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学习总结

2024-04-19

访学学习总结(通用7篇)

篇1:访学学习总结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学学习总结

UCSD是一所位于美国加州的著名公立大学,为美国全国性第一级(Tier1)的大学,属于加州大学系统之一,位于南加州圣地亚哥市的拉荷亚(La Jolla)社区。由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校区坐落在海滩边,Newsweek把UCSD评为全美“最性感”的理科学习场所。成立于1959年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拥有一个占地866公顷(约12990亩)的校园。虽然成立只有短短的五十余年,却位列加州大学系统内前三名,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在学术上不分上下。其亦为“公立常春藤”中的顶尖者,曾产生二十位诺贝尔奖得主,是全美重要的学术发展重地。因此,从大学研究拨款总额上,UCSD高达19亿美元,位居全美第5。

在美国国家教育调查委员会的调查中,该校是全美排名第10的高等教育学府,是全球最重要的学术机构之一。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在2015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全球顶尖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8位[1],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5年美国最佳大学中,该校排名第37位,[2] 在2015的美国公立大学排名中名列第7名。2014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4位[,2014年美国华盛顿月刊(Washington Monthly)全美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位,2014-1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1位[5],2014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59位。

初到美国的生活是充满挑战性的,虽然接受过多年的英语教育,但是真正的去使用到生活中去是第一次,所以多少会有一些担心和不自信。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难以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多数时候说出来的内容多是零碎的。不过在真实遇到情况的时候加之肢体语言,完成正常的信息交换和交流问题不大,但这也让我认识到了在真实的全英语环境下我需要提高的东西还有很多。在一开始的一个星期里,英语对我来说不太像交流的工具,更多是一种训练和功课,因为在每次开口前,都会提前准备想要表达的内容,在听别人回答时也带着很多模糊和不理解,这让我的交流效率很低。不过由于我申请公寓住宿是选取了和国外同学合住,这让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拥有了大量的交流机会,让我很快将用英语交流变成了一种常态,在使用英语时更加的自然和流畅,可以说是真正将他变成了一种语言而不是一种负担。

第一个月的学习主要内容是美国文化课程,课程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亚洲、欧洲和南美,实际上是对于世界文化了解的一个过程。在这个阶段的课程中,强调的是交流和分享。每周我们都有机会和来自当地的大学生进行语言对话以及对于世界热点问题的探讨,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活动帮助建立了语言使用的自信,也让我结交到了很好的朋友。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我也实际的体会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明显差异。在这个阶段我也理解到了很多美国与中国在问题处理方式上的不同例如以下几点。

公民参与(Civic Engagement)。我一开始像国内很多人一样把它理解成就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我觉得似乎还不是。美国的公民教育不论从其出发点,还是其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一直到最后的落脚点,都跟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大不同之处。我认为其出发点是要把每一个人培养成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能自食其力的 “社会人”。这是一个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领袖(leadership)。曾经看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包括香港和我们国内不少学校(大学、中学都有),没有太多的感受。课后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来:为什么他们那么重视这个问题?之后经过思考,我觉得大概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琢磨。一是从管理的概念出发,狭义的管理是针对组织而言的,广义的管理则包含了个人,比如一个人要管理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零花钱等。二是近现代管理学起源于美国,尤其是科学管理,从组织的角度来分析,在理想状态下,组织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是同一的。三是在美国的文化里,美国就是世界的领导者,大学就是要培养世界的领导者,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公立大学。我们参观的私立的圣地亚哥大学是私立大学,是天主教教会学校,则有大不同。

职业服务中心(career service center)。事实上美国比我们好的就是师资队伍,个性化的咨询和辅导更多、更专业。幼儿园、小学、中学及整个社会对一个人职业意识的启蒙和形成以及大学的前两年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认识和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去选择专业、调整专业。

在美国校园里学生会是独立于学校的组织,而领导的选举机会就是一个浓缩版的政治选举,只要你是本校的学生,你一定会在选举期间的学校主干道上收到候选人支持者给你发放的选举演讲Party入场券,你会被邀请参加一个酒会,酒会上候选人会进行拉票演讲,包括自己的管理理念和上任之后的工作承诺,这样的聚会也是认识很多校内知名人士的机会,具有很强的社交和社会形式属性,这也是在国内机会难以见到的。在第一个月中我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电话恐惧症,在于别人通话的过程中,对方几乎不会考虑到你的语言背景,而且你没法用其他方式表达,语速俚语简读等等问题,对于听力和口语的考验特别大,导致一段时间里一听到电话响,总有一些抵触。但是在一个月以后加之遇到过各种各样问题,包括电话诈骗,电话推销等等奇怪的问题之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更多时候我也愿意主动的打电话去预定酒店预订汽车。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显著的提高。后两个月的学习我选择了托福课程,这个阶段的课程内容压力就相对来说大了许多,从第二周起机会就进入了每天考试的节奏,不停的在各个类型的题目里面转换。相比较于国内的类似培训,美国对于托福的教学除了国内可以见到的模板化的内容以外,还提供了对于思维模式的训练方式。不得不说的是短期的高强度的训练的确对于托福考试有显著的提升。而且在这个阶段中,大量的阿拉伯同学也考验了我们的听力。在美国这个以移民为主的国家里,你几乎能够听到全球的英语口音,这对于英语的学习应用十分重要。这次访学的经历除了自身英语水平的提升之外,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获得了两封推荐信,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是这段学习经历让我获得的更多是认知和概念的提升。同时国外的大学模式也是一种新的体验,更加复杂的人口背景环境,更加趋向于个人独立的社会模式,都让我受益匪浅。

总结这次访学的经历,是一个从担心到自信的过程,在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下学习和生活,让我坚定了在国外继续求学的想法,我相信双重的文化背景对我是很有帮助的。

