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养殖技术

2024-05-03

蝗虫养殖技术(精选6篇)

篇1:蝗虫养殖技术

蝗虫养殖技术资料

《正版图书——东亚飞蝗养殖与利用》

本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东亚飞蝗养殖与利用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养殖饲料,养殖技术,捕获、运输及加工,病虫害防治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目录

一、概述

(一)蝗虫的概述

(二)东亚飞蝗的概述

二、东亚飞蝗的生物学特性

(一)东亚飞蝗的形态特征

(二)东亚飞蝗的自然分布

(三)东亚飞蝗的自然生活习性

(四)东亚飞蝗人工饲养的条件

三、东亚飞蝗的养殖技术

(一)种源获取和育种

(二)饲料植物栽培技术

(三)野草饲料

(四)人工饲料加工技术

(五)大棚饲养技术

(六)自然笼养技术

(七)室内规模化人工饲养技术

四、东亚飞蝗的捕捉、加工、贮存和运输

(一)东亚飞蝗的捕捉

(二)东亚飞蝗的加工贮存

(三)东亚飞蝗的运输

(四)销售

五、东亚飞蝗的天敌

(一)卵期的天敌

(二)蝻期和成虫期的天敌

六、东亚飞蝗的利用

(一)东亚飞蝗的食用

(二)东亚飞蝗的饲用

(三)东亚飞蝗的肥用

(四)东亚飞蝗的观赏用途

(五)东亚飞蝗的科研利用

(六)东亚飞蝗的粪沙利用

(七)东亚飞蝗的深加工产品开发

(八)东亚飞蝗的仿生利用

(九)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方向与展望

参考文献

正版DVD光盘——蝗虫养殖技术

《蝗虫养殖技术》(DVD光盘)+《东亚飞蝗养殖与利用》+特快专递=?详情请百度“阳智书城”进入官网咨询在线客服

篇2:蝗虫养殖技术

蝗虫隶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蝗亚目、蝗总科。世界蝗虫种类有12000种以上,对农、林、草业可造成危害的约300多种;我国已知1000种以上,有害的约60多种[1],在广阔的农区、牧区及部分林区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蝗灾是我国农牧业生产上的重要灾害,也是世界性的严重虫灾。

在“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指导下,综合采用生态治蝗、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蝗灾治理措施,我国的蝗虫测报、防治和飞蝗发生基地的改造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绩[2]。本文就我国蝗灾治理的主要措施加以综述和讨论,以期对治理蝗灾起到启示作用。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针对东亚飞蝗的不同蝗区(滨湖蝗区、沿海蝗区、河泛蝗区、内涝蝗区、草原蝗区)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生态学控制技术,如农业结构调整、水位调控、天敌保护利用、合理放牧、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是长期控制蝗灾的有效途径[2]。

1.1 农业结构调整

提高复种指数,避免和减少撂荒现象。因地制宜,合理规化农、林、渔等产业。在滩地种植芦苇、黄花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在蝗虫重灾区种莲藕、养鱼等。充分利用蝗区自然条件,大面积种植大豆、牧草、西瓜、油菜等飞蝗厌食作物,并对农作物实行轮作、间作、套作,减少蝗虫食料,抑制蝗虫的发生[3]。

1.2 水位调控

低洼内涝及滨湖、河泛等类型蝗区的改造,首先应从兴修水利入手,旱、涝、蝗综合治理。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要注意排灌两方面的问题,要求大雨不成涝灾,无雨不怕旱。在治理主要河流的同时,要抓紧时机,兴建或恢复农田排灌设施,做好山、水、田、农、林、路的综合治理[4]。

1.3 植树造林

在蝗虫发生基地大搞植树造林,使其密集成荫,绿化堤岸、道路,改变蝗区的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这样既绿化了环境,又减少了蝗虫发生数量[5];同时,植树造林还有利于鸟类的栖息,提高蝗虫天敌存量和控制蝗虫种群。

1.4 提高蝗区植物多样性和覆盖度

蝗区植物的多样性会延长蝗虫寻找食物的时间,植物的高覆盖度可减少蝗虫产卵的场所,这些措施都会有效地减少蝗虫的发生。同时,提高植被覆盖度和植物多样性还能提高一些蝗虫天敌的数量。

1.5 加强牧区管理和草原建设

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增加草原生态的生物多样性,改变蝗虫发生的适宜环境,改变生态小气候,从而控制草原蝗虫。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控制蝗灾的新途径,包括微生物农药(如绿僵菌、微孢子虫、痘病毒)、植物源农药(如天然除虫菊酯)、昆虫信息素(如蝗虫聚集素)等[6]。

2.1 蝗虫致病微生物及其利用

2.1.1 蝗虫微孢子虫 国内研究较早且较成功的蝗虫致病微生物是蝗虫微孢子虫。蝗虫微孢子虫具有较广的寄主范围,已知蝗总科90多种蝗虫均易感染。

运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草原蝗虫的成本可比化学杀虫剂降低1/3~1/2,且操作简便(喷雾、撒饵均可),在草原蝗虫种群中可长期流行和传播[7]。此外,蝗虫微孢子虫还可与卡死克等特异性杀虫剂协调应用或混配使用,实现了速效与长效、化防与生防协调治蝗的目的[8]。

