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2024-04-11

石蛙的养殖管理技术(精选5篇)

篇1:石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石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石蛙的养殖池建设、养殖管理技术及疫病防治技术,以供有关学者和养殖爱好者进行参考。关键词:石蛙;养殖;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市场对野生绿色食品需求不断增大。石蛙为天然的野生绿色食品,肉质细嫩鲜美,口感好,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比较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潜力巨大。石蛙为我市的本地地方品种,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吉首市属于武陵山片区的贫困山区,山多地少,具有石蛙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通过对石蛙等名优特水产品种进行护开发,即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又能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同时对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和加快水产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来我市部分养殖户开始进行石蛙驯养繁殖,本文就我市吉首市恒辉石蛙养殖场的养殖管理经成功验进行了介绍,以供相关学者和养殖爱好者参考。

1、养殖场建设 1.1 选址

该养殖场选址在吉首市寨阳乡庄稼村,养殖场共占地3.7亩,距市区仅9公里,养殖场附近植被良好,有丰富的水资源。1.2 养殖池建设 1.2.1 孵化池建设

孵化池5m,宽2m,高30cm,孵化池内放置孵化箱,孵化箱长60cm,宽40cm,高10cm。孵化池采用微流水,水位保持在20cm左右,每隔3天洗刷一次池子,以保持水质清新,孵化池上方设雨棚以遮荫挡雨。1.2.2蝌蚪池建设

蝌蚪池长4,宽1米,高20cm,池子也采用里高外低,自然微流水,池内放置部分1-2cm的光滑鹅卵石,食台采用白色平底瓷碗搭建,同时蝌蚪池采用塑料网覆盖以防敌害生物侵入。

1.2.3 幼、成蛙池建设

幼、成蛙池长5m,宽2m,高40cm,水源采用喷雾式进水系统,保持池内低洼处有一定的水位,池内放置光滑的鹅卵石,幼蛙与成蛙池采用石块(或红砖)和石棉瓦搭成洞穴以供棘胸蛙栖息。1.2.4 种蛙池建设

种蛙池5m,宽4m,高80cm米,蛙池建设采用倾斜式建设,以便于蛙池内水陆面积比例的控制,种蛙池水源采用喷雾式进水系统以确保池内水源的长期流动,保持水质清新,低洼深水位保持在20cm左右,池内种植部分水草以创造仿生态环境。

2、养殖管理 2.1 种蛙饲养

石蛙产卵时间大约从4月份开始,持续到10月份左右,7-9月份为产卵高峰期,待第二天10点左右收集头一天产的卵,种蛙池子石蛙雌雄比例控制在1:1左右,饵料以蚯蚓最佳,在产卵期间要保证种蛙有充足的饵料,同时,饵料的投喂根据天气情况做增减,一般气温过高或者阴雨天少投,下雨的当天少喂或者不投喂。2.2 蝌蚪孵化

自产卵后的3-5天不用喂食,蝌蚪以卵黄囊维持自身的营养需要,10天后开展投喂饵料,饵料以熟蛋黄和豆浆或者米粉、面粉、虾蟹类按一定的比例打成粉浆投喂。投喂量根据蝌蚪的食量而定,一般根据头一天投喂情况,第二条酌量增减,并根据天气情况投喂时间和饵料投喂量做出适当的更改,同时根据时刻观察水质情况,每天及时清除池内残余饵料,一般每周换两次水,若水质恶化较快,可以一天一换,以保持水质清新。经饲养一般75天左右天即可变态为幼蛙, 变态期间要尽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2.3 幼、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前期以饲喂蝇蛆为主,50克左右以后饲喂蝇蛆和蚯蚓。饵料投喂量根据头一天的觅食情况进行增减,一般喂食为蛙体重的1%左右,若头天剩余较多,第二天减少投喂量,同时为保持池内水质良好状况,要定期清洗养殖池。

3、疫病防治 3.1 水蛭病

水蛭病一般是由于蛙场池内水质受到污染,对于该病多采用预防为主,一旦发现池内有水蛭,对于孵化池和蝌蚪池,及时清池,注入新水,洗刷池子。成蛙、种蛙池有水蛭,可以用生石灰清池,将池内蛙转出池内,对池子进行全池泼洒石灰水,浸泡24小时,此时池内水蛭基本死亡,放掉池水,清洗池子,注入新水,对池内水质进行PH检测,PH在7~8之间,可以将蛙重新放回。3.2 白嘴病

蛙的口部或者头部发白。此病为饵料投喂单一导致蛙营养不良,对于该病的防治可以在饵料添加多维素治疗,一般一周左右可以治愈。3.3 气泡病

气泡病的症状是蝌蚪腹部膨胀如球,失去平衡,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抢救则造成死亡,多发生在水温高,池水含氮量高的水泥池中。蝌蚪的肠内、鳃、皮肤的血管内含有过量气体。对于该病最有效是换水,将病蝌蚪移入水质清新的水域中暂养1~2 天;高温期间每隔2~3 天加注清水一次。3.4 烂鳃病

