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4-05-22

语文核心素养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精选10篇)

篇1:语文核心素养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当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纷纷从世界各地沓至而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国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诗文,体悟文化意蕴,增强民族精神积淀

1、诵读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七年级学生主要背诵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经》和《国学经典诵读》,其中包括:《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经典古文名句249条》《中国百句名言实录浅议》《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自主趣味解读《三字经》,利用自读课为学生讲解《笠翁对韵》中历史典故,趣闻故事,如“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金屋闲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趣味训练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组织学生寻找文字的起源,知道了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了解了汉字的发展过程,讲述了关于汉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杨修巧解字》《欧阳修追字》《多写一撇打了败仗》《神奇的“打”字》《“马虎”的由来》等,同时透过汉字还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学生感觉汉字很神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写字不再随随便便,而是用心写字,错字逐渐在减少。学生在活跃有趣的气氛中领略了中国文化,掌握了字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一些有趣味的训练内容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些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4、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是引导学生诵读程颢的《郊行即事》王禹俏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都将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出板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一箭双雕。

二、亲近古诗文,营造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伤仲永》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方仲永因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而“泯然众人”的结局,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茅塞顿开。

(3)音乐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如教杜甫的《石壕吏》可以配上古典乐曲《十面埋伏》文中的悲惨气氛显现而出,易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2、挖掘语文教材文化内涵 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1)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是最容易的,可以在导入中运用,也可以在任何需要引用古诗词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用,还可以在课堂小结或总结时引用。当然,大量的引用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初中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点名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王维的《杂诗》作者表现自己对家乡强烈的热爱和恋恋不舍之情。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2)在文言文当中蕴涵并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

文言文负载着传统文化信息,文言文教育工作者要想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文言知识,吸取更多的有益成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教法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从文学艺术上,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学艺术。教师在讲授优秀文言文篇章过程中要着重它的艺术造诣的讲解,鼓励学生从古代文学和古代文人思想中吸取优秀的艺术创造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达到古为今用的艺术教育目标,真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最直接的现实意义,使之大放异彩。比如:郦道元《三峡》描绘自然之美,范仲淹《岳阳楼记》抒写情怀之美,柳宗元《小石潭记》的意境美,《论语》论述哲理美等。此外,一篇好的古文,必须有上乘的思想内容,缺乏灵魂的文章不会成为优秀的篇章。因此,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还要注重文章思想内容的学习,看看作者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作者的思想内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写文章怎样才能塑造出如此之深的思想高度。我们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教师可顺便将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过去学生的处境作比较,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他们明白读书必须勤奋、吃苦,方能成才的道理。此外,我们还要注重从文章的写法上、结构上、修辞上等等来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只有多方面的弘扬才能真正作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否则的话,只能是触之皮毛。其次,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我们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目标。比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论语>十则》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指导我们对朋友要以诚相待。教学中,可用先贤的言论来教育学生养成诚信的美德。在《陈太丘与友妻》中,又从反面教育学生与人交往“应守信重礼”,否则将会被七岁顽童所不齿。像这些简短的故事,语言质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教师不须一言说教,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文学形象的人格魅力。在作品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中,学生能够自然感知着是非曲直,接受着诚信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走进古诗文,加强文化实践,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在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实施了“孝”的活动,布置了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了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做”(做一回家长,做一次家务,做一件好事)活动,从日记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家长的好评。“良言一句三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礼仪之邦——中国,我们有礼,更应该守礼。因此,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礼”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我们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语文让我们快乐,语文让我们聪明,语文让我们美丽,语文让我们高尚,语文让我们有了内涵,语文让我们体现出了人的意义、人的价值、人的尊严!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需要每个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关注和努力,使学生热爱祖国文户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篇2:语文核心素养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张庄联校宁艾小学 李瑞梅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我国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开拓。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逐渐渗透。这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科学规律,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呢?

