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采飞扬造句

2024-04-14

神采飞扬造句(共12篇)

篇1:神采飞扬造句

【神采飞扬解释】: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近义词:神采奕奕 精神焕发 高视睨步 高视阔步 精神抖擞 容光焕发 气宇轩昂

反义词:委靡不振

相似词:神采 飞扬 飞扬跋扈 顾盼神飞 神采奕奕 意气扬扬 扬扬得意 得意扬扬

篇2:神采飞扬造句

1、然而随着罗伯特变得越来越飞扬跋扈,他对女人的胃口也变了。

2、相反,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西方社会要求男人在公共场合作出对女人俯首帖耳的样子,但在家中却飞扬跋扈。

3、他虽然有才华,但我就是看不惯那种飞扬跋扈的样子。

4、必须承认的是,一些非洲人在他们的交易中不够强硬:一贯飞扬跋扈的卢旺达人任由中国投资者们摆布。

5、新经理一上任就显得傲慢自大、飞扬跋扈,没有一件事令他满意。

6、涉及里斯本条约时,瑞典人都小心地避开任何带有欧盟飞扬跋扈、大国攫取权力意味的东西。

7、年纪轻轻就如此飞扬跋扈,()等他长大岂不是要横上天了!

8、他那种傲气十足、飞扬跋扈的态度,令人厌恶。

9、与家族飞扬跋扈的过去相比,如今的罗斯切尔德家族更乐于保持低调:极少接受采访;客户名单,职员总数和财务数据都遮遮掩掩。

篇3:让人物神采飞扬

一.用曲折的情节塑造人

情节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古今中外许多名著名篇大多通过复杂、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形象。

《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颇具代表性的名篇了。文章按“盼望于勒———夸赞于勒———巧遇于勒———躲避于勒”安排故事情节, 大起大落, 波澜起伏, 叙写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反复无常的态度, 塑造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冷酷、唯利是图的人物形象, 极富表现力。

话题作文“交往”, 一考生在题为《婆婆和妈妈》的文章中借助曲折的故事情节表现了新时代母亲的尊敬老人、忍让、理解的人物形象, 打动了阅卷老师。情节是这样的:先写从“我”懂事以来, 婆婆一直不喜欢妈妈, 嫌她瘦小, 多次当众指责妈妈。其次写婆婆意外受伤, 妈妈精心照料她, 但婆婆仍然不喜欢妈妈, 说她是为了讨好。再次写婆婆故意找岔儿给妈妈难看, 但妈妈仍然以尊敬礼貌、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婆婆, 从而感化了婆婆。从此两人关系在不断的接触和交往中融洽和睦了。这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使妈妈的形象更丰满鲜活了, 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二.用传神的细节刻画人

没有细节, 就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好的作品使人难忘的、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些精彩的细节。

《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芯, 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 等剪去一根, 才一命呜呼。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细节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严监生性格的基本特征———吝啬, 仿佛让读者见到一个鲜活的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再请看同学的作文片断:

爸爸人还没有进屋, 就听见他在喊我的名字:“小红,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们搞的新产品试制成功了。”爸爸一边说着, 一边竟把自行车推到屋里来了。妈妈白了他一眼, 帮他把自行车推出去。爸爸连工作服都没脱, 就在他自制的吊环上来了几个引体向上, 然后对我们说:“拿酒来, 今晚全家庆祝!”这时, 我看见爸爸脸上的酒窝比平时更深了, 里面好像装满了欢乐。

这个片断通过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一反常态“竟把自行车推到屋里来了”, 以及“连工作服都没脱, 就在他自制的吊环上来了几个引体向上”等几个细节的刻画, 把爸爸忘乎所以的狂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用细腻的心理打动人

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许多同学习惯用一些概括性的语言对人物心理进行叙述, 如“我真太愁了”、“他很伤心”等, 很少进行具体可感的描写。问及原因都说, 人物心理比较抽象, 比较难写, 其实只要化有形为无形, 变抽象为具体, 就能写好。譬如, 愁思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情, 它看不见摸不着, 说不清道不明, 但它的确存在, 压在人的心上沉甸甸的。于是, 高明的作者就运用比喻了。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多少愁, 不知道, 你看看哪一江春水吧, 它滔滔东流, 无休无止, 顿时让人觉得愁思无穷, 绵绵不绝。

一同学在《遗憾》一文中这样写道:

“遗憾是楚霸王乌江自刎的鲜血, 是文天祥在零丁洋里的叹息, 是李自成在九宫山的殊死搏斗, 是陈玉成那永不瞑目的双眼, 是蒋介石在沙滩上那一行由深到浅的脚印。”

作者善于捕捉物像, 把抽象无形的内心情感化为具体有形的实体,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人

言为心声。描写人物形象离不开语言。而人物的性格是丰富多彩的, 要准确地写出人物丰富多彩的性格, 让有血有肉的人物再现于读者面前, 就必须准确地捕捉不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注意不同人物的说话习惯。课本中有许许多多人物个性化语言描写的范例, 同学们一定有所感悟, 此处不再赘述。

请欣赏同学的一段习作:

门被打坏了, 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 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 冷笑着:“鬼知道, 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 朝老师做了鬼脸:“哈……, 开了窗, 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 他来时, 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 他就抬起脚, 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 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 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 做了坏事, 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 ……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 神情恍惚。

篇4:让人物神采飞扬

一.用曲折的情节塑造人

情节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古今中外许多名著名篇大多通过复杂、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形象。

《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颇具代表性的名篇了。文章按“盼望于勒——夸赞于勒——巧遇于勒——躲避于勒”安排故事情节,大起大落,波澜起伏,叙写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反复无常的态度,塑造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冷酷、唯利是图的人物形象,极富表现力。

