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谋划工作思路

2024-05-02

项目谋划工作思路(共11篇)

篇1:项目谋划工作思路

项目谋划工作思路

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项目谋划,则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些年,市委、市政府不断调整招商战略,将招商引资摆上全市工作突出地位,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更加周密系统的部署,制定了符合白城发展需求的战略举措。但是,在面对当前不断变化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我们还应该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对招商引资的影响,发掘优势,抢抓机遇,改变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谋划的质量,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一、明确理念,找准工作定位。

要搞好项目谋划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好招商引资项目谋划的理念和认识问题。招商引资项目谋划必须与全市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结合起来。要按照白城的实际需求,着眼于现代农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着眼于能源消纳转化产业的引进、着眼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着眼于三次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等目标,确定招商重点领域、重点对象,从区域战略高度,聚焦到世界500强企业、国内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高增长型科技企业,谋划重点项目。重点谋

划产业关联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化项目、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循环经济和产业链关节点项目、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仓储物流型服务业项目。

二、创新机制,提升工作效率。

一是建立项目谋划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谋划工作的整体谋划,站在全市战略发展的角度,结合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培育的实际需求,对全市大型产业园区和大型立市项目进行整体策划,定期编制和发布更加符合我市实际的招商引资项目目录,提高我市招商项目谋划管理水平。

二是完善组织运作机制。要把握招商引资工作特点,摸索出一套从招商引资项目信息搜集、筛选、项目培育、项目发布、追踪服务的全流程运作机制。围绕引进的行业领军企业或重点建设项目,谋划周边产业建设项目,推进产业链形成。

三是健全协调督导机制。充分发挥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的作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针对重点领域招商引资项目的谋划、引进给予政策、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制定督导制度,明确相关责任,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谋划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2014年项目谋划工作措施

1、紧盯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发达省市产业转移、市场需求和社会金融资本流动方向,定期在网络、报刊上收集相关信息,并从中整理出适用白城发展的政策或承接的转移产业,于每月25日统一向各县(市、区)、开发区(园区)进行公布。

2、树立大资源观、大区域观,以“把周边的资源当作我们可利用的资源”的思路来谋划项目,掌握松原、大庆、齐齐哈尔、兴安盟等周边省市的产业政策,储备其行业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的信息。

3、强化与发改、规划、环保、城建、旅游等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掌握省、市相关产业的布局和产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谋划更多更好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类项目。

4、围绕市委大力实施“三大战略”,统筹推进“四化”,坚持“五大发展”,全力打造“六大功能区”的发展战略,加大“五业振兴” 和“六畜兴旺”项目的谋划力度。即加大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汽配生产、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生产加工业和猪、牛、羊、驴、狐貉、禽等养殖业项目的深度谋划及包装。

5、强化与省项目处的联系,上报代表白城资源特色、可操作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储备项目参加全省招商引资项目评审会,进一步提升谋划项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6、围绕白城地方资源优势、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做

好项目的储备,按照“谋划储备类”、“洽谈推动类”、“落地跟踪类”、“动态准备类”四个板块对招商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并强化项目的跟踪调度,将已投资落地项目及应更换的项目及时清除,不断谋划和储备符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投资趋势的新项目。

7、做好储备项目的发布,通过参加经贸活动和全国各类经济合作网站,定期发布我市谋划的重点招商项目,全年累计发布项目不少于160个。

8、提前部署,超前谋划,在做好《白城市百个重大项目谋划招商工程实施方案》规定步骤的基础上,依据2014年招商形势的变化,于9月末前制定2015年项目谋划计划,于11月末前完成2015年项目的收集整理工作。

篇2:项目谋划工作思路

一、领导讲话:项目谋划工作时,既要仰望星空,深研国家和省级政策,抢抓宏观机遇,争取将更多的黄州元素纳入国家和省级战略规划;又要脚踏实地,注重项目谋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争取让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开花。

二、如何做好项目谋划,提出五点意见:一要提高认识。要吃透政策,找准定位,强化对接,深谋远虑,做到人人心中想项目,个个手中有项目。二要熟悉路径。先谋,后进,再挑。“谋”就是要敢想善谋,做足商南县项目库量。“进”就是想法设法挤进省、国家项目库。“挑”就是国家从项目库挑选项目安排资金,这是机遇问题。但是,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三要抓住重点。要特别重视自2015年以来国家提出并推进的七个重大工程包。四要彰显特色。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充分挖掘和利用商南的资源禀赋,做大做强商南特色产业,形成与周边区域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格局。五要提质增效。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抢抓大政策、大机遇、大项目,确保措施实、项目实、落地实。

三、商洛市政府召开项目策划务虚会

会议指出,做好项目策划工作,事关商洛长远发展。要深研国家和省级政策,抢抓宏观机遇,争取将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战略规划。要脚踏实地,结合实际,真正理清思路、把握依据,注重项目谋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把规划项目做好做实。要更加注重项目策划生成,更加注重投资效益,牢牢抓住重大项目、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跨界投资项目,并建立科学完善的保障机制,争取让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开花,做到不断档、可接续,形成滚动发展良好态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强调,为进一步巩固项目策划成果,市上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并在市发改委设立办公室和专项小组,组合、归类工业、城建、旅游文化、社会工程类项目,按照可以实施的时序进行总体安排。对于近期可以实施的项目,要立即邀请专业机构开展项目具体策划工作,对于中长期实施的项目,要按照程序进行申报。近期要优先做好旅游、工业、特色镇项目的策划包装工作,积极做好项目申报、招商引资等工作。同时,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要跟踪问效,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不断加快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早日落地。

篇3:项目谋划工作思路

一、准确把握新常态,深入谋划新思路

(一)农业发展方式进入新常态

农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消耗资源追求高产转到推广绿色增产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上来。今年国家将启动实施《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力争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施用总量减少,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种植业要提前谋划,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发展的新常态。