2.1.2 蝗虫致病真菌 在所有的病原微生物中真菌可能在蝗虫种群自然调控中起主要作用,真菌在经过引进后可广泛流行从而大量杀死害虫种群[9]。常用的蝗虫病原真菌包括丝孢类的白僵菌、黄绿绿僵菌、小团孢属以及结合菌类的蝗噬虫霉等[10],在这些致病真菌中,使用半知菌类孢子作为真菌杀虫剂具有快捷、有效的前景。

2.1.3 蝗虫痘病毒 蝗虫痘病毒于1966年在国外首次从黑血蝗体内分离得到,1981年黄传贤等在国内新疆西伯利亚蝗体内首次发现蝗虫痘病毒,并命名为西伯利亚蝗痘病毒。此后国内又相继发现亚洲小车蝗痘病毒、意大利蝗痘病毒等5种蝗虫痘病毒[11]。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蝗虫痘病毒制剂也是控制蝗虫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

2.1.4 蝗虫致病细菌 用苏云金杆菌亚种感染青海、四川草地的优势种蝗虫的试验结果表明Bt7可用于草地蝗虫的防治[12]。此外,自黄脊竹蝗体内分离得到的一种类产碱假单孢菌[13]以及在棉蝗体内发现的蜡状芽孢杆菌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1.5 蝗虫致病线虫 寄生蝗虫的线虫主要属于铁线虫科和雨线虫科[14]。另外,索科索属线虫寄生蝗虫可使蝗虫表现出行动迟钝、腹部异常膨大、食量减少或不取食等病症。由于受索线虫的侵染,北美洲东部蝗虫的种群一直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下[15]。

2.2 蝗虫天敌动物及其利用

对蝗虫有抑制作用的天敌大约有8大类70余种,包括菌类、线虫、螨类、昆虫类、蜘蛛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16]。其中昆虫类、菌类、鸟类等已被作为生物防治手段加以研究利用。

2.2.1 天敌昆虫 蝗虫的天敌昆虫在减少静态蝗虫群集和群集种群的增长速度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蜂虻科、丽蝇科、皮金龟科、食虫虻科、步甲科、拟步甲科、麻蝇科和缘腹细蜂科等天敌昆虫在治蝗中具有较大的潜力[17]。

2.2.2 鸟类 许多鸟类如粉红椋鸟(俗称“铁甲兵”)、灰椋鸟、喜鹊、灰喜鹊、百灵鸟、乌鸦、池鹭、小白鹭等都是捕食蝗虫的能手。用鸟类灭蝗虽然不如化学治蝗效率高,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且能有益于蝗灾的可持续治理。

2.2.3 禽类 蝗虫富含蛋白质,是鸡、鸭等家禽及其它一些动物的好饲料。近年来,一些地方采用牧鸡灭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2.4 寄生螨 红蝗螨、三角真绒螨、拟蛛赤螨、格氏灰足跗线螨等均可寄生在蝗蝻和成虫体表。除此之外,格氏灰足跗线螨非常喜食蝗卵,还有一些红螨类的其它种类寄生在不同蝗虫的卵囊内[14]。

2.2.5 其它天敌动物 除以上这些外,蛙、蛇、蜥蜴、蚂蚁、蜘蛛等都是可以很好保护利用的蝗虫天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蝗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在蝗虫大暴发时采取的主要应急方法,其灭蝗率高达90%以上。化学农药治蝗具有经济、简便、快速、高效、效果较稳定等特点,特别是应用飞机喷洒农药,速度快、效率高,对于大面积、高密度猖獗发生的蝗虫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近年来,山东省植保总站研究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东亚飞蝗的蝗情侦查、预测预报和包括飞机喷药导航在内的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化学防治要注意轮换用药,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施用有机氯(DDT、六六六等)杀虫剂,有效地控制了蝗虫发生,同时也使蝗虫对其产生了抗(耐)药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后,防治蝗虫多用有机磷农药,这类药毒性强、残效期短、副作用大、污染环境、对人畜有害,还杀伤了大量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易使蝗虫产生抗(耐)药性,其后代难以防治。研制对害虫毒性强、效率高,而对人畜无害的新型环保型农药,是治蝗技术上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机械防治

在蝗虫无害化治理技术中,以风动吸捕的方法创造了草原蝗虫吸捕机,它依靠拖拉机背负的风机机构产生负压气流,再利用蝗虫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如蝗虫遇到干扰后即迅速跳跃、飞翔的特性,再加上利用声、像等技术,在行走中实现对草地蝗虫的吸捕,获得作业效率为 20~ 25 hm2/h、捕蝗率大于 80%、收捕纯度大于 95%的技术指标,还可以将收集的蝗虫进一步加工,制成风味食品、入药或加工成动物饲料。该机防治效果与化学防治接近,但防治成本仅为化学防治的一半,且对其它有益昆虫杀伤力小,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8]。5 农业防治

在蝗虫产卵后对土地进行深耕翻土,既可将蝗卵深埋于地下,使其无法孵化出土,也可进行浅耕翻土,将产于地表的蝗卵翻出,因暴露而不能孵化或被其它天敌捕食。在古代,我国还采用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适时播种等方式驱避蝗虫[19]。

