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粮食安全工作汇报

2024-04-19

雨城区粮食安全工作汇报(精选12篇)

篇1:雨城区粮食安全工作汇报

雨城区粮食安全工作汇报

尊敬的省局领导:

近几年来,特别是“4.20”芦山强烈地震以来,在省粮食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区粮食安全工作及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依然面临重重困难。为了更加做好我区粮食安全工作及灾后重建工作,希望省局在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给予我区一定的支持。现将我区粮食工作及灾后重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区粮食安全工作现状

从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区高度注重粮食安全工作,粮食安全工作基本稳定。即便在“5.12”和“4.20”地震发生后,通过我区粮食主管部门的调控,粮食流通依然平稳过度。但从雨城区特殊地理环境以及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仓储设施落后、粮食储备薄弱状况来看,粮食安全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一是粮食生产状况。雨城区包括雨城区所在的雅安市,地处山区,山地多,可耕地面积偏少,特别是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以及工农业用地的竞争,可耕面积下降到9%,因此粮食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而我区现有人口约33万,按世界粮农组织(FA0)的衡量标准,正常年景下,我区粮食缺口达8万余吨,面临着粮食生产能力不足,需求较大的矛盾。

二是我区承担的政治责任供应情况。我区是雅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通往甘孜藏区的的咽喉要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除供应当地居民口粮外,还承担了过往军队的后勤保障。历年来我区粮食企业都承担着成都军区运往西藏部队的前运粮生产任务及过往军队的粮油后勤保障任务。特别是2008年西藏叛乱和“5.12”地震期间,大批部队途经雅安,我区粮食企业基本承担途经部队的粮油保障。因此,我区军供任务重大,政治责任艰巨。

三是粮食储备状况。由于我区仓储设施落后,可安全储粮的仓库仅有2.5万吨,只储备有2万吨储备粮,较低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警戒线。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对雨城区粮食应急供应和宏观调控将造成影响。

所以,我区粮食安全面临着前景不容乐观,压力巨大的挑战。如遇大地震、雪灾、**等突发事件,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二、近年来粮食工作成效

为了加强我区粮食安全薄弱的环节,发挥雨城区作为川西咽喉的重要战略作用,长期以来,我区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重视粮食安全。为了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从2008年期,我区不断投入资金,加强粮食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009年,通过资产置换,安排了1600万元建设了多营粮食储备库;2011年起,建立了区级小包装粮油1500吨;2012年,安排补助资金150万元支持粮食企业仓储基础设施维修改造;2013年,又安排了600万元重建资金用于仓储建设。

二是粮食工作开展顺利。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建立了粮食安全应急供应保障机制,组建了由粮食、工商、物价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检查组,加强粮食市场监督检查,保障了区域内的粮食安全。在经历2008年以来的雪灾、金融危机和两次地震后,我区粮食依然保持了供需平衡、价格稳定。区粮食局作为政府粮食职能部门,为粮食安全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响应,开展了“服务三农”、“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粮食银行”等各种活动,带动了我区粮食流通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粮食企业经营运行良好。我区粮食企业主要为雨城区粮油购销储备总公司,该公司系原雨城区五个国有粮站改制后组建的国有粮食企业。现有在职员工39人。由于企业2003年改制后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重,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和5.12地震影响,企业一度出现举步维艰的状况,连续两年被雅安市劳动局认定为“困难企业”。但在各级粮食主管部门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关心下,该企业遗留问题得以逐步解决和落实,基本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在2013年,企业完成了2.4万吨粮食购销任务,储存政策性粮食2万吨,连续三年扭亏为盈。目前,企业管理有序,凝聚力、向心力较强,员工积极性很高,专业保防技术人才雄厚,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我区先后经历了“5.12”和“4.20”两次地震,在地震发生后,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粮食部门率先反应,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努力开展自救,一方面积极筹集粮食,确保了灾后应急供应和救济粮供应。经统计,在救灾最为艰巨的阶段,我区粮食部门多次冒着余震进入灾区,共为救灾部队、民间救援团体供应粮油等生活物资300余吨,协助政府接收救灾物资800余吨,安置受灾群众200余人,发放救济粮3600余吨,为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作出了应有贡献。

三、制约粮食安全工作发展瓶颈

粮食安全要有保障,粮食企业必须要发展,粮食企业的发展,又必须依赖先进的现代化储粮设施。但目前,我区仓储设施大部分建设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早已设施陈旧、老化,大部分已经成为了危仓险库,且这些仓库基本位于雨城区偏僻乡镇,较为分散,容量小,布局失调,已经不适应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和现代科学储粮需要。特别是经历“5.12”和“4.20”地震后,我区粮食仓储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可安全储粮的仓库仅有2.5万吨。

2013年,中储粮成都分公司领导到雨城区考察,鉴于雨城区特殊战略位置的需要,计划考虑在雨城区布局中央储备粮,但因雨城区的储粮基础设施落后,取消了储备计划。

因此,雨城区仓容紧缺、储粮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粮食储备结构的平衡、影响到国家粮食产业流通健康发展,制约了我区粮食安全工作发展。

四、2014年至2015年粮食工作规划

随着粮食产业流通体制不断深化,我区粮食工作思路也要进一步转变,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新的眼光和战略思维应对市场和改革的考验。在未来两年内,我区将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以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灾后重建为目标,推动粮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是把粮食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确保全区粮食流通市场安全顺畅有序,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抓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通过改革,整合雨城区粮油购销储备总公司现有资产,优化配置,做大做强企业,把粮食企业打造成雅安市粮食龙头企业,更好地位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三是抓灾后重建。为了突破制约粮食安全发展的瓶颈,我区将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全面改善当前仓储能力薄弱,储粮仓库紧缺、落后等突出问题。

我区规划的“雨城区粮食产业园区灾后建设项目”已经列入国家总规。该项目预计投资2000万元,毗邻雨城区多营粮食储备库新建2.5万吨粮食储备库、3000吨油罐及相应附属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与多营粮食储备库配套使用,园区面积可达47亩,有有效仓容5.5万吨,油罐4000吨。其功能集粮油储备、精深加工、军粮供应及应急供应、物流配送、质量检验监测、信息平台等为一体。届时,我区力争将该园区打造成为服务本地、辐射甘孜藏区、连接西部市场,在全市粮食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粮食产业园区。

