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2024-04-09

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通用8篇)

篇1: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灵江中学 高琴芳

高中物理是向中学生传输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但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在物理课堂授课中,利用模拟型课件能展现通常无法看到的宏观、微观世界,能将转瞬即逝或非常缓慢的物理过程以正常速度呈现出来,还可以展现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内部运动过程。因此,计算机模拟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物理现象演示模拟

演示模拟是把计算机当作挂图和电视屏幕,通过向学生演示各种图象、动画、图表和描述等进行教学活动,非常适合于辅助课堂教学。演示模拟能展现通常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物理中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即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实验也无法做成。应用物理课件进行现象演示模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原子结构”教学中,传统的“a粒子散射实验”只能得出a粒子散射的规律,不能演示a粒子散射的微观机理,利用课件模拟演示a粒子散射现象,学生可逼真地看到放射源中射出的a粒子射到金属泊的原子上,绝大多数a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有极少数的a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0。学生目睹了a粒子散射的“真实情景”后,便于理解和掌握原子核式结构理论。

二、物理过程模拟

自然界中,有许多稍纵即逝的物理过程,只有通过极为细心的观察才能把握,经过认真的分析才能理解,然而对于观察能力还不够强的学生来说,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这样的快镜头变为慢镜头,适当延长过程的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掌握现象的本质。

例如,讲授“电流的.形成”时,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模拟出电流的形成,并与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短暂电流的形成”与“短暂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持续电流的形成”与“持续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制作了4个动画片段,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整个过程既生动形象,又揭示物理本质。

三、演示实验模拟

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有如准确性差、过程模糊、受控因素多等缺点。因此,教学中如能在发挥传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配合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平抛物体的运动”时,教科书中采用了闪光照相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以两个小球同时运动的照片说明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不同,但他们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相同的,如果我们据此结论设计出一组小球同时做各种初速度的平抛运动的动画,则更便于学生对闪光照相结论的理解掌握,将此动画与平抛公式对照分析,有助于学生把握公式物理意义的内涵。当然,模拟毕竟是被理想化了的模型,对一些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实验,无论从真实性还是效果看,都不宜用计算机模拟。

四、实验操作模拟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亲自动手参加实验可熟悉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是任何模拟实验都不能代替的。但有的实验学生很容易忘记或记忆模糊,对于那些不适合重复进行的实验,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给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室。

例如,在讲授完欧姆定律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电学知识,我选择了一个以“电路的实物连接”为中心内容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虚拟的电源、开关、电阻、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等器件,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自选连接方法,自选器材,组成很多不同的电路形式,按不同的电路图对实物进行连接,这样的实验克服了许多硬件实验的不便之处,还可以进行任意次的重复,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因此,将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模拟实验和传统的硬件实验有机结合起来,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使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勇刚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多媒体系列课件的开发与思考》 1月

2、邓鸠洲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研究》 208月

3、李连珍 《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8月

篇2: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高中物理是向中学生传输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但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在物理课堂授课中,利用模拟型课件能展现通常无法看到的宏观、微观世界,能将转瞬即逝或非常缓慢的物理过程以正常速度呈现出来,还可以展现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内部运动过程。因此,计算机模拟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物理现象演示模拟

演示模拟是把计算机当作挂图和电视屏幕,通过向学生演示各种图象、动画、图表和描述等进行教学活动,非常适合于辅助课堂教学。演示模拟能展现通常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物理中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即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实验也无法做成。应用物理课件进行现象演示模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原子结构”教学中,传统的“a粒子散射实验”只能得出a粒子散射的规律,不能演示a粒子散射的微观机理,利用课件模拟演示a粒子散射现象,学生可逼真地看到放射源中射出的a粒子射到金属泊的原子上,绝大多数a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有极少数的a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0。学生目睹了a粒子散射的“真实情景”后,便于理解和掌握原子核式结构理论。

二、物理过程模拟

自然界中,有许多稍纵即逝的`物理过程,只有通过极为细心的观察才能把握,经过认真的分析才能理解,然而对于观察能力还不够强的学生来说,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这样的快镜头变为慢镜头,适当延长过程的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掌握现象的本质,物理论文《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例如,讲授“电流的形成”时,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模拟出电流的形成,并与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短暂电流的形成”与“短暂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持续电流的形成”与“持续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制作了4个动画片段,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整个过程既生动形象,又揭示物理本质。

三、演示实验模拟

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有如准确性差、过程模糊、受控因素多等缺点。因此,教学中如能在发挥传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配合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平抛物体的运动”时,教科书中采用了闪光照相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以两个小球同时运动的照片说明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不同,但他们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相同的,如果我们据此结论设计出一组小球同时做各种初速度的平抛运动的动画,则更便于学生对闪光照相结论的理解掌握,将此动画与平抛公式对照分析,有助于学生把握公式物理意义的内涵。当然,模拟毕竟是被理想化了的模型,对一些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实验,无论从真实性还是效果看,都不宜用计算机模拟。

