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八一中学校警工作职责

2024-04-26

儋州市八一中学校警工作职责(精选5篇)

篇1:儋州市八一中学校警工作职责

儋州市八一中学校警工作职责

儋州市八一中学校警工作职责

校警学校校长室和政教科的双重领导下,负责校舍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管理工作及师生日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一、学校保安必须着制服上岗,在学生上学、放学期间要站门岗,密切注意校园内外的治安动向,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二、不迟到、不早退,准时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登记,有事必须向学校请假,并由学校调派人手交接后方能离开。

三、按规定查验学生进出校门手续。学生在上课期间或住宿学生,因特殊情况外出,必须验收班主任签发的有效出门证明,或通过内部电话与班主任核实且做好登记工作;学生在上学、放学时间进出校门,必须验看是否本校学生。

四、要经常巡视校园,对学生违纪现象要警告并及时制止,发现严重问题,应及时向学校值班领导报告,必要时报警,并及时做好值班巡逻记录。

五、不准脱岗、空岗、睡岗,值夜班时要携带器械,加强学校重点部位的巡查。

六、切实落实来访人员门房接待和登记制度。非上级部门检查或值班领导批准,一律在门房接待。

七、严格车辆进出审批制度。非上级部门检查或必须进入校园的车辆,一律禁止进入校园。进入学校车辆必须有接待部门或人员进行对接,并做好检查登记。出校园车辆必须认真检查车辆是否携带货物,凡携带货物必须有同意财物出校证明或学校值班领导批准方能放行,并做好登记,否则一律禁止其携带财物出校。

八、按学校要求开关学校大门,负责清理校门前无证经营商贩和清洁卫生。

篇2:儋州市八一中学校警工作职责

——扬州市第一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扬州市第一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校,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1902年,在现校址上就兴办了扬州地区第一所新式学堂——仪董学堂,吹响了本地区新教育的第一号角。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代文豪朱自清先生担任学校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师时,在为学校撰写的校歌中,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歌中唱道:“人格齐全,学术健全,体育更兼重”,至今仍成为引领全校师生与学校共同发展的主题思想。四十年代,曾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江泽民同志在这片热土上读书求学时经常唱起的励志歌曲《夕歌》中“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吧”的宏志教育思想,成为我校教育全校师生追求进步的不竭的精神源泉。在这闪耀着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学校传统文化底蕴的校园中,一中人既为光荣的历史而骄傲,更为倍感担当传承文明,再创辉煌的未来的重任压力之重大。

进入新时期,学校深入实施“高品位文化,高质量教育、高效率管理”战略,确立文化建设目标:继承光荣历史,追求教育理想,弘扬师德成果,完善道德体系,彰显艺术特色。围绕目标,学校文化建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传承校史文化。发扬光大学校百余年办学史和50余年建校史的光荣传统和文化底蕴,继承许多饮誉海内外的仁人志士、专家学者校友的崇高精神,秉承杰出校友的业绩,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激情,重振向往真理的雄风,再现读书报国的辉煌。

(二)打造愿景文化。继续围绕“办学模式特色化、教育质量精品化、校园环境盆景化”的发展目标,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上下齐心,保持和提升和谐、协调、高速、健康的跨越式发展态势。

(三)弘扬师德文化。党员和干部带头当好表率,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开展先教活动中形成的“四心”主题教育,即“忠心献给人民,恒心献给事业,爱心献给学生,信心献给未来”。要求全体教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先进性,为创造民族振兴的美好明天而奋斗。在获得“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的基础上,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争做标兵,努力提高执行力,提升战斗力,在各项工作出成绩,创实绩,争优绩。

(四)研究德育文化。不断探索“开展道德诊断,注重道德实践,追求道德陶铸”的新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继续以“发展个性与规范教育相结合、形成特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开拓创新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准确定位和理想教育 相结合”的德育理念,努力进行德育研究,实现德育内涵式发展。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扩充环境文化。发挥百年老校,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在此读书、教学的教育功能,挖掘文化内涵,结合学校艺术特色教育,配合美丽典雅的校园,由全校师生共同营造的艺术氛围,使校园的每一个空间、每一段时光都赋有了一种艺术教育的功能。

