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间动物故事

2024-05-24

中国古代民间动物故事(精选9篇)

篇1:中国古代民间动物故事

从前有个人名字叫张三,他小时候特别顽皮,长大后依然淘气,别的本事没有,就爱吹牛皮,死的能吹成活的,大石头能吹到天上飞。

话说有一回,他岳丈大人过六十大寿,张三提了一篮子面筋去贺寿。走到半路,经过一座小桥,桥下有一群鱼,游来游去蛮快活。张三看那鱼有趣,一时顽皮,抓起一把面筋撒下水去。鱼便全抢上来争面筋吃。张三见鱼吃得欢,越看越高兴,就不停将面筋撒到水里,不知不觉,篮子里面筋越来越少,只剩下一把了——张三不禁发起愁来:“面筋都让鱼吃光了,拿什么给岳丈贺寿呢?”

他走下桥,来到小河边,那河边泊着只渔船,渔船上有张鱼网,张三走上渔船,把最后一把面筋撒下水,河鱼一涌而上抢面筋吃,张三就势撒下鱼网,哈哈,网了个正着,一个走不脱,拖上来满满一网鱼。张三把小鱼放回河里,挑选大鱼放入篮子,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大篮。有了这一篮鱼,张三心里快活,唱起歌朝前走,走呀走,走到一座寺庙前,见大香炉里插满了香棒,他随手把香棒全拨出来,一根根插到鱼屁股上。

他岳丈见张三满脸笑容,提满满一大篮鱼来贺寿,也十分欢喜,接过鱼篮便递给他丈母娘:“咱女婿提了鱼来贺寿,连年有鱼好兆头哩!快拿去弄干净烧来吃。”

丈母娘一看鱼,觉得奇怪:“咦,女婿呀,你这鱼怎么屁股上插着红香棒呢?”

张三信口吹牛说:“这是我射的屁股箭哩!我到河边猎鱼,见一条大鱼就射一支屁股箭,射了半天,才猎得这一篮鱼来给岳丈贺寿。”

“什么?你说这鱼是你射屁股箭射来的?”

“没错,就是射屁股箭射来的!这可是俺的绝活,从小到大练出来的,实打实的真功夫,一射一个准,百发百中,箭箭不离沟子门!”

他岳丈一听,大吃一惊,想不到女婿竟有这么厉害的本领,不禁对他肃然起敬:“贤婿,我昨日去集市,见官府贴出榜文,说西山有只吊睁白额大老虎,谁要能射杀它,赏赐白银三百银,招为打虎勇士。你箭箭不离沟子门,不如去揭了榜文,也好为民除害。”

张三两杯酒喝下肚,继续吹道:“俺箭箭不离沟子门,西山那只纸老虎,我会怕它?明日就去揭了榜文,上山射虎!”

岳丈大人等不到明日,兴冲冲就跑出市集,一手揭下榜文,带了两个官差回家:“我这女婿会射屁股箭,百发百中,箭箭不离沟子门,他定能上西山除去恶虎。”

那张三一见官差,吓了一大跳,喝下去的酒全变成冷汗。但事到如今,躲也躲不开,逃也逃不掉,只得硬着头皮跟官差去了。

来到县衙,县官正为西山老虎烦恼呢,见来了一位射屁股箭的英雄,一时忧愁全消,眉开眼笑:“英雄,你来得正好,你上西山射虎,需要多少兵马?”

张三壮着胆说:“我从小练成射屁股箭,箭箭不离沟子门,有这实打实的真功夫,实在无须帮手,你只要派六个人敲锣打鼓,在山脚下呐喊助威就是。”

县官一听,当场答应下来,派了六个官差带了锣鼓去助威。于是乎,一行人来到西山脚下,张三让锣鼓队在山下待着,自己一个人背了弓箭上了西山,爬到一棵大松树上。

再说那只吊睛白额大老虎,它听到锣鼓喧天,心里也着慌,走出洞来,闻到生人气味,抬眼一看,只见张三高高蹲在树上,正看着它呢!那老虎腹中饥饿,一声怒吼,高高跃起,朝张三猛扑过去。

张三吓得屁滚尿流,只能闭上眼等死。没想到,张三站得高,老虎蹦不上去,又用力过猛,一下撞在老松树的大树杈上,头朝下屁股朝上卡在那里,上也上不来,下也下不去。

“妈呀,真是天赐良机!”张三连忙弯弓搭箭,把箭袋里的箭一支支射进老虎屁股去,老虎挨了一屁股箭,疼得拼命挣扎,结果一下子从树杈挣出来,径直往下掉,头朝下撞到大石头上,摔死了。

张三见老虎没有动静,就爬下树,跑下山,喊来待在山脚下的锣鼓队员,大伙儿合力把大老虎抬回了县衙。县官见张三除了恶虎,细细看老虎屁股上密密麻麻的利箭,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对张三大加赞赏:“果然箭箭不离沟子门,真是神射手啊!”

县官当即奖励张三三百两银,命人大摆庆功宴,又连夜写好表彰文书,把此事上报州官,州官又上报京官,京官又上报给皇帝。

皇帝听说有这样的奇人,亲自召张三上京城,对他说:“最近番邦侵犯边境,听说你射屁股箭功夫了得,箭箭不离沟子门,朕任命你为边塞先锋,若能打退番人,重重有赏!”

张三到了边塞,立马让工匠连夜打造弓箭。番人探听到这人射屁股箭的本事,个个吓得面无血色,双手捂住屁股,远远迁到土耳其去了。边塞从此太平。皇帝大喜,立马赏赐张三黄金千两,又加封为神箭大将军,派他去草寇山平定草寇。

张三带了大军,浩浩荡荡朝草寇山开去。

贼头听说屁股箭将军来平寇,立马召集草寇训话:“听说这神箭大将军专会射屁股箭,百发百中,一射一个准,箭箭不离沟子门,咱要早作防备!”

草寇们怕被屁股箭射中,个个到铁匠铺打一面铜锣,挂在屁股后面挡着,以防利箭射中沟子门。

张三来到草寇山,趁黑夜上山平寇,一边走,一边命令大军齐声高喊:“开——弓!开——弓!”

草寇一听开弓,吓得摸黑起身,个个在屁股后面挂好铜锣,在山寨左冲右突。草寇们这一跑,屁股后面的铜锣便“铛铛铛……”响个不停。

贼头听到“铛铛”响,以为屁股箭射中了,吓得从床上跳起来,大喊:“兄弟们,快跑啊!这箭法真准!果然箭箭不离沟子门!快跑!快跑!不跑就来不及了!”

