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欧美电影片名的翻译

2024-04-13

论欧美电影片名的翻译(精选6篇)

篇1:论欧美电影片名的翻译

论电影片名的翻译

本文分析了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介绍了五种翻译方法,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应对片名进行分析,采取直译、音译、意译、直译加意译和音译加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使电影片名形式和电影内容达到统一。

一、引言

电影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各国影片特别是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影片不断涌入中国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其间,英语电影的译制工作队中西影视文化的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而首当其冲的则是片名的翻译。有人说,影片名好比电影的门楣,它既要反映影片的中心内容,还要简短、新奇,将观众引入门内;影片名又像商品的商标,承担着宣传、推销商片的责任。

二、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

《乱世佳人》(美国影片Gone with the Wind),Farewell to My Concubine(中国影片《霸王别姬》的英译名)是两个片名翻译的成功之作,曾使多少异国观众一见倾心,一睹为快。然而,近年来的电影译名良莠不齐,有些堪称典范,令人拍案叫绝,有的可谓败笔,让人观前不知所云,观后不以为然。《中国翻译》1997年第4期刊登了何悦敏的文章《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指出了当前西片译名中“给人带来的混乱与遗憾”,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可以说,何文的分析是透彻的,提出的对策也是可行的,对今后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怎样的译名才能成为佳译呢?何跃敏认为,好的译名“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实用性”。谭宝全先生强调要译出“韵味”。包惠南指出,影视片名的翻译“纪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纪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要讲求“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要能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

片名一般都是先于影片与观众见面的。好的片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渴望先睹为快,无疑起到了为影片作广告的作用。作为影片主题思想的浓缩,片名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影片、吸引观众、活跃和美化影片,这便是片名的功能。

归纳起来,陈宏薇将片名的功能主要分为三种: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信息功能就是通过片名,将影片的内容简练的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原片的思想内容。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片名,给观众以美好的享受。而信息功能、美感功能都是为了祈使功能服务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都有一种好奇心,见到新鲜、奇异的事物都会感到兴奋,乐于知晓,易受感染。祈使功能正是通过片名,感染观众的情绪,吸引观众。

三、电影片名英汉互译的基本方法

以上谈到了片名的一些特点和功能。为了使片名发挥以上三种功能,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方法。

(一)直译。根据原语和译语的特点,在翻译中最大限度的保持原名的内容和形式的直译法,是片名翻译的最基本的译法。直译片名时,译语在形式、意义等方面都近似原语。这是当原语与译语在功能上达到重合时,最简单而又最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如,The Sound of Music, On the Golden Pond, Love Story, A Room with a View, Cider House Rules, Wedding Planner 分别被译为《音乐之声》《金色池塘》《爱情故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苹果酒屋的规则》《婚礼策划人》。

同样,下列中文片名可直接翻译,而且译名保持了原名的效果:

《日出》(Sunrise)《红樱桃》(The Red Cherry)《大红灯笼高高挂》(Raise the Red Lantern)

(二)音译。如果说直译是把原语按字面的意义进行翻译的话,音译则是将原语的语音形式转换成目的与语音形式的方法。根据发音将片名译成另一种语言,在片名翻译中使用较少。主要涉及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多为人所知,翻译之后不会让人费解。应尽量采用已有的定译,不要重译,如:Jane Eyre(《简爱》)、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Titannic(《泰坦尼克号》)、Elizabeth(《伊丽莎白》)、Aladdin(《阿拉丁》)。曾在各大影院热映的Harry Potter(《哈利·波特》),采用的就是音译,因为通过原著的畅销和电影前期大规模的宣传,大家都已熟悉主人公哈利。

(三)意译。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如果片面强调保留片名的形式,就会影响意译的准确传达,不能达到中英文片名的对等。既然是意译,就的意改变片名的语言形式为代价,最大限度的保持中文片名所表达的内容。根据英文同名小说Gone with the Wind改编的同名影片在中国公映时被译为《乱世佳人》,既切合题意又赏心悦目,乃成功翻译的典范之作。如直译为《飘》或《随风飘逝》,虽无可厚非,却逊色不少。下列英文片名都是运用这一方法翻译的: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Ghost(《人鬼情未了》)、The Legend of the Fall(《燃情岁月》)、Best in Show(《宠物狗大赛》)。这样的译例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All Colors of the Rainbow)、《秦颂》(The Emperor’s Shadow)等。

下面几例都是以人名、地名、事物名称等作为片名,本来是应该音译的,但他们并非广为人知,所以也宜根据影片内容进行意译:Rebecca(《蝴蝶梦》,本为人名吕蓓卡)、Annatasia(《真假公主》,本为人名安娜塔西娅)、Cleopatra(《埃及艳后》,本为人名克丽奥佩特拉)、《阿虎》(A Fight’s Blue,本为一拳击手的名字)。

这些译名都是译者在准确理解原名的基础上,根据影片的内容,进行再创造的结果。它们贴近影片,传达出影片的信息,较完美地表达了原片名的内涵。

(四)直译加意译。有些片名虽能按字面意义直译,但译名仍不够理想。这时可采用直译加意译法,即在原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按照原片内容和风格增词或减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The Bridge in Madison Country”是一部涉及家庭伦理与婚外恋题材的美国电影,按这一办法译为《廊桥遗梦》,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兼得,其效果远远超过按字面意义翻译的《麦迪逊郡的桥》,更多例证如下:Pretty Women(《风月俏佳人》),直译《漂亮女人》;Speed(《生死时速》),直译《速度》;The Net(《网络情缘》),直译《网络》;First Knight(《剑侠风流》),直译《第一武士》。

(五)音译加意译。在采用人名、地名、事物名称等作为片名的情况下,以观众是否熟知为原则分别采取音译或意译外,还可以先音译再结合影片内容适当增词。这种音译加意译法更为巧妙。如美国动画片Tarzan 被译为《人猿泰山》,既保留了主人公Tarzan音译,又突出了其半人半猿的身份,可谓形神兼备。又如:Stuart Little 译为《小老鼠斯图尔特》,Shrek译为《怪物史莱克》,Robin Hood译为《侠盗罗宾汉》。