四、实验操作模拟

篇3:论多媒体课件优化物理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都仅用粉笔、黑板,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缺少兴趣,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生动具体的物理现象,揭示物理问题的实质,变抽象为具体,变主观为客观,变枯燥为生动。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学,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模拟的场景,给学生多通道的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自然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愿望和动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为学好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物体平抛运动》一节,在分析平抛运动特点时,平抛运动整个过程只有几秒,而中间过程却无法详细观察,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闪光照片,把这一过程画面的慢动作定格,得出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特征,让学生细致地进行比较分析。这种动画情境的设置无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要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教师在备课时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安排教法,必须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将抽象复杂的物理现象规律形象地表现出来,发挥学生的认知潜力,加快获取知识的进度,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利用电教媒体的“复现”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从认知的角度讲,我们知道在一瞬间的信息捕获中,视觉的能量比听觉的能量大得多;从记忆的角度讲,用视觉记忆的材料比用听觉记忆的材料遗忘要慢些。实验证明单靠视觉记忆的效果是70%;听觉记忆的效果是68%;二者合起来的效果是86.3%;从认知的保持角度讲,美国的实验证明,视觉的保持率为83%;听觉保持率为11%。在讲课时由于时间的延长而忘记或记不太清是不可避免的,利用多媒体的“复现”作用,可以回顾课堂内容。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的,有的实验是不适宜重复做的,尤其是在复习课时更不可能把平时教学时的演示实验都重做一遍。然而,利用多媒体的“复现”优势就可以达到复习的目的。大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多媒体课件给课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上课前需要认真备课,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了解所教的学生,拟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同时还要熟悉相关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对物理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除了要具备一切教师应有的教育技能以外,物理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物理实验教学技能,正确理解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操作,结合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实施物理教学,科学地选择和编辑物理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将会被打破,教师将更加深入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认真学习课件制作和使用相关的课件,如PowerPoint、Flash等软件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进而优化物理教学。

篇4: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一、物理现象演示模拟

演示模拟是把计算机当作挂图和电视屏幕,通过向学生演示各种图象、动画、图表和描述等进行教学活动,非常适合于辅助课堂教学。演示模拟能展现通常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物理中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即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实验也无法做成。应用物理课件进行现象演示模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原子结构”教学中,传统的“a粒子散射实验”只能得出a粒子散射的规律,不能演示a粒子散射的微观机理,利用课件模拟演示a粒子散射现象,学生可逼真地看到放射源中射出的a粒子射到金属泊的原子上,绝大多数a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有极少数的a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0。学生目睹了a粒子散射的“真实情景”后,便于理解和掌握原子核式结构理论。

二、物理过程模拟

自然界中,有许多稍纵即逝的物理过程,只有通过极为细心的观察才能把握,经过认真的分析才能理解,然而对于观察能力还不够强的学生来说,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这样的快镜头变为慢镜头,适当延长过程的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掌握现象的本质。

例如,讲授“电流的形成”时,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模拟出电流的形成,并与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短暂电流的形成”与“短暂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持续电流的形成”与“持续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制作了4个动画片段,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整个过程既生动形象,又揭示物理本质。

三、演示实验模拟

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有如准确性差、过程模糊、受控因素多等缺点。因此,教学中如能在发挥传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配合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平抛物体的运动”时,教科书中采用了闪光照相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以两个小球同时运动的照片说明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不同,但他们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相同的,如果我们据此结论设计出一组小球同时做各种初速度的平抛运动的动画,则更便于学生对闪光照相结论的理解掌握,将此动画与平抛公式对照分析,有助于学生把握公式物理意义的内涵。当然,模拟毕竟是被理想化了的模型,对一些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实验,无论从真实性还是效果看,都不宜用计算机模拟。

四、实验操作模拟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亲自动手参加实验可熟悉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是任何模拟实验都不能代替的。但有的实验学生很容易忘记或记忆模糊,对于那些不适合重复进行的实验,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给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室。

例如,在讲授完欧姆定律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电学知识,我选择了一个以“电路的实物连接”为中心内容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虚拟的电源、开关、电阻、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等器件,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自选连接方法,自选器材,组成很多不同的电路形式,按不同的电路图对实物进行连接,这样的实验克服了许多硬件实验的不便之处,还可以进行任意次的重复,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因此,将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模拟实验和传统的硬件实验有机结合起来,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使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勇刚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多媒体系列课件的开发与思考》 2002年1月