篇2:访学学习总结

一、上海印象。在接到通知要到高大上的上海来参加学习时,我的小心脏真的很激动。上海对我这样一个“没见过大世面的人”来说是那么的遥远。在来之前的每个夜里我都在想象着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样子,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逐渐发现这个城市不仅仅是我想象当中的车多,人美,楼高,这里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在地铁门口的上班族,上班几乎都是在小跑前进。宽敞的马路上有很多车辆,但是我并没有听到嘈杂的喇叭声,车辆在靠近行人时会自觉地慢慢停下来,这就是书本当中说的“文明”,他们是在用再普通不过的行动告诉了我文明就是这样的。上海人的穿着给我的感觉是很朴素的,在过街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街上的帅哥美女,他们的穿着打扮都很朴素大方,不是那种特别追求时髦的,但是看起来又特别的自然舒服,给人没有束缚的感觉。来到这里,我肯定要尝尝上海的美食啦,经过几天的生活,我发现上海的饭菜都特别的精细和健康,饭菜荤素搭配合理,颜色也很好看,饭后还有一瓶帮助消化的酸奶,真的想的很周到。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很浓厚,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亲身的游览,“魔都”一词真的是名副其实啊。这里的经济很发达,同时,学校里的教学设备也很先进,闵行区中兴小学的金校长在介绍电子书包时,让我很震惊,这电子书包完全摆脱了我们当地学校算是比较先进的教学多媒体,它不需要学生带课本上课,更不需要老师播放课件,在电子书包上所有的课程作业都能完成,真的是太神奇了。同时这也增加了老师的备课难度,老师要上好一堂课,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二、名校影响。刚到华东师大的门口,大气的“华东师范大学”几个字映入眼帘,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把它拍下来,华东师大的校园很美,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小河流水胜过公园,景美人更美,在这几天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王老师和几个小妹妹他们在细心地照顾我们这些“长辈们”,每天的学习任务他们会不断地叮咛我们,生活上他们会告诉我们在哪里买东西吃饭会比较划算,虽然这些事对他们来说很小很小,对我们来说确是很贴心很贴心,真的让我很感动。

三、学习收获。在这几天的学习中,金忠明教授教会我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六自人格”,帮助学生臻于“自信、自主、自理、自学、自觉、自乐。吴海英校长让我见识了航华第二小学在开展阅读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质的改变,同时她也教会我——阅读为人的一生起草了最精彩的序言,我们要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让他们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和明强小学顾文秀校长的交流中,她让我知道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家校沟通真的很重要。梁宁建教授告诉我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面对挫折的应对方式。吴亚萍教授让我知道一堂高效的课堂,不仅仅是有开放题、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和改变学方式,而是要彻底地改变观念、内容、设计、过程和评价。俞林老师的课堂让我懂得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谢忠新教授的《未来课堂》让我对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背景下的课堂充满了无限期待和向往。

四、最后,感谢“国培”这个平台给了我这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我将把我在这里学到的东西带回学校,和他们一同分享这宝贵的财富。

宜宾市长宁县三元乡熊家村小学

篇3:访学学习总结

及早部署要求明确掀起学习活动热潮

及早部署安排, 迅速掀起学习张伟热潮, 是洛阳理工学院最显著的特色。苟书记告诉记者, 教育部、省厅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一出台,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 立即行动, 及时对学习张伟同志活动作出部署。作为党委书记, 他率先垂范, 亲自安排, 指导学习活动方案的制定, 要求把这项活动作为教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好。校党委于4月初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学习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方法, 提出了“四学四做”和“五个结合”学习活动的具体要求。由此, 全校上下迅速掀起了向张伟同志学习活动的热潮, 走在了全省高校的前列。

苟书记向记者阐释了“四学四做”和“五个结合”的具体内容。他谈到, “四学四做”, 就是要学习张伟同志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 争做张伟式的好党员;学习张伟同志作为一名园丁的奉献精神, 把关爱学生、教育学生作为教师的全部追求, 争做张伟式的好教师;学习张伟同志忠于职守、勇于创新的担当精神, 强化责任意识,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争做张伟式的好干部;学习张伟同志甘于清贫、不计私利、一心为公的敬业精神, 践行楷模精神, 提升道德素质, 争做张伟式的好职工。

“五个结合”就是要求学校党员干部把学习张伟同志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与教风学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师德素质水平;与学校“六型机关”建设活动结合起来, 努力为教学、系部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发挥“十佳师德标兵”、文明单位、文明教师和文明学生的作用, 提高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建设水平;与本科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苟书记说, “四学四做”和“五个结合”学习活动要求, 有效地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目标与效果的有机统一, 充分激发了学校各部门、各类人员参与学习张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把学习活动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位党员干部和普通教职员工之中, 掀起了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的热潮。下一步, 学校将从四个方面加强师德建设, 以推动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走向深入:一是坚定理想信念, 这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质的基本要求;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就是育人过程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护;三是脚踏实地, 务实勤奋, 教职工要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去追求;四是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发挥党员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 用党风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凸显师德建设特色

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了解到, 洛阳理工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开展“十佳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营造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氛围。当记者问及该校“开展师德主题教育,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话题时, 苟义伦书记向记者详谈了洛阳理工学院卓有成效的做法。

他介绍说, 在学习张伟活动进程中, 校党委又于4月底印发了《关于在全院开展“学习张伟, 践行焦裕禄精神”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 要求全校教职员工以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弘扬高尚师德风范为目标, 以张伟同志为镜, 充分利用身边的典型, 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实际, 开展扎实有效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吹响了学校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冲锋号。

