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村

2024-04-29

生态村(通用8篇)

篇1:生态村

**镇**村创建嘉兴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村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切实推进我村创建嘉兴市级生态村工作,根据《**市市级生态村创建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许桥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努力把许桥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市级生态村。

二、总体目标

严格按照《嘉兴市市级生态村创建管理办法(试行)》,根据我镇“两新”建设规划要求,加大投资力度,强化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争取到年底建成**市市级生态村。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村级垃圾处理系统,落实垃圾回收制度。在建立保洁员制

度,做到垃圾日洁日清的基础上,村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回收处置,在村部、公园、健身场所等适当场所,设置可分类垃圾回收箱,增强节约和环保的理念。

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污水处理是生态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我村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资金投入,完成了全村**户农户污水管网的全覆盖,有效解决了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二)强化村庄环境建设

1、加强河道综合整治。做好**港,**河,西环河等河道的综合治理,强化河岸绿化养护,再现江南水岸的清绿。

2、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做好主村道的绿化、公共绿地的建设,全面实现村庄的绿化、净化、硬化、亮化。

3、推行清洁燃料。积极推行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使用。

4、发展生态农业。结合村级实际,发展生态农业,创建花卉和蔬菜大棚基地。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四、重要措施

创建嘉兴市级生态村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紧,必须下定决心,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实施。

(一)统一认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创建嘉兴市级生态村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确立科学发展观。同时,建立责任制,把创建各项工作落实到组、人,保证创建各项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二)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创建**市级生态村,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全村群众的愿望,也需要广大人民的参与和支持。要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运用多种宣传形式,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多方筹措,加大投入。开展生态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是合理利用村级的有限集体经济;二是充分理解上级的相关优惠政策;三是向镇主要领导要政策。确保资金到位、任务完成、创建成功。

(四)突出重点,创出特色。实现创建目标,不仅要全面完成各项考核指标,而且要针对我村实际,创出特色。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村“两委”建立以书记、主任为正、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专人为创建工作联络人。**村党支部 **村村民委 2011年7月16日

篇2:生态村

关于开展2011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环保局、各分局:

为推进生态市建设,根据省厅《关于印发<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和<省级生态村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请你们立即开展2011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对已获得“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的乡镇(名单附后)是否满足现行创建标准逐项进行说明,对照规定,查漏补缺。对满足现行创建标准的乡镇,市局将统一进行更名,颁发证书及牌匾,并报省厅备案。

二、严格按照《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 1

和《省级生态村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开展申报工作。

三、各县(市)环保局、各分局选取辖区内条件较好的乡镇、村开展创建工作。为保证申报质量,原则上各县(市、区)省级生态乡镇申报数量2-3个,省级生态村申报数量2-3个,经市局筛选后报省厅。

四、所有申报材料整合装订成一册,依次为目录、申报表、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证明材料等,各部分页码可单独编排。对只考核办事处的指标,乡镇无需填写。环境保护规划原则上采用旧指标,规划只需提交电子版。

五、各县(市)环保局、各分局负责人要对有关乡镇、村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保证材料质量。

篇3:生态村

是年1月15日, 国家环保部主办的《绿叶》杂志上刊登了题为《农业需要一场生态学的绿色革命》的文章。该文呼吁, 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逐步摆脱大化肥、大农药和转基因等现代农业技术束缚, 从循环农业入手, 促进粮食安全、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多赢。那时, 该文章的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教授已经在为这场农业生态学的绿色革命而躬身实践了;那时, 蒋高明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蒋家庄创建的弘毅生态农场已经3岁了。弘毅生态农场租用的是村里曾经的建筑垃圾堆放地、土层只有20厘米的低产田。在这块土地上, 蒋高明坚持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和转基因技术。他用农家肥提高土壤有机质从而生产出高产有机粮。开始的两三年, 小麦和玉米两季加起来每亩收才1000来斤, 到了2010年, 就已经达到了吨粮田, 并且产量连续平稳——超出周围农田亩产一倍多。

弘毅农场是如何做到的?该农场充分利用了农场内外的一切生态要素, 让各种元素循环起来发挥作用, 实现有机循环, 实现有机粮吨粮田。弘毅农场用实践证明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可以搞, 可以像依赖现代农业技术——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和转基因技术获得高产一样, 获得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高产——不低于依赖现代农业技术的现代农业的收获。更重要的是, 生态农业因为不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等现代农业技术, 从源头上减轻甚至消灭了对土壤的污染、对水的污染、对空气的污染。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表示:“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两型农业的发展方向, 弘毅农场用现实证明了生态农业不是理想中的乌托邦, 是可以实现的。”

但, 实现生态农业要抛弃原来的利益格局, 要停止争论, 让实践检验真理。

近几年, 尤其是中共十八大后, 生态文明火了, 生态农业火了。如雨后春笋般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应运而生。对于此, 蒋高明表示:“据我所知, 中国目前尚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村, 但官方宣布的生态省就有十几个。”是蒋高明在唱反调吗?“这不是唱反调, 是客观事实。我实地调查了很多早期的生态村, 发现那些富裕起来的生态村, 走的都是工业化路子。很多地方打造生态市、生态省, 但遗憾的是, 他们的农业依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甚至热带地区也铺农膜, 除草剂更是大量使用。生态村都没有, 哪里来的生态省?”