一、认真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底蕴。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人手,挖掘文化意趣。

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所以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着眼于教材与传统文化的对话。如在教学课文《孔子拜师》一文时,我们要把掘教材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广泛搜集古人在拜师过

程中的一些传统礼仪、称谓及古人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类似的有趣故事,如“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让学生课后阅读。这就在引导学习知识的同时,把故事所包含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传达出来,让学生感受现在学校所要求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其实就在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礼仪。例如讲授《示儿》时,我在讲完此文后穿插讲述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他的一些事迹以及他的重要作品《离骚》的情况。我通过简单易懂的言语描述,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我国古代诸如《示儿》这样的爱国诗数不胜数,同样,爱国诗人也非常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应算战国末期的屈原。屈原学识渊博,但不幸的是,在朝廷给当权派排挤,遭流放的境地;但他始终不忘国事,时时刻刻关心国家的安危,他这种献身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代子孙,尤其是知识分子产生了去大的影响。《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歌无情得揭露斥责了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充分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热爱国家、疾恶如仇的修身洁行、坚贞不屈的高尚人格。《离骚》高度的艺术成就与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得结合为一体,使它成为光照千古的绝唱,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信,经过教者这样“点拨”,学生在课后一定会记得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文学家、爱国诗人的存在,而他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与同学们的心中;对屈原的《离骚》,他们也许一辈子也忘不了它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以后,有意无意间他们也一定会去翻阅、浏览,甚至成诵!最重要的是,他们曾深深地震撼与屈原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当中。

二、加强识字教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汉字是人类文学史上最悠久,充满生机,既形象美丽又蕴含智慧 的文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此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及发展变化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搜集阅读《甲骨文的发现》,了解汉字起源于甲骨文。然后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时,老师让学生自由看图,说说像什么?老师通过多媒体演示重点指导“羊、鸟、兔”这几个字演变的大致过程。其实上面这些字叫象形字,这是汉字最初发展阶段,之后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通过这些让学生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汉字的感情,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祖国文字,立志树立学好汉语的决心。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汉语文化形象丰赡、意义深远、气韵生动,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所要寻觅的文化。汉字本身就镌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成为“人”;“人”“言”要讲“信”。细究每个汉字,都能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智慧。所以,小学必须加强识字和写字的教学。要让学生领悟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范习惯。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同时,多介绍古人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

三、注重诵读,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在小学中开展诵读活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体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天人合一”“和为贵”中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都能在传统国学经典中找到渊源。诵读经典,传承经典文化不但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是社会和谐、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诗词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词可以说是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广为传诵。此外,我还要加强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效进行文化熏陶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传统文化氛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诗词反映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如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描写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喜迎新春佳节的情景。教学这首诗时让学生领会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燃烧鞭炮、喜欢屠苏酒和把旧桃符换成新桃符。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让学生领会我国重阳节的传统习谷;登高、插茱萸。还有很多反映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老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让学生对古诗中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查资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以综合性语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的来源及各地节日的风情习俗。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

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学生长时间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并注重积极尝试和点滴积累,定能受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篇3:渗透传统文化, 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素养,渗透,兴趣

作为一线的一名语文教师, 从教14年来, 我一如既往地爱着我所从事的语文教学工作, 我也一如既往地爱着我的学生。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发现我的学生变了, 语文课的韵味也慢慢地变浅了。

记得刚刚从教时, 我带着我的学生一起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讲到诗歌单元时, 我给学生示范每一首诗歌应如何朗读, 把握好抑扬顿挫, 读出《沁园春·长沙》的豪情, 读出《雨巷》的柔美, 读出《再别康桥》的缠绵, 读出《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深情。讲到戏剧单元《雷雨》时, 我的学生认真编排着课本剧, 感受着剧本中人物的命运。讲到《长亭送别》时, 我和学生一起感受并欣赏“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那辽阔萧瑟令人黯然神伤的境界……

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 我的学生们越来越喜欢那些快餐文化, 书读了不少, 可是理解的、记住的却很少。学生们遭遇了网络的侵袭, 脑袋里想的是网游, 手里拿的是电子书, 嘴里说的是“小萝莉、稀饭、神马都是浮云……”突然间, 我感觉自己“落伍”了。我们的学生是如此的现代, 老师和学生间的所谓的“代沟”也就越来越大了。

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 原来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几千年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根本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悄然走向没落。前一阶段网络上热议的“杜甫很忙”现象, 看似无伤大雅, 但是炒作和公众的围观, 恰恰折射出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杜甫涂鸦现象, 也给我们这些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个善意的提醒:当下的教育如果能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 才可能在他们心目中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那么语文教育如何做才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呢?我觉得应如是做。

