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学教案全集

2024-04-22

国学大学教案全集(共10篇)

篇1:国学大学教案全集

战国时候,秦国,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劳。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避着廉将军,是为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智慧小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篇2:国学大学教案全集

有一年,由于收成不好,粮食减产欠收,饥荒严重,社会治安也很混乱,甚至连吃人的事情也有所耳闻。一伙强盗四处抢掠,在老百姓的家中大肆搜寻一阵,见找不出多少食用的粮食和换钱的东西,一怒之下,他们就只好抓人,恰好把弟弟赵礼给捉走了。

赵礼虽然身体瘦弱,但是穷凶极恶的强盗们也不肯放过他,将他五花大绑捆起来后,系在一个树上,然后在旁边架起炉灶生起火来,开始烧水,准备拿赵礼来充饥。

哥哥赵孝虽然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弟弟被掠走的消息让赵孝心如刀割。决心赔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救出他。

赵孝哀求强盗说:“我弟弟是一个有病的人,而且身体也很瘦弱,他的肉一定不好吃,请你们放了他吧!”

强盗们一听大怒,气汹汹地对赵孝说:“放了他,我们吃什么?”赵孝说:“只要你们放了赵礼,我愿意用自己的身体给你们吃,况且我的身体很好,没有病,还很胖。”

赵礼哭着说:“被捉来的是我,被你们吃掉,这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可是哥哥他有什么罪过呀?怎么可以让他去死呢?”

这些无恶不做的强盗们,听着兄弟互相争死的话语,望着手足之间舍身相救的场面,被深深震慑住了。他们那坚封已久的恻隐之心,被这人间真情真义的感人场面唤醒了,也都不免淌下了热泪。旋即,他们无声地放走了兄弟两人。

后来,这件事辗转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是一个深明仁义道德之君,不仅下诏书,封了兄弟二人官职,而且把他们以德感化强盗的善行,昭示于天下,让全国百姓效仿学习。

篇3:试论大学国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国学的复兴有其必然性。所谓必然性就是这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使然。1840年以来, 历史赋予我们民族的使命是三部曲:政治独立———经济腾飞———文化复兴。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实现了第一步, 邓小平领导我们实现了第二步, 我们现在要走的就是第三步。

而“文化复兴”就涉及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当我们逐步融入到全球化的大潮中之后, 我们发现中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出现了危机。我们过分地强调“与国际接轨”, 导致了中国文化主体性逐渐丧失, 我们的民族精神失落, 我们的文化遭到严重的自我戕害, “惟西方马首是瞻”,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一代, 从小吃惯了肯德基, 是否还品尝五谷杂粮?与“全民英语”适成对照的是国人的汉语水平却越发令人堪忧, 更不要说传统文化的底子了。于是一大批“香蕉人”出现了, 拥抱西方文化、蔑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一种心理无意识。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渗透一刻未尝停止, 我们的文化安全也已出现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才呼唤传统回归, 国学热之兴起, 也就可以理解了。

与之相关的是对“反传统的传统”的反思。我们知道, 从中西文化在近代的激烈碰撞以来, 我们一直在反思我们的文化, 反思的结果是发现了我们文化的落后和劣根性, 于是要“启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启蒙的结果反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大肆破坏。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有着更加积极的思想解放意义, 那么“文革”简直就是一场民族文化的劫难。其实“文革”结束后, 首先有八十年代的文化热, 继续启蒙这一话题, 到了九十年代转而从“国学”这一角度承继优秀传统以抗拒日益严重的西化思潮, 这也算是一种文化的自我转向吧!

国学的复兴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原因, 就是对近代以来学校学科体制的反思。我们知道, 一百年前, 科举制度废除, 西方的学科体系被引入中国, 新式学堂纷纷建立, 新的学科体制也深入人心。但随着西方这种越分越细的学科体制, 在推动科学和学术研究的深入、精确发展的同时, 其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反而传统中国“通才”教育的传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综合性成为一个趋势。不管是通识教育, 还是大文科实验班, 都是对现代学科体制的“反动”和“纠偏补弊”。

