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废除死刑的路径选择

2022-09-12

纵观全世界, 废除死刑的路径无外乎以下四种, 即宪法路径、立法路径、司法路径以及联合路径。

1 宪法路径:刑法宪法化以及死刑违宪

宪法路径顾名思义也就是指通过修订宪法、对宪法加以重新解释以及使用宪法来达到限制以及废除死刑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把刑法的一些规定以及原则变为宪法的一些规定以及原则, 继而通过宪法的适用机制来对宪法进行合理的适合的解释, 也就是宣布死刑这一做法是违宪的, 进而将其制止废除。这个做法在世界上并不少见, 已经有一些国家选择了这一种方法, 比如南非在1993年通过了一部临时宪法, 接着就马上宣布了停止实行死刑, 此问题紧接着就被交到了刚刚成立的宪法法院, 而法院对国内的目前高犯罪率置若罔闻, 也宣布了死刑违反宪法, 选择了废除死刑。俄罗斯所选择的也是这一种方法, 其在1993年通过了一项法律宣布死刑在正式废止之前可以由联邦法律视为一种极刑, 适用的范围也比较局限, 即仅仅在侵害生命十分严重的情况之下。可以看出宪法路径十分重视宪法在废除死刑之中的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绕开立法与司法的烦琐形式, 其便捷性十分明显, 可是这种方法也需要十分浓厚的宪法传统, 这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可以适用的。

2 立法路径:立法上削减和废除死刑

立法路径也就是用立法的方式, 具体来说就是修订相关的刑事法律把有关死刑的罪名给逐渐地减少和废除, 同时也要严格地控制有关条款。这种路径立足于利用现有的法律资源, 属于典型的法律依赖性。现代的刑法法律原则把立法权与司法权分离, 也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也就成了现代司法权受制于立法权的理论依据, 用来防止司法权的泛滥。所以从立法上来逐步地削减和废除死刑是一种最为合法同时也是最为彻底的方法。可是这种立法路径也有着很多的问题, 比如需要的时间过长、成本过高, 现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有着十分复杂的立法步骤, 而从事立法的人员也都是从社会各个领域挑选出的人, 立法机构的成员构成也十分复杂, 所以想要在一个代表民意的立法机取得对于废除死刑这一做法在当今中国的情况下是十分困难的, 这注定会有着一个十分漫长的痛苦的过程, 同时也注定会付出大量的时间以及金钱成本。并且还会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 这也是由于如果立法上注重了对死刑废除的认同, 那么司法上就会有可能出现限制死刑的情况, 这不利于民众对废除死刑观念的认可。最后由于中国民众还缺乏对废除死刑这一做法的认同, 缺少广泛的民众基础。

3 司法路径:司法上的限制与搁置

顾名思义, 司法路径就是在即使在立法上仍保留有死刑, 可是在实际的法院判决之中减少对死刑处罚的数量, 这也就使得立法上及时对死刑有所保留可是在实际的司法活动中却很少有死刑的出现, 事实上形成一种废除死刑的事实。可是采取司法这一手段来实现废除死刑的目的, 会存在着一种司法权超越立法权的嫌疑, 并且在实际上如果想要彻底地废除死刑与立法也是密不可分的, 况且如果在事实上限制与搁置死刑而得不到立法的确立的话, 那么也会同样出现反复的情况。此外由于事实上判处死刑的案件是在逐步增长的, 所以这一条道路也不利于中国彻底废除死刑。

司法路径也有一些优点, 首先是可以在实际上还未取消死刑而不适用死刑的时候提升死刑的威慑能力, 并且也可以在民众目前对死刑废除仍有较大争议的时候保留操作的空间, 用一种极高的效率来实现事实上限制死刑的目的。

4 联合路径:立法与司法相配合废除死刑

联合路径就是一种综合的手段, 具体来说就是在刑事立法上逐步减少与废除死刑和刑事司法上限制以及搁置死刑相呼应, 综合使用立法与司法手段, 首先是立法开始削减减少死刑的罪名, 而在实际上逐步地废除死刑, 达到一个最后彻底废除死刑的目的。经国外的调查发现, 这种方法已经由很多国家实践过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结果。这种模式可以选择考虑采取的路径为首先在法律上减少死刑的罪名, 比如留下故意杀人罪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罪, 在中国由于此种方法具有中庸的性质, 适用于中国的国情, 所以较为适合我们采用。

摘要:通常来说, 废除死刑的手段有如下几种:宪法路径、立法途径、司法路径以及联合路径。这几种手段各有千秋, 其作用与效果也都不一样, 从联合路径出发, 吸取其他手段的长处, 有利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废除死刑的路径, 也就是将立法途径与司法途径相结合, 在立法上逐步削减与废除死刑与司法上的限制于搁置死刑相配合, 最终达到一个立法与司法上彻底废除死刑的结果。而若想实现顺利地废除死刑, 与相关制度的完善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也需要学者、政治家、司法工作从事者以及普罗大众的支持。

关键词:废除死刑,路径选择,立法路径,司法路径

参考文献

[1] 罗吉尔, 刘仁文.限制与废除死刑的全球考察[J].人民检察, 2005 (5) .

上一篇: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效果问题探讨下一篇:教学启示:谈如何发挥现代女性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