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选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2024-05-10

高三历史选修二的主要知识点(精选4篇)

篇1:高三历史选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土地国有制

(2)封建社会: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多年,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中央集权制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C、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隋唐两朝均采用)。

(3)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2、对土地制度变革和调整的认识:我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演变,以及对不同土地制度的调整,实际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3、土地兼并:

(1)表现:地主大量兼并和占有农民的土地。

(2)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A、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其措施主要是通过封建国家的权力来强行限制、禁止土地兼并。北魏至唐朝,国家掌握部份土地,实行“均田制”,保证农民获得部份土地,但并不触动贵族、官僚、地主土地,终究无法制止土地买卖和兼并;780年,唐实行“两税法”,实际上承认了贵族、官僚、地主对土地占有的合法性。

B、农民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主要是通过农民战争来猛烈冲击地主阶级统治,以实现土地的重新分配。农民迫使新建的地主阶级政权调整统治政策,承认土地变动的现实。

篇2:高三历史选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2.内容:

①大致经历两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现在)。

②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

一是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③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篇3:高三历史选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一、明晰立意, 把握复习总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选修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 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基于这样的设计立意以及各个选修模块自身的特点, 笔者认为在复习初始需要提出各个模块的复习总纲, 以明确复习方向。

如《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的复习总纲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和贡献, 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并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 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的复习总纲:学生知道和理解历史上重要的改革事件和人物, 认识改革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进而更好地理解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的复习总纲要求学生在理清近一百年来世界战争与和平运动发展脉络的基础上, 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认识其危害, 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 从历史的教训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的复习总纲要求学生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 从中了解人类创造的文明财富和文化价值, 增强对人类文化遗产守护与继承的意识。对那些极具警示作用的世界遗产, 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给人类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影响, 认识其特殊的教育意义。

二、了解内容体系, 确定基本思路

4个选修模块的内容体系虽具有相对独立性, 但是各模块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要求方面, 有着很强的内在一致性与融合性, 因而各模块的基本复习思路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1. 对照教学指导意见认真梳理教材知识

依据教学指导意见, 认真梳理教材基础知识, 多角度深层次地剖析教材中的重点内容,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切实提高基本能力, 从“点”上落实选修模块的复习。

如:《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学指导意见的学习要求是, 简述20世纪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发展脉络, 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历史背景、过程、后果) 、探讨分析战争的根源、影响、经验教训, 体会对和平的热爱、对人类的关爱。据此, 这一模块复习的基本点主要落在对基本脉络的把握, 对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的了解, 重点落在战争原因的分析上, 难点则是对战争影响及经验教训的分析。

2. 注意模块内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比较归纳中深化理解知识

每一个选修模块探究的主题和角度都十分明确, 围绕主题, 各专题都有其明确的核心内容和内在联系, 明确各专题的核心内容, 把握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清线索, 将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律整理成知识体系, 从“线”上把握选修模块的复习。

如:《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教学指导意见列为阅读内容除外) , 以时间为序, 讲述了人类历史发展三大时期的重要改革:古代历史上的中西改革 (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这些改革既有各自的差异性, 但又体现出某些相同的历史阶段特征。

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 改革可以分为三类:渐变式改革, 发生在同一社会经济形态或同一生产方式之内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积累性的渐变和突变, 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宗教改革属于这一类别;创新性巨变改革, 独特历史条件凑合下发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变化, 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属于这一类别;传导性巨变改革, 主要是受外因诱导发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变化,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属于这一类别。时序划分、类别整理等方式对选修模块内专题之间进行知识结构的整理, 引导学生在比较、归纳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有利于提高整个模块的复习效率。

3. 将课题内容放在必修模块的知识框架中作全面地考虑

必修模块属于大专题, 在学完三本必修之后, 历史学科的大体框架和历史阶段特征就可以勾勒出来。选修模块属于二级小专题, 是对必修模块中涉及的、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着特殊意义的知识进行突出和强化。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有着某种天然的内在联系, 共同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将选修模块的内容放在相应必修模块的知识框架中作全面的考虑, 有利于从整体的角度加深对相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识, 可以从“面”上把握选修模块的复习。

如:《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 其选择的人物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段, 是历史的一个侧面, 因而将其与必修内容相整合, 形成一个通史性质的整体知识体系就非常有必要。如华盛顿和拿破仑两个人物, 有必要将其放入必修1“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中, 重新整合成“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建国初期的历史”和“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1789-1875年的法国历史”。再如下表所示:

与《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相比,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则主要是对必修部分的补充, 这一模块的内容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插入必修部分, 以形成对世界近现代历史较完整的认识。整合之后可形成如下的知识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维护和平的努力、二战 (这两部分主要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内容) 、20世纪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变化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 (整合必修部分“二战后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部分) 、世界现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等。

