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2024-05-22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精选6篇)

篇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教案

综合探究:讲求效率

维护公平

【探究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辩论、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形式,既反思自我,又反思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加深对“效率与公平”这一问题的理解,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做到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统一。提高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探究活动建议】、分两组分别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

2、分两组分别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

3、在分组的基础上,分正反方展开辩论

(正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维护公平。反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讲求效率)

【课时安排】1课时。

【探究活动形式】讨论、辩论、提供合理化建议

【探究活动步骤】

导入:

教师讲授《和尚分馒头》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好多老和尚和小和尚,他们当然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平时,庙里和尚们吃的东西都是每天从山下运过来的,可是有一天,天公不作美,刮起了台风,下起了暴雨,山路堵了,粮食运不上来了,和尚们可愁死了,念经都没力气了。这时庙里的方丈出来说话了:“和尚们,莫慌张,大家打起精神来,现在庙里还有20个馒头,我们这里有20个人,本来可以一个人分一个的,但是为了照顾老和尚,就让老和尚一个人分3个,小和尚三个人分1个,这样刚好分完。”方丈刚说完,下面就议论开了,当然,小和尚也有不高兴的。大家在心里数着、算着,这样是刚好吗?不久,热气腾腾的馒头端上来了,大家照老方丈的指示做了,老和尚一个人分3个,小和尚三个人分1个,小和尚真可怜,可也没办法呀,有总比没有好呀。

问题;你人认为这样分配合理吗?为什么不合理

学生:不公平,要就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小和尚干活就没了劲头。

教师总结:我们凡是要讲求效率,维护公平(板书)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手工竞赛:每组六人、十张纸,时间3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叠的纸鹤多组为胜。

【探究问题】

教师:现在同学们手工做完了,加入你是收购这些手工艺品的商人,哪么请同学们拟定自己的收购计划。

学生:分组讨论,拟定自己的收购计划。

【计划展示】

方式一:不论数量和质量,平均每组给5元。

方式二:计数给钱,每只纸鹤给2元。

方式三:数量质量相结合,叠的好的每只纸鹤给4元,其它2元。

方式四:叠的好的每只纸鹤给100元,其他2元。

教师:请同学们评价上面的收购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收购方案并阐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总结:方式一:平均主义;方式二:虽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可是没有考虑到质量,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实质也是一种平均主义;方式三:即注重了效率,有体现了公平;方式四:收入差距拉得太大,不公平。

【问题探讨】

、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问题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公平:在经济学中,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分配的相对平等。

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活动探究】

(一)讨论(15分钟):两则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1

A公司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某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工资待遇:30元/天

招聘启事2

B公司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某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工资待遇:底薪15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20元佣金

思考:(1)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那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2)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公司工作?为什么?

(3)假如你选择在B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了以下情况:一套学习软件市场价是600元,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总共才200元,而从200元转化为600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推销员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是B公司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取净利润400元,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软件才获得20元的佣金,老板的收益是你的20倍。你愿意干下去吗?说说你的理由。

(4)请你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谈谈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课堂探究】

奖学金的分配

假定学校奖励本班一笔奖学金,请同学以组为单位,依据“效率与公平”原则,为班主任设计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

学生:分组拟定合理的分配方案,注意方案要体现“讲求效率,维护公平”的原则。

【辩论】(27分钟)

.辩题:“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与维护公平何者更为重要?”

正方: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比维护公平更重要

反方: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维护公平比讲求效率更重要

2.辩论过程:

(1)教师简单介绍辩论队、辩手、辩题、规则。(2分钟)

(2)正方和反方一辩分别阐述基本观点。(4分钟)

(3)自由辩论。(10分钟)

(5)观众同学继续就所支持的正方或反方加强本方观点;或者质问对方观点请求回答。(5分钟)

(6)正方和反方四辩分别总结陈词。(4分钟)

3.辩论总结:

由观众同学评判胜负,教师总结发言,点评辩论会的总体情况。(2分钟)

【感知历史】

感知我国在效率与公平认识上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民谣

上工敲破钟,干活磨洋工,一地一窝蜂,收工打冲锋,分粮兴冲冲。

劳动多了你别喜,东西分配不由你,劳动少了不用愁,分配多少按人头

改革开放后:

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

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十七大:更加注重公平

【问题总结】

问题;怎样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一)从法律上、制度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公平的制度环境。

(二)完善分配制度,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

(三)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制度。

(四)关心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布置作业】(3分钟)

就第一阶段所讨论的案例,作进一步引伸:假如,c公司也是一家软件公司,也要同时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同一学习软件。要求与A、B公司一样,不同的是待遇。c公司没有底薪,推销员每推销一套学习软件,可以获得40元佣金。此时,(1)如果你是老板,你更愿意选择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2)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

(3)如果你是同类公司D的老板,请你设计一套针对推销员的分配方案,要求比A、B、c三家的方案都更好体现效率与公平的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效益。

附:辩论赛主持词

“当今中国,个人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何者更为重要”辩论主持词

各位请安静下来,我们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今天参加本场比赛的两支队伍是:正方:女生代表队

反方:男生代表队

参加今天决赛的八名选手是:正方一辩郑丹丹同学,正方二辩张晓梅同学,正方三辩兰雅华同学,正方四辩姚丹丹同学。反方一辩许东同学,反方二辩王桂才同学,反方三辩陈思鹏同学,反方四辩钱健同学。

担任本场比赛裁判的是:除了辩手之外的各位同学!

