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024-05-03

ys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共8篇)

篇1:ys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4)理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能力方面:(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感悟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人民对中国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力量和出现的种种建国方案进行比较、鉴别作出的抉择。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三、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四、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视频教学法、讲授法、探究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那么在我国是由谁领导人民开创了这一制度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人民建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制度呢?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么确立的?

(二)课堂过程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探究一: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有封建势力压迫,外有列强侵略,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无数仁人志士走上了探求救亡图强的艰辛之路。首先是受压迫最深的农民阶级,在他们的领袖洪秀全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3年,未能取得反列强、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接着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内部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又分化出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由 于它没有触动腐朽不堪的封建根基,其结果无异于给蛀牙的人只吃镇痛药,而不是将虫牙连根拔掉,注定是要失败的,这也说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必然要灭亡的;之后又有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展的戊戌变法,但此时的清王朝已病入膏肓,非来一剂烈性药,不足以根治其患,同时也说明通过改良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在中国也是行不通的;这便有了孙中山后来领导的辛亥革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但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再加上资产阶级的本身固有的软弱性、局限性,面对异常强大的传统封建和西方列强势力,他们只得妥协退让,不能按照心中所想的那样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建立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取而代之的倒是由北洋军阀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持地主买办阶级专政,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但这既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更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愿,而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都相继失败的情况下,中国将向何处去?又有谁来领导中国的革命运动呢?中国革命又该向何处去寻觅力量之源呢?此时在中国大地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诞生出一支和农民阶级一样同为受压迫阶级,但又同农民阶级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下产生的小农意识不一样,他们是与最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技术先进、见多识广,他们就是工人阶级。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感召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启示下,组成了一支先锋队,叫做中国共产党,他们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他们的这一主张有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响应呢?我们来看这样一组镜头(镜头一、二)。由此可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

1.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而这一地位的确立又是

2.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1)性质:

①中国共产党是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登上历史舞台的。它同当时的其他各族人民一样都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所以中国工人阶级同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历史和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宗旨:

工人阶级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他天生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作为他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要继承他的这一优良传统,所以党的宗旨定位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即在其他阶级救亡图强的探索都相继失败后,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为它所代表的工人阶级争取利益,而且还担负起了为人民的解放和 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百折不挠奋斗的历史重任。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面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探究二:视频 改革开放30年)

中共执政近65年,有过挫折和失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和辉煌。通过发展公有制,避免了个人资本积累的漫长历程,实现了将一个积贫积弱的人口大国跻身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宝座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结束军阀混战、各自为政,实现国家大一统,并能使一个多达56个民族的国度很少发生大面积的民族冲突,让各民族相安无事地和平共处,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而今天的国人(视频 中国梦)也都满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为实现幸福梦想,而努力奋斗着!总而言之,我希望并且相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1)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3)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要做到实至名归,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那么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又怎样才能领导人民创造性的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他拥有什么样的法宝呢?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探究三: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非公有制经济就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1980年8月党中央出台《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的文件,指出“从事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这种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可缺少的补充,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国营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党在现阶段对发展个体经济的基本指导方针,指出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前进的需要。

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方针。

1992年12月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还固守着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放,坚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势不两立的错误观点时,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初期通过计划经济已打下良好工业基础和积累了一定的商业资本的基 础上,就要引进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既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一切先进的生产关系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从而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就是所谓的

1.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视频 民主 可见中国共产党的的另一个执政方式就是

2.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方针之后,紧接着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对1982年宪法的修正案,依法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允许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等;在1992年12月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紧接着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对1982年宪法的修正案,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等。也就是说我们党并没有直接以党代政,而是尊重和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把自己通过科学执政探索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就是 3.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以上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秘诀即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那么这三者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4.关系:

(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以及执政的方式。希望在座的同学们有朝一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时,能够秉持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让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篇2:ys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党的性质、宗旨;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