(一)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明确办学思想 我校的办学思想为:

我们的宏志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的艺术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我们的素质教育铸就创新人才

根据学校实际,特别是以人文化、个性化、特色化为办学的有效途径,使学校发展达到又好又快的质态,我校把已有十年历史的教育集群式帮扶的“宏志教育”作为宣扬人文主义,贯彻中央精神的政治灵魂,用以统一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同时,以学校成绩卓著的艺术教育作为学生发展的统领与线索,用人生最高境界——“审美贯穿于人的一切活动”的马克思人生哲学观念促进教育方针的落实。其次,以“三个面向”的理论,以放眼世界的视角培养一代在国际舞台上 的竞争力的创新人才为目的,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的现实任务和历史任务。

为了实现学校办学思想,首先,我们着力培养学校精神,表述为:

宏志不移 勇争第一

用以激励全校师生树立远大志向,明确人生目标,处处带头,事事争先,把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校名融入到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其次,我们提出引领和规范师生思想和行为的八字校训,表述为:

崇德 励志 笃学 尚美

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无论想什么,做什么,都要与这八个字相关联。

崇德:就是崇尚和发扬完美的道德品性,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它体现了我校德育为首的办学原则。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说科学知识使人类改造了世界,那么德育则铸造了人类自身。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德育的优良传统。

励志:《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说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 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励志”一词见于汉朝班固著 《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志”乃立业之“根”,要想成大事,必先立大志。“励志”是人生启明星。我校广大的贫且愈坚的宏志生在通向成功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更多,往往要经历更多磨砺。“励志”,是倡导和激励宏志学子和全体同学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信念和精神;要有立志成才、愈挫弥坚的素质内涵,明爱国之理,树报国之志。

笃学:笃,原意为厚重、厚实。《诗经》语:“彼其之子,硕大且笃”。后“笃”引申为“忠实、真诚、专心”,《论语》语:“君子笃于亲”。西汉司马迁就用过“笃学”一词,《史记·伯夷列传》:“ 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北宋苏轼也提出过“笃学强记,恭俭孝友”。“笃学”意思就是专心好学,是 “励志”的行为体现,是途径和方法,要求我校师生要深入地、专心于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钻研和学习,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追求新知,师有师能,学有学技。

尚美:尚,崇尚之意;美,有多种意思。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尚美之道,千古之风。”科学求真,道德求善,人生求美,这里的“美”,指美学之美,学校特指美育。美育是贯通理智与情感的教育,从教育意义上更广义的去理解它,把它的涵义应涵盖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各个 方面,在学校教育中延伸到环境美、仪表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方面去。

(二)吸收教育管理的先进理论和宝贵经验加强三风建设 校风、教风和学风是教育界公认的学校办学的无形资产和最大资源。

1.学校校风表述为:

和谐 勤奋 求实 创新

和谐:和谐,最早可能出现在《管子.兵法》里,原文如下:“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虽然管子从兵法的角度来论述,但可以理解为照事物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管理和辅助人民就可以使得民众和平共处,只要有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并遵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和民众就会有很好的结构和互助功能。达到这样“和”与“合”的状态就能很好的组织民众,民众和谐又能组织得好,则没有什么外部的因素能够伤害这样的结构。今日之中国,“和谐”作为一个民族复兴与强盛的代名词已经迅速深入人心,得到政府和民众的普遍认可和首肯。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及其每个成员的发展都能遵循“和谐”,则无往而不胜。而学校宏志教育更能彰显社会和谐这一主旋律。

勤奋:“勤”为刻苦认真之意,“奋”为激厉振作之意。两字合成,就产生行为上勤勉努力,精神上激扬饱满的良好 6 状态。学校勉励全体师生忠于职守,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奋进不止。

