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知识点框架

2022-08-10

第一篇:高三历史知识点框架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点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历史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1

辛亥革命(1911)

一.背景:

⑴社会根源:

①《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清政府“新政”未能挽救其统治危机,反而激化了矛盾。但在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③维新变法的失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更加认清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⑵酝酿准备:

①组织基础:

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标志其兴起。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创立(东京),第一次提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

②理论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确定。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此有了统一的政党领导,有了以孙中山为核心的革命领导集团,有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③舆论基础:革命派同保皇派的思想论战,推动革命高潮到来。

④实践基础:1905~1911年,革命党人多次发动起义(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虽失败,但打击了清朝统治,鼓舞了革命斗志,为推翻清王朝做了必要准备。

⑤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使其更加孤立,革命形势高涨成熟。

二.高潮——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成立湖北革命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

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两大成果:

1.1912年1月1日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⑴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⑵意义: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新的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形式的确立,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推翻君主专制,终结帝制: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宣统帝退位,结束君主专制统治。

四.结局:失败

1.直接失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根本失败:中国双半社会的性质依旧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依旧。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由经济决定)。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

五.意义:1.性质: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⑴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⑵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⑷在生活风俗上,革除旧风,促进了社会进步。

⑸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教训:双半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4、从近代化的角度看辛亥革命的意义:

⑴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⑵颁布《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辛亥革命既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次社会革命。

政治革命:见前面的意义。

社会革命:社会习俗的变化:断发剪发;社会礼仪:鞠躬握手,婚姻丧葬;中山装、旗袍。

6.辛亥革命的局限:

⑴没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⑵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⑶没有形成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⑷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所窃取。

⑸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双半社会性质未改变。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2

五四运动

一.背景:

1.原因:一战期间,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加紧侵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北洋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卖国,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2.条件: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解放的道路。

国内:经济阶级条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上: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

二.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三.过程:

1.爆发: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中心)学生(先锋)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

2.高潮: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主力军),运动中心北京转移到上海,并展开“三罢”斗争。

3.初步胜利:①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

②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4.特点:群众性、广泛性、彻底性、坚决性。

四.意义:

⑴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运动中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⑵运动中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⑶比辛亥革命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⑷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⑸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成为主旋律;

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补充:

1.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⑴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⑵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⑶从革命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⑷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可见五四运动成为民主革命的一个分水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点(角度:领导阶级、根源、过程、结果及原因、意义等)

相同:领导阶级: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

结果:都失败。

失败原因:根本: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不同:背景:太平天国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义和团发生的甲午战后,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

斗争矛头: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后期带有反对外来侵略的特点。

义和团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组织方式和纲领:太平天国有统一的领导组织和统一的斗争纲领(《天》《资》)。

义和团无统一的组织领导,也无明确斗争纲领。

其他:太平天国曾提出向西方学习,而义和团则一味地盲目排外。太平天国曾建立政权,斗争时间较长,而义和团未建立政权,斗争时间较短。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不同点:

⑴领导阶级不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⑵组织形式不同:太平天国利用旧宗教组织“拜上帝会”;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⑶革命性质不同:太平天国虽然处在民主革命时期,但仍然是旧式农民起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⑷结果不同:太平天国没有推翻旧政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5.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抗争的特征:渐进性、层次性、继承性、开放性、广泛性。

⑴器物→制度→思想;

⑵在前一个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⑶向西方学习;

⑷各阶级参加。

6.从近代前期的反抗和探索中得出的认识:

⑴双半性质的中国,由于时代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只有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才能走向胜利。

⑵近代中国,阻碍中国独立富强的两大敌人是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只有明确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取得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富强。

⑶各阶层的反抗斗争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也避免了中国沦为完全的殖民地。

⑷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⑸腐朽落后的封建农耕文明难以抵挡先进的工业文明,要积极对外开放,并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⑹救国道路的选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盲目照搬别国模式。

⑺革命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先进的理论做指导。

⑻向着民主化、法制化、近代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内部: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尤其是五四后。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建立。