一是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围绕学习张伟、加强师德教育主题, 学校举办了学习“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座谈会, 教师代表、系部党总支书记、主任代表和综合部门负责人通过大会自由发言形式, 从自身师德建设、育人典型案例、师德的重要性, 发挥教师师德在教书育人、培育人才等方面的做法、效果和体会, 以及教职工活动如何加强师德建设、在学生教育中如何发挥师德作用、做好下一步师德建设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师德建设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 畅谈了思想认识, 交流了学习心得, 形成了“学先进、谈感受, 找差距、促提高”的良好氛围。二是举办师德师风优秀案例评选活动。面向全校各党总支 (党委) , 以具体做法、活动方案等为主要内容, 征集和评选具有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师德教育活动典型案例。目前, 从已经征集到的典型案例来看, 真实、新颖、具可操作性、有借鉴价值。三是举办“师德微故事”征文活动。面向全校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和职工, 以教师自身经历的师德故事为主要内容, 紧扣师德教育主题, 用“微故事”的形式, 生动地反映广大教职工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的真实情况。四是举办“我身边的好老师”师德演讲比赛。各党总支紧紧围绕“学习张伟, 践行焦裕禄精神”这个主题, 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 以自己身边的张伟式老师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 从学生的角度和眼光出发, 发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育人之美、大爱之美、智慧之美。五是举办师德论坛。各党总支 (党委) 围绕师德建设特别是“学习张伟, 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内涵, 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师德论坛, 总结、交流师德建设的新鲜经验, 积极研讨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机制, 有效地提升了师德水平。六是举办“十佳师德标兵”巡回宣讲活动。结合学习张伟活动, 学校评选表彰“十佳师德标兵”, 组建“十佳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宣讲团, 在校内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 以学习张伟为契机, 大力宣传先进典型, 充分发挥身边师德典型的榜样示范和模范带头作用, 引导和促进全校师德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七是制定实施教职工道德行为规范。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 学校制定和实施了干部、教师、职工、学生和家庭不同人员和不同层次的道德行为规范, 进行道德行为的自律与践行, 把道德规范内化为意识、外化为行为。八是开展教风建设活动。学校党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全校深入开展了教风学风建设活动, 将学习张伟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建立教风学风建设目标责任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讲课比赛、开展“我最喜爱的任课教师”评选活动、开展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方式大讨论等活动形式, 切实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育人意识, 提高了师德和教学水平。

典型引领榜样带动师德模范不断涌现

苟书记自豪地说, 学校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张伟活动, 突出了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提升了教师的师德水平, 形成了以师德师风建设与教风学风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并且涌现出一批师德标兵。例如, 体育部女教师、河南省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王秋便, 作为学校田径队教练, 三十年如一日, 每天早出晚归, 不怕劳累, 不计得失, 常常牺牲假期休息时间带领学生训练。有时遇到阴雨天气, 学生衣服湿了, 她就拿出自己家的衣服给她们穿。每逢重大比赛, 她就自己拿钱买营养品, 为学生增加营养。她带领学校田径队在全国和全省田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又如, 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邵安兆教授, 把师德作为一生修炼的功课, 始终坚持以德修身养性、以德守志笃行, 对工作认真负责、踏实低调, 对集体处事积极、平易近人, 对学生谆谆善诱、嘉言懿行。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负责人, 他注重发挥教学团队优势, 其团队的教书育人成果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类优秀成果。他还是学校第一个首席教授, 在学术上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取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再如, 经济与工商管理系女教师赵祎, 十年的辅导员生涯, 送走了三届毕业生, 共计1017名学生。十年间, 她记不清多少次到医院看望患病的学生, 给学生端过洗脚水, 洗过袜子, 做过饭, 陪学生一起流泪一起欢笑。用她自己的话说, 平凡即是伟大, 奉献收获快乐。

篇4:电访培训学习心得

为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提高电访呼叫员工的业务素质、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把“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执行到位,根据市局(公司)党委的安排,销售部经过精心组织,于4月11日、12日两天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对全市所有电访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训。我有幸全程参与了整个培训的准备、实施过程。在此过程中,我陪同**经理参观了**烟草销售部电访班,认真学习了关于电话采集卷烟零售客户“订单需求”的操作规范和**烟草电访管理考核制度等内容。使我深有感触,下面就我学习的内容和反思总结如下:

一、外在的表象的差距。

从参观**烟草电访班的现场到学习**烟草电访的服务理念、考核管理办法,我都深切的感觉到,无论从现场管理还是从体制建设方面,我们都有很大的差距。

进入**烟草电访班,其统一的服装、规范的员工信息卡、整洁的桌面摆放、墙上悬挂着每期评比的优秀员工的照片和日常活动的剪影,无不体现了其良好的工作作风。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其在管理流程规范、量化考核制度等方面也都做的仔细入微。利用规范流程将所有工作程序规范到位,杜绝工作中重复、做无用功的行为;利用量化考核约束不规范行为,鼓励优秀行为。其中很多都是我们所缺乏和忽略的。

二、深究内在理念上的差距

所有我们所能看到的现场和制度上的差距,均属于表象上的差距,深入考究发现,**烟草这些优点,无不是其内在文化理念的映射。通过这两日的学习,我感觉其内在文化主要体现在:

1、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这种观念体现在其各个方面,如考核量化制度、日常工作的管理(夕会)等。这种观念深入,能够调动整个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整个团体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和谐、坦荡、互助的人际关系。这种观念体现在平日的缺点帮扶、错误指正和工作外日常活动上。这种人际关系的确立,使得团队风正气顺,日常工作中的纠错误、找缺点成为提高工作的手段,使得大家敢说话、说真话,工作之余休憩活动,成为提高团队凝聚力的手段,和谐的人际关系造就了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得员工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中也能找到乐趣,能够快乐工作,这是整个企业和谐稳定的基础。

