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实验概述

2024-04-13

农业科学实验概述(精选6篇)

篇1:农业科学实验概述

一、烟草实验室及其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烟草实验室属于检测实验室。是对给定的卷烟产品及其原辅材料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确定其质量和特性的机构。目前烟草实验室分为国家级、省级、企业级三个级别,行业内惯称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

一、二级站分别代表国家烟草专卖局、各省(市、自治区)烟草专卖局行使对卷烟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职能.三级站则作为企业的一个部门.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出具产品合格证。代表企业向社会、向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方面的承诺和保证.以二级站为例,目前有三个不同的机构对其提出评审认可要求,分别为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实施的“实验室认可”、省级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实施的“评审认可”。前者对烟草实验室认可采取自愿申报原则,后二者均是行政性和强制性的管理要求.二、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国家烟草专卖局评审认可

1、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认可是指“权威机构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所给予的一种正式的承认”。在我国,该权威机构是“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

该委员会依据iso/iec17025:1999《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dtgb/t15481-2000)制定《实验室认可准则》(cnacl201-2001),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的实验室进行管理和技术方面的评审。同时《实验室认可准则》也是实验室规范和完善自身工作、建立并实施其质量体系时使用的一个标准。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烟草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的认证,实验室认可与iso9000系列认证在认证对象、认证机构、认证内容上有不同之处。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订的《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指出:“依据iso9001和iso9002进行的认证,并不证明实验室具有出具技术上有效数据和结果的能力”、“符合本标准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其运作也符合iso9001或iso9002。”由此可见,实验室认可是比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更为高层次的要求。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涉及对商品的质量给予验证时,实验室所出具的数据和报告盖有“实验室认可”印章则更有说服力。

2、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是我国通过计量立法,对凡是依法设置或授权承担产品质量检验任务、为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实验室)的检验能力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段。对省级烟草实验室来说,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是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制订《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来进行的,通过评审后予以授权,每5年复评审一次。新版《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基本是以现行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通用要求》国际标准为基础,同时加入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来制订的。

3、国家烟草专卖局评审认可

作为行业质检机构的主管部门,国家局科教司对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实行审查认可并予授权的管理体制,结合国际上实验室认可通用标准,按照《烟草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网管理办法》和《烟草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审查认可细则》对全国的省级烟草实验室进行行业内行政授权性质的评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面对哪一机构的认可和评审,烟草实验室都必须按照《实验室认可准则》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三、建立烟草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

1、全面、系统地学习与理解《实验室认可准则》。采用参加专业审核机构的培训或根据自身特点采用内部培训考核等形式增强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2、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由实验室最高负责人亲自主持制订,指明质量体系应达到的水平(在质量方面总的宗旨、方向和目标)。

3、确定要素和程序。一般来说,烟草实验室涉及技术要求的全部十个要素,在管理要求的十四个要素中,除“分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外,其它要素均涉及。同时考虑到烟草的产品标准条款多,项目细,所使用检测设备比较专业(带来校准的困难),样品流转环节多,应对样品、设备、方法、报告、记录等要素着

重考虑和设计。

4、设定组织机构,分配质量职能。在分配协调各项质量活动的职责和接口时,应从服务客户→合同→抽样→样品接受→任务下达→检测活动→数据记录→出具报告这一完整的“质量活动环”来确定各项质量活动和过程,划分职能,落实职责。

5、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仪器操作规程等。

6、宣贯体系文件并试运行。务必做到人人熟悉并理解体系文件,对各自的职责做到谙熟于心,在试运行中要结合运行情况及时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查找问题,制定措施,使各项质量活动有章、有序、有效、协调地进行。

7、运行及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正式运行以后,要运用内审、部门目标考核等形式对其运行状况和实际效果进行监视和测量,并随着实验室的发展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保证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完整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四、烟草实验室建立质量体系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的。

实验室建立质量体系是为了实施质量管理并使其实现和达到其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和目标能否被全面贯彻和实现,关键在于:(1)实验室所有与检测结果质量有关的过程及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是否已被确定;(2)这些过程是否按照确定的程序和方法执行,并处于受控状态;(3)是否通过组织协调、质量监控、体系审核和评审以及验证实验等方式进行质量体系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避免为认可而认可。

通过认可的目的是要增强烟草实验室的公正性和技术能力。因此要严格遵照《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加强规范,提升水准;同时又要切合实际,确保所采取措施的有效可行,确保实验室公正性和技术能力的切实提高。

3、全员参与,齐心协力。

要顺利贯彻和实施质量体系。必须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通过培训使员工具备足够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胜任工作。

把实验室的总目标分解到职能部门的各个岗位,让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质量体系中的位置,知道自己所在岗位需要负责和配合的工作,站在全局的角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加强内部沟通和协调,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使体系运行顺畅快捷。