[2]邓鸠洲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研究》 2002年8月

篇5: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对现行的教育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弥补了传统教育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事物参加某 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依据这一理论,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探索欲望强烈了,兴趣被激活了,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我曾观摩过一位教师教学《坐井观天》一课,在学生初读了课文,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大意时,教师设计出制作精美、趣味盎然的多媒体课件:在一口深井里,一只动画青蛙坐在井里,抬头望着井口大的天空,忽然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声形并茂的动态画面,加上教师生动形象的配音,把学生带进了极富儿童情趣的情景当中,教师适时提出了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同学跑到前面指着课件中的井口说:“因为青蛙在井里,井口只有这么小,所以……”一场激烈的争论过后,学生们对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已理解得相当透彻。由此可见,形象、逼真的动画课件设计,不仅使课堂教学富有活力,更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人回味无穷。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激发情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为亲”。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音像功能,创设与渲染气氛,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牢牢牵住学生的情,促进了学生、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我发现特别是有关历史题材的课文,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积淀,所以学生很难理解课文表现的思想感情。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课文描写园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如武陵春色、雷锋夕照、蓬莱瑶台、狮子林,这些景色是现在一般景色所无法比拟的,如果学生没有亲眼看到,就很难感受这些美景的美,对圆明园之宏大也没有什么概念,也无法与文本产生共鸣,那更别谈什么感情的激发了。但如果这时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美景,那效果肯定是不同凡响,这时学生心中就有了一定的概念。到后来讲八国联军劫掠后的圆明园,一片废墟,再让学生看一看杂草丛中残垣断壁的圆明园(屏幕色调由鲜丽逐渐变为灰暗)。两种景色强烈的反差,在学生的心中产生碰撞,学生对八国联军的憎恨也就水到渠成,进而学生就能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更深一层的思想: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学生的爱国之情随之产生,非常顺利。

再如教学《丰碑》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段红军在冰天雪地里行军途中的艰难。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在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情交流的同时,出示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课件,并配上哀乐渲染气氛,加上教师富有感情的解说,去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用心去瞻仰军需处长的光辉形象,用心去感悟人物的高尚品质。学生会被这集音、像、文于一体的教学手段深深感染,使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景之中。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感情朗读,一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能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商讨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特点。而多媒体可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句子中的“勾勒”、“渲染”这两个词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可用多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拔,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领略到草原的无限风光,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激活创新思维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直观的特点,不仅为学生感知、理解教学内容提供了帮助,更为激发其创新思维提供了平台。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在学完文中描述的奇石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千姿百态的黄山奇石,让学生用“黄山奇石有的像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真是__________啊!”说一句话。这样,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有说像骆驼的,有说像竹笋的,有的像雪人的……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到这一次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去了。

五、运用多媒体课件还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课不仅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且有发挥这种功能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般来说,入选为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典范之文,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在课堂中,恰当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老师将英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壮烈行为的录像片断搬到课堂上。同学们看得全神贯注,被银幕上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随着屏幕上的情景变得肃然起敬,教室鸦雀无声。

篇6: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进行初步讨论。

关键词 CAI课件 TBL型英语教学 运用

2002年8月颁布的国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简称新课标)提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在有利于学生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与此同时,新课标还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试以TBL型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高中英语TBL型教学实践中运用CAI课件的一个实例(SEFC BOOK 1B/ L62 Sao Paulo Fire),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CAI课件在TBL型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Learning, i.e. TBL)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其显著特点是:1)侧重语言的内容含义更甚于语言的形式结构,因此,课堂语言活动更接近自然的习得;2)执行任务或任务的结果都离不开表达技能,即说和写;3)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习者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能使其产生成就感。所谓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中所做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体现在学习中,任务是实现有效学习的主要目的。“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具体需要设计或选择任务与活动。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习者就知道自己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是什么,就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任务的意义,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实现发现式学习(discovery learning)”(成晓光2002.)。在英语学习中,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成各种各样任务的过程,如订机票、填表格、写支票、买衣服、借图书、听天气预报并决定穿什么衣服,等等。而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是指有利于学生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学生运用英语去“做某事”需要有真实语境,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教学中引进形象而又富于感染力的多媒体手段,使学生通过直观而不必借助想象去体会英语教学中的人物身份、语言环境、天气季节等诸多因素,而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犹如置身于多种真实的反映文化习俗和生活的语言环境之中,如请客、乘车、问路、打电话、购物、租房、订票、度假、听新闻等,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功能,辅助口头表达,在情景交融之中,通过形、声、义直接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展示的语言知识,以视、听、说、演等方式学习符合文化习俗、职业、年龄、身份、性别的地道的表达法,从而得体、自如、有效地使用英语。

在TBL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和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设计任务离不开设置语境,任何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可使学生产生交际的动机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心智活动。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普及和发达的今天,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创设英语语境,让学生在“虚拟”的真实语境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展开交际活动,完成设定任务成为英语教师的首选途径。

在一次英语教学观摩活动中,主讲教师用自制的CAI课件(Sao Paulo Fire),进行了TBL型英语教学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