蒋高明说:“我理解许多地方打的是生态概念, 这是可以的, 但既然打造生态村或生态省, 就必须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 让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项元素循环起来。遗憾的是, 真正这样做的不多。”在蒋高明看来, 生态文明必须扎扎实实从生态村做起, 而非一纸文书、一个只有在专家层面理解的自上而下的、只有其名而无其实的生态文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常年致力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实践, 热心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 身体力行支持开展保护中国生态环境的活动。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创建的弘毅生态农场, 经过几年的努力, 在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和转基因技术的情况下, 已将低产试验田变成稳定的有机吨粮田。

为何是农村?

农村已经成为污染严重的地区。污染一方面来自现代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另一方面就是工业化农业造成的对土壤、河流、空气的污染。这些污染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们的食物、人们的健康。工业化农业对农村的污染已经恶迹昭著。

化肥、农药过分使用使农村充满杀机

记者:化肥使农作物增产, 但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吗?

蒋高明:中国每公顷耕地化肥平均施用量为434.3千克, 是化肥施用安全上限的1.93倍, 但利用率仅为40%左右。60%的化肥中氮磷随水流失到河流或地下水中。河流因为过多的氮磷而出现富营养化。不久前, 我到河北沽源去考察, 滦河的发源地闪电河就在那里, 而今闪电河的变化令我吃惊。20年前, 我曾在闪电河做科研项目。那时的闪电河河水清澈, 岸边风光优美。可如今, 由于富营养化, 苔藓、蓝藻疯长, 往日风光已经不再。原因就在于当地要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为了增加产量, 大量使用化肥, 化肥残留通过雨水流到河里造成富氧。而实际上, 闪电河是当地重要的水源。这样的情况很普遍。

记者:在弘毅农场除虫不用农药, 这是为什么?

蒋高明:使用农药除虫, 同一种农药的效果会越用越差, 只能用毒性更大的农药才能起到效果。而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 药越用越毒, 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 最终害虫无法根治。目前, 中国每公顷耕地农药平均施用量为13.4千克, 其中高毒农药占70%, 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农药残留和化肥残留汇集到河中, 河水就会受到污染, 鱼虾逐渐减少, 甚至绝迹。可以说, 现在的农村是充满了杀机的“杀场”。弘毅农场采用生态防虫法, 可以实现有效控虫, 捕获的虫子用来喂鸡, 生产有机鸡肉、鸡蛋, 形成有机良性循环。

“白色恐怖”造成双重危害

记者:农膜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关注。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如何?

蒋高明:白色污染问题不得不令人忧心忡忡。十几年来, 我一直都在农村调研, 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其中对粮食生产大省河南、河北、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四川、湖南、湖北农村去过多次。总的情况是污染越演越烈。北方耕地几乎被清一色的白色塑料膜所覆盖, 从空中俯视北方乡村, 大地白茫茫一片, 仿佛来到了一个“白色恐怖”世界。即使在热量条件非常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 种地也覆膜, 只不过由白色变成黑色。

记者:农膜残留有哪些危害?

蒋高明:目前, 我国每年约有5 0万吨农膜残留留在土壤中, 残膜率达4 0%, 这些农膜残留在15~20厘米的土壤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很明显, 影响作物生长。其二, 农膜回收难、利用价值不大, 绝大部分会被烧掉。而这一烧, 却带来了更直接、更厉害的污染。

记者:更直接、更厉害的污染是什么?

蒋高明:农膜焚烧会产生不少于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是毒杀芬、六氯代苯、二恶英、呋喃、多氯联二苯。这些物质是2004年生效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公布、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的对人类危害极大的持续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 最长可在第七代人体中检测出。这些物质毒性极强, 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 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受损、癌变或畸形, 甚至死亡。

还有一点值得提出, 农膜虽然实现了反季节蔬菜生产和提前上市, 但代价惨重。由于长期生产反季节蔬菜, 大量化肥、农药、农膜污染, 导致以蔬菜产业闻名的华北某市农民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的地下水已经不能饮用, 需要花钱到上游的县买水喝。而这种模式, 还在无节制的推广。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我就不用直接回答了。

秸秆焚烧污染空气导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记者:国家一直鼓励秸秆的综合利用, 但烧秸秆的问题却有越演越烈的态势。请介绍一下, 我国秸秆的使用情况。

蒋高明:国家要求在2015年之前对秸秆要做到80%以上的综合利用率, 这肯定达不到, 我个人认为能达到50%就是理想状况。我的研究生曾经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秸秆利用的文章, 其中显示, 我国秸秆中23%被牲口直接吃掉;4%用于工业原料;0.5%用于生产沼气。这三项加起来一共是27.5%。有约37%被直接烧掉, 其他在收获、运输中、在农户家中自然损失。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被焚烧了。尽管政府严令禁止焚烧, 但屡禁不止, 而且有越演越烈的态势。焚烧秸秆不止污染当地空气, 污染物还会随风排到其他地方的上空, 导致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在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 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已经刻不容缓。

农村除了上述问题, 还有滥用添加剂、激素的问题, 这也是个触目惊心的问题。被滥用添加剂、激素的畜禽、水产对人们的健康只能做减法。这样的农业生产方式, 就会造成在农民本身受害的同时, 城里人也难幸免于难:城里人再有钱, 也难以买到健康的、他们不得不依赖农民生产的各种食品, 难以买到洁净的空气和健康, 只好将钱投向医院和医药。生态文明只能也必须从农村抓起, 没有生态农村, 就没有生态省, 也就不会有生态文明的中国。

应对能源危机的需要

“十二五”规划中说, 到2015年末, 要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标准煤。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副所长李俊峰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 如何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问题, 还没有真正落实。有专家表示, 41亿吨的控制目标没有考虑到农村对能源需求的增长, 换言之, 如果要实现41亿吨标准煤的控制目标, 得先把农村的增量控制住。“一旦农村的能源需求爆发, 将使国家本就紧张的能源供给形势雪上加霜。”蒋高明坦言。

农村用能:弃传统能源亲化石能源

记者:农村用能呈现哪些特征?