只一会儿工夫,草寇山的草寇丢盔弃甲,跑了个精光。

篇2:中国古代民间动物故事

就是这样一个傻子,在今年的清明节却担负起了为白家上坟的重任。

所谓上坟,就是清明节那天,家家派出男丁,携带铁锹镐头、香表供品到自家坟茔,把一年来被雨水冲走的泥土重新添补在坟上,然后摆上供品,点燃香表纸钱。这样,坟头上有新土,有青烟缭绕、纸灰飞扬,就证明这一家后辈有人,有香火相传。

而白得财一家对上坟尤其重视,因为白家的祖坟占了一块风水宝地,才有了白得财如今人旺财也旺。最初谁也没有把那块地看在眼里,那块地原属周家,是个水洼,早先还可以栽几支莲藕。后来周围岗上石不断冲积,水洼几乎被填平了,裸露的礓石湿漉漉的,种什么都不长,就成了荒地。有一年白得财的父亲带着一家老小逃荒到这里,不想祖父病故了。白得财的父亲用一根扁担换取了二分之一的水洼地,埋葬了祖父;又倾其所有买了一亩菜园,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后来白得财的父亲去世,也葬在了洼地,洼地就正儿八经成了白家的祖坟茔地。白得财当家以后,祖坟的风水开始发威,让他心想事成,干什么都顺手。老婆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打破了白家八代单传的局面;那一亩菜园四季常青,种什么菜都疯长,养活一家吃喝穿戴还有盈余,白得财就拿盈余置买土地,不知不觉竟有了百亩良田,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稍稍遗憾的是小儿子有些傻,但再傻也是个男丁。白得财认为,白家先人一挑两担来到这里,不出三代就如此发达,凭的就是祖坟的风水!

既然祖坟风水如此眷顾后辈,白得财对祖坟的祭祀也就格外重视,四时八节都要送些纸钱。清明节则是重头戏,白得财再忙也要亲自出马,培土添坟,上香烧纸,磕头谢恩,祈福祈财。

然而今年的清明节,白得财却不能亲自上坟了,就连他那两个大儿子也不能到祖坟上添一把土燃一炷香了,因为他们父子三人都在县衙的大牢里关着呢。而他们之所以蹲班房,也是因为祖坟。

说起这场官司,得提到马家。马家是本村人,祖上以磨豆腐为生。到了马大头这一代,继承了祖上的旧业。后来因为不断地添丁进口,磨豆腐之外,又添了泡豆芽,都是水中求财的事业,图个“财如流水滚滚来”的吉利。尽管愿望不错,年复一年不过混个温饱,总也发不起来。也是求财心切,马大头找了邻村一个阴阳先生指点迷津。阴阳先生吃饱喝足之后,说是他家祖坟风水不好。马大头又花了一些钱请先生给找块风水宝地。阴阳先生揣了银子在村外勘察,竟指着埋葬白家先人的那块洼地。望着阴阳先生远去的背影,马大头还有些将信将疑:这个一年四季都湿漉漉的洼地竟然藏着风水?可又一想这些年白家发得如火如荼,可见风水之说不虚。一年四季湿漉漉,说明这里有水。风生水起,有风有水,合起来可不就是风水!白家当年穷,只买了这洼地的一半。马大头找到周家,买下了另一半,然后选一个吉日,迁葬了祖坟,并鼓励全家说从今以后咱们家有祖坟的风水罩着,只要父子同心、兄弟合力,发家致富指日可待!

说来也怪了,马家自从迁了祖坟,那日子就渐渐有了起色。马大头在家领着妻子女儿没黑没明地磨豆腐、泡豆芽,两个儿子则走村串乡销售豆制品,甚至把豆腐、豆芽卖到了城里。生意顺风顺水,如日中天,很快就积累了不少银钱,也成了村里的殷实人家。

祖坟的风水带来如此财运,马家自然对祖坟倍加崇敬珍爱。

料不到的是,正是对祖坟风水的珍爱,给两家招来了一场官司。

这一年的夏天下了一场大暴雨,祖坟上的泥土流失不少。天刚放晴,马大头就带着儿子们整修祖坟,铲起四周的浮土,添加在坟头上,使祖坟比原先还要高大。

马家的人正忙活,白家也来整修祖坟。一到洼地,白得财就瞪大了眼睛:“你家铲浮土怎么铲过了地界?”

两家的坟地中间立有界石。马大头站在中间看看,刚才只顾添坟,没提防真是铲过了界。不过也不多,顶多越界四指宽。马大头抱抱拳表示歉意:“对不住了白大哥。多铲了两筐土,我让娃子们去那边岗上抬几筐还你。”

白得财说:“别处的土,再多我也不要,我只要我家坟地的土!我这边的土,是从祖坟上流下来的,沾了风水灵气,一筐也不能少!”

马大头说:“你这不是难为人嘛!”

白得财说:“不难为你,让我的娃子们从你家坟上挖两筐土就行了——刚才你说顶多两筐土!”

这地方的习俗,最恼人的事情莫过于挖祖坟上的土了。马家父子一字排开,护着祖坟:“谁敢动手!”

白家自以为正义在手,举着家伙硬往上冲:“取回自己的土,有什么不敢?”

两家都是父子兵,狭路相逢,顷刻间血肉横飞,都是伤痕累累,血染红了风水宝地。

接下来,两家先各自用药养伤,然后花钱请讼师写状纸再摆酒席请客贿赂师爷向县老爷告状。县老爷是个吃了原告吃被告的刁官,得了白家的银子,判马家败诉:你添补祖坟无可非议,怎么可以越界取土?先打后罚,让马家吃了不少苦头。吃了马家的贿赂又改判白家无理:不就是两筐土嘛,人家又不是不还你,怎么就可以动手打人?先罚后打,同样让白家苦不堪言。两家自然不服,脚跟脚去府衙喊冤。知府见是小事一桩,不予受理,发回县衙重申。县老爷大喜,正要把原告、被告再吃一遍,不料噩耗传来,老爹去世,按规矩他回籍丁忧,只好把这块肥肉留给后任。

新老爷却与前任不同。先分头传唤了两家的当事人,又去村里作了调查,弄清了纠纷的来龙去脉,这才升堂判决。新老爷把两家行贿的银子摆在大堂上,语重心长地说:“纵观这起纠纷,真如芥豆之微,可你们两家却打得头破血流,缠讼将近一年,浪费了许多大好时光,实在不值!我也不收你们的贿赂,只要你们即刻息讼,握手言和,回去种地经商,把日子过好!”

白家占理,不肯就此罢休,表示定要向官府讨个说法:至少让马家当堂道歉,并赔偿这一年的损失。

马家也不认为自己理亏,是你白家先动手打人,才造成流血负伤,才造成这将近一年的损失。既然你白家要上诉,我姓马的奉陪到底!

