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特色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苏轼的诗词特色范文

苏轼的爱情诗词

一、苏轼的《江城子·记梦》

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也就是公元1075年。当时,苏东坡任密州太守。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五月,即公元1065年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感情深沉,凄婉哀伤,被誉为中国千古第一悼亡词。

其实,苏东坡是一个生性豁达、才华横溢之人。一生虽然宦海沉浮,家庭生活也屡遭变故,但他始终能做到处变不惊,不会消沉低迷,更不会自怜自伤。也许,正是由于苏东坡的乐天知命的性格、领袖文坛的才华,使得不少少女钟情于他。在杭州任通判时,有一日苏轼与友人游西湖,看见一条画舫迎面驶来。船上的妇人近前与苏轼相会,说从小仰慕苏轼才名,但是云英未嫁,不便相见。现在已经嫁为人妇,听说苏轼游西湖,特地赶来相见,并献上一曲倾述心声。苏轼一面与友人听琴,一面打量少妇,淡妆娴雅、风姿动人,但是曲子未调完,那船儿便翩然而逝。苏轼目送船儿在湖岸远处消逝,内心感慨万千,随手写下一首《江城子》: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这则故事显得极其纯洁、深情、高尚,是中国封建时期典型的恋爱方式。这个深情美丽的姑娘出嫁前暗恋苏轼,但因封建礼教的束缚,只能将这份感情埋在心底,多年之后,听到苏轼游西湖,抵不住心底感情的澎湃,在湖上献曲,是大胆、反叛的。然而,曲子未弹完,就悄然远去,却又有着古代女子的含蓄、委婉。这也使苏轼有了无尽的联想与怅惘。

还有一则故事更加凄婉,出自宋代袁文《瓮牖闲评》记载。说是苏东坡被贬谪黄州团练的时候,邻居家有一个女子很贤惠,每个晚上都在窗子下听苏轼读书。她的父母想给她提亲的时候,女子说:“须得读书如东坡者乃可。”也就是说非苏东坡不嫁。最后,竟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夫婿郁郁而终。苏轼知道后,

写下了《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首两句里,诗人营造了一个悲苦的气氛。月是“缺”的,桐是“疏”的,漏是“断”的,人是“静”的。“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曾看见那潜隐的人儿独自在窗外徘徊呢?意指夜晚到窗外偷听吟咏的少女到头来什么都没得到,像一只孤独缥缈的飞鸿消逝在天边。“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待到苏轼发觉推窗,惊得那少女逃跑而去,叹息女子深埋在心底的爱与恨是没人知晓的。未两句最是伤怀,少女甘愿把自己的香骨埋葬在凄冷寂寞的江岸沙洲上。

当然,也有人说这首《卜算子》是“别有寄托”,是“东坡自写在黄州之寂寞”。诗歌本来就是具有多义性,好的诗歌尤其如此。但从宋人记载来看,应是指前者。

从上面两则故事和苏东坡写的词来看,不管是西湖的惆怅,还是沙洲的哀叹,都体现了苏东坡的真情,说明诗人是一个性情中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苏东坡对妻子的爱显得尤为真挚、专注、深沉。否则,不会在妻子亡故十年之后,仍然会在梦中与妻子相会。

苏轼一生有三位妻子,她们都是苏轼的亲密伴侣。可惜,三个妻子都在苏轼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相继离去,没有一个与苏轼相伴到老。这种无法挽回的遗憾给苏轼内心造成了无法解脱的思念之苦,发自肺腑的刻骨情感使我们读到了那些超绝古今的家庭爱情生活著名诗篇。 开篇的《江城子·记梦》则是献给她第一个妻子王弗的。

二、结发妻子王弗

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跟苏东坡是老乡。他们二人即使不能说是青梅竹马,至少在婚前是有过交往的。

苏轼曾经写过一首《蝶恋花》的词。

1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幕。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休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

有很多人说这首词柔情似水,毫无掩饰的写了一个男子的单相思。女主人公是青楼女子,男子是封建士人。其根据主要是“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高唐”即高唐观,又称高唐台,在古云梦泽中。宋玉《高唐赋》和《神女赋》中写楚怀王和楚襄王都曾于此观中与巫山女神相遇,常被借以比喻再也不能与情人相会。然而,这个典故也可以理解为天堂与尘世的阻隔。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这首词无疑就是苏轼在亡妻故去之后,回忆夫妻初次相遇的美好时光。

苏家与王家同为眉山士族,常有往来。一次,王弗的父亲王方邀请乡贤名士游中岩山。进入山中不久,即可看见被南宋范成大誉为“西川林泉最佳处”的泉水池。初看这个水池并无奇特之处,但若是在池边击掌,池中小鱼就会汇聚而来。一群人见此奇观后,纷纷为此水池取名,有的说是“观鱼池”,有的说是“观鱼塘”,不是过雅就是落于俗套。正在山中读书的苏轼与王弗同时取名为“唤鱼池”,成为唤鱼联姻的一段佳话。当然,这里有四川眉山当地旅游部门的牵强附会。苏轼取名“唤鱼池”不假,但是否两人同时取名则不可信。在那个时候,士人游山,应该不会带王弗同去。不过,这也让王方更加喜爱苏轼,最终将爱女王弗嫁给了苏轼。

公元1054年,十七岁的苏轼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性格可说是“敏而静”,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 作为进士之女,王弗并没有告诉苏轼自己读书识字,苏轼也不知道。每当苏轼读书时,王弗常在一旁相伴。偶尔苏轼有遗忘的地方,王弗反倒予以提醒。好奇的苏轼故意提高难度,问她一些生僻的问题,王弗都能答上来,令苏轼又惊又喜。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苏轼的才思敏捷,更体现苏轼对妻子的感情深厚。 

苏轼生性豁达,豪放率直,自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有一天,一位客人走后,她问丈夫:“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她说,你呀费那么多工夫跟他说话干什么?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又有一次,“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王弗待客人走后,立即对丈夫劝诫说:“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这句话指的是章敦,意思是说这个人不可靠,热情过了分,你要小心,恐怕将来对你不利。后来章敦迫害苏轼果然最起劲儿,心胸开阔的苏轼也恨得他要死,甚至做鬼也不愿跟他碰面。有王弗在身边,可以说是苏东坡的大幸运。

可惜的是,好人不长,情深难寿。结婚十一年后,27岁的王弗病逝于京师,令苏轼悲痛万分,长叹:“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苏轼先将妻子葬与京师近郊,后来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寄托哀思。比起现代人送的9999朵玫瑰,不知道有多少女人会更加羡慕王弗。

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这首词,以记梦的形式,一吐阴阳相隔之苦,人世遭际之悲。夫妻梦中相会,直面抒情,这种生者与死者互动的模式,比起单纯的睹物思人、悲吟苦叹更能打动读者,从而使作品收到了一种感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在艺术形式上,采取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的手法,比起其他人写的悼亡诗词要高出不少。此前的诗人,多是先铺陈写景、写物,然后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抒情的力度总觉不够,似乎情不够深。总要靠铺叙大量的景物来触发,如沈约《悼亡诗》、江淹的《悼室人十首》(其二)等等。至于薛德音的《悼亡》几乎是通篇写景。李商隐的一些受人称道的悼亡诗,也多是开篇写景,终未能自发地抒情。而苏轼的《江城子·记梦》的抒情却是主动的、直接的,抒发的思念是深切的,感情也就因之而更为真挚动人,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唐宋词鉴赏词典》里指出,“用词写悼亡,是东坡的首创”,成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这固然是因为苏轼才高学深,更因为他和王弗之间有着真挚的感情。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辞 2 世三年后嫁给了苏东坡。作为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应该是对苏轼十分了解的,既仰慕苏轼的文采,更看重苏轼对亡妻的深情厚意。这也是王闰之为何能年龄相差11岁的情况下,甘愿作苏轼填房的重要原因。

王闰之生性质朴、贤惠,是个理家的好手。虽然不能像王弗一样,在待人接物上给苏轼以建议参考,但她温柔体贴,陪伴苏轼走过了人生最重要的25年,成为苏轼饱受政治敌对势力打压、个人仕途坎坷之余的温暖港湾。

宋元丰二年,也就是公元1079年,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便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平之气,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此言引起了新党势力如沈括、章敦等的反击,千方百计从苏轼的诗歌中断章取义,罗织罪名。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被说成是讽刺皇上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因为沈括的告密,一场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被押解京城交御史台审讯,生死未卜,一日数惊。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日子里,其长子苏迈每天去监狱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

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璫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由此可见,此时此刻,在苏轼心中最重要的,除了他的弟弟苏辙,就是他的妻子往闰之,即所谓“身后牛衣愧老妻”的愧疚之情。要知道,在“三月食无盐”的日子里,全靠妻子王闰之的辛勤和努力,才维持了一家的基本生活。

也正是这两首诗歌,让苏轼得以脱险。宋神宗看了之后,爱其才华,怜其遭遇,改判“徒二年”为贬谪黄州团练使。

苏轼被贬谪黄州的时候,遇见一个已经被朝廷贬谪到此三十余年的老臣,以为再无启用机遇,心情极度低落。有一日,小孩在他面前牵衣哭闹,苏轼要发火,王闰之开导苏轼说:“你怎么比小孩还痴,为什么不开心点呢?”然后又将酒杯放在他面前。苏轼既感惭愧,又觉温暖,随手写下了《小儿》一诗: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儿痴君更甚,不乐复何为?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这首诗把生活琐事写得诙谐真实,质朴生动,王闰之的贤惠体贴跃然纸上。