蒋高明:当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商业化能源的普及, 农民已经放弃了传统的生物质能源, 即秸秆的利用, 转而利用煤炭、液化气等化石能源或化石能源发出的电能。尽管我国在全国推广了很多农村小沼气工程, 但由于“空心村”的出现, 出料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加之, 农民嫌麻烦, 沼气废弃现象很多。这就造成优质的生物质能源被浪费, 同时也加大了国家能源供应的难度。

记者:请把沼气废弃的原因再展开些。

蒋高明:必须肯定, 在农村发展沼气, 方向是正确的, 应该坚持下去。之所以出现严重的废弃现象, 除了上面提到的能源转型原因, 在推广沼气的时候采用政府免费修建, 农户自己管理使用的方式也是原因之一。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让农户无偿使用, 往往是开始的一段时间使用好, 但之后由于漏气、出料等问题的出现, 由于农户不愿投入、日常管理不到位导致最后废弃。在这点上, 需要改变重建设、轻管理;建有钱、管没钱的现状, 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一定要普及和巩固并重, 否则, 建的越多, 废弃的越多, 造成资源的二次浪费。

发展沼气:工业、资本都要进入

记者:在您看来应如何发展沼气?

蒋高明:大量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只有老弱病残留守的“空心村”的大量出现, 客观上决定了农村在管理沼气技术上, 劳动力严重缺乏。外出打工者很容易获得大大超出土地收入的报酬, 他们不愿意伺候又脏又累、一年用不了多少的沼气。我觉得发展沼气, 可以换个思路:走工业化道路。现在我们技术没问题, 冬天出气也能保证。在山东已经建了很多汽车加气站加天然气。如果把沼气提纯就会变成天然气, 可以作为清洁燃料, 而且可以做到廉价, 这样的话在汽车正在普及的农村肯定大有市场。瑞典、瑞士已经这么做了。还可以将沼气装罐保证农村生活用能。产业化之后, 公司有利润, 出料有保证, 大量的有机肥料可以肥田, 改善因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板结、生产力下降的现象。这样的话, 农民就可以利用家门口的能源, 远离煤炭、天然气,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邯郸学步贻害无穷

一味模仿别人, 非但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 反倒失去了自身的特色谓之邯郸学步。中国的农业发展近些年来尤其崇拜美国的工业化农业发展模式。大农药、大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农膜、添加剂和转基因技术在中国大行其道。这种盲目追求农业现代化和农村资源资本化的现象被联合国专家批为邯郸学步;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盲目跟风, 导致中国农业单位面积的化学化程度蹿升至世界第一, 导致农业、农村成为中国面源污染最为严重的领域。

美国工业化农业真的那么“牛”吗?

记者:美国的工业领跑世界多年, 在农业方面也是这样吗?

蒋高明:的确, 有人说我们应该走美国那样的农业工业化路子, 让2%的人口来种植98%的人口所需要的粮食, 过美国式的现代文明生活。那样的话, 我们将需要106.6亿亩耕地, 可我们只有18亿亩耕地, 且这些耕地还在受城市化的严重冲击。

记者:我们自然资源无法和美国比, 那美国的生产效率是不是很高呢?

蒋高明:让我们来看基本的事实。美国用29亿亩耕地和数百亿美元的政府补贴, 才生产出3亿多吨粮食;中国用差不多一半的土地 (18亿亩耕地中的约15亿亩) 和不到一半的补贴生产了5亿多吨粮食。若以单位面积计算农业效率, 中国仍然是土地产出率最高的国家。

美国的模式不适合我国国情

记者:我们的单位面积产出率最高, 但人均产出率却低得多。我们可以获得像美国那样的个人产出率吗?

蒋高明:大家都知道, 我国是三山六水一分田。我国像美国那样的平原性耕地大约6亿亩, 只有人家的1/5左右。与此对应的是我国的农业人口是美国总人口的数倍。假如像美国一样一两个、两三个人经营1000亩地, 那剩下的人去干什么?上世纪50年代, 我们搞机械化, 最后的结果怎样?60年代全国就挨饿了。有人会认为, 那样的话可以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 产生人口红利。的确, 我国依靠人口红利创出了“中国制造”的牌子, 但也形成了数以亿计的漂泊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和近6000万的留守儿童。如今在很多农村, 经营土地的多半是老人、妇女, 这些提供给人们最根本的生存物资的留守农民, 收获的是低微的盈余和地位的降低。

记者:现在国家不是努力在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的尊严吗?

蒋高明: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 是农民承受几十年的剪刀差实现的。尽管国家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但农民收入依旧与城市人口收入差距悬殊。前两年的4万亿投入, 又继续拉大了这种差距。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 农民的辈份一降再降:建国初期是农民爷爷, 改革开放前后降为农民伯伯, 现在再降一辈, 变成农民兄弟了。这种说法虽然带有浓厚的戏谑味道, 但农民地位的低微是不争的事实。与此直接相连的就是真正务农的农民采用各种手段保产量。因此农村难免不成为环境污染的重地。

记者:弘毅农场所在的蒋家庄是怎样的情况?

蒋高明:现在蒋家庄有三四百人伺候一千亩地。真的变成二三人的话, 粮食品质肯定会降低, 品种肯定会减少:五谷丰登的情况会难以见到。

记者:还有其他原因说明我国不适合美国的经营模式吗?

