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成就介绍

2024-05-04

苏轼的成就介绍(精选6篇)

篇1:苏轼的成就介绍

苏轼的成就介绍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叶燮(字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x诗文x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人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间大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

一、豪放风格

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二、旷达风格

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

三、婉约风格

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篇2:苏轼的成就介绍

一、苏轼的成就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大大文豪,其在诗词歌赋和书画方面都具有非常杰出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语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另外在书画方面也具有非常的成就。苏轼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代表了北宋时期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首先说一下苏轼在文学上面的成就,苏轼的散文成就非常的高,流传到现在的作品也非常的多,这些作品都立意宏远、豪放不羁,继欧阳修之后成为了北宋文学的领军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享有盛誉,一生之中与其交友并且受到他的指导的人非常多,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苏轼的诗词现在存世的大约有四千多首,这些诗词大气豪放、变化万端,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可以说代表了北宋时期诗词创作的最高峰,为宋代诗词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很多诗词现在也非常的有名气,像《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传世的名篇。苏轼的词可以说冲破了单纯描写男女恋情的局限,具有非常广阔的社会内涵,创立了与婉约派截然不同的豪放派诗词,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在历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再者苏轼在书画方面也颇有成就,苏轼擅长行书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后世很多人都曾经学习苏轼的书法,可以说其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苏轼的画作遒劲有力、画面简洁,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画风洒脱、豪放,可以说是其心情的真实写照。

苏轼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在北宋时期都达到了最高水准,苏轼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二、苏轼的散文成就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天才,其作品具有浩瀚的气势,不仅仅体现在其诗词上,苏轼的散文也堪称一绝,可以说苏轼是在诗词歌赋和散文、书画方面都具有非凡成就的一代巨匠,苏轼的散文可以与历史上著名的柳宗元、欧阳修和韩愈相媲美,与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散文一起被称为“欧苏”,可见苏轼的散文成就是非凡的。

苏轼的散文有很多,首先需要讲的`就是苏轼的政治论文,在这些政治论文中苏轼满怀着儒家的政治理想,凭借大量的史实进行了周密的论证,字里行间文采飞扬,胸襟开阔,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策略》、《策别》、《策断》等都展示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讲也具有非凡的价值。而苏轼的历史论文更是博征旁引,气势恢宏,让人读之称快。代表作品有《平王论》、《留侯论》等。虽然这些文章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其实用价值已经不强,但是其文学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苏轼还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书札、杂记、杂说、小赋。这些作品小巧典雅,夹叙夹议抒发了苏轼开阔的胸怀,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见解,对文艺作品的看法,成就超越了其政治论文,这些作品论述精辟,才华横溢。比如《传神记》和《书吴道子画后》都是不可多得的散文精品。

苏轼的散文成就在当时可以说无人能比,就是从今天来看,苏轼的散文也具有非常好的艺术价值,苏轼不愧是一代大家,文坛巨匠。

三、苏轼祖籍

苏轼的祖籍在河北栾城。根据《旧唐书》记载,苏轼的祖先苏味道是河北栾城人士。苏味道的一个儿子在四川眉县生活,后来便有了眉县苏氏。苏轼的父亲苏洵,以及弟弟苏辙都是眉县苏氏一族。所以,苏轼是唐代宰相苏味道的后裔,祖籍在河北栾城。

苏洵曾在《苏氏族语引》中记载到:“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除此之外,“三苏”经常在书画作品题跋,印章上都写的是“赵郡苏氏”。

后来,河北栾城政府修建了“苏东坡祖籍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占地约15亩,面积共有750平方米。当时,栾城政府根据苏轼的人生事迹修建了这座苏东坡纪念馆,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教育价值。苏东坡纪念馆不仅陈列了苏轼的文学作品和历史遗物,其中也展示了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的作品内容和人生事迹,游客来到苏东坡纪念馆后,可以全方面的了解“三苏”的精神风貌。

篇3:论苏轼的书法艺术成就

“尚意”绝非空穴来风, 它既有着深刻的社会时代背景, 又符合书法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经过唐末、五代的混乱, 不仅文化遗产遭到极大破坏, 而且书法真迹日见极少, 师资人才日益匮乏, 这一严峻现象直接引发了两种结果的产生。

首先, 刻帖的兴盛。为了满足上层统治阶级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促使了法帖的复制方式由唐人盛行的双钩廓填变成刻木或刻石传拓, 也由此开帖学书法之先河。其次, 传统笔法的继承为之中断。在经历了唐末, 五代的动乱后, 这一绵远悠长的师生相传的道统遭到了阻隔。这迫使一些有胆之士可以抛开既成之法规观念的束缚, 更加大胆的去表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另一方面看, “尚意”书风的形成, 是书法艺术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书法史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行草, 楷书等“新体”的创立期, 尽管此时已有“意在笔先”的提法, 但这个“意”主要是指创作前的艺术构想, 尚且是理性的概念, 不能等同于后世所说的感性。唐代, 唐人书法非常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情”则更加受控于“理”。随着法规制度的日益完善, 书法艺术的抒情功能也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了。所谓前代生机未尽, 必然因循相继, 而越是已达极处, 相离背异的趋势将不期而然。既然唐人法度已登峰造极, 于是宋人另辟蹊跷的要求势不可挡, 向“法”之外的探索追求便成了宋人书法的发展目标。

在“尚意”书风的时代浪潮中, 出现了一大批群星璀璨的书家, 而其领军人物当数宋四家苏轼, 他与黄庭坚, 米芾共同把“尚意”书风演绎的淋漓尽致。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嘉佑进士, 复举制科, 授凤翔府判官。治平中入判登闻鼓院, 召试得直史官。历判官告院, 开封府推官。熙宁中上书批评王安石新法之弊, 出任杭州通判。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下狱, 责授黄州团练副使, 本周安置。哲宗元佑间, 历起居舍人, 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兼侍读。四年出知杭州。六年, 召为翰林学士承旨, 后出知颖州, 迁判州。七年, 召还擢兵部尚书, 转礼部, 兼瑞明殿, 翰林侍读二学士。哲宗亲政, 出知定州。紹圣初, 以“饥斥先朝”“诽谤先帝”之罪名, 贬之英州, 末之, 又贬惠州安置, 再贬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赦还, 翌年病逝于常州。追谥文忠, 赠太师。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等。

苏轼生性旷达, 博学强识, 能文章, 善诗词, 精绘事, 工书法。其文章众体兼备, 纵横恣肆, 格高力健。书法上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努力挣脱唐人重法观念的束缚, 注重自我精神的体现和情感的宣泄, 追求一种高度自由化的创作状态, 开创了宋代“尚意”的新风。