新老爷“哦”了一声说:“你们两家都有理,倒是本官判决轻率了。来人,将白、马两家暂行收押,待我重新调查取证,然后精研律条,细细对照,再行判决!”

新老爷命人把两家人关进班房,一关就是月余,以至到了清明节也不放人,让他们心里惦着风水宝地却不能亲自上坟祭祖。

这就轮到傻子上场了。这地方的风俗,女人是不能上坟的。如果女人上坟,那就说明这一家已经绝后,是一件很伤人的事情。白得财和两个大儿子都在蹲班房,那就只能傻子去了。傻子跟着父亲兄长上过坟,程序还是记得的,先给坟上添土,然后摆上供品,点燃香表纸钱,跪下磕头祈祷。至于祈祷些什么,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古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可是路上的行人看见傻子的举动,别说“断魂”,连哭都哭不出来,干脆破涕为笑了:因为傻子添的是马家的坟!人们围着那片洼地像看猴戏一样看傻子,傻子却浑然不觉,添了马家的坟,再添自己的祖坟,同样的培土,一丝不苟;同样的摆供品烧纸钱,一视同仁。作完这一切,才抬头给围观的人们打招呼:哥哥也来磕头呀?

傻子不懂辈分,大家也不跟他计较,只在心里好笑,白得财为两筐土与马家打得头破血流,他的傻儿子却给仇家上坟!白得财知道了还不得气死?

倒是马大头先知道了傻子上坟的事。清明节不能祭祀祖宗,马大头寝食难安,就用重金买通了看守,趁着夜色溜了回来。老婆说白家的傻子早把坟上了,马大头还不相信,跑到洼地一看,祖坟焕然一新,一堆纸钱尚未燃尽,些许青烟还在缭绕。马大头思忖片刻,连夜回了班房,天色微明就催狱卒速去通报新老爷,即刻撤诉息讼,愿意向白家赔礼道歉,愿意赔偿白家的损失!

新老爷升堂,问马大头怎么想通了?马大头通报了傻子上坟的事情,情绪冲动地说:“不管傻子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我都从心里感激他。我们这些人,自以为精明强干,其实连个傻子都不如!不就是两筐土吗?何必伤人伤财。回去我就从坟上取土,还给白家!”

白得财也早坐够了班房,连声叹息着说:“那两筐土,我是不要了。傻儿子为我解了班房之苦,我也感谢他!”

新老爷把他两家的能干男丁长时间羁押,就是为了熬他们的性子,让他们饱尝缠讼之苦,然后自行撤诉。现在冒出个傻子无意间的配合,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便说:“看在傻子的分上,我就准了你们撤诉息讼。不过我要告诫你们,风水之说,纯属无稽之谈。这一年你们为了官司,家里耽搁了买卖,外边还要花钱打点衙门官差,各自损失不小,祖坟风水怎么不予保佑呢?今后都学学傻子,多一点宽厚,少一些计较,安心营生,才是生财发家的根本!”

篇3:民间动物故事摭谈

一、中国民间动物故事的考察途径

由于民间故事的口头性特征,无数的民间故事已经湮没在历史之中。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是古代文人有意或无意的采撷与记录,散见于经、史、子、集中,并且与其他文类融为一体,以神话、寓言、传说、志怪、笔记、传奇、变文、话本、民歌等不同面貌流传后世。根据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的统计,先秦时期有关动物故事的记载只有五则,自先秦至清代,共辑录动物故事103则,这与其他文学类型比起来,实在是霄壤之别。但这绝不是民间动物故事真实存在的事实,我们还有另外一条考察中国古代民间动物故事的重要途径,就是现在尚存于民间大众口耳之际的民间文学,从这一途径,我们可以看到民间动物故事异常斑斓丰富的存在。

二、中国民间动物故事的变异及分类

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在传诵过程中,因为流传地区不同,习俗不同,甚至讲述人不同,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流变,这些故事基本框架相同,但具体情节上又有细小的差异。

在分类上,谭达先在《中国动物故事研究》中将动物故事分成三类:解释型的、寓意型的、解释兼含寓意型的。刘守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根据德国学者艾伯华的理论将动物故事分成两类:完全以动物为角色,在动物世界里展开的故事;以人与动物的纠葛构成有趣情节的。后者的分类,更为明晰、简便。

按照刘守华的分法,我们先来看看完全以动物为角色,在动物世界里展开的故事。这种故事常见的类型有猫和老鼠,狐狸挑拨是非,让咬住自己的动物说话,用尾巴钓鱼上大当,鸟借羽毛不肯还,小昆虫击败大动物等。比如,吉林的《麻雀的故事》:麻雀看到雀鹰,先喊“齐下手”,接着就“各顾各”,最后雀鹰走了,麻雀又喊“查查少谁”。因为麻雀不齐心,至今雀鹰仍能抓到麻雀吃。

以人与动物的纠葛构成有趣情节的,有老虎求医并报恩、义犬救护幼儿、懂鸟语的人、猫和狗结仇、动物报恩、老虎外婆、怕漏等。这类故事以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情节,或者是动物与人为善、扶助人类,或者是动物对人类造成危害。当然,也有忘恩负义的人,在人兽对比中更具有揭露和批判意义。比如,《宝船》的故事,主人公坐宝船避难,途中救了大蛇、蚂蚁、蜜蜂和一个人,结果被救的人反而骗走宝船,陷害主人公,大蛇、蚂蚁河蜜蜂报恩,主人公过上幸福生活,忘恩负义的人得到惩罚。这种故事富于象征意义,以生动的形象和情节引人入胜,令人深思。

民间动物故事一般篇幅短小、结构单纯,语言质朴活泼、幽默生动,动物形象常常是比较紧密地和动物的生活、习性、体态结合在一起,多以拟人形象出现,具有类型化倾向,狼、豹子、鹰、狮子等多为凶残者、强暴者和蛮横者的典型,兔子、羊、鹿、喜鹊、萤火虫、小青蛙、蟋蟀、小蜜蜂、松鼠等多为善良者和被残害者的典型。凶残者也往往是愚蠢、无能的代表,成为被讽刺、被嘲笑的对象。如下面这则《骗老虎》:

都中用大话熏人,谓之嗙。东城有一大嗙,西城有一小嗙。这一日,小嗙找大嗙,而难之曰:“你名大嗙,你能嗙得动老虎,我拜你为师。”大嗙说:“这有何难。你不信,我们立刻找老虎去。”二人同如深山,来寻虎穴。小嗙说:“此处乃虎豹出没之地,你在此等虎,我上山看你如何嗙法。”

大嗙即倚山靠树而坐,忽见一只猛虎咆哮而来。大嗙忙回手拔小柳树一棵,说大话嗙之曰:“我刚才吃了一只豹,没吃饱,又找补了一只虎,肉老塞了我的牙。”用柳树剔牙之状。老虎一听,回头就跑,逃回洞中。遇一猴子,老虎说:“好厉害的人!吃了一虎一豹,在那里拿柳树剔牙,我如何敢吃他,还怕他要吃我!”猴子说:“你也太胆小了,我要同你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人?”老虎说:“,我不放心,你要同去,必须把你栓在我背上。”猴子应允。老虎把猴子栓好,套在背上。

猴子骑在老虎背上,来至大嗙前。大嗙一见,高声大骂说:“好一个撒谎的猴儿崽子!昨日我捉住你,要当点心吃,你再三哀求,许下今日一早送虎二只,豹二只,供我早膳……

老虎逃至洞中,喘息良久,回头来找猴子,但见绳子上栓者一个猴头。老虎大惊,说:“幸亏我跑得快,饶这样,还把猴子下截儿留下了!”

