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零距离对接”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

2024-04-13

校企“零距离对接”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通用8篇)

篇1:校企“零距离对接”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

校企“零距离对接”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

作者/冯磊

摘 要: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校企“零距离对接”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

篇2:校企“零距离对接”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

关键词:校企“零距离对接”;平面图像外理;人才培养

图像处理课程只有与校企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零距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一、校企合作,构建项目化课程

1、深化课程的模块式项目化改革

教师要及时根据社会、企业的需要调整课程的知识结构,将本课程的所有内容和知识点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整合、重新排序,与企业共同构建以岗位对知识的不同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形成新的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模块式项目化课程结构,使之与企业生产实际要求结合更加紧密。

2、编制课程的模块式项目化教材

(1)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优选课程内容

积极开展岗位调研,依据岗位具体工作任务确定学习任务,坚持“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教学理念,大胆改革教学内容,紧密依托行业企业,从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以强化图像处理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与企业合作,精选课程教学内容。

(2)引入行业企业项目,开展教学设计

以往大多数图像处理的教材还是以知识点来划分章节的,()所选案例也是根据知识点来选择的,但我们发现,这些案例只是让学生掌握了操作技能,与企业实际存在脱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企业的真实制作项目作为项目教学的案例资源,开展教学设计。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带领学生了解制作流程与创意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校企合作“零距离”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方法

1、模拟企业生产环境进行项目教学

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更利于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根据企业提供的实际项目,模仿企业生产环境,用一定的课时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使学生在完成企业项目的过程中学会软件的操作和各种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简化了学生融入企业的过程,做到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2、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教学

学校聘请合作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专家为学生讲课,学校教师与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创造和谐的实训环境,实现把企业的人才标准带到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向企业需求靠拢,把最实用的技术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快速与企业接轨,实现校企融合,共同育人的目的。

总之,只有在平面图像处理与校企合作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实现校企结合“零距离”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的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企业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校企“零距离对接”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

一、强化三个模式

1. 以行业龙头为依托,构建多维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数控专业认真贯彻16号文,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按照学院“给我三年时间,还你一个有教养、有本领的孩子”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以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我院“校企合作办学,主动服务社会”的优势,以行业龙头“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为依托,深度融合,坚持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道路。数控专业作为广州市示范性专业,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及广东省数控行业发展动态,积极调整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以行业龙头为依托,深度融合,构建多维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3年的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既能编程,又能熟练操作的数控高端技能型人才,使其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带动我院其他专业共同发展。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企业专家担任数控专业的客座教授,参与数控技术主要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专家结合企业和行业的实际情况给数控专业提出了科学的建议,使人才培养标准更符合市场的要求。该公司的企业专家定期到学校给学生作报告,使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用人的一些要求,学生提前接触了企业文化。数控专业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实现深度合作的同时也与其他知名企业合作,如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广州井和机械加工有限公司等企业。数控专业继续与这些知名企业合作,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进一步加大合作深度,实现全方位合作。

2. 强化校内工学结合模式。

以生产带动实训,按照“工厂化”模式,模拟企业运作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校内实习模拟企业运作方式,以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按企业体制设置相关部门,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企业运转方式,就能感受企业的生产、管理,并参照企业的考核标准或由企业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岗位意识、安全意识、团队精神、操作技能、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并将考评结果记入学生的学习档案,使“校内工学结合”出实效,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操作训练,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企业运转方式,就能感受企业的生产、管理。聘请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及其他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数控专业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并指导教学。他们与数控专业教师组成“专项工作组”,挑选企业的典型项目和典型产品,将其引入教学环节,以企业实际项目和实际产品制造为内容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数控专业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要求,即“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的要点,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赠送了数控专业的广州数控系统和机床的主要配件,由双方共建实训室,与企业共同安排实训任务,利用企业技术的前沿性和专业技能的适用性,让学生实际感受企业工作生产的氛围,强化学生的企业经历培养。

3. 把企业一线的实际生产过程搬到课堂,以转变培养模式。

数控专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与企业一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把企业的一些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开发出来,同时学校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应用于企业,让专业建立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了全体数控专业教师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再学习,消除了时空限制,同时使教学资源应用于校企双方,破解校企合作的时空障碍。