本场比赛的辩题是“在当今中国,个人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与维护公平何者更为重要”,正方的观点是:在当今中国,个人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比维护公平更重要

反方的观点是:在当今中国,个人收入分配中维护公平比讲求效率更重要

本场比赛分为陈述观点、自由辩论、观众参与辩论、总结陈词四个阶段。观众参与辩论阶段为5分钟,观众可以向支持的一方补充阐述观点,也可以向反对的一方反驳观点或质问对方。

各位观众,现在双方辩手已经严阵以待,信心十足。今天,究竟谁将是最后的赢家,还要看每一位辩手的智慧和团队的合作。为使我们双方的队伍都能以一个最佳状态开始比赛,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给他们以鼓励。

首先请正方一辩阐述正方观点,时间是2分钟,请。

谢谢正方一辩的精彩发言,下面请反方一辩阐述反方观点,时间也是2分钟,请。

感谢反方一辩的发言,下面进入最精彩的自由辩论,双方各有5分钟时间,首先由正方发言。

谢谢,经过八名辩手精彩的自由辩论后,现在进入观众参与辩论阶段。请观众同学向所支持一方补充论证,或者向所反对的一方提出反驳观点或质疑。

请观众继续陈述或提问。

现在进入总结陈词阶段,首先请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2分钟,请。

感谢反方四辩的精彩陈词,下面请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也是2分钟,请。

感谢正方四辩的精彩陈词。到这里,本场比赛就告一段落了。现在,请全体观众同学评判本场比赛的冠军。赞同正方获胜的请举手……赞同反方获胜的请举手……,通过大家的民主评判,本场比赛正/反方获胜!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本场比赛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

篇2: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课本60页)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知识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的含义(课本60页最后一段)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2.现实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课本61、62页)

①根本措施: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②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重要举措一: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增长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即两个比重,两个同步)

④重要举措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知识点五: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

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课本62页第二段)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对公平的追求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矛盾: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3.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课本63页)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知识点一:财政

1.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2.财政的实现

财政是通过预算和决算实现的。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3.财政收入(课本67页)(1)财政收入的形式 税(收)、利(润)、债(务)、费(其它)。其中,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它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泉的关系)。②分配政策。

4.财政支出(课本68页)

(1)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分类:按具体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5.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①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②财政盈余: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③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6.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7.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2)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3)稳健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是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政府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通过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知识点二: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含义及本质

(1)含义: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

(2)本质: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的基本特征

(1)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三者关系:这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强制性地征税。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3.税收的性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4.税收的种类

(1)根据征税对象可以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2)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①征税对象:增值额

②纳税人: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③税率及计税方法:增值额×税率(17%)或者营业额×税率(17%)-上一环节已纳税金

④意义:a.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纳税。b.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

(3)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①征税对象:个人所得

②纳税人:a.居住满一年的个人的境内外所得。b.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在境内所得 ③税率和计税方法: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列税率

④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知识点三: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以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强盛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2.违反税法的行为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3.增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

篇3:收入与分配改革

《意见》中的改革范围包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农村、投资、社会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多个领域。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改革重点锁定在财税、电力、金融、收入分配和社会体制改革五个领域。

令公众更为关注的话题——收入分配和教育体制改革将启动。《意见》中要求, 今年重点任务之一是“要出台收入分配指导性意见”。

篇4: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近日,一则“今年有望出台收入分配总体改革方案”的新闻,尽管行文空泛,内容含糊,只有寥寥数段,却一直占据多家门户网站“24小时新闻排行榜”头条位置。这说明,社会各界对与收入分配有关的改革非常在意。事关芸芸众生切身利益,这完全合乎情理。

然而,读完这则收入分配改革新闻的人们,估计十有八九会大失所望。人们非但没能读到“收入分配改革”将怎么改,重点改什么,对自己有哪些好处,人们甚至于还会平添一分“画饼充饥”的自嘲——原来收入分配改革方案2006年就初步拟定,2007年至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还九次召开“征求意见会”平衡各方利益,但始终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

回过头看,一定程度上,改革开放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收入分配改革。进一步讲,前两次收入分配改革,可分别概括为“这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分别进行的前两次收入分配改革,第一次民意总体上比较认同,第二次则因收入差距大幅拉开而导致部分群众利益相对受损。仍在纸上谈兵的本次收入分配改革,则试图缓释贫富过分悬殊带来的民间积怨和阶层冲突。

