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的魅力

2024-05-24

有效沟通的魅力(共8篇)

篇1:有效沟通的魅力

沟通的魅力

沟通交流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更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如何与孩子沟通,却是一门艺术和学问。研究表明,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不同,其所起的教育效果就不一样,对孩子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

我的女儿,很小就学会了自己穿衣穿鞋穿袜子,从读二年级开始,她每天回家能自觉完成作业,自己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等我6:30下班到家,只要检查一下就可以了。然后她会告诉我学校里的事,我都会停下一切事情认真地听她的讲诉,孩子很乐意与我交流。听完她的故事,然后我会讲我的故事,并且把她身上出现的问题放到我的故事里的学生身上,再告诉她故事里的孩子是怎么做的,她听完后若有所思的看着我,对我笑笑,我知道她明白我的意思。我觉得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她该怎么做,她会更加乐于接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妈妈正领着孩子在田野走着,突然孩子挣脱妈妈的手,蹲到一株小花前,说了许多悄悄话。妈妈奇怪的问:“为什么要蹲下去啊?”孩子回答:“我站着,它听不见呀!”。在孩子们眼里,只有当和她们平行的时候,才能实现心灵的交流。我们与孩子之间就是缺少这种“平行”,所以平等交流变得可望而不可及,而关系和谐也成了一句空话。面对孩子,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地位,应试着去与孩子交朋友,因为朋友之间才是真正的平等的。英国蒙特

梭利说过:“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照料自己。要让她自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她的欢乐中,应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

双休日,我经常带她进行郊游、爬山等活动。带女儿爬山的时候,碰到一个很陡的坡,女儿站在前面犹豫不前,我看了就会试探着说:“妈妈有点不敢过去,你敢吗?”于是,女儿回过头看看我,然后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我会在后面牵着她的手,实际上,她根本没什么危险,但是这种换位的感觉绝对不一样。终于走过去了,我长叹一口气说:“女儿,今天要不是你,我真的不敢过呢。”女儿马上得意地说:“没有我在,你就不敢吧。”而且隔几分钟说一次,可见多么得意。这样对她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让她意识到自己是个小大人了,可以独立做事了,有时大人反倒需要她的帮助,她也有责任为父母效力了。

作为家长应当尊重孩子,与她们交流而不是训导。更不能以教训的口气,哄人的口气,引诱的口气来赢得她们的合作。如果家长以平等的像与朋友谈话的口气,来与孩子交谈,而不是对她们训话,多数情况下,家长都能顺利地与自己的孩子沟通。父母总是希望能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灌输道理,有时态度可以说是友好的,但因为灌输的成份,孩子并没有听进去。与孩子的沟通应从幼年时开始。如果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就有意识地培养与孩子间的一种和谐的沟通关系,这种交流的大门会敞开的。这个交流取决于家长是不是尊重自己的孩子,即使在与她们的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她们有自己的思想世界。

如果家长自由地接受孩子们的思想,与她们一块讨论,研究可能的结果,经常问“那样的话将会有什么发生?”“你会有什么感觉?”“别人会有什么感觉?”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想到,在解决人生疑难的问题上,她有了同伴。另外,父母常向孩子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乃是传播思想的好办法。许多人在她们成人之后仍然认为最铁的朋友就是她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交流使她们受益菲浅。父母向孩子敞露内心,表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与信赖,加强了与子女的情感联系。这种交流在孩子逐步成熟时尤为重要。十几岁的年龄是孩子们黄金年华,但也是多事之秋,父母与子女间在感情上有这样的密切联系的,就容易沟通,从而有效地避免少年期容易遇到的问题,使孩子顺利成长,而父母与子女间的这种的密切关系是需要长期。有意识培养的。当孩子们开始反问:“妈妈你为什么不高兴呀?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 的时候,做家长的就该认真考虑一下是否该与孩子认真谈一谈。如果我们一语搪塞说:“没有什么,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去玩你的吧”,我们就很随便地将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推开,等于将一颗关怀她人的心挡在门外,孩子所得到的信息便是父母如何不关我们的事,正是父母不让孩子有爱心和责任心,日后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抱怨我们的孩子不关心父母。

和孩子们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表述自己的计划与展望,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最生动的人生教育,反过来也是对父母自身的鼓励。生

活中人人有坎坷,有些人终生不得志,同孩子一起回顾分析自己的经历,承认自己以往的失败,回顾自己的终身憾事,对做父母的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会耽心孩子会看不起自己。事实上这样做有许多益处,将自己的实践积累。经验教训传授给孩子,对她们来说是最珍贵的礼物。

篇2:有效沟通的魅力

魅力无限的语言沟通

1.判断题:小王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烦恼,想找李经理聊一聊.一天,李经理从办公室匆匆地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撰文件,小王心想这下正好就不用提前约时间谈了,于是他立即冲上前去说:“李经理.我有些事要和您谈谈。”你认为小王的做法:错误

2.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沟通的作用?

