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理论

2024-05-09

科技创新理论(通用8篇)

篇1:科技创新理论

考试:创新理论与实践-第1讲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

     试卷年份:2015年 题量:7题 答题时间:分钟 总分:100分 合格线:分

【 单选 】我国“自主创新”包括的含义有()

   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模仿创新 D.以上皆是

   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2

【 单选 】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

 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 D.日本

   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3

【 单选 】

1、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经济学家()在1912年提出的?

    A.熊彼特 B.马歇尔 C.舒尔茨 D.诺斯

   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4 【 判断 】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战略中要在发展的路径上、在创新的方式上、在创新的体制上、在发展的部署上、在国际的合作上实现五大转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 A.正确 B.错误

 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 判断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 A.正确 B.错误

 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 判断 】英国创新战略的规划设计以国家创新体系为核心展开,以实现从创新体系向创新能力的转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A.正确  B.错误

 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 判断 】国家创新体系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运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 A.正确 B.错误

 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篇2:科技创新理论

第 1 题

收藏

影响企业创新的内部因素除了资源投入、机制因素外,还包括()(10分)

A.人力资源

B.资金

C.组织机构

D.文化因素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10

收藏

福特汽车公司创建了第一条生产流水作业先,大幅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为其产品售价的降低提供了基础,这一创新属于()(10分)

 A.产品创新

B.工艺创新

C.渐进式创新

D.突破式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10

收藏

不断升级现有产品的版本是一种()(10分)

A.渐进式创新

B.突破性的创新

C.产业模式创新 

D.收入模式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4 题

收藏

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是与众不同,且不易被学习的,这表明其具有()

A.稀有性

B.用户价值性

C.持续性

D.难以模仿性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10分)(第 5 题

收藏

企业与企业、高校、研发机构等之间进行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属于()(10分)

A.自主创新

B.合作创新

C.集体创新

D.模仿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6 题

收藏

用户需要完成一项任务时,通常仅是需要产品。

A.是

10分)

(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7 题

收藏

产业模式创新属于最激进的商业模式创新,要求企业重新定义本产业,进入或创造一个新产业。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8 题

收藏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采用技术领先战略可以为企业在行业标准制定中掌握话语权。(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9 题

收藏

国际化创业是指公司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创造性地探索和开发国外市场机会的过程。(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10 题

收藏

工艺创新也称为过程创新,是指产品的生产技术变革,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组织管理方式。分)

(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篇3:科技创新理论

1科技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科技创新理论的形成

1912年,约瑟夫 · 阿洛伊斯 · 熊彼特 (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出版德文《经济发展概论》一书, 标志着科技创新理论正式形成,也成为日后科技创新理论发展的基石。此后,194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总体来看,熊彼特的科技创新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第一,创新的内涵。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将 “支配的原材料与力量”通过“新组合”引入“生产”,以实现“经济发展”。其包括三层含义: 创新是经济发展“生产函数”的内生变量,且从其“内部自行发生”; 创新是“新组合”“间断”出现的变化,具有 “革命性”,而非“连续”的“静态”“循环流转”; 创新属于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其重心在于将科学技术成果( 或发明) 引入生产领域,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熊彼特给出了创新的5种情况: 采用一种新的产品;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 供应来源; 实现任何 一种工业 的新的组织[1]。

第二,创新的主体。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并将其定义为那些“职能是实现新组合”且“实际履行”了这种职能的人们,即企业家的核心职能在于将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起来,实现创新。同时,他也框定了企业家所具有的非持久性、非阶级 ( 层) 性、非继承性 和理性4个主要特征[1]。

第三,创新的首要因素及其实现路径。熊彼特认为,“信用对于新的组合是首要的”,即使企业家缺乏资本等创新要素,企业家也可以通过有效运转的资本主义信任制度获得必需的“购买能力”或“支付手段”。在创新实现路径方面,他认为企业家驱动路径是主要的,但通过大企业推动创新也是创新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熊彼特也提出了 创新路径 实现的一 种重要方 法,即 “产业突变”( 或曰“创造性破坏”) ———“它不断地从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并认为这是“资本主义本质性的事实。”[2]