当前,区委、区政府已为该项目落实17亩土地,600万元灾后重建资金,该项目的地勘、设计、等前期工作已经启动,计划于2014年7月20日动工建设。

五、需要解决问题

当前,我区粮食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灾后重建资金的落实。雨城区粮食产业园区灾后建设项目需要建设资金2000万元,现已经落实600万元,还差缺口1400万元亟待解决。为此,我区恳请省粮食局给予帮助协调解决。

一是调整老仓危库建设资金。去年,省局安排给了我区242万元老仓危库维修改造资金,但我区老仓危库由于建设年代较长(上世纪80年代),且容量小,分散在各乡镇,加之两次地震破坏,已经没有维修改造价值。因此,我区建议是结合灾后重建,进行资产整合,集中修建。因此,需要省局支持,帮助协调,将维修改造资金调整到粮食产业园区项目建设。

二是给予政策性资金支持。由于我区财政困难,以及灾后重建项目多,用于粮仓建设的资金短缺,为此恳请省局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中给予资金安排,帮助我区解决资金缺口。

篇2:雨城区粮食安全工作汇报

王建龙城区小学安办主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今年安全工作作如下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1年是我县教育发展的提速期,青德、尼斯两所寄宿制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全县小学高段学生集中就学。全州寄宿制发展现场会在我县顺利召开,被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城区小学作为集中办学的主校区之一,接收了学竹区两乡154名学生,根据工作要求增高和学生增多的形势和要求,校安办在学校的领导下,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下,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确保了学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组织领导。调整充实了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安办机构细致抓的局面。做到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在大小会议上主要领导进行专门部署、强调、督促、要求等,实现了长效推动。制定了学期安全工作计划,与县安监局、县教育局积极衔接,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层层签订责任书,把责任任务落实到位。安全生产工作好比清洁工清扫大街,天天做看不出成效,但一段时间不做,马上就会出问题。通过抓组

织领导,学校实现了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二是抓重点管理。制作了安全隐患排查单,发动各班主任、科任老师排查、上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做到了安全隐患早发现早解决。针对校保安、门卫等安全重点环节,与他们签订了安全协议书,建立了相关工作制度,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落实工作责任任务,进一步发挥他们在安全生产上的积极作用。与家长签订了安全协议书,推动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局面的初步形成。配备了四名学生管理员,充实了工作力量。与县药监局、县卫生局协同作战,加强了食堂食品安全,积极配合县安监局、县教育局开展安全教育、隐患排查、工作调研等,增添了安全保障。与县防灾减灾局积极开展防灾工作,加强了应急工作能力。

三是抓意识提高。做到了会上强调、会下提醒,增强了全校老师安全工作意识。在学生中通过办专题黑板报、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安全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全校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

四是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建议。

当前,我们配备了4名学生管理员,寝室和校区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但由于学生的增多、成分的复杂,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了。如这次学生发生的群架事件,就暴露出存在一定管理漏洞。下一步,希望学校进一步明确学生管理员

岗位职责,行课期间以教师为管理主体、学生管理员配合工作,中午和下午放学期间和周末期间,以学生管理员为管理主体、教师积极配合,做到主次分明,杜绝大家都管、大家又都不管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管理员充分发挥职责,也可以缓解各位教师的工作强度。十分必要。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学校安全工作,多为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最后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美满,扎西德勒,谢谢大家。

乡城县城小安全办

篇3:加强粮油检验工作 保证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油检验;粮食安全;加强;保证

1.我国粮油检验工作的发展趋势

1.1检验标准的国际化

近年来,粮油检验标准的发展趋势为逐渐向国际化转变。标准通常统一规定了重复性的事物,从技术上支持中人类的社会各类生产活动。在粮食安全工作中,粮油检验标准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技术基础,对粮油生产、加工等一系列问题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对人类规范化生产粮油产品、合理开发利用粮食也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1]。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国际粮油贸易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我国粮油检验标准正在逐渐接近国际化标准。

1.2检验行为的全程化

近年来,粮油检验行为的发展趋势为逐渐向全程化转变。粮油食品生产包括很多环节,且这些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即种植—加工—储藏—运输等。粮油产品的生产和保管均具有较高的要求,粮油食品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或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传统粮油检验工作给予粮油产品的收购环节检验以充分的重视,但是该单一环节是无法完全保证粮油食品安全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粮油生产和流通的整个过程坚持进行粮油检验,确保粮油产品任何一个阶段的质量,将任何食品安全隐患有效消除掉,从而使人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1.3检验分析的信息化

近年来,粮油检验分析的发展趋势为逐渐向信息化转变。对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是一场重大的革命,在分析和统计粮油检验结果的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能够为准确衡量粮油检验机构的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条件。粮油检验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将大量的数据记录下来,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大量相对复杂的公式,因此检验工作人员不可避免会具有较大的工作强度。现代粮油检验将电子表格软件及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了起来,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粮油检验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分析结果的指导价值[2]。

2.我国粮食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陈旧

现阶段,在面对国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时,我国一些从事粮食检验的管理人员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已经无法在传统的监管方式下得到有效的满足。随着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对质检机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相关粮油检验人员必须对自身的检验能力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显著提高自身的检验水平。

2.2管理体制、思维方式及运作方式陈旧

在粮食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时代下,当前的粮食检验及管理机构逐渐建立起来,并一直在我国运行,国有粮食企业内部各流通环节是传统质量监控的主要对象。随着粮食购销的逐渐市场化,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也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管理方向逐渐转变为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粮食质检工作范围和管理体制需要得到不断的完善,其运作的要求已经在传统的思维方式下得不到有效的满足。

2.3监管不到位

由大单位到小单位的一条龙式的监管网络在统购统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较为快速和准确的监管速度,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对损失的进一步扩大进行了有效的预防和避免。在多渠道经营实行以后,粮食的自由流动性越来越大,民营粮食企业的数量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却增加的速度极快,同时一些国转民改制企业也在逐渐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难度,监管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质检工作的开展,对粮油检验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3]。