众所周知,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大学的国学教育就开始重新恢复, 如北京大学率先开展的大文科实验班等, 曾轰动一时。随后, 多所名牌院校也开设了不同形式的国学实验班。直到近些年, 大学国学教育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从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到2008年清华大学“四书”进课堂、武汉大学获得了国学博士点等等, 都是大学国学教育所取得的新进展与新成绩。我们发现, 这表面“热闹”的背后, 却潜伏着或潜存着许多问题与困境, 理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以图解决之道, 否则大学国学教育将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概括起来, 当前大学国学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 国学的“正名”问题。孔夫子一生都在强调正名的重要性。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确属不诬之论。而“国学”却恰恰存在着“正名”的问题。其实, 关于“国学”的“定义”之争,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了, 当时的学术大师很多都参与其中, 譬如梁启超、章太炎、胡适之、陈独秀、钱宾四、梁实秋、马一浮等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章太炎的看法是:“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 近代以来, 西学东渐, 为了区别于西学, 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清代学者论学术, 将学分为三类:一为义理之学, 二为考据之学, 三为词章之学。”胡适的观点是:“‘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 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 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 就是‘国故学’, 省称为‘国学’。‘国故’这个名词, 最为妥当;因为他是一个中立的名词, 不含褒贬的意义。”而对国学一名表示疑问的代表人物是钱穆与马一浮。钱穆先生在其《国学概论》中明确地说:“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 前既无承, 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 何者应列国学, 何者则否, 实难判别。”有现代新儒家三圣之一美称的马一浮也说:“‘国学’这个名词, 如今国人已使用惯了, 其实不甚恰当。照旧时用国学为名者, 即是国立大学之称。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 意思是别于外国学术之谓。此名为依他起, 严格说来, 本不可用。今为随顺时人语, 故暂不改立名目。然即依固有学术为解, 所含之义亦太觉广泛笼统, 使人闻之, 不知所指为何种学术。”

九十年代, 张岱年先生在“国学丛书”序言中说:“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 近代以来, 西学东渐, 为区别于西学, 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如今很多学者对于国学的定义范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对于国学的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直到今天, 不管是反对国学者抑或支持国学者, 大家对国学的定义和涵义、其内涵与外延都还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莫衷一是。

综合前贤时修的观点, 我们以为, 国学是因“西学东渐”而起的, 确实属于“依他起”的“一时代”的特殊产物, 但国学这一说法业已约定俗成, 虽然不是明晰的概念, 却含有特定的意义。我们今天仍然处于一个“特定”的时期, 国学作为一种唤醒民族精神、文化主体意思、稍微带有“民族主义”意味的词, 完全可以继续使用。我们以为:一, 国学的核心是儒学, 是“六经”之学, 但不是说只有儒学属于国学的范畴, 道、佛和其他诸子也属于国学。二、国学不等同于传统文化。国学者, 一国之学术学问也。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是其精神所系, 但两者概念不同。三, 国学不能太冷, 也不必太热。太冷和太热都不正常。我们需要国人了解国学, 但不必人人国学、家家国学、全民国学。我们需要更多的学者认真地研究国学, 在此基础上进行普及和弘扬。这就是我们的国学观。

第二, 国学的“合法性”问题。自有“国学”之名起, 它就面临着“合法性”的危机。因为“国学”之名大兴是在上个世纪初叶, 其时正值国难当头、西学汹涌、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之际。新文化运动的矛头直指传统文化, 一时间国学尤其是儒学成为众矢之的。尽管有不少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仗义执言, 但怎奈新文化大潮之下, 那些理智的声音早被湮没无闻了。近年来, 随着国力的增强和民族自信的恢复, 国学又开始渐渐为人所重视。一时间国学似乎成了显学, 也时髦起来。但是与之如影随形的便是对其合法性的质疑。一方面是需不需要国学的争议;另一方面是在现代学科体系之下, 有没有国学的一席之地。

关于第一方面, 现代化的中国是否需要国学和国学教育, 虽然也有不少的争议,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意识到国学教育对于一个民族前途的重要地位。一百多年前, 真正的国学大师章太炎1906年在其《国学讲习会序》中是这样说的:“夫国学者, 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 徒持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 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通达的说法。国学不是救世的灵丹妙药和“万能油”, 谁也不能指望国学解决当下和未来的所有困惑和问题, 但是一个国家、民族要想生存和发展, 尤其是“处竞争之世”, 丢了国学就等于割了根脉、自毁长城、自废武功, 如我们这一百多年来的许多愚蠢行事。今年恰值五四运动发生九十周年, 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又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话题。其实, 经过这百余年的内忧外患和民族复兴, 国人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传统对于民族现代化的必要价值。因此这一合法性可以说基本得到承认。

但是, 具体到学校教育中, 国学教育却面临更加尴尬的境地。自从1912年蔡元培下令废除“经学科”以来的近百年, 国学教育在现代学科体系中便完全没有了一席之地。新文化运动的又一领袖陈独秀在1923年曾感慨:“国学是什么, 我们实在不太明白。当今所谓国学大家, 胡适之所长是哲学史, 章太炎所长是历史和文字音韵学, 罗叔蕴所长是金石考古学, 王静庵所长是文学。除这些学问外, 我们实在不明白什么是国学?”他认为“国学”这一名词, “就是再审订一百年也未必能得到明确的观念, 因为‘国学’本是含混糊涂不成一个名词”。陈独秀为何有这样的观点?究其原因, 就是我国的学科体系是完全遵照西方的学科体系建立起来的, 与国学向来是两股跑道, 不是一个系统。当现代科学体系建立起来之后, 自然不会给国学留下一席之地。因此国学被分割为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种不同的“学科”门类, 五马分尸了。所以直至今天, 人们努力重建国学教育, 但却发现前面有一个很大的拦路虎, 一个绕不过的鸿沟。那就是国学在当今的学科体系中的合法性问题。