第四,基于创新理论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现象的解释。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与创新活动具有直接关系,且因为创新的进行“不像人们依据一般的概率原理所期望的那样,从时间上均匀分布的……而是,如果一旦出现,那就会成组或成群地不连续的出现”[1],作为繁荣产生唯一原因的企业家的出现也具有这一特征。同时,“在繁荣的开始以及在萧条的过程中,误差必定起着重大作用”,这些因素最终共同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而高涨( 繁荣) 时而低落( 萧条) 的波动性。这种波动性也因为创新与企业家的周期性而呈现出“繁荣、衰退、萧条与复苏”4个阶段为一循环的周期性。 在此基础上,熊彼特构建了“三周期”经济周期体系,即周期一般在50年至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长波) ,周期一般在9年至10年的尤格拉周期 ( 中波) ,周期一般在40个月的基钦周期( 短波) ,并认为这三个周期是相互“并行”、“干扰”和“重叠” 的,如长波一般包含6个中波,中波一般包含3个短波。

第五,创新与资本主义的走向。熊彼特认为, 创新的衰竭将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崩溃。原因在于: 资本主义对于“巨型企业单位”的培育,“不但驱逐中小企业,‘剥夺’企业主,而且到最后还会撵走企业家,剥夺作为一个阶级的资产阶级”[2]。随着企业家的消失,创新停止,推动资本主义进步的各种动力日渐衰竭,“利润以及与利润亦步亦趋的利率都会趋向于零。靠利润和利息为生的资产者阶层将趋于消失。工商业的管理将成为日常行政管理的事情,而管理人员将不可避免的具有官僚主义的特性。一种非常清晰型的社会主义将几乎自动地出现。”[2]

1.2科技创新理论的发展

在熊彼特完整提出科技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科技创新理论发展走向纵深,逐步形成了两个较具代表性且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 见表1) 。

综上所述,西方科技创新理论已有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形成了共识: 首先,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一变量在生产函数中的权重逐渐增大; 其次,经济范畴是科技创新的第一特性,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才可称之为真正的创新,而这也决定了科技创新的生产力特性; 再次,科技创新与其他要素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非线性的作用过程是科技创新与其他要素共同作用于生产力或被生产力反作用的重要特征; 第四,科技创新仍然强调技术创新,而非一般的科学研究,两者之间差别显著,存在一定的不可共量性。

2科技创新模式的转变与发展

2. 1 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大企业封闭式科技创新

鉴于大企业与科技创新间的紧密关系,及其实践、理论重要性的多重强调,使得这一时期针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基本上都以大企业为研究样本。如, 熊彼特在提出科技创新理论时就认为大企业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实中,基于这一时期经济、科技环境的局限,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的确更有可能吸引、提供、负荷和合理利用科技创新所需的大量资源[3]。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大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如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成立的贝尔实验室。此外,Maclaurin( 1954) 通过对美国1925—1950年13种工业发展情况的实证分析, 进一步从理论上明确了大型企业在构建美国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大企业科技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4]。

资料来源: 根据研究文献整理所得。

同时,创新专利带来的巨大利润和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使得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具备了另一个显著特征: 封闭。如,Turner( 1954) 在对191个企业科技创新境况分析后发现,大部分企业以自身内部资源为支撑,很少吸纳或借助外部资源开展合作创新[5]。这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科技创新研究思路基本立足于单个企业本位组织内部及其对外部环境的被动适应上,即如何通过自身条件调整( 包括组织及其所拥有的创新要素) 适应外部环境,以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效能的最大化。所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企业外部环境对其内部科技创新的线性影响研究,二是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要素及其自身组织安排对科技创新的线性影响研究。

