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发展思路转型

2024-05-03

谋划发展思路转型(共6篇)

篇1:谋划发展思路转型

市第十次党代会在深入分析我市所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五年全市要紧密围绕推进转型振兴和构建和谐xx两大主题实现新突破。这一工作目标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于“老工矿区”xx,必须立足区情,突出工作重点,保持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知难而进,主动承担起建设小康和谐xx的重任。坚持以新思路实现新跨越,进一步加快城市转型振兴步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以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新跨越。资源型产业比重偏高、发展基础薄弱是所有经济转型城市面临的突出困难,xx市也不例外,xx区则更具代表性。立足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和现有产业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是实现xx经济转型振兴的必由之路。以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新型能源、煤化工“三大基地”为突破口,围绕“工业年”活动内容,加快调整太平地区的工业结构,努力提高工业总量规模、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突出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植和科技载体建设,加大对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现有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改造提升塑料包装、木材加工及煤炭等优势行业,重点发展煤化工、机电、新兴建材、新能源技术等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奋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走产业成品化、企业专业化、产品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形成品牌优势、竞争优势、集群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按照市委、市政府“1252计划”要求,抓好工业项目集群化发展,举全区之力加快城南工业区和太平高科技产业园、冶金铸造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玛瑙精品加工园四个特色产业园建设,努力营造运转高效、服务优良的发展环境,坚持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吸引企业向园区集中,增强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10年,规模经济总产值要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

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大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力度,尽快恢复和扩大生产能力。进一步突出民营经济工作重心,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和活力,以搞好服务扶持、激活民资投入为抓手,坚持一手抓群体扩张、总量膨胀;一手抓培优扶强、提高质量,使全区民营经济呈现出既“铺天盖地”又“顶天立地”的强劲发展势头。到2010年,民营经济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要达到85以上。

2、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新跨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意。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围绕服务市区,抓好蔬菜、瓜果、畜牧三大产业,形成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农业特色产业群体。搞好农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和防疫三大体系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户部营子、前营子两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总结经验,在全区11个行政村加以推广。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完善配套改革政策,切实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深入实施“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0。

3、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努力实现第三产业的新跨越。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偏低,也是太平发展不足、步伐不快的一个症结所在。在太平经济转型中,第三产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劲的增长能力。要充分发挥太平的中心城区优势,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有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和物流品牌,以红树、高德、煤海、城南四个地区为中心,建设有一定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物流商业区。同时,大力发展信息、房地产、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抓住开发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的有利契机,包装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未来五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的目标,使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有新的提高。

4、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努力实现对外开放的新跨越。“十一五”末期,全区生产总值要达到1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000万元,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各项工作的统领,举全区之力推进项目建设,大力招商引资。继续实施“全民招商”战略和县级领导带头招商、分工负责督促街道、部门招商和包扶重点项目制度,围绕工业立区、商业活区、城建兴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实施项目牵动的发展方略。加快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能够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产业项目。同时要广开融资渠道,努力做好争取上级资金、盘活闲资、启动民资的文章,形成多元化、社会化投入格局,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促进经济转型。

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推进我区出口潜力较大的企业出口创汇。帮助企业利用好国家鼓励开拓市场的各种扶持政策,争取市里对出口创汇企业的支持,用好相关出口政策,扩大在重点开拓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销售网络。积极帮助有出口前景的企业做好技改立项,扩大生产规模,推进产品升级,实现我区出口产品的多样化。

5、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区为重点,努力实现城乡建设的新跨越。严格遵循阜新市的总体规划,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加强对城市的建设与管理,不断优化转型的硬环境。努力争取上级支持,以建设优美洁净、功能完善、园林式、生态型的现代化城区为目标。认真实施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工程,加快城区改造步伐。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突出城市个性、激发城市活力、提高城市品位。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水泉、城南等周边中心小城镇建设,繁荣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强小城镇吸纳人口、吸引资金、聚集产业的功能,加速推进太平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注重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以打造友爱平安xx为重点,努力实现社会事业发展的新跨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加快经济转型的同时,统筹发展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经济转型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进一步稳定基础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巩固和加强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为经济转型储备人才。要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转型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积极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力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全面落实“两个确保”和低保政策,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增强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转型提供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转型振兴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系列教育活动。把“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推向深入,推进农村文明一条街、城镇文明小区建设。加大“四进社区”和“三下乡”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城镇文明程度。全面推进以法治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太平形象,事事关系投资环境”的新观念,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努力形成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宽容理解、共同进步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市场公平竞争、各界守法经营、居民放心消费、客商乐于投资的良好环境,更好地树立太平开放意识强、文明程度高、社会信誉好、办事效率快的良好形象。

风正潮平,自是扬帆破浪时。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乘党代会之东风,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勇气、把握大势的谋略,加快实现转型振兴与构建和谐阜新的新突破,再绘太平大地新胜景。

篇2:谋划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谋划发展思路 推动怀化加速发展

怀化市政协副主席 李应友

2008年11月27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湘南文化名城——永州,隆重举行湘桂黔渝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区第十四届政府领导联席会,与各位新老朋友再次相聚,共叙合作友情,同商发展大计,我感到由衷高兴。在此,我谨代表500万怀化人民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协作区轮值主席——永州市人民政府为本次会议所作的精心安排和盛情款待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历年来关心支持怀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最诚挚地敬意!