对此, 很多国学教育家也纷纷倡议, 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提出议案或建议, 希望能给国学以“名分”。比如人大校长纪宝成、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等都曾大力疾呼, 建立国学的一级学科。但是困难重重, 其中的困难有内外两层。所谓外层, 不过是立法的问题, 假以时日尚有解决的可能。关键在内层, 即国学与现代学科体系从根本上是不相侔的。有个前车之鉴, 就是中医。建国后, 虽然中医没有被废弃, 反而受到了国家的保护, 但是我们的中医教育完全是西式的。造成了某些专家所痛心疾首的非驴非马的现象。中医到底是被保护了还是被废弃了?很多人心中都打了问号。我想, 如果国学教育像中医一样, 被纳入现代学科体系, 命运如何, 不易言也。因此, 如何既给予国学以正式的“学科”地位, 又要按照或遵循国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开展教育, 是摆在所有支持国学教育的人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至于具体的国学课程的设置, 倒属于次要的问题了。

第三, 国学学生的出路问题。由于各种因素的纠葛缠绕, 我们的高等教育面临严重的问题, 其中大学生乃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也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既然很多老的专业、热门的专业都遇到了所谓就业问题、出路问题, 那么一没名分、二非热门的国学“专业”, 其面临的危机似乎将更加严重。这是更为现实的问题。不是靠理想和热情所能解决的。当然, 中国人民大学在成立国学院时, 校长纪宝成曾谈及这一话题, 并表示了乐观的态度。但是, 现实中所面临的问题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也复杂得多。于是, 开展国学教育必须首先考虑这一层面的问题, 否则前景将十分黯淡, 路将不会走得长远。

第四, 大学国学教育属于教育的高端或下游, 其与小学、中学国学教育的关系也需要认真对待。小学和中学的国学教育是基础, 没有小学等阶段的培养, 大学国学教育将会困难重重, 成为无本之木。同样, 没有大学的高端国学教育, 小学和中学的国学教育将面临师资困境。国学要从娃娃抓起。但国学教育在小学和中学也同样面临着合法性的危机。当然, 我们也要看到其中还有很多的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 关键在于如何抓住机遇, 化解危机, 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章太炎.国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2]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3]马一浮集 (第一册) [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6.

篇4:国学大学教案全集

《黄帝内经》是国学经典中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到西汉。《黄帝内经》共十八卷,《灵枢》《素问》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内容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和论治之道等。

《易经》是天之人道,主要强调志、健;《论语》是人之天道,主要强调修身齐家、以正治国;《孙子兵法》是人之人道,主要强调才智谋略、以奇用兵;《道德经》是人之地道,主要强调以道自然,以无事取天下;而《黄帝内经》则是地之人道,强调的是养、生,即生命通过养护等方法,达到最高水平。

课程主要分为“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理想的健康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天人相应养生观、支撑生命的三种气、五脏调和、百病全消”七大模块。徐平教授讲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先简单介绍了一下书籍作者、成书背景,随后分重点解析《黄帝内经》内容,同时结合了适当的养生按摩手法。

对待《黄帝内经》应当做到五个字“诵、解、别、明、彰”,即从诵读开始,慢慢理解、辨别书籍内容,最终达到明了《黄帝内经》的效果。

篇5:国学教育教案 大学

《大学》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难点:

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臵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了解“格物致知”以及题目的含义。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解释“格物致知”意思的句子并阅读理解。

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格)事物(物)获得(致)知识(知)。出自于“四书”之一的《大学》。本篇题目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具有从探察物体而获得知识的精神。题目即本文的中心论点。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7.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篇6:国学大学教案全集

教学提纲

一、目前少儿国学教育(经典教育)现状

1、经典教育的历程及时代背景

2、目前主流的经典教育方式

3、少儿国学教育机构分析

通过现状分析,对自己学校(或幼儿园、私塾)进行定位,理念和目标确定后,指导课程设计。

二、少儿国学教育(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

1、少儿国学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2、少儿国学教育的脑科学依据

3、少儿国学教育的教育学依据

4、少儿国学教育的社会学依据

通过对少儿国学教育原理的了解,为设计的课程打下基础。并直接指导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

三、目前少儿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蒙学经典及目前主要开设的科目

2、其它国学经典的甄选

3、国学其它内容的开设

4、国学教育与体制内课程的衔接

通过对少儿国学具体内容的进一步了解,为自己学校(或幼儿园、私塾)选择课程及教学内容作依据。

四、国内代表性少儿国学教育机构课程分析

1、幼儿园国学课程设置解读

2、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方式

3、代表性私塾经典教育课程解析

4、少儿国学培训机构课程分析

通过对少儿国学教育机构课程设置的整体解读,让您根据自身情况取长补短,借鉴吸收。

五、对不同机构开展少儿国学课程的建议

1、幼儿园如何循序渐进的开展

2、中小学如何权衡体制内课程进行经典教育规划

3、私塾和培训机构进行课程设置的具体方式

根据对目前社会开展少儿国学教育的总结和思考,对学员开展国学教学的课程设计进行建议。

六、课程设置相关辅助资料一览

1、古代私塾经验文摘

2、少儿常用礼仪

3、少儿日常行为规范

4、经典诵读教学方法总结

5、《弟子规》力行表

6、少儿国学教育过程记录表

篇7:当代大学生国学热现象透视

一、国学的定义

国学, 顾名思义, 中国之学, 中华之学。狭义的讲, 就是秦砖汉瓦;宽泛来说, 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 都能统称为国学。至今为止, 学术界也没有给国学下一个全面的定义。可见, 国学之博大精深, 包罗万象。本文立足现实需要, 着眼于“热”的部分进行探讨, 即狭义的“国学”。