二、构建三个体系

1. 校企双方共同构建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标准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建立与职业岗位标准相符合,与职业技能取证相衔接,与生产性实践相对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对职业岗位指向明确的核心课程包和集教材、教学课件、实训项目、课程指导等内容的立体化课程教学包和教学资源库。通过聘请名家、培养骨干、增加兼职等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其适应课程体系的要求。同时,按照技能培养的要求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将教学地点要求纳入课程标准。

2. 把企业一线生产情况融入校内教学资源体系

目前数控专业的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来源于网络,第二来源于数控专业老师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但这两种来源实质上仍然是高校老师基于课堂教学开发出来的,没有企业人员参与的痕迹,因此这是脱离企业生产实际的。数控专业当务之急是让企业参与教学资源建设,并且把企业一线生产情况融入教学资源,数控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数控技术专业典型零件的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合教学。

数控专业同时与企业合作将实际工作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聘请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一线技术人员来校上课,重视教学模式的改进,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数控专业积极推行过程性评价,对教学考核方法进行改革,部分技能课程实现对学生的最终成果,如作品、产品等进行考核。

3. 推行校企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推行校企对接育人模式必须打破学校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建立突出能力、全程评价、多元考核的开放性评价体系。将企业一线生产管理机制纳入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将人才评价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更加有效的结合。要将能力训练、知识学习、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注重以人为本、校企参与,体现人才评价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开放性的学生评价体系应成为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数控技术专业以行业龙头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为依托, 深度融合, 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道路。数控专业与企业全方位对接, 构建多维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数控专业,校企对接,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Z].教职成, 2011 (11) .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 2011 (9) .

[3]产文良.“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 2011 (48) :188-189.

篇4:校企无缝对接 助推人才培养

淮海技师学院先后与苏州正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南京熊猫集团、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宿迁国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进行深度合作,使学校教育链与企业生产链“零距离”对接,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加大与企业共享共建实训基地与专业、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探索出了一条学校与企业时时有互动、处处有合作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创新“三段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是校企合作目的之一,为大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淮海技师学院创新“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三段式”即在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学生参加校外实践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岗位熟悉阶段,二是顶岗见习阶段,三是顶岗实习阶段。每年都用一段时间参加校外的实践,而实践时间逐年递增,实训难度逐步加大。淮海技师学院创建办负责人孙永斌说:“我们总结以往的经验提出“三段式”,是为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是想让学生尽早与企业接触,熟悉企业的制度与管理。”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该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利用现代化手段和工具诊断排除基本故障,具有汽车及零部件装配调试与检验等能力。结合该专业要求,学校实行“三段式”教学实践:第一阶段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安排一至两周时间让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让学生去接触中大型汽车制造厂、汽车4S店等企业的管理制度,初步了解企业文化等;第二阶段,这是顶岗实习的“预热”阶段,即第二学年学校将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3-4个月顶岗见习,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去,以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知晓企业工作流程及操作模式;第三阶段,即第三学年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正式顶岗实习,让学生在毕业前走进企业进一步熟悉各大汽车制造厂或者汽车4S店等企业的各项操作流程,为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做好准备。

在第三阶段中,学校还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跟踪管理办法》,学校和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企业与学生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成立了由校企双方领导、带队教师和车间班长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小组。企业部门负责人负责安排学生生产任务和技能训练课题等,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带队教师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技术指导和考核,保证学生按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注重“共享共建”,优化实训基地与专业建设

为更好地将企业的先进技术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去,学校引进合作企业的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及管理制度,与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设备保持与企业生产设备同步升级,严格按照企业职工岗位标准对学生进行实习考核,实现实训环境工厂化、实训管理企业化和实训过程职业化。

目前,学校的重点专业先后与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仕德伟科技(宿迁)有限公司、江苏百通机械有限公司、尼吉康电子(宿迁)有限公司、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以“4+4”合作模式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所谓“4+4”合作模式,即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实习材料和技术指导,学校提供师资、教材、教学管理和鉴定服务,校企合作真正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合作积极性,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实践模式。