3、精益求精、刻苦专研的工作态度。这种观念主要体现在对日常工作的要求上:学习保持圆润声音的语气、一遍一遍的研究寻找好的语述、反复的听取对照个人的录音寻求差距,这些无不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使得工作从做完到做好到做精,完成了质的飞跃。

4、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对**电访的学习,发现其各个方面无不体现着“服务”这个理念。如:尝试各种推销方法推销卷烟;变换各种语述照顾客户情绪;实施第三方通话及时沟通客户经理;实行首问负责制不得推卸问题;积极宣传电访呼入电话,使其知名度超过了投诉电话,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内部快捷的解决,把损失降至最小,这些细微之处,可以看出服务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其工作不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是扩大到为客户、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最大财富的位臵。

三、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1、加强服务理念的培养。

现在我们普遍服务意识不强,只把工作当做一种任务,没有站在服务的高度去经营工作,没有理解服务也是一种价值。下一步我们要加强服务理念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如定期搞服务理念的培训;服务口号的上墙;开展对服务理念理解的演讲比赛;发现优秀服务事例予以公告等,使服务理念切实深入人心,切实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实质的改变。

2、加强与客户经理的沟通。

当前我们电访的绩效考核主要是销售任务的考核,过重的任务导致服务的变形。要想把绩效以任务考核为主转变为以服务考核为主,这就要依靠我们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队伍,而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队伍也需要我们高素质的电访员队伍,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此企业变革的过渡阶段,我们必须先做高素质的自己,来带动别人。市场是需要逐步培养的,不能要求在夯实市场后再体现我们的服务,必须以主动的心态和行动,去逐步体现服务,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走向正轨。因此要注重与客户经理的沟通,开通第三方会话,遇到问题要使零售客户、电访员、客户经理能在一起进行协调,一方面体现客户经理的价值,夯实市场基础,另一方面为我们从任务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刻苦、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我们的工作不能只体现在完成任务上,而要多思考怎么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怎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最优质最有价值的服务,怎样才能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最高的价值。如果凡事只停留在完成上,不深究一下过程、不多问几个为什么,那我们的工作将会裹足不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刻苦、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大胆尝试创新。当一件事临近收尾时,要多问问自己:“我能不能做的更好?”“我能不能给客户更好的体验?” “我还能不能继续优化执行效率,让客户等待更少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可能进步,才有可能走在同行的前列。

4、创造和谐、快乐、简单的生活氛围。

**电访提出的“快乐工作”的口号很值得我们学习,以一种和谐、快乐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其工作效率是很高的。因此我们每天上班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战胜消极的心态,心情愉快的投入工作。我们这种积极的情绪也会通过电话线感染到另一端的客户,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

5、注意日常组织活动的目的性。

篇5:赴山西访名校学习体会

建新路小学

魏菊萍

从教近30年,我有幸第一次走出甘肃,到山西参观学习。我们一行27人,在督导室肖主任的带领下,重点参观了山西的新绛中学和泽州一中。这次所去的名校均是高中部,作为小学老师的我,虽有一丝丝的遗憾,而更多的却是新奇和震撼。短短几天的时间,零距离接触他们的课堂教学,让我对课堂改革有了新的认识。

一、远见卓识的教学理念和持之以恒的课改勇气

“学生是不需要教的,只要激发就行了。”

“学生自学一分得一分,教师讲10分学生只能会一分”.“教改必须形式和内容都改。”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

新绛中学宁致义校长有许多这样精辟的教育格言。他在给我们讲解“问题式解决课堂”时,举了“自己人效应”例子。他说:你如果在大街上看别人打架,可能回来后也能叙述清楚,但很快就会忘了。可是自己小时候和谁打过一架,怎么打的,许多人很多年以后都会记得清楚,这是因为自己是参与者。所以要想学生学习效果好,就要让他们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简单通俗的话语让我们茅塞顿开。“学案”、“小组讨论”、“展示交流”都是要把学生从传统课堂的旁观者转换为新课堂中的参与者。只有学生真正行动起来,主动学习,我们的课堂效率才会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才会进步。

二、赏识、信任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主

新绛中学赏识、鼓励学生的标语让我记忆深刻。“我展示,我成功,想成功,快展示。”“自己会不算会,教会别人才算真会。”随意走进教室,你会看到学生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蹲着,甚至后面还有的学生坐在在桌子上,前面看不见上课的老师,只见学生滔滔不绝的展示自己的想法、思路或观点,不时有学生提出异议,组内其他学生在补充。站在最后面的老师只作点拨引导和激励性的评价。对于突然进入教室的参观者,学生们视若无睹。原来这里的学生每天有半天的自主时间,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教室、宿舍、阅览室、操场都是他们的学习地点。他们自主地读书,上网查找资料,互相交流,同伴合作。他们的学习成果是每个学生写一个“学习报告”(这种学习报告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同时要填写一个互动卡,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写在上面,交给老师。学生手头只有教材和帮助学习用的学案,没有了任何形式的练习册、复习资料,这样不仅节省了课时,还减轻了学生负担。

泽州一中课堂模式最大的特点也是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凸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顺序变“先讲后学”为“以学为先、学导同行”。他们把学生们分成小组(名为“学簇”)学习,教室除窗子一边外,其他三面放置9块左右的白板,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讲桌,白板属于学生,每个学簇一块儿白板,或交流、或展示、或检测,教师游走督导于学簇间,了解学情,聚焦问题。学生在利用自习时间个体自主完成导学稿的基础上,先学簇交流展示(14分钟),再学室展示(14分钟),全员聚焦某一学簇黑板前,生进师退,聚焦问题,簇间讨论解决问题,教师点拨,完成学习任务。充分的自主,让学生很自信,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精辟的学案课堂,为学生打开了门,引领学生会学

