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来历、风俗、诗句

2024-05-09

中国传统节日来历、风俗、诗句(通用6篇)

篇1:中国传统节日来历、风俗、诗句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大] [中] [小]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过去传说,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话虽如此,但这个传说却以其凄美感人,长久以来在我国普通老百姓里流传。有人说,七月七日这天应该定为中国的情人节,她表现了古代相爱的男女之间淳朴,真挚和经得起时间和空间考验的爱情。但也许在今天玩世不恭的男女看来,隔着一道茫茫的天河引颈长望,既不现实,挑着一对“电灯泡”孩子一年一度的匆匆相会,也实在乏味,倒不如在震耳欲聋的酒吧间里,扭啊扭,或者春风一度,各别东西,来得实惠,刺激,又不负责任。

固然,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青年男女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里,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的艰难,但恰恰唯其艰难和险阻,才激发起坚韧和持久,因此,这个故事才会长久地在人们中流传,才会附丽到七月七日这个仲夏夜的晚上,遥望星汉灿烂,而天河渺渺,独有天孙(织女星)闪闪烁烁,向着彼岸的河鼓(牛郎星)传递着她那永恒的爱。而那种“杯水主义”,除了感官的一时享受以外,实在不能谈到多少精神价值。

早在汉代,《大载礼记·夏小正》就说:“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也就是说,至少在汉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织女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以七月显得最为突出。《史记·天官书》说织女“是天帝外孙。”,也就是天孙的由来。《星经》:则说“牵牛,名天关。”,牵牛星就是牛郎,而河鼓则是后来转义。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最早来历可在西晋文学家傅玄的《拟天问》里发现,他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这个传说可能起源在更早的东汉。清末王湘绮的诗里写到:

“厮养娶才人,天孙嫁河鼓,一配匆匆终百年,粉泪簪花总不语。”

他看到的是匹不匹配的问题,而更向往的是:

“春来江上霞如绮,锦水鸳鸯不独飞。”

南朝时候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了那时江汉地区,七月初七日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妇女结扎彩丝线,空很细的针,有的人用金、银、黄铜做成针,把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织网,就认为是织子星神降临的显示。也就是说,七月七日这天晚上,不只有牛郎织女相会的意义,而且有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的意义。织女星作为民间传说里的纺织女神,她是古代劳动妇女勤劳智慧的象征,古代妇女在这天晚上,通过结扎彩丝线这样的女红活动来祭祀她,希望从她那里得到智巧的源泉,所以七月七日晚上,又被称为“乞巧节”,这是一个有进取精神的节日。

后来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到北宋盛时,七夕分外热闹,“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节,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注)、花瓜、酒灸、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谓之„乞巧‟。”。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所记载的南宋临安七夕夜与北宋的庆祝活动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时期,乞巧节在两宋的活动更丰富多彩了。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所以想到长寿。

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

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

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氛。

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

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些守岁饭,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

看来那时的人团年和现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岁。

而在《东京梦华录》里,我们看到除夕的庆祝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上面说: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书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金副金虾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这个傩仪,就是假面表演,只是那时没法现场转播,也拍不成电影,诚是憾事。

篇2:中国传统节日来历、风俗、诗句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九、七夕乞巧

传说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固然,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青年男女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里,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的艰难,但恰恰唯其艰难和险阻,才激发起坚韧和持久,因此,这个故事才会长久地在人们中流传,才会附丽到七月七日这个仲夏夜的晚上,早在汉代,《大载礼记·夏小正》就说:“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也就是说,至少在汉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织女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以七月显得最为突出。《史记·天官书》说织女“是天帝外孙。”,也就是天孙的由来。《星经》:则说“牵牛,名天关。”,牵牛星就是牛郎,而河鼓则是后来转义。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连救母”的故事,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后来的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所以想到长寿。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篇3:中国传统节日来历、风俗、诗句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的创造力。”

具体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1]

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形态学的分类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唤醒各国人民保护各种世界遗产的自觉意识,促进世界各国对各种世界遗产、各种文化传统的保护,而且在学术研究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有效地“矫正了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中的贵族化的眼光和封建等级化的偏见,”[2]伸张了文化平等的意识。这一概念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当我们审视传统艺术时,可以尽量发现物质文化之外的内容,以获得对作品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

