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双联工作总结汇报

2024-04-21

城区双联工作总结汇报(通用7篇)

篇1:城区双联工作总结汇报

城区双联工作总结汇报

12月21日,北辰召开双联工作暨驻村干部总结推动会,全面总结双联工作开展情况,派出第四批驻村干部,并对评选出的“十佳驻村干部”进行表彰。区委书记袁树谦出席会议并讲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穆瑞刚,区政协主席兰启布,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高学忠出席会议并为“十佳驻村干部”颁奖。

20xx年初,XX区启动机关党组织联村、党员干部联户为主要内容的“双联”工作,以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培养锻炼干部为主要目标,开展了听民生、做宣传、促发展、强组织、送温暖等工作,收到良好效果。同年12月,为进一步延伸“双联”工作触角,北辰创新形式建立了干部驻村制度,选派优秀机关干部驻村协助村班子开展工作。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机关党组织高度重视,派驻干部扎实工作,各帮扶村全力配合,使“双联”工作真正成为“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重要载体,“双联”在机关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机关党员和困难农户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活动中,各单位通过开展联合党日活动、召开座谈会、组织参观学习、进行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使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加快了农村的发展。三年来,经“双联”渠道引进项目41个,总投资9000余万元,建设施农业1200余亩,组织实用技术培训1万余人,解决了筑路、修渠、建房、吃水、看病等一大批实际问题,“双联村”的集体经济、村容村貌、村风民俗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受到农村广大党员群众的欢迎。

袁树谦对“双联”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1553”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逆境中奋力开拓,千方百计保增长,顽强拼搏渡难关,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双联”工作的有力开展紧密相关。

袁树谦就进一步开展好“双联”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必须坚持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双联”工作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拉近了和群众的感情,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全区干部要坚定信心,将此项工作坚持做下去。二是必须坚持重心下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双联单位和派驻干部既要关心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把发展、稳定放在首位,也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三是必须坚持实践锻炼,在一线看干部、选干部、用干部,农村工作是块“试金石”,经过驻村工作的洗礼,机关干部素质、能力和觉悟必有新提高。

袁树谦强调,第四批驻村干部即将奔赴农村一线,希望各级组织和驻村干部要以新的姿态、新的标准、新的思路,用心把握,用心落实,努力开创“双联”工作新局面。

篇2:城区双联工作总结汇报

汇报

一、基本情况

松树乡属西营河灌区下游乡镇,全乡辖10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3349户,14681人。现有耕地面积30827亩,人均耕地2.1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09元。

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展情况

按照区委的要求,我乡成立了“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组织乡村干部认真学习了省、市、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精神,深刻理解了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乡及时召开了全乡重点工作推进暨2011总结表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推进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做了精心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五个坚持”原则,按照全区实施“六大工程”,推动突出“六项任务”落实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张贴横幅、刷写墙头标语、刊出黑板报、召开会议等有效宣传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为做好此项行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面摸清全乡10个扶贫重点村贫困底子的同时,确定了区直有关部门联系的重点村和贫困户,为区上联系单位开展调研、确定帮扶思路、实施扶贫项目做了充分准备。按照区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安排部署,我乡共安排126位领导干部(县级领导干部2名、科级领导35名、一般干部89名),联系帮扶贫困户165户,其中区司法局(联系莲花山村)科级领导干部11名,一般干部17名;区信访局(联系上三畦村)科级领导干部3名,一般领导干部4名;区宗教局(联系冯良村)科级领导干部4名,一般领导干部3名;区种子管理站(联系南

河村)科级领导干部6名,一般领导干部6名;乡政府科级干部9名,一般干部48名;派出所、信用社、国土所等三个驻乡单位(联系团庄村)干部11人。目前各级领导干部已深入各自联系的村和贫困户家中全面了解掌握联系村和联系户的情况,并针对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全面推进行动开展,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走形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领导机制基本建立。我乡按照区委要求,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主要领导总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成立了“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了设备,确保了行动顺利开展。