4、系统地管理实验室所有的过程。

在烟草实验室里,涉及检测报告质量的关键过程包括: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过程、检测环境控制过程、烟草检测专用设备的校准过程、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过程、检测方法的选择过程、样品流转过程、检测过程、检测报告审核过程等,烟草实验室建立的质量体系只有对这些过程通过文件化的规定实施控制和分析,才能有效控制其运行。

5、积极寻找措施使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的要求落到实处,提高烟草实验室的管理和技术能力。

纠正和预防措施、审核、评审、统计技术的采用、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等都是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的方式,质量体系的改进最终将提高检测报告准确性和可信赖性,只有通过不断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实验室才能得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篇2:农业科学实验概述

1.有关的定义

实验室:进行校准和/或检测的实体。

认可:由权威机构对某个组织或个人,具有从事某项工作的能力予以正式承认的程序。2.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国家认可机构

澳大利亚国家实验室认可协 NATA 成立于1947年 3.区域性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国际上有两个影响较大的区域性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1)APLAC —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1992年成立于加拿大。

2)EA—欧洲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1994年由原西欧校准合作组织(WECC,1975)和西欧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WELAC,1989)合并而成。4.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ILAC 1977年成立了有关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国际论坛“国际实验室认可会议”。

1996年在有我国参加的第14届国际实验室认可会议上成立了“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5.实验室认可国际准则的发展 1)第一版:ISO 导则25:1978 检测实验室基本技术要求

2)第二版:ISO/IEC 导则25:1982 检测实验室基本技术要求

3)第三版:ISO/IEC 导则25:1990 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4)第四版:ISO/IEC 17025:1999 国际标准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5)第五版:ISO/IEC 17025:2005 国际标准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6.实验室认可的作用和意义

1)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和效益; 2)向社会表明具备了按相应认可准则开展检测和校准服务的技术能力; 3)赢得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更大信任,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获得签署互认协议方国家和地区认可机构的承认,促进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测和重复认可;

5)可在认可的范围内使用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志和ILAC国际互认联合标志; 6)列入获准认可机构名录,提高知名度。7.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机构

根据国家认监委的有关决定,对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和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进行整合,于2006年3月31日上午正式成立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NAS将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的国家认可工作。CNAS是我国唯一的负责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机构。

此次CNAL和CNAB的合并,是内部机构调整。对于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的所有认可要求和主要规则程序文件大部分继承了原CNAB和原CNAL的相关文件内容,只对个别通用文件进行了合并。

2006年3月31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成立后,随即召开了全体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体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延续原认可机构相应权利和义务的总体原则”中,明确规定,CNAS承认原CNAL和原CNAB的认可结果,并延续原CNAL和原CNAB的相应权利与义务。包括:原CNAB和原CNAL授予的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等认可资格自动转换为CNAS的认可资格,换发相应的CNAS认可证书;以CNAS名义继续保持原CNAB和CNAL在相关国际组织IAF、ILAC、APLAC和PAC的成员地位及签署的有关互认协议。

CNAS秘书处作为CNAS的日常工作机构,设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秘书长、副秘书长分别由认可中心主任、副主任担任。认可中心是CNAS的法律实体,认可中心的内设部门与CNAS秘书处的内设部门一致。认可中心已在原CNAB秘书处和原CNAL秘书处内设部门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新的CNAS秘书处下设14个处,为合格评定机构提供认可服务。

8.中国实验室认可工作的方针原则

开放性 非歧视性

自愿申请 专家评定 国家认可 9.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的依据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CNAS/CL01-2006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ISO/IEC17025:2005 10.多边互认(MRA)

中国的实验室认可机构(原CNACL和CCIBLAC)早在1999年已实现了与APLAC和ILAC 成员组织的多边互认(MRA)。至2006年7月3日,ILAC相互承认协议签署方共有54个。11.中国实验室认可情况

近两年来,每年新通过认可的实验室约500个。截止到2007-03-31,CNAS共认可了近3000个实验室。12.CNAS徽标和联合徽标

CNAS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多边承认协议(MRA)成员,并与ILAC签 署了《ILAC-MRA 国际互认标识许可协议》,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ILAC-MRA标识。CNAS拥有ILAC-MRA联合徽标使用权。不允许其他任何机构使用该徽标,也不授权其他机构使用。

实验室认可标识

13.中国实验室的计量认证制度

1985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22条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对其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1987年发布的《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将对检验机构的考核称之为“计量认证”,并于同年开始对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施了计量认证。

1990年国家计量行政部门参照 ISO/IEC导则25-1982制定并发布了计量认证工作的规范文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JJG1021-1990,俗称“计量认证 五十条”,一直用到 2001年11月30日为止。从2001年12月1日开始,我国计量认证依据的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 是等同采用ISO/IEC导则25-1990,并补充了19条特殊条款。2005年12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2006年2月21日公布了管理办法并同时发布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管理办法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将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987年7月10日原国家计量局发布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参考下述文件制定的: 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86号局长令)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质技监认实函[2000]046号)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适用于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依法设置和授权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其它所有在中国境内的实验室可自愿申请资质认定评审。

