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2024-05-26

中国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共9篇)

篇1:中国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中国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喜蛛应巧

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投针验巧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种生求子

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

染指甲

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2021七夕农历是什么时候

节日由来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鲜花书花束黄色香槟色玫瑰花--

七夕为什么定在农历七月初七

说法一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规定两人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这天鹊桥相会。

说法二

关于乞巧的记载。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说法三

“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说法四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说法五

“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同时七夕节也被称之为“女儿节”。

七夕2021年情人节几号

2021七夕节是8月14日,星期六。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是一个女性占据重要位置的节日。

鲜花一朵粉色玫瑰花叶子植物

七夕节名字由来

七夕:七月七,人称“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称“夕”),故称为“七夕”。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乞巧节:得名于“七姐诞”的“乞巧”习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故又称“乞巧节”。民间相传,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靓女们专属节日。女孩子们在这个晚上,除了向织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过去,婚姻是决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痴情女子会在七夕当晚,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婚姻美满幸福。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庆祝主体是华人,七夕有个别称叫做“牛公牛婆日”。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道德腊:道教《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日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

篇2:中国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旧时长岛七夕节的拉巧习俗就非常有名,所谓拉巧其实就是斗巧。七夕节前姑娘们就聚在一起,精心装饰自己的巧棚。巧棚中摆放的都是姑娘们自己亲手 制作的手工品,有狮子、斗鸡、凤凰,还有鲤鱼跳龙门、转灯、饽饽、金钟等。谁家的姑娘若是巧棚做得漂亮是件值得得意的事情,如此手巧的姑娘自然能说个好婆 家。到了七夕那天,各家的姑娘把漂亮的巧棚摆到自家院里,手艺好坏、上下高低,一看便知,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把巧棚炫耀地摆到了家门口。

七夕的晚上自然也有活动。白天展示完巧棚,晚饭后,姑娘们都聚在一起,明烛点灯,唱着喜歌拉巧。迢迢银汉下,年轻的姑娘载歌载舞,观众络绎不 绝,七夕节的庆祝活动进入高潮。拉巧不仅在本村进行,有时候姑娘们还要到外村去表演,这样的活动能延续四五天,简直就成了女孩子们的狂欢节。

风俗二、贺牛生日

七夕节是不折不扣的“女儿节”,几乎各种节俗都以女性为中心展开,可是也有例外。有些地方的人认为七夕是牛郎的生日,无棣的放牛娃在七夕这天就要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还要给牛喂上好料,叫做“贺牛生日”。

曲阜、宁阳等地习惯于七夕之日晒衣物,七夕也是拆洗棉衣棉被的最后期限。这样的风俗大约和时令有关,因为七夕在立秋以后,天气开始转凉,这是提醒妇女们要开始为御寒做准备了。

日照妇女在节日这一天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头后,头发明亮柔软、没有汗臭味,不知道这是否与传说中织女是在河边沐浴时与牛郎相识的情节有关。还 有的地方七夕这天要洗油罐子,传说这一天油罐子特别容易洗刷,用水轻轻一冲就洁净了。巧合的是,有这样风俗的地区,其方言中“油”和“牛”的音常常不能区 分,“油罐”与“牛倌”是谐音,而牛倌自然是指牛郎了。

风俗三、巧灯

曲阜七夕节要做巧灯。巧灯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药、玉簪、兰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兰、梅花等花卉灯,也有八仙 过海、群仙祝寿、童子拜观音、福禄寿等人物吉祥灯。孔府常常把巧灯作为节日礼品送给各府本家和亲友。七夕之夜,从孔府大门,沿中仪路到后堂楼各院门口,花 园各路各景点都摆设巧灯,巧灯形态各异,灯光星星点点,一路望去,好似人间天河。

风俗四、看巧云,吃云面

有的地方,七夕节要“看巧云”。传说七夕这天牛郎织女相见,天上的云彩会格外漂亮。巧云“巧”在造型上,女子们或登楼眺望,或出户仰望,云彩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尤其是雨过天晴晚霞满天的时候,空气清新,心情爽朗,天空中的巧云如飞禽走兽,美不胜收。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子,临沂人七夕则吃云面。云面看起来和一般的面条没什么不同,可是其中却大有门道。真正的云面要用储蓄的露水制成。看巧云,吃云面。有的地方做云面不用面条而是用面萁,是取面萁之形而寓巧云之意也。

篇3:中国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的创造力。”

具体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1]

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形态学的分类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唤醒各国人民保护各种世界遗产的自觉意识,促进世界各国对各种世界遗产、各种文化传统的保护,而且在学术研究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有效地“矫正了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中的贵族化的眼光和封建等级化的偏见,”[2]伸张了文化平等的意识。这一概念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当我们审视传统艺术时,可以尽量发现物质文化之外的内容,以获得对作品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