怀化是一个1997年才撤地设市的年轻城市,辖10县1市2区,总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02万。现城区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万。作为地处湖南西南部的后发展山区市,封闭型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年来,由于有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出于全市人民思进求富的强烈 愿望,我们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心,积极投身区域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之中,在围绕如何“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实现怀化后发赶超”的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科学地提出了“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精心制定了“科学引领,交通先行,兴工活商,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在实现怀化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坚持交通先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山区经济对交通的依赖程度很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山区经济就是道路经济。怀化被誉为“火车拖来的城市”,铁路交通比较发达,但“瓶颈”制约仍很突出。发展追赶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大交通建设力度,打通经济发展“经脉”,致力形成以铁路为龙头,公路为重点,航空、水运为补充的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把怀化建设成我国大西南的交通枢纽。“十一五”期间,我市将计划投入250亿元,突出抓好“一线两纵四横”公路主骨架网的建设。(一线,即国道209、320怀化绕城线;两纵,即包茂高速怀化段,省道223、228怀化至张家界段;四横,即上昆高速怀化段,杭瑞高速怀化段,省道308益阳—怀化—铜仁段、绥宁—靖州—黎平段),打造一条经济主轴(洪江—沅陵),打通五个通道(沅陵—张家界、辰溪—溆浦、怀化—麻阳、洪江—通道、溆浦—塘湾),努力构筑市域“两小时经济圈”。具体突出“三个加快”:一是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搞好协调服务,确保常吉高速、包茂高速 2 吉首至怀化段早日建成通车,力争包茂高速怀化至通道段,娄怀高速尽快开工建设。二是加快干线公路建设。主要是抓好邵怀高速溆浦连接线,省道228沅陵至张家界和晃天公路(三期)等工程续建;加快建设邵怀高速洪江区连接线、国道209黔城至会同、通道至青龙界及藕团至界牌等项目;开工建设国道209会同至通道、省道223沅陵三角坪至怀化、省道308辰溪至麻阳等项目。三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力争所有乡镇通水泥(沥青)路,98%以上行政村通公路,70%以上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从而形成全市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立体交通网络,缓解要素集中的“瓶颈”制约,切实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为大资金和高级人才的流入创造重要条件。

二、坚持工业主导,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突破。后发展地区的发展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我们立足现有资源,立足现实基础,立足惠及全市人民,坚持“工业主导”,以工业的大发展来推进全市经济的大跨越。一是以布局调整为重点。按照分工明确,发挥优势的原则,着力构建沅辰溆三县以水电、矿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板块和洪中鹤芷四县市区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板块,加快发展新晃县的畜产品、矿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和会靖通麻四县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形成合理的工业区域布局。二是以产业集群为核心。按照“先集中,后集约,再集群”的思路,抓好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加强资源、产业和企业的整合,做大做强我 3 市电力、林产、医药、食品、矿冶等支柱产业,努力构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群。三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解决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切实增强工业发展活力。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企业创新;着重抓好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竞争力。四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利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我省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等政策,努力开发和实施一批优秀骨干项目,利用我市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项目和特色产业项目。五是以园区为载体。重点是认真做好园区规划,拓展园区规模,我市紧紧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为契机,使市工业园向西南拓展了2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市经开区总规划面积为37.53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开发9.82平方公里。逐步把两个省级开发园区分别打造成我市的优势产业聚集区和商贸物流集散区,从而全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的大发展。

三、坚持发挥优势,在商贸旅游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推进以商贸流通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是提高经济整体实力和整体素质的有力保障,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怀化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通讯便捷,有良好的商贸物流基础,4 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按照合理规划、重点突出、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发展我市商贸物流和旅游两个重点,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一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以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手段整合提升商贸物流业,逐步把怀化打造成为面向大西南、辐射周边的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首先是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好《怀化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其次是抓项目。突出抓好商贸物流重大项目建设。其三是抓网络。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形成城乡之间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双向流通、高效顺畅的流通网络。二是突出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增收潜力大、发展前景好而且无污染等优点,而我市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具有很强的开发价值,应作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加强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促销力度,突出注入新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洪商文化游、苗侗风情游、历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等四大旅游文化品牌,努力提高我市旅游业的层次和水平。

四、坚持富裕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怀化作为农业大市,必须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20字”的要求,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逐步富裕农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把握发展现代农业这个着力点。继续调整农 5 业结构,大力发展粮油果、茶蔬烟、中药材、畜禽水产等特色农业,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二是紧扣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建设和完善农产品专业市场,培育各种农产品购销大户和中介组织,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政策;三是突出改善村庄环境这个重点。按照“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精心编制村庄规划,用规划引导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四是抓住深化农村改革这个关键。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五是夯实提高农民素质这个基础。在搞好基础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类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五、坚持建管并重,在提升城市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怀化地处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区域中心地带,是我国东中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位臵。完全有基础、有可能发展成为周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现在,我们正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要求,切实加大城市建管力度,努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不断增强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一是完善城市规划。围绕建设“大西南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区域性商贸物流 6 中心”,按照“一江两岸、东文西商、南延北扩、靓水纳山”的思路,编制好怀化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调整完善怀化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加快城市建设。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突出以怀化城区为“一体”、中方和芷江为“两翼”的城市建设,抓紧完善怀化城区路网、电网、水网、通信网、污水垃圾处理等综合基础设施,加速城区道路建设,尽快形成“三环五横六纵”的路网结构,彻底改变怀化城区面貌;三是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快社区建设,不断推进城市管理走上规范化、社区化轨道。同时,深入开展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城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等综合治理,力争把怀化建成全国文明卫生城市。