篇3:电工电子实验概述

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实事求是, 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剖能力。为了使实验能达到理想效果, 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作风, 现将有关实验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二、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前须仔细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 明确实验的目的、任务、实验设备、注意事项, 对本次实验中应观察哪些现象、记录哪些数据等做到心中有数, 并认真考虑预习思才题, 然后写出预习报告。

进入实验室后, 不要急于接线, 必须先检查所用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熟悉它们性能和使用方法, 特别是它们的额定值, 根据实验要求选好仪器。

三、接线

接线前应适当安排设备和仪表的位置, 一般以便于接线, 操作各读数为原则。所有电源开关应在断开位置。

接线时先接串联主回路, 后接并联分支路。接线应安排得整齐清楚, 每个接线柱上所接线关尽可能不多于两个。

接完线路后, 应先自己仔细检查一遍, 然后叫老师检查无误后, 在老师允许条件下, 才可以通电实验。

四、通电实验

接通电源前, 先将电源的有关调节手柄或电位器调到至零位置, 或置于实验要求的位置。全上电源开关后, 缓慢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 注意观察各仪表的偏转是否正常。如有异常, 要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检查和处理。

实验过程中如果需要改换线路, 应首先将电压调回零位置, 并切断电源。待改换完线路并经检查无误后, 才可通电继续实验。

五、数据和现象的观测、记录

观测并记录实验中现象和数据是实验过程中最主要的步骤, 必须集中精力认真仔细地进行。为保证实验结果正确, 接通电源后, 先大致试做一遍, 试做时不必仔细读取数据, 主要观察各被测量的变化情况各出现的现象, 可发现仪表量程的变化的现象, 可发现仪表量程是否合适, 设备操作是否方便等, 若有问题应在正式实验前加以解决。

1) 试做无问题后即可开始读取数据。如果测量某一量的变化曲线, 测量点的数目和间隔应适当选取。被测量如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必须测出。在变化曲线弯曲处取点应多一些, 变化曲线较平滑处取点可少一些。取点应分布在需要研究的整个范围, 不要只局限于某一部分。

2) 从指针式仪表读取数据时, 日光应正对指针, 对有反射镜的仪表, 看到指针与它在镜中的影像相重合时方可读数。一般指针式仪表可读出三位有效数字, 末位数字由数字指针在小格的位置估计。

3) 实验数据应记录在预习时制好的数据表格中, 并注明被测量的名称和单位。保持定值的量可单独记录。经重测得到的数据, 应记录在原数据旁或新数据表格中。不要涂改原数据以便比较和分析。

4) 实验过程中不要只埋头苦干读数, 要注意出现的各种现象。例如仪器设备的发热、发光、声音及气味等。除了做必须的记录外, 对于异常现象或发生事故均应立即断电停止实验, 并保持事故现场以便于工作分析原因。

六、实验结束工作

实验结束时应先切断电源, 等认真检查实验结果没有遗漏和错误后再拆线, 并记录所用仪表的号码.以务有问题时便于查找原因。

全部实验结束后, 应将所用仪器设备归复原位, 将导线整理结束, 清理实验桌面。

七、总结报告的编写

实验课后应对实验进行整理, 计算分析和讨论, 以巩固所学内容, 完成实验报告。

(一) 实验报告的内容

实验实验名称、日期、班级、实验者和同组实验者。实验线路图, 简要步骤, 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型号、规格和号码。数据表格。观察到的现象, 主要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 绘制曲线和相量图等。回答思考题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 如实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有何问题, 通过实验有何收获, 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

实验报告要认真地独立编写, 书写要整齐清楚, 绘制曲线必须用坐标纸, 标明曲线名称和坐标的分度及单位, 用小圆符号标出实验数据对应的点。在实验结果一定规律时, 曲线应画得光滑, 不要强求通过所有实验点。在同一坐标图上一连几条曲线时可用不同的颜色绘制。或在各曲线旁用文字符号标明。

(二) 实验报告的要求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 也是工程技术报告的模拟训练。要用简明的形式将实验的过程各结果完整、真实地表达出来。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是文理通顺、简明扼要、书写工整、图表规范、分析合理、讨论深入、结论正确。实验报告应采用规定的报告纸, 并用钢笔或圆珠笔认真填写实验名称、实验时间等栏目。

(三) 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报告中一般应包:实验目的;实验任务;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注意事项;数据图表及计算示例;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结论、收获体会及意见;回答问题。

八、结束语

实验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手段。所以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 实验课程教学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摘要:在高等院校, 特别工科类院校, 实践教学是整个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许多课程的主要环节, 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对实践的兴趣, 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目的。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目的,实验内容