荒滩收草割柴外运也可同时将天敌带出,对天敌的存量影响很大,因此,可实行9月上旬一次集中收草,并集中在上午10时至下午15时天敌活动旺盛时间内突击外运。此外,雨季洼地积水对蜘蛛、蚂蚁等蝗虫天敌损失也很大,应注意及时排水。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最古老、最直接的治蝗方法,在古代多采用,现在已很少采用。

6.1 打封存锁 蝗虫为迁移性害虫,可在农田边打封存锁进行统一联防[16]。6.2 人工捕杀 虫口密度不大时,可组织人工撒网捕杀,变害为宝,饲喂禽类或制成动物性饲料[16]。

6.3 掘沟法 在大道上挖沟垒坎儿,驱赶蝗虫到沟内杀死,主要用于治理蝗蝻[16]。6.4 篝火诱杀 利用蝗虫的趋光性来诱其投火,在无月光的夜晚采用效果更好[19]。

6.5 掘除蝗卵 根据蝗虫的生物学习性,找到蝗虫产卵之处,“即掘出,以水煮之,或以火烧之”[19]。

6.6 色、声驱蝗 色彩驱蝗,即借用衣物、旗帜的鲜艳色彩(甚至动感)来驱蝗;声响驱蝗,主要利用铜器、火器发出的强烈声波来恐吓飞蝗[19]。现代生物技术在蝗虫治理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也为蝗虫治理开辟了新的道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7.1 遗传防治

随着现代遗传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开始了将遗传不育技术应用于防蝗治蝗的研究工作。利用先进的遗传信息技术改变雄性蝗虫的遗传基因,然后将其放回到蝗灾发生区,与雌性蝗虫交配,产生不育的后代,达到治理蝗虫的目的[20]。

7.2 性信息素防治

生物科学工作者通过对蝗虫的生物学、生理学、信息传递等特性的研究,已经基本掌握了蝗虫信息传递媒介物质的化学特性及分子结构,现在已能人工合成蝗虫性信息素,通过人工合成的蝗虫性信息素吸引异性蝗虫,然后再结合机械或农药集中进行捕杀,以达到经济、快速、高效的目的。这一技术正处于不断地完善之中[20]。治理蝗灾的展望

治蝗工作任重而道远,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治蝗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完善,作者认为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8.1 树立科学的治蝗观念和策略

随着治蝗工作的深入,很多蝗区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影响蝗灾的很多因素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当前的蝗灾形势,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环保的原则,重新思考我们的治蝗策略。

8.2 大力提升治蝗技术

蝗灾的综合治理并不是将几种防治措施简单叠加,而是要利用蝗虫不同种类、各个生长期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的方法,将各种防治措施交替、交叉、混合使用,将化学防治与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并逐渐加大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的比例。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快防蝗治蝗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治蝗技术含量,把蝗虫的综合治理技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8.3 不断完善蝗虫监测技术

科学、及时、到位的监测是治理蝗灾的基础。在测报方法上,应积极发展和改善监测预警技术水平,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集成引入到防治决策的整体系统中,使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1)深入开展遥感图像特征与蝗虫生境特征关系的分析;(2)加强GIS技术在蝗虫及其灾害监测中应用的研究;(3)开展蝗灾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8.4 开展经济治蝗,将蝗虫治理和利用相结合

篇3:蝗虫的物理防治现状与展望

蝗灾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生物灾害。目前常用的治蝗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化学药物治蝗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畜健康;生物治蝗起效慢,无法及时治理大面积蝗灾,时效性差;物理治蝗则能实现“植物保护、生物保护及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态治理策略[1]。

1 草原蝗虫吸捕机

1.1 工作原理

内蒙古草原工作站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科研工作者率先研究吸捕机械。1990年,成功研制了草地蝗虫吸捕机[2],并申请了国家专利;2002年,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草地蝗虫吸捕机械的吸入特性和收集特性研究》课题的申请,并获资助[3]。草地蝗虫吸捕机(如图1所示)利用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作为动力,驱动风机(4)产生连续不断的负压气流,并经沉降室(2)、吸风管(1)、导向机组前端的吸头(8)等在仿形板(9)与挡虫板处形成回旋气幕。当拖拉机以一定的速度前进时,受干扰跳跃的蝗虫在挡板(10)的作用下集结到吸头(8)处,并被吸头(8)吸入沉降室(2)中。

1.2 工作效果及其优缺点

2006年7月,在辉腾锡勒对草原蝗虫吸附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当气温在17~30℃、吸头距地高为1 8 c m、吹吸口气流速度2 3/2 1(m/s)、机器行进速度为2.4m/s时,其吸捕率达87.5%,生产率为2.2hm2/h[3,4]。该机器质量轻,不会对草原产生危害,工作幅宽为1.8m,能大面积吸捕蝗虫。捕集的蝗虫经干燥加工成蝗粉能用于蛋鸡饲养,作为蛋白饲料添加剂使用可代替进口鱼粉,亦可人工食用。该机器可用于较平坦的草原,但当地形复杂多变时其吸捕率不稳定。