三、研究选修模块的高考试题, 落实复习的具体方法

选修IA模块在近三年浙江高考文综试题中的大致情况如下:

选修IB模块在近三年浙江高考自选模块试题中的大致情况如下:

下面结合高考试题, 提出搞好选修模块复习的一些具体方法。

方法一:把握课题主旨, 用主旨引领知识

2009年浙江文综第17题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 “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 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 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 理解正确的是 ()

(1) 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2) 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3) 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4) 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此题让考生颇感纠结的是第 (2) 项“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虽是教材原话表述, 但仍令不少考生感到陌生, 认为内容过细。然则, 这一知识内容在康熙帝一课中并非细节知识而是重要内容, 因为康熙帝一课的课题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是这一课的主旨, 而教材叙述“作为签约一方, 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 而不是‘大清’这一朝号, 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则是明确点出本课主旨。牢牢把握课题主旨, 用主旨引领知识会使选修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法二:适当类比, 明确共性和个性

2010年浙江文综第12题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 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 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B.墨子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

此题考查人物“亚里士多德”, 解答此题考生除了需要调动必修三专题一、专题六的知识之外, 还需要对选修4中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作相应的类比, 明确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才能获得正确答案。孔子、柏拉图 (阅读内容) 和亚里士多德, 他们分别诞生于古代世界的两个文化高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和希腊古典文化时期, 东西方思想家在面对社会的动荡和衰败之际, 都想开出一个治理、改造社会的良方, 引导学生比较他们在思索的问题、思考的角度等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别, 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生成过程的多元性有一个直接的感知和理性的认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其他单元的人类也可以做类似的适当类比, 如华盛顿与拿破仑、孙中山与甘地等。

方法三:注意选修内容复习与必修内容复习的不同侧重

2010年浙江文综第20题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 其先后顺序是 ()

(1) 自今日始, 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2)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

(3)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 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4) 顾吾国之大患, 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 (1) (2) (3) (4) B. (1) (4) (3) (2)

C. (2) (1) (3) (4) D. (2) (3) (1) (4)

关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思想, 除选修四第四单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之外, 必修1专题三“辛亥革命”和必修3专题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均有涉及, 知识内容有较多交叉之处, 如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新旧三民主义等。而此题的考查侧重在对人物孙中山即选修四的考查上, 因为题干的要求是对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言论的先后顺序做排列, 言论的先后顺序反映的是孙中山革命活动和思想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反映出孙中山百折不挠寻求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和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 这恰恰是学科指导意见对人物孙中山这一课的教学要求“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寻求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必修1专题三“辛亥革命”一课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侧重于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必修3专题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课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侧重于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可以说, 必修模块侧重于以事件为中心, 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认识相关内容的意义或作用, 选修4模块以人物为中心, 意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物成长、转变的历程, 感悟其精神价值, 获得精神熏陶。

方法四:重视历史地图的价值

2010年浙江文综第2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 属于图9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历史地图信息的准确把握。地图在《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在这一模块的复习中恰当的借助地图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法五:加强史料教学, 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同于IA模块的必选, IB为自选模块, 每个模块编制1道试题, 每题10分。从近三年的浙江自选高考试题来看, 考题的题型均为材料分析式的主观题, 注重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命题范围遵循高考考试说明, 材料来源不以教科书的具体叙述为依据, 颠覆“以教科书为本”的传统观念。从材料呈现和问题设计看:材料简洁明了, 阅读量不大, 注重考查考生在新材料和新情境下运用模块的基本方法认识、评价新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以“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为材料, 要求考生在获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上, 运用模块知识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内涵, 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两者保护的差异。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同样以昆曲为材料, 有所不同的是, 2011年的材料摘编自《昆曲与浙江》的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 体现乡土色彩的同时, 依然注重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运用模块知识的能力。

四、注意2009版教学指导意见的变化之处

对比2009版与2007版学科指导意见, 在选修IB模块部分内容有所变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增加了《王安石变法》这一单元,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增加了《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和《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两课。在复习教学时, 对新增内容要引起注意。

篇4:高三历史选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关键词:江苏 历史 高考 选修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52-02

此次《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察的是孔子和柏拉图。命题者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将“个人美德”视为“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暗喻要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作为考前大热门,教师压题都不会放过此点。学生拿到试卷会认为碰到了熟悉题目,但是对比参考答案后发觉得分很低。下面将对该题每一问进行分析,并尝试在以后的高三教学中进行相关改进。

试题: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一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

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本题有问题(1)和问题(2)两问。

问题(1)有三小问,分别是:①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③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问题(2)有两小问,分别是:①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②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第(1)问第①小问在提问中有明显的提示:“根据材料一……”只要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都知道此问答案就在材料中。很多学生将材料一进行摘抄甚至全部抄写,按照关键词的原则,都能得分。有些学生分不清什么是“社会秩序”什么是“个人品德”,对应关系写错了,就得不到分了。