有助于提升个人业绩

3了解自己,把握观众写好讲稿,反复推敲

活记多练,充分试讲

4因此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会忍不住

5.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当众演讲的特点?

权威性

云爷出品

6.多选题:一天,新职员小王参加了部门的会议,你认为他在会议发言中的哪些做法是对的?

积极倾听,认其准备发言发言简单明了

7.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日常交谈的特点?

随时随地进行话题可以自由选择转换

内容不必完整连贯目的是交流信息、增进感情

8.多选题:以下哪些是会议发言的特点?

发言场合较为正式发言时机较难选择

900聊天,于是当着大家是否正确?

错误

10PLp公司销售部经理Steven应邀在一次大会中做演讲,他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但就在演讲结束后的观众提问环节,有人对他刚才讲到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请问Steven应该怎样应对?

尽量化解观众的质疑认其倾听观众的问题

篇3:语言沟通的魅力所在

一、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沟通技巧

随着广播电视媒体改革的深入, 电视节目也越办越活, 而主持人运用语言沟通交流的方式也在跟着变化, 如何能够体现主持人语言沟通的魅力, 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依据节目的不同风格以及承办节目的不同宗旨而变化, 及时调整不同的语言沟通方式和沟通渠道。

1. 受众所熟知的的播音员、主持人通常是比较端庄严肃的面对观众在播讲, 形式多是男女一人一条的“轮播”、“对播”, 对手之间没有沟通交流的关系。只是与想象的观众“沟通”, 虽在客观上存在与观众沟通交流, 但实际上并没有实体观众, 在这个时候沟通只是对观众的单程传递。是一种想象中的对象“交流”。2.

2. 另一种是通过对手搭档的语言沟通达到对听众观众的沟通, 我们称之为“间接交流”。主持人的语言沟通不仅要注重与受众的沟通, 而且还应注意主持双方必须要“交谈”起来。主持双方都要认真听搭档所表述的内容, 做到真听、真想、真思考, 如果一方没听、没想, 只是等着接自己的词, 就会让人感觉沟通不起来, 对话双方交流不起来, 观众就不会感兴趣了。这时候沟通对象不完全是想象中的了, 而是以通过与对手的沟通为主兼顾着观众。3.

3. 与间接交流相对的就是直接交流, 播音员主持人经常会有外出任务, 如采访、访谈等。此时不再是与想象中的受众沟通交流, 而是面对真人实实在在地交谈。这是播音员主持人返璞归真的好机会, 也是最能够体现主持人语言沟通的魅力所在。若是能拿着话筒站在不同人面前朴实自如的问答, 谈话得体又不失风度, 定会受欢迎。而对于那些经验不足或缺乏现场采访锻炼的主持人, 关在演播室与想象中的受众交谈沟通可以自如, 一旦真的与受众进行语言沟通, 很有可能会顾此失彼。由此可见, 播音员主持人应了解和适应各类不同节目形式的语言沟通需求。以体现语言沟通的魅力。比如, 时下广大受众非常喜欢的生活服务类帮忙节目, 节目本身不仅有自己的特点, 还有覆盖面较广的受众群体。而所帮助的群体绝大多数都是平民百姓。主持人可以采用站在当事人视角, 同百姓直接谈心, 把受众放在平等的地位, 多用商量、建议的口吻, 通俗的口语。讲政策时也应多采用对话等形式, 把道理讲清、说透, 让需要帮助的人听得清、听得懂、喜欢听。这可以说是一种别具特色的语言沟通方式。相对比较而言, 最能够体现主持人语言沟通的能力重在电视谈话类节目。我们所熟知的《鲁豫有约》、《超级访问》等都是制作精良的谈话类节目, 节目本身都具备十足的吸引力, 主持人通过巧妙的问答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活跃于被邀嘉宾以及现场观众之间, 与嘉宾直接对话, 在活跃的气氛中完成录制。主持人不仅要注重访谈内容, 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与被访者和现场观众之间的语言沟通与交流, 从而带动整个现场的气氛, 使之能够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

