,有十几分钟的样子我们便通过了这段路程。我的心情快速好起来,脑袋的不适也瞬间消失。我仔细查看了一下道路两侧,路上没有一个警察,也未发现有监控设备。我问弟弟,如果我们不让左边那个车,而是紧随我们前面的那辆车会被罚款吗?弟弟说:“不会。”我又问:“你们考驾照时是不是有要求啊?”弟弟回答:“有说过,但没什么规定。”既没监控,又没警察,为何都这么听话?我问。弟弟笑了:“因为大家都认为那样做是不好的,那样做对另一边等待的人太不公平。”我忽然感觉脸上一阵灼热,这是多么简单而明晰的道理啊!“公平”这简单易懂的名词,在我们日常又抢又挤的行车生涯中有多少次占据过我们的心灵?又有多少次在为了节省自己时间强行插入别人车前时拷问过自己对别人是否"公平"?

随后的日子里我还经历了许多让我感动的事情。一次,我与女儿去商场购物,因为临近圣诞节,一些商家早早把橱窗装扮得生动活泼充满节日气氛。行人们大多会被橱窗里的美丽景致所吸引,我也不例外。我边走边看,忽然,一个大约四五岁样子的小男孩,一边兴奋地看着橱窗里的景致,一边连蹦带跳地追随着离他不远的父母,当他马上就要撞到我身上时,我立刻发出“哎——”的声音,小男孩转过头来看到我站在那里,立即收住自己的脚步,不好意思地对我说了句“ I’m sorry.”然后跑着去追赶他的父母去了。我回头望着这个小小的身影,感叹之余轻声问女儿:“你认为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成才和成人哪个重要?”女儿不解地望着我,也许她感到莫明其妙。于是,我自顾自地说:“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这才是人一辈子的根本,不先成人是很难成才的!”

还有一次,我们去牛津大学观览,参观完毕天已经黑了。我们匆匆吃了点晚餐便来到公交车站牌前,准备前往我们下榻的宾馆。不一会儿,远处慢慢走来一位坐轮椅的男性老者,当他看到我们也在等车时,便微笑着与我们说话,因为女儿会说英语,他便高兴地与女儿攀谈起来。我看着他们有说有笑地 聊着,心里很是郁闷,但老者并没有因为我听不懂而忽略我的存在,他总是在说话间不时地把头转向我与我也说上两句,虽然我只能采取以简对繁的方式报以微笑和点头,但他对我的在意却让我内心感动。车来了,我对女儿说:我们先帮助老者上车,而后我们再上,女儿点头答应。车停下了,我赶忙站在老者的车后帮他推车,老者马上边说边比划,女儿告诉我说,他不让我们帮忙,执意让我们先上车。我愕然!女儿拉着我让我上车落座,这时,我看到司机师傅左手按下一个圆钮,车子门口的踏板慢慢下降大约20多公分,司机弯下腰用手一掀,车与地面便形成一个25度左右的小斜坡,司机下车把老者推上车,买好车票后又把他安置在专用位置,然后回去提起车板回归原貌后接着进行下面的检票工作,我观察后面乘客的面容,他们都是那样的淡定与从容,没有一个因为老者耽误的时间而愤懑和吵嚷。后来女儿告诉我,老者刚才说的是:你们先到的,你们应该先上。所以我赶快拉你上车怕影响别人。我望着面前这位老人顿生敬意,对比我们国内那位在公交车上因为一位年轻女子未给自己让座而出手打人的男性老者,眼前这位老者自强自立,平和谦让的气质不能不让我肃然起敬!