学校还对淮海职教集团进行规模扩充和业务延伸,进一步拓展了校企合作新空间:一是新增集团成员11家,学校与集团内企业开展工学交替、冠名办班、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二是以职教集团为基础,联系39家行业企业单位,牵头成立了宿迁市机电技术学会,填补了市内乃至省内空白,学校还加入宿迁市电工技术学会和机械技术学会;三是利用上述平台优势,建立起兼职教师人才库,实现教学培训和科研开发的有机结合。

近年来,学校先后与企业共同投资兴建校内实训基地达5个以上,即与南京苏鹰集团共建汽车接待实训基地,与江苏民丰银行共建会计实训基地,与上海远东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基地,与苏州沃尔斯集团共建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与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共建机电专业实训基地等,从而使学校实训教学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学校还与南京熊猫集团共同开办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淮海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李刚告诉记者:“本年度,该专业将首次招生30人。南京熊猫集团投资500万元建立了仿真实训基地,并由集团技术人员负责培训学校教师,学校则负责招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根据企业技能要求,学校将学生工作岗位任务明确细化,并根据企业对机器人维护等专业能力的标准,制订“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课程体系,学校老师传授理论知识与技巧,企业师傅指导实践技能。通过教室与企业车间、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等多方面的融合,有效推进专业培养。通过岗位见习和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南京熊猫集团工作。

强化师资建设,协同企业“共培”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是增强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为此,学校实施“内炼队伍,外引高手”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一方面,学校强化校内师资的培育孵化,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并规定要安排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产品生产的对接。其中,学校要求专任教师每年至少下企业实践锻炼一个月,完成三项任务,即:进行顶岗轮训,提高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实习,完成现场教学;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企业生产。他们既是学校专业教师,又是企业技师。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专业教师可以延长在企业的实践锻炼的实践时间。通过下企业,可以使教师更了解企业的需求,使其在今后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为满足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的需要,学校还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省考评员培训考核及研修工作。

另一方面,学校坚持“够用、实用”“用人不养人”的原则。学校根据社会培训的特点,聘请企业、行业、高校等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教授为兼职教师,使高技能人才培训与解决企业生产难题有机结合。学校还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了“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制定了《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专家互派交流制度》,设立企业专家大讲堂,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同时,与学校合作企业分别都有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定期指导学生实习,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近年来,学校不仅注重培养校内专业教师,同时还承担培训企业在岗职工的责任。”培训处处长朱宇亮告诉记者。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和设备更新,一些企业员工深感难以驾御。学校受企业之托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以前只是在学校进行集中授课,现在采取“送教上门”。学校老师根据企业需求,对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理论知识培训,指导其运用先进仪器。通过去企业上门培训,学校教师全面、客观地把握了企业需求和发展态势,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建设的方向,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等更趋合理。培训教师更是把第一手的企业信息带入课堂,把企业岗位需求引入教学过程,增强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提高了各个专业的综合能力。

篇5:校企“零距离对接”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

(一)人才培养“量”、“质”情况堪忧

金融业的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人才的竞争,金融企业的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在金融业竞争日益呈现激烈性和复杂性的当下,金融业的发展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力资源已超过资本资源成为现代金融业发展和竞争的首要资源,因此,新形势下探索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按照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的国民待遇条款,2005年之后,外资保险公司即已与国内的保险公司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这意味着我国和外国的保险企业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具有了同等的竞争地位,两者将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大量外资以及合资保险公司纷纷涌入中国,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保险企业对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高校培养出大批熟悉国际经济交流业务、熟练掌握外语、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全球化视野和正确的开放意识等素质和能力的开放型人才。

有资料显示,在美国每70人中有1人为保险从业人员,日本每300个国民中有1个保险从业人员,香港平均不足200人中有1人为保险从业人员,台湾每152人中便有一个寿险推销员。然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处在一种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保险企业用人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尴尬境地。高校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并未能够很好地契合保险企业的用人需求,人才匮乏与行业高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经验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不少大专院校也开设了保险专业,但基本上处于封闭式的“自我循环”状态,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编制都无法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保险教育仍沿用传统的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缺乏对现代保险教育环境的系统研究和探讨,其发展受到了体制、师资和教材等因素的制约。普通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的保险人才培养仍是更多地停留在理论灌输方面,课程设置重复落后,教学手段单一,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重教学,轻实践”是各个学校的“通病”。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2015年,我国保险高级管理人才需求超过5.8万名,保险精算人才需求超过700名,保险核保人才需求达到1.3万名。然而,到2015年,高等院校的专业保险人才供给才不到1.3万名。当前,无论在人才总量、总体素质还是人才结构上,保险人才的成长速度仍然低于行业的发展速度。