二.国学在当代大学生中“热”的原因

首先, 学界的大力倡导。如编纂《儒藏》, 出版相关学术著作;成立国学院, 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每年召开各种国学研讨论会等, 甚至还有数十名博士生联名抵制过洋节。学界的这些活动引起了大学生的关注。

其次, 媒体的广泛宣传。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的风行, 使得大学生接收到大量国学信息。甚至某些媒体带着商业化的目的进行炒作, 如学术“超女”、“国学大师”、文化明星的推出, 而那些尚不能完全辨别信息良莠的大学生, 则在其中充当着粉丝、观众、接收者的角色。

最后, 自身的精神需要。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 大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习, 更多的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与塑造。但是,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难免存在着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 比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 诚信危机与诚实守信等等。面对这些矛盾和冲突, 大学生自身就需要一个突破口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心理战, 或者说帮助他们找到信仰。而之所以能从“国学”中寻到安慰, 恰恰是因为国学中所包含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观符合大学生对于“善”与“美”的追求。

三提高大学生国学修养的途径

1. 学界和媒体正确引导

国学作为一门学问, 是需要潜心钻研才能获得真知的。面对浮躁的社会现状, 学界要保持理智严谨的作风态度。然而, 某些媒体所谓的“国学文化”过于商业化、娱乐化, 使得大学生的国学热情被商业娱乐所利用, 成为消费品。为防止这一倾向的极端发展, 学界应和媒体联合起来, 让“学究派”和“快餐派”互相借鉴, 打造出健康、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国学学习形式。

2. 培养国学教师队伍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成立了国学院, 并授予学士学位, 但是学生对此热情并不高。在功利性学习目的驱使下, 很多大学生更愿意选择金融、师范等就业机会多、赚钱多或是工作稳定的专业, 也因此大学里的国学教育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学校转变对国学教育的看法, 将其纳入常规教学体系中, 使国学教育进入培养方案。培养新一代国学学生也是为诞生新一代国学教师打下基础, 使得国学教育薪火相传。

3. 加强国学隐性教育

学校可利用“氛围”建设国学文化景观, 比如建立“国学馆”, 营造古风环境, 使得学生身在其中耳濡目染;抓住传统节日, 开展“文化节”, 将国学知识渗透其中;利用学校建筑搭建国学走廊。类似于这种形式, 让学生在行走中有意无意学习国学知识。

4. 批判继承国学

国学并不是只有“真善美”, 也有虚伪、封建、残忍、庸俗的一面,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批判地继承。孔子的仁爱、儒家的积极入世等这些国学主体内容与现代文明是相一致的, 但是其中“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等封建伦理道德则充满着束缚、禁锢和霸权主义, 这就需要我们加以辨别, 正确取舍。

5. 完善评价机制

国学作为人文学科, 不同于理工科, 可以用量化的标准去评价其成绩。所以, 它需要有自己特定的一套标准去评价。在探索这一标准时, 我们要结合前人经验和现代评价制度, 确立有关国学教育的运行机制, 如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和评估机制结合,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保持国学热情。

参考文献

[1]宋莹、陈晓春.人大校长纪宝成在南大呼吁:人文社会科学不能被边缘化[N].新华日报.2005.04.

[2]黄济.如何看待“国学热”[J].教育科学论坛.2006.11.

[3]李中华.对“国学热”的透视与反思[J].理论视野.2007.02.

篇8:大学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关键词:国学复兴;文化复兴;国学教育;大学;担纲者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6-

收稿日期:2013-04-16

作者简介:向春(1965-),男,湖北黄梅人,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研究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编辑部,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国学是国本,国学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诉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福祉。国学与教育密切关联,要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培养具有文化自觉、自信的中国人,大学应加强国学教育,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一、国学复兴是文化复兴

所谓国学,相对西学而言,是中国学术、中国学问的简称。正如蔡尚思先生所说:“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1]。综合起来,国学涵盖古今,包罗广阔,从时间上看,纵贯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与文物;从空间上看,涵盖神州大地的人文和生活经验;从内容上看,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出的杰出智慧和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等思想文化形态,渗透在中国人的心灵积习和人伦日用之中。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复兴国学需要返本开新,开放包容,多元交融,促进国学现代转型。