二是选户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各村都能够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四议两公开”的方法,经过筛选、评议、公示的步骤确定特困户,并都能结合实际,在选户过程提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措施,(如 “五步工作法”,五步即村级申报、乡镇初选、干部走访、对接确定、张榜公示)为行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联村联户工作有序开展。联系单位基本都能够按照行动任务和区委“654321”、“八个结合”和“四个一”的要求,及时和联系村对接协商。大多数联系干部都能紧密结合联系村的实际,制定出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帮扶计划。联户干部能积极入户沟通衔接、开展帮扶。对接过程中,一些干部为联系户送去了慰问品,一些干部为联系户担保了发展贷款等,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在联户过程中,各村不断探索建立工作机制,涌现了一些好的做法。并在乡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制作完善了各类制度,统一发放了民情日记、双联卡,并深入

开展有关“双联”活动。

四是宣传引导及时到位。全乡严格按照区上要求,通过召开会议、悬挂横幅、书写标语、刷写黑板报等各种方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行动氛围。在省道211线沿线刷写固定宣传标语12条、各村悬挂横幅一条,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并积极向区“双联”办公室发送信息,及时反映行动进展情况,并主动汲取其他乡镇工作经验。截至目前,我乡上报信息13条。

五是督导检查及时跟进。我乡建立了督导检查工作机制,加大对行动的督促检查指导力度。通过深入农户,走访农户,了解和掌握了各村行动开展情况。在督查中发现并纠正了一些问题,也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挖掘出了一些典型。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选户不准的问题。绝大多数的村都能按照要求确定特困户,但是,部分贫困村确定的特困户不够准确,有个别村给领导干部确定的联系户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有个别村没有按要求对确定的特困户进行公示,可能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

二是行动开展不深入的问题。绝大多数干部能够按照行动要求,围绕行动六项任务开展工作。但也有部分干部只是和联系对象见了面,进行了简单对接,制定的计划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的甚至还没有制定联系计划。

三是宣传引导不到位的问题。大多数村能够正面宣传引导,有些单位干部疏于学习,对政策精神吃的不透,对群众的宣传引导不到位,以至有些干部和群众对行动的认识模糊,以为联村联户就是单纯的扶贫,就是给钱,而忽略了行动的其他

任务。

四是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大多数村都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把行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但是,有个别村、部分干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参与此次行动的热情还不够高。

篇3:城区双联工作总结汇报

当前, 省委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深刻分析省情、深入了解民意、科学把握形势的基础上, 作出了以联村联户为载体, 以为民富民为目的, 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这是一项立足当前、惠及长远的大事、实事、好事。那么, 如何将这件实事办好?如何用更短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效果?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贫困村、贫困户“贫”的往往不只是物质, 而是致富门路, “困”的往往不只是条件, 而是发展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比重,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融合, 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助推“双联”行动快速发展、提高效率。在“双联”行动中, 要帮助群众尽快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核心在于增加群众收入, 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在于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和引领,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 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快速发展。

1 深刻剖析问题, 找准当前农村科技面临的“症结”

近年来, 在党中央加大农业投入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下, 全省各地农业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传统农业逐步向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迈进, 农民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 由此带来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多元化发展。近年来, 特别是“双联”行动开展以来, 全省各地农业科技推广措施不断加强, 力度不断加大, 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运用能力不断提高, 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但另一方面, 由于科技推广工作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 资金保障能力不强, 群众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在当前的“双联”工作中, 深入开展科技推广, 增强农业发展内在活力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1) 乡镇农技推广站管理体制不顺。目前乡镇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接受县农牧、林业、水务等部门和乡镇的双重管理, 但每一个业务部门和乡镇又不能从总体上对其实行业务指导, 农技推广站人员少、职责多, 部分人员有时被抽调参与乡镇其他工作, 不能全身心投入科技推广工作, 影响了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2) 农技人员和群众自身素质普遍较低。一方面, 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滞后,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部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强, 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求。另一方面, 群众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受体, 群众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接受和运用的程度, 近几年, 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 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 文化素质低, 接受新技术能力差, 科技推广难度加大;

3) 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 虽然国家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投入逐年增加, 但是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还没有形成。加之由于县级财力有限, 用于农业科技推广运用的投入不足, 农技推广工作缺乏专项经费, 致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开展较少, 尤其是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发, 毫无经费支撑, 制约着农技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4) 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从甘肃全省来说。由于相当一部分乡村地处边远山区, 电视、电话、互联网等“三网”建设滞后, 科技培训仍然依靠散发资料、召开培训会等形式, 直接影响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时气象、农产品销售等科技致富信息。