我们当下实际所继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中人们真正创造的非物质文化相比,仅是冰山之一角。其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中非物质文化的实践主体相继离去,加上精英的文字典籍对民众活态文化的漠视,导致了大量非物质文化无法传承的历史缺憾。正是在这一历史缺憾的弥补上,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的风俗画,以静态的视觉图像,记录下历史中种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为我们探究中国古代的劳动方式、社会风俗、工商贸易、曲艺杂技、装束打扮、民间工艺等等,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中国传统风俗画,是一种描绘民众风俗生活的绘画。需要指出的是,传统风俗画中的“风俗”一词,在历史上应与“民俗”有着相接近的意义,具体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3]可见,风俗实指某种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凸显了传统风俗画的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联。因为我们当下所识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某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的遗存。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乡村生活曾是中国传统风俗画主要表现的内容。诚如《宣和画谱》所云:

盖田父村家,或依山林,或处平陆,丰年乐岁,与牛羊鸡犬煦煦然。至于追逐婚姻,鼓舞社下,率有古风,而多见其真,非深得其情,无由命意,然击壤鼓腹,可写太平之像,古人谓礼失而求诸野,时有取焉,虽曰田舍,亦能补风化耳。

这就是说,风俗画不但一般会描绘情景交融的田园风光,而且表现古风民俗,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从而有了“礼失而求诸野”的价值。

对于传统风俗画,或许宋代的我们见得较多。其实,宽泛意义上的风俗画早就存在。比如四川出土的战国铜壶上,镶嵌有采桑图;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乙侯墓的木盒上,漆画有乐舞图。至于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上,有关于农耕、纺织、田猎、庖厨、百戏等场景的写照。魏晋南北朝时,始有风俗画之记载。《历代名画记》云:“田家一种,古今独绝。”“田家”始为画科之一种。唐代随着人物画兴盛,风俗画也有发展。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级的壮大,风俗画题材日渐多样,除描写田园风物外,反映市井生活者愈为广泛。北宋时期,已出现各有所工的风俗画家,如根据《图画见闻志》记载,有“多状京城市肆车马”的高元亨,有“多状江表市肆风俗,田家人物”的叶仁遇,有对“田家村落风景,固为独步”的陈坦,等等。宋代也因此成为中国风俗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元、明、清之后,风俗画亦有延续,并不乏有较高水平的作品产生。

传统风俗画,以多样的形式,浓郁的生活气息,记录了古代社会风俗、表演艺术、劳作经贸、手工艺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与传统,为我们还原了古代很多非物质文化的知识。

传统风俗画中,有直接表现节日风俗的,这为我们追寻古代节俗活动的内容与情态,提供了形象的资料。这些画作往往人物众多,场面盛大,气氛热烈。如宋代董源的《龙宿郊民图》中,画村人聚列,岸旁击鼓,舟中亦鸣鼓应之,似为郊民拔河祈雨之俗;北宋燕文贵作有《七夕夜市图》,其描画的汴京潘楼一带七夕之夜热闹景象,与古代笔记小说所描绘:“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4]相互印证,为我们了解宋代的七夕活动提供了依据;再如元代最负盛名的界画家王正鹏,所作表现三月三龙舟赛的《金明池龙舟图》,尽管描写的是宫廷生活,但也展示了“龙抬头”节俗中的热闹场面,为我们知晓古代三月三节俗活动提供了形象资料。至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反映了北宋汴梁一带人们清明节的多彩生活,等等。这些作品以其生活性的场景,多样的人物造型,重现了古代节日民俗中的非物质文化内容。

传统风俗画中,除了反映岁时节日民俗内容之外,也有展示古代婚娶、祭祀礼仪等民俗的。如宋代董源的代表作《潇湘图》,尽管是一幅文人气十足的山水画,但画面中有滩头人击鼓奏乐,有二女子穿朱衣,江面船上亦有一人穿朱衣,似为农家娶妇之俗,故元赵孟頫尝名之为《娶妇故事》,而明文寿承题字图上,命为《田家娶妇》。可见该画盖描绘了民间迎娶之俗。北宋陈坦也有《田家娶妇》,但比较直接地表现了当时农家婚娶的情形。至于陈坦的《村落祀神》、《移居丰社》等,则表现了乡村祭祀庆典的场景。可以说,对于古代婚娶、祭祀的情形,由于历史的久远,我们已经很难得知,而这些风俗画正好给予我们这方面的非物质文化的信息。

传统风俗画中对于民间游戏、民间娱乐的描绘,则保存了古代表演艺术方面的非物质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常在婴戏图中得以表现。宋代以后,婴戏图十分流行。被《图绘宝鉴》称为“尤善婴儿”的苏汉臣,所作婴戏图甚多,传世者有《婴戏图》、《百子嬉春图》、《秋庭戏婴图》等,画面展示了儿童所作的游戏。此外像李嵩的《市担婴戏图》、佚名的《蕉荫击球图》等,也形象地表现了古代一些游戏情形。也有直接展示民间表演艺术的,如《清明上河图》中有各色表演京瓦伎艺者;南宋佚名的《杂剧图》,表现了两人双手捆绑着表演杂剧的情形;清代金廷标的《瞎子说唱图》,则描画了乡村说唱艺术表演时的情形,如此等等。这些风俗画在富有情趣的画面中,传承了古代表演艺术的非物质文化。