四、结语

总之,由于原语和译语的不同特色和各民族的差异,把片名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非易事,而是一个艰难的再创造过程。片名的英汉互译蕴含着翻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它还要求译者具有对电影艺术的审美能力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译者无论采取何法,尽可能翻译出理想的片名。

篇2:论欧美电影片名的翻译

摘要:电影片名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过程,而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外来影片的译名往往不尽相同。本文以实例分析比较两岸三地电影译名的差异,旨在促进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字:电影片名翻译;内地;香港;台湾;比较差异

在当今这个发达的信息爆炸时代,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而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一种介绍异域文化简洁直观的手段,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外国电影被引入我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电影的翻译也随之日益突显其重要地位,其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就是电影片名的翻译。精彩的译名可为影片锦上添花,促进国际间跨文化艺术交流,还能和电影一起世代流传,而失败的译名却极有可能埋没一部精彩的电影。

如何译好电影片名早已成为翻译界长时间讨论的话题。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不同,甚至是地域文化差异,都会导致影片译名有所不同。由于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历史沉淀以及语言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即使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都有着普遍认可的翻译方法和标准,在同名英文电影引进之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不同的片名翻译版本,内容形式大相径庭,导致目前两岸三地对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本文从实例出发,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对于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的不同运用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特色,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导致差异的原因,从而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

一、大陆地区片名翻译

1.1翻译方法和特点

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大陆的译者有着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译风,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大都采取忠实原文、审慎小心的态度而加以直译。影片译名较为传统、保守,但又不失严谨、慎重,基本上保持了片名的原汁原味。如The Perfect World《美好世界》,Million Dollar Baby《百万美元宝贝》,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等。

对于一些抽象或引发歧义的电影名称,大陆译者也会选用直译意译结合,或音译意译结合的方式。如Waterloo Bridge被译为《魂断蓝桥》而非直译为《滑铁卢桥》,至今仍为电影片名翻译史上有口皆碑的佳译。Forrest Gump译为《阿甘正传》而未音译成《福雷斯特·甘普》,既点出了电影主角的名字,又借用了观众熟悉的《阿Q正传》的格式。还有经典恐怖影片the Shining,译名为《闪灵》,也可谓是音意结合的经典译作。当译名过于抽象,译者预测观众在理解时可能存在困难的情况下,有时也会采用完全的意译。例如Kate and Leopold翻译成《隔世情缘》而非《凯特与莱尔波得》,Cast Away翻译成《荒岛余生》而非《漂流者》。有些电影片名的中译也受到中国传统习语、诗歌、小说、戏剧中四字、五字短语的影响,译名往往由四个字或五个字组成,读来琅琅上口。如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无战事》等。

1.2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大陆比较推崇的直译法简单明了,既能很好地传达原名信息,又保留了电影的异国情调,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大陆)与《仙乐飘飘何处寻》(港)相比更平实传神,反而香港的译名显得有点过于矫揉造作。但是生搬硬套的呆译、死译,缺乏灵活性,有可能使观众无法领略到电影的艺术特色和吸引力。如好莱坞经典爱情片Pretty Woman在大陆被直译为《漂亮女人》,跟香港的版本《风月俏佳人》相比就逊色很多,“风月”暗示了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女主人公的职业,而“俏佳人”既是对女主的赞美,更是对那段爱情故事的歌颂。另外一部经典电影Ghost,跟香港译的《仍鬼情未了》相比,大陆版的《幽灵》硬生生将一部爱情片译作了恐怖片。

英文片名中的习语、典故负载了大量文化信息,若从字面意义理解而轻率直译,可能会错误百出,贻笑大方。例如美国影片American Beauty在内地上映时被译为《美国蔷薇》,而其实American beauty特指美国四季开花的红蔷薇,蔷薇花美丽、圣洁,象征崇高神圣的爱情,也是暗示片中男女主角的爱情。相比之下,熟悉花语的台湾将其翻译成《美国心·玫瑰情》才是名符其实,以中国玫瑰代替美国蔷薇,揭示出了影片的精神内涵。

1.3原因分析

在中国大陆,电影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被看作是影响国民价值取向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电影片名的翻译除了考虑其商业价值外,更注重的是实现其信息价值与文化价值,同时兼顾审美价值。因此在翻译英文片名时,大陆的译者总是充分考虑到国情和意识形态,往往影片译名比较中性、稳妥,符合大陆观众的欣赏心理。而且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养成了保守稳重的性格,加之内地对于影片的审查制度较为严格,因此电影片名翻译才会相对比较谨慎认真。

二、香港地区片名翻译

2.1翻译方法及特点

香港地区翻译方法灵活,和大陆有很大的区别。直译依然是基本的方法,而较之大陆,意译法和改译法在香港比较盛行。译者凭借较强的创新性,对原作进行必要的再加工和再创作,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总体上讲,香港译本侧重于影片名的音韵功能和商业价值。为了赢得票房,译者千方百计地取悦公众.刺激好奇。常常使用一些诸如“雷霆”、“魔鬼”、“战警”、“情陷”、“致命”、“激情”等吸引人眼球的字眼,如Courage Under Fire《生死豪情》、Save The Last Dance《舞动激情》、Striking Distance《致命距离》等。

另外,香港的译名往往采用同化的处理方式,为了迎合本土观众口味,大量使用香港本地方言俗语,例如Scary Movie《搞乜鬼夺命杂作》,The Cable Guy《线鬼衰人》,About Schmidt译为《薯麦先生》。