2 气吸式灭蝗机

2.1 工作原理

气吸式灭蝗机[5](如图2所示)是由庆阳市农机推广站研制的,并于2003年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气吸式灭蝗机悬挂在小四轮拖拉机的前横梁上,利用拖拉机驱动离心式风机旋转产生的负压气流达到吸捕蝗虫的目的。在前刮板处的蝗虫受负压气流作用被吸到风机腔体中,又随气流进入到切碎机的腔体内,切碎机将蝗虫切碎。拖拉机不断前进,灭蝗机不断前进运转,就可以将植物茎秆和叶片上的蝗虫吸入风机内并切碎,作为天然的肥料抛撒在地面上。

2.2 工作效果及其优缺点

气吸式灭蝗机完全采用机械切碎原理,配套11~14.7k W小四轮拖拉机,结构质量为150kg,灭净率为85%,生产率为0.6~0.9h/h,能用于广大农牧区的平原、川台和浅山丘陵区农田的灭蝗作业,是一种新型的植保机械。但限于风机的特性,当有大量的蝗虫被吸至切碎腔时,叶片受冲击力,并且部分切碎的蝗虫尸体粘连到切碎机上,既影响气流流动的畅通性,又产生动载荷,形成振动,使得吸捕的连续性受到影响。

3 光电诱导式蝗虫捕集机

3.1 工作原理

2003~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研制了光电诱导式蝗虫捕集机[6],其结构如图3所示。

光电诱导式蝗虫捕集机是以拖拉机为动力进行诱捕的,其悬挂机架依靠连接机构与拖拉机连接。由于蝗虫的趋光性,受可见光源(380~760nm)与红外光源(760~3000nm)组成的诱导光源的作用,蝗虫会自行运动到风口机构(2)附近。此时,风机产生的负压气流将蝗虫诱导吸入搜集网袋。为了实现对田间、滩涂河川、丘陵山林和荒芜草原等拖拉机不便进入区域蝗灾的治理,结合光电诱导式蝗虫捕集机与静态型的光电诱导蝗虫捕集机研制了新型蝗虫捕集机[7](如图4所示)。该机器可进行定点的诱导捕集,也可以在蝗灾爆发期用拖拉机悬挂,进行大规模的蝗虫诱导捕集。

3.2 工作效果及其优缺点

针对北京北郊草丛蝗虫进行试验,利用红外光源与可见光源的复合光源进行诱导,静态型的光电诱导蝗虫捕集机的捕集率达82.3%~88.6%;另外,还对内蒙古开鲁德兴村林地蝗虫进行光电诱导捕集试验,蝗虫的诱导捕集率达90%。新型的光电诱导蝗虫捕集机的突出特点是不需燃油动力,仅需光源和风机的电源,并且消耗功率较低为450W(其中光源350W,风机100W),因此只需自带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光能电源,即能满足野外捕集治蝗的单机动力需求,是一种新型的节能治蝗机械。

4 高速采蝗灭蝗车辆

4.1 工作原理

高速采蝗灭蝗车[7]是在现有汽车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改造而成的,是一种快速捕蝗设备(如图5所示)。灭蝗时,微气流驱蝗器不断地驱赶草棵与庄稼上的蝗虫,由于涡轮真空发生室的作用,使得上下吸蝗口内产生真空压强差,空中和地面的蝗虫就会不断地吸入吸蝗口内,并沿着上下吸道吸入到隔网真空仓内,通过隔网真空仓的运载转动平台过滤和除杂,蝗虫就被存储在储藏室中。

4.2 工作效果及其优缺点

高速采蝗、灭蝗车以现代汽车为基础,能根据蝗群落无定点的习性做出快速反映,还配备了移动电话,方便及时通讯。该车把灭蝗与采蝗集为一体,实现无害化处理,将害虫转化为高蛋白饲料。但该机械由于以汽车为载体,体积较大,影响了在狭窄区域的工作;质量大(总值量>2t),容易对草地造成危害,从而影响在草原上的吸捕操作,并且车载动力不能产生足够的负压。另外,上下吸蝗口设计偏高,也影响对蝗虫的吸捕。

5 其他物理治蝗械器

1991年,青海省机械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气吸式草原蝗虫捕集机[8],其吸捕率达65%~74%。另外,还研制了电磁微波热灭蝗的电磁场辐射能杀虫机。1999年,日本曾有人把撒粉机改造成蝗虫吸捕机,其原理是将撒粉机进出气孔反接,利用产生的负压气流达到吸捕蝗虫的效果,但工作时要靠人背负,故其工作效率较低。其它国家利用物理治蝗方式还未见研究报道。

6 蝗虫物理防治的展望

在工作效果方面,未来的防蝗治蝗机械应该具有捕集率效果好的特点,既不破坏生态平衡,又不会使蝗虫对粮食增收和草原资源的综合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并且,治蝗机械还应不对蝗虫活体产生伤害,以便于再加工实现对捕集蝗虫资源的合理与有效利用。

在技术方面,因为防蝗治蝗是一个综合的治理过程,涉及生物学、气候学与农学等多种学科,所以未来防治蝗灾的机械将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3S”技术进行蝗情的遥感监测,并融合生物信息和声、像、光、电、液、机技术为一体,行动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和及时通讯的高精尖产品。

在常规能源储备下降、能源消耗日益严重的今天,为适应社会工农业发展要求,未来的防蝗治蝗机械应当是能够利用风能与太阳能等自身供给能源,或利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清洁高效能源(如天然气)等的高新清洁型机械产品。

7 结束语

近几年蝗灾频发归根到底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生态问题。物理治蝗机械的发展是对蝗灾防治方式的有益补充,避免了对生化药剂和农药等长期的投入与依赖,并且实现了对蝗虫的无毒化与资源化的捕集和利用,同时不会污染环境,还能够维持吸捕地区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防蝗治蝗工作需转变观念,改变蝗灾化学防治为主的策略,实施无害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蝗灾治理措施,来维护自然生态安全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杰臣,倪绍祥.国内外蝗虫研究发展动向初探[J].干旱区究,2001,18(3):36-41.