蒋高明:美国的经营模式适合高度的城市化完成率, 在缺乏充足劳动力的情况下, 为了保证粮食产量, 在拥有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可以为之。美国98%的人口在城市, 它必然也必须走集约化经营模式, 这是适合美国国情的。而我国的城市化率充其量为51.2%, 还有专家说可能高估了10%, 就算是51.2%, 我国仍有几亿人口在农村, 如果强行走美国模式将有引发严重社会问题的隐患。我认为, 起码在目前阶段, 搞美国模式为时尚早。而且, 美国的模式是可持续的吗?看看他们的做法吧:他们将污染的企业转移到了他国, 农药化肥也都是在别的国家生产。土地、环境的污染总有超出承载力的时候;另外, 有几个国家可以有美国那样的高投入?那样的霸权?总之, 我不看好美国工业化的农业模式。

搞生态农业比生产牛仔裤强

城乡发展的极不平衡造成城乡收益相差悬殊, 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 经营土地的多为老人、妇女。为了省事、获得较高的眼前利益, 依靠像美国一样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工业化农业经营模式在中国大行其道。当然, 这也离不开说话有分量的专家、官员的极力推介。在蒋高明看来, 这是杀鸡取卵式农业模式, 只顾眼前几十年而对之后的事不加考虑, “与污染的企业挣钱快、容易一样, 污染的农业挣钱也快。”蒋高明认为,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既符合国情又有竞争力。

生产牛仔裤赚得那点钱太不值

记者:我国发展生态农业与美国相比有哪些优势?

蒋高明:首先, 我国有充足的懂得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劳动力, 美国这方面恰恰是软肋, 劳动力缺乏导致只能依靠工业化集约经营模式;其二, 我国地理条件多样性, 气候带也较欧美丰富, 这就使农作物多样性成为可能。像美国, 气候条件相对单一, 作物田是大平原, 想在多样性上做文章都难;其三, 我国耕地多较零散, 大型机器不能施展手脚, 这看似是劣势, 但也是极大的优势:这些耕地主要靠手工, 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元素生产出高品质的作物, 而这样的高品质是可以在高产的情况下实现的。弘毅农场的经验可以佐证。

记者:国外对中国的传统农业模式如何看?

蒋高明:中国古代先民自7000年前开始驯化野生蚕和种植野生稻, 并逐渐形成传统农业。几千年的经验积累, 逐渐形成了兼业化、立体循环的土地经营模式。100年前, 美国农业学者富兰克林·金博士到中国调研小农村社制经济, 不仅认识到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形成的有机、兼业化的农业, 在切实有效养活了世界最大规模人口的同时, 也很好地维护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而美国的大农场才搞了100年就严重破坏了资源环境, 最终发明了一种更加不可持续的转基因技术, 继续沿着工业化农业的错误路线走下去。100年前, 美国的那位博士将这些所见、对比结果、感悟写在了《四千年的农夫》一书中。这本书在发达国家和在除了我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流行了近百年。这足以说明中国传统农业自身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我个人觉得, 改革、借鉴都是必要的, 但不能不加辨别的照搬, 不能剔除糟粕的同时也扔了自己的精华。

记者:如何让中国的农业体现竞争力?

蒋高明:要走生态农业的路子。工业化农业的模式把中国的优势损失殆尽。比如生产、加工牛仔裤。从原料棉花生产开始, 就要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和转基因技术。大化肥、大农药等等环境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转基因技术则使农药、除草剂的应用进一步升级走向恶性循环。这样生产出来的棉花不仅让环境遭受破坏, 还隐藏着对健康的威胁。而这在纺织、印染阶段依然在继续。品牌的溢价是人家国外的。中国只得到了可怜的加工费——是在把环境污染一溜够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挣到多少钱?一亿条裤子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如果我们发展生态农业, 生产高品质的食物、原料, 则可以跳出污染环境只赚廉价加工费的怪圈。生态农业模式下, 农民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回报高多了, 对于生态环境并没有多大影响。

如何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

记者:在目前的情况下, 如何发展生态农业?

蒋高明:从农村做起, 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 让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项元素循环起来。应该在不适合集约化经营的地方且劳动力有保证的省的农村如云、贵、川、渝、湖、广、鲁一带的山区先发展起来, 在不影响国家粮食供应格局的前提下, 先争取10%的耕地 (低产田) 实现生态农业经营方式, 最终低产田搞成高品质的中、高产田。

记者:生态、有机农业炒得很火, 实际的情况怎样?

蒋高明:我国生态、有机农业走的是市场的路子。主要靠有机认证等市场手段。如果从认证的数量看, 耕地量可能会超过1%, 但根据我掌握的情况, 真正按生态、有机要求去做的肯定达不到。发达国家有机食品的消费量高达20%到40%,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一步步来, 先实现1%的目标, 再实现10%的目标。中国有10%的耕地, 全部的草原和全部的森林, 保持在健康的状态, 这些土地告别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 就是保护了62%的国土, 带动了2亿多农民和农业大学生就业, 而只要有1%的人群消费这些有机产品就实现了农业的增值。

记者:具体应采取哪些措施?