2.2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香港影片译名比较轻松活泼,或直译、或意译、或直意相溶,跟大陆的翻译相比灵活多变,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和猎奇心态。如惊险片The Rock讲的是主角们进入一个孤岛,击败恐怖分子利用生化武器威胁美国政府的故事,大陆意译为《勇闯夺命岛》,而香港译大胆地改译为《石破天惊》,令人从片名就感到一股紧张逼人的气势。

然而翻译过分自由又导致胡译、滥译。由于香港注重影片的商业价值,过分考虑票房,译名中往往出现大量名不符实的刺激和煽情的文字,有时略显血腥暴力。“大”字滥用、“血”字飞溅、“魔鬼”出没、“情”意外露。如A Knights Tale《狂野武士》,Cyborg Cop《魔鬼生化战警》,Fatal Attraction《孽恋》,A Night To Remember《勾魂摄魄》。而且在片名翻译过程中故弄玄虚、煽情过分,导致译名与原名信息价值的不等值,误导观众,引起其对影片错误的心理预期。如Mr.&Mrs.Smith被译成《史密夫决战史密妻》,完全就是家庭喜剧片的感觉。甚至把根据海明威的名作The Sun Also Rises《太阳照样升起》改编的同名电影片名译为《妾似朝阳又照君》,简直就是哗众取宠,胡编乱译。此外,港译片名喜欢使用本地方言俗语,导致出现了许多在香港以外的观众看来是文理不通甚至是不知所云的译名。如1997年奥斯卡获奖影片As Good As It Gets,大陆译成《渐人佳境》或《尽善尽美》,而港译则成了让人难以理解的《猫屎先生》(“猫屎”在粤语中指性情古怪、脾气暴躁的人,正好与片中男主人公的性格相吻合),使不懂粤语的观众百思不得其解。还有香港将The Runaway Bride译《走佬俏佳人》((“走佬”在粤语中意为“逃跑”),在香港颇受欢迎,但是大陆观众就很费解,所以大陆的译者把这部片子译为《落跑新娘》。

2.3原因分析

作为英属殖民地一百多年的香港,如今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都市,其文化有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特点。在香港,电影业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娱乐产业,绝大多数观众看电影就是为了娱乐消遣、追求刺激,而非接受教育或提高品位。因此,香港电影片名的翻译总是从娱乐化、商业化角度考虑,以消费为中心,以增加票房收入为务实。同时,一直以来香港武侠片、警匪片以及无厘头电影的流行泛滥也是造成其片名翻译过分刺激、煽情、暴力的原因。加上作为特别行政区,香港在语言使用上比较特殊,粤语是其官方语之一,也是当地民众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带有方言色彩的电影译名。

三、台湾地区片名翻译

3.1翻译方法及特点

台湾译者并不严格遵循片名的原有形式和表面意义,在这点上他们与香港译者相似,但也不尽相同。其一,与大陆和香港相比而言,台湾基本上采用意译法,其中也有少部分改译法。例如Multiple Licity《复制丈夫》(大陆)、《3个茶煲一个佬》(港)、《丈夫一箩筐》(台),Pretty Woman《漂亮女人》(大陆)、《风月悄佳人》(港)、《麻雀变凤凰》(台)、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大陆)、《有你终生美丽》(港)、《美丽境界》(台)。

其二,电影译名往往形式简单,内容紧凑。许多译名要么采用中国的四字成语,要么借用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如:The Affair To Remember《金玉盟》,Roman Holiday·Shall We Dance《随我婆娑》。另外,台湾地区的片名翻译往往比较偏纯情,充满浪漫梦幻色彩,如1997年奥斯卡获奖影片《As Good as It Gets》,大陆译成《渐入佳境》或《尽善尽美》,台湾则套用邓丽君的一首老歌《爱在心里口难开》,还有Love Affair《爱你想你恋你》,Much A do About Nothing《都是男人惹的祸》。

其三,近年来其商业味逐渐增强,一些香港译名中暴力刺激的特点也影响到了台湾的译名,比如:Total Recall《魔鬼总动员》,Mississippi Burning《烈血大风暴》,Soldier《血爆群龙》。

3.2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台湾的电影名翻译确实充满了吸引力,大多形式优美,审美功能得以充分实现,语言的优雅和风格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与大陆和香港的译名相比,显得更缠绵悱恻,让观众赏心悦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台湾的译名喜欢使用固定词汇,硬套公式,显得比较程式化。比如说,文艺爱情片偏爱“真情”、“真爱”、“夜未眠”、“生死恋”等,喜剧片多以“当家”命名,神话冒险片多以“神鬼”冠之,而“豪情”、“火线”、“悍将”、“奇兵”成了英雄系列的代名词,“致命”、“绝命”、“死亡线”则成了动作片和惊悚片的招牌。

其次,明星与影片译名也形成了固定的套用模式,译名缺乏新意,使观众难以区分。例如,只要是动作明星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就会译名前冠上“魔鬼”二字,比如Total Recall《魔鬼总动员》,The 6th Day《魔鬼复制人》,The Terminator译为《魔鬼终结者》,End of Days译为《魔鬼末日》,就连他的一部喜剧片Kindergarten Cop也被译为《魔鬼孩子王》。而只要布鲁斯·威利一出马,片名大多挂有“终极”两字,如Last Man Standing《终极悍将》。大凡史蒂芬·锡格主演的影片几乎都要冠以“潜龙”二字,例如Under Siege《潜龙轰天》,Half Past Dead《不死潜龙》等。

3.3原因分析

台湾地区电影片名的翻译与香港地区有着相似之处,同是处于高消费地区,同是受到商业浪潮的猛烈冲击,再加上台湾曾被日本殖民统治达五十年,西方和日本文化对台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消费文化,因此许多译本都受商业利益的驱动二显得过分煽情、华而不实。然而台湾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不及香港,因此翻译风格是介于内地和香港之间。其译名“中国味”十足,符合中国传统的语言风格,是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中国大陆有着血浓于水的关系,传统中国文化自然会影响到台湾,台湾人民不仅看重中国传统的语言,而且还看重中国传统的文化。不过,内地和台湾虽然都是说普通话,可是说话方式、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也略有差异,所以对于影片的翻译还是不尽相同。另外,台湾不仅开启了中国青春偶像剧的先河,而且其电影电视都以青春、爱情等题材为主,再加之邓丽君、琼瑶等代表性人物对其文化、电影、娱乐界的影响,就造成了台湾电影名翻译充满浪漫梦幻色彩的局面。

