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案中班弟子规

2022-08-12

教案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是课堂活动内容、步骤设计的蓝图,是最重要的教学文件,也是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改进的重要材料。教案就如同编剧写的剧本、建筑用的图纸,不仅有备忘的作用,而且是重要的资料积累。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教案中班弟子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国学教案中班弟子规

国学《弟子规》教案

汉江路小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阅读第一册教案

《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全书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五、学习时间:

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8句。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二周:学习《弟子规》“总叙”,第三至六周学习“入则孝,出则弟”,第七至十一周学习“谨而信”,第十三至十六周学习“泛爱众,而亲仁”,

1

汉江路小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阅读第一册教案

第十七至十八周学习“有余力,则学文”。

第1课 《弟子规》总叙

教学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

2、 会背《弟子规》总叙。 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中的 “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是孔子的弟子吗?是指小孩子吗?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学生讨论)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2 汉江路小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阅读第一册教案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大舜的故事》——孝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

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五、礼 仪

1、回答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2、学习鞠躬。

六、作 业

1、背诵《弟子规》总序。

2、回家给父母捶捶背。

第2课 “入则孝”之“父母呼”

教学目标:

1、复习《弟子规》总序

2、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汉江路小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阅读第一册教案

教学重难点:

1、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 “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时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指生答)怎样做才能更体现“孝”呢?(生答)

延伸:

父母呼 应勿缓;老师呼 应勿缓 ; 长辈呼 应勿缓 ;同学呼 应勿缓。

2、“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4 汉江路小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阅读第一册教案

4、“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接受教训,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孝敬父母、懂礼貌的孩子。

四、讲故事:《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五、礼 仪

1、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问好。

2、父母、老师、长辈,要求做的事情,要尽量做好。

六、作 业

1、背诵“父母呼”。

2、帮父母 收拾餐桌。

5

第二篇:23小学国学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二十三课教学设计

三元小学 江琼

一、 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二十三课围绕“见人善,见人恶”这一现象,引发学生的行为思考。通过韵文、释文、明辨是非、悟理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告诫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要反省自身的缺点。以生动的案例诠释“见善思齐,见恶内省”的道理。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背第二十三课弟子规的内容。

2、理解第二十三课弟子规讲述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诵读第二十三课弟子规的内容。

2、通过案例深刻体会“见贤思齐,见恶内省”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案例当中知道在学习生活中能见贤思齐,见恶内省的道理。

三、 设计理念

环环相扣。读文背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以故事创设情境,读文明意,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环节。分层推进,促进知行合一。借助案例,在案例中诠释本文的重点。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含义。

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的二十二课,大家还会背诵吗?我们一起来诵读!

生:集体诵读《弟子规》二十二课。

师:同学们的“大合唱”真好听!老师还想听听“独唱”!谁能用有感情地来背一背,最好加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好吗?(提问个别学生背) (二) 导入新课。

第 1 页 共 3 页

1、同学们充满韵味的背诵,仿佛又把我们带入了遥远的年代。虽然时间已经久远,但许多做人的道理却是一样的。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

2、会听就是会学习!听故事的过程中专心听,认真想是最棒的!

师讲“闻过则怒”的故事

3、请生对故事中的主人公予以评价。 (三) 学习新内容

1、师有节奏地范读二十三课

2、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让我们在这优美的境界里,再一次大声地朗读每个句子。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3、自由读文本,师巡视

4、检查自读情况

5、指名读,全班同学跟 读。(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能当当小老师,教大伙读)

(听你们读得津津有味,我也想读一读,愿意跟我一起读吗?)师范读,学生跟读。

6、男女生对读。

7.演读课文。(同学们可以加上动作,配上音乐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有创意) (四) 学意思

1、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读的熟练流利了,谁能说说这几句话大概的意思呢?

相机板书,进行生字教学“善、恶”

2、同学们的理解能真不赖!书读通了,意思也明白了,能试着背下来吗?男女生比赛背,看谁是记忆能手!反馈。 (五) 学以致用,明辨是非。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

刚才同学们诵读了古文经典,现在让我们运用它们 ,说说下面小朋友做的对不对?你有没有这样做过?(课件出示)

第 2 页 共 3 页

案例:小雅在班上表现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小强非常不服气。一次,小雅把写好的作业交给组长。小强趁组长不注意,把小雅的作业本故意改错。心想:这回你可得挨批评了!