话题作文“交往”,一考生在题为《婆婆和妈妈》的文章中借助曲折的故事情节表现了新时代母亲的尊敬老人、忍让、理解的人物形象,打动了阅卷老师。情节是这样的:先写从“我”懂事以来,婆婆一直不喜欢妈妈,嫌她瘦小,多次当众指责妈妈。其次写婆婆意外受伤,妈妈精心照料她,但婆婆仍然不喜欢妈妈,说她是为了讨好。再次写婆婆故意找岔儿给妈妈难看,但妈妈仍然以尊敬礼貌、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婆婆,从而感化了婆婆。从此两人关系在不断的接触和交往中融洽和睦了。这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使妈妈的形象更丰满鲜活了,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二.用传神的细节刻画人

没有细节,就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好的作品使人难忘的、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些精彩的细节。

《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芯,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等剪去一根,才一命呜呼。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细节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严监生性格的基本特征——吝啬,仿佛让读者见到一个鲜活的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再请看同学的作文片断:

爸爸人还没有进屋,就听见他在喊我的名字:“小红,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搞的新产品试制成功了。”爸爸一边说着,一边竟把自行车推到屋里来了。妈妈白了他一眼,帮他把自行车推出去。爸爸连工作服都没脱,就在他自制的吊环上来了几个引体向上,然后对我们说:“拿酒来,今晚全家庆祝!”这时,我看见爸爸脸上的酒窝比平时更深了,里面好像装满了欢乐。

这个片断通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反常态“竟把自行车推到屋里来了”,以及“连工作服都没脱,就在他自制的吊环上来了几个引体向上”等几个细节的刻画,把爸爸忘乎所以的狂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用细腻的心理打动人

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许多同学习惯用一些概括性的语言对人物心理进行叙述,如“我真太愁了”、“他很伤心”等,很少进行具体可感的描写。问及原因都说,人物心理比较抽象,比较难写,其实只要化有形为无形,变抽象为具体,就能写好。譬如,愁思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情,它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但它的确存在,压在人的心上沉甸甸的。于是,高明的作者就运用比喻了。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多少愁,不知道,你看看哪一江春水吧,它滔滔东流,无休无止,顿时让人觉得愁思无穷,绵绵不绝。

一同学在《遗憾》一文中这样写道:

“遗憾是楚霸王乌江自刎的鲜血,是文天祥在零丁洋里的叹息,是李自成在九宫山的殊死搏斗,是陈玉成那永不瞑目的双眼,是蒋介石在沙滩上那一行由深到浅的脚印。”

作者善于捕捉物像,把抽象无形的内心情感化为具体有形的实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人

言为心声。描写人物形象离不开语言。而人物的性格是丰富多彩的,要准确地写出人物丰富多彩的性格,让有血有肉的人物再现于读者面前,就必须准确地捕捉不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注意不同人物的说话习惯。课本中有许许多多人物个性化语言描写的范例,同学们一定有所感悟,此处不再赘述。

请欣赏同学的一段习作: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何故?就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篇5:用飞扬跋扈造句

【释义】飞扬:放纵,高傲;跋扈:蛮横,肆意妄为。(富婆)

原指意态举动超越常规不受约束。(富婆)

后形容骄横放肆,不受法度制约。(富婆)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记》。(富婆)

侯景原是北魏时定州刺史,后高欢篡权后,他又依附高欢做了大丞相府长史兼定州刺史,侯景为人极其残暴,又依仗手下有10万精兵,在河南13州霸道了。(富婆)

高欢死后,高澄执政,要剥夺侯景的.兵权,侯景便率兵归降南朝梁武帝萧衍。(富婆)

萧衍任命他为豫州刺史,坐镇寿阳。(富婆)

但不久侯景发动叛乱,攻陷了梁都建康,改国号为汉。(富婆)

每逢出兵作战,侯景总嘱咐领兵的将领攻破城池后,把城里的无辜百姓杀光,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厉害。(富婆)

他又禁止两人以上交谈,如有人违犯,株连九族。(富婆)

他建立了一个大舂碓,把对他不满的人都投入碓内捣死。(富婆)

但是梁朝的老百姓支持萧衍的第七个儿子湘东王萧绎,不久湘东王击败了侯景。(富婆)

篇6:用成语飞扬跋扈造句

1. 在外人看来,我们似乎有点麻木不仁和飞扬跋扈。

2. 贾府里的人都对这个飞扬跋扈的王熙凤侧目而视。

3. 公司信任经理上任后,便开始飞扬跋扈,目中无人。

4. 他那飞扬跋扈的样子,惹得众人纷纷投去厌恶的目光。

5. 小明虽然才华横溢,但大家都不喜欢他那飞扬跋扈的.样子。

6. 若不是倚靠着上司给他撑腰,他怎敢如此飞扬跋扈?

7. 他飞扬跋邑,欺行霸市,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8. 有些人稍稍涉猎一些学识的境域便趾高气扬、飞扬跋扈。

篇7:神采飞扬造句

【拼音】shén cǎi fēi yáng

【简拼】scfy

【近义词】精神焕发

【反义词】无精打采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用于人

【例子】他神采飞扬地走向主席台开始做报告。

【英文翻译】in good feather

【成语正音】采,不能读作“hǎi”。

【成语辩形】采,不能写作“彩”。

【产生年代】近代

篇8:肉食美女神采飞扬

红扑扑的女人更光彩

众所周知,女性肌肤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气的充足。血行不畅,面部就会长斑,皮肤就没有生气。然而,无论是每个月的“那几天”,还是怀孕、生产、哺乳,女人好像终其一生都在不断的“失血”。女性或许想不到,铁是唯一一种女性需要量比男性大的营养物质!