这则动物故事用完全的口语化叙述,文字轻松活泼,生活气息浓郁。故事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人的机智、老虎的愚蠢轻信和猴子的自作聪明,全文情节紧凑,起伏有致,令人充满悬念和期待的同时又心情愉快,而结尾老虎的话更平添了故事的诙谐风格,令人捧腹。这种类型的故事具有深远的生命力,至今还在不同地区和民族流传,如西藏地区有《青蛙和老虎》,宁夏地区有《害人如害己》,都是此类故事的异文。

我们在阅读民间动物故事时,要注意到这些故事中流露出的思想观念与该故事流传的地区、民族、传统习俗等密切相关,人们对同一种动物可能持有完全相反的态度。比如,猫头鹰,北方中原文化地区对它普遍存有恶感,以之为反面形象,而纳西族中则流传着同情猫头鹰,为之鸣不平的《猫头鹰的话》还要看到,不同地区的人民都多以自己熟悉的动物来讲述动物故事,如中原文化地区的动物故事主人公以家养动物为主,野生动物也以与自己关系较密切的虎、狼等多见。而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纳西族、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动物故事中,野生动物的出现几率就大大增加,如大象、野牛、锦鸡、老鹰、杜鹃等,从动物故事主人公的差异中也可窥见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

三、中国民间动物故事对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的启发

民间动物故事在中国古代儿童文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位置,“别的艺术种类的不少为成年人而创作的民间文学作品,并不一定易于被他们所理解。可是,动物故事却成了教育儿童,并最易于被他们所接受和传播的口头艺术形式之一。对于他们来说,起了培养品德、增长智慧、陶冶性情、开拓知识的重要作用,而且还使他们感到亲切有味,得到艺术美感的享受。今天,尽管产生动物故事的时代已是过去了,可是,古代优秀故事充分表现了过去劳动人民的创作天才和智慧,仍然为今天的儿童所理解和爱好,既是古典的,也是新颖的。可以说,这是一宗优秀的儿童口头文学遗产。”正是有了动物故事这样的民间文学存在,才使得儿童文学极度匮乏的古代有了适合少年儿童的文学品类,符合了他们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给他们以丰厚的精神滋养。直到今天,优秀的民间动物故事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又被赋予新的形式出现在儿童面前,如《老鼠嫁女》改编成动画,《老虎外婆》《漏》改编成图画书等,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和由衷喜爱,这也给今天的儿童文学创作以启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9-90.

[2][清]小石道人纂辑.粲然叟参订.《嘻谈录》续录卷上.

[3]谭达先.中国动物故事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5.

篇4:中国古代的民间借贷

自2003年以来,国家逐步放开了民间小额信贷的限制,民间信贷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运营中的资金难题。目前,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并没有“民间借贷”这一概念,也就是说,“民间借贷”不是法律概念。很多人呼吁放开民间资本并加大监管力度。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民间借贷是很常见的事。

可作信用和抵押贷款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在我国已经有至少三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战国时期,放款取息已非常普遍。公元前300年,孟尝君在自己的封邑薛地放债取息,作为奉养三千门客的财源。有一年,薛地歉收,很多人没交利息,他派人催收,仍“得息钱十万”,可见放债的规模已经相当大。

早期的借贷活动表现为实物借贷,比如中国古代粮食借贷极为盛行。随着生产发展,社会分工扩大,剩余产品出现,产生商品交换,贸易、商业活动开始繁荣起来,货币应运而生。借贷活动遂以货币作为中介,货币借贷行为逐渐多起来,实物借贷活动则逐渐式微,这一趋势延续至今。

唐朝作为一个强盛的王朝,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都很发达。随着商业的繁荣,都城长安的西市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金融市场。西市面积约1平方公里,遍布各种店铺和作坊,其中借贷机构提供各种借贷服务,有提供抵押借贷的质库,有提供普通借贷的公廊,有收受存款或提供保管便利的柜坊和各种商店。现代的借贷业务形式,在当时都已经产生。

在唐朝放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信用放款和抵押放款。所谓信用放款就是南北朝时开始的举贷,至于抵押放款最常见的则是当铺,唐朝时被称为质库。唐代对于借贷活动的利率有所限制,虽然允许上下浮动,但对于复利始终是禁止的。

敦煌、吐鲁番等地曾出土唐朝大批借贷契据的文书,忠实地展现了古代民间借贷的原貌。唐朝的银钱有息借贷的标准契约当数《唐乾封三年(公元688年)张善举钱契》。这一契约的核心部分是“举取银钱贰拾文,月别生利银钱贰文”,意思是,月利率为10%,即年利率为120%。同时契约中还规定:“到月满张即须送利。”众所周知,每月送利和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其实际收益是有差别的,且这种差率随借贷额高低而相应浮动。我国民间的私人借贷,尤其是在江浙一带,至今仍保留这种按月送利方式,可为古代信用借贷之印证。另外契约没有写明还贷期限,而是规定“到左须钱之日,张并须本利酬还”。这个条件也是颇为苛刻的,因对债务人来说面临着无法预料的须立即还贷的风险。

大致来看,银钱借契的利率条款均由上述两条组成。这一契约,尾部还有一条颇有意思的补充条款:“左共折生钱,日别与左菜五尺园,到菜干日。”即除付息外,每日尚须将五尺大小的菜地上所种之菜卖于债主。这样算来,唐朝时的民间借贷利率恐不止10%。

政府一直对民间借贷管制

严格来讲,“民间借贷”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对“非常规”融资活动的概括,其出现就是为了满足一种以不改变所有权为条件的财富调剂的需要。借贷行为的发生,在私有财产出现之后。有时穷人为了维持基本的生产或生活,须向富人借贷,最早的借贷活动也就出现了。

