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租房记杂文随笔

2024-04-15

北漂租房记杂文随笔(精选6篇)

篇1:北漂租房记杂文随笔

把银行卡搜刮干净后,我在来到北京的第三个年头,搬进了第三处住所。

每个在京城飘过的人应该都能讲出一串“北京租房故事”。今日翻开《曾国藩日记》,发现这位当年新晋的相当于“副处级”的干部也未能免俗。曾国藩刚到京城得头三四年,隔个一年半载就要跑去看房子,为了找到“甚贱且甚好”的寓所,也得一连跑四五天。古人的嘚瑟之处在于,他们还要找人先看看风水。

170余年后的后辈“北漂”们找房子时,只要租金不要高的让人心醉、离单位不要远的过分,就得争分读秒地签合同了。

我原先住的小区,是某个国有工厂的老家属院,老一辈工人的作风也能从房子里窥到一点端倪:整套房子完全没有装修过的迹象,厨房门和橱柜上还刷着上个世纪末流行的浅绿色油漆,卧室里的空调看起来比我年轻不了几岁,卫生间里挂着用铁丝和白色塑料管自制的卷纸架……

房东应该是个讲究人,把两把折叠椅藏在隐蔽的柜子里,只给租客留下一张圆塑料凳。住进去几个月后,我的福尔摩斯式的室友翻出了那些红色软垫和褐色铁锈的椅子,我们又一次被带回上个世纪末。

对门的老太太则是一位时刻保持警惕的“朝阳群众”。我刚搬来没几天,第一次见到她时就遭遇了查户口级别的一连串发问:多大了、在哪儿上班、上班多久了、几个人住这儿等等。

老太太常一脸严肃,平日打招呼也鲜见笑容,嘴角永远向下拉。

总见这样的脸孔,算不上愉快,又过了一两个月,老太太再次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小伙,平时有啥事儿言语一声,啊!”

啊?什么?顿时觉得她家门楣上灰扑扑的“党员之家”几个字,看起来更鲜艳了。

在这个处处陌生人的巨型城市,保持警惕应该是与人打交道时成本最低的模式。信任和互助,能算是奢侈品了吧?

跟对门老太太的友情还没来得及萌芽,就被掐断了——房东老太要卖房了。尽管无意介入别人的家事,还是耳闻了一些故事:房东老头早已过世,当了一辈子工人,没留下什么遗产,赶上房价大涨,子女们催老太太赶紧卖了房子,好留下一份便于瓜分的财产。

当时也正值毕业生大潮来袭的6月中旬。在那之前的6个月,北京房价又经历了一波汹涌的上涨,记者们采访了一个又一个恐慌的中产家庭,写出一篇又一篇充满焦虑的故事。涨价的浪头拍到租客身上,就变成高了20%的租金,以及面积更小、位置更差的房子。

前一套房子的押金,也就是整整1个月的房租,被中介小哥以N个理由扣光,打扫房间的清洁费也算在我们头上——而带人看房子时,他们素来和蔼可亲,仿佛与我们是失散多年的兄妹。

新租的房子里倒是没有遗留太多上个世纪的气息,但新世纪的气息也同样稀少——签完合同,室友惊呼了一声,原来这房子是房东“裸租”的!

我们这才反应过来,在房子里看到的桌椅、沙发、床,都是刚搬走的房客留下来的。而它们都被笑容可掬的中介小哥悉数写进租房合同的家具清单里——也就是说,如果它们稍有差池,我们交出去的押金很可能又要不保。一个大而无用的沙发占了卧室的小半壁江山,一台锈迹斑斑的旧空调挂机扔在客厅,中介小哥已经不见了踪影。我们哑然失笑。

一年一度的糟心时段结束后,生活又回到惯常的节奏。

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会生出一种熟悉感,卖菜的大嗓门儿大姐、开粮油店的腼腆小哥、小超市的高个子老板,会慷慨地免掉零头,在你没带钱包、手机又没电的时候主动说“下次再给钱”。但直到又一次搬家,才发现这种熟悉和熟悉带来的稳定感,只是一种错觉。

在北京租房两年,我终于领悟到鲁迅的那句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比如,很多偶然因素都改变过我的租房故事。比如,突然一大批人要另找住处了;一个原先少有交集的校友决定来北京闯荡一番,就成了我的某一任合租室友;一个陌生的小伙涨了工资,从他以前的隔断间搬出来,搬到我隔壁的卧室······故事中不变的是,租金涨了一波又一波,室友换了一个又一个。