由此可见, 主持人无论是想象的语言沟通, 还是间接沟通和直接交流, 这些非但不矛盾, 还可以相辅相成。主持人沟通的重点不在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还应注重以真诚认真的态度听取观众嘉宾的意见。主持人的专心倾听, 会使发言人增加谈话兴趣。当然, 在倾听过程中还要善于思索, 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当有人讲出重要见解时, 应及时重复引起注意。遇到冷场或不善于言辞的观众时, 能运用语言善于启发诱导, 点燃思维的火花。遇到离题又能委婉礼貌的巧妙切入主题。这就是主持人语言沟通的魅力所在。

二、电视节目现场嘉宾的语言沟通技巧

电视节目嘉宾作为电视节目的主要谈话者, 其语言的沟通技巧是否极具魅力尤为重要。电视节目现场嘉宾是否有“谈资”、“谈品”、“谈技”, 这些对于电视谈话节目的整体制作以及全方位的规划具有一定意义。时下, 江苏卫视非常火热的电视情感类大型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持续性热播, 充分体现了嘉宾的语言沟通能力对于节目的重要性。该节目中的双方互动形式可以说突破了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 体现出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节目立足当下社会交友时尚、交友需求, 以单身族群为核心, 在快乐气氛开放式结局中, 搭建一个电视交友平台。其男女嘉宾双方的互动交流以及特约嘉宾对男女嘉宾的点评, 更是节目的一大看点。通过运用独特的语言沟通模式打破传统相亲节目的保守性制约, 从而造就了《非诚勿扰》风靡各大电视情感类节目。2010年开播至今为中国大陆收视最高的综艺节目之一。

三、电视节目中与现场观众的语言沟通技巧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以直播或者是直播形态的录播完成制作, 在这类谈话节目当中, 现场观众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主持人包括嘉宾的沟通不容忽视, 现场观众的互动性问答可以为节目制造亮点。主持人在主持谈话节目时, 有些谈话节目设置了现场观众, 一方面现场观众的出现可以增强谈话节目的现实感和真实性, 从而营造出现实的谈话气氛;另一方面, 现场观众的参与可以起到拾遗补缺、调节气氛和节奏的作用。而主持人与现场观众的语言沟通也需要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才能使电视谈话节目更具感染力。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沟通能力的关键在于语言表达的内涵和技巧, 主持人可以根据现场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与现场观众进行不同形式的沟通。

总之, 无论是生活中的平民百姓, 还是政界的领导人物, 亦或是新闻事件的传递者。都需要运用语言来表达、来沟通、来交流。而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讲, 更要深知有声语言表达的形式一定要与思想感情的真实运动相吻合、相贴切, 才能产生正确的沟通情感, 否则只是徒具呆滞的声音、形式美的外壳。只有确立正确的有声语言表达沟通形式, 才有可能成为称职的主持人。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

[2]孙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

[3]史可扬.电视栏目和频道辨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巧妙沟通显魅力

沟通能力强的人,常在有意无意之间,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作用来塑造自己的说话魅力。于洪虽然仅仅是公司的业务主管,但老总特别喜欢他,商务谈判、外出考察、接待客户、召开大小会议,必让于洪陪伴左右。后来,心细的职员发现,原来他们的老总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特爱说话,口若悬河,却缺乏条理性,往往他讲得天花乱坠,别人却听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云。末了,他总是习惯性地要于洪发发言。于洪果不负老总重望,不论遇到何种问题,他必将观点或要求或意见或结论浓缩成三条来说明。因此,凡是与他交谈过的人,都对他深具说服力的沟通方式赞叹不已。这种善于将观点等加以整理、归纳、浓缩为三条的表达方式,不仅使人们容易了解沟通者的谈话目的,增进彼此的认识,而且更容易掌握要点,同时对概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开章明义,

阐述你的想法为“三点”

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上,为了使他人迅速明白你沟通的目的,并在他人的心目中留下头脑清晰、条理分明的美好印象, 简单明了无疑是要领,但运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才算是简单明了呢?