2. 2 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科技创新

进入20世纪70年代,科技创新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向,具体表现在: 创新参与主体不仅由大企业拓展至中小企业,而且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主体也参与进来; 突破组织边界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战略思维撬动尽可能多的创新资源; 创新过程不再是机械、线性的,而更趋于非线性和复杂系统性; 创新不再满足于1 +1 =2的线性结果,而是努力获取1 +1 > 2的协同效应等。总之,科技创新模式由大企业封闭式创新步入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创新,且形成了名目繁多的细化科技创新模式,其中已被广泛认可且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合作创新模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技创新就已经面临所需经费日益庞大、研发过程日益复杂的现实,单兵作战的创新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求,Arnold( 1954) 当时就认为合作研发( cooperative research) 可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Arnold详细分析了4类从事研发的团体及9种出资团体,冲破了单个企业独自研发的组织路径选择, 开拓了研究科技创新多组织( 单位) 合作创新模式的先河[6]。但是,之后合作创新研究并未受到重视,直至70年“I/UCRC”(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 的提出,合作创新研究才受到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合作创新新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是Franks( 2000) 将供应链思想引入创新领域提出的“供应链创新”模型[7]和Etzkowitz等( 2000 ) 构建的大学、政府及产业“三重螺旋”创新模型[8]。可见,合作创新更多地关注创新微观基本单元间的合作关系,进而成为以后出现的各种创新模型的基石。

创新系统模式。基本科技创新单元间的合作具有偶发性,为了使合作创新更具稳定性和可预见性,需要相应的系统予以持续培育和支持。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创新系统模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且形成了三个代表性流派: 以Freeman( 1987) 、Lundvall( 1992) 和Nelson( 1993) 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系统,他们从国家层面关注创新过程, 认为创新的实现与一国的具体国情具有内在逻辑性,并构建了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模型[9,10,11]; 以Cooke ( 1997) 和Braczyk( 1997) 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系统, 他们批评国家创新系统概念过于模糊,并用区域予以取代,将分析对象具体化,这为分析一国国内不同地区创新能力的差异提供了分析框架[12,13]; 在吸收“三重螺旋”创新模型 的基础上,以Malerba ( 2002) 为代表的部门创新系统也已形成,他们将分析对象定位于更为微观的“部门”( sector)[14]。可见,创新系统更加侧重科技创新宏观层面,其对顶层设计的重视为有效规避合作创新偶发缺陷,促进合作创新持续进行提供了系统保障。

创新网络模式。为使系统性创新更具有可操作性,创新网络应运而生。创新网络最先发轫于Imai和Baba( 1989) ,Freeman( 1991) 在引证并接受了两者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正式采用创新网络这一名称,是指“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15]Gemiinden等( 1996) 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企业为核心,以管理机构、供应者、协同供应者、研究与培训机构、竞争者、批发商、客户、咨询者为合作者的创新网络参与主体模型[16],明确了创新网络的主体构成。 Sheffi于1985年提出的超网络( Supernetwork) 已被引入创新网络研究领域,并成为创新网络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总之,创新网络模式为合作创新水平的升级和创新系统的落实提供了可能。

创新集群模式。科技创新并非均衡分布,而是某些行业、区域或者时间点总是比其他行业、区域或者时间点具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产出,甚至会出现科技创新成果“涌现”的现象。OECD基于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整合,分别在1999年和2001年出版的《集群———促进创新之动力》和《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驱动力》两部研究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当代意义上的创新集群。之后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对于创新集群的认识也日益深刻和多样,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包括美国竞争力协会( 2010) 基于高强度合作视角的分析、Preissl等( 2003) 基于技术功能联系的解读和Scott( 2006) 基于创意领域的诠释。至于创新集群运行方面,创新机制、创业机制、产业促进机制和区域发展机制成为其有效实现的4大核心支撑机制。总之,创新集群模式的出现使科技创新与产业或经济的结合更为紧密,同时也为合作创新、系统创新和网络创新的建设开辟了新的视野。