租房中建立的友情,总是欠牢固,可以轻易地被租金、工作、个人喜好等挤到后边。送走两位室友后,我也成了离开的那一位。

新居的房主是个老文青,卧室的两个大书柜上堆着几大卷宣纸,还留下一幅墨宝。

精装修的房子和崭新的家具电器,的确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居住的舒适度。但接下来就像小时候读到的“一双象牙筷子”的故事:一个人得了一双象牙筷子,便觉得其他餐具都配不上它;买回来新餐具后,家里的破旧家具却处处碍眼;把家具更新了一遍,发现老妻怎么看都不上档次这样没完没了地循环着。

于是钱包又继续“哗哗”地漏水,而且要花比原来多得多的时间打扫房间······

偶尔停当,宅在屋里翻开《瓦尔登湖》时,发现像我这样自以为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傻“现代人”早就被梭罗嘲笑了个体无完肤。大概,在他看来,我们都是受物欲驱使而自以为别无选择的可怜家伙,日复一日地“为维持几立方英尺的血肉之躯而劳累不堪。”

回头看看,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座都城,能像今天的北京一样承载着这么多平民的致富梦、名利梦和面子。可能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像今天这样,普遍的割断了各种亲族关系,孤身漂荡。

可是我们的确别无选择,对吧?

我把从山里摘来的大松果摆在书柜里,心想,等老子诸般看淡,就去山里自己盖个小屋,跟松鼠做邻居,再也不折腾租房蜗居这等鸟事,再也不当这憋屈的“现代人”。

有位好心人打断了我的白日梦:去山里盖房,请问你有宅基地吗?

篇2:北漂租房记杂文随笔

会租一间单身公寓,布置的很温馨,下班后回去换上睡衣卸下一身的疲惫,打开电视,手里抱着零食,盘腿坐在沙发上看剧。

但是后来,我长大了,上大学了,却每天生活在一种自己会找不到工作的焦虑中。

自己英语水平不高,学习成绩一般,长相还是扔进人堆里就找不出来的那种,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深深地担忧。

身边的人从大三开始就不断投简历,面试找工作,我一是为了让自己多享受一段自由的时光,二是真心觉得自己投简历也会被拒绝。

后来大四了,不得不走出校园去找实习,不然没有办法写实习报告,进而就没办法顺利毕业。

好在从刚上大学开始,就一直在看《职来职往》这类找工作的节目,自己也从中学到不少。

开始投简历,没有想到真的有回应,让我去面试,我去面试了两家。一家是国内比较大的公职人员培训机构,一家是规模比较小的传媒公司。

我是比较中意第二家公司,虽然小了点,但是我应聘的岗位是人力资源,这也算是为自己毕业正式找工作奠定一分基础,可是面试我的人事经理,考虑到我家是外地的,并且毕业了也不会留下,所以她没有录用我。

第一家公司说录用的话会在下午五点下班前给我打电话,当时坐公交回学校已经五点二十,还没有接到电话,我想着今天的面试算是泡汤了,结果下一秒就接到让我第二天去试岗的电话,当时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毕竟这家公司我也心仪已久,没有想到一面试竟然还能够面试成功。

因为是在市区实习,离学校比较远,就算早上六点从学校出发,赶第一班公交车,中间会转三趟公交,到公司也是九点,这还是不堵车的情况下,都会迟到半小时。并且下午五点半下班,坐公交回到学校就八九点,所以一天下来身体累的不行,就开始考虑在公司附近找房子住,当时找房子就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要便宜,便宜,足够便宜。

好在舍友租的房子就在我的公司附近,我找了她的中介,在同小区刚好有一间空房子要出租,一问才五百块钱,真是太和我的心意了,够便宜。

一不做二不休,签合同,交钱,搬家。

由于是第一次租房没有经验,自己也没有钱去找好一点的房子,住进去才发现,我租的房子是隔板房,一点也不隔音,隔壁有什么动静听得一清二楚,并且隔板房的门锁还经常锁不上,当时一心觉得能五百块钱找到房子就不容易了,也没挑剔那么多。