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

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社会主义革命)。二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新民主主义革命)。

3影响: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深远影响,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⑴领导核心:有了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⑵奋斗目标: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⑶群众基础:放手发动工农群众,建立统一战线,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动力)。

⑷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向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⑸革命道路: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⑹实践结果: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双半社会。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心任务:开展工人运动——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2—1923

⑴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

⑵起止点: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结束。

⑶教训:必须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5.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⑴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⑵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⑶抗日战争(1937——1945)

⑷解放战争(1945——1949)

二.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国共第一次合作

⑴原因:必要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的教训。

可能性:中共:1922年中共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国民党: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共产国际的帮助。

⑵合作的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和共产党现阶段奋斗目标基本一致,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⑶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

2.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失败

⑴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实现国家统一。

(1925年在广州成立国民革命政府,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⑵进程:开始:1926年7月正式出师。

高潮:北伐的顺利进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打败了张作霖,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工人运动的高涨:

1925年的五卅运动(李立三.刘少奇)和与之配合的省港罢工(苏兆征、邓中夏)。为配合北伐,在上海周恩来领导工人阶级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取得胜利。

⑶失败:标志——1927年,国民党内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⑷失败原因:主观:陈独秀右倾错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⑸教训: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必须要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⑹特点: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开展,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国民革命政府、国民革命军),有明确的目标(反帝反封建)。

⑺最大的贡献: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国共十年对峙

1.1927——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

⑴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

⑵三大起义:

南昌起义(1927.8.1):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三大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得出教训:必须向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在文家市作出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决定。

⑶一次会议:

八七会议(1927.8.7):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⑷一条道路:井冈山道路:

也叫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原因:这里的群众基础比较好,大革命时期,湘赣边界各县都曾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这些地区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四周各县都是产粮区,便于筹粮筹款。位于两省或几省之间。距离大城市较远,反动统治力量较为薄弱,便于利用敌人的矛盾,而革命影响也较易传播出去。

历史意义:打破了以城市为中心,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俄国革命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壮举。

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

⑴社会的主要矛盾:

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并存。

⑵长征(1934年10——1936年10月)

①原因:根本:王明左倾错误;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②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A.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转危为安,这也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利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自己的方针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B.1935年《八一宣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

③长征的意义:(长征之后,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总: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①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长征途中,中国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6)

①发生原因:根本:民族危机加深,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主要: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国民党内部分化,对蒋介石政策不满,主张联共抗日。

直接:张学良、杨虎城的“兵谏”。②结果:和平解决

原因:根本:民族危机加深;主要:中共的协调努力,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③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

四.抗日战争:(1937——1945)

1.开始:七七事变

2.过程:⑴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根本原因: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⑵两个战场两条路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比较

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华北的原因:长征后,革命中心地区转移到了北方(延安成为革命中心);沦陷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为了避免和日军正面交锋,挺进敌后。

⑶三个阶段三种力量:

①防御阶段:(1937.7-1938.10)

国民党:积极抗战,先后组织了四大会战。

共产党:挺进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一个晋察冀)坚持敌后游击战(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个大的胜利)。

日本:屠杀,细菌战、毒气战;在沦陷区以华治华等。

②相持阶段:(1938.10-1945.8)

日本:调整对华政策,重点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

共产党:对日本继续积极抗战,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反扫荡(1940年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对国民党,以斗争求团结(再次证明中共的成熟)。

③反攻阶段(1945.8)。

⑷胜利的意义:

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收回了台湾,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⑸胜利的原因:

国共合作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保证);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世界人民的支持;中共中流砥柱的作用;战争的正义性。

⑹抗日战争的特点: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②即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③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④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共倡导并做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决定性的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

⑤以弱胜强,使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⑥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4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背景条件:

⑴社会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弊端。

⑵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独立工人运动兴起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⑶思想条件:三大理论来源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理论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⑷实践基础(个人):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工人运动,将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并组建了第一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二.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的理论)。

内容: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以暴力革命推翻推翻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三.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实践——巴黎公社(187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组成)