新绛中学的课改是从课堂开始的,改革的重点是推行“学案课堂”。“学案课堂”的内涵是:编好学案是前提,完成报告是基础,课堂展示是提升,自主学习是灵魂,综合提升是目的。学案课堂的八字方针:教师——编、验、点、导,学生——学、做、展、悟。从形式上看,“学案课堂”是学生手头多了一份学案,然而“学案课堂”的本质是运用了正确的教育观:以学定教!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读书,在学案的引领下学习,在学案的引领下做学习报告,在学案的引领下去展示。新绛中学的课堂分为“自主课”和“展示课”两种课堂。通俗点说,就是一天当中,上半天展示,下半天自主。但无论是“自主课”还是“展示课”,有一个叫学案的文本贯穿始终。

泽州一中课堂模式是“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又叫“一三七”课堂模式。“一”就是以“学道”为一条主线;“三”是 “三种主要课型”即自主学习课,演练反思课,展示交流课;”七“就是七个教学环节,即学道导学,自主学习,学道点评,学簇展示,学室展示,评价反馈,小结检测。

其实,这两所学校所推行的课堂模式都是以“学案”为主线,以“自主活动”为基点,以学生的展示为突破口,将新课程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启发与反思

当我们一起去的老师问道:“你们的这种教学模式你认为小学适用吗?”新绛中学校长宁致义说:“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了让学生会学。作为老师,只要把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大胆放手,相信学生会做好。我们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享受去追求。”是啊,任何教学模式只要是适合自己学生的,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把学习当作享受去追求就是学生的幸福,也是我们教师的幸福,何乐而不为呢!反思我校现状,我们的生源:家长多因忙碌无暇顾及孩子,孩子从小养成的自由散漫,懒惰自私,我们的教师已有些许的抱怨,我们的教学质量受到社会的质疑,可以说我们的学校的发展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

1.我们的学习小组——重形式轻本质

小组合作学习早进入我们的课堂。但仔细观之,真正扎实有效的合作不多,太多是流于形式。泽州一中学簇建设也许对我们有所启发:(因为他们的生源也是二流和三流学生)为了保证合作的有效,他们从分组、培训、应用和评价四个方面都制定了较为细致实施标准。合作组一般有6人到8人,首先座位精心编排,把学生分成ABCDEF,A的对面是F,B 的对面是E,C和D 在中间。其次培训小组长,主要从思想上让组长认识到,学好知识的三个层次--听、想、讲(是最高境界)让小组长先学会。还要培训组员。甚至小组活动时不同情况下的言语表达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如“我的交流完毕,请大家为我补充” “我觉得还可以这样„„”“谢谢你的补充,我们会采纳你的建议。”等等。最后展示时先学簇展示(即小组),全员聚焦本小组问题黑板前,生进师退,聚焦问题;或D生板书,B、C生展示,AEF生质疑对抗;或......组长在自主课时就根据老师提供的学道带领学生先独立学习,再根据问题细划分工到每个人。每天都有值日簇评价打分。并且分阶段评选最优簇,最优簇长和学员,并给予奖励。这种捆绑式的评价调动了所有组员学习的积极,保证小组整体水平的提高。2. 我们的教案——注重教忽视学

我们的教案只一味的注重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形式的多样,只站在教者的位置编写,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对象学生。说得极端一点,老师的教案编的好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学生不会学习的话等于零。新绛中学的教师几十个人一个大办公室,就是为了便于挖掘集体的智慧,做到优质资源共享。新绛中学的学案编制进行了三次革命,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问题式学案”。其特点是:①简单、可操作性强;②学习任务目的明确;③完全围绕教材,起点低;④引领、引导作用突出;⑤学生比较认可,不讨厌。虽然学案中的习题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学习指导”(或读书指导),学习指导是学案的灵魂!

3. 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学的比例有多少呢

新绛人和泽州人为了逼老师少讲,都提出了“谁讲谁下岗”的口号。新绛中学看一节课是否成功,一看这节课有多少学生展示,二看这节课解决了多少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三看这节课新生成多少问题。把“问题”作为课堂解决的首要任务。学习的核心就是问题,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辩证的,批判的吸收和借鉴,我们的路还在自己的脚下。大风咋起,必须要扬帆起航了。只要我们大胆地迈出第一步,持之以恒的坚持走下去,创出我们的特色,创出的适合我们的新模式,相信不远处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赴山西访名校学习体会

建新路小学

篇6:国培乡小访名校学习心得

2017年10月11日-20日,我很荣幸参加了“河南省2017 年国培计划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地点在郑州大学教育学院。从暑假起就开始期待这次的国培-----访问名校郑州大学,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十月份盼来了我们的这次学习!我很荣幸获得这次学习的机会,有缘与郑大和其他知名教授,专家见面,聆听他们的讲座。对我来说,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遇。郑州大学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平台,让我们凑在一起互相交流,一起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习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在教育教学方面自己也有一些触动和感悟。

一、这次国培,首先让我感悟到的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无止境”的真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师德,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蜡烛、春蚕精神,不计较名利功德,才可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真挚的心。加强师德修养,才会促使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中找到差距,更好地按照教育规律做事,耐心、细致地帮助好每一个学生。这次的培训学习,让我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大.看到很多同学交流的宝贵经验,让我不光学到了教学、研究的本领,还学到了如何做人为师。愿“国培这一金色的土地”成为我教育教学上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二、它让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开拓创新,使乡村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科技化。农村本来就信息闭塞,学生见识短浅,这就要求老师们充分运用现在发达的网络资源,把信息传递给孩子们,开拓他们的思维,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让课堂变得更有趣!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感触也很大!它让我见识到了农村与城市学校,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差距,促使我更加努力地想把这些差距慢慢缩小,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三、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家都知道,现在农村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缺少对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关爱。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留意学生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心理动向,及时找他们谈心,与他们做朋友,让学生从心底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毕节自杀儿童的惨案,让我们痛心,它是我们全民族的悲哀,也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悲哀!我们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四、以后我们要转变教师角色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把课堂变成学堂。虽然在这一点上我们实施起来会有点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这种模式,尽量做到不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我们可以慢慢带着孩子融入到课堂中来,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激励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和辅导。