2 强化科技支撑, 助推“双联”取得实效

“双联”行动是一项立足当前、惠及长远的大事、实事、好事。如何将这件实事办好, 如何快速激活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 帮助农民群众快速脱贫致富, 核心在于发展产业, 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贫困村、贫困户“贫”的往往不只是物质, 而是致富门路, “困”的往往不只是条件, 而是发展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比重,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融合, 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助推“双联”行动快速发展、提高效率。

1)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 增强群众科技意识。“扶贫先扶志, 治穷先治愚”。贫困村未来的发展, 必须依靠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而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基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积极支持帮助贫困乡村发展教育事业, 使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把更好、更优的教育资源向贫困乡村倾斜,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同时, 加大科技宣传力度, 大力普及科学知识, 传授实用技术, 倡导科学方法, 引导教育农民解放思想, 破除小富即安、因循守旧、依赖观望等思想, 提高精神文化素养, 树立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意识, 形成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 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2) 深入开展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当前农民最期盼、最急需的就是先进的实用致富技术。因此, 要把科技知识培训和推广运用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建立完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采取多种形式, 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着力抓好提高性和普及性培训。要积极创设条件, 加大对种养大户、果农、菜农的培训力度, 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致富增收的领路人;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 注重把复杂先进的科技知识化繁为简, 使群众一听就懂, 一学就会, 一用就见效, 切实提高科技推广应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 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要注重能力提升, 培养一批种田明白人和致富带头人。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农村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集约经营和高素质劳动力的培训。应该针对贫困村产业需求, 重点加强种植养殖大户的培训, 促使他们主动流转土地, 集约经营, 成为引领集约经营的能手, 提高种植效益。同时针对主导产业加强技术培训, 重点示范农艺农技结合技术, 帮助特困户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要从加强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着手, 逐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科技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科技协会的作用, 围绕本地主导产业的发展, 培育专业的人才队伍, 并不断扩大服务领域, 引入先进适用的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 以村、户为单位, 开展示范, 并逐步推广, 使贫困农户能够及时得到适用的先进技术, 加快科技脱贫致富步伐。同时, 针对贫困地区群众科技素质依然较低的现状, 采取不定期邀请组织一些科技专家学者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 (讲座) 、开展科技咨询和科普宣传活动;坚持开展科技下乡进农户活动, 以下派科技特派员、农林技术人员等方式, 将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农民群众手中;

4) 加强科技示范点建设, 发挥示范辐射带动效应。依托科技项目的实施, 以示范点、示范村、示范区为载体, 整合技术, 整合资金, 整合力量, 对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 集成推广。通过试点示范, 探索建立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 使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学得会,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力度。大力推行“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 扶持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逐步创立品牌、延长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以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专业合作组织为主攻方向, 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实现传统农业向订单农业、生态农业转化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5)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 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引领产业发展。结合联系村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 有针对性地培育特色产业, 加强技术指导, 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针对联系村产业发展需求, 采取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结合, 样板展示观摩、技术培训结合等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当前, 要用好“联村联户”这一载体, 盯牢“为民富民”这一目标,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总体要求, 以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精品科技示范基地、示范点建设为载体, 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 引进示范推广良种培育、节本增效、节水灌溉、农业机械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治、加工贮藏、循环农业清洁能源等实用技术, 使农业科技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 积极主动投身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应用中。积极指导、服务和推动全县核桃、“三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6) 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科技推广新机制。以基层党组织远程培训教育网络、互联网、电视为主体, 建立高效、实用、便捷的科技服务信息平台, 不断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信息沟通, 建立技术、信息的双向交流机制。整合科技资源,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金融信贷为补充, 农业科技企业、农民等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逐步探索建立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运行新机制, 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3 创新机制制度, 实现科技增效增收“双赢”目标

坚持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扩大科技推广覆盖面, 提升科技推广转化的重要抓手, 按照“科技利民、科普惠民、产业益民、增收富民”的工作思路, 结合自身业务特点, 发挥人才荟萃优势, 突出“六个结合”, 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1) 将“双联”行动同提高农民素质结合。针对农村实际特别好似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农民素质低下、发展观念陈旧、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 广泛宣传政策, 开展一对一的政策宣讲活动, 组织群众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和方针政策, 在双联行动中掀起了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高潮;