参考文献

[1]周南星.电工测量及实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篇4:初中数学实验类型概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验 类型 划分

初中数学实验,由于其实验的内容、目的以及实验所采取的工具等因素不尽相同,分类的方法与标准也呈现各自的特点.当下,关于数学实验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1、按照数学知识素材来划分

初中数学实验可分为数与代数实验、图形与几何实验、统计与概率实验、综合与实践实验等等.甚至可以根据更为具体的知识素材来分类.例如:有理数实验、代数式实验、图形的运动实验、特殊角的实验等等.此种分类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实验课题,我们便可了解实验的大概内容,适合作为章节实验,但对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手段等其他信息则体现较少.

2、按照实验的目的来划分

初中数学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检验一个数学判断或结论真伪的实验.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来探索、回答一个对学生来说尚不知道答案的数学问题,一般只提供实验的课题.这两种实验有显着的区别:(1)验证性实验在学习完概念、原理之后,是对概念原理的分析和讨论,耗时一般较少;探究性实验则安排在概念原理的学习之前,为发现、提出概念原理埋下种子,用时一般较多;(2)验证性实验一般用于验证所给结论,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是结论的附庸;探究性实验一般开始于一个有刺激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实验的过程受未知探索结果的吸引,对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要求一般比较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3)验证性实验中,教师往往是引导者、评论者;探究性实验中,教师往往是倾听者和提问者,教师和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遇到的挑战较验证性实验多.

此种分类的特点是,操作者对于实验的性质比较明确,在实验实施的过程中目标清晰,能更好地掌控课堂,做到收放自如.

3、按照数学实验的实施场所来划分

初中数学实验可分为随堂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课外实验等.随堂实验是指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数学实验.随堂实验的特点是内容短小,使用的工具比较简单,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直接为随后的数学主题服务.随堂数学实验设计的主体一般是教师,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成为实施主体;实验室实验一般是指围绕一个数学主题,需要在专门配置的“数学实验室”组织的实验.实验室实验一般内容较丰富、过程比较长,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探索性.一般需要制定实验计划,在实验室借助专门的工具和材料或者计算机及专用数学软件进行操作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现象或记录数据,分组讨论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或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一个结论,并给出合理的数学解释,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实验室实验的设计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但实验的主体一定是学生;课外实验是指学生在校外借助社会场所、资源、工具等开展的数学实验.这类实验的特点一般具有开放性、探索性、生成性.實验的内容可大可小,实施的时间可长可短.课外实验的设计主体原则上是学生,实施的主体则一定是学生.

此种分类方法的特点是,有助于教师认清数学实验的外部环境特点和实施的主体,能根据实验内容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实验所需的场所和工具,来设计和选择恰当的数学教学形式开展数学实验.但这种分类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学科,不具备数学学科的特殊性.

4、按照实验工具来划分

初中数学实验的显着特征是实验工具的多样性,概括起来有两大类:实物直观和计算机.实物直观又包括很多,比如纸、三角板、扑克牌等.因此,依据数学实验所使用的工具来区分,可以分为计算机实验、折纸实验、火柴棒实验、三角板实验和骰子实验等等.

此种分类方法的特点是,对于实验所需要的工具一目了然,但分类过于宽泛、笼统,对于实验的内容、实验的目的往往不够明确.比如借助计算机来实现的实验内容非常多,有图形的运动、图形的平移、圆周角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等.此外,在一个实验中,往往所选用的实验工具不止一种,而被划分为不同的实验类型,也缺乏合理性.

5、按照实验手段来划分

初中数学实验可分为手工操作型、软件运用型、数学建模型和思维活动型.(1)手工操作型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对数学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进行验证或发现的小型实验.这种实验一般易于操作,器材容易准备,占用时间不多,可以在课堂上或课外随时进行.比如学生只要用一个纸质等腰三角形,动手通过对折就可以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可以用一些硬纸皮做立方体的表面,然后沿某些棱剪开平铺,从而探究立方体图形的展开图等等.(2)软件运用型实验.该类型的实验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利用数学软件来实现的,如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画图功能,来探究函数、几何图形的性质,也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数值计算等.(3)数学建模型实验.数学建模是数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类实验更多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生活问题利用数学建模,抽象成数学问题,这种实验可以是课内实验,也可是课外实验,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4)思维活动型实验.思维活动型(思维实验)是指不借助实物工具,只在头脑中模拟实验的全过程,并通过思维活动检验实验的可行性,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型实验还包括对实验对象或条件的理想化实验,这类实验一般适用于对问题的定性分析或对某一实验操作过程的思维重现.

此种分类方法的特点是,概括较为全面,但分类中有交叉,比如在数学建模型的实验中,既有手工操作的案例,又有一些是软件运用型实验,范围界定不够清晰.