回国后,每每我把在欧洲的见闻说给朋友们时,都会听到朋友如是说:“那是人家国家的文化。”文化是什么?笼统地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当下,我们的国人在物质财富方面迅速丰富起来,甚至成了拉动世界各国消费的主力大军,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怎么反而弱化了?据报道,"中国土豪"、"中国大妈"之词已被收入西方人的词典中,我不知道这应该是国人的自豪或是耻辱?我们时不时地会听到或看到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歧视和不忍,也时不时地听到某些国人这样的话语:我们花了那么钱去拉动他们国家的经济,居然还说这说那的……愤慨吗?该愤慨何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哪里去了?不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吗?物质财富固然重要,精神财富更不可缺失。物质和精神就如同我们大脑的左半脑和右半脑,当其中的一个半脑萎缩或出现问题时,我们走起路来就会蹒跚不稳,就会丧失话语能力,再严重些就会出现偏瘫,人之生命如此,国之生命也如此。一个国家真正的富强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国家的品格,一个民族的品格。正如我们的先人所说:“修文化而服遐荒,耀武威而平九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祝愿友人“平安富贵”,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但有多少人真正去揣摩过它的意义之所在?

何谓富贵?富在物质,贵在精神;何谓富强?富在物质,强在文化!

篇4:我的国庆假期见闻感悟(一)

我的国庆假期见闻感悟(一)

我的国庆假期见闻感悟(一) 我的国庆假期见闻(30号)30号我没有课,于是在30号一大早我就拖着我的朋友去送我去车站了,五点起得床就奔向车站,在车上我还跟朋友说今天是来的最早的一次,肯定能赶上车的,到了车站傻了眼,都是人,都是人,不过跟我同路的人不是很多,大家都在规规矩矩的排队呢,我一看高兴了,文明乘车!。我的朋友一直送我上了车,安顿好了以后他才离开,我定下神来四处观望了一下,才发现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来北京打工了,看他的装扮就知道也是一位饱经风霜的人,于是我摘下了耳机跟他聊了起来,老人很热心,也很健谈,跟我聊了很多,在交谈中得知老人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均已经成家了,孙子五岁了,也许在北京的人看来花甲高龄早应该在家呆着了,享受天伦之乐,可是命运之神并没有光顾这位老人。由于妻子去世的.早,自己光棍一人拉扯的孩子长大的,家庭条件困难,孩子很懂事的没有在给老人添加负担,自动的辍学打工挣钱,老人心疼和无奈也是只能憋在心里。孩子长大了以后拉扯着给儿子娶了媳妇,儿媳妇有点不懂事,不管老人生活,老人在家呆着也是碍眼,于是自己一个人出来打工倒也轻松自在。这不是过节了么,儿子打电话来让他回家去过中秋节,儿媳妇却打电话说让他捎带点北京稻香村的月饼回去。中秋节了,让他儿子给老丈人送去,理由是不在家的时候,老丈人帮了他们很多,老人很无奈。听到这里,我也替这位老人抱不平,可是我没敢言语,我怕我顺着他的话茬说会更伤害到老人,我只做一个聆听着,我只能宽慰老人,好在全家平安健康,孙子身体结实机灵。提到孙子,老人很高兴,眼神也变的精神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记得我以前写过一篇日志,叫爸妈的,有时候也经常跟同学朋友谈论起这个百善之首的问题,可是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难处,但处处都是老一辈委曲成全,也许我们80后的这一带也渐渐的成为了家庭的新兴力量,我们更应该好好的反思如何去做一个儿子,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家庭的抵住。

篇5:新春见闻感悟散文:道不尽的乡愁

农村打麻将和斗地主盛行,小赌成风。在我们那里,还有摇宝(赌博)的,小时候笔者也参与过,现在听着就觉得烦,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还伤身体,有的把孩子的学费都输了。但很多村民却有此恶习,主要是有个社会教育问题,和个人素养、品质、追求有关。关键一点还是无文化熏陶,什么活动也没有,人们在一起也只有赌博娱乐,先进的文化不占领,落后的糟粕肯定会占领,真是如此。

农村现有的一大进步就是:村民邻里之间经常争吵的现象少了。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村上经常发生村民争吵打架斗殴的事,分析原因,可能过去大家相互交集的地方多,比如为了田角地头的界限、灌溉用水等农务而大打出手的矛盾源多,往往要闹出个你死我活。而现在年轻人眼光向外,外出谋生,家里的田地大多早已弃之不顾,谁也看不上眼了,加之现在年轻人都接受过学校教育,读书多,学过法,还是比较明事理,鸡毛蒜皮的小事早已不去计较了,比起上一辈子人的愚昧好多了。