第(1)问第②小问看似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知识点,孔子对于学生是从小到大,从必修到选修学了很多遍的知识点,但是回答很不理想。问题是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侧重于作用。学生首先不明白什么是“礼”和“仁”,认为“礼”是懂礼貌、理学、“仁”是“人人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是意思理解错误,或者是没有写到作用。还有一些学生把孔子的历史时空放错,认为他处于封建社会中,他的做法是为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还有一些表述不清,口语化的都无法得分。

第(1)问第③小问是教材中的原文内容,不管是人民版还是人教版都有讲述。答案必须使用专有名词,不能用其他词语代替,很少有同学能记得起来。能写全对就更少了,这就反映了我们教学中忽视教材的问题。

第(2)问是本套试卷的最后一问。首先学生没有仔细审题。“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是两者共同的社会背景,应该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其共有的因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是结合各自的具体社会背景进行回答。学生在表述中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1)原因与背景表述颠倒,在原因中分别表述孔子与柏拉图的社会背景,在背景中表述了其他的内容,由于题首上又特别注明是“原因、背景”,对应关系错误,不能得分。

(2)表述不规范,学生容易在这里表述成“社会转型、社会混乱、社会战乱、社会不稳定”都无法得分。同样背景写到如孔子部分“大变革、大动荡”,柏拉图部分表述如“苏格拉底之死”等也不得分。

(3)本问是一道综合背景题,学生对于基本历史事实掌握太差。对于柏拉图,是今年的热点中热点,还是没有定位好他的时空位置,很多学生误认为他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甚至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大思想家,有学生认为他是亚历山大的学生,更有学生认为孔子与柏拉图是师兄弟,真的让我们历史老师无言以对。

总之,本题反映出中学历史教学中弱化选修、弱化基础能力培养、弱化通史教育,时空概念不清等问题,需要教师们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改正。

根据批改情况我认为在以后的历史教学特别是高三历史教学中要着重在以下一个方面进行改进。

(1)重视选修教学。两册选修在高考中各占一题,每题十分,比重相对较低。但是由于选修部分热点比较集中,实际上只要操作得好,得高分的可能性很大。在高二的教学中要運用好教材,至少要通读几遍教材,形成良好印象,教师要适当进行总结,监督学生背诵,同时加以问答题,提升能力。在高三教学中,要将选修内容放入通史复习中,要交代清每个改革、每位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相关事件,不要在出现将柏拉图误认为是启蒙运动人物的错误了。

(2)注重释读材料能力的培养。江苏高考历史自主命题以来,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学生释读材料能力。在问答题中,凡是设问为“根据材料”答案基本上可以在材料中找到。而且由于高考评卷采取找关键词得分制,即使水平在差的学生,也可以释读材料,找到相关的答案。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应该每单元、每个知识点都辅以相关的原始材料,提升学生阅读与总结能力。

(3)注重基础的培养。在今年的试卷中,除了24B有两分直接考课本知识,其他的如21题第一问、23题第一问、24A第二问都是直接考课本知识。其他各问也多事教学中常见的题目,只要考生平时认真,拿到题目应该不觉得太难下手。在高三教学中,基础的背诵要从一轮复习开始,不要到5月份再进行背诵。5月份要关注各类信息卷,各类押题点,这时背诵,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从另一个角度,即使这时有信息卷,可能因为基础知识不牢,看了信息卷也没有多少用处。

(4)注重通史复习。2005年课改教材的突出问题就是忽视通史教育,教材改革的初衷是在学生很好掌握通史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史教学。但是学生通史学习的并不好,学专题史如同空中楼阁,没有基础。在进行复习时一定要从通史的角度,注重时代特征的讲述,注重中外对比,让学生明确为每个学生进行定位。

(5)关注社会热点。23题福利政策的考查背景源于欧美某些高福利国家引发欧债危机,24B题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将“个人美德”视为“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暗喻要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在复习中要关注社会热点,长效热点要在一轮复习中体现,时事热点要及时向学生讲解。教师要加深阅读,以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用现实问题来解读历史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学以致用。

(6)注重书写。高考阅卷是将学生的答卷分割扫描,以图片的形式通过电脑发放给教师。高考规定用笔是“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这就说明在考试中,0.5的黑色笔扫描效果最清晰。有些同学使用0.7毫米黑色笔,清晰度相对低一点。关键是字迹一定要工整。现在学生的字迹难以辨认的很多,有些字迹一路向左,有些向右,不用说横平竖直,就是每个字独自出现都很难。大量的错别字出现,比如“和谐”,写成“合谐”白白丢分。书写即使不优美,也一定要工整,每个字工工整整,回答问题层次清晰,让阅卷人员一目了然。

上一篇:业务员出差计划书范文下一篇: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