2) 将“双联”行动同培养科技人才结合。根据农民生产需要, 在帮联村举办科技入户培训工程,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需要, 组织科技人员, 进行“菜单式”培训, 提高了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3) 将“双联”行动同健全科普组织结合。通过建立科技组织, 逐步在该村建立起“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4) 将“双联”行动同提供科技服务结合。在及时为帮扶村提供信息、传授技术、解疑释惑、搞好服务的同时, 组织实施了“科技入户”工程和“送科技下乡, 为农民服务”活动, 组织编写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为农民学习科技知识提供保障;

5) 把“双联”行动同科技示范点建设结合。按照建立一个科普服务站、制作一块科普宣传栏、培养一名科普惠农员、办好一个农技协、发展一批科技示范户、开展一个示范项目的“六个一”标准, 大力引导, 加强培育, 力争将该村建成科技产业壮大、科普组织健全、科普活动经常、科技氛围浓厚、社会治安良好、村容村貌整洁的典型村,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4 夯实科技基础, 依靠科技兴农增收

推动科技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 发挥好科技作用, 是确保行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之一。要针对脱贫的问题和困难, 着眼当前、兼顾长远, 利用好现有科研平台、科技人才和实用技术, 以帮助联系村和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 实现全面小康。

纵观农业的发展趋势与现存的挑战, 我们应变压力为动力, 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以此来提高农民收入, 增强发展后劲。就实际运作而言,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及其示范应用是便捷之道。实践证明, 以科技兴农来促进农民增收是长远之计与有效之举。

1) 落实科教兴农战略, 着力依靠科技进步助农增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 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结合, 必先与人结合。农业经济转轨和结构调整, 说到底, 就是要始终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方针, 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如果只强调市场经济而轻视科技的运用, 农业必将失去市场竞争优势。从科技到生产力, 中间是个复杂的过程, 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 不只是靠搞一二项工程或几次活动就能奏效的, 也不是单靠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就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没有科学的管理, 没有科技的介入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规模即使上去了, 也难以上档次、上水平, 甚至半途而废。许多事实业已证明, 农业的收益率普遍高于一般投资收益率。我省农业效益不高, 是因为农业人口多、素质低、市场意识差, 特别是由于各方而对农业关注不够, 使得农业基础薄弱, 科技含量低, 发展后劲不足。这些都是历史原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 并非农业自身所固有的。如果把发展农业由原来以资源为依托转变为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支撑, 农业将不再是传统意义的低效益产业, 其必然成为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 可望为广大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强化服务农业意识和对科技市场监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大量的农业信息、信贷资金、科技人才、通讯传播设施等主要资源和政策法律制定、监督规范权力, 仍然由政府有关部门控制, 政府有条件参与并支持农业经济和科技活动, 特别是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由于农户科技素质偏低, 生产经营环境不利, 普遍感到盲目和困惑, 依赖思想较重, 更需要进一步强化导向的作用, 着力强化政府综合服务意识和强有力的服务措施。因此, 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将工作重心由原来的直接介入调整农产品结构和推广某一项技术, 转变为对农产品价格以及科技供求和质量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以便定期研究和报告市场信息。与此同时, 还要加强农村科技传播基础设施建设, 使国内外科技知识信息及其传播以最低的代价和最快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要通过立法规范、政策引导, 在对城乡现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组织进行清理整顿的基础上, 大力扶持和构建民间技术合作组织、科技示范基地、专业技术协会, 并明确其法律地位, 界定其经营和服务规则, 使他们真正发挥作用;

3) 利用信息传播技术, 开展农业教育和科技的广泛普及应用。我国目前尚有1.8亿文盲, 3亿多科盲, 多集中在农村;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率仍保持在10%~15%, 每年仍有70%左右的初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据调查, 就农户自身来说, 决定科技入户率的主要因素是文化水平而非经济水平。因此, 在我国正规教育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应大力发展农业短期培训和科技普及教育, 主要可采取三大对策:

(1) 改革农村基础教育模式。在义务教育中加大农业科技教育内容, 同时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农业高校毕业生、退休科技工作者到农业创办职业技术教育或科技进修学校, 切实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

(2) 搞好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对这些各类技术教育机构进行合并重组, 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办一批真正具有良好示范辐射作用的农业技术学校或培训基地。可分为三个层次运作, 首先对科技示范户采取挂钩帮带的形式, 在科研院校中有计划地指派导师, 专项辅导与帮带。其次对致富能人采取集中学习深造的办法, 提高经营水平和开拓能力, 有计划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再次对面上的广大农户采取轮训的方式, 普及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 以求学用结合, 有所收效, 逐步提高;

