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业个性飞扬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让作业个性飞扬范文

道德课堂—让个性飞扬

让个性飞扬

在上课的时候,我经常发现有个别学生不认真听讲,其中有愿意画画的,有喜欢看课外书的。刚发现这种现象的时候,说实话,我挺生气的,但是我没有在课堂批评他们,而是在课下自己进行了一番思考,是不是我讲课的方式学生不喜欢、不精彩,还是出于其他原因?后来,我又把这几位学生找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且我也和其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老师进行了沟通,我才知道,原来这几位学生是非常喜欢绘画和写作,他们经常在课堂上做这些事情。

我想:即便如此喜欢,也不能耽误了课上的学习呀!这让我陷入了焦虑之中,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后来我考虑到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个性,大家的喜好不同罢了,为什么不能利用他们的优势来进行学习呢?于是我便想了一个办法,让喜欢画画的学生经常画地图、涂色等等,后来这位学生还独自绘制出了一本地图小册子。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他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既提高了他的地理读图识图能力,又不耽误他的个性发展,让个性融入到其学习当中。对于喜欢写作的同学,我经常让他去图书馆和机房查阅一些地理课外资料,引导他学着自己总结,并且尝试着写一些小论文进行发表。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利用自己的写作长处来创作了地理小论文、地理小专刊,使得自己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并且也为大家提供了众多的地理课外资料。就是利用这种方式,学生们渐渐喜欢上了地理,爱上了地理课。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发现学生在课上没有认真听讲,我们应以合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发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定要让它发光,而不是去抑制它,真正做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学会以道德的方式,创建“道德课堂”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发展。

第二篇:让个性挥洒,让青春飞扬(最终版)

让个性挥洒 让激情飞扬

王井小学 刘刚强 内容提要: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个性特点和独立性的,应该扭转以往过于重视接受学习的现象,允许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本文侧重于课堂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使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参与的一门课程。 关键词:

个性 发展 差异 创新

阳光下、草地上,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尽情地嬉戏;操场上,足球小子在狂蹦中自由挥洒着年少的激情,这是我们多么向往的情景。近几十年来,学校体育在各部门的重视之下,场地器材、体育教师、体育经费等得到完善和提高,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以本学校为例,被调查的高年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只有65%,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的不到50%,特别是部分女同学已出现逃课现象,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因素,相对来说要高出许多.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也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不少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体育合格毕业生”。难道体育课真的没有吸引力了吗?反思其原因,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才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我们为何不尝试让学生个性自由挥洒体育课堂呢?

体育课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可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运动员的要求进行竞技项目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许多伟人的成功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与其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最熟悉的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曾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正是因为有着坚强的个性,终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二十一世纪是追求“个性”的时代,尤其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给个性本身形成了许多复杂的因素,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不能单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个性”的与众不同,而是从教学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寻找其共性特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应借此之机,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怎样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

体育兴趣是人们为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如好动的孩子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其组织纪律性的意识不强;内向的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凭趣的孩子只凭个人兴趣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在我任教的四年级就有一个特别顽皮好动的孩子,上课在教室里坐不住,上体育课无集体意识,许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他自尊心特别强,不服输,在同学面前爱表现.所以我积极鼓动其参与课堂的管理,让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转化其活动兴趣,培养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在说服教育的同时,说明器材管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程度,要胜任这份工作应该在课堂上做其他同学的表率,建立威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这位同学的组织纪律性和活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器材管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综合上述因素,我建议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

其次,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情境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多选择一些儿童化,趣味强的运动项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和转变,让学生放开心扉,融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激励学生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