六、坚持优化环境,在招商引资举措上实现新突破。我们深深感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要加快怀化发展,仅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切实加强区域合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而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资环境的激烈竞争。为此,我们始终把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坚持以招商促引进,以开放促发展,在不断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软环境,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新举措。一是进一步改善了政策环境。在认真执行国家、省有关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和湘西地区开发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我市还积极争取了7个县列入比照西部大 7 开发政策执行地区,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修订完善了《关于鼓励外来投资促进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等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有利于招商引资的政策体系;二是进一步改善了政务环境。我们在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首先是制定了对签约的重点项目实施“五个一”,即建立“一个项目、一套协调班子、一名责任领导、一个项目启动计划、一个项目实施动态”的跟踪落实机制。其次是加大了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处臵力度,对重点招商引资企业进行挂牌保护,开通了优化环境“12342”专门投诉电话,安排专人负责受理投诉,集中受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受理转办、结果反馈制度,及时受理各类投诉、举报案件,切实提高了案件处理效率。一年来,全市共受理各类投诉354件,办结338件,其中市本级受理38件,办结35件。查处“四乱”典型案件11起,追究党员干部党纪政纪责任15人次,发出处理通报和整改意见书18份,做到了“有诉必理、有案必查、有违必究”,切实维护了企业和投资商的合法权益。其三是切实规范了涉企收费和检查行为,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其四是最新出台了《关于建立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机制的通知》(怀办[2008]42号)文件,对以下五类企业(即:拟在怀注册资金人民币三千万元以上或美元四百万元以上的企业;上销售额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或出口额超过一千万美元,或纳税额 8 超过一千万元人民币的在怀注册经营企业;全国五百强或行业前十强企业在怀的投资企业;全国民营二百强企业在怀的投资企业;怀化经济发展需要的其他优势企业)实行绿色通道重点服务,让来怀投资者真正享受到我市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使他们在怀化事业有成、创业有为、企业有利。

篇3:谋划发展思路转型

一、准确把握新常态,深入谋划新思路

(一)农业发展方式进入新常态

农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消耗资源追求高产转到推广绿色增产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上来。今年国家将启动实施《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力争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施用总量减少,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种植业要提前谋划,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发展的新常态。

(二)粮食增长方式进入新常态

在我区粮食生产获得“十一连丰”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面积增加,另一个是结构调整。2014年粮食总 产量较2003年增加278.4亿斤,增长了102.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和玉米产量增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8.6%和142.9%。目前,我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受限,水浇地面积逼近6000万亩上限,盲目追逐经济效益导致结构调整的空间受到挤压,这种倒逼机制必然要求粮食增长方式回归到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耕地质量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也预示着农业科技人员将有广阔天地,现在需要蓄积能量、提升水平。

(三)农民增收方式进入新常态

随着市场化和信息化程度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价格逐渐趋于平稳和统一,依靠农产品的季节差、地域差、供需差而实现农业较高收益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充分利用生态优势、环境优势,建特色基地、创名优品牌,通过标准化绿色栽培技术生产优质安全生态健康产品,提高种植效益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常态。

(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新常态

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部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加强监管,确保农民成为国家涉农投资受益主体,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失,确保耕地用途不发生改变。要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进一步开放重点项目建设领域,落实优惠政策,技术服务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新型经营主体要以适度规模经营,提质增效,节本降耗,获得最大收益。

(五)防灾减损保增产成为农业生产新常态

自然灾害仍然是影响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主要的因素,生物灾害也呈逐年加重的态势,防灾减灾要作为农业生产常态化的工作来抓,防灾减灾工作要前置,重点要加强灾害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程度;加强轮作倒茬研究,减少病原体积累;加强防灾减灾技术推广,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强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高突发灾害应急水平。

(六)转变工作方式进入新常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加快转变农业工作方式也进入了新常态。要从过去依靠行政手段推动,转向更加重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从对农业生产的刚性指导转到制度建设、政策引导和培育典型上来。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建立,将使农业科技人员面临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服务组织的双重竞争压力。

虽然农业生产进入发展的新常态,但必须要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当前我区农业生产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劳动力短缺素质偏低、新技术新农机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但绝不能把这些问题等同于我区农业发展的新常态,这些是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 明 确 思 路, 创 新方 式, 扎 实 抓 好 2015 年种植业各项工作