3.加强粮油检验工作,保证粮食安全

3.1加强检验人员队伍建设

执行和操作检验工作的主体是粮油检验人员,检验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粮油检验人员素质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检验人员队伍建设以充分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首先,促进粮油检验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显著提升。粮油检验和粮油经济在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后变得极为密切,很多经济利益均诱惑并考验着粮油检验人员,如果粮油检验人员缺乏较高的道德素养,没有给予人民的利益以充分的重视,则给予经不起重重考验;其次,促进粮油检验人员职业技术素养的显著提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粮油检验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更新,粮油检验人员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学习。粮油检验机构应该将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给检验人员,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最后,将公平的奖励激励制度建立起来。粮油机构负责人应该将良好的人才机制建立起来,对所引进的人才进行良好的培养和应用,使其长期坚守岗位,从而将一支高素质的检验队伍打造出来。

3.2推动检验技术的提高

在有效提升粮油检验工作质量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检验技术以充分的重视。首先,粮油检验机构应该将农业高效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有效对接科研发展和检验实践,使农业高效的科研成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生产力转化,同时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农业高效的科研工作;其次,加大支持粮油机构人员科学研究的力度,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粮油检验科研成果以一定的奖励,从而将广大粮油检验人员的科研热情充分激发出来[4]。

3.3建立规范科学的检验标准体系

粮油检验机构应该将一个规范科学的检验标准体系建立起来。首先,以国内粮油市场和国际粮油市场为双重导向,将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及政策逐步健全和完善起来,是指从技术上切实保障粮油产品的生产;其次,依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国外粮油的先进检验方法进行积极的借鉴和引进,从而对我国粮油检验标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最后,将和检验标准体系向配套的保障实施规则制定出来,并督促检验机构及工作人员对该标准进行严格的遵守和执行[5]。 [科]

【参考文献】

[1]田慧光.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趙蓓.浅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0(06).

[3]雷赫.“三鹿奶粉”:呼唤IT监管[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8(40).

[4]唐亚娥.粮油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粮食加工,2011(6).

篇4:城区环卫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根据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我办积极开展环卫安全生产工作,现将近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街道办事处环卫管理部门加大隐患排查,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各项工作安全顺利。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强车辆、设备的安全检修、维护,开展人员安全生产教育,严密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加强各类环卫设施管理。一是加强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的安全管理,对用电设备重点检查,防止漏电失火事故发生。同时,做好设施、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对不能使用或有安全隐患的需及时排除,确保环卫设施、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共排环卫设施133处,发现安全隐患2处,目前已整改到位。二是对垃圾中转站和公厕配备灭火器,截止目前已配备150余个。

三、加强保洁人员管理。要求环卫清扫保洁人员作业过程中必须着环卫工作服,提高警惕,注意避让来往车辆,要确保人身安全。

四、加强垃圾运输、道路清扫车辆管理。要求各类环卫车辆驾驶员要认真执行车辆管理制度,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禁超速、超载和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章运营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垃圾装卸过程中,驾驶员或其它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注意观察现场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作业。要加强车辆的检查保养,防止病车作业,以防发生机械事故。定期开展驾驶员集中教育培训学习活动。

篇5:雨城区粮食安全工作汇报

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是 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小康滨州的强力支撑。滨城区立足区位实际,坚定信心,找准路子,加快推进,全力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一、粮食产业

(一)基本情况

滨城区现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7家,其中包括以小麦深加工为代表的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以玉米深加工为代表的金汇玉米有限公司和六合隆达食品有限公司等。全区年加工能力220万吨,年产值87亿元。“中裕”牌面粉、“兴贸”牌淀粉先后取得 “中国名牌”等荣誉,产品畅销国内。

(二)主要做法

1.打造项目,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1)推进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挂面智能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新建8条营养挂面智能化全自动生产线,通过采用智能化机器人实现全程PLC自动化控制,购置配套智能化设备,达到年产营养挂面20万吨的生产能力,打造食品加工行业产业智慧化,实现新业态发展。目前已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水、电、路及土地平整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图纸设计及施工前手续办理。

(2)实施储备粮管理升级改造项目。作为滨城区粮食系统2017的重点工作任务,年底前,在山东滨城粮食储备库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一是推广应用科学储粮新技术。引进微机测温、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等新技术,实现绿色储粮; 二是对储备粮管理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日常管理和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全覆盖。目前,滨城粮库西库区已投资70万元,完成智能化改造工作,东库区智能化升级已招标完毕,由浪潮集团负责实施建设。

2.统筹规划,助力千亿级粮食产业集群。

(1)实施小麦加工副产品资源化循环再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模式,提升小麦副产物综合利用效率,形成传统产业智慧化提升。本项目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总投资3.34亿元,主要建设原料预处理车间、蛋白粉提取车间、膳食纤维车间;建设酒精车间、蛋白饲料车间、沼气设施以及原辅料仓库、成品仓库、配套辅助设施;购置相关生产设备。目前已完成蛋白粉定制及蛋白饲料设备的考察,土建工程图纸设计已基本完成,正在土地指标的申请及施工单位的选择。

(2)建设年出栏30万头生猪种养一体智能数字化绿色循环基地项目。此项目计划总投资2.836亿元,通过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养殖设备及信息处理系统、自动化精准环境控制系统、数字化精准饲喂管理系统、无害化粪污处理系统,铺设从养殖区至企业优质小麦种植基地的沼液输送管线,建成年出栏30万头种养一体智能数字化绿色循环基地,实现养殖粪污的高效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达到零排放、零污染。目前已完成建设图纸的设计,正在进行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农业设施用地指标的申请及施工单位的选择。

3.创新思路,加大粮食市场管理力度。

(1)认真做好粮食收购工作。认真履行承诺协议,完成 高吨位上规模的优质小麦订单收购。2017年夏粮收购期间,区内龙头企业中裕食品筹资10亿元,出动80余台大型机械圆满完成小麦收割入库;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多收粮、收好粮、管好粮,做好农户科技储粮技术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储粮水平,尽最大努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抢抓机遇,适时抓好托市粮收购。抓好地储粮的轮换和增储工作,提高全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7月17日,我区启动了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工作,于9月6日暂停收购,共计收购小麦4.15万吨,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2)继续加大粮食市场管理力度。在巩固全省及全国“粮食行政执法先进示范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联合执法,严肃查处违规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全区粮食流通秩序,保护好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抓好粮食库存、夏秋粮收购等各种专项检查,确保粮食监管取得成效。