关于苏轼的学书思想, 他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纵观其一生, 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 但同时又受道家, 佛家的影响很深。最终影响并形成了苏轼达观处世的人生观和追求超然旷达的心境。佛, 儒, 道三家思想在苏东坡身上有着空前的融会和贯通。同时, 他又本着“以佛修心, 以道洋人, 以儒治世”的原则, 对三家思想进行了激浊扬清, 各有取舍的批判态度。向往淡远深邃的美, 是苏轼“尚意”书法风格的审美理想所在, 从其所流传的遗迹中, 可看出他对雄放豪迈的风格始终是称赞的。但他更加向往淡远深邃的美。他在《苏轼文集》写道:“欲令诗妙语, 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越是走人间, 观身卧云岭。”“静”是为了“了群动”而“空”正是为了“纳万境”。他要“阅世走人间, 卧身观云岭, ”这种情怀, 超脱而又执着, 冷静但是深沉, 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对那种淡远深邃的美的向往。这是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的统一。

他在《次韵子由书论》曾言“吾虽不善书, 晓书莫如我。够能通其意, 常谓不可学”。这里的“意”是指作者内心感受和丰富联想在创作过程中的自然流露, 是超越法度而更为深潜的艺术本质。苏轼在对前人的理论和书迹进行广泛研究学习后, 体会到一旦为“法”所缚而不能自拔, 结果只能丧失自我。所以, 他主张“出新意与古法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自己也曾说:“吾书虽不佳, 然自出新意, 不践古人, 是一快也。”他曾言:“我书意造本无法, 点画信手烦推求”。他十分强调以“笔成冢, 墨成池, 不及羲之即献之;避秃千管, 墨磨万铤, 不作张芝作索靖”的执着精神来追求“法”的自由。此外, 苏轼还提出了“貌妍容有颦, 璧美何妨椭”的美学思想, 将妍于颦, 骏与朴对立并存, 肯定了“丑”的审美功能, 从而拓展了传统美学思想的外延。他的这些思想, 启发了北宋后期以及南宋, 金的书法创作, 并对以后尤其是明代书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轼书法深受欧阳修的影响, 少观摩二王, 中岁学颜平原, 晚乃喜李北海, 一生皆悠游于晋唐人之间, 但又能自出机杼。其取众家之妙, 与笔墨酣畅中求天真平淡, 不计较点画位置, 不在乎肥瘦得失。而重才学情感的宣泄, 情之所至, 自然为妙。无法之法, 不工之工, 无异于佳乃佳等独特的审美思想是苏轼苏轼书法艺术的一大特色。

苏轼书法诸体皆善, 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 也是最能体现宋人“尚意”书风特色的, 便是他的行书。而他的行书所得到的一个质的飞跃, 是在黄州。黄州时期的书法是东坡向“尚意”书风过度的最重要转折点。此一时期, 是他艺术创作的最高峰。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 内心极度悲愤, 此时年轻的豪情壮志已烟消云散, 代之而来的是参禅问道, 或幽居默禅, 或出儒古刹。时居佛教主流的禅宗极大的影响了苏轼。例如禅宗中的“呵佛骂祖”, 蔑视权威, 不畏法度舒服的胆魄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平常心是道”等思想, 不仅激发了苏轼在书法上的挑战和批评先贤的勇气, 而且还帮助他在创作构思时越来越自由无羁的发挥。此一时期著名的作品如《杜甫桤木诗》、《黄州寒食帖》、《前赤壁赋》等。其中又尤以《黄州寒食帖》最为精彩, 被誉为是继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此帖英姿豪迈, 超神入化, 东坡愤懑沉郁的心情, 在无意于佳的状态下, 任情恣性的挥洒, 出奇制胜的达到了笔法的崎侧纵横, 有如神助。其点画坚实肯定, 沉着凝重, 笔势偃侧但不拖沓, 涩而能达, 滞中有畅。字形多成横势, 有“石压蛤蟆”之感。章法上, 起首的几排小字, 节奏平缓, 接着行笔速度加快, 字形逐渐变大, 行距或宽或窄, 字距或大或小, 最后一排独立成行的小字, 与起首遥相呼应, 浓郁的墨色, 散发着奕奕神采。苏轼的“尚意”书风, 对宋代及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所倡导的书法观念, 影响了一代世人, 并且他与其后的黄庭坚, 米芾等人一起掀起了“尚意”书风的大旗, 苏轼的

油画中的画味与笔触肌理价值

——以朱沙油画为例

马贵中 (云南红河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在油画作品中, 画味是衡量油画绘画性的重要标准, 笔触与肌理是构成艺术作品绘画性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朱沙油画为案例, 浅析油画中的画味与笔触肌理价值。

“画味”一词, 顾名思义指一张画有画的味道, 故“画味”亦作“绘画味”, 是业内绘画同行中常用的术语, 也是衡量判定画作价值的标准之一。

“画味”作为名词来理解时是一种前人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认识总结出来的美学标准与绘画审美追求;“画味”作为动词来讲时, 是一种绘画创作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手工痕迹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画出的画很多, 但有的画由于过于制作、过于图像等种种因素而失去了绘画的味道。这如同生活中我们常常感觉出门在外吃不到新鲜可口的饭菜, 虽然有店主眼见为实的让顾客亲眼观看当场宰杀以视新鲜, 但鲜则鲜矣, 入口初时美味, 时间稍久总觉少点家中新鲜与自然。快节奏速食要求下的新鲜出炉, 始终少了些家常菜的从容, 即使辅与某某名牌高科技鸡精, 催生出的鲜美也渐渐失去了“新鲜”的本质背离了新鲜的本意;同理, 有画味的画有味道, 有味道的画不一定有画味, 也不等同于有画味的画, 有画味的画能让人反复咀嚼玩味, 并于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

“画味”的艺术物质呈现主要由笔触来实现。当油画创作一开始, 笔与画布一接触的同时, 笔触与肌理的问题就产生了, 如同中国画中所说的笔墨关系:笔借墨以成形, 墨借笔以生变。“中国画理论认为:论用笔法, 必兼用墨, 墨法之妙全以笔出。”可见用笔的得当是很重要的, 笔触作为画家艺术创作实现的外显, 是由画家作画情绪表现技巧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视觉表现力, 运笔的轻重缓急给人不同的力度感, 阿恩海姆认为在静态的自然物中, 所知觉到的强烈运动, 往往是由下述事实造成的。这就是这些自然物的现状, 往往是物理力作用之后留下的痕迹, 正是物理力的运动、扩展、收缩或成长等活动, 才把自然物的形状创造出来。 (2) 笔触的走势在塑造形体的同时还构成了画面的的张力, 笔触的力度不等于物理意义上的自然力度, 而是画家通过手握笔在画布上运笔留下的痕迹所呈现的图形视觉张力, 是画家生理和心理力量在画布上的呈现。笔触的外部静态形式随着笔迹在画布上行走的快慢、轻重、方圆、宽窄、断续、粗细、长短、曲折、藏露、虚实等的相互关联充盈着一种内在张力, 折射出画家对绘画本体用笔的感悟与理解。在朱沙画面的构成形式上, 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偏爱和自己独特的理解, 在绘画审美观构成上更多取向于中国画的构图形式对点、线、面的控制, 对画面“空白”、疏密、动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和强调。用笔也散发着书法“写”的审美倾向。