[2]马耀,杜文亮,李克夫,等.草原蝗虫吸捕机:中国,CN2105840U[P].1992-06-03.

[3]刘建民.草地蝗虫吸捕机吸嘴的设计及试验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

[4]康晓东,杜文亮,李克夫,等.草地蝗虫吸捕机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6):74-77.

[5]刘万里.气吸式灭蝗机:中国,CN265913Y[P].2004-12-01.

[6]周强,徐瑞清,杨柳.一种光电诱导蝗虫捕集机:中国,CN1613307[P].2005-05-11.

[7]姚福祥.高速灭蝗、采蝗汽车:中国,CN2498023Y[P].2002-07-03.

篇4:蝗虫引发的汽车防撞技术改良

只要一提到蝗虫,我们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它们遮天蔽目的嗡嗡而来,扫光路上的每一寸绿色的“破坏神”模样。但是,你能相信吗?蝗虫的某些反应,完全可以帮助我们从车毁人亡的撞车事故里安全逃生。一场汽车安全技术革命竟源于小小的蝗虫?英国科学家最近就因发现了蝗虫运动生理系统的一些防撞诀窍,从而在汽车设计中,成功应用了从前看来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智能避让”。

在地球上会飞的生物群中,蝗虫群绝对是飞行密度最大的一个,一个蝗虫群可能由数十亿只蝗虫构成,它们按照编队飞行,根据邻近同伴的行动选择自己的运动方向,当许多蝗虫聚集在一起时,它们就会改变编队的形状和位置。但它们的间距密度如此之大,移动速度如此惊人,几乎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却无论如何也不会相撞。

和人类不同,蝗虫的视觉暂留时间要比人短得多,视觉暂留是动画、电影形成和传播的根据,这意味着它能更快地做出反应,躲避碰撞。蝗虫的反应如此之快,仿佛所看到的信息似乎是绕过大脑被立即传递到它翅膀的神经细胞上。科学家们发现,它们之所以能做出如此迅速的反应,全在于眼睛后面的一个大型神经元传感器。

当物体在眼睛17度的方向出现时,这个传感器会用25毫秒的时间产生一个强度极大的电流峰值发出警告,指示蝗虫作出躲避的反应。通过模型和电生理学的技术,科学家们渐渐发现,这个峰值的产生过程并不是蝗虫的自然反应,相反,却是因为受到以前的类似经历刺激产生。在非洲,喜欢吃蜜蜂的洋红蜂虎是蝗虫的天敌,它们的胸径只有40到46毫米,而蝗虫在飞行时翼尖的间距不到100毫米,很容易从蝗虫中间通过。所以,为了避开这些贪吃的天敌,蝗虫只要稍微发觉有物体接近时,它的运动神经传感器就会不断增强反应,使得蝗虫可以在被撞击之前做出逃离反应。从觉察到运动物体到做出反应,整个过程不超过45毫秒。正是因为如此,即使每平方公里有8000万只蝗虫,它们也不会撞得焦头烂额。

驾驶员只要在有碰撞危险的0.5秒前得到预警,就可以避免至少60%的追尾撞车事故,30%的迎面撞车事故和50%的路面相关事故;若有1秒钟的“预警”时间,则可避免90%的事故,但是,如何让汽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和做出快速的规避反应,却是让科学家们一直头疼的问题。虽然目前一些豪华轿车上也有利用雷达、激光或者声纳技术制成的防撞系统,它们可以利用探测两车的速度和距离,感知汽车的行驶状态,从而强制性改变制动系统的状态,达到防撞的目的。但是,由于进行这样的运算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机程式运算,再加上实际环境的限制,这些高级防撞系统的使用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有的把超车当做了撞车,有的一受到虚假信号干扰就玩罢工,不仅虚警和漏警的现象频发,昂贵的价格也常常让人望而却步。