开放式创新。Chesbrough在梳理、总结创新已有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在2003年《开放式创新: 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一书中正式提出开放式创新这一概念。他在对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做了详细的比较后认为,智力资源的流动与私人投资及其对外部知识的支持是开放式创新产生的重要原因,且认为这一模式的本质在于,企业可以通过外部( 内部) 的路径将外部( 内部) 的想法商业化推向市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建立新公司、认证许可等[17]。之后,Chesbrough( 2004) 又对开放式创新的管理原则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为开放式创新的切实推行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网络众包模式。2006年,Howe在《连线》杂志首次提出网络众包( Crowdsourcing) ,但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之后Estellés-Arolas等( 2012) 在总结40个已存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众包的定义,是指一种在线参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科研机构、 非营利性机构或公司灵活发布需要解决的任务,大众自愿承担任务; 并廓清了网络众包的8个特征: 清晰的任务承担者和众包者、任务目标明确、任务承担者报酬明确、众包者可接受的报偿明确、在线参与、一定范围内的公开征集和使用网络[18]。可见, 与以往创新模式相比,庞大、分散的参与者管理成为此种创新模式成功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两种解决方案得到认可: 一种是技术方案,如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构建大型分布式计算系统,为网络众包中研发问题的编码、信息化和模块化提供技术平台; 另一种是采用管理方案,如给每个研发问题指定一个项目经理或通过“动机—诱因—激发—行为”模型对参与者实现有效管理[19]。作为刚刚出现的一种创新模式,其所独具的创新合作关系、计算机网络化和创新过程民主化为已有创新模式的发展,或者几种创新模式的整合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3结论与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技术仍是科技创新理论的核心关注点,且科技创新模式根据不同的创新问题相应产生,具体来说: 合作创新弥补了孤立、封闭式创新的能力或资源局限; 系统创新规避了合作创新的偶发性,使其更趋稳定和可预测; 创新网络在超脱了合作创新过度关注微观创新单元间两两关系束缚的同时也具体化了系统创新,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创新集群则摒除了均衡发力的思维,以有重点、分步骤的路径实现了创新辐射,同时紧密结合产业集群,使创新更加凸显生产力属性; 开放式创新更加侧重创新要素组织间的无缝流动,为创新资源的集成使用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网络众包更是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创新民主化,为大众创新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支撑。可见已有科技创新理论和科技创新模式研究成果为现实科技创新的有效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导引。然而,已有文献在以下研究中仍显薄弱,急需进一步的探讨与完善。

其一,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内在规律研究。由前述文献可见,目前针对科技创新的研究集中于技术领域,而对于更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却关注甚少。所以, 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是否也可应用于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与创新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 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过程到底如何进行? 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研究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其二,科技创新模式的演化与整合研究。如前文所述,截至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科技创新模式就已经达到了6种,尽管这些模式为科技创新实践提供了选择余地,但是这些科技创新模式间是否具有内在关联性,这些科技创新模式演化过程或路径是否具有承继甚至共轨性等问题均未澄清,然而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这些科技创新模式的针对性高效运用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利用这些科技创新模式间的差异进行彼此再造,利用其共性构建一般模型,在实现这些科技创新模式各自更新的同时利于构建跨越模式边界的规律性科技创新模型,提高科技创新模式的普适性,所以系统开展这些科技创新模式间的异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篇4:科技创新理论

[关键词]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在面对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挑战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进行科技战略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来实现的,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则是制度创新。

一、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总趋势来看,高新技术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国际经济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科技创新已成为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的基础内容。

1.科技创新代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日趋紧密结合,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思想和行为方式,以科技的发展带动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振兴正在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轴心。

2.科技创新是企业创建国际化大公司的必然要求。国际大企业大多在使用先进科技和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上具有优势。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加快,今后的世界商战将更加直接地表现在先进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上,体现在科技创新的力度和实效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同一些世界著名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是主要表现。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企之路,在科技创新上有大作为,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3.科技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加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手段。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对于企业来说,能否把新的科技成果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结合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市场经济将一改过去那种资源、资本总量和增量决定模式,更加强调创新的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但是,为什么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以及大规模应用,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不能?在同一国家里,为什么一些企业科技创新如火如荼并成果显著,而在另一些企业里则不能?这促使我们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即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紧密联系

1.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schumter)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创新”概念引入经济学。他的概括揭示了创新所包含的两种类型:科技创新和制度(组织)创新。对于这两者的关系,经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阿里斯坚持“技术决定论”。他认为,制度对科技创新只有阻碍作用,资本主义制度对科技创新不具有任何积极的作用。而拉坦认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虽然互相影响,但一方不能决定另一方,二者是互不决定的,即主张“互不决定论”。美国新史学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是制度创新决定科技创新,即“制度决定论”。他指出,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科技创新不过是制度创新的结果或者说派生物。正是由于制度的创新,才有了科技的创新、教育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从而才会有经济的增长。