四、结语

综上所诉,纵观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电影名翻译,由于存在着历史文化、价值取向、和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了电影译名在翻译标准、策略和风格上都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电影片名翻译应与具体现实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灵活变通,片名的翻译都是以当地的观众为目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要符合各地观众的欣赏水平和需求期望,就是合格的翻译。此外,近几年来,随着三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有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趋势,希望通过对两岸三地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比较研究,促使两岸三地译者彼此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译出一流的英文片名,从而提高中国电影片名翻译的整体水平,促进中西方电影文化事业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蔡进,夏宏钟.从功能翻译视角谈大陆、港、台英语影片名汉译之比较[J] .电影评介,2008,(21)

[4]刘莉.大陆及香港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 .电影评介,2008,(10)[5]杨柳川.大陆与港台电影名的比较[J].成都大学学报,2007,(2).

篇3:从顺应论视角分析电影片名的翻译

关键词:顺应理论,电影片名,翻译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交流也日益紧密。电影作为一大娱乐媒介, 已成为国家之间文化频繁交流的领头兵。然而在影片中, 首先吸引观众的往往是片名, 因而影片的翻译显得更为重要。好的译名能够激发观众的观看欲,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理论依据, 结合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指出电影片名翻译应对各种语境因素做出相应的顺应。

2 顺应性理论

顺应论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是由国际语用学会 (IPrA) 秘书长Verschueren根据达尔文进化认识论思想创立的一种新的视角考察语言使用的理论。顺应论认为使用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 人们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言的商讨性是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的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 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 顺应性是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 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性” (Verschueren, J., 1999) 。语言顺应性是我们进行语用分析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是语言使用的核心, 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作出动态的顺应。

Verschueren顺应论主要包括语境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的意识程度。其中语境的顺应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适应, 这里所指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感、动机等心理因素;社交世界指交际双方的依存关系、权利关系、平等关系以及文化因素等方面;物理世界主要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 (张晓梅, 2005) 。语言结构的顺应是指语言、语体方面与原语等效。鉴于顺应的动态性与意识程度体现在语境关系顺应过程中, 因此本文将从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两方面展开对电影片名翻译进行分析。

3 语境顺应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1) 心理世界——影片译名对观众审美情趣的顺应

Verschueren把心理世界这一组成部分看成影响语言使用的重要因素。言语交际中的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感、动机等因素, 体现了交际语境中隐性的一面。一般说来, 电影观众有两种期待心理:一种是希望“洋腔洋调”、“洋味十足”的外国电影;另一种则是以文化认同感作为他们选择电影的主要因素 (王焰、郑贤贵, 2005) 。为了顺应这两种不同的心理需求, 译者需要分别采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来达到“音、形、意”三美, 从而满足观众的期待。

异化策略下的电影译名将原汁原味带给译入语观众, 使观众充满好奇地、积极主动地去感受译文所带来的异域文化风情。异化策略下常常使用的翻译方法为直译、音译等。例如:“Jane Eyre”被译为“简爱”、“Hamlet”译为“哈姆雷特”、“Romeo and Juliet”译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这三个电影都是根据西方文学作品而来, 事实上译入语观众都对其名字有所耳闻, 所以当看到直译名字之后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观看欲。

归化下的电影译名追求的是使观众在尽可能小的语言和文化障碍下轻松地理解和领会影片内容。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个文化环境中, 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李东芹, 2009) 。因此, 如何将译名能够顺利地被译入语观众接受并产生观看欲是其成败的标准。在影片译名中, 很多都体现出了译入语文化顺应的策略, 例如:“Lady Be Good”被译为《魂断巴黎》、“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等等。拿最后一个例子来说, “Waterloo Bridge”直译是《滑铁卢桥》。可中国观众一提到“滑铁卢”, 必然会想到拿破仑, 因为那里是他被威灵顿打败的地方。而片中的滑铁卢桥在伦敦。且《滑铁卢桥》使人联想到炮火连天, 硝烟弥漫, 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而《魂断蓝桥》却是一首幽怨动人的爱情悲歌。因此, 在片名翻译中, 一定要把握好消费者的心理, 体会他们的感受, 从而激发他们的消费欲, 实现商业目的。

(2) 社交世界——影片译名对原语和目的语文化的顺应

社交世界指交际双方的依存关系、权利关系、平等关系以及文化因素等方面。在所有社交世界的因素中, 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中西方电影名称所体现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因此影片翻译应依据民族文化的差异, 尽可能地展现影片名原语和目的语的文化特色。

英语的习语典故经常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解释。例如:影片“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被译为《飞跃杜鹃巢》, 但是在英语文化中, the Cuckoo's Nest是神经病医院的意思。所以《飞跃疯人院》更为传神地体现了影片本身的真谛, 顺应了原语文化。又如“Dragon Heart”没有被翻译为《龙的心》, 是因为对于“龙”这个概念, 中西方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在西方, 龙代表着残忍、罪恶, 而在中国, 龙是帝王、成功的象征, 因此, 该片的中文翻译为《魔龙传奇》, 既顺应了原语文化, 又顺应了目的语观众熟悉的民族文化心理, 所以是个理想的译名。电影“First Wives Club”曾被翻译为《大老婆俱乐部》, First Wives在英语文化中指的是男士的第一夫人, 而不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太太。之所以出现这类笑话, 是因为译者没有顺应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结果。