烂鳃病的症状是鳃丝腐烂发白,俗称烂鳃,患病蝌蚪出现呼吸困难,迟缓地游于水面。该病还因感染部位不同,名称也不同,如鳃腐烂发白称烂鳃病,体表皮肤有大小不一斑点称白斑病。预防方法是用漂白粉全池泼洒。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石蛙的市场前景可观,搞好石蛙的养殖,关键是如何解决石蛙的饵料和疫病防治问题,经实践,在养殖过程中,保持养殖池水质清新,每天及时清理剩余饵料,石蛙基本不患病,在蝌蚪的饲养过程中,采用虾蟹类或者蚯蚓与面粉和米粉搅拌成新鲜饵料饲喂,适口性好,蝌蚪生长状况好于其它饵料。

篇2:石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石蛙是一种大型的食用蛙,被誉为“百蛙之王”.石蛙在有些地方又叫它石鸡,是一种大型的食用蛙,它主要是分布在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石蛙的肉质细嫩,清凉滋补,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捉,使得自然界中的石蛙越来越少了,人工养殖石蛙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又能保护野生石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石蛙的养殖技术

形态特征

石蛙的蝌蚪躯体呈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且分布有黑色的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型花纹,蝌蚪的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一般体长10-13cm,体重150-250g,大的可以达到500g以上。石蛙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黑色,上面长有许多油,石蛙的头又宽又扁,吻端呈圆形,突出于下颌,两鼻孔之间的距离与两眼之间的距离几乎相等,同龄石蛙中雄性个体大于雌性,性成熟后的石蛙前肢极为粗壮,胸部有黑色的脊状肉刺,腹部呈淡黄色,石蛙胸部没有脊刺,腹面光滑呈白色。石蛙通常生活在深山老林的山涧小溪或附近的岩石中,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的能力,它的体温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它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26℃之间,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生长最旺盛的季节,白天活动量小,大多在夜间出来觅食。它喜欢吃活动的食物,一般不 吃死的或不动的食物。

人工驯养的石蛙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它建一个什么样的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先选择好场地,然后在着手建造养殖池,这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养殖环境必须近似于石蛙的野生环境,还有就是要便于人工的管理。

养殖场地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般来说,石蛙喜静怕闹,应尽量避免在噪声较大的工厂和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旁边建厂,防止石蛙受惊,影响正常生长。养蛙厂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都可作为养蛙的水源,但水源要求无污染,PH值以中性和略偏酸性为佳,最适宜的PH值在6-7之间。

养殖池的规格要求

养殖池主要包括孵化池、蝌蚪池、蛙池,一般建造在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没有太阳光直射,建池时应尽可能符合石蛙的生长习性,为石蛙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孵化池面积1-2平方米,池高0.8m,水深0.5-0.6m,蛙卵孵化时对水质要求很高,为了确保水质清新含氧量足,最好能够24小时连续流水养殖。

蝌蚪池面积2-3平方米,池高0.8m,水深0.3-0.5m,每池应饲养同样规格的蝌蚪,在蝌蚪变态时应在池内放入木板,让它漂浮于水面之上,以便能让变态过程中的幼蛙跳到木板上休息。蛙池,蛙池建造以长方形为好,面积一般以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m,池内设有可供石蛙休息的石屑,石屑上盖有石棉瓦,瓦下光线阴暗,白天蛙就可以躲到瓦下休息,池内水深一般在0.1-0.2m之间,池底略微倾斜,池内水陆面积比大约为3:1,池上设有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或敌害生物入侵。

石蛙的自然繁殖期一般在4-9月,5-6月是产卵的高峰期,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多少也会有些差异,石蛙的年产卵量很大,在500-1000粒左右,但是自然繁殖的成活率很低,在生产中大多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

种蛙的选择

种蛙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卵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是否能育出成批规格整齐、健壮、活泼的种苗,因此种蛙应该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发育良好的成蛙。种蛙要求没有残疾、没有伤痕,一般选用2例蛙,雌蛙体重200g以上、雄蛙体重250g以上就可以选择用做种蛙。

配种和产卵

每年的4-9月份,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石蛙的繁殖期来到了,石蛙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一般在夜间抱对,配种时,雄性强有力的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脊加强雄性的固着力,拥抱刺激对用来配种的雌蛙是必要的,雌蛙将卵排除体外,雄蛙射精于卵上,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呈圆球形,乱外的胶质膜粘性强很多卵粘附在一 起,常成锁状漂浮在水中或粘附在池壁上。

人工孵化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要加强巡池,石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受精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我们在捞去受精卵时必须仔细轻缓,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以免造成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我们把受精卵从孵化箱放入孵化池中,还要进行翻卵的工作,受精卵黑色的一端为动物极,白色的一端为植物极。孵化时,我们应用铁丝使黑色的一段朝上即动物极朝上,白色的一段朝下即植物极朝下,这样就能保证受精卵的成功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同一批卵不能分开孵化,大约经过1到2周的时间,这些受精卵就可以完全孵化为石蛙蝌蚪了。

从蛙卵孵化出来的第1天到80天左右的时间属于石蛙的蝌蚪阶段,你瞧,它们都比较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敌害的抵抗能力都比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蝌蚪成活率的关键。

一、放养密度

当蝌蚪在2cm以下时,一般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0-1000尾;当蝌蚪长到2cm以上时,放养密度应变为每平方米200-300尾。如果经验不足,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降低一些。