昕悦受命于危难之时,第一次召开公司干部大会,主持人洋洋洒洒讲了大半天,最后请她作报告。她站起来,开章明义地说:“今天我准备与大家交换三点意见。第一点是……第二点是……第三点是……”接着,她就发表的内容作分项阐述,前后没超过一个小时。大家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会后,大家一致认为昕悦的发言简明扼要,切中要害,鼓舞人心,公司有希望,大家有奔头。人类是唯一具有推测能力的动物,而昕悦的说话方式恰恰使大家一开始就掌握住了事情的大概,一边聆听,一边推测她接下来要讲的重点是什么。如此一来,在早已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自然能够完全理解她的意图。换句话说,先作“三点”说明,是为了使对方容易理解她说的话,即使叙述意思多少有点出入或是前后次序颠倒,也不会留下话意不清的印象。

耐心聆听,

交流你的意见为“三分”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有名的心理顾问,因此有很多人都去找她解决心中的困扰。我这个朋友是很善于沟通的人,她在聆听这些困扰者的倾诉时,总是频频点头,以示同意。所以善于沟通的人,也必定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

沟通,包括了“听”与“说”两个部分。一个充满谈话魅力的沟通高手,很注意把握“听”与“说”的分寸,即听七分,说三分。然而,一般人往往都只注意自己所说的话,而很少注意去思考对方所说的话,如果对方所讲的话中另有含意,那你根本就不可能会理解。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电视上的节目主持人,在主持一个座谈会时,从他们与嘉宾的谈话就可以发现是典型的“三七会话型”。在嘉宾讲话时,他们都很注意听着,然后适时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相反的,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在别人讲话时,总是随时将自己的身体抬高,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一有机会马上插嘴,这种沟通方式极易破坏谈话的氛围。

谦逊儒雅,

表明你的诚挚为“三字”

“对不起!”这三个字看来简单,但是它的伟大效用,非别的句子所能取代。三个字,它能使强者低头,能使怒气消失,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效用,并充分利用它呢?多少的仇怨,不都是由某一方的忘记使用这三个字而起的吗?

人际交往中,因为一时疏忽说错话,伤害了对方的感情,最聪明的方法就是自己谦逊一点,立刻以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说声“对不起”,别人会给你同情与谅解。君不见许多口角演变成打架,或因一两句话伤及对方就酿成命案,皆由此而生吗?倘若我们大家都常常不要忘记这“三字”宝诀,我们的生活将会增加多少愉快和恬静啊!

篇5:新时代大学生沟通魅力的塑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354 更新时间:2007-4-1 [内容摘要]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而管理的本质却是沟通。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我们职业生涯良性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也有必要来塑造我们的沟通魅力。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沟通障碍的表征,提出了从两个维度来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沟通魅力。[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沟通;沟通魅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如此,为了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为了使自我个体能在群体中协调的发展,就需要沟通,沟通是我们职业发展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新时代,沟通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素质之一,上海交大2005届毕业生校企供需洽谈会上,招聘单位表示出了共同的心声:“成绩固然重要,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同样重要。”

一、新时代大学生沟通障碍的表征 我们从科学性、艺术性和现代社会规范性的角度来分析沟通,会发现它的构成非常丰富,再加上当代大学生不良的人生追求和对社会需求的沉淀性认识,这些都导致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与现代社会的期望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偏离,主要特征表现如下:(1)追求高分和证书的获得,忽视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曾过分地强调成绩的第一性,优秀的学习成绩是父母的唯一期望,因为它是获得一个好工作的前提和必备条件。这样的意识观念至今还影响着相当数量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沉静于书海,却寡言少语,缺乏甚至逃避与他人交流沟通,不注重甚至不会自我修饰。当他们走向社会时,展示的只是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本本证书,反馈回的却是用人单位的叹惜声。(2)个性张杨式的人际关系冷漠。信息社会的标志,一是时尚,二是网络。竭力追求各种时尚的大学生在刻意雕塑与众不同的个性表现:金黄色的头发,嘴里溜出难以理解的话语,你们太俗套,我行我素,不照应他人情绪,与你没有共同话题„„这就是他们的“鸡立鹤群”。网络已不再仅仅是操作工具,而是某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他们将时间和情感寄托于虚拟的社会化中。人的发展应建立在现实的人与人互动的基础上,社会学理论中的“镜中之我说”和“概化他人说”证实了这一点。但是,有的大学生沉醉于那种虚假的满足,他的人格和交往模式也被那种虚拟环境模塑化了,当回到现实中时,他们都是发号施令者,都要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可得到的回应仍是自我的“高高在上”,难于融进到群体之中,阻碍了组织团队的建设。(3)个体文化与组织文化的偏离。我们说文化是人类与社会不断相互作用而积淀的结晶,它具有一定的传承性。但在信息社会时期的社会变迁、阶层流动、文化交流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大学生新新人类文化,他们缺乏我们所期望的勤俭、纯真和理性,只有自以为是的“后现代主义文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这样的大学生很难建立可信度,很难构建共同价值观体系,难以获得认同感。