经历了政治上的风波和个人遭际的低沉以后,苏轼对王闰之的感情更加深厚。在王闰之过生日之际,苏轼放生鱼为她资福,并作《蝶恋花》纪事。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词中“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是赞美她对三个儿子都一视同仁,疼爱不分彼此。其中,就包括王弗留下的一个儿子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可惜的是,王闰之也没有陪伴苏轼走到人生的尽头。1093年,当苏轼因为旧党上台,自己也先后担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一家人苦尽甘来之际,妻子王闰之却因病去世,时年47岁。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又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和尚给她诵经超度之时,将这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四、红颜知己王朝云

如果说王弗是人生上的伴侣、王闰之是生活里的港湾,那么,第三任妻子王朝云就是苏轼精神上的红颜知。在苏轼最后的流离岁月里,王朝云可以说是苏轼的精神支柱,多次在诗词中称朝云为“天女维摩”。

3 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东坡37岁的时候,正在杭州通判任上。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在好事之徒的附会之下,苏轼将王朝云买下,纳为侍妾,并带着一起经历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最后直至英德、惠州。那一年,王朝云只有11岁,“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经过调教,竟然成了一个识词解意的“如夫人”。

在苏轼的侍妾中,王朝云是最聪明的,也是最解苏轼心意的。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你是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公元1091年五月,苏东坡回到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其门人秦少游也在秘书省任职。苏轼让王朝云想少游讨词,少游便写了一首《南歌子》赠给朝云: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不应容易下巫阳。祗恐翰林前世、是襄王。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飞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以巫山神女比朝云,以楚襄王比东坡。说像神女般美丽的朝云,是不肯轻易与人结合的,只恐怕东坡是前世的楚襄王,才能得到朝云。

苏轼读后,也作了一首《南歌子》作为回答: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上片写朝云鬓发如绿云,红妆如朝霞,宛如神女般美丽。下片写朝云的舞姿犹如鸾燕飞舞,千万不要让红袖挥过帘栊,以免被杨花勾引嫁给了东风。可见苏轼对王朝云的珍爱。旧党上台后,苏轼曾有短暂的春风得意之时,但终因自己的“不合时宜”,再次遭到外放。特别是在宋哲宗亲政以后,竟然因莫须有的罪名贬谪到英州,今天的广东英德市。此时的苏轼已经57岁,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了。他身边的侍妾纷纷离去,只有王朝云陪伴在身边,就算苏轼劝其离开也是不允,追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英德,直至惠州。

关于朝云不肯离他而去,后来苏轼曾有一首诗记述甚详: 长春如稚女,飘飘倚轻飔。卯酒晕玉颊,红绡卷生衣。

低颜香自敛,含睇意颇微。宁当娣黄ju,未肯似戎葵。 谁言此弱质,阅岁观盛衰。頩然疑薄怒,沃盥未可挥。 瘴雨吹蛮风,凋零岂容迟。老人不解饮,短句余清悲。

从诗里可以看出,朝云不怕蛮烟瘴雾,万里追随苏轼,要她离开,反倒让她生气。最终是两人到了惠州后相依为命,患难与共。苏轼想起白居易曾有一个爱妾杨柳枝,在白居易老病的时候离开了他。现在苏轼不仅老病,而且被贬南荒,境遇比白居易差得多,但朝云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

为此苏轼专门写了一首《朝云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并自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夫妻谈笑戏谑间,苏轼的满足和感激由此可见。在苏轼的三任妻子中,写给王朝云的诗词也是最多的。

如《蝶恋花·花褪残红》: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当时,苏轼和妾朝云在花园闲坐。正值秋霜初降,落叶萧萧之际,苏轼凄然有悲秋之意,吩咐朝云拿酒来,唱《蝶恋花·花褪残红》一词。朝云刚开口,还未唱就已泪满衣襟。苏轼问她为什么感伤,朝云说:“‘我最怕唱到词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触景生情实在太伤人。”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却又伤春。”

第二篇:苏轼的咏茶诗词

东坡写了许多茶诗,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

双井茶,产于江西省修水县是当时的贡茶之一,诗见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这个茶好的东坡都不敢让书童仆人过手,要他自己亲自沏泡,他要好好欣赏如雪茶汤仿佛生出玑珠美玉。

月兔茶,产于四川省涪州,诗见苏轼《月兔茶》。“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小凤团茶像环又不是环,像玦又不是玦。环状的团茶,烹煮由环变成玦就缺了,这与月的阴晴圆缺又同又不同,月团缺了还会圆,团茶缺了就无法再也圆不了。所以爱茶人“不忍斗小团”。

垂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宝严寺。宋时葛岭宝严院出产“垂云茶”,是形如“雀舌”的散茶,垂云茶当不是普通山茶,而是佛门上品茶。怡然送与东坡,东坡回礼以贡茶“大龙团”。《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云:“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不断的贬谪生活使东坡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也为东坡提供了品尝天下名茶的机会。因此苏轼一生写下了近百首咏茶的诗词。东坡所作的这些茶诗融茶艺茶趣于笔端,意境幽美,引人入胜。后世人读了仿佛与东坡一道曾神游于山水之间,品茗于松竹之下,何其惬意淋漓痛快。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试院监考后,东坡和二三个监考官打水煎茶。东坡作《试院煎茶》一首,诗曰: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一,未识故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南山如荠评这首诗说:《试院煎茶》是东坡任杭州通判时作的,这首诗将茶事、人事融为一体,读来感人至深。“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描写煎水,蟹目、鱼眼为形辨;松风为声辨,是第二沸时情景。“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描写碾茶、投茶过程。以细珠落盘描写茶末,妙;以飞雪绕瓯描写茶粉,更妙。“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引用唐李约、宋文彦博煎茶典故,以资说明,并启下文。“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情思婉转,吟哦蕴藉,正是苏诗灵活处,感人处。

《诚斋诗话》还有一则东坡《煎茶》诗云: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杨万里解析这首诗第二句“自临钓石取深清”七字时,说它具有五方面的意思:一是水是清澈的;二是水是深处的清水;三是水是石头下面的水,没有泥土;四是石是钓石,不是一般寻常之石;五是水是东坡自己打上来的,不是让仆人做的这件事。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这句是形容水的状态是清澈甜美之极。“分江”二字,用的十分绝妙。“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这句是倒语,是诗人的独家行文妙法,尤为诗家妙法。如杜甫对香稻的赞美“红稻吸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语反而意全。“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这句又把卢仝吃茶的公案打翻。仝吃茶吃到七椀,东坡不禁三椀,山城更漏无定。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

《游惠山》:“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送南屏禅师》:“勿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罗酒。” 《水调歌头.桃花茶》:“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 《壑源试焙新茶》:“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白云茶》:“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送刘寺丞赴余姚》:“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 《邵伯梵行寺山茶》:“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水调歌头》:“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

《次韵周种惠石铫》:“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送南屏谦师》:“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二昧手。”“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下朽。”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浣溪沙》:“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寄周安孺茶》这首长达120句的苏拭第一长诗,正是咏茶之作。“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格„„” 东坡还作有一篇散文《叶嘉传》。这篇散文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闽茶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是一篇研究中国古代茶史的重要文献。“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不必盛于中士,当饮其惠矣„„”

东坡在做翰林学士时,曾得到太皇太后赏赐的名茶“密云龙”, 这茶为福建特产,仅供皇帝和皇太后专用。他将这种名茶珍藏起来,惟有最得意的门生来到家中,才舍得拿出来要让门生亲眼看他拆封,一同共享。东坡说喝了这茶之后顿觉两腋生风浑身凉爽,仿佛进入仙境。他作《行香子》词专咏此事。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 酒阑时,高兴无穷。 共夸君赐,初拆臣封。 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 觉凉生,两腋清风。 暂留红袖,少却纱笼。 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第三篇:论苏轼诗词中的思乡

论苏轼诗词中的思乡、归隐意蕴

广西马山县白山镇合群初中副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黄大伟 电话15289549516 电子邮箱huangdawei8899@163.com [摘要] 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思乡、归隐”是一个十分醒目的主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诗词中怀归情结的表现、成因、消解方式等的剖析,揭示其思乡归隐意蕴中政治、哲学等层面上的深层内涵,从另一个侧面透视苏轼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感悟其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倍受后人崇仰的文学巨匠。对故乡执着的眷恋,对乡愁的旷达化解构成了苏轼诗文和人生两道并行不悖的风景。在对苏轼怀归诗词的诵读与涵咏中,我们无时不感受到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安定自由生活的热切向往,而他通脱豁达的处世之道则激励着一代代后辈学子不断超越逆境中的自我,实现主体精神上的回归。所以表现思乡归隐心愿的作品虽然只占苏轼诗词的部分篇幅,但它们却足以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苏轼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和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令后代读者们深刻感受到来自苏东坡的独特人格魅力。

总之,苏轼的思想和精神仍将激励着一代代后辈学子不断超越逆境中的自我,去实现自己对国对民有益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 苏轼诗词 思乡 归隐 意蕴