(二)培养目标与保险企业需求脱节

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吉达·克里希那穆说:“学校的使命是创造一个地方,在那里,一个人可以学会一种完整的,健康的和智慧的生活。”当然,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亦是学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

面对高校生源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现实,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一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有效配置等方面能够更加符合其学校定位以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当然,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其中之一。但是,鉴于我国保险业曲折的发展历史,国内高校保险专业开设情况并不十分理想。1985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委托:南开大学、西南财经、武汉大学、辽宁大学等几所学校开办保险专业;而一直到2000年,全国仅有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取代了辽宁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特许单独设置保险学专业。虽然在随后几年时间里教育部又陆续批准一批高等院校增设保险学专业,使保险专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涵盖专、本、硕、博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其中较为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见表一),但是,面临着日益发展与壮大的保险市场,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的保险行业全面放开,保险公司对应聘人才在学历、知识结构、专业技术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提出较高的要求。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的保险人才需求一直徘徊在1.6万名左右。但是,保险学界与业界之间的联系、沟通和互动严重不足,保险人才的供给与保险企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缺口”。

二、校企对接模式构建日渐纵深化发展

(一)校企对接模式的基本含义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知识、能力等素质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与方法、实现校企合作办学的运行环境等,它集中体现了当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目前,发达国家已有效地构建了不同特色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甚至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作为一种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被称之为战后德国重新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和经济强国的“秘密武器”。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也多次指出,人才问题是保险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当下要更加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保险人才,这些人才应该是高技能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是亲和型的人才。当然,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和企业应当合理分工、各有侧重。恰如我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提出的,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金融机构进行战略转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总量需要增加,结构需要优化,素质需要提高。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应注意四个结合,即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相结合,国际先进做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同时注意“三个避免”,即避免过于理念化,避免专业过窄,避免过于实务性和操作性。金融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注意的“三个避免”,即避免一试定终身,缺乏跟踪、调整机制;避免上升通道过于单一,没有因人而异;避免培养计划过于短期,重使用、轻培养、轻激励。因此,被其他国家普遍施行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无疑将是新时期、新背景下保险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校企对接路径搭建效率日益提高

根据2005年教育部《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的有关规定,现行培养本科生的理念是“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2007年5月26日,由上海金融学院主办的以“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的高层学术论坛在上海金融学院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中国银监会、上海市金融工委、国内银行和部分外资银行、财经类高校和国外高校的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大家围绕“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研讨。而针对保险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学界也在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任课教师与保险企业之间的流动;校企合作办学、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以及订单式培养等。例如,肖翠仙(2011)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的全面建成,提出应从校企合作办学以及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联合培养等方面加强保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陈靖(2011)认为,无论复合型人才还是专人型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高等院校与保险业界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江越平(2011)主张,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立场出发,创新思维,树立服务型办学理念。冯文丽,赵凯(2009)强调,在加强保险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对保险行业的认可度、错层培养,构建金字塔型人才结构以及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扩展实践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保险教育创新;张鲲鹏、彭晓燕(2010)则提出了构建“1+N”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观点。

近几年,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已经起步,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也都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没有普遍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一些保险公司已开始从海外引进人才弥补国内保险高级人才的相对不足,但成本过高和国外人才不熟悉中国国情制约了从海外引进人才的数量。面对有限的人才资源,加紧人才储备成为保险业界解决人才瓶颈的共识。因此,如何构建具有实际可行性的保险人才培养的校企对接平台,探索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已是迫在眉睫。

摘要:保险,是现代金融发展的核心之一,是现代经济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极其重要,而复合型的保险人才是推动这一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高等院校与保险企业之间搭建高效的人才输送途径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保险,校企对接,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肖翠仙.高校教师的教学权利与价值中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59-62.

[2]张鲲鹏,彭晓燕.学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保险高职教育的“1+N”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6):81-84.