(二)粮食增长方式进入新常态

在我区粮食生产获得“十一连丰”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面积增加,另一个是结构调整。2014年粮食总 产量较2003年增加278.4亿斤,增长了102.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和玉米产量增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8.6%和142.9%。目前,我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受限,水浇地面积逼近6000万亩上限,盲目追逐经济效益导致结构调整的空间受到挤压,这种倒逼机制必然要求粮食增长方式回归到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耕地质量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也预示着农业科技人员将有广阔天地,现在需要蓄积能量、提升水平。

(三)农民增收方式进入新常态

随着市场化和信息化程度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价格逐渐趋于平稳和统一,依靠农产品的季节差、地域差、供需差而实现农业较高收益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充分利用生态优势、环境优势,建特色基地、创名优品牌,通过标准化绿色栽培技术生产优质安全生态健康产品,提高种植效益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常态。

(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新常态

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部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加强监管,确保农民成为国家涉农投资受益主体,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失,确保耕地用途不发生改变。要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进一步开放重点项目建设领域,落实优惠政策,技术服务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新型经营主体要以适度规模经营,提质增效,节本降耗,获得最大收益。

(五)防灾减损保增产成为农业生产新常态

自然灾害仍然是影响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主要的因素,生物灾害也呈逐年加重的态势,防灾减灾要作为农业生产常态化的工作来抓,防灾减灾工作要前置,重点要加强灾害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程度;加强轮作倒茬研究,减少病原体积累;加强防灾减灾技术推广,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强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高突发灾害应急水平。

(六)转变工作方式进入新常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加快转变农业工作方式也进入了新常态。要从过去依靠行政手段推动,转向更加重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从对农业生产的刚性指导转到制度建设、政策引导和培育典型上来。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建立,将使农业科技人员面临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服务组织的双重竞争压力。

虽然农业生产进入发展的新常态,但必须要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当前我区农业生产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劳动力短缺素质偏低、新技术新农机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但绝不能把这些问题等同于我区农业发展的新常态,这些是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 明 确 思 路, 创 新方 式, 扎 实 抓 好 2015 年种植业各项工作

(一)高度重视惠农政策落实

总体看,我区惠农政策的落实比较规范,也发挥了预期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地区良种补贴项目存在虚报多报、不按实际上报、宣传公示不到位、挪用补贴资金等问题;二是部分马铃薯脱毒种薯补贴项目旗县存在指定供种企业、全价补贴、对象不轮换、资金到位不及时、票据不规范、供种企业套取补贴等问题,还有的项目旗县出现项目资金大量结余与农民广泛需求不足同时存在的奇怪现象。

(二)进一步深化种业体制改革

要把深化种业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推进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种子管理体系,明确执法单位的职能职责,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强化种子市场监管。

(三)重点抓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耕地质量提升既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前提,又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耕地质量提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种植业的重点工作,主要内容是做好“一守两保三提”:配合永久性农田划定工作,坚决守住我区耕地红线;确保不发生耕地“非农化”和功能区“非粮化”;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盐碱地改造、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土地产出率。

(四)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

一是区域结构。牢固树立比较优势理念,重点推进“两带四区”建设,提高规模化和集中度,即以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为主的东部玉米优势产业带和西部沿黄灌区玉米优势产业带,稳定沿黄灌区优质小麦优势区、阴山北麓马铃薯优势区、东北非转基因高油大豆优势区、东四盟市优质粳稻优势区。这五大作物优势明显、品质过硬,属于重点支持领域。但高寒地区种植玉米,成熟不好、品质较差、霉变严重,沙漠水稻不符合自然规律,虽然当前有利可图,也应限制其发展。

二是品种结构。在玉米上,要强化全程机械化理念,大力推广活秆成熟、适合秸秆还田、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在马铃薯上,树立市场需求理念,提高优质专用品种种植比重。在杂粮杂豆上,要落实质量效益理念,积极开发我区绿色有机杂粮杂豆,创品牌、增效益。

三是功能结构。一个思路是我区具有光温资源适宜、生态区域多样、地形地貌丰富、自然隔离条件优越的特点。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出台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加强制种基地建设,努力开发农民增收途径。另一个思路是加快设施蔬菜发展,重点从面积扩张向提高利用率、增加效益上转变,增强冬春淡季蔬菜自给能力。在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的同时,积极开发设施蔬菜观光、休闲、采摘、定点配送、私家菜地等多种功能,提高增收能力。

(五)转变技术推广理念

在技术推广布局上,要科学设计。各地要结合生产实际 ,针对制约因素 , 突出重点技术,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重点在兴安盟、赤峰市、乌兰察布市等典型丘陵旱作区推广,而呼伦贝尔市、通辽市以及沿黄灌区等雨水比较丰沛、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要慎重推广,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眼前利益。在技术服务重点上,要有针对性。要把技术服务的重点逐渐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结合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继续开展种植业“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要对选定的新型经营主体跟进服务,力争“一年了解情况定制服务、两年见到成效完善方案、三年经营上一新水平”,确保服务见到真正效果。在关键技术的选择上,要有战略眼光。树立资源节约和环保优先的绿色生产理念,重点组装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地、控药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研究开发秸秆综合利用和残膜回收利用技术,注重推进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在技术服务方式上,要有新转变。各级技术推广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蹲点示范工作。调查研究要深入乡村、深入农户,对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把脉会诊,要勤于、善于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短板,要直面问题提出切实可行和长远发展的意见建议 ; 蹲点活动要长期坚持下去,各盟市、旗县要积极支持并开展好当地的建点示范活动。