传统风俗画中的《货郎图》,却以近乎繁复的货物展示,既映现了当时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也体现了人们非物质文化的创造。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货郎日渐成为画家喜爱表现的对象。代表作是李嵩的《货郎图》(图2)。画面中货郎架上的货物多种多样,有各种玩具,也有各色日常用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另外,宋代苏汉臣、明代计盛等人也作有不同的《货郎图》。这些《货郎图》都以货担上丰富的货物,重现了古代中国行商的贸易方式。现在看来,这些《货郎图》也为我们了解古代手工艺方面的非物质文化,提供了佐证。

传统风俗画中那些表现人们劳作、纺织、行医等内容的作品,折射了古代人们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也为我们留存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像反映人们生产劳动的,如宋刘松年的《耕织图》,佚名的《捕鱼图》、《扑枣图》、《卖浆图》等;表现人们纺纱织布的,如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图1),南宋佚名的《蚕织图》等。还有像表现乡间行医治病的,如北宋陈坦的《村医》、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炙艾图》等等。这些风俗画在展现古代生产民俗和民间医药等知识时,也为我们留存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当然,传统风俗画中那些全息性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作品,会给予我们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3)。作品全面反映了北宋京城的商旅往来、民情风俗,图中有卖艺的、经商的、算卦的、行医的、务农的、卖力的、乞讨的、出家的……,可谓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皆在其内。画面所表现的多样社会分工和各色人物造型,不但彰显了宣和年间汴京的繁华与隆盛,而且为我们钩沉积淀于历史深处的非物质文化提供了形象资料。清代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长卷,也在尽情展示人们的手艺营生和休养劳作时,为我们了解清代的非物质文化,提供了一份清晰的记忆。

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仅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而且有着方法论的学术价值。即对于中国传统风俗画,如果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去审视,可以发现其题材内容中蕴藏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并且可以透视其种种特点与价值。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审视传统风俗画,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中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活态性,有着旺盛的生命活力。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活态的展示,重视技术或技能的因素。换句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动态的表演中呈现其价值和魅力的。比如傩戏和古琴艺术,只有在表演中才彰显其神韵。这一特点也契合传统风俗画的内容。即传统风俗画中的形象,也总是以活动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如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是一户农家纺纱的劳动场面,画面中除了一男一女在纺纱外,旁边还有玩耍的小孩和嬉戏的小狗;又如南宋苏汉臣的《婴戏图》,是庭院里两个孩儿玩耍的画面,极富动感;至于清代金廷标的《瞎子说唱图》(图4),则描绘了农村田头间,老翁、幼童、少年、农夫细听一盲人在大树下说唱,引得隔溪的老妪老妇抱婴携童指手欲趋。唱者喜笑颜开,听者神情各异,各个形象处在一种动态之中,富有生命活力。传统风俗画中形象的活态性,本质上反映了历史中的人们,总是在能动的活动之中展示生命活力和获得生活情趣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观照传统风俗画,还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反映的社会生活,多数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常常是特定地域和特定时间里的文化结晶,叙事上体现出时空结合的特点。并且,“中国文化的叙事传统,时空因素从来就没有分离过,或孤立存在过。”[5,5]传统风俗画表现的社会生活,也常常是特定地域和时间中的社会生活。这一特点尤其在场面盛大的风俗画中得以体现。比如宋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描绘了京城汴梁自安业界北头向东至潘楼竹木市一带,七月七日夜间市场贸易的繁荣景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北宋宣和年间清明节中,汴京东门内外汴河两岸的商旅往来和民情风俗;至于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描绘的是清初自灵岩山起,入姑苏郡城,又北出阊门至虎丘山一带的市井生活,如此等等。传统风俗画时空结合的叙事方式,本质上说明民众的风俗生活,总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来透视中国传统风俗画,还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有着多方面的独特价值。需要指出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是一定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必然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也决定了它多方面的价值。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6]使得它具有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而作为对民众社会生活多元化反映的传统风俗画,在给予我们审美愉悦之外,也具有这些方面的价值。

首先,传统风俗画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我们比较清楚的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道德习俗及思想禁忌等方面的情况。比如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的昆曲名剧《牡丹亭》,我们可以认识到当时人们的婚姻关系,认识到封建伦理纲常对年轻人的控制和束缚,也可以认识到当时的家庭结构模式等。而通过传统风俗画的解读,也可以对历史中的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存状况有所了解。比如通过宋代一些《婴戏图》,可以了解当时民间流行的生活方式;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分工和经济状况;又比如通过明代周臣的《流民图》,可以了解到当时下层民众艰辛的生存状况,等等。总之,传统风俗画由于描绘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了多彩的民俗风情,反映了真切的民生境况,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从而具有了很高的历史价值。