3、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学重点党的性质、宗旨

教学难点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课前预习(阅读梳理)--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梳理领会政治观点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________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_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________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________________先锋队,同时是________和的________先锋队。________是它的宗旨。

(3)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我国的____________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4)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也是实践给出的答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经济社会出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的智慧和能力。

(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________的。

★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____________。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___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____________;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_____________目标。

★3.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社会生活的领导和执政方式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________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________的执政能力。

(2)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核心作用。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64年前,在中国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下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到底的决心,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上述材料能够印证的结论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④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建国近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

A.能够全面履行政府的各项职能

B.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D.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历史条件决定的3、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②世界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③中国人民的先锋队④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2009年安徽卷)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①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④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某县委要求全县领导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办法”。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发扬民主,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B.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

C.紧紧抓住了党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6、(2010•北京卷•30)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是

A.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

B.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高执政能力

C.在平等的基本上,开展与国外政党的交流

D.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7、《走进新时代》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上述歌词反映的事实表明了

①党的领导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②党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职能

③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④党带领我们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8、1978年的农村改革,风雨兼程30多载。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12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从“皇粮国税”、“三提五统”到免征持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再到给予农民补贴;从城乡分割到统筹城乡,进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串温暖的记忆。

篇3:ys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课例名称: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0第4版,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六课第一框

3.课例类型:

讲授新课

4.课例主题:

高中政治课教学与影视、生活的有机融合。

二、课例背景

(一) 背景描述

政治课就其本质而言, 它是一门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德育始终是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功能, 然而“知而不信, 信而不行”历来是政治学科面临的最为尴尬的问题, 政治课也被看成“政治说教”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政治课理论性强、概念多, 教材讲述较原则、抽象外, 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政治课教师的观念陈旧、手段单一。笔者有幸聆听了中英公学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东淦先生有关电影课教学的讲座, 获益匪浅。本节课就是笔者在校级公开课——同课异构中以《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课例对电影课教学的一种尝试。实践证明, 把学生普遍喜爱又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影视、文艺引进课堂, 让学生欣赏、思考、分析, 从而实现政治教学与影视、生活的有机融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二) 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认知能力。

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因此,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指导, 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2.中学生的人生观和政治观在很大程度上被动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五彩缤纷的生活必将影响涉世未深、好奇心强、又不具备应有的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及正确的判断能力的中学生的政治态度。虽然他们从小就接受了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教育, 但是, 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帮助他们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国家的统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在《政治生活》中, 本框内容为第三单元的重点。《课程标准》要求:“阐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在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中, 党的领导与我国的基本国家制度是密切结合的。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从学生的认知过程看, 应该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的, 因此不仅要从感性层面, 更要从理性层面对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作出全面的思考分析。本框教学内容的安排, 是从历史层面切入到现实的政治问题, 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 也有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和参与政治生活。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在历史进程中, 我国人民做出的郑重选择, 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 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3)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能力目标

(1) 中国共产党执政,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中国人民对中国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力量和出现的种种建国方案进行比较鉴别做出的抉择,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 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 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 进而更加信赖和拥护中国共产党,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共的领导。说到底这是一个政治认知水平问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认知事物比较片面、表象和消极的现象, 又加上历史知识的欠缺, 因此不少学生对前一结论认识不深透, 甚至有一些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四) 教学方法

本课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情境为载体、通过问题教学和任务探究的有效整合实现教学目标, 采用情景导入法、探究讨论法、讲授法。

(五)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百度搜索MP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注意画面与歌词内容要一致, 反复欣赏、充分挖掘其德育因素;百度搜索同名电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了解该歌曲诞生过程;下载剪辑中央电视台大型品牌栏目《我们》:聚焦80后 (下) (20080420专辑) 。

四、教学实录

(一) 引入新课

展示幻灯片:《我爱记歌词》主持人华少、朱丹宣传画。

师:同学们看过这个节目吗?