由于我住的这一间是在一间屋子里隔出来的一块地方,所以没有窗户,白天进屋也像是晚上一样,第二天早上起来还会觉得自己睡得缺氧,所以长大和小时候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当时也想着有一定存款了,就租一个好一点的房子,当时好点的房子价格大概在一千二三左右,也只是一间有窗户的卧室,书房卫生间也都是公用。但是现在想想,一个月三千多的工资,房租要一千二三,那我可能也不会租。

平通公寓一件好点的卧室租起来都觉得心疼,更何况小时候想过的单身公寓,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后来毕业了,参加工作,单位提供住宿,还是大学的上下铺,但是十二三个人睡一个屋,宿舍除了走路的过道,真是一点空余地方都没有,不过还好是免费的,这样想想自己心里还能舒服一点。

免费的坏处就是冬天睡觉又热又干,窗户禁闭,十几个人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能抢那一点点仅存的氧气,经常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口干舌燥,大脑缺氧;夏天是蚊子太多,虽然有风扇,但也还是会热得失眠,半夜被蚊子咬醒和与蚊子抗争到两点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

这样的冬天和夏天应该是我生命中唯一的存在了,最近单位换领导,说是要取消宿舍,让自己出去找房子住,这样也好,每天工作那么辛苦,也是时候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了。

我以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体会这样的生活了。

生命就是一场旅途,走过去才完整,用心去感受生活,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篇3:周五记杂文随笔

在南京城墙上面拍了几张照片,发了很久没有更新动态的朋友圈。现在的生活,少了很多分享的乐趣,我还是更喜欢私人很小范围的空间。lofter一直是属于我自己的存在,任何人都不知道,所以这里的我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不知不觉已经写了很多篇,还会一直写下去,基本是流水账似的记录生活,又像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坚持了这么久,已然成为习惯。又要思考一下最近过的生活了,过了生日以后也没有什么不同,天气越来越热,工作渐渐忙碌,生活继续向前行进。我应该要去跑跑步,锻炼一下天天坐在办公室的僵硬的身体,也可以放松一下工作使我感到疲惫的心情。早睡真的无法坚持,睡觉前还是会玩很长时间的手机,找了很多书放在kindle,却不知道从哪一本开始看起。无趣又无聊的生活,还很是颓废。

之前就说过了,现在很不喜欢约饭,没多大意思,但是接下来的日子还是会做很多没意思的事,因为无聊啊。复联3下周上映了,一定要去看,好久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了,自从上次和鲁子体验了一下最后一排观影,我就觉得找到了以后看电影的最佳选座。六月估计也来得很快,还有端午小长假可以期待。七月八月九月就很难熬了,没有假期,要不停的上班了。这个夏天应该计划出游一次,还没有计划去哪里,但是我真的应该出去走走了,毕业以后,还没有一个人出去玩过。其实除了玩手机,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只是其他事情做起来不那么容易而已。玩手机是最简单直接方便可以缓解无聊的。

今天一天雨也不会停了,宅宿舍,看看书吧。明天又要上班,简直是天打雷劈的心情,最近又有项目要答辩,心情很沉重,又要开始承受压力。等天气好起来,真的要去跑跑步了。

篇4:枇杷记杂文随笔

于是乎,各种果树相间种下。樱桃、苹果、梨子、柿子、红枣、梅子、板栗、核桃、李子、石榴、桃子、枇杷、开心果等等,整个一个"百果园"初具形态。诸果之中,最易得见收获的,要数桃子和枇杷了。

枇杷树容易栽活。次年枝叶发新,第三年可挂果。那一年,十来棵枇杷树仅成熟三颗。老爸老妈共享一颗。品尝之后,母亲决意要把剩下的两颗留待我和妻女摘尝。可惜的是,一颗被鸟雀吃了,一颗因熟透而掉落了。没有掉落的,是母亲对枇杷果之甜的欣喜描述;没有掉落的,更是我们对来年的美好憧憬。

第三年年底,枇杷花开。幸有学东君光临老屋。这一武警出身全能比武全省第一名的四川小伙,英俊是次要的,身体棒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枪法准;重要的,是粗旷中有细腻,细腻中有豪放。