这时候,蝗虫能给我们很多启发。许多视觉系统的基本任务就是区别视觉运动,而蝗虫辨别物体接近或者后退的方式,是通过观察物体的图像是否还在其每只复眼的视觉范围中运动。蝗虫的神经传感器是一个能够瞬间进发能量的视觉中间神经元,当物体靠近时快要撞上来时,神经元电流的频率会不断频繁地增大,神经元机制的计算并不复杂,它们不会对障碍物体进行身份鉴别,也不会进行速度估算,或者做路径规划上的遐想。最近的研究显示,如果将它做成模块放入汽车电脑当中,它就能成功地探测碰撞。但是,神经元的构成极其复杂,这个反射行为既会发出碰掩警告,也有可能产生非碰撞警告的信号。随后的试验证明了这个问题的存在:突触前神经元在展示它筛选图像的非凡能力时太过兴奋,直到碰撞时才将信号兴奋传给神经元,经过考虑,科学家们将神经元信息与四个定向敏感的神经元进行合成。通过模拟蝗虫的眼睛和神经元,林德与苏黎世理工学院的神经元研究所合作,将电路装载到一个三轮的小机器人身上,接着,为了模仿蝗虫复眼的“边缘监测”原理,科学家们在机器人身上装上了一个分辨率仅为20像素的摄像头,与蝗虫复眼的视力类似,摄像机得到的信号被电路进行分析,在实验中,科学家们用一个由乐高砖制成的玩具塔去冲撞机器人,摄像头捕捉到的信号先被送往一个神经网络数据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然后送往运动传感器。测试的结果非常理想: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机器人也能成功的躲过91%的冲撞。一些碰撞和非碰撞场面的视频被记录下来,实验展示了安装了传感电路后移动机器人在实时的简单环境中发觉和防撞的能力,不过,由于汽车的速度和大小比蝗虫的天敌要大的多,因此还需要科学家们对数据进行调整。

2009年3月,沃尔沃公司在旧金山发布了一款号称沃尔沃有史以来最安全的车型,这个取名为“城市安全”系统的防撞系统通过挡风玻璃前的激光感光器能够对与此车同方向行驶的,停止或移动的前车做出急速刹车反应,帮助低速时车辆追尾的情况发生。

沃尔沃公司还推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2020年以后,所有沃尔沃的驾驶者都能够从撞车事故中生还,“我们原来的设想是以保障行人的安全为重点,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蝗虫是如何防撞的,也许我们可以让我们的车做到不撞到路上的行人。蝗虫反应迅速,并且有可靠的迂回飞行,他们通过计算来抵抗环境的干扰,就像在城里兜圈开车一样。沃尔沃公司试图将相似的感知模块使用在汽车上,但是,如果想要完全复制蝗虫的运算方法,目前来说还不可能实现。蝗虫的计算方法比现今的任何一种软硬件都要复杂,我们的科技还没有能够达到与自然界动物相匹配的水平。”沃尔沃的安全技术设计专家说。

无论怎样,沃尔沃的安全团队目前已经设计出一个行人警报系统并准备在未来推出,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努力,希望最终能设计出不会碰撞的汽车,此外,他们还有考虑,怎么让这个系统不会吵到人们,虽然有蝗虫来帮忙,但要把蝗虫的大脑放在汽车里,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

篇5:日记观察蝗虫

今天中午我在家门口的空地上观察蚂蚁,蚂蚁黑黝黝的,身体很小,大概只有一粒黑米那么长,蚂蚁有六条腿,头上还长着两只能摇动的触角,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样子十分可爱;它在地上不停的爬来爬去,很少见它休息,我不小心碰了它一下,它就飞快的逃走了。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跑,就去问爸爸,爸爸让我自己找答案,我跑到书柜旁,急忙翻开《十万个为什么》找到了!找到了!原来蚂蚁以为我要攻击它,所以它才逃跑的,逃跑是动物所具有的防御本能。

通过对蚂蚁的观察,使我对小动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使我对生物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篇6:莫言小说:蝗虫奇谈

1927年4月的一天,我爷爷扛着锄头到田里去锄小麦。从头年秋天开始,跨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和一个荒凉的春天,几乎没下一点雨雪。河流干涸,池溏见底,一堆堆蝌蚪干死在臭水坑里。井水落下去一扁担。街道上尘土飞扬。南边胶州岭地人畜饮水发生了困难,早几日已有马车拉着大缸和牛皮口袋来村里拉水。村长马大爷看看村里那口唯一能饮用的井中水日渐下落,便派人手持棍子站在井边护着。任凭那些拉水的胶州人怎么样苦苦哀求,马大爷也不许他们再从井里打水。爷爷扛着锄头走在街上,有人问他:管二,还锄啥呢?麦苗子都能点着火了。爷爷说:闲着心烦,到田里去转转。走进自家的麦田,爷爷感到心灰意懒。他看到那些麦子只有一虎口高,顶上挑着一个苍蝇那么大的穗。完了,爷爷想,大歉收已成,连种子也收不回来了。爷爷对我们说:咱家的麦子还是长得好的呢,甭管大小还算有个穗儿,弄好了兴许还能打上半斗“蚂蚱屎”,大多数人家的麦子连穗子都没秀出来就“鸡窝”了。爷爷站在麦田里,放眼望去,看到三县交界处的宽广土地一片荒凉景象。往年这时候,应该是麦浪翻滚、禾苗葱绿;可今年此时,只有那些极其耐旱的茅草和小蕲顽强地挑着一点绿。干旱使土地返了碱,沟畔和荒地里一片银白,好像落了一层霜。爷爷坐在黑土地上,装上了一袋旱烟。苦辣的烟雾呛出了他的眼泪。爷爷的心里比那旱烟还要辛辣。擦擦眼泪,看到眼前那几棵垂死挣扎的野草上,排列着密密麻麻的蚜虫。几只火红色的大蚂蚁扛着蚜虫跑来跑去。爷爷挖了一把黑土,用手攥着。他感到黑土又硬又烫,好像从热砖窑里抓出来的。田野里热浪滚滚,陽光毒辣,令人不敢仰视。高远的天空万里无云,只有在遥远的地尽头,好像有一些似烟似雾的东西在袅袅上升。一声乌鸦叫,声如裂帛。天越旱鸟越少。前几天还有成群的麻雀跟着胶州拉水的马车低飞,这几天也不见了踪影。村子里那眼水井壁上,每天都撞死若干鸟儿,有麻雀,有燕子。为了保持井水的卫生,不得不用一个木轮车的花轱辘盖住了井口。现在麻雀没了,燕子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只剩下些黑乌鸦和人作伴。干渴已极的乌鸦经常跟人从桶里抢水喝,但抢到水喝的机会并不多。它们晕头转向地瞎飞着,有的飞着飞着就死了,像石头一样掉在地上。远处响起了槍炮声,不知是谁的军队跟另一个谁的军队打仗。天灾加人祸,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也就没有心思去管打仗的事。就在这一天,爷爷亲眼看到了大批蝗虫出土的奇景。这种奇景,所有的书上都没有记载。因为是我爷爷亲口所说,所以我深信不疑。