我们当下实际所继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中人们真正创造的非物质文化相比,仅是冰山之一角。其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中非物质文化的实践主体相继离去,加上精英的文字典籍对民众活态文化的漠视,导致了大量非物质文化无法传承的历史缺憾。正是在这一历史缺憾的弥补上,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的风俗画,以静态的视觉图像,记录下历史中种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为我们探究中国古代的劳动方式、社会风俗、工商贸易、曲艺杂技、装束打扮、民间工艺等等,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中国传统风俗画,是一种描绘民众风俗生活的绘画。需要指出的是,传统风俗画中的“风俗”一词,在历史上应与“民俗”有着相接近的意义,具体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3]可见,风俗实指某种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凸显了传统风俗画的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联。因为我们当下所识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某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的遗存。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乡村生活曾是中国传统风俗画主要表现的内容。诚如《宣和画谱》所云:

盖田父村家,或依山林,或处平陆,丰年乐岁,与牛羊鸡犬煦煦然。至于追逐婚姻,鼓舞社下,率有古风,而多见其真,非深得其情,无由命意,然击壤鼓腹,可写太平之像,古人谓礼失而求诸野,时有取焉,虽曰田舍,亦能补风化耳。

这就是说,风俗画不但一般会描绘情景交融的田园风光,而且表现古风民俗,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从而有了“礼失而求诸野”的价值。

对于传统风俗画,或许宋代的我们见得较多。其实,宽泛意义上的风俗画早就存在。比如四川出土的战国铜壶上,镶嵌有采桑图;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乙侯墓的木盒上,漆画有乐舞图。至于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上,有关于农耕、纺织、田猎、庖厨、百戏等场景的写照。魏晋南北朝时,始有风俗画之记载。《历代名画记》云:“田家一种,古今独绝。”“田家”始为画科之一种。唐代随着人物画兴盛,风俗画也有发展。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级的壮大,风俗画题材日渐多样,除描写田园风物外,反映市井生活者愈为广泛。北宋时期,已出现各有所工的风俗画家,如根据《图画见闻志》记载,有“多状京城市肆车马”的高元亨,有“多状江表市肆风俗,田家人物”的叶仁遇,有对“田家村落风景,固为独步”的陈坦,等等。宋代也因此成为中国风俗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元、明、清之后,风俗画亦有延续,并不乏有较高水平的作品产生。

传统风俗画,以多样的形式,浓郁的生活气息,记录了古代社会风俗、表演艺术、劳作经贸、手工艺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与传统,为我们还原了古代很多非物质文化的知识。

传统风俗画中,有直接表现节日风俗的,这为我们追寻古代节俗活动的内容与情态,提供了形象的资料。这些画作往往人物众多,场面盛大,气氛热烈。如宋代董源的《龙宿郊民图》中,画村人聚列,岸旁击鼓,舟中亦鸣鼓应之,似为郊民拔河祈雨之俗;北宋燕文贵作有《七夕夜市图》,其描画的汴京潘楼一带七夕之夜热闹景象,与古代笔记小说所描绘:“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4]相互印证,为我们了解宋代的七夕活动提供了依据;再如元代最负盛名的界画家王正鹏,所作表现三月三龙舟赛的《金明池龙舟图》,尽管描写的是宫廷生活,但也展示了“龙抬头”节俗中的热闹场面,为我们知晓古代三月三节俗活动提供了形象资料。至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反映了北宋汴梁一带人们清明节的多彩生活,等等。这些作品以其生活性的场景,多样的人物造型,重现了古代节日民俗中的非物质文化内容。

传统风俗画中,除了反映岁时节日民俗内容之外,也有展示古代婚娶、祭祀礼仪等民俗的。如宋代董源的代表作《潇湘图》,尽管是一幅文人气十足的山水画,但画面中有滩头人击鼓奏乐,有二女子穿朱衣,江面船上亦有一人穿朱衣,似为农家娶妇之俗,故元赵孟頫尝名之为《娶妇故事》,而明文寿承题字图上,命为《田家娶妇》。可见该画盖描绘了民间迎娶之俗。北宋陈坦也有《田家娶妇》,但比较直接地表现了当时农家婚娶的情形。至于陈坦的《村落祀神》、《移居丰社》等,则表现了乡村祭祀庆典的场景。可以说,对于古代婚娶、祭祀的情形,由于历史的久远,我们已经很难得知,而这些风俗画正好给予我们这方面的非物质文化的信息。