(学生笑, 异口同声回答“看过”。)

师:今天我们也来记歌词, 请大家先仔细聆听、欣赏下面的歌曲, 然后请一位同学来接唱。

影视欣赏1:MP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设计意图:《我爱记歌词》是浙江卫视王牌娱乐节目, 该节目定位准确、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格调健康, 以此引入新课, 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开始兴趣盎然, 但知道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点失望, 不过, 很快被歌曲吸引, 会唱的学生跟着一起唱。)

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生齐答) 1943年日军占据了中国大半河山,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1943年3月10日出版了蒋介石作的《中国之命运》一书, 当中提出了“没有国民党, 就没有中国”的口号。中国共产党于同年8月25日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中国》的社论, 批判了这本书。时年19岁的中共党员曹火星由此创作了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时候, 中国依然是存在的”。1950年, 毛泽东亲笔修改了歌名, 在“中国”前加了一个“新”字。此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一直传唱至今, 以其饱满的热情, 滚烫的旋律, 鼓舞、激励了数代中国人。下面看看大家歌词记得怎么样?

学生活动1:教师幻灯片展示部分歌词, 同时播放背景音乐领唱, 学生推荐音乐课代表接唱。

师:不愧是音乐课代表, 接唱成功!不过, 好像有少部分同学还不会唱, 请这部分同学下课后再去欣赏。接唱虽然成功, 但是大家明白歌词的意思吗?请大家阅读P63, 探究:歌词“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坚持抗战八年多,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成为执政党?它是如何执政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 进行新课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板书)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板书)

学生活动2:学生看书P63第1~5段, 勾画, 自主或合作探究。

师: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指的是什么?

生:第三种方案所说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 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师:正确。一部中国近代史, 是中国封建势力和西方列强相勾结,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史, 也是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亡图存之路的历史。

(幻灯片展示) :1851年爆发的、历经1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19世纪60~90年代标榜“自强”和“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的失败;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 虽推翻了清王朝, 但最终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这些实践证明, 农民阶级由于其局限性, 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 也不能担当起重任。历史的重担落在了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的产生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规律。

师:那么谁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执政多少年?

生答 (众说纷纭) 。

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今年是中共成立90周年。当时12名与会代表代表了来自全国的50多名中共党员。中共1949年执政, 今年是中共执政62周年。中共并不是天生就成为执政党, 这当中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经过28年的斗争, 付出了几百万党员的鲜血和生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请问歌词“他坚持抗战八年多,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分别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中共执政党地位的确立过程时间跨度大, 历史事件多, 针对歌词设问, 既能化繁为简, 又能实现学科间的综合, 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觉推出材料背后的知识, 用活、用足影视材料。)

师:那么中国为什么最终没有形成国共联合执政的局面呢?其实,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曾进行过两次合作。幻灯片展示:国共两次合作。

第一次时间:1924年~1927年。

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合作成果: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最后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破裂。中共领导了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中国陷入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

第二次时间:1937年~1945年。

合作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合作成果:打败日本侵略者,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最后结果: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 发动内战 (1946~1949) , 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年的艰苦斗争,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通过前面的讲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1: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生2:得民心者得天下。

生3: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 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 (板书) 师:那么为什么人民会选择中共呢?

生:我认为这是由党的自身因素决定的。

师:对, 根本上说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板书) (幻灯片展示)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师:关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我们从哪句歌词里能感受得到?

生1:他指给了人们解放的道路。

生2: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师: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人说:搞革命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现在, 搞现代化建设不一定由中共领导。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影视欣赏2:《改革开放30年经典瞬间》。

学生活动3:谈谈你看完视频后的感受并说说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设计意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共的领导是本课的难点, 如果仅从教材提供的理论知识上来讲, 很难达到效果, 如果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 用事实说话, 并由此得出结论, 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1:太震撼了!中国共产党太有才了! (全班学生笑)

生2:中国共产党多年的执政成就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具有执政能力。

生3:实践证明,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任何政治力量所不能替代的!