(一 )设计步骤

A.研究教材 本课语言运用的教学目的是:阅读课文,确切理解,围绕火灾这一日常生活中与人民生命财产密切相关的题材,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认识防火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一要求,授课者在课件中设计了“消防知识竞赛”这一任务。

B.课件制作 围绕本课教学内容授课者搜集了大量的与火灾有关的素材,按照授课的步骤,精心创设了各种必需的交际情景,制作出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各种信息和功能于一体、且富有感染力的CAI课件。

C.课堂实践

在任务型教学中,一篇课文的教学在不同阶段可以有几个分任务。学习目标被分解为一项一项的任务。完成任务需要各种不同的知识、技能。整个课件以任务为中心设计,学生准备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来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习(learning by using ),而且为了运用而学(learning for using),极大地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任务完成的结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尺度,并可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

(二)教学程序

对于任何教学课件,人们首先接触的是它的主界面。一打开课件,伴随着高保真的立体声传来的是令人揪心的火警鸣叫声,屏幕上出现的是消防队员奋力扑救超高层楼房大火的现场,在这样生动逼真的情景下,学生开始了课文Sao Paulo Fire 的学习。授课者设计的课件主界面上设有课题Sao Paulo Fire和8个按钮:1)Task 2)Background 3)Lead in 4)Reading 5)Language points 6)Exercises 7)Homework 8)Exit .点击任一按钮可以进入相应的教学程序,在每一个程序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返回主界面,重新选择。

1) 课前热身(Warming up activity)

在课前播放课件中插入的一场森林火灾的片段:两个消防队员营救一位困于森林火海的女孩……让学生感受森林大火的无情,用逼真的影视材料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

2) 导入新课(Lead in)

以flash动画展示火的各种用途来导入课文学习,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 布置任务(Task assignment)

Teacher: Each coin has two sides.Fire brings light and heat as well as civilization to human beings.Is fire always good for human beings? In fact,sometimes fire may also cause trouble even disasters.After we learn the text ,we’ll have A contest of general knowledge about fire fighting.

为了让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的,使教学针对性更强,在课堂教学一开始,老师就把“消防知识竞赛”这个任务交给学生,这一任务与学生的原有的知识能力有一定的差距(gap),学生无法在未学习新课之前完成,而必须在学习新课之后才能完成。学生准备竞赛任务的过程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来获得完成竞赛任务所必须的知识、能力。

为着这一目的,老师把竞赛所需的图片、影像资料、声音和文字整合在一起,做在了课件中。点击主界面的Task按钮可以进入消防知识竞赛的赛场,屏幕上出现竞赛试题范围〈并非具体内容〉:

A contest of general knowledge about fire fighting.

The 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equired Answers(必答题):Give a report on a fire.

Rush Answer(抢答题): Information about Sao Paulo Fire

How to prevent a fire

How to nfight against a fire

How to escape from a fire

这个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接近真实;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更具可操作性)

布置完任务后,学生开始新课的学习。

4) 速读(Fast 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complete the form.

Date

Place

Results

(表格中的内容是火灾报道的基本要素,老师提醒学生在完成竞赛的报道任务时不要漏掉这些要素)

5) 细读(Careful reading)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A How did the fire start?

B Why were the people trapped above the fire ?

C Why did the helicopters find it hard to get close to thetop of the building?

D Could the firefighters get close to the building at first? Why?

E.How long did the fire last ?

这个教学过程中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是学习课文,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及说的能力。课文的教学遵循整体教学的原则。首先,老师让学生快速阅读全篇课文,填写关于圣保罗大火基本情况的表格,并通过flash动画展示圣保罗的地理位置。接着,老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细读,回答几个细节问题,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圣保罗大火死亡人数多的原因,并记住课文中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以便既快又准的完成竞赛抢答任务。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由浅入深的理解,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给出参考答案并配有动画片,如大楼员工被大火围困、浓烟使救援飞机无法靠近大楼、消防梯不够长、围观的人太多等。

6)语言点教学与操练(Language points and Exercises)

这个教学程序中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是学习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是外语教学的目的,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运用目的语的能力。但是,语言知识是外语教学的立脚点,是外语教学所要培植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大树的根”(张正东,2002)外语教学离开了语言知识的教学,就犹如“无根的浮萍”。学生要参加高考,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是回避不了的。重难点、词、词组、句型及例句通过计算机输出,初高中并举,新旧对比,容量大又省去板书的时间。练习有易有难,结合考查相关知识点的近年高考真题。练习后附答案既可以供教师课堂使用,又可以供学生课后自学使用。

7)听课文录音(Listening)

Watch the vedio of Sao Paulo Fire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这个教学程序中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是听课文,模仿良好的语音、语调,提高听说的能力。为配合这一任务的完成,教师把巴西圣保罗大火的实况录像制作到课件中。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看圣保罗大火实景,真实直观,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加强了防火意识,为后面的消防知识竞赛作好必要的准备铺垫。

8)消防知识拓展(More knowledge on fire fighting)

Teacher:What terrible results! We should learn something about fire fighting。 That is to say, we had better know something more about how to prevent a fire,how to fight against a fire and how to escape from a fire. You will have three minutes to prepare for the contest.