传统风俗画中对于民间游戏、民间娱乐的描绘,则保存了古代表演艺术方面的非物质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常在婴戏图中得以表现。宋代以后,婴戏图十分流行。被《图绘宝鉴》称为“尤善婴儿”的苏汉臣,所作婴戏图甚多,传世者有《婴戏图》、《百子嬉春图》、《秋庭戏婴图》等,画面展示了儿童所作的游戏。此外像李嵩的《市担婴戏图》、佚名的《蕉荫击球图》等,也形象地表现了古代一些游戏情形。也有直接展示民间表演艺术的,如《清明上河图》中有各色表演京瓦伎艺者;南宋佚名的《杂剧图》,表现了两人双手捆绑着表演杂剧的情形;清代金廷标的《瞎子说唱图》,则描画了乡村说唱艺术表演时的情形,如此等等。这些风俗画在富有情趣的画面中,传承了古代表演艺术的非物质文化。

传统风俗画中的《货郎图》,却以近乎繁复的货物展示,既映现了当时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也体现了人们非物质文化的创造。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货郎日渐成为画家喜爱表现的对象。代表作是李嵩的《货郎图》(图2)。画面中货郎架上的货物多种多样,有各种玩具,也有各色日常用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另外,宋代苏汉臣、明代计盛等人也作有不同的《货郎图》。这些《货郎图》都以货担上丰富的货物,重现了古代中国行商的贸易方式。现在看来,这些《货郎图》也为我们了解古代手工艺方面的非物质文化,提供了佐证。

传统风俗画中那些表现人们劳作、纺织、行医等内容的作品,折射了古代人们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也为我们留存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像反映人们生产劳动的,如宋刘松年的《耕织图》,佚名的《捕鱼图》、《扑枣图》、《卖浆图》等;表现人们纺纱织布的,如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图1),南宋佚名的《蚕织图》等。还有像表现乡间行医治病的,如北宋陈坦的《村医》、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炙艾图》等等。这些风俗画在展现古代生产民俗和民间医药等知识时,也为我们留存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当然,传统风俗画中那些全息性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作品,会给予我们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3)。作品全面反映了北宋京城的商旅往来、民情风俗,图中有卖艺的、经商的、算卦的、行医的、务农的、卖力的、乞讨的、出家的……,可谓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皆在其内。画面所表现的多样社会分工和各色人物造型,不但彰显了宣和年间汴京的繁华与隆盛,而且为我们钩沉积淀于历史深处的非物质文化提供了形象资料。清代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长卷,也在尽情展示人们的手艺营生和休养劳作时,为我们了解清代的非物质文化,提供了一份清晰的记忆。

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仅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而且有着方法论的学术价值。即对于中国传统风俗画,如果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去审视,可以发现其题材内容中蕴藏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并且可以透视其种种特点与价值。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审视传统风俗画,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中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活态性,有着旺盛的生命活力。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活态的展示,重视技术或技能的因素。换句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动态的表演中呈现其价值和魅力的。比如傩戏和古琴艺术,只有在表演中才彰显其神韵。这一特点也契合传统风俗画的内容。即传统风俗画中的形象,也总是以活动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如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是一户农家纺纱的劳动场面,画面中除了一男一女在纺纱外,旁边还有玩耍的小孩和嬉戏的小狗;又如南宋苏汉臣的《婴戏图》,是庭院里两个孩儿玩耍的画面,极富动感;至于清代金廷标的《瞎子说唱图》(图4),则描绘了农村田头间,老翁、幼童、少年、农夫细听一盲人在大树下说唱,引得隔溪的老妪老妇抱婴携童指手欲趋。唱者喜笑颜开,听者神情各异,各个形象处在一种动态之中,富有生命活力。传统风俗画中形象的活态性,本质上反映了历史中的人们,总是在能动的活动之中展示生命活力和获得生活情趣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观照传统风俗画,还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反映的社会生活,多数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常常是特定地域和特定时间里的文化结晶,叙事上体现出时空结合的特点。并且,“中国文化的叙事传统,时空因素从来就没有分离过,或孤立存在过。”[5,5]传统风俗画表现的社会生活,也常常是特定地域和时间中的社会生活。这一特点尤其在场面盛大的风俗画中得以体现。比如宋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描绘了京城汴梁自安业界北头向东至潘楼竹木市一带,七月七日夜间市场贸易的繁荣景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北宋宣和年间清明节中,汴京东门内外汴河两岸的商旅往来和民情风俗;至于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描绘的是清初自灵岩山起,入姑苏郡城,又北出阊门至虎丘山一带的市井生活,如此等等。传统风俗画时空结合的叙事方式,本质上说明民众的风俗生活,总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来透视中国传统风俗画,还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有着多方面的独特价值。需要指出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是一定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必然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也决定了它多方面的价值。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6]使得它具有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而作为对民众社会生活多元化反映的传统风俗画,在给予我们审美愉悦之外,也具有这些方面的价值。