实际上,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动态的科技进步是制度得以变革的首要力量,制度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得以变迁;而创新后的制度又反过来给科技进步以决定性的推动,促使其飞速向前发展。

2.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为经济主体实现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激励,使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其次,为科技创新提供约束,为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中实现合作创造条件。再次,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等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最后,可以协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减少由于不协调而带来的成本费用,使科学技术产业化,并促进经济发展。

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现存的制度成为科技创新的阻碍或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了。良好的制度安排通过减少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外部性,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减弱不确定性来增加创新者的预期收益,鼓励创新活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制度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产力中内在的自发力量的推动。

例如专利制度,它能保护发明人对新成果在一定时期内的排他独占权,持续地激发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认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药品不能被研究出来,65%不能被利用;化学发明有38%不会被研究出来,有30%不会被利用。可以这样说,没有制度的保护和支持,就没有今天如此高的科技水平。

目前,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要求我国必须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第九届北京科博会“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上指出,国际经验和中国已有的经验表明,仅仅有科技创新而没有体制、组织和政策的创新,科技创新很难推进,甚至是寸步难行。

三、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几个途径

1.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机制。这里,明确政府和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关系十分重要。要区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与分工,政府应引导企业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完善宏观科技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在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从而保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其次,处理好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企业之间的关系。第一,在科研上,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而大学更适宜于从事自由的科学前沿探索 ,促进以学科深入为主的科学发展。第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与行为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技术创新领域不发挥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应与社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走社会化之路,实现规模产业化。

最后,应该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促进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作用和生力军作用,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其中关键的是要鼓励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中介服务系统。三是政府应给予政策引导、服务与支持,形成全社会崇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2.建立并不断完善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模式。在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机制,并根据实际中的具体发展状况不断将其同步完善。第一,应加大对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对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直接影响的重大项目,加大支持由科学家自由选题的探索性研究;第二,建立起与原始性创新相适应的评价制度。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研究项目,高度关注创新性强的小项目、边缘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减少和简化评估程序,完善评估活动的监督体系等等;第三,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鼓励技术开发更多地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的回报;第四,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对有思考能力和独立创新精神的人物和青年人才积极给予支持,加大力度引进在国际科学前沿作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

3.重视企业技术中心的制度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中心与研究院,是开展自主创新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技术中心与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水平。技术中心的定位不应局限在为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技术供给,而是面向企业3年~5年,甚至更长远的技术创新,从而支持企业的发展从满足市场的需求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转化。技术潮流和科学进展的预见、开展技术集成和融合、研制新兴技术,甚至部分基础研究,应该是企业技术中心的新任务。

同时,企业还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一个充满试错的过程,为了加快这一进程,企业必须动态地确认自己的领先供应商及领先顾客,并永不间断地与之建立战略性的、真诚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加强交流与合作。一个富有成效的创新型企业,除了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占尽优势外,也要拥有极强的社会资本,这包括建立与各类科研、教学部门,产业界,政府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广泛而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任冬梅:关于增强国有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山西焦煤科技,2004年第7期

[2]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尚林林泉: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从四次技术革命中得到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1期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没有制度创新技术创新难推进.科技日报,2006年5月31日

篇5:科技创新理论

第 1 题 收藏

宝洁公司拥有多个品牌的洗发水,且在市场上均获得了成功,表明该公司有很强的()(10分)

A.生产能力

B.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C.品牌推广能力

D.质量管理能力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分 收藏

()是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的企业。(10分)

A.联想

B.IBM  

C.苹果

D.微软 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收藏

()是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的企业。(10分)

A.联想   B.IBM  C.苹果

 D.微软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4 题 收藏

企业创新必须对市场环境做出迅速反应,这说明企业创新具有() A.时效性

 B.多维性

 C.战略性

10分)( D.层次性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5 题 收藏

企业通过垂直整合策略,来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属于()

A.收入模式创新

B.企业模式创新

C.产业模式创新

D.技术模式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10分)(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6 题 收藏

国际化创业是指公司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创造性地探索和开发国外市场机会的过程。(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7 题 收藏

宝洁公司能有效地推广多个品牌产品,这说明其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10分)

A.是  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8 题 收藏

改变企业的用户价值定义和相应的利润方程,属于商业模式中的产业模式创新。(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9 题 收藏

分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采用技术领先战略可以为企业在行业标准制定中掌握话语权。(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10 题 收藏

企业创新必须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增加,这说明企业创新必须遵循效益性原则。(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篇6:创新与管理创新理论探新

创新与管理创新理论探新

从人类创新历史颤变的角度,系统梳理了人类创新的历史过程,指出了创新的`属人本质及其实践特征.认为在创新的理论体系中,管理创新处于其核心地位.