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好, 很有见地。在建设社会主义征途中, 我们有过挫折, 走过弯路, 但在最危难的时刻, 中共总是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规律, 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证明:凡是党的建设搞得好的基层单位和地方, 经济就发展得快, 社会面貌变化就大。凡是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的单位和地方, 工作就落后;农村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机关更是这样。由此可见,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才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板书)

(过渡) 师: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提高自身执政能力从而更好地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执政地位呢?

2.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板书)

师:大量事实表明, 任何一个执政党, 不管它资格多老, 执政时间多长, 过去多么强大, 如果丧失先进性, 在长期执政中漠视人民利益, 甚至蜕变为既得利益集团, 最终必然被人民所抛弃。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共产党是一个具有74年执政历史 (1917~1991) 、1500万党员的大党, 却在一夜之间失去政权。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与党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缺乏忧患意识、固步自封, 不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有直接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 一定要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呢?

学生活动4:阅读P64~65第二题, 积极思考什么叫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并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该知识点被确定为本课的重点, 以教师讲解、点拨为主, 一是因为时间的关系, 二是因为理论性强, 涉及概念较多。)

师:执政方式也叫执政的手段、方法、途径。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 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 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 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体现了党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责任意识。

(1) 科学执政:

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板书)

师:科学执政其实是一个怎样执政的问题。你知道中共有哪些科学的思想、制度、方法?

生:以经济建设中心、科学发展观、计划生育、一国两制。

(2) 民主执政: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民主集中制, 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板书)

师:民主执政其实是一个为谁执政的问题。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 党执政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人民是权力的主人, 党是受人民的委托行使执政权力的。民主执政的核心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民主执政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要实现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实施民主执政的先决条件是发展党内民主。执政党自身必须是民主的,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实施民主执政要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取得胜利和成就的一大法宝。

(3) 依法执政:

坚持依法治国, 领导立法, 带头守法, 保证执法, 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板书)

师:依法执政其实是一个靠什么执政的问题。依法治国是一个多方面构成的有机体系。立法机关要依法立法, 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 司法机关要依法司法, 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要依法开展工作, 企业要依法经营, 国家工作人员要依法办事, 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参政党要依法参政, 执政党则必须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那么你知道共产党与法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5:阅读课本, 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踊跃发言。

生1:共产党制定法律, 遵守法律。

生2:共产党领导立法, 执行法律。

师:这两位同学对共产党与法律的关系认识还不完全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不等于中共去制定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保证执法不等于中共去执行、实施法律。在我国,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负责司法执法, 行政机关负责行政执法。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师:三种执政方式具有紧密的联系。

(幻灯片展示)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科学执政是前提条件, 民主执政是本质要求, 依法执政是途径和保障,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 又要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学生活动6:综合探究实践:根据平时的了解和本课的学习, 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政协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会顺序应怎么安排?

(学生讨论热烈、意见不统一)

(设计意图:每年三月“两会”的召开是国家、公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学生应该有了解, 并且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在前面章节已经涉及。此活动立足生活, 针对本课重难点设问, 代替了本课巩固新课环节, 是对知识的整合和提升。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零距离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师: (幻灯片展示)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 必须首先召开党的会议, 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通过法律等, 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一般在每年的10月召开。

②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因此, 召开党的会议之后, 继而召开全国政协会议, 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意见, 政协提前两天先开, 两天后, 人大开, 政协委员列席听取人大的报告。

③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因此, 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人民政协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必须再提交全国人大讨论通过, 使之变为国家意志, 以保证党对国家的领导。一般情况下、地方两会在春节前召开, 全国两会在节后 (三月份) 召开。

师:今天的内容就上到这里, 谢谢大家, 下课。

五、教学点评与反思

1.如何构建科学的、成熟的电影课教学模式。

影视课是直观、生动、形象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是一种真正寓教于乐的教育途径。教育界对于影视教育的重要性早就有了共识, 但实际教学中将影视作品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仍不多见。