(3) 物理世界——影片译名对原语和目的语历史现实的顺应

物理世界主要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在现代电影业中, 很多电影是以过去的历史事件或宗教哲学神话为背景的, 比如中国电影《十面埋伏》被译为House of Flying Daggers (飞刀房) 。当然目的语观众看到飞刀房可以联想到凶险和残酷, 但是“十面埋伏”的意象却没有表达出来, 笔者相信如果译文能够顺应原语历史现实的话, 观众会对此影片的反映更加热烈。另外举一例子, 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 其中文译名为《七宗罪》而不是《七》。Seven在宗教上是非常神秘的数字, 七暗指宿命的罪与罚。由于没有对应的知识背景, 因此中国观众就无法产生同样的文化联想。《七宗罪》这一译名可以点明故事主线, 顺应了原语和目的语的现实。

4 语言结构顺应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语言结构顺应原则指从多方面对语言作出选择, 选择语言、语码、语体和话语构建成分。 (Verschueren, J., 1999) 无论英语片名还是汉语片名都崇尚简洁、醒目、形象这一原则。英文片名有很多甚至简短到一个单词, 比如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Titanic《泰坦尼克号》, Speed《生死时速》等。中文的特点是使用四字结构, 它介于词与句之间, 既可作词, 又可作句, 包含内容可多可少, 具有良好的伸缩性。例如:Star Wars《星球大战》、Forrest Gump《阿甘正传》、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Cleopatra《埃及艳后》等等。这些四字语抑扬顿挫、张弛有序, 在节奏、音调、韵律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和谐与平衡, 顺应了汉语文化的结构特点, 既琅琅上口, 又传达了应有的影片内容, 符合消费者的期望。

5 结语

电影片名是影片的灵魂, 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影片的效益。语用学的顺应理论为其翻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并为日后的翻译工作起了相对的指导作用。优秀的影片译名要顺应观众的心理需求、原语与目标语的文化差异、历史现实, 同时还应注意语言结构的倾向性。

参考文献

[1]Ve 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d, 1999:59-189.

[2]李东芹.观众心理顺应与电影片名翻译[J].电影评介, 2009 (1) :69-70.

[3]王焰, 郑贤贵.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 2005 (6) :74-76.

篇4:论电影片名的翻译

[关键词]电影片名 翻译标准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73-02

电影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娱乐视觉艺术,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介媒,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的到来,文化交流进一步频繁,中外电影的交流与流通也会不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电影需要翻译。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其特定的原则和规律,本文主要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原则和方法,以期为电影翻译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

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原则,一般来说,电影片名的翻译主要根据电影内容来决定。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信息的载体,里面会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在根据电影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到文化、审美等诸多因素。

例如:《First Wives Club》,曾经被翻译为《大老婆俱乐部》。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译者错误地理解了first wife,而 first wife 指的是原配夫人,不是大老婆或妻妾等。该影片讲的是几位夫人如何报复其前夫的故事。如果翻译成《原配夫人俱乐部》 或 《发妻俱乐部》,译文片名会显得更准确,更加忠实原电影片名及内容。

再如,电影《The Bodyguard》,如果翻译成《保镖》,译文就显得过于生硬,而《护花倾情》这种译法就更好:“护花”与“保镖”,其词汇内涵近似,但“护花”更富于浪漫气息,更具美感。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还应考虑审美因素,以使译文更具美感。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美感

电影片名的翻译与一般普通文本的翻译一样,要做到忠实、通顺。译文应忠实地反映电影内容;语句的表达要通顺,要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除此之外,电影片名的翻译还应如同诗歌的翻译,译文应具美感。例如,美国电影《Catch Me if You Can》,讲的是一票伪造者与联邦特工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此电影名有几种不同的译法:《逍遥法外》《择智双雄》《神鬼交锋》《我知道你是谁》《猫鼠游戏》《有种来抓我》。其中,译文《逍遥法外》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电影的内容,更好地体现了“忠实”这一翻译原则。又如,对电影《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这一译法就很好,读起来犹如诗歌一般,富于美感。

三、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直接将原电影片名翻译成目标语。有时候,源语言电影片名直接反映电影的内容,对此,就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以使译文既能够保持源文语义,又能够反映电影主题和内容,达到“忠实”这一翻译标准。例如,《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 《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环游地球八十天》,《Back to the Future》—《回到未来》,《Shakespeare in Love》—《恋爱中的莎士比亚》,《Brave Heart》—《勇敢者的心》,《Pearl Harbor》—《珍珠港》。这些电影,其片名就直接反映影片的主题与内容,采用直译法,直接将影片片名翻译成汉语,译文片名既保持了原文片名的语义,又能够直接反映电影的主题与内容。再如,《Speed Angels》—《极速天使》,《Mural》 —《画壁》,均可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二)意译法

意译法就是根据影片的主题和内容,脱离源语电影片名,用目标语对影片进行重新命名。有时候源语电影片名具有比喻意义,或语意双关,由于文化及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若采用直译法,就会显得过于生硬,欠缺妥当。此时,就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例如,《If You Are the One》—《非诚勿扰》,《In the Mood for Love》— 《花样年华》,《Life Is A Miracle》—《最爱》,《Deadly Delicious》—《双食记》,《Legend of The Fist: The Return of Chen Zhen》—《精武风云》。对于此类影片,其汉语片名都是根据影片主题与内容而重新命名的,汉语片名与源语影片片名差异很大。以《Deadly Delicious》—《双食记》为例:该影片讲的是二女子同时爱上了一男子;两位女子都能够做得一手好菜,这男子都很喜欢吃。但若他同时吃了两女子做的饭菜,就会中毒,甚至死亡。该影片所反映的主题就是:不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如果直译成《致命的美食》,就显得过于生硬,不能够反映出该影片的主题。而《双食记》(采用意译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影片的主题:“双食”既指吃两位女子做的饭菜,又指爱上两个人。再如,美国影片《Waterloo Bridge》,意译为《魂断蓝桥》就很好。“魂断”既反映了影片中的爱情故事,又道出了影片那悲惨的结局,而“蓝桥”则取名于中国古代爱情传说《蓝桥会》。此片名如果直译为《滑铁卢大桥》,则既不能反映电影主题与内容,读起来也平淡无味,失去了韵味和美感。

(三)音译法

在一般文本的翻译中,地名、人名等一般都采用音译法进行翻译。而一些电影片名,本身就是人名或地名,对于此类电影片名,可采用音译法进行翻译。例如, 《Rocky》—《洛基》,《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Jane Eyre》—《简·爱》,《Nana》—《娜娜》,《Harry Potter》—《哈利波特》等。中国影片《梅兰芳》可直接音译为《Mei Lan-Fang》.