作 者:王晓红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人事处,江苏,徐州,221116 刊 名:技术与创新管理 英文刊名: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年,卷(期): 25(6) 分类号:C931 关键词:实践   创新   管理创新  

篇7:理论创新考题

1.国家创新体系可分为的子系统有: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

2.国家创新体系中中介服务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咨询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文化从文化主体划分有:个体文化、家族文化、群体文化、人类文化。4.人才资源的开发中,自我开发指:人才个体自身不断努力,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5.人才资源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6.人才资源的开发分为:自我开发、培养开发、实用性开发、政策性开发。

7.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8.世界上的资源有四大类: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是无形的,其余是有形资源。

9.原理移植是将某种科学原理向新的研究领域推广和外延,以创造新的技术产物。

10.按照有意想象的内容新颖性、独创性的程度,还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1.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系统:一是地域性地方政府、二是城镇性地方政府、三是民族区域性地方政府。

12.我国政府组织变革过程中,文化部门不包括财政部。

13.激励包括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外在激励主要是指奖励和报酬,对创新成果给予回报。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目标激励、领导激励、情感激励、竞争激励。14.行政创新的途径中,扩大民主不需要做到禁锢言论。

15.“三分法”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6.根据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

17.参照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关于技术创新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创新区分为渐进创新和激进创新。

18.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代表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水平。

19.基础理论知识中的形式逻辑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20.经济增长模式一般采用三个要素: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

21.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知识可分为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

22.劳丹把问题划分为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两大类。

23.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必须要注意:创新人才、创新项目和创新基地的关系;创新过程中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关系;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24..创新人才共同的人格特质是高度的自我力量、情绪的稳定、独立自主的强烈需要、控制冲动的高水平。

25.创新能力行为标准具备变革思想、培养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不怕困难、不服输的顽强意志品质。

26.创新概念最早是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

27.亚当·斯密提出,一个国家全体居民所有通过后天一定花费所获得的有用能力,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28.组合的主要有哪些类型?P137综合法

29.再造想象是根据他人语言描述或其他形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0.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的形成新形象的过程。31.创新思维的特征包括:独创性、求异性;主动性、探索性;综合性、辩证性;灵活性、流畅性。

32.商务管理部门不包括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商行政管理;海关

33.我国政府组织变革过程中,人力部门不包括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人力资源部、监察部。

34.创造性活动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孕育阶段,豁朗阶段和证实阶段。35.理论创新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准备和酝酿、具体实施、反思和总结。

36.在行政体制创新中,实现行政组织体制的创新是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37.在理论创新与实践的内容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批判性和革命性。

38.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全面改革。

39.科技创新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推动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促使社会活动向多样化发展、推动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科学技术被用于军事则有军事价值。40.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自护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41.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初仅为()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43..美国哲学家()认为,科学的基本价值就是追求真理和诉诸证明

44.是高度组织化和信息化的人脑所特有的功能,是人类创造力的最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和根据。

45..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事实知识,和。

46.经济结构是否优化,只取决于自然资源的禀赋

47.推进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主要任务是什么?

48.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与国际不接轨、效率不高、运行机制不尽完善、结构不够合理。

49.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中,党的建设,包括思想、组织和作风三方面的建设。

50.创新方法主要体现在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等几个方面。

51.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支撑和保障

52.观察力是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中把握事物特征的才能。

53..()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界限所在。

54.大力解放思想,树立创新理念应该()

55.非逻辑思维主要表现为直观思维、联想思维、幻想思维、灵感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

56.()主要表现在记忆的快速性、准确性、稳定性和储存性上

57.联想思维是人们由于一种事情的触发而迁移到另一种事情上的思维方式。

58.创新精神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认知、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上。