其次,传统风俗画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能原生态地反映着特定民族的文化特点,映现该民族在文化创造上的天赋,从而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作为对民众世俗生活的描绘,传统风俗画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传统风俗画多以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记录着古人在文化方面的天才创造。比如李嵩的《货郎图》,那货担上琳琅满目的货物,便充分显示了古人在工艺设计上的成就;宋代一幅《杂剧图》,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古人在表演艺术方面的成就,如此等等。这些成就说明,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有创造力”。[7]可以说,传统风俗画正因为表现了古人多方面的创造,从而有了很高的文化价值。

另外,传统风俗画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我们已经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藏着特定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这些维系民族血脉的元素反过来塑造该民族未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该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正如被誉为“东方伊里亚特”的三部英雄史诗一—《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分别反映了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文化一一心理结构。就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当中逐步形成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展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文化创造力。”[8]其实,传统风俗画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如清代谢彬的《渔乐图》,画面表现的是江南水乡的渔民生活。芦苇青葱的湖面,渔网已经高高挂起,船上升起了袅袅炊烟。紧张劳动了一天的渔民们,将渔船并在一起,举杯饮酒,猜拳行令,放怀谈笑。这一欢快又热闹的场面,映现了古代民众朴素健康,怡然自足的精神特质;至于《清明上河图》,则在繁华的古代都市画面中,表现了中国民众对世俗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他们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

可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审视和观照传统风俗画,将其画面的内容还原到历史的生活情境之中,便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较之于其他题材的绘画,有着对于社会生活更为深广的反映。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画因画家过分注重个人意绪的表达,山水占据了画面大部,淹没了人的主体性;道释画由于神佛鬼怪的神秘,而缺少现实的世俗性;至于历史画,则由于多表现帝王将相、名士公主或重大历史事件,也就缺少了平民的草根性。惟有传统风俗画所表现的内容,因为多是历史中广大民众生活中的知识、技能、风俗和传统,从而有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接近的特点和性质。

由此,我们对于传统风俗画可以获得更接近本质的理解,即传统风俗画始终以普通民众为表现对象,以世俗生活为表现重点,以积极入世为精神主旨,以生活情趣为审美格调,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生活,记录了人们创造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历史。

总之,在日渐注重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保护的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不仅对于我们审视文化遗产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研究传统艺术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审视中国传统风俗画,可以钩沉出不少已然消失的非物质文化,还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认知传统风俗画的特点与价值,有助于我们达到文化的自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一章“总则”第2条,2003年10月。

[2]陈勤建《寻找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见陶立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第314页,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李士彪注,第83页,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

[5]乔晓光《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讨会发言纪要》,见冯骥才主编《鉴别草根: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究》,第15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王宁《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及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12月,第73页;

[7]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30期。

篇4:中国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对待传统风俗的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推翻旧礼教,创造好风俗”。1929年10月,韦拔群指挥东兰农军攻占县城,随即发表的《广西东兰革命委员会最低政纲草案》中就有“废除一切不良风俗习惯”的规定。1932年8月1日,湘赣省苏维埃发表的《文化教育问题》中也明确规定:“铲除封建习俗”。但传统风俗内容极其广泛,中共对待这一问题是有选择、有侧重的,主要是那些落后于时代要求,阻碍社会发展,制约思想解放的陋俗,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涉及女性和传统的两性关系,同时又兼及其它方面。

一、革除传统的婚姻陋俗

在当时,传统的婚姻陋俗主要是包办婚姻、媒妁制度、早婚、重婚、聘金聘礼制、童养媳制和寡妇守节制等。关于这一问题,毛泽东早在1919年底,就发表了《婚姻上的迷信问题》一文,他主张把“合八字”、“定庚”、“择吉”、“发轿”、“迎喜神”、“拜堂”等传统风俗,全部加以取缔。在1927年7月发表的《中央通告农字第九号——目前农民运动总策略》中,也明确规定:“禁止童养媳及买卖妇女等恶习,男女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一律平等。”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婚姻陋俗采取严厉取缔的措施。

首先,从法律上打破传统的性别依附关系及由此形成的定式思维,为妇女能够平等地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奠定基础。

古代中国,男子居于社会主导地位,女子则为男权社会的附庸。《白虎通疏证卷十·嫁娶》对妇女定位为:“妇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这种情形虽然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但在相对封闭的内地农村,变化并不明显。1931年,中央苏区正式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已经基本涵盖了后来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显示出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通过这部法律,苏维埃政权不但从法律上确立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而且考虑到经年累月的历史因袭所形成的观念的牢固性,还专门制定了保护妇女权益的条款。如:“有妻妾者无论其妻或妾都可提出离婚,政府得随时批准之……童养媳可无条件提出离婚,政府得随时批准之……富农及富农以上的老婆实行离婚之后,在未结婚之前其间的生活应由男子负责。”