我们都知道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性,而铁能提高血液携带氧的能力,所以正常水平的铁可帮助机体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铁能同蛋白质及酮一起制造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是输送氧气的。如果没有足够的铁来制造血红蛋白,处于身体最外端的皮肤就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细胞功能低下,皮肤自然不可能红润动人。贫血者的皮肤枯萎而憔悴,弹性变差,暗淡无光,正是这个原因。

而贫血也是疲劳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低铁的症状通常包括无力、头痛、手脚发麻、舌头肿胀、皮肤及口唇苍白、指甲脆软、抵抗力下降、压力上升等等。

肉越“红”含铁量越高

女性每天铁的推荐摄入量应该是15mg,但通常每天摄入1000千卡热量的人能得到的铁大致是6mg或更低。而在这么低的剂量中,机体又仅仅只能吸收其摄入的10%的铁。因此,膳食中注意铁的摄取尤为重要。

食物中的铁分为两类,一类是肉类中的“血红素铁”,另一类是植物性食品中的“非血红素铁”。肉类的铁和人体需要形式完全一致,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一般来说,肉类的颜色越红,其中所含血红素铁就越多。心、肝、肾等内脏和动物血当中所含的血红素铁最为丰富。而植物性食品中的铁需要还原之后才能吸收,且吸收率也难以保证,乳制品含铁量则更少。

研究还发现,肉类不仅是铁的好来源,还能帮助提高其他食品中的铁吸收率。同时,猪肉及牛肉还是微量元素锌的最好来源。锌对机体蛋白质的合成、维生素的代谢、正常的生长发育、愈合伤口及性器官的发育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健康吃肉身材更苗条

很多女性不吃肉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维持身材,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一个缺铁并经常运动或健身的人,会增加燃烧碳水化合物而不是脂肪作为燃料的能力,因为燃烧碳水化合物要比燃烧脂肪节省氧。换句话说,如果你的身体缺铁,即使运动量很大,体重也可能不降反升。

更重要的是,减肥期间很容易发生蛋白质不足的问题,而在各种食物成分当中,唯有蛋白质对燃烧脂肪具有最强的“特殊动力作用”。充足的蛋白质可以让身体散发更多的热量。红肉富含蛋白质,保证每天吃100克牛羊肉,对于维持身体的发热能力很有帮助,也是有利于减肥的。

篇9:让语言神采飞扬

语言是灵魂的宴请,是情感的宣泄,若想和学生有心灵的共鸣,情绪的共振,相互知心知意,需要教师做到真正的民主平等,并且以学生的学习利益为第一利益。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主动的探求真理,体悟世事。学生若想明辨事理,首先要拥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要善于表达;教师若想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适时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同样需要聆听学生内心的语言。现今的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个性鲜明。因此,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敢讲敢说,愿讲愿说,将会使教学呈现出一片绚烂的景象。那么,语文课堂中如何营造丰富自主的空间,通过语言活动展现学生的思想、才华、素质,使他们开心的面对学习,轻松的享受语文呢?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我采用了几种“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我的原则是:尽可能的将时间交给学生,把语言还给学生。我和学生一起设计了几种形式自由、内容轻快的说话交流节目,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环境、氛围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见解。

一、放飞自我。

这是上课伊始就进行的面向全体师生的演讲活动,按学号顺序轮流上台,一节课只安排一位同学。在决定开设这一活动之前,我综合了全体学生的意见,设计了几个层次——

首轮:最好自定演讲内容,选择话题,如果感觉确实无处着手,就由老师指定一个演讲范围,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演讲稿,三分钟左右,要求背诵,其他方面暂不做要求。第一次演讲我指定的范围是“谈谈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初次登台的同学们大多表情拘谨,心情紧张,语音语调不够洪亮,且经常忘词。所讲内容也多是我确定的话题,虽然涉及的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不少,但几乎都是选择现成的书评或从前言中摘录一段,背下来了事。自己确定讲题,亲自动手写,能发表个人独特观点的学生凤毛麟角。在我所保存的首轮演讲稿中,82%属于前者。当然,也有表现出众的:情绪镇定自若者有之,感情充沛自然者有之,声音洪亮顿挫者有之。例如,有学生谈到2002韩日世界杯,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中国足球队誓词;有学生以自己的真实体验,探讨中学与小学的差异问题;有学生向大家介绍生活中的小窍门;有学生介绍流星雨的成因、景象和相关传说;有学生给大家讲聊斋故事,惟妙惟肖,极尽语言和表情的渲染之能事等等,学生在听这些话题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演讲者也成为获得掌声最多的同学。由此我们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如何演讲才能吸引听众?经过反复研究,同学们都统一了认识,对自己的首次演讲作了全

面反思。

第二轮,第三轮,我们沿用这种形式,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语言、内容、声调、感情、语速、表情手势、流畅程度等多个方面予以评价,学生演讲结束,立即自评互评,大家共同参与,既练说,又练听,还加强了交流与沟通。依靠我指定范围的学生越来越少,自己写作的学生越来越多,也有学生按我选定的话题“我欣赏的格言”“细微之处见真情”设计演讲稿,但内容已有极大的改进和充实,优秀的演讲者和稿件层出不穷,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思想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许多真知灼见闪现在演讲中: “自卑往往被‘谦虚’包装,他的附属物是怠惰。在‘谦虚’的遮盖下,自卑者只会不求进取,自我禁锢。”

——《论自卑》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来不欣赏一天到晚呆在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正如我从来不鼓励盲目用功的学生,只要用一点点技巧,我们就能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大的成绩。’这也就是说,在漫长的求学路上,需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很多老师鼓励学生‘笨鸟先飞’,在学习态度上,这是可取的,但作为学习方法,则一无是处,有谁一开始就给自己扣上奔鸟的帽子呢?或许,只要讲究一点学习方法,苯鸟反而是

最聪明的鸟呢!”