二、饵料投喂

小蝌蚪孵出后通常吸附在池底,很少活动,也不觅食,3天后活 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蝌蚪的消化机能弱。在20日前我们只能以牛奶等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来投喂,每天早晨9点和下午5点各投喂一次,投喂量按照每1000尾蝌蚪投喂10ml牛奶。20天后我们转用人工配合饲料来投喂,这种饲料具有营养全面的优点,可以促进蝌蚪的快速生长。当蝌蚪长到2cm时,投饵量为在池蝌蚪体重的8-10%;当蝌蚪长到4cm以后,按在池蝌蚪体重的6%投喂。在生长过程中,一般视蝌蚪的摄食状态来确定投喂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每次投喂宜分批缓缓遍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再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吃为止。

三、水质管理

蝌蚪池一般面积较小,放养密度较大,饲料投喂多,因而水质容易恶化,所以蝌蚪池应在3-5天内少量换水1次,每次换掉池水的四分之一,15天左右应全池换水一次,要彻底清除池底残卵、食物废渣等。另外,为了防治水质恶化,每周还要用100-200ppm的高锰酸钾对全池进行泼洒消毒,来达到改良水质,杀菌防病的目的,此时我们不用捞出在池蝌蚪。

四、疾病防治

石蛙蝌蚪体质较弱,容易患上车轮虫病和烂鳃病,下面我们像大家介绍这几种病的防治方法:

车轮虫病,染病蝌蚪食欲降低,行动迟缓,药物可用敌百虫治疗,用量为每100升水用敌百虫30毫克,2-3天一次,连用2次即可有效。

烂鳃病,染病蝌蚪腮部腐烂发白,呼吸困难,迟缓的游于水面,药物可用特效烂鳃灵治疗,用量为每100升水用药10ml,3-5天一次,连用2次即可有效。当蝌蚪长到50天左右时,它先长出后肢,15天后再逐渐长出前肢,长到80天后,尾部被完全吸收,此时它由水生动物转化为水陆两栖动物,我们应该把变态完成的幼蛙捞出,放到蛙池中喂养了。

从蝌蚪变成幼蛙之后再经过2年的养殖就是商品蛙了,在这两年内我们都要做好那些工作呢,饲料投喂是一方面,再有就是日常管理和疾病的防治了。具体的我们还是到节目中去看一下。

一、放蛙前的准备

在把幼蛙放入蛙池之前,还必须做好蛙池的清扫工作。一般在放蛙的前两天进行,使用的主要是高锰酸钾,我们要用100-200ppm的高锰酸钾对全池进行泼洒消毒,泼洒要不留死角,水中、陆地、蛙穴要做到彻底消毒,要求能够杀死各种病原以及虫卵,2天后就可以把幼蛙放入池中了。

二、放养密度

石蛙的进食能力与放养密度有很大的关系,养殖密度越大其进食能力越强,养殖过稀它们的进食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厌食现象。一般当石蛙体长在7cm以下时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90-120只;当石蛙体长在7cm以上时,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30只。

三、饲料投喂

石蛙的饲料以黄粉虫为主,养殖石蛙与养鱼一样,要遵守时地原 则,使石蛙具有定时定位集群摄食的习惯,和一定强度的进食能力,一般每天固定上午9点下午5点分两次投喂,定质要保证饲料的优质、精细、适口无霉烂,定量原则是每次按在池石蛙体重的6%投喂,以两至3小时内吃完为宜,具体视水温、天气及蛙的活动情况而略有增减。

四、驯食

及早驯食是人工养殖石蛙的关键技术所在,石蛙的天然食性是吃活饵不吃死饵。人工大规模养殖石蛙,活饵很难完全满足,必须驯养石蛙食用人工配合饲料,驯食越早效果就越明显,一般要求在幼蛙变态后5~7天内即应驯食。驯食方位为头10天以1/3的配合饲料与2/3的黄粉虫混合起来喂养石蛙,然后随着石蛙对配合饲料的适应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比重,直到石蛙能够习惯食用人工配合饲料。

五、日常管理

石蛙养殖中的重要工作是巡池,每天早晨黎明时和夜间各巡池一次,我们要注意观察蛙的动态以此决定是否要换水用药等,特别是出现天气炎热和阴雨天气的情况更要加强巡池,每天巡池我们还应建立日记,按时测定水温,记录投饵数量,入排水的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准确应变发现问题即时处理,这也是科学养殖石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还要保证蛙池的清洁,每天要清除残饵,每隔7天定期清洗一次蛙池。

六、安全越冬

每年11月底至第2年4月中旬当水温降至12℃之下时石蛙就进 入冬眠期。石蛙越冬时,池中水深应保持20cm,采用长流水,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冬眠一般不需喂料,气温回升,石蛙就会上来活动并有摄食能力,此时应给少量饲料以增强石蛙体质,越冬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七、疾病防治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与蛙体自身反映特性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石蛙自身的抗病能力强,但在高温天气时容易染上红腿病或烂皮病,下面我们就向大家介绍这几种疾病的防治方法:

红腿病,染病石蛙四肢无力,腹部和腿部发红,肌肉呈点状凸显,不吃不动,药物可用0.5mg/l硫酸铜和0.2mg/l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治疗,2-3天一次,连用2次即可有效。