由于本次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始终未露“庐山真面目”,民间期盼加上诸多认知误区,以及一些媒体的揣测报道,将期盼者的胃口进一步吊高。我们以为,不管收入分配改革的方案何时公布,也不管这项改革具体改什么,有几个基本概念需事先厘清。如是,一旦方案公布,人们才不至于再添失望,才能较理智地面对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首先,本次收入分配改革决非重拾大锅饭体制。计划经济下,城镇职工包括城镇“五保户”的收入归政府说了算。农民收入也一样——政府通过粮食和农副产品统购政策,说不二地控死了农民的收入。

其次,计划经济已经是死路一条,在迄今尚未成熟的市場经济条件下,仍归政府说了算的收入分配只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这样两个社会阶层——就是这一块,政府也只能控制“基本工资”部分,至于五花八门的奖金和福利,大多通过设租从“小金库”走账,以目前的监管水平,治理难度相当大。

第三,垄断国企收入“自封为王”;股份制企业收入董事会说了算;私企收入由劳动力供求关系调节;农民收入的大头受市场行情左右,小头由政府执农直补接济。以上几类群体虽占劳动者大多数,但受经济形态之变以及法制约束,政府已无力再把早已放弃的收入分配定价权重新收回。

还有一类是城镇失业人口以及城乡特困人口,这两大群体的收入也归政府定夺,但本质上他们不属收入而属低保补助。

综上锁所论,民间盼望已久的本次“收入分配改革”,于以上收入分配领域,政府不可能有大作为。这一条,人们,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务必心中有数。

假如读者认同上述分析,那么,不论“收入分配改革”改什么,但有一条确定无疑:本次改革将集中于社会收入的二次分配领域。这个领域在第一次“收入分配改革”时不可能涉及,第二次“收入分配改革”时被绕道走,本次改革将有限涉及——因为国家财力有限。

以有限财力作前提,本次收入分配改革于二次分配领域将有哪些突破,虽未见方案公布,内容却已提前铺开。譬如城镇社保、失地农民“农保”、职工基本医保、农民工基本医保、农民“新农合”等等,或依次或交替,均已不同程度地推开,最新事例发生于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拿出429亿元,在两年内将关闭破产国企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等等。由是,本次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若能早日总体推进,二次分配兼顾公平的进度当明显加快。

关于本次收入分配改革,我们提出两条基本看法:经济增长模式始终改不动,症结之一恰在收入分配;鉴于当下经济难局,惟有推进收入二次分配,启动内需才能见真效。由此得出结论:本次收入分配改革越快越主动,越拖越被动。

百万年薪:“以招商论英雄”开出的价码叶祝颐

安徽省全椒县招商局百万年薪招聘“首席招商代表”一事,引起各界关注——据5月6日《新京报》报道,按照约定,完成年度工作目标者可获得120万元人民币年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按比例奖励,上不封顶。

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小县,以百万年薪为筹码公开招聘“首席招商代表”,政府对招商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为了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提供利税支持,创造就业机会,政府重视招商工作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招商引资应该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地方经济实力与发展实际,更不能无视其可能的副作用。

如果全椒县此番招聘的15位首席招商代表与26名招商顾问成绩突出的话,他们获得的奖金可能达数千万元。对一个小县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很可能会切掉一大块民生蛋糕。再者,奖励招商代表有没有法律依据?经过当地人大同意了吗?这都是无法绕开的问题。

百万年薪奖招商代表果真能促进招商引资、拉动发展吗?要知道,商人选择投资地点首先考虑的是投资能否获得理想的回报,有没有适应投资产业发展的自然环境、治安环境、用工环境和交通环境等。如果此地上述条件都不具备,哪怕招商代表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没人会拿钱打水漂。

如果招商引资过程中不讲原则,招来的是重度污染企业、高能耗企业,势必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寅吃卯粮,把招商搞成“招伤”;或者招商代表与投资者搞假招商,捞到奖金后便撤资走人。这样的招商除了给地方官员带来所谓的政绩,给招商代表带来财源外,对当地百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无好处。

事实上,这种“亲资主义”招商观在不少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近的有湖北大冶官员请来500强老板考察可获万元奖励;稍远的有合肥市规定优秀招商者直接提拔为副县级干部;还有的地方下文赋与投资方“超国民待遇”。在“政绩”驱动下,一些地方非理性的招商冲动非但未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变本加厉。

要杜绝种种招商陸象,关键在于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节能减排政策的契机,创新政绩评价体系,完善招商制度设计,改变“以招商论英雄”的风气。同时,要调查政府重奖招商代表的法律依据与资金来源,并以此为契机清理“超国民待遇”之类的重奖政策。