二、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于谁是主体的问题,教师是具有权威性的,教学的中心是教师,虽然这个观点已不占主流,但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是主导者,组织者,他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我们广大农村学校,场地器材比较落后,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而且许多体育教师要兼职好几门课程,造成了教师对体育课敷衍了事,讲得多,动得少,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许多认识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 亲自参与掌握 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体育教育要生活化,教师在教学的应用中也要转变思想,抛开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从增进学生健康这一目标出发,认真分析教材特点,仔细研究教法,最大限度的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展露其个性天赋,鼓励学生自觉的、主动的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中段年级一节利用轻物的练习课中,我把用什么器材练习的问题交给了学生,学生对我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最后学生是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袋装报纸替我解决了难题。于是在课上我也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自由想象设计练习,他们觉得长长的塑料袋像尾巴,总结提炼出了不同形式的抓尾巴游戏;看报纸装进塑料袋像炸药包,与我交流后完成了最感兴趣的战斗游戏,我不得不叹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妙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追求的个性发展是放在整体教学的角度上,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导向,以整体活动促进个性发展,并不是偏激地由学生随意放纵,进行"放羊式"教学。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表现在对学生差异的充分认识上,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上,对客体价值的充分发掘上,对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上,而不是利用教学舞台淋漓尽致的进行自我表现。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快乐。我认为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感受,学生的评价是最贴切的评价。我们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育关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这样孩子只是在被迫接受,没有独立的见解和个性化的发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使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也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

世界本身在无时无刻的变化,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江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创新和个性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个性发展往往决定创新能力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他们所感受和需要的可能就是我们教学中忽略的,所以我们身边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往往更具人性化,教师应多尊重和采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得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进个性发展。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如可让学生设计游戏或改进游戏方法等,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我曾经在上小皮球课时,让学生自己体验小皮球的玩法,他们自由创造了十几种练习,有抛接、投掷、滚球、传球等等各式各样,筛选出几种学生参与性较强的“炸暗堡”,“搬运瓜果”等进行游戏教学,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同时这节课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蕴含在身边的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其实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不断地发展、创新。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

第三篇:语文课堂中怎样让学生个性飞扬

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一、在自由活动中飞扬个性

陶行知先生倡导了孩子的“六大解放”: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和嘴巴,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嘴巴动起来;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学生在学习中玩一玩,贴一贴,这样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解放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不仅限于课堂。

二、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

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自由的活动中觉得阅读是快乐的、是有价值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自由、健康、向上的良好个性,让学生的健康个性在活动中得以飞扬。

第四篇:意象对话让活动式作文个性飞扬

小学作文训练方式最常见的有两类:以话题性作文为主体的“教材作文”和以游戏或其他现场活动为内容的活动式作文。“教材作文”重视读写结合,但显得严肃郑重,不易引起学生兴趣;活动式作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喜闻乐见,但内容单一,容易陷入千篇一律。活动式作文能否在喜闻乐见的基础上,更贴近生活、发扬个性?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张扬学生个性,抒发真情实感。

一、什么是意象对话和意象对话作文

“意象”,本是文艺学的名词。郑板桥说画竹,是先有目中之竹,再有胸中之竹,后才有手(画)中之竹。这个胸中之竹便是“意象”。“意象对话”的“意象”是心理咨询的概念,它是无现实存在的事物在心中的图像,和文艺范畴的“意象”有极大的相关性和重合度。意象对话,是我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技术,主要方式就是让咨询者想象某种事物的形象(意象),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围绕“意象”展开对话的一种疗愈手段。这种技术比一般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具有更速效和更简便的特点。

意象对话作文,就是把意象对话技术融入活动,借助意象小游戏,指导学生完成习作的一种活动式作文教学方式。这种教学,使学生的生活感悟以意象的方式呈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意象对话”,继而用笔记下心中的“意象”。这种过程,既可促使开朗性格的养成,同时有利于消除写作文的恐惧心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生成作文。

二、如何进行意象对话活动式作文教学

意象对话作文,比之一般的活动式作文,能更贴近学生真实的心理,防止千篇一律,而且效率更高。但是由于其心理咨询的色彩,使得这种教学也在高效中有高要求,需要较为规范的操作和掌握一定的技巧。

1. 意象对话作文的步骤。

(1)初始设置情境。首先要进行情境设置,创设意象产生的背景。上课之初,教师根据要解决的某类情绪问题,凭借语言的引导,让学生在想象中进入到某种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产生各类意象,以便进行意象对话。比如“看动物”,可以展现学生心理状态的深层原因。笔者这样引导:“同学们,让我们静一静„„平时外界的烦扰太多了,现在给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请闭上眼睛,静下来,与自己待在一起„„”学生趋于安静,进入想象境界,笔者接着引导:“我们开始去看动物„„此时,你仿佛走在什么样的小路上?小路两旁的景色如何?什么最吸引你(花、树或者别的什么)?”再进一步:“开始爬山了,山上住着很多动物,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应有尽有。请大家认真看,静静地等,你能看到哪些动物?„„”