本人一直致力于将影视引入政治课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 但一直不得要领, 在教学与影视的有机融合上总显得稚嫩和浅薄。观片是电影课的一大特点, 但是看什么?怎么看?看多久?本人很纠结。反思本节课, 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充分调动起来, 但是我的引导始终没有让学生达到情感呼之欲出的境地。学生忽视课本, 没有课前的准备, 也不善于记笔记。我想, 电影课和任何事物一样, 是一柄双刃剑, 关键在于角度的把握和利用的程度。首先, 要防止概念模糊, 把电影课当成多媒体使用, 从而抹杀电影艺术。其次, 必须突出一个“实”字, 即在影视选材上要选择那些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一致, 与政治学科德育教育目标相一致, 与国家大政方针相一致的材料。在每次播放前, 教师一定要熟悉影视内容和进度, 充分挖掘影视的教育因素, 在此基础上写好影视课教案。再次, 在影视演示过程中, 我们不应搞快速电影, 单纯追求影视的数量而忽视影视的运用质量。最后, 要做好课前、课中、课后指导小结。

2.生活化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价值取向。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本源。生活化教学既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也是教学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实施生活化教学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和构建生活化的教学体系, 在实践中零距离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与思考生活。

本节课不论引入新课还是课堂巩固的设计, 都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设疑激趣, 让学生都想说并且都有话说。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此真言也!所以, 本人认为教学生活化, 让学生“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才能实现政治课的学科价值。

3.政治教师应该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书——新时期政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新课程理念新颖, 它要求教师必须抛弃一些旧东西, 甚至是多年积累的已经驾轻就熟的经验, 还必须掌握一些新东西。作为政治教师除了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学科知识外, 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 必须具备汲取新知识的能力。政治教师应该是一本活生生的政治教科书。

篇4:ys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重要性及党的执政方式。建构历史与政治在党的领导问题上的内在统一关系,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问题。

(2)过程与方法: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提出和解决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历史必然性和广泛、深厚的民意基础,促进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进行全面、理性、科学的思考来升华对党的认识,激发其内在情感上的认同,提高中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增进对党的信心与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2)难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设问导疑法等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课前分小组去广泛搜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相关信息。

六、教学过程:

【环境布置】

悬挂党旗;课前播放歌曲。

【情境导入】

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一首旋律优美的经典红歌,知道叫什么名字吗?对,《唱支山歌给党听》,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现场演绎一下,让我们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饱饱耳福呢?

(学生演唱)

歌中唱到“共产党号召人民闹革命”,不仅带领人民夺过了敌人手中的鞭子,也夺过了他们执掌的政权,从而成为中国的执政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PT显示课题)。

【明确目标】

要想学得好,明确目标很重要。我们还是要先弄清楚这堂课的目标是有哪些,来,我们一起把基本目标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齐读课堂目标)

【自主学习】

接下来,请同学们对照学案,先自学教材,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上的探究题。8分钟的时间。

(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上的探究问题)

【史海回眸】

要学习中国共产党执政,首先必须了解它的历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历史,再次见证中国公共党诞生的伟大时刻。

(播放《建党伟业》片段)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影片中的哪些历史片段令你印象深刻,当时的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选择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和执政党?

(学生发言,自主得出:)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立的原因

(板书必然性:历史、人民;可能性:性質、宗旨,两个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今天,我们是坐在党旗下学习党的知识,其实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党旗上的图案很特别?知道他们寓意什么吗?对,这正说明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转眼间,党从成立到现在已经91年了,可党执政也才53年,短短的半个世纪,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请完成——

【探究二:】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请举例说明。

【小组展示】

我们不仅要看哪些组举的例子多、例子好,我们还要比较一下哪些同学的展示形式更加新颖独到。(学生展示)

【问题引申三:】以上的辉煌成就说明了什么?