烂皮病,染病石蛙表皮腐烂脱落露出红色肌肉,该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所以我们要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加强营养,用量为每千克饲料添加多维素400mg,连用3-5天即可有效。

商品蛙捕捉

经过两年的时间,等到石蛙个体长到150g左右时就可以进行捕捉上市出售了,捕捉石蛙的前一天应该停止给石蛙喂食,捕捉时一般采用网捞法,掀开石棉瓦,受到光线刺激的石蛙会变得满地乱窜,进行捕捉时我们每一步都必须格外小心避免踩伤石蛙,用网兜捕捉时动作要缓慢,用力要柔和,每次不要捞太多避免使石蛙受伤,影响它的商品价值。

石蛙养殖前景分析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是我国华南丘陵山区名贵的水产品。石蛙具有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在野生自然状态下,喜欢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流、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平时常伏于石穴洞口,并常共栖一处。其夜晚活动旺盛,大多是在晚间四出觅食。

一、养殖价值 石蛙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滋补身体等功效,据说还有抗癌作用,食用价值及医用价值均非一般。

s

二、生物学特征 石蛙具有食活性、冬眠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1、食活性:石蛙喜欢吃活体动物性饵料,不食或少食死的动物体及其它不会动的饲料。因它的视觉特殊,只能看到会动的饲料。喜食的动物体饲料有:蚯蚓、黄粉虫、蝇蛆、泥鳅、小鱼虾及其它昆虫。蝌蚪则喜食嫩绿的水生藻类植物。

2、冬眠性:石蛙有冬眠习性,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便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在长江以南气候条件下,冬眠期4个月左右,一般在11月中下旬开始冬眠至3月中下旬。此期间不需投喂饲料,只要保持水质清新即可。石蛙成体与蝌蚪的抗寒力较强,冬天水温保持在0℃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夏天水温不超过30℃即可安全度夏。生长旺盛的适宜水温在15℃—2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可延长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生长速度。

3、繁殖能力强。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年可产卵两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8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10—15天孵化即成蝌蚪,孵化率可达90%以上,蝌蚪变幼蛙率在80%左右。如水质良发的地方,每平方米可饲养蝌蚪1000尾左右,幼蛙150—200只左右,成蛙50—80只。一个专职养殖人员可负责100平方米左右养殖池的各项工作。

三、市场前景

人工养殖石蛙整套技术刚在近年研究成熟,目前国内正在起步阶段,加之种源及技术推广和养殖条件等局限性,近年内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更不可能出现一哄而上,供过于求的情况。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资源的日趋枯竭,求大于供的矛盾日益增大。为此,引进、掌握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尽快形成养殖规模,抓住时机,先行一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篇3:石蛙生态封沟养殖新技术

石蛙素有“百蛙之王”的美称,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人体必需氨基酸等。营养价值可与中华鳖、河鳗相媲美,是我国宴席上的一道名肴。

石蛙生态封沟养殖,就是因地制宜利用山区谷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营造适合蛙类栖息活动的场所养殖石蛙。封沟养殖的场所应有陆地、土堆、洞穴、水沟、林地和植被。沟宽50~100厘米,深40厘米,水沟与栏网的进水口相通,使水可直接流入沟内,再流出网栏,使水质永远保持清凉干净。水沟内种些绿萍、水浮莲等水生植物,这样有利于调节水温水质。

封沟养蛙的放养密度,要根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而定。如水沟水流量大,水深,陆生植物多,生物资源丰富,则放养密度可大些;反之则小些。在优良的生态条件下,每平方米以放养幼蛙5~10只为宜,放养规格要求基本一致,以防止出现大蛙蚕食小蛙的现象。

近年来的养殖实践证明,生态封沟养蛙好处很多:一是能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如宁海县石蛙养殖场,于2008年利用封沟养殖2万余只幼蛙,两年后收获2吨多商品蛙,产值50余万元,创利40万元;二是省工省料,成本低,不需要大量建设投资;三是蛙类终年在野外生活,环境平静,活动范围大,自然水源清新,生物饵料丰富,因此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四是既能增加山地植被,又能增加石蛙种群,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一、蛙场的选择

封沟养蛙需将山涧溪流沟谷和周围的林地用塑料薄膜或网衣封围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半封闭式的天然养蛙场。谷口用网片拦住,防止石蛙顺水逃逸。谷地两边和谷尾一般不用围栏,因石蛙只会向谷口方向逃逸,极少从谷尾跳走,也不会翻过两边的山顶,迁移至另一山顶。即使为了觅食跳往半山腰,只要上面无积水潭也会很快回到谷地的溪涧处。在越冬池的上方,用塑料薄膜或通过其他方法围至半山腰,便可进行石蛙越冬。

选择封沟场地的基本条件是:森林茂密,水质清新,无污水排放等。在谷沟内要求常年不断有溪水流入,同时溪流上游源头有大面积水源林分布,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即使在冬季枯水期,也有足够的流量,不会断流。俗语说:“水深石蛙多,水少石蛙跑”,就说明水是石蛙的生命线,也是养蛙成败的关键因素。