一、重视积累, 强化背诵

新语文教育的代表人物韩军博士认为“学语言是积累为本, 读书为本, 数量在先, 大量读书, 积累要量变到质变。”语言积累首先要强化背诵。古语有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古代私塾语文教育以背诵为主, 造就了一批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的国学大师。所以学生背诵多了, 美妙的词采, 晓畅的文句, 就会不自觉的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在高中阶段, 课本内规定背诵的古文及诗词, 应该抓实。即使到高三, 对于初高中要求必备的古诗文也应不遗余力地去背诵, 去考查, 这不仅仅是为了高考, 更是让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还有点可以回味的东西。

二、诗化教学, 启迪情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 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欢乐。”语文教育也是这样, 能使每个学生及教师都成为幸福的人, 使课堂活动不再成为每个人心头沉甸甸的负担, 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留藏心底的梦和希冀。所以当我讲授《山居秋暝》时, 我让学生画一画自己从诗歌中感受到的画面,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有的学生采取工笔细描的方式, 有的学生采取粗线条勾勒的方式, 有的学生采取白描的方式, 画出了心中所想, 我觉得当学生把诗歌上升到绘画层面的时候, 本身就已经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了。在我讲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时候, 我和学生一起描绘曾皙为我们描述的“暮春咏归图”, 一起讨论他的融洽和乐的政治理想。

三、开设专题, 渗透文化

语文课堂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角度学习传统文化, 积累知识, 提高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将传统文化中的多种形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我们现行的人教版语文课本有这样一部分内容——梳理探究。在给学生讲《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时, 我适时的给学生讲授了古代的称谓语, 探讨了那些称谓语的成因, 积累了一些古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词语。学生从中学习到了古人的礼仪知识, 切实感受到了古人的谦卑有礼, 感受到了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文明文化。我在授课时还开设了成语专题课, 把成语与其来源、特点、分类及流传至今的成语故事相结合, 填成语, 猜谜语, 趣话成语,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们还开设了对联课、国学课等专题, 既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 又为语文课堂引入了源头活水。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么能不感兴趣呢?

四、利用节日, 传承文化

自从我们国家的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成为自己的传统节日后, 国人才越来越意识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而语文教师又具有传承民族文化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每到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时候, 我就让学生上网去搜集相关的信息, 探寻这些节日的来历, 风俗习惯、与节日相关的诗词等, 进行民族文化的探究, 还可以制作手抄报, 举行诗文朗诵比赛,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民族特有的风情,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五、阅读名著, 激发兴趣

在我国古代的文学宝库中, 蕴藏着一笔巨大的财富, 那就是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我们应有计划的制定高中三年的阅读计划, 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丰富学生的文化、思想内涵。在课本内的名著导读中, 我们采取老师向学生介绍故事梗概、讲授精彩段落与学生课下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当学生阅读完一步作品后, 我们开展“读名著知识竞赛”, 还可以在班级博客中进行交流, 并针对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写成鉴赏文章或读后感。时间长了, 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与丰富多彩, 他们爱上了传统文化, 爱上了语文。语文课变成了他们自由交流, 畅所欲言的场所, 变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丰富了, 能力和文化品位也得到了提升。

篇4:语文核心素养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时代特征,以培养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为指向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出一份力。

一、提炼语文中“美”的精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结合时代特征,落实新课程的教学宗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美”是人类利用主观情愫对客观事物进行评判的观点,美育也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刚敲定的六大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中的组成部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认真研读语文教材,提炼课本中美的精华,让语文知识以美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抵制低俗品味,树立高雅的道德情操。

例如,在教学杜甫的《旅夜书怀》时,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的PPT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教学优势,给学生直观展现草木、微风、岸边、黑夜、扁舟等意象,此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曲调悠扬的曲子,让学生更贴切诗人的内心,深刻领悟:在微风拂面的河边,有个惆怅满怀的诗人在注視着远方散发出的凄凉。虽然有一种沧桑之美,身临其境课堂氛围,为学生跟诗人搭建了一个隔空对话的平台,学生能够近距离与诗人“接触”,真正感悟当时诗人的所思所想。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感悟进行升华,感悟人生真谛:沧桑也是一种美,一种立足现实的美。

二、灵活变通。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自主『生学习是六大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性学习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参与意识,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巧妙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辅助功能,巧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养成“善学”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语文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有康桥背景的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结合画面去感受康桥的美,受到新月派诗歌的艺术熏陶,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深刻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穿针引线,帮学生解决理解上的难题,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以便让学生养成“善学”“乐学”的学习态度。