( 六 ) 进 一 步 抓 好 高 产创 建、 模 式 攻 关 和 蔬 菜 标 准园工作

一是创建方式上。要积极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每个高产创建示范片必须有一个农机合作社提供服务,要促进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每一套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要有成熟的机械化设备完成作业;二是在资金使用上。要规范资金补贴方向,物化补贴的“物”是涉及关键技术的,补贴是用于推动关键技术落实的,不能随意补贴到常规投入品上。三是在增产模式攻关上。攻关的技术要有针对性,水地玉米模式攻关重点解决玉米机械化精准种植的问题,旱地玉米重点解决机械化全覆膜集雨增墒的问题,马铃薯重点解决高效节水灌溉和土传病害防治的问题,成熟的技术要尽快形成标准化的技术规程,对同一区域类型的玉米和马铃薯生产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四是蔬菜标准园建设上。重点在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生态栽培、品质提升、增加效益和扩大示范带动上下功夫。

(七)切实把防灾减灾措施落到实处

要继续完善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病虫数字化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努力做到监测预警到位、信息传递到位、技术指导到位,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面积。继续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提高准确性、时效性。

(八)合法合规稳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

种植业保险工作重点要从扩大承保面积逐步转到规范管理上来,要切实加强对保险理赔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严查保险经办机构不按条款签单、理赔和虚保骗保、拖赔少赔、无理拒赔、协议赔付等行为,农牧业部门要作为保险工作的监督者,不能成为保险机构的保护神,要把维护农牧民的合法利益作为我们的应尽责任。

(九)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加强重点项目管理

近几年,种植业项目实施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实施中随意变更建设内容、建设规模,降低建设标准,建设进度较慢,“四制”执行不到位,资金拨付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项目整体功能效益发挥,而且影响我区向国家争取投资。各级农业部门要树立法规至上理念,落实监管责任,确保项目发挥预期效益。

篇4:项目谋划工作思路

强力推进农商行改制组建。进一步加强与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汇报沟通,争取县政府支持,强力推进组建工作有序进行,争取早日实现资产变现。继续与力帆集团、建业集团沟通,两集团战略投资事项已得到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张宏义亲自过问,关注事态进展。另外,2012年达标升级过程中上缴的税费700万返还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力争1月底前返还到位。总之,我们将不遗余力加强各项指标核算,力争2016年9月底前达到组建标准。

全力实现首季存款“开门红”。及早着手,在全县农信社开展存款“开门红”金点子征集活动,并时刻关注其他金融机构动态。制作了新系统内七天理财、亲情付、亲昵付三种业务宣传海报5万张、宣传折页5万份、宣传展板50个,充分发挥大堂经理职能,全力做好新业务宣传推广工作。并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农贸市场、社区、商户等开展“扫街扫村”活动,通过散发宣传彩页、面对面“零距离”宣讲等形式对辖内所有商户、农户进行上门宣传,确保网点周边所有商户、单位、社区、企业、市场全覆盖。另外对照去年存定期送礼品台帐开展客户回访工作,按照定期存款额度大小继续开展存定期送食用油、春联、水杯等礼品活动。

倾力做好信贷资金投放。吃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动摇,坚持支农支小方向,找准信贷投放突破点,加大信贷营销力度,着力打造“绿色金融”。一方面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大力支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企业等新型农业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结合濮阳县实际,主动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偿债能力足的小微企业合作,争取把他们培养成为我们的黄金客户、优质客户。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尝试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居民房屋产权等抵押贷款,不断提高抵质押贷款比重,在保证第一还款来源的基础上,增加抵质押物。

努力做好不良贷款清收盘活。继续采取专职清收、督导清收、限期清收、联合清收等措施,重点清收内部职工自贷、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对限期内收不回的,有职务的免职,没职务的开除。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收秋备播的机会,每天安排人力早堵晚截,上门清收,轮番上阵,给贷户施加压力,促使其还款。协助公、检、法等职能部门,采取依法、行政等手段,联合下发“催收通知书”,对涉嫌诈骗的,早对接早立案,对赖帐不还、恶意逃债等涉及民事案件,协调县法院开通绿色通道,对农信社起诉的贷款本着“依法从快”原则,集中审理,特事特办、快执快结,最大程度保全资产。

大力提升服务树形象。进一步提升柜面综合服务水平,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感情、亲情、友情等方式网罗信息,对一些优质大客户、中小企业客户、集团客户和对公存款客户,在他们选择存款对象弥留之际,打出服务“组合拳”。持续深入开展“进千村、入千企”活动,紧紧围绕农户、商户、企业、社区、学校、医院等,全面开展“扫街式”营销对接活动,落实发放IC卡、代收代发等业务,并做好客户的宣传解释工作,提高各种惠农资金的留存率。同时转变经营理念,由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向“综合服务”转变,在做强、做大传统业务的同时,学习借鉴同行业先进经验,积极开办投资业务、资金业务、信托业务、非银行产品代理销售、电子银行业务等不占用或少占用资本的新兴金融业务,实现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另外继续开展网点“神秘人”暗访监测,督促各网点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切实做到检查一次有一次的成效,检查一次有一次的提升。五是加快POS机、农民自助服务点、助农取款点的推广布放工作,全力打造“10分钟金融服务圈”。

合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濮阳县被确定为全省22家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为契机,加强汇报沟通,主动迎合对接,积极配合各项工作开展。一方面充分利用农信社点多、面广的优势,对全县乡镇村、社区、商户、学校等分别开展金融知识宣传。通过设立宣传台、摆放宣传牌、悬挂横幅、现场答疑等方式,帮助提高群众金融素质,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和金融安全意识。二是加快科技创新,着力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条件。以发行“金燕卡”为依托,开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24小时自助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为载体,加快农村金融自助服务点建设,让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高效、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三是创新信贷产品,为中小企业融资排优解难,尝试开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股权、应收账款抵押贷款、订单、车辆按揭贷款等担保新品种,加快“金燕快贷通”、“存贷宝”、“抵押循环快贷通”等新品种推广进度,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为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力银行赢得主动。