让高收入者多缴税比全员申报更重要陈庆贵

个税政策的核心问题乃是谁真正承担了最重税收负担,也就是说哪个阶层缴纳了最大比例的税收。因此,强调全员全额申报固然必要,但不能奢望其成为根治个税沉疴的灵丹妙药。

5月10日《京华时报》报道,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我国将在今年年底前,将所有扣缴单位纳入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也就是单位为职工代扣个税后,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职工的基本信息、职工收入、扣缴税款等相关涉税信息。

从加强税收监管的角度来看,这个通知十分必要,因为从理论上说,个税全员全额申报,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少偷漏税。

当下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的问题,不仅体现在起征点偏低,更体现在缺乏一个体现公平原则的总体制度架构,从而在税负实际分配上偏离公平正义。比如,美国近50%工薪阶层只承担联邦所得税的5%,10%最高收入者承担60%多,1%最高收入者承担30%多,形成了较完美的“倒金字塔”结构。中国目前约占总人口20%的高收入者,其缴纳的个税还不及个税总收入的10%,换言之,中国富人的税负可谓世界上最“轻”的。这显然违背了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预期。

作为税务人员,笔者深知这既有税制设计的原因,又有征管不力的原因。然而,在实际中,个税全员全额申报对广大工薪阶层的作用却很有限,这是因为,对收入全部来自单位的工薪阶层来说,个税一个子也少缴不了,因为没有单位愿为个人背“偷税”黑锅而承担法律责任。既然工薪阶层很少偷税漏税,全员全额申报也就难免成为一种形式。同时,个税全员全额申报,对堵漏富人偷税漏税的作用也很有限。这是因为,许多富人的收入非常多元化,不但税务部门对他们的收入难以做到实时有效的监控,单位也无法完全知晓他们的收入情况,因此,单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涉税信息时,报送的就可能不是他们的真实收入情况。

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调整,既应注重其组织收入功能,更应注重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在中国基尼系数已突破世界公认“警戒值”的情况下,后者更具现实意义。个税政策的核心问题乃是谁真正承担了最重税收负担,也就是说哪个阶层缴纳了最大比例的税收。因此,强调全员全额申报固然必要,但不能奢望其成为根治个税沉疴的灵丹妙药。当务之急还须借鉴国际通行做法,让个人收入完全透明,进而提高税务机关对个人收入的监控能力,同时应尽早修正完善个税缴纳制度,力求在税负结构上接近比较完美的“倒金字塔”形,以彰显公平正义。

全员全额申报就能为隐性收入“剥皮”?欧木华

国家税务总局通知要求,今年年底前,我国将施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也即单位为职工代扣个税后,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职工的基本信息、职工收入、扣缴税款等相关涉税信息。

个税全员全额申报是国际隕例,但在我国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2005年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就颁布了《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但此后这个《办法》只是在个别地区试点实施。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隐性收入缺乏有效的稽查和发现机制;二是个税的征收没有起到很好的“劫富济贫”作用,这让普通百姓对于个税的征收有一定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这个通知将会产生多少实质作用,笔者并不感到乐观。如果仅仅是让各单位向税务机关抄送一份职工的工资表等信息,意义有限。2007年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研究员在一项研究中得出结论:“中国居民收入中的隐性收入可能高达4.8万亿元,按现有统计数据约相当于2006年GDP的26%。灰色收入可能占其中的主要部分。”——如何发现这些隐性收入,如何认定这些隐性收入是合法还是非法,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个税的社会调节功能将难以发挥,不仅难以做到“劫富济贫”,而且可能会“误伤”收入并不高的弱势群体。

毋庸置疑,某些群体工资收入或许并不很高,但隐性收入却高得离谱。比如2003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公务员年平均工资为15487元,与同时期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6024元基本相当,但这个数字并没有包括公务员名目繁多的隐性收入。除了公务员群体,富人、歌星影星、“学术明星”等群体的隐性收入也相当可观。但这些群体到底贡献了多少税收?有报告指出,富裕人群约占总人口的20%,但他们上缴的个人所得税还不到国家个人所得税收人的10%。

笔者以为,全员全额申报个税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某些收入较高的群体上。在我国,薪酬的电子化支付尚未完全普及,这確实是一个不小的缺感,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税务机关对某些群体的隐性收入毫无办法。比如对于公务员,完全可以查查一些单位的“预算外资金”的用途;对于歌星影星、“学术明星”等,可以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加强惩戒措施。总之,要让个税的征收切实做到体现社会和谐,而不是让普通百姓产生心理不平衡感。

不漂亮的经济数据蕴含着好兆头社评

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上海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GDP3150.47亿元,同比增长3.1%,上海又一次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增速仅高于宁波的1%和东莞的2.3%。同时,上海的GDP总量排名也被河北省超过,列名粤、苏、鲁、浙、豫、冀之后。