篇4:城区双联工作总结汇报

关键词:城区;征地拆迁资金;专项调查

一、拆迁资金的基本情况介绍及发现的相关问题

城区政府的征地拆迁工作任务较多,除本市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外,还承担了自治区项目部分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因此城区收到大量的征地拆迁资金。对于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城区制定了相应的流程,在资金的管理上,做到了专户存储,专账核算,财务核算管理水平近两年来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调查过程当中,仍然发现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城区拆迁资金记账方式主要是财政代理记账

目前,城区拆迁资金的记账是由财政局来代理记账,征地办和征收办只作为报账形式参与财务活动,而城区财政局财务也未参与征地拆迁工作具体业务及内部管理决策等具体事宜,未能对资金使用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审核,也就未能体现会计法规定的 “财务监督”职能。

(二)拆迁公司的选择未实行公开招标,且拆迁公司存在挂靠的现象

根据我市房屋拆迁工程招标投标试行办法第九条规定:“依本办法应当进行招标的房屋拆迁项目,除房屋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10000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可采用邀请招标外,其余一律实行公开招标,工作量比较大的项目,可分区招标。”通过查看,有的项目达到文件规定的公开招标标准,但均未公开招标,其结果没有充分体现市场竞争机制。通过走访个别拆迁公司,现场查看其营业执照,了解其资料存档、资金财务管理情况后,发现他们对该本拆迁公司的情况并不了解,后来他们承认只是挂靠拆迁公司的一个临时拆迁组,并不是真正的拆迁公司。

(三)合同的签订存在合同要素不完整,未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取得相关影像资料

通过对部分合同的抽查,发现存在合同要素不完整,签订日期、经办人签名、单位公章等为空白的情况。每一个时期的补偿标准是不一样的,合同缺少签订日期,存在补偿标准的争议风险,也不利于在工程结算时对补偿标准政策的选择认定,其他要素不全同样存在法律纠纷的风险。城区与拆迁公司签订的协议书中明确规定,对被拆迁房屋和大型设备及货物,乙方必须拍照或录相作为相关依据后方能拆除或搬迁,但我们在走访拆迁公司的时候,大部分都没有找到影像资料。没有影像资料,审核人员无法复核补偿标准是否属实,以后工程结算或决算也无据可查。

(四)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现场认定监督程序不合理、不完善;测绘面积存在不真实情况;法定补偿以外的费用未见执行的具体标准

“房屋拆迁货币补偿核定表”是补偿认定的重要依据。经查看,在该表签字的人员均为拆迁公司的人员,作为付款方的业主方和征收办没有参与签字认定,并且该程序作为现在认定的重要环节,过后就很难进行复核和监督。

按规定,对于无证房屋及构筑物面积的确定,委托有资质的测绘公司出具测绘报告。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存在由项目指挥部自行测绘后交由测绘公司盖章而不是测绘公司亲自测绘而出具的报告。这样不相容的工作职责由一个部门负责很容易出现舞弊现象。

征地补偿经费的支出除了法定补偿金额以外,还有很大部分是扶持费、奖励费等法定补偿以外的支出,对于金额的认定,未见相关的集体决策或论证程序及标准,仅附申请报告或协议。

(五)资金支付审计跟踪的力量不足

个别项目是市审计局委托城区审计局跟踪审计的项目,资金支付流程中有审计人员的参与,资金支付前须经审计人员审核签字,审计监督在这些项目资金的使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一程序并未得到严格执行,存在未经审计审核支付资金的情况。而对于更多的其他征地捭资金支付流程上,审计部门则未参与监督,使得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六)征地资金通过出纳人员大额使用现金支付,不相容职务未相分离

征地拆迁资金的大部分开支不是直接打到收款人本人的银行账户,而是由征地办的出纳人员作为征地办资金支付的中间环节。通过此方式支出的资金有征地办工作经费,有支付给农民的补偿资金,单笔金额最高几十万元。如此大金额现金开支,不符合现金使用管理相关规定,且存在较大的资金风险。支付凭证后仅附领款人个人签名,没有其他佐证,支出依据不全。另外,该出纳人員又作为业务的经办人,补偿金额也由他们负责洽谈,又直接负责支付资金,不相容职务未相分离。

二、对存在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将具体会计核算职能下放到征地办征收办,加大财务监督力度