(2)展开意象对话。学生内心里浮现种种“意象”后,在教师引导下关注内心情绪,分享各种感受,让各种意象对话起来。这个过程,会使压抑的情绪得以宣泄和安抚,冲突的心理能量得到调节,和谐的心理状态得到强化。尽管是借助某种形象进行对话,却能体现真实的心理和生活状态。例如上例意象对话,可以接着进行:“你能看到哪些动物?它们是谁,长得怎么样,生活得好吗?你们彼此认识吗?它会欢迎你吗?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教师语速很慢,学生们静静地感受,体验。通过这样的想象、体验,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跟大家分享。交流中,学生们各自发表自己心中的“场景”,教师则相机介入。如一个学生说看到了一只展翅的雄鹰和一条懒洋洋的蛇。笔者问:“假如让这只鹰说一句话会说什么呢?”这个学生一愣,继而吼道:“你为什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专门背后说人坏话?你这个小人!”愤怒情绪持续近一分钟,笔者再要他让那条小蛇说话。这回这个学生愣得更久,许久才缓缓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这说的还是鹰和蛇吗?分明已经是生活了。这个对话过程能使这个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善于将心比心,更好地处理人际烦恼。

意象对话过程,有时可以演变成心理剧。针对典型的心理冲突,让多位学生参与演绎某个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的效果当更加明显,而且写出的作文会有更丰富的感受。

(3)用笔抒写意象。学生经历进入情境,展现意象,意象对话后,可以引导他们用文字把自己的心理过程写下来。由于这样的过程正可以直击学生心理“软肋”,对话的是他们最为关切的情绪问题,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非常愿意动笔,那些有某种心理冲突的学生更是如此。此时,教师要关注两类学生:一是课堂上教师有引导进行过意象对话的,启发他们如有必要可以让对话继续,最后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一是课堂上并没有受到教师指导的,他们实际上在听别人分享时,也会在自己的心里自行展开意象对话,只要让他们真实写下来就行。

2. 常用意象和注意事项。

针对心理情感的不同侧面,“意象对话”的主题有很多。除上述“看动物”非常适合展现学生的人际关系模式,疏导人际烦恼外,常用的还有“看房子”――显现和调整整体心理状态,“跳坑”――较深层了解心理机制调节状态发挥潜能,“领养小动物”――培养自省自爱的性格和阳光心态„„意象对话的意象不在多,一般掌握两三种就可以反复交替使用。

意象对话作文,因为涉及心理咨询技术,所以教师在使用时不能只关注写作文的需求,更不能把学生的心理现象拿来作道德评判,有些不和谐的地方也只能借助“意象对话”的方式不着痕迹地调节。在使用过程中,首要原则是接纳――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类情绪,无条件接纳,哪怕是“荒唐”的表现;其次是“共情”――站在学生的角度喜其所喜,怒其所怒,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话;最后是以让学生心理变得和谐快乐为目标――当学生的意象中表现出不和谐的冲突的时候,引导在对话中变得更加和谐阳光。

三、意象对话活动式作文有哪些优势

1. 意象对话有“教材作文”不具备的游戏性。

意象对话与“教材作文”都以生活为源头,以激发学生真心再现为前提。但是一般“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显得严肃郑重不好玩,学生往往敬而远之。意象对话作文却具有与其他活动一样的游戏性质。它既可以是直接引导想象,也可以以心理测验的方式进行。所展开的对话自主权完全在学生,他们可以不必直接谈自己的生活,只是借助意象随意“编排剧情”。编排的内容正是自己心理最在乎的部分。意象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往往会有一些惊喜的发现和感悟。意象的中介作用使得内心情感呈现变得“很好玩”,让学生乐此不疲。

2. 意象对话有其他活动所欠缺的贴心性。

一般的活动式作文,尽管能激发习作兴趣,但就教学效果而言并不如意。共同的内容和现成的场景,缺了一个内化发酵的过程,不容易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这样的作文教学并没有让学生经历完整的作文心理过程。意象对话则不同,它的活动只是引发意象对话,是以意象对话内容为写作对象,而不是以意象对话过程为写作对象。借助“意象对话”唤醒的是因人而异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以“意象对话”方式展现千姿百态的内心情感模式。习作因此变得更加“贴心”,更加切近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学生以意象对话的内容来习作,抒写的是生活百态和丰富的个性情感世界。“意象对话”尽管具有“很好玩”的游戏性质,却能高效开启学生真情的心门,使真情实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于作文中,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无碍张扬。

