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集中学学2015-2016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及2016-2017教学工作计划

2024-05-01

界集中学学2015-2016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及2016-2017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

篇1:界集中学学2015-2016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及2016-2017教学工作计划

抓管理 求真务实 抓质量 一心一意

------界集中学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理念引领文化发展

在“书以启智 文以化人”的核心理念指导下,学校以“阅读”教育为核心指导,对学校功能区进行系统规划,确定文化建设主题,新建文化长廊近百米。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思路,我们拟设计一个鲁仙读书广场及一个鲁逊亭。所有楼宇名均以“文”字当头,体现了“书以启智,文以化人”的核心价值理念。“三风”,文化墙、画廊、班级名片、阅读黑班报,处处彰显文化内涵,以此来激励我们的师生不仅要博学,更主要是要厚德、践行自身、完善自我。

为让师生能有更充足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学校还为每班级建立一个读书角,围绕新课标、新理念,提供近200本优质图书,为增加阅读量,班级学生自筹图书近150册,充实班级图书角,开展了师生阅读展示活动。用思想引领,用特色促内涵发展,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

二、注重加强理论学习

每周一、周四正常加强政治、业务学习; 4月份以来每周开展一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5月份以来开展了4次“两个大讨论”活动。工作中,我们务实、创新,紧扣教育工作目标扎实开展工作。由于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教师请假的少了,候课的多了,闲聊的少了,钻研教学的多了,获奖人多了,不求进步的人少了。一学期来,学校涌现了一批先进个人:靳雪欢被为县“德育先进个人”、丁裕兵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伏春被评为县“优秀教练员”,孙修峰、谢峰被评为省级“优秀辅导员”,杨娟等10位教师被镇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三、狠抓课堂教学改革

校长、教干每周每人坚持“推门听课”不少于3节,坚持推进每人两节“优质课”评比活动;认真抓好“三学三问”课堂教学改革,实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兵教兵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泗州学校结对,并请他们参与并指导我校集体备课及听评课活动,提高了教师素质,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新局面,教科研活动成效显著:

(1)两位校长在县级教干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获奖;(2)2016年4月许锋在宿迁市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3)本学期汤晓丹、靳雪欢、王颖、丁晓东、丁裕兵等老师在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科基本功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

加强毕业班的管理工作。本学期举行两次毕业班家长会议,一次是优秀生家长,一次是后进生家长。召开一次全体毕业班学生会议,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同时我们对初三优进行提优补差,利用午自休、下午小自习进行集中专人辅导,建立优生档案,实实进行跟踪。

四、严格规范过程管理

注重教学常规。用优秀教师做示范,让先进教师传递出正能量,让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学有榜样。

注重质量监测。对质量监测实行抽考与月考相结合,并将结果与绩效挂钩。本学期,我们共组织了3次月考,4次模拟训练,并进行认真分析,及时进行奖惩兑现,对倒数第一且分差超出可控范围的一名教师,实行了待岗两个月并跟班学习处理。

注重绩效考核。在广泛征求全体教职工意见基础上,我们调整了绩效成绩考核部分条款,实行重奖重罚。

注重安全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排查,校领导坚持每天三巡校园;做好教干、班主任值班督查工作,并做好每天检查台账归档工作,切实抓好各种安全演练,抓好食堂、宿舍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安全。

教师们在规范管理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曹殿花等8位教师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许锋等教师市级课题通过专家组验收。丁晓东、杨娟等老师论文获县级一二等奖。在全县中小学第34届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团体第七名,十五人次获单个项目比赛个人一、二名的好成绩。

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本学期,为改善教师办公条件,镇政府为所有教师办公室共计安装14台空调,报告厅安装4台的大功率空调。为让学生能喝到干净卫生的开水,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又购买了两台净水器。

抓住机遇,建造学校大门60平方。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1、打造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建立浓郁的书香校园。

2、继续推进“三学三问” 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3、认真落实界政【2015】23号《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意见》,对照目标,分解任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建立质量监测常态目标管理体系,实现2017年中考新突破,全面完成教育局、界集镇党委、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

4、按照教育现代化创建序时进度,全面落实省市县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内涵、抓质量。