1、引导:小强表现得怎么样?(不好)他的哪些行为你认为不恰当呢?(嫉妒同学,擅改同学的作业)为什么嫉妒小雅呢?(因为小雅优秀呀,小强不服气)那面对比自己优秀的同学,该怎么做呢?(向她学习,慢慢赶上)你真像个小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能用古人的话教育小强吗?(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齐读

2、听了你们的话,小强觉得自己错了,也深深地反省了自己。他下决心再也不这样对小雅了。他真是个_______的孩子!(知错就改)。 师:是呀,“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看来同学们不仅能诵读经典,还能运用它明辨是非呢!你们的回答让老师非常地感动。(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再读课文) (六) 拓展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过“见善思齐,见恶内省”的经历吗?学生谈谈自己的经历。其他同学发表各自的看法。 (七) 每日一句

学到这儿,我想起了大思想家孔子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出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就是:见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要向他学习,见到别人的缺点就应该自我反省。(齐读)

板书设计:第二十三课

善 思齐 恶 内省

附教材内容:(第二十三课)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第 3 页 共 3 页

第三篇:[讲稿]20小学国学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第二十课教学设计 上饶县第六小学 刘玉芳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二十课围绕“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事《孟信卖牛》以生动的事例诠释“只有自己做到真诚守信~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尊重。”这一道德修养与道德智慧~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块组合~分层推进。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四环节。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优化组合。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诠释文本要义~在故事中引发再度思考~在故事中激发学习情趣~体现教学故事化。结合拓展~设情境~在课堂生成“借物”情境~为知行合一的实践训练创造条件~再现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强行为规范意识~张扬教学生活化。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1、创设情境~导出话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字~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写的,

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用心想一想~我们的祖先造字时为什么这样写,它包含怎样的意思呢,,人说话要讲信用,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第二十课~从古人的“信”的行为要求中~学学为人处事的真诚与智慧。

,二,字正腔圆~诵读成韵

1、字正腔圆~读通韵文

A、《弟子规》是古代韵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文之美在于字正腔圆~首先把韵文中不认识的字~找出来~看着注音读几篇后~再自行把韵文试读两遍。 B、集体朗读韵文~提出诵读要求:读书贵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精神饱满~咬字吐音清晰。,教师相机引导,

2、轻重缓急~读出韵味

A、读文之美在于轻重缓急能入韵。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找出诵读的停顿节奏~按韵文节奏读文。现在请同学们先试行打节奏。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B、读文贵有轻重缓急~根据诵读的需要~找出韵文中轻读与重读的字~按节奏读出韵文~,全班同学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适时指导~相机激励。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C、学生集体诵读~进一步强化诵读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韵文表达的是怎样意思。,为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的这一环节做铺垫, ,三,故事诠释~读文明意

1、释文结合~读文知意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刚才的几轮诵读~同学们对照韵文再读读译文~想想古人对待“信”是怎么要求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把握信的行为准则:出言—信为先~惟其是,

2、故事引路~据文辨义

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孟信卖牛的故事~看看获得怎样的启示。 [孟信卖牛] ——教师生动讲述 [说一说] [1]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用心想一想~贫穷的孟信为什么赢得大家的尊重,,诚实、守信,孟信的行为符合《弟子规》的哪些要求呢, [2] 点评:虽然孟信家里穷~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用病牛去换粮食~他的这种行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种道德修养也是道德智慧。

3、情境插入~依理明义

看动画短片《男孩和金斧头的故事》

说一说:你认为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分别符合 《弟子规》中的哪句话, [议一议] 评析: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考与辩论~相机引导~

[1]紧扣“信为先~惟其是”先自行思考~然后同桌交流~鼓励学生结合韵文要求~针对小男孩和邻居的行为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义。,在人与人的交往

中~只有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品质崇高~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2]紧扣“诈与妄~奚可焉”从邻居的贪婪~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邻居之所以失去别人的帮助~是因为他没有做到“信为先”~缺乏待人真诚的品质~为