⒈返本开新

首先需要明确,复兴不等于复古。复兴国学,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回归,也不是一切“尊古法制”,更不是复辟封建思想。复兴国学,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返本开新。返本,是回到源头,传承和弘扬国学的精髓和根基,坚守中国文明中流砥柱的性质;开新,是拓展创新,对现代中国及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有系统的理解,更新国学的精髓,让中华文化走向全面复兴,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⒉开放包容

鲜活的文明总是生机勃勃地不断生长,丰厚的民族文化根基是其坚实的依托,多元文化交融是其旺盛的生长点。国学复兴需要有宽阔的胸怀,开放的姿态,广阔的视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复兴国学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包容不同的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在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中得到良性发展, 而是需要吸取其它民族文化的养分。同时,复兴国学也不仅是少数人的事情,更不只是理论界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化为国民的行动。

⒊现代转型

复兴国学需要对内创造宽松的文化环境,对外实行文化开放,促进国学生长发展,进行现代转型,以现代全球视野创建现代国学。复兴国学既需要与当代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科学技术进步等结合起来,也需要与全球文明对话,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对话,包括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进行宗教文明对话。也就是说,复兴国学需要有一种对古今中外的融会贯通,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增强其广泛的适应性,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增强其新陈代谢的充沛活力,在全面参与中国现代化和现代文化建设中不断释放其积极的正能量。

⒋文明进步

国学具有普适价值、普适意义,能够促进人类文明进步。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有人发出“中国威胁论”,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明曾深刻影响和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作为一个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大国的文化复兴,将极大推进世界文明和人类文明进步,将为人类文明带来福祉。甘陽教授曾指出:我们要“达到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能自觉地认识中国文明在当代世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自觉地去认识中国的崛起并不仅仅是中国文明史的事件,而且是世界文明史的事件”[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从比较文明的角度探讨了中华文明的优秀之处,他认为: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文化具有世界主义精神,它比西方文化更能引导世界[3]。“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4]。

总之,复兴国学,海纳百川,吐故纳新,不断生长。国学兴盛,是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力,是一种“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繁荣,是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康健。复兴国学,不仅使中华文化蓬勃发展,更将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福祉。

二、中国大学应根植于中国文明深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走向现代化的丰厚基础、宝贵资源和动力源泉。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中国人。他们的根在中国,对身为中国人具有自信,对中国文化具有自觉自信,担负起中华文化复兴的责任,并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中培养国际竞争能力,并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这就决定了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文明教育。反之,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底气不足,很难培养自信的中国人。

“教育根植于历史,体现为民族”[5]。一个民族的教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凝聚一个民族的观念、理想、信念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顾全球,民族文化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美国教育一直十分强调西方文化和西方核心价值教育。在美国大学教育中,十分注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选修课,其精髓在于在核心课程中让学生接受高度强化的西方古典和经典教育。再如台湾地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消除日据时代(1895-1945)皇民教育的影响,台湾地区从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上不遗余力地大力恢复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让所有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基本经典。这对一代代人的文化素质、文化认同、心灵积习、道德水平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可惜的是,我们当代的教育,无论从制度还是从内容上都存在着与传统文化的断裂,传统文化教育相当不足。近代以降,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十分强调西学,却过于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中,建立了近现代学校制度(学制)。清末所颁布的两种国家学制(即1902年的《壬寅学制》和1904年的《癸卯学制》),规定各级各类学堂开设西学课程,此外还规定了读经课程,即中国古典文明教育的内容。但是,后来民国时期所颁布的学制(1912-1913的《壬子癸丑学制》)取消了读经课以及忠君尊孔的内容,也就砍掉了中国古典文明教育的内容,将“孩子和水一起泼出去”。“五四运动”以后,进一步打倒“孔家店”,反孔,反传统文化。“文革”期间,更是“革文化的命”,反传统、反文化登峰造极。

在这种持续的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典文明教育一直没被放在重要地位,乃至从制度上、从根本上造成了几代人的文化欠缺,今天的中国人普遍感到文化功底不足,文化底气不足。

杜祖贻教授对中国人缺乏中国文化自觉自信的状况不无担忧,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十三亿人口的庞大人口自投于西方传统文化的门下,作为追随者、臣服者,而自绝于其固有的历史和民族传统,自弃其文化和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又有什么好处?……此情形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一两代之后,中华固有文化势将消亡”[6]。杜教授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宗文明没有信心,甚至持消极否定的态度、错误的认识、错误的做法,长此以往,它将极大地影响中国文化的前途和命运,使中国人很难建立起文化身份认同,文化无根,人失灵魂。

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大国崛起,复兴国学,呼声四起。国学需要普及,还需要提高;需要情感认同,还需要理性建设;需要民间的推广,还需要正规教育的培植。正如郭齐勇教授所说:“国学教育是有神圣性的,虽然可以用寓教育于乐的方式,但是国民需要通过庄严地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精神传统”[7]。要传承和弘扬国学,离不开正规的教育,教育是复兴国学一个非常有益而重要的途径。因此,应当让国学大步走进教育,让国学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教育培养具有中国文化自信自觉的中国人。如此,才能构筑强大的文化根基,支撑民族的强盛。