三、“问”的艺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六大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的组成部分,要求语文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注重知识的教授,还应当重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应试教育制度下,部分语文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学生的思想一直跟着老师在走,语文教师高估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些现象,语文教师应当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引导学生大胆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给学生一个自主思考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语文教师可以放映电视剧《水浒》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电视剧对比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时,有的学生提出:电视剧里的一些情节和内容跟原著有些不同,比如原著中陆谦等人在李小二的店中密谋谋害林冲这一故事情节,就跟电视剧有比较大的出入,电视剧为什么不照搬原著,而是选择改编呢?电视剧改编的理由是什么?这种改编,艺术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倘若你是导演,你又会怎样去改编?……听到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其实答案并不唯一,此时,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会,集思广益。看到学生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自信神情,以及针锋相对的观点反驳,整个学习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

总之,新敲定的六大核心素养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生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认真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性人才。

篇5:语文核心素养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

阳泉曲小学 冯娇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核心素养?以下从三个方面结合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具有创新精神,合理提出猜想,渗透核心素养

杜威曾说:“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大部分学生受前面学习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会有个位是3的倍数的数的猜想。这时,教师出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验证。第1列中“73、86、193、199、163、419、763、176、599”中 9个数的个位都是3的倍数,它们能否被3整除?通过验证,学生发现先前的猜想是错误的,于是就会产生疑惑,并有了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时教师利用错误,引导学生观察第2列数“9、21、105、237、27、78、42、591、843、534”。第二列的数能否被3整除?再观察观察,你想到什么?接着指出:看来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也与数的排列顺序无关,那么,究竟与什么有关,具有什么特征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能重新作出如下猜想:

1、可能与各位数的乘积有关;

2、可能与各位数的差有关;

3、可能与各位数的和有关等等这些猜想,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探主究验证,将大错化小错,小错化了。

二、进行合理提炼,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模型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不仅可以为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提供桥梁,而且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并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构建面积公式这个数学模型时,首先应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探究图形面积的一种简单方,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这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相对应的量进行分析,并初步得出:当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时,这两个的图形的面积相等。于是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等于底乘高。接着提出如果要去测量现实生活中一块很大的平行四边形的田地,你认为数格子的方法合适吗?从而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行计算。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核心素养。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所以课堂教学中应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例如:“估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得到大致的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数据,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我们解决问题。因此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于学生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的问题,以及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着积极意义。比如估算到超市买东西大概需要带多少钱?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大约有多少?估计一个操场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人?……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需要教师平时课堂教学中坚持不懈的潜移默化,这样学生才能将估算内化,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真正的提高。又如:“欣赏与设计”这一课,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对称图案的美,并体验到复杂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在欣赏了各种漂亮图案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学生创造出的图形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数学离不开,数学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

篇6:语文核心素养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核心素养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是在英语教学中始终存在的,是不可丢弃的。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去尝试,而不是我们教师在上面进行“填鸭式”的给他们灌输知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学,自己去理解,自己去运用。

篇7: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

老河口市袁冲小学 崔楠楠

“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因此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1、精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譬如在讲授一年级下期第六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时,让学生收集描写夏天荷叶的诗句;讲四年级上期第1课《观潮》时,我让学生收集描友谊的诗句;学习五年级上期第6课《梅花魂》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梅花和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选学生诵读、展示收集成果。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筛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文化精髓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和人文修养。

2、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譬如,在讲四年级上期《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体验的方法。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在再现情境的过程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提脚、落脚,动作协调一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协调美和韵律美时。另一组同学表演时,我几次故意打乱脚步,让后面的孩子步伐大乱,纷纷掉进溪水中。通过这样的对比试验,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村民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体会到过搭石时的有序和动作的整齐划一,感受到村民心灵之美、民风淳朴之美。这样的学习,生动活泼,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二、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是使学生愿意去学,而教师还要采用各种有效的办法来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几代大家积累流传下来,经过专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譬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时,因为这篇课文内涵比较深刻,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容易理解课文内涵,文中许多句子比较长且难以读通顺,因此教学时我反复让学生诵读,甚至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盲女孩安静双手拢住蝴蝶和放飞蝴蝶的片段背诵出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慢慢地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腹有诗书气自华”,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的20%以下。相反,在历史的场合中,那些古代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历代的文学大师,也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

3、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诗教,可以让人温柔敦厚,让人文质彬彬。因此,学生们的经典诗文的积累很重要,这些经典诗文既有古代的经典,也有现当代的佳作。

三、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写作既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的呈现载体。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而基础上,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文学底蕴。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写出优秀的习作呢?