教师提前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收集有关防火知识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由此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并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要求学生分组准备竞赛,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9)分组活动:消防知识竞赛(Group Activity:A Contest of Knowledge on Fire Fighting)

(The 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任务一 、Required Answer(必答题)

Make a news report of a big fire in Luoyang City or Klamayi City

重视学生如何把获取的知识(词、词组、句型)、技能(听说读写)运用在实际的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时结合社会热点,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完成所设定的运用英语的任务。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对于他们表达过程中的失误教师则采取宽容的态度。

将洛阳火灾和克拉玛依大火的新闻报道引入课件中,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提供的电视新闻报道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课件设计时老师增加一个提示按钮,学生程度较高的班级,只播放中文新闻报道,不出现英文提示文字;学生程度一般的班级,可以在播放中文新闻报道时,出现以下英文提示,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Make a news report of a big fire in Luoyang City/(Klamayi City)

Date:December 25,2000

Pace:Luoyang,Henan Province

Cause:electrical fire;exit was locked

Time:lasted more than 3 hours

Results:309 people lost their lives/Dongdu Commercial Building ,destroyed

(The big fire in Klamayi:omitted)

任务2 Rush Answer(抢答题)

I. Tell i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1.Modern tall buildings can be built without any fire escapes。

2.The newest building was destroyed in Sao Paulo fire。

3.Find out where the nearest fire exit is as soon as you arrive at your hotel

4.When there is a fire, hurry to watch the fire round the building。

(利用超链接功能设计出能判断正误的互动效果,答对了电脑自动发出掌声,屏幕上出现一个笑脸,并给予加分;答错了电脑自动发出的声音,屏幕上出现一个愁容,并给予扣分。这样提高了竞赛者/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II .Discribe the following picures(将网上下载的防火宣传图片做进课件)

1.Don’t take the lift when a fire breaks out.Escape through the exit.

2.While getting through thick smoke, put on wet clothes,try to get close to the ground and cover your nose with wet towel.

3.Don’t ltter the ground with cigarette ends.

4.Cut off the electricity before leaving home.

III. Answer the questions:(要求学生不看书回答问题,检测课文学习的情况)

1.How did Sao Paulo Fire start?

2.Why were so many people killed in Sao Paulo Fire?

3.What were the results of Sao Paulo Firet?

4.Do you know the fire telephone number in mainland China?

5.Why was the girl trappec in the fire? .(看课件中防火宣传的实例录象并回答)

(Because she didn’t leave the building as soon as possible when the fire broke out.She should not have collected things.)

6.Who will show us how to use a fire extinguisher?(借以检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竞赛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尺度,并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消防知识竞赛题目以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形式出现,信息量大、速度快、效率高。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加,给学生提供的语言实践机会更多,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10)布置作业(Assignment of homework)

Teacher: What will you do if there is an earthquake,flood,hurricane,or something like the September 11 Terror?

教师要求学生四人为一组,就某一种灾害写一份微型“研究性学习”报告。这样,活动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声音、录像将地震、洪水、飓风、9.11事件等场景呈现在学生们眼前,鼓励学生说出、写出尽可能多的解决办法。

二、任务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启示

I.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辅助英语任务型教学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新课之前就了解本节课的任务。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得布置任务这一程序只需要通过轻点鼠标即可完成。学习完课文之后,再次进入任务程序,在课件的帮助下完成任务。从准备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没有传统教学中忙于动用各种教具的麻烦,而是省时高效。

2)认知和记忆实验表明: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视听并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3) 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4)课件信息量大、速度快,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并因其创设了“虚拟”的真实情景和更多更好的语言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II.用多媒体时教师应掌握下述原则:

1)多媒体课件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设计力求简明、实用,脉络清晰,自然和谐,并具有灵活性。

2)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以实现多媒体课件效益的最大化。不能为课件而课件,把多媒体课件运用当成做秀。

3)根据教学中的各种客观条件(如学生年龄、学习程度及学习反馈等)及时调整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围绕任务做课件,根据需要做课件,有的放矢做课件。

结束语:当前,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应这一形势,风行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的任务型语言学习模式在中国也已呈方兴未艾之势。外语教学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必须依靠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营造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成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首要任务。而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必然在英语教学中引入TBL型教学手段。而TBL型英语教学有赖于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真实的语言环境如何创设?实践证明,要胜任这一工作,传统的“粉笔+黑板+课本”教学方式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因此,具有对文本、图像、图形、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的多媒体技术成为必然的选择。CAI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与语言操练环境,为TBL型英语教学的圆满展开,发挥着独到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TBL型外语教学为CAI课件提供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而CAI课件则又为TBL型外语教学奠定了更扎实的技术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预料,TBL型英语教学和CAI课件在磨合中发展,在发展中磨合,互相砥砺,互相促进,必将迎来共同成熟共同繁荣的明天。