蒋高明:其一, 政府得支持, 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像有机认证, 一年一次, 每次费用一万多元;这还不说, 认证就是填一大堆表格, 这对农民来说不是一件易事。要认证就从源头认认真真认证, 防止以有机之名行工业化农业之实。能不能认证免费?能不能在标准上不搞一刀切?希望政府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决策。其二, 想办法让农民愿意从事生态农业。要做到这一点, 这就得提高农民的收入。我粗略计算过, 如果有机粮价达到3元/斤, 就会有80%的青壮年回家务农。因为这样的话, 按照一家5口人5亩地, 其纯收入近三万元, 而外出打工的年轻夫妇去掉各种开支, 也就剩下二三万。我曾经对山东、河南的农民做过调查, 他们表示, 如果能在家里挣二三万, 肯定就不出去了。

记者:您希望将政府每年的2.5万亿农业补贴直接用在生态农业上。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希望?

蒋高明:每年国家的大量补贴都给了粮食生产的中间环节, 到了农民手里很少, 直接到农民手中也就是每亩八九十元。5亩地的话, 也就四五百块, 农民也不在乎这点钱。如果都直接补在生态农业上, 直接高价收购粮, 低价卖给城里人, 那样的话粮价就在每斤3元以上了。那农民的积极性就上来了。

记者:这样做的阻力在哪里?

蒋高明:主要阻力在于中间环节太多, 有利益冲突。如农药、化肥、农膜的生产商、供应商会反对;直补到农民头上, 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管理部门也因得不到好处, 而不愿积极推动。还有, 以农业单项技术为研究对象或有利益冲突的农业科学家也会反对。

记者:您觉得我国生态农业的前景如何?

蒋高明:会很不容易, 但环境、能源供给的压力、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压力使之成为大势所趋。它毕竟是朝阳产业。希望政府对生态农业实施政策倾斜, 引导生态文明在农村、在农业中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篇4:逐利生态村

最终,当初作为“美国模范住宅”标志的太阳能板只装了一户,由英国石油公司捐赠。本溪市的一位政府官员认为,它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不值得费劲去摆弄。”而且,谁能承担起这笔费用呢——英国石油公司的光伏系统需花费1 万美元。有人也许会好奇,把它放在一个成本不到3500 美元的房子上干什么。相似的问题还有,为什么要采用价值1.8 万美元的膨胀聚苯乙烯房顶?压制威猛砖的设备同样昂贵,这些都是否必要?高姿态地引进一些昂贵的技术与起先所宣传的就地取材,惠村惠民的初衷似乎不相符。

在建设过程中,英国石油公司和巴斯夫公司的捐助只够建一户住宅。代小龙被告知,他必须自己在当地找更便宜的太阳能板和膨胀聚苯乙烯。这不太可能。所以,生态屋的用电来源实际上和山里其他村落别无二致:都是通过国家电网的火电站。用巴斯夫提供的膨胀聚苯乙烯建样板房也不够环保。代小龙原本希望示范住宅都能用上美国货,但最后他不得不在当地寻找普通的聚苯乙烯,用作屋顶和墙体的建筑材料。聚苯乙烯本身是一种能污染环境的材料。在其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化学及大气污染,同时其废弃品还会带来大量的白色污染物。麦克唐纳之所以认可巴斯夫的材料,是因为其产生的污染较一般的工厂少,也因为巴斯夫一直在为CUCSD 的美国方面提供资金帮助。

大企业们每年支付50000 美元加入CUCSD 的评议委员会(Board of Councilors),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获得政府的支持。麦克唐纳在一期《哈佛商业评论》中表示,黄柏峪项目中的西方企业有机会让他们的产品引起中国高层官员的重视,这是他们得到的其中一部分利益。他还对该文作者承认,他知道该模式对于黄柏峪目前的条件来说并不适合,但继续这个项目符合美方的利益:“我们在黄柏峪可能会失败,但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数据为美国借鉴。如果我们能让中国人造出成本低于煤炭的太阳能电池,最终会将其带回美国市场。”这表明,该项目领导者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将技术引进到中国后,让中国成为美国生态产品的廉价生产者。

2005 年9 月以来,代小龙曾几百次接待各地政府的代表、行业协会及企业投资者的正式访问。他们很大程度是为了学习黄柏峪在可持续发展中所引进的美国科技。尽管黄柏峪项目并不是“可持续”的。

代小龙曾说他已经投入了800万人民币。和美国企业一样,如果看不到回报,他也不会继续为这个项目投资。2005 年秋,各方已经意识到技术及经济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但项目还是按计划进行着,除了为解决农民就业而建的工厂。美方的协调人王勉生对代小龙及当地官员说,会投资100 万美元在村里建一间高粱酿酒厂,这可以创造200 个工作岗位。然而一直到2006 年秋天,该项目没有得到一分钱——始终在争取的工业投资也无声无息地跑了。代小龙最后不得不与CUCSD 摊牌,他说:“就黄了吧。”

在示范村项目正式启动的晚宴过后,代小龙曾告诉我说,他已经注册了大概6000 个以“黄柏峪”命名的商标:黄柏峪屋顶、黄柏峪窗户、黄柏峪地板、黄柏峪门。当然,他的远大理想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用料,同时被注册的商标还包括黄柏峪可乐、黄柏峪相机甚至黄柏峪汽车。为这些他花了34万人民币。必须承认代小龙的胆子很大,他敢于为了到最后也不曾存在的品牌价值投入巨资,而且非常肯定自己能靠黄柏峪发财。他的真实动机应该更早地被人们意识到,然而事实上,他作为一个毫无经验的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却被看成是一种慈善性质的行为。

就生态村本身来说,黄柏峪最终变成了一个“不可持续”的项目,但还是有人获益的:参与其中的非政府组织、政府机构和它们的商业伙伴都从舆论上或资金上有所收获,他们从中变得“可持续”了。