五、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年轻的老师,各方面经验不足,知识功底不深厚,教学技能不扎实。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夯实教学基本功。就像俗话说的,我们要“苦练内功”。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现在是一桶水还不够,要源源不断的有活水注入,才能让教育教学充满活力与创新!我们老师要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充电,在教育事业上尽可能地发光发热。

篇7:访学学习总结

大拇哥 (本栏目主持人) :李校长,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6年第一期刊载了有关专家为贵校量身定制的实验教学生态方案。不少读者反映, 从办学生态的视角来指导实验教学的设计, 提法很新, 很受启发, 但大家更期待进一步了解与之配套的后续项目开发、课程开发, 乃至办学机制的调整思考和动作。我想请您谈谈与之相关的顶层设计。

李海林校长 (以下简称“李校长”) :可能一些人看来, 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坐落的地理位置并不理想, 建在距离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崇明岛;而我却恰恰看中了这一点:教育必须摆脱功利化、标签化等非教育元素, 从校园布局开始, 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读书学习、教师教书深造的环境。再加上我们是寄宿制学校, 世外桃源的校址因素反倒成了学校的办学亮点。

亮点之一:感受最纯正的美式教育。这一点可以从学校“有信、有望、有爱”的校训中直接感悟。学校地处崇明国际生态园区, 空气清新, 环境优美, 英伦风格, 高雅纯正。这所国际化、数字化、生态化的国际学校, 不仅得到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强大的学术力量和管理系统的全面支持, 更是坐拥上海优质教育资源, 有充足的国际教育交流通道。

亮点之二:覆盖全学段的灵活教育。这一点可以在“高于见识, 雅于品味;纯于德性, 正于言行”的校风里充分体现。学校实行十二年一贯制 (包括小学部、初中部和国际高中部) +小班化双语教学, 追求中西融合的教育理念,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精神、健康体魄和艺术情怀的少年英雄和青年才俊。我们的成才标准是:获得稳定的价值观和理性态度;掌握21世纪所需要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养成受益终身的体育精神和运动习惯;拥有纯正的审美品味和心灵滋养方式。

亮点之三:东西方融合的办学特色。这一点被全面地写进了学校的愿景与使命里, 即办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办一所负责任的学校, 办一所适应学生的学校。学校整体设计和实施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 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由中国课程专家和美国课程专家共同研发了一套适应性强、个性化程度高的学校课程体系, 由中国教师、美国教师和加拿大教师共同授课, 鲜明的外语特色, 频繁的国际交流, 能保证学生进入全浸染式的美式教育环境。

东西方教育的甄别优化

大拇哥:办学特色的话题, 已经为社会所熟知, 也成为了各所学校开展课外兴趣 (实践) 活动、选修课、拓展课的常态。但我们注意到, 您在规划学校课程的过程中, 却坚持以科技与艺美为抓手, 全面探索课程实验生态变革思路, 还在学校里专门设立了“课程发展中心”, 因此, 读者们非常想深度探寻李校长心里国际教育与课程发展之间的考量预设。

李校长:所谓国际教育, 准确地说, 应该是东西方教育文化的融合产物。所以只有在全方位接触国内外的最新教育脉络之后, 才有可能梳理和集合各方所长, 形成自己的育人之路。这其中, 有不少现实的参照点。例如, 上海正在推进的《自贸区深化教育改革方案》、“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行动计划、“PISA国际评估测试”等都是面向世界的教育新探索。再往稍远了看, 2015年方兴未艾的全国创客教育、互联网教育、慕课教育等也都属于对接国际的教育新探索;如果我们放眼世界, 2015年10月7日美国最新法案《2015年STEM教育法案》 (STEM EducationActof2015) 生效。澳大利亚教改将迎来四大转向:政府拨款1200万澳元推进STEM教育计划、提高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质量、1~10年级加入印度语和土耳其语以及推进全国阅读与数学测试在线开展。我们还注意到, 曾经与教育“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 也在看好并瞄准教育, 如“互联网+”思维下的实验室, 不仅要实现现代学科教学的实验教学功能, 更要能产生和累积数据, 即通过“互联网+”的过程, 自然产生出学生学习和师生教学过程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能通过云计算服务, 经过充分的以人为本的统计与分析挖掘, 形成智能化的数据报告, 而且能智慧地提供给不同的人群共享和参考, 成为教与学、师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等各方面评价、决策的数据, 也成为推动教育进步与变革, 促进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动力。再如, 国际潮流已经在关注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把视角锁定在由硬件技术的快速迭代引发的软硬实力的交互作用。

以上种种经验, 都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 但我们觉得, 如果简单照搬, 不仅难以兼顾学校自身诉求的全面达成, 更有诸多隐含其中的精髓思想难以品味消化。因此,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 我们就自然希望更深入、更全面地建构自己的新课程体系。

大拇哥:在本文的上篇, 我们已经对学校积极倡导的“现代学校实验设计”有所了解, 然而读者们也在期待, 实验生态维护中, 一定不止实验环境和实验装备, 伴随而来的课程开发和课程重置工作, 也会关系到学校目标预设的达成度, 是目标效度的最大化体现。那在学校制定新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李校长更看重哪几方面课程的开发和改造呢?

