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公文超实用的两种写作技法

2024-05-02

撰写公文超实用的两种写作技法(精选2篇)

篇1:撰写公文超实用的两种写作技法

撰写公文超实用的两种写作技法

当一篇材料摆在你面前时,该如何动笔,是一个实践中的大问题。

有的人满腹经纶却落不得纸面,有的人口才极佳、写出的文章却缺乏逻辑,这是因为从做出来到说出来再到写出来,要求能力的层次是不同的。

用感性和理性作为分界线,做出来偏感性,说出来是对感性事务的粗加工,而写出来则需要非常理性的思考。

怎么把一篇文章写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习惯。下面,就把实践中得出的常用的两种技法分享给大家。

如果一篇材料的任务交给你,时限三天(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实际上可能比这个时间更短),你会怎么做呢?

1.对于有感觉有想法的材料,主题突出,想说的话比较多。我会把时间分成2+1,2天用来思考,系统和完善我的思路,并搜罗一下相关素材已备使用。

两天时间你可以一个字也不用写,甚至可以做一些与这个无关的事,可以去跑步、睡觉、打游戏,但大脑一刻也不能停。要想着这事。

如果是新手,这种方式你可能会有压力,因为领导交待给你任务后,却发现你无所事事、磨磨唧唧,难免会担心完不成任务。但这事搞上几次,到点给他交上高质量的稿子,就对你信任了,之后便好了。

等到你对这篇材料的结构和角度都想明白了,那写起来就不会再觉得材料是个苦差事了。尤其是不看什么东西,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真是酣畅淋漓、一种享受。

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思路连贯,逻辑合理,符合文体、背景、对象等各种要求,能够达到换个场合、换个领导、换个背景都不能复制使用的最高境界。

2、如果碰到你不熟悉的领域,或者是一个问题反复讲了好多次了,用上种方法就不行了。

时间分配上要采取1+2,拿到任务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相关的内容,包括背景资料、以前讲话等有关段落,甚至是类似题目的写作思路等等,都拷贝到一个文档里面。

先不要管什么思路、结构之类的,1天时间弄齐了再说。而剩下来的两天,根据已有的素材进行分析、提炼、总结,如果有更新的感悟和体会,可以提出新的观点。

这样做,即使题目不熟悉也能很快做出一桌子像模像样的菜来。

人不可能是全才,也不可能过目不忘,第二种方法会经常用到,也是新手马上能上手的最佳途径。

3.第一种方法适合于了然在胸、一气呵成的情况,平时菜谱掌握得多,可以直接做饭了;第二种方法则需要多下点苦功夫,先把米搞到手才能做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一般情况下,第二种方法是必经阶段,第一种方法是更高境界。

篇2:撰写公文超实用的两种写作技法

既然高考作文试题对故事类作文的主题作了程度不同的“定向”化规定,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 故事类应试作文的写作应是“主题先行”。

萨特说过:“写作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了, 你就给卷入了,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萨特的话道出了文学性、叙事性写作的真谛:在文字构建的另一个世界里, 写作者在表达着他在现实世界里所无法获取的自由。正是这种“要求自由”的强烈情感呼声, 驱动着写作者用文字去构建一个又一个的“另一种自然”。

故事类应试作文的写作虽然也具有文学性特质, 可它却是不自由的。在这种看似“带着镣铐跳舞”似的不自由里, 有它自身潜在的应试规律;探究并揭示这种规律性, 就成为故事类应试作文写作必须面对的问题。

由于高考作文试题对考生写作的主题选择、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的表达具有先在的限定与约束, 考生只有也只能在这种限定与约束中寻找突破。这种明确而具体的立意规定着故事类作文的情节、故事、场景、人物等一切要素的生成。

下面重点谈两个问题。

一、事件叙述要有“理”

朱熹在《朱子全书》中说:“文者, 顺理而成章之谓也。”高考作文试题一般会给考生提供一个可深入挖掘的情景、现象, 面对试题, 考生运用因果思维挖掘出此种情景、现象得以形成的原因, 这就得到了故事类作文的“理”;接下来, 用这个“理”来选择情节、事件对其进行图解, 叙事性内容与它所要图解的“理”之间“顺理而成章”了, 也就完成了一篇故事类作文的写作。