(一)高度重视惠农政策落实

总体看,我区惠农政策的落实比较规范,也发挥了预期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地区良种补贴项目存在虚报多报、不按实际上报、宣传公示不到位、挪用补贴资金等问题;二是部分马铃薯脱毒种薯补贴项目旗县存在指定供种企业、全价补贴、对象不轮换、资金到位不及时、票据不规范、供种企业套取补贴等问题,还有的项目旗县出现项目资金大量结余与农民广泛需求不足同时存在的奇怪现象。

(二)进一步深化种业体制改革

要把深化种业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推进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种子管理体系,明确执法单位的职能职责,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强化种子市场监管。

(三)重点抓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耕地质量提升既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前提,又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耕地质量提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种植业的重点工作,主要内容是做好“一守两保三提”:配合永久性农田划定工作,坚决守住我区耕地红线;确保不发生耕地“非农化”和功能区“非粮化”;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盐碱地改造、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土地产出率。

(四)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

一是区域结构。牢固树立比较优势理念,重点推进“两带四区”建设,提高规模化和集中度,即以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为主的东部玉米优势产业带和西部沿黄灌区玉米优势产业带,稳定沿黄灌区优质小麦优势区、阴山北麓马铃薯优势区、东北非转基因高油大豆优势区、东四盟市优质粳稻优势区。这五大作物优势明显、品质过硬,属于重点支持领域。但高寒地区种植玉米,成熟不好、品质较差、霉变严重,沙漠水稻不符合自然规律,虽然当前有利可图,也应限制其发展。

二是品种结构。在玉米上,要强化全程机械化理念,大力推广活秆成熟、适合秸秆还田、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在马铃薯上,树立市场需求理念,提高优质专用品种种植比重。在杂粮杂豆上,要落实质量效益理念,积极开发我区绿色有机杂粮杂豆,创品牌、增效益。

三是功能结构。一个思路是我区具有光温资源适宜、生态区域多样、地形地貌丰富、自然隔离条件优越的特点。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出台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加强制种基地建设,努力开发农民增收途径。另一个思路是加快设施蔬菜发展,重点从面积扩张向提高利用率、增加效益上转变,增强冬春淡季蔬菜自给能力。在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的同时,积极开发设施蔬菜观光、休闲、采摘、定点配送、私家菜地等多种功能,提高增收能力。

(五)转变技术推广理念

在技术推广布局上,要科学设计。各地要结合生产实际 ,针对制约因素 , 突出重点技术,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重点在兴安盟、赤峰市、乌兰察布市等典型丘陵旱作区推广,而呼伦贝尔市、通辽市以及沿黄灌区等雨水比较丰沛、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要慎重推广,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眼前利益。在技术服务重点上,要有针对性。要把技术服务的重点逐渐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结合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继续开展种植业“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要对选定的新型经营主体跟进服务,力争“一年了解情况定制服务、两年见到成效完善方案、三年经营上一新水平”,确保服务见到真正效果。在关键技术的选择上,要有战略眼光。树立资源节约和环保优先的绿色生产理念,重点组装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地、控药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研究开发秸秆综合利用和残膜回收利用技术,注重推进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在技术服务方式上,要有新转变。各级技术推广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蹲点示范工作。调查研究要深入乡村、深入农户,对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把脉会诊,要勤于、善于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短板,要直面问题提出切实可行和长远发展的意见建议 ; 蹲点活动要长期坚持下去,各盟市、旗县要积极支持并开展好当地的建点示范活动。

( 六 ) 进 一 步 抓 好 高 产创 建、 模 式 攻 关 和 蔬 菜 标 准园工作

一是创建方式上。要积极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每个高产创建示范片必须有一个农机合作社提供服务,要促进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每一套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要有成熟的机械化设备完成作业;二是在资金使用上。要规范资金补贴方向,物化补贴的“物”是涉及关键技术的,补贴是用于推动关键技术落实的,不能随意补贴到常规投入品上。三是在增产模式攻关上。攻关的技术要有针对性,水地玉米模式攻关重点解决玉米机械化精准种植的问题,旱地玉米重点解决机械化全覆膜集雨增墒的问题,马铃薯重点解决高效节水灌溉和土传病害防治的问题,成熟的技术要尽快形成标准化的技术规程,对同一区域类型的玉米和马铃薯生产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四是蔬菜标准园建设上。重点在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生态栽培、品质提升、增加效益和扩大示范带动上下功夫。

(七)切实把防灾减灾措施落到实处

要继续完善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病虫数字化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努力做到监测预警到位、信息传递到位、技术指导到位,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面积。继续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提高准确性、时效性。

(八)合法合规稳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

种植业保险工作重点要从扩大承保面积逐步转到规范管理上来,要切实加强对保险理赔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严查保险经办机构不按条款签单、理赔和虚保骗保、拖赔少赔、无理拒赔、协议赔付等行为,农牧业部门要作为保险工作的监督者,不能成为保险机构的保护神,要把维护农牧民的合法利益作为我们的应尽责任。

(九)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加强重点项目管理

近几年,种植业项目实施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实施中随意变更建设内容、建设规模,降低建设标准,建设进度较慢,“四制”执行不到位,资金拨付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项目整体功能效益发挥,而且影响我区向国家争取投资。各级农业部门要树立法规至上理念,落实监管责任,确保项目发挥预期效益。