篇5:生态村的汇报

建设生态文明大湖

——大湖村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

大湖村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东南部,南临新郑,东临中牟,全村有186户,852人,党员20人。土地面积16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550亩。主要以种植大枣、草莓、鲜桃、花生、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主导产业是大枣和草莓。村民主要以种植农作物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2008年以前,大湖村村容村貌疮痍满目,凌乱不堪。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经济滞后,道路弯曲、坑洼不平,污水横流,建筑布局混乱,是一个典型的落后村庄。大湖村经过新农村改造,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庄焕然一新、整齐划一,建筑格局明显改变。不仅道路硬化、村庄美化、道路绿化、街道亮化,而且村民家庭居住环境也得到改善。

在农村创建生态文明村正是在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更是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2007年4月开始,我村积极响应南曹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严格按照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要求: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全民参与,建设高标准生态村。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村“两委”团结协作,廉洁奉公,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干群关系良好。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四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张书亭同志为组长的生态文明村创建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创建工作计划,完善各项制度。把生态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组织和工作班子,落实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实施。逐户划定责任区,实行村两委班子干部包片,党员和村民代表包户,发动和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提高各村生态环境质量。将创建文明生态村纳入村干部、考核指标,并与村干部签订创建责任书,确保生态村建设工作按规划顺利进行。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商议有关建设生态村的建设和投资方案,制定垃圾清理和卫生保洁制度。

二、强化生态意识,广泛宣传

制定环境保护宣教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做好生态村建设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态和环保意识,提高农民参与文明生态村创建的积极性;利用召开会议、广播、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大力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知识,做到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三、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

一是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和林地,无乱占乱建现象。大力推进“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造住房),基础建设和公用设施逐步完善。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人畜分居,禽畜圈养,村道硬底化。环境质量达到规定标准,无污染事故;珍惜自然资源,无破坏生态事件。二是坚持依法治村,民主法制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认真完成普法任务,村民遵纪守法意识增强。村辖区2年内无重大恶性事件、无重大责任事故、无流氓黑恶势力、无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社会治安稳定,群众有安全感。

三是严格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指示,结合本村实际,严格按照生态建设规划要求实施,科学安排、合理布局,创出特色、作为示范。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农用塑料薄膜,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选址和粪污改造工作,加大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监管力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要通过生态示范村的创建活动,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同心协力,效果显著

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硬化道路36000多平方米,修建排水管道5420米,道路变得平坦整洁,方便机动农用车、三轮车、货车等出行;街道绿化,植树80000多棵,绿化了环境,美化了村庄,净化了空气;改造、新建大门170户,改院、改厕、改厨170户,垒院墙3500多米;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85%,宽带入户率达到15%以上,电话入户率达到95%以上,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快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配备垃圾箱40余个,遍布村的大街小巷,方便村民清扫垃圾,不再到处乱扔乱倒;新建垃圾中转站1处,可容纳全村每天生成的垃圾废物;家家户户安装环保太阳能,利用新型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环保高效,方便快捷;全村安装风、光、电互补型路灯20盏,利用高科技产品大大节省了资源;新建村委办公楼、老年公寓、老年中心湖、文体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各一处,小游园三处,并配备了多种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为群众们提供舒适的、类型多样的娱乐休闲场所;新建候车室、超市各一处,水冲式二类公厕3处,大大方便了出行的人。新建卫生室,改善了医疗条件,配备医务人员,为群众看病提供了可靠保障。新建培训室,配备了数字机顶盒、投影、电脑等培训器材,为群众的学习培训提供了齐全的设备,为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教育,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识

一是抓好村民的民主法制教育。结合2008年村级换届选举,村支部通过组织该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完成村级换届选举;通过向该村的村民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和组织村民观看辑毒、辑赌故事片等,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使村民远离“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也基本没有出现。二是抓好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利用各形式开展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张贴科学文明生活用语塑料宣传标语30余幅,倡导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形成了村民团结、邻里和睦、家庭亲密、互敬互爱的社会新风尚。三是抓好村务财务公开。增设了宣传栏,使村计划生育等重大事情和村的财务收支情况能及时向村民公布,一方面,村民加深了对村工作情况的了解,密切干群关系,另一方面,对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和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起到了群众监督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监督的管理。四是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大湖村以创建活动。坚持“三个文明”一齐抓,借创建“生态文明村”的东风,狠抓了大湖村“生态文明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不断地提高,不仅使农民的意识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亲身感受“生态文明”生活的氛围,而且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六、重视总结经验,长期坚持生态文明的建设

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村工程建设,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明生态村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村容整洁”的目标。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和谐,体现了“乡风文明”的目标。促进了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要“修身”即人身修养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是人居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人的美丽心灵与环境之美的统一。人改变了环境,环境也改变了人,生态文明村的创建通过环境的改变不仅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的提高。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马克思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见,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必然也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管理民主”的目标。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人既是自然性存在物,又是社会性存在物。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同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的发展的真正目的,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建设生态文明村就是要“以人为本”,社会的和谐即使人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活动的结果,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协调均衡和有序的产物。体现了“管理民主”的目标生态农村创建中突出抓了“两室标准化、基层民主化”的政治目标,通过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条件和改善基层民主状况,保证村干部真正履行人民的公仆的职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七、今后的具体做法

根据在创建生态文明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今后坚持一下做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二)、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负责清扫村庄街道,保持街道清洁。

(三)、继续拆除杂乱堆砌物,清理垃圾杂草,定期修理花草树木。

(四)、严禁村内建立有污染,有毒害企业。

(五)、建立生态文化,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理论学习。

篇6:文明生态村意义

文明生态村的基本介绍

生态村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范围内,在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上限之下,运用生态科学原理和生态链接工程而建设成的村落,它的宜居水平比一般的普通村庄更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而文明生态村,就是三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行政村。