篇5:2020年工作思路谋划

2020年藻溪将紧盯县委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发展战略,突出打造温州南部最美花园城镇发展定位,深入挖掘生态、交通、人文三大优势,结合南扩区发展契机,积极融入温州西部休闲产业带建设,以文旅康养和农旅结合为特色,全力打造新能源示范镇、教育产业小镇、慢生活风情小镇、农业特色小镇。

(一)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提升阵地建设。以党建示范带创建为契机,提升阵地建设水平。对照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高标准推进九堡村、流石村等融合新村村民中心建设,切实优化村(社)办公环境,提高硬件水平。深入贯彻“组织、人心、治理、发展”四个融合指导精神,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因地制宜谋划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做好村(社)合并“后半篇”文章。

(二)以机制优化为基础,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建立镇、村后备干部储备库,提高中层干部中年轻干部的比重,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生力军作用。以溪畔讲坛、大榕树讲堂为载体搭建更多可供党员干部工作、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每月定期举办一期“大榕树”讲堂活动,促进年轻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科学建立干部晋升和容错机制,优化干部考绩考核机制,切实保护党员干部切身利益,为想干事、敢干事、干实事的干部提供优良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以经济发展为牵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对接县行政审批中心,争取将更多基层事权下放,以争创苍南县行政审批中心藻溪分中心为目标,着力打造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样板。以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和“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为契机,推动

“三服务”

活动扩面下沉,建立领导班子走村访企工作机制,探索领导干部联企制度,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切实提升服务企业质量。引导企业抱团做大,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至少完成1家企业升规。

(四)以科学规划为龙头,狠抓项目推进。进一步完善藻溪镇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重点做好建光小区、魁桥民办学校示范园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城镇创建、中核光伏电站等重点项目的前期规划。每个项目严格按照“一个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要求,制定“四张清单一张表”,落实项目推进情况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结,每季一督查,确保明年初启动各项目建设。

(五)以要素保障为抓手,破除发展瓶颈。结合土地全域综合整治,清理闲置土地资源,通过土规局调,保障项目用地。年初争取启动建光旧村拆迁工作,确保下半年顺利启动建光小区一期工程建设。明年争取完成民办学校示范园区一期100亩土地规划调整,依托已建成的县委党校和藻溪中学,引进一批高端的私立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力争在年内启动民办学校示范园区建设,打造教育产业小镇雏形。

(六)以行业整治为切入,补齐环境短板。结合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加大特色行业整治力度。严格按照“三个一批”工作部署,重点对不具备过渡生产条件应当关停和“三个一批”之外的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对已关停后擅自恢复生产的企业,依法从严从速予以查处,杜绝死灰复燃。争取年内启动繁枝小微园建设,通过建立标准化厂房,完善环保设施,促进棉纺企业转型升级,确保棉纺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2020年对未通过环评又未入园提升的企业全部予以关停。

(七)以特色项目为载体,振兴乡村经济。计划在3年内完成元店村至加针坑村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按照“一带一路五区多点”的规划设计,明年陆续启动一批项目建设。重点完成流石美丽乡村、加针坑特色民宿、吾乡休闲农庄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建设。力争在年内启动并完成流石村绿化填方、流石村村民中心、流石生态停车场、吾乡酒文化展览馆和音乐主题民宿等项目建设。同时积极争取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引导流石村成立村级旅游投资公司,为流石美丽乡村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运维保障。以吾乡休闲农庄项目为载体,打造现代农业研学示范基地,谋划田园采摘、农业技能培训、亲子体验、文化展馆、特色民宿等配套项目,形成新型“农业+”业态。

(八)以平安建设为纽带,打造安居藻溪。重点抓好出租合用场所的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各片区定期自查、交叉互查、镇级部门暗访督查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重点抓好社会治安管理和重点时段的信访维稳工作,成立专班包案领导小组,全面分析,分类别、分步骤全力化解历史遗留的信访积案。全面深化“扫黑除恶”和“清净治安”专项行动,基层末端的“涉黑涉恶”势力一经发现,立即重拳出击。

(九)以群众满意为准则,完善基层治理。加大“五水共治”力度,进一步完善镇、村两级河长制度。重点抓水体治理,积极对接县国土部门完成土规调整,主动向县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争取资金支持,重新优化设计方案和政策处理方案,全面推进九堡溪水体治理工程和甘仔溪水体治理工程,尽早打通镇域内部水体循环系统,改善水体质量。进一步优化“全科网格”工作机制,确保基层网格全覆盖,加大网格工作经费保障,完善网格员绩效考评机制,切实提升网格工作成效,实现基层网格为民所用。

篇6:项目谋划工作思路

一是杜绝形式主义要迅速进入状态,坚守岗位,不能人在曹营心在汉,做表面工作。

二是根绝官僚主义,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把转变作风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实际工作状态和效果上。

三是阻绝享乐主义,强化纪律观念不仅在工作中,还要延伸到工作之外其他方面。

四是扎实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重点做好2014年城市建设维护预算方案和经费指标的分解落实工作。

篇7:区商务局招商引资工作思路谋划

一要在招商基础上争拓展。不断夯实招商引资项目基础、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提高项目成熟度、产业的互补性、招商的专业化水平和项目引进的成功率。

二要在招商规划上谋思路。在产业谋划上做到心中有数、招商重点上有的放矢、引资对象上目标明确,着力招大引强,用大招商引大项目,让大投资促大发展。

三要在招商方式上出实招。继续推行“引进来、走出去”招商、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尽快在上海设立黔北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并加挂XX区招商分局牌子,开展驻外招商,收集招商信息,着力破解坐门等商、外出无目的招商的难题。