首先,传统风俗画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我们比较清楚的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道德习俗及思想禁忌等方面的情况。比如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的昆曲名剧《牡丹亭》,我们可以认识到当时人们的婚姻关系,认识到封建伦理纲常对年轻人的控制和束缚,也可以认识到当时的家庭结构模式等。而通过传统风俗画的解读,也可以对历史中的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存状况有所了解。比如通过宋代一些《婴戏图》,可以了解当时民间流行的生活方式;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分工和经济状况;又比如通过明代周臣的《流民图》,可以了解到当时下层民众艰辛的生存状况,等等。总之,传统风俗画由于描绘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了多彩的民俗风情,反映了真切的民生境况,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从而具有了很高的历史价值。

其次,传统风俗画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能原生态地反映着特定民族的文化特点,映现该民族在文化创造上的天赋,从而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作为对民众世俗生活的描绘,传统风俗画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传统风俗画多以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记录着古人在文化方面的天才创造。比如李嵩的《货郎图》,那货担上琳琅满目的货物,便充分显示了古人在工艺设计上的成就;宋代一幅《杂剧图》,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古人在表演艺术方面的成就,如此等等。这些成就说明,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有创造力”。[7]可以说,传统风俗画正因为表现了古人多方面的创造,从而有了很高的文化价值。

另外,传统风俗画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我们已经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藏着特定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这些维系民族血脉的元素反过来塑造该民族未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该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正如被誉为“东方伊里亚特”的三部英雄史诗一—《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分别反映了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文化一一心理结构。就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当中逐步形成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展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文化创造力。”[8]其实,传统风俗画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如清代谢彬的《渔乐图》,画面表现的是江南水乡的渔民生活。芦苇青葱的湖面,渔网已经高高挂起,船上升起了袅袅炊烟。紧张劳动了一天的渔民们,将渔船并在一起,举杯饮酒,猜拳行令,放怀谈笑。这一欢快又热闹的场面,映现了古代民众朴素健康,怡然自足的精神特质;至于《清明上河图》,则在繁华的古代都市画面中,表现了中国民众对世俗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他们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

可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审视和观照传统风俗画,将其画面的内容还原到历史的生活情境之中,便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较之于其他题材的绘画,有着对于社会生活更为深广的反映。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画因画家过分注重个人意绪的表达,山水占据了画面大部,淹没了人的主体性;道释画由于神佛鬼怪的神秘,而缺少现实的世俗性;至于历史画,则由于多表现帝王将相、名士公主或重大历史事件,也就缺少了平民的草根性。惟有传统风俗画所表现的内容,因为多是历史中广大民众生活中的知识、技能、风俗和传统,从而有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接近的特点和性质。

由此,我们对于传统风俗画可以获得更接近本质的理解,即传统风俗画始终以普通民众为表现对象,以世俗生活为表现重点,以积极入世为精神主旨,以生活情趣为审美格调,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生活,记录了人们创造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历史。

总之,在日渐注重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保护的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不仅对于我们审视文化遗产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研究传统艺术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审视中国传统风俗画,可以钩沉出不少已然消失的非物质文化,还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认知传统风俗画的特点与价值,有助于我们达到文化的自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一章“总则”第2条,2003年10月。

[2]陈勤建《寻找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见陶立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第314页,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李士彪注,第83页,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

[5]乔晓光《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讨会发言纪要》,见冯骥才主编《鉴别草根: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究》,第15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王宁《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及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12月,第73页;