——《要科学的学习》

“父母作为天真无邪的孩子的第一任师长,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言而无信,否则,孩子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曾参教子”的启示》

“原来我们都是一只只大大小小布满裂痕的木桶,可以选择躲在自卑的低谷中哀怨哭泣,也可以选择锲而不舍地播撒奋进的汗滴,浇灌饥渴的希望之种,等待鲜花烂漫的一刻„„”

——《破桶与鲜花》

“当你无法改变现实的状况,不妨试着换一下生活的视角,或许,你会发现上天并不是如此不公,在这一方面得到极少但会在其他方面硕果累累,失败可以造就另一片美丽!”

——《换一种视角》

当这项活动已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强烈的需求时,我立即调整要求:取消单独上台,而是要寻找合作伙伴,少则两人,多则不限,共同确定演讲话题,集体表演,时间也相应延长。于是,有五人组合介绍欧洲五大足球联赛;有两人模拟校艺体节的开幕致辞;有几人通过小品的形式,展示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友爱;还有表演自编自导的相声——因错用成语引发的笑话等等。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表现也愈来愈出色。几

分钟的自由“放飞”,是他们课堂兴奋的开始。

二、灵感速递。

这是一个即兴发言活动,当某些课容量略少,规定内容提前学习完毕后,由老师或学生现场说一句话作开头,在规定的一分钟思考之后,抽签选定两三个发言人,作一分钟的即兴演说,再由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说的开头千奇百怪,妙趣横生:

山崩了,地裂了„„ 课间,大家激烈的讨论着„„

我站在高山之巅„„ 仰望星空„„

动物园里的大猩猩突然失踪„„

听着这首歌,„„ 这世界变化太快„„ 我并不想哭„„

早晨醒来,我变成小米粒那么大„„

美军遭遇炮火袭击„„ 其实苍蝇也很可爱„„ 迎面走来一个„„

实在不胜枚举,学生的接述也饶有兴味,充满着幽默和智慧。很多未被抽到名字的学生都强烈要求发言,这个活动经常变成多人的即兴演讲,甚至变成故事接龙的游戏。

三、321直播。

“3”是指3分钟“视听新感受”,由学生介绍一些好书好文章或者自己喜欢的音乐、影视作品等;“2”是指2分钟“自由畅想”,学生自己选择图片、文字、图形等,展示出来,由其他同学进行联想和想象的练习;“1”是指1分钟“课堂总结”,让学生针对本课所学,从知识吸收、个人感想、意见建议等几个方面选择其一用一句话总结概括。在每节课剩余的六分钟里,这项活动又是一个小小的高潮。“视听新感受”中,学生特别热衷于介绍流行歌曲和电影电视,他们谈F4、周杰伦、小甜甜、TWINS;谈《哈里·波特》、《英雄》、《指环王》、《还珠格格》、《红萍果乐园》,我也热心的倾听,发现在学生感兴趣而成人或许不屑谈之的这些话题中,居然也蕴涵着许多思想,因为有学生在周杰伦的歌声中听出生命的坚韧与执着;在《哈里·波特》中感受伟大神奇的想象力量;在《还珠格格》中体会出许多庸人

自扰的窘境„„

“自由畅想”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之门。有这样一次想象练习,颇耐人寻味。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黑点,举起来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眼睛、雨点、粉刺后留下的黑头、靶心、弩圆的嘴、豹的斑点„„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但主持的同学却暗暗摇头,最后,她问道:“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描述这个‘点’呢?为什么如此多的同学只看到这个‘点’而没有意识到这张纸的存在?”整个教室突然由热闹转入静默,大家都怔住了。“其实,或许只是因为这个黑点摆在这张纸最醒目的地方,又或许是因为大家想当然的认为无非又是一次想象练习。这就证明了许多人看事物的单一性和惯性。看到了最前面的黑点,就不假思索的认定它就是一个黑点,以前做过类似的练习,就按部就班的照做不误。其实,凡事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或认真思考一下,你就会立即发现,‘点’的后面有更值得肯定的东西„„”我相信,这次的“自由畅想”对我们每个人都产生了不大不小的震撼,我也由此对学生升起一种由衷的赞叹,真是藏龙卧虎啊!集这样的“天下英才”而教之,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课堂总结” 不仅仅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了解学生思想境况、真实需求的阵地。曾有学生在作文讲评课之后提出:能不能进行一些专项的片段性写作训练呢?我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展开了观察力训练、理清思路训练、润色语言训练等。比如,我出示过这样一个句子:“一只鹰在天空中飞”。要求学生不改变句意,加以修饰、换词,使表达效果更好。这次练习评选的最好句子是:天空在鹰的翅膀下

翱翔。

四、我来执教。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已经习惯了给我放假,自己上台讲课。两册语文书中的自渎课文都是学生自己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台讲授的。长篇课文,由几个同学分工合作,一至两人负责查阅相关材料,一至两人负责编写教案,一至两人负责讲课;短篇如诗歌,则由一人全权承担。最后书面写出课文教案、相关材料汇总、读后感、重点字词句的个人见解等。尤其是古典诗词,学生已经完全把我“解放”出来,他们自己讲的内容比我准备的还要多,还要好。如《送灵澈上人》,学生在讲这一课时,总结出古人写送别的几种方式:以景写别、以酒写别、以雪写别、以杨柳写别、以水写别、以想象写别、以情感写别。当然,这样的划分还显得粗糙稚气,但却显示出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另外,我和学生还一起选择了许多名家名作、精美散文、哲理小品等文章集体阅读,这些作品,也由学生自己制定讲课重点,确定难点,遇到难以理解的语句,我们就共同商量着解决,学生在讲完听完后,自己作摘记,撰写阅读心得。八个多月的时间,已累计印发六万三千多字,学生的摘抄和评论平均已达五万余字。