主要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02.8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龚亚夫《外语教学的目标与评价的改革》

4.方其桂《中小学外语课件制作实例》2002.9

5.黄剑茹《在“任务型”语言学习中如何设计Tasks》2002.4

6. 张正东《语言知识是外语教学的立脚点》.2002.4

篇7: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淮安市淮阴区码头中学 王国武 223345 【摘要】多媒体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教学,而FLASH作为专门的优秀动画制作软件和课件制作软件,操作上复杂了些,但是功能强大、效果显著,适当的运用FLASH不仅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理解,更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拓展学生的科普知识,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理念、教材改进、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动画原理 计算机显示屏的原理反思 Flash三维坐标 透视原理

多媒体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教学,在众多制作课件的软件当中,FLASH作为专门的优秀动画制作软件,不仅可以用来制作网页动画,而且可以专门用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和PowerPoint等其他的课件制作软件比较起来,操作上复杂了些,但是功能和效果上要好得多,配合软件本身的脚本语言ActionScript可以让课件具有更好的交互性,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理解教学中的相关内容。

1、动画原理

动画是通过视觉暂留原理,快速地播放连续、具有细微差距的图象内容,让原本固定不动的图象变得生动起来。更明确地说,人眼所看到的影象大约可以暂存在脑海中1/16秒,如果在暂存的影象消失之前,观看另一张连续动作的影象,便能产生活动画面的幻觉,因此我们可以从一连串静态图片观赏到生动的画面。这也是电影画面为什么是连续活动的原理。

对于物理八年级上册【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中相关内容,我们完全可以用FLASH制作一系列简单的而播放速度上稍有差别的小动画,并结合课本中的“生活.物理.社会”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计算机显示屏的原理

目前的显示器,不管是CRT显示器还是LCD显示器,大都采用了RGB颜色标准,即在显示器屏幕上通过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来产生丰富的色彩。

对于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色彩 颜色】关于光的三原色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简单介绍计算机显示屏的发光原理,再利用FLASH制作一个关于色光混合的小课件,来让学生知道红绿蓝三种色光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颜色的光,进而得出红绿蓝这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这样利用课件不仅节省了时间,增加了趣味性,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懂得了更多关于计算机的知识,体现素质

3、Flash三维坐标和透视原理

有人说Flash是制作二维动画的软件,没有处理三维的能力,但实际上任何计算机软件都不能真正地处理三维,因为电脑屏幕是两维的。所有的三维电脑图片都只不过是视觉效果罢了。尽管Flash和没有多少功能能用来创建三维视觉,但是创建一些特效还是可以的。迄今为止,三维坐标表示几乎是所有数学领域内的标准。然而它和二维直角坐标系有很大区别。在三维坐标系中,x轴方向左到右;y轴竖起;z轴向屏幕外突出。在Flash里,z轴代表一个物体距离屏幕的远近。当物体的z轴位置增加时,物体朝远离屏幕的方向运动,当物体的z值减小 教育的精髓。时,物体朝接近屏幕的方向运动。

透视无所不在,它有助于区分二维和三维,它是视觉对物体的弯曲,根据物体的距离远近决定其位置。如果你站在马路中央,顺着路方向尽可能朝远处看去,你将看到马路的两条边缘重合到一起。你看得越远,两条边就在越远的地方越来越近,直到汇聚成一点。透视也会影响人对运动的感知。例如,物体在前景和后景上,以同样的速度运动,位于前景的物体看上去运动速度更快。

简单抽象一下透视问题。已知一个点的三元有序组(x,y,z),你希望在没有z方向位置的情况下,确定该点将在屏幕上什么地方。因为计算机屏幕没有z轴,所以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将有序三元组转化为有序对,这种转化必须考虑到物体z方向位置。一种简单方法是,丢弃z值。但是如果这样做,马路边缘将永远不会汇聚。相反,当道路向远方延伸时,它们始终保持平行。

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几何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在我们讨论如何映射三维点到二维计算机屏幕之前,需要了解一些量化数学公式。

右图显示了空间(x,y,z)上的一点。设它映射到计算机屏幕上的点(x’,y’)。用撇号是为了区别点在空间中的x和y位置与在屏幕上的x和y位置。因为图象是二维的,必须省去一维。在这中情况下,省去x。标志d的数值为观众眼睛到屏幕的距离。该值是决定3D环境效果的关键成分。点在空间的z位置从计算机屏幕量度,因为原点在屏幕上。我们可以说观众的z方向位置为-d,因为z轴负方向朝向屏幕。