苏轼(1037 —1101)是北宋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无论是在诗、词、文的创作上,或是在人格魅力上,都倍受后人崇仰。在其创作的大量诗词作品中,“思乡、归隐”是一个十分醒目的主题。如“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蝶恋花·雨后春容清更丽》)、“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满江红·江汉西来》)、“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法惠寺横翠阁》)、“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望湖亭》)等等大量的诗词都融

(1) 铸进了苏轼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渴望能“收拾耦耕身”的归隐之情。这些不朽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另一面透析苏轼的镜子。因此剖析这些作品中的思乡、归隐意蕴,使我们能从一个侧面透析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踏寻其充满矛盾而又统一的坎坷人生历程。本文即拟以苏轼的诗词为研究对象,展开这方面的论析。

一、“望断故乡心眼”:浓浓的思乡、归隐之情

苏轼22岁中进士开始踏入政途,直到64岁去世这42年间,除两次短暂的奔丧、扶丧为父母守孝外,就再也未能回到故乡眉山了。但对故乡的思念,对归隐的向往却成了诗人一生苦苦追寻的梦想。故乡给他的亲切感、熟悉感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的意识之中,并且成了他不朽的文学原型意象。

首先,从时间上看,浓烈的思乡归隐之情贯穿苏轼的整个宦游人生。苏轼从第一次出任地方官开始,就流露了这种怀土思归的情绪:

题宝鸡县斯飞阁

- 1

(2) 既富文韬又有武略的苏东坡自小便“奋厉有当世志”,,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

(3)自信“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俊尧舜,此事何难?”为何在后来的诗词作品中有如此强烈的归乡意念?包裹在归乡外衣下的实质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要从词人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生的仕途遭遇及当时的社会风气等方面寻找原因。

首先,如诗如画的蜀中山水,童年、少年时温馨美满的家庭生活是苏轼思乡归隐的原始动因。天下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眉山正是古嘉州所辖之地。在他的故乡眉山,北有铁山剑阁之塞,东有瞿塘滟滪之险,南通六诏,西拒土蕃,山水拱卫,自为藩篱。内中有岷江奔流,沃野千里,茂林修竹,山清水碧。湿润的气候,肥沃的田野,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果腹暖身之物,增加了人们对自然山水亲切的认同感。面对如此美景,感情细腻,生性好游山水的苏轼怎能不喜爱?更何况这里有他童年时对母亲程氏立下的人生奋斗目标:有他与弟弟、父亲的吟诗唱对;有他与爱妻王弗甜蜜的爱情生活。据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载,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读《后汉书》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苏辙在《墓志铭》这段故事后加了一句十分重要的话:“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可见苏轼的人生信念是在童年时就建立的。而随着仕途道路上的愈加坎坷,自己儿时立下的雄心壮志总是难以实现,在内心深处自然会涌起对儿时立志兼济天下美好往事的怀念,求得心灵上的慰藉。苏洵父子三人被后人并称为“三苏”,三人都才华横溢,造诣极高。在父亲苏洵的谆谆教导下,兄弟二人快乐地成长着。苏轼与弟弟苏辙的深厚手足情就是在读书共勉中培养起来的。兄弟俩曾有过“对床夜雨听萧瑟”(《满江红·清颍东流》)的盟约。而从仕后的苏轼兄弟因各自奔忙于仕途,再也无法实现夜雨对床的兄弟之约。他的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求能像少年一样与子由对床共听风雨啊!眺望远方,前途迷茫,当年与胞弟在劳务对床而语、听雨共眠的一幕,只能是靠故乡的这一定格了的镜头来回忆了。除此以外,与妻子王弗在家乡成亲时的闺房之乐也是引发苏轼怀归的一个原因。王弗是苏轼的原配妻子,两人恩爱情深。只可惜红颜命薄,年纪轻轻就病逝他乡,后被归葬眉

(4) 山故里。因此当苏轼梦回故里时,梦境中就会“不思量,自难忘”的浮现当年与她恩爱的画面,在《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就让我们看到了他俩在闺房里耳鬓厮磨的亲密情景。虽然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画面,但在那故乡的老宅里却留下了词人对婚姻生活的无数温馨回忆。

其次,屡遭贬谪的郁闷,对宦海风波的厌倦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是苏轼思乡归隐的

(5) 政治层面上的原因。苏轼一生经历三朝,虽“奋厉有当世志”,有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但夹于新旧党争之中,他为人坦荡,讲究气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政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他被频繁调任官职,一生出任风翔府签判、杭州通判等大大小小十五个官职,几乎是平均三年就被调任一次。他满怀“至(6)君尧舜”的雄心壮志,却饱尝宦海浮沉,历尽人生风波。这种起起伏伏,漂泊无依的无奈在他的诗词中屡见不鲜。如“分携如昨,人生到处如漂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樽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醉落魄·分携如昨》)、“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淮上早法》)、“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这种对仕途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特别向往家乡那静谧温馨的生活。尤其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生活变得愈加困顿,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使他愈来愈厌倦官场的生活,渴望能够“约他年,东海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八声甘州·有情风》)。这种不自由的生活更加重了对故乡就只能出现在想象和梦幻中,对“归”的向往就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再次,幼年所受的西蜀士人不愿出仕的文化影响及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对苏轼思乡归隐

- 3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当时诗人虽是被责罚在身,内心满怀哀怨,但我们从诗中却看到诗人以诙谐自嘲的笔调直抒内心对贬所的感受,随缘自适的洒脱溢于诗外。经历了第一次被贬的痛苦后,苏轼在第二次遭贬惠州显得更为自适与顽强: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游人客寓公。

诗人对自己的贬所没有丝毫抱怨,相反似曾相识“仿佛曾游岂梦中”。而惠州人的“父老相携”欢迎更是让诗人有了如归旧地的亲切感。这满眼的盎然春色,这淳朴善良的人们让诗人情不自禁把惠州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为能“日啖荔枝三百颗”而“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二首》)。面对残酷的现实苏轼总是主动融于当地社会,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所到过的每一个地方,通过反客为主的方式顽强的面对仕途上的一再打击。即使被贬到了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的海南,虽“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尔。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与侄孙元老四首》)。将遭贬南游的经历称作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渡海》)。高唱出“天起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吾谪海南,子游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尚在

(10)(11)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苏轼以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感受着“千里”(12)的“快哉”之风,构建永远打不垮的苏轼,真正达到了苦中作乐、处处为家的宏达情怀与超脱境界。

苏轼的哲学观是在打通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归家愿望苦苦萦绕心头无法实现时,他便将老庄轻视有限时间和物质环境的超脱态度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排解、超越思乡的哀愁。而这也是为何常人难以达到他如此洒脱的境界的原因。苏轼通过否定外在的存在来肯定自身的存在,他力图在如梦的人生中保持清醒的主体意识。意思也就是说:人们只要把握自“心”就能超越造物的千变万化;保持自我意念,就能超越时空限制而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苏轼没有因为人生虚幻而否定人生,对人生的痛苦忧患力求超越。因而将其身心交于清风皓月的大自然,在淡薄清缓的日常生活中体会人生的趣味,在对人生世事的洞察中超脱苦闷,获得精神的“自由解放”。另一方面,禅悟又使他深于情而不为情所累,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始终保持一种超乎有限的具体的事物之上的妙赏能力。在儋州《桄榔庵铭·并叙》中他写道:“九州一区,帝为方舆。神尻以游,孰非吾居。„„东坡居士,强安四隅。以动寓止,以实托虚。放此四大,还於一如。东坡非名,岷峨非庐。须发不改,示现毗户。无作无止,无欠无馀。生谓之宅,死谓之墟。„„”。这段文字站在哲学的高度,从空间的角度思考,把天下九州当成一个大屋子,只要形神俱往,游到哪里就是我的居处,自己的名字,故土都已不知为何物了;生活在哪里那儿就是自己的宅居,死在哪里那儿也就是自己的坟墓。正是在天地一体物我不分的基础上,苏轼将不能回归故土的苦闷,化解成与天地共存的任性、

(13)自适、旷达、通脱的人生境地。以“忧患来临,一笑置之”的豁达与洒脱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与诗意。

对故乡执着的眷恋,对乡愁的旷达化解构成了苏轼诗文和人生两道并行不悖的风景。在对苏轼怀归诗词的诵读与涵咏中,我们无时不感受到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安定自由生活的热切向往,而他通脱豁达的处世之道则激励着一代代后辈学子不断超越逆境中的自我,实现主体精神上的回归。所以表现思乡归隐心愿的作品虽然只占苏轼诗词的部分篇幅,但它们却足以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苏轼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和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令后代读者们深刻感受到来自苏东坡的独特人格魅力!