求实:求实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理论方面,即面向实际,注重实效,重视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同义,《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二是实践方面的要求,即全体师生要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意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用创新教育理念去培育创新性的人才。

2.学校教风表述为 敬业 爱生 敏行 重导

敬业:“敬业”原意指专心学习,《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现代义指谨慎而恭敬地对待事业,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中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因此,敬业又是教师“责任”的最好体现。“教书育人,育人为本”是教师敬业的天职。教师遵从事业的召唤,热爱自己的事业,在投身事业的过程中兢兢业业和甘于奉献,才必将收获事业的辉煌。爱生:爱生是教师对“爱心”的具体实现。爱生除对学生嘘寒问暖式的关爱外,更重要的是按教育心理学的要求,“教育要满足儿童的需求”,那么,儿童的需求是什么呢?其实老师有时并不了解,而是凭经验,凭想当然。每一个学生就像是一个世界,儿童作为活生生的人都有需要尊重、接纳的内心要求。要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地体察儿童的内心需求,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教师的专业修养离不开“儿童教育观”,即把儿童的视角和情感需求纳入教育过程,以儿童愉悦的学习方式设计和组织教学。新时期教师更要塑造新的形象,以宽广的胸怀关爱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丰富学生,以文明的举止引导学生,以现代教师的风采感染学生。教师的慈爱之心和真挚关爱是阳光,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爱生使教师在传授知识中塑造着和谐人格,在追求真理中充满着热情和激情。

敏行:孔子的《论语》中曾多次出现“敏”和“行”二字。例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敏”即敏捷,“行”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所谓“敏行”即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视力,以思想催化思维,用智慧开发智力,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勇于实践,行动快捷,抢抓机遇,善抓机遇,促进学生茁壮成长和全面发展。

重导: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强调教师的“教”的本质是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学”。现代教学的本质意义就在于重“教”更重“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现自主学习。“教学就是导学”,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3.学校学风表述为 勤学 善学 博学 乐学

勤学:教育学生明白勤奋学习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桥”、是到达胜利彼岸的“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是良训”。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学习习惯好;学习做事刻苦努力,坚持不懈,讲究实效,珍惜时间,知难而进,努力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自己。

善学:启发学生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理想或达到一个奋斗目标,除了不懈地追求、积极地进取,不怕苦不怕累,勇于付出辛苦的汗水以外,还要注意拼搏的方式或手段。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就会事半功倍,轻松地步入成功的殿堂;不讲求方式、方法,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与成功失之交臂。博学: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在通过书本学习的同时,还要向社会学习、向生活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为将来的人生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乐学:勉励学生学习目标要明确,学习兴趣要浓厚,在乐于投入学习的同时,把学习的过程当作快乐的体验,变“苦学”为“乐学”,这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二)发挥创造想像的集体智慧和个人才情制定文化标识

1.学校标志为徽章形式

校标整体呈类圆形,由主图形和周围圆形两部分构成:(1)主图形由阿拉伯数字“1”,汉字“中”与英文字母“y”组合而成,似一艘乘风破浪、昂首向前的帆船,象征 “宏志不移,勇争第一”的学校精神。红色的“1”,如帆船的桅杆,又似“人”字,构成画面视觉中心,代表了扬 州市第一中学(校名“第一”)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y”为汉语拼音“1”的首字母,为蓝色,以三条弧线组成,如大海的波浪,展翅高飞、放飞宏志的海鸥,又似一本翻开的书,代表了一中人依托百年一中的文化底蕴,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中”的一竖与“1”融为一体。

“口”幻化为被风吹起的层层风帆,又像雨后的彩虹,在形状和颜色上都有所渐变,在空间上向纵深处,高远处层层递进,代表了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环境及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主体形的颜色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寓意着艺术的音符能够调和出更加灿烂的七彩校园。