3. 意象对话有其他教学达不到的疗愈性。

作为心理咨询技术,意象对话有着先天的疗愈性,它体现于意象对话活动作文的全程。这是其他教学所无法做到的。从设置情境肇始,学生就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和伙伴在特殊情境中展现了相互的接纳与包容,借由意象表达情绪是顺畅的,意象对话过程对心理冲突的调整是无形的,甚至最后动笔写下来也是对内心情绪的一种调整与清理。每次意象对话作文过程,都能让学生更加关注自我,积淀的不仅仅是其他教学也能做得的成功经验,更有越加健康和谐的心理成长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可以促进学生更爱作文,养成用文字抒写真情实感的志趣。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第二中心小学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第五篇:01让学生的创造性个性飞扬

创造个性飞扬的学生

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呢?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为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课外活动等各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就要发挥班主任的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构建起班集体的激励机制,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学生为本,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个性。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见“事”不见“人”,以“事”为本,是教师强制管理的弊病。这种班级管理是让学生服从于“事”,顺应于“活动”,把自主和有活力的人,僵化为按“号令”行动的一种工具。“听命”和“顺从”成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基本状况,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无法充分表现的,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很难显现的,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也就成了空话。要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众所周知,缺乏独立自主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

独立自主精神。如开学初,我组织学生制订班规,每个同学都参与,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集中制订出:“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班主任课与课任课一个样”这两条班规。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干部带领全班同学制订和落实班级工作计划,并由学生及时验收计划的完成情况,认真填写各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记录表。还有我按组要求他们轮流布置板报,每月一期。版面安排,艺术插图均由同学自己设计,内容形式决不能雷同,应结合班内实际情况和学校重大活动进行编排。从班规的内容,工作计划落实记录表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板报可以看出同学们具有的独立自主的精神。

二、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

班集体是师生共同组成的集体,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把班集体管理好,这就需要班主任实施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班集体成员具有主人翁责任感,形成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避免学生感到受制于人,产生被人“管”的消极意识。应避免班主任包办代替,独断专行,事事都唱独角戏的局面。这种传统的管理会使学生一切听命于班主任,其责任感必会遭到泯灭,久而久之,创造性个性品质不仅不能形成,还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奴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应该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形成两个积极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给予”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员会时,我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首先给同学们两天时间准备,想想自己竞选什么职务,制订职务责任计划书,准备三分钟的竞选演讲。然后利用周会的时间请参加竞选的同学宣读职务责任计划书及竞选演讲,

回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问题,最后进行无记名投票,选出班干部。通过这一活动使同学们享受到了民主权利,也培养了主人翁责任感。学生感到集体需要他们,他们有为集体做贡献的具体任务,不仅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也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个性品质。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越多,他们的责任感就越强,自我管理能力就会很快提高,班级的面貌也会越好。

三、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教育培养学生成才,兴趣是起点,是人发挥智慧和取得成功的动力。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熟知每个学生的兴趣,要帮助学生发展兴趣,这对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将起到积极作用。班主任要帮助教育学生把他们的兴趣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使兴趣在成长中发挥动力作用。为此,我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班主任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教育要求中必须具有的,但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加以引导,使其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这里我巧妙地用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来带动他不感兴趣的事情。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帮助学生从无数生活道路中选择一条最能发挥创造性的道路是班主任的职责。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

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坚持这种创造性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的潜在的资质,潜在的能力的发展是无限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想到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并观察学生潜能的表现苗头,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不断地出现新的面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从寻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努力,使问题得到新颖独特的解决。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他们会给你带来许多的惊喜。

二十一世纪全新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为此,今天的班主任就要勇于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变具有封闭性、求同性、静态性、主观性,单向性特点的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具有开放性、求异性、动态性、客观性和多向性特点的现代管理思维模式,以使学校的教育和管理逐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创造个性飞扬的学生

上一篇:如何写毕业感言范文下一篇:让作业批改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