篇6:有效沟通的魅力

课程背景: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85%以上取决于他的人际关系。如果您精于沟通,善于演讲,那么您就能更有效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您是管理者,您承担了共启愿景、使众人行、激励人心的重责,这其中每一项都需要有高明的口才,才能更好地让下属乐从;如果您是职场人,您也需要有高明的沟通技巧,达成合作,建立影响力,为未来助力。古往今来,不论是政坛领袖,还是商战名家,卓越的人物无一不是拥有高超沟通及演说能力的大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一个人可以面对多少人,就代表这个人的人生成就有多大!古人亦有诠释: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就是语言运用的魅力!

课程目标:

1、理解沟通定律,掌握沟通技巧,迅速提升职场沟通力

2、展示独特魅力、提升影响力,掌握展示自我的优秀演讲水平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方式:引导互动,实际演练,循序渐进,注重实战,灵活生动。

课程大纲: 第一模块 高效沟通 第一讲:道——沟通原则

一、“沟”与“通”的关系

二、沟通冰山模型

三、沟通两种需求:人际需要及业务需要

四、完美沟通过程图解

1、发送——接收——反馈

2、沟通的灵魂:同理心

3、沟通的原则:双向性

五、从行为心理学看沟通

1、尤哈里窗技巧运用及讲解

2、DISC各类型行为风格解析

第二讲:技——沟通技巧

一、双赢式沟通步骤

1、事前准备(目标、计划、预测争执、SWOT分析)

2、建立关系(情、理运用原则)

3、把握时机(双W模型)

4、阐述观点

5、处理异议

6、达成目标

二、沟通必备技巧及运用

1、聆听技巧

2、提问技巧

3、互动技巧

4、反馈技巧 三、五把飞刀论沟通 1、5W1H法 2、3点法

3、倾听搜集法

4、剥洋葱提问法

5、啤酒式反馈法

四、运用有效身体语言 第一印象:决定性的七秒钟 说话语气及音色运用 沟通视窗与运用技巧 同——建立微妙信任感

第三讲:解

一、克服沟通障碍 二、六大因素影响沟通及解决方案

1、目的

2、过早假设

3、经验式

4、环境干扰

5、情绪

6、文化差异

三、冲突及补救

第四讲:练 实践演练 启动计划

第二模块 魅力演讲 第一讲:解

一、透视卓越领导者的演讲 奥巴马、马云演讲特点解析 1)自信眼神 2)说话声调 3)灵活手势 4)诚实信号 5)坚定心态

二、演讲者必备五大能力

三、当众演讲的10条金科玉律

第二讲:备

一、演讲前的三大准备

1、一备听众 1)有效分析听众需求3法 2)三类听众分析把握

2、二备内容

1)设计非凡演讲题目3法 2)演讲稿的取材和加工技巧 3)如何有效选择和策划演讲内容

3、三备心态

1)剖析恐惧紧张的三大原因 A、主观印象 B、心理压力图表 C、人格三层次 2)实战6法克服恐惧 A、超量准备法 B、生理舒缓法 C、技巧转移法 D、成功冥想法 E、自我解嘲法 F、课托协助法

第三讲:技

一、现场呈现表达

1、思路表达:发言万能公式

1)金字塔模型:概述——条理——归纳 2)表达魔法公式:黄金三点论 3)全脑演讲模式

A、左右脑思考与使用分析 B、1小时全脑结构模式解析 4)思维导图——演讲快速构思技巧

2、语言表达

1)生动演讲之情理交融 A、身边事 B、抓现场 C、引故事 精彩讲故事五大技巧 2)生动演讲之起合转承 A、内容 B、声音

3、肢体表达 1)55387演讲原则 2)站立坐行演绎及点评 3)目光及表情运用练习

二、综合运用

1、控——四法控制全场 1)目光控制 2)声音控制 3)行动控制 4)语言控制

2、如何给演讲烙上独特“纹身”—成功演说风格5要素

3、天衣无缝——让演与讲得完美融合

第四讲:智

一、凤头——开场技巧

1、破冰暖场技巧

2、傻瓜式开场模板

二、豹尾——结尾技巧

1、四大结尾技巧

2、结尾运用解析

第五讲:练

一、综合实战运用

1)上场——开讲——在场——下场 2)练习并点评

篇7:《魅力沟通与快乐执行》学后感悟

2013年8月24日在东莞市电影院学习聚成林佳梅老师的课程《魅力沟通与快乐执行》。管理、解析沟通、沟通技巧、上下级,平级的沟通等内容的学习。林老师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东西方不同的地方,并引据佛学及古典,剖析沟通及执行完成的方式,并结合我们目前所有企业的现状作阐述。并引出两部短片给我们很多启示。