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普鲁士进攻巴黎,民族矛盾尖锐,巴黎人民组织国民自卫军奋起保卫祖国。

⑵临时政府采取投降政策,准备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阶级矛盾激化,巴黎人民武装反抗。

说明:巴黎公社是一个城市特定条件下的起义,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是地方自治政权。

二.措施:

⑴政权建设: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最能体现无产阶级性质,是核心措施);

⑵经济:组成工人合作社,改善劳动条件,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⑶文化:推行世俗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三.性质: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四.失败原因:

⑴根本:法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发展时期,不具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成功的条件。

⑵主观: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政治不够成熟。

五.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六.经验:

⑴最主要的经验:打碎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以无产阶级专政取代。

⑵对国家实行民主改造(委员会的成员由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是无产阶级的民主。

⑶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创举改革,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⑷巴黎无产阶级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⑸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七.教训:

⑴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缺少经济保障。

⑵没有同外省革命者联系,没能发动农民参加革命,缺少援助。

⑶没能及时追击残敌,导致临时政府反扑。

⑷法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发展时期,不具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成功的条件。

⑸缺乏成熟政党的领导。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5

十月革命

一.背景条件:

1.客观原因:

⑴俄国已是帝国主义国家,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

⑵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弱的环节。

⑶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沙皇和人民大众;贵族和农奴)。

⑷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促成革命的爆发。

2.主观原因: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战斗性强、革命性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工农联盟)

二.过程:

⑴二月革命推沙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革命后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无产阶级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⑵四月提纲指方向(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革命,并提出退出战争)(是十月革命的指导提纲,得到人民的拥护。)

⑶七月事件抛幻想(决定武装起义)(标志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⑷十月革命现曙光,布尔什维克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新政府——人民委员会;通过《和平法令》,退出一战;通过《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国家性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体:苏维埃;特点:立法权与行政权结合。)

三.意义:

1.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2.意义:对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对世界: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理论意义:开辟了一条社会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最先实现社会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见背景条件。

☆中俄走的革命道路:苏俄走城市中心道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国情不同)

⑴经济、阶级基础不同:俄国是帝国主义工业国,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力量强大并集中在大城市;中国是双半社会下,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农业国,革命的主力——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农民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集中在农村。

⑵领导者:俄国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接受过革命的锻炼,有着正确的决策,更加成熟;中共则处于幼年,不成熟时期,以大城市为目标发动的起义相继失败。

⑶城乡敌我力量对比: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前线失利,后方空虚,使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中国城市敌人的统治力量强大,而农村薄弱,易于在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

(走什么样的革命道路,主要看革命的领导力量、阶级)

☆认识:要有正确的革命纲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先进优秀的阶级领袖;布尔什维克党党的领导是成功的关键;要有开创、创新精神;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

①性质: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者是社会主义革命。

②对象:前者是沙皇专制统治;后者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结果:前者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后者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的特点:

①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胜利。

②从革命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③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极具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④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有设想和平夺取政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势夺取政权。

☆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点

第二篇: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1

一.背景

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二.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②实行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三.新政特点:

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缓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内容: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行政班子。

②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从此成为一种象征。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③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⑤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③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

④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2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专制,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专制。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

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假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1、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3、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4、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影响:1、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3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4

鸦片战争

一、背景: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中国(落后):经济上:资本主义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上:官场腐败,阶级矛盾缴化。军事上:装备陈旧,营务废驰,纪律败坏。外交上: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

2、世界(欧洲先进):政治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了“世界工厂”,法美等西方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外交上:加紧扩张,掠夺更多销售市场原料产地,英国炮舰和走私船出没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

二、英国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

1、英国走私鸦片:

(1)原因: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危害:

大量白银被掠夺,危害人民健康,士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危害清政府统治

2、中国禁烟运动:

(1)代表人物:林则徐、邓廷桢。

(2)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3)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三、鸦片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舰驶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

1841年,英扩大战争,侵占香港岛。1842年8月,英闯入长江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