其次,将男女平等原则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彻底改变造成上述传统婚姻陋习的社会土壤。

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妇女占劳动群众的半数,……在日益扩大的向外发展的革命战争中,多数男子均要到红军里去参加前线工作,则后方的工作与巩固、保卫的责任更要有妇女来担当”。

在苏区,妇女拥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有的地区由于大量的青壮年男子参军,妇女普遍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成了这些地区的生产主力军,组织起了妇女犁田队,插田队等。在政治上,各苏区党和政府特别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通过举办各种训练班,对妇女干部进行培训,“积极的提拔劳动妇女参加政权”。一些妇女还担任了较高的领导职务,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李瑞娥,江西省委组织部、妇女部长蔡畅是她们的杰出代表。在文化教育上,“为了造就女子职业专门人材,发展苏维埃经济”,1933年3月16日,湘赣省苏维埃文化部专门发布了16号通令——《关于女子职业学校暂行简章的决议》,详细规定了学校的任务、组织、编制、就学年限、入学资格、待遇、科目、授课时间、教员生活费、学生入学手续等。在军事上,“青年妇女都普遍的加入赤卫军少先队的更加踊跃。青年妇女群众在少先队占了一个很大的数目”。1932年7月14日的《中共湘赣省委对“八一”群众运动周的工作计划》建议:“赤色女子义勇队改名赤色女子自卫队,担任后方警戒和武装交通等工作”。

由此可以看山,苏区妇女们已经走出家庭,进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第一线,这种状况必然会加速传统婚姻陋俗的消亡,并有效地遏制这些陋俗死灰复燃。

二、禁止缠足、束胸、穿耳等损伤身体的习俗,革新传统服饰、发式。

“不缠足运动”在清末已经兴起。但当时,广大落后农村地区的缠足陋习依然盛行。陈独秀认为:“中国妇女身体上第一苦恼就是缠足。”豫皖苏区政府“广泛号召妇女纠正缠足、穿耳,束胸等旧习惯”。1932年8月1日,湘赣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之四为《文化教育问题》中也强调:“废除穿耳、蓄发、缠足、束胸等封建残余。”何友良认为:“如果说,19世纪末声势浩大的不缠足运动,基本上在城市宣告了流行千年的小脚狂时代的终结,那么,这个时代在中国农村的基本终结,则应以苏区的禁止缠足运动为标志。”

古代中国,“改正朔”和“易服色”素来相伴而行,分别被视为政权更替和风俗变迁的标志。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必然要在服饰上表现出与国民党政权不同的新气象,因而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中国妇女素有蓄长发的习惯,传统发式为未婚女子扎长辫,婚后则盘发结髻,“银簪结髻,玉牌高插”。苏区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先从妇女干部开始剪掉长发,进而发展为以中青年妇女为主力的“剪发运动”。毛泽东记载了长冈乡的情况:“发,除‘老婆太’外,一律剪掉了,老婆太也有剪发的。”同时,“衣服改短了,去掉了‘花边’。”并“开始慢慢废弃大襟旧装,流行对襟新装。”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号召妇女剪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原因,即苏维埃政府倡导苏区妇女把金银首饰出售或捐给国家,以缓解当时面临的经济困境。1934年7月21日的《红色中华》载:“瑞金县为要充实国家现金,改善群众生活……号召妇女剪发,以无用的装饰品来帮助战争和换取生活必需品”。并提出口号:“瑞金妇女决定收集银器22万两。”经过广泛宣传,瑞金县九堡区“一天中就有30余个妇女剪发,把插在头上的银针卖给政府”,也有的“把银器送给国家银行,不要公家的钱。”因此,在土地革命后期,妇女一般也不戴首饰。

三、取缔娼妓、废除家庭蓄婢及岁时节令风俗变迁。

李大钊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废娼问题》一文,列举了“五大理由”:“为尊重人道不可不废娼”、“为尊重恋爱不可不废娼”、“为尊重公共卫生不可不废娼”、“为保障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不可不废娼”、“为保持社会上妇女的地位不可不废娼”。并提出了“废娼的办法”:“第一,禁止人身卖买;第二,把现在的娼妓户口调查清楚,不许再行增添;第三,拿公款建立极大的感化院,专收退出妓寮的妓女,在院经一定时期,教他们点工艺和人生必需的知识,然后为他择配;第四,实行女子强迫教育。”1929年10月,《广西东兰革命委员会最低政纲草案》中“关于妇女方面”的第一、三条分别为“废除娼妓制度”和“废除使女制度”。1930年的《为右江苏维埃政府大会告贫苦妇女书》又重申:“反对奴婢制度!”