[7]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30期。

篇4:中国传统节日来历、风俗、诗句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对待传统风俗的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推翻旧礼教,创造好风俗”。1929年10月,韦拔群指挥东兰农军攻占县城,随即发表的《广西东兰革命委员会最低政纲草案》中就有“废除一切不良风俗习惯”的规定。1932年8月1日,湘赣省苏维埃发表的《文化教育问题》中也明确规定:“铲除封建习俗”。但传统风俗内容极其广泛,中共对待这一问题是有选择、有侧重的,主要是那些落后于时代要求,阻碍社会发展,制约思想解放的陋俗,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涉及女性和传统的两性关系,同时又兼及其它方面。

一、革除传统的婚姻陋俗

在当时,传统的婚姻陋俗主要是包办婚姻、媒妁制度、早婚、重婚、聘金聘礼制、童养媳制和寡妇守节制等。关于这一问题,毛泽东早在1919年底,就发表了《婚姻上的迷信问题》一文,他主张把“合八字”、“定庚”、“择吉”、“发轿”、“迎喜神”、“拜堂”等传统风俗,全部加以取缔。在1927年7月发表的《中央通告农字第九号——目前农民运动总策略》中,也明确规定:“禁止童养媳及买卖妇女等恶习,男女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一律平等。”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婚姻陋俗采取严厉取缔的措施。

首先,从法律上打破传统的性别依附关系及由此形成的定式思维,为妇女能够平等地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奠定基础。

古代中国,男子居于社会主导地位,女子则为男权社会的附庸。《白虎通疏证卷十·嫁娶》对妇女定位为:“妇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这种情形虽然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但在相对封闭的内地农村,变化并不明显。1931年,中央苏区正式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已经基本涵盖了后来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显示出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通过这部法律,苏维埃政权不但从法律上确立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而且考虑到经年累月的历史因袭所形成的观念的牢固性,还专门制定了保护妇女权益的条款。如:“有妻妾者无论其妻或妾都可提出离婚,政府得随时批准之……童养媳可无条件提出离婚,政府得随时批准之……富农及富农以上的老婆实行离婚之后,在未结婚之前其间的生活应由男子负责。”

其次,将男女平等原则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彻底改变造成上述传统婚姻陋习的社会土壤。

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妇女占劳动群众的半数,……在日益扩大的向外发展的革命战争中,多数男子均要到红军里去参加前线工作,则后方的工作与巩固、保卫的责任更要有妇女来担当”。

在苏区,妇女拥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有的地区由于大量的青壮年男子参军,妇女普遍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成了这些地区的生产主力军,组织起了妇女犁田队,插田队等。在政治上,各苏区党和政府特别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通过举办各种训练班,对妇女干部进行培训,“积极的提拔劳动妇女参加政权”。一些妇女还担任了较高的领导职务,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李瑞娥,江西省委组织部、妇女部长蔡畅是她们的杰出代表。在文化教育上,“为了造就女子职业专门人材,发展苏维埃经济”,1933年3月16日,湘赣省苏维埃文化部专门发布了16号通令——《关于女子职业学校暂行简章的决议》,详细规定了学校的任务、组织、编制、就学年限、入学资格、待遇、科目、授课时间、教员生活费、学生入学手续等。在军事上,“青年妇女都普遍的加入赤卫军少先队的更加踊跃。青年妇女群众在少先队占了一个很大的数目”。1932年7月14日的《中共湘赣省委对“八一”群众运动周的工作计划》建议:“赤色女子义勇队改名赤色女子自卫队,担任后方警戒和武装交通等工作”。

由此可以看山,苏区妇女们已经走出家庭,进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第一线,这种状况必然会加速传统婚姻陋俗的消亡,并有效地遏制这些陋俗死灰复燃。

二、禁止缠足、束胸、穿耳等损伤身体的习俗,革新传统服饰、发式。

“不缠足运动”在清末已经兴起。但当时,广大落后农村地区的缠足陋习依然盛行。陈独秀认为:“中国妇女身体上第一苦恼就是缠足。”豫皖苏区政府“广泛号召妇女纠正缠足、穿耳,束胸等旧习惯”。1932年8月1日,湘赣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之四为《文化教育问题》中也强调:“废除穿耳、蓄发、缠足、束胸等封建残余。”何友良认为:“如果说,19世纪末声势浩大的不缠足运动,基本上在城市宣告了流行千年的小脚狂时代的终结,那么,这个时代在中国农村的基本终结,则应以苏区的禁止缠足运动为标志。”