<的哥月薪八千>给我们的启示:

成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计划,立即行动,修正行动(不找借口),坚持到底;中间涉及到目标管理,成本管理,计划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沟通管理,执行管理,绩效管理,可提及到我们要去学习。工作中寻找最佳方法,不找借口,高质高效完成工作。

<孙武斩爱妃>给我们的启示:

1.公司如军队,需有严明的制度(军纪),并且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军纪),公司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兴旺)。所谓:无矩不成方圆。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对长官的命令是不可随意违抗的,所谓“军令如山”就是这个道理。孙武训练军队非常严厉,丝毫不肯马虎,连吴王向他求情也不买账。正由于他这种认真的态度,才能训练出精良的部队。我们不管做任何事,如果也能具备他这种认真的精神,相信每一件事必定都能非常圆满。孙武之所以能把一群养尊处优、拖沓懒散的宫女训练得服服贴贴,规规矩矩,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他执法如山,不畏权势,不留情面,不因权废法,坚决顶住了求情风,快刀斩乱麻,故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和阖闾的“抗争”艺术上。他斩队长,并非轻率贸然行事,乃是在反复申明军纪却无人遵守的前提下,才不得不作出的慎重抉择,他“硬”得有理!

2.不要把领导者(孙武)的话当成耳边风,否则最后吃亏的是自己(两个妃子),到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上级交代的事,无条件完成;

3.导者需能善于倾听(吴王),下属的心声要了解,并处理;

4.要一遇到不顺心的是就发脾气,领导者要注意形象有宽广的胸襟(吴王),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事情;

5.令如山,不因任何人(两个妃子)而改变。公司制度不因人的变动而改动,任何人都必须执行; 6要做到自我检讨(约束不明,号令不熟,本人之过也),下属的不明是上级没有培训好;

7.策果断,态度坚硬,不畏强权(孙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也不例外;

综上也体现了团队执行力就是团队成员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自己工作和任务的能力。优秀的执行人才在性格,心胸,知识程度等等都可以完全不一样,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对自己、工作富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工作中:我们出现责任不明确,任务不明确,执行不彻底现象,借此让我们学习了很多,再次细想

确实值得深思:不找任何借口,无条件执行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自己分内的事要高质高效完成,找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沟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并且是有效的沟通;作为主管人员专业知识要强,要很强,强化的其础上要不断学习与提升;打造一支黄金团队,培养一支强悍的队伍;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角色,相互的技能,相互间信任,良好的沟通,合适的领导;严于律纪,维护正气,要光明正大,不要阳奉阴违;办事果断,善始善终,要不断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务的能力,要深钻业务,强化技能,不要一知半解.质量问题,反馈要及时,沟通要到位,协调要有力,行动要迅速,行文要正确,书写应整洁,事实要准确,数据要充分,信息的传递要具有连续性.求新求变,好学上进,不断提升工作技能,积极主动完成本职工作,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要顾全大局相互配合,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为人处事心胸宽阔,光明磊落,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敢干担当工作责任,有错必纠,知错即改;服从工作安排,遵守工作秩序,理顺工作关系,不要越权越位,不要我行我素.QC人员要强化培训,提升技能,有力的执行品质控制的重任,有效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不让不良品流入次工序,严格把关,预防,报告,改进;积极向上,永远给身边人以正能量!

篇8:有效沟通的魅力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涉及心灵的活动, 是各种教育行为中最需要教育艺术的一项活动, 它甚至无法按照教育家、政治家规定的原则和意见来设计其内容、政策和实践。而在现实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往往做得还不够, 因此我们往往听到“听够了”、“烦死了”、“偏不听”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其原因固然不少, 但我们这里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处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 就如同蜜蜂采花酿蜜一样, 是一个以知识规范和材料为基础的再加工和转化的过程, 是一个将“甜蜜”呈现出来的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非常强调政治教育, 凸显思想道德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表面看起来与“甜蜜”完全无关, 但是对于这些政治、规范和要求的教育是重要也是必要的。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它要求客观上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化有形为无形”, 通过自己的加工转化, 使传递的信息内容呈现出亲和力, 表现出人文性。