西周时期的《周礼》有“听称责以傅别”的记载,说的就是官员在审理借贷纠纷时要有凭据、证据。西汉景帝末年,为限制过高的放债利息,规定放债的最高利息只能到20%。同时,国家对放债所得的利息征收贳贷税,税率为6%。对利息过高或者逃避缴税者,不分官民,予以处罚。这就是说,中国古代对于民间借贷是不禁止的,但是对于借贷的利息有管制。这种管制,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不尽相同。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民间借贷是古代金融的主体,民间借贷发展到了近代,各类钱庄、票号大行其道,一度成为金融主流,蔚为壮观。进入现代,民间借贷的形式和工具进一步丰富,除直接货币资金借贷外,如有价证券融资、票据贴现融资等,都可以作为借贷的对象,这也是传统民间借贷的衍生形式。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民间借贷备受歧视甚至指责。不可回避的是,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有了借贷活动,民间借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篇5:古代中国民间小故事

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有一个老妇人,又穷又孤单。有一回她生病了,去寺庙烧香拜神,见到端坐在莲座上的送子菩萨,她跪在蒲团上,把左手右手掌心合在一起,哭着祈祷说:

大慈大悲的菩萨啊,请赐给我一个孩儿吧!

真希望我有一个小小的孩儿,哪怕他丑得像蛤蟆我也喜欢我也爱!

有天她正缝衣服,手指头忽然疼痛起来,越痛越厉害,缝衣针拿不稳,刺伤了手指,她昏倒在地。这时手指流血的地方裂开一道口子,一只小蛤蟆蹦出来,它跳到老妇人怀里,响亮地叫唤:“妈妈!妈妈!”

老妇人醒过来,听见蛤蟆孩儿叫她,高兴得眼泪哗啦哗啦地流。

蛤蟆呱啦呱啦地说:“妈妈!妈妈你不用愁你不用怕。你有蛤蟆孩儿啦!以后饿了有米饭,渴了有香茶。呱呱!呱呱!”

这时正是午饭时候,小蛤蟆蹦去沙堆装了两碗沙,又蹦去沟渠装了两碗水,两碗沙两碗水马上变成热腾腾的米饭,香喷喷的茶汤。

老妇人眉开眼笑:“蛤蟆孩子好,蛤蟆孩子乖,我有了孩儿好欢喜!只是世上哪里有好姑娘,肯嫁给我的穷孩儿?”

小蛤蟆一蹦跳到屋梁上:“我这就去找好姑娘!妈妈在家等着我,蛤蟆孩儿这就去娶媳妇!”

小蛤蟆穿上妈妈做的鞋子,蹦着跳着,出门娶媳妇去了。

“蹦,蹦,蹦!”小蛤蟆快活地唱着歌儿,蹦过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它蹦得真快!村子里打赤脚的顽童在它身后追呀追,谁都追不上它。

“蹦,蹦,蹦!”小蛤蟆快活地打着拍子,蹦过一座城池又一座城池。它蹦得真欢!路上的马儿们,白马黑马红马灰马花斑马全都撒开四条腿追呀追,可是啊,最好的马儿也跟不上它。

篇6:中国古代民间故事

比赛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参赛的人们,个个手捧花盆,一字儿摆开;花盆上面都盖着花罩,赛花开始,人们逐个打开花罩,让大家观赏。当一个名叫赵蕊的小伙子揭开花罩时;但见一株枝叶繁茂、流光溢彩、花色红中透白的牡丹,把人们的视线“刷”地一下吸引了过去,这株名叫金丹的牡丹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随着习习春风,散发着清香。霎时,喝彩声响成一片。知府看到这情景,心想:这回的奖金要飞了。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呆若木鸡,无奈,眼巴巴地看着赵蕊拿走了白银和金匾。但他贼心不死,暗地派人找赵蕊要买下这棵金丹。赵蕊说:“任你拿出钱万贯,我这‘金丹’金不换”。花霸恼羞成怒。

当天晚上,知府指使一帮衙役,黑布蒙面,偷偷跑到赵蕊家里,寻找“金丹”,赵蕊朦陇中听到外面有动静,知道不妙.急忙把金丹藏在屋角地窖里了。一位强盗找遍了院中的牡丹.一无所获。于是抓住赵蕊,又是打又是骂,逼他交出“金丹”牡丹。赵蕊宁死不交。达伙强盗气急败坏地对着满院的牡丹,又踩又砍。赵蕊为了护花,和强盗撕打起来,终因寡不敌众,被打得浑身是伤,跌跌撞撞地倒在大门口,昏了过去。这伙强盗没有找到“金丹”.无法向花霸交差,野蛮地抢走了金匾,翻走了白银。临走,把火点着了赵蕊安身的小土屋。

当赵蕊苏醒过来的时候,这伙强盗已逃得无影无踪。只见满院是残花断枝,自己存身的小屋,也被大伙烧了。看到这一切,他猛然想起心爱的“金丹”。便挣扎着向地窖爬去。他不顾身体的疼痛,在灰烬中用双手拚命地扒起来,他咬着牙,扒呀扒,终于扒出来了。这盆花还在。奇怪的是这金丹虽然经了大火的烧焙,却丝毫也没有粘焦。赵蕊有了希望,浑身来了劲,连忙给花浇水,一连几天守在花旁,寸步不离。说也奇怪,这抹花发得很快,几天功夫花盆盛不下了,赵蕊便把它移到院子里,人们见它被火烧后更加旺盛,便叫它“火炼金丹”。赵蕊生伯这花再遭浩劫,白天看着它,夜间守着它,把它看得比性命还宝贵.村里众人也暗中相助,花霸怕犯众怒,不敢再派人捣乱。

篇7:中国古代民间故事

魏五在乾隆时期在淮南一带以技击闻名,尤其善于骑马和射箭,了解马语,和薛三、张饮源齐名,当时的人称他们为“魏马、张刀、薛硬弓”。

魏五最初不懂马语,少年时当过无赖,后来改过自新,到清河县做捕役,因为善于捉拿盗匪而号称名捕。

江苏布政使庄目旬,带着家眷到金山和焦山游览,正好碰到长江涨水,便抓来一些农民拉船,动作慢了就鞭打他们,那时正当农忙,农民们都苦不堪言。有一名壮士自动前来拉船。他推开众人,单独牵着船的缆绳走,迅疾如风。将要渡到对岸时,他纵身一跃,跳上船,左手把舵,右手牵着篷索,一下就把船靠到岸边了。庄目旬大为高兴,要重赏这名壮士,壮士笑道:“我不需要什么金钱的奖赏!”他拿出一张一尺见方的白纸,说:“麻烦你在这张空白的纸上盖一个官印。”

“胡来!”庄目旬非常惊讶,“官印怎可乱用?何况官印也不在我这里。”

“你一定要盖印,而且官印你已经带来了,就放在行李箱里面,你为什么要骗人呢?”