四要在招商机制上下功夫。健全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办法,2015年招商引资将继续纳入单项考核和综合目标考核,从任务和奖惩机制方面体现考核科学性,并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健全项目调度机制,赋予投资促进局对项目落户、建设、服务等方面不到位情况通报的权利;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服务机制,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严肃追究责任。

篇8:项目谋划工作思路

《规划》下发后,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何忠友及市长彭建文等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要求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龙川、连平、和平三个列入《规划》范围的原中央苏区县,要认真做好学习、研究政策工作。《规划》出台后,河源市迅速成立了推进贯彻落实《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为做好原中央苏区县规划的编制工作,河源市还专门在今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了500万元作为规划编制的资金,用来支持三个原中央苏区县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并要求有关部门迅速行动,主动与省有关部门沟通衔接,组织开展项目调查摸底。去年以来,河源市还多次组成调研组先后前往梅州和赣州学习推动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做法和经验。

经过多方努力,河源市贯彻落实《规划》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市发改局已制定出《河源市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特别是在项目库建设方面,河源市做了大量工作。一年多来,河源市及时抓好了与上级部门的对接工作,结合《规划》和《实施方案》相关精神内容,积极谋划项目建设,加快建立起原中央苏区县振兴发展重大项目库。去年,河源市向省发改委上报了和平、龙川、连平三个县的拟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重大项目共416个,设计项目总投资1597.71亿元。目前,河源市发改局主导的项目库信息化建设已完成,正在补充完善相关项目。

自河源市、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把贯彻落实《规划》当提到政府重要工作日程以来,河源各原中央苏区贯彻落实《规划》已取得重要进展,各项民生项目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随着项目的不断完善和越来越多项目的落地,河源苏区将尝到更多《规划》带来的甜头。

篇9:项目谋划工作思路

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刘志彪

一、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从教育维度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途径之一。这一表述深刻表明了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更为多样教育的迫切需求。作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会议和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于梅岭小学西区校而言“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理应成为当下学校教育工作的本然命题和应有之义。

二、现状分析

梅岭小学西区校2013年独立办学,2016年建成金辉校区,2017年再建杨柳青校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用短短六年时间实践了“品牌重塑、资源输出、集团办学”这一教育历程,开创了学校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优质发展的新局面。跨越式的发展给予了梅西新的机遇和动力,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面对办学规模短期内急剧扩张带来的新问题、新形势,需要我们进一步聚焦公平和质量这一主题,用冷静的眼光对学校教育的内核进行回望和审视。

主要优势分析:

1、品牌优势。梅岭小学西区校以其厚重的文化积淀,科学的管理模式,主流的价值观念,典雅的精神气质,深厚的品牌影响等诸多优良因子,形成了学校“文化自觉”的发展样态;

2、实践优势。从独立办学到一校三园办学格局的正式形成,学校在品牌输出、集团办学、校区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和尝试,为促进教育均衡,保障教育公平提供了一定经验和模式;

3、文化优势。梅西人秉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团队精神,在关键发展节点总能向内求索、向外拓展,革故鼎新,拔节生长,为“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

4、区位优势。梅西的发展得到了主管部门全方位的关心、支持和厚爱,让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各级领导所给予的精神和物质层面强有力的保障,坚定了我们“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发展自信。

主要提升空间:

1、发展思路尚需明晰。办学规模迅速扩张,对学校的品牌培塑、管理机制、队伍建设、内涵提升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发展定位,进一步理清思路、深化改革、创新实干,系统架构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达成路径;

2、管理素养尚需提升。集团办学背景下,管理团队存在年龄结构轻、管理力量单薄、管理任务繁重的现状,管理培训不够系统,管理素养不够深厚的问题日趋凸显,面对复杂的管理问题,往往驾驭不足,管理的整体效益一定程度受到影响;

3、队伍结构尚需优化。教师数量、学科配比和专业素养现状与急剧扩张的办学规模不相匹配,供需失衡、挑战严峻。交流、临聘和新上岗教师人数众多,对学校管理文化的认同、核心价值的坚守、职业归宿感的提升均需时日,队伍建设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

三、目标愿景

坚持教育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集团办学的优化路径,形成“自主、创新、优质”的管理质态;强化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示范和引领,让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坚持“立德树人”办学导向,以儿童发展为中心,树立“面向未来、朝向生长”的绿色质量观,瞄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的课程变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坚持“儿童立场、国际视野、幸福教育”的办学定位,以教育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使梅西具备适应未来教育的综合竞争力;

坚持“文化自觉•师生共长”的办学哲学,追溯教育本源,遵循教育节律,关注师生生命成长质态,切实为师生减负,回归“慢”教育,描绘梅西教育生活新蓝图;

四、具体举措

(一)顶层设计

一是制度建设。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会议和文件精神为统领,聚焦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推进现代学校章程建设,起草《梅岭小学西区校集团办学实施方案》,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校情特质的集团办学制度,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进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升级,为“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奠定强有力的制度基础;

二是资源配置。以“文化同源、管理同步、课程同设、师资同配、特色同显”的五同原则为要求,统筹资源、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打通集团办学、校区管理的盲点和节点,推动各校区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市内一流、省内知名”的教育集团,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福祉;

三是管理优化。践行校长负责制下的行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共同管理的校本模式;优化现有管理体系,突出行政支持中心、课程教学中心、科研质量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五大中心建设;推行执行校长负责、中层轮值、教师轮岗、校区督导、校区简报等制度改革,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强化管理责任、彰显管理效益。

(二)内涵建设

一是文化内涵。教育的力量在于涵养,在于滋润,而文化是最无形却最有力的教育。在梅西鲜明文化特质的整体关照下,倡导校区办学文化的个性发展和百花齐放,让“内在自觉、外在自强、行动自主”成为校区发展的价值追求、行动引领和文化特质;持续关注学校文化建设中人的发展,让师生生命成长成为学校文化最生动、最活泼、最有力的传承者;