篇4:谋划发展思路转型

产业转型,先要“思维转型”

“很多制造业企业,既不搞研发,也不做销售,‘微笑曲线’两端的增值财富拱手让人”,江苏省长罗志军在会议插话中多次论及的这个观点,点出了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差距和潜力。

产业转型,先要“思维转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要把固有的“制造业思维”转变为“服务业思维”。

苏州工业同区先进制造业在全国有名,但随着土地资源制约,园区未来的发展靠什么?“主要靠服务业,新加坡服务业占CDP比重达到70%,相比之下同区潜力巨大。”工业同区管委会主任杨知评说,从同区看,目前是服务业提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率先在江苏省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的南京,服务业占已达51.3%,最近又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同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市长季建业说,南京许多产业尚处于低端,现在就是要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数据显示,2009年,江苏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39.2%,较5年前明显下降,其中农村下降5.2个百分点,用于服务消费的比重正大幅提升;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说。从“物质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转变,文化卫生、旅游休闲、健身娱乐,养老服务等民生需求在不断提升,这就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摩拳擦掌。亮出个性招数

实现“四个明显”的服务业发展阶段性目标,各地结合实际出思路、亮实招。

无锡新兴产业发展快人一步。去年,全市软件和服务外包增速超过100%,名列江苏省前茅;原创动画片总时长位居江苏省第一、全国第二。今年上半年,多家世界100强、国内50强的服务外包企业落户无锡。该市常务副市长徐劫说:“无锡将重点推动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新兴服务业产业营业收入在今年基础上翻两番。”

制造业发达的苏州则亮出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第一板块”,正成为苏州的突破口。苏州市市长阎立说,眼下,一大批银行、证券、保险等专业金融机构和股权融资、产业投资等新兴金融机构正在向苏州加快集聚5年后,全市银行机构将达到50家,保险机构65家,证券营业机构70家,备案创投企业100家,构筑起多层次、全覆盖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过不了多久,当你漫步苏州,说不定就会经过某家国字号金融机构的华东乃至全国总部。

作为省会,南京同时又是连接沿沪宁线经济带和皖江城市带的重要节点性城市南京市长季建业说,南京发展服务业的关键词是“区域”,是区域性金融、交通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商贸流通中心。云集了苏宁、联创等大型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南京,正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为争省提供经验。

创品牌定标准,做强做大“江苏服务”

就在9月3日,扬州百年老字号“冶春茶社”台北分店开业,其主打的扬派面点和淮扬经典菜深受台北市民欢迎,一批客人已向店里预订了10月份的席位。

扬州正通过做大一个“品牌”、制定一套标准、引领一个产业,推动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同时提速,市长谢正义透露,目前扬州已完成淮扬名某、美容美发、扬州修脚、家电维修、空调安装、旅游餐饮、旅游住宿等15个省、市级地,标准,其中《扬州沐浴业服务标准》成为全国首部沐浴行业服务标准。

做品牌,定标准,“江苏服务”才能赢得更大竞争力。工业设计,被公认为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利器”,在江苏省还未形成规模效应,“国内工业设计的领头羊是广东,但至今全国性的行业标准缺失,我们有信心牵头制定这一标准、”苏州太仓LOFT ,工业设计园总经理助理张晓娜的一番话,让苏州市市长阎立喜在心里:“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应站得高,看得远,高端切人,对于将来能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我们要扶上马送一程。”张晓娜说,我们希望园区能打造成省级工业设计集聚区,建立起相关公共服务平台。

篇5:谋划发展思路转型

一、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全乡经济总体上仍保持了良好运行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在产品质量、产品产量、新产品研发、工艺优化、设备保障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和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全年计划295000万元, 到2010年9月完成259059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88%,预计年底完成计划的100%。

全口径财政收入全年计划4502万元,到2010年9月完成2245.6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5.2%,预计年底完成计划的75%。(因为受汛期影响,所以财政收入未能达到全年计划总额)地方级税收全年计划1618万元,到2010年9月完成543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33.6%,预计年底完成计划的61%。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计划208000万元,到2010年9月,完成20587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8.98%,预计年底完成计划的107.1%。

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全年计划760000万元到2010 年9月完成72194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5%,预计年底完成计划的100%。

工业收入全年计划508000万元到2010年9月完成40640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80%,预计年底完成计划的100%。

规模工业总产值全年计划425000万元,到2010年9月完成337804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80%,预计年底完成计划的100%。

招商引资全年计划84000万元,到2010年9月份完成7710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1.8%,预计年底完成计划的134.5%。

总部经济落户5户,完成全年计划的71.4%,预计年底完成计划的100%。

房地产全年计划投资105000万元,开工面积305919.9平方米

二、项目建设

1、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情况:

3000万元以上开工项目10个,吉林市广益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项目、吉林市玲珑家俱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及配件建设项目等。