“你不知道我是天子的命官吗?”庄目旬怒叱道,“你想造反吗?”

“哼!”壮士也生气了,嗤之以鼻道,“姓庄的,你也只不过是一个小人,假借天子的威风来吓唬人!”

庄目旬用眼睛示意左右将他拿下,壮士挥了挥衣袖,左右的兵卒就全都躺在地上了。他径自进入船舱,取出行李箱用手掌一劈,箱子立即破裂,官印露了出来,他朝白纸上盖了一个大印,然后踏波如平地般,徒步离开了。庄目旬带来的十几个侍卫,都呆呆地望着他,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拦阻。

庄目旬受了这一场惊吓,命令船夫转舵回去,船夫报告船舵已经坏了,正派人修理,直到第二天才开始返回省城。庄目旬暗中派人去寻访那名壮士,一直都没有下落。过了一个多月,川沙厅来了一封公文,说奉命免收东部低地居民的钱粮,现已完成命令。川沙因为最近受海啸侵袭,人民流离失所的很多,才请命免征,但庄目旬因为亏空公帑很多,并没有答应川沙居民的请命。现在公文忽然下来说奉命免征钱粮,他很生气,但官印已盖了,无可奈何,便征求善于缉捕的人去抓那名壮士,有人推荐了魏五。

庄目旬生性严厉,做事不称职,就会受到他的责罚,因此很多人都替魏五担忧。魏五年少气盛,不顾一切后果去见庄目旬。庄目旬将情形告诉他,并说:“你应当去强盗窝寻找这个人!”

“这种行为,必不是强盗所为,在强盗窝里是一定找不到的,而应当去村野之中查访。”魏五直率地回答。庄目旬的左右卫士争相看着他,示意他不要和庄目旬争辩,以免大人发怒,魏五装作不知情,又说:“做这件事的一定是川沙人!他目睹邻居们遭受海啸的灾害,才想出这种办法来救济乡民。大人应当假装夸奖他,嘉许他的胆识,他一定会听到消息而自动前来,这样就很容易得到他了!”

“似乎言之有理,你就替我去查访一下吧!”庄目旬并没有发怒。

于是,魏五头戴斗笠,假扮成一位乡下人,四处侦察。他得到卜卦人的启示,南行钱塘江,进入刮苍,遇见一位道士,便前去询问,道士对魏五说:“你所要找的人是什么样子?”

魏五将那名壮士的年龄面貌形容一番。

“那是我的徒弟!”非常出乎意料,那名壮士竟然是道士的徒弟。“你若想找他,何不随我一道来?”说完,道士就拉着魏五的手沿着石壁往上走。俯视万仞之下,风声飒飒,魏五非常恐惧,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山谷中也起了浓雾,伸手不见五指,幸亏道士引路,才不至于坠落山谷。

不知走了多久,来到一个地方,群山环绕,宛若一座城镇,地势平坦,往来的人很多。道士引魏五进入一间房屋,叫他暂时住下,并说:“我的徒弟已经出去了,你安心住下来,不要到别的地方去,他要三天以后才来,你就在这里等他吧!”

篇8:中国古代民间动物故事

一、人物身份象征

(一) 女孩 :新娘

“狼外婆”型民间故事蕴含丰富的原始婚俗遗留, 即抢婚。姐弟二人从家出发, 携带礼物探望外婆, 其礼物象征古代女子婚嫁时娘家给予置办的嫁妆, 俗称陪嫁品。按照古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婚俗观念, 男女双方的年龄一般要符合惯例的婚龄, “女子十六而嫁, 男子二十而娶”, 而故事中小女孩正值妙龄少女时期, 处于青春阶段, 因而她的年龄完全符合古代女子婚嫁的规定, 即一位待嫁新娘的身份象征。

(二) 仪式 :抢婚

1、伪装符号

大灰狼半路杀出, 哄骗姐弟二人, 其背后的文化遗留是古代婚礼程序中的抢婚程序, 此时的抢婚早已不是原生态的抢婚, 而是婚礼扮演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仪式。大灰狼具有暴力、血腥的特点, 也正好符合原始抢婚的场面, 大灰狼的形象象征男方家人朋友在抢婚中的帮忙人员, 他们以暴力或欺骗的方式来完成抢走新娘的任务。

2、面具结构

那么为什么以灰狼形象出现呢?其实这是一种伪装的手段, 几千年来灰狼给人留下了凶恶、残暴和狡猾的沉淀印象, 并且包含着恐吓和威吓的成分意义, 所以男人们伪装成大灰狼期望抢婚任务能顺利获得成功, 这种面具式的装扮寄于在男权社会人们急切求偶的心愿。面具式的伪装其实是原始婚俗中抢婚时的化妆遗存, 这样, 不容易被对方立马识破男方身份, 方便行动, 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 增加成功的概率, 大灰狼具有符号性质的人类学意义。

例如, 在《乐府杂录》所记述, 兰陵王长恭虽有万夫不当之勇, 但长得很秀气, 不足以威慑敌人, 于是, 刻了一副狰狞可怖的面具, 临阵戴上, 其扮相是“衣紫, 腰金 , 执鞭”, 戴面具, 创造出一种狰狞的面孔, 令人恐惧。《后汉书 . 礼仪志》载 :“方相氏黄金四面, 蒙熊皮, 玄衣朱裳, 执戈扬盾。”可见, 抢婚中的伪装是对古代傩戏的模拟, 这是一种由简化的戴面具的附体形式过渡来的化妆形式。

(三) 青春消逝

在“狼外婆”型故事中, 还有一个不容被忽视的人物即弟弟这个角色, 那么这个人物角色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弟弟角色标志着小女孩美好的青春年华。在故事中, 姐弟俩一起来看望外婆的故事情节, 揭示的文化内涵是小女孩在婚嫁时正值花样年华, 青春无限好。但故事中弟弟后来被大灰狼吞吃掉, 丧失其性命, 寓意小女孩成家之后, 被生活所牵累, 逐渐憔悴, 渐失容颜。由少女——少妇——农妇, 说明了女子青春短暂, 很快流逝, 犹如昙花一现, 但又无可奈何, 女人间普遍存在“黄脸婆”的心理恐慌, 所以弟弟在故事中扮演“动态的时间”角色, 以失去的生命象征逝去的青春年华, 弟弟是女孩青春消耗的符号。