或许是他四川老家种果为业的缘故,学东君熟练地剪枝、打花。当留的枝芽端详许久,再粗壮繁茂的冗枝果断剪落。那一束束枇杷花,果断剪去一半。剪得我老爸眉头紧蹙。

果然,第四年枇杷果大,味甜。成熟时节,那翠叶枝头,簇拥着颗颗橙黄透红的圆果,随风摇曳。可惜的是,这一年女儿就读高三,繁忙的学业使她无暇感受亲自采摘枇杷果的乐趣。正是这一年,在这枇杷果似的酸酸甜甜里,女儿只身离开了我们远赴大连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涯。

又是一年花开季,又是一年果熟时。忘了打花,忘了施肥,今年的枇杷粒多个小。在风风雨雨期待成熟的日子里,我和母亲近乎一致决定,待枇杷果成熟时,一定要拣最大最甜的给远在大连的女儿寄过去的。

老爸拿剪,老妈指挥,我挎篮接果,妻挑拣包装。带着方方正正的一盒枇杷,怀着酸酸甜甜的一腔情愫,我把一家人的心意托予了顺风快递。

微信里传来了女儿收到枇杷的照片,电话里传来了她和室友分享枇杷的喜悦。其实我和妻心里明白,这多雨少阳的季节里成熟的枇杷,无论如何是难以合女儿喜好的。

枇杷成熟季多阳,果就甜得多。在妮娜君的真情指点下,我决计要母亲把个小味酸的枇杷果酿成枇杷膏。在学东君的耐性指导下,我决计在果落后及时施肥,在花旺的凛风里果断打花,在"微雨燕双飞"的季节里果断疏果。

篇5:杀鱼记杂文随笔

付过钱后本想让阿姨帮忙把鱼处理干净再带走,可一看她的手受伤了,又不忍心让她帮忙,索性就自己拿回去处理吧!阿姨看出来了我的心思,应让来让去少收了我一块钱,弄的挺不好意思的,总觉得占人便宜的感觉。随后买了一些蔬菜水果,算得上是满载而归。

回到家,准备着怎么把这条鱼给处理了。首先,去厨房取了适合杀鱼的工具,刀剪刀还有盆,怕在厨房搞的乱七八糟不好收拾,就到院子里处理好了,一切准备就绪。我把衣袖卷了又卷,准备一刀下去减少它的痛苦,我看着鱼,鱼好像也看着我,就这样我们对峙着纠结了几分钟,最终我还是狠下心残忍的杀害了它。忙的西里咣当的一通,当我看见自己糊满鲜红的手,心里不由得一阵阵起鸡皮疙瘩,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像我这个岁数还真没做过几回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卖家直接给处理好的。

我在惊悚中惊醒,赶紧处理,紧张中把不堪直视的现场冲洗干净,看着自己洁白干净的双手因此沾染过血腥,继而心头微微一紧,还好没有半途而废,不然自己又罪上一等,一切收拾妥当。压压惊,为自己泡了一杯茶,稍微休息了一会,心情舒缓了一些,心里泛起嘀咕来,以后天塌下来也不干类似的事了,也太挑战一个人的心里承受能力了。

篇6:大瀑布记杂文随笔

从古至今,我国或许有许多人,也看到了这些,因而出家。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似乎道理是通的,然而要实行起来,与人性有某些地方相悖。从利己讲,或许一世被爱被陪伴,有儿孙享儿孙福,其利益超过了晚年时要失去爱人的悲哀。从爱他讲,或许我这一生所能给他的,超过我离世时会从他心上带走的。或许很多人并不是因为将这些都考虑通了,所以才做出要谈恋爱的决定。或许很多人趁着年日正好,可不愿去想黄昏。死的问题,以及与死相关的爱的问题,在遇到耶稣以前,是没有解的,因此想了又有什么用呢?

死以前的人生,正像被尼亚加拉瀑布截断以前,上游滚滚的尼亚加拉河。泛舟也好、泅渡也好、戏水也好,我们都在急流之中以恒定的速度被河水冲着向前走。前方的悬崖是预期可见、越来越近的,当冲过了那一点,一切的谈笑、工作、戏耍,河面以上日常进行着的无论什么,都曳然而止了。和生活相比,死亡是一件感觉起来一点也不自然的事。我们的文化没有办法阐释它,绝然没有办法与它和解,因此我们在轰鸣的河水当中努力保持平衡,将脊背对着瀑布的方向。

而那瀑布——若有办法航过了它,从下游,或者说彼岸去看,它是再宏美不过的一件事物。

上一篇: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下一篇:局后勤服务中心的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