3000万元以上推进项目10个。神华公司高档商务会馆项目等。

2、总部经济完成情况

吉林市利亿化工有限公司、吉林省亿典房地产经济有限公司、吉林市甄万房地产有限公司、吉林市大江集团公司、星云化工经销公司、京都房地产、3、旅游项目完成情况

新增3000万元以上旅游项目两个

古船厂遗址公园五龙宫项目,总投资6600万元,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2999平方米建设龙王殿等景点。现正在建设并修葺道路。

吉林市松花湖实验林场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修建停车场,生态园建设,新建植物园、树种、树苗培育基地、科教楼建设。现正在建设“天路工程”景点,在悬崖修筑盘山道。生态园主体建设暂未开工。

二、明年工作安排

1、全力扶持服务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脱困。首先要抓好应对金融危机、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落实,使政策利好能够真正惠及企业;其次实施乡领导领导干部包保重点企业制度,强化与企业沟通,提振企业信心,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做好企业监测预警,降低经营风险,例如重点服务好广益食品、玲珑家俱等一批重点企业;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搭建银企沟通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

2、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全乡经济发展。我乡提出了“近郊引进发展商贸地产项目,中郊引进发展工业项目和远郊引进发展旅游农业项目”的引资思路。明年我乡拟开工和洽谈推进的项目有:北京杰毅信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北京蓝景丽嘉房地产置业公司联合开发的东山新城建设、山西太谷通宝醋业有限公司的山西老陈醋项目、北邦有限责任公司的出口服装加工项目等。强力抓好重大项目的推进和接续,多形式、多渠道招商引资。

2、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我乡今年上半年共引进总部经济5户,分别为吉林市利亿化工有限公司, 吉林市甄万房地产有限公司, 吉林省亿典房地产经济有限公司、吉林市大江集团公司、星云化工经销公司。除此之外我乡正在洽谈的项目还有神华公司商务会馆、吉林市吉轻运输有限公司、都邦保险公司等几个项目。我乡将积极协助企业办理注册等前期手续跟踪服务,并多渠道的搜集信息,引进更多项目。

今后,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实践活动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迎接挑战,加大整合资源力度,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提升拓展发展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培育大流通、大市场,努力实现工业和商贸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 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实事求是,务实创新,力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做优工业,做大旅游业,全面提升各项工作的水平。我乡从地理位置看,具备加快发展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我乡在未来五年提出加快建设“五大经济板块”的新思路。即以永安、裕民为主要区域,以昊宇石化、好友工贸、安瑞克电器等为龙头的工业经济板块;以二道沟、三家子为主要区域,以寰宇陶粒、石材加工园区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加工板块;以兴隆、建华和永庆为主要区域,以中环、证大、北华、北源和农民新村为依托的商贸经济板块;以永庆、建华为主要区域,以沿江地带和城市主要路径为依托的总部经济板块;以孟佳村、大、小孤家子和腰岭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和农业生态经济板块。围绕这五个板块,我们在规划布局、土地修边调整、项目落地摆放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引导。二道沟工业园区项目和石井沟汽车配套产业园区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区和集中发展区域,并在土地修边上重点向集中区倾斜,从而促进了近中远郊三条特色鲜明的带状经济的形成。实现了以兴隆、建华、永庆等为重点的近郊城市化经济带;以二道沟、三家子和石井沟为重点的中郊工业经济带;以孟佳、大孤家子、小孤家子和腰岭子为重点的远郊农业和旅游经济带。鉴于吉林市城市规划的调整及我乡现状,今后发展重点如下:

(一)农业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立农村高新技术园区是实现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实现我乡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有益尝试。我乡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农业“五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高效化、产供销一体化)目标。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大力扶持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农民合作公司,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社会资金领办基地,以红豆杉种植及下游产品开发,蛋鸡规模化饲养为重点,以农村新型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延伸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二是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以规模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管理为重点,以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乡为手段,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产地环境无害化、基地建设规范化、生产过程标准化、质量控制制度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产品流通品牌化,不断提升我乡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着力推进农业信息化。要结合我乡“一网三站”工程建设的实施,以“江南乡信息网”为依托,迅速建立健全纵联省、市、区、乡,横联涉农部门、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的农业信息网络,并逐步形成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等全方位服务。我乡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龙头为重点,以基地为基础,以服务为保障,加快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围绕高、精、尖、名、优、稀、特及产 品深加工,促进 “菜篮子”工程上档次,上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赏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尽快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格局,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发展新路子。

(二)工业

综合考虑我乡地理位置及现状,未来五年我们将以二道沟、三佳子、石井沟为工业发展集中区,以机械制造加工业为龙头,以汽车配套产业主体,以石材深加工产业为支柱,以信息产业亮点,集中发展工业产业优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及发展条件,适时调整发展重点。

一是加快形成以机械制造加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园区 我乡机械加工业以昊宇石化、江城石化、吉瑞石油、玲珑夹皮管等几大机械制造产业为主要生产加工企业,带动全乡域内其他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园区式制造业产业集群。预计未来五年,在二道沟、三佳子集中规划建设大型工业园区,通过实施“园区推动、项目拉动、城建带动、科技驱动、改革促动”等举措,以机械制造业为龙头,大力打造机械制造加工业园区。着力培育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全力支持昊宇石化集团发展壮大;不断拓展机械制造加工业发展空间,并通过政策引导、重点扶持、优化服务等方式,支持区内一批重点机械制造加工业的发展;实行“走出去”战略,积 极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等,引进一批项目。预计未来五年引进机械制造加工业重点项目超过20家,招商引资的总金额突破50亿元,在扩大开放中做大做强机械制造加工业。