四、中国人民抗英斗争:①三元里人民抗英;②清爱国将领抗英

五、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将中国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直接原因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成为导火线。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政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这是中国战败的内因,在战争中的军事指挥不当,策略上的左右摇摆,是中国战败的直接原因。英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这是中国战败的外因。衰败的封建主义无法抗衡新兴的资本主义,这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落后就会挨打。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三篇:高三历史 关于世界历史的高考核心知识点汇总

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三历史 关于世界历史的高考核心知识点汇总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工场手工业的世界,时间从14世纪到18世纪末。又可以分为14-16世纪和17-18世纪两个阶段。14-16世纪是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兴起的表现主要包括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思想上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政治上的尼德兰革命。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又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英法美三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制度,欧洲诸国的封建改革客观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殖民争夺英国称霸,北美和拉美独立具有双重性质,同时期的亚洲逐渐落伍。

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

(一)、资义发展——资本主义兴起,封建社会趋于衰落:

1、资本主义经济-工场手工业和重商主义

(1)14世纪前后,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尼德兰等地出现;(2)从生产力上看,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代,早期的殖民活动,特别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3)从生产关系看资本主义处于原始积累时代,原始积累的手段包括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殖民掠夺等。这一时期,欧洲各国普遍奉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以推动原始积累。

2、资本主义政治-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尼德兰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2)英法美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基本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资产阶级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法国大革命扫荡了法国封建秩序,震撼了整个欧洲,北美资产阶级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具有双重性质。(3)欧洲大陆诸国进行了封建改革,客观上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整体看,封建主义仍然处于上风。

3、资本主义思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1)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第一次思想解放,以人文主义为反封建和神学的思想武器,传播了资产阶级观念;(2)近代自然科学革命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3)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促进了革命的爆发,影响到全世界

(二)、殖民活动——早期原始积累阶段,手段野蛮:

1、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地区:最早走上殖民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法国和荷兰后来居上,特别是英国成为殖民霸主。被殖民的地区主要美洲,印度,非洲沿岸。

2、殖民目的方式:目的是为了原始积累,方式比较野蛮,主要包括种族灭绝,贩卖奴隶,掠夺资源等。而英国的殖民方式相对具有开发的意义。

3、殖民争夺:经过激烈争夺,英国先后挫败西班牙(1588年击败无敌舰队),荷兰(17世纪后期三次英荷战争),法国(18世纪中叶的七年战争),成为世界头号海上强国,殖民霸主。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4、殖民后果:对当地人民深重灾难,对于欧洲来说,则获得了大量财富,增加了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兴旺和发展。

(三)、民族解放——北美拉美独立双重性质:

1、北美独立战争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影响十分深远;

2、拉美独立运动结束了西葡300多年的殖民枷锁,成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四)、国际关系——从殖民争夺到拿破仑战争:

1、16-18世纪,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争夺殖民霸权,其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其胜利的原因归因于其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先进;

- 1

五、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和成因。

特点:彻底性,激烈,世界性。

原因:(1)经济上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矛盾激化;(3)启蒙思想做了充分动员;(4)人民群众主动参加,推动革命发展;(5)革命引起欧洲范围内封建势力的反扑,两种力量的反复较量使革命超出了预期目标;(6)拿破仑战争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

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蒸汽时代的世界,时间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真正战胜封建主义,在全球确立自己统治地位的阶段。从经济上看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政治上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在世界主要大国内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思想上自由主义兴盛起来;工人运动开始独立并走向成熟;列强的殖民扩张发生了变化,殖民体系初步形成;亚洲掀起了旧式的革命风暴;全球化有了重大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初步。

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

(一)、资义发展——资本主义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1、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

(1)生产力: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发生,向欧美扩展,极大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使资产阶级统治了世界;(2)生产关系:一种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经济主张,即自由主义兴盛起来;(3)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开始显露其弊端;(4)世界市场:资本主义通过工业革命和殖民活动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2、资本主义政治—资本主义国家体系的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继续扩展,在世界主要大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国家体系。(1)19世纪20-30年代革命和1848年革命摧毁了封建的维也纳体系;(2)19世纪60-70年代欧美亚的主要大国以不同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包括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国和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的国家体系确立。