古代中国,“改正朔”和“易服色”素来相伴而行,分别被视为政权更替和风俗变迁的标志。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必然要在服饰上表现出与国民党政权不同的新气象,因而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中国妇女素有蓄长发的习惯,传统发式为未婚女子扎长辫,婚后则盘发结髻,“银簪结髻,玉牌高插”。苏区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先从妇女干部开始剪掉长发,进而发展为以中青年妇女为主力的“剪发运动”。毛泽东记载了长冈乡的情况:“发,除‘老婆太’外,一律剪掉了,老婆太也有剪发的。”同时,“衣服改短了,去掉了‘花边’。”并“开始慢慢废弃大襟旧装,流行对襟新装。”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号召妇女剪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原因,即苏维埃政府倡导苏区妇女把金银首饰出售或捐给国家,以缓解当时面临的经济困境。1934年7月21日的《红色中华》载:“瑞金县为要充实国家现金,改善群众生活……号召妇女剪发,以无用的装饰品来帮助战争和换取生活必需品”。并提出口号:“瑞金妇女决定收集银器22万两。”经过广泛宣传,瑞金县九堡区“一天中就有30余个妇女剪发,把插在头上的银针卖给政府”,也有的“把银器送给国家银行,不要公家的钱。”因此,在土地革命后期,妇女一般也不戴首饰。

三、取缔娼妓、废除家庭蓄婢及岁时节令风俗变迁。

李大钊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废娼问题》一文,列举了“五大理由”:“为尊重人道不可不废娼”、“为尊重恋爱不可不废娼”、“为尊重公共卫生不可不废娼”、“为保障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不可不废娼”、“为保持社会上妇女的地位不可不废娼”。并提出了“废娼的办法”:“第一,禁止人身卖买;第二,把现在的娼妓户口调查清楚,不许再行增添;第三,拿公款建立极大的感化院,专收退出妓寮的妓女,在院经一定时期,教他们点工艺和人生必需的知识,然后为他择配;第四,实行女子强迫教育。”1929年10月,《广西东兰革命委员会最低政纲草案》中“关于妇女方面”的第一、三条分别为“废除娼妓制度”和“废除使女制度”。1930年的《为右江苏维埃政府大会告贫苦妇女书》又重申:“反对奴婢制度!”

除与妇女相涉的传统风俗外,中共在有的地区甚至在大革命时期就将一些重要的节庆仪礼视为封建陋俗也一并禁止了。在以前各种场合的“丰盛酒席普遍地被禁止。”春节期间“禁新春贴瑞签”,“禁放鞭炮……放鞭炮的罚洋一元二角”,甚至将拜年这一传统的表达和交流亲情、友情的方式都视为陋俗禁止了,“拜年陋俗,议决禁止。”“南半县农民暴动区域彻底破除迷信,也不要爆竹了。”在婚丧事情上,不但废除了“聘礼送肉”,还“禁送奠仪”。1932年8月1日,湘赣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文化教育问题》规定:“反对做寿做酒送礼纳聘做丧事等封建习俗。”

四、经验和教训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风俗的基本方针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在其政权所及的地区,还专门制定了比较详细的法规、政策来解决传统风俗问题,并付诸实施。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传统风俗的改造,也在根据地营造了一种崭新的社会风气,反过来又促进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

但是,在革除传统婚姻陋俗的政策中,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地区曾经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如“离婚结婚绝对自由”,在当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1931年9月10日,中共湘赣省委批准各县妇委联席会通过的《湘赣边苏区妇女工作决议案》就认为:“各级党部的妇委,及公开的各种妇女群众组织(如湘东南的劳妇会)都是形式主义,没有经常具体的工作计划,只是单纯的由几个小资产阶级的女同志领导作婚姻恋爱的斗争……提出离婚结婚绝对自由的口号,发生了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状态……这是边境苏区妇运一极大的危机。”