除与妇女相涉的传统风俗外,中共在有的地区甚至在大革命时期就将一些重要的节庆仪礼视为封建陋俗也一并禁止了。在以前各种场合的“丰盛酒席普遍地被禁止。”春节期间“禁新春贴瑞签”,“禁放鞭炮……放鞭炮的罚洋一元二角”,甚至将拜年这一传统的表达和交流亲情、友情的方式都视为陋俗禁止了,“拜年陋俗,议决禁止。”“南半县农民暴动区域彻底破除迷信,也不要爆竹了。”在婚丧事情上,不但废除了“聘礼送肉”,还“禁送奠仪”。1932年8月1日,湘赣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文化教育问题》规定:“反对做寿做酒送礼纳聘做丧事等封建习俗。”

四、经验和教训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风俗的基本方针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在其政权所及的地区,还专门制定了比较详细的法规、政策来解决传统风俗问题,并付诸实施。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传统风俗的改造,也在根据地营造了一种崭新的社会风气,反过来又促进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

但是,在革除传统婚姻陋俗的政策中,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地区曾经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如“离婚结婚绝对自由”,在当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1931年9月10日,中共湘赣省委批准各县妇委联席会通过的《湘赣边苏区妇女工作决议案》就认为:“各级党部的妇委,及公开的各种妇女群众组织(如湘东南的劳妇会)都是形式主义,没有经常具体的工作计划,只是单纯的由几个小资产阶级的女同志领导作婚姻恋爱的斗争……提出离婚结婚绝对自由的口号,发生了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状态……这是边境苏区妇运一极大的危机。”

这一政策虽然“对农村的两性关系和传统婚姻家庭造成了狂涛式的震撼性冲击”,使“长期弥漫于农村的性不平等现象和贞节观念”“被大大冲淡乃至打破”,但它所造成的在婚姻关系中“无政府状态的浪漫的行动”,不但大量占用了地方政府办公资源,使得“地方政权机构一度穷于应付婚姻问题”,“有碍其他工作”,而且在一些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区还干扰了社会稳定及军政关系,一些男子出于对发生婚变和丧失家庭劳力的担心,“采取了完全反对的态度”。特别是一些丈夫或未婚夫参加红军并长期在外作战的妇女要求离婚或解除婚约,使得这部分士兵对地方政权不满,甚至这种“离婚结婚绝对自由”的政策还曾一度被国民党政府恶意渲染为“公产共妻”,“破坏伦常”。这些问题在土地革命中后期逐渐得到了纠正。

综上所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是一项大而新的综合工程,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精神风貌与一些传统的陋俗必定不能兼容,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其马列主义信仰对意识形态改造提出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讲得非常透彻:“家族主义、迷信观念和不正确的男女关系之破坏,乃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胜利以后自然而然的结果。”实际上,在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尚在进行之时,这些“破坏”行动就已经有组织地开展起来了,并反过来促进了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深入开展。

篇5:古代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喜蛛应巧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古代七夕节吃什么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

1、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2、巧果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3、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放到炕头上,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然后热锅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锅,酱油、醋炝锅,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4、云面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子,临沂人七夕则吃云面。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

5、江米条

老南京人过七夕还有个独特的风俗:吃江米条。江米条是一道汉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后在焖锅里蒸出来,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秆成圆形,晒干用油煎出来,最后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

6、巧酥

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7、瓜果

在七夕这个特殊的节日,瓜果当然必不可少!七夕时吃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有些人喜欢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等绘成“花瓜”。

8、鸡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9、五子

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

10、绿豆芽

在广州,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七夕俗称什么又称什么

1、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2、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3、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穿针节。

4、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双七,也称重七。

5、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6、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7、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巧夕。

8、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七夕为何定在七月七

七夕之“七”,与织女星确有关系。而数字上的“七”和“七七”,与少女和女性也有深刻的联系。

《诗经·小雅·大东》有诗句云:“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意思是:“织女星座三只角,一天七次移位忙。虽然来回移动忙,不能织出好花样。”织女星共有三星,每个时辰移动一次位置,从早到晚(卯时到酉时)就移动七次,因此称为“七襄”,故织女星确与七数有关。

在《周易》象数中,七为兑卦,为西方、秋天、少女的象征。七月入秋,七月初七为重七之日,如将此日定为人间少女向织女乞巧的节日,是顺理成章之事。

此外,古代素来有“女七男八”之说。所谓“女七男八”,是指女子每隔7年,男子每隔8年,生理上会发生一次很明显的变化。《黄帝内经》说:“女不过尽七七。”故“七七”与女性密切相关,这个数字是人类生殖繁衍的象征,故以“七七”为女性的节日,也是顺理成章。

篇6:中国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七夕节各民族风俗习惯

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

藏族风情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

维吾尔族服饰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忌东张西望或站起。

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吃馕,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

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

乞巧节的习俗,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甘肃习俗

甘肃乞巧主要分布于陇南礼县、西和一代。“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是乞讨,巧则是心灵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实质是说有智慧。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极左思潮和现代文明的双重冲击,这一古老民俗在全国已经基本绝迹。