大学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文化传承,不是博物馆的文物摆设,而是要一代代传下去;不同于运动员的交接接力棒,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对文化的保存、研究、整理、理解、解释、批判、选择、应用、创造、创新等等。中小学教育机构,也承担文化传承的作用,但它主要是传承人类千百年来积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高深学问和高级技能的传承则需要大学来担当。更为重要的是,大学承担着文化批判和文化创新的任务。大学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新中起引领作用,它需要批判不良现象,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它是社会发展中的校正力量和引领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站。

20世纪30年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建校20周年纪念之际提出了“中国大学要振兴中国学术”的责任,他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提出,中国学术自成系统,“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大学应为中国学术之独立和复兴而尽职尽责,虽然清华大学为全国所最属望,职责更重,但“全国大学皆有责焉”[8]。在陈寅恪看来,中国学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资源,事关民族精神生死,大学应肩负振兴中国学术的责任,让民族精神的生命充满生机。

与此相承,杨叔子院士也鲜明指出,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基因”,丢失了民族文化,就是丢失了这个民族的特性,就是丢失了这个民族。他说:“一个国家的强弱兴衰取决于综合国力,而其中的关键又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显然主要取决于对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丧失人文文化,必定异化,不打自垮”[9]。涂又光先生亦十分强调民族文化教育,他认为,文化与民族生死相依,随着文化的消亡,就是民族的消亡;欲亡其民族,必先亡其文化。中国的大学应重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人文,办成中国文明特色。他说:“忽视中国人文,也就没有中国文明底特色,而没有中国文明特色的大学,只算是‘在’中国的大学 (a university in China) ,不算是中国‘底’大学(a university of China)。换言之,只算是办美国大学底分校,不算是办中国底大学”[10]。

总之,复兴国学和教育密切相联。现代教育需要培养对中国文化自觉自信的中国人。大学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国大学的文化之根,应该深深地、牢牢地、坚定地根植于中国文明的最深处,大学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三、国学复兴与教育改革

⒈从战略高度看待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重视中华民族之所以“立”的根本、国本。传承是根,创新是魂。对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会带来民族的富强兴盛,同样将会为人类文明带来福祉。如此,才能深刻认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为国学教育指明方向。

⒉扎扎实实从制度和内容上加强国学教育

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作为中国人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需要扎扎实实从制度和内容上加强国学教育。现代学生不必像古人那样对中国传统经典倒背如流,但对国学基本经典,如《道德经》、《论语》、《中庸》、《大学》等应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应有基本的认知。国学教育是生命教育,政治教育不能取代国学教育。在课程设计和教育内容上要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切切实实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教室。对于大学生而言,“补课”与“升级”并重,一方面对于中小学的欠缺进行“补课”;另一方面进行“升级”,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创新传统文化的价值。

⒊加强中西文化比较与融会教育

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走向现代化的今天,一定要如杨叔子院士提倡的“背靠五千年,坚持三个面向”。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立足的根基和创新的动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需要有中外融通的视野,加强中西文化比较与融会教育,一方面夯实自己对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扩大视野,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优秀文化资源,在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之中,寻求人类普适的价值观,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为此,大学需要在中国文化基本经典教育的基础上,开设“西方文化”、“西方文明基本经典”、“西方哲学”、“西方文史哲通论”“西方宗教文化”、“未来学”等课程,并进行中西文明比较研究。这方面需要大学通过通识教育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

⒋努力培养现代国学专门人才

复兴国学不能缺少国学专门人才的培养,花大力气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现代国学专门人才队伍。要尊重国学内在的学术逻辑和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学术有着不同于西方学术的研究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它注重有机性和整体性,强调内在的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一体性,强调人文关怀,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近些年来,有些高校创办了“文史哲班”等各种精英教育模式,就是考虑中国学术内在的有机整体性特色。这方面,今后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采取积极措施,创新国学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社会实践。

⒌注重培育人格,陶铸精神

国学教育不仅指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育人格,陶冶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厚的智慧,深刻的哲理,洋溢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交融生长发展的创新精神等。这种智慧和精神,哺育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哺育的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国学还蕴含着人类的普适价值,弘扬着人类所需要的仁义礼智信的良好美德,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谐观等。国学所蕴涵的智慧和精神品格是我们要进行国学教育的意义所在。特别是现代社会,人类拥有的高科技力量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如何善用科技的力量,为造福人类服务,需要用人文引导科学发展,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与“和谐”的精髓。在进行国学教育时,需要注重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育,强调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⒍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国学修养

国学教育的效果与教师的国学修养密切相关。当然,大学教师首先需要在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但是也需要对民族科学文化复兴有责任感。“高校教师……必须要对民族的复兴有高度责任感和为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这样我国的科学文化才能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11]。但是勿庸讳言,现在不少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和中西文化融会上存在一定的欠缺。这种欠缺,使得他们不容易将学生引向一个开阔的视野,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甚至一些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偏见,给学生灌输一些片面的、矮化中国文化的看法。因此,需要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国学修养和对国学教育的正确认识。

总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丰厚基础、宝贵资源和动力源泉。复兴国学,重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国学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蔡尚思.中国学术大纲[M].上海:上海启智书局,1931:5.