4.竭力筹备,将“滨州模式”推向全国。

滨城区坚持市场导向,以打造龙头骨干企业、促进资源整合、保障民生需求为重点,大力促进粮油加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持续夯实粮食产业基础,走出一条具有滨城特色的“安全、高效、绿色”融合发展之路。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目前,滨城区粮食产业项目虽然按照预定计划逐步实施,但是由于受到土地指标这一瓶颈因素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致使各类项目建设进度缓慢,达不到预期目标。请求政府帮助协调解决土地指标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督导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完成预期任务目标。同时进一步加大粮食市场监管力度,在巩固全省及全国“粮食行政执法先进示范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联合执法,严肃查处违规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全区粮食流通秩序。抓好粮食库存、夏秋粮收购等各种专项检查,确保粮食监管取得成效。

9月12至13日,“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滨州召开,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成为观摩点之一,观摩效果显赫,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滨城区粮食系统将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滨州打造千亿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目标,一是内激动能,全面展示滨城在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做法和成果;二是外增活力,构建多点支撑格局,将“政府引导、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撑、融合循环、惠民安全”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滨州模式”推向全国,进一步提升滨州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及滨州在全国粮食系统的影响力。

篇6:海城区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汇报

(2017年8月23日)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积极创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的目标要求,以促进食品安全工作为主要抓手,以提升我区食品安全水平为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创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试点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尽职尽责。

我区开展创建食品安全城市试点工作,主要采取如下做法:

一是高度重视,全力投入。我区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北海市海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个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建立健全制度保障,相继出台了《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城区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北海市海城区创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海城区开展市场建设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和维稳工作方案》、《2017年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和维稳工作应急预案》等政策措施。区委、区政府召开常委会、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区委书记和区长多次实地指导调研创建食品安全城市试点工作。2017年4月13日,我区召开2017年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暨创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动员会。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加强协调,有序推进,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积极投入到创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的工作中来。

二是推进创建“放心市场”。切实落实农贸市场开办方主体责任,提升市场综合管理能力,定期对市场方、经营户进行培训指导。抓好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软、硬件建设,目前辖区内各市场已初步确定快检室建设地点、面积,处于加紧筹建阶段。抓紧完善食品安全宣传栏、信息公示栏和LED显示屏的建设,做好熟食摊规范化的建设等。加强巡查力度,督促辖区民营市场经营户亮牌亮证经营,及时查处违法经营行为。积极创新,智慧监管,将食品溯源二维码推广至德正农贸市场等试点市场,并积极向商户、消费者宣传二维码使用方法及优势,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同时,为农贸市场经营户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协助经营户办理行政许可业务,深入市场指导办证共130户次,受理农贸市场经营户行政许可业务127件。

三是助推“后厨革新”。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在推行第一批13家示范“笑脸餐厅”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联合实施“文明餐厅”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明厨亮灶”建设,示范引领,明确量化分级评定标准,规范餐饮行业的经营行为,提倡文明用餐。强化学校食堂的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安心食堂”创建。目前已将海城区第十七小学、海城区第一幼儿园、高德小学、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海国际学校、海城区贝贝佳双语艺术幼儿园等学校的食堂创建为第一期“安心食堂”,同时以点带面,动员各类学校食堂积极参与、主动申报。

四是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明确打造北京路、外沙海鲜 2

岛、富贵路、三中路和前进路食品安全示范街,以点带面,发挥示范街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全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今年,我区召集了334家临街商户举办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动员暨业务培训会,宣传示范街区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公布创建的标准和要求,引导商户提高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与商户签订《食品经营单位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承诺书》。加强对示范街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落实“门前三包”,亮证经营,完善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措施,实施制度上墙。指导商户及时整改,努力提升食品安全公信力,营造食品安全环境。为示范街临街经营户开通“绿色通道”,上门指导协助办证。

五是积极营建创城氛围。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宣传体系,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利用好各种宣传形式,设立宣传窗口和宣传专栏,充分发挥市级报纸、电台、电视台及门户网站等主流传媒的作用,重视网络、微信等新媒体的运用,搞好主题宣传,把握舆论主动权,办好创城专栏,使食品安全和创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在有序推进创建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基层执法力量不足,监管任务重、范围大、对象多,且部分监管对象变更频繁,实际经营者与许可证法人不一致,导致形成监管盲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管工作的全覆盖。二是水产品监管成效不大。由于我市水产品没有形成统一、专业的批发市场,经营摊点广、多、散,无法实现全覆 3

盖的监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涉嫌食品犯罪证据取证难。由于食药监部门没有人身控制权,无法证实当事人“应知或明知”,给案件移送造成困难;另外,与公安、检察机关的联合机制还没有真正运行,公安没有立案的没有及时退回,影响行政处罚及时跟进。四是在监管和市场创建过程中,市场方和经营户配合力度不够,导致工作开展滞后。

篇7:雨城区粮食安全工作汇报

关键词:城区;征地拆迁资金;专项调查

一、拆迁资金的基本情况介绍及发现的相关问题

城区政府的征地拆迁工作任务较多,除本市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外,还承担了自治区项目部分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因此城区收到大量的征地拆迁资金。对于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城区制定了相应的流程,在资金的管理上,做到了专户存储,专账核算,财务核算管理水平近两年来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调查过程当中,仍然发现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城区拆迁资金记账方式主要是财政代理记账

目前,城区拆迁资金的记账是由财政局来代理记账,征地办和征收办只作为报账形式参与财务活动,而城区财政局财务也未参与征地拆迁工作具体业务及内部管理决策等具体事宜,未能对资金使用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审核,也就未能体现会计法规定的 “财务监督”职能。

(二)拆迁公司的选择未实行公开招标,且拆迁公司存在挂靠的现象

根据我市房屋拆迁工程招标投标试行办法第九条规定:“依本办法应当进行招标的房屋拆迁项目,除房屋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10000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可采用邀请招标外,其余一律实行公开招标,工作量比较大的项目,可分区招标。”通过查看,有的项目达到文件规定的公开招标标准,但均未公开招标,其结果没有充分体现市场竞争机制。通过走访个别拆迁公司,现场查看其营业执照,了解其资料存档、资金财务管理情况后,发现他们对该本拆迁公司的情况并不了解,后来他们承认只是挂靠拆迁公司的一个临时拆迁组,并不是真正的拆迁公司。