羊皮扇鼓舞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北端的西和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西和县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春倌“说春”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其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

浙江习俗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称为“得巧”。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还有说法为中午捕蜘蛛)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习俗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福建习俗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拜魁星的习俗来源,七夕为什么要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古代人如何优雅过七夕,古人过七夕方法

农历七月七,人称“乞巧节”,拜祀活动在晩上举行,故又称“七夕”。有关七夕的传说想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传说中,天帝对于织女与牛郎的爱情竭力加以反对和破坏,并将他俩分隔在天河南北,不许相会,仅在每年七月七夕,才允许见面一次。《古诗十九首》有“迢迢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句,写的正是小夫妻被阻隔。

不过,最早关于七月七日的节日的可信记载来自东汉时期。这个节日最初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没有关系。《玉烛宝典·七月孟秋第七》引东汉学者崔寔(shí)所著《四民月令》记载:

“四日,命治麹室,具簿持槌,取净艾;六日,馔,治五谷磨具;七日遂作麹及磨。是日也,可合蓝丸及蜀柒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

由此可见,最初的七夕是古人晒书晒衣裳的节日。

在《世说新语》上,也有一个比较好玩的有关七夕故事: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就是说郝隆这个人,在七夕这天搞起了行为艺术。别人晒东西,他晒自己,名曰“晒书”。

在那个时代,这种曝晒防潮的风俗十分盛大且郑重,到了七夕节这天,从皇家到平民,全国都会热情地投入起来。一项常见的劳动,也获得了节日所必备的仪式感。

曝晒本身属于劳动,虽然获得了仪式感,但毕竟娱乐性不强,长此以往,这样的节日很可能会没落。幸好后来有织女和牛郎拍牛赶到。于是,七夕的另一个核心风俗出现了。

牛郎织女的传说把七夕的主体变成年轻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称作“女儿节”,或称妇女节。

织女感情被破坏的传说让人联想到女儿出家后的委屈。于是这一天成了古代新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民间父母对于新嫁出去的闺女,每到七月初七要接回家来,意即要保护女儿和女婿的幸福生活。

除了回娘家,“乞巧”是七夕节的重头戏。据传,织女是个劳动巧手,所以在七夕这天,历代妇女都要向织女乞巧,希望学到好的技艺。南朝梁代宗懔撰在《荆楚岁时记》写道:“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喜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可见南北朝时七夕乞巧已很盛行,祭拜双星、月下穿针、蜘蛛网丝等成为主要习俗。

用喜子乞巧是最受民间妇女欢迎的一种方式。喜子指肖蛸科的蜘蛛。如果肖蛸在供神的瓜果上结了网,那就是乞到了巧的预兆,而且网越密,乞到的巧越多。由于蜘蛛结网和人类编织有一些相似,妹子们常常在七夕捉一只肖蛸放到盒子里关一宿,等到天亮的时候打开盒子,大家互相比较谁的肖蛸结的网多。网越多,就预示妹子今年的手越巧。

在宫廷中,“乞巧”的方式更加优雅。王建《宫词》曰:“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桂。”乞巧楼主要作为乞巧表演的舞台。宫女手中各持宫中特制的七孔针,以五色丝线对月穿针,针孔小,丝线细,月光微,夜风大,姑娘们若能顺利地巧穿,便为“得巧”。巧姑娘为得巧而雀跃,围观者一齐喝彩。

唐明皇可谓乞巧的最热心倡导者,他与杨贵妃还在七夕互述衷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古代的江南还有这样的习俗: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意味着向织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显然,古代妇女庆祝节日可不是买买买那么简单呢!那是一个属于巧媳妇的年代!

除了乞巧,还可以乞些别的。乞巧节这一天,也有求子的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成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

除了女儿节习俗,七月初七亦带着一丝书香气。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台两地,特别是读书人逢“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拜魁星”仪式亦在月光下举行,在闽东一带,“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二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又被分为两个面面相对不同性别的小天地,非常热闹有趣。

中国人过节往往讲究吃,然而七夕节仿佛并没有留下太多“吃”的传统。

古书对七夕美食鲜有记载,在《太平御览》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七夕关于食物的讲究:

“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此日惟设汤饼无复有糜矣。’”

不过这种吃“糜”的节俗早在周处的时代就已烟消云散。之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过多种七夕节的特色食物,但一直没有任何一种广泛传播并流传至今。

篇7:广西三月三传统风俗有哪些

广西三月三传统风俗

1、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2、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3、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4、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5、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6、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畲族三月三习俗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 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畲民善对歌,此日往往要邀请省内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献艺,场面十分热烈。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三月三”节日活动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建设新农村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由于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畲族居住环境的改变,畲族的语言、服饰、歌舞正在逐渐汉化,“三月三”传统节日活动也趋于萎缩,亟待加强保护。