(四)综合翻译法

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人名、地名在源语文化中大家都很熟悉,但采用音译法直接翻译成目标语,目标语文化的观众就不一定很熟悉。对此,可采用综合翻译法,即在音译的同时加注一些说明,使得译文更好地被目标语文化里的观众所接受。例如,电影《Patton》翻译为《巴顿将军》。在译文中,除了音译“巴顿”外增加了“将军”,这样,作为电影片名,《巴顿将军》会更好地被中国观众所接受。再如,《Forrest Gump》翻译为《阿甘正传》(增加了“正传),《Titanic》翻译为《泰坦尼克号》(增加了“号”),香港电影《叶问》翻译为《Great Kungfu Master-Ye Wen》(增加了“Great Kungfu Master武林高手”)等。

(五)借译法

在翻译中,可根据目标语现有的电影片名,进行借用和模仿。例如,《十面埋伏》,根据电影《Entrapment》翻译为《Traps》或者《Traps In Ten for Directions》;《功夫之王》,根据电影《The Lord of the Rings》翻译为《The King of Kung Fu》;《阮玲玉》根据英语电影《The Life of Emile Zola》翻译为《The Life of Ruan Ling-Yu 》或者《The Life of an Actress》;香港电影《神奇侠侣》,借用英语电影《Mr. and Mrs. Smith》翻译为《Mr.and Mrs.Incredible》.

(六)双关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法

双关语的翻译一直是一个难题:在源语言中,同一句话会有二层或更多的含义。由于不同语言中词汇内涵和外延意义的差异以及表达习惯及文化上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源语言中具有多层含义的话几乎不可能用目标语中的一句话全部表达出来。对此,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进行翻译,而舍去其表面意义。汉语中歇后语的翻译,就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翻译,而舍去表面意义。比如,歇后语“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表面意义:膝盖离蹄(脚)太远,内涵意义:所说的话或写的东西离题(主题)太远。若翻译成英语,几乎不可能用一句话把这两层意义完全表达出来,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而舍去其表面意义进行翻译,译为 What is said or written is irrelevant to the topic.有些电影片名本身也具有语意双关,对此,也就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进行翻译,而舍去表面意义。例如,英语电影 《Get Smart》,在影片中Smart是一个间谍;而在英语中Get Smart还有一层意思是“变得聪明”。影片中,警察们在抓捕斯玛特的过程中变得聪明了。怎么翻译呢?对此,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进行翻译,译为《抓捕斯玛特》,而舍去其另外意义——变得聪明。

四、总结

电影片名千变万化,其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针对某一片名,在翻译时,不应拘泥于某一种翻译方法,需要灵活多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翻译。

[ 参 考 文 献 ]

[1] 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4] 吴广珠.跨文化视野中的电影片名的翻译[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1,(3).

[5] 陈怀彦.电影名翻译的现状和方法[J].韶关学院学报,2009,(8).

[6] 李晓静.探讨英语语言引起的英语歧义[J].大学教育,2012,(2):82.

[7] 孙蕾.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冠词使用错误分析[J].大学教育,2012,(1):92.

篇5:浅谈电影片名的翻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传媒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电影的世界中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的领略异国风情。一个完美的电影片名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票房收入,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是一个需要技巧和反复推敲的过程。本文根据电影片名的特点,分析总结了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电影片名 特点 翻译方法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项重要的,且富于创造性的工作,佳译可以为电影锦上添花,对推动中国影片走向世界,促进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电影片名是电影的门楣,既要反映影片的中心思想,又要简短新奇,将观众引入门内;它是电影的眼睛,既要突出显示个性,又要生动形象,令人一瞥便会联想翩翩。优秀的电影片名应“简洁凝练地概括影视片内容,言简意赅地揭示主题,隽永深长地激发群众的丰富联想”。因此,完美的对一部电影片名作出翻译绝非易事。

一.电影片名的特点 1.来源

结合原片语境理解片名的来源是进行正确翻译的前提条件,中英电影片名大都以剧情、背景、主题、主人公、线索为来源。

根据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为名。如: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A Farewell to Arms、Brave Heart、《男人四十》、《人到中年》等。

根据剧情内容命名。如:Murder of the Orient Express、Sleepers、Deep Impact、《秋菊打官司》、《五月之恋》等。

根据电影主角命名。如:Gandhi、Macbeth、《黄飞鸿》、《女篮五号》等。

根据影片线索命名。如:The Ring、Schindler’s List、Twister、《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鸡毛信》等。

根据影片背景命名。如:A Streetcar Named Desire、The Cassandra Crossing、Titanic、《黄土地》、《红高粱》等。

2.风格

电影片名的语言风格是言简意赅,结构简单,生动形象,善用隐藏比喻等修辞手法,主要目的是吸引观众的眼球,激发观众观看影片的愿望。

3.功能 电影片名有四大功能。第一,信息传播功能。也就是凸显影片的内容,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第二,表情功能。奠定影片感情基调,以强烈的抒情、惊险或者喜剧氛围感染观众。第三,审美功能。以语言的优美流畅、生动形象打动观众,造成观众审美愉悦。第四,广告功能。能够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