(三)合同的签订存在合同要素不完整,未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取得相关影像资料

通过对部分合同的抽查,发现存在合同要素不完整,签订日期、经办人签名、单位公章等为空白的情况。每一个时期的补偿标准是不一样的,合同缺少签订日期,存在补偿标准的争议风险,也不利于在工程结算时对补偿标准政策的选择认定,其他要素不全同样存在法律纠纷的风险。城区与拆迁公司签订的协议书中明确规定,对被拆迁房屋和大型设备及货物,乙方必须拍照或录相作为相关依据后方能拆除或搬迁,但我们在走访拆迁公司的时候,大部分都没有找到影像资料。没有影像资料,审核人员无法复核补偿标准是否属实,以后工程结算或决算也无据可查。

(四)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现场认定监督程序不合理、不完善;测绘面积存在不真实情况;法定补偿以外的费用未见执行的具体标准

“房屋拆迁货币补偿核定表”是补偿认定的重要依据。经查看,在该表签字的人员均为拆迁公司的人员,作为付款方的业主方和征收办没有参与签字认定,并且该程序作为现在认定的重要环节,过后就很难进行复核和监督。

按规定,对于无证房屋及构筑物面积的确定,委托有资质的测绘公司出具测绘报告。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存在由项目指挥部自行测绘后交由测绘公司盖章而不是测绘公司亲自测绘而出具的报告。这样不相容的工作职责由一个部门负责很容易出现舞弊现象。

征地补偿经费的支出除了法定补偿金额以外,还有很大部分是扶持费、奖励费等法定补偿以外的支出,对于金额的认定,未见相关的集体决策或论证程序及标准,仅附申请报告或协议。

(五)资金支付审计跟踪的力量不足

个别项目是市审计局委托城区审计局跟踪审计的项目,资金支付流程中有审计人员的参与,资金支付前须经审计人员审核签字,审计监督在这些项目资金的使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一程序并未得到严格执行,存在未经审计审核支付资金的情况。而对于更多的其他征地捭资金支付流程上,审计部门则未参与监督,使得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六)征地资金通过出纳人员大额使用现金支付,不相容职务未相分离

征地拆迁资金的大部分开支不是直接打到收款人本人的银行账户,而是由征地办的出纳人员作为征地办资金支付的中间环节。通过此方式支出的资金有征地办工作经费,有支付给农民的补偿资金,单笔金额最高几十万元。如此大金额现金开支,不符合现金使用管理相关规定,且存在较大的资金风险。支付凭证后仅附领款人个人签名,没有其他佐证,支出依据不全。另外,该出纳人員又作为业务的经办人,补偿金额也由他们负责洽谈,又直接负责支付资金,不相容职务未相分离。

二、对存在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将具体会计核算职能下放到征地办征收办,加大财务监督力度

征地办,征收办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应设置独立的会计部门或专职的会计人员,征地办,征收办的单位负责人应对其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但代理记账弱化了征地办、征收办的财务管理意识,也导致财务核算与业务跟踪的脱节。建议将具体会计核算工作下放到征地办征收办,使财务人员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参与重大合同审议,重大决策。

(二)完善拆迁公司的选择程序

拆迁公司的选择是拆迁工作的重要环节,建议按照政府有关文件的规定,达到公开招标的应当公开招标,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选择拆迁公司,以便进一步规范拆迁的管理,降低拆迁的成本。

(三)规范合同管理,明确各方责任,严格执行合同条款

对于合同要素不完整的情况,建议进一步规范合同的管理,在合同中明确各方责任,完善对拆迁公司、测绘公司等相关方的监督约束条款。影像资料应为拆迁调查认定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资料,建议完善拆迁档案的管理,特别是影像资料,应作为必备资料。

(四)建立健全征地拆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征地拆迁资金与其他资金相比有其特殊性,建立健全具体详细的管理办法,以使得资金使用管理及监督有章可循,各岗位各部门职责明确,完善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征地补偿中法定以外的奖励费扶持费等补偿,建议制订金额论证制度及集体决策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偿标准。在房屋征收拆迁补偿的现场复核认定程序上,建议业主方、征收办以及跟踪审计加强对现场的复核认定,定期或不定期对拆迁补偿程序执行的真实性进行检查或抽查,加强对拆迁公司的监督。

(五)跟踪审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建议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监察等监督力度

征地拆迁资金不仅量大,且使用管理方面没有成熟的制度规定可供借鉴,因此加强监督力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城区审计局基于市审计局的委托目前个别征收项目跟踪审计,并在监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对于征地补偿资金和其他征收资金未参与审计跟踪。由于征地拆迁资金不属于城区本级财政性资金,且城区审计局人员编制少力量有限,难以承担更大的工作量。建议由市级的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征地拆迁资金的监督力度,并将跟踪审计这一做法在全市推广。

(六)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金支付流程,减少中间环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篇8:雨城区粮食安全工作汇报

情况汇报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食安办的指导下,鹿城区食安办紧紧围绕“保安全、重民生、强监管、促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发挥综合协调职能,有力调动整合区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的工作合力,通过建机构明责任、强队伍聚资源、抓整治促成效,强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了区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现将上半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推进机构建设。起草并通过区编办发文,确定区食安办“三定”方案,推进区、街(镇)食安委、食安办和基层食药监管站建设,明确机构、人员、责任。

(二)推进责任落实。出台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制定考核细则,层层签订责任书,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街镇绩效考核。上半年共处理餐饮食品安全举报投诉73起,立案查处24起。共现场审查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671件,全区餐饮服务单位持证率达77.2%。

(三)推进资源整合。出台《鹿城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方案》,推进食品检测计划、检测经费、信息共享“三整合”工作。