二、全力打造以石材加工业为主体的石材园区 石材加工业要实现“优质、高效、节能、环保、高出材率”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生产技术装备的技术改造,提升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实现“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以富源石材、大通石材等开采加工企业为为龙头,实现“专业化社会分工协作、集约化生产经营”的集群产业模式。资源、环境对石材产业的发展约束越来越强,石材产业要按照中央“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的要求,早觉悟、早行动,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石材装备制造业,要以提高石材矿山开采、石材加工、石材装饰施工的技术水平开展好技术创新工作,加强标准化的工作。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石材加工过程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石材装饰施工作业实现机械化。加工工具也要标准化,与石材标准和石材机械标准相配套,提升石材工业的水平。石材装备技术在未来五年要朝着“环保、节能、高效、高出材率”的方向发展,充分运用先进的光、机、电及计算机技术。

二是强力推进汽车配套产业园区 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要求,科学规划,明确功能定位,突出行业特点,注重产业链条延伸,减少物流环节,降低运行成本,兼顾循环利用,培植一批亿元企业和骨干企业,着力培育一个特色鲜明、配套能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及配套产业集群。我乡机械加工汽车配套产业优势明显,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群体。在永庆、石井沟区域规划出占地30万平方米的汽车配套园区,以吉林市汽车工业园区为依托,一汽轻型汽车、新湖汽车等整车生产、配套公司为龙头,构建机械加工汽车配套产业群,开发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配套项目,实现模块化生产,从而形成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配套企业群,构建汽车配套产业群、产业链。汽车配套产业是我乡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产业,预计在未来五年引进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研发机构进驻园区投资建设,重点承接生产发动机配件、传动系配件、制动系配件、转向系配件、行走系配件、电器仪表系配件、汽车灯具、汽车内饰、综合配件等项目,重点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入驻。

三是全面覆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依托中油数据中心、都邦信息中心等企业,发展电子信息、家电配套及相关配套接续产业,建成一个新兴的配套产业基地,构建信息家电产业园。我们将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有影 响力的自主品牌,增强抗风险能力;推动行业企业间加强联合与合作,优化存量资产,培育行业内龙头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体系;加强和完善行业管理,加大规划、政策和标准指导力度,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协调互动的发展局面。

预计到2015年总投资可达到2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85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数目达到70户以上,从而形成一条名副其实的工业产业集群。

(三)三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乡将逐渐由工业经济强乡转化为以地产类为依托,以商贸类为主体的工商一体化新型城乡。以加快企业转型,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以房地产为龙头,以商贸物流为依托,以为旅游业为主体,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大力发展高档酒店、旅游产品、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我乡二、三产发展,实现工商并举,增加商业比重。

一是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

规划建华、永安、裕民一带沿江开发项目,启动安居工程和房地产开发产业带,抓好房地产开发,积极引进一批有 实力的开发企业,建设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将我乡沿江临水,自然风光独具一格的区域打造成为最具文化品位的住宅区、山体别墅区和城市花园商住集中区。新型住宅区规划将结合气候、地形与环境特点,尽量保持原有地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山野荔林、湖光水色等自然风景相融合,构成宜人的生活环境。山体别墅区将以山势为龙骨,将掩映于绿荫和起伏地形中的别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布局自由中见统一,空间有序而不凌乱。红瓦坡顶的别墅建筑群在浓荫中依地势蜿蜒于山坡上,令人步移景异,赏心悦目。精心划分的别墅组团,既有自身的特色,又可分期开发建设。每个组团都有自己的公共绿化空间和网球场地,绿化系统层次分明,规划的人工环境和大自然拥抱呼应。城市花园商住售中区将以保护原有山体的自然地貌和荔枝林为主,自然烘托山庄自然环境气氛的绿色背景。在丘陵之间的谷地开池引流,蓄水成池,林荫绿轴贯穿其间,绿袖拂水,凭添几分魅力。

二是增强商贸物流建设

预计未来五年在南山街以东规划建设东山国际新城商贸区。新城区位于城乡结合的经济圈内,加强了消费市场的车辐射作用,充分发挥我乡地域优势,挖掘市场价值,促进市场繁荣,增强我乡综合竞争力。我乡明确提出要把新城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商贸城中心商贸区”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确立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提出“强 力提升三产,探索发展二产,调整开发一产”的发展思路。我乡将继续按照既定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发挥我们建设现代化商贸城商贸中心区的作用。在未来五年,我们将重点是提升东山国际新城的品位和档次,以全力推进城区建设,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延伸,使村民真正成为城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使城区环境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我们将把东山国际新城建设成为国际新型商贸园区及工业物流一条龙服务区。