农村人现在春节聚会,谈论最多的政治话题是反腐败、精准扶贫、村里哪个人在哪办厂发财等,而他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电视、电台。其实很多农村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了解程度都超岀了我们的想象,农民是最希望国家强大起来的,希望共产党一如既往惩治腐败,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同时也希望反腐肃贪向基层延伸,苍蝇也要多拍一些。可爱的村民们。

三、农村的经济

当前农村经济实在是外强内空。我们村在大集体时代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有大山背水库、林场,山上有水杉树、松树等等,还有经济作物油茶、茶叶、板栗。但如今,承包给个体,经济受益效果不明显。我们村耕地面积在迅速减少,毁地、建房占用等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我一直怀疑政府公布的18亿亩耕地红线早已不存在了,我也一直怀疑政府公布的粮食年年增产是不是水分太大。

我家的土地大多已经被人挖做宅基地。就本村而言,粮食在逐年减产,因为种植面积在减少,青壮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种田还是需要劳动力的,特别是我们那里,交通不便,机械化程度不高,没有劳动力难于上青天。现阶段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农民外出务工挣钱。村庄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外挣钱,如果断了这条财路,农村就会陷入瘫痪状态。

我们村基本上家家住上了楼房,大规模建房时代已经过去,而建房的主要经济来源当然也是外出挣的钱。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基本全覆盖,有房有车(摩托车)的生活在农村基本实现。如今,很多人在县城买房,当然这既有利也有弊,攀比现象依然存在。在拜年的路上我甚至看到一条雷人的标语,“城里买套房,亲朋脸上好风光”“**小区买得早,儿媳妇比人家娶得好”。至于车子,也有一些买轿车的,车子基本上都是在十万左右,也有少数的中高档车,那是能人外出挣了大钱,终于回乡风光了一下。

车子多了,道路却不通畅了,政府本来搞村村通,可我们那里乡村道路只有三米五宽左右,让两辆车硬是不能交会,过年堵车是常见现象,开车出门生怕会车,胆战心惊。如经济条件允许,乡村道路还是要加宽,修就修到四米五,让两车交会时能顺利通过。

四、农村的嫁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是天经地义。但是,在我们村,很多大龄男青年如今依然是光棍一条。我的小学同学就有好几个,要说人也不差,既不痴呆也不傻,就是讨不到老婆。分析原因,既有个人的,更有社会的。

当前,农村嫁娶可以说已经和做生意没有多大区别(理性的家长除外)。村里结婚的,我打听彩礼都在6到8万元左右,有的甚至更高,房子、车子什么都要。遇到不好说话的,还要请人去谈判,和做生意报价无两样。这对农村家庭可以说难得很,但往往如果达不到这些条件,婚事就泡汤了。愁煞家长,急坏亲朋。

篇6:国外见闻感悟

杨 毅 杂谈

笔者本博文收录文章三篇。一是美国人是这样教育小学生的。读后获益大。二是国人三个月在加拿大学校的体会。读后体会深。最后是英国小学教育特点。读后有特色。

这是一篇转帖。有人可能看过,有的人还未看过。笔者觉得看了之后很有益处,对于我们认识国外教育帮助极大,同时,又给我们一个对照国内教育现状,深刻反思的机会。那么,面对对比出来的问题和差距,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的老师,家长,校长以及所有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人们是不是需要认真冷静地思考,找寻教育改革的方向,出路,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国内教育问题的现状如何?造成问题的症结在哪儿?是教育体制的保守老套,教育理念的陈旧落后,还是什么问题?

归根结底,我们的教育是到了必须改革更新的时候了。墨守陈规,死搬教条,不行!心血来潮,急功近利,不行!别出心裁,孤芳自赏,也不行!