苏轼的思想和精神“火炬光辉”仍将激励着一代代后辈学子不断超越逆境中的自我,去实现自己对国对民有益的人生价值。

- 5

第四篇: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

试论苏轼创作中的饮食诗文

摘要:苏轼用他“爽如衰梨,快如并剪”的健笔,写出了许多为世人吟唱的名篇佳作。本文力图通过对苏轼饮食题材诗文的研究探讨,去再现苏轼的日常生活情趣,从而得出苏轼饮食题材诗文创作的原因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苏轼创作中涉及到饮食题材的诗文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其中包括写蔬果饭食、饮酒、品茶等,当然苏轼进行此类创作也有着诸多因素,这和他的人生阅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贴近生活和走进人生的创作理念以及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气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这些饮食题材的作品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选材细微琐屑、想像丰富奇特、语言幽默流畅等等,并且在他这类题材的诗文创作中还带有浓重的儒、佛、道思想。

关键词:苏轼;饮食之趣 ;创作原因 ;艺术特征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文学造诣极深。他那慷慨奔放的文章,飘逸豪放的诗词,阐释着他别样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魅力。苏轼不仅善于将现实人生转化为艺术人生,而且也善于把现实人生和艺术人生凝结为美妙动人的艺术杰作,在这些艺术杰作中,饮食文化成为其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苏轼作品中的饮食之趣

苏轼喜欢把日常生活情趣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总是能够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发现美味,时时享受快乐,能满怀热情地把最普通的日常饮食看作是生命的乐趣,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平凡的要数饮食,苏轼在最平凡的饮食中发现不平凡的生活情趣,使自己在纷纷扰扰的人世中活得有滋有味。

(一)愉悦豁达的好食之乐

在苏轼的眼中,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不仅能够维持生理需求,同样也能够在平凡的饮食中享受到点点滴滴的乐趣。他的这种坦然豁达的好食之乐,能随时随地地让人感受到身心的双重愉悦。

苏轼在自己的诗词中以老馋嘴自居,其中提及到的食物也是不枚胜举,当然这里的日常食品不包括酒和茶,单指日常生活中的蔬果饭食,其中素食类的有荔枝、龙眼、槟榔、杨梅、橄榄、笋、蕨、蔓菁、芦菔、芹芽、韭芽、芦笋、桃、杏、梨、枣、蒲桃、石榴、樱桃、黄柑、朱橘、白茨、木瓜、棕笋、藤菜、莼菜、蒌蒿、元修菜、白菘、菠菜、东坡羹、玉糁羹、豆粥、新麦汤饼、为甚酥、青蒿饼、蕈馒头、烧芋子等等,荤食类的有鲫鱼、鲈鱼、白鱼、鲤鱼、江豚、紫蟹、猪肉、羊炙、兔、牛尾狸、黄雀、春鸠、雉、薰鼠、蜜唧、蝙蝠、蛇、蛙„„

苏轼好吃是出了名的,常常将所吃的食物写入他的诗中。如吃野鸡,写《野雉》诗;吃鳊鱼,作《鳊鱼》诗;吃蛇、蛙、蛤,写《古意》;吃竹笋,写《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吃豆粥,写《豆粥》诗。另外,吃鲍鱼、巢菜、河豚、棕笋、蜜唧,都写有关于这些食品的诗文。苏轼在写这些自然食品时往往发出由衷的赞美,如《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中就极尽赞美了荔枝外观的光鲜亮丽;《食槐叶冷淘》诗描述和赞美了用槐叶汁制作的凉面;《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诗则称赞了用牛粪火灰煨制的芋头,而用山芋做过的“山芋羹”,也是色香味皆为奇绝的少有佳品。

苏轼与饮食有如此的缘分,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也不少,如“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豆花”、“东坡汤”、“东坡腿”、“东坡芹菜脍”、“东坡饼”、“东坡酥”、“东坡玉糁”、等等。在平时,苏轼也会尝试制作美味的食物。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东坡肉了,其中《猪肉颂》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他煮鱼,“以鲜鲫鱼或鲤治斫冷水下入盐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搅。半熟,入生姜萝葡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橘皮线,乃食之”。据说味道非常鲜美。 由此可见苏轼对自己的烹饪技术还是比较满意的。

不管是廉价低贱的猪肉,还是牛粪煨制的芋头;不管是美味可口的山珍海味,还是平淡粗俗的饭食蔬果,苏轼都能够乐而食之,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来获得日常生活中的愉悦。 [2]

[1]

(二)闲适惬意的品茶之趣

说苏轼好茶、嗜茶,单是看他写过的饮茶诗我们就可以略窥一二,如:《试院煎茶》、《月兔茶》、《和钱安道寄惠建茶》、《和蒋夔寄茶》、《汲江煎茶》、《寄周安孺茶》、《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等等。其中自然有不少描绘茶的诗句如“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3]

,说的是新茶之中挑出的形如鸟雀舌尖的鲜嫩茶芽;“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

[4]

,说的是茶瓯表面漂浮着洁白如雪的茶沫;“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说的是制作精美,惟有明月、佳人、美玉可以相比的月兔团茶;“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用冷冽的玉雪和香浓的油膏相比,来显示茶味的纯正,让人似乎尝到了新茶滋味的甘芳轻妙。苏轼曾说“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这样说来,苏轼品过的茶自然不在少数。

苏轼爱茶,几乎到了嗜之成癖的地步,同时也自觉地引茶入诗、入词、入文。《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中说:“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这里,苏轼把好茶比做“佳人”,可见苏轼爱茶之深。同时,这句“从来佳茗似佳人”,也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名句。更有茶人把苏轼的另一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从来佳茗似佳人”联成茶联,也甚为妥贴,真可谓写尽了苏轼对茶的挚爱,道尽了苏轼对茶的赞叹。

2 [8]

[6]

[5]

[7]

,在苏轼的咏茶诗词里,茶是超然闲适生活的美好象征,是困顿仕途中的自然安慰,是真挚情谊的坚韧纽带,亦是创作灵感的传输媒介。尤其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这些饮茶诗往往能体现出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

居官闲暇之时,苏轼常常与朋友们饮茶晤聚,吟诗酬唱,生活闲适惬意。而在关于苏轼饮茶题材的作品中,也往往体现与友人的真挚情谊。如《次韵谢鲁直馈双井茶》:“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童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肥,只有病渴如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这首诗是苏轼对黄庭坚的《双井茶送子瞻》一诗的和诗。黄庭坚家乡的亲人捎来了一些上好的双井茶,他便送一些给苏轼,并附诗一首,即《双井茶送子瞻》,意思是说我家乡丰茂的茶叶,放入小石磨里碾制加工后,光洁纯净,连雪花也不及,你喝了我的茶之后,希望能唤起你被贬黄州时的旧梦,象范蠡那样激流勇退,退隐归田。言外之意是委婉含蓄地规劝苏轼在政治上得志、处境安逸时不要忘记曾经被贬谪时的遭遇,由此可见他们友情的真挚。苏轼一生喜与僧人交游,结识了不少僧道高人,他的茶诗即是见证。如《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戏作小诗》:“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10]

[9]

怡然和尚送给诗人垂云新茶,这种茶极为细嫩,全是拣芽、雀舌。这些垂云新茶其实是佛寺中的精妙供品。诗人为表感谢,以大龙团茶回赠,这也是皇上赐给他的供品茶。毋庸置言,这两种茶都是茶中极品。因此苏轼在诗里开玩笑地提醒怡然:不要在意他们的好坏,但到底作何评价,就得看你的判断了。特别是“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两句插写在诗里,表露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他羡慕怡然自得、闲适惬意的生活,深深地感觉到虽沐浴皇恩, 但也觉得寒意逼人。从诗中的名茶互赠、玩笑戏谑,我们可以感受到二人间的深厚友谊。

面对甘冽幽雅的香茗,苏轼便怡然自得、如痴如醉。试想,能于瓦屋纸窗之下,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两三人共饮清泉绿茶,抵得十年尘梦的半日之闲,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享受一点美与和谐,这该是沉闷的人生中多大的享受!故他曾有诗句曰:“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11]当一杯清茶入腹,顿时齿颊留香,神清气爽、几乎腋下习习生风飘然仙去时,这是多么神奇的感觉啊!

(三)豪放逸气的饮酒之欢

“予虽饮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盏为乐,殆不可一日无此君”

[12]

,由此可见,苏轼他虽然酒量不大,但却很喜欢饮酒,在他的诗词中有涉及到竹叶酒、碧香酒、蜜酒、酥酒、柑酒、桂酒、真一酒、洞庭春色、天门冬酒„„种类真是不少。“碧香近出帝子家,鹅儿破壳酥流盎”是嫩黄的碧香酒;“二年洞庭秋,香雾长馔手。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14]

[13]

,说的

,说的是玉色的洞庭春色酒;“楚人汲汉水,酿酒古宜城。春风吹酒熟,犹似汉江清”

[15]

,说的是清澈的竹叶酒;文《赤壁赋》云“: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16]

,这样一篇赋就三次写到饮食。《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首词中也涉及到饮食,题目写到喝酒,开头又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又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在这些诗文中,可以体现出苏轼喝酒时的那种的豪放豁达、壮志义气,超然愉悦则一一显现。

苏轼喜酒,酒能使他享受到闲适与惬意;苏轼好酒,酒能激起他的凌云壮志;苏轼嗜酒,酒能使他飘然若仙,遨游于“琼楼玉宇”。此刻,酒却成了他逃离尘世纷扰,忘却宦海沉浮的媒介。