【自主归纳】

(学生发言,自主得出:)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重要性)

如果说之前同学们是用历史论证了应该由共产党成执政,现在同学们则用事实再次证明了必须坚持由共产党成为领导核心,因为——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南针保方向)

2、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定海针创环境)

3、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吸铁石聚力量)

没错,过去党是代表人民的,所以人民选择了党;现在,党是先进的,我们继续支持党,可我党领导人却说了这样一段话:“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记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那么看完下面的一段纪录片,我们或许就能找到原因。

【以史为鉴】 (播放《大国崛起》片段)

【探究四】:苏联的迅速崛起曾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大事。然而74年后红旗的落下又给同样是共产党执政的中国留下哪些深刻的教训?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执政?

(让学生找关键语句,用荧光笔在屏幕上划出,并对应找出要改进的方式:虽然其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固步自封,不再紧跟时代潮流,没有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就,于是被时代和人民抛弃了。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改善其与时俱进的执政方式。)

【自主归纳】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要保证和巩固执政地位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保持先进性,不断改进执政方式。(表格显示三种执政方式)

【我来建构】

学生完成表格

科学执政(怎样) 民主执政(为谁) 依法执政(靠什么)

区别

联系

这是苏联共产党留给我们的教训,但是我们坚信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一定不会重蹈苏联的覆辙,因为,我们的党不是墨守成规的党,而是开拓创新的党;不是囿于教条的党,而是与时俱进的党;不是固步自封的党,而是善于学习的党。

【我来小结】

今天的课到这儿就基本告一段落了,学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可以谈你学到的知识,也可以说你现在的感想。

(学生发言,可以是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也可以是对党的认识的深化,还可以是对党的情感的升华)

【我来设计】

2012年3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来宜昌调研。他强调,要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环境。

请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的主题为你所在的社区、学校或班级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我来朗诵】

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歌更能表达我们的情感,请大家全体起立,面向党旗,朗诵诗歌——

像树木不能离开大地,像水滴不能离开海洋。

执政党离不开老百姓,人民的期盼就是党的选择。

在你的带领下: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奥运精神激情传递;

小康生活初具水平,和谐社会深入人心……

我们不否认太阳下的阴影,也不否认腐败的毒瘤尚存。

然而,

大浪淘沙,你坚定稳如泰山;

吐故纳新,你不断反思改进。

党啊,亲爱的党!

我们要珍惜今天,刻苦学习;

我们要飞向明天,奋发向上。

我们要做新世纪的主人,

让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昌盛,昌盛,更昌盛!

让二十一世纪的华夏,富强,富强,更富强!!!

作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希望你们能记住今天立下的誓言,相信将来的你们一定会把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

篇5:ys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年级:高一级 版本: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

政治教研组 胡 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一框题,是学习第六课的基础。本框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之一,也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因此本框题在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第一单元的人民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下启第三框题我国的政党制度。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对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跟党走的信念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内容结构

在学习第五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第六课讲述我国的政党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教材从回顾我国近代史开始,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三种执政方式,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性质和宗旨,最后说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讲我国的政党制度首先要讲共产党,而讲共产党就要先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本框题从历史层面切入到现实层面,层层深入地介绍了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原因、现实意义和三种执政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党领导地位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依据:这两点具体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立的原因,这对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至关重要。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依据:这一理论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阐明中国共产党各种执政方式的含义及其联系。同时学生对党的执政方式容易简单地理解为十二字方针,而不理解其含义以及坚持这三种执政方式的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这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相关内容,联系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基础知识以及认知能力,我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认识党的执政地位及执政方式。

依据:课程标准3.8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

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党的自身条件决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2.能力目标

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鉴别能力。

依据:本框从中国近代史切入,将涉及到对近代几次民主革命和改良运动的评价,应该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依据: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我决定通过视频、歌曲和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材料设置探究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由学习小组合作组织答案,由我进行评价、总结、点拨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情分析

第一、从认知水平来看,学生接触过党的知识,但对党的理解还不深刻。第二、从身心特点来看,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维比较活跃,但容易偏激。

(三)教学方法

为了讲清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能够达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框的特点和学情分析我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讲解法。