朱沙油画有“画味”, 其油画中的“画味”既有中国绘画审美中笔墨的审美因素, 又有油画材料特性本身所具有的材质美感和形式感。在形式所生成的意味取向上, 倾向于中国传统绘画特

书法成就为中国书法增添了灿烂一笔。有的意韵追求。在其画中, 山川草木都被艺术家赋予了一种人格化的抒情格调而显得颇具温情。田园诗意的全景式解构、揉碎并重新组合式大风景描绘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精神审美价值相承, 画中褪去城市的喧嚣, 俗世的纷繁, 营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永融的清明桃花源。画面概括的色块, 沉稳雅致的颜色, 动静相宜的点线面布置使得“画味”更加浓郁。

笔触的有效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绘画审美价值, 笔触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绘画中得当的保留笔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理趣, 所谓用笔的理趣就是画理和艺术法则在用笔上的自如体现, 画面上的笔触是依据对比而存在的, 用笔的干湿浓淡, 强与弱, 虚与实、长与短等对比因素在画面中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通常我会采取层层作画的方法, 利用油画色层的先后关系来控制色层的厚薄, 每画一遍都力求以书写的方式进行, 为后面的效果做一些铺垫, 经过层层敷设后, 在获得丰富质感的同时, 也形成了肌理富于变化的表面结构, 使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具备独特的张力”。 (朱沙语) (1)

肌理的强化与强化与有效运用是朱沙油画创作中的重要表现手段, 所谓肌理是绘画呈现出的材料质感, 主要由画的底子材料、作画工具、颜料、技法等综合因素共同构成的, 在朱沙油画中充分利用了底子的材质感, 通过画画的过程, 不断的保留与覆盖, 色层的叠加因运笔的不同而能偶然保留底层色从而使每一块色彩在单纯的色层重叠之后, 视觉效果变得丰富而微妙, 同时也就获得了视觉强度较好的色彩, 在多次作画的过程中将色彩强度和色彩控制发挥到最佳状态。笔触与肌理的有效运用, 在丰富画面完整性的同时也展现出笔触与肌理本身独特的审美价值。

注释:

(1) 《寻找记忆中的风景》朱沙著, 《美术观察》总第195期, p87页. (2) 《油画风景写生》毛岱宗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7.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p71页.

参考文献:

[1]《经典山水画法》周阳高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2]《写意油画教学戴士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寻找记忆中的风sss景》朱沙著, 《美术观察》总第195期, p87页

[4]《油画风景写生》毛岱宗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7.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马贵中, 男, 回族, 云南澄江人, 现任教于云南红河学院美术学院, 讲师。

参考文献

[1].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2].黄惇, 金丹, 朱爱娣等.中国书法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

[3].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5].陈宇.苏黄精神[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4.

篇4:苏轼书学成就探析

我国书法发展源远流长,从秦汉时期至隋唐,由实用性慢慢到功利性,中国书法前进的脚步一直没有停留。到了宋朝有个叫苏轼的书法家,在他看来,书法的重要作用应是自审其美,自得其乐,作为一个书法家创作过程中所得到愉悦身心和陶冶性情的满足。所以,苏轼的对尚意说是源于在它的创作中的自乐。宋这个朝代虽然国家动荡,但是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却是相当辉煌的一个时期,书法的发展在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在魏晋南北朝的高度上又有新的创新和发展突破。发展到唐代,书法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一程度上也保留前代笔意,这并不是书家有意识的行为,其实是在书法风格演变历程中对前代自然保留的结果。书法风格的演变也是这样,相隔的时代越近,对之前继承的书法笔意因素最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减少。

求新求变的苏轼

苏轼为宋四家之一,在绘画方面为文人写意画的开启先河,他的书法也是新意百出,不践古人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尚意论的发起者,其书法理论更是推动了宋代书法独立而寓于新意的发展历程。黄庭坚评价苏轼书为:“本朝善书,当推为第一。”除此之外苏轼在散文、诗、词方面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在我国书法史中,能够理论和创作并进,两方面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大家实在不多,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曾经说过“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然苏东坡却能二者相促相长,把理论与创作完美结合。

黄庭坚的《跋东坡墨迹》对苏轼这一生的书法经厉,有一段影响很广的话,大意说:“东坡先生从小就学习《兰亭序》,写的一手清秀飘逸的好字好像徐季海,当他酒后便放浪起来,尽然忘记工拙,写的字特瘦劲,又似柳公权。到了中年开始喜欢学习颜真卿、杨凝式的书法,其水平不减李邕。黄庭坚的这段话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后来的研究者们常常也是时常用二王、颜鲁公、杨风子、李邕等大做文章。而柳城悬却被冷落。钟元常、虞世南和褚遂良在苏轼前期的书法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钟元常对苏东坡的影响了一生的,钟元常在苏轼书法中的地位应与二王、颜真卿相等。苏轼最早除了一面学习钟繇为主,据记载大约有十一年的时间来专写钟繇,从而使得这种具有汉隶古法的字体形式,深刻的影响了苏轼一生的风格。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扁阔的字形,结体上宽下窄、上疏下密,其笔法中带有古隶的书风,字形给人倾斜不平正的感觉。因此说钟繇对苏轼影响了一生。一面也在学好王羲之,一面主要另辟蹊径,创造新风格。就在苏轼三十四岁那一年,即在他的前期书法阶段,写了《石苍舒醉墨堂》诗,其中有两句诗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明确的道出了苏轼对创造新体的一种热切心情,同时苏轼的这种敢于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值得后来书家来学习。