上述应对流程里包含的奥秘有二:一是应试者要让从试题限制与约束中提炼出的主题去决定叙事的选择, 二是叙事的展开一定要符合立意 (从试题限制与约束中提炼出的主题) 和事件自身 (图解立意所需的叙事内容) 的因果关联性。

我们知道, 世间任何事件都是以因果关联的形式存在的, 所以, 用文字叙述事件, 必然以因果链接的方式呈现, 即交代清楚事件的前因, 再交代清楚它带来的后果, 如此往复, 一个事件才能被叙述清楚。例如,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主题是“既展示烛之武为了保全郑国, 深明大义、不计私怨的宽广胸襟, 又展示其在与大国外交博弈中的高情商和高超的劝说能力”, 所以鲁国史官左丘明就在上述主题规定性下选择了次要事件“应允说秦”和主体事件“智退秦师”, 使次要事件“应允说秦”图解了“烛之武为了保全郑国, 深明大义、不计私怨的宽广胸襟”这个主题, 主体事件“智退秦师”图解了“其在与大国外交博弈中的高情商和高超的劝说能力”这个主题, 这样便完成了“应试者要让从试题限制与约束中提炼出的主题去决定叙事的选择”的第一重规定性。而在两个事件自身的叙事展开过程中, 文章同样是以“因果链接”的关联性方式呈现的: (郑) 无礼且贰 (因) →秦晋围郑 (果) (因) →函陵氾南 (果) (因) →力荐智者 (果) (因) 郑伯请使 (果) (因) →婉辞不从 (果) (因) →动情晓理 (果) (因) →许之说秦 (果) (因) →夜缒而出 (果) (因) →面见秦君 (果) (因) →动情晓理 (果) (因) →结盟退师 (果) (因) →子犯怒言 (果) (因) →动情晓理 (果) (因) →晋军亦退 (果) 。这样就完成了“叙事的展开一定要符合立意和事件自身的因果关联性”的第二重规定性,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就是好的叙事文。

二、“重复”技法与“氛围”创设

在叙事展开的过程中, 除了注意叙事内容与主题的因果关联性和叙事内容自身的因果关联性外, 还要学会围绕主题进行材料的“重复”呈现与场景的“氛围感”创设。

故事类作文最终需要用情景、形象的生动性与现场感去感染读者, 这与论说类作文以理服人的本质大有不同。为了达到感染效度的最大化, 故事类作文便常常使用材料的“重复”呈现与场景的“氛围感”创设这两种写作手段。

所谓重复, 是指为了强化主题而对叙事材料进行反复渲染的写作手法。在这里, 主题能否被强化成了终极目的, 而达到强化它的手段就是以主题为依据, 选择、吸附那些能够表达这一主题、立意的现实性或虚构性的材料、场景, 作结构上的重复、叠加, 这样, 就会使阅读者产生强烈的主题感觉, 从而打动阅读者。因为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节奏感是人的心理需求, 节奏感的形成又需要不断的感觉刺激、强化, 而对其构成因素采取不断的重复恰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所谓氛围感, 是指为了唤醒读者的在场感而采用细节刻画以营造出场景特殊情感格调的一种文字气场。这里边在场感是目的, 它追求的是读者看到文字所构筑的场景, 便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是好的叙事。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细节刻画是首要手段, 因为它肩担着用文字唤起读者过往的体验, 并以此想象再造出此文字构筑的场景, 从而获得在场感, 进而体会到此场景所特有的情感格调, 最终产生审美共鸣的责任, 所以, 好的细节可以成就一篇好的叙事文。

下面我们结合2008年天津高考的一篇高分故事类考场习作具体阐释。

人之常情

天津一考生

小王到公司上班3个月了。

他很烦, 烦透了。

“下周二刘梅结婚, 200, 份子钱。”

“刘梅是谁?我不认识。”

“掏吧。同事嘛, 表示一下心意。人之常情嘛。”

钱到了工会干事的手上。小王又转了几下脑袋, 还是没有想起这个刘梅长什么样儿。

“张副总的爹去世了, 300, 份子钱。”

工会干事已经在本子上记下了小王的名字。

这3个月, 张副总就没正眼看过自己一眼, 没和自己说过一句话, 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我凭什么就掏300?他爹死了, 我凭什么掏钱?