二、外婆:归属

(一) 外婆隐称

为什么是前往外婆家?而不是其他亲戚, 比如奶奶、阿姨和叔叔家呢?这其中也蕴含着特殊的婚姻习俗内涵。古代家庭的组合方式大多是联合式家庭 (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 包括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 , 所以通常会形成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 即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 所以故事中外婆家其实是现实中舅家的隐称。该类型的故事中出现三位女性身份, 分别是女儿——母亲——外婆, 母亲的角色是联姻的暂时过程, 是实现两个家族建立姻亲关系的重要媒介, 她的女儿最终还是要回归她的娘家, 即所谓的“归”。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归”的解释“归, 女嫁也, 从止从妇”;清朝段玉裁对古文字“归”的解释, 皆云“妇人谓嫁归, 此非妇人假归名, 乃凡还家者假妇嫁之名也”。所以在古代女子出嫁称呼为归, 在故事中外婆家寓意婆家, 是女子一生真正的归属, 所以舅妈其实是婆婆的隐称。这种亲属称谓制度反映了早期环形婚姻缔结的方式, 正如摩尔根指出 :“每一种亲属制度表达了该制度建立时所存在的家庭的实际亲属关系, 因此, 它也就反映了当时所流行的婚姻形态和家族形态。”亲属制度是婚姻家庭形式的反映或记录, 但它并非短时间内形成的。

(二) 环形婚补偿

许多民族传统上实行的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之间轮转交换妇女, 叫做环形婚, A宗族把妇女给B宗族, 而B宗族把妇女给C宗族, 而C宗族又把妇女给A宗族。在这种系统内部, 一个妇女只能用另一个妇女来“偿还”。

姑妈的女儿还舅家, 姑家与舅家开亲在古代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这便是民间常见的表亲婚, 例如民间的一些俗语“姑妈女, 顺手娶, 舅舅要, 隔河叫”;“亲加亲, 辈辈亲, 打断骨头连着筋”。在古代舅方嫁出一个姑娘到姑方, 姑方必须回嫁一个姑娘作抵, 如果这一代无法回嫁, 也应在下一代把姑娘嫁给舅方 ;即便舅方这一代没有或者没有相当的匹配对象, 姑娘出嫁所得的彩礼通常要全部归属舅方。倘若双方都有可匹配的对象, 而姑方的姑娘不嫁给舅方却嫁给他人, 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婚姻纠纷, 即舅方要对姑方和她的亲家进行报复, 甚至允许任意夺取他们的动产。

摩尔根认为 :“家庭表现为一种能动的要素 ;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 而是随着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本身也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进展。最后脱离一种形态进而进入另一种较高的形态。反之, 亲属制度却是被动的, 它把家族每经一段长久时间所产生的进步记录下来, 并且只是在家族已经急剧变化了的时候, 它才发生急剧的变化。” [1]由此, “外婆”的亲属称谓可以反映古代环形婚存在的印记。

三、姐弟关系:血缘家庭

另外, 姐弟俩的特殊关系又有另一种解读模式, 即血缘婚, 是同一辈之间的男女既为兄弟姐妹, 也互为夫妻。人类先是实行集团内群婚, 然后才是集团外婚。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血缘婚, 后者通常称之为氏族外群婚, 恩格斯所说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家庭一定是存在过的, 因为它所表现得血缘亲属等级只有在这种家庭形势之下才能发生 ;同时, 家庭后来的全部发展, 也使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一点, 因为这种家庭形式的存在作为必然的最初阶段。”[2]在这一类型故事中, 姐弟俩人一起外出, 形影相随, 其实是血缘家庭的写照, 马克思曾说过 :“在原始时代, 姊妹曾经是妻子, 而这是合乎道德的。”[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与文化形态也相应地成熟, 对事物与社会、对自然与自己的认识也得到提高, 尤其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在自然选择的婚姻前提下, 人们开始意识到血缘婚的弊端, 造成生育的低质量, 为了改变部落氏族有效的繁衍问题, 早期人类把婚姻的着眼点从家庭内部的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转向氏族外部, 这是人类婚姻社会形态一次伟大的进步, 更是一次了不起的“发明”。

在“狼外婆”类型的故事中, 姐弟俩关系变成姐弟与外婆关系的过程, 反映了由族内婚到族外婚、血缘婚到抢婚的婚姻形态的变化。因为人们意识到姐弟通婚属于乱伦, 逐渐的确立与其他族群、家族建立某种婚姻关系, 取代血缘婚, 而姑舅表婚属于另外一支家族, 不仅可以改变兄弟姐妹之间乱伦的尴尬家庭组合, 而且巩固两个家族间的关系, 形成一股家族社会势力。

四、浪漫情怀的想象

该类型故事的结尾也颇有内涵, 小女孩用自己的聪敏才智从灰狼魔爪中逃出, 得以侥幸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象征女子嫁入夫家不堪生活的重负, 忍受凌辱, 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 从婚姻围城中挣扎出来, 打破不平等的婚姻枷锁, 此种结局是劳动大众在故事的流传过程中用自己的想象编织出小团圆的结局, 寄予人们对女子卑微命运的同情, 希望她们能够化险为夷, 走出束缚, 追求自己的幸福婚姻。但是这只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向往, 而向往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无能为力的幻想, 在过去女子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婚姻自由, 她们处于被动地位, 在夫权社会, 女子是没有说话声音与权力的, 喜剧性的结局表达的是纯主观性的某种幻想与联想。“狼外婆”型故事从微观角度来说, 用象征手法演绎了古代女子一生恋爱、婚姻的悲剧命运 ;从宏观角度来看, 折射人类社会婚姻形态的历史轨迹与婚姻制度。

摘要:本文通过从抢婚的角度对经典“狼外婆”型民间故事进行细致的分析, 重点分析女孩, 弟弟, 外婆等人物形象、身份象征以及姐弟关系所隐喻的婚姻形态的变化, 从而揭示其独具一格的人物符号与原始婚俗的遗留, 阐述抢婚给女子所带来的不幸与影响。

关键词:外婆,姐弟,抢婚,血缘婚,族外婚

参考文献

[1]摩尔根.古代社会[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1.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篇9:民间动物故事摭谈

民间动物故事变异类型化儿童文学民间故事在中国源远流长,从先秦时代就已经萌芽,动物故事应当是伴随着民间故事的产生而产生的。中国古代有深厚的民间故事资源,动物故事也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门类蕴藏其中。对我国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的深入挖掘,不仅可以保存文化遗产,更可以古为今用。幽默风趣的民间故事,尤其是民间动物故事,在儿童教育中也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中国民间动物故事的考察途径

由于民间故事的口头性特征,无数的民间故事已经湮没在历史之中。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是古代文人有意或无意的采撷与记录,散见于经、史、子、集中,并且与其他文类融为一体,以神话、寓言、传说、志怪、笔记、传奇、变文、话本、民歌等不同面貌流传后世。根据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的统计,先秦时期有关动物故事的记载只有五则,自先秦至清代,共辑录动物故事103则,这与其他文学类型比起来,实在是霄壤之别。但这绝不是民间动物故事真实存在的事实,我们还有另外一条考察中国古代民间动物故事的重要途径,就是现在尚存于民间大众口耳之际的民间文学,从这一途径,我们可以看到民间动物故事异常斑斓丰富的存在。