人们已习惯了上海十几年来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势头,猛然间跌进个位数很不习惯,而且一下子跌到如此之低,更是觉得有些受不了。

具体来看,造成上海一季度经济增长大跌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生产下降许多。上海工业生产仍延续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下滑走势,工业生产继续下降。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946.2亿元,同比下降9.8%;外贸外资下降幅度很大,一季度上海市进出口总额552.1亿美元,下降26.3%;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34.37亿美元,下降8.9%;这几年来一向是上海经济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业,虽然较去年下半年已大有好转,实现增加值177.48亿元,增长0.2%,但与支柱身份毫不相称。

上海经济下滑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危机使外部环境 急剧恶化,上海外向型经济特点十分明显,上海工业和外贸外资对外依赖度很高,这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普遍现象,而上海比较突出,因而受冲击较大。而比上海吏受到冲击的宁波和东莞,是单一外向型经济城市,所以其所受冲击比上海更大。

同样不能小看的是上海的劳动力、地价等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它相当严重的影响了外资外地的机构、民营企业来沪投资经营。

上述两大因素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根本转机。但就像上海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而内地受影响小,由于两个经济大循环(沿海地区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沿海地区与内地经济大循环),内地经济或还没“触底”,而上海经济则已“触底”,起码不会再有大的下滑,虽然这个“底”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期。

有人以为,上海楼市的回暖是个积极的苗头,预计二季度上海的经济状况会有所改善。实际上,维持当前楼价对上海整体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到能够替代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

一季度上海经济数据虽然不漂亮,可我们认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希望就在这看似不太漂亮的数据中。

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多,并没像有些省市“大千快上”投资项目,而投资起步的慢增长往往是能够显示出今后有效的逐步的增长效果。最重要的是上海一季度第三产业占比大幅提高,首次超过六成达到60.1%。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相对工业收缩的增大。而

我们以为当第二产业收缩时,第三产业往往会同步收缩。而现在第三产业没有收缩,则反映了上海产业结构正在调整,正在发生变化中。尤其要看到,一季度社

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日前联合公布《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该规定自5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部门规章,对于“瞒报、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行为,将“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今年以来,国家统训,局局长马建堂曾多次谈到统计失真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地方、单位的领导干预统计数据。”而此前,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对统计“注水”现象更是直言不讳:“2004年各省区市上报的全年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4.8亿元,增长14.1%;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97.86亿元,增长2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152.61亿元,增长17.1%。这些数据对于扩大消费、根本改变中国以及上海经济结构,对于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对于有可能替代房地产业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好的兆头。

结论还是市委书记俞正声的那句话:“上海克服困难要把经济结构调整放在第一位,不要怕某些经济指标暫时下降。数字(经济指标)不好看也要调,不要为了数字而做,关键在于经济危机过后,产业结构扛得住风险。”

数字出官不除统计造假难绝张贵峰

GDP汇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DP增速相比,高出3.9个百分点,总量差距高达26582亿元。

此次《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出台,正是基于以上种种统计失真、注水问题而来的。应该承认,惩戒不够严厉是统计造假不断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以“开除处分”来回应和严惩统计造假,显得非常必要。

我担心的是,这一《规定》能否被不折不扣地嚴格执行?事实上,打开更权威的《统计法》会发现,此次《规定》中开列的种种统计违法行为,在该法中其实均早有规定。早就出台的《统计法》没能解决的执行问题,新的部门规章何以便能很好地解决?

再者,此《规定》是否足够严厉?虽然媒体均将“开除处分”作为报道的最大亮点,但这里的执行弹性空间实际上非常之大:一股情节仅是“记过或记大过”,情节较重才“降级或撤职”,而只有到了“情节严重”才能“开除”,具体操作方式还需细化。

关于统计造假及其内在行为逻辑,舆论曾有精辟总结:“官小数字,数字出官”,“数字出官”实际上是“官出数字”的内在动因和动力,而“官出数字”同时又是“数字中官”的外在条件和前提。即,“官出数字”为“统计造假”提供了体制上的可能性——统计部门高度依附于行政部门、“数字”原本出自官员手中,想造假自然极为方便,而“数字出官”则为“统计造假”提供了体制上的必然性——对于官员的评价考核过于依赖数字,数字的变化往往能给官员带来巨大的现实利益(提拔升迁),统计造假显然就成了官员难以遏制的冲动。

篇5: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收入与分配

知识要点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3.理解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5.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要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1.了解财政、预算、决算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2.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和来源。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反映了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财政支出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最主要,居于首位);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了解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6.说明我国财政的作用

(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②调控经济平稳运行。③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③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的保证。

第九课

征税和纳税1.了解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了解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税、利、债、费是财政收入的来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3.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4.分析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1)增值税:

①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②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③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

①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②计算方法: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③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5.了解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

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如个人所得税的税款是由纳税人承担的,纳税人就是纳税人。)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企业可能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把税款加在商品售价中,转嫁给消费者。)在我国,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6.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与民、用之于民。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7.了解违反税法的表现及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