[2] 甘阳.大学之道与文化自觉[J].教育,2008(5):46-47.

[3] 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21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289.

[4] 田广清.和谐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40.

[5] 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学制改革[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9.

[6] 杜祖贻.儒家学说的文教力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12.

[7] 郭齐勇.民间儒学的新开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29-35.

[8] 陈寅恪.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J].国立清华大学20周年纪念刊,1931(5).

[9] 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12-16.

[10]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A].涂又光文存[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99.

篇9:国学大学教案全集

关键词:国学教育,幼师生,人文素质,国学课堂

语文教育, 担负着传承、弘扬、发展祖国文化, 发扬民族精神的任务, 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并为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建立根基、提供保证。编写了《大学语文》教材的徐中玉教授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 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中国拥有漫长的五千年历史, 文学宝库丰富多彩, 而大学语文仅有一学年的授课时间, 因此, 必须将重点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一、幼师学校国学教育现状

(一) 没有单独的国学课, 语文课不被重视

在幼师学校中, 不仅没有单独的国学课程, 涉及国学知识的语文课也只被归为公共课。这样的归类再加上又是两个班合班上课, 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不够重视。

(二) 除了课程设置问题之外, 学生自身对国学的兴趣也不大

首先, 因为从小接受应试教育, 大部分学生不是在欢乐自愿状态下, 而是在被逼无奈情况下背诵古代经典诗文, 这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对国学的抵触情绪。其次, 很多国学知识由于语言深奥, 造成学生无法理解其中深意, 因此, 更没有主动接触国学的兴趣。最后, 幼师生所要学习的技能科目十分繁多, 占据了他们大部分课内与课外时间, 他们并没有太多时间真正能静下心来学习国学。

二、学习国学的重要性

(一) 幼儿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对国学知识的重视

教师资格考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要举措。这一考试笔试有两张卷子: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这张卷子中, 文化素养分值占到13%。2013年的考题里有一道材料题, 给了三段有关“慎独”的材料, 让考生结合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 联系实际, 谈谈对“慎独”的理解。虽然所给的三段材料已经对“慎独”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释, 但是考生如果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任何有关“慎独”的知识, 想回答好这道题是非常困难的。这一国家考试给师范院校指出了未来语文教学工作上的一个大方向———要以国学作为教学中的重头戏!

(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中国国学传递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基本精神, 告诉世人为人要有恻隐之心、羞辱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人际交往上要“以和为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做事情要坚持求实精神,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并且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总之, 无论是从应试角度来看, 还是从学生未来发展来看, 国学都应该是大学语文教育中的重点, 都应该是幼师生所必备的知识。

三、国学课堂初探

根据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 大学语文中的国学教育应该针对幼儿师范学院学生的性别、年龄、所从事专业等特点, 打造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国学课堂。

(一) 利用编年体安排教学内容

我国国学文化深远而广阔, 一年的课程根本无法深入进行讲解教授。因此, 可以借鉴编年体这种史书编写形式, 挑选出每个时代最为人熟知、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思想以及最适合幼师学生日后从事幼教工作时使用的作品, 作为课堂教学内容。

(二) 趣味性、系统性的教学形式

1. 为了引起学生对接下来要讲知识的兴趣。例如, 诸子百家中, 孔子、庄子等人都是在生活小细节里去窥探生命真谛, 因此, 他们的思想总是贯穿于简单而有意思的小故事中。课堂一开始, 可以从几个既有趣味又富有哲理意蕴的故事入手, 让学生对这些高高在上的大家们产生亲切感, 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 在讲述国学知识时, 注意适时与现代社会现象、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 让学生产生共鸣。从孔子身上, 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积极做一个入世的社会人;从庄子身上, 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与自己、与天地万物相处;从美丽的唐诗、宋词中, 我们不仅可以学到美妙的词藻、感受人世间各种情感, 而且还应该以唐诗、宋词作为媒介, 去欣赏这两个时代绘画、音乐、思想等众多不一样的美。

3. 在每堂课最后, 在讲述完一个时期的国学知识之后, 都要适时进行总结。总结的方式可以借鉴著名的康奈尔笔记法。这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推广的笔记法, 笔记分为三个区域:开篇、笔记、总结。开篇记录对这一部分知识的一些问题、想法, 留出一部分空间以便以后进行小结;笔记部分记录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总结部分记录教师对这部分知识的回顾, 以及学生在上完课后, 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悟、看法和延伸。

(三) 分项考核的考试方式

要考查一个学生究竟是否掌握了教师所教的国学知识, 总共要看三个方面的能力:诵读、理解和运用。考核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考核内容而进行变化。对于诵读能力的考核, 课上可以采用教师示范朗读、齐读、小组读、单人诵读等各种形式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课后布置学生对经典语句进行背诵, 再利用上课时间以抽背形式来审查学生诵读效果;学生对国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考核, 可以参考上述国考材料题的形式, 让学生结合生活积累谈谈对某一个国学经典知识的理解;学生是否能对国学知识活学活用, 可以采用辩论或演讲比赛的形式进行考核。例如:以“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作为辩论话题, 让学生组队进行比赛。