石蛙有喜凉怕热、怕干燥和怕强光等生理特性,因此,封沟内的草地面积同样是选场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包括森林和林下植被两部分。森林以阔叶和针叶混交林为好,林下的植被要求草本植物茂密,湿度大,以招引昆虫等小动物在此生长繁殖,为石蛙提供新鲜的活饵料。

场地位置宜选择东西向或东南向的谷地,尽量避开西北和南北向,以避免寒流袭击。因为气温低,水面容易结冰,影响石蛙越冬。

二、蛙场的建设

场地选定后,要视饲养规模进行蛙场建设。养蛙场的建设主要包括4池(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越冬池)和建围栏两项。

1. 产卵池。应在靠近溪流一侧,离冬眠地较近的地方选择阳光充足、地势较平坦的地带进行修建。规格为5米×2米,池埂高60~80厘米,宽50厘米,水深30~50厘米,每平方米放养种蛙5对(雌雄比为1∶1)。种蛙应达到2龄以上,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其中雌性体重150~200克,达到性腺成熟。另外,要注意种蛙血缘关系,杜绝“近亲交配”,避免其种质退化。养蛙场可根据自身规模大小修建多个产卵池。新建产卵池须用清水多次浸洗以消除碱质,并进行消毒后方可使用。

2. 孵化池。应选择朝阳透光的地方建池,一般池的规格为4米×6米;池底要有一定的倾斜度,水深处约40厘米,水浅处约10厘米,埂底宽约50厘米,埂面宽约30厘米;进排水口都设在一侧,且排水口处要设置铁丝网,以防蝌蚪外逃。建池参照标准是每10平方米孵化池可孵化蝌蚪5万尾。

3. 饲养池。经过人工改造的谷地山沟就是石蛙天然的饲养池。这里的流水要求常年不断,水深达30~40厘米,这样才适合石蛙的生活栖息。不过在谷口应用塑料网衣做围栏,防止石蛙外逃,但谷口和围网外的水道要贯通,这样可使山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沟。同时,为了扩大养殖面积,还可在封沟范围内的平缓地带,挖掘人工水潭,并在溪涧旁和水潭边用砖石和水泥板搭建人工洞穴,供石蛙隐避栖伏。

4. 越冬池。又称冬眠池,是石蛙冬眠的场所。山涧溪流是石蛙天然的越冬池,规格为20米×40米,深度1.5米左右,冬天冰下水深应保持1米左右,池底铺设1层厚约5厘米的阔叶树叶,用作石蛙冬眠隐蔽物,也能起到保暖作用。

5. 围栏。围栏直接关系到石蛙资源的保护以及养蛙产业的经济效益,其作用在于通过围栏管理,防止养殖区的石蛙大量外逃,以及防外来人员闯入围栏区偷捕石蛙。建围栏的方法很多,如围墙法、挖沟法及塑料薄膜围栏法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塑料薄膜围栏法,围栏高为1.5米左右,这种方法既简便又经济。

三、饲养管理

封沟养蛙是一种粗放型的养殖方式,面积大,范围广,蛙群分散,管理上有一定困难,因此要加强管理,防止蛙群逃逸和各种敌害的侵害。为此,在幼蛙放养前,要在围栏区内进行彻底的清野除害,消灭蚂蟥、鼠类、蛇类、鸟类及肉食性鱼类。在投放蛙苗后,更要加强管理,要有专人日夜巡逻,发现围栏漏洞要立即修补,见到敌害要及时捕捉,以确保蛙类安全。这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石蛙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因此,在夏天应用毛竹和遮阴网在山沟上搭遮阳棚,或在山沟栽种速生常绿蔓藤作物(如丝瓜、南瓜等),使水沟保持清凉。

冬天水温降至10℃左右时山沟里的石蛙即趋于冬眠状态,因此要加深水位,使之达到1米,以防天气变化而引起水温突变。利用人工筑造的洞穴给石蛙越冬的,要控制水位略低于洞穴,不能将洞穴淹没在水体中,以防石蛙窒息死亡。另外,还可在水沟周围向阳避风处开挖洞穴,覆盖稻草、杂草等或搭建塑料棚、草棚、草垛之类的御寒保温设施,供石蛙避寒越冬。越冬期间还要重点防止鼠类等侵害。

封沟养殖的石蛙除了做好日常管理外,还要定时投喂活饵,因封沟养殖数量大,天然饵料远远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千万不要投喂死饵,因为在天然环境下,石蛙是不吃死饵的,投喂死饵只会造成浪费和污染。一般每隔5~6天投喂1次活饵,可以定点投喂,也可分散投喂。

篇4:石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丁德明

(通联:长沙市开福区双河路728号

邮政编码

410153)

摘要

介绍了石蛙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依据近几年的研究,报道了石蛙养殖过程中各种蛙池的建设、人工繁殖技术、蝌蚪、幼蛙、成蛙养殖的关键技术、以及运输、病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石蛙生物学特性