二是质量内涵。“轻负高质”是梅岭小学西区校的质量品牌标志,进入新时代,我们将紧跟社会发展、时代变革对教育质量的新要求,不断丰富质量提升的内涵表达,瞄准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要求,变革评价方式,助力学生发展,进一步构建“绿色质量”体系,打造“绿色质量”品牌,以优质的质量口碑,赢得群众的口碑、社会的口碑;

三是服务内涵。梅岭小学西区校以优良的办学品质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品质教育”已成为梅西优质服务的内涵。我们将聚焦党对“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营造风清气正、温馨和谐的办学环境,为社会大众提供舒适、高质、有效并带有温度的教学服务,为家庭和社会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服务,让梅西成为提供优质公平教育的典范。

(三)教育创新

一是幸福教育。依托《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区域实践探索》这一前瞻性项目,深化立德树人导向的幸福教育目标内涵研究,从器物文化、行为文化、思想文化、课程文化多个维度丰富幸福教育校本实践样态,进一步提升幸福教育的认同度、理解力和获得感,使幸福教育成为“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生动演绎和校本表达;

二是双新实验。以大阅读工程为突破口,推进“新教育实验”落地生根,系统构建符合童年生活的阅读体系、设计具有校本特色的阅读项目;以“新儿童家长学院”建设为抓手,从体系建设、空间建设、课程建设多个维度推动“新家庭教育实验”向纵深发展;强化双新实验的理论研究、项目研究和成果梳理,使实验工作真正形成共识、产生共振、发出共鸣,成为助力学校品质发展的有效双翼;

三是新儿童教育。重新审视新儿童教育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助平台优势和团队资源,关注项目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前瞻性,实现新儿童教育从实践层面向理论提炼层面的转型和突破,使之成为构建校本研修体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儿童幸福成长、提升学校办学文化、彰显梅西办学影响力的有效平台。

篇10:全县项目谋划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项目谋划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项目谋划工作力度,以项目谋划工作的新突破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刚才,保利局长宣读了《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上

半年项目谋划储备情况的通报》和《XX县发改局关于项目谋划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坚定抓好项目谋划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项目园区建设年”活动,坚持建设与管理齐抓,争取与储备并举,想方设法开展对接,全力以赴攻坚破难,项目谋划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全县上半年共谋划项目142项,计划投资30.6亿元;已争取中央、省资金支持7061万元,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我们自身加快发展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项目谋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不容忽视: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个别单位“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不强,等、靠思想严重,行动比较迟缓,项目谋划过程中考虑不深、敷衍应付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项目谋划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对国家政策和市场预期分析研究不到位,谋划项目的眼界不够开阔,缺乏深度。上半年以来谋划的项目数量不少,但总体上看,多为小项目,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很少;标题项目多,手续不完善,实质性项目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科技含量的项目少之又少。

三是缺乏项目谋划专业对口、业务能力强的项目人才,人才储备不足,项目谋划工作力量薄弱。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县项目工作的进展,各级各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抓好项目谋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为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推动项目谋划工作实现新跨越

县域经济要想实现突破,县域实力要想得到提升,必须要依靠项目,必须依靠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这就对我们的项目谋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项目谋划我将两个方面:

(一)重点谋划什么项目

各乡镇、部门要按照“需求弹性高、产业关联度大、资源依赖度低、生态环境影响小、生产力带动上升快”的要求,用超前的思维、长远的眼光、大局的高度,全方位、多层面、广领域挖掘和谋划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项目。具体要通过五个“围绕”谋划项目:

1、围绕宏观政策谋划一批。一要“吃透”政策精神。要进一步学习了解《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等产业和技术目录,进一步明确中央投资方向,紧扣重大基础设施、农村设施及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生态建设、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等6大领域,做到谋划项目有根有据。二要围绕政策谋划项目。要根据中央的重点投资领域,有针对性地谋划一批交通、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项目。要围绕科学发展从推进节能降耗、科技进步、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提升工艺水平等发展低碳经济中谋划培育一批项目。

2、围绕产业规划谋划一批。谋划项目要与上级产业规划做好对接,尤其要围绕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物流业等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超前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对全局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注重研究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总体规划和行业建设规划,主动“出击”,逐级上报,勤汇报、勤衔接,务必使项目规划与国家、省、市规划相衔接。

篇11:项目谋划工作思路

作者: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类别:专题策划 2008年10月30日

------------------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发改委、投资处(前期办)的悉心指导下,衢州市在项目前期工作方面作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项目推进和投资平稳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1、领导重视抓前期。各级党委、政府对项目前期工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形成了“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发展就要抓项目,抓项目就要抓前期”的观念,“经济工作项目化”更加深入人心。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跑部进厅”,到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汇报衔接重大战略性前期项目。每年排出一批重大项目,分解落实到市四套领导班子领导,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每年多次召开全市性的项目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项目推进,每季度一次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都要专题听取项目推进工作情况汇报。全市上下对项目工作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增强了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的意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2、健全机构有人办事,明确职责有章可循。2005年市发改委设立了衢州市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办公室,规格为副县级单位,编制12名,科级职数2名,每年安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500万元。各县(市、区)政府也相继成立了前期办,市本级项目较多的交通、水利、电力、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西区管委会、农口等部门单位也增挂前期处牌子,安排一名副职领导和专职人员负责项目前期的协调和推进工作。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前期项目组建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如市铁办、机场迁建办,集中有关部门力量,协同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工作“四到位”,形成“统分结合,良性互动”的项目前期工作体系,为衢州市顺利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3、实行计划管理,每月分析,每季通报,全年考核。每年由市发改委、经委牵头组织编制全市“六大百亿”工程、重点建设(前期)项目和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草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市政府下达实施。各县(市、区)发改局和项目建设业主单位按月向市发改委(重点办、前期办)报送重点前期项目的执行情况和资金到位情况,对重大问题实行专题报告。同时,每月对重大前期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并提出下步工作建议,市委办、市府办督查室不定期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通报。加大对项目工作的考核力度,2007年市委、市政府将含前期的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纳入对各县(市、区)、市级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签订责任书。市发改委、经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县(市、区)、市级部门的计划执行情况等项目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由市委、市政府通报,对项目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二)加强课题和规划研究,确立“大前期”的项目工作理念