李校长:你刚才用了一个词组“哪几方面”, 我觉得非常精准。因为“这几方面”的定义, 就直接跨越了现有学科的传统壁垒。适度地模糊学科边界, 才有可能形成学科嫁接、学科融合、学科交叉的全新课程生态。当然, 考虑到现行的国家课程分科模式, 也兼顾到师生、家长和社会对学科分类的思维定势, 我们会从两方面来走:一方面, 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重置来扩大邻近学科的共同语境空间;另一方面, 逐步渗透对大学科、综合学科、项目式融合课程、基于资源的开放课程的培育等, 鼓励师生自主开发微课程等模式来直接引导课程的多元化生态营造, 系统地设计发展路径;鼓励师生根据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教育改革深化的关键点, 寻找学校乃至学科特色项目的“最近发展区”;鼓励教师们从课程与教学、管理与文化、评价与改进等领域选择合适伙伴, 组织针对不同问题的实践研究团队, 形成新课程发展共同体;鼓励教师们在协同研究、互助合作、经验借鉴中, 共同攻克阻碍学校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从而促进学校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滋润泥土的耕耘建构

大拇哥:我们知道, 理科强调实验。那在您的学校, 实验元素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李校长:我需要对上述问题做些修正。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 我们不只局限在理科课程;另一方面, 我们也不仅仅强调“实验”。怎么理解呢?我稍作展开:

之所以我们不局限在理科课程, 是因为我们在全面探究基础教育层面的所有课程之后发现, 所有课程的动手环节固然是一块短板,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现行的课程框架还止步于经验知识的传授, 而不是知识学习。所谓学习, 不仅是一种效仿, 更是一种习得;相对于传授的评估, 也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记忆, 而不是举一反三和创造性应用。因此, 在课程建设方面, 教育部鼓励开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目的就是为了激活基层学校和师资对课程的多元化解读、切口深的挖掘。这才有了教育部装备与发展中心针对中小学实验室建设, 提出了“创新装备与推动实验教学变革研究”要求。要求要充分明确或理解实验室的性质与价值, 达成三方面的功能作用:①实验室是学科教学或课程实施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功能之一, 是引领与推动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②实验室的功能与技术成为了教师发展的物质支撑, 能有效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与生活工作方式。③实验室是帮助学生自主应用且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 学科实验室不只是学科课程实施的一个工具或平台, 更是一种课程资源, 是精神意见、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从以上解读作进一步的延伸, 我们不难发现, 不只是课程大纲中规定的理科课程需要实验, 我们的所有课程都应该充实实验环节, 尤其是要大胆鼓励“实验”和“试验”并举。从语义辨析的角度来看, 试验应该是包含在实验内的, 但目前基础教育层面的实验更多的是倾向于“试验”, 即对事物或社会对象的一种检测性操作, 检测正常操作或临界操作的运行过程、运行状况等。而实验本身是对抽象的知识理论所做的现实操作, 用来证明实验正确或者推导出新的结论。

还有一点, 就是目前明确设置的课程实验大多处于简单论证检验、形象阐释理解的阶段, 缺少了实验应有的开放性、多元性、多样性、包容性等特质。我们以为, 中小学教学实验生态从硬件支撑上, 应接纳“互联网技术+数字传感技术+学科实验仪器+学生和教师实验设计”, 形成基于数字与网络化的智能实验环境;这既包括了技术元素的嵌入与整合, 也包含了课程开发过程、课程教学环节的有机集成, 就好比我们过去只注重坚守课程本身的规律与内在要求, 严格规范实施, 但却有意无意地冷落了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设计, 而这一方面的需求, 尤其需要通过包括试验在内的手段来及时地加以论证和验证。因此, 为了推动改革与突破, 学校的教学实验环境装备必须与之配套, 通过实验生态的整体“形式变革”与“技术推动”, 让改革与创新真正落地, 具体到实验环境装备上, 我们赞同有关“三个二位一体”和“三个三合一”的提法:一是将学科实验室的准备室与教师办公室、教师实验工作室融为一体。普通的常规仪器存放进实验室内, 贵重与核心仪器放在准备室内。准备室实现教师办公室、实验准备室和实验教学教研工作室功能的三合一。二是将实验教室与普通教室、实验仪器室融为一体。将普通教室的功能、常规仪器存储的功能与学生实验课的实验操作功能三合一, 不仅能推动每节课都在实验室上, 并全天候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还能让理科教师的日常办公、教研和实验课准备工作变得更方便、即时和协同。三是将实验室管理员与理科教师融为一体。不懂学科的管理员是不可能管理好实验室的, 不去管理实验室的理科教师也是难以准备好与做好实验的。准备实验的过程, 是备课的过程, 是收纳管理实验仪器的过程, 是研究与创新实验开展的思考与准备过程。二者分离, 将导致二者职业技能萎缩退化;二者融合, 将推动二者共同进步与职业能力发展与进化。因此, 改革与突破的最佳路径, 是将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和常规课堂教学的职责三合一, 所有任课教师必须集这三项职责于一体, 而年轻教师的培养要从实验管理与教学助手开始。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推动理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把理科教师的专业主义精神与职业伦理充分体现出来。

提升价值的成长加速

大拇哥:您在引用泥土与金子的比喻时, 一再强调“播种”和“深耕”, 从课程重整试验到课程发展的生态硬环境一体化设计, 应该也贯彻了您的这一办学思想。我们想知道, “播种”和“深耕”课程的生态呈现会给我们哪些眼前一亮的惊喜?