(四)推进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对特殊时节、特定区域、专项食品的安全整治工作10余起,共出动执法人员12048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数8594 家次,立案96起,罚没金额9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起。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完善机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年初,针对人事变动情况,为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延续性和有效性,经报请区政府同意,及时调整了由23个部门组成的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落实区食安办“三定”方案,明确区食安办与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合署办公,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兼任食安办主任和区府办副主任,设立确定专职副主任1人,内设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科,下设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应急)中心,核定事业编制2名;8个街镇均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成6个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成立公安工作联络室,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分设鹿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和鹿城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

(二)推行综合执法,强化整治打击。3月20日,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街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整合原市、区两级行政机关派驻在各街镇的相关行政执法机构,组建街镇综合执法中队,设立执法中队办公室,并根据不同的监管领域,组建多个行政执法分队。由社工委主任以上领导兼任中队负责人,负责综合执法中队运行的协调工作,实行实体化运作,并明确各基层站所执法人员接受街镇考核,享受基层一线补贴,在强化部门联动、推进对食品安全领域的

执法监管效能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通过综合执法,上半年,我区共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经营单位365家、饮食乱点40多个、食摊点(摊贩)10000余个,设置9个疏导点,落实疏导流动摊位1200余个;发挥公安工作联络室作用,推行“两法衔接”工作模式,有力地打击了“四品一械”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共立案6起,结案5起,收缴罚没款15510元。

(三)明晰责任网络,落实监管责任。通过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全面分析食品安全形势,针对薄弱环节和重点任务,印发当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和考核工作细则,全面部署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厘清层级责任。区政府与街镇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签订本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并结合区委、区政府“护航攻坚测评体系”和“满意和不满意单位测评”开展监管单位、个人作风评议活动,进一步评价落实了各街镇和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并通过食安委成员会议、部门联席会议等,开展督查督办,加强重点工作和重大问题的督促检查,切实强化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的责任体系。

(四)推进整合资源,提高检测能力。起草《鹿城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方案》并经区政府办公会议通过,确定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设备、技术、人员基础上扩项组建鹿城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除食药监、工商、农业等部门各自保留的监管环节快检任务外,全区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检测检验职能全部划归到区食品综合检验检测

中心,实行食品检测资源统一整合、统一规划、统一使用和食品检测计划统一下达、检测经费统一使用、检测信息统一发布工作。

(五)强化宣传工作,提高食安意识。为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一是开展对从业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对广大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法规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开展对消费者的宣传。通过网络媒体、流动宣传车、广场宣传和报纸报刊、短信平台等宣传舆论阵地,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了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社会层面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监管工作存在缝隙和盲点。表面上看,各监管部门的职能、权限都较清晰,但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缝隙、盲点,各监管部门依赖食安办牵头且不主动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如何从食品生产、运输、消费的链条上统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尽量避免出现监管死角和盲区,值得深思。

(二)资源整合工作存在困局。我区虽已制定资源整合方案,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工作上存在有经费不足、实验室场地受限、检验技术人员不足、仪器设备不足等问题,拖延了资源整合提升工作的进度。

(三)监管力量明显不足。我区食品安全监管任务量大

面广,要承担近9000个市场主体的监管任务,人员不足与任务繁重矛盾凸现,完成监管任务难度大。尤其是随着机构调整和职能转变,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将主要由区食药监管局承接,今后所面临的繁重任务将使执法人员接受严峻挑战。

(四)制服缺配影响执法效力。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执法制服,导致执法人员外出检查遭受群众质疑,“名不正言不顺”缺乏公信力,难以有力开展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尽早完成机构人员招录工作。在前期完成食安办机构人员定编的基础上,加强与区人事局工作联系,做好食品药品信息(应急)中心工作人员的招录工作(已选调1人,还缺编1人)。

(二)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根据《鹿城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方案》,立足现有条件,推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各部门间的工作联系制度,继续开展食品信息发布工作,完成检验检测中心的挂牌工作。

(三)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协调组织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助推“创卫”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推进省、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示范街、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

篇9:雨城区粮食安全工作汇报

根据X市发改粮行【2021】X号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我局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工作,继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维护全县粮食行业安全形势稳定。现就两个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领导职责,落实安全责任

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周密部署当前安全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好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工作,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做了一次全面的、彻底的隐患排查和整改,做到了不放漏洞、不留盲点、不遗死角,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二、进一步抓好安全储粮

目前全系统储粮库存11514.9万公斤,各储粮单位都能认真抓好储粮安全稳定工作,做好“三六”测检,充分利用气温低、空气干燥的有利时机进行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降低储粮温度。确保储粮安全。我局组织相关人员于2021年1月12日、1月27-28日、2月4-5日、3月3-4日先后四次到各基层粮管所(库)进行安全督查,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通过督查发现,有的单位也存在个别问题,如XX19-1仓发现有储粮害虫,XX库区卫生不彻底,XX5-2仓通风不彻底,存在墙角储粮表层水份偏高等不利储粮安全的隐患。督察组责令立即整改,并于3月4日复查已整改到位。

三、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

为抓好春节和“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稳定工作,我局成立了安全生产督导组,具体工作由XX副局长、XX股长负责,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抓好安全生产。一是突击检查生产设备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并随时可以投入使用;二是检查安全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否落实;三是检查出租仓库、土地等场所的安全隐患,告诫租赁企业安全注意事项,特别是火灾隐患;四是重点做好安全用车、安全用电、药剂保管、资金保管、建筑施工、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工作。

篇10:雨城区粮食安全工作汇报

县政府: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xx年我县落实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开展黑土耕地保护行动计划,坚持用养地相结合,深入推进农业“三减”行动,持续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地下水节约与保护等工作,提升耕地质量,实现生态环保和农业增效共赢。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制发了《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耕地“非农化”工作要求,协调县场各相关单位开展了耕地非农化疑似图斑的内外业筛查,确保了耕地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

(二)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通过优化作物结构、优化种植结构、优化品种结构,实现农作物种植模式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严抓农时标准。牢固树立错过农时就是灾的理念,坚持农时第一标准,因地制宜采取灵活耕作方式,确保春耕、秋收生产不误农时。健全地号档案管理,实时记录作物各个生育时期的农事活动,对农药、肥料等投入品使用进行严格管控,加大对黑土地的保护,有效提高田间作业质量及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农业技术标准,认真抓好田间作业标准,不断提升田间管理标准,实现全过程不断档,全面积无死角。