四十三岁是苏体变化的开始,转学颜鲁公兼及杨疯子,由此悟得了王羲之笔意,之后便书风大变,到这时苏轼的苏体基本有了他个人的风貌。我们从技法上风析,苏轼书风融合了钟繇、二王、颜鲁公等人的笔意结合而成,然以主要钟繇体为主。也就是说苏轼的风格是对二王、鲁公的楷书与行书的完美结合,是集中体现了晋尚韵、唐尚法的特征。由此出现在苏体中的“宋尚意”。我们很容易通过宋代一些书法作品看出,宋书的“尚意”的书法特点,与晋代书法的“尚韵”,在笔法的使用方面是一样潇洒的,然而我们通过细致分析会发现宋书中在尚意中又有严谨胜于唐法以及对唐法的不自觉的打破,因而宋代书法中更多的理性成分超过了晋书,这就是“尚意”与“尚韵”的主要区别。

关于东坡的用笔方式据史书中说是与其他书法家的用笔方法有着很大区别。平常书法家都使用“ 双钩”法执笔, 而苏东坡却使是用“ 单钩”法用笔。《朱子语录》一书中记之苏东坡使用“ 单钩”法执笔。“ 单钩”把笔方法和今天的执钢笔的方法相一致。黄庭坚在《 跋东坡水陆赞》中说:“ 或云东坡作戈多成病笔, 又腕着而笔卧, 故左秀而右枯。” 证明了苏东坡书写时经常使用枕腕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悬腕, 因此我们联系到苏东坡的“ 单钩”法用笔,这样当然会形成“ 笔卧”的习惯,也就是笔管倾斜与纸面,也因为“ 单钩”执笔加上枕腕因而苏轼写字时握笔较为靠下。从而我们总结出苏轼的用笔方法为五指“ 单钩”执笔且下部枕腕的把笔方式。我认为,这种独特的用笔方法,于道家思想对苏东坡的影响较大。其实苏轼也在《记欧公论把笔》说明他的这种执笔方法的思想,他说执笔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方法,就看每个人对笔的把我程度了(把笔无定法, 要使虚而宽)。这么说我们该如何才能找到哪种适合自己执笔之法呢? 苏轼给我们说:好的标准———“ 虚而宽”的用笔方法, 就是最适合书家自身的执笔方法。对于用笔之法,苏东坡找到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把笔方法、就是 “ 单钩”枕腕之执笔方法,就是这种执笔方法对苏轼的书法创作与书法风格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少了此种意识, 那么即使用双钩悬腕”的执笔方法也应当弃之。这种“ 虚而宽” 且“ 无定法”的用笔观思维,很明显和道家的思想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苏轼就是使用“ 单钩”枕腕且偏低之把笔之法, 而且同时使用如浆糊般的超浓墨液、且行笔较为缓慢,才能很好地书写出苏东坡刚健而丰腴、右枯而左秀的别致的字体特征。

苏轼书法的成就普遍认为是在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以后写的。在黄州时期的生活苏轼是最为艰苦的日子,环境极为恶劣、心情自然苦闷,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苏轼却迎来了他一身中艺术创作高峰期,文章《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与《赤壁赋》成为以后影响最大也最著名的杰作。好多苏轼的研究者也大都集中在对苏轼的黄州和晚年的书法和文学作品,因此却轻视了苏轼前期书学与创作的过程。这样当然对苏轼书法的深入研究有很大的影响。《黄州寒食诗帖》(被后人成为天下第三行书)也诞生在此段时间,属于苏轼的愤懑之作,内容为两首五言古风,诗句沉郁而苍劲,感染力极强。这幅作品是以手卷形式一气写成,随着作品的徐徐打开,我们可以看出作品的感情变比,气势跌宕起伏错落。到第二首诗起,运笔渐渐加快,字形也慢慢变大,翰墨飘逸飞动,心手合一,在整幅作品当中充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读来让人激动万分,作品中少了平时的用笔特点与结字的束缚。苏轼的结字宽扁且长,用笔上中锋与侧兼相互转化用,两次使悬针得用笔方法。作品整体上高低起伏,大小不等的字形对比悬殊,给人以极为强烈的视觉力量,真不愧是苏轼的神来之笔。此幅作品一改往日典雅端庄的形式,激情澎湃,视觉感强烈,无论在笔法、感情表达、还是在意境上都是无可挑剔。

苏轼一辈子非常热爱书法艺术,他经常笔耕不辍、奋笔疾书,寄托情怀来和抒发心志。现在传世的碑版墨迹大都反映的是苏东坡的思想情感和生平事迹,也真正体现出东坡在书法及诗词的成就与他那独特的风格特征。下面我们来看《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大约写于元丰五年左右,也是苏东坡被贬谪居黄洲后所写的代表作品,诗中写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荣惜等。大致内容就是说生活很清苦,每次到了寒食、为清明雨所苦,因此觉得心情萧瑟难受很郁闷。我困在这个地方就像久病的少年,等到病好的时候已经白头或不了几天,总之字字含泪与满纸身世颠沛之悲之情,诗与书法作品相得益彰,给人感受极为深刻,与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一脉相承,被称天下三大行书。

苏东坡这幅作品笔法沉着自然,洒脱飘逸,笔画丰满粗壮,字体特征明显,全篇松紧欹侧有致,浑然一体,字形上大小层次错落,很是自然随意,姿态变化多端。用笔极为灵活多变重如蹲熊,轻似掠燕.整个字给人有“石压蛤蟆”的感觉,如寒、屋、雪、春等字。整个布局的疏密得当,疏朗的气息较为浓厚,纵观整幅做品,节奏上由慢渐快,忽大忽小,时疏时密的字体,错落有致,笔法上开始较细渐后渐粗的笔姿,也有开始淡而后渐浓的墨趣。笔法洒脱而奔放,东坡心里情感与笔墨相起伏流转,如江河之奔滔渲泻于纸卷之上,的确为苏东坡兴致而书的神来之笔,是书法与诗文的完美结合的佳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苏轼在他的前期书法积累过程中积众家之长与一身,从三十五开始历经八年时间到四十二岁,他的书法由钟元常到褚遂良、虞世南和柳城悬;楷书的学习则由钟元常至王献之。集诗书画哲学与一身的苏轼,他的书法学习过程从“有法”到“无法”、从“有我”到“无我”的一个哲学辩证概念,由此对后来我国的书法理论中影响深远。

苏东坡的美学思想

一般认为宋代美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平淡自然。从审美上看,从“味” 到“悟”有机转换;魏晋高人名士大都追求高风亮节,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唐代人对包容广大智慧大境界的刻求,又把目光转到对自然平淡境界的崇尚。苏东坡是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个文坛领袖,也说是这一风气的领导者。苏东坡的一生为人正直,反对雕琢装饰和矫揉造作,以朴质自然平淡天真的韵味情感,并把这一切上身到了哲理高度,大致这就是东坡的美学观吧。李泽厚在《美学三书》一书中“寓意“做过非常精彩的叙述:“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与侄书》“平淡”口号的提出,自然也关系到他的书法思想及创作。