了不再犯邻居的错误~谨记教导~我们再次集体朗读韵文。 ,四,生活介入~明理导行

1、回顾生活~明理察失

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失就是成功的开始。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事例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交流展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真诚表达~恭敬待人~信守承诺。,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整理了以下几道题目~请同学们加以判断~并说出你的想法。

1、芳芳没做家庭作业~老师检查时~她告诉老师丢家里了。, ,

2、小亮踢球时~不小心把王奶奶家的玻璃打破了~他连忙向王奶奶承认错误~并且赔礼道歉。, ,

3、冬冬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不及格~回家妈妈问他考试了没有~冬冬说没有考试。, ,

4、文文和妈妈一起上街去~乐乐让他帮忙买一盒铅笔~可文文却在公园里玩忘记了~没有买到铅笔。, ,

5、小明和小红约好星期六去图书馆~可奶奶突然生病住院~小红临时要去看望奶奶~所以她打电话告诉小明取消约定。, , 评析: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我们要学习孟信和小男孩~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再次朗读课文。

,五,升华题义~激励实践

同学们~《弟子规》中为人处事的准则是祖国传统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不只是在课堂上诵读~更应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努力实践~让我们成为传统文明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传承与发扬祖国的文明~在实践中成就自己的学业与德行。现在请同学们起立~再次用心诵读~让《弟子规》的行为准则成为我们的实践指南。配乐诵读:

五、板书设计 第二十课 信 亻 言

真诚 戒 诈与妄 崇高 戒 刻薄语 秽污词 尊重 帮助

附教材内容 第二十课

第四篇:一、国学教育经典诵读《弟子规》 辅导教案

课 题 “入则孝”之“事虽小”

学习目标

1、复习“冬则温”。

2、学习“事虽小”。

3、理解“事虽小 勿擅为”“ 物虽小 勿私藏”。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理解“事虽小 勿擅为”“ 物虽小 勿私藏” 难点 : 理解意义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昨天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

二、学习“入则孝”之“事虽小”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事虽小”。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理解“事虽小”。什么样的事情是小事?该怎样做? “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不应做的事情,就尽量不做。比如说,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这样的事虽小,也是不对的。不应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三国时的刘备教育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2、理解“物虽小”。

什么样的东西是小东西?铅笔、橡皮……不能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藏起来,父母会伤心。

拓展:

捡到小的物品应该怎样做?借用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

四、讲故事:陶母封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严格的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区,并且献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父母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五、作 业

1、背诵“事虽小”。

2、给爸爸妈妈洗袜子。

第五篇:国学教案3《弟子规》入则孝第2段

《弟子规》入则孝第2段

教学目的:

1、对前2节《弟子规》知识做以梳理,进行汇报。

2、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3、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冬则温 夏则清,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居有常 业无变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 师:“通过前2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孝的行为,“百善孝为先”对于孝,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入则孝”的第2段

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一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解答疑难字词。

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学习第二段: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返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1、齐读文字。

2、指名说说这段文字的意思。(两名

3、提问:冬天该怎样送去温暖?夏天该怎样送去凉爽?早晨该怎样去请安?夜晚该怎样伺候父母安眠?

4、师述:这一小节还蕴藏着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5、学生讲《二十四孝故事》“扇枕温衾”。 (一)冬则温夏则凊

黄香九岁的时候,冬天时会在父亲睡觉前,先帮父亲将床铺温热再请父亲去休息,夏天时会先将草席搧凉,再请父亲躺下.这里的同学有很多都不到九岁,所以如果你们能做到这项,就比黄香还要棒了. 提问: 1.我们现在科技很发达,所以夏天的时候父母 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什么事

学生:「开电风扇,开冷气」

2.冬天的时候父母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 些什么事

学生:「用电毯,电热器」 延伸

1.夏天时天气很热,我们可以怎样侍奉父母

2.冬天时天气很冷,我们可以怎样侍奉父母

(二)晨则省 昏则定

早上起床的时候要先向父母问早,傍晚回家的时候要向父母报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让父母安心. 晨则省: 现在很多同学早上都赖床,父母叫他起床还会发个起床气,对父母大呼小叫,出门时东西不整理好,到学校还要叫父母送东西过来. 延伸:早上起床除了要向父母问好外,还要自己起来,把东西打点好,衣服穿好,书包收好,如果能帮忙父母准备早餐就更好了. 昏则定: 很多同学ㄧ回家就看电视,打电动,不理会父母,要多和父母聊天,让父母亲知道你做哪些事情 交了哪些朋友 安父母亲的心. (三)出必告 反必面