一、避免直接告知, 注重逻辑推导

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用语, 著名的现代伦理学家黑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命令、判断和道德语言虽然同属于规定性语言, 但后者不是一种诉诸于情感的命令, 更不是直接的说服和劝告, 而是有自身表达的逻辑规则。”[1]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道德需求, 他需要知道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如何获得社会性, 具体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具有社会性, 但是长期以来, 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将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理所当然化, 他们本身的理解可能也潜隐着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以为然的信念, 并将此类思想规范观念化, 视为一种先验原则的系统。因此, 在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时, 想当然地认为将这些直接告知受教育者并使之照做付诸实施就行了, 这样做实际为这些思想观念的绝对化以及其他被视为本质或“真理”的绝对化铺路。而现实情况是, 受教育者对此在内心深处往往是不以为然的, 他们往往需要“理”, 需要说服性。也就是说, 教育者不能简单地将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放置在受教育者面前, 直接告诉他们接受就行, 这些是“真理”, 而应该在告知这些思想规范的同时, 进行一个讲“理”的过程, 通过逻辑推导, 推导出这些思想规范的正确性、有益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虽然说直接的命令也许会得到畏惧与服从, 但只有真正的理解才能产生人的内心信念, 从而走向自律。因此, 当思想政治教育者试图帮助受教育者建立一种价值观时, 毫无疑问是要善于做有说服力的理性推理, 亦即逻辑推理。例如, 在进行奉献问题讲解时, 教育者不仅要列举实例并进行针对性的点评以达到情感渲染, 更需立足理性完成有说服力的推导。经过系统推导从而使受教育者明确奉献对于个体身心以及对自身和他人的关系究竟有何作用, 语言表达应该表现出内在的理性逻辑。事实上, 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沟通过程中提出要求时, 尤其是要求受教育者接受和服从时, 非常有必要考虑到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道德需要。泛泛传播一种思想认识或者道德规范往往无法触及到精神的层面, 需要对受教育者作简洁清晰的理性引导, 使受教育者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和益处。缺少了这样的一个逻辑推导过程, 思想道德规范很可能只能是硬邦邦、令人生厌的条文和框框, 也只有经历了这样的一个推导加工过程, 硬邦邦的条文和框框才更易变得“柔软”, 才会具有较大的可接受性。

二、弱化命令指示, 拓展沟通方式

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习惯以命令式的祁使句作为其语言方式, 这种命令指示式的方式一定角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话语霸权,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 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 其主体地位和利益要求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 而被动往往就意味着缺少积极性、缺少热情。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 教育者应较少使用这样的命令指示性词语, 而是以对话、谈心、交流、探讨为主要方式。其实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述他们的理论的。对于“什么是共产主义”这个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仅仅是从基本意向上作出了设定, 他们本身从未清晰而明确地论述过这个问题。而在中国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时代理论问题, 邓小平同志也仅仅用了一个“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否定式的说明来督促人们去继续探讨, 他本人并没有用直接现成的论断性话语去给予说明。这种开放性的表述方式既符合历史进程, 又贴近接受者的心理需求, 同时也培养了思维方式, 敦促受教育者主动研究和思考。此外,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加工转换信息词语时, 要力求平实, 沟通方式要体现“三贴近”, 就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要用合乎沟通规律、符合人的接受规律的方式来处理沟通内容, 力求克服重口号不重实效的形式主义。比如说在要求受教育者“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时, 可以从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性、从个人需要的角度来加工处理, 从而避免命令口吻, 凸显亲和力, 体现人性化。经过如此加工的思想规范其实才更具沟通性, 才能使教育者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三、重视价值判断, 结合事实判断