当然,我们距离上级领导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校将继续以加强管理为动力,狠抓常规为手段,负重奋进为指导,力争上游为方向,在学校发展上求新跨越,增强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谋求学校更新、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加压力,负重前进,大打质量翻身仗,以实际行动落实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向教育局领导及界集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篇2:界集中学学2015-2016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及2016-2017教学工作计划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师教学工作

2009年9月,我正式踏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舞台,从一名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变成了一名中职学校的新教师。身份的转变让我即有“讶”的喜悦,又有“惊”的恐慌,喜的是我为人师,惊的是无所适从。经过五年教学的不断摸索,我已成功转型,从一名新教师转变成了一名专业部骨干教师,现就我近年来参与教学工作总结出来的一些问题与解决方法分享出来,供大家交流参考。

作为一名新教师,上课紧张,语音表述不清,课题重难点不突出、缺乏互动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也是新教师无法避免的一个过程难题,要想更好地,更快地渡过这个适应期,我们还得从教学基本工入手。从教师工作层面而言,教学工作主要包括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实习实训教学及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几个环节,其中备课和上课是教学中两个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我们在工作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一、新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刚刚走进工作岗位的我们对待教学工作是很认真的,但由于缺乏经验、缺少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或对备课工作在认识上有偏差等原因,导致我们在备课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1.底估教材,高估学生。刚走出校园的我们,总以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来看待问题,在备课的过程中,把教材看得太过简单,在备课时产生轻视的想法,导致在备课时缺乏对教材内容深入细致的钻研和思考而流于形势。

2.紧张,慌乱,自信心不足。初登讲台的我们讲课,往往会有一种紧张心理,这与自信心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上的紧张程度往往偏高,并由此导致过度焦虑,出现思维受阻、语无伦次、手足无措等现象。

3.不善于组织教学。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当课堂上有学生有意或无意地违背课堂纪律时,我们往往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要么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要么停下课,直截了当地制止和批评。这些不合适的方法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学效果较差、课堂气氛混乱、师生关系淡漠或紧张等情况。

4.缺乏教学应变能力。上课紧张怯场、教学经验匮乏、语言应变能力差等原因,导致我们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不能随机应变地做出恰当的处理,以致课堂上出现尴尬的局面,既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又降低了教师的威信。

5.缺乏良好的言表风度。言表风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谈举止、姿态表情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的行为特征。可以说,教师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教师言表风度的具体表现。良好的言表风度应是轻松自然、举止大方、神态文雅、动作潇洒。然而我们因缺乏实际锻炼,在这方面最易出问题。如在口头语言上存在的问题有:语言不简练、逻辑性不强、语速过快、习惯用语过多、语言缺乏幽默感;在姿态表情上存在的问题有:表情呆板、身体僵硬、缺乏手势、下意识动作较多。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和课堂教学的效果。

6.不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在课堂上过于重视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在课堂上很认真地讲课、提问,但学生较少回应,师生互动少,课堂气氛不活跃。

二、新教师蜕变成长策略初探

(1)强化自信心,克服紧张心理。紧张、胆怯、自信心不足是影响上课的大敌。为了强化自信心,克服紧张心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认真备课。通过合理、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充分的准备,让自己对上课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自信心。第二,要适当降低自我期望值,对自己不要要求太高。不过于追求完美,不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这样可以降低紧张感,抛弃杂念,以轻松的心态讲课。第三,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掌握一些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如独自壮胆法,即可以进行自我暗示:“我能行,我一定能讲好的,我认真备课了,肯定没问题。”自我松弛法,即提前走进教室与学生攀谈或环视四周、深呼吸、转移视线、转换姿势;语词调节法,即当因紧张或讲课出错时,可以幽默自嘲,从而给学生一种很坦然、不掩饰的感觉,这同样也能取得学生的理解。

(2)精心设计开场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教师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影响时间最长的,心理学上称之为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或先入为主效应。如果教师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以后就很难扭转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在第一次登台和学生见面时,一定要精心设计开场白,善于利用首因效应,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有利于我们以后顺利地开展教学、树立威信。精心设计开场白的方法或策略很多,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巧妙的自我介绍或学习导入,也可以通过游戏或活动导入,还可以通过自我优势展示导入。

(3)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改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

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之目的。这说明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感受与意愿,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由过去的传授者、组织者、领导者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与对话,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

此外,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学基本功,熟练掌握教学常用技能,如导入技能、课堂提问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板书技能等,这对我们的不断成长和成熟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润平.关于中职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现状及策略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

[2]肖世明.中职学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实践与探索.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11).