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大家,在书法行也是一代宗师.所传书法名作甚多,如《黄洲寒食帖》、《苦雨帖》、《前赤壁赋》、《归去来辞》等著名碑帖。东坡先生的书法作品有非常传统性的功夫,也因此削弱了其书法艺术创造成就的取得。苏轼的书法先后受唐人徐浩、颜真卿、李邕和杨凝式等人的影响较深。“退笔如山未足珍, 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这句脍炙人口的自作诗强调读书对书法的重要性。也道出苏轼的书法诗词珠联璧合的艺术魅力。苏东坡 “尚意”是建立在 “尚法”基础上的,是有传统根基的艺术再创造。书法被认为是文章的宅宇,是以语言的体格外貌而存在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伟大的书法家书写时应该力求把文学中的意境与书法中的形式美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文字与书法的结合恰如其分,这样书法的格调自然也就很高,书法要和诗词的结合如何才能完美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便是苏东坡所倡导的尚意书风的统一。

总而言之:苏轼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苏轼的诗词修养深厚。其诗词很能代表自己的心境。苏轼的诗词作品感情奔放而且豪迈,心胸洒脱开朗。苏东坡的诗词大多以赞咏自然美景的篇章占多数与抒发自己的感情,诗作内容想象极为丰富,有的清新典雅情致盎然,有的雄伟大气,代表了苏东坡很高的诗歌艺术水平。东坡诗中通过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和形象的说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而且极为有趣新鲜。苏东坡的词比起诗来说艺术手法的创造性也更大。“挥毫卓荤又惊俗,岂亦以此夸常民。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雅、韵、神是苏东坡诗词书法的精髓所在。苏轼诗词书法最能体现尚意思想的神髓,阐述得也最为确切与充分。尚意书法风格成功的基石是崇尚古法,是在古法基础上的创新。

(作者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篇5:浅谈苏轼的散文艺术成就

写苏轼的散文篇一:浅谈苏轼的散文艺术成就

议论文是苏文中的一个突出部分,它包括奏议、进策、经解、杂说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论和政论。

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山水记、亭台记等,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富有独创性。碑传文善用生活素材和日常细节刻划个性,以突现奇人异才的高风特操,《方山子传》、《石氏书苑记》等可作代表。游记文长于在写景记游、烘染意境中,寄寓识见,融入诗情雅趣,《石钟山记》、《雩泉记》、前后《赤壁赋》等,是这方面的名篇。

比之欧曾诸家,苏轼在散文艺术上有新的推进和开拓。

其一,由长于议论到精于思辨。苏文也以议论见长,它的议论具有一种雄辩的气势和化隐为显的形象状述力,如苏轼的史论、政论,大多立意新警,善于翻空出奇,推倒旧案;在论证中,上下古今,援据赅博,雄辩滔滔,一往无前;而笔力纵横捭阖,腾挪变化,使文章具有一种滚滚不穷,浑浩流转的气势。东坡的议论,不同于某些政治家一味平正的开陈正见,他善于用形象化的手段,来阐述复杂的道理。

其二,由重在传道义到重在写性灵。北宋古文运动从倡导尊韩崇道开始,初期古文家多主张宗经明道,至三苏强调了写胸达意。苏轼说:“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清波杂志》)苏轼写人耿介旷达,敢笑敢骂,曾自谓“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腑藏(《密州通判厅题名记》),故其文多写自我,见胸臆,显性灵。

其三,由容与闲易到灵动活脱,舒卷自如。欧文“修达疏畅”、“容与闲易”,是平易自然风格的典范。东坡沿着欧文的路子迈入了工巧与天然浑化统一的新境界。

苏轼散文不仅以议论见长,且贯于向思辩化的更高层次升华,不拘于明道议政,而尤长于写胸臆,见性灵,妙手生春,涉笔成趣;在手法和体制上,由单一化走向复合化,善于融众长于一炉,破旧格生新变,由此文风从自然平易一途,迈入了活脱灵动、仪态横生、出神入化、气韵天成的高境妙域。因此,我们说苏文集中体现北宋散文的特色,代表一代散文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

写苏轼的散文篇二:谈谈苏轼的诗词散文创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自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为之津津乐道。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的散文创作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综观苏轼一生文学创作,无不与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状况息息相关。代表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是在他谪居黄州期间所作。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此时苏轼的父亲已经去世,妻子也去世了,背负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苏轼远离他乡在密州任职,与弟苏辙有六七年没有见面了。对久别亲人的思念,加上政治上的失意,恰逢异乡的中秋月圆之夜,苏轼满腹惆怅,感慨万千对月抒怀,写下了这首中秋的咏月词。

词的上片叙述了作者的身世之惑和思想矛盾。开篇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开篇直入,点明是饮酒赏月。“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笔势回转,表面描写月色,实际上也暗合着不知道当时朝廷政局如何的疑惑,而并非真问天上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思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面上是说作者想回到神仙居住的“琼楼玉宇”中去,又害怕天上太寒冷,自己经受不住。实际上表明了“出世”与“入世”的困惑:想回到朝廷中去,又害怕难以容身;归隐去吧,又与自己报国理想相违背。实在是进退两难啊!词的下片由咏月转为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是写月光照人无眠,照应开头“欢饮达旦”。于是作者发出质问“何时长向别时圆?”而作者立即又回转心情,自我安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是啊,哪会有十全十美的呢,只要我们兄弟彼此都能保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这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也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排解。

这首词清婉雅丽,飘逸空灵。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词中虽然有“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但并没有脱离现实,格调

是健康的,再加上词中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这首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苏轼的另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是受到广泛的赞誉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的上片写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写十年里,夫妻阴阳相隔,就算不特意思量,往日深情仍然难以忘怀。“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亡妻的哀思,对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无处诉说,道出内心深处的愁苦悲怆之情,十年来,颠沛流离,自己是“尘满面,鬓如霜”,想象着即使与妻子相逢,妻子也会认不出自己,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的遭遇相互交融,既写出了死者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的辛酸。