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解决我们目前教育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接地讲,它包括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诸多内容。间接地讲,它关联到一国的政治体制,历史文化,思想渊源,人文背景,国民素质等等因素。因此,提到教育问题就不能单单地看成学校的事情。归学校教育部门管理。不管我们的事。首先,要大家树立教育是社会问题,是事关国家的生死兴衰的大问题。教育的出发点就是要从全社会国民素质教育的提高抓起。要提高每个国民的教育水平。国民教育是基础。是一个国家能否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保障。如果能使每个家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的话,那么,这个家庭教育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就会适合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孩子就能在宽松的,正常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这点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孩子能否成人,成才,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如果,我们把上述提到的这些都做好了,那孩子的早期教育就是成功的。等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升入小学,中学,家庭教育打下的良好基础就会带到学校。再加上学校科学合理的教育,学生的素质就会提高。

因此,中国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加强全社会对教育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尽快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问题。

美国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建立在六个方面即: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公德。——信赖:诚实,不欺骗,不偷窃,坚持真理,效忠国家,忠于家庭等。

——敬重:尊重别人,宽容差异,举止礼貌,语言文明,用和平的方式处理愤怒与争执。

——责任:干好本职工作,自控自律,谨慎可靠。

——公平:照章办事,不存偏见,不推委过失,倾听别人意见。

——关怀:善良,热情,宽恕,助人。

——公德:合作,参与,和睦,遵纪守法,尊重年长,保护环境。

日本一直倡导“宽松教育”,反对知识技能的“灌输式”教育。要在宽松的,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美国

美国人是这样教育小学生的

我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象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二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的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致此?也只能听天由命。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我真不知道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楞,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三十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耽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我们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覆覆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十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

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是不是?”儿子问我。

我无言以对,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作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

儿子六年级快结束时,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里是作业,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看着十二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应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作欲望和尝试。

加拿大 加拿大是孩子的乐园

回味近三个月来的所见所闻,感受最深的是,加拿大的确是孩子的乐园。

生活环境安全。加拿大法律规定,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不允许独自活动。所以,家长不可以把十二岁以下的孩子独自留在家中,也不可让孩子独自外出,必须时刻都有监护人。在每一条马路旁边都有人行横道,如果想过马路就按一下路边电线杆上的按扭,过往车辆立马就远远地停下来,等行人过去后才开动。上下学时间段还有专门负责行人过马路的协管员,当你要过马路时,他会早早地高举一个写着“停”的牌子站在马路中间。我看到过往车辆也都不着急,一遇到路口或拐弯着自觉慢行。

生活环境舒适而富有童趣。学校有一个很大的操场,全是绿地,上面长着厚厚的草,孩子们一下课被老师全赶到草坪上玩耍。在草坪的一侧是运动器材,有滑滑梯、秋千等。学校的操场是开放式的,孩子们不管是放假还是上学时都可以在操场上玩耍。而我去的几个友好家庭,每家的花园里都有游玩设施,各家的地下室里都是为孩子准备的玩具室,里面摆放了孩子喜欢的各种玩具。那些玩具真是琳琅满目,不亚于一个玩具商店。

身体条件好.因为加拿大的饮食条件和活动时间都优于国内,所以六年级的女生已发育很好,就像国内初二、三的学生。我们的中国学生来到后,课业负担减轻了,活动时间增加很多,身体也长得快而壮。经常可以看到在蓝天下,绿地上,一群群可爱的孩子沐浴着阳光在快乐嬉戏奔跑。在学校里,体育好比学习成绩好更让同学佩服。

课业很轻松。小学课业没有国内那么苦。我个人认为, 这里的教育理念更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 更人性化。小学的课程由班主任来定,学生也没有发课本,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由老师发讲义。每天早上九点到校后,先唱国歌,听一段音乐,然后学生就自觉读书,教室里摆满了图书。读后就内容提问,然后大家一起展开讨论。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很轻闲,随意,只要不大声说话影响别人就行,也可以走动、喝水。

在学校里发现有一些移民的中国小学生。我猜想:这些移民的中国父母能克服语言障碍留下来的最大动力也许就是对孩子的教育着想吧。

英国 英国小学教育的三个特点

为从事一项中英教育合作课题研究,我曾赴英国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研和考察。在考察中深感英国中小学的教学颇具特色。其中英国中小学校高度重视个别教育的作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国家之一。然而他们在发挥这一现代教育制度长处和优势的同时,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其在个别教育方面的不足。为此,英国中小学的教学组织始终保持着课程教学和个别辅导两个系统。课程教学系统以教研组(按学科划分组成)为纽带,由任课教师组成。其主要职责是面向全班学生系统授课。个别辅导系统以年级组(按年级划分组成)为纽带,由辅导教师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本年级儿童进行个别辅导。这种双轨并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发扬了班组授课制系统讲授、成批培养、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又克服了其在因材施教上的不足,充分照顾到了每个儿童的个体需要和个性发展。