4.类别

电影可分为三大类:纪录片,科普片和故事片。题材不同,电影片名的语言也有所不同。纪录片和科普片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宣传、普及科学,因此语言比较正式、严谨、平实。如:Common Threads、《大庆人》、《国庆纪事》等。

故事片种类比较多,一般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抒情片,包括爱情片,伦理片,剧情片等。这类片名充满了抒情味道,其语言以散文风格打动观众。如:A Walk in the Clouds、Sleepless in Seattle、Pretty Woman、《胭脂扣》、《天上人间》等。

第二类,喜剧片。这类片名诙谐幽默,本身就包含了浓烈的喜剧意味,渲染了喜剧的氛围。如:The First Wives Club、Orange Country、The Professor Nutty、《大富之家》、《小鬼当家》、《喜剧之王》等。

第三类,惊险片,包括动作片,恐怖片,灾难片等。这类片名着重表现动人心魄的惊险气氛,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如:The Ring、Scream、A Time to Kill、《噩梦》、《鬼玲珑》、《幽灵人间》等。

第四类,科幻片。这类片名突显影片的新奇性,形成眼球效应。如:Mars Attack、Star Wars、Ginger Snaps Back、X-men、《魔幻界》等。

二.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如今,片名的翻译可谓是百花齐放,有英文直译的、意译的、香港版的、内地版的,但不管怎样翻译,还应切实保密原作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适当强调其商业价值,达到功能对等。常见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直译法

直译是指根据原片名的词汇涵义,并参照其结构形式直接翻译出来,或者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略微改变原片名的词序或结构,并保持总体上同原片名形式一致。当源语与目的语在功能上达到重合时,这是最有效的翻译方法。如:《真实的谎言》(True Lies),《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教父》(The God Father),《摩登时代》(Modern Times),《向武器告别》(A Farewell to Arms),《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莫斯科不相信眼泪》(Moscow Does Not Believe in Tears)《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of the Orient Express)等。

直译法有四大优点:一是简捷易行;二是保存了原片名的格调和“洋味”;三是可求得译名与电影内容的统一美;四是有助于不断引进新鲜生动的词汇。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凡是能直译的应尽可能直译。

2.音译法

音译是指按照原片名的读音直接译成相应的汉字。这种方法使用的较少,但又不可缺少。如果片名中的人名、地名,是为观众所熟知的,或者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则应当采用音译。如:《泰坦尼克号》(Titanic),《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简·爱》(Jane Eyre),《居里夫人》(Madam Currie),《成吉思汗》(Genghis Khan)等。音译保留了原片名的异域风味,形成眼球效应。

音译过程中,要注意两项原则:一是要以片名中该人或该地所在国的语言发音为基准;二是要使用一些人名和地名约定俗成的译法。必要时可以查阅《英汉译名表》,《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及《世界地名译名手册》等标准文献。

3.意译法

意译是指既根据原片名的词汇涵义,又结合该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并参照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片名翻译。由于文化的差异,中英文中有许多词汇的意义不完全对应或者根本不对应,形成“语义空缺”,对片名翻译造成极大的困难。翻译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坚持原片名的形式,而应该采用意译法,以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为目的,对片名进行再创造,达到与原片名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译要求,帮助观众真正领会原片名的内涵。

如译者根据中国一个古老的爱情悲剧故事把The Waterloo Bridge(滑铁泸桥)译成了《魂断蓝桥》;将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麦迪逊乡村的大桥)译成《廊桥遗梦》,显得更加凄美动人;把Mr.Holland’s Opus(贺兰先生的作品)译成《春风化雨》,更显示影片深刻的主题意义。

4、混译法

混译,又叫兼译,是指将音译、直译和意译等翻译方法融合成一体,兼顾使用。如果原片名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或者包含了一些陌生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等,采用音译、直译就可能不为观众理解。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用混译,对原片名作部分保留,或作适当的增补和修改。

如将Schindler’s List和The Philadelphia Story音译加直译成《辛德勒的名单》和《费城故事》;Mulan、Sissi和Elizabeth音译加意译成《花木兰》、《茜茜公主》和《伊丽莎白女王》。另外,在中国文化中,《渔光曲》、《摇篮曲》、《思乡曲》等都为人们所熟悉,所以将Singing in the Rain译成《雨中曲》,既具有很好的音韵效果,又符合中国文化传统,易为观众接受。再如,汉语中“传”表示传记,常被用语文艺作品的名称中,像《水浒传》、《阿Q正传》等。因此,一些影片如Forrest Gump和Gandhi就分别译成了《阿甘正传》、《甘地传》,在传递原片名信息的同时,又兼顾中国的文化传统。

5、另译法

另译是指完全脱离原片名的形式和内容,以影片内容为基础,为影片冠以新的名称。当译者认为原片名不够恰当,或者没有商业号召力,或者找不到适当的对应词汇,则会采用另译法。

如将Rain Man和The English Patient另取名为《手足情未了》和《别问我是谁》,显然要比直译成《雨人》和《英国病人》有韵味的多。再如,把Of Mice and Men译成《芸芸众生》,Volcano译成《地火危城》,Ghost译成《人鬼情未了》,Patch Adams译成《妙手真情》等。这些译名选词优美,恰到好处,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影片的内容。

另译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译者通过另译,使译名在传达影片信息的同时,沟通观众情感,具有感染力和美学效果,充分发挥了电影片名的功能。

三.结语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而片名则在其中起着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译者在片名翻译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片名的特点,并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考虑到东西方文化差异及翻译的可接受性,使译名既传递影片的信息,又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人入胜,提高票房收益。

参考文献:

篇6: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摘要]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电影作为文化艺术形式,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部分。电影片名的翻译受着文化差异的影响,就电影翻译中如何更好地再现原片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效果,以求在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中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等,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让人们欣赏到优秀的外文影片。