词的下片以“夜来幽梦忽还乡”为过渡,写梦境相逢的情景。作者选取妻子生前的生活细节来写,凸现出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景,表现了昔日的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境遇的悲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相互在这默默无言中倾诉分别十年的相思之痛。梦中醒来,作者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想象那儿就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的地方。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像出妻子在那凄凉冷清的地方思念自己,衬托出自己对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亡妻后所写,与王弗之逝又是十年,十年来的宦海沉浮,遭贬奔走,外任多年,郁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婉,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悼词,词中“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细节描写,是全词中最突出的亮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理解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局面,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作者豪放词中的代表作。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七月,当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在黄冈城外游览赤壁矶时写下了这首词。这是词人具有代表性的词作,也是北宋词坛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上片描写古战场,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时间、空间背景,长江滚滚东流,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渐渐被人淡忘,而现在作者能看到的是什么呢?只是旧日的营垒,从凌乱的岩石直刺天空、汹涌的怒涛拍岸的场面中,可以想见当时战斗的激烈。随后赞美“江山如画”,这锦绣河山,曾造就许多英雄豪杰。

下片着重塑造了三国时吴国将领周瑜的形象。东汉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24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并一同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是在皖城胜利之时。而后十年,即公元208年,他指挥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羽扇纶巾”形象地刻画了周瑜的仪态。这是三国时儒将常见的装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作战时的从容。苏轼如此用心塑造周瑜形象,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当时北宋国力软弱,与辽、西夏作战屡战屡败,不断接受屈辱的议和条件。苏轼目睹国家危机加深,渴望有能像三国周瑜那样的英雄驰骋沙场,报效国家,尽管作者满怀豪情壮志,但是当时的政治现实不允许他施展才华。所以当时作者发现自己在壮年时就过早地生出白发,情绪不禁又消沉下去,自笑多情,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结句以长江来衬托自己的心情,流露出壮志难酬的苦闷。

这首词气势磅礴,境界宏大,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周瑜这一英雄形象,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感慨与苦闷。清代词评家徐邹认为这首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

苏轼在游赤壁矶写下这首词后,又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散文《赤壁赋》,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写泛舟大江的水光月色和饮酒赋诗的畅快心情。为主客对答铺设情境。赋分三层意思

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首词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

《赤壁赋》正是通过赤壁之游以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我们当然不会完全赞同,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人身自由的情况下,一点也不灰心丧气,并且那么坦荡、旷达,具有强烈的生活信念。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并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特定环境、条件,而把理论的反复申述跟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抽象的观点具有形象性与感染力,并把读者带进一种颇有几分迷幻色彩的艺术境界。这,就是哲理与诗情的高度融合。奠定了这首词在宋代文坛的崇高地位。

苏轼一生忧患重重,所受苦难比任何一个文学家都要多,正是这种平凡的经历,使他写下了各种形式的、有创造性的优秀文学作品。他的创作所触及到的社会生活比同时期的许多作家都要广阔。丰富的阅历,使苏轼更关心民间疾苦,更亲近大自然,山川景物,记游咏物,感旧怀古等都大量写进词里。他的自然景物寄托自己壮志未酬的郁闷,使得他的明月、大江诗词婉约得催人泪下,豪放得催人奋进,他创立了与传统的婉约词派相对的豪放词派,为词的的发展开辟了广泛的路径。他把词从娱乐消遣的工具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艺术形式,在词中抒发爱国主义热情。他的创作标志着北宋运动的高度成就,从而确立他在北宋文坛的领袖地位,成为北宋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

篇6:苏轼的成就介绍

(声明:原创作品:未经作者亲自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和使用)

作者:建华 建明

天才的产生,除了先天的天赋秉异之外,后天所处环境和交游的人物往往也起很大的作用!

四川眉山,川南的一个小城市,该城市并无特别之处,离大都市成都50几公里的路程。但在公元1037年,却因为一个人的诞生让这座小城名满天下,这个人就是苏轼。不知道眉山人出门在外都是如何自我介绍,反正笔者多次被外地朋友问到,在对方对眉山一地略显迟疑之时,都会及时补上一句:“苏东坡的老家!”,结果往往就会收获一句惊喜:“哦哦!好地方!”

不仅是苏东坡,加上他父亲和兄弟,都让眉山这个小城市大放异彩。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没有三个苏,眉山只会湮没在巴蜀不可胜数的名山秀水之中,虽然苏轼描绘自己的家乡眉山:“吾家蜀江上,江水碧如蓝”。但作为长江上游沿江的四川人而言,江水碧如蓝可谓最为常见的景象。所以,身为眉山人,确有向三苏致敬和感恩的必要,同时更应该对他们的学问和事迹好好研究一番!

作为一代大文豪的苏轼,无论是他创作的作品还是研究他作品的作品用汗牛充栋一词来形容丝毫不为过。所以,写苏轼,要写出新成果新创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为了有一个稍微新颖一点的角度,本文试图解读苏轼的成长和成才之路,在其成为文豪的过程中,哪些人物给他产生过哪些影响!

显而易见,首先对苏轼产生影响的就是他的父亲——苏洵。苏洵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名爹”之一,另外一个是窦燕山!苏洵是典型的浪子回头式的人物,按照眉山本地的说法就是“逛子娃儿”(街头混混),但和普通“逛子娃儿”不一样的是,他有文化,读过书,知道反思和警醒。逛到27岁,眼看就要而立之年了,于是觉得总是喝茶打麻将不是那么回事,于是“始发愤”。因为自己浪费了大好青春,就不能再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走自己的老路,要发愤,就三父子一起发!

古代文人都是以致仕为主要目的,即使是陶渊明式的豁达人物都是做官开始,最后觉得做官不好玩才跑到南山采菊去了。所以古代文人读书首先是要做官的,苏洵读书当然也有这个目的,但是他几次考试不中。自古以来,凡是有独立思想的人都免不了要做评论,要表明自己的见解。苏洵之所以能成为《三字经》上的两大名爹,当然不是一般的腐儒,他擅长的是议论文,但有史以来的统治者都不喜欢听刺耳的声音,他们不喜欢文化人说三道四,他们只喜欢在粉饰太平的宴会上听文人们的诗词歌赋。所以,议论文字始终是不合时宜的。于是,如何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那么就只能对官场敬而远之,苏洵是一个传统的率直文人——这一点又继承其爹——苏序。苏序是一个好酒无忧的人,在苏轼的眼里,自己的祖父是善良正直和充满幽默感的人。而苏洵可能受其父影响则更深。苏家在当地也算富户,加上苏洵又娶了一个好脾气的白富美——这个女子真是不简单,家庭出身好,模样显然是中上之姿——苏氏兄弟都一表人才!更不可强求的是性格好得很,显然受过十分严谨的家教,对苏洵的无所事事从来没有一句抱怨,只是默默地照顾好家中的一切,用温柔的眼神让浪子自己醒悟。