五、另类观察。

这一环节分两类,一类是扩大对课文的理解范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邓稼先》之前,先组织了一堂“科学在我身边”、“我国的军事国防力量”“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三大版块的小组讨论会,然后依据课文和查找的材料,写出了《邓稼先事迹报告》。《社戏》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参与:“找寻社戏之美”的活动。学生提出《社戏》中的人情美、景物美、纯真的童心美、“偷豆”的野趣美、行文的波澜起伏美、记忆沉淀美、结尾的余音绕梁美、心理刻画美等多种美感研究。日本学者比嘉佑典说:“我们应当学会从各个角度去看问题,一样东西,做着、站着、蹲着、躺着、站在凳子上„„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对课文的理解,同样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强求统一只会压制学生的思想,扼杀他们的兴趣。因此,我引导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加入自己独特的感受和领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除非出现常规性或原则性的错误,我一般都给予认可,并且尽可能的让他们多思考,多发言。学习《木兰诗》,对文中极力铺陈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

句,学生就有多种多样的理解:

表现木兰出征前的紧张准备; 木兰四处购置行装,体现一种繁忙的景象; 木兰一旦作出从军的决定,就一丝不苟谨慎对待各种细节,物品都要求最好最精良;

是木兰对家乡的留恋情感的体现; 木兰具有反间谍的意识,为了躲避敌人的耳目;

„„

这些措施使学生开拓了感性认识,加强了知识吸收,锻炼了多项思维。使学生以课文为基石,全面扩

展知识系统,提高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对某些传统认识作逆项思考,比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否有其正确性,从哪个角度可以讲得通?学生在积极考虑后,回答说:“曾有科学证明:7+1>8,即适当的休息,可以更精力充沛的工作。‘艾氏遗忘曲线’也说明,适当的休息所造成的学习上的间隔,有利于增强记忆力。当然,打鱼与晒网的比值要合理。”再如,“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这则名言,是否有其局限性?学生回答:“许多名言有其特定的语言背景,脱离语言环境单纯的解释,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颇。有些时候,不分原则的改正反而是退步,如袁世凯登基,张勋复辟等,是典型的逆潮流而动,遭千万人唾骂。”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我们的课堂从来不是一潭死水,它像大海,永远变幻,就是在宁谧的时候,也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波澜,创造性思维的浪花随时跳跃奋飞、奔腾四溅„„。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信息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自身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不断地进行。以语言激活兴趣,以兴趣激活思维,以思维激活能力。这诸多的练习活动,使学生把语文看成最可信赖的朋友,敞开

心扉,以一种亲切轻松的态度与它对话、畅谈。

篇10:让作文评讲课神采飞扬

一、写好评语,力求周到。

写作文评语是作文评改的关键和作文评讲的前提,有经验的老师都十分重视这一环节。作文评语或肯定成绩褒扬鼓励,或指出不足切磋探讨,或提出问题启发思索,学生从中看到进步,知其不足,受到鼓舞,兴趣倍增。笔者认为写作文评语应力求具备“六性”,即鼓励性、客观性、针对性、启发性、民主性及层次性。

a、鼓励性。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自然应激励其不断向新的、更高的目标迈进;但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应该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这种快乐成为进一步增进写作兴趣的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不会把作文看成沉重的负担,而成为他追求的乐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就是说要注意培养爱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那种对差生作文动辄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甚至粗暴批评、讽刺、挖苦的作法,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使其自暴自弃。所以在写评语时应多写鼓励的话,指出不足时尽量用委婉的语气,让学生更有成就感。

b、客观性。写评语不能凭与学生关系的生疏或印象的好坏而定褒贬,应力求客观公正。一些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偶尔写的作文质量较差但评改者却受“心理定势“的影响,仍作出较高的评价;而一些较调皮或平时顶撞过老师的学生,通过努力,写作质量有显著提高,可评改者仍百般挑剔,只给较低的评价。这两者都欠妥。前者会使学生误解写作效果,形成对写作质量要求的不正确看法;后者会严重挫败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每次作文的预定要求,按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具体列出评改项目。按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作出实事求是的评定,做到在“评定标准”面前人人平等。

c、针对性。从严格意义上讲,作文评改的面很广,如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等,但在具体评改时,切不可面面俱到,更不可写些“万能胶”式的套话。要针对每次作文的特定要求及作文中的主要优缺点,抓住重点,找准关键,有的放矢,只要在某一方面有可取之处,就着重评这“可取之处”;主要缺陷在某一方面就以这“主要缺陷”为契机,给以必要的点拨、辅导,使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对有针对性的评语是心悦诚服易于接受的,往往在思想上引起共鸣,得到教师肯定的优点会进一步强化,对老师指出的不足则有意识地补救,因而获得长足进步,终身受益。

d、启发性。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这种过程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由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去进行,别人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作文出现某些偏差,或某个方面需要探求更完美、更理想的表达方式时,批改者千万不可将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和盘托出,甚至整段帮学生改写。这种“越位”的做法会极大地束缚学生的思想,扼制其求异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作文实际,对需进一步修改、充实、完善的地方,可在评语中给以启发性的提示,引而不发,留有余地,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学会独立思考,从中悟出规律性的东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e、民主性。中学生思维活跃,感情脆弱,自尊心较强,对来自外界的评价十分敏感,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那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评语,不仅会降低说服力,而且会

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作文中出现的某些值得推敲的地方,评改后宜用平等的方式,以商量的口吻写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己去斟酌权衡,增删修改。这样便于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信任,萌发对教师的尊重和依赖,从而缩小心理距离,促进感情交流,为文章的修改和今后的写作创造良好的心里机制。

f、层次性。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写作能力有差异。在作文评改中,既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这种差异实事求是地区分对待,把“果子”挂在不同的高度。对于较差的学生,可多从文字基本功方面去辅导,包括谴词造句、书写格式、标点符号等;对于较好的学生则可帮助他们从构思立意、谋篇布局、修改润色等方面得到提高,让程度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要使评语真正体现层次性,教师就必须熟悉学生。只有掌握了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作文基础及发展变化情况,才能区别对待,恰到好处。