篇6:校企“零距离对接”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

关键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双元制;BSH;无缝对接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南京建筑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国家教育部在职教领域与德国最早合作的学校,率先引进世界先进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理念。二十多年来,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内化并推行“双元制”办学理念,构建集理论教学、工种实训、教学见习、毕业设计和实习就业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积极创新并融合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为代表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了“重实践,重技能,与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双元制”办学特色,实现教室、教师、学生的双重身份:即“教室=车间”、“教师=师傅”、“学生=学徒(企业准员工)”。截止目前,学校与博世、西门子、吉博力、布德鲁斯、菲斯曼、新加坡南洋公司、新加坡CBM公司、中兴通讯、上海大众、金鹰国际等2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双元制”联合办学,共同实施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都走在同类学校前列,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免检”人才,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无缝对接”。其中BSH(博西华)项目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一个典范。

1.政府主导、校企实施,完善“双元”培养体系

1983年6月至今,在国家教育部和德国外交部的直接关心下,南京市教育局和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署了八期合作协议,并由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具体实施,联合培养“双元制”专业人才。学校与博西华电器有限公司、基金会签订了联合办学的“三方”协议,培养工业电子、操作电工和工业机械工的熟练技术人才,实施德国原版“双元制”培养,该班被冠名为“BSH”(博西华班)。

按照“三方”协议,规定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学费仅2400元/年,享受国家补贴1500元/年,企业为每位学员提供200元/月的“带薪”学习制度,设立最高5000元/学期的BSH奖学金奖励制度和免费企业培训制度,完全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学费”上学,甚至可以有不少结余。这些都为“双元制”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和经费保障。

2.校企联动,确保“双元”培养质量

(1)校企合作共同选择培养对象。采取“以企为主,校企联动”的择生方式,分别由学校和企业派出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业专员共同选拔培养对象,通过口语交流、技能展示、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和生活习惯等综合素质测试,择优确定培养对象。

(2)校企合作共同商定培养计划。在德国原版的“双元制”教学计划框架下,校企双方结合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比例权重等内容上进行协商,确定教学计划以1:1的时间配比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基础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培训比重为3:7,同时为每个BSH配备两名接受过德国专门培训的教师担任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配备有企业实践和德国培训背景的工程师担任校外实训教学,采用“技能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授课,两个月在校内进行理论和基础实验学习,两个月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实施“校(理论)——企(实践)——校(理论)——企(实践)”的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并引入德国工商行会的AHK证书考试。整个培养过程,紧凑合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学校传统教育与企业文化培育相统一,让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相互渗透与充分融合,让培养对象接受原版的“双元”培训,提前进入岗位角色。

(3)校企合作共同创造教育资源。一是实施基地资源共享,做到“车间与教室合一”。二是实施师资资源共享,做到“教师与师傅合一”。三是实施科研资源共享,做到“技术与产品合一”。学校和企业派出强大的科研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解决企业生产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难点、疑点问题,开发研制出新颖、可靠、实用的科技产品,把技术力量转化生产力,打通校企联合提升“产学研”水平的新局面。

(4)校企合作共同参与培养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学校高度重视BSH培养质量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专门成立由校长垂直领导的双元制协调部和博西华专业教研室,协调和沟通学校、企业及基金会,组织教学资料的翻译,保证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校内定期进行专项考核,组织学生参加德国工商行会AHK中间考试和毕业考试,由德方和公司联合出题,通过教考分离、理实结合的形式最终确定学生成绩。

3.突出四“有”,打造“双元”培养品

(1)企业发展有人才。到目前为止,我们采用“双元制”校企合作培养方案,为博西华、科宁集团、环强装饰、新加坡南洋公司等合作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数千人,改善了企业高技能人力资源缺乏的现状。根据用工反馈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双元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岗位技术和发展需要,赢得了企业的充分信任和好评,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学校的学生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精英。

(2)学生就业有岗位。在确定培养方案的同时,企业就已经把相关的岗位做好预留。三至五年的“双元制”培养,学生全部按照培养计划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作为在校学生把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指导,作为企业“准员工”在企业参与实践学习和员工培训,实现了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转换,工作时不再需要进行“入职培训”,解决了企业新进人员因“水土”不服造成较长适应期的问题,实现了上岗“零距离”。二十多年来,学校的毕业生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中国教育报》以“毕业生成了企业‘免检’人才”为题专门报道了学校高质量的就业情况。