3、资本主义思想-自由主义兴盛起来:

自由主义是理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强调经济的自由放任,政治的个人平等,扩大民主,健全法制等。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完善。

(二)、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兴起并走向成熟:

1、随着工业革命开展,工人运动开始独立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是19世纪30-40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包括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因为这些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了本阶级独立的政治口号。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原因是多方面,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第一国际是第一个国际性工人运动的联合组织,1864年成立于伦敦,推进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有组织,有领导,有理论的国际联合阶段。

4、巴黎公社是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工人运动的顶峰,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由于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阶段而失败。

(三)、殖民活动——商品输出阶段,初步形成殖民体系:

1、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地区:英法美俄等,英国殖民霸主巩固。被殖民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人口稠密的亚洲

2、殖民目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方式是廉价商品和武装入侵并用。

3、殖民争夺:英国为首,法国追随,美国参与,英国居于首位。

4、殖民后果: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给被殖民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但也冲击

- 34 -

第四篇:历史大框架

中国历史大框架

1、传说时代:

三皇:伏羲;神龙氏(炎帝);黄帝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2、夏;(禹(启);夏桀;妹喜);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470年)

3、商:(汤;伊;商纣;达姬);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554年)

4、西周(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包氏);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275年)

5、东周

(1)、春秋(春秋五霸:1:

2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94年)

(2)、战国:(战国七雄:

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

(255年)

6、秦:(赢政;秦始皇;二世胡亥)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5年)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四年楚汉之争

7、西汉(刘邦;汉高祖;)

公元前202年—8年

(194年) 新朝(9年至13年)王莽改制

8、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195年)

9、三国:

(1)、魏:

公元221年--265年

(44年) (2)、蜀:

公元221年—263年 (42年) (3)、吴:

公元221年—280年

(59年)

10、西晋:

公元265年---317年

(52年)

11、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

(103年)

12、南北朝

(1)

公元420年—479年

(59年) (2)

公元420—557年

(37年) (3)

公元420年—581年

(61年)

13、隋

公元581年—618年

(37年)

14、唐:

公元618年—907年

(289年)

15、宋:(辽、西夏、金并列政权)

(1)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167年)

(2)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152年)

(3)辽

公元916年—1125年

(209年)

(4)西夏

公元1032年—1227年

(95年)

(5)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119年)

16、元

公元1206年—1368年

(162年)

17、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276年)

18、清 公元1644-年---1912年

(268年)

第五篇: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框架结构

一、教学思想(或理念)

阐述设计本节课的整体思想(或理念)

二、教学内容

(1)内容:对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包括版本和内容在该版本中的章节位置; (2)内容解析:重点阐述本节课内容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阐明教学重点。

这里要在整体框架结构的指导下,围绕当前内容,进行微观分析。

三、目标

(1)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2)目标解析:对目标含义进行解析,使目标对教学具有有效的定向指导作用。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教学难点

(2)设计者应当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本内容在教与学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预测,并对出现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学难点。具体的,可以从认知分析入手,即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思想方法和思维发展基础),对照教学目标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通过已有基础和目标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教学资源

(2)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展现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发展历史思维。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前面诸项分析的基础上,前后呼应,特别要与设定的教学目标相呼应。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后,要写出设计意图(基于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等)、师生活动预设、指导思想方法、需要培养的能力等。

1 教学过程应当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设计,例如,基于问题解决的设计,讲授式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合作交流式教学设计等。

七、目标检测设计 (1)习题

(2)试题分析,阐述所选试题的目的、检测的内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反思教学教学问题等。

八、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预设与生成的一致性、反思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对今后教学的启示等。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理论的总结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学案、课件及其他教学相关资源。

学习成果包括: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资料;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制作的各种作品。

上一篇:关爱农民工志愿活动下一篇:法制宣传周活动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