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的行为。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篇6: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政治·收入与分配(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农村“三权分置”实施以后,2018年1月份,农民老张将自家5亩土地出租给养殖企业,年收入租金1万元,自己在养殖企业打工,年收入35000元。下列对老张收入认识正确的是

①老张一年的按劳分配所得为35000元

②老张一年的生产要索所得为45000元 ③老张一年的非劳动收入为1万元

④老张一年的按劳分配所得为1万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土地租金收入以及老张在企业的打工收入,都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②正确;1万元属于租金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③正确;①④错误,不远。

答案:C 2.2017年上半年中国东部某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人为21809.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为6977.29元,两者之比为3.13:1。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

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

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的形式实现的。①④都是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实现的,可见属于再分配维护公平的措施,入选;务工人员的工资是源自初次分配所得,排除②;贷款不属于财政支出,给农民贷款,就是促进农村生产,也属于初次分配领域,排除③。

答案:B 3.自2018年1月1日起,辽宁省辽阳市再次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020元调整为13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0.8元调整为14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①实现了劳动报酬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②是通过财政弥补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 ③提高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④是初次分配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①正确:最低工资是指企业最低工资,与国家财政无关,排除②: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只是针对低收入群体,没有涉及所有居民,排除③;提高企业工人工资属于初次分配维护公平的体现,④正确。

答案:B

4.2017年12月13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公布股权激励措施推进的相关细节。公告提到,将以12.23元/股的价格向354名管理骨干和技术(业务)骨千授子期权。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政策的影响是

①实行股权激励→劳动者收入提高→企业收入减少→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②实行股权激励→落实按劳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实现收人分配公平

③实行股权激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实行股权激励→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实施股权激励不直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但是可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利润,排除①;股权激励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排除②;实施股权激励,可以调动科研人员和骨干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③④正确。

答案:D 5.云南省改进扶贫资金使用方式,转变直接给钱、给物或无条件送股分红的帮扶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实行“按劳取酬、优先优酬”的帮扶方式,把帮扶资金转化为产业投入、劳动报酬、公益岗位补贴。云南帮扶方式的转变

①是对财政收支关系的合理调整

②符合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

③坚持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④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页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帮扶政策的转变并不是财政收支关系的调整,而是对财政支出方式的变化,排除①;“按劳取酬,优先优酬”符合按劳分配原则,②正确;“按劳取酬,优先优酬”既把握了公平又把握了效率,③正确;帮扶政策的转变应该主要创重按劳分配,排除④。

答案:C 6.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漫画中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现状的是

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②实施“营改增”改革 ③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比重

④增强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比重,从而缩小个人收入的差距,①正确;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可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比重,③正确;"营改增”是针对企业而言,排除②;公共物品针对全体成员,所以并不能缩小收入差距,排④。答案:A 7.2017年广西财政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中专门安排了1.4亿用于推进生态扶贫工作,大力引导推进市县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开启“生态脱贫通道”,实现扶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的互相促进。生态脱贫

①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

②扩大了财政赤字规模

③维护了社会收人公平

④降低了财政收人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通过财政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可见财政使进资源合理配的作用,①正确:通过财政转移支出,推动贫困人口脱贫,可见财政具有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③正确;财政赤字是否扩大,关键看财政收支的对比,排除②:此题强调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无关,排除④。

答案:B 8.据财政部2017年7月14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30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3891亿元,同比增长9.65%。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是 ①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

②国家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③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④供给侧改革助推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结构性减税,导致财政收入减少.排除①:营改增会导致税收收入减少、排除②;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③④正确,入选。

答案:D

9.近年来,中央财政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明显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提升贫困地区财政保障能力。中央财政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意在

A.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B.增加地方财政收人 C.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D.促进农民消费升级

解析:中央财政加大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可以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从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社会公平,A正确,排除B.C.D.答案:A

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7年12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18年中央财政政策仍将保持宽松,预计赤字率仍将保持在3%,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打大财政赤字规模以促进经济发展的传导过程是

①消费需求增加,扩大内需

②企业扩大生产.就业增加

③劳动者收人增加,购买力提高

④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需求

A.④→②→③→①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①→②→③→④

解析:2018年,我国将扩大财政赤字规模,故扩张财政赤字规模首先是政府增加投资,从而形成新背求。增加后作为生产的企业也会扩大生产的规模,劳动者就业增加其收入也会增加,收入是消费和基础,收入增加后其消费也会增加,从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11.下表是2017年上半年我国部分经济指标的同比增长率。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出2017年上半年我国

①财政收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赤字 ②经济发现水平随着财政收人的增加而提高 ③财政支出侧重社会公平、改善民生 ④企业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财政收入增长率小于财政支出增长率,并不意味着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排除①,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排除②;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和就业支出,可见财政支出侧重维护社会公平、改善民生,③正确:企业所得税增长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可见企业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上升,④正确。