爷爷在他的有生之年起码给我们晚辈讲述过一百遍关于蝗虫出土的情景。

他攥着一把滚热的黑土,坐在麦田里抽烟,不经意地一低头,忽然看到脚前有一片干结的地皮在缓缓升起。他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急忙搓眼定睛,那片地皮还是在缓缓上升。紧接着,那片地皮像焦酥的瓦片一样裂开,一团暗红色的东西长出来,形状好像一团牛粪。爷爷心中好纳闷。他是他农业知识相当丰富的人,也不知道地里冒出来的是个什么东西。他蹲起来,仔细观察,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那团暗红色的牛粪似的东西竟然是千万只蚂蚁似的小蚂蚱。这些东西虽小,但一切俱全,腿是腿眼是眼,极其袖珍。三步之外看,是一团牛粪在陽光下闪烁怪异光芒,近前一看,只见万头躜动,分不清个儿。爷爷胆战心惊地看着那团蚂蚱慢慢膨胀,好像昙花开放。他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发现奇迹的兴奋促使他转动头颈想找一个人交流惊叹,但田畴空阔,渺无人迹。地平线犹如一条银蛇在翻腾起舞,陽光炙热如火,高空鸟鸣惊心,军队在远处开槍放炮,没有人来关心蚂蚱出土的事。但我的爷爷还是跳起来,大叫一声:蚂蚱!蚂蚱出土了!

爷爷一声未了,就听到眼前那团膨胀成菜花形状的小蚂蚱啪地一声闷响,向四面八方飞溅。它们好像在一分钟之内就学会了跳跃。顷刻之间,爷爷的头上脸上褂上裤上都沾满了蚂蚱。它们有的跳,有的爬,有的在跳中爬,有的在爬中跳。爷爷脸上发痒,抬手摸脸,脸上顿时黏腻腻的。初生的蚂蚱很是娇嫩,触之即破。爷爷手上和脸上都是它们的尸体。爷爷闻到了一股陌生的腥臭气。他拖着锄头,仓惶逃出麦田。他看到,在麦垄间东一簇、西一簇,都是如牛粪、如蘑菇的暗红蚂蚱团体从干结的地皮下凸起来。膨胀到一定的程度它们就爆炸。在四周的嘭嘭爆炸声里,低矮的麦秆上、黑瘦的野草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蠕动的小蚂蚱。有一只小蚂蚱停留在爷爷的指甲盖上,好像故意让他欣赏似的。爷爷仔细地观察着它,发现这个暗红色的小精灵生长得实在是精巧无比。它那么小巧,那么玲珑,那么复杂。做出这样的东西只有老天爷!爷爷浑身刺痒起来,起初他还摸肩擦背,后来便乱蹦乱跳。他的心中,又是烦躁又是恐怖,仿佛身临绝境。尽管远近无人,但他还是又一次大声喊叫:

出土了!出土了!神蚂蚱出土了!

在他的眼前,又有一个马蹄那么大的蚂蚱团在膨胀,随时都会爆炸。他挥起锄头,对准那团蚂蚱砸下去。只听到啪唧一声响,像稀牛屎一样溅出去。锄刃也从锄钩上脱下来。低头捡锄刃时,他又一次嗅到了那股陌生的腥气。他被那腥气熏得迷迷糊糊,一手捏着锄刃,一手拖着锄杠,六神无主地往村里走去。他目光迷茫,丢魂落魄,嘴里念叨着:毁了,这下毁利索了,神蚂蚱出土了……

爷爷带回村的消息令村里人更加惶惶不安。那时我们的村子很小,只有十几户人家,一百多口人。当下就有人跑到田野里去看究竟。我父亲对我们说他也跟去看了,那一年他才五岁,刚刚有了记忆力。他们没看到蚂蚱出土的奇观。他们只看到在耀眼的陽光下,被干旱折磨得死气沉沉的田野突然活了。所有没死的植物上都有蚂蚱在跳跃,一阵阵细小但是极其密集的悉簌声在茫茫大地滚动。观看的人都感到浑身发痒,眼花缭乱,说不清哪里不舒服。