(2)环绕主体形周围的圆形是以中英文“扬州市第一中学”,代表了学校团结和谐的氛围及广阔的发展空间。校标的内框是一朵绽放的琼花,既暗扣了地方特点(扬州市花)和 和所在地特点(“琼花观”原在校园内),又采用篆刻形式,让一中的历史与辉煌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学校标志整体表明扬州一中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昭示扬州一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前程似锦。

2.学校校歌于2002年学校办学100年、建校50年大庆时重新创作的第五版校歌。歌词由集体讨论,邀请扬州诗人童嘉通执笔,由扬州作曲家吴佳讯谱曲。歌名为《琼园赋》,歌词为: 古城腾出这块土地,蕃釐观东,古运河西;一代代学子求知登山,老师默默搭起人梯。校旗飘扬半个世纪,道德陶铸,宏志不移;黑板上铺出人生路,振翅冲天直上云际。(副歌)啊,苗圃的一中,啊,可爱的校园。为了秋天不空手叹息,春风里耕耘就种植记忆。啊,温馨的一中,啊,可爱的家园。即使百年转眼过去,我们依旧是你的儿女。

篇3:儋州市八一中学校警工作职责

一是着力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14.08万千瓦, 年增长12%以上;水稻机耕、机插、机收水平分别提高3%、5%、5%以上, 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增长3%以上, 力争达到42%;农机生产经营总收入增长10%以上, 农机为农民人均增收增长10%以上。

二是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市购置补贴资金确保全年完成7000万元, 争取1个亿。县 (市、区) 争取本级财政购机补贴资金和农机推广经费在中央、省计划补贴资金的5%以上。

三是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全市要新培育注册资金100万元、社员50人以上农机合作社18个, 新组建净资产30万元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48个, 新发展净资产20万元以上农机大户100户。

四是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新增果业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 甜叶菊、蔬菜、生猪、油茶、原料林、烟叶等优势特色农业生产环节机械化有大的突破。

五是实施“以机代牛”工程。每个县 (市、区) 要实施1个乡镇“以机代牛”工程。“以机代牛”工程机耕水平达到90%以上。

六是建设农机化科技示范园区。全市建设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20个, 面积达到5000亩, 农机化作业水平90%以上;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20个, 面积达到10000亩, 农机化作业水平80%以上。

七是农机监理确保一方平安。全市新增各类驾驶操作员1576人, 拖拉机 (变型) 机检年审22509台, 统保交强险16560台, 大、中、小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挂牌率达到100%。新增农机安全乡镇18个和示范户530户。确保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省、市安委会下达的指标以内, 杜绝较大以上农机事故的发生, 确保农机事故起数下降10%。

篇4:做好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八要素

一、从实际出发,配置高素质管理人员

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其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图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直接影响到学校图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学校应选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学校图书馆(室)实施有效管理,学校在物色和选配管理人员时要考虑如下几条:一是要热爱图书管理工作,敬业精神较强,勇于开拓和进取;二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二、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图书馆(室)管理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从规范入手,建立可供操作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行机制的内容,即图书管理工作的方法、任务、内容等。其主要工作是要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如《图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图书借阅制度》《图书丢失、损坏赔偿制度》等,并与教师年度考核、工资晋升、实施奖惩等挂起钩来,使这项工作运行起来有力度。二是涉及运行机制的方法要建立分级管理体制,分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是教育主管部门把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条理化,形成管理规章,出台管理规定,使管理工作具有权威性;第二是业务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使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依据图书管理工作的特点,制定出图书馆(室)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使管理工作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是学校依据学校的自身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拟定学校图书管理方案,使图书管理工作具有可操作性;第四是图书管理人员要强化自我管理、现代管理意识;第五是及时整理图书馆(室)内务,保持整洁清爽。