严格执行“规划-储备项目-计划内预备项目-计划项目”的项目滚动管理机制,确立“思路引项目,课题研项目,规划带项目”的工作理念,基本形成了“思路—课题—规划—项目—前期”的“大前期”项目工作链。

1、思路引领项目。思路出项目,大思路出大项目。几十年前,国父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衢州市的两个项目,就是九景衢铁路和开通浙江钱塘江中上游—江西信江的航道,现正逐步变为现实。近年来,衢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用超前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去谋划项目,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市区机场迁建,原先提都不敢提,但一旦思路决定,就付诸行动。通过短短几年的工作,民航迁建项目已列入国家民航建设前期工作计划。按照省委、省政府“山海协作”的要求,市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一批较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逐步显现,如宁波中宁硅业投资40亿元的4500吨太阳能级有机硅项目已经落地建设。当前,衢州市正在谋划衢州—福建宁德铁路、衢州—丽水铁路、衢州火车东站货场迁建等一批铁路项目,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预计一些项目将在近期开工建设。

2、课题研究项目。做项目前期应注重调研,调研必须研究项目。衢州市每年都有一批课题围绕项目展开。如市政协的“巨化片区发展研究”课题,排出了10大类项目,其中有巨化片区危化品运输通道、厂中村搬迁项目已列入省重点并已实施;在一些高速公路建设之际,所经区域的县、市进行了高速公路互通口经济发展的课题研究,现已有一批项目实施;我委进行了“浙江经济对内开放的西部门户”、“衢州市重大项目建设机会及推进机制”课题研究,许多项目已提到省委、省政府的议事日程,预计有一批新的项目前期可加快推进,并将在今后陆续得到实施。

3、规划统筹项目。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统领下,深化完善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编制了《衢州市民航规划》、《衢州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衢州港总体规划》、《衢州铁路发展规划》、《衢州市物流空间发展布局规划》等,从中带出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并争取列入国家和省里的建设规划。在编制三项产业规划时,都要求必须配备项目,如第一产业,主要是抓好“345”特色农业项目;第二产业主要是抓好“410”产业项目;第三产业主要是抓好“三中心、一枢纽”的项目。力求通过规划带出一批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三)加强机制和载体创新,创造项目前期工作活力

1、创立“联合办公”工作机制。

为切实解决重大项目前期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2006年衢州市建立了重大项目联合办公制度,按照“8+X”机制运行(发改、经委、国土、规划、水利、环保、财政、人行等8个组成部门,与具体重大项目相关的部门和业主单位),采用一事一会一议的办法,针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会议协调来明确解决问题的部门及时间要求,并据此下达《督查通知单》或会议纪要。当年,市政府领导亲自协调了21个项目,召开专题会议10多次,下达了13份《督查通知单》。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发改委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为使联合办公经常化、制度化,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衢州市重大项目联合办公制度的通知》,作为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长效机制。目前,衢州市召开联合办公会议,原则上每月一次,若遇特殊情况则临时召开。

2、率先开展谋划项目活动。2007年,针对衢州市前期项目质量不高,尤其是大项目、重大战略性和近期可实施的大项目少的情况,我委起草了《衢州市项目谋划工作方案》,并由市委办、市府办联合下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谋划项目活动,明确工作要求,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市级机关各单位。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共谋划出1246个新项目,总投资3005亿元。目前有10多个项目列入2008年实施项目,34个项目列入前期计划本子。谋划项目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对部门考核的内容,并对谋划项目成绩突出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奖励,每个项目奖励2千元,全市共兑现奖励资金近200万元,其中市本级40万元。此项工作也得到了省发改委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市长孙建国在我委专报信息《关于衢州市项目谋划工作情况的汇报》上作了重要批示。

3、创新项目工作活动载体。近年来,我委不断创新项目工作活动载体,通过开展“项目推进百日攻坚”、“项目推进春季行动”、“解难题、促开工、抓竣工”等一系列活动,按照“开工建设一批、完成报批一批、推进前期一批”的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制定活动方案,通过查找问题,分解任务,倒排时间,落实责任,强化督查等各项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了全市一批重大项目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确保了每年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4、出台规范性管理意见。我们相继出台了《衢州市工业项目决策咨询制度》、《衢州市重大项目联合办公制度》、《衢州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关于促进衢州市区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通过制订一些管理意见和办法,使项目前期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四)加强争取上级等多方面支持,增添项目前期工作的外部动力

1、争取有一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前期工作计划盘子。通过努力,衢州市衢江航道列入《国家高等级内河港口规划》、衢州机场迁建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民航建设规划、衢州综合物流中心列入省“十一五”重大建设规划,并力争每年有一批项目跻身开工建设计划。

2、争取国家和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对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国家有关部委、省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汇报,取得上级的支持,促成不同地区不同部门达成共识,求同存异,协同推进,有力推进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3、积极争取项目用地指标和资金的支持。在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力争前期早推进、文件早报送、工作早衔接,促使项目早开工,想方设法解决用地指标问题,积极争取国家批项目的用地计划指标,重点争取省重点项目等用地计划指标,用足用好省分配给衢州市的相关指标。2007年共有63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新增项目16个。在省发改委、投资处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国债和其它专项资金的支持。