二、中国民间动物故事的变异及分类

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在传诵过程中,因为流传地区不同,习俗不同,甚至讲述人不同,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流变,这些故事基本框架相同,但具体情节上又有细小的差异。

在分类上,谭达先在《中国动物故事研究》中将动物故事分成三类:解释型的、寓意型的、解释兼含寓意型的。刘守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根据德国学者艾伯华的理论将动物故事分成两类:完全以动物为角色,在动物世界里展开的故事;以人与动物的纠葛构成有趣情节的。后者的分类,更为明晰、简便。

按照刘守华的分法,我们先来看看完全以动物为角色,在动物世界里展开的故事。这种故事常见的类型有猫和老鼠,狐狸挑拨是非,让咬住自己的动物说话,用尾巴钓鱼上大当,鸟借羽毛不肯还,小昆虫击败大动物等。比如,吉林的《麻雀的故事》:麻雀看到雀鹰,先喊“齐下手”,接着就“各顾各”,最后雀鹰走了,麻雀又喊“查查少谁”。因为麻雀不齐心,至今雀鹰仍能抓到麻雀吃。

以人与动物的纠葛构成有趣情节的,有老虎求医并报恩、义犬救护幼儿、懂鸟语的人、猫和狗结仇、动物报恩、老虎外婆、怕漏等。这类故事以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情节,或者是动物与人为善、扶助人类,或者是动物对人类造成危害。当然,也有忘恩负义的人,在人兽对比中更具有揭露和批判意义。比如,《宝船》的故事,主人公坐宝船避难,途中救了大蛇、蚂蚁、蜜蜂和一个人,结果被救的人反而骗走宝船,陷害主人公,大蛇、蚂蚁河蜜蜂报恩,主人公过上幸福生活,忘恩负义的人得到惩罚。这种故事富于象征意义,以生动的形象和情节引人入胜,令人深思。

民间动物故事一般篇幅短小、结构单纯,语言质朴活泼、幽默生动,动物形象常常是比较紧密地和动物的生活、习性、体态结合在一起,多以拟人形象出现,具有类型化倾向,狼、豹子、鹰、狮子等多为凶残者、强暴者和蛮横者的典型,兔子、羊、鹿、喜鹊、萤火虫、小青蛙、蟋蟀、小蜜蜂、松鼠等多为善良者和被残害者的典型。凶残者也往往是愚蠢、无能的代表,成为被讽刺、被嘲笑的对象。如下面这则《骗老虎》:

都中用大话熏人,谓之嗙。东城有一大嗙,西城有一小嗙。这一日,小嗙找大嗙,而难之曰:“你名大嗙,你能嗙得动老虎,我拜你为师。”大嗙说:“这有何难。你不信,我们立刻找老虎去。”二人同如深山,来寻虎穴。小嗙说:“此处乃虎豹出没之地,你在此等虎,我上山看你如何嗙法。”

大嗙即倚山靠树而坐,忽见一只猛虎咆哮而来。大嗙忙回手拔小柳树一棵,说大话嗙之曰:“我刚才吃了一只豹,没吃饱,又找补了一只虎,肉老塞了我的牙。”用柳树剔牙之状。老虎一听,回头就跑,逃回洞中。遇一猴子,老虎说:“好厉害的人!吃了一虎一豹,在那里拿柳树剔牙,我如何敢吃他,还怕他要吃我!”猴子说:“你也太胆小了,我要同你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人?”老虎说:“,我不放心,你要同去,必须把你栓在我背上。”猴子应允。老虎把猴子栓好,套在背上。

猴子骑在老虎背上,来至大嗙前。大嗙一见,高声大骂说:“好一个撒谎的猴儿崽子!昨日我捉住你,要当点心吃,你再三哀求,许下今日一早送虎二只,豹二只,供我早膳……

老虎逃至洞中,喘息良久,回头来找猴子,但见绳子上栓者一个猴头。老虎大惊,说:“幸亏我跑得快,饶这样,还把猴子下截儿留下了!”

这则动物故事用完全的口语化叙述,文字轻松活泼,生活气息浓郁。故事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人的机智、老虎的愚蠢轻信和猴子的自作聪明,全文情节紧凑,起伏有致,令人充满悬念和期待的同时又心情愉快,而结尾老虎的话更平添了故事的诙谐风格,令人捧腹。这种类型的故事具有深远的生命力,至今还在不同地区和民族流传,如西藏地区有《青蛙和老虎》,宁夏地区有《害人如害己》,都是此类故事的异文。

我们在阅读民间动物故事时,要注意到这些故事中流露出的思想观念与该故事流传的地区、民族、传统习俗等密切相关,人们对同一种动物可能持有完全相反的态度。比如,猫头鹰,北方中原文化地区对它普遍存有恶感,以之为反面形象,而纳西族中则流传着同情猫头鹰,为之鸣不平的《猫头鹰的话》还要看到,不同地区的人民都多以自己熟悉的动物来讲述动物故事,如中原文化地区的动物故事主人公以家养动物为主,野生动物也以与自己关系较密切的虎、狼等多见。而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纳西族、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动物故事中,野生动物的出现几率就大大增加,如大象、野牛、锦鸡、老鹰、杜鹃等,从动物故事主人公的差异中也可窥见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

三、中国民间动物故事对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的启发

民间动物故事在中国古代儿童文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位置,“别的艺术种类的不少为成年人而创作的民间文学作品,并不一定易于被他们所理解。可是,动物故事却成了教育儿童,并最易于被他们所接受和传播的口头艺术形式之一。对于他们来说,起了培养品德、增长智慧、陶冶性情、开拓知识的重要作用,而且还使他们感到亲切有味,得到艺术美感的享受。今天,尽管产生动物故事的时代已是过去了,可是,古代优秀故事充分表现了过去劳动人民的创作天才和智慧,仍然为今天的儿童所理解和爱好,既是古典的,也是新颖的。可以说,这是一宗优秀的儿童口头文学遗产。”正是有了动物故事这样的民间文学存在,才使得儿童文学极度匮乏的古代有了适合少年儿童的文学品类,符合了他们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给他们以丰厚的精神滋养。直到今天,优秀的民间动物故事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又被赋予新的形式出现在儿童面前,如《老鼠嫁女》改编成动画,《老虎外婆》《漏》改编成图画书等,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和由衷喜爱,这也给今天的儿童文学创作以启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9-90.

[2][清]小石道人纂辑.粲然叟参订.《嘻谈录》续录卷上.

[3]谭达先.中国动物故事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5.

[4]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636-637.

上一篇:有效沟通的魅力下一篇:出纳员工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