三、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发挥图书馆(室)育人功能

图书馆(室)的建设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提高师生整体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看好书的兴趣,适应素质教育需要,促进图书效益的发挥,学校图书馆(室)要秉承“以读者为本,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这一理念,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讲故事,演讲、写读书心得等读书活动,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能力、写作能力、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以活动促阅读,教书育人,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中,可通过树立典型、建立示范区、示范学校等形式,把图书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另外,为了适应学生乐读这一目标,图书管理员应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新书,并教给学生阅读图书的方法。

四、日常工作应完全按照管理标准进行运作

图书馆(室)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宣传工作,努力向广大师生推荐介绍好书、新书,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勤整理,对归还的图书每天及时归类上架;二是勤检查,对师生在借阅时抽乱、插错的书籍勤归位;三是勤过目,到书架旁勤看,对图书的位置了如指掌,为师生查找资料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五、全方位开放阅读,切实发挥图书馆(室)第二课堂作用

热心为师生服务,急讀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全心全意,全方位为师生服务,充分做好他们在阅读中的助手和顾问。在师生借阅时,要做到了“百拿不厌,百问不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校图书馆(室)在第二课堂的作用。

六、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端正服务态度

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应养成学习习惯,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在图书管理中既注重“管”,又不忘“理”,认真探讨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图书馆(室)真正成为广大师生最愿意来的地方。

七、及时高效提供各种图书信息

对新购进的图书应及时进行分类、著录、登记造册,对原有图书应及时替换,以便师生查找、查阅,充分利用图书馆(室)的图书资源,全面提高图书、资料的流通率、利用率,充分发挥图书馆(室)的作用,真正使图书馆(室)成为教学科研与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基地。

八、建立评估验收和奖励制度

建立评估验收和奖励制度,通过督导评估活动,争取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真正解决房子、票子、位子问题,实现馆舍建设、书刊配置、图书管理上档次,同时大张旗鼓地推广典型,使学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图书管理工作是非常繁琐而又神圣的。因此,工作中,要以满腔的热情更加努力地工作,始终如一地、高效能、全方位、准确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宗旨,每项工作都做到“严、细、实”,管理要有章有序,有始有终,使图书馆所有图书资料最大限度的得到利用,更好地为师生服务,让图书馆成为学校的文明窗口。

(作者单位:陕西省华县图书馆)

篇5:述职报告 - 苏州市第一中学校

沈莺,毕业于扬州大学历史系,本科学历。2000年任教于苏州市一中,至今工作已有6年的时间,现在就任职以来本人的工作情况作一简单汇报。

一、教学工作方面

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遵守“教学六认真”,认真工作。曾先后担任高

一、初一至初三等各年级的教学工作,现任初二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组长。2003年参加苏州市初中青年历史教师评优课比赛,获二等奖。注意学习多媒体技术,于2004年制作课件《乡土乡音》在苏州市历史与社会学科课件评比中获二等奖。在工作之余,还参加干将史学社的活动和《干将》杂志的编辑。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工作以来,认真做好副班主任及德育岗位的工作,曾担任过年级组长助理,协助处理年级里的各项事宜。现担任初二(9)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获奖,班级成绩较优秀。

三、教科研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总结和思考,撰写论文。多次在《干将》杂志和《草桥研究》上发表论文。其中《师生双向互动,共同打造美好课堂》获2002“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优秀奖。《从汉族发式看中国历史》、《从汉族服饰看中国历史》都获苏州市历史学会、苏州市教研室论文评比二等奖。《孩子,别怕,慢慢来!》一文收入《校园里的守望》一书,由苏大出版社出版。本人还积极参与《新课程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课题的研究。

四、双语教学方面

在做好上述几方面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为了顺应双语教育的大趋势,于2004年7月参加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教育学院举办的中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引智英语学科学习,并于2004年10月被聘为苏州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苏州市第一中学联合举办的外教英语班辅导教师,并承担学校安排的双语教学工作。

五、传帮带工作

上一篇:万圣节朋友圈句子搞笑版下一篇:绑架罪公诉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