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意义

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有重大意义。

首先,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广泛开展这一活动,使农民群众在生动、具体的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农村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项事业;提高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本领,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能力和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促进经济与社会、农村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二,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就是要在实现农民愿望、满足农民需要、维护农民利益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使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精神更加充实,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第三,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的一场伟大革命。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脏乱差的居住环境,与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极不适应。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广大农民对改变这种状态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解决这些问题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通过广泛开展这一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依靠农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营造出文明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使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广大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标准

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必须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必须体现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各个方面,还要统筹考虑农村发展的客观现状和预期目标,因此只能是“基本标准”。

1、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连接公路主村道和村内主干道硬化;推广使用沼气、垃圾定点存放、改水改厕、禽畜圈养,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农户房前院内种有树木、村内道路两旁植有行道树、村庄周围有绿化林带;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2、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文教卫体设施健全。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制定有村民民主讨论形成的《村规民约》;创建“十星级” 文明农户的各项机制落实;红白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健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封建迷信活动;建有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健身场所,形势政策教育、科学普及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坚持经常;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标;合作医疗制度健全,设有卫生室,群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常见病治疗有保障;无计划外生育。

3、基层民主制度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产生,村干部依法行政,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农民的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体系健全,无重大刑事案件、严重经济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

4、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更加殷实。

产业结构合理,绿色产业、高效农业和庭院经济健康发展;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病残孤寡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妥善解决。

5、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篇7:文明生态村建设总结

一、加强职工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宣传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普及节能减排知识,不断提高职工的生态文明意识,组织动员职工积极投身节能减排工作。

1、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宣传。市总工会把宣传生态文明、保护环境法律法规列入职工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市总工会的职工维权帮扶中心法制宣传角免费向职工群众提供普及读本《新职业病防治法》、《噪声危害及防护知识》等,以及《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咨询解答。今年,市总工会继续开展了“进企业服务、帮职工解忧”活动,开展了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工会领导、干部们纷纷走企业下基层,了解企业的经济情况、劳资关系的同时,也听取了企业在节能减排、开发研究环保新技术方面的情况,建议并鼓励企业负责人坚持走技术创新、节能环保之路。

2、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多种阵地和载体,采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合理化建议、征文等多种形式,向广大职工宣传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的目的、意义、途径、方法等,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节能减排意识和观念,养成节约资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在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我市女职工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报告会暨女职工素质提升大课堂报告会,来自县(市、区)、市产业(系统)、部分镇(街道)和市属基层的工会女职委、女职工工作者等12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邵建华作《彰显劳动美 共筑中国梦》专题辅导报告,市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市治水办专家王贤萍作的“水乡梦、我奉献、我劳动”报告中,水质清、环境美、家乡好的热切呼声引起了与会的强烈共鸣。今年上半年,南湖晚报开展的“绿色生活”摄影比赛中,爱好摄影的职工涌跃参加,其中的一幅照片还获得了比赛优秀奖。

3、组织全市职工扎实开展 “我为节能减排献一计”、“我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等活动,把操作技能、岗位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融入企业新技术推广、新材料应用、新工艺开发和新装备使用中去,开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成果,促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据统计,今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职工关于节能减排提出的合理化建议23107条,被企业采纳实施的合理化建议10972条。同时,积极组织发动职工参与本地本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为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献计出力。到目前为止,全市共设立企业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6533人,参与群众性节能减排主题活动的职工50多万人次。

二、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推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机制,促进职工创新成果向生态文明建设运用的转化,形成政府企业工会合力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全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生态产业发展。

1、今年以来,市总工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建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加快职工创新型人才培养,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帮扶、技术指导、技术攻关、技术培训等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职工创新成果向生态文明建设运用的转化。今年命名表彰第三批市级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21个,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县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89个,其中市级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49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9个。工作室年度完成项目308项,获国家专利231项,产生经济效益3.05亿元。

2、今年,市总工会举办“创新驱动?技能圆梦”为主题的嘉兴市职工创新成果巡展。从创新成果、创新人物、创新团队、劳动风采四个方面全面展示了职工岗位创新、技术创新的主人翁风采。另外,市总工会组建市级职工技术服务队20支,为企业上门服务681人次,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656项,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等活动833项,为企业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改进能源消耗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三、教育、组织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不断增强职工环保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督促企业建立职业病防治设施并为职工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1、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_年,市“安康杯”竞赛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_年嘉兴市“安康杯”竞赛活动的通知》,继续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并把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安康杯竞赛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贯彻落实。继续组织开展职工安全健康培训教育,今年6月份,市总工会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业务知识培训,邀请市卫生监督所为全市300多名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授课培训。同时,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日常安生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宣传杜绝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遵守劳动纪律,不断提高广大企业职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和工作技能。据统计,今年全市开展安康杯竞赛有9383家各类企业,参赛职工634484人。

2、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自我防范行为,维护职工生命健康合法权益。根据省总工会、省安监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二届浙江省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的通知》(浙总工发[_]24号)文件要求,从今年3月份开始,市总工会、市安监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部署了“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各级工会组织和安监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各单位围绕“强化安全基础,推进安全发展,我为安全生产献一计”主题,广泛发动职工积极参与。据统计,活动共有3543家企业参与,职工提出劳动安全卫生合理化建议数5212件,被单位采纳的有1609件。市总工会、市安监局收到县(市、区)、产业推荐的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89件。经过市总工会、市安监局的评审,共评出市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优秀组织奖5家。其中的3件合理化建议还被省级部门评为一二三等奖。