鉴于此,苏洵几次考试不中,干脆就放弃了做官的念头,既然官场离自己越来越远,那大自然就扑面而来了。苏洵开始了游历生活,而且一游就是好几年,这几年的游历生活对苏洵本人而言,一来排遣了之前穷经晧首只为考公务员的郁闷之气;二来开阔了视野,养了些浩然之气,但是对苏轼苏辙兄弟的潜在影响却是巨大的。古代由于交通工具的局限,别说千里之外的帝都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地方,就算是百里之外也形同异域。苏洵每次游历归来,两个摇头晃脑苦读四书五经的儿子必然会围绕过来,好奇地问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苏洵本是读书人,讲故事的本事自然了得,外面的峨眉青城、三江大佛、都市风物,无不娓娓道来,这种身临其境声情并茂的教育方式,激发了两个儿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可以说,苏轼之所以称为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其父的教育方式功不可没,如果苏洵自己就是一个埋首经卷,一心只为金榜题名的乡里秀才、酸腐儒生,那么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代豪放派大词人来的,知识可以学来,而境界和气质则是潜移默化里形成的。

四川人热情好客,好摆龙门阵,苏轼从小也喜欢听老人们讲前朝风云、历代故事,往往一听就是一天,“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有时运气好,还能够听到让人心潮起伏的故事。苏轼有一首婉约的词《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首香艳的词来源于苏轼小时候听的一个香艳故事:眉山有一个老尼姑,姓朱,这个老尼姑九十几岁了还头脑清晰,口齿清楚。她给苏轼讲的是蜀主孟昶的故事,那时老尼还是花季少女,当然还在红尘中没有遁入空门,或许就是孟昶或者花蕊夫人的一个小丫鬟,说的是一个大夏天,孟昶和花蕊夫人在摩诃河上纳凉避暑的故事,显而意见,夏天在河边纳凉,色艺双绝的夫人穿的难免清凉可人,老孟更加燥热难耐,亲昵举动在所难免,而一旁情窦初开的侍女则看得春心荡漾。这时孟昶又口占一首《洞仙歌》做了现场细节的文字直播,“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两句就是老孟自己写的。由于场面香艳,文字又是真情实录,所以感染力甚强,让小侍女变成了老尼姑的七八十年后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而听得无比向往的小苏轼也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上文提到的《洞仙歌》就是苏轼和孟昶的《洞仙歌》。

这个有着浓厚情色色彩的故事可能会让喜欢苏轼的人觉得没有为尊者讳,其实恰恰相反,古代的文人墨客往往以风流倜傥为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中国的文人有两种,一种是苏轼柳永这一类的,以风流潇洒自况,在脂粉堆里舞文弄墨,身边没有红颜知己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另一种是王安石、司马光这一类的正直古板的耿介君子。这两类文人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学士个性风格的两股主要潮流。像苏轼这一类的,诗酒色乐是生活一体化的,缺一不可。王安石、司马光虽然在政治见解上针锋相对,但个性气质却是一类,王安石是那种天降大任的勤勉政治家,据称他一生勤写日记,有七十本之多,可见这人做事做人绝不糊涂,事无巨细都有据可查,这样严谨而勤奋的人,必然没有时间精力和情趣去青楼买唱诗酒狎妓——国家大事都够他忙活的。在生活上,家里弄什么吃什么、家里给娶一个小妾,他当天就打发回去。他甚至“数月不浴”,蓬头垢面与人谈诗书谈改革。对于这一点,虽然在政见上不合,但苏轼仍对王抱有钦佩之情。同时,在苏轼陷入绝境时,最大的政敌王安石也没有落井下石,而是施以援手,这一点后文将述及!

无论是老尼姑还是蜀叟,故事终有讲完的一天,更重要的是苏公子长大了,对故事质量的要求必然增强,而且,他该去接触真正的经典了。对苏轼日后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苏轼小时候的两个老师,一个是张易简一个是刘微之。一个人从小有好的老师指引,对日后成才的作用甚大,现在讲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如果细心考察一下,凡是培养出大师级人才的启蒙老师,大都有几个特点:一是自身学识渊博、二是为人有趣、三是性格豁达,不以弟子的质疑和顶撞为忤!

苏轼第一次上学的年龄,比当今儿童七岁上小学大一岁,读书的学校也不是眉山城里的大学堂,而是在一所道观——天庆观北极院上学。苏轼的第一位老师是道人张易简,这位老师颇有学识,而且为人正直善良,求学的儿童达百人之多。这位张老师从不强求和责骂学生,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弟子。苏轼在此读了三年书,在一百多同学中,唯有苏轼和同学陈太初品学皆优。

苏轼快十岁时,一天父亲苏询在家考查儿子的学业,给儿子出了一道作文题《论夏侯太初》,苏询看到文中有“人能碎千金之石,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缚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之句时,脸上露出了十分满意的笑容。由此可见,苏轼通过张易简老师的教育增长了不少学识,所以他对张易简十分敬重。50多年后,晚年的苏东坡还常梦见张老师。并于公元1099年农历3月5日,他为怀念张易简老师,还专门写了一篇《众妙堂记》,文中记述了他梦见回到学堂,看见张老师还是当年的样子的情景等。可见张易简老师对他的影响之深。

说到苏轼小时候的同学,陈太初这个人则不能不提。由于张易简是名道士,上课总是穿着道袍,除了讲诗文以外,必然也要讲讲道家所追求的吃药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一般的儿童,这样的故事听听也就罢了,而这个陈太初,小小年纪,却能听出画外音来!他一边闭着眼睛一边想象老师故事的细节,飘飘然自己似乎就飞起来了„„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天家乡人陆维忠来看他,苏轼问了陈太初同学的情况。当获知陈太初学道去了,深深地长叹了一声,苏轼一直认为,凭陈太初的才德是会有前程的,可没有想到他突然完全看破红尘。出乎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苏轼还能够回忆起陈同学小时候闭着眼睛晃晃悠悠的情形。

这个陈太初在学堂读书时,学习成绩也是一流。苏轼中进士时,陈太初也中了乡试,后还应该还任了小官。陈太初小时候就受到张易简的影响,喜看道书籍和听成仙故事,中年后厌世和迷恋升天作神仙的想法更加强烈,不久便辞官去修道。他到山上的一座道观“修道”好几年后,便愈来愈觉得自己已参透道家禅机,就准备不食人间烟火坐化升天。坐化前,他下山向一位老朋友告别,朋友见他痴迷成仙已到骨瘦如柴的地步,便劝他不必如此。他却坚持道“人乃皮囊也,有道之人将永立仙班。”朋友知他中成仙之毒太深,无法劝转他,可又觉得他可怜,只得送了他许多银两、衣物和食品。陈太初收下了送的银两物品,又诚恳地拜谢了朋友,便走了。