一般而言, 价值判断带有鲜明的确定性、倾向性、情感性和经验性, 而事实判断重在描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偏重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一般给人以武断的感觉, 容易使人抵触反感。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 教育者首先要厘清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然后才可以灵活地结合运用。受教育者如果犯了错误, 做出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 教育者在沟通时切忌急于给出价值判断。缺乏调查、过于武断的个人评判有时会有失偏颇, 它不仅仅造成语出伤人的现象, 更会伤害受教育者的自尊心, 使其产生防范心理和陌生感, 从而打击其参与沟通、说出真相的动力和勇气。思想政治教育者假若在沟通中能够消除陌生感和防范心理, 耐心地引导对方诉说, 使自己能够理清事实的来龙去脉, 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引导, 如此方为理性合理的做法, 才能够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 教育者若能将两种判断熟练使用, 就会使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否认, 客观而冷静地去阐明一件事实是极有说服力的。一般来说, 教育者无论是在群体沟通中还是在个体沟通中, 理智的事实分析与判断更容易博得受教育者的尊敬、理解, 展现思想道德知识和规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得到真正的遵从。然而, 价值判断的影响力更为直接, 这种价值判断总是给人印象更深, 且富有浓厚的情感, 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故而影响力度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图景是, 教育者亦或受教育者都容易用价值判断代替某种事实判断, 而价值判断本身所固有的私人性、主观性往往使思想道德教育难以贯彻其普遍规则, 甚至于难以维系人类的普世伦理。教育者随意地去评论人和事, 草率地给受教育者下结论, 简单地政治化地歌颂一种理念, 传播一种思想, 这都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相分离。如此这样, 不仅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判断力绝无可能, 还会造成受教育者“所想”与“所说”相分离, 缺乏真实性。不难看出, 事实判断不可缺少, 它增加可接受性;价值判断也不可或缺, 因为它增加信服。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只有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有机结合起来, 在事实判断之上建立起价值判断, 才会更显人文性, 更有亲和力, 如此沟通才更有穿透力。

四、善用“默会知识”, 接轨现实沟通

默会知识由匈裔英籍思想家波兰尼最早提出。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类。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 即以书面文字、地图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 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 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如果我们把第一类称作明确知识, 把第二类称作默会知识, 我们可以说, 我们总是默会地知道, 我们认为我们的明确知识是正确的。”[2]这段话也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通常所说的明确知识, 是指可以借用各种语言、文字和符号予以准确表达出来的知识, 而与此正相反, 默会知识则是人们内心明白、明确却难以靠语言、文字来明确表达的知识, 是指那种要依靠人内心的心领神会才能获得的知识。换言之, 默会知识是在日常实践中人们所拥有的关于某类事物的知识, 相对于明确知识的语言充分表达形式, 默会知识一般是缄默的, 往往并不采用明确知识的语言、文字、符号的表达方式, 然而, 虽然无言却在其他的表达形式上是有效的。波兰尼还提出, “默会知识是自足的, 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 所有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3]。这也就是说, 一般情况下明确知识往往是以默会知识作为自己的基础的, 默会知识是任何明确知识的根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默会知识是比明确知识更为优先也更为基础的维度, 毕竟人们所知道的知识总是多于人们所能言说的知识。同时, 默会知识还有另外一个特性, 就是它还表现为是一种个体知识。默会知识作为知识的一种, 是与认知者个体无法分离的知识, 一旦与认知者的个体相脱离, 默会知识就自然转化为具有公共性的知识, 也就不再属于默会知识了。此外, 默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为认知者的个体体悟过程, 认知者若想获得默会知识就必须经过个体自身的亲自参与, 否则没有渠道获得这种默会知识。同时, 默会知识是具有非批判性的, 也就是说, 人们对于这种只能依靠心领神会而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而获得的知识, 一般情况下很难对其进行形式逻辑分析和批判性的思考。

波兰尼所提出的默会知识, 既丰富了人们对知识整体范畴的认识, 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沟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一般人看来, 个体知识就是个体所拥有的完全主观的知识, 具有主观性, 而事实上, 个体知识不仅仅具有主观性, 也具有客观性的特点。“个体知识是个体以高度的责任心, 带着普遍的意图, 在接触外界客观实在事物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知识。它是个体内在的体验与个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的统一体。因此, 个体知识并不等同于完全主观知识。”[4]既然默会知识有客观性,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个体知识, 要能够利用它为己所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 教育者如果可以将受教育者的默会知识用好, 巧妙地将默会知识与沟通信息“嫁接”, 就能够拉近自己与受教育者的距离, 将沟通信息内容与默会知识有效接轨, 这样无论是在沟通信息上, 还是在沟通方式方法上, 都能够显示出对受教育者的关照, 凸显其亲和力, 展现出人文意蕴。就是说, 如果教育者在进行沟通时, 能够针对对方的学科背景或者生活经验, 有意识地在所举案例中体现出这些, 就会和受教育者的默会知识暗合, 就会拉近他们对沟通内容和活动本身的距离, 不仅使他们有亲近感, 有参与沟通的热情, 而且还会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真正参与沟通, 使思想道德规范留存于受教育者的心中并内化、固化为自身的素质,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卿志琼.有限理性、心智成本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出版社, 2006.

[3]钱振华.科学:人性、信念及价值 (波兰尼人文性科学观研究) .北京: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学校绩效文明考核自查报告201下一篇:中国古代民间动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