(三)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根据中共X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印发xx年X市粮食稳产增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双农组办〔xx〕1号)文件要求,xx年下达我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目标为XX万亩,下达粮食产量目标为XXX亿斤。xx年X县农作物种植面积XX万亩,县属粮食总产为XXX亿斤。各地不同作物单产不一,X镇水稻每亩XXX公斤、玉米XXX公斤;部队农场水稻每亩XXX公斤、玉米XXX公斤、大豆XXX公斤;X农场玉米每亩XXX公斤、大豆XXX公斤。X镇,部队农场、X农场已全部完成收获任务,秸秆全部还田,超额完成了任务指标。

(四)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工作

我县以加强粮食收购政策宣传、市场研判、规范秩序、粮食管理四个关键环节为着力点,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扎实推进全县秋粮收购工作。制定了收购预案,成立了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在X在线发布了秋粮收购形势分析,进一步加大秋粮收购市场监督检查力度,积极开展政策性粮收购库点备案及空仓验收工作,县域内各粮食企业总仓容XXX万吨,截至目前,现有政策性粮食收储企业库存XXX万吨,其中xx年以前政策性粮库存为XXX万吨,xx年新收购政策性粮库存XX万吨。农民余粮顺畅销售,未出现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依法对辖区内承储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存储粮等其他中央事权粮食企业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了国家政策性粮食质量良好,数量真实。

(五)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xx年XX月我县粮油加工原料消耗量共计XXX万吨。

1、稻谷原料消耗量XXX万吨(其中用于成品粮加工的稻谷原料消耗量XXX万吨,给中粮代加工的政策性稻谷原料消耗量XXX万吨,定向饲用加工的.政策性稻谷原料消耗量XXX万吨);

2、大豆原料消耗量XXX万吨;

3、玉米原料消耗量XXX万吨。

实现粮油加工营业收入XXX亿元,其中稻谷加工营业收入XXX亿元,大豆加工营业收入XXX亿元,玉米加工营业收入XXX亿元。稻米加工大力发展深加工,稻米深加工将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环保节约资源,将会满足人们生活多样性的需求;产销一体化,采取订单收购、加工、销售的方式或“公司+农户”等方式来加强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及时发放各类种植补贴

严格落实国家粮食补贴相关要求,切实抓好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发放工作。xx年粮食生产者补贴省级到位资金XXX万元,于xx年X月XX日全部发放完毕。其中,发放玉米补贴金额XXX万元,大豆补贴金额XXX万元,水稻补贴金额XXX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了我县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七)持续做好粮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以“风险大排查隐患大整治行动”为契机,制定了《X县粮食局关于印发风险大排查隐患大整治行动实施方案》《X县粮食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十查十治”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X县粮食局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预案演练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以检查、整改、复查为循环的闭合模式,严惩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共开展安全检查XX次,检查企业XX家次,检查覆盖率100%,发现和整改隐患问题XX条,本年度粮食行业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平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县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县粮食局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后对新条例的解读、宣传力度不够。二是各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沟通,协同配合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行业管理责任弱化,粮食企业监管上存在薄弱环节。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11:维系粮食产能 确保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困难;压力;关键;措施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是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

一、确保粮食安全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我国现有13亿多人口,人口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人均耕地不足1.4亩,约为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3,我们要用8%的耕地养活20%的世界人口,其压力是巨大的。近十年,我国人口年均自然增长数略有减缓,约为800万人。而同一时期,粮食年均增产量与此前的20年相比,从1037万砘锐减为164万砘。所以,相对于人口而言,粮食增产能力匮乏,确保粮食安全的压力在逐年增大。2008年前后,世界性粮荒的蔓延给我国敲响了警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二、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维系粮食产能

粮食安全问题按其影响因素可细分为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人造性粮食安全问题。四种粮食安全问题中,前三种最终的成因都是因为粮食产能不足、产量下降。所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點在于维系粮食产能,提高粮食产量。

三、维系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

(一)构建合理粮价体系,维护粮食稳定产量

所谓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生产者对粮食价格的反应而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产量的增减变化与粮食价格起伏密切相关,两者变动趋势表现出基本同步性。比如,1994~1997年期间,粮食价格连续处于高位,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51230万吨。1999~2002年期间,由于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粮食产量在2003年滑到了低谷,仅43070万吨,以至引发了粮食安全问题。

维持粮食价格相对稳定、适度增长的状态,是确保合理的种粮利润空间,促进粮农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构建合理的粮价体系,首先要规范农产品交易市场,避免粮农利益被非正常侵占;其次要健全农产品供需平衡体系,避免丰收粮贱的现象。①2010年出现的大蒜、绿豆等农产品的价格风波,充分暴露出我国对农产品市场监控失力的弊端。我国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简化、净化农产品流通渠道,建立完备监控体系,打击不法行为,避免农民利益受损。②建立农产品供需平衡体系。首先建立强大的农产品收储系统,在2008年前后的世界性粮荒中,我国之所以未受大的冲击,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1.5至2亿吨储备粮,为当年粮食消费量的30%至40%,是世界粮食储备安全水平的二倍。其次建立农产品余缺调控系统。扶持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建设,以实现对陈旧粮的开发利用,实现粮食的动态供需平衡。

(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所谓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是否具备必要的粮食生产能力而诱发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能力主要包括耕地数量和耕地性能两个方面。

1.耕地数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1980-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年均减少约400万亩。为不突破我国耕地18亿亩的红线,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①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②对于因土建、化工、开矿等活动造成耕地损毁的,损毁方必须采取事后恢复措施。③加强对脆弱性耕地的保护,提高其抵御洪涝、沙化等自然破坏的能力。

2.在维持一定耕地数量的同时,维护提高耕地产出性能是十分必要的。①增加投入,推进对中低产农田的改造工程,不断提升优质高产农田的比重。②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量,并可避免化肥使用不当对耕地的污染性破坏。③大力推行有机肥工程。有机肥可更新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生物活性, 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和抗逆性能,从而提升耕地产能。