现在让我们用这个图解决透视问题。已知d、y、z,求解y’。图中包含两个相似三角形。根据简单的几何定律,两个三角形的边对应成比例:

推出:

这就得到了关于透视的重要方程。同理:

对于透视公式,可以在计算透视有序对之前,提取因子d/(d+z),将其设为一个单独的变量perspective_ratio该变量在确定电影剪辑大小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避免了额外的数学操作。

现在我们可以写出透视公式的最终形式: perspective_ratio=d/d+z x’= x * perspective_ratio y’= y * perspective_ratio 于是x’,y’和perspective_ratio有关,也就是和z值(点在空间z轴上的位置)有关,d不变,z值越大,点离计算机屏幕越远,perspective_ratio值越小,x’和y’就越小,所以你站在马路中央,顺着路方向尽可能朝远处看去,你将看到马路的两条边缘重合到一起。你看得越远,两条边就在越远的地方越来越近。除此之外,远的物体看上去色调很淡,形状变小等等都是与上述原理有关。

那么对于物理八年级上册光学部分,我们在教学中是否可以运用三维坐标知识结合透视原理,制作FLASH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照相机成像近大远小等物理问题呢?

要做好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就要求教师在思想理念、教材改进、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有所突破。只要我们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领会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使教育信息化成为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Eroc E.Dolecki,Torben

Nielsen,Michael

Grundvig ,Max

篇8: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一、课件型电视教学片的特点及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电视教学片往往播放时间长、传递信息量大和整体连贯性好。不利于辅助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却需要一些简短的、主题明确的视频材料来创设教学情景或者再现实验现象和示范操作过程, 即具有课件功能。所以, 我们称为课件型电视教学片。从使用功能来看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 真实性。

利用电视技术拍摄的实验的现象、过程和情景以及声音必须真实。保证真实的物理实验情景图像和现场声音信息真实地向学生传递。当然, 也可以采用一定的技术处理将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

2.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件电视教学片是充分利用视频表现形式的长处, 有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和规范操作的一种音像材料, 因此, 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目的不明确的视频短片是没有教学价值的。制作中必须考虑制作教学片的目的性。

3. 完整性和独立性。

从形式上来说, 课件型电视教学片不同于从视频素材中剪辑的视频片段, 它是针对教学的需要而制作的短片。时间根据教学需要确定。一般用于课堂进行讲解需要的教学片最好不超过10分钟;用于仪器介绍和实验操作的一般不超过5分钟, 这样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方便的使用。为保持独立性要在教学片的开头出现说明的字幕。整个教学片所描述的一定要以一个知识点作为独立的整体来设计和制作, 这样有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也有利于根据教学需要灵活使用。

4. 有严格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课件型电视教学片作为一种音像教材形式, 用于向学生展示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规范的实验操作。因此必须保证操作的示范性和事物变化的逻辑性, 不出现科学性错误;同时它也是科学、教学、艺术和电视技术的结合体, 给学生以美的教育。

5. 教学的灵活性和教学的方便性。

课件型电视教学片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教具。在课堂中, 通过教师边讲解边操作来提高教学效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制作上需要充分考虑教学使用的灵活性, 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方便使用。从而使这种“短片”真正融合到教学中。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 不为教学片所束缚。

当然, 除以上特点外, 课件型电视教学片的设计和制作以及使用基本原则是与教学结合起来, 适应课堂教学需要。目前, 由于电视技术的发展和非线性数码视频处理的应用;作为普通的教育者制作这类电视教学片已没有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障碍;如何设计和制作课件型电视教学片呢?

二、课件型电视教学片的设计与制作

课件型电视教学片按照制作方法分成两种, 一种是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加工制作, 如:利用电视教材或专题片等视频资源围绕某一个知识点, 通过音像视听语言阐明教学问题进行编制;或者从网上搜索有关知识点的视频片断进行整理加工构成教学片;对于本校缺乏实验设备的项目只能采用这种方法实现。另一种是根据教学需要在实验仪器具备的条件下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这里, 我们主要阐述这类电视教学片的设计和制作。

1. 课件型电视教学片的设计。

课件型电视教学片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电视教学片总体结构设计和表现手法的设计三个方面。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考虑在课堂中, 什么时间, 怎样使用视听媒体的问题。如教学片是用来呈现事实创设情景, 还是通过示范解释原理,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都要考虑周到。