陈太初在附近乡间慢慢周游了两天,一点食品没吃,银两物品全部送人。从他下山算起,已有五天未进食了,加上劳累,他无力地一步一步移到朋友大门外,盘腿闭目而坐。待佣人发现时他己死了,朋友叫佣人来抬尸体,由于感觉晦气,佣人便口出怨言骂起来,陈太初苏睁开眼睛小声说:“不必生气,我会自己去。”说罢便站起来,走到无人的荒野躺下重新断气。

苏轼十一岁那年,苏洵送两个儿子到寿昌院,拜州学刘微之为老师,专心学习四书五经,为科举考试作准备。刘微之是当地名士,曾作诗《鹭鸶》:“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自己颇为得意,以为绝句,时常在人前吟咏。这天却刚好被苏轼听到了,年少气盛的苏轼竟向老师提出异议来:“师父,弟子以为‘雪片逐风斜’,不如改作‘雪片落蒹葭’为妙。”

刘微之听了,细细一回味,觉得确实改得妙,不禁赞叹道:“吾非若师矣!”

嘉元年(1056)三月,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远赴开封赶考。

苏洵时年已近五十,两鬓斑白。他文章写得好,做官的念头却日渐淡漠。苏洵不想当官,功名无望,但两个儿子才华横溢,正青春年少,不能就此归隐。为了这个未卜的前程,父子三人在进京赶考之前,父子三人先到成都拜见张方平。

张方平时为成都镇守,镇守西蜀时,认识眉山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深表器重,并积极为之延誉。张方平性格豪迈刚正,立朝无所阿附。晚年固然反对新法,早年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也是立场不同。但为人多识见,有气量。后来,更推荐苏轼为谏官,后来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治罪,他也受到牵连,但能不顾个人安危,依然奏章论救,苏轼终身尊敬他。

虽然与欧阳修政见不合,加上欧阳修正掌握科举大权,但张方平还是写了一封荐书,让苏洵入京后呈给欧阳修。欧阳修后来看了荐书很高兴,全不计较个人恩怨,认为张方平为国家举荐了三位优秀人才。真正的大人物就是大人物,张方平、欧阳修,觉得他像一个真正的大人物,心胸广阔。当然也包括。两位大人物实际上是联手把三苏扶上了仕途。

张方平对苏轼有“早以一日之知,遂托忘年之契”之感,而苏轼在评价张方平时,也称:“自庆历以来,讫元丰四十余年,所与人主论天下事。见于章疏者多矣。„„是非有考于前,而成败有验于后。及其它诗文,皆清远雄丽,读者可以想见其为人。信乎!其有似于孔北海、诸葛孔明也”。苏轼称张方平与曹魏孔融、蜀国诸葛亮有相似之处。这不仅指张方平的性格气质,也指其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而苏轼与欧阳修,则有更多的交集。

嘉元年(1056)九月,苏轼通过了举人考试。第二年正月,又通过礼部考试。礼部考试的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当时已经是文坛领袖,年纪也不小了,据说长得难看,但这位难看的大人物却是个性情中人,我们都知道他那篇有名的《醉翁亭记》,连用三十三个“也”,情与态跃然纸上。欧阳修还是《五代史》的作者。同时,他还善为小词。在京城他是手握大权的人,一句话可以定任何考生的前途。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读了苏轼的几篇文章后,“不觉汗出”,“惊喜以为异人”。他甚至对别人说:“三十年后,无人道着我也。”由此观之,欧阳修确实是个可爱的老头,奖掖后进也罢了,偏偏又说苏轼比他强。没有一定的胸襟,是说不出这样的话的!

欧阳修就因说了这一句话,轰动了京城,年仅二十二岁的苏轼成了新闻人物。

这次考试,才华横溢的苏轼只考了第二名,这其中就有一个关于欧阳修的故事,欧阳修刚读到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以为出自自己的学生曾巩之手,好一篇佳作!要不怎么说欧阳修是个可爱兼可敬的人物呢,因为这个人正直无私,和如今的斯文扫地、权力寻租简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篇文章确实好,但估计是自己学生的作品,作为老师把学生取为第一,总有以权谋私兼抬高自己之嫌,于是只能录为第二名。所以,这次科举考试,苏轼无端地落了个第二。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一篇论说文章,文中表明了苏轼的政治理想:施仁政,“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赏罚分明,赏罚拿不稳的时候,则宜赏不宜罚。他还讲“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难得年轻的苏轼显然有一副慈悲心肠。难怪欧阳修会喜欢他,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而绝非是因为欧阳修也出生于四川,大搞裙带之风和勾结朋党。

宋仁宗嘉佑三年(1058),苏轼因母去世回川奔丧,嘉佑六年(1061)居丧期满回京赴任,仁宗皇帝举行了一次御试,苏轼以一篇《御试制科策》入三等。这是件很显耀和隆重的事情,因为自宋开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只有两个人。苏轼又一次排名第一,更重要的是他在文章中提出的政治主张。这个年轻人不仅目光敏锐,且出语惊人。在他看来,仁宗朝“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这是对皇帝本人就是一次耳提面命,而苏轼也还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年轻人。宋王朝到苏轼所生活的年代,已近百年,似乎随处可见承平景象。柳永这样描绘当时的城市景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仁宗前后的词人,多是一副悠哉游哉的形象,张先、欧阳修、晏殊父子都是这一类型。而柳永这种仕途失意的浪荡子,满腹牢骚,按照今天的说法是愤青,一个愤青尚且把城市描绘得般般入画,可见承平之类,也不全是粉饰之词。

嘉佑六年,苏轼被任命为陕西凤翔府签判,是个辅佐州官的职务,有些实权,就他的年龄而言,这也不错了。他同时具有京官的身份:大理评事。主要掌管刑狱。以京官的身份到地方上任职,应该说较少阻碍。苏氏兄弟名动京师,上任之前,来拜访的客人不少,其中也包括欧阳修。欧阳修是以恩师的身份来的,换成今天的说法,应该叫看望,不叫拜访。苏氏父子三人,全都受了他的恩典,可他不拿架子。在北宋时期,他是出了名的不拿架子的人。他逢人便讲:只消待以时日,苏轼的文章将独步天下。文章是一回事,仕途是另一回事。文章写得好,可以入仕途,却难保仕途一帆风顺。情形或许刚好相反。好文章总是关乎性情,仕途通畅则注定要压抑性情。欧阳修是深知仕途险恶的人,对年轻的苏轼,估计他不会讲得太多。他无意干预这个天才的成长过程。

上一篇:代理记账会计要学会保护自己下一篇:你瞧……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