李校长:与其说是让人眼前一亮, 还不如说是希望让教师们感受阳光。无论中外, 课程建设既是一种必须, 也饱含了必要。换言之, 课程并非是一个盛器。首先, 课程的设计应该过好课程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这一关, 因此, 我们反对课程设置的简单碎片化操作。其次, 课程体现了完整且明确的教学诉求, 以及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应变, 这就是所谓“一课百案”, 因此, 我们在研讨课程教学经验的过程中要慎用案例化教研, 至少要交待清楚学情、班情以及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后续环节。再次, 我们注重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实验技术, 但我们始终倡导低结构设计, 努力做到技术为教学服务, 而不是教学被技术绑架, 尤其是在武装一些最新实验环境的过程中, 要求做到三个暂缓:①快速成长的实验技术引进暂缓。科技水平的迭代发展速度非常快捷, 我们在投资实验设备的过程中, 不该为不成熟产品买单。②数字实验结果过于理想化的实验项目暂缓。因为实验本身意味着诸多的不确定性, 而经过人为干预的数字实验设计, 通常会给人们一种假象, 以为最优化的实验结果是一种常态, 而缺失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足够的观察空间、细微的实验步骤 (方案和配方) 调整空间, 以及对实验结果充分的预后心理准备空间。③学科交叉实验不重复引进。最后, 追求让课程建设成为师生共同的运作舞台:一方面, 我们会通过鼓励教师申请学科 (个人) 的专属工作室, 以帮助他们成长;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求课程开发不要忘记学生,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为自己、为新纪元学校留下他们独立学习的成果, 让每位教师都成为课程设计师。

大拇哥:李校长, 我们发现贵校的课表与众不同, 从小学的课程设置到高中的课程选择, 都凸显出一种深层次的有关成长的学术思考。针对这一方面, 也请您为我们做个介绍。

李校长:确实, 我们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不仅有条件突破学段的硬性分割, 更有条件提前介入到学段衔接阶段。可以说, 我们的课程充分顾及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 再到高中毕业这一身心变化最快、最大的阶段各方面的成长需要。

在这方面, 我们的课程定位, 首先要基于中国教育的短板来加以调整。其次要坚持教育改革开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人才目标培养标准是学生学业水平指数标准、身心健康标准、品德与行为规范标准、外语能力标准、阅读素养标准、工程技能标准、艺术素养标准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标准。

我们的小学课程体系、初中课程体系、高中课程体系, 分别如表1、下页表2、下页表3所示。

兼顾个性的生态苗圃

大拇哥:有人说, 今天的教育更像是一台复印机, 其造就出来的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的流水线产品人。对于这种担忧, 新纪元学校有没有想通过教育来有所改变?

李校长:当然。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 我们致力于两个方面的重点突破:一是给学生们一张可以自由选择的课表;二是让学生尝试在校期间, 给自己创建一门课程。

美国的南伯灵顿高中尝试了一种被称为“蓝图” (Big Picture) 模式的做法, 它是围绕自我导向型学习 (Self-directed Learning) 的理念和行动准则开展的。在来自导师、专家、父母和同龄人的建议下, 每位青少年参与者都会创建一门符合自己兴趣的个性化课程。我们注意到“蓝图”模式中, 鼓励青少年积极探索自身已有的兴趣, 然后围绕这些兴趣主题, 重新想象并提出自己创造性的方法, 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各自的课题领域里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因此, 当“蓝图”引进新纪元后, 我们并没有直接套用, 而是先发动学科教师了解和熟悉其中的规律、规则;然后要求他们在课程积累的过程中, 不简单地追求数量上的增加, 而是更多地强调课程改造和课程开发中的艺术性, 并着力打造课程内涵的学术特质。从课程设计开始, 还要准备好多元评价体系的检验, 如我们的森林调研课程、田园实验课程等。

我们计划在三年内形成跨学科 (大学科) 课程孵化机制, 打造成长生态课程三个系列 (自然生态实验课程、国际航海课程和榫卯营造桥梁课程) ;我们将尝试五级实验生态迭代保障体系, 即打开既有学科实验室的大门, 允许学生拿着经过论证的实验项目申请组合跨学科实验;结合地域特色建立学校特色实验室;游说周边企业专业实验室向学生开放;走进高校开放实验室;最后请中科院做最高端的保障。

我们实行全人教育理念, 即全学段一体化课程环境浸润下的更多选择、更快成长。它包括分层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走班模式的全校大课表[起始阶段可以指定某两天、某两晚打破班级、年级模式, 实行学科专题 (项目) 短课程走读]、学生在完成通识课程之后可以选择量身定制以及全学段的学科跳级和年级跳级。

我们推进课程建设主体下的教师专业成长。具体措施有:帮助教师申请创建自己的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特色工作室 (孵化名师) ;鼓励教师与学生结对, 发展基于学科实验的中长期项目 (课题) 培育架构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深度钻研和学生的学术化知行思维训练。

不同学段课程再开发 (国家课程校本化) 的施力侧重, 偏向于基于教材的深度研讨和表征形式的技术开发。结合学校业已制定的小学段课程定位, 以及起始年级的特点, 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具象思维实验课程设计, 操作点有:强化绘本阅读与识字阅读的关联, 在发掘左右脑的同时, 同步开发学生基于艺术审美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知识的渴求欲望;在评价系统方面, 以团队合作为主 (不要过早打上个人奋斗、个人竞争的烙印) 。在小学后续阶段和初中阶段, 从“二维码教材立体化”实验入手,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 对既有的多媒体教参内容做改造和编辑, 通过扫描教科书里的二维码, 就能在学校走廊等公共区域的计算机上获得有关的图文、影像信息, 自主适应教材内容的预习和理解。之后, 还可以加入课本广播剧创作、单元学习回顾的自创检验系统 (如自编试卷、自编实验、自编延伸阅读等) 等教学技术表征手段。

编后:从新纪元双语学校出来, 迎着西斜的落日, 我行进在跨越长江的隧桥上, 海水江流、夕阳蓝天、闹市田园、理想现实……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让人没有想到的是, 入海口的美景里, 还兼及着现代人孜孜以求的新学习生态, 这就是全新的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

上一篇:培训班闭幕式主持词下一篇:标砖购销合同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