征地办,征收办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应设置独立的会计部门或专职的会计人员,征地办,征收办的单位负责人应对其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但代理记账弱化了征地办、征收办的财务管理意识,也导致财务核算与业务跟踪的脱节。建议将具体会计核算工作下放到征地办征收办,使财务人员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参与重大合同审议,重大决策。

(二)完善拆迁公司的选择程序

拆迁公司的选择是拆迁工作的重要环节,建议按照政府有关文件的规定,达到公开招标的应当公开招标,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选择拆迁公司,以便进一步规范拆迁的管理,降低拆迁的成本。

(三)规范合同管理,明确各方责任,严格执行合同条款

对于合同要素不完整的情况,建议进一步规范合同的管理,在合同中明确各方责任,完善对拆迁公司、测绘公司等相关方的监督约束条款。影像资料应为拆迁调查认定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资料,建议完善拆迁档案的管理,特别是影像资料,应作为必备资料。

(四)建立健全征地拆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征地拆迁资金与其他资金相比有其特殊性,建立健全具体详细的管理办法,以使得资金使用管理及监督有章可循,各岗位各部门职责明确,完善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征地补偿中法定以外的奖励费扶持费等补偿,建议制订金额论证制度及集体决策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偿标准。在房屋征收拆迁补偿的现场复核认定程序上,建议业主方、征收办以及跟踪审计加强对现场的复核认定,定期或不定期对拆迁补偿程序执行的真实性进行检查或抽查,加强对拆迁公司的监督。

(五)跟踪审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建议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监察等监督力度

征地拆迁资金不仅量大,且使用管理方面没有成熟的制度规定可供借鉴,因此加强监督力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城区审计局基于市审计局的委托目前个别征收项目跟踪审计,并在监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对于征地补偿资金和其他征收资金未参与审计跟踪。由于征地拆迁资金不属于城区本级财政性资金,且城区审计局人员编制少力量有限,难以承担更大的工作量。建议由市级的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征地拆迁资金的监督力度,并将跟踪审计这一做法在全市推广。

(六)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金支付流程,减少中间环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篇5:双联行动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们现在所到的是**乡**村。**村是**的“双联”行动联系点,研究院32名干部联系该村66户特困户。该村地处**、**、**三乡交界处,总土地面积22.3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437户、1916人,有党员48名,其中女党员7名。全村现有耕地7340亩,人均3.8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60亩。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黄豆、胡麻等农作物。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142元,是**县241个贫困村之一。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研究院32名干部分批轮流驻村开展调查摸底、入户对接、项目规划等帮联活动,为该村协调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个,其中列入2012年实施计划的项目9个,概算总投资672.02万元。目前,**村级活动场所改扩建工程、齐家台交通桥工程、2处提灌供水工程、7处提灌供水维修改造工程和**希望小学教学用房屋面维修工程全部5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勘测、设计与预算工作,即将开工建设。4月中旬,研究院投资电脑5台、无线网卡5套、打印机1台,并出资开通互联网,在**村部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点;在**村举办了党员干部培训班,培训本村党员干部40多人,为村上发放《共产党员修养系列谈》读本40本;向该村甘水湾小学捐赠电脑10台,电脑桌椅10套、交换机1台和电脑安装用线,建成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向该村**希望小学捐赠价值1.58万元体育用品一批。

篇6:梨坪乡双联工作汇报

关于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情况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下面就我乡“联 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展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我乡现辖22个行政村,3245户,12340人,耕地面积23003亩,人均占有耕地1.8亩,粮食产量366.1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96公斤。乡党委下设乡机关支部、22个村支部、1个文教联合支部。201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3860.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0元。

根据县委的安排,我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共有11名县处级领导、任实职的科级领导干部48人,其他干部217人,包挂帮扶特困户138户,贫困户196户,普通户1932户,共2226户,覆盖了68.95%的农户。自行动开展以来,各联村单位都能够按照县委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精心安排部署,扎实组织开展,我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展顺利。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

为保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顺利开展,在 2月27日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当天,乡党委

立即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行动事宜,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做到了人员、资金、场地、设备“四落实”。抽调业务能力较强的多名机关干部在办公室工作,并选派22名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作为指导员深入各村帮助督促“双联双民”行动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2月28日,乡党委召开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动员大会,对我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我乡及时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县委苏书记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县委“双联”活动实施意见及相关文件的精神实质,要求全所党员、干部、职工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双联”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议事日程;作为一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农村工作能力、加强自我锻炼的有利契机,迅速行动起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