总之,数学实验是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探索数学未知世界的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掌握实验类型有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验方式,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用发现式实验开启学生的“数学之眼”》,李世杰,《中学数学教育》2005.11

篇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教案

本章将帮助你: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科学教育的内涵。2.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历史。3.熟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和特点。技能目标

1.能举例说明科学的内涵,能概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2.能概括说出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各个时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和标志。3.能分析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下简称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幼儿园常识仍沿用50年代的教材教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已显得有些陈旧,无法满足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全国许多幼儿园都开始了常识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实验,经过10多年的实践,“科学”逐渐取代了“常识”。2001年,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科学”第一次正式列入幼儿园教育内容之中。

“科学”被除去了神秘的外衣,并成为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一个进步。具体比较“科学教育”与“常识教育”,我们发现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科学教育在目标上更注重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方法上强调学前儿童自己探索与发现;在内容上考虑到数学是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的工具,两者是有联系的,能够互相渗透的,因而将数学并入科学领域,统称为科学教育。

第一节 概念

一、基本概念

(一)科学是什么

对于常人类似说,科学是什么?说远点,科学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知识,是科学家们进行的实验研究。说近些,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斗转星移,这些事物和现象无一不和科学联系在一起,无一不是科学探索的对象。总之科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那么,科学的含义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会得出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我们综合各家论述给科学的内涵作一个解释: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二)“儿童的科学”是什么

对于儿童来说,科学是什么?这是个值得我们教师与家长深思的问题,儿童眼中的科学不是什么牛顿定律、三角函数,也不是密密麻麻的科学公式。科学是他们生活中有趣的发现,是他们眼中好奇的现象。我们可以先从具体例子来讨论。

例一:

科学区中,两位小朋友在玩磁铁,他们一会儿吸吸这个,一会儿吸吸那个,玩得很高兴。这时,幼儿A发现旁边有一辆小汽车,就拿着玩起来,然后把它放到一块薄木板上,他想让小汽车在木板上跑起来,就用磁铁在前面吸、后面吸,各个方向吸,想让小汽车跟着磁铁走,可是小汽车被吸到磁铁上,并没有跑起来。幼儿A去找幼儿B帮忙,两个人一起忙活起来,可是忙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两人有点泄气了,他们放下磁铁和小汽车,不想玩了。这时,教师走过去,拿起磁铁和小汽车说:“这辆小汽车真漂亮!我们想办法让小汽车在路上跑起来吧!”两位小朋友听见了,都围拢过来,我把磁铁放到木板的下面,在小汽车的正下方,然后把磁铁贴着薄木板向前移动,小汽车跟着磁铁动起来了!“小汽车开了!小汽车开了!”两位小朋友欢呼起来,他们玩小汽车玩了很久。

显然,这两位儿童经历了一次典型而且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起初,科学区投放的磁铁和小汽车引起了儿童摆弄的兴趣。而摆弄的过程又引起了儿童的发现:磁铁能把东西吸过来,它能不能让小汽车跑起来?这个问题引发幼儿A去不断重复操作,但是都没有成功。这一发现又引起了梦龙更进一步的问题:为什么小汽车每次都被吸住,却跑不起来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寻求幼儿B的帮助,但是直到最后,他心中的疑问也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这就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对事物表现出好奇、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寻求解释,尽管他最后并没有得出在成人看来“正确的”结论。

例二:

早晨,两位小朋友在街心公园跑步,树枝、草叶上挂满了露珠,长椅上也是湿漉漉的。幼儿A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幼儿B:“你说是白天热还是夜里热?” “当然是白天比夜里热?” 幼儿B回答。“我认为正好相反。你看,昨夜热得树木、花草出了那么多汗。”

在这个例子中,儿童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探究行为。似乎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对问题的回答。当然,我们深信这个儿童的认识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和他平时有关出汗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他至少认识到出汗和热这两个现象是有关联的,只是不能区分汗珠和露珠。这也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在思考并试图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他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也许是贫乏的生活经验)和当前观察到的事实,对自然现象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尽管是错误的判断。

例三:

某5岁女孩有一天突然对妈妈说:“我知道天上的星星为什么眨眼睛了。”妈妈很奇怪,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她。而儿童的解释则更令她奇怪:“因为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个人,拿手电筒对着我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我们在地球上看,就好像是星星在眨眼睛。”这位妈妈不知道怎样对待孩子的解释,只得对她说:“你想的真好!不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原因等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

例四:

一天,女儿忽闪着眼睛问我:“爸爸,人是怎么来的呢?”我想了想,就尽量用通俗明了的语言说道:“青青,是这样的,人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是人的祖先,就是猴子……”女儿咯咯笑着说:“爸爸说话好啰嗦呀!”我笑着继续说:“猴子很聪明,又特别喜欢干活,过了很久很久,猴子学会了站着走路,也学会了说话,然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人,懂了吗?”