(3)学生成长有平台。博西华电器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着力提升企业知名度,“‘量’企业需求之‘体’、‘裁’学生培养之‘衣’”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为毕业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完善人才提升空间,特别是对企业有突出贡献,自身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可以获得免费到德国进行专业进修和学历提升的机会,绝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部门负责人或项目经理。

(4)学校办学有生源。通畅的“出口”决定了旺胜的“进口”,接受“双元制”培养的学生所具有的良好表现坚定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信心,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充分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每年招生咨询阶段“双元制”培养是最热门的话题,促进了学校不断获得优质生源,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2006年至今,学校高职录取分数线平均分在530分左右,仅2009年600分以上的学生有百余名,最高分658分,超过普通高中三星级分数线。良好的生源素质促进了学校不断取得喜人的办学绩效,学校在职业院校办学成果集中体现的技能大赛中连续两年荣获省赛“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获奖率”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如今,学校的“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由少数中专层面的培养延伸至学校高职层面的全覆盖,由少数示范专业层面的培养延伸至学校所有专业层面的全覆盖,由学生层面的培养延伸至学校教师层面的全覆盖,由原版“双元制”延伸至本土“双元制”共存发展与互补发展的良好格局。

实践证明,实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差、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用工荒、校企合作对接不上的问题,更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幸福指数低等一系列问题。而BSH只是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众多校企合作项目中的一个成功典型事例。

总之,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将继续保持优势,不断探索,创新驱动,以创建全国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为契机,更加注重建立紧贴行业服务企业的办学机制、产学结合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招生就业统筹考虑的培养机制,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为实现党的十七提出的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东标.双元制培训造就企业“免检”人才[J].当代职业教育,2010(4).

[2]王少华.以“双赢”需求下的“校企合作”打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平台[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

[3]杨琳.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双赢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

[4]董国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微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

篇7:校企“零距离对接”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

2010年, 教育部对于未来10年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思路, 提出了办法。同时, 也充分预示着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前景。第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达到历史之最。第二, 我国近十年的教育成就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的基础达到历史之最。第三, 中央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是历史之最。第四, 职业院校规模为历史之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达到了“两个一半”, 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半是职业教育, 大学教育的一半是高等职业教育。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中职招生人数计划达到800万, 在校生接近2000万, 第五, 中央财政经费投入为历史之最。

说起职业教育, 我们就会想起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名言:“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到了“由量到质”的瓶颈阶段。探索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模式, 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校企合作”已成为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和推进的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要依据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 将办学目标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追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为最终目标, 积极探索推行校企合作。

一、抓实践结合, 为校企合作探索有效模式

企业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终端用户”, 企业的变化和需求应是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当前, 制造业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 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制造的进一步推进, 使其生产内涵和管理模式发生较大变化, 导致对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规范行为和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深化改革。

如何更好的为企业“量身定制”, 为生产一线岗位打造“零距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从多年来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出校企合作有效链接的几种主要形式:一是“2+1”模式, 就是企业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 为即将踏入企业的学生提供条件, 使学生能顶岗进行实践学习, 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二是订单培养模式, 就是企业根据发展需要, 有针对性地参与制订合作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 共同组织教学, 培养适企适岗的专门人才, 直接接纳共同培养的学生;三是工学交替模式, 就是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生产规律, 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合作学校共同研订人才培养计划, 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在学校学习交替进行;四是资源共享模式, 就是企业和学校共享实验实训设备和场所、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息等。

目前, 大多数职业技工学校的教学模式都是以“2+1”为主的, 每年再适时分析经济结构变化形势, 根据用人企业发展现状, 灵活辅以订单培养或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

二、抓招生源头, 为校企合作开发市场

学生就业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 市场取向是校企合作的前提因素。如果想要坚持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 首先从招生源头开始, 就应该提前调研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 提前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阶段需求, 提前介入企业用工需求培训计划, 进而与企业进一步决定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及总量, 以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抓师资建设, 为校企合作提供教学保证

“国为兴, 必贵师而重傅。”教师在“教与学”两个方面中居主导地位, 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在师资。要培养适应市场、适应岗位的学生, 教师更理所应当地成为决定性因素。学校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重点放在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能力结构和专业结构上, 重点放在培养和引进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上, 重点放在教学规章制度建设上。