(四)学法指导

在学法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程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

导入:第五课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心内容;此外还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就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由此导入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新课开始首先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加深对党的感情),在学生欣赏完歌曲以后设置探究问题一:借助历史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对学生的回答做简单评价然后引导学生重温中国近代史,接着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开国大典的图片,播放视频《复兴之路》,使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让学生结合以上材料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立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中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的结论。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探究问题二: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哪三种建国方案?结果如何?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完成表格,说明是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并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突破重点)

其次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设置探究问题三:1.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说明了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由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分组讨论、回答问题,使学生懂得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三个才能”(让学生齐读)。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使学生自觉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然后由胡锦涛的名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推导出党要不断提高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改进执政方式,从而引出第二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主要由我讲解,首先解释三种执政方式的含义并指出坚持“三种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要求。其次通过探究分析例题:“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强调党的执政地位和三种执政方式的区别,使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方式的理解。最后通过一个知识拓展:分析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把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区分开来、并加深理解。(突破难点)最后,大约还有5分钟的时间,设置了5道选择题当堂训练,以巩固所学知识。当堂训练: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

A.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

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C.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D.党员数量众多决定的

(二)作业布置:

背诵: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确立的原因,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固学案1——8,第10题。预习第二框体内容。

(三)板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板书,以结构图的形式表明本节课的知识点及其关系。这种设计既有利于学生理清本节内容的思路、简洁明了,也有利于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史中和国人共民产的党选执择政:历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执政地位: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科学执政执政方式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地位及执政方式

(四)、时间安排

篇6:ys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陆燕

一、教学理念

本课在设计教学时,以问题探究活动为主要突破口,同时也贯穿本课。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入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理解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2、能力目标:

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党,长大后愿意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四、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讨论探究法、自学阅读法、讲授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六、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教科书P62材料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 1 1.当时中国的哪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情况? 2.这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实力如何?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发展壮大已经在当时处于有利地位

(教学意图:直接运用教科书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生活入手,关注学科间知识背景,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总结,引入新课] 师: 刚才同学回答得很好,新中国成立前夕各政治力量之间的较量,特别是1948年的三种基本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社会中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战争中明显处于优势地位,那么中国共产党在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它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不是自封的?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我们就围绕这样的问题来学习本课。【新课学习与探究】

(历史回顾)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亡图强之路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有过许多尝试,如: 农民战争: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1)请同学们对三种尝试分别列举一个具体事例;(2)这三种尝试成功了吗?请你简要说说理由。[学生同桌讨论,然后回答]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为背景,理解在中国的近代,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独立与富强进行了不同途径的探索,尝试不同的走法,经过反复的实践,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多媒体课件展示]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一张1949年的开国大典毛主席的图片)

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的深刻的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的历史选择。

(教学意图:通过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都是我国的领导者和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核心的价值观点,准备一段视频,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播放四分三十秒的视频:历史的选择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的历史选择。是因为()

A.农民革命不可能获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B.中国资产阶级担负不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 C.不触动封建根基上午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不会成功 D.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教学意图: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的历史选择这一观点的理解。)

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之所以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地奋斗。

(教学意图: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的内外因进行有机整合,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否则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多媒体课件展示]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环境;才能调动一切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要给学生强调以上三个核心观点,实际上就是具体分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现代化的建设成就。使得说理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① “依法治国”方略

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⑤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⑥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篇7:ys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中政治教案: 第六课 6.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教材分析

前面学习了关于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知道了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主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各国统治阶级不仅重视采用恰当的政体,而且也十分重视政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般是由政党领导的。那么,为什么中国要由共产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中国?本框与下一框题共同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2、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仅仅处于自发状态,不能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六、课前准备

1、结合历史分析近代中国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方案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 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台了三种建国方案,结果是:第一种方案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它的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没有得到人民赞同,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只有第三种方案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2)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登上历史舞台的,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教师活动: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材料,举例,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罪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执政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篇8:ys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 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材第十章按照改革开放“起步”、“展开”、“新阶段”、“小康社会”、“成就”的历史发展顺序来编排, 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性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4) 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局面的展开和新发展。下文将以“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这个核心问题来设计教学内容。