规模化

健康养殖 1.石蛙的经济价值及开发前景

石蛙的学名称棘胸蛙又名石坑,石鸡,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两牺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诸省的深山密林的山涧溪流中,长期以来处于野生状态,石蛙的人工驯养是一项新兴的养殖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1.1石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成蛙体重250~400克。高的可达500克以上,一般商品蛙150克即可上市。石蛙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据中科院和浙江大学等有关部门化验石蛙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谷氨酸含量高达12.46%,脯氨酸和丙氨酸含量也较高,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中国药用动物志也记载”有滋补强壮的功效,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弱虚等“。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之功效,其蝌蚪与乌发有关,其卵具有明目的功能,现代研究还发现蛙之皮肉中含有能使离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人民食用石蛙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它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人民称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1.2.开发利用石蛙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肉用蛙生产主要是饲养美国青蛙和古巴牛蛙,但其出肉率低,肉质和鲜味不及石蛙,目前上市石蛙基本上靠上山捕捉,野生蛙越来越少,市场价格不断上扬,长此以往将破坏石蛙资源和生态平衡,人工饲养石蛙,其目的在于利用野生资源,变野生为家养。使之尽快形成商品生产,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野生蛙类日益增长的需求。1.3、人工饲养石蛙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石蛙的主要食物为蚯蚓,昆虫,蝇蛆类等动物和藻类等绿色植物,不与人类争粮食,而且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不但能集约化生产,而且更适宜山区农民家养,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水源,排灌方便的场地,安静的环境,都可以建池养殖,每户若养2000只商品幼蛙,建池40平方米,需投资2600元左右,每只幼蛙当年生长到150克即能生产300公斤商品蛙,按每公斤120元计算,收入3.6万元,除去饲料和其他开支10800元,纯收入最少可达2.52万元以上,开发石蛙资源是山区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的新举措,是开发非粮食物的重要项目,是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一条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认识棘胸蛙主要的生物学特性

棘胸蛙体大肥硕,体形与青蛙基本相似;其皮肤粗糙,背部布满黑色刺疣,又与蟾蜍类同。雄性棘胸蛙背部的刺疣窄长,连接成行而呈不规则排列,且间有小圆疣,胸部布满分散的黑色大刺疣,腹面呈淡黄色;雌性棘胸蛙背部均为分散小圆疣,胸部无刺状棘突,腹部光滑而呈白色。棘胸蛙喜欢栖息在草木丛生、阴凉安静、清水长流的山涧、溪流的自然洞穴或石缝之中,典型的夜间觅食,以昆虫及幼体、蚯蚓、蝇蛆、小螺、小虾、小鱼等动物性活饵为主,不摄食死的或不活动的食物、棘胸蛙摄食活动受气候环境的影响甚大,不仅在温度降 至10℃以下要冬眠,而且当水温超过30℃时会出现夏眠,均不吃食,温度超过35℃时会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棘胸蛙的养殖生长过程为:卵→蝌蚪→幼蛙→成蛙,其养殖一般是指将蝌蚪培育成幼蛙(体重50-80g/只),然后将幼蛙养成至达到商品规格(体重150g/只以上)的成蛙;或直接放养幼蛙养成至成蛙。3.蛙池的建设

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源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人工驯养石蛙,有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要便于人工管理。3.1.养殖场地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蓬,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蛙良好的生活场所。3.2、蛙池的规格和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很少粗放养殖,精养规模可搞大,讲究经济效益,建池要注意规范化,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水草,食物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并且又便与饲养管理。

蛙池以砖,水泥结构,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内设限水位孔,可自由调节水位,排水孔在最底处,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潜逃和天敌侵袭。新建池不能立即使用,需长流水浸泡一个月以上。彻底除去碱性和消毒物质,方能使用。

通过多年的实践,改变了以往不同生长期蛙池不同规格的建法,统一建成规格长3米宽2米,高0.8米,池底倾斜度为5%的池子,使蛙池更整齐,更实用,更方便管理。池子用控制水位的方法分种蛙池,蝌蚪池,幼蛙池和孵化池。

种蛙池:池底2/3有水。幼蛙池:池底1/3有水。

蝌蚪池:整池底有水,水深15—20厘米。孵化池:水深30厘米以上。4.石蛙人工繁殖技术 4.1.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选择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以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5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4.2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产卵,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石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1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蛙20~30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选留作种的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搞好种蛙的培育,除具备适宜的环境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蝇蛆,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摄食量减少,产卵后食量增大。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投喂量约为蛙体重的5~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适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为晚上6~7时,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4.3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在4月份,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10月底基本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8只,种蛙一般在夜间9小时后抱对,配种母蛙于凌晨4~7时排卵,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如果惊动或强光照射,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受精,因此,要人为制造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适宜配种产卵的环境,在日常的饲养操作中更应注意这些。

4.4 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2~3毫米,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呈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壁池上,未受精的卵三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整个孵化期是胚胎发育的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5—30度,pH值中性偏酸为宜。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实验观察,石蛙卵在产出后5—10分钟,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5~30度时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出,第十三天有76%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度时,孵化时间只需8天,孵化率达85.3%,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整体性,勿搞破,搞散,搞碎,取出的卵轻轻放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防止天敌侵害时,还应该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15~30度,水深15~20厘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氧气,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温度是孵化的主要生态条件之一,它比起牛蛙的孵化温度来说低了些,高温对其孵化很不利,温度过高,会使胚胎发育到某个阶段停止,最后坏死,其中尤以发育到神经胚这一段时期死亡率最高,这是因这个时期胚胎正处于神经管的形成,脑的分化,原始消化管形成及胚层的初步分化时期对外界不良环境反应特别敏感的缘故。5.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石蛙的幼蛙,是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