苏轼也与亲人饮酒。苏轼所作《游白水书付过》记他与儿子苏过饮酒,苏辙也不善于饮酒,惟骨肉情深,加之散多聚少,一旦相逢,兄弟俩还是免不了喝上几杯。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也能喝一点酒,这在苏轼写给李之仪的一封信中提到,他“酌酒与妇饮”。王闰之对丈夫饮酒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后赤壁赋》写友人得到鱼,告诉苏轼。苏轼便回家告诉王闰之,王闰之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侯鲭录》中也有黄州张从惠请苏轼夫妻饮酒的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不仅会品酒,鉴酒,而且还会自己酿酒。正如周作人在他的《谈酒》中所言:“走到缸边屈身听,听见里面起泡的声音切切察察的,好像螃蟹吐沫(儿童称为蟹煮饭)的样子,便拿来煮就得了;早一点酒还未成,迟一点就变了酸,但是怎么样是恰好,别人仍无法知道。只有听熟的耳朵才能够断定,正如古董家的眼睛辨别古董一样。”

[17]

苏轼喜欢自己造酒,在定州的时候曾造橘子酒和松酒;在惠州时,学造桂酒,他盛赞喝过桂酒后,“肌肤渥丹身毛轻,冷然风飞罔水行”[18]的飘飘欲仙感,还向西蜀道士扬世昌学会了蜜酒的制作方法,“真珠为浆玉

[19]为醴,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他还发明了真一酒,用面粉、糯米、泉水三种原料酿成后,酒色如玉。“稻垂麦柳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制作的真一酒为青州从事,可见,他对自己的制酒技术颇为满意。

所有这些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点点滴滴都给苏轼动荡不安的人生增加了一抹绚烂的色彩,让他把一个个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得滋味无穷,记得林语堂这样说过:“如果一个人真的要享受人生,人生是尽够他享的。一般人不能够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21]

[20]

。苏轼称自己

就这样,苏轼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拥抱生活的热情,始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在忙里偷闲,于苦中作乐,随时随地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从而使生活充满闲情雅趣,使多舛的人生旅途中充满盎然的生机和纷呈的意趣。

与其说苏轼好吃,倒不如说苏轼能吃,因为在大嚼美食、畅饮美酒、静啜香茗之时,他不仅

4 能从中享受到口舌之快,更多的是还能从中品味出生活之趣。

二、苏轼写饮食题材诗文的原因

苏轼在诗词中的这些饮食之趣实在是另人回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苏轼在诗文中这么频繁突出地表现它们呢?

(一)丰富的生活阅历对创作的影响

苏轼祖籍四川眉山,历仕江浙、中州、南粤各地,尝遍了各地的肴馔。文学创作毕竟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折射和反映。苏轼具有热爱生活的满腔热情,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生活体验。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一个人生经历简单、生活内容单调的人来说,即便是他把自己的全部私生活都写入诗中,也仍然不会有多大的起色。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看出他的生活阅历是极其丰富的,他曾自言“身行万里半天下”

[22]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有机会饱览天下的奇山秀水。所以,蜀中山川,镇江夜景,钱塘江潮,蓬莱的海市蜃楼,海南岛的山风海雨,这些奇异的美景才会不时地出现在他的笔端,正因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他才有机会饱尝各地的奇特风物,蜀地的巢菜、棕笋、芹芽脍,洪州的牛尾鱼,南方的荔枝、龙眼、槟榔、橄榄„„这些美食美味才会在他的诗中大放异彩。

况且他兴趣广泛,交游广阔,文学、艺术、医药、烹调、建筑、工程等等样样精通,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可以成为朋友,不同的爱好给他不同的乐趣,不同的朋友给他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他的生活才很少会显得无聊枯寂而总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如此异彩纷呈的日常生活阅历自然会为苏轼的文学创作提供异常丰富的素材,使他在诗中对生活和活力多有表现。

(二)乐观、开朗、豁达的个性和淡泊超然的处世态度

苏轼是一位乐观开朗,充满生活情趣的人。林语堂先生指出:“苏轼伟大的人格与人生的智慧比任何一位中国作家更突出,也更完整地蚀刻在他的生活和人品中。”

[23]

苏轼既有爱国爱民的朴素情感,又有文人的浪漫情怀,也曾几度被贬,流落荒蛮之地,但他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旷达的胸襟,潇洒地面对一切,“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24]

东坡一生可以说是曲折艰辛,乌台入狱,数次丧妻,老年丧子,九死南荒。奇怪的是,如此频繁的厄运中,他表现出来的是淡泊和超然,他不仅吃出了化荆棘为干脆的人生境界,而且也吃出了精微超诣的诗歌境界。被贬黄州,他首先想到的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25]

。在海南的时候,肉是很难吃到的,他乐呵呵地喝着山芋羹,得意地夸口“莫将南海金虀脍,轻比东坡玉糁羹”[26]。只要还有东西可吃,东坡就会身充满活力。就会有精神去直面人生,因为“犹

[27]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一个热爱吃的人是不会轻易倒下的,因为热爱吃就有对 5 抗逆境的勇气和力量。这就是热爱生活,这就是热爱生命,这就是他的淡泊、乐观和豁达。

东坡思念家乡,思念田园,希望摆脱世事的纷扰。吃饭的时候他说:“吾借王参军地种菜,不及半亩,而吾与过子终年饱沃,夜半饮醉,无以解酒,辄芥菜煮之。味含土膏,气饱风露,随粱肉不能及也。人生须底物,而更贪也?”

[28]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他很好吃,但因为他的淡泊乐观,因为他的豁达超然,他不同于那些饕餮之徒,他不刻意去讲究自己日常的饮食。充其量,在日常生活中,他不过是有什么吃什么的,他不拒绝美味佳肴,但也能享受粗茶淡饭,无论什么,他都吃的津津有味、心满意足,所以他才会发现生活中“人生须底物,而更贪也”的无限感慨。饮酒的时候,他说:“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

[29]

他不为老之将至而忧愁,因为他想的非常开,世人都如此,并非自己一个人;饮茶的时候,他说:“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博炉石铫行相随。”

[30]

虽然他深知品茶要讲究茶具,但简陋的砖炉石铫照样也能作茗饮,照样能让他满足而尽兴;还不止这些,更突出的是生活中越是困厄的时候,他在这种淡薄、旷达、乐观的精神和处世态度往往表现越突出,而他更能发现生活中别有的意趣。当代美学家宗白华说过:“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像,是无所谓美的。”[31]平凡而无奇的日常生活也许在一般人眼里是单调沉闷的,但在有着淡泊、旷达、乐观精神和处世态度的苏轼的眼中却常常是别有情趣的。

(三)重视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寄托

“诗须要有为而作”

[32]

,苏轼不仅重视生活环境和生活实践对创作的影响,而且很重视创作中真情实感的表现。来自于日常生活题材的日常生活情趣恰恰又是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这样就不难理解苏轼为何会在他的诗文中如此频繁的写到它们。

东坡曾云:“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33]

显然,苏轼写饮食题材的本意并不在于记录那些美味佳肴,而是瞩目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那些俗之又俗的吃食细致入微地传达出自己的人生感慨、人生体验、人生情感,从而达到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东坡曾写过一首名为《春菜》的诗,历数蜀地春菜的鲜美:“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34]轻脆的蔓菁,嫩黄的韭芽,肥厚的白鱼,鲜荠,青蒿,凉面,光是看上去就觉得

[35]美味可口。但是苏轼埋怨道:“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其实苦笋、江鱼,它们的味道也是很鲜美的,但为什么还说是难以忍受的呢?难道真的是不堪入口吗?原因就在于苦笋、江鱼不是故乡的东西。苏轼借此诗来抒发他的思乡之情。家乡不仅仅是那些山,那些水,还有那些值得怀念的乡村美食,这是一个美好的幻影,当然也是一种精神的安慰和情感的寄托。

苏轼有着一些始终不离不弃的朋友,而这种真挚深厚的友情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朝来闻好语,扣户得吴饷。轻圆白晒荔,脆酽红螺酱。更将西庵茶,劝

6 我洗江瘴。故人情义重,说我必西向。一年两仆夫,千里问无恙。”

[36]

老朋友来人来信看望他,他十分欣喜,这轻透而圆润的白晒荔,清脆美味的红螺酱都浸透了故人浓厚的情义啊,当中最感人的是诗人谪居儋州,友人吴复古、参寥或千里来访,或远寄书物,尤其是老同乡巢元修,竟不顾七十三岁的高龄,从眉山万里徒步赴访。有如此的情谊,苏轼把它寄托在诗文中也是必然的。

苏轼似乎始终对家乡的食品情有独钟,同样也把这种情感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因为人们思念家乡的吃食就是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东坡在黄州时,一位籍贯蜀地的僧人要回家乡去,东坡给他送行说:“南北东西,都是一个天空,在哪儿都一样,都可以把身处之地当作家乡。东坡在送别人,实际上也是在安慰自己。生命有限,归思无穷。故乡与客居之地,同在一片天空下,却远隔万水千山。人老思乡,心灵寂寞的时候也思乡。家乡不仅仅是那些山,那些水,更是一个美好的幻影,一种精神的安慰和寄托。回家去,也许并不能使问题得到实际的解决,却可以使心灵得到休憩。苏轼对家乡美食的思念其实就是他内心中归隐情节的外现。这一点他在《春菜》中有明确表露:“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37]诗的前半部极力赞美各种菜蔬的外观新鲜味道甘美,但接下来笔锋一转“岂如吾蜀富冬蔬”就转入了另一种情境,抒发了“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的归隐之心。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屡遭贬谪,生活困苦,有时甚至出现食不供给的尴尬环境,但他并不会因为物质上的缺失而感到彷徨和失落,总是以心胸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力图摆脱政治失意造成的精神苦闷和物质匮乏带来的内心困扰。《菜羹赋》就很好的体现了苏轼的这种人生思想感悟,“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计余食之几何,固无患于长贫。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窃比予于谁欤?葛天氏之遗民”