二、典型举例,选好范文。

作文评讲不能光谈一些抽象的写作理论,必须要结合学生的作文实际。评讲课一般只有一节,时间有限,所以举例既要典型,又要少而精,做到“以一当十”、“以一警百”。所谓“以一当十”,即佳作中对一般学生最有启示,能起典范作用的文章、段落;所谓的“以一警百”,是指某些通病最明显,最集中的文章段落。唯有“典型”才能在极有限的时间中得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上作文评讲课之前选好范文。

阅读作文范文,是中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选择范文的目的就是让范文来昭示学生。一方面为学生树起一个榜样,“扶”学生一把,开启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想,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他们在写作中不机械模仿,能吸取范文之精华,触类旁通,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文章;另一方面,在评讲范文时,自然而恰当地传授一些作文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接受多篇范文的熏陶后,能从中悟出一点作文的规律,尽快地提高作文质量。而如何选择范文素材,也是有学问的。有些同学饥不择食,见作文书上著有“优秀”二字,就“扯”进自己的作文储备库,中学生的自不必说,连小学生的优秀作文都用上了,结果小学生优秀作文的实际水平,反不如初三学生的平常作文,自然不叫精筛细选。

如何曲取其高?这就要求选取范文应该在学生的水平更上一点,这样才能取到范文的作用,又不可太高,取到作家身上去了。我在评讲课中的范文大多在学生的作文中选出有代表性的、较好的、符合预定要求或有创新意识的作品,有时就某一篇作文,以点代面地重点讲评,在讲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让学生也参与点评,让他们说说范文好在哪里,不足在何处。同时,范文也可以从其他的作文书中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分析、品味,或把报刊上选登的同类型或同题目的优秀作文和学生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分析人家的长处,学生对这一形式很感兴趣,发言踊跃,从而起到启发的作用。

三、分类归纳,趣味横生。

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诸如在审题、选材、立意、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要求和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一次评讲重点讲一两个问题,切勿面面俱到,产生“老生常谈”之感。我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注意分类归纳,并编成了口诀,既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又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课后经常还经常把这当作“顺口溜”呢!

例如,有些作品举例平凡,许多学生在写母亲伟大时,都举例自己生病,母亲是如何连夜或在风雨交加的晚上,不顾自己的劳累,把他(她)背到医院,又是如何守在自己的病床前,似乎不把母亲写“累倒”就不能体现母亲之伟大,这样为了举例而举例的,我把它概括为“拼凑事例,滥竽充数”。还有写老师辛勤工作,就举例这位老师经常在晚上帮他(她)补课,还说“每天晚上,整座办公楼只有这位老师的灯还亮着”,当然刻画人物是可以用其他人物来衬托,但要衬托得当。如果把主人公拔得太高,就会脱离现实,是文章脱离真实性,或把周围的人贬得太低,同样也会失去真实性,不真实的文章就不具有感染力,对此,我把这种称为“衬托不当,顾此失彼”。有些学生总认为文章就应该“龙头凤尾”,即使是议论文也该在文章开头来一段诗情画意的词,或认为议论文就该一下子摆出观点,然后举例论证,最后总结,对于这类我称之为“穿靴戴帽,八股格调”。对于详略不得当的作品,我把它概括为“姗姗来迟,转瞬即逝”,意思是观点来得太迟,对于重点又去得太快了;对于离题万里的作品,我批为“脱缰野马,失去控制”等。这些就是对学生作文内容上的错误或不当的归类。我把它编为口诀,一方面是便于学生记忆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作文评讲课的趣味,使学生能在笑声中受到启发。学生对于这种归纳很感兴趣,经常会在作文评讲课上,用我所归纳的方法来分析自己或同学的错误。

四、展开讨论,研究作法。

写记叙文如何做到取材角度小,构思巧,立意新,挖掘深?写议论文如何做到论点明确有力?如光讲一些写作方面的理论知识,学生会感到抽象枯燥;若举些名家的作品,学生会认为高不可攀。于是我一般采取选用学生中的范文,把那些基本素材好,但写作粗糙的文章,事先让作者个别知道,反复修改,然后把修改前后的文章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前后对照,进行讨论,分析增删改动的原因,学生通过对改稿的对比分析,对作文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就能把具体的感性认识和抽象的写作理论结合起来,提高了写作水平。例如,在“反邪教,崇尚科学”为话题的作文中,多数学生的作品都是一般的议论文,而且没有创意,看了有千篇一律的感觉,这个话题作文第一个要求就是“文体不限”,而班上的学生都写成了很一般的议论文。于是在作文评讲课上,我让学生就“文体不限”展开讨论,然后说说自己将采用哪种文体写,如何创新?刚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个话题很严肃,好像只能用议论文比较合适,后来,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要用书信体,以写信给李洪志的形式完成这篇文章,接着话题就越来越热烈了,有学生说用日记体,把看到法轮功练习者的片段用日记题的形式写下来;有的学生说以童话形式,设想自己是主人家里的小猫,看到主人一家练法轮功走火入魔的样子,以猫的心理去描述;还有学生认为可以用话剧兼童话的形式,假设成被告席上长颈鹿和大黑熊的对话来体现法轮功的危害……讨论越来越热烈,最后大家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体,这次的作文效果很好,文体多种多样,多数很有创新意识。因此适当的讨论会增进学生去发现问题,打开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鼓励创见,发展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数学上和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力。同样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写记叙文则记事繁琐,平铺直叙;写议论文则事例雷同,论证方法单调。不少学生只会取材于眼前的事实,只会人云亦云地重复一些世俗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创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平时训练强调不够。其实,在学生的每个发展阶段都应该适当地有层次地加强对他们创新意识和想象力的培养,在语文课本上无论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也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不乏有丰富想象力的事例。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除了用课本上的事例启发学生外,还要注意爱护和鼓励在作文中有创见的学生。例如,现在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考试都有一题是仿造句子,一般情况下是比喻句,如“没有理想的人,就像没有小草的沙漠,冷冷清清”让学生仿造句式,再续写一句“没有理想的人,就像……”,诸如这样的题目,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平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从对句子的想象到对文章的想象,从而提高总体的想象意识,再进一步创新。作文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文体和语言修辞等方面上。例如以“环保”为主题的作文,有一位学生是以一棵柳树的所见所闻及亲身体会来写的,文中以一群小孩对它(柳树)的破坏,一对恋人在柳树边卿卿我我后还在柳树上刻字留念等事件,来唤起人们保护树木的意识;还有一位学生是以科幻形式,想象1000年后,到处是酸雨、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现象所引发的小故事给人以启迪。这两篇文章我在讲评课时大力表扬,并让学生讨论找出这两篇文章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最后经过讨论得出:这两篇文章之所以好就在于有创见,能把严肃的话题写得生动引人。学生在欣赏佳作时,一定会对比自己的文章,从而唤起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下一次的作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篇11:快开学了初一作文:神采飞扬