三月三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

1、壮族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彩糯米和彩蛋。

采集红兰草、黄米花、枫叶、紫粉藤,浸泡在这些植物的汁液中,制成红、黄、黑、紫、白糯米。传说这种食物是仙女们称赞后流传下来的,有人说是送给歌唱家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食物,人就富足健康了。

2、侗族

据侗族传说,在古代,侗族的原籍地总是以桐树开花为移栽节。但是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所以他们错过了农耕季节,所以他们不得不逃到保靖。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人们每到三月三就会唱芦笙,走亲访友,互相提醒农忙。节日多,侗族群众举行焰火、斗牛、斗马、决斗歌、踩堂等活动,又称“焰火节”。

3、瑶族

节日期间,人们杀猪祭祀公社和山神,吃黄糯米。每个村庄有三四天没有联系。瑶族把三月三定为“干巴节”,这是一个集体渔猎的节日。他们把野生动物和鱼分给每家每户,分享收获的喜悦。然后他们聚集在广场上唱歌跳舞庆祝节日。

4、布依族

三月三,俗称“三月三”是布依族群众共同的传统节日。根据不同的居住区,节日的来源和活动是不同的。贵阳市武当区新堡镇布依族将领的“三月三”又称“祭地方蚕”俗称“地方蚕会”。

5、畲族

篇8: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日期一般在公历4月5日。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每年一到清明节,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拜清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篇9:关于端午节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是纪念谁的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了,现在的很多习俗就是为了纪念他的。

端午节的故事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返回目录

端午节祝福语大全

1.“端”出幸福,“午”住快乐;“端”出吉祥,“午”住如意;“端”出平安,“午”住健康;“端”出好运,“午”住财富。端午节来临,愿你好运无限!

2.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祝您端午节快乐!

3.艾意浓浓,粽飘香;字字情长,祝福至;端午节日问声好,小小短信心愿传;祝你生活都如意,事事顺利健康长;天天快乐幸福多,梦想成真好运来;端午快乐!

4.把祝福做成一个粽子,包成快乐的样子,顺着好运的路子,带上成功的点子,穿过思念的巷子,在端午走进您的日子,给您幸福一辈子!

5.采撷艾叶挂门前,避邪驱蚊过夏天。香甜粽子端桌上,甜甜蜜蜜共团圆。馥郁醇酒共举杯,端午佳节乐开怀!祝愿好朋友端午节快乐,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6.菖蒲苍茫茫,茂盛在端阳;艾叶青又长,思念在飘香;龙舟气昂昂,快乐洒春江;粽子裹着糖,笑容沾脸上;问候轻轻传,情意丝丝淌。端午佳节,祝你欢畅!

7.吃着香甜粽,美好祝福送;饮着雄黄酒,好运年年有;窗外挂菖蒲,生活多富足;全家看龙舟,福寿双丰收。端午节到,祝你事业蒸蒸日上,生活欣欣向荣,日子红红火火,全家幸福平安!

8.锄禾日当午,今天是端午;谁知短信息,句句皆祝福。祝福你:端午佳节开心如意,友情爱情充满得意,学业事业称心满意,生活琐事尽如人意。

9.淡淡烟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楼,淡淡鱼儿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绣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给朋友,祝端午节快乐!

10.豆沙粽子没有牛肉粽子好吃,牛肉粽子没有蜜枣粽子好吃,蜜枣粽子没有开心粽子好吃,开心粽子没有健康粽子好吃。我用真心实意的手艺,诚挚打造专属你的端午大粽子送给特别的你!祝你“粽”是快乐与欢笑,“粽”是健康又幸福。端午节快乐!

11.端午到,挂香包,吃粽子,家家户户真热闹!艾蒿高高门前舞,驱邪气,防五毒,高高兴兴过端午。

12.端午到,祝福“粽”动员,愿你笑开颜。薪水“粽”是上涨,干活“粽”是不忙,前途“粽”是辉煌,爱情“粽”是如糖,身体“粽”是健康!端午节快乐!

13.端午到来喜洋洋,家家户户聚一堂。龙舟竞渡歌声扬,呐喊声声震大江。美酒佳肴端桌上,粽子飘香劝君尝。佳节不忘朋友谊,短信送到问候长。祝你端午心欢畅,幸福快乐绕身旁!

14.端午的花盛放,端午的粽子香,端午的思念最悠长;端午的酒清香,端午的艾叶长,端午的缅怀在胸膛;端午的龙舟长,端午的梦悠扬,端午的传统不能忘。愿你端午时节快乐。

15.端午端午又来到,清新的艾草香随风飘飘,熏个艾草澡把蚊虫赶跑;远远看幸福的炊烟袅袅,吃个端午粽让福气环绕;赛一赛龙舟工作节节高,笑一笑看生活幸福美好;从此后快乐好运随你跑,祝你端午节日心情妙。

上一篇:哈尔滨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下一篇:王小二采访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