英国中小学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充分体现对个别教育的重视。通常学校对每个年级和每个班级订有整体性教学计划,整体计划规定了儿童必修课程的门类、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和辅导教师还要负责为每位儿童制订个体教学计划。除此而外,英国的特殊教育事业还十分发达。几乎每一个郡都有比较齐全完备的聋、盲、哑、弱智、精神残疾、肢体残疾等特殊学校。与此同时,每一所普通中小学又都设有特殊教育教研组。特教组的主要职责是对全校那些经过国家标准检测已注册的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这种特殊教育的高度普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对个别教育的重视。

重视个别教育的客观结果是儿童的个性发展十分鲜明,充满朝气和创造活力。这一点我们在对案例学校的实地考察中深有感触。例如,当陌生人走进教室时,只要教师许可,学生们会主动围上来打招呼攀谈。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的发言极为踊跃,在实验课中学生们表现出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各种自选的活动课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技能。当我们问及学校为什么会如此重视个别教育时,莱斯特市的一位中学校长对我们这样说:“每一个儿童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和特点,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和素质上获得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师围着学生转

英国的中小学生每天上六节课,一节课程50分钟(上午9时到校,下午4时放学)。在课堂上,教师极少搞满堂灌,一言堂。通常教师只讲授15—20分钟,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学生自己钻研教材或独立做作业与练习。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提纲挈领地讲透教材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巡回解答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五花八门。走进教室,你会看到有的在研读课本,有的在相互讨论,有的在操作教具,有的在向教师询问。尽管教学秩序看上去不太安静整齐,可是学生们的学习神情都很专注、很投入,而且课堂气氛富有生机,十分活跃。这种以儿童主体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积极状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习获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和锻炼了发现知识、探索真理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英国教学的又一显著特色。英国中小学的教室里,总是摆满了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教具和玩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活动相当一部分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这些教具、玩具。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的教学伴随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英语、历史、地理、社会、外语等课程的教学则大量借助现代化视听教学手段。与此同时,学校还常结合教学内容举行各种参观、见习、实习等活动。例如,讲生物课会带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参观,讲历史课会带学生到历史展览馆参观,讲天文知识会把学生带进天文馆,讲宗教知识会把学生带进教堂。在北桑朴顿市的一所案例学校,我曾亲历了该校为结合历史课和地理课教学而举办的“中国周”活动。在这一周里,学校里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标志和特征,整个校园里弥漫着中国文化的氛围。不仅如此,学校还把全部四年级的学生带到约100英里外的伦敦市“中国城”(华人居住区)和维多利亚博物馆的中国展厅参观。这种教学形式,比起抽象讲授的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除此之外,英国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突出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教学。有一门课叫作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如电工、水工、木工技能,家电操作和简单维修技能,汽车原理和驾驶技术等。为配合这门课程教学,普通中学都设有实习车间。实习车间拥有各种常规工具和普通车床。由于高度重视教学实践环节,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强。

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中

英国是一个倡导“绅士风度”的国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文明素养较高。然而,纵观英国的教育,却很难找出专门的德育课程。过去,中小学以宗教课程为主渠道来渗透道德教育。可是进入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英国青少年已开始不信奉宗教,这样宗教课的德育功能也就日渐萎缩。现在除少部分教会创办的学校外,大部分中小学已取消了宗教课程。那么德育是如何来实施的呢?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国外见闻感悟】相关文章:

见闻与感悟05-01

我的英国见闻和感悟08-28

早市见闻04-07

班级见闻04-15

西欧见闻04-20

路边见闻05-06

见闻的周记04-07

清早见闻作文04-08

返乡见闻范文05-16

回乡见闻范文05-16

上一篇:谈贾平凹散文语言的艺术美下一篇:五年级做科学实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