篇10:国学大学教案全集

关键词:国学教育 幼师生 人文素质 国学课堂

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任务,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并为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建立根基、提供保证。编写了《大学语文》教材的徐中玉教授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中国拥有漫长的五千年历史,文学宝库丰富多彩,而大学语文仅有一学年的授课时间,因此,必须将重点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一、幼师学校国学教育现状

(一)没有单独的国学课,语文课不被重视

在幼师学校中,不仅没有单独的国学课程,涉及国学知识的语文课也只被归为公共课。这样的归类再加上又是两个班合班上课,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不够重视。

(二)除了课程设置问题之外,学生自身对国学的兴趣也不大

首先,因为从小接受应试教育,大部分学生不是在欢乐自愿状态下,而是在被逼无奈情况下背诵古代经典诗文,这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对国学的抵触情绪。其次,很多国学知识由于语言深奥,造成学生无法理解其中深意,因此,更没有主动接触国学的兴趣。最后,幼师生所要学习的技能科目十分繁多,占据了他们大部分课内与课外时间,他们并没有太多时间真正能静下心来学习国学。

二、学习国学的重要性

(一)幼儿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对国学知识的重视

教师资格考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这一考试笔试有两张卷子: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这张卷子中,文化素养分值占到13%。2013年的考题里有一道材料题,给了三段有关“慎独”的材料,让考生结合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联系实际,谈谈对“慎独”的理解。虽然所给的三段材料已经对“慎独”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释,但是考生如果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任何有关“慎独”的知识,想回答好这道题是非常困难的。这一国家考试给师范院校指出了未来语文教学工作上的一个大方向——要以国学作为教学中的重头戏!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中国国学传递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基本精神,告诉世人为人要有恻隐之心、羞辱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人际交往上要“以和为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做事情要坚持求实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且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总之,无论是从应试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未来发展来看,国学都应该是大学语文教育中的重点,都应该是幼师生所必备的知识。

三、国学课堂初探

根据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大学语文中的国学教育应该针对幼儿师范学院学生的性别、年龄、所从事专业等特点,打造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国学课堂。

(一)利用编年体安排教学内容

我国国学文化深远而广阔,一年的课程根本无法深入进行讲解教授。因此,可以借鉴编年体这种史书编写形式,挑选出每个时代最为人熟知、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思想以及最适合幼师学生日后从事幼教工作时使用的作品,作为课堂教学内容。

(二)趣味性、系统性的教学形式

1.为了引起学生对接下来要讲知识的兴趣。例如,诸子百家中,孔子、庄子等人都是在生活小细节里去窥探生命真谛,因此,他们的思想总是贯穿于简单而有意思的小故事中。课堂一开始,可以从几个既有趣味又富有哲理意蕴的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这些高高在上的大家们产生亲切感,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在讲述国学知识时,注意适时与现代社会现象、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让学生产生共鸣。从孔子身上,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积极做一个入世的社会人;从庄子身上,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与自己、与天地万物相处;从美丽的唐诗、宋词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美妙的词藻、感受人世间各种情感,而且还应该以唐诗、宋词作为媒介,去欣赏这两个时代绘画、音乐、思想等众多不一样的美。

3.在每堂课最后,在讲述完一个时期的国学知识之后,都要适时进行总结。总结的方式可以借鉴著名的康奈尔笔记法。这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推广的笔记法,笔记分为三个区域:开篇、笔记、总结。开篇记录对这一部分知识的一些问题、想法,留出一部分空间以便以后进行小结;笔记部分记录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总结部分记录教师对这部分知识的回顾,以及学生在上完课后,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悟、看法和延伸。

(三)分项考核的考试方式

要考查一个学生究竟是否掌握了教师所教的国学知识,总共要看三个方面的能力:诵读、理解和运用。考核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考核内容而进行变化。对于诵读能力的考核,课上可以采用教师示范朗读、齐读、小组读、单人诵读等各种形式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课后布置学生对经典语句进行背诵,再利用上课时间以抽背形式来审查学生诵读效果;学生对国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考核,可以参考上述国考材料题的形式,让学生结合生活积累谈谈对某一个国学经典知识的理解;学生是否能对国学知识活学活用,可以采用辩论或演讲比赛的形式进行考核。例如:以“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作为辩论话题,让学生组队进行比赛。

总之,幼儿师范中大学语文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科目,国学则是大学语文中不可或缺,且需要最为加强的部分。如何让国学在大学语文中得到最好的渗透,如何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国学,是我们幼儿师范教师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作者简介:

黄莺(1986— ),女,福建泉州人,职称:助教,学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高校国学教育。

上一篇:大学军训生活的作文500字左右下一篇: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