1、结合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孩子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经过自己修改、生生互改后,在班上进行读后感交流活动。因为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借阅和漂书的方式得到书籍的,所以往往一本书同时有几个阅读者,不同的读者写出的读后感又各不相同,这样的交流活动对帮助孩子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2、每次习作,会选择部分同学的作文面批精改,字斟句酌地对学生的习作加以润饰并将好的作品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展示。孩子们很重视这样的机会,他们往往会把这样的机会视着一种荣誉。这样的举措使孩子们写作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会愿意主动去写更棒的作品,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就会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篇8:语文核心素养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人文语文观念的树立

语文学科在特点上主要表现为工具性、人文性两方面。从现行大多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看, 其中工具性特征往往被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例如,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言文, 教师更侧重于对其中的特殊句式、虚实词等进行剖析, 完成词句分析后再做翻译。这种讲授方式完全忽略文章内容所传达的人文精神, 学生以厌倦的心态被动接受知识内容, 影响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事实上,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 明确指出对于高中语文中的许多优秀作品, 在讲授过程中更应以其中的文化精神作为重点, 教师自身需感悟作品的精髓,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授。例如,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陈情表》《项脊轩志》, 前者侧重于至情至孝, 后者强调至情至性, 所涵盖的人文精神能够为学生所青睐。因此, 教师应注重树立人文语文观念, 利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打动学生。

二、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挖掘

近年来,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 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上也发生较多明显的改变, 在赋予语文教学内容工具性特征的基础上, 更强调其人文性特征, 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领悟生活真谛, 培养人文情趣。但如何从教材内容中挖取人文素养内容, 是语文教师需考虑的重要内容。以《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为例,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内容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李白的境遇进行剖析, 将李白不惧权贵、狂放不羁等个性充分展现出来。再如, 《离骚》讲授过程中, 作者屈原将其爱国情怀渗透到字里行间内, 教师需认真挖掘词句涵盖的深意, 才可使学生在这种人文环境下受到熏陶。正如身处长江之滨的苏轼, 通过对长江的感悟将自身的万丈豪情利用诗词表现出来。其充分说明, 教师应能够融入教材具体环境中, 领悟内容中的人文精神, 这样才可带动课堂内的人文精神气氛。因此, 从文本中挖掘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融入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语文内容涵盖的人文精神极为丰富,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其挖掘出来。

三、人文教学环境的构建

人文教学环境的构建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保障。实际教学过程中, 首先, 应注重师生间的关系需保持平等、民主。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 更侧重于交际活动, 如师生间的问答活动、生生间的小组讨论活动等, 保证这种交际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才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从新课程改革理念中也能够发现,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自居, 而非强迫性的将语文知识内容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 而学生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 应感悟到教师与学生所带来的人文情怀。其次, 应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现行关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很多学者提出如角色扮演、游戏教学以及其他生活情境引入的方式, 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这些教学策略中不难发现, 无论生活情境创设还是角色扮演, 其都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如团队合作精神等。因此, 教师仅需做好整个教学环境的把握, 便可使学生在人文环境中受到熏陶。

四、科学的人文评价方式

语文教学评价很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变化波动。传统语文教学评价中更倾向于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 学生的综合能力很难得到肯定,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由此丧失。因此, 将人文素养渗透到具体教学活动中, 首先, 应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同许多学者在学生个体差异研究中曾提出“有多少个观众, 便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其揭示的道理便为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见解, 教师应避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全面否定, 可以创新的角度对学生回答进行表扬与肯定。其次, 在语言选择上应侧重于激励性言语。高中阶段学生在自尊心与自我意识上极强, 无论教师或同伴对其给予过多责备, 都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所以在言语选择上应注重以激励性、褒扬等词汇取代批评性、贬义词语。除此之外,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如涉及问答活动, 也应根据学生基础能力设置相应的问题, 使学生在问题回答中产生一定的成就感, 有利于人文素养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落实。

五、结论

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是现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实际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注意以人文语文观念开展教学活动, 充分挖掘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 构建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 并保证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带有更多人文色彩。这样才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质量也因此得到改善。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语文学科本身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征, 在知识讲解中渗透更多人文内容, 很容易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并提高教学质量。对此, 从人文语文观念的树立、人文教学环境的构建、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以及科学的人文评价等角度, 探析人文素养融入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人文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肖玉蓉.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华夏教师, 2014, (S1) :89.