[38]

。这篇文章传神的表现出了苏轼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也深刻的揭示了他的人生思想感悟。

(四)受时代文风的影响

苏轼之所以突出地在诗文中描写饮食之趣与他所处的时代诗风、词风有密切的联系。宋代文学一开始就出现注重文学缘情特征而倾向于审美的创作思想,这一创作思想于理论上强调政教功利的儒家明道说并行发展,所以北宋初期的七十余年间,一些文人的创作都倾向于写日常生活中的内心情感体验。苏轼就是以积极的态度走上贴近生活贴近人生的文学创作道路,从取之不尽的现实生活中去扩大视野和写作题材范围,所以当时有志之士如梅尧臣、欧阳修等人都有意在题材上,艺术上进行创新,而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在诗文中表现鲜活的日常生活情趣,比如欧阳修在他的诗歌中鉴赏文物书画,歌咏和表现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物诸如鸟啼、虫鸣、鱼鹰、鸡头、鸭

7 脚等等,而梅尧臣提出了“以俗为雅”的诗歌理念。他也不避凡俗的大量把日常生活题材日常生活情趣写入自己的作品中,其中单是以食品为主题的诗歌就达一百一十首左右。“他要矫正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习气,就每每一本正经的用那些笨重干燥不很像诗的词句来写琐碎丑恶不大入诗的事物”[39],以新鲜活泼的“俗”去对抗陈旧僵化的“雅”,却给宋初沉闷的诗坛吹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也促使新的诗风的形成。

梅、欧在诗歌中大量描写日常生活题材,表现日常生活情趣,随着梅、欧等人倡导的诗文革新的成功,描写日常生活题材,表现日常生活情趣的文学作品也随之出现。苏轼作为宋代诗文革新的得力干将,自然也会有意把日常生活题材列入写作范围,其中对饮食情趣的表现也自然会多起来。

(五)与儒、佛、道的信仰密切相关

苏轼认为,佛学能使人平和宁静、明辨通达;同时他又酷爱自由,欣赏淡泊名利、仙风道骨的道家。因此可以说,苏轼的思想中带有明显三教合一的倾向,当然他的创作也脱离不了这种思想。当他步入仕途时,济民救世的儒家思想占上风;当他贬官在野时,佛道思想是主流,正如林语堂先生指出:“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思想占上风;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40]

而从苏轼的饮食结构来看,既有蔬菜、水果,又有鱼肉等荤菜。这种既相互矛盾又各有联系的现象与他的信仰是分不开的。

儒家中的素食、蔬食就代表着安贫乐道,随遇而安,代表着士大夫人格的挺立之美;道家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之说,为了追求长生而崇高洁净的蔬食和素食,最好能洁净达到吸风饮露、不食五谷的程度。苏轼的饮食文化中道家色彩也很浓。他在黄州时,他所制的真一酒据他自称是梦中一位“丰神英发”如吕洞宾的人传授的

[41]

。取的是道家精、气、神三真归一,元气遂成之意。在这里,从喜好素食和蔬食的侧面反映出的是那种逍遥自在,无所羁绊、返朴归真的人生审美态度。佛家呢,更是禁止肉食。在这里,食蔬食反映出的是人生淡泊知足,清新寡欲的精神。苏轼喜欢食肉,尤其是猪肉,甚至他在因乌台诗案入狱时叮嘱儿子送的饭菜就是肉和菜,而纯正的佛教信徒是不食肉的。《珂雪斋集》里记载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东坡学佛,而口谗不能戒肉。至惠州,尤终日杀鸡。既甘其,又有虞其罪,故每月为转两日经,救拨当日所杀鸡命。”

[42]当然,苏轼还是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少杀生,所以不要小看了苏轼诗中的那些素食和蔬食,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传达出苏轼对自然适意,无所系念的人生追求,对无拘无束,心无所碍的生活的热爱。

所以苏轼创作饮食题材诗文有着他必然的因素,从生活中获取琐碎的材料,从细节中得到日常的情趣 ,从他的一字一句中获得情感的寄托 。

三、苏轼饮食题材作品的艺术特征

在宋代诗文平易自然、深细委婉的总体风格中,苏轼的诗文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文人的特点,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中,透出挥洒自如,雄放恣肆的个性。苏轼能在寻常中发现美,领悟人生的哲理,使其风格达到了“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的极镜,这也正好体现了他的过人之处。

(一)平易流畅的语言特色

苏东坡用他自然流畅的语言让俗之又俗的食品同样充满了美感,充满了诗情画意。在他饮食题材的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读出语言的平易流畅,幽默自然。相对于白居易低俗的浅切和梅尧臣没有味道的平淡,苏轼的这种平易流畅明显已经明显超越了他的前辈们,已经达到了一种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的美学境界。

苏轼以一个欣赏者的角度,怀着一颗热情的诗心用生动的语言让各种食品活灵活。正如“卧剑的长鱼,拳如蕨的韭芽”,又如“铁甲的雪底波棱,金珠般的枇杷”

[43]

,每一种从苏轼笔下显现的食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描写中他还爱用拟人,可以说在苏轼的眼中任何事物都显得那么有生机,任何事物都可以活灵活现。他写蔬菜的茂盛可爱:“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有儿芥有孙”[44],他写荔枝的骄媚欲滴:“海上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45]

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苏轼也爱给各色食品涂上种种鲜明的色彩,他的笔下,粉红的石首鱼,雪白的河豚,青青的槐芽饼,红胜颊的木瓜,哪一样不美得令人眼花缭乱,馋涎欲滴。

凡俗平庸之物,正是平常日用不可或缺的对象,但有俗趣,未见诗趣。但见自然丑,未见艺术美。而审美意识的改换却往往能脱俗入雅,这些宋以前诗人较少描写的庸俗的寻常日用,在东坡异样的人生境界的关照下,在自然流畅语言的描绘下,不再显得粗鄙、尘俗,并且能挖掘出它们蕴含在庸俗表面下的深刻内涵,他的食品诗达到了一种精微超诣的艺术境界。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6]

,四句诗中有三种美味,其语言珠圆玉润、流利活泼。嫩嫩的蒌蒿,肥肥的芦芽,胖胖的河豚,同碧竹红桃一起装扮了美丽的春光,勾勒出一片美食美景,令人向往。这是苏轼所崇尚的一种艺术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雕琢是无能为力的。

苏轼那些饮食题材的作品就处处体现了这种好处,有时简直如话家常般的娓娓到来,让你感到亲切舒畅而绝无生涩之感。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苏轼这种平易流畅的创作语言风格不仅是苏轼高超的语言艺术的体现,也是当时诗坛求深务奇的新避而有意为之,真正做到了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他运用语言的才能技巧,充分扩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二)丰富多样的奇特想像

苏轼总是以高度的热情享受自然的或人为的美味,并以诗意的心境去感悟去品味,而这种感悟这种品味,自然离不开他丰富奇特的想像。

“龙根为脯玉为浆,下界寒醅亦漫尝”先流齿,香雾霏霏欲馔人”

[48]

[47]

,“露叶双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清泉簌蔌

。由眼前的荔枝联想到硕果累累的壮观,将美酒比喻为天上下界的琼浆,视柑的芬芳为香雾,诗人因事物而产生灵感,食物因诗人的妙笔而生辉。他满怀喜悦的欣赏春天的菜圃,《春菜》中有这样的描写:清晨的菜畦,沐着晨风,浴着朝露,诗人仿佛看到了一盘盘精美的佳肴,嗅到了诱人的菜香,鱼香和饼香。轻脆的蔓菁,嫩黄的韭芽,鲜荠,白鱼,青蒿,凉面,不仅美味,而且舒适。苏轼激昂地将美味和美景结合起来,怀着愉悦的心情去欣赏和品味,他以诗人所特有的敏感,享受大自然的赐予。

当代国学大师钱钟书曾这样说过“: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颖很贴切,一连串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意见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旧小小说里将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的笔下。”此同时,那些新鲜贴切的比喻也为其日常生活增添了别样的情趣。

苏轼丰富的想像离不开各种新颖的比喻。苏轼善于比喻,这一点也突出表现在他那些描写日常生活情趣的诗歌中,诗中那些俯拾皆是的比喻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新颖也富有极强的表现力。有时他也运用暗喻,诗中直接引用喻体而并不指出其本体,从而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骈头玉婴儿,一一脱锦硼”

[50]

[49]

,说的是笋,笋的美味无非就在于一个鲜字,然诗中不提笋字却直接以玉婴儿呼之,把笋比作婴儿,则笋的新鲜洁白、肥壮、脆嫩、甘甜便不言而喻。

丰富奇特的想像还离不开他奇妙的联想。苏轼善于利用广阔的联想在诗中营造出生活中所没有的满足。如“桑畴雨过罗纨腻,麦垄风来饼饵香”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

[52]

[51]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

。这是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平常人不能从桑田雨就看到罗纨之细、从麦垄风就嗅到饼饵之香,平常人也不能从雪的利用就想到雪白的满面粉,想到带着裂纹的蒸饼,甚至闻到空气中阵阵新麦饼的芬芳,但是苏轼确实做到了。在这里,味觉触觉和嗅觉都得到了奇妙的打通,而这些无疑又是苏轼丰富想像力的证明,有了这样丰富的想像力,现实生活中的单调和贫乏又有什么值得惧怕呢?