半天,女儿点点头说:“噢,怪不得猴子越来越少了,原来都变成人了。”啊?我吃惊得张大了嘴巴。她扫了我一眼,继续补充说:“爸爸,我明白了,动物园里的猴子都是懒猴子,我们和妈妈都是聪明的猴子。”

这两个儿童的行为似乎离科学更远了:与其说这是科学,还不如说是幻想。然而,科学和幻想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这正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同样对自然界的现象表现出好奇,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了一个解释,尽管这个解释没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而是主观想象的结果。

例五:一次科学活动《快乐的旋转》

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会旋转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旋转是接送车转动的轮子、是司机叔叔手中的方向盘;是妈妈买来的陀螺、是幼儿园里好玩的呼啦圈;是洗衣机里的大漩涡,是电视里威力无比的龙卷风……各种各样的旋转吸引了孩子们,他们睁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生活中有这么多神奇的旋转,那我们自己呢?孩子们兴奋地发现:原来我们自己的身体从上到下都会旋转——头、眼珠、嘴巴、手臂、腰、膝盖、脚……甚至整个身体都会旋转,更神奇的是我们的身子能跟着音乐节奏旋转,还能好几个部位同时旋转呢……

渐渐地,孩子们不满足于发现旋转了,他们开始探索:这些东西为什么会旋转呢?孩子们到自己熟悉的各个角落去寻找、做记录,惊喜地发现原来旋转原因有好多:有的靠电力旋转、有的靠风力旋转、还有的靠人力旋转的……孩子们还大胆想象:还有靠引力、靠机器人的力量旋转的……可是为什么他们旋转的速度会不一样呢?细心的孩子们开始学会在游戏中比较观察:原来,接触面的光滑和粗糙、物体本身是否平衡、用力的大小等等都会影响旋转的速度。

旋转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和危害呢?实验课上,孩子们品尝了果汁机榨出来的鲜果汁,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了洗衣机里转动后变的干净衣服;也看了电视里、图画中被龙卷风刮得东倒西歪的房子树木,也知道了因为有漩涡,地球上还有轮船不能经过的海面……

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孩子们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些发现——他们拿来了纸笔画下了自己发现的旋转物体,在实验课上跟老师一起制造旋转,和老师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动手设计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旋转玩具,组成了大A班的神奇的“旋转王国”。不仅如此,在班级的“宝贝生日会”上,还和爸爸妈妈一起跳起了快乐的“圆圈舞”,把爸爸妈妈都逗乐了……

快乐的旋转!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旋转,许多被大人忽视的现象,在儿童眼里是那么的好奇和有趣。这就是儿童的科学。所以,幼儿都是科学家,幼儿的生活就是科学,无处不在。是经验性的、诗意性的、想象性的。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的概念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科学教育不应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教育。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

具体的说,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解释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进入小学之前的儿童,即0-6岁的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包括直接指导、间接影响),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的科学学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的共同特征 1.“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

①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杜威: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幼儿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

“科学家们,由于他们急切的好奇心,在他人眼中,常常觉得很孩子气”

②儿童最关心与自然环境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基本的科学问题。(以大耳朵图图片头《问题小孩》为例解读。

我是图图小淘气,面对世界很好奇 我有问题数不清,咕叽咕叽冒不停 爸爸妈妈别偷懒,快快陪我做游戏 答对问题亲一下,这就是我的奖励 北风呜呜从哪来,他又呜呜上哪去 星星冷的眨眼睛,为啥他不穿棉衣 夜晚到底有多黑,梦里太阳哪里来

世界到底有多大,天空外面有什么,我一切都好奇。

2.儿童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的

下雨之后,我们越是不让幼儿去踩水坑,告诫幼儿水会溅到身上,打湿鞋子,幼儿却偏偏避开干地往水坑里走,一试高低!3.儿童的探究方法具有试误性

孩子们总是用原有经验解释事物(1)原有经验:种子泡在水里能发芽、长大(2)新的解释:小花瓣泡在水里能长大。

泛灵论:儿童早期不能很好地区分主体和客体,将主体的思想和意愿附着于客体身上,赋予万物以灵性,相信自然界的事物像自己一样,是有生命、意识、意图和情感的。

“儿童的科学”带有主观性和泛灵论的色彩,这既是它的不成熟之处,也是其独特之处。因为正由于这种主观性和泛灵论,而使“儿童的科学”赋予了诗意和想像的性质。——参考文章:《对儿童科学教育的批判与重建》,《学前教育》2001年第7期,刘晓东。