这一政策虽然“对农村的两性关系和传统婚姻家庭造成了狂涛式的震撼性冲击”,使“长期弥漫于农村的性不平等现象和贞节观念”“被大大冲淡乃至打破”,但它所造成的在婚姻关系中“无政府状态的浪漫的行动”,不但大量占用了地方政府办公资源,使得“地方政权机构一度穷于应付婚姻问题”,“有碍其他工作”,而且在一些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区还干扰了社会稳定及军政关系,一些男子出于对发生婚变和丧失家庭劳力的担心,“采取了完全反对的态度”。特别是一些丈夫或未婚夫参加红军并长期在外作战的妇女要求离婚或解除婚约,使得这部分士兵对地方政权不满,甚至这种“离婚结婚绝对自由”的政策还曾一度被国民党政府恶意渲染为“公产共妻”,“破坏伦常”。这些问题在土地革命中后期逐渐得到了纠正。

综上所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是一项大而新的综合工程,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精神风貌与一些传统的陋俗必定不能兼容,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其马列主义信仰对意识形态改造提出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讲得非常透彻:“家族主义、迷信观念和不正确的男女关系之破坏,乃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胜利以后自然而然的结果。”实际上,在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尚在进行之时,这些“破坏”行动就已经有组织地开展起来了,并反过来促进了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深入开展。

篇5:中秋节来历和节日风俗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玩兔儿爷

篇6: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春节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

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龙抬头节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

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七夕情人节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重阳节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人帝宫兮”。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威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腊八节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三年级查字典比赛试题

班级_____

姓名____ 得分____

一、填空。20分

1、“沉”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再查__画。

2、“熟”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再查__画。

3、“逸”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再查__画。

4、“禽”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再查__画。

5、当不知道一个字的读音,也分不清它的部首的时候,可以用______方法查。如用这种方法查字,“考”字该查___画。“夷”字该查___画。“卑”字该查_____画。

二、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应怎样解释?请从各个字的解释条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括号内。24分

1、异

a 有分别,不相同; b 奇异,特别; c 惊奇,奇怪;

d 另外,别的; e分开

奇花异草()异口同声()诧异()

异乡()

2、绝

a 断绝。b完全没有了,穷尽。C 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d 独一无二的,没有有能赶上的。e绝对。f绝句。

斩尽杀绝()络绎不绝()绝处逢生()绝大多数()

3、尽

a 达到极端。b 全部用出。c用力完成。d全,所有的。e 完。竭尽全力()山穷水尽()无穷无尽()尽量帮助()

4、望

a向远处看。b探望。c盼望,希望。d名望。e对着,朝着。一望无际()喜出望外()德高望重()看望病人()

三、按要求填表。40分

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查字 字典中的解释 应取哪种解释

任重道远

1、任用

2、担任

3、承担 .惊恐

1、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紧张

2、惊动

3、骡马因害怕而不受控制

四散逃跑

1、没有约束,松开,分散

2、零碎的3、约束 暴风骤雨

1、快走

2、急速

3、突然 拔地而起

1、吸出

2、挑选

3、向高拔 饱览

1、饱满

2、足足的3、满足

4、充分 心惊胆寒

1、冷

2、害怕

3、穷困 击溃

1、冲破

2、责备

3、很,非常 摇摇欲坠

1、落

2、往下垂

3、垂在下面的东西 陈列

1、安放摆设

2、叙说

3、时间久

四、给句子中的“通”字选择解释条。(用字母表示)4分

“通”字的解释有:a没有堵塞,可以通过;b有路达到;c传达,使知道;d通顺;e普通;f用工具戳,使不堵塞。

1、草原一碧千里,四通八达,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2、这篇文章怎么写得一点也不通?()

3、听说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有人通知李大钊离开北京,他却表示不能轻易走掉,要与敌人斗争到底!()

4、詹天佑只用了原定工期的一半,就把隧道打通了。()

五、选择题。12分

1、下列每组三个汉字,查字典是音序相同的一组是();

部首相同的一组是()。

A 建 延 造

B 欲 软 欣

C 缠 动 紧

D 茁 初 雏

E 祼 浏 聊

F 湃 臂 编

2、用数笔画、音序和部首查字典,完全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 承(9 C 乙)

觅(8 M 爪)

丧(8 S 十)B 峦(9 L 山)

凯(8 K 几)

上一篇: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华师版)下一篇: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