出门时要告诉父母我们要去哪哩,若临时有事,父母亲又刚好不在,可以打手机或留纸条. 回家的时候要先问候父母亲,或告诉父母「我回来了」. 延伸:上学时对师长也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去上洗手间的时候要举手告知,同学受伤去保健室也要请同学带话回来. 故事: 曾经有学生因为跟同学吵架就躲到屋顶上没有回来上课,让老师很担心. 有学生上课时陪同学去学务处集合,让老师找不到人,还用广播系统找人. (四)居有常 业无变

生活作息要规律,早睡早起,不要三更半夜才睡,像写作业不写拖到半夜才完成,或玩电动玩到很晚. 大人的事业是工作,学生的工作是学业,所以平常要认真,不要让成绩一落千丈,害父母担心. 四,故事说理

(一)扇席温被的黄香 1.引导发问: (1)黄香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如何照顾父亲 冬天很冷的时候,又是如何做呢? (2)黄香除了照顾父亲外,剩余的时间都在做什么(用功读书) (3)黄香被派到魏郡当太守时,做了什么善行? 2.给小朋友的话: (1)黄香在他9岁时就懂得照顾父亲,你们一定也可以,如拿报纸,倒水,按摩,捶背等. (2)黄香用功读书,做好事荣耀父亲,这也是孝顺的行为之一. (3)难能可贵的是他见大家有难,还把皇帝给他的赏赐全部捐出来帮助乡里,这些钱不是不见,而是变成什么了?变成给所有人的恩德,这些恩德则让大家念念想著回报,以及对他的敬重(做到了弟子规的泛爱众而亲仁). (二)犊吞刀

有位屠夫要杀牛(牛妈妈),牛宝宝趁屠夫不注意时把刀子衔走,用牛角敲屠夫邻居孙先生的门,孙先生看小牛衔著刀,屠夫在后追赶,而小牛在情急之下竟把刀吞下.孙先生知道事情原委后,感动小牛为了救妈妈把刀吞下,出2倍价钱向屠夫把两只牛买下.牛妈妈与牛宝宝为了报恩,非常辛勤的帮孙先生耕田,小牛吞刀后平安无事一直到老死.小结:让孩子了解对父母的孝心是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关心,照顾. 五,常礼演练活动

(一)晨则省,昏则定

1.询问学生每天早上是否都是父母叫起床 起床后是否都会对父母生气 这样的行为是否正确 正确的行为应该是如何

2.正确的行为: (1)每天应早睡早起,自动自发的起床,起床后看见长辈应先向长辈说:「 早安」,并询问长辈「昨晚睡得好不好 」

(2)放学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告今天在学校发生了哪些事情,好让父母放心. 「妈妈我回来了,今天我们班有一个转学生,我还借他课本和文具喔!」 3.先请老师演示正确的行为,再请学生出来模仿. (二)出必告,反必面

1.询问小朋友出门时是否都有告知父母长辈要去那裏 回家时也要告知父母:「我回来了」. 请老师出来示范一般的说法(妈妈:「我和大雄要去运动」).请台下的小朋友仔细聆听是否有那裏有缺漏

2.教导小朋友讲事情时要注意四项: (1)人物:要和什么人出去(江大雄) (2)事情:要做什么事情(运动) (3)时间:几点出去,回来(上午9:00出门12:00回家) (4)地方:去什么地方(松柏小学) 出门前最好留下可以联络的方式,如电话号码,地址等等. 3.请老师出来演示正确的说法「妈妈,我今天上午9:00要和江大雄去松柏小学运动,中午12:00回家.王小明的手机:123456789」,请学生出来模仿老师演示. 4.请小朋友出来,按照题目练习. (1)人物:王小明 (2)事情:看书

(3)时间:下午1:00出门4:00回家 (4)地方:图书馆

5.请学生按照附件一填写,并出来演示练习.

六、总结

对待所有的长辈像父母,老师,爷爷、奶奶都要做到晨则省昏则定,对长辈才有恭敬心,也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才会让长辈放心,不用担忧.

上一篇:高校思政课教学总结下一篇:供销社民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