59.情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背景,它是唤起、维持、和引导活动的过程。

60.自信是创造者处于良好创造状态的条件。

61.经济增长模型一般采用三个要素: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资本又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62.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于1986年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63.创新实力是创新素质的表现形式,一般由通过拥有科技成果、专利的数量和质量。

64.人力资源的素质可归纳为:精神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

65.注意力有三种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66.想象力是人脑对已有表面现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形象的能力。

67.反常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动力。

68.科学认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69.理论创新的问题,实际上是哲学认识论的问题。

70.创新被认为是企业生产新产品或生产工艺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有之路。

71.考察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有两条基本的主线:宪政关系和党政关系。

72.行政区域是国家实施对社会管理的产物,是根据国家的需要来划分的。

73.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等。

74.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基本的治国方略。

75.透明是现代政府的形象,责任是现代政府的功能,法制是现代政府的手段。

76.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决策、执行、监督三类权利。

77.当今世界范围内,美国、荷兰、新西兰、新加坡等国政府都在实践学习型政府的理念。

78.官僚性行政组织体制适用于政府管理职能相对简单、机构职责较为明确。

79.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

80.创新划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类。

81.创新的特性主要有:创造性、新颖性、价值性、先进性、变革性、风险性。

82.理论创新、观念创新是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前提。

83.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国家的创新活动。

8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85.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是国家创新体系良性运行的根本条件,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健全和完备的基础标志。

86.国家创新体系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

87.技术创新是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它是强国之本、富国之源,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88.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世界上64%的财富依赖于人力资本。

89.信心和信念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最重要的心态,是公务员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

90.信息是创新的材料和依据,因为创新活动从本质上将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加工。

91.决策能力是掌握所有信息、获得正确认识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形成方案的能力。协调能力是善于组织、进行高效协调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进行具体实践、实际运作的能力;应变能力是应对突然变化、保持清醒头脑随机处置的能力。

篇8:科技创新理论

当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历史选择。农业科技工作应当着眼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开辟一条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高效自主创新之路,以较少的成本实现较大的突破,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

农业科技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技术创新源,因而是一种偏于单中心治理模式,其突出特征就是公共权力资源配置的单极化和公共权力运用的单向性。基层政府以完成上级政府的指令为主,其管理手段主要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而不是对话、协商、协调的方式。公共参与的缺乏突出表现为:上级领导作决策,技术部门规划,专家进行论证,行政部门行政式地安排发展项目的主要活动,农户或农民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许多科技项目没有达到当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也未能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切实利益,因而他们没有积极性,对政府部门设计的科技项目缺乏责任感和拥有感,其行为缺乏持续性。由此,单中心治理模式易陷入一系列困境。

因此,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引入多中心治理理念就是期望通过这种新的制度安排,使各创新主体成为相互独立的治理主体,打破传统意义上那种严密的纵向权力链条,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管理体制的生长拓展空间,从而提升农村自身的公共服务的质量。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概述

“多中心”(Polycentrity)一词最早是由迈克尔·博兰尼(M ichael Polanyi,1951)提出的,博兰尼引入“多中心”一词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发秩序的合理性以及阐明社会自我管理的可能性限度。后经奥斯特罗姆夫妇通过对局部性公共事务(如警察服务、池塘资源管理)治理的自组织机制,以及公共经济领域中生产与消费属性的多年实证研究,借鉴制度理性选择学派的观点,系统分析了各种决策领域组织的多中心,形成了多中心理论的基本架构。

该理论主张同时存在着多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单位,这些单位能够计算受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潜在的成本和收益,促进自身利益的扩大;同时,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受着一般性规则的制约,可相互调适,使利益相关的决策者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保证整个秩序的稳定和运行,从而使这一体系成为富有活力的系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民众对于政府的期望愈来愈高,也愈来愈趋于多元化,而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中心供给”思路在庞大的需求面前是缺乏效率和回应性的,因此,以支持“权力分散、管理交叠和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为特征的多中心理论就成为满足民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理想模式。