答案:D 12.近日.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农业补贴的对象、额度、细则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进行财政补贴可以

①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②在源头上为农业发展注人活水→增强农业内生活力→提高农业在GDP中的比重 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增加市场货市流通量→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进行财政补站,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变革,培育新的经管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①正确: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进行补贴,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③正确:从源头上为农业发展注入活水,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不是发挥财政的作用,排除②;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属于货币政策的体现,排除④。

答案:B 13.2017年1-12 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67亿元,公共预算支出203330亿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21255亿元,增长15.65%:节能环保支出5672亿元,增长19.8%.由此可知

①2017年中央财政收支平衡

②财政具有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

③财政支出更加体现公平性 ④2017年我国货币的发行量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2017中央财政收支出现赤字,排除①;材料中未涉及货币发行,排除④;通过节能环保支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②正确;通过城乡社区支出,可见维护社会公平,③正确。

答案:C 14.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下列能进入我国社会总需求的是

A我国引进海外高端人才100多名 B.2017年上半年某市新增商品住宅30万套 C.某地进出口总额达4584.7亿元 D.某行发行投放6亿元贷款用于棚户区改造 解析: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某行发行投放6亿元贷款用于棚户区改造可以列入社会总需求,D入选;A属于“引进来”,与题意无关;B属于社会总供给,排除;C属于对外贸易,与题意不符。

答案:D

15.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够诱导消费和投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我国财政工作安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下列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传导路径并正确的是

①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产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居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消费→刺澈经济增长 ③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④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降低增值税税率,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排除③;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排除④;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通过加大支出,减税降费的方式实施,①②正确。

答案:A 16.2018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传导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是

①全面实施营改增→企业税负减轻→扩大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发展

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流动性基本稳定→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经济平稳发展 ③降低个税起征点→税后实际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生产发展 ④适时开征环保税→污染企业纳税增加→产品价格提高→增强国家调控能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全面实施营改增可以减轻企业税负。扩大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发展,①正确: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②正确:提高个税起征点,税后实际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生产发展,③错误;适时开征环保税,污染企业纳税增加,促使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不会导致企业产品价格提高,排除④。

答案:A 17.2017年上半年,山东省结构性减税规模約360亿元,其中营改增累计实现减税238亿元。在减税降负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中,山东省企业普遍受益。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营改增”对企业影响的是

A.营改增→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 B.营改增→企业科技进步→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 C.营改增→工人收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规模扩大 D.营改增→商品价格降低→市场需求扩大→企业利润提高

解析:实施“营改增”可以减轻企业纳税负担,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A正确;“营改增与企业科技进步无关,排除B;“营改增”减轻的是企业负担,不会直接导致工人收入提高,排除C:“营改增降低的是企业税负,与商品价格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

答案:A 18.“自动稳定器”是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具有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功能,在经济繁荣时会自动抑制经济增长,在经济衰退时会自动促进经济增长。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动稳定器”功能的是

A.税务总局实施部分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降低企业税负 B.因经济繁荣职工收人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进入更高等级 C.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D.中央银行为应对经济下行,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解析:A.C.D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排除;个人所得税在不同收入状况下税率不同,在经济衰退时人们的收入减少,个人所得税同时减少,从而增加居民消费控动经济发展,在经济繁荣时则反之,B符合“自动稳定器”的特点。

19.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依法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以内(含20万元)扩大到30万元以内(含30万元),此次税收政策调整,其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①投资需求释放

②更多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 ③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④自主创业积极性提高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

解析:国家从2015年10月1日起到2017年底,依法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扩大,有利于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从而使人们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从而刺激投资需求释放,促进经济的发展、缓解经济下行压力,A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A 20.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保费在税前列支,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实质是国家给子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个人的税收优惠,以达到降税养老的目的。该险种的推出有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

①保险公司产品丰富→保费增加→保险公同利润最大化 ②政府税收减少→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社会保障支出减少

③商业养老保险销量提高→财政养老负担减轻→养老保障体系更完善 ④个人当期税负降低→商业养老保险销量提高→个人养老品质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此种保险方式目的是通过税收优惠,减轻个人养老负担,而不是增加公司利润,排除①;个人所得税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可见税收并没有减少,排除②;此类保险可以促进商业保险的销售,从而减轻养老的财政压力.③正确;购买养老保险时的税负降低,促进了保险产品销售,提升个人养老品质,④正确。

答案:D 21.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已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该税法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将排污费转换为环保税,现行的排污费由原来中央和地方的1:9分成调整为全部环保税作为地方财政收人,中央不再参与分成。这一变化产生的传导过程是

①完善国家税收制度→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②增强政府执法的规范性→督促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环境污染成本→倒逼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