5.1.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可以孵化出蝌蚪。小蝌蚪孵化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长0.6~0.8厘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根据实验观察,蝌蚪生长发育要经历: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生长后期也叫蝌蚪变态期。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5、1、1.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3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中带来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并开始觅食,所食饵料以卵外角质膜和未受精的蛙卵为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度或高于30度,水中溶氧不足,水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长流,清新无污,水温保持在20~29度,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厘米为好,每1~2天换一次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栅下漫射光下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可长到1~1.5厘米长。5.1.2.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池内的卵外胶质膜已被食殆尽,蝌蚪开始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补料初期主要以高蛋白流汁饵料为主,如蛋黄,豆浆,并辅以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一次,但要定时,投饵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可投喂一只鸡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厘米,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水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厘米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5.1.3.生长中期(20~55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征,20日龄后蝌蚪可以停止投饲流汁饵料,投喂植物性饵料和藻类植物,如熟番茄,南瓜,米饭和鲜嫩水草之类,这一时期的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在饲养上要按时投给蝌蚪足够采食的饵料,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00-3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良,到65日龄有些蝌蚪长出后脚。水质好,管理细心,蝌蚪成活率可达95%以上。5.1.4.生长后期(55~75天),也叫蝌蚪变态期,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其间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5日龄左右,体长达4厘米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10天(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一长出,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蝌蚪就难以变态或在变态中,大量死亡,因此必须精心合理地饲养管理。在管理上要造就一个适合于蝌蚪变态的生态环境,做到:分级饲养,水质清新,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即在蝌蚪长出后肢时就要将蝌蚪放到变态池内饲养,变态池内水深不得超过10厘米,水的面积与陆地面积各半,并要创造变态蝌蚪易于登陆的条件,在上岸变态缩尾巴时,光线要阴暗,要保持环境的幽静,在达到以上饲养,管理及变态条件的情况下,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15天,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蝌蚪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一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好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

蝌蚪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其活动和摄食量逐渐减小,当池水水温降到10度以下时,就基本停止活动和觅食,趋于冬眠状态,当水池水温降到2度时,对蝌蚪就构成生命威胁,部分抵抗力差的蝌蚪就会被冻死,当外界气温降到0度以下,池水表面冻结时,在几小时内就可造成蝌蚪死亡。因此,石蛙蝌蚪进入越冬期后,就要将池水深升到20厘米以上,当气温降到0度以下时,要在池上加覆盖物,池内活水常流以防池水结冰。

石蛙蝌蚪在养殖过程中,除严格掌握以上饲养管理技术以外,还必须做好防敌害工作,如鼠,蛇,鸟的危害,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养殖效益。5.2.石蛙幼蛙的饲养管理技术

刚变态的幼蛙体形小,体长不到1厘米,体重在2克左右,比原来的蝌蚪还小,采食量和消化力都不及变态前的蝌蚪,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运动性饲料。虽然,幼蛙尾巴开始缩掉就开始觅食,但觅食量很少,一般每二天采食一次,每次只能吃一条二日龄的小蝇蛆或小蚯蚓:饲料的投喂时间在傍晚天黑前,投料量视其采食量而定,一般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10天以后,幼蛙进入正常的活动和觅食状态,每只蛙每天可食一条4日龄的蝇蛆,幼蛙在一月龄之内喂蝇蛆为主,一个月以后可以投喂蚯蚓——日本大平2号蚯蚓,以后以蚯蚓为主料,一般不喂蝇蛆,到一个半月后,可以喂给本地小蚯蚓,随着幼蛙日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所投喂的蚯蚓也要不断的增粗,且喂量也要不断加大。到2月龄以后就可投如筷子粗细的蚯蚓。饲喂幼蛙在投饵方式上注意将或的饵料投放在池内食台上,不能直接投到池水中以免污染水质,并应掌握定位,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每日投饵在傍晚前后,按体重的5~7%进行投喂,同时也因个体大小,食欲,气候,气温,数量而酌情增减,饲料要求种类多样,新鲜富营养,足量,少次的进行投喂,以保证蛙营养全面,生长迅速,少犯疾病。

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周安静,光线暗,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池水深一般为10-15厘米,水质要求与蝌蚪期相同,禁用含氯自来水,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度时每天换水一次,气温超过37度时,水深保持10—20厘米,采取活水饲养,水池,饲料台应定期地进行消毒,特别是高温,蛙活动采食的旺季,更应做好消毒预防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幼蛙采用分级饲养,按蛙的个体大小的不同来分级,组合进行饲养,养殖密度一般掌握在100~300只/平方米,为防鼠害,蛙池上口加盖上纱窗盖,防止潜逃,同时做好防冻防暑工作,成蛙的饲养管理与幼蛙有类似之处。6.石蛙的安全越冬