快要开学了,我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我又可以看见我的同学了,甭提我心里有多高兴了„„快开学了初一作文较为生动。快开学了初一作文:神采飞扬开学第一天早晨,我早早地便起了床,因为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哦!我的心情十分紧张,嘿嘿,我的作业还未完成,怕老师批评吗!我骑着自行车,一阵风似的奔向学校。我心想:无聊而又无味的寒假生活终于结束了,我又可以投入到紧张而又有趣的校园生活中去了。想着想着,我越想越来劲,飞快地奔驰在路上。眼民,“哇!”我不禁惊叹着,学校里到处洋溢着新的气息。校园里的一切都变了,变得新鲜了。瞧!校园里的冬青个个翠色欲滴,树木个个焕然一新。走进教室,更是到处都充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也许他们还未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吧!看,同学们有的精神饱满,有的开怀大笑,也有的同学却闷闷不乐。可能他们还在想念寒假,不想投进繁忙的学习中吧!“Hi!”王佳轩过来和我打招呼了,她可是班里的学习尖子,所以见到我的第二名话便是:“你的作业完成了吗?怎么样?难吗?”连珠炮似的问题,还不等我回答【开学作文】,她便又跑去问别人了。我正在整理书包,只见马青云得意地跑过来,说:“喂,你过年挣了多少压岁钱?我可挣了两千多呢!”这可是一位捣蛋分子,与王佳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什么人讲什么话吧!这时班主任郝老师来了,她清了清嗓子,满面笑容地说:“同学们,现在大家先去打扫卫生,然后给同学们发新书。”一听到“新书”二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好!”大家你争我抢地夺过劳动工具,干得是热火朝天,以最快的速度干完,等待着发新书。轻松的一天随着下课铃声结束了,面对已过去的寒假和新年,面对将来的课堂与校园,同学们一个个表情凝重,神采飞扬早已无影无踪。

篇12:引用诗词,让你的作文神采飞扬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作文增辉添色呢?

一、画龙点睛,精心拟题。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使人一见,便赢得更多的青睐。标题需创新,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

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新颖脱俗,使人有为之一震的感觉。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是化用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琼瑶的《庭院深深》也是化用了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

用诗词入题,扮出了许多美目。如《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诗),《独上高楼》(化用王国维词)《风雨任平生》(化用“一蓑风雨任平生”)等。再如: “诚信”话题的作文,以《众里寻它千百度》为题,“思念”话题的作文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为标题,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引用诗词还可以拟小标题。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用“月有阴晴圆缺”拟题来写悲欢离合,既主旨明确,又使人浮想联翩。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写家长会的**可以使人一接触到作文的题目就被紧张的气氛所感染。

二、灵活引用,激扬文字

写一篇文章,不可能字字珠玑,要使文章“出彩”,可以使用诗词等片断性、局部性妙语佳句,来“点亮”读者的眼睛、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让自己的文章文采飞扬起来。

引用诗词开头。

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你要是把古诗放在开头,利用它的结构鲜明,来引导全文,这样便起了一个“群龙之首”的作用,例:(1)《我的大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今年是二OO四年二月五日,算起来应该有十年了。十年前的今天,大姨去世了。┉

(2)《文竹给我带来了欢乐》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曾经如此颂咏过青青翠竹,许多人也喜爱翠竹。但是我却只喜爱那娇小的文竹,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欢乐

(3)《我的快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是我仍然有我的快乐。

这三篇文章,都引用诗词开头,一开始就为文章蓄满了势,既引起下文,又奠定了抒情基调。

引用诗词,亮丽语言

你如果把古诗放在文中,利用它的独特想法,来修辞语句,这样一来不但能使得你的观点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后盾,起到了 “如虎添翼”的作用,还可以使你文章更生动,语言更亮丽。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选入的名篇中,就有多处引用诗词。

朱自清在《春》中引用志南和尚的《绝句》中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写春风的柔和;郝铭鉴为了表达科学工作者的探索精神,引用了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荔枝蜜》中,杨朔仅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自苏轼的《惠州一绝》),就写出了荔枝的妙处。

一些优秀作文,也是靠引用诗词出彩的。

例1.《今天的篮球赛》

„„上一场我们班的篮球比赛输了,这一次是最后的机会。不知怎么我竟然感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陈老师的口哨声响了,我心中一紧:“该上场了!”