篇3:界集中学学2015-2016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及2016-2017教学工作计划

关键词:技术等级考核 必要性 准备工作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一、钳工技术等级考核的必要性

钳工技术知识是机械类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技术和基础知识,其功底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素质(对于钳工类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专业技术是工程技术类学生领会、巩固和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也是进一步发展综合能力的基础,更是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工效提供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

学校在进行钳工技术等级考核前,应制定《操作技术等级考核管理条例》(条例内容另研订),规定机械类学生未取得钳工技术等级证书者,不发毕业证书,只发结业证书,待取得钳工技术等级证书(普通技工班四级证书、高级技工班三级证书),再换发毕业证书。从而进一步规范培养目标,使实践操作技能真正成为培养目标合格标准之一,使钳工技术等级考核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样,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钳工等级考核的准备工作

钳工技术等级考核前的准备工作可分为两部分。对每位学生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掌握过硬的基本功及综合操作的运用能力。所以,我们要探讨结合等级考核的钳工教学;其次,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使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这也是一种必要准备。而对学校来说的准备工作,则是要检查好学生操作中使用的设备和工、量、夹具等的性能是否正常,能否进行适应性操作。

总之,以上三方面的准备都是不可缺少的。平时的刻苦训练,过硬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钻研技术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是取得好的考核成绩的前提;稳定、自信的心理状态是正常发挥应有技术水平的重要保障;设备和工、量、夹具良好的可运行状态也同样十分重要。

三、钳工等级考核的教学组织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钳工技术等级考核与一般工人的钳工技术等级考核有所不同,不仅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等级标准,还要使他们了解生产是怎样进行的,高級工有时还要参与处理生产技术及管理中的问题。技能是由练习而获得的自由化了的活动结果。这种能力是在反复操练过程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逐渐内化的。由于,学生的技能训练是受办学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不可能像工厂工人长期反复训练,训练只能结合教学进程实行定期强化训练,因此,能否考出钳工技术等级证书,在教学计划中的合理安排与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应采取以下的措施来组织钳工教学:

首先,规范培养目标,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在课时安排方面,适当增加有效实训教学时间。如我校2008级模具钳工专业(三年制)的教学计划就是一个较好的教学计划,利于学生的钳工等级考核。其钳工工艺课时与钳工实习课时之比为1:2.04,钳工实习课时占总课时的10.2%。也可根据专业要求的不同,钳工实训教学时数有所倾斜。

其次,基本功训练与综合锻练相结合。基本功训练可结合教学顺序分散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综合锻练是由单一技能过渡到综合技能,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操作能力及走上社会的适应能力。这要在技术等级考核前集中一段时间结合教学进行。

再者,开放实习工厂,增加学生实训时间。开放实习工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期间进行实践锻炼,这对学生熟练技能,提高操作水平大有益处。

四、钳工等级考核的教学方法

技工学校学生的钳工技能是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服务的,是衡量其工作能力的标志之一,旨在充分锻炼其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与未来职业之间的距离。但学生技能训练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学生要达到原劳动部颁发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考核要求,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探究。

我们应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钳工等级考核的教学:

首先,强化工艺能力训练,提高工艺思维技能。思维是人脑对事物进行思考的过程。通过思维形成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判断、决策的能力。钳工技术等级考核不仅是考核操作能力,其中工艺的规范编排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要求指导老师着重辅导学生如何进行工艺编排,传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比较各种工艺方案的优劣,并选择最佳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工艺思维技能。也应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各自的工艺方案,并加以实施加工、检验、总结、提高。

其次,强化基本操作训练,提高基本操作感知技能。感知技能属于感知器官对某种技艺活动的领悟、掌握程度。钳工的基本技能是锯和锉,在实际技能操作考核中,它占有较大的比重。锯和锉要求操作者要锯得直、锉得平,这全靠在长期艰苦训练中积累经验,体会手感,从而形成熟能生巧。因此,我们要把锯、锉等基本操作技能,集中进行强化训练。