④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政府调控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征收环境保护税的目的是保护环境,排除①;此题强调了中央与地方对环境保护税的分配问题,没有涉及税收结构的优化,排除③;通过加强地方政府税收的分成比例,可以提高地方政府执法的积极性,②正确: 提高地方分成比例,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增强调控能力.④正确。

答案:D

22.“房于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有多套房就应该多征税。房子越多,税应该越重,这样才能公平。”下列有关征收房地产税的推导,能够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①开征房地产税→调节人们的收人分配→缩小收人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②商品房价格过高→开征房地产税→增加税收→增加国家财政收人

③商品房价格过高→开征房地产税→抑制炒房行为→普通民众买得起住房 ④开征房地产税→减少购房成本→普通民众买得起住房→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材科中的观点强调通过开征房地产税,促进社会公平①③入选:②强调的是增加财政收入,不符合随意,排除:开征房地产税,会增加购房成本,④说法错误,答案:C 23.A公司做毛皮国际贸易,可以开出皮毛的收购票,就虚假开出貂皮的增值税票给B公司,B公司将一货柜稻草以貂皮的名义出口,绕过商检,待货柜到公海后 就将稻草扔掉,然后凭出口报关单和A公司开来的增值税发票去申请出口退税。A.B两公司的行为属于

A.愉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解析:A、B两公司属于合谋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属于骗税行为.C入选。答案:C 24.2017年下半年,我国税制改革过程中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将成重中之重。根据社会配套条件和征管机制的完善程度,有望适当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比如,再教育支出、首套房贷利息等支出。可见,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这一方向

①以收缩税源、减少财政收入为目的②有利于调节分配关系,实现社会公平③能够降低中低收人群体的税费负担

④体现了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的增加,目的在于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②③正确;个人所得税主要用调节收入差距,排除①;材料强调针对特定群体的减税,没有涉及税收用之于民,排除④。

答案:C

二、非选择题(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18年1月5日,在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透露,截止到2018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五年累计减贫超过6600万人,2017年有100个左右的贫困县脱贫摘帽,完成脱貧攻坚总体任务问题不大。未来,脱贫攻坚要由“打赢”向“打好”转变。

2017年,广西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大力推进农村脱贫攻坚战,推进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确定各区城特色优势产业,引进民间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实现了120万贫困人口脱贫;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01万;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的水平和年限。一系列改革措施成为广西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1)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经济意义。(6 分)(2)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广西是如何实现精准脱贫的。(8分)答案:(1)①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2分)②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运行:(2分)③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2分)

(2)①推进脱贫攻坚缩小了全社会的收入差距,提高了总体消费水平,从而拉动经济增长;(2分)

②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促进扶贫开发,激发了创业创新的活力;(2分)

③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激发效率,推动了民生改善、经济发展;(2分)④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的发挥劳动者主体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2分)解析:第一问考查维护公平的意义。可以立足收入差距的缩小、社会消费的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分析。第二问考查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脱贫攻坚,可见缩小了收入差距;通过优势产业的打造,以及产业扶贫,可见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完善社会保险,可见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通过发展教育,可见通过教育提高劳动素质。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17年,中央财政将坚持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动力转换、结构转型、方式转变”

中央财政安排补助地方财政扶贫资金609.95亿元,启动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支持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继续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支持建立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統等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财政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并为利用好支农财政资金制建议。

答案:作用:①加大地方财政扶贫资全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②加大财政对生态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2分)③通过实施“三项补贴”促进农业生产,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2分)建议:①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要保障人民生活;(2分)

②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2分)③明确支出重点,重点加强对农村产业调整支出生态保护支出。(2分)解析:第一小问考查财政的作用。加大农业扶贫资金的投入,可见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加大生态保护,可见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农业补贴。可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第二小问考查关于如何用好财政资金的建议,首先应该优化支出结构,其次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最后要明确支出重点。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分)“十三五”规划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近年来国家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了许多探索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征求意见稿)》和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直以来,中国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税收手段来促进环境状况不断改善。征收环保税,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更好地发挥税收在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过程中应有的作用。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环境保护法的总体思路是由“费” 改“税”,即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制度的平稳转移。法律將“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立法宗旨,明确“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纳税人,确定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污染物和噪声为应税污染物。

(1)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好地发挥税收在污染防和节能减排中的作用。(12分)(2)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10分)(3)请你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落实命制两条宣传标语。(4分)答案:(1)①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市场调节与税收调节有机结合起来;(3分)②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征收环保税,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贏;(3分)③发挥税收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通过差别化的税收政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3分)④对污染企业和产品开征环保税,提供消费成本,引导消费需求。(3分)

(2)①税收具有固定性,防止对企业乱收费;(2分)②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2分)③引导消费需求,培养绿色消费习惯;(2分)④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分)⑤扩大税收来源,增加财政收入。(2分)

上一篇:无锡市构建多层次早教服务体系下一篇:英国留学签证办理要求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