[2]吴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J].课外语文, 2015, (16) :31.

篇9:语文核心素养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核心素养 渗透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展开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对于实际教学过程有更多灵活有效的设计。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视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有更多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加浓厚,思维也会更为活跃,进而能够充分调动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积累与深化。

一、对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核心素养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组成,首先,教师要在地理课堂上增强对于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培养,这是核心素养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会接触到各种地理环境、地形、地貌,会对于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地理条件等都有较深入的获知,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是地理课程教学的全部组成,这也不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地理教学的重心应当落在指导学生在充分了解不同地理环境的背景下明确合适的人地相处的模式,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人地协调的理念,并且将这些理念能够充分表达出来。这才是地理课程教学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地理课堂上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核心素养。

很多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对于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培养。例如,对于“区位”这个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从人地协调观出发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概念。因为区位就是指人类活动所占的场所,反映了非常强的地理空间概念,而且区位中的主体——人的活动又是不断扩展变化的,所以我们在对学生就某一区位进行调查研究时,要求他们必须从动态和发展这两个角度入手,以人地协调观作为引导,并综合区位相关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真正掌握“区位”,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要透过具体的知识教学来深化对于学生的引导,这也会让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地理素养有更加清晰直观的领会。

二、对于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样非常重要,这也是学生地理素养的一种直观体现。在分析很多具体问题,尤其是一些综合复杂的问题时,综合思维的具备很有必要。这会让学生具备结合多方面实际条件来全面客观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会让学生能够对于实际问题有更加透彻而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够促进问题高效的得到解答,这也是学生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的一种体现。

近几年各大城市都在进行旧城改造,一些工厂也随之面临着搬迁或关闭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较为熟悉的工厂作为研究对象,比如造纸厂、醋厂等等,让学生分组搜集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有关部门、查找相关资料等方式,分析和研究出最佳的新厂厂址。最后,每一组的同学将各组的研究报告进行交流讨论,并在讨论中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整个研究的过程是对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一种非常好的考察与锻炼,学生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体系,结合对于问题的有效思考与分析来找到合适的方案,这样的训练过程才是对于学生地理素养的一种直观锻炼。

三、对于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对于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而言,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区域认知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非常重要。这是体现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用以及知识实践价值的有效平台,这也会让学生更加清晰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时的一个重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学生们以熟悉的“四季变化”、“昼夜更替”为突破口,进行类比和总结,在讨论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在老师的帮助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形成能够起到有效帮助。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与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学校组织春游时,要求学生们在地图上标记出自己去过的每一个地方,并且标志出来回的交通路线。回来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整理的信息来找到一条最便捷的去春游场所的路线,这便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过程。

结语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这不仅是知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这也是体现地理课程学习的实际效用,让学生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一个机会和平台。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展开对于学生地理素养的锻炼,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会收获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仉家亮. 高考地理试题的地理学科能力体现状况研究[D]. 延边大学,2012年.

[2] 徐雪. 基于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区域差异内容教学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侯星宇、刘帅. 浅论中学生地理素养养成的必要性及其提升途径[J]. 才智,2012年01期.

篇10:论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素养不同于素质。按一般的理解,“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此次课程改革,许多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采用了“素养”一词。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还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认为基础教育中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至于大家为什么不用“素质”而用“素养”,可能是因为“素养”一词,较之“素质”更具有“后天的教养效果”的意味。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1、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的形象美,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儒雅的气质和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是对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那么,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拓展视野,塑造健康人格

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二、通过积淀,增强文化底蕴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识记背诵。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把它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历代的文学大师,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抛弃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理解,轻视识记背诵。我们的改革并非要改掉传统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而是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它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再经过 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激发情感,增强感知能力。情感在文学教育中有特殊作用,教师的教学情感、作品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要用饱满地热情,真挚地情感,牵引着学生步入文学殿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创设一种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领着他们登堂入室,去发现美、认识美。

2、加强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个体感知体验,又要重视学生的理性分析、口头表达。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口头语描绘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分析作品美的结构、美的语言,分析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和得到的思想启迪。通过口头表达,使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模糊的、不大鲜明的文学形象,经过梳理后变得更清晰、更鲜明。在分析鉴赏的基础上,推荐有关评论文章让学上阅读,让学生了解别人对作品的评价,参考别人的见解,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上一篇:入职申请书通用下一篇:推动非公党建强化引领作用讲话稿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