[关键词] 电影片名 中西文化差异

翻译技巧

电影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各国的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大量英文影片的引进, 电影翻译也备受关注。电影片名的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审美观等目的语文化环境下, 如何翻译出让观众认同并接受的电影篇名, 是翻译者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电影是文化艺术的载体,电影片名的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 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在不同地域和时空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应尽可能地正确把握源语民族语言中的文化信息,适时地进行选择和适应,以求在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中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个桥梁, 与其说它是语言的翻译, 不如说是文化的翻译。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 不但要知道词语本身的字面意义, 还要弄清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事和对物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寓意。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寓意。电影 “Red Shoes”(英国),主要讲述了英国一名芭蕾舞女演员面对爱情与事业不能做出正确选择,最终走向悬崖的悲惨故事。尽管《红舞鞋》正确无误地译出了英文的原意,却没有更深的寓意。后来这部英国影片又被译成《红菱艳》。译者把那双红舞鞋比作了中国观众妇孺皆知的红菱。它寓意红菱虽出于污泥,却仍美丽动人。特别是那两只弯弯的红菱角,犹如中国古代浸入了女子血泪的三寸金莲。与《红舞鞋》相比,《红菱艳》这一片名更体现出了电影的意境美。再如,美国电影 “American Beauty”.大陆和香港都有自己各自的片名译文版本。大陆译作《美国美人》,香港译作《美国丽人》。而这两个简单的直译版本都很不贴切。根据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美国传统词典>>),“American Beauty”是一种玫瑰花,花大叶长,呈紫红色。这种花美丽而神圣,象征着崇高而神圣的爱情。影片中,导演用联想的手法,用这种花用来象征着一个女孩的爱。因此台湾译本《美国心·玫瑰情》更加传意贴切。

审美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复杂而高级的活动,包含了复杂的感觉、心理、思维、情感等一 系列多样又统一的精神活动。审美作为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果。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审美情趣的差异。审美的差异决定了译者要深入把握源语电影作品的思想美学内容,用目的语的艺术形式传达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从而将原作的审美体验生动形象地传递于译入语的电影艺术观众。例如,在某些形象的审美上,汉文化也不同于英语文化的审美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芙蓉总是与美丽动人联系在一起,唐代诗人李白就用“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这样的诗句来描绘美人杨贵妃。影片 “Bathing Beauty”译为“出水芙蓉”更自然贴切,迎合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再如,“Blood and Sand”翻译成“碧血黄沙”,贴近汉民族的修饰与生动传神的审美需求,而英语的表达惯式则不使用修饰性的形容词。译名不仅充分展现了原名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还忠实了电影的内容。

三、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方法及技巧

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奈达提出的对等概念,金隄从三个方面对该概念进一步阐释:接受者概念、效果概念、对等概念。关于效果概念,他指出,在明确了效果指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后,需要强调它应该包括信息的全部作用,也就是接受者从中所获得的一切理解和感受。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三大要素(1998:18)。笔者认为,这进一步明确了严复“信、达、雅”标准的内容。效果概念是否全面掌握,实质就是翻译过程中是否真正以等效为目标。

电影片名的翻译既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又要有良好的商业效应;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本国观众的语言文化习惯和审美取向。翻译片名时,应在深入理解影片内容和风格的基础上,借助适当翻译技巧与方法,谨慎措辞,言简意赅,传情达意,形神兼备。片名的翻译通常有以下几种技巧与方法:

3.1.直译法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在不违背电影原文思想内容,又能以生动、形象的译入语再现片名。例如: “Basic Instinct” 译作《本能》;”Superman”《超人》; “Spider-man”《蜘蛛侠》;“Tess”《苔丝》; “Rain Man”《雨人》; “God Father”《教父》; “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但这种形式与内容都可直接对应的作品较少。因而要在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等方面都达到对等,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是完全必要的。

3.2.意译法

所谓意译,简言之为“神似而形不似”的翻译,但并非偏离原作的含义。意译与直译的区别集中体现在表达形式这一层面上。现实中很多片名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译难以体现其中精髓,译者在综合、分析、理解原片内容、风格、情节甚至于文体等的基础上,对片名进行创造性加工,将它译成能反映原片特点的译名,以实现其文化、审美、经济等方面的对等。“Midnight Cowboy”中的cowboy本意为“牛仔”,是美国特有文化,与汉文化中的“牛郎”并无关系,但作为折衷,《午夜牛郎》似可接受。还有 “Cash Mccall”翻译为《商海情深》; “Gone with the Wind”《飘》; “Ghost” 《人鬼情未了》; “The Piano”《钢琴课》; “Cats & Dogs” 《猫狗大战》; “Seven” 《七宗罪》;再如“Top Gun”是美国海军空战部队学校的一般叫法。影片描述了机师彼得刻苦训练、经过种种磨难最终成功的故事。若译为《高枪》可能会使观众误以为是枪战片,而非励志电影,现译为《壮志凌云》使观众对影片的题材及风格一目了然。同时,“凌云”二字也充分体现出原名 “top” 的方位概念。

3.3.音译法

很多电影片名本身常为表示人名、地名的专有名词,在不引起译入语文化的曲解时,可直接将其音译。如: “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 “Romeo and Juliet”《罗密噢与朱丽特》 “Rocky”《洛基》; “Jane Eyre”《简爱》; “Harry Potter”《哈利·波特》等。但事实表明,纯音译的例子很少,因为表示片名的人名、地名多为国内观众所不熟悉的。由此应考虑音译加意译这一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如: “Patton”《巴顿将军》;

“King Kong”《金刚》;“Forrest Grump”《阿甘正传》等。

四、结束语

翻译是从一种语言符号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符号的再创造的活动。由于源语和译语的不同特色和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把片名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非易事,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影片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源语与译入语之间的语言和民族文化差异,同时要求译者具有对电影艺术的审美能力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加之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文化特色, 尽可能翻译出理想的电影片名,以供人们欣赏。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评级授信管理办法下一篇:护士离职申请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