4.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 岁的小孩寻找地板有水的原因

先在玩积木,妈妈给他奶瓶喝水,他不自觉地把奶瓶倒了过来,水流到地板上,无意中他碰到了地板上的水,他觉得很奇怪(发现问题),看看自己的手,看看奶瓶,把奶瓶放在地板上滚来滚去,有几滴水掉出来了,他用手继续玩水,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并发出开心的笑声,(实验—测试他的想法)他喝了一口水后,故意把奶瓶倒过来,用力往地板上按,水流出越来越多,他也更开心了,直至妈妈制止。(下结论)

(二)各年龄段儿童学习科学特点 1、3-4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指鹿为马:“把绿草绿叶叫做绿花”、“把树干叫做木头”、小白兔)

2)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给小鸡刮“胡子”)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皮球滚下来,它不乖)

4)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在具有鲜艳色彩、会发出悦耳声音、能动的,他感到喜欢的事物上)2、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好奇好问(为什么鸟会飞?)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花不浇水就会死,鸟有翅膀才能飞;树摇-刮风,车动-活的东西)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能和情景进行概括分类(根据形状、颜色分类,把太阳和公鸡放一组,把玉米香蕉、小麦归为一类)3、5-6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有积极的求知欲望(怎么样?怎么做?拆玩具)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藏的因果关系(圆球-斜面-滚动)

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家禽-家畜)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小时候,经常透过玻璃看星星,那时候对“发光的移动的星星”产生极大兴趣,为什么有的星星会动?有的星星不会动呢?为什么两个星星遇到了一起没有发生爆炸?

遇到这些问题,教师如果没有及时的给予引导„„.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幼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资源。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

(1)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学前儿童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2)科学教育会给儿童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3)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儿童并促进其早期发展

第三节 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沿革

一、自然科学教育的起源

原始社会:在成人从事捕鱼、狩猎、耕作等日常劳作时,儿童跟随其后观察、模仿,学习获取食物、制作工具、防御猛兽的技能。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成人的示范与口授,儿童获得了一些对自然界的感性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这即是人类早期科学教育的起源。

人类早期科学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A: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B:自然科学待遇愚昧的神灵色彩。

由于在原始社会,科学还不发达,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将自然现象神化,这样的“误解”就阻碍了人类对于自然法则的认识。

二、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在古代社会里,统治阶级的盛衰会大大影响科学教育的盛衰。

1、我国古代墨子,讲学时很重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墨子用实验的方法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这是世界上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比之与希腊的欧几里得(前330-前274)要早一个世纪。而且墨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在世界科学教育史上也是一种首创。墨子的思想方法和近代实

学的精

近。

2、唐代的科学技术教育

在国子监隶属下,设有与大学并立的学校“算学”(理科专门学校)。唐代官立的科技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计划相当周密。算学设置两个专业,其中一个专业设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等课程,并规定了修业年限。唐朝还在科举制度中相应地设置了“明算科”,以奖励和找那算学的专门人才。

3、古儿蒙学读物

宋代方逢辰编写的蒙学读本《名物蒙求》中,就专门介绍了自然和自然界知识,包括天文、地理、鸟兽、花木、日用品、耕种操作等。

《三字经》(推荐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讲授《三字经》)中有介绍数、日、四时、五行、六谷、;六畜的自然知识,如“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i三声),此六畜,人所饲„„”

《千字文》 也是有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比如说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就是从宇宙起源记述的,接着述说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

三、近代的儿童科学教育

1、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而进行是在清代同治年间。

当时设置了“格致”一科的设置,是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布了“癸卯学制”(也称《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了初小和高小都有“格致”一科。“格致”的内容包括动植物、矿物、理、化、卫生等。这是我国小学设置自然科学课程的开始。1903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蒙养院,在《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内,虽没有设立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但在“手技”这一条目中写有:“„„蒙养院附近之庭院内,播草木花卉之种于地,灌溉以水与肥料,使观察其自然发生以至开花、结实等各种形象。诸如此类,要在引导学前儿童手眼,使之习用于之处,为心之意兴开发之资”。2、1924年,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

“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并指出:“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据此,他的暂行课程中设有儿歌、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从此,“自然”就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书第22页 表1-1 幼稚生生活历)3、1932年10月,当时的国家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正式规定有关科学教育课程——社会和自然课程,并明确下列教育目标和内容。(1)目标

引导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民活动的观察和欣赏。增进利用自然、满足生活、组织团体等最初的经验。引导对于“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养成爱护自然物和卫生、乐群的好习惯。(2)内容 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的实践。

习见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和日、月、雨、雪、晴、风、云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研究。

月、日、星期和阴、晴、雨、雪等逐日气象的填记。附近或本园的动植物的观察采集,并饲养或培植。

关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卫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商铺、邮局、救火组织、公园、交通机关等社会组织的观察研究。4、1935年有雷振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

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5、1936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将“社会和自然”课程更名为常识。6、1937年,《幼稚园常识160课》出版发行。