(三)琐屑细微的生活题材

苏轼有着一双十分敏锐的眼睛,他善于选择生活中微小的日常场景,善于抓住事物的细微特征,善于进行准确描摹刻画。一片落叶,一簇花丛,一阵威风,一次访友,一次品茗,一个午睡之类的原汁原味的细微日常生活场景在他的笔下都可以真实的描摹再现,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

10 受。苏轼生活中情趣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而所有这类日常生活情趣的诗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即选材的琐屑细微,在苏轼饮食题材作品中,也往往通过一件小事或一个细微的片断或极小的场景来体现其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正如赵翼所说的:“天生健笔一支,爽如衰梨,快如并剪,有必打之隐,无难显之情。”

[53]“下马逢佳客,携壶傍小池。清风乱荷叶,细雨出鱼儿。井好能冰齿,茶甘不上眉。归途更萧瑟,真个解催诗”[54]。诗中所写是诗人一次应邀做客品茶的小事。品茶本已经是乐事,而优雅宜人的环境更是吸引人,清风携着细雨徐徐吹来,碧绿的荷叶被风儿掀乱了,晶莹剔透的水珠在碧绿的荷叶上不停地翻滚着、晃动着,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湿润的荷香 ,不时地还有鱼儿跃出水面,似乎想打破周围的寂静,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清新雅致,于是携壶临池,边观赏风景,边以小壶注水点茶,这是怎样一个人间仙境啊。

显然,在苏轼那些充满日常生活情趣的诗文创作中,他摒弃了前人熟用滥了的“风、云、月、露”而瞩目于日常生活中的世俗烟火,让平凡的日常事情细致入微的传达出自己的人生感慨和人生体验,引发出隽永的诗味和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四)自然随意的创作形式

苏轼描写日常生活情趣的诗还有一种打动后世读者心灵的鲜明特色,那就是形式上的自然随意,苏轼在创作中往往追求章法挥洒自如。与在语言上追求一种平易流畅之美相一致,苏轼在章法上往往追求一种挥洒自如之美,从而达到形式上的随意自然。正如他自己所言:“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也同样适用于他的诗词。

赵翼曾云:“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盖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大观。”树也云:“章法剪裁纯以古文之法行之”

[57]

[56]

[55]

此话虽是论文,

方东

,“坡诗纵横如古文”

[58]

。苏轼实在是一个热情奔放的天才,不论在什么地方都不愿受太多的拘束,他能追求并达到心的超脱自由,所以在表达他那颗自由洒脱的心的时候,也同样作到了无拘无束。

(五)诙谐轻松的艺术风格

诙谐轻松的语调和风格也是苏轼这些表现饮食题材诗歌中的一个突出的亮点。有时他也会自我解嘲,自我打趣,由此来化解生活中的尴尬和窘迫:“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59]

如果酒也没有了,米也没有了,怎么办?他自我宽慰道:

[60]“北船不到米如珠,最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逗酒定蹯吾。”没关系,邻家明日祭灶,肯定会有酒肉相送,你看,现实生活中的窘困就被他轻松化解了。

能谐,所以能在丑中见出美,在失意中见出安慰,在哀怨中见出欢欣。谐是人类拿来轻松紧

11 张情景和解脱悲哀与困难的一种清泻剂。在以上这种诙谐轻松的氛围中,苏轼其实正是以诙谐解嘲的态度来显露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来对待生活中自己的坎坷境遇。叶燮在《原诗》中说:“如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而适如其意之所欲出。”[61]而方东树在《昭昧詹言》里也说:“杂以嘲戏 ,讽谏谐谑,庄语悟语,随事而发,此 [62]东坡独有千古也。”著特色。 显然诙谐轻松的语调和风格也是构成苏轼描写日常生活情趣诗歌的一个显

(六)情景交融的表现形式

“苏东坡是诗人,能见到、能感到别人即便在天堂也见不到、感不到的美”

[63]

,林语堂先生对苏轼有这样的评价。的确,苏轼在其饮食题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常常将美味和美景结合起来,怀着愉悦的心情去欣赏和品味,从中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能发现常人所不能发现的美,从而获得自身的情感宣泄。

苏轼诗文中所描写的食物都有着赏心悦目的外在美,那些天然食品自然的形态和色彩给他带来极妙的美感体验。那些新鲜欲滴的荔枝、晶莹剔透的米饭、跳跃肥腴的河豚、新春出生的笋芽,春雪中摘来的春菜,带着晶莹露珠的樱桃,总是显得那么娇艳水灵、鲜亮夺目,让人觉得他们是那么的素净淡洁、沁人心脾,而鲜红的稻米、翠绿的巢菜、洁白的竹笋、乌黑的菱角、金黄的柑橘,这些明亮艳丽的色彩更是让人萌生一股无比的爱怜之情。

苏轼在面对各种食品的时候,亦会对大自然赋予这种食物的美貌而感到欣喜万分,于是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将物和景紧密结合,情和景相互交融,并且渗透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强烈的审美体验。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就是苏轼笔下的荔枝。《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64]

在诗中苏轼用了黄、紫、绛、红、白这五种鲜亮的颜色来描绘荔枝的外观,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披着绛红纱衣的海山仙人,肌肤冰清玉洁,身姿摇曳飘逸,游离在凝紫烟雨中„„,看到这样的画面,再联想到荔枝,不要说品尝它鲜美的滋味了,就是单单看看它那光鲜亮丽的外观也已经够陶醉了,足见苏轼的喜爱之情。再看《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65]这虽然是一首题画诗,不过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鲜活的鸭子,嫩嫩的蒌蒿,肥肥的芦芽,胖胖的河豚,同碧竹红桃一起点缀了美妙的春色。寥寥数语,却把春江的美食美景勾勒得淋漓尽致。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也道出了苏轼的好食之乐: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堪称人间极品啊!在这里苏轼把事物的外在形态美和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显得相得益彰。

12 清代刘熙载《艺概》如是曰:“苏轼诗打通后壁说话,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推倒豪杰。”[66]这四个字也是苏轼日常生活题材诗词艺术成就的极好概括。精微和超旷,看似对立的两个词,实则融为一体,给人以极美妙的艺术享受。

苏轼是将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一位智者,他生活在现实中,有血有肉,有着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苏轼又卓然独立于人世之上,恰恰在于他能够立足现实,从苦难中寻求快乐,从普通生活中发现愉悦自身的美,以此实现从现实到艺术人生的转化。

苏轼通过观照自然,直面生活来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卓越的才情和娴熟技巧,在生活的实践中去探索人生底蕴;以寓意于物而不受制于物的精神状态,乐观面对困境抒发独傲情怀,造平淡于绚烂中。

参考文献:

[1]苏轼.猪肉颂[A].见:苏轼文集(卷二十)[C].北京:中华书局,1986.597. [2]苏轼.煮鱼法[A].见:苏轼文集(卷七十三)[C].北京:中华书局,1986.2371.

[3][10]苏轼.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戏作小诗[A].见:苏轼诗集(卷三十一)[C].北京:中华书局,1982.1662.

[4]苏轼.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其一[A].见:苏轼诗集(卷四十七)[C].北京:中华书局,1982.2558. [5]苏轼..月兔茶[A].见:苏轼诗集(卷九)[C].北京:中华书局,1982.445.

[6][8]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A].见:苏轼诗集(卷三十二)[C].北京:中华书局,1982.696. [7]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A].见:苏轼诗集(卷十一)[C].北京:中华书局,1982.529. [9]陈彬藩,余悦,关博文.中国茶文化经典[N].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3). [11]苏轼.寄国安孺茶[A].见:苏轼诗集(卷二十二)[C].北京:中华书局,1982.1162. [12]苏轼.饮酒说[A].见:苏轼诗集(卷七十三)[C].北京:中华书局,1986.2369.

[13][24][26]苏轼.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A].见:苏轼诗集(卷十四)[C].北京:中华书局,1982. 693. [14]苏轼.洞庭春色[A].见:苏轼诗集(卷三十四)[C].北京;中华书局,1986.1835. [15]苏轼.竹叶酒[A].见:苏轼诗集(卷二)[C].北京:中华书局,1986.77. [16]苏轼.赤壁赋[A].见:苏轼文集(卷一)[C]. 北京:中华书局,1982.349. [17]周作人.周作人集·谈酒[M].花城出版社,2004.122.

[18]苏轼.桂酒颂[A].见:苏轼文集(卷二十)[C].北京:中华书局,1986.594. [19]苏轼.蜜酒歌并序[A].见:苏轼诗集(卷二十一)[C].北京:中华书局,1982.1115. [20]苏轼.真一酒并引[A].见:苏轼诗集(卷三十九)[C].北京:中华书局,1986.2141.

13 [21]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生活的艺术[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59. [22]苏轼.龟山[A].见:苏轼诗集(卷六)[C].北京:中华书局,1982.291.