2.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我领略了孟子的发奋;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里,我理解了责任的深沉。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我明白了子女对父母的拳拳之心。从鲁迅的一张小照中,我懂的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博大胸襟。选自《责任的呼唤》

3.日中寻古,是陶潜的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是魏帝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的豪壮;是易安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欢快;是放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洒脱;日中寻古,是那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贞;是杜工部的“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盗寇莫相亲”的自信;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的惊喜。——选自《古典情节》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找到了一种豪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找到了一种回首;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找到了一种静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找到了一种壮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找到了一种朴素。——《追寻自己的梦》

这几段文字,均选自中考满分作文。就是因为作者善用诗词佳句,信手拈来,使得文章语言亮丽,富有诗风雅韵,如缕缕茶香沁人心脾,让人心荡神驰。也使作者的思想渗入了一些古典情节,变的越发厚重。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也是这几篇文章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

而出的主要原因。

诗词结尾,锦上添花

结尾的方法很多,或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或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或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

1.引用诗词结尾,感召力强,往往能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憾力。如《照海倚天》的结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考生引用李白的诗和曾国藩自己的诗句作结,进一步深化了作者的观点,也留给读者无尽的反思。

2.利用诗词名句富有哲理性特点,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好诗加上你的好文章,锦上添花,让人读完你的文章之后,也认同你的观点。这样就起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初中语文课本,《驿路梨花》结尾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既实写自然梨花,又虚写雷锋精神,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意蕴丰富。

引用诗词巧妙收束全文,余味无穷,又发人深思。这便是引用诗词的魅力。

如果文章的开头,结尾都能灵活引用诗词,又能前后呼应,效果更佳。

如 中考满分作文《少年愁》是这样写的。

开头:辛弃疾曾吟过这样一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这些跨世纪的少年,却早就品尝了愁滋味。这不是“强说”而是“实说”的少年愁,日甚一日的压着我们这些嫩胳膊嫩腿的莘莘学子。

„„

结尾: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对所有“不知愁”和已尝过“愁滋味”的莘莘学子们说:“少年要懂愁滋味,少年要盼愁滋味,少年不忘愁滋味,少年不畏愁滋味。”

------开头引用辛弃疾的词;结尾又活用,起到了升华作用;

当然,引用诗词时一定要自然、和谐,千万不能为引用而引用。

总之,巧妙引用、活用古诗词,能你的作文语言鲜活,文采斐然,还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希望老师们引导学生多积累诗词名句,灵活引用诗词,既使学生的作文神采飞扬,也宏扬我们的古典文化,使古诗词在今天大放异彩。

示例:1.秋日里,在草堂与杜甫一起仰天长号“八远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体会诗人背井离乡的心酸和穷困潦倒的无奈。欣赏美国诗人狄金森的:“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丽的轻纱,我不愿显得呆板,也佩戴了一枚胸花。”入冬,我手捧着亲爱的书,在火炉准备一杯热茶,就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温习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利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衾不暖锦衾薄。”的塞北风光。依偎在窗前,描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苍凉景象„„(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3.且看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气概,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看那“海内存知己,天涯苦比邻”的胸襟„„(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王勃》)

4.这个年代,没有宋词,所以,我寻觅不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意境,寻觅不到“千金纵买相回赋,脉脉此情谁梦”的,寻不到“妨把浮名,换了浅斟你唱”的无奈,寻不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悲凉,在这个没有宋词的年代,我却固执地认为,那是世上最美的乐意。(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美妙》)

5.“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遥望历史的蜀地,回想那些熟悉的面孔,感伤的眼泪潸然而落。(德州中考满分文《我依然为蜀国纵情悲歌》)

6.“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日照中考满分文《我依然懂您》)

7.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重踏“雨邑清尘,柳色青青”的一片美景,饱览“苍苍翠微,蝉鸣幽深”的致远宁静,感受历史的一片沧桑。(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

8.他仰头望望天空的飞鸟,是那样自由,朝着梦想奋力翱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满心悲愤,他转身一跃。他的一跃,凝成了一条弧线,宣明了满心的爱国情怀与“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潇洒!(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这样潇洒》)

9.揭自然面纱,拥美丽怀抱。自然绝不会单调,因为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点缀;自然绝不会孤独,因为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陪伴。(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0.窗前捧诗词,邂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女子愁情愁几何?“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年少的你是幸福的。可命运之神却没有垂青于你,让柔弱的你承受多舛的磨难,文物丧失,丈夫远逝,金兵南下,带着对明诚的追忆,国家的担忧,你在“满地黄花堆积”的秋夜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倚窗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捂胸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望雨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

化作一缕清风》)

11.文天祥虽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情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透彻的人生观,但依然被俘,也未能挽救风雨飘摇的宋王朝,但有谁会说他不是一位千古难求的民族英雄?(赤峰中考满分文《享受遍地野花芬芳》)

12.在通往山顶的过程中,我会尽情的享受那鸟语花香,细水长流;会坐在石阶上,享受“清泉石上流”快感;会体会那“人闲桂花落”的闲情;会聆听那“时鸣春涧中”的天籁之音;会享受在那崎岖小路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会享受“万花丛中一点红”,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的惬意。(赤峰中考满分文《享受一路风景》)

13.当年华流过,在每个时光的间隙中享受听雨的惬意。或是“小楼昨夜听风雨”的干净,或是“润物细无声”的柔美,或是“雨后全无叶底花”的潇洒,都是一种纤尘不染的天籁之音。(淄博中考满分文《聆听,其实很快乐》)

14.在夕阳欲颓时分,听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无奈轻叹,听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吟咏抑郁,听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迈雄浑„„我聆听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在浮华间尘埃落定的声响,是一首婉转的乡曲,催落心底的泪。(淄博中考满分文《聆听,其实很快乐》)

15.你不是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淄博中考满分文《李白其实很快乐》)

16.大自然就是一口大教室,那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我们看到大海,就可以学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壮阔胸怀;我们看到大山,就可以学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崇高思想境界;我们看到小溪,就可以学到“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的对知识的不断积累。(临沂中考满分文《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

17.你好!你是“月上柳梢,人约黄昏”的清幽,你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阔,你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你是“无边丝雨细如愁”。你是我的最爱——文学,我心中绚丽多彩,永不消逝的彩虹。(天津中考满分文《文学,你好》)

上一篇:痴爱的默片的爱情散文下一篇:对东昌区团结街道江北社区老年人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