三是全面开发旅游资源。

我乡旅游资源丰富,以朱雀山风景区、炮台山体育公园、唐家崴子、腰岭子景点开发建设为重点,把发展壮大旅游业作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立足我乡旅游资源优势,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与道教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旅游项目,围绕东团山古文化遗址的开发建设、以朱雀山公园、玉佛山、五龙宫为主的重点休闲名胜景区建设打造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注重提高旅游产品品位,建设旅游精品,打造旅游名牌。二是打造生态旅游和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主要以亚东山庄、阿什庄园、神华会馆为主,是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带动区域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是亮化温泉养 生与休闲文化为主的新型旅游产业。主要以山妹秀苑温泉养生馆为主,包括温泉景观文化、温泉养生文化、温泉服务文化、温泉沐浴文化、温泉文学与艺术等诸多内容。以温泉资源为基础,构建温泉沐浴文化的开发体系,着意温泉旅游文化的体验设计。四是创新休闲农业观光项目,规划开发永安、裕民村鲜果、蔬菜休闲农业观光园、采摘园项目,主要是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休闲设施建设,包装开发以鲜果、蔬菜采摘为主,附以农事体验、高山垂钓、山地自驾游、农家乐等的休闲活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篇6:谋划发展思路转型

确保全市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我局在辉县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深入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切入点,以提高养殖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拼搏,争先创优,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防疫,全市畜牧业生产在规模、效益、质量、生产方式、科技创新等方面都有了里程碑式的变化。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居新乡市前列。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市)、河南省40个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市)之

一、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新乡市奶业发展先进县(市)。连续多年被新乡市委、市政府授予畜牧业生产先进单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先进单位、奶业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动物疫病测报和实验室工作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辉县市委、市政府授予争取政策性资金先进单位、支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08年畜牧业综合排序已进入全省十强县市,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52%以上,畜牧业已摆脱农村经济的从属地位,步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大产业。

二、发展优势

当前,我市大力发展畜牧业具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有国家扶持生猪、奶牛等养殖的优惠政策;其次我市有大量的荒山草坡,有生产无公害、安全、绿色食品的优势;其三有素质较高的动物防疫和畜牧业技术推广队伍;其四有即将建成的江苏雨润集团的200万头生猪屠宰线做后盾,发展畜牧业潜力巨大。

三、存在问题

我市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地,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四、当前及今后重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全市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装备畜牧业,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健康养殖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切实提高畜牧行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支撑能力,积极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推动畜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从而实现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新跨越。

(二)主要措施

1.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环境友好型畜牧业之路

一要继续加大规模化养殖比重。我市生猪和家禽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了70%和75%以上。但同一些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规模化养殖比重还偏低,集约化程度不高,千家万户散养还占一定的比重,与我市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局面很不适应。为此应抓好三个转变。一是千家万户养殖向规模化养殖的转变;二是村庄内养殖向村庄外的转变;三是平原养殖集中区向山丘区的转变。

二要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近年以来,我市以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抓手,通过政策优惠、资金补助、项目倾斜等措施,狠抓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市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养殖企业106家。下一步要以现有无公害养殖企业为依托,加强证后监管工作,狠抓养殖场的养殖环境、投入品管理、防疫程序、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和养殖场的粪污处理,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形成一批真正的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企业。

三要加快对现有大中型养殖场的改建步伐。本着“实事求是,缺啥补啥”的态度对养殖场进行改造,重点考虑养殖区域是否合理、养殖环境是否良好、消毒设施是否齐全、畜(禽)房舍是否达标、无害化处理和粪污处理是否到位等,要力争通过改造使我市养殖场布局更合理、养殖模式更科学、养殖环境更友好、经济效益更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强。

2.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畜产品加工增值

把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作为构建现代畜牧业的战略重点来抓,积极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把握好江苏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和冷鲜肉加工项目落户我市的大好时机,推动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提升畜产品档次,进一步推动我市畜牧业经济发展。

3.积极实施畜牧产业化经营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养殖场(小区)”和“协会+基地+养殖场(小区)”等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建立龙头企业或协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银行+养殖场户”四位一体的新型形式,推动畜牧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迈进。按照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的要求,力争全市有1-2个畜牧加工企业成为国家、省重点龙头企业。

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饲养户、加工企业按照“民主、自愿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组建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其健全组织、规范管理、健康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开拓市场、协调贸易纠纷中的作用。

4.强化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畜牧业技术进步。重点推广养殖小区规模生产技术、瘦肉型猪配套养殖技术、生态养猪技术、高产奶牛繁育与规范化饲养技术、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全株玉米青贮及秸秆利用技术、配合饲料生产应用技术等,全面提高我市的畜牧业生产水平。

二是加大畜禽良种推广力度。大力推广人工授精等先进技

术,减少疫病传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猪猪良种覆盖率。加强种畜禽管理工作,淘汰不合格种畜,杜绝乱繁乱引,加快畜禽品种更新改良步伐。

三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保证经费投入,将每年120万元的动物防疫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防控体系,提高动物防疫的应急能力。加强动物防疫的人、财、物的储备,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能力。控制重点动物疫病,搞好畜禽基础免疫工作,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证发放率、免疫标识佩带率和免疫建档符合率都要达到100%,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严格检疫监督工作,确保动物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上一篇:南照镇中心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下一篇:我暑假中的人生体验-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