一是“双联双民”行动与推动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推动工作的落实。我们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落脚点放在推动当前重点工作落实上,在进村入户帮扶过程中,按照“项目带动立县、特色经济强县、基础建设活县、社会和谐兴县”的要求,围绕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思路,宣传省市县的有关会议精神,推动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结合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把全乡确定的重点工作分解到村,由帮扶单位帮助村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在推动重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重

点产业的发展,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二是“双联双民”行动与扶贫济困相结合,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们在行动开展过程中,把扶贫济困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引导群众优化产业结构和种植模式,着力在发展地膜覆盖、设施养殖、经济林木等产业上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困难群众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发展计划。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信息和项目扶持等方面的服务,让群众的脑筋活起来、变依赖“输血”为自身“造血”,主动发展、创业致富。

三是“双联双民”行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在推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过程中,我们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相结合,积极改善村党组织基础设施条件,指导村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通过找准症结、加强引导、化解矛盾,切实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引导农民党员发挥好致富带头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帮思想促提高、帮技术促致富、帮项目促发展的“三帮三促”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帮扶单位出实招、想办法,创新工作思路,单位部门争当联村的好典型,单位干部职工争做联户的好模范。

四是“双联双民”行动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营造为民富民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文化乡的特色,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的开展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近期精心组织本乡文艺爱好者、少数民族传统节目等一批以“联村联户连民心,为民富民谋发展”为主题,凸显“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重要意义,体现活动时代背景的文艺节目,以快板、小品、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省委的决策部署,让“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人心,使群众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能了解掌握党的为民之举、富民之策。

五是“双联双民”行动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相结合,增强干部为民服务意识。结合县委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有利时机,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一项转作风、练队伍、聚民心的有效载体,让机关党员干部走下去、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下基层的过程中找到指导工作的“活材料”、推动工作的“金点子”,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让此项行动成为服务群众的“直通车”,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课堂”,提升能力素质的“助推器”,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为民富民的“连心桥”。

三、采取措施,推动工作的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组织领导,乡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乡党政综合办公,督促指导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同时,各村党支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了层层落实责任,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活动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二是靠实工作责任。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就组织专人对全乡困难群众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将摸排出的138户特困户、196户贫困户、1932户普通户进行了登记造册,并张榜公示。按照乡正科级领导每人包挂2名特困户和6名普通户,副科级包挂1名特困户和6名普通户,一般干部每人包挂1名贫困户和6名普通户的要求进行了结对帮扶,并对帮扶工作做了具体安排,明确要求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做好工作落实,并要求每个干部认真填写联村联户工作考核手册,确保了此项活动责任到人。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乡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成立了督导组,按照“日小结、周汇报、月检查”的工作要求,对全乡“双联双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及时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会,和对口联系帮扶部门进行座谈,根据各村确定的重点工作,协商具体帮扶事项,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为了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我们利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黑板报、在主要路口设置永久性宣传牌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政策、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的实效

一是贫困户的致富信心有所增强。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包挂干部基本摸清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并帮助他们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和增收措施,解决了一些困扰群众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通过包挂部门和包挂干部的帮扶,困难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增强了发展产业的信心。

二是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部分被帮扶的困难户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常年积累的矛盾,其中一些人更是在乡上挂了号的老上访户,他们有的对政府有意见、有怨气,有的与邻里、亲戚有纠纷,过去因为这些问题的形成,造成的越级上访、治安事件的时有发生。通过这段时间活动的开展,包挂干部走村入户耐心劝解、引导,一部分矛盾化解了,群众的心结打开了,上访事件明显减少。

三是基层基础更加牢固。通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困难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大幅提升,对干部的看法明显转变,特别是对村党支部和村班子成员的态度明显改善。村党组织在帮扶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致富带富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我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省委、市委、县委和乡党委的安排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针对本次行动,我乡下

一步工作计划重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以确保此次行动责任落到实处,百姓得到实惠,干部得到锻炼。

1、制定切实可行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确保此次行动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2、加强对干部联村联户情况的监管,形成定期向乡党委汇报的制度,督促联村干部将工作做到实处。

3、大力宣传联村干部中表现突出,为群众出谋划策,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干部,树立榜样。