(五)加强环境营造,形成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强大合力

1、树立项目前期“一盘棋”的理念。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社会各方力量都想方设法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向上反映、争取对项目前期工作的支持。市人大、政协每年都要组织视察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听取工作的汇报,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鼓劲呐喊。

2、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建设生产要素供给。在土地、资金、能源、原材料、电力、燃油、运输、供水等方面,做到未雨绸缪,对省、市重点项目给予倾斜。相关生产要素管理和经营单位,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3、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市各级新闻媒体加大对项目前期工作的宣传力度,如衢州日报推出《特色竞争项目推进》专栏,衢州新闻网介绍一些重大前期项目进展情况,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项目前期工作,使项目前期工作真正成为领导重视、部门推动、业主负责、群众参与的自觉行为,成为衢州市“创业创新,富民强市”的强大社会实践。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衢州市项目投资增速呈下降趋势,若后续项目跟不上,实现投资稳定增长的目标将会有很大压力。由于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周期长、涉及部门广、制约因素多、不确定因素大,当前存在一些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宏观调控及政策的变化给项目前期工作带来不确定性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依然是今后国家主导政策,土地、资金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部分项目涉及基本农田的调整,用地问题难以解决,如杭新景高速公路衢州段,江山至广丰、开化城关到白沙关等项目。同时,对工业用地实行挂牌出让,使衢州市不仅在地价优惠上没有优势,而且在土地资源利用空间上也受到压缩。从资金方面看,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加上衢州市财力相对薄弱,这些都会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带来较大影响。

(二)重大战略性项目和产业项目缺乏且储备结构不甚合理

从衢州市重点项目的基本格局看,国家布局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业大项目“两少”问题十分突出。如去年列入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83个项目,总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38个,仅占49.4%,投资额3亿元以上项目也仅20个。加上近几年储备的大中型项目多数已经实施,导致全市投资可持续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项目储备质量不高结构不甚合理,小项目多,立市立县立乡的大项目少;低水平传统产业项目多,高新技术项目少;自我发展项目多,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合作项目少;非生产性项目多,去年全市83个重大前期项目中,工业项目只有18个,仅占21%。这些情况难以一时改变。

(三)重大项目规划选址难

由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时间、范围、目标及审批程序等方面的不对称,造成了规划与规划之间不相协调,规划与项目之间不相连贯,以及项目与项目实施次序错位,致使一些重大项目不能落地。

(四)项目审批手续繁多

一个政府投资项目完成前期工作需要经过发改、规划、国土、环保、建设、水利、消防、财政、银行等部门的审批意见。这些环节在整个项目前期阶段一环扣一环,一个部门的意见往往要其它几个部门的意见为前提,任何一个部门的缺位或错位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前期工作的延误或返工重做。

(五)征地拆迁难度增大

随着维稳工作的要求和群众对维权意识的强化,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土地征用、拆迁等政策处理日益成为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主要原因为:一是项目单位和主管部门与乡镇、村在政策处理中思想不统一,导致政策处理缓慢;二是制定政策前调查不深入,致使政策不周密,随意性较大,导致阻工现象;三是个别群众因强调个人利益,提各种无理要求,影响工程进度。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组织协调,构筑可持续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体系

在思想认识上,坚持领导重视、关心、协调和推进项目,集中精力,沉下身去,把项目前期工作抓到实处。在工作思路上,形成“战略意图、思路、规划、项目、前期、重大项目前期、要素保障、实施”的项目前期工作链。在组织体系上,建立“统分结合、责任明确、良性互动、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横向层面建立市前期办(核心层)、主要部门前期处(紧密层)、其它部门前期工作人员(外围层)三层体系,纵向层面建立完善省、市、县(市、区)三级前期工作联动机制。在工作推进上,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思路和目标一旦确立,就要下定决心、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充分发挥既有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的作用,同时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探索项目前期工作的新机制、新办法、新载体。一是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制度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出台《关于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市本级重点项目建设风险评估和控制化解的意见》,使项目前期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认真做好项目库建设,充分运用项目谋划成果,不断充实完善市、县(市、区)两级含“六大百亿”工程、“十一五”重点、申报省重点、政府性投资、对外融资和招商引资等综合性、多门类的项目库,并适时滚动更新。三是市政府将发文组织实施“十一五”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对目前已经筛选出的121个项目,落实部门责任,明确完成时限,认真编制工作计划,并加强督查和考核。四是创新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载体,今年在全市开展“项目推进攻坚年”活动,加快一批重大战略性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投资和前期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十一五”中后期投资和项目建设夯实基础。

(三)增强规划引导,着力在规划衔接、选址和节点安排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必须配备项目,以项目来支撑规划,没有项目的规划不予审批。二是注重前期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总体、土地利用以及其它专项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加强规划与规划之间的互动研究,使规划统筹项目,项目符合规划。三是线性工程规划预留通道,单独选址项目规划预留空间,特别要重视重大项目交叉、相邻、同位等节点部位的分析、比选和择优研究,谋求项目建设和规划效率的最大化。

(四)倾注全力,上下联动,多方协调,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根椐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做早、做深、做细、做好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项目业主单位以及各种资源的优势,形成“综合协调、上下联动、责任明确、争取上级”的工作机制。全市发改、国土、规划、水利、环保、财政、金融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加大九景衢铁路、杭新景高速公路、衢江航道开发、衢州机场迁建、衢州综合物流中心、浙西核电厂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力争有一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五)外引内育并举,构建一支业务强、素质高、实干型的项目前期工作队伍一是学会借脑引智,充分利用专业咨询机构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和建设方案研究,编制项目前期工作文件。二是筹划建立重大项目专家库,对衢州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行指导。三是“上挂下派”结合巧用人才,如争取上级部门干部下派衢州市指导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上(外)派干部挂职锻炼学习经验,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增添实际工作本领等。

上一篇:一时领悟作文300字下一篇: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