一是注重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和专业设置制定长期的人员引进、培养和储备计划。对招聘人员要侧重突出专业取向。二是注重新专业教师的基本功和基础课程的培训, 对其进行教学、实习和企业一线系统轮训。二是制定教职工后续培训和再教育计划, 提供教育培训基金。三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教师互动, 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或担任兼职教师, 并与学校专业教师进行相互间的技术和经验交流。四是注重开展专业教师的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五是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考核。建立健全科学配套的《教师业绩考核细则》, 要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计划等方面的监督检查, 分阶段、分专项对教师教学业绩进行考核评价。做好学期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教学检查工作, 规范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六是注重提高教职工的师德修养。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

四、抓教学改革, 为校企合作寻求切合度

技工学校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目标要紧密锁定企业的生产需求。

首先, 围绕企业需求, 按照设置动态化, 理论适度化, 内容综合化, 结构模块化编制教学计划, 促进课程设置科学化。学校瞄准市场和社会需要, 加强对专业设置科学性的严格论证, 注重专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结合学校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 按技能教育理念大胆改革。学校围绕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 迎合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在优化结构, 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巩固基础专业, 发展重点专业, 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合理配置, 高度重视优化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 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

其次, 围绕知行统一, 积极推进多种专业教学一体化。“一体化”教学是当前职业学校坚持以能力为本, 以应用为目的,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学校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层、技术层等进行教学调研, 加强专业理论、实训课题的筛选、规范和评审, 编制较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一体化教学计划, 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 规范实习课题, 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 最终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第三, 围绕教学模式, 探索教学理念开放化, 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管理具体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着眼于生产一线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要求, 要重视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服务性课题的讲授。实训场地的规划设计建设要符合企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要配备与企业现代化产业升级和产品生产相配套的实训设施。尽可能的构建出与企业生产相匹配的真实生产环境, 并依托真实的生产环境实现教学与实训、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只有通过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 才能促使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更加贴近岗位述求, 更加科学合理, 更加实用有效, 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抓学生素质, 为校企合作培养适用技能人才

因为职业教育以“用”为主, 重点强调技能和技艺, 重在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除了学生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外, 还要引导学生用智慧统筹知识。当前企业在选人、用人上越来越看重适应性和知识转化能力。现代企业在价值观方面越来越多的植入企业文化, 在现代化管理中越来越多的引入“5S”管理理念。我们的职业教育也要要注重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企业元素, 在教学中将5S现场管理理念、安全生产知识以及用人单位企业文化导入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 使企业精神、使命、远景、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之中, 使学生尽早地融入企业文化圈, 使输出端的学校管理与输入端的企业管理同步, 衔接紧密, 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

校企合作教育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以来, 许多学校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实践表明:是寻求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的一种有效模式, 是寻求岗位与技能紧密对接的一种前景模式, 也是寻求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多元化的一种探索模式。职业教育在今后服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 在服务产业转移中, 在服务教育改革中承载着前所未有的重任。

摘要: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到了“由量到质”的瓶颈阶段。探索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模式, 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校企合作”已成为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和推进的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素婷.论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06, 4.

[2]徐洪波, 袁晓建.探析校企合作共建的双赢特征和发展思路[J].交通企业管理, 2006, 2.

[3]喻忠恩.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评析[J].职教论坛, 2009, 4.

篇8:校企“零距离对接”培养平面图像处理人才

关键词:职业学校,实践教学,工学结合

人社部发[2010]57号《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 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就职业教育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实施校企零距离对接, 为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改革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 目前职业学校在工学结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实施的“工学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学生两年在校学习, 一年顶岗实习, 即“2+1”模式。虽然此模式有利于学生就业, 但由于学生在校学习的两年时间里, 没有实际岗位工作实践, 没有亲身体验本专业所对应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虽然有些学校也建立了实训基地, 但学校和企业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造成了理论学习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完全脱离, 难以有机的结合起来, 学生在一年的顶岗实习中, 存在不适应单位管理, 由于理论基础、操作技能水平过低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最终学无所成, 半途而废, 更有甚者毕业后在工作中仍不能适应工作而导致辞职的结果。那么, 能否改变传统以课堂为中心的做法, 把企业管理机制引进学校, 让学生在校两年的时间里体验企业管理制度、生产全过程, 为将来走进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加强职业学校工学结合教学的主要措施