篇4:界集中学学2015-2016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及2016-2017教学工作计划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 学校制度建设 规范行为 现状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214-01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人们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开始形成。并且学生的心智依然处于少年与成年人之间,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对学生管理的影响不只是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学科知识、技能、生活习惯等,还能够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思维习惯、价值观等,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我国中学现阶段的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的管理策略。

1 传统中学学生管理模式弊端

我国中学的传统学生管理只是强调了管理学生的主体,也就是整个班级的主体—— 班主任。这种管理方式只是强调了主体的单一性与主导性,而忽略了学生不只是班级管理的客体,还是整个班级管理的主体。一般这种管理方式都是班级的教师带领几个班干部进行管理,而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往往都是口服心不服,对同是学生的班干部十分不满,甚至关系会闹僵。一些学生的思想意识并不稳定,缺乏相应的集体荣誉感与班级的凝聚力。一些学生成群结伙上下学,班干部感觉同学难以管理,许多任课教师也觉得学生们一届不如一届,当今的学生难以管理,甚至和班主任开始顶撞。而中学教师面对这种状况,依然难以放松管理,甚至有些教师还必须要占用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并且效果不好。

我们可以在学生群体中调查,许多学生对于教师管理工作并不认可,我们对学生调查中发现,如果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在资本家、家长、警察、朋友等角色,而中学生最多选择的就是警察与家长的角色,也有些学生选择的是资本家,但是很少学生去选择朋友与知己的。这说明我们在学校的管理模式让学生认为自己并不是主人,而教师才是班级的主人。具体的管理方式有如下问题:

第一,教师不相信学生。中学生正处在快速发育的时期,心理与生理的成长需求让他们渴望被尊重,然而许多教师却把中学生依旧当做小孩子,不相信学生做事的能力,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被忽视的感觉。许多学生表示不能接受“你还小”这句话,而教师认为自己做的绝对正确的强硬命令学生的情况较多,这样让师生关系很难相处和谐。

第二,缺乏沟通。在我国中学的班级里,学生与教师很少会交流,甚至难以沟通。一般教师都会扮演了高不可攀的角色,他们不做学生的好朋友。其实教师也知道,自己学生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但是为了面子,教师并没有放下架子,这就难以与学生有效沟通,做学生的朋友。

2 现阶段中学学生管理工作对策思考

曾经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艾默生说过,“教育最大的成功的奥秘就是要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个秘诀,就能够在教育上获得巨大的成功。”

第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转变。教师要将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当作合作的对象,要相信学生潜在的能力,而学生也要把心放在班级中,将班级作为自己发展的平台。我们教师需要用自己宽广的胸怀来包容学生与关怀学生,并且在课内外对学生及时沟通,才能够实现师生密切的合作,实现中学班级的人性化管理。

第二,构建民主自由的班级氛围。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让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与生活中,教师与学生要相互尊重与配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就是将自己的一份力量融入到班集体之中,提高班级凝聚力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的提高。

第三,激发学生自身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我们都知道人的潜能是无限大的,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们充分的信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来找到适应的岗位,这就激发了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新鲜认知心理,如果加上教师们的正确引导,就能够爆发出学生的潜能。并且学生们综合素质都提高了,教师也会对学生大加赞赏,这样也就帮助学生树立起了自信心。

第四,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我们要在管理中肯定学生的合作,让学生们以一个个小集体去学习,他们从中可以取长补短,让每个小集体里面的成员具有成就感与自豪感,这样也会增强了班级的整体凝聚力。

3 结语

中学学生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教育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管理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在进行中学班级管理中要及时鼓励与组织好学生的团结合作学习,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学生们团结互助的精神。教师要通过必要的手段来引导学生对班级中的资源进行有组织地协调与控制,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最终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红.教育部发布2006年工作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2]颜先红.播种信念,收获成功——做毕业班工作的几点体会[J].才智,2010(23):124.

[3]末霞.班主任非权力性影响力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27.

[4]任立增.班级工作中的“加减乘除”[J].中国民族教育,2010(1):8-12.

[5]万玮.优秀班主任的好习惯(上)[J].班主任之友,2010(2).