从田野里观蝗归来,父亲看到他母亲也就是我们的奶奶在堂屋里摆起了香案。两根蜡烛三柱香,烛火跳跃,香烟缭绕,鬼气横生。奶奶跪在香案前,嘴里念念有词,然后磕头不止。奶奶说蚂蚱就是皇虫,是玉皇大帝养的虫。造字的人在‘皇’字边上加了个‘虫’字,就成了‘蝗’虫。蝗虫就是皇虫,皇虫就是蚂蚱,翻过来也一样。

几天后,东南风浩浩荡荡,大团的乌云也滚滚而来。空气变得潮湿了,傍晚时村前的池塘里散出恶臭。被褥粘腻,跳蚤肆虐,爷爷难以入睡。他对我们说那年的一切都不正常,人们总感到大祸就要临头。蚂蚱出土以后,田野更是一片白地,连那些硬草棍儿也被啃光了。那些小神虫牙口可真好。爷爷说,前几天村里还有人到叭蜡庙里去烧香磕头,乞求它们能够口下留情,事实证明,这种活动毫无用处,它们根本不领这份情。男人们对女人的迷信活动不管不问,他们知道地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供神虫们吃了,求不求都一样。它们总不能吃土吃人吧?吃光了能吃的,它们就该迁移了。

东南风一起,人们有了希望,但也有了忧虑。希望能下一场透雨,好种上秋苗。令人忧虑的是那些把草梗都啃光了的蝗虫们恋恋不肯离去,就好像等待着啃秋苗似的。

爷爷睡不着,便到院子里踱步。东南风吹着人的胸膛,破窗户纸在他身后啪啪地响着。风里满是腥气,有土腥、水腥,更多的还是那种令人作呕的蚂蚱腥。雨来了,雨真的要来了。尽管有蝗虫在,但被干旱熬苦了的村民们还是兴奋异常。雨越来越近了,天边上已经有了抖动的电光。爷爷知道那不是兵们在打炮,而是雷公在摇晃手中的破扇子。爷爷暗中祷告:希望天老爷能下一场特大暴雨,抽打死那些害人虫,同时也就解了土地的干旱。

那夜果然下了大雨,雨里还夹杂着杏核大的冰雹。村民们都欢欣鼓舞,感谢老天爷,既解了酷旱,又消灭了害人虫。但天亮后到田野里一看,才知道事情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乐观,雨水和冰雹的确要了一些蝗虫的小命,但更多的蝗虫却在茁壮地成长。它们在雨后的数天里,便把各自的身体扩大到和大粒的花生米相似。它们一个个生龙活虎,腻腻嫩嫩,肉感强烈,令人望之生畏。现在,满眼都是它们蠢蠢欲动的身体。那么多的触须在抖动,那么多的复眼在闪烁,那么多的肚子在抽搐。喝饱了雨水的大地,为苦熬了一冬一春的植物提供极好的生长机会,所有的植物都在萌生新叶,所有的种子都在破土发芽。但是,新长出的一切,都变成了蝗虫们的美餐。它们决不挑食,它们不怕中毒,无论是有怪味的薄荷,还是有剧毒的马钱草,只要是从地里冒出来的,就啃吃干净。它们龇着两瓣紫色的大牙,嘴里喷吐着绿色汁液,让田野里洋溢着腥臭。蝗虫的气味毒化了空气,粉碎了人们的勇气。

雨后的大地依然光秃秃的,生出来的绿叶还不够填蚂蚱爷的牙缝。植物们生了气,去你妈的,我们不往外长了,看你们还怎么吃。有本事你们变成拉拉蛄,钻到地下来吃我们的根。它们说不往外长就不往外长了,蝗虫们也有些焦躁不安了。它们焦躁不安的表现就是由田野往村子里转移。它们爬墙上屋,吃光下树上那些新叶就开始啃树皮。风传丰村头上李大人家的小儿子被蝗虫们啃掉了半个耳朵。这个问题爷爷持否定态度。他说:蝗虫的确很凶,但也没凶到啃人耳朵的程度。

村头的叭蜡庙里和村后的刘猛将军庙里的香火又大盛起来。

据爷爷说,叭腊庙的正神是一匹像小驴似的大蚂蚱,塑得形象古怪,人头蚂蚱身子,令人望之生畏。刘猛将军庙的正神自然是刘猛。我查了资料,得知刘猛是元朝吴川人。曾授指挥职,带兵剿灭江淮盗贼,乘舟凯旋,正值蝗虫成灾,民不聊生。刘猛率队灭蝗,但越灭越多,气得他投江自杀。有司奏于朝,授刘猛将军之职,列入神位,专门负责为民驱蝗。但我感到这里边有矛盾:既然蝗虫是玉皇大帝养的家虫,那刘猛灭虫不是要遭天谴吗?怎么还给他加官晋爵呢?这事说不清楚,我们不去管他,我们还是说蝗虫的事。老百姓对付蝗虫,就像朝廷对付老百姓一样,有收买有镇压,软一手,硬一手。有时单用一手,有时软硬兼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蝗虫养殖技术】相关文章:

关于蝗虫的论文题目05-07

蝗虫说明文700字05-04

螳螂养殖技术05-27

草鱼养殖技术04-08

养殖技术分析04-26

河蟹养殖技术05-02

科学养殖技术05-08

技术推广下农村养殖技术论文04-22

猪养殖技术论文04-15

羊养殖技术论文04-15

上一篇:装修工程整改通知单下一篇: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