[23][25]苏轼.初到黄州[A].见:苏轼诗集(卷二十)[C].北京:中华书局,1982.1032. [27]苏轼.苏轼文集(卷二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2.2317.

[28]苏轼.慈湖夹阻风五首[A].见:苏轼诗集(卷三十七)[C].北京:中华书局,1983.2034. [29]苏轼.与临安人同年剧饮[A].见:苏轼诗集(卷九)[C].北京:中华书局,1982.450. [30]苏轼.试院煎茶[A].见:苏轼诗集(卷八)[C].北京:中华书局,1982.370. [31]宗白华.艺镜·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59.

[32]苏轼.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其一[A].见:苏轼诗集(卷二十九)[C].北京:中华书局,1982.1525. [33]苏轼.题柳子厚诗[A].见:苏轼诗集(卷六十七)[C].北京:中华书局,1986.2109. [34][35][37]苏轼.春菜[A].见:苏轼诗集(卷一六)[C].北京:中华书局,1982.789-790. [36]苏轼.杭州故人信至齐安[A].见:苏轼诗集(卷二十一)[C].北京:中华书局,1986.1090. [38]苏轼.菜羹赋[A].见:苏轼文集(卷一)[C].北京:中华书局,1982.17. [39][49]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4,61. [40][63]林语堂.苏东坡转[M].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9,203.

[41]苏轼.记授真一酒法[A].见:苏轼文集(卷七十二)[C].北京:中华书局,1986.2312-231. [42]颜中其.苏东坡轶事汇编[M].长沙:岳麓书社,1984.

[43]苏轼.撷菜[A].见:苏轼诗集(卷二十二)[C].北京:中华书局,1982.205.

[44][64]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A].见:苏轼诗集(卷三十五)[C].北京:中华书局,1982.1212. [45][48]苏轼.食柑[A].见:苏轼诗集(卷二十二)[C].北京:中华书局,1982.1158-1159.

[46][65]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A].见:苏轼诗集(卷二十六)[C].北京:中华书局,1982.1401. [47]苏轼.闻钱道士与越守钱穆父饮酒送二壶[A].见:苏轼诗集(卷三十三)[C].北京:中华书局,1982.1745. [50]苏轼.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其一[A].见:苏轼诗集(卷十六)[C].北京:中华书局,1982.817. [51]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南园[A].见:苏轼诗集(卷十四)[C].北京:中华书局,1982. 678. [52]苏轼.游博罗香积寺[A].见:苏轼诗集(卷三十九)[C].北京:中华书局,1982.2111. [53][57]赵翼.瓯北诗话(卷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54][58][62]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55]苏轼.道者院池上作[A].见:苏轼诗集(卷二十七)[C].北京:中华书局,1986.1437. [56]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A].见:苏轼诗集(卷十九)[C].北京:中华书局,1986.1814. [59]苏轼.撷菜[A].见:苏轼诗集(卷四十)[C].北京:中华书局,1986.2201.

14 [60]苏轼.纵笔三首(其三)[A].见:苏轼诗集(卷四十二)[C].北京:中华书局,1986.2327. [61]叶燮.原诗·内篇·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 [66]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66.

Discusses in the Soviet horizontal wooden board on the front carriage body creation the diet prose

Xu Haibo

Supervisor: Chen Xizhen Abstract: Su Shi crisp like fades the pear with him, quick like and cut;the strong pen, has written many the masterpiece excellent work which recites for the common people.This article tries hard through to the Soviet horizontal wooden board on the front carriage body diet theme prose research discussion, reappears Su Shi the daily life appeal, thus obtains the Soviet horizontal wooden board on the front carriage body diet theme prose creation the reason and the uniqu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Key word: Su Shi; Interest of the diet;Creation reason;Artistic characteristic

第五篇:浅谈苏轼被贬黄州时的诗词风格

【摘要】苏轼的诗感情奔放,胸襟洒脱,善于抒发个人感情,并将儒释道的思想融合到他的诗词当中;但是苏轼的仕途却是异常坎坷,屡遭贬谪的,本文从苏轼被贬黄州的经历中分析他的诗词的风格。

【关键词】贬谪

诗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画、书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成就。其诗题材广阔,风格别具一格,善于应用比喻夸张等手法,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豪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虽然苏轼在诗词方面成就非凡,但是仕途却异常坎坷。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一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参加礼部的考试,因一篇《刑赏忠厚之之论》获得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京考察”,入第三等,为 “百年第一”、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其父病故,服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自此之后,苏轼的坎坷仕途已拉开帷幕。以下,将从苏轼被贬黄州的经历分析其诗歌的风格变化。

元丰二年,(1079年),因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从湖州知州任上被解压进京下狱,侥幸释放后,贬谪黄州。苏轼被贬黄州后所作的诗文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满庭芳》、《满庭芳》、《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西江月》、《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定风波》、《浣溪沙》等,每首诗分别作于不同时期,抒发了苏轼当时的心态与心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此诗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诗词上阙写景,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风突开,气势豪迈,颇有气势;“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处引用赤壁之典故,为下阙写周郎这一人物做铺垫;“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了一副壮阔的景象,“乱石、惊涛、雪”这些意象壮阔而又美丽;“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的壮阔景象,引出下文的人物描写;下阙写人,“遥想公谨当年……樯橹灰飞烟灭”则写周郎年少气盛,风流倜傥,面对大敌,谈笑自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则写诗人自己年老却被贬,政治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的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诗人思想突然开阔,人的一生既然像梦一样,为何不放开胸怀呢?

整首诗诗风大气,情感豪迈,虽有消极,但最终诗人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被贬的事实,这也与诗人思想中的儒释道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全诗萦绕着一种轻快的气氛,上片虽遇雨,但是诗人乐在其中,“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写出了诗人我行我素的超然情怀;下片虽有“料峭春风”但也有“山头斜照”,虽有“风雨”但也无所畏惧,写出了诗人阔达的胸怀及其独特的人生感悟。

整首诗轻盈欢快,丝毫看不出诗人是被贬谪到黄州的,虽身处在困境之中,但亦会为自己找到乐趣。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贬居黄州时,是苏轼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上片写景,从“落日”“卷帘”“亭下”等意象的描写,转入对平山堂的回忆以及对“醉翁”欧阳修的追忆;下片写湖面静谧,却突然波澜汹涌,从湖面到渔翁,引出最后三句的抒情,表现了诗人超然于万物之上的潇洒胸襟,完全看不出诗人被贬的处境。

满庭芳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这是苏轼发配黄州的作品,因其他人怕株连,或避嫌,都远离他,只有同乡陈糙和他关系亲密,此诗是王长官送陈糙时苏轼所作。上阙写王长官的饱经沧桑的形象,并且将王长官与长江相提并论,对王长官给予了高度评价,“苍桧”、“竹坞松窗”则写出了王长官的傲然奇节,“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写如果不是王先生送人来黄州,这一生恐怕都不能见面,写出了诗人对王先生人品的赞扬;“愿持此邀军,一饮空缸”写出十几人与王先生相逢恨晚的情怀,“居士先生老矣”是诗人对人生的感叹,“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写出诗人对客人的惜别。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开篇引用《庄子》中的寓言故事,讽刺那些“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人,进一步联想到他在党争中收到的伤害,又说“事皆前定”,但也不需要过分在意,写出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则写出诗人想远离官场,不问世事,洒脱的形象,“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这可以看作诗人这一生的经历,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但最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到“清风皓月”、“千钟美酒”,诗人心情豁然开朗,终于摆脱了世俗的约束,获得精神的解放。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 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此诗是诗人贬谪黄州期间作给鄂州太守友人朱守昌的,上片先写景,由景及情,最后一句“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承上启下,由人到怀古,下阙,引用典故,叙述古人之事 ,全诗萦绕着一种悲凉的气氛。

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是首寄情山水的诗,作于贬谪黄州期间,上片前两句写诗人途中所见,点明时间地点,下片写“马”与“芳草”表达了诗人的对景色的喜悦之情。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诗是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苏轼虽生活困难,但是他生性乐观,这首诗全诗气氛凄凉,本诗写出了诗人内心孤独与寂寞,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展现了自己孤高的形象。“缺月”、“孤鸿影”、“寒枝”等意象处处显示出环境的凄凉,以景写情,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感。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诗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苏轼的诗多以豪放著称,但这首诗却给人以婉约的印象,借暮春之际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为点睛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诗作于被贬黄州之时,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开头七个字既写出游的时间,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上片写实景,引起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从而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

这十首诗均作于诗人贬谪黄州之时,通过对这些诗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被贬初始,诗人处于一种孤独,寂寞,凄凉的环境之中,但后期诗人的心态乐观,积极向上,和友人一起游玩,虽也偶有露出寂寞之情,但也被此时的情景影响,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

诗的风格也多有变化,虽以豪放著称,但在贬谪期间,也不免流露出婉约之情,其中包括对环境的描写,对友人的期盼,对官场的蔑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但诗人总体的作诗风格略向婉约派发展,这也是诗人在被贬期间心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文浩 辑注 孔凡礼 校点中华书局 (2) 林语堂 百花文艺出版社

注:另参考网上诗词分析

上一篇:顺风车服务协议范文下一篇:说明书申请专利范文