总体结构的设计主要是指教学片的合理结构。合理结构就是在体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 对具体材料的组织和安排。一般来说, 由于教学片是课件型的教学工具, 通常采用综合结构, 即采用时空交错的方式, 既表现时间的纵向流程又展现空间的横向关系。注意图像与解说、字幕以及动画处理的视听造型。从具体结构上来说主要注意层次, 分几段和如何引入场景等问题。而且还要充分考虑教师在利用教学片进行教学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以及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等。另外, 在设计结构时应该力求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表现手法的设计是指字幕、符号的呈现和伴音配置。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 要做到图、文、声等三方面对学生的感觉器官有效刺激, 激发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效注意的转化, 音响要根据需要保留现场声音;一般不要使用背景音乐。可以配讲解声音, 但是将其放在左声道, 这样便于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使用。另外, 镜头组接要符合逻辑, 景别的过渡要自然、合理, 以叙事清晰、完整、连贯, 主题表现精当为依据。合理使用蒙太奇和画中画等组接技巧。节奏处理要符合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需要。尽量做到简洁、清楚、快慢恰当。同时要有适当的解说留白和画面留白, 能够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和时间, 也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易控制和设疑, 引导和与学生交流。景别的变化不易太快;镜头组接要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具有科学性。

2. 课件型电视教学片的制作。

课件型电视教学片制作流程类似电视教材制作。由于它是课件型, 制作人一般是教师个人或教研组, 因此相对于电视教材制作步骤需要简化, 我们把它分成七个步骤。如下图:选题、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属于设计阶段;准备和拍摄、后期加工制作和生成视频文件属于实施阶段。最后使用评价属于推广使用阶段。下面具体介绍各步骤实施的要求和技巧:

(1) 选题。根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要求和教学需要确定选题。基本原则是:一方面考虑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选题内容考虑选题是否能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特长。

(2) 文字稿本。文字稿本是将选定的项目具体化的工作, 它确定了视频短片中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和顺序以及所需要呈现的具体画面等, 即用电视语言去表达教学内容。演示型短片要考虑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解说词等;对示范型短片要考虑各动作的规范性和实验操作标准性因素;讲解型则要注意实验的步骤和现象的表现尽量符合教师的解说思路。

(3) 分镜头稿本。根据文字稿本各处的画面意义, 分成若干个镜头以及由他们组成镜头组去表现文字稿本的内容意义。要充分利用电视分镜头这一艺术手法, 使电视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换句话说, 就是依据文字稿本区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 然后将分镜头的内容填写在专用的表格上, 成为可供拍摄和录制的稿本。对表现实验操作的教学片来说, 应反复观看演示操作过程, 熟悉操作过程的关键要领。采用从整体到镜头逐一构思;在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处下功夫;在艺术处理上做文章。

(4) 准备和拍摄。准备是指在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 场景、灯光的布置和实验操作人的训练等;拍摄时, 最好选择安静的环境;用一台电视机作为监视器观察拍摄画面的效果。拍摄要领是“稳、平、准、匀”。一般需要2-3人即可, 由其中一人操作实验。分镜头稿本的编写者负责导演的工作, 组织和协同大家共同实现分镜头稿本所要求的创作意图。根据分镜头稿本的安排, 选用适当的景别;同时拍摄时要注意拍摄主体的表现和技巧使用的恰当。

(5) 后期加工制作。由带有视频采集卡和装有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的多媒体计算机平台上对拍摄的材料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和合成;主要包括镜头的组接、画面的处理、和多媒体素材的合成等。对于课件型电视教学片, 要加上片头 (包括片名、制作人和时间) 和片尾并加彩条并延续30秒, 以便于其他使用时方便剪辑。

(6) 生成标准视频文件。制作好的短片通过观看和修改后, 输出为标准格式数字视频文件, 通用输出格式为MPG2文件和DAT文件、RM文件和WAV文件。前两种是为了保证视频短片画面质量, 并且容易刻录为视听光盘;后两种是为了上传到网络上, 供大家共享使用。

总之, 这是基本的一般步骤, 不详之处可参看有关文献, 但基本原则就是根据教学需要写好分镜头稿本并完成它, 因为它是整个电视片片制作的施工图。最后, 将短片用于实际教学中进行教学试验, 取得教学效果的第一手反馈信息, 据此作出修改, 然后形成视频资源库。

3. 设计与制作实例。

我们以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本中演示实验《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为例设计和制作课件型电视教学片。填写的分镜头稿本如下, 供广大教师参考。

课件型电视教学片是物理实验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材料。其主要目的是配合教学需要进行使用。它的设计和制作要求不高, 只要有一台DV摄像机和实验器材就可以完成, 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相信广大物理教师只要行动起来, 一定能制作出优质的课件型电视教学片, 积少成多, 形成教学视频资源库;像许多优秀的课件一样供学生和教师共享。这项工作对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 课件型电视教学片永远不能代替必要的物理实验, 只能作为课堂实验教学辅助的工具。最后, 希望本文能够带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启发和参考, 并行动起来制作和开发出更多优秀的课件型电视教学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S].

[2]李涅, 挖掘技术应用背后的创新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7-8) :18-20.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上一篇:白泥小学开展“三爱三节”教育活动简报下一篇:国旗下讲话稿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