概括而言,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1)一个社会的权力中心具有多元性和分散交叠的特质,政府或国家是多极权力中最大的一极。(2)政府具有有限理性,它无法胜任“无所不能”的角色要求。一群相互依赖的人可以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利益。(3)权力越分散,政府就越容易针对不同的公民需求做出有效的回应,越容易进行及时的科学决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越容易防止权力的非公共性滥用。反之,集中的权力在信息收集、决策做出、灵活性等方面具有无法回避的劣势。(4)政府官员和决策机构分享着有限、相对自主的专有权,来决定、实施和变更法律关系,其中没有一个机关或者决策机构对强制力的合法使用拥有终极的垄断权。(5)政府并非是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唯一供给者。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上,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有所作为。(6)从长远看,民主政体的效率必然优于专制或集权政体,因为民主政体可以回避大的甚至致命的失误。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人们在寻求解决社会问题上的一次深刻的认识转折,拓展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架构,超越了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传统对立,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打破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传统思维方式,即市场与计划、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等,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两者的合作过程,力图发展起一套管理公共事务的全新技术,强调管理就是合作。核心思想是要打破政府作为唯一管理主体和单一权力中心的现状,实现管理主体和权力中心的多元化。

具体到农业科技创新而言,农业科技创新的多中心秩序安排,既需城乡各级公共权力组织对科技创新事务的管理、组织和调控,也需要广大科研单位、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及社会力量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参与,同时还需要面向市场进行技术转移。可以说,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工作者、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

三、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的多中心秩序

城市、农村的各个不同的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通过选择不同的对策,达到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

1. 城市选择的对策建议

城市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供体,其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创新源的作用。

第一,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建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强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使之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研发、应用,以高新技术提升区域农业现代化,显著增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第二,完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强化科技发展规划对科技工作的指导,加强科技政策制定、科技计划实施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形成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以建设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为途径、产业技术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努力构建以政府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关联和有效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三,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实施科技人才战略。构建城市科技人才高地,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培养造就一批农业学科带头人和一流农业创新型人才,培育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大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投入,通过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第四,搭建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组织。通过对各种农业技术按产品、技术类型、其在市场上技术产权可保护程度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再由政府拨款推广和直接推向市场等多种形式的推广,采取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农业研发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技术交易平台以及投融资平台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第五,推动区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更广的范围内引进国外的先进农业技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经济效益。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化,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提升区域产品国际竞争力,占领科技制高点。

第六,创造创新文化氛围。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提高全民公共科技素养,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2. 农村选择的对策建议

农村是农业技术创新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农民是技术的需求主体、应用主体,因而,农村本身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发挥其应用科技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切实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实现科技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结合。

第一,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要用工业的理念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培育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集成,大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农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方向发展。

第二,培植农业科技示范户。加快对农业示范户的培养,使他们尽快发挥技术应用的示范作用,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在农村的传播和推广,加大技术创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力度。

第三,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农技组织、种养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兴办和合办专业合作社,发挥其行业代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等方面的职能,加大技术集成,提高产、加、销能力,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

第四,建设农村社区。以农村社区为载体,拓展功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推进农村科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五,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中介。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重点,培育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中介。引导支持一批发展较成熟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使其发展成为面向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多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四、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要有新的治理模式,多中心理论反对管理主义范式内含的政府单中心论,主张政府是各参与者中“同辈中的长者”,但它不具备最高的绝对的权威,主要是承担建立指导行动的共同准则及确定大方向的任务。这就有利于消除相互依存却又独立运作、关系松懈的组织间的隔膜,凸现现代治理机制的民主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而政府则主要起引导和扶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的加快,中央提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支农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其主要目的是要强化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使政府扶持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更好地相互结合,而不是包办代替,否定农民的主体地位。

多中心治理模式在治理主体独立地位的获得,治理责任的有效承担,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服务行政,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这些方面对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摘要: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性工程,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推动的手段,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但农业科技创新也需要有新的治理模式,传统的以城市政府为中心的单中心治理模式由于其内在的制度性缺陷严重影响了科技长入经济的进程。城市、农村以及各级政府、市场和城乡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打破了单中心制度安排中最高权威单一性的权力格局,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发展主体构成的治理网络承担起了农业科技创新区域内的管理和服务职责,并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应通过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中的合理内核,通过构建一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祖国你好演讲稿下一篇:珠宝专卖店情人节促销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