工会干事好像看出了小王的心思:“咱们这儿的风俗, 重死轻生, 这吊唁的份子是绝对不能落下的。人之常情嘛!更何况, 张副总可是管人事的。”

他妈的, 算我倒霉!心里老大的不乐意, 钱包又薄了三层。

小王的心一直痛到了月底。

“掏钱, 为献血者捐款, 多少自愿。”

“不捐可以吗?”

“不行, 按惯例, 最少150。”

“他们献血, 我为啥捐款?”

“你这个年轻人, 怎么连人之常情都不懂啊?人家出了血, 咱们出点儿钱, 这不很正常吗?”工会干事脸上挂了一层薄薄的云。

捐吧。

小王越想越别扭。

中午吃饭回来, 在楼道里遇到了老总。

“老总, 我想给您提点儿意见。一、咱们公司的闲事太多了, 既分散精力, 又增加经济负担;二、工会成了红白理事会了, 他们应干点正事儿;三、……”

“你去找张副总说一下, 他负责这事儿。”老总拍拍小王的肩膀, 走了。

“小王这小伙儿, 不通人情世故, 不懂人之常情。”

工会干事逢人便这样讲。

考生面对试题, 经过对生活中“人情债”的反思, 从而确立了现实生活中庸俗的“人之常情”根深蒂固, 敢于对这种庸俗哲学稍微做一点“反抗”的人只能被世俗排斥的现实甚为不满并深加嘲讽的主题, 微型小说就在这个规定性下展开。

这篇微型小说是怎样围绕主题采用“情节复沓突转”的方式来反复渲染以达到强化主题的目的的呢?其全部奥秘就在于他紧扣主题虚构了三个场景。

中国有句俗话:事不过三。它意指同样的坏事不宜连做三次。一而再可以忍受, 再而三则不能忍受。而“三”这个数字, 还带有虚指的“多”之意。从这两个角度来看, 《人之常情》中三个场景的设置便具有了叙事学的事件选择合理性的美学效果。首先, 对中国人而言, 红白喜事随份子是人之常情, 所以文章作者先是设置了仅来某公司3个月的小王, 为不认识的同事随结婚份子钱的第一个场景, 接着又设置了为没正眼看过自己一眼的张副总随丧事份子钱的第二个场景, 为了使事件的内在乖谬更夸大, 最后设置了为单位的献血者随惯例份子钱的第三个场景, 这样的三个场景从数量上已经具有了“三人为众”的代表性, 少一个, 不为“众”, 多一个, 就有了重复感、多余感了。其次, 从场景内容为强化渲染主题的意义上讲, 这三个场景的设置也是恰如其分。在第一个场景里, “刘梅是谁?我不认识。”一句已经点明, 小王不情愿随同事结婚这样的红事的份子钱, 不是他不近人情, 而是他连对方是谁都无法确认, 这钱是被动掏的, 没有一点情感关联性, 他不情愿合情合理;第二个场景里, “这3个月, 张副总就没正眼看过自己一眼, 没和自己说过一句话, 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一句也清楚地交代了作为自己的上级领导, 张副总既没有关爱过自己, 又没有和自己建立起和睦亲近的同事关系来, 虽然是丧事, 但自己不掏这份子钱也是在情理之中;而第三个场景中的“不行, 按惯例, 最少150”一句, 更是把这种不合理推向了极致, 因为自愿献血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作为单位的工会组织, 以单位的名义去慰问献血者是他的职责所在, 工会干部打着慰问献血者的旗号公开要求单位员工捐款, 这类同抢劫, 所以作为一个不愿屈从于“人之常情”陋习的胁迫的小王对此甚为反感, 也是情理使然的。这样, 一而再再而三的场景极大地渲染了“烦”的心理强度, 这种本不正常的“人之常情”通过这样的节奏上的重复、渲染, 就有效地构成了情节上的铺垫, 而这样的情节反复只是前期铺垫, 结尾的突转才是情节发展的最终目的, 由此, 作者用不情愿也要随人情份子作为情节复沓的内核, “200, 份子钱”“300, 份子钱”“按惯例, 最少150”这些内容的反复, 与结尾的提出意见、渴望改变世俗行为的愿望却被理解为“不通人情世故, 不懂人之常情”的另类构成反差对照, 使得小说的情节简洁中现跌宕。

上一篇:社区电教工作总结下一篇:体质健康检测测试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