4、帮助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指导村级组织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5、充分发挥联村单位和干部信息、技术、项目、资金和人力资源优势,全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把帮扶工作做到田间地头。

6、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各类知识讲座,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养、法律素质,充实群众文化生活,发掘群众依靠自身能力摆脱贫困的潜能。

篇7:乡镇双联行动工作汇报

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位于****西南部,有***“北大门”和“苹果之乡”的美誉。国道*****公路穿境而过,交通运输便利,人流、物流、商流相对活跃。共辖***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户,***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XX年全***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X年被中国果业协会评为全国百强苹果生产基地,***设施种菜已有较大规模。为了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引向深入,*****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四年奔小康、五年有突破的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进一步促进全乡经济快速发展,拓宽群众致富门路,*****在“双联”行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联村联户基本情况

根据新标准下贫困户建档立卡情况,我乡贫困户***户,****人,占全乡总人口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我乡共确定县直帮联单位***个,帮联干部***人,乡直帮联单位***个,帮扶干部***人,县级领导干部***人,没有省、市、单位和领导联系。根据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实际情况,全乡共确定帮扶贫困户***户。

二、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党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委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于**月***日召开了全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传达了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及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布置了专门的办公室,确定了专职业务人员,制定下发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靠实了工作责任,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措施,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各村、各有关单位也按照乡上的要求,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分层次召开了群众大会进行了动员。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为使“双联”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把宣传工作作为搞好“双联”行动的主要抓手,采取召开群众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辆、悬挂宣传横幅、刷写宣传标语、编发工作简报等群众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宣传方法,组织干部群众及时进村入户宣传“双联”行动的目的、意义、任务、措施,活动开展以来,召开各类专题会议50多场次,悬挂横幅12幅,刷鞋宣传标语30幅,制作宣传牌面15个,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编发简报7期,和电视、广播网络 等现代传媒,做到了电视上有图,广播中有声,网络上有页。通过多领域、深层次的宣传活动,真正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强化工作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动员会议召开之后,我们及时与各帮联单位联系,召开了由帮联单位、帮联村和乡党政班子成员参加的“双联”行动联席会议,各帮联单位和乡村干部一道,及时进村入户,根据新的贫困人口划分标准,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并经村党支部初步提议,民意调查测评,村民代表会议审定,乡上核查,初步确定了帮联对象,对确定的对象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为期***天的公示,在群众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帮联对象****名,根据帮联单位和帮联对象实际情况,认真搜集梳理帮扶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及时建立了台账。同时,乡上和帮联单位、帮联村对各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汇总,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具体措施。各帮联单位能够及时组织干部进村入户,与农户开展对接工作,了解群众家庭困难和需要帮助的项目,根据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致贫原因等具体情况,认真制定了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预期目标。

帮扶对接工作完成后,乡政府与各村积极行动起来,及时与帮联单位勤联系、多汇报,各单位能够按照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帮扶承诺,将口头承诺的事项落实到行动上。县*** 局***名干部已经为****村50名贫困户每户送来1袋面粉、2袋化肥等农资用品;县****已投资价值***多万元的棚膜,完成****蔬菜基地设施大棚维修工作,并全部恢复生产,投资***万元的地膜,完成双垄沟播顶凌覆膜***多亩,***名干部为***户帮扶群众每户送去地膜***卷;县****计划帮助***村***户群众每户种植油松苗1亩,由****局无偿提供油松种子,并进行合同回收,目前已落实地块36亩;县****局计划帮助帮扶***村新建生猪养殖场1处,目前正在进行建设前各项准备工作;乡政府组织干部及时进入***村投劳,帮助群众修复蔬菜大棚***座,整理地块***亩,乡政府干部和乡直单位干部都入户和帮联群众进行了对接,制定了帮扶计划。

五、完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干部联系户登记制度。干部每次入户必须有入户记录,对联系户的家庭情况必须全面掌握,把群众实际困难和所需、所想、所盼记录清楚,并针对农户实际情况及致贫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找准发展路子,拓宽致富渠道。

二是进村入户考勤制度。乡“双联”行动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帮联”行动考勤工作小组,对帮联单位、帮联干部进村入户情况进行考勤,要求帮联单位必须保证每年进村不少于4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月,每个联户 干部必须保证每年入户不少于两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周。年终由乡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乡通报帮联单位和帮联干部进村入户情况。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浅谈下一篇:和差问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