2.1 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和文化

学校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及文化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学生从校园走向企业的时候, 总觉得有些难以适应, 所以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和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做法:其一是学校要开设企业文化走进校园的绿色通道或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到企业参观见习, 接受企业文化熏陶, 真切感受工作氛围, 转变观念, 以缩短由学生转变为职业人时间。其二是适当引进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及文化的精华, 让学生在校园里也能感受企业的管理模式。其三是在学校创设模拟情境, 通过模拟企业的情境, 让学生感受企业的生活、工作、管理方式及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风气, 企业氛围, 企业舆论都是通过学生的耳濡目染, 内心体验和情感熏陶实现的, 对学生思想道德有积极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我校汽车实训基地, 该基地基本按照汽车4S店标准进行布置, 保证了实训室与企业要求一致性,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真实性, 使学生进入基地仿佛到了企业车间。同时, 基地也对外承接各种服务业务, 如维修、美容等, 服务过程也完全按照企业车间工作流程进行:电话预约——前台接待——工人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 操作——客户验收——客户评分——满意缴费等进行, 尽可能引进企业管理机制, 让学生充分体验企业管理制度、操作的全过程。学生了解和熟悉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 特别是对操作过程有了亲身体验和明确认识,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主动加强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 养成了严谨求实的作风。

2.2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由于受经费及场地的限制, 许多职业学校往往存在实训场所、实训设备不足, 实习工位数不够的通病,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 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我校的机电专业及电子专业, 由教师指导下, 学生在校内设立“电器维修与回收站”, 充分利用我校六千多学生的资源, 回收已经被同学淘汰的电器进行拆装, 使学生更多了解机电或电子产品、设备构造, 提高对电器设备的认识。在老师的带领下, 帮助同学及教职工修理各种电器:如手机, 电磁炉, 电饭锅, 吹风机等。又如机械维修专业的学生以个人或学校名义组建水电装修队, 在老师指导下对外承接水电装修、空调安装等业务, 并收取一定的维修基金。甚至把实训维修地点设立到农村 (因为绝大多学生来自农村) 等等, 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 在学习期间交替安排学校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 校外实践拓展, 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这样不仅加深机电与电子电器设备在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 开阔视野, 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 熟悉典型零件的整合与维修, 还充实了实训教学内容, 提高了操作技能, 为将来走出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在参加生产一线的劳动中, 部分学生还得到了一定的报酬, 解决了部分生活费,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力更生, 自强自立的精神。

2.3 推行“双证书”制度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增强学生在企业工作的自信心、使学生“一专多能”, 提高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和学生的认同度, 职业学校必须推行“双证书”制度, 即学生毕业时, 同时具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样, 学校不得不改革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方法, 学生也要转变“重学历、轻能力”的传统观念, 学校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如我校近两年毕业生获“双证书”率已达100%, 并有70%以上的学生考取得了二种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2.4 实施“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学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 在企业定“需求”的前提下, 企业参与定人才规格、定课程计划、定评估标准, 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 实现了校企零距离对接, 学生毕业后可直接由学生身份过渡到企业员工。近年来, 我校与广东经济发达地区、钦州港区、钦州市河东工业区、防城港等近50家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并与近10家企业签署订单办学协议。如2009年9月与钦州市明星摩托有限公司签署订单办学, 并成立“明星班”;与大海粮油防城港工业有限公司签署订单办学, 成立了由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35名学生组成“大海粮油班”;2010年9月与TCL (空调器) 中山有限公司签署订单办学协议, 10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50名学生组成“TCL班”;2011年3月学校与本地区较有实力的企业——钦州市力顺机械有限公司签署订单办学协议, 于2011年9月成立由45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组成的“力顺班”等, 由于教学针对性强, 学生毕业后上岗快, 留得住, 所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

总之, 职业学校教学只有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 才能使学校的教学与社会需求同步, 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使学校走向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转身向海千帆竞发《钦州日报》2010年11月5日第3版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全文)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上一篇:优秀青年团队事迹下一篇:电子商务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