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温低于10度时,蝌蚪即处于休眠状态,不吃不动,潜于水底石缝或草丛中,越冬时水深保持20厘米,并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如发生水表面结冰则应将冰面敲破,以使水体有一定的氧气交换,不至于使蝌蚪窒息死亡,幼蛙冬眠一般水深为15厘米左右,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也应有塑料薄膜加盖保温防冻措施,室外的池,晴天可掀开薄膜让阳光照射,晚上封盖,冬眠一般不需喂料,气温回升,蛙就会上来活动,并有摄食能力,此时应给少量饲料,以增强蛙的体质。越冬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各种气温或保温设备,如温室,热水管道等,或者利用温泉水,工厂余热水;来提高池水温度,蛙可不冬眠而继续活动,摄食;以利加快其生长,缩短养殖周期。

7.石蛙的运输

7.1.蝌蚪的运输:从蝌蚪孵化后20~25天至后肢开始长出这段时间内都可运输。可用木桶,塑料桶,帆布桶装运,桶内装一部分水,水面放些水草,途中每2~3小时加水一次,一天换水一次即可。换水量只换去三分之二的水,新老水温差不宜超过2度,装运密度为100~300只/升水。运输途中保持平稳,不可有较强的震荡,容器上口加透气的盖,以防日直射。远距离运输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既方便又安全。

7.2.幼蛙的运输:幼蛙运输宜在气温低于25度或雨天进行。装运工具以通气的箱,竹篓,平底容器为妥,淋湿,予先垫入湿水草或湿网袋,然后将蛙分别放在草上,再盖一层水草,或直接装入网袋中,放入容器,要求遮光,透气,装运密度以不拥挤为原则。如运输数量多,气温较低时,箱运可重叠2—3层,运输时要快装,快运,快下池,途中要注意淋水,以保持幼蛙皮肤湿润,换水或淋水不可用含氯的自来水。

7.3.成蛙的运输:成蛙运输方法和幼蛙运输相仿,但为了避免挤伤蛙体,可将箱内隔成小格,再将每只蛙放入纱绢小袋中,分别放入各小格中运输.8、.石蛙常见病害的防治

棘胸蛙在野外饲养时发病较少,目前发现有以下三种疾病:①红腿病。幼蛙期较多而成蛙期少见,主要是外伤细菌感染所致,可用抗菌素治疗。②烂皮病。蛙体皮肤腐烂,病因为饲料单一,缺乏营养和维生素或因体表操作而使细菌感染,防治方法:在饲料中加强营养,补充添加VA胶囊或鱼肝油,同时结合药物治疗。③肠胃炎。蝌蚪、幼蛙期、成蛙期都可发生,症状为胃肠鼓气,腹胀,病因为水质污染、食物不洁、细菌感染等,治疗方法:用抗菌素药浴蛙体,同时内服酵母片。

参考文献

〔1〕 高海拔山区庭院养殖石蛙试验 内陆水产-2002年1期 〔2〕棘胸蛙(石蛙)的饲养技术 科学养鱼-1997年1期

〔3〕棘胸蛙病害调查及药物敏感试验初报 内陆水产-2002年7期 〔4〕棘胸蛙病害因子的调查与分析 动物学杂志-1995年3期 〔5〕棘胸蛙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科学养鱼-2004年5期 〔6〕棘胸蛙的病害防治 渔致富指南-2001年15期 〔7〕棘胸蛙的苗种繁育 北京水产-2000年3期

〔8〕棘胸蛙的人工催产,卵子孵化及蝌蚪培育环境条件的初步研究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89年1期 〔9〕棘胸蛙的人工生态养殖技术 淡水渔业-2002年1期 〔10〕棘胸蛙封沟养殖新技术 中国水产-2004年8期

作者简介:丁德明(1964-),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特种水产繁养殖技术研究。

篇5:石蛙养殖前景分析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是我国华南丘陵山区名贵的水产品。石蛙具有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在野生自然状态下,喜欢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流、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平时常伏于石穴洞口,并常共栖一处。其夜晚活动旺盛,大多是在晚间四出觅食。

一、养殖价值 石蛙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滋补身体等功效,据说还有抗癌作用,食用价值及医用价值均非一般。

二、生物学特征 石蛙具有食活性、冬眠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1、食活性:石蛙喜欢吃活体动物性饵料,不食或少食死的动物体及其它不会动的饲料。因它的视觉特殊,只能看到会动的饲料。喜食的动物体饲料有:蚯蚓、黄粉虫、蝇蛆、泥鳅、小鱼虾及其它昆虫。蝌蚪则喜食嫩绿的水生藻类植物。

2、冬眠性:石蛙有冬眠习性,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便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在长江以南气候条件下,冬眠期4个月左右,一般在11月中下旬开始冬眠至3月中下旬。此期间不需投喂饲料,只要保持水质清新即可。石蛙成体与蝌蚪的抗寒力较强,冬天水温保持在0℃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夏天水温不超过30℃即可安全度夏。生长旺盛的适宜水温在15℃—2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可延长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生长速度。

3、繁殖能力强。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年可产卵两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8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10—15天孵化即成蝌蚪,孵化率可达90%以上,蝌蚪变幼蛙率在80%左右。如水质良发的地方,每平方米可饲养蝌蚪1000尾左右,幼蛙150—200只左右,成蛙50—80只。一个专职养殖人员可负责100平方米左右养殖池的各项工作。

三、市场前景

上一篇:《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教学设计下一篇:西马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