(三)加强粮食生产抗逆能力,降低粮食生产受灾程度

所谓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意指自然灾害诱致的粮食减产和绝收的粮食安全问题。近十年,我国粮食生产年均成灾面积约为2.7亿亩,年均造成粮食损失约300亿公斤。自然灾害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可通过事前预防措施来降低其负面影响程度。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破坏程度。我国投巨资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旨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②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耕地防涝抗旱能力。抓紧实施病险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改造工程;以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兴建山区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③推行种粮优种战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国家应加大优质粮种推广力度,从而实现粮食生产减灾增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2:关于落实粮食安全相关情况的汇报

xx市自然资源局

(2022年6月10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xx市及xx市委、市政府关于粮食安全相关文件精神,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保了全市耕地面积总量稳定,质量不下降,实现了占补平衡,确保了粮食质量安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结合单位实际,现就落实粮食安全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耕地保护目标落实情况

我市“十三五”耕地保有量70.035万亩,基本农田61.35万亩。2019年“三调”耕地数量70.284万亩,2020年变更调查耕地数量69.9379万亩,2021年变更调查耕地减少1041.75亩。2020年7月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共下发22批次月清“三地两矿”任务,其中扣减冻结我市耕地指标1931.86亩、水田规模指标621.06亩、粮食产能1522881公斤。当前xx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需求旺盛,保护与保障矛盾凸显,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违法占用耕地突出。近年来,农村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建房总面积912.09亩,其中占用耕地面积580.61亩(基本农田216.41亩)。“非粮化”“非农化”情况恶劣,全市耕地非农化

720.26亩,耕地非粮化面积417.32亩,其中基本农田342.5亩。这些问题是导致耕地保有量减少的根本因素。而现在的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各职能部门的执法队伍人员配备及业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拥有执法资格的人员更少,给执法工作带来很大影响。二是财政资金缺口较大。目前,我市应付未付补充耕地项目资金约4639万元,2018年以来9个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下欠项目包干经费1.5亿元,导致乡镇、村组对耕地开发、增减挂钩项目支持动力不足。今年我市计划新增补充耕地2000亩,恢复耕地8000亩,按政府常委会意见恢复耕地3000元/亩,补充耕地按设计执行这又是近6000万的支出。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历年来我市补充耕地项目主要使用残次林地开发为耕地,2021年林业厅规定残次林地不能用于耕地开发后,导致我市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四是新增补充耕地后期管护措施不力。耕地开发项目实施后,因新开发耕地土地贫瘠、水源条件较差,种植农作物收益不高等原因,村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大量耕地开发项目再次抛荒。五是耕地保护宣传、培训工作不到位,没有在全市形成高密度、有效果、深入人心的宣传、培训氛围。

二、耕地占补平衡情况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就是保证粮食安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不可避免地在减少。而保证粮食安全首先就是要保面积,保面积首先就要保耕地。我局草拟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

全面落实“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工作的实施方案》,已通过政府常务会,目前正在走发文程序。一是全面完成“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工作。将省、xx市2022年分配给我市的耕地保护底线目标68.59万亩、耕地恢复任务8000亩、补充耕地任务1300亩按各乡镇(街道)耕地总量进行分解,并确定任务完成时间及工作方法、步骤。二是压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责任。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控制一般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建设用地,除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外,各乡镇(街道)要按在区域范围内落实“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区域范围内无法落实“占补平衡”的,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按照调整后的《xx市增减挂钩指标使用管理办法》落实“占补平衡”。区域范围内无法落实“进出平衡”的,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落实,并取消该乡镇(街道)当年评先评优资格。耕地保护是加强规划管控、用途管制、动态监测、督察执法等全程一体化管控的综合工程,不是自然资源部门一家能够抓好的,需要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以及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建、林业、公安等部门协同联动、齐抓共管,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全面监督。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协调一致,要把耕地保护工作作为当前乃至长远的一件大事来抓,形成依法用地、集约用地的共识,在耕地保护上形成相互配合,共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才能够确保粮食安全。

三、关于“田长制”推动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认清耕地保护形势,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健全耕地保护机制,提升耕地保护现代化水平。我市全力推进落实“田长制”,明确耕地保护责任区域及耕地保有量,确保全市耕地底线目标68.59万亩不减少。通过各级党政一把手“挂帅”,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监管网络。一层一层地把责任和压力传达到市乡村组,以长牙齿的方式来保护耕地。

(一)创新监管手段,实行耕地保护“一张图”管控。

近段时间来,我局为落实xx书记对耕地保护提出的新要求,将全市耕地图斑落实到村、组、监管责任人,并将监管责任人及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录入耕地保护“一张图”中,利用“一张图”实现各级田长“实地查”、卫星遥感“天上看”、铁塔高清视频监控“实时管”、公众参与“随手拍”、监管责任“处处在”等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手段,高效开展耕地保护工作,确保现有耕地一亩不少、新增耕地一亩不假、乱占耕地一亩不让。

(二)实行24小时报告制度。

各乡镇(街道)一级、二级、三级田长及网格员在日常工作当中要实行24小时报告制度。对故意纵容、隐瞒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事实或者发现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事实在24小时内不报告、不制止的按《xx市耕地保护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追究其责任。

(三)纳入绩效考核管理。

我市将田长制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和市田长制工作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绩效管理中。一是党政同责、严肃追责、一票否决。将乡镇田长的考核结果作为组织部门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每年根据辖区内耕地数量及违法用地面积确定

名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对严重失职渎职的,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村田长及网格员对违法行为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不移送,伪造、销毁、藏匿证据,弄虚作假,篡改案卷材料,违反保密、廉洁纪律的,根据过错情节及危害程度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半年内发生2次以上违法占用耕地,村级田长和网格田长不及时报告、制止和处置的,由乡镇党委政府或提请村民代表大会予以罢免。二是激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干劲。每年选定3个先进单位、3个耕地保护先进乡镇(街道)、5个先进田长、6个耕地保护先进村、6名先进个人,对工作尽职尽责、认真负责、成效显著的乡镇(街道)、村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在申报、安排使用耕地保护激励资金时予以倾斜,考核结果抄送市田长,市委、市政府及市田长制工作部门,纪检、组织、人事、监察部门。真正让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政治上“受表扬”,经济上“得实惠”,发展上“有保障”。

上一篇:秋季安全考试题下一篇:等等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