(1) 从历史的角度看, 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要求。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党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百废待兴, 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工作亟待恢复, 国家生活的正常秩序亟待重建。但当时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仍坚持“左”的错误路线,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思想上受封建主义和党内教条主义影响, 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使此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为了突破这种局面, 党内提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 逐步认识到经济的落后面貌与我国多年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 必须改革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 做出了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择, 全面推行改革开放。

(2)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看, 改革开放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决定了的, 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产物。李瑞环同志在《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 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义……改革开放符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要求, 否认改革开放的人, 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5) 首先,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会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发展。例如马克思曾讲社会主义只能在几个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但列宁结合当时的客观情况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资本主义锁链最薄弱的地方, 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 小平同志也认为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其次,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改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不改革生产关系, 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因此,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 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3) 从实践来看, 没有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 中国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温饱问题的解决,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让我们认识到改革是使中国摆脱贫穷、走向富强的根本途径。没有改革开放, 就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就没有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富强。不深化改革, 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重视发展, 就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保持稳定, 一切都无从谈起。

(4) 从人民的角度看, 广大人民群众亲自见证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实惠, 因此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 党和政府理应尊重人民的意愿,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 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是改革开放的动力源泉。因此, 改革开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愿选择。

2 教学方法

在讲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这个问题时, 教师如何有效地使教学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使学生真正明白其必要性和正确性, 下文将提出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 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参与、相互激发、协调合作, 在师生互动中共同解决问题, 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启发引导式的教, 学生消化理解式的学, 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开放式的教学内容, 提问式的讲课方式, 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 报告或小论文形式的考核都是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

在纲要课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围绕改革开放为主题, 又不局限于教材, 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 根据学生所需, 设置开放式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以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各种问题为线索,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并解决问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期待, 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演讲等多样化的形式, 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给他们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 力求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讨论如何看待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成就,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腐败、分配不公等种种社会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就学生普遍关心又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来开展辩论, 设计“改革开放的利与弊”作为辩论题目, 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辩论使同学认识到要一分为二地考虑问题, 对学生今后的学业和人生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 情景教学法:这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模拟具体情景, “身临其境”地感受、领悟、体验历史和现实, 使某种历史情景或现实情景再现,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体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情景再现法, 可以加深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这个问题的历史必然性的领悟。

使用情景再现法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 容易给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 为使学生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可以通过编排情景剧等形式再现改革开放前后的具体历史情景。通过情景剧的编排活动, 学生亲自扮演历史人物, 通过模拟历史真实场景, 加深对这个历史阶段中重要人物的认知, 了解在重要历史转折点领袖人物的作用。教师在课前也必须做足准备, 对学生拟“出演”的作品有所了解和研究, 避免造成对历史的误读。

(3) 联系实际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联系改革开放的实践和自身对改革开放的体验, 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为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 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纲要课教师应选择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密切相关的事件作为教学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联系改革开放的实践,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切身体验去认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来自农村落后偏远地方的同学, 亲眼见证了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 对广大农村的政策倾斜, 对在校贫困大学生大面积发放国家助学金, 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同时, 引导学生思考假设没有改革开放, 今天的中国会是怎样的局面, 通过与成长于改革开放前上一辈人的生活体验的对比, 感受到今天的人们思想观念不再封闭僵化, 勇于变革, 开拓创新, 科学、民主、文明、公平等新的理念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尺度。

综上所述, 在纲要课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围绕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 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的, 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愿选择四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参与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联系实际法引导学生理解并认同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

注释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559/201005/88480.html.2013-10-12.

2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6) :20-22.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ldhd/2011-07/01/content_1897720.htm.2013-10-12.

4沙健孙, 马敏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65-310.

上一篇:医院信息下一篇:公共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