这本书是根据当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编辑的,是一本专供幼稚园参考的常识教材教法书籍。

四、现代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60年初,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学习苏联的做法。1、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在“教养活动”项目中有“认识自然环境”一项,并有相应的大纲和教学任务。

2、解放初直至文革前,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基本上是全面学习苏联的基础上制定的。

比较重视系统的,由浅入深的知识教育,并以季节变化为主线来进行认识自然的教育。在方法上,则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伴有儿童的观察、种植和饲养活动。3、198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草案)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国外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引进,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1989年6月《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后,学前儿童教育的一些旧观念、方法受到了冲击。

篇6:农业科学实验概述

班级学号姓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概述和体会

材料学学科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能与使用效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隶属于工学门类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等。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学科在教育部2003年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高校排名第二,是1987年国家首批“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教育试点单位和该领域协作组组长单位,2007年9月被批准为一级全国重点学科,至今在国家重点学科中位列全国前列。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学科是由我国成立最早的、1952年设立的金相教研室发展而来,由原金属材料热处理、腐蚀与防护、粉末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原4个博士点发展而成,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首批获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1987年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已培养出以王崇愚院士、陈国良院士、周邦新院士、柯伟院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层次人才。2006年5月15日出版的《科学时报》公布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我国本科专业进行的评估结果,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赢得了“A+”的最优等级称号,在该专业排名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支逾百人的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首批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人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在2003年教育部组织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学术队伍”分项得分名列全国第一。

生物材料专题概述和体会

生物材料又称生物工艺学或生物技术。应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对生物材料、生物所特有的功能,定向地组建成具有特定性状的生物新品种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生物工程学是70年代初,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他们互相联系,其中以基因工程为基础。只有通过基因工程对生物进行改造,才有可能按人类的愿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物产品。而基因工程的成果也只有通过发酵等工程才有可能转化为产品。

医学上通过生物工程可以生产出大量廉价的防治人类疾病的药物,如入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乙型肝炎疫苗等。生物工程在食品、轻工中的应用面也很广。1983年美国用生物工程生产的用于制作饮料的高果糖浆的年产量达600万吨,从而使蔗糖的消耗量减少一半。采用生物工程技术,使育种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把抗病基因转移到烟草中去,已培育出防止害虫的烟草新品种;把低等生物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高等作物的细胞中,使之能自己制造氮肥,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工程十分重视,我国也把生物工程列为重点发展的科研项目之一。生物工程学的研究将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生物材料应用广泛,品种极多,包括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三大类。有机材料中主要是高分子集合物材料,高分子材料通常按材料属性分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根据材料的用途,这些材料又可以分为生物惰性、生物活性或生物降解材料,高分子聚合物中,根据降解产物能否被机体代谢和吸收,降解型高分子又可分为生物可吸收性和生物不可吸收性。根据材料与血液接触后对血液成分、性能的影响状态则分为血液相容性聚合物和血液不相容性。根据材料对机体细胞的亲和性和反映情况,可分为生物相容性和生物不相容性聚合物等。因而生物材料生物材料能执行、增进或替换因疾病、损伤等失去的某种功能,虽不能恢复缺陷部位,但当其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诊断、修复或增进其功能,即用于取代、修复活组织的天然或人造材料时,是其它药物不可替代的。

通过学习郑裕东教授的讲座才发现,生物材料早已是我们熟知的内容。例如:用于制衣、皮带的动物皮革是生物材料;用于镶牙和制作隐形眼睛的材料,尽管不是生物制品,但是被用于生物体内,也可以归于生物材料。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生物纳米材料。纳米生物材料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适合于生物体内应用的纳米材料,它本身即可以是具有生物活性的,也可以不具有生物活性,而仅仅易于被生物体接受,而不引起不良反应;另一类是利用生物分子的特性而发展的新型纳米材料,它们可能不再被用于生物体,而被用于其它纳米技术或微制造。

在查询了资料之后,我发现在很多方面,DNA几乎是构筑纳米尺度结构的理想材料。近来,科学家通过在DNA的表面覆盖金属原子的培植方法,合成了导电的DNA链。然而,由于DNA完全被金属覆盖,仅起一种支架的作用,不再具备选择性结合其它生物分子这一很有价值的特性。

材料支架在组织工程中起重要作用,因为贴壁依赖型细胞只有在材料上粘附后,才能生长和分化。模仿天然的细胞外基质--胶原的结构,制成的含纳米纤维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已开始应用于组织工程的体外及动物实验,并将具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清华大学研究开发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物在组成上模仿了天然骨基质中无机和有机成分,其纳米级的微结构类似于天然骨基质。多孔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物形成的三维支架为成骨细胞提供了与体内相似的微环境。细胞在该支架上能很好地生长并能分泌骨基质。体外及动物实验表明,此种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物是良好的骨修复纳米生物材料。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下一篇:那也是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