篇5:界集中学学2015-2016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及2016-2017教学工作计划

通过对本班55名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中质疑习惯的差异性的调查,在科学课堂学习活动中,男生中有质疑意识的占比30.7% ,女生中有质疑意识的占比 10.5% ,有质疑的习惯的女生为0人,男生为2人;从质疑的内容看,学生的质疑范围多局限于质疑问题的提出方面,而对探究问题研究的明确性、可行性、过程性等质疑的深度深不下去。

主要原因有:1、学生不敢质疑,怕说错了引起同学、老师的笑话;对质疑不重视。2、学生不会质疑,对质疑理解的较为肤浅,不知道什么问题可行,学生对质疑的方向单一,质疑的广度拓展不开;质疑的深度较浅,深不下去。 3、女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对质疑的兴趣减弱。4、科学课周课时两节,在一周中中断的次数较长,不利于学生的质疑的习惯的形成。

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的过程是学生的自主建构与教师的价值引导相统一的过程,教师抓好“四有”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质疑习惯。

一、质疑有声,让学生自信勇敢起来

质疑有声,就是大胆提问,敢于质疑;声音响亮,有理有据。

要想让学生质疑有声,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融入课堂,创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气氛,让学生的声音响亮,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各种感觉、怀疑在课堂上大胆去说。还要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规范说话。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鼓励,让学生质疑为荣,敢于质疑,乐于质疑。

再次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主动、积极,达到“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

还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科学思路简说、重点说,让学生说的有理有据,让学生能够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同时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质疑。

二、质疑有法,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还应该交给学生怎样质疑。教师课堂上在内容方面要引导学生从探究的问题是否明确、可行,推理的过程是否合理,收集证据的方法是否符合探究的规则,流行的说法是否正确等进行质疑;从方法方面可以从比较质疑、类推质疑、过因果质疑、逆推质疑等方面进行引导。从步骤上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题设计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思维价值。通过教师不断的训练、引导、教育学生,最后达到水到渠成。

三、质疑有异,让学生思维丰富起来

不同的学生学生个体差异在智力因素方面的表现(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想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主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质疑既包含了部分智力因素的原因,又包含了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原因,也有诸多的差异。如有学生质疑的更到位,有的学生质疑的有些偏颇(以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有的同学质疑的全面,有的同学质疑的单一;有的同学质疑的步骤合理,条理清晰,有的同学的质疑过程支离破碎等等,这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质疑的差异性,让他们讨论、交流、表达,引导以开放的姿态学习他人的长处,丰富自己的思维。创设环境让学生激辩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学生的不同阶段的质疑也有不同的差异,初期看问题质疑不全面,不深刻,方法单一思路打不开。渐次质疑的缺乏可行性,为了质疑而质疑,抑或对过程的质疑,教师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的质疑习惯的形成过程有长有短,因时间、个性、和环境得不同形成时间也有差异,在孩子质疑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也考验我们的耐心底线,信心和耐心是很关键的。

四、质疑有常,让学生习惯保持下来

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巩固一个习惯需要三个月。

但做为小学科学教学来说,每周两课时的科学学习显然对学生的习惯的形成带来不利的影响,学生刚刚有了些质疑的意识,但等到下一节课的时候,又冷了下来,21天或21节课中间的巨大的空余,成了阻碍形成习惯的一个瓶颈,科学学习的质疑的习惯的形成应该突破这个瓶颈才有可能形成。

要突破质疑习惯形成的瓶颈除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教育外,课后的活动设计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在习惯的形成的初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常识或流行性的观点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质疑、验证。比如节能灯真的节能吗,自来水是自来的吗?……

在学生的有了初步的质疑意识后,逐步引导学生课后做些有趣的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对探究过程的推理、过程、方法等进行质疑。如降落伞小就一定落的慢吗;水中肥皂越多,吹泡泡的就越大?通过质疑、研究提升学生质疑的深度,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兴趣。接着可以拓展学生的问题思维方向、看问题的广度。如对生活中事物的功能等提出质疑并尝试改进。以此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的习惯。

美国小说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在她的著作《人类的工作》中提醒人们“轻信和盲从,无论是对旧的教条还是新的宣传,仍然是支配人类心灵的弱点”。成人尚且如此,小学生科学学习中质疑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做好质疑“四有”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学习中的质疑的习惯,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敢于质疑的优秀品质,克服自身的人性的弱点,对形成科学精神和健全的人格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游桂林七星公园的作文450字下一篇:做个忠诚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