四、_年工作思路

1、继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在职工普法宣传活动中,加强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继续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开展群众性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加强对职工节能减排岗位专业培训,提高职工节能减排能力。

2、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推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将技术创新向生态文明建设方向转化。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劳动竞赛活动,引导职工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生产合理化建议,切实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生态产业发展。

3、继续推进职工参与企业民主化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特此报告。

篇8:浅析农村生态村建筑设计

一、了解背景明析设计立意:

农村生态村建设是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综合应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成果,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统一,并与自然生态融合、共生的过程。如何协调好自组织非线性耗散结构三分子-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是生态建设设计的中心问题。人是生态活动的核心,抓住这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一个布局合理、用地经济、生活方便、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村。

二、分析问题解决不同层次内外部空间的关系

生态村建设是对农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设计的过程。对建筑师而言,在考虑如何营造一个生态“家”的同时,首先应重视生态的整体协调,创造有生命感的居住环境。按生态学的观念建立起人类聚居地,使生态建设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的保护,创造一种高效、和谐的栖息环境。

1、生态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态村是以大地自然形体为背景建设而成的,是大地景观空间集合体的一个人造因子,在规划选址时,处理好地理、气候、生物、人文等各因子对村庄建设的影响,是农村生态村建设设计的第一层次,是建设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互动转化。也是调节山、田、水、路、渠、库、村综合治理之间与生态建设关系的过程。对我省农村环东村规划时将生态村融入乡村的自然景观之中,不仅提供了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工作空间与休息场所,还把古典的轴线体系通过现代手法加以重新组合,强调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与平衡发展。

要做好农村小康生态村建设总体规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统筹考虑生态村人口、用地规模、生态规划区范围、地理气候条件。

(2)要整体协调生态村土地发展、生态群落、农业生产系统和人文科技状况的相互关系。

(3)要切实关注生态村道路设置与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合理引导生态、景观、物质、能量的扩散、传输和运动。

(4)要以发展目标为主线、以总体布局依托。对村庄河湖水系、给水排污系统和生态绿化系统的进行综合治理。

(5)要强化措施对富有特色和重要价值的自然生态地带,人文历史等实行有效保护。

2、村庄与建筑单体的空间关系

村庄街坊与建筑单体的关系处理是生态建设设计的第二层次,在村庄总平设计中引入传统街坊的居住空间,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使村落建设人性化,同时在庭院与街坊生态建设和绿化中,打破小农经济的围墙概念,内外相互交融,为穿行于生态街坊的人们营造祥和、共生的气氛。把街坊庭院生态建设和村庄生态建设联系起来,形成庭院—街坊—中心花园的点线面组合的生态系统。使村庄的整个空间洋溢着生态建筑的生机,表达了生态村建设的主题。同时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日照与季风对街坊间距,房屋排列的影响。

3、庭院内部生态空间合理性的确立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院落空间环境的应用,是生态建设设计的第三层次。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通过客厅、餐厅、敞厅和后院的围合,形成内外渗透的复合空间,厅堂与餐厅用插屏门分割,习俗大典时,插屏门打开,提供活动所需的大空间,后院农作空间的设计,充分考虑农民通过劳作的参与和感情介入,使自身劳动创造行为和环境有机结合,体现庭院经济价值。庭院的围合增强农民的安全感和领域感。敞厅与沼气池上的养料棚架,屋顶绿化架及庭院垂直绿化等不同层次的景观,给人以安全、舒适轻松自由之感。

后院的沼气池是庭院生态建设的核心,粪便及有机废料用作沼气池养料,所产沼气作为第二能源用作炊事或照明,沼气池残渣用作庭院植物和农田生产肥料。庭院种植的花卉蔬菜、屋顶花园、室外绿化等提供了常年食物和富氧环境,生活用水经处理后用于冲厕和绿化植物浇灌,屋顶种植蔬菜瓜果增加夏季屋面隔热效果,使室内温湿度条件接近于自然。

应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山石等自然景观及沼气池技术引入建筑设计,与建筑物内部相融合,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耗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使其自身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减轻其污染对环境的压力,让建筑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

4、材料应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村建设的第四层次设计体现在材料艺术上,这首先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与基地紧密结合,这是生态建筑摆脱传统建筑概念的重要标志之一。当设计选择了如农村、农村森林、河流沙滩等作为基地背景时,他们同时也选择了与之对应的创作材料如砂、石、木、草等,在这里建筑与基地的界限已不清晰,如鹅卵石砌筑水渠与河流两岸,土筑田埂,泥石路面,竹木棚架、隔断。这些不仅建设时少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在拆除后也不会给环境带来新的破坏。

三、生态建筑构造设计

(1)沼气的利用:农业有机废料和生活废料的再生和综合开发在一家一户的应用,其核心是沼气池。沼气池建于房前屋后,与厕所和猪圈相邻并相通,构成一个鸡(兔)-猪-沼气-蔬菜(花)的多级生态系统

(2)建筑内环境的处理:根据我省农村南通市农村的地理特点,设计适合当地条件的生态建筑构造,如通过调整墙体与门窗洞口尺寸,改善室内不同季节通风与温度湿度的关系,设计时通过热工计算分析屋面,墙体传热对室内环境影响程度及其与时间的关系,对屋面复土,设置花圃。这样使屋顶天棚内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凌晨,屋面和墙体综合传热最大值出现在凌晨3点钟,保证了室内通风降温的经济有效。

四、结束语